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智
」 失智 失智症 麥得飲食 聽力 銀髮族走路小腿痛到像抽筋!醫一看竟是「下肢動脈阻塞」:嚴重恐需截肢 建議飲食加1蔬菜
台灣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種類多元的蕈菇,像是金針菇、杏鮑菇、鴻禧菇、雪白菇,健康益處很多。醫師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菇類不只可以抗發炎、增強免疫力、預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能穩定血糖。楊智雯在粉專《楊智雯醫師 |陪你健康享瘦每一天》分享案例,一名35歲男性業務主管做完健康檢查來找她,說自己有三高問題,年底將近,跑業務跑得更勤,但不知道為什麼走路時小腿越來越痛,覺得有點像抽筋,休息一下會緩解;檢視健康報告,發現男病患血壓(160)、三酸甘油酯高達5、600mg/DL,超過正常值約4倍(正常值<150mg/dl),低密度膽固醇也高達190 mg/DL,糖化血色素8.5%,(正常值應在4.0-5.6%)。楊智雯透露,摸了男病患的足背動脈,發現脈搏很微弱,皮膚溫度也比較低,於是建議他去心臟外科檢查,結果竟是下肢動脈阻塞,後來接受手術放了血管內支架,不然長期阻塞缺氧,最後恐需要截肢;她提到,事後有提醒男病患要好好控制血糖,因為高血糖會造成血管內皮不健康,如果下次阻塞的地方是大腦,恐怕就中風了。此外,她也建議,日常飲食中可以加入菇類,3大原因包括,菇類富含膳食纖維,穩定血糖,保護血管內皮、膳食纖維能與膽汁酸結合,幫助降低膽固醇,以及黑木耳這類菌類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管「塞車」。楊智雯說,菇類不只可以抗發炎、增強免疫力、預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能穩定血糖,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避免高糖、高油、油炸食物,這些會讓血糖波動劇烈的食物要少碰,一定要記住,健康不是一天達成的,保持穩定血糖和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讓血管持久通暢。
小心失智症年輕化!營養師激推「麥得飲食」10大健腦食物曝
小心失智症年輕化!預防失智越早越好。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平時可多吃10種健腦食物預防失智,包括深色及各色蔬菜、堅果、莓果類、豆製品、全穀雜糧類、雞肉、魚類、橄欖油和紅酒,能幫助控制血壓、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維持大腦健康、改善認知功能、減緩阿滋海默症等疾病。高敏敏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預防失智建議可採用「麥得飲食」(Mediterranean-DASH diet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MIND),是結合得舒飲食及地中海飲食而延伸的一種飲食型態,被認為能改善認知功能減緩阿滋海默症病程,又稱為心智飲食,也就是「以多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品為主」,能幫助控制血壓、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維持大腦健康、改善認知功能、減緩阿滋海默症等疾病。高敏敏也舉例,採用麥得飲食的話,平時可多吃10種「健腦食物」,包括花椰菜、菠菜等深色蔬菜;茄子、胡蘿蔔、彩椒等各色蔬菜;每天1湯匙的堅果;莓果類,藍莓為佳,1週至少吃2次;以非油炸的豆腐、豆漿為主的豆製品,1週至少吃3次;燕麥、全麥麵包等全穀雜糧類,每天至少3份;1週至少吃2次雞肉、1次魚肉,如果不吃雞和魚,可用植物性蛋白質代替;每日30c.c的橄欖油等植物油;每天1小杯紅酒,約30c.c到40c.c,最多不超過150 c.c。高敏敏還提醒,飲食上要盡量避開傷腦食物,像是奶油或人造奶油,1天應攝取少於1茶匙的奶油,可以的話就用橄欖油來取代奶油,不論涼拌或炒菜都可以替換;起司的攝取1週不要超過1次;1週不要攝取超過2份的紅肉、加工肉品;油炸、速食應該限制在1週少於1次;糕點和甜點,包括垃圾食物和所有的甜品,像是冰淇淋、餅乾、蛋糕、甜甜圈或糖果等零食,都應該盡量少吃,1週少於4次較為理想。高敏敏還列出10個「預防失智的生活習慣」,幫助活化大腦:飲酒勿過量:酒精過量加速身體老化,也會增加失智風險。運動習慣:提高肌肉量、代謝,有效防止老化。良好作息:使皮膚、大腦充分休息,維持正常認知能力。充足水分:維持體液平衡狀態、降低老化速度。外出載口罩:空污易增加失智風險,加速認知功能衰退。保持好心情:憂鬱狀態易增加失智症風險。適當學習:學習新事物,幫助刺激認知能力。避免肥胖:脂肪使腦部發炎、受損,使認知功能衰退。避免頭部外傷:腦震湯、腦部腫瘤等等,會增加失智風險。避免噪音環境:長期在高壓、不安的環境,會增加失智風險。
國泰人壽、國泰產險揪感心 獲金管會頒發公平待客績優
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致力打造公平待客的友善金融環境,國泰人壽、國泰產險13日雙獲金管會頒發公平待客評核績優獎項肯定,由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頒獎,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經理王麗秋、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受獎;並於會中分享實務上如何落實公平待客服務。國泰人壽展現全方位守護民眾身、心、財的公平待客文化,為壽險業唯一連續六年蟬聯評鑑績優;而國泰產險則提供多元創新服務,滿足客戶需求,針對多元對象尤其是高齡、身心障礙族群積極推動一系列公平待客服務。國泰產險則提供多元創新服務,滿足客戶需求,針對多元對象尤其是高齡、身心障礙族群積極推動一系列公平待客服務。由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右)頒獎,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左)代表領獎(圖/國泰金控提供)。國泰人壽再獲金管會「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排行前25%業者,為壽險業唯一連續六年蟬聯績優,深獲主管機關肯定。國壽落實「全員服務、公平待客」的核心價值,更由董事會直接督導專責單位統籌與建立管理機制,上下齊心維護消費者權益。針對高齡族群,國泰人壽積極培育1.4萬名業務同仁獲得「失智友善天使」認證,舉辦樂齡生活體驗與手語教學課程,提升友善服務能力;並結合國泰人壽App大腦功能訓練與檢測服務,讓客戶強化預防失智觀念。同時,設置「樂齡服務專線」,以最熟悉的語言為長者服務,滿意度達91.8%,更首創高齡客戶「保單查閱人制度」,國泰人壽觀察到,當保戶年紀越大,常會忘記曾經投保哪些保險,因此高齡長者可預先約定查閱人瀏覽保單狀況,協同家屬維護顧客權益。此外,國泰人壽亦積極從客戶角度出發設計各項服務,特別邀請「混障綜藝團」(混合許多障別朋友的表演藝術團體)實際體驗友善服務措施,透過身障者第一視角回饋,優化理賠申請文字轉語音功能,並完成設置「友善服務櫃檯」。為友善服務新住民,除延續先前提供「9國語言」暖心服務,近期更推出業界唯一「多國語言版」的理賠申請書,滿足世界各地民眾來台工作、求學及居住時的保險申辦與理賠需求,並能以其最熟悉的語言,進行保險服務。