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裝置
」 蘋果 VR AR Meta 元宇宙VR/MR頭戴裝置出貨量年增8.8% 集邦:「降價」為主要手段
根據集邦(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4年VR(虛擬實境)與MR(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出貨量約為960萬台,年增8.8%。全年出貨情況反映市場3個主要走勢,包括為低價品當道;為應用從娛樂附隨品擴大至生產力工具;最後則是OLEDoS成為高階近眼顯示產品技術首選,未來幾年也將持續影響全球VR與MR產業生態發展。TrendForce表示,2024年Meta Quest系列產品仍以73%占比蟬聯VR與MR裝置出貨龍頭寶座。其中,售價僅299美元(約新台幣9,779元)的Quest 3S為此系列產品出貨主要動力,年增11%。考量目前VR與MR整體市場缺乏新應用,「價格」成為商品能否獲消費者青睞的重要指標,因此Meta不僅提前推出平價款Quest 3S,也取消高階款Quest Pro 2上市計畫。Sony旗下的Play Station VR2(簡稱PS VR2)以9%市占率維持全年出貨第二名。雖然PS VR2積極透過轉接器整合至PC平台,以豐富遊戲內容,然而功能支援不夠完善,應用場景受限,今年出貨量年減25%。Apple Vision Pro於2024年上市,便以5%市占率拿下出貨第三。礙於產品價格高昂且應用資源有限,銷售表現和過去Apple新品的亮眼成績相比,算不上非常出色。TrendForce表示,從Vision Pro的銷售,以及Meta提早上市平價款、中止推出高階款產品等情況,顯示目前業者仍以降低售價作為吸引消費者的主要手段。在技術層面,由於消費者依舊對裝置價格高度敏感,物美價廉且技術成熟的LCD仍將占據VR與MR市場顯示技術中超過80%市占率。TrendForce指出,Vision Pro的推出讓VR與MR裝置跳脫以往一般消費者所喜好的休閒娛樂領域,進一步朝多元生產力工具的方向發展,預計將吸引更多品牌商重新定義VR與MR的功能與應用屬性。此外,儘管高價產品銷售不盡理想,但Vision Pro確立用戶對VR/MR設備的認知基礎,也是該領域首次使用OLEDoS為顯示技術,為產品規格樹立新標竿。TrendForce也進一步表示,Apple憑藉硬體設計能力與在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等領域累積的應用資源,預期未來仍是推進VR與MR邁向普及與應用多元化的關鍵。預估最快將於2026年推出新一代VR與MR產品,可能以高階與主流2款設計分進合擊。針對Apple產品,TrendForce認為高階產品會繼續採用OLEDoS技術,以超過3,000 PPI高解析度規格確保最佳視覺體驗,但為壓低成本,Apple勢必將評估Sony以外的元件供應商,包括導入積極擴充產能的中國大陸廠商。至於主流款產品,考量目標族群對價格敏感度較高,除了選擇供應充裕、技術成熟的玻璃OLED顯示技術,搭配LTPO背板技術的LCD也是其中一個選項。2024年VR與MR裝置主要品牌出貨占比。(圖/TrendForce提供)
太「貴重」了!蘋果「這產品」被退貨 資策會調查僅16%有意購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8日發布延展實境(XR)調查顯示,發現有高達81%台灣網友期待XR頭戴裝置,不過蘋果的Vision Pro價格高達3499美元,讓有意購買者比例僅16%;外國媒體也報導,不少消費者抱怨設備太重,造成頭痛暈眩和眼睛乾澀,所以選擇試用期結束前退貨。資策會MIC的「延展實境(XR)品牌與意向調查」,數據顯示在所有國際品牌中,Apple拿下62%,Google則是55%,這兩家擁有最高的品牌號召力,而後依序為Samsung的33%、Sony的30%,以及Microsoft的25%。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表示,近2年受到消費市場疲軟影響,XR頭戴裝置出貨已連2年衰退,Apple推出首款頭戴裝置,可提升各界對XR的關注度。不過調查數據發現,儘管有6成台灣網友購買過Apple產品、台灣擁有龐大的Apple產品客戶,但對於Vision Pro,有意願購買者只有16%,無意願者占44%。考量到Vision Pro價格高達3499美元、近新台幣11萬元,柳育林表示,16%有意願購買或許不算太低,並且有4成抱持觀望,但價格還是影響台灣消費者的主要原因,調查顯示,若Apple未來推出規格與價格都相對較低的頭戴裝置,有意願購買者成長到36%,無意願下降到23%。柳育林表示,Vision Pro當前的主要客群應該是開發者與高端用戶,希望開發者能藉此打造出更多專屬內容。至於台灣市場用戶,除了價格因素,目前頭戴裝置的行銷與購買管道有限,消費者因不方便體驗,連帶影響產品的熟悉度。柳育林表示,頭戴裝置的既有印象,例如頭盔舒適度不足、家裡無合適使用空間、內容不夠等因素,都是尚待解決的難題。
蘋果Vision Pro開賣11萬元起跳瞬間售罄! 今年出貨上看60萬台
