風笛
」《鐵達尼號》傳奇風笛大師 艾瑞克瑞格勒3月來台舉辦音樂會
「好萊塢風笛大師」艾瑞克瑞格勒3月底將首度來台舉辦個人音樂會,他的演奏作品橫跨電影、影集,更曾受邀至美國著名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私人聚會中演奏,也曾與不同風格的音樂家合作,而其中最為人知曉的就是獲獎無數的《鐵達尼號》經典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中的動人獨奏,感動全球無數觀眾。艾瑞克瑞格勒成長於美國加州,當他還是嬰兒時,艾瑞克的父母發現風笛聲總能引起他的注意,因此讓他持續接觸風笛。直到7歲時,他開始學習演奏風笛樂器。艾瑞克表示:「我感興趣的不只是風笛的獨特音色,還有風笛手隆重的制服—傳統蘇格蘭裙。」他憑藉著對於風笛和北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熱愛,艾瑞克在21歲時前往蘇格蘭,於當地生活了3年,將自己沉浸在風笛和凱爾特音樂文化裡,期間更獲得了風笛大賽「斯開島鄧韋根金獎」和「威雀威士忌年度風笛手獎」。此外,艾瑞克瑞格勒在2004年時,隆重受邀至美國第40任總統雷根的告別式,擔任象徵著肅穆與莊嚴的送別風笛手,以一曲傳頌百年的〈奇異恩典〉為之送別。 首度來台演出,這場獨一無二的音樂會集結了艾瑞克瑞格勒演奏生涯的精隨,他將豐富展現風笛這個古老又魅力無窮的樂器,帶領觀眾翱翔於好萊塢系列電影的回憶中。《好萊塢風笛大師艾瑞克瑞格勒音樂會》將於3月30日起依序前往花蓮、高雄、台北,展開全台三地的巡迴演出,購票請洽寬宏。
台北城故事2/百年歷經三朝統治 監獄官舍大變身內藏多秘聞
中正紀念堂旁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以其日式屋舍風格吸引15家各具特色的品牌店家進駐,一直是網美打卡及民眾消費熱點,該日式屋舍原為日據時期「台北刑務所(即台北監獄)」官舍,屋舍後方還有「台北監獄圍牆遺蹟」,不久前挖出史前陶器等古物,再度成為鎂光燈焦點。不少考古學者指出,很少有一個古蹟遺址在不到140年的時間竟然歷經清朝、日據、國民政府3個不同的統治時期,這也完全反映在舊稱「台北刑務所」的建物及遺構上。台北刑務所原先是在1896年(日明治29年)時,日本殖民台灣第2年,借清朝參府衙門舊址加以修補而成,當時名稱為「台北縣台北監獄署」,並於1904年另於台北城外重建,1924年命名為台北刑務所。總面積有58752坪,採取美國「賓夕凡尼亞式」監獄空間配置法則,強調獨居監禁,牢房呈放射狀,透過中央走道與中央戒護台連結,方便管理監控。台灣光復後,「台北刑務所」仍持續使用,關押過不少共黨嫌疑人士,1963年遷往桃園龜山。「台北刑務所」採取美國「賓夕凡尼亞式」監獄空間配置法則,強調獨居監控。(圖/黃威彬攝)「台北刑務所」圍牆的材料,主要來自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台北城的城牆,日本殖民政府從1900年起拆除台北府城牆,作為「台北刑務所」等官方廳舍建材。目前仍保存兩道當時的圍牆,分別是位於台北市金華街的南牆,以及金山南路二段44巷的北牆,北牆上有一座圓形拱門,這是日人在刑場處決抗日義士等犯人後,運送遺體的出口,所以北牆也被稱為「哭牆」。在台北刑務所遇害的抗日義士,首推曾參加黃花崗之役的廣東客家人羅福星,他的母親是具荷蘭與印尼血統的爪哇華僑,因此羅福星長相酷似歐洲人。羅福星在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到台灣苗栗成立同盟會支部,主張以革命推翻日本殖民統治,隔年被捕,上千人遭牽連調查,史稱「苗栗事件」。羅就義前神色自若,就連當時的總督府醫學校校長高木友枝也對羅的硬頸革命家風範大為欽佩。此外,台灣文化協會領導人蔣渭水、霧峰林家的林幼春,以及被稱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的賴和,都曾因抗日問題關押在台北刑務所,「抗日三猛」之一的簡大獅也在此遇害。