為預防民眾遭詐騙,當保戶臨櫃辦理「金流」相關服務時,客服人員主動關心民眾資金用途,2023年共成功攔阻64件詐騙案,累計金額近新台幣4千9百萬元。根據國泰人壽最新顧客體驗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整體滿意度達98.8%,NPS(Net Promoter Score,淨推薦值)高達35.1%,連續四年正成長,顯見國壽各項服務皆深獲客戶肯定。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致力打造公平待客的友善金融環境,國泰人壽、國泰產險13日雙獲金管會頒發公平待客評核績優獎項肯定。左起為國泰產險協理余家偉、資深副總陳謹洲、總經理陳萬祥、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王麗秋、協理廖昶超、協理劉明達(圖/國泰金控提供)。國泰產險由董事會層級由上而下建立公平待客思維,定期召開公平待客小組會議,並舉辦公平待客教育訓練課程,以落實金融友善服務,改善高齡及身心障礙者數位落差,進而推出一系列公平待客服務機制。 國泰產險針對年輕族群,推出保險新鮮人3大懶人包(車禍處理流程懶人包、旅遊險熱門問題懶人包及快速上手保險流程及觀念-入門指南),幫助年輕人對保險資訊更快上手;針對身心障礙者,提供「視訊手語直譯服務」供聽語障客戶線上手語翻譯、推出「圖型驗證碼語音報讀」服務,協助視障客戶完成會員登入以及提供無障礙網頁;針對高齡者提供「高齡者進線優先接聽服務」、「跨越數位鴻溝 – 友善網頁操作說明」計畫、老花眼鏡及簽名板等服務,並推出高齡專屬保險商品「新世紀常青」,針對老年人最常發生之置換人工髖關節、膝關節及水晶體提供補助保險金,新增「輔助器具費用保險」項目;更走入長照機構舉辦「微心計畫」,推廣損害防阻專業知識。其中「跨越數位鴻溝 – 友善網頁操作說明 」計畫,於服務試行階段受到客戶許多正面回饋,今年已擴大運用於微型電動二輪車強制險及國內外旅遊險,將持續增加運用在更多網路投保險種,服務更多有網投需求的數位弱勢族群,弭平數位落差。國泰產險秉持「iCARE」五大核心理念(implant建立制度、Culture原則內化、Alteration根因改善、Response蒐集聲音、Education教育訓練),推動公平待客,致力於建立「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服務文化,提升客戶服務的溫度與速度,從商品設計到末端理賠或客戶服務,持續從客戶視角出發,傾聽客戶聲音,提供貼近客戶的創新服務。根據國泰產險最新顧客體驗調查結果,2023年整體滿意度達96.6%,顯示國泰產險深獲客戶肯定。表格: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公平待客重點措施(資料來源/國泰人壽、國泰產險)。
「傷痕纍纍」怎麼唸?曾國城驚呼:錯了幾十年
公視旗艦益智節目《一字千金》系列重磅回歸,自8月25日播出全新一季《一字千金 筆武英雄會》,新科技運用爆表,除了觀眾可以跨屏互動答題,並特邀公視VTuber二期生海月粼粼擔任小幫手。主持人曾國城表示:「即將屆滿10年的《一字千金》,這一季將帶給線上線下的觀眾2.0全新體驗!期待更多的想精進中文實力、文字愛好者被《一字千金》黏住!而且多動腦更可以預防失智症!」《一字雲宇宙》單元錯最多的有四題,其中一題是「握手寒暄」的「暄」字,50位參賽者中有40位答錯,以為用嘴巴講話選「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助理教授陳嘉凌說明:「暄字才對,暄是溫暖的意思!寒暄是指問候起居或泛談氣候寒暖。」另一題是「傷痕纍纍」的第四字「纍」的讀音「ㄌㄟˊ」二聲,曾國城驚呼:「我都唸三聲ㄌㄟˇ ,真的錯了幾十年!」曾國城自曝念錯字幾十年。(圖/公視提供)首集登場的棚內參賽者則是來勢洶洶,年紀最輕卻實力最強的挑戰者—國小文字高手。在全新單元《舉一反三》,依提示的注音及三個部件,寫出三個字,共出四題,曾國城說:「這題型考驗識字量的多寡,常提書寫文字的人可能覺得比較容易,慣用注音輸入的人比較有難度!」舉例來說,在時間壓力下,想到「ㄊ」開頭的字就很難,還要分別搭配「辶」、「氵」、「口」三個部件,真的很難,題目也不好出,沒想到就有兩位同學三個字全對、五位對兩個字,曾國城大讚:「真的,實力最堅強的國小同學才能有這麼好的成績!」
暑假生活習慣改變 慢性發炎風險升高!營養師6大類解毒食物推薦
暑假期間,生活作息的變化讓不少人開始吃宵夜、越來越晚睡、頻繁參加朋友聚會、享受美食等,這些行為的轉變容易讓飲食變得高油、高糖、高鹽,並且接觸到更多的加工食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日漸積累,最終引發慢性發炎,甚至導致各種疾病。劉怡里營養師指出,與其治療疾病,不如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並且強調了抗氧化、抗發炎的重要性。如何幫助身體排毒增加水分攝取:每天多喝水或無糖茶飲,能提高多酚類的抗氧化能力。均衡飲食:確保每天可以攝取到乳品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選擇原型未加工、高纖低GI的食材,並使用清淡的方式烹調。預防食物中毒:避免在不熟悉的餐廳吃生食,用餐前洗手並使用公筷母匙。妥善保存食物:夏季氣溫高,烹飪後的食材應在一小時內冷藏或冷凍,定期清理冰箱,降低食物微生物感染的風險。6大類解毒食物推薦乳品類:推薦牛奶、無糖優格,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A、E、B群及葉酸和菸鹼酸,有助於預防血管阻塞和降低血管性硬化失智症的風險。全榖雜糧類:推薦紫地瓜、糙薏仁,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葉酸和維生素B群,有助於避免大腦發炎。豆魚蛋肉類:推薦秋刀魚、蛋黃,含有DHA,有助於大腦活化,EPA則可降低身體發炎反應並提高抗氧化能力、預防失智。蔬菜類:推薦地瓜葉、青江菜,富含維生素B1、B2、E和葉酸,這些營養素有助於醣類的利用,可協助大腦正常運作。水果類:推薦草莓、桑葚,莓果中的植化素具有高含量的花青素、類黃酮等抗氧化劑,可降低自由基對大腦的攻擊並修復損傷。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推薦苦茶油和酪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這些成分能降低壞膽固醇,維持好膽固醇。劉怡里營養師強調,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防止疾病發生的最佳方法,尤其在暑假這個生活習慣容易變化的時期,更應注意身體的排毒及抗氧化。
便宜貨大健康2/「雞蛋富翁」6類人不能當 15種平價蔬果補營養缺口