蘋果首款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於美國時間周五(19日)正式開售!晚上九點才開售五分鐘,就擠爆伺服器,預售半小時實體店面直接售罄。有機構預估2024年Vision Pro出貨量有望上看50至60萬台,較原市場預估銷售量多出五成。預計2月2日上市,提供256GB、512GB、1TB三種容量,售價分別為3499、3699、3899元(約新台幣11萬、11.6萬、12.3萬元)。蘋果Vision Pro是有史以來最先進的消費電子設備,為了這一天,蘋果整個團隊籌劃了7年之久。正如庫克所稱,這將開啓空間運算(Spatial Computing)時代,足見Vision Pro對所有人來說意義非凡。隨著預購開始,庫克發佈了影片展示了一台Vision Pro是怎樣生產出來的,與此同時,蘋果還發了長達9分鐘的官方演示,教你如何使用Vision Pro。據TrendForce表示,Vision Pro是Apple 擴大虛擬頭戴裝置市場規模的重要布局,同時也可藉該產品躋身VR/AR市場,成為技術創新的先驅。若首購熱烈,預估2024年Vision Pro出貨量有機會達50至60萬台。Apple Vision Pro配備一對高解析度的micro-OLED顯示器,支援2300萬畫素、廣色域、高動態範圍與杜比視界(Dolby Vision),可以讓用戶通過錶盤在VR和AR之間自由切換。在查看「空間」影片時,甚至可以移動身體從不同角度觀看,彷彿身臨其境一般。當用戶正沉浸時,只要把頭轉向說話的人,就能立刻看到並實現交流。生產力方面,不僅可以直接在Vision Pro上體驗超大的工作空間。而且,它還可以把電腦的顯示器瞬間變成一個巨型螢幕。當然,這個價值3500美元的設備,修起來一點都不便宜。僅僅是更換前玻璃面板,就需要支付799美元;如果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損壞,費用更是高達2399美元。不過,對於購買了AppleCare+的用戶來說,只需要299美元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天網上已經不斷有人實測體驗過,目前最曝出的最大問題,就是裝置的重量太重,讓人頭疼。畢竟主機的重量就已達600 g,而這還沒算上353g的外掛電池。國外知名科技博主Marques Brownlee就曾吐槽說,「Vision Pro什麼都好,顯示螢幕很棒、眼動追蹤簡直像魔法一般未來感十足,還有一些很酷的應用,非常有沉浸感,但是就是太重了。」其實之前就有人表示重量將是Vision Pro的最重大的問題。此前在聽到大家反饋後,蘋果已經將頭部的單綁帶改成了雙綁帶,但隨著佩戴時間加長,仍然會讓不少用戶感到頭疼。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的記者寫道,自己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發現,Vision Pro跟Meta Quest等VR頭戴顯示器沒有什麼顯著的不同,而一旦戴上它,就感覺「它坐在了你的頭上」。
看CES選股1/蘋果10萬頭盔會不會熱賣? AI美股憧憬行情看它愈燒愈旺
「AI應用面的真正需求,有沒有辦法出來,要等2月2日後,市場才比較能看清楚。」群益美國基金經理人向思穎接受CTWANT採訪時說,這個日子是蘋果首款混合實境頭戴裝置Vision Pro「高達10萬頭盔」開賣日期,也是觀察12日落幕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中AI新品能否開花結果的一項指標。1月16日,蘋果(Apple)股價一度重挫到174美元,受到美國最高法院駁回反壟斷上訴案,裁定須修改App Store金流政策,禁止強徵所謂「蘋果稅」,終場下跌1.23%以183.63美元作收,而蘋果股價這一個多月來跌幅達6.26%、12.26美元。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9日在拉斯維加斯盛大登場,逾4000家科技廠參展,從5G、人工智慧、汽車到加密貨幣、智慧醫療等新品盡出,不意外地的,全場最大焦點就是「AI」。「今年以前,大家在CES沒談過AI,但去年市場出現各種AI可能性的討論後,今年CES展全聚焦在日常生活中的AI運用。」永豐美國基金經理人周彥名說,當產業界在應用面多方嘗試以產生市場新需求時,「對投資人來說,這也是最好的機會點,不管短中期,AI都是正確方向。」2024年CES展中可看到三星、LG、SONY等將AI應於於TV、吹風機等家電用品。(圖/CES提供)向思穎則認為今年CES有四個重點,「AI、無線物聯網IOT、3R(AR、VR、XR)與車用、電動車」,也就是可以觀察選股的四大方向。向思穎繼續說,今年CES上,三大晶片廠輝達、英特爾、超微等科技大咖全鎖定AI,譬如輝達端出全新SUPER版RTX 40系列顯卡新品,高通也著重AI手機,各廠也與華碩、MP等品牌廠結盟合推AI筆電與AI PC,超微在修圖、照相等應用上力推企業端產品。再者,「今年也很不同,車用部分不再談自動駕駛,改為聚焦與ChatGPT互動的切換功能面」,向思穎說,像是BMW、BENZ、福斯汽車等都推出語音助理,「這些車廠還強調副駕與乘客可透過螢幕(面板),玩遊戲、追劇等,強化娛樂功能。」「今年從晶片廠到車廠都在說一個陌生、全新的專有名詞『軟體定義車輛』」向思穎解釋,「以前,車內軟體程式要開回原廠更新,現在透過WiFi下載就完成,因此過去CES上談的『電動車』硬體設備面,今年已進階為軟體升級。」理財達人雨果分享自己的投資觀察,如果不知道如何挑選美國科技股,可以考慮指數型的ETF。(圖/CES、雨果提供)周彥名則提及AI晶片到雲端運算面的需求,「企業要應用AI,從超微的修圖軟體到透過AI幫忙消費購物製作商品比較表」、「參加生日Party不知道準備甚麼禮物,亞馬遜購物網會幫你列出購物清單」、「沃爾瑪已準備類似做,未來或許國內momo等電商平台,也可能有這樣的功能,這樣也就需要很強的運算的雲端。」以微軟為例,今年以來股價上揚,重登全球市值王寶座,二位經理人也都提到在CES展中可看到在Windows鍵盤增加Copilot按鍵,按一下就出現Copilot對話機器人,可以在使用Office文書處理、瀏覽網頁、視訊通話等一同操作,「如此一來走向普及化,是生成式AI很重要的轉捩點」。美股七巨頭2024年初以來漲幅各異,很多股民討論「股價變貴還可以跟進嗎?」向思穎說,「我個人覺得2024美股還是會跟著AI持續,且還是會比較集中在晶片廠,尤其要看看蘋果的混合實境頭戴裝置Vision Pro,消費者反應如何,才能進而看到更多品牌的市場面。」以美國科技個股來看,輝達、英特爾、美光科技、特斯拉、Facebook母公司Meta、蘋果、網飛、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還是為觀察重點;「以網飛來說,訂閱制收費分為更多級之後,也帶來營收成長,選股仍是會著重在市場需求面帶來的營收成長,財報即是很重要依據。」周彥名說。現為外商公司總經理的理財達人雨果告訴CTWANT記者,「若是想投資美國的科技股,又不知道該挑哪些公司比較有機會,也可以直接投資美國那斯達克指數,譬如Invesco那斯達克100指數ETF(QQQ),也可以投資費城半導體指數,譬如iShares半導體ETF(SOXX)。」
