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風
」 中風 心房顫動 大雪 小孟老師 禁忌不僅預防病毒感染! 新冠、流感疫苗有助減少「中風」機會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在10月同步開打,並在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接種疫苗能夠預防流感、新冠感染,不過有研究顯示,施打疫苗後不只能預防這些呼吸道傳染病,還有助於減少中風的機率。預防中風要小心新冠、流感 「這些」會加重發生機會天氣漸漸變冷,受到溫度影響,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因此增加。亞東醫院中風中心唐志威主任提醒,若要預防腦中風,除了要控制本身的慢性疾病外,這個秋冬也要特別注意新冠、流感,一旦感染會加重腦中風發生的機會。唐志威主任說明,這主要是因為在腦中風血管硬化的過程中,發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致病機轉,一旦感染、發炎造成血管嚴重硬化後,就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導致腦中風的發生,而流感、新冠感染後會造成一個全新的發炎反應,這樣的發炎反應會導致血管硬化加速。另外,流感、新冠感染後可能會造成發燒、心跳加快、呼吸喘等症狀,唐志威主任指出,這些也會加重心血管系統的負擔,一旦超過負荷,就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研究證實打疫苗除了能預防感染 還能降低中風風險不過,接種疫苗可以降低流感、新冠感染,減少發炎、血管損傷的機會,國外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接種流感、新冠疫苗確實可以減少中風的發生。唐志威主任指出,加拿大有一篇大型研究顯示,在2020年的時候發現打流感疫苗可以降低22.5%中風發生的機會。唐志威主任表示,另外在英國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打新冠疫苗可以降低中風及腦動脈相關併發症的機會達2-3成,這些研究皆顯示民眾確實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來降低中風產生的機會。接種疫苗除了可以預防感染之外,還可以保護大腦、心臟功能,因此唐志威主任呼籲,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應打疫苗降低風險,特別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這個時候記得要去施打流感及新冠疫苗,減少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頭暈、手腳麻木要多加注意! 中醫調理預防秋冬心血管問題
隨著秋天的到來,變化頻繁的天氣常常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許多中風患者在中風之前其實就發生過「小中風」徵兆,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表示,小中風可能的症狀包含突然出現單側手腳麻木無力、頭暈、耳鳴、視力模糊、口齒不清或突然失去平衡感持續時間僅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大部分的人在24小時內會完全恢復正常。因為症狀短暫,許多人會忽略這些警訊,但其實這些症況很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未來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要高上許多倍。頭暈、手腳麻木可能是警訊!中醫調理有助預防中風風險如果本身已經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或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因子,更要提高警覺,賴睿昕中醫師建議,如果能儘早進行中醫調理,可以有效避免未來中風的發生。他常使用天麻來改善短暫性腦缺血的情況,由於天麻有鎮靜和增加腦部血流量的作用,對於舒緩手腳麻木、頭暈耳鳴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由於小中風患者的血液循環系統常出現神經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等障礙,天麻可以幫助調節,並延緩中風的發生。天麻入藥膳 中醫日常保健預防秋季小中風此外,天麻還可以入菜,成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賴中醫師分享了一道簡單的天麻杏鮑菇雞湯,不僅美味,還能幫助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有效保護大腦。特別適合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或肥胖問題的族群。