端午節後雞蛋買氣不佳,國內蛋價近2個月來5度調降,產地價砍到每台斤27.5元為近2年新低,超商盒裝平價蛋一盒只要47元,不少民眾當起「雞蛋富翁」拼命做各式蛋料理,專家提醒膽固醇高、心血管病史等6類人,一天最好只吃一顆蛋,專家並推薦15種營養滿滿的平價蔬果,例如金針菇具有豐富膳食纖維,一包最低只要9元,以及平價蔬菜天王地瓜葉,一大包頂多20元!蛋價創下2年來的新低紀錄,回想過去全台大缺蛋時的天價,許多消費者如今買蛋更完全無心理負擔。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雞蛋含有豐富蛋白質,有助於組織的修復、肌肉生長,而且研究證明攝取雞蛋可以顯著提高運動後肌肉蛋白質合成率,是適合一家老小經濟又營養的食物。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成年人一天以攝取2至3顆蛋為主,且建議民眾食用全蛋,尤其是蛋黃,因為其中含有維生素A、D、E,以及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對於眼睛和身體健康都有極大助益。另外應以吃熟蛋為主,因為以水煮蛋而言,其營養吸收率高達99%,遠勝於生蛋的50%,不但營養豐富,且相對更加衛生。其他如炒嫩蛋、煎蛋、蒸蛋、荷包蛋等,吸收率也都在80%以上。程涵宇解釋,水煮蛋吸收率較高原因在於蛋白質的變性,加熱過程可以減少雞蛋中存在的不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作用,所以溫度最高的水煮蛋吸收率最高。程涵宇提醒以下6類人最好一天吃一顆蛋為上限,包括膽固醇超標者、族性心血管病史、肥胖、脂肪肝、脂肪肝、血脂異常、天生代謝膽固醇能力不佳或合成膽固醇量偏多者。「對這些人來說,還是盡量攝取少一點膽固醇比較好!」程涵宇說。另外,程涵宇也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推薦15種平價蔬果。「地瓜葉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鉀、鈣、鐵、維生素A等營養素,營養CP值很高,其他還包括金針菇、黃豆芽、板豆腐、豆漿、豆干、雞蛋、秋刀魚、鯖魚、胡蘿蔔、地瓜、香蕉、空心菜、木瓜、鳳梨,都是非常推薦的蔬果。」地瓜葉堪稱平價蔬菜的健康天王,一次能攝取到6種營養素,CP值相當高。(圖/報系資料照)程涵宇說,上述15種蔬果大多含有豐富蛋白質、膳食纖維、EPA、DHA、鈣、鉀、鐵、維生素C,都是國人較為缺乏的營養,其中金針菇既便宜又具有豐富膳食纖維,可說是很好的配菜之一,而一大包才20元左右的地瓜葉,不但價格便宜,還能一次攝取蛋白質、高纖、高鉀、高鈣、高鐵、豐富維生素A等營養素,具有促進消化、穩定血壓、骨骼健康、增進皮膚與黏膜的健康等優點。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同樣認為各式菇類的健康益處極多,可說是「超級食物」,包括增強免疫力、抗發炎、穩定血糖、抗癌、改善腸內菌叢、預防失智、延長壽命等。「它們可能是最接近藥物的食物之一。」李思賢也建議以大火、短時間的方式烹飪菇類,因為菇類90%都是水分,如此可以避免過多水分流出和營養流失。至於最近漲價最驚人的水果,目前西瓜一台斤甚至可達40元,程涵宇則推薦木瓜、香蕉、鳳梨這些相對較為平價的水果,例如木瓜目前每台斤大約僅18元,但擁有豐富維生素C,抗氧化能力極佳,建議民眾可以多選擇這類水果品嘗。家事達人楊賢英曾分享如何吃得健康又省錢,她認為要把握3個原則。第一,購買當季盛產的蔬果,一定健康安全又便宜;第二,要妥善保存食材,例如白花椰菜可以直接冷藏,但綠花椰菜就要保持濕度,可以用紗布巾濕敷包裹冷藏,就能延長賞味期;第三,平時烹飪時可以將昂貴、便宜的食材混合使用,這樣就能降低每道菜餚的單價。
伴客戶前行!國泰人壽、國泰產險雙獲公平待客評核前25%績優
壽險業唯一連續六年蟬聯績優、產險貼近客戶多元創新服務獲肯定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致力打造公平待客的友善金融環境,陪伴客戶前行,金管會日前公布113年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結果,國泰人壽、國泰產險雙雙榮獲公平待客評核排行前25%業者。其中,國泰人壽更領先業界連續六年蟬聯評鑑績優,展現全方位守護民眾身、心、財的公平待客文化;而國泰產險則以貼近客戶的多元創新服務,並積極針對年輕族群、高齡族群、身心障礙推出一系列公平待客服務,獲得主管機關肯定。國泰人壽再獲金管會「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排行前25%業者,為壽險業唯一連續六年蟬聯績優,深獲主管機關肯定。國壽落實「全員服務、公平待客」的核心價值,更由董事會直接督導專責單位統籌與建立管理機制,上下齊心維護消費者權益。針對高齡族群,國泰人壽積極培育1.4萬名業務同仁獲得「失智友善天使」認證,舉辦樂齡生活體驗與手語教學課程,提升友善服務能力;並結合國泰人壽App大腦功能訓練與檢測服務,讓客戶強化預防失智觀念。同時,設置「樂齡服務專線」,以最熟悉的語言為長者服務,滿意度達91.8%,更首創高齡客戶「保單查閱人制度」,國泰人壽觀察到,當保戶年紀越大,常會忘記曾經投保哪些保險,因此高齡長者可預先約定查閱人瀏覽保單狀況,協同家屬維護顧客權益。此外,國泰人壽亦積極從客戶角度出發設計各項服務,特別邀請「混障綜藝團」(混合許多障別朋友的表演藝術團體)實際體驗友善服務措施,透過身障者第一視角回饋,優化理賠申請文字轉語音功能,並完成設置「友善服務櫃檯」。為友善服務新住民,除延續先前提供「9國語言」暖心服務,近期更推出業界唯一「多國語言版」的理賠申請書,滿足世界各地民眾來台工作、求學及居住時的保險申辦與理賠需求,並能以其最熟悉的語言,進行保險服務。為預防民眾遭詐騙,當保戶臨櫃辦理「金流」相關服務時,客服人員主動關心民眾資金用途,2023年共成功攔阻64件詐騙案,累計金額近新台幣4千9百萬元。根據國泰人壽最新顧客體驗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整體滿意度達98.8%,NPS(Net Promoter Score,淨推薦值)高達35.1%,連續四年正成長,顯見國壽各項服務皆深獲客戶肯定。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公平待客重點措施(圖/國泰產險提供)國泰產險亦由董事會層級由上而下建立公平待客思維,獨立董事及117位經理級以上主管均完成評議中心「公平待客相關議題探討」課程,掌握高齡者金融剝削個案、高齡及身心障礙者數位落差改善與維護等,進而推出一系列公平待客服務機制。國泰產險針對年輕族群,推出保險新鮮人3大懶人包(車禍處理流程懶人包、旅遊險熱門問題懶人包及快速上手保險流程及觀念-入門指南),幫助年輕人對保險資訊更快上手;針對身心障礙者,提供「視訊手語直譯服務」供聽語障客戶線上手語翻譯、推出「圖型驗證碼語音報讀」服務,協助視障客戶完成會員登入以及提供無障礙網頁;針對高齡者提供「高齡者進線優先接聽服務」、「跨越數位鴻溝 – 友善網頁操作說明」計畫、老花眼鏡及簽名板等服務,並推出高齡專屬保險商品「新世紀常青」,針對老年人最常發生之置換人工髖關節、膝關節及水晶體提供補助保險金,新增「輔助器具費用保險」項目;更走入長照機構舉辦「微心計畫」,推廣損害防阻專業知識。國泰產險落實公平待客,推出「高齡優先接聽」服務,資深客服放慢語速、使用對方習慣語言,傾聽長輩需求、引導解決問題。(圖/國泰產險提供)其中「跨越數位鴻溝 – 友善網頁操作說明[1]」計畫,於服務試行階段受到客戶許多正面回饋,預計於今年擴大運用在更多網路投保險種,如微型電動二輪車強制險、旅遊國內外旅遊險等,以服務更多有網投需求的數位弱勢族群,弭平數位落差。國泰產險秉持「iCARE」五大核心理念(implant建立制度、Culture原則內化、Alteration根因改善、Response蒐集聲音、Education教育訓練),推動公平待客,致力於建立「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服務文化,提升客戶服務的溫度與速度,從商品設計到末端理賠或客戶服務,持續從客戶視角出發,傾聽客戶聲音,提供貼近客戶的創新服務。根據國泰產險最新顧客體驗調查結果,2023年整體滿意度達96.6%,顯示國泰產險深獲客戶肯定。[1] 國泰產險「跨越數位鴻溝– 友善網頁操作說明」計畫,為業界首家推出「線上共覽」技術的產險業者,只要客戶碰到數位投保操作難題或需要解說商品,都可電話諮詢客服,客服人員能在遮蔽客戶個資且符合國際資安標準下,線上同步瀏覽客戶授權的指定網路操作頁面,即時解決數位投保操作障礙服務,提供最佳數位體驗服務。
50歲後聽力逐漸退化 「及時配戴助聽器」預防退化失智