元宇宙熱潮退燒?頭戴裝置銷量暴跌 抖音母公司裁員VR子公司過半員工
成立於2015年、主攻VR頭戴式一體機的中國科技公司PICO,後來於2021年8月29日被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所收購。但如今卻有消息指出,PICO所推出的VR新產品銷量不如預期,再加上元宇宙熱潮退燒,全盛時期有2000多名員工的PICO,如今卻有大量員工離職、遭到裁員,如今員工人數已不到過往的一半。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PICO曾於2022年推出消費級VR新品PICO 4/Pro,而且除了中國上市外,也同步進軍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等海外市場。而為了搶佔市佔率,PICO還壓低產品售價,幾乎每賣出一台新產品,就要虧損500人民幣元。但隨著元宇宙熱潮的退燒,消費市場隊員宇宙的熱情快速減去,PICO主打的燒錢打市場的策略也出現嚴重問題。PICO也於今年逐步收縮,一方面調降銷售目標,另外一方面也開始收縮公司團隊規模,透過多輪裁員來清除衝刺期所造成的大量冗員。報導中也指出,目前PICO的員工數量僅剩下全盛時期的一半,其餘員工不是出現在裁員名單,就是自己主動離職。目前PICO內主要部門僅剩下市場、硬體、OS產品、內容文化與社交中心等部門。而根據IDC的資料顯示,中國2023年上半年度,AR/VR頭戴式顯示器的銷售數量為32.8萬台,較2022年同期下跌44%,而其中PICO的市佔率高達58.7%,其餘皆由中小型的公司所擁有,推估PICO在近乎折半的精簡下,其餘中小型的AR/VR公司也不會過得太順心。
蘋果股價再創新高 市值逼3兆美元里程碑
蘋果股價連2天創新高,市值逼近3兆美元(約新台幣93兆元),蘋果在2023 年上漲了46%,分析師說,最近幾家重量級科技公司的股價上漲,實際上沒有任何消息支撐,剩下的就是靠市場本身。據《路透社》報導,蘋果28日的收盤價,上漲0.6%,收189.25美元,這讓蘋果市值達到2.89兆美元(約新台幣89.7兆元),逼近3兆美元(約新台幣93兆元),這是蘋果第2次收盤創新高。據了解,在去年1月3日,蘋果股價一度觸及3兆美元,收盤前又降下來。在聯準會宣布結束升息,及市場樂觀情緒的推動下,幾家科技重量級公司都出現強勁反彈,全球投資(Globalt Investments)高級投資經理馬丁(Thomas Martin)表示,從本質上來說,沒有任何新消息支持股價走勢,「剩下的就是靠市場本身。」蘋果在今年上漲了46%,輝達飆了185%,成為兆元俱樂部的芯片製造商;特斯拉和臉書今年增長了1倍多,微軟增長了40%。報導稱,蘋果在本月5日推出頭戴裝置Apple VisionPro,之後股價就朝3兆美元里程碑邁進,這是蘋果自蘋果推出iPhone10幾年來,最冒險的一次賭注。此外,據蘋果5月分的最新季報告顯示,公司營收和利潤均下降,但這還是超出分析師的預期,隨著市場回購股票的穩定紀錄,也增強了投資人對蘋果的聲譽。據Refinitiv數據,蘋果目前的預估本益比為29倍,是去年2月以來最高。
蘋果加速打造MR生態系 七月起全球6地設開發者實驗室
甫推出MR頭戴裝置Apple Vision Pro的蘋果(Apple)22日宣布,推出全新軟體工具和技術,讓開發者能針對Vision Pro打造App。蘋果指出,Apple Vision Pro搭載了全球首創的空間作業系統visionOS,讓使用者可以用眼睛、手及聲音等方式,在實體空間中與數位內容互動。此外,開發者也能使用Reality Composer Pro等新的創新工具進行更多開發,創造新體驗。蘋果也預計7月將陸續在包括加州、倫敦、慕尼黑、上海、新加坡及東京等六地開設開發者實驗室,讓開發者在Apple Vision Pro硬體上測試App,並有Apple工程師提供支援。
頭盔大戰台廠補1/Apple Vision Pro十年一劍終出鞘 這兩大咖樂看市場餅做大
堪稱元宇宙題材的重量級產品,蘋果首款頭戴裝置Apple VisionPro,終於在6月6日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登場,最令人驚豔的除了產品規格開到頂規,價格更高達3499美元(逾10萬新台幣),法人圈因此認為,高價可能是致命傷,不過對台系供應商來說,不管是蘋果還是臉書的Quest,只要能熱銷,都是多多益善。對於這款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昂貴頭盔,YouTuber Joeman在試用過Apple Vision Pro後形容,「就好像一個電視,掛在你的房間、你家的牆上」,「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未來」,它的硬體條件太強了,搭載了M2晶片,等於是一台MacBook的運算力,是可以來拿工作的,「那這樣的定價是不是就有可能接受一點點呢」;3C達人Tim哥直接以一句真的超酷的作為結論,「以它的配備來對照價格,其實不會貴。」儘管Apple Vision Pro售價高達3499美元,市場預期將成為銷售障礙,不過蘋果股價毫不受影響,持續走高。