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到台北刑務所北牆遺址旁,紀念遭日本殖民政府殺害的14位美軍戰俘,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到場致意。(圖/翻攝退輔會官網)醫師出身的蔣渭水曾誇獎台北刑務所牢房的衛生條件良好,比一般家庭還更乾淨,不過,日本人刑求手段的殘酷卻令人髮指。澎湖出生的律師歐清石因懷抱民族氣節,不願與日人合作,遭陷構入獄,歐清石曾寫下《獄中吟》,描寫自己遭受灌水、龍蝦綑、挾指、十八機械等酷刑,可惜他未能等到日本投降、國土重光,就因盟軍轟炸死於獄中。日本人的無差別殺人不限台灣人,二次大戰結束前夕,台北刑務所關押數十位盟軍飛行員,其中14位年紀19到24歲的美軍飛行員,在草率審判下慘遭處決,離日本無條件投降僅57天。2015年6月20日,在風笛手的引領下,「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與美國、英國等駐台外交官,齊聚台北刑務所北牆遺址前,紀念盟軍飛行員罹難70週年。
網路紅什麼/周杰倫歌詞變罵人代稱 網友神秘暗語「8484848」原片超魔性洗腦
平平都是使用中文,中國與台灣的網路文化就截然不同,甚至就連一些中國流行的網路梗、代稱,什麼「遠方傳來風笛」、「哦C八嘎C可漏」、「8484848」讓人光看就是摸不著頭緒。《CTWANT》會在本篇做個詳細的解釋,方便你快速的理解最近中國網路流行的東西。遠方傳來風笛此句話的原出處是藝人周杰倫作品《明明就》中的歌詞「遠方傳來風笛,我只在意有你的消息」。後來這句歌詞被某位抖音網友拿來當帳號暱稱,而且這位網友個性十分直率,在面對一些過分共情或是情緒勒索的言論時,他總是乾脆的直接寫下一個「滾」字。(圖/翻攝自抖音)事件的起因是在一則影片中,影片描述著一個賣燒烤的坑了老人的錢,而就有一些聖母心氾濫的網友應是要當好人,在影片底下留言勸說「人家也不容易,得饒人處且饒人」、「他錯了,你也不該罵人」。沒想到這看在「遠方傳來風笛」的眼中,就根本是完全違逆正常價值觀,直接對這兩則留言回覆「滾」。(圖/翻攝自抖音)之後有更多網友發現,這位網友也在多則違逆正常價值觀的留言下要發言者滾蛋。次數一多、日子一久,這名網友就被人戲稱為「滾哥」,而他的暱稱「遠方傳來風笛」就被眾多網友借代為要人滾蛋的意思。(點此觀看解說影片)(圖/翻攝自抖音)對接密碼:「哦C八嘎C可漏」與「8484848」近日抖音挑戰榜出現了讓人滿腦問號的「8484848」,一群人嘴裡喊著完全不懂的台詞,跳著尷尬的舞步,但即便如此,絲毫不掩蓋這群人的笑鬧與歡愉。而甚至有些對話梗圖直接用用「哦C八嘎C可漏」與「8484848」來做對接密碼,讓人完全丈二金剛摸不著頭。抖音上8484848的舞蹈成為熱門挑戰,有不少網友跟風仿效。(圖/翻攝自抖音)音樂的內容直接變成對接的暗號。(圖/翻攝自抖音)後來經過調查才知道,原來這是源自於2014年中國當地流傳的一段跳舞影片,影片中幾名年輕人就喊著這讓人完全聽不懂的台詞,一邊跳著讓人發笑的舞步,但由於整體影片實在太過於魔性與洗腦,早些年時就曾在中國紅過一段時間,而最近又被一些好事的網友扒出來,重新爬上熱門排行榜。(點此觀看原版影片)原版的影片非常的洗腦。(圖/翻攝自BiliBili)至於當年那群年輕人嘴裡到底喊得是啥,模仿的是啥。有網友指稱,他們其實是在模仿南韓職業棒球樂天巨人隊啦啦隊成員的舞蹈,只是,這原版跟改版的落差會不會太大啊。(點此觀看影片)(圖/翻攝自BiliBili)說明書的重要性近期由於恰逢跨年,中國當地也有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民眾在跨年夜當天燃放煙火慶祝,而其中就有一名女子成為眾人的焦點。他會走紅的原因不是因為特別漂亮,也不是因為燃放的煙火特別燦爛,而是他的行為特別搞笑。影片中,該名女子拿著打火機點燃一個火箭筒外型的煙火,只是當他點燃後,女子完全沒有注意到他「整個拿反了」,最後火藥燃燒後的火花整個噴灑在女子臉上。(圖/翻攝自抖音)而當火藥燃燒到熄滅時,女子還以為煙火故障了,整個頭探向砲管查看,就在這時候,火箭筒內的煙火就開始四射,女子差一點又再次被煙火襲擊顏面。(點此觀看影片)(圖/翻攝自抖音)
加拿大台裔女警遇刺亡 皇家騎警率2千人送最後一程