「聽力」 是我們體驗生活的重要五感之一,良好的聽力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也是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張智銘醫師指出,人類的聽覺平均在50歲之後會逐漸退化,而65歲以上的老人中有高達4成比例出現聽損。聽力受損問題十分常見,除了某些耳部疾病會造成永久聽損,排名第一的原因其實是耳朵老化。有時聽覺細胞和神經受損嚴重,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壞,常有病人會在這個階段放棄。張智銘醫師說明,聽損治療其實還有最後一塊拼圖,那便是「及早配戴助聽器」。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若長時間失去聲音的刺激,容易造成腦部聽覺區域的退化及失智現象。因此,聽損患者應儘早配戴助聽器,不僅可以在聽覺復健期加速建立耳朵與腦部的訊息連結,縮短適應助聽器的時間,也能避免腦部過早老化衰退,早日重拾生活的光彩。張智銘醫師也分享,李大叔是一位67歲的退休工人,性格溫和,愛好釣魚。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聽力逐漸退化,這使他的生活變得困難重重。在家裡,李大叔經常聽不清楚家人說的話,也總是聽不到妻子在廚房喊他吃飯。兒女回家探望時,李大叔也常常無法參與家庭的談話,總是笑著點頭,其實什麼也聽不見。這讓他感到非常孤獨,家人也因此非常擔心。有天,李大叔的孫女拿著畫本,興奮地向他分享學校的趣事,李大叔也只能微笑應付,看到孫女失望的表情,李大叔心裡十分難過,終於決定去醫院檢查。經診斷後,醫師建議因其聽力已經退化,建議佩戴助聽器,李大叔認為助聽器會讓他看起來更老而有些排斥,在家人鼓勵下,李大叔終於同意試戴助聽器。剛戴上助聽器的那一刻,他再次聽見了妻子、兒女及孫女的聲音,也可以參與久違的家人談話,李大叔感覺彷彿重獲新生。從那天起,李大叔的生活大大改善,不再因聽力問題而與家人隔絕,家庭氣氛也變得更加融洽溫馨。根據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助聽器選配室的2023年度服務調查顯示,與2022年相比,醫師轉介聽損患者至助聽器選配室的數量增加了27%,選購助聽器完成率也從36.4%上升至45.6%。張智銘醫師分析,助聽器選配率提高的原因在於聽力保健知識和聽力復健觀念的逐漸普及,讓民眾對助聽器的接受度逐年提高。隨著科技發展,助聽器的晶片技術持續進步,硬體和軟體品質也大幅提升。不僅如此,助聽器的造型也更加美觀,提供更多等級和尺寸的機種選擇,搭配強大細膩的聲音處理,更舒適的降噪功能與聆聽感受。這些產品的優化都是促使聽損患者願意配戴助聽器的主要原因。雖然助聽器選配率相較往年有明顯提升,但仍有近4成的患者抗拒配戴。張智銘醫師表示,根據對2023年度選配助聽器個案的追蹤調查,高達39%的用戶認為配戴助聽器「顯著改善生活品質」,包括提升溝通效率和增加社交互動。此外,有12%的用戶是出於預防失智的考量。多項動物實驗研究推測,聽力受損確實可能連帶影響腦部的其他結構。因此,及時配戴助聽器應能對延緩認知能力下降、預防失智症狀有所助益。張智銘醫師也補充,當藥物和手術無法改善聽力時,建議患者及早配戴助聽器。期望每位聽力受損的病患都能通過助聽器的幫助,提升生活品質。
及時配戴助聽器 預防老年失智,拾回生活色彩
李大叔是一名67歲退休工人,因年齡增長聽力逐漸退化,導致生活品質下降,無法與家人對話,和家庭隔絕。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張智銘醫師表示,人類聽覺會在50歲之後逐漸退化,而65歲以上老年人中,出現聽損比例約4成。李大叔經醫師建議配戴助聽器後,重新拾起與家人家的談話,家庭也變得更加溫馨融洽。老年症候群 聽力退化張醫師說明,人類的聽覺,平均在50歲之後會逐漸退化,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高達四成比例出現聽損,除了某些耳部疾病會造成永久聽損外,排名第一的原因其實是耳朵老化導致出現聽損。助聽器造型美觀 聆聽感受更舒適根據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助聽器選配室的2023年度服務調查顯示,相較去年由醫師轉介至助聽器選配式的數量增加27%,選購完成率也有上升。張智銘醫師認為,選配率提高的原因在於民眾衛教觀念逐漸普及,讓民眾對助聽器的接受度逐年提高。另外,隨著科技發展,助聽器的造型也更加美觀,更舒適的降噪功能與聆聽感受,這些都是促使聽損患者願意配戴助聽器的主要原因。配戴助聽器,與生活、家庭重新連結雖然助聽器選配率有明顯提升,但仍有4成患者拒絕配戴。張醫師表示,願意配戴助聽器的民眾,目的在於「改善生活品質」,包括提升溝通效率和增加社交互動。此外,多項實驗研究推測,聽力受損可能連帶影響腦部的其他結構,有部分用戶出於預防考量,因此及時配戴助聽器應能對延緩認知能力下降、預防失智症狀。預防聽覺退化及失智現象張醫師表示,治療聽損其實還有最後一塊拼圖,就是「及早配戴助聽器」。因為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若長期失去聲音的刺激,容易造成腦部聽覺區域的退化以及失智現象。因此,建議聽損患者應盡早配戴助聽器,重建耳朵與腦部的連結訊息,也能避免腦部過早老化衰退的現象,重拾生活的光彩。
工作重複性太高易失智? 挪威新研究:患認知障礙風險恐增逾6成
工作多動腦可以預防失智?挪威奧斯陸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若長期從事缺乏挑戰性、重複性高的工作,到了70歲過後,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將增加66%,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將增加37%,也就是說,如果在工作時努力用腦,不僅能促進人的職業發展,也能保護其認知能力,助於預防失智症。根據《CNN》的報導,這項報告發表於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雜誌《神經病學》(Neurology)上,挪威奧斯陸大學醫院研究員艾德溫(Trine Edwin)帶領研究團隊,分析了7000名挪威民眾,紀錄其30多歲至60多歲退休時的職業、健康與認知狀況,並對305種職業的認知需求進行了分類。研究團隊將教師、律師、醫生、會計師、技術工程師、公共服務人員等等歸類在認知需求較高的範圍中,由於他們的日常職責包括創造性思維、分析資訊、解決問題以及向他人解釋想法和資訊,亦需要人際交往能力。而未歸類在「認知保護」的日常工作,則通常涉及重複的體力和腦力任務,如工廠工人、帳務員,以及管家、管理員、建築工人、郵差、清潔人員等。艾德溫指出,研究結果表明,從事更需要複雜思維的職業,可助於在老年時期保持記憶和思維,受教育的年數也能夠抵消重複性工作所帶來的影響,像是上大學就可將重複性工作所致的影響降低約60%,但並不能完全消除。對此,美國佛羅里達州神經衰退性疾病研究所研究主任艾薩克森(Richard Isaacson)就表示,積極參與生活、保持目標感、學習新事物和保持社交活躍,是防止認知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的有力工具,而在工作中進行認知投入,就可以幫助人類對抗失智症。報導也指出,諸如地中海式飲食(著重攝取大量蔬果、好油等,適量魚類、禽肉)、控制飲酒和戒菸、注意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數值,並且定期評估治療聽力和視力問題,再加上充足睡眠和壓力管理,都可以幫助人們克服認知能力下降的問題。
妄想、幻覺、攻擊行為 專家教你應對失智症常見行為!