(圖/Apple提供、翻攝自google)不過研究機構TrendForce認為,整體來看,Apple Vision Pro硬體規格和功能設計方面,無疑是目前最頂尖的AR/VR產品,然售價高達3499美元,再加上需要外接電源才能運作兩小時,均是影響消費者選購意願的不利因素,預估2024年AppleVision Pro出貨量僅約20萬台;摩根士丹利則預估,Apple Vision Pro今年量產的台數將低於50萬台。相較於蘋果花了10年才推出Vision Pro,宏達電及Meta則是元宇宙的先行者。2021年10月Meta執行長祖克柏在Connect宣布每年要投資100億美元,要花10年來發展元宇宙,隔年還公布一張祖克柏的虛擬人像與元宇宙法國巴黎鐵塔合影照片,結果遭外界打臉,「花了100億美元就這樣?」Meta股價因此從2021年9月的378美元掉到2022年11月的88美元,腰斬再腰斬。YouTuber Joeman評價Apple Vision Pro,「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未來」。(圖/翻攝自Joeman YT)直到去年11月及今年3月Meta兩度裁員,股價才先後站回百美元及200美元,六月間Meta搶在蘋果發表新品前推出Quest 3,隨後祖克伯又發信直指,「蘋果Apple Vision Pro沒有重大突破,也不是他想要的那種裝置,但可能會增加市場需求,而Meta的Quest將是會是主要受惠者。」果不其然,Meta股價一周內從260美元衝上280美元。而宏達電(2498)董事長王雪紅在蘋果發表會隔天也表示,「身為 XR 與全球科技產業的創新領導者,對於Apple 也加入充滿想像的 XR 領域,我們誠摯歡迎。」又在16日的股東會上指出,樂觀其成蘋果參與MR生態系統,而HTC已在9年前就開始對整個MR生態系的投資,不管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人工智慧(AI)、5G和區塊鏈(Blockchain)及元宇宙都有很深的生態系著墨,蘋果進來後的發展可望不輸於PC和手機。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在16日的股東會上指出,蘋果進來後元宇宙的發展可望不輸於PC和手機。(圖/宏達電提供)TrendForce表示,AppleVision Pro目前缺乏足夠的應用,初期應該將會是偏向開發者、企業用戶採購的產品,並不適合一般消費用戶,因此產品售價才會偏高。若Apple後續則能針對Vision Pro各種功能的應用情況,進行產品規格上的調整,預估在2024 WWDC中才會有更多應用程式展示,讓Vision Pro的生態系逐漸完整。
港股走勢震盪 蘋果供應鏈高偉電子漲超10%、阿里巴巴大跌6%
本周港股弱勢震盪,截至周五(19日)收盤,香港恆生綜合指數累跌0.9%至19450.5點,失守2萬點大關。國企股(H股)跌至6594點,恆生科技指數及國企指數分別累跌超1.35%和1.04%。恆生指數今年以來下跌1.2%。本周公布的中國四月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數據表現不佳中概股集體下跌,美團跌3.7%,京東跌4.7%,百度跌4.5%,這些權重科技股主要拉低了大盤,讓人擔憂後疫情的復甦缺乏力道。其中,阿里巴巴大跌6%,報82.5港元;該電商巨擘公布上一季營收增加2%至2082億人民幣,表現低於預期。富瑞將目標價從214港元下調至176港元,但維持買進評級。不過,從個股漲幅榜來看,受益於蘋果AR/MR頭戴裝置,高偉電子(1415HK)本周累漲逾10%,5月以來累漲超過20%。此外,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稱,iPhone 16 Pro、Pro Max都將配潛望式鏡頭,而高偉電子可能是iPhone 16潛望鏡頭CCM的供應商;二代蘋果MR頭戴裝置可能將於2025年量產,高偉電子將是二代CCM的主要供應商。此外,軍工龍頭中船防務(0317HK)表現亦不俗,周內累漲超9%,今年來股價已漲超50%。中信建投證券認爲,目前軍工行業處於板塊估值、業績增速以及資金配置三重底部區間,具備顯著投資價值,隨著新一輪的景氣上行和產能擴張,行業有望重回上升通道,預計二季度下旬板塊出現拐點。機構分析稱,港股指數大盤短期上行動力及空間都不大,主因有四種,一、市場可能基於4月的經濟數據而進一步下調盈利預測;二、海外市場再度修正對年內降息的預期;三、美國債務上限協商對市場情緒帶來擾動;四、人民幣貶值不利港股的風險偏好。因此,市場的交易風險會偏向結構性,看景氣度、政策爲主。業績佳及估值超跌的個股,短期或有存量資金參與博反彈。港股需要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去釋放大部分潛在風險,而後續的調整也是個佈局中長期升浪的黃金窗口。
蘋果MR頭戴裝置6月亮相 拚9月量產售價喊上9萬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後推出一款可能是其歷史上最具實驗性、最不符合傳統的產品,即混合實境(MR)頭戴裝置。在投入市場之前,蘋果花費了7年時間進行開發,預計這款新設備的普及速度會更慢。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將是任何公司銷售過的最複雜的消費產品之一。蘋果公司預計將在6月份即將舉行的蘋果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佈其備受期待的混合實境頭戴裝置,然而這款產品依然處於試驗階段,蘋果的發佈計劃打破了該公司許多關於推出新產品的傳統和規則,與其他蘋果產品不同,這款設備在首次亮相時仍處於試驗階段。許多蘋果員工和供應商質疑,強推不成熟產品上市有違蘋果的傳統和規則。不過蘋果仍有可能對時間表做出調整。