材料:天麻10克,杏鮑菇500g,黑木耳50克老母雞一隻,水4000cc,薑片蔥段適量,胡椒粉,鹽8克。做法:1. 天麻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備用2. 杏鮑菇,黑木耳沖洗乾淨,切片備用;老母雞切塊3. 加入4000cc水,下杏鮑菇、黑木耳、老母雞、薑片蔥段大火煮到滾,開蓋沸騰5分鐘4. 因為天麻久煎則無力,所以轉文火候再下天麻,燉1個小時,加鹽和胡椒調味就可以喝了。除了藥膳,賴睿昕中醫師還建議,平時常按揉百會穴與四神聰穴也能有助於預防小中風的發生;從頭部鼻尖往上和耳尖往上至頭頂的交會點,有一微現凹形處的百會穴,與分別在百會穴的前、後、左、右一寸處的四神聰穴,各用雙手指按壓七秒、鬆手,連續七次,對於預防記憶力損害與短暫性腦缺血具有積極的效果。
防中風療程最貴23萬!診所爆針劑成分不明「員工也不知」 衛生局出手了
台南市學甲區的六順診所推出預防中風療程,近日遭週刊踢爆針劑瓶身完全沒標示,也未詳加說明內容物,對內也僅稱藥劑是人參皂甙,連診所人員也不清楚成分,且相關療程要價不菲,一套高階療程需自費23萬元。對此,台南市衛生局今(3日)派員前往診所稽查,經現場查察發現有3項違規。南市衛生局表示,有關報載本市診所天價療程及藥劑疑似來源不明乙案,衛生局獲報後已派員前往該診所調查,診所被指使用名為「SAPONIN-OCK口服液」的產品,該產品標示為食品,但含有人蔘成分;現場診所表示,該產品僅供口服作為營養補充使用,並未對民眾施行注射。衛生局將聯繫來源廠商所轄的桃園衛生局,以進一步釐清產品的屬性及合法性。台南市衛生局今(3日)派員前往六順診所稽查,經現場查察發現有3項違規。(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另外,衛生局現場查察發現有3項違規,診所在未經核准的面積內進行診療活動,涉違反醫療法第15條有關設置標準的規定,設置變更應於30日內向衛生主管機關申請,否則將面臨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的罰款;且診所未依規定開立自費項目的收據,涉違反醫療法第22條第1項的規定,相應處罰為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在病歷記錄部分,未詳實紀載使用的藥品,涉違反醫師法第12條的規定,相應處罰為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於前述違規行為,衛生局將依法進行相應處罰。衛生局強調,對於所有診所和醫療機構,將繼續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確保公眾的醫療安全和權益。台南市衛生局今(3日)派員前往六順診所稽查,經現場查察發現有3項違規。(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另一方面,六順診所也在官網發布聲明,全文如下:1、報導不實指控:周刊的報導中提到六順診所使用非法針劑,並誇大療效,完全不符合事實。我們強調,診所從未使用未經核准的藥物進行治療。我們所有的療程和藥物均符合相關法規,並經過衛福部食藥署的嚴格審查與批准。2、人參皂甙的使用:報導中提到的所謂「人參皂甙針劑」,實為口服液和膠囊形式,並非針劑。我們在治療過程中,確實會建議患者服用人參皂甙產品,以輔助治療中風及其他相關疾病。但產品均為食品,不屬於藥品範疇,並且完全符合食品法規。3、療效與研究:六順診所的治療方法已經過多次科學研究和臨床驗證,尤其是慈濟技術學院(現為慈濟科技大學)所發表的研究論文,證實我們的治療對中風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顯著效果。我們的患者反饋和臨床數據均顯示出極高的治療成功率,並非如報導所述的誇大不實。4、內部管理與透明度:診所內部的所有藥物使用均有詳細記錄,並依照醫療法規進行管理。針對報導中所謂「針劑配方」的誤解,我們澄清,這僅指療程中的用藥劑量和施打時間安排,並非指非法針劑。為保護診所的技術機密,我們確實對部分內部資訊進行保密,但這完全在合法範圍內,並無任何違法行為。5、對於報導的質疑:我們理解周刊對醫療行業的關注,但希望媒體在報導前應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避免因未經證實的爆料對公眾造成恐慌。我們也願意就相關問題與媒體進行溝通澄清,提供真實、準確的資訊。6、對於患者的承諾:六順診所自創立近百年來服務過數十萬的患者,始終秉持著「專業、誠信、關愛」的核心價值,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我們將繼續努力,致力於中風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並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六順診所將保留對周刊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以維護診所的聲譽與合法權益。我們呼籲相關媒體應負責任地報導真實信息,為社會大眾提供準確、可靠的新聞資訊。
逾60歲每百人有4人心房顫動 這種心律不整恐致中風