一、妄想: 妄想是失智症者常見的症狀,他們可能有虛構的信念或想法,與現實不符。這可能包括對周圍人的猜疑、誤解情況,或擔心被害等等。處理方法: 不要直接反駁或否認其妄想,而是以同理心先聆聽他們的感受。提供確實、冷靜的事實,但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創造穩定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變動,以減少焦慮。真實個案82 歲的陳奶奶在年初跌倒,經由醫師診療後,建議她可以恢復正常行走,但奶奶從此變得小心翼翼,深怕再次跌倒而減少出門交際。初期,一同活動、話家常的朋友們還會來家裡邀請奶奶外出,但被陳奶奶拒絕幾次後,大家也就不再勉強。爾後奶奶深居在家,家人聘請了照服員於平日白天陪伴照顧她。直至入秋、奶奶常告訴媳婦, 猜忌照服員趁她睡覺時偷捏她,因為時不時在腿上發現瘀青,為此, 奶奶的兒子在她房裡裝設隱藏式攝影機,觀察了一週也未看出什麼端倪,直至有次陪奶奶到至醫院就診時,與醫師談及近期奶奶的狀況,醫師依據奶奶的互動反應,建議進行失智症評估,這才發現她已邁入了輕度失智症期。教授專業解讀!這個案例屬於比較輕微、半典型的妄想表現,因為尚處於輕度失智症期。失智症者中更常見的妄想多半是「偷竊」,先開始懷疑自己身邊的錢、印章存摺等有價東西不見了,接下來可能懷疑不見的東西被照顧者或家人偷了。最嚴重的妄想甚至是懷疑自己的食物遭人下毒,進而出現拒絕進食的行為,而拒食後還會引發身體機能下降、營養不良等一連串問題。當家中的失智症者出現妄想行為時,先別急著和他爭辯或糾正他說的話,建議先順勢安撫。例如,失智症長輩說發現錢不見了,就由家族中他最信任的人陪他一起找,例如兒女或其他主要照顧者,當下先讓當事人感到安心是最重要的。芳療師臨床應對及話術!通常這種「東西不見了」、「被偷了」的狀況只要出現過一次之後,之後就會三不五時上演,不少家屬都深感困擾。除了選一位最信任的人陪失智症者找,有時需要小道具來配合,例如他說存摺不見了,就預先放一本存摺放在某處,陪他一起找出來,讓他實際看到;如果他說有小偷來偷東西,可以先問問他:「你覺得小偷是怎麼進來的?」跟他一起把窗戶關上,把門鎖緊,然後對他說:「門窗都鎖好囉,這樣之後小偷就不會進來了。」需要跟他站在同樣的角度來處理,好讓他獲得安心感,然後再透過其他話題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二、幻覺: 幻覺是錯誤的感知,可能是視覺、聽覺或其他感官的錯誤訊息, 也就是說,失智症者可能看到、聽到或感覺到不存在的事物。處理方法:不要嘲笑或試圖導正他們的幻覺,而是與他們討論當下感受。創造建立寧靜的居住環境,減少可能引發幻覺的刺激。需諮詢醫師,確保沒有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真實個案在一次志工療護時遇到69 歲的張大哥,他對著無人的角落頻頻微笑,還跟我一同前去服務的學生說:「剛剛跟我說話的小姐好漂亮 !」讓學生們十分驚恐,不斷四處探看,在一旁的社工趕緊過來解釋張大哥的狀況,才平息了學生們的擔心。由於失智症者腦部的神經系統形成錯誤的傳遞或判斷,故有時會自覺聽到、聞到或者看到非現實層面的事物,就像課堂上曾有女性長輩在團體用餐時大喊:「廚房失火了 !」她緊張地說聞到濃烈的燒焦味, 儘管大家好言相勸,仍無法安撫她的躁動心情,直到攙扶她走到廚房親自確認沒開爐火,這才了解真實現況並安心歇下。教授專業解讀!失智症者很容易把舊時回憶和當下時空重疊,形成錯誤的感知,這位個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他忘記親人已經過世,把以前的互動回憶錯置到現在的認知時空裡,彷彿是在時光旅程中迷失的旅人。有時候失智症者也會因為看到家中的某項物品,觸動腦部某處神經皺摺,使得過往與生命中重要親人的互動浮現眼前, 甚至能展開對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是他忘記了這位親人早已離世,但記憶還停留在過去相處的時間裡。這時候照顧者可以平靜地問:「你現在看到誰,你們說了什麼話?」引導他主動敘述情境,等紓解完這段記憶就好了。若家人罹患的是路易氏體失智症,據統計,當中有八成的人也容易出現幻覺,家屬與照顧者宜多加注意。芳療師臨床應對及話術!失智症的幻覺多結合虛幻的感知,包括不存在的幻聽、幻視或氣味與碰觸等等。我在臨床照護上就聽過患者女兒抱怨,罹患失智症的媽媽總在半夜起床上廁所時驚聲喊叫,直說廁所裡有大蜘蛛。前幾次全家人都認真地一起幫她找,但就是不見媽媽說的大蜘蛛蹤跡,直到把她帶到廁所,她指著空無一物的桌面喊說: 「蜘蛛佇遐,恁攏看嘸嗎?」家人這才發現狀況嚴重,隔天一早趕緊帶媽媽帶到醫院。其實這時最好的方式是陪她演戲,拿個罐子或紙盒做出蓋住蜘蛛的動作,再跟長輩說蜘蛛已經抓走了,會比強行與她爭論沒有蜘蛛來得有安撫效果喔!三、激動/攻擊: 失智症者可能因為認知障礙和情緒不穩定而出現激動、煩躁和攻擊性行為。處理方法: 照顧者和家人需保持冷靜,避免激怒或加劇情緒振盪。分散注意力,轉移注意力到其他活動或事物。創造安全的環境,避免可能引起情緒激動或刺激的物品。真實個案中度失智的黃奶奶剛被家人安排住進養護中心,因為她已數次攻擊同住且大她10 歲的爺爺,每當事件發生時,奶奶總顯現得情緒高張,說著婆婆刁難虐待她的陳年往事,說起爺爺總沒能在第一時間保護她,到現在仍一直嫌棄她。雖然這樣的情緒暴衝有歇息和緩的時候,但反覆發作的狀況在換季之際更為彰顯。直至最後一回,黃奶奶在氣憤之餘拿起廚房的擀麵棍往爺爺的頭上敲下去,好險老人家力氣小,爺爺當下沒有受到多大傷害,但這樣的重大事件已經嚇壞了兒孫們,在家庭會議後決定把黃奶奶送到養護機構,由專業人士來照顧。教授專業解讀!失智症者會產生攻擊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不認得家人」, 他們覺得「有陌生人入侵了生活領域」而感到緊張,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域才有攻擊行為。如果當下與患者爭執,從失智症者的角度來看,當下感覺是「眼前的陌生人正在對我咆哮」,也因此被激怒,而出現攻擊行為自我防衛。為避免這種狀況,要儘快「阻斷」讓他生氣的原因,當他不記得親人而焦躁時,立即請該位親人暫時離開現場;當他對某個環境喪失安全感時,改由他信任的人在旁陪伴,或直接帶離原本引起不安的場所。若失智症者以往就出現過攻擊行為,要特別注意減少生活空間裡的物品,例如把易碎品改為不易破損的材質,避免放置能當成攻擊物的東西,減少雙方受傷的可能。芳療師臨床應對及話術!當失智症者開始認不得親人的時候,很多親友都會用「猜猜看」的遊戲,一直問患者說:「你知道這是誰嗎?」有的人還會一直重複問,這其實是惹惱失智症者,他會覺得對方不停地詢問相同問題是在捉弄自己,感覺到被挑釁,以致於不耐煩而開始生氣,有些人更因此產生攻擊行為,所以一定要避免問失智症者這樣的問題。當失智症者的認知已經退化到無法辨識親人的程度時,並不會因為你多問幾次這種問題,就能喚醒他的記憶,不妨改為順著他的話發展,甚至在必要時扮演成他認為的那個角色, 是比較理想的方法。本文摘選自《當家人失智時》,幸福出版。【關於作者】郭鐘隆/臺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特聘教授教學專長為智慧健康、成癮物質防制、長者健康、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多年來致力於藥物濫用防制,保護學生遠離毒品危害不遺餘力。近年來亦著重於長者智慧健康,結合芳香治療及園藝治療應用於3D虛擬實境(VR)以及擴增實境(AR)及AI運用,促進長者之身心療癒,改善或預防失智,提升其樂齡生活品質等。鄭雅文Vivian/PureAroma黛田國際芳療學苑校長擁有30多年教學經歷及數千場臨床芳療照護實踐,擅長將香氣幻化多變且凝聚大自然植物花草力量,賦予各族群善用馨香並得以融入日常。近年來更結合五感撫慰與音樂、園藝及藝術療方,帶領團隊走遍偏鄉、外島,積極推動各地長者身心和諧與健康。
快報名!長照機構開徵「打麻將志工」 陪打條件曝光