蘋果的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外觀類似於滑雪護目鏡,並配有獨立的電池組,預計將爲這款設備提供獨立電池,且需要將獨立電池組安裝在使用者的腰包中,這種複雜設計也與蘋果一貫的極簡理念背道而馳。蘋果在將這款混合現實設備試探性地推向市場時,面臨很多挑戰。價格預計將高達3000美元(約新台幣92388元),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已經超出他們的承受範圍,該公司已經預料會遇到生產問題。有知情人士表示,以這樣的高昂價格銷售,代表蘋果的硬體利潤率將會很低。有許多投資者質疑,消費者是否願意在虛擬世界中花費金錢和時間。市場研究機構IDC的研究經理烏布拉尼(Jitesh Ubrani)表示,對於大眾市場用戶來說,虛擬現實仍然缺乏遊戲之外的殺手級應用。許多業內人士預計,蘋果的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將幫助提振整個虛擬產品市場的規模。據知情人士稱,由於生產延遲,蘋果頭戴裝置預計要到9月份才能量產。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預計這款設備今年的出貨量約20~30萬部,遠低於iPhone和Apple Watch等產品第一年的產量。分析師指出,蘋果頭戴裝置的普及速度會比智慧手機和智慧手錶等慢得多。許多業內人士認爲,要想充分發揮這項技術的潛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對混合實境的近期預期是,一副外觀看似普通的眼鏡可以讓人完全沉浸在數字世界中。實現這一產品所需的技術可能還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包括開發體積更小、能效更高、可以裝進眼鏡中的計算硬體。
台灣大22日起全台獨賣 PS5+PS VR2套裝只要4870元
台灣大哥大旗下品牌「OP響樂生活」新支線「OP遊戲玩家套裝」,今(18日)宣布,將於22日起全台電信獨賣SONY PlayStation VR2(PS VR2),提供玩家全方位且身歷其境的遊戲體驗,完全沉浸在頭戴裝置內呈現的虛擬遊戲世界。申辦台灣大5G指定專案,市價40860元的「PS5 + PS VR2雙機同捆究極套裝」組合,只要4870元就能帶回家。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群商務長林東閔表示,「OP響樂生活」串聯網路、內容、設備與服務,解決用戶面對3C不知如何選擇的痛點,升級沉浸式娛樂體驗。去年12月再開啟全新支線「OP遊戲玩家套裝」,陸續為用戶帶來Logitech G CLOUD雲端遊戲掌機、PS5遊戲主機,以及即將在全台電信獨賣的PS VR2次世代虛擬實境頭戴裝置,引領玩家啟動超沉浸體驗,讓娛樂享受極大化。PS VR2需搭配PS5主機使用,首發遊戲將逾30款,包括《地平線 山之呼喚》、《跑車浪漫旅7》、《Resident Evil Village》等熱門大作,結合PS VR2走入超乎想像的虛擬世界。PS VR2提供4K HDR、110度視野,以及注視點渲染技術,呈現高擬真視覺體驗;眼動追蹤功能可偵測眼睛的動作,讓玩家能夠以逼真的全新方式進行更直觀的互動。而PS VR2結合眼動追蹤、頭戴裝置回饋、3D音訊及創新PS VR2 Sense控制器,營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沉浸感,隨著所有功能進化,將為玩家創造身歷其境的互動,並以體感更強烈的方式暢玩遊戲。
耗時7年研發 彭博:蘋果頭戴MR裝置2023春季亮相秋天開賣
彭博時事通訊記者Mark Gurman在《Power On通訊》撰文指出,蘋果的混合實境(MR)頭戴裝置將於今年春季發佈,比外界原先預期6月於WWDC現身更早。事實上,早在2017年就傳出蘋果將推出擴增實境(AR)相關產品的消息,搭載自己的操作系統、App Store和專用晶片,當時蘋果計劃在2019年發表、2020年出貨,但隨著時間過去,蘋果已多次推延這項計畫。Gurman表示,從2020年一直到最近,蘋果還計畫在2023年1月推出這款裝置,並在今年內出貨。據悉,現在蘋果的目標是在6月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之前,在今年春天推出。至於開始販售時間,早前知名蘋果分析員郭明錤估計可能會在今年秋季正式販售。而選WWDC之前發佈,是為了讓人們感受到蘋果對這產品的重視。外媒曝,在經過7年的研發後,科技大廠蘋果即將在今年發表首款MR頭戴式裝置,蘋果內部將此裝置的作業系統稱為Borealis,這項全新的產品預計將成為蘋果今年的焦點。至於首款產品的名稱雖然暫時仍未確定,但蘋果已註冊Reality Pro及Reality One,市場預期「Reality」這個字會成為重點。Gurman稱 AR/VR 頭戴裝置的原型機已送交測試,然而,該設備距離完成仍有一定距離,蘋果仍需解決硬體和軟體中的幾個問題。外界預期這款裝置會帶來Mixed-Reality體驗,頭戴裝置定價會在2000美元至3000美元,而處理器將配M2高端處理器,並有超過10組鏡頭,及史上最高解像度的螢幕。據報導,數名軟體開發人員正針對這一設備進行測試,當中使用全新被稱為「xrOS」作業系統,內部開發代號為Oak,它內置的Message、FaceTime以至Map的應用也為Mixed-Reality MR頭戴裝置而重新設計。雖然蘋果在這一裝置上仍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涉及硬體、軟體和服務,以及他的廣告和銷售,蘋果仍寄望這項產品能成為今年的熱銷商品。Gurman表示,為實現這一目標,蘋果已從多個軟硬體工程部門調動資源,此舉影響了一些其他的計畫,其中一些計畫因經濟放緩出現延誤、預算削減,Gurman認為,這代表著蘋果今年值得關注的重大突破可能更少。