隨著天氣忽冷忽熱,人體生理調節能力受到挑戰,心房顫動患者更應提高警惕。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內血液流動不暢,進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流至腦部,可能引發栓塞性中風,帶來致命危機。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劉力瑋醫師指出,心房顫動屬於心律不整的一種,根據統計,60歲以上的國人中約有4%患有心房顫動,而80歲以上的患者比例更是高達10%。這一疾病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呼吸困難、疲憊無力、水腫。此外,心房顫動的另一大風險在於血栓的形成,劉力瑋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會在左心房的左心耳處形成血栓,這些血栓若隨血液流動,可能會堵塞腦部、腸子、腎臟或四肢,導致嚴重的中風,進而可能造成患者失能。因此,心房顫動被視為需要長期追蹤控制的慢性病。心房顫動的症狀通常表現為不規則的心跳,時快時慢。若患者出現心悸且心跳不規則且快速(超過130、150次/分),應及早就醫。由於所有的心律不整,當心跳恢復正常的時候,都不太容易以一張心電圖去做診斷。因此會以24小時心電圖監測,看有沒有機會在未來的這一天中逮到這個心律不整。此外,現在很多穿戴裝置,像是智能手錶,不只是記心率的高跟低,也能把完整的心電圖記下來。劉力瑋醫師提到,若常有心律不整者,可以藉由智能手錶記錄,就醫時帶來給醫師參考,都能有效輔助診斷。在治療方面主要有幾種方法,首先是電燒手術,通過心導管技術在心臟內定位並消除異常電信號。其次是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幫助患者維持正常心律。此外,因心房顫動患者伴隨較高的中風風險,需要使用抗凝血劑防止血栓形成,進而降低中風風險。劉力瑋醫師呼籲,若常有心悸、心跳不規則,要及早就醫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以預防中風等嚴重後果。
使用靜脈雷射恐遭禁賽 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提醒運動員要小心
職籃PLG新北國王球星林書豪因足底筋膜炎,疑似接受「靜脈雷射(Intravenous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簡稱ILIB)」,可能觸犯禁藥條例,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理事長張煥禎表示,「靜脈雷射被世界反禁藥組織(WADA)列入禁用清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運動員接受任何治療,千萬要小心,最好能找專科醫師。」靜脈雷射常運用在預防中風、睡眠障礙、神經系統疾病與自律神經失調、血管硬化、靜脈曲張、抽筋等方面,以及預防醫學、各種炎症、感冒、哮喘、過敏、疼痛改善、癌症輔助治療,也在細胞激活、傷口修復、促進血細胞活性、促進頭髮生長、皮膚改善等也有一定的幫助。張煥禎提到:「世界反禁藥組織規定,以任何物理或化學形式的血管內操縱血液的行為,包括靜脈雷射治療都是被禁止的。因此靜脈雷射治療被視為一種增強運動表現的方式,是因為它透過血液的操縱改變運動員的生理狀態。此外,任何介入血液循環系統的治療都可能帶來健康風險,這也是WADA將其列為禁止的原因之一。」張煥禎補充,專業的醫師在對運動員治療時,通常會考量幾個因素,包括是否會提高表現、對運動員是否有健康風險、是否有違背公平的運動精神等等,照顧運動選手的醫師一定要熟悉WADA的禁藥規範,每年更新禁用清單資訊,特別留意提供的處方,他並呼籲運動員,在考慮任何治療或補充品之前,必須仔細研究相關的禁藥規範,以避免違規的風險。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也特別聲明,這次林書豪靜脈雷射事件,在影片中露出的醫師雖然在履歷上為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的會員,實際上只是前年單1年度的贊助會員,並非正式會員,沒有參加過專科醫師培訓課程,也沒有持續參與協會的學術活動。
2寶女老師輔導女兒功課 情緒激動釀「急性出血性中風」住院8天
接近期末,學生處於水深火熱中,老師也忙翻。中國杭州有一名老師,40歲又是二胎媽,日前在輔導女兒功課時,不小心情緒激動,結果頭痛欲裂,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急性出血性中風的一種,預防方法也曝光了。據《澎湃新聞》報導,這名女老師育有2個小孩,一個念國中、一個小學二年級,近來因為快到期末考,學校課業很忙,家裡2個孩子的學習也跟著緊張,日前她在輔導8歲女兒的作業時,情緒又激動起來,當下感覺頭痛快炸裂,還伴隨噁心、乾嘔,休息一段時間仍沒好轉,只好到醫院就診,電腦斷層掃描顯示,顱內蛛網膜下腔有出血,好在進一步檢查沒發現血管異常。女老師住院治療8天後出院。(圖/翻攝自澎湃新聞)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裘五四主任醫師介紹,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顱內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的,是出血性中風的一種,分自發性、外傷性。據悉,女老師屬自發性,情緒過於激動是誘因之一,還好經住院8天保守治療後,顱內出血基本吸收,最後順利出院。醫生提醒她姚保持心情平和,切勿激動,注意休息。杭師大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程軍指出,平時要避免過度激動或壓抑,戒菸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體檢對預防中風也很關鍵。