還有這種好康!台北市一間長照機構日前徵求「陪打麻將志工」,希望民眾能在下午時段陪院內長者們「摸幾把」。文章曝光後讓不少網友躍躍欲試。位於松山區的「愛馨居家長照機構」, 日前在臉書貼出招募打麻將志工文章,希望大家能在每星期一下午2點到3點50分陪長者打麻將,也「可提供志工時數」。不過,雖然有不少網友想陪打,還有部分網友認為陪打麻將能幫助長者預防失智,不失為一項善舉,可惜長照機構只限「65歲以上」或「大學生」陪打,讓許多人感到可惜。另據《Hello醫師》報導,研究指出固定從事「心智活動」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鮮少進行心智活動的人減少近5成,顯示多從事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或創造性活動,能增強腦細胞間神經有效連結,降低失智症罹病風險,而打麻將、玩撲克牌、下棋、運動與社交,就被認為能減緩失智症。不過,胡廷岳藥師曾指出,「單純」打麻將有時不是真正在動腦,一旦把打麻將等減緩失智症風險的行為變成「習慣」、「反射動作」,實際上就是沒訓練到大腦。重點應在於學習有點挑戰的新事物、新知識,讓大腦感到像運動時「微微不舒服」,才有訓練到大腦。他表示,自己外公外婆很會打麻將與游泳,但最後還是罹患失智症,因此要用打麻將減緩失智,應該要讓平常沒打麻將的人玩,這樣才會動到腦,打麻將減緩失智症不能適用於每個人。不過,長照機構徵求陪打員,依然能讓長者們動動腦、與不同的人接觸,讓生活更加繽紛。
薑不只能怯寒!營養師揭6大好處:還能預防失智
為了抵禦冬天的寒冷,不少人會選擇喝薑母茶來暖身,改善手腳冰冷的困擾。事實上,薑除了能怯寒外,還對身體大有裨益。醫師列出薑的「6大好處」,不僅可以調節血糖和預防感冒、心血管疾病,還能改善嘔吐感及抗發炎,甚至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依照不同的生長年限,薑又可以分成嫩薑、粉薑、老薑、薑母,但薑齡的差異代表什麼呢?營養師阿罐在個人粉專發文提到,薑中的營養成分「辣薑素」是辛辣味的來源,會隨著薑齡越老而含量越高。薑除了能幫助身體暖和外,其實還有6大好處:1. 預防感冒:薑不僅內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含有維生素C及薑辣素等,本身帶有抗菌、抗病毒效果,適量食用能夠有效預防感冒。2. 調節血糖:由於薑中含有薑烯酚等有益物質,有助醣類正常代謝並穩定血糖。3. 預防心血管疾病:薑能幫助降低膽固醇、調節血液循環及保持血管通暢,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4. 改善噁心嘔吐感:薑辣素可以改善胃部異常蠕動、消化障礙及噁心、嘔吐等不適感。5. 抗發炎:薑辣素能夠降低體內發炎問題,像是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發炎症狀都能得到緩解。6. 預防失智症:最新研究發現,薑辣素可以防止神經病變,降低神經疾病的發生率。營養師阿罐列出薑的「6大好處」。(圖/翻攝自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臉書粉專)
這一水果功效多!防失智又抗發炎 還能降低膽固醇
不少人提到蔓越莓都會想到能預防泌尿道感染,事實上莓果類(如藍莓、草莓、蔓越莓等)早被證實有助改善血液流動。近期根據國際期刊《營養前線》(Frontiers in Nutrition)一篇研究,蔓越莓可降低失智症風險,每天吃100克的蔓越莓或一杯蔓越莓汁,12周後就能明顯感覺到記憶力變好,並能降低壞膽固醇,增加血液流回大腦,改善大腦功能。根據《營養前線》的一項研究中顯示,他們找來60名50~80歲的受測者,一半吃凍乾蔓越莓粉〈等同100克蔓越莓〉,另一半則吃安慰劑。實測3個月後,服用蔓越莓粉的人,在記憶力、大腦神經功能都有明顯改善,且吃蔓越莓者的大腦重要部位血液流動較佳,壞膽固醇也降低9%。除此之外,蔓越莓屬於多酚類水果,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物,能夠降低血壓、血糖,還能夠抗發炎,不少女生都會選擇含有蔓越莓成分的保健品來預防尿道發炎。不過,若是市面上加許多糖醃漬的蔓越莓乾或是蔓越莓汁,則不能攝取過多,否則可能會造成體重增加、血糖過高,甚至是罹患糖尿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全球腦退化情況普遍,除了能多補充莓果類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少吃精緻澱粉、控制熱量攝取能防止腦退化;反之高糖、高油、紅肉等食品則要避免。腎臟科醫生江守山也於臉書分享「預防失智只要1杯蔓越莓」,不少網友紛紛跑到底下發問「.吃蔓越莓保健錠,效果一樣嗎?」、「不敢買(好市多)哪裡可以買到?」、「做麵包的蔓越莓乾有效嗎」,可見失智問題人人都想預防。腎臟科醫生江守山也於臉書分享這則文獻,引來不少網友提問。(圖/擷取自江守山臉書)
失智症更名「神經認知障礙症」!飲食預防效果有限 醫教你如何延緩
72歲的簡奶奶因腿部痼疾,不常出門社交或運動,但最近家人發現簡奶奶時而脾氣不好,時而陷入憂鬱情緒中,生活中還出現許多妄想行為,由家人帶至身心醫學科就診,經醫師問診、抽血及神經學檢查後,診斷簡奶奶有輕度神經認知障礙症(退化性失智症),幸好此階段能藉著調整作息及生活習慣來延緩退化速度。神經認知障礙症 常見這些症狀中榮嘉義分院身心醫學科醫師王登五表示,根據統計數據,65歲以上老年人約5%患有失智症,失智症近期更名為「神經認知障礙症」。神經認知障礙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疾病,主要影響了大腦功能,特別是記憶、學習、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認知功能,初期症狀可能很輕微,例如:忘記鑰匙放在哪裡、忘記跟別人約定的時間等,然而隨著病情的惡化,患者可能會漸漸忘記更重要的事情,如:自己現在的身分、熟人的名字,或者如何完成基本的日常任務等。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自測風險因此,王登五醫師呼籲65歲以上長者,可透過「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進行初步篩檢,若檢測得分小於2,表示目前沒有明顯失智症狀,建議每年都進行至少1次篩檢追蹤;若得分在2以上,或日常生活中出現對於發生過的事完全忘記、表達或理解能力明顯變差、情緒持續低落、性情改變或失去原有興趣,對空間時間混淆不清等症狀,建議至身心科進一步檢查,早期發現治療,以有效降低失智程度並延緩症狀惡化。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出現症狀可至這些科別評估王登五醫師提醒,根據目前的研究證據,維他命B、E、銀杏及不飽和脂肪酸等補充品對於預防失智症效果相當有限,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飲食、運動、保持身體健康等,才是預防失智症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家中長輩有任何疑問或需進一步資訊,建議諮詢身心科或神經內科,透由醫療專業評估為個別情況制定合適的預防措施或改善對策。
台灣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約8%! 遵守10招可降低失智症風險