28nm成焦點 「這家公司」讓代工雙雄逆勢擴產
今年下半年,不斷緊縮的終端市場給原本就有些不景氣的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沉重一擊,受到晶片高庫存等影響,有IC設計業者透露,明年首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將迎來報價修正以來最大降幅,價格最高下降逾一成,並且不僅願意降價的廠商增加,整個產業還有著朝全面性降價發展的趨勢。然而,即便晶圓代工產業的滿載盛況已經不復存在,成熟製程還面臨價格大跳水,臺積電和聯電代工雙雄卻依舊在這逆勢中盯上了22/28nm。整體來看,無論是聯電還是臺積電,擴產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滿足未來的需求。比如,聯電預計投資金額達新臺幣324.1億元,持續擴增南科晶圓12A廠P6廠區、新加坡P3廠的28nm製程。其實,聯電對於這兩大廠區的擴產也算是早有規劃,在今年5月底,聯電宣佈在新加坡建廠,當時消息顯示,此次總投資高達逾1450億元新臺幣,預計2024年底進入量產,首期月產能將達3萬片。而南科晶圓P6廠更是於去年就宣佈投資新臺幣1000億元,配備28nm生產機臺。臺積電近期關於在德國建廠的傳言愈演愈烈,據Digitimes報導,臺積電將宣佈在德國建廠計劃,目前規劃也是28/22nm,面對現下如此低迷的市場環境,臺積電多次強調,除暫緩高雄7nm擴產外,其餘擴產計劃如期進行,而如期進行的擴產中就包括了上述相關擴產計劃。而能夠讓代工雙雄不懼低迷時期,選擇巨資擴產,蘋果或許是最大推手。雖然當前以手機為首的消費電子市場風光不再,但蘋果的魅力依舊不容小覷。在臺積電逆勢增長的三季度財報中,智能手機就超越了HPC成為了第一大主力軍,並且消息指出,蘋果仍是臺積電第三季度智能手機營收的最大貢獻者。據日經報導,SONY考慮日本熊本縣臺積電晶圓廠附近,建立新晶圓廠生產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就近向臺積電採購芯片。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蘋果、SONY、臺積電三方合作,對於臺積電來説,也是與客戶關係更為緊密的一步。自2015年,Apple Watch發佈至今,可穿戴裝置業務已經佔蘋果銷售額的10%以上,蘋果也在加緊研發AR/VR等混合現實頭戴裝置,雖然元宇宙遠不及去年那麼火熱,但從目前來看,虛擬現實依舊大勢所趨。就在本月初,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説,蘋果計劃最早在明年推出AR/VR頭戴裝置新品,同時推出專用操作系統和第三方軟件應用程序商店。未來隨著這項技術日漸成熟,很有可能會走向28nm製程,屆時或許會給28nm帶來新一輪的春天。
要價5萬Meta新款頭盔10/25開賣 今年跌逾六成的股價後勢受關注
META於10月發表一台要價5萬元的QUEST PRO的新型VR穿戴式裝置,對於META從今年初以來下跌61.59%股價,是否有助益?專注美股大數據研析的股股App團隊觀察,發布當天股價還微幅下跌0.71%,可以觀察10月25日正式開賣Quest Pro後續銷售量與股價連動關係。股股金融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佳文表示,META的VR產品終於亮相了!於2022年10月13日凌晨一點的年度Connect大會,祖克柏發表了名為Quest Pro的新型VR穿戴式裝置,美國售價1,499 美元、台灣售價1,650 美元(相當於新台幣49500元左右,以實際價格為主)。META Quest Pro一出,網路論壇就引發話題,論壇上有人看好,也有人反對,有網友說「有維持正常運作,推個Quest2是真神機,其他沒一家能比擬」「頭戴裝置根本就不會成為主流」「元宇宙太花錢」「太多人把元宇宙和VR劃上等號,真正有在實現元宇宙是像ROBLOX這種遊戲吧」股股App團隊也整理此產品亮點,在「成像」上,頭盔能追蹤「眼部」與「臉部」表情;「影像」上的解析度更高,有專屬訂製鏡頭;傳送上更高品質,以及可自我追蹤的控制器。在硬體上,META靠著自身投入十億元發展,但是因為客群鎖定高單價的商業需求,因此請來了深耕商用市場多年的軟體大佬:微軟,一起攜手打造商業會議的解決方案,與微軟合作使用Microsoft Teams、Microsoft 365、Xbox Cloud Gaming等,讓META的元宇宙有更實際的應用。黃佳文表示提到,目前市場對META的VR產品的期待,自從2021年改名META後,市場就一直關注META的發展,幾乎可以把META看作是元宇宙的發展重點,因此這次發表會備受矚目!股股團隊也認為,META能不能甩開過去的陰霾,從新出發也是這次發表會的重點,過去的陰霾包括:2021年的吹哨者事件、日活躍用戶持續下降、市場不信任元宇宙...等等,因此這次發表會是祖克柏「元夢想」實踐的第一步!因此受到投資者們高度關注。不過,有一點讓META Quest Pro最為人詬病,就是「續航力」,花了3小時充電,竟然只能用1-2小時,雖然有45w的充電座,還可關掉某些功能來節電,但是這個致命傷也重傷了Quest Pro,你可以想像開會到一半,所有人得下線充電,或是一個人得買兩隻輪流替換嗎?內部消息甚至指出,META內部開會也不喜歡使用VR裝置開會,現META集團技術顧問約翰·卡馬克也直言:「 Quest Pro使用者體驗並不友善」。黃佳文表示並從「社群巨人與蘋果的戰爭」一點觀察,過去FB身為廣告媒體,是全球最大的社群媒體龍頭,但如今META賣起了科技產品,此時競爭對手逐漸浮出檯面,首先最明顯的是蘋果(APPL), 蘋果執行長庫克更是坦言:「元宇宙是個失敗的方向,擴增實境(AR)才是重點。」股股團隊分析出三項證據,證據1為蘋果表示XR設備Q4會開始量產,證據2是2023年將會發表頭戴式裝置,證據3為庫克公開表示:「很快的,我們將回顧沒有AR的生活,就像我們現在回顧沒有手機或網路的生活一樣。」