加拿大台裔女警楊子信(Shaelyn Tzu-Hsin Yang)10月18日於卑詩省執勤時,遭疑似精神失常的韓裔前電影製作人咸鍾元(Jongwon Ham)刺殺身亡。她的葬禮在本月2日以最高規格舉行,來自加國及美國的各地警察代表、政界與社區人士共2千多人,一起替她送行。楊子信10月18日因公殉職。(圖/翻攝自推特)據《環球郵報》 (The Globe and Mail)報導,莊嚴卻悲傷的風笛聲在列治文奧林匹克橢圓速滑館(Richmond Olympic Oval)遠方響起,一支由血紅色組成的綿延隊伍,圍著一輛黑色靈車緩慢向體育館前進。車中的楊子信在加拿大皇家騎警的引導下,在來自美加的員警、消防員、FBI以及政界人士的致敬下,在伴侶、父親及姑姑強忍悲痛的雙眼中,結束已逝人生最後最盛大的儀式。員警們列隊送別楊子信。(圖/達志/美聯社)她的家人在巨大悲傷中發聲感謝加拿大皇家騎警、各界人士以及一路上自發前來致敬的民眾。騎警克里斯(Chris Manseau)則說年齡永遠停止在31歲的楊子信噩耗傳來時,所有騎警、警界、消防員、救護隊甚至邊境服務局都沉浸在哀傷中,因為每個人都是互相扶持的一份子,「所以這(2千多人)不足為奇,所有人聚在一起不只為送行,也為了療傷」。楊子信的家人在體育館旁迎接靈車。(圖/達志/美聯社)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表示,楊子信的家人在葬禮上提到她畢生志願就是當警察,能為社區服務是她的驕傲,她入選騎警時的高興表情,至今仍深烙在家人們腦海裡,「這是無法想像但還是發生的悲劇」。被控一級謀殺罪的咸鍾元曾在2013年獲得加拿大阿里郎韓國智慧型手機電影節「觀眾選擇獎」,2014年以旅遊及美食紀錄片擒下艾美獎寶座,卻在得到艾美獎同年被控性侵。雖然指控已於2017年被撤銷,但咸鍾元似乎因此性格大變並犯下諸多違法行為,近2年流落公園搭帳篷為家,最後成為殺害上前關心他的楊子信的兇嫌。
英女王逝世/君王風笛手吹奏最後輓歌送別 親揭與女王另類情誼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日國葬,包括英國王室成員,各國政要也齊聚倫敦悼念女王,不過除了上述的成員,還有一位重要人物,也就是女王的風笛手,原來,女王生前不靠鬧鐘,每天是由風笛手奏樂喚醒一天的行程,在她最後告別當天,也是風笛手最後一次為女王服務。第17任君王風笛手伯恩斯站在教堂和院長修道院之間的門口,開始吹奏名為「向皇家 Fendersmith 致敬」的歌曲。(圖/達志/美聯社)在女王19日的國葬進行到尾聲時,第17任君王風笛手伯恩斯(Paul Burns)站在教堂和院長修道院之間的門口,開始吹奏名為「向皇家 Fendersmith 致敬」(A Salute to the Royal Fendersmith)的歌曲。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報導,從1843年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起,風笛手每天早上就要為君主演奏15分鐘「起床號」的傳統,至今已有179年歷史。這些擔任女王私人鬧鐘的皇家風笛手,被伊莉莎白二世暱稱為「Pipes」。伊莉莎白二世生前曾囑咐,希望在葬禮上能安排風笛手進行演奏。(圖/翻攝自@HuffPostPol推特)根據伊莉莎白二世生前曾囑咐,希望在葬禮上能安排風笛手進行演奏,而在去年4月的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葬禮上,也有請君王風笛手進行類似的演奏儀式,而風笛聲的消失也象徵女王已永遠安詳地睡去,往後無須再被風笛手喚醒。第15任皇家風笛手的史考特麥瑟文。(圖/翻攝自@MirrorRoyal推特)另外,《英國廣播公司》(BBC)也訪問到曾擔任第15任皇家風笛手的史考特麥瑟文(Scott Methven),他曾在8個月內接連面對父母和妻子離世,但他仍然堅守崗位,每天擔任女王的鬧鐘,沒想到到有天女王竟告知對麥瑟文,可以正大光明「曠職」,反正她只要沒聽到風笛聲,就會知道麥瑟文當天不在,「如果你的家人需要你,就回家吧,因為家人第一」,這讓他對女王改觀,對於女王的離世,他坦言「真的很震驚,也很難過」。