失智症會漸進性地損害智力和記憶功能,並影響生活的質量。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8%,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林品辰職能治療師表示,可以採取健康生活方式和積極預防措施來降低患失智症風險,以下十點建議,有助於保護長者的智慧和記憶。預防失智關鍵 學十招好生活林品辰職能治療師表示,預防失智症的關鍵在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大腦活躍。這些建議不僅有助於降低失智症風險,還能提高生活的質量,使長者長壽之路更加美滿,保持清晰和敏捷。1.保持身體活躍:運動是保護大腦健康的重要一環。規律的運動可以提高血液流動,促進新神經元的生成,並減少患失智症的風險。輕度的散步、游泳、瑜伽和舞蹈等體育活動都是不錯的選擇。2.保持心智活躍:持續學習和挑戰您的大腦非常重要。閱讀、解謎、學習新技能、參加社區課程等都有助於保持大腦的活力。3.健康飲食:飲食對大腦功能有直接影響。選擇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穀物;多攝取健康脂肪,如橄欖油和堅果,以維持腦部組織的健康。4.控制心理壓力:長期的心理壓力可能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和放鬆運動,可以幫助緩解這種風險。5.維護健康的社交生活:與家人和朋友保持緊密的聯繫,參加社交活動,這有助於保持心理健康和減少孤獨感;與他人的交流也有助於大腦的活力。6.規律睡眠:良好的睡眠對大腦功能至關重要。確保每晚有充足的休息,以促進記憶的鞏固和大腦細胞的修復。7.控制基本疾病:某些基本健康問題,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與失智症風險有關;定期追蹤這些疾病,按醫師的建議管理。8.戒菸和限制飲酒:吸菸和過度飲酒都與失智症風險增加相關。9.規律的醫學檢查:定期的醫學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任何潛在的健康問題,以及及早採取適當的措施。10.開展興趣和嗜好:培養新的興趣和嗜好,將提供樂趣並保持大腦的活力。參加社團、學新語言或者嘗試藝術和手工藝活動。
營養師推麥得飲食 有效預防失智症
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常自覺健忘的民眾,多半憂心會不會引起失智症而求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失智照護中心主任王迺燕表示,健忘雖不會直接引起失智症,但2者的風險因子多半與腦部發炎有關,建議日常可透過麥得飲食攝取營養,防範腦部發炎、退化。預防失智症 尋求專業診斷隨著人口老化,預防失智症議題越來越受到民眾重視,中年後忘東忘西雖是常見症狀,但仍有許多人擔心「健忘」恐是失智症前兆。護理師賴莉卉說,經旁人提醒能夠記起來的多半是健忘,若遲遲想不起來或1個月內發生3次忘記關瓦斯、出門曾忘記回家的路1次以及健保卡掉了5、6次等狀況發生,就要懷疑是失智症前兆,建議就醫診斷。響應國際失智症月,營養師張矞婷進行多道麥得飲食料理教學。將雜糧米、櫛瓜、玉米粒、高麗菜、雞蛋、蝦仁等食材混和其中,再加入胡椒鹽、七味粉等適當調味,以小火慢煎至焦黃,美味又兼顧營養的蔬菜小米餅就此完成。推廣麥得飲食 營養又抗氧化營養師張矞婷說,麥得飲食結合地中海和得舒飲食,以高纖維質、抗氧化食物為主,食材取得容易、做法簡單,生活飲食中遵守麥得飲食10大健腦食物,以白肉取代紅肉、多吃深綠色蔬菜及富含植物素的水果、適量堅果並使用橄欖油烹調等原則,並搭配規律運動,預防腦部發炎、退化,避免失智的發生。「吃對食物、預防失智」,王迺燕主任指出選擇好的油品、多補充蛋白質,不僅有助於防範腦部發炎、退化,還可預防失智症,降低罹患慢性病風險、延緩飢餓及穩定血糖,達到控制三高目標。
提升失智早期診斷、建立友善失智社區 亞東醫院舉辦失智症檢測衛教宣導活動
為提升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強調預防和早期診斷的重要,亞東醫院響應國際失智症月舉辦失智症檢測暨衛教宣導活動。此次活動不僅凝聚社區力量,更結合健康促進與失智友善社區,以期早期輕度失智患者能夠即早發現,進行適時治療和支持。失智預防篩檢 早期診斷很重要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失智症已經成為我們極需關注的社會挑戰。為增加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充實照顧者的照顧技巧並減輕其負擔,提倡預防和早期診斷的重要性,並為參與者提供免費的篩檢和健康講座。1、健康篩檢:提供多項健康檢查,包括心電圖、血壓和失智檢測評估,並有專業醫療團隊為參與者提供各別化的諮詢建議。2、衛教講座:邀請名醫專家分享預防失智和早期診斷的重要知識;個案管理師說明常見的照護問題,分享照護技巧;社工師也針對長照福利資源的申請與使用進行詳細說明。3、失智友善社區:透過社區合作,創造友善失智的環境,提高對失智患者的理解和關懷。4、指紋捺印活動:有鑑於失智長者屬易發生失蹤或意外之高危險群,指紋捺印可以先為可能迷路的長者預防性建檔,萬一長者走失後尋獲,員警即可透過建檔資料連絡家屬,協助長者找到回家的路。
「這些據點」銀髮族免費健身! 九成長者自認改善身、心力
為使長者具有足夠肌力,以降低衰弱風險,衛生福利部自109年起補助地方政府結合公有閒置或低度使用空間,試辦14處銀髮健身俱樂部,自110年至112年已於21縣市累計布建128處據點。超過9成的長輩自覺精神及心情有明顯正向的改善,創造長者快樂老年生活,提升肌力更重拾活力,朝向健康又安全的高齡生活。「銀髮健身俱樂部」提升長者健康 改善行動力、抓握力銀髮健身俱樂部不僅有適合銀髮族的專屬運動設備,也有專業運動教練指導,提供正確、規律且安全的運動建議。另課程中搭配長者功能評估量表(ICOPE),讓長者了解自己的衰弱部分,及運動前、後身體功能改變程度;經分析長者參與課程前、後狀況,長者上、下肢肌力等項目,皆有得到改善,包括改善了手腳緩慢、行走無力與抓握力弱等狀況,同時提升走路速度與穩定度。另外,透過課程參與、飲食衛教與陪伴互動,長者認知功能、營養狀況與憂鬱情形亦得到改善,長者整體回饋的滿意度高,亦有助於預防失智與建立人際關係,全面共築健康老年生活。結合在地資源 個人化需求、創造樂趣高雄市「長生全方位銀髮健身俱樂部」與鄰近大專院校進行產學合作,提供相關科系學生實習機會,培養未來的運動指導員;針對特殊族群進行運動功能評估(如中風、帕金森氏症、慢性疾病及關節退化等) ,長者樂於接受個別運動的指導,以符合個人之需求。臺南市「台江銀髮健身俱樂」結合社會福利服務族群身心障礙者,長者帶著身心障礙的孩子一同運動,提高身體活動量之外,亦增進社交生活,相互關懷,陪伴及鼓勵,創造據點服務的意義和樂趣。結合衛教 、互相鼓勵陪伴 找到陪伴和歸屬感銀髮健身俱樂部除了提供運動課程服務,亦有許多據點於課程過程中結合衛教,提升長者健康觀念,或安排額外的手作課程或是遊戲互動環節等,已成為長者互相鼓勵、閒話家常或支持陪伴的地方。另外,更有許多長者進一步成為據點志工,與其他人分享自身經驗,互相協助,共同促進銀髮族社會參與及貢獻,提升自我價值感,營造有尊嚴的老年樂齡生活。
天明製藥抗癌免疫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發展論壇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從預防慢性疾病到治療,仍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第三屆「臺灣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發展論壇」首次在臺中亮相,活動由天明製藥(股)、臺北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辦。論壇關注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修補再生脊髓損傷、外泌體促進再生機轉、精準預防失智,慢性病與相關免疫疾病,集結多位醫學中心教授級專家分享,現場近300位醫療機構、企業先進與民眾出席,聚焦抗癌免疫細胞治療、再生醫學實際治療進展的重要突破。 2023年是臺灣細胞治療重要之年,目前全臺細胞治療技術收案超過1千2百例,免疫細胞治療超過千例、幹細胞收案人次216人、CAR-T全台通過醫療院所持續收案。治療的新進展使得癌症患者、退化性關節炎、脊髓損傷疾病的國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新選項。 主辦單位詹詠寧董事長致詞表示,活動連續三年舉辦,我們意識到免疫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為癌症等嚴重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巨大的突破。