雖然有傳言2030年的VR裝置將會變得很貴,但是別忘了蘋果粉絲的信仰,而且過往蘋果的使用者體驗總是深深打中消費者,蘋果的威脅肯定會挑戰Quest Pro的銷售。綜合以上的觀察與討論,元宇宙是個概念,遠遠超過一兩台VR銷售,但是近期META的路可能會越來越坎坷?股股團隊建議可以關注,過去META是媒體出身,現在轉型成賣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經營發展策略走向,且METAV先發展企業端,未走向平民化,在攜手微軟發展的功效有多少?而且企業會願意砸錢買一個Google Meet的替代品嗎?META擅長的廣告競爭優勢是否能延伸到元宇宙,可否有助挹注整體營收,套用祖克柏的話說:「我深信元宇宙將會成為下個世代的智慧型手機」,這也關注投資人意向。
Meta員工把「未曝光」VR裝置忘在飯店 新產品提前暴雷
Facebook母公司Meta近年正致力於將旗下社群平台轉型成元宇宙產業,雖然前景不被看好,但仍有許多玩家引頸期盼Meta近期即將推出的「Meta Quest Pro」高階VR虛擬實境頭戴裝置,不過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可能萬萬沒料到,竟然有員工會把這個還未曝光的新產品遺留在飯店房間,還被網友拍照Po上網提前暴雷。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當地時間11日,一名網友Ramiro Cardenas在社群軟體上發布了一系列與「Meta Quest Pro」相關的影片及照片,畫面中除了可以看到外盒標示著產品名稱「Meta Quest Pro」之外,上頭還印有不得轉售(not for resale)、工程樣品(engineering sample)等警語,後來Ramiro Cardenas才透露該樣品是入住飯店的Meta工作人員遺留下來的。報導稱,那位粗心的工作人員已經向飯店取回「遺失物」,但Meta官方並沒有回應《商業內幕》的置評請求。值得注意的是,Meta並不是唯一一家發生這種糗事的科技巨頭,像iPhone 4的原型機也曾在2010年被遺留在一家酒吧;Google的Pixel Watch原型機也於今年4月在一家餐廳被發現,且照片還被分享給了科技媒體網站Android Central,導致產品外觀提前曝光。Meta曾在7月表示,尚未公開亮相的「Meta Quest Pro」高階VR虛擬實境頭戴裝置為「Meta Quest」的更新版本,售價將調漲100美元,以利公司在新的VR領域上投入更多資金。8月底,Meta執行長祖克柏曾在美國喜劇演員羅根(Joe Rogan)的播客節目上透露,「Meta Quest Pro」預計在10月11日的Meta年度活動Meta Connect上亮相,祖克柏表示,這款新的頭戴裝置將借助新的傳感器,使人們可以在虛擬實境中保持視覺與臉部表情的追蹤。
悲情股王3/光學族群各有擅場 觀察業績題材及法人布局個股
台股一掃上半年慘跌陰霾,從萬四返回萬五,「在大立光(3008)重回股王寶座下,吸引資金湧入光學族群,儼然成為台股的多頭領漲指標。」永誠投顧分析師蘇建豐指出。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全球股市在通膨及美國進入升息循環下,進入一波波下跌修正,台股遭外資狂轟亂炸,指數從年初18619點跌穿到13951點,跌幅約25%,12日在國安基金從不護盤到改口護盤,空方遇逆襲,大盤萬四底部出線,連日V彈近千點。此波反彈千點行情中,市場資金成交值比重在電子,而鎖定的類股族群,都有蘋果的影子。劉烱德表示,近日市場證實蘋果(Apple)下半年拉貨正常外,後續在高階手機iPhone 15 將採高單價潛望式鏡頭;蘋果相機供應鏈將因為 iPhone 15 採用高單價的潛望式鏡頭設計,而進入為期2年的高速成長週期。今年下半年在一線光學大立光及玉晶光點火下,整個光學族群都亮了起來。當然股價跌得夠深、整理時間夠久、籌碼相對安定、營收題材到位,才能引起法人及主力的高度興趣,尤其是大立光為例,從歷史高點6075 元到低點1525元,跌幅達75%,時間也由2017年8月到2022年5月,足足整理了57個月,本益比來到5年最低13.58倍,公司也指出,營收7月看起來比6月好,理論上8月會比7月好。光學族群近期成為台股多方領漲指標,永誠投顧分析師蘇建豐指出廠商各有擅場。(圖/googlemap 螢幕擷取畫面、翻攝自龍期臉書)大立光股價在5月見底,從1525元反彈至1860元,之後回測在1590元打出第二個底,整體走勢結構已由長期的下跌,轉變成橫向發展,並進而開始帶量突破短線高點壓力,短線回測後仍有在漲的空間;外資、投信、主力均站買方,市場認同度夠,多方買氣正逐漸增強中。跟著股王沾光的光學族群,各有不同擅長領域,像是玉晶光(3406)主要是手機鏡頭,揚明光(3504)是車用及 AR/VR,先進光 (3362)是NB鏡頭,聯一光(3441)也是車用鏡頭,致伸(4915)是車用鏡頭模組。目前的光學族群,在大立光釋出7、8月可望漸入佳境後,代表蘋果拉貨動能已經啟動,加上還有元宇宙、車用需求等多項題材帶動下,市場看法也相對樂觀,投資人可以挑選具有具有蘋果供應鏈等業績題材,以及投信也開始認養的個股來觀察。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炯德表示,蘋果明年有望推出MR頭戴裝置,光學族群可望受惠。(圖/華冠投顧提供、義大遊樂世界提供)
智慧型手機8年後被取代? NOKIA執行長:智慧穿戴成主流