英女王逝世/輓歌後全英默哀2分鐘…英女王國葬禮成 靈柩長眠溫莎城堡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國葬於當地時間19日上午11時,在西敏寺舉行,典禮舉行約1個小時,在最後的輓歌後全國默哀2分鐘,女王的靈柩接著被抬上國家炮車,並在王室成員步行陪伴下前往威靈頓拱門;隨後靈柩被抬到禮車上載往溫莎城堡,最後女王將被安葬在丈夫菲利浦親王身旁,而大批觀禮民眾聚集在西敏寺外,表情哀戚悼念女王,並在路邊丟擲鮮花致意。綜合外媒報導,國葬於英國時間上午11點正式開始(約台灣下午6點),在約1個小時的國葬典禮過後,4名皇家騎兵號手奏起輓歌,接著全英開始為女王逝世默哀2分鐘,並在國葬樂手演奏國歌《上帝保佑國王》後,由女王的風笛手吹奏最後的哀歌《Sleep,dearie, sleep》,替國葬典禮畫下句點。前往倫敦觀禮民眾抱頭痛哭。(圖/達志/美聯社)國葬典禮結束後,伊莉莎白女王二世開始了她前往威靈頓拱門的最後旅程,王室成員步行陪伴,跟著鼓手的鼓聲,每分鐘走75步,直到女王的靈柩抵達威靈頓拱門,並在此換搭靈車前往溫莎城堡聖喬治教堂安葬,長眠於父母和菲利浦親王身邊。而在典禮場外,大批英國民眾趕來倫敦觀禮,許多人看著大螢幕面露哀傷,還有不少人默默流淚,或是和身邊親友相擁大哭,當女王靈柩被載往溫莎城堡時,許多站在道路兩旁觀禮的民眾紛紛投擲鮮花向女王致意,並感謝她的貢獻。觀禮民眾神情哀戚。(圖/達志/美聯社)觀禮民眾神情哀戚。(圖/達志/美聯社)
NASA公布最新月球登陸18人名單 「台灣囝仔」要登上月球啦!
陸美角力戰場已不僅限於地球。繼大陸上個月送出「嫦娥五號」探測器,執行史上首次月球土壤、岩石樣本採集任務後,美國航太總署(NASA)本月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畫18名太空人名單,他們將為訂於2023年實現的登月計畫接受訓練。18人中包括來自台灣的林其兒(Kjell N. Lindgren)。《紐約時報》報導,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與美國副總統兼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彭斯,日前在國家太空委員會會議上,正式宣布18名太空人的名字,並表示「這是阿提米絲計畫的首支太空人核心團隊…你們是未來的英雄,你們不僅會帶我們重返月球,還將完成其他任務。」林其兒現年47歲,生於台北市,母親是台灣人、父親則是美國空軍軍人,童年住英國,中學返美就讀、定居。2009年他從3500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NASA第20個太空小組的9名太空人成員之一。2015年7月,他前往國際太空站待了141天,期間2度離開艙外,進行太空漫步。他還曾在太空站演奏蘇格蘭風笛,這是第1次有人在太空中演奏這種樂器。林其兒擁有美國空軍官校生物學學士學位、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心血管生理學碩士學位,以及科羅拉多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太空人之前,他除了擔任醫師,也曾支援太空站任務。今年5月,他也是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飛龍號載人太空船示範2號(DM-2)任務唯一的後備人員。自1972年NASA阿波羅(Apollo)計畫終止後,人類再也沒有登上月球。NASA預計明年啟動「阿提米絲」計畫首次任務,測試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和準備搭載太空人的獵戶座(Orion)太空船,因此不會載人。首次載人任務預訂2023年登場,屆時太空船只會經過月球,不會降落。第3次任務就會將2位男、女太空人送上月球,降落地點可能在月球南極一帶,該名女性也將成為史上首位完成登月任務的女性太空人。但由於美國政府即將更替,為登月計畫增添了不少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