醫療技術與GTP製備中心的健全努力,為病患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潛在的治癒機會,天明製藥位於臺北中山醫院的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已通過多項免疫細胞與幹細胞治療計畫,天明製藥專攻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也與中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光田綜合醫院、臺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提供民眾正確治療的機會。本次活動邀請多位教授級專家學者與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曹昌堯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抗癌應用:免疫細胞治療新啟航曹昌堯 教授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現場發表中山附醫自2020年起收案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累計近百名患者成果,曹昌堯教授表示,病人在CIK治療結果,平均治療有效率達75%以上,多數為常見癌症,胰臟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其中14人直接使用免疫細胞治療。治療結果相當不錯,病患平均的治療有效率,包括腫瘤的大小減小30%、腫瘤穩定、沒有繼續惡化,雖然還需要更多的治療經驗及更科學的證據,但由初步成果看起來,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外泌體:從體液、細胞到外泌體治療楊崑德 教授 / 馬偕紀念醫院醫師研究員/兒童醫院研究部主任楊崑德教授長期投入臍帶間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研究。他表示,老人的三大天敵是慢性發炎、高重症感染率提高、癌症高死亡率,這些都跟免疫力息息相關,外泌體的特性,具有抗發炎、抗退化疾病治療作用,促進再生機轉。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免疫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應用李冠德 教授 / 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分享CAR-T的應用,與臺中榮總通過設有可執行細胞處理實驗室。分享再生醫療改變我們對疾病治療的方法,藉由再生能力修補受損組織與器官,包括缺氧性腦病變、腦性麻痺、脊髓損傷嚴重肢體癱瘓,CAR-T治療紅斑性狼瘡。李冠德指出,細胞療法確實帶給困難疾病新希望,但不應過度炒作,全球結合基因工程進度很快,臺灣要與國際接軌,期待政府法規與監管持續邁向創新步伐。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脊髓損傷後的下肢癱瘓-間質幹細胞治療的初期效果陳子勇 醫師 / 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急性脊髓損傷的患者透過細胞治療,有機會擺脫輪椅。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表示,過去20幾年來,脊髓損傷的治療一直沒有很好突破與進展,病患需終身依靠輪椅行動。依據全民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每年每萬人約有2.46人發生脊髓損傷,相當於每年有4000~5000人罹病。陳子勇醫師說,癱瘓不僅影響個人生命,亦會對家庭與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所幸,隨著再生醫學的進步,此類病患有可能因為接受細胞療法,有機會改善症狀、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光田綜合醫院透過骨髓間質幹細胞中免疫調節與細胞分化的能力,同時誘導神經細胞再生,使斷裂的神經傳導恢復。治療的方式是從患者體內抽取骨髓後,由專門的細胞製備場進行分離萃取及培養,再以精準定位注射的方式打回體內,讓受損的脊髓慢慢再生長。上頂醫學創辦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曾文毅醫師。(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精準預防:失智可以被預測?再生醫學與全腦精準檢測曾文毅 醫師 / 上頂醫學創辦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教授在臺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預防勝於治療,其中掌握腦零差是個客觀因素。上頂醫學創辦人曾文毅教授分享再生醫學與全腦精準檢測技術。透過MRI檢測與AI技術透是腦部健康,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全方位著手,增進記憶、改善大腦老化狀態,進而擺脫失智威脅 臺北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賴基銘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細胞治療的新進展賴基銘 教授 / 臺北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中山醫院賴基銘教授表示,目前天明製藥與亞東紀念醫院合作TILs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亞東紀念醫院計畫主持人熊佩韋醫師,協同亞東紀念醫院多科會診,從手術切下腫瘤組織;依特定癌症之TILs之表現特徵與分離擴增之特性進行試驗,同時建立TILs擴增之凍存技術平台與優化TILs製程優化。 本次活動合辦單位:臺中市民眾服務社、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中區聯誼會、中華文化經貿生技交流協會、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活力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請多家醫療機構、專科醫師、護理師、藥師,生技醫藥產業出席。 主辦單位天明製藥、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與現場民眾分享,天明精準GTP細胞製備中心專注研發和生產NK自然殺手細胞、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CIK細胞與再生醫學MSC產品,與台北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 為提供國內外病患和其家屬新的治癒希望。天明製藥與臺北中山醫院成立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已經通過CIK、 N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治療超過11種實體癌症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中心邀請多位專業臨床醫師,包括:賴基銘醫師、李世明醫師、吳濬哲醫師、施俊雄醫師、陳文哲醫師等人,的治療方案,並提供精準醫學檢測,以服務民眾。此外,積極布局推廣國際醫療,讓海外的癌症患者、恩慈治療等有需求的患者來台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