蘋果推出iPhone後,迅速改變的手機市場,而曾經的手機龍頭NOKIA,執行長Pekka Lundmark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時,直言在2030年手機將會被智慧穿戴裝置,像是AR、VR所取代,而6G網路也會在此時投入商業市場。NOKIA執行長Pekka Lundmark近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演講,他大膽預測,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在8年後的2030年,最普及的設備不會是手機,而是轉向臉上的設備,像是智慧眼鏡,VR、AR頭盔等。而在這領域投入最早的就是Google,早在2013年就推出Google Glass,售價為1,500美元( 約新台幣43,900元),但因售價過高、實用性不大的關係,不到1年就停產。而臉書母公司META也與Ray-Ban母公司Essilor Luxottica合作,推出「Ray-Ban Stories」,售價僅299美元(約新台幣8,700元),被視為META進軍元宇宙的關鍵產品。蘋果的頭戴裝置近日也遭爆料已經在董事會上展示,最快在今年秋季發表會就能看見,但也因採用2塊Micro LED面板,因此產量有限、價格也高達2,000美元(約新台幣58,600元),鎖定的是死忠果粉。Pekka Lundmark也強調,並非只有手機地位式微,未來也會有大量「可以植入身體」的相關技術,像是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Neuralink公司,正在研發將晶片植入大腦的技術,希望能藉此治療腦部疾病。
頭戴裝置已在蘋果董事會展示 外媒曝:有望在今年發布
從2020年就不斷傳出蘋果將推出AR/VR的頭戴裝置,外媒報導指出,就在上週蘋果的頭戴裝置已經在董事會上展示,表示開發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有望在今年發布。相當熟悉蘋果產品線的《Bloomberg》記者Mark Gurman,20日報導指出,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的高階主管已經將新開發的AR/VR頭戴裝置在董事會上展示,表示該產品已經進入開發的最後階段,該董事會由8名獨立董事以及執行長Tim Cook所組成,1年最少會開4次會議。除了展示頭戴裝置外,蘋果也持續加快該裝置OS的開發速度,原本預計在6月的WWDC上發布,但因為還有過熱等相關問題需要解決,可能會因此延後。外傳該AR/VR頭戴裝置效能相當優異,為了降低畫面顆粒感,還配置了高解析度的螢幕面板,但價格也相當昂貴,定價可能突破2,000美元,且初期產量不高,鎖定的是小眾族群。
兩大科技巨頭開槓! META砲轟蘋果商店抽成30% 自家平台遭批抽成47.5%
蘋果的App Store過去一直被詬病抽成30%的比例過高,其中臉書母公司META更是砲火全開,認為此舉會使小型企業、創作者無法成長,但近日META的Horizon Worlds平台竟被發現抽成47.5%,對此蘋果嘲諷META「很虛偽」。META的Horizon Worlds平台於2021年底建立,作用為頭戴裝置Quest內的社交平台,用戶可以在其中建立虛擬分身與他人互動,目前開放給北美用戶免費使用,META指出在2月時已經有30萬用戶加入,將拓展到手機平台。但開發者發現Horizon Worlds平台的抽成達到47.5%,竟比蘋果的30%還要高,為此蘋果發言人Fred Sainz表示,過去META不斷詬病其他平台抽成過高,現在卻抽取將近50%的費用,徹底曝露META的虛偽「想要免費使用蘋果的平台,卻又向創作、開發者收取高額費用」。META對於47.5%的抽成回應表示,該比例的抽成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認為比例不會太高,而且相信其他平台加入後,也能從中獲利,對於自家平台相當有信心。
CES瘋什麼2/元宇宙硬體成主角 台廠推VR眼鏡替代品
引動2022年的科技盛事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美國消費性電子展),在台灣時間6日正式啟動,今年各廠除了展示履新的電腦相關硬體、技術外,在2021年被提出的「元宇宙」,相關硬體成品在CES展中也成受矚目的焦點。早在2021年上旬元宇宙(Metaverse)一詞就受世界科技大廠重視,Facebook甚至將母公司改名為Meta宣誓跨足元宇宙的決心,而目前元宇宙的概念主要著重在「第二人生」,使用著可以透過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混合實境(MR)技術,實現在虛擬空間裡辦公、開會、遊戲甚至是購物。因此在此屆CES中,外界也頻頻關注元宇宙的相關硬體以及應用,其中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在會中提出了實體替身機器人與元宇宙虛擬空間中的身份進行連結。現代汽車高層舉例,假設出差在外,卻擔心家中寵物沒有人陪伴時,就可以透過虛擬頭盔操控家中機器人與寵物互動,而此構想的最終目的則是在地球,透過遠距操控在火星上的機器人。此構想正可以把在2020年從軟銀(SoftBankGroup)手中,買下的美國 Boston Dynamics機器人技術公司完整發揮;現代汽車董事長鄭義宣曾表示,未來現代汽車的事業結構將逐漸調整為汽車50%、飛行器30%、機器人20%,以實際行動拓展汽車業務以外的事業。台廠群創光電此次CES展出裸視3D顯示器,有望成為元宇宙的最佳載體。(圖/翻攝自群創光電Youtube)來自台灣的群創光電(3481)在此次CES展中推出「多人用裸眼N3D顯示器」,也就是不需要頭戴裝置、眼鏡,就可以看到3D畫面,將原本只能在2D平面中顯示的東西,轉化為3D立體。而目前現實與元宇宙間的連結,多以頭戴式頭盔、VR眼鏡等,在長時間配戴時可能造成頭部不適或者暈眩的情況,但「多人用裸眼N3D顯示器」具備VR眼鏡的能力,又不需要近距離盯著螢幕,有望成為連結元宇宙的最佳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