中年男三年中風四次! 檢查竟發現是心房顫動惹禍
一名51歲、無抽菸、慢性病史的中年男子,因左腳無力至急診就醫,經心電圖檢查,顯示心跳明顯不規律,確診是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即使積極復健、治療,左腳仍無法正常行走,更令人難過的是初次中風後三年來,該名男子前後還經歷四次中風,不僅導致他智力下滑、視野缺損,甚至左半身癱瘓,終身都得靠輪椅代步。醫師提醒,預防腦中風,除了控制血壓外,心房顫動患者更要當心,因為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心房顫動者注意!再次中風機率多9倍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第四大死因,且腦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更是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風中心孫穆乾主任指出,吸菸、運動量不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及中風家族病史為腦中風主要的危險因子,其中,心房顫動者中風的機率不僅是一般人的5倍,死亡率多2倍,二度中風的機會更是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且風險還會隨著年紀增加而變大。心房顫動者中風,預後較差、死亡率更高!心房顫動是心臟內產生節律訊號的功能異常,導致心跳異常或不規則,無法有效將血液排送出心臟,導致血液淤滯形成血栓,而當血栓隨著血流進入大腦,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孫穆乾主任進一步說明,部分腦中風是因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阻塞引發血流不順所引起,但心房顫動引起的腦中風很直接,和膽固醇造成動脈粥狀硬化所導致的血栓,位置、原理不同。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後容易產生較嚴重的臨床症狀,預後較差,死亡率也更高,而且很容易出現再發性腦中風,若再合併抽菸或三高等危險因子,則每年發生中風的風險還會再增加。比電燒有效,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更有感!該如何避免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孫穆乾主任強調,透過口服抗凝血劑抑制血塊形成,是目前預防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有效治療方式,因為即使電燒治療好心房顫動,仍無法完全預防陣發性心房顫動,術後患者部份還是得吃抗凝血劑。然而,傳統口服抗凝血劑出血風險較高,需要患者定期回院追蹤凝血時間來調整劑量,加上容易與其他藥物及綠色蔬菜等食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上較不方便。因此,除風濕性心臟病合併心房顫動或裝有機械性心臟瓣膜,大部分患者已轉而開始使用新型抗凝血劑。反觀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因作用於單一凝血因子,穩定性高,效果較可預期,且幾乎不受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影響,可大幅降低出血風險,能夠有效預防腦中風,使用上更安全、方便。擺脫失能風險,別等中風才發現!孫穆乾主任呼籲,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可能平常好好的,但有時會突然頭暈、無力、胸悶、呼吸急促或莫名的心悸,提醒若上述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進行評估,一般只要照心電圖就可以確診。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建議有家族病史的民眾,可以摸摸看自己的脈搏,觀察是否有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的情形,畢竟心房顫動容易引發腦中風,不可不慎!
週四迎大雪!命理師揭6大禁忌「棉被蓋頭」恐影響運勢 7習俗曝光
週四(7日)將迎來24節氣中的大雪,命理專家小孟老師分享相關禁忌和習俗。1.不要過度運動:大雪天氣寒冷,過度運動容易讓身體能量減少,心血管收縮比較快,有心臟疾病的人容易在過度運動後吸入較強的冷空氣,引發心臟疾病。2.不宜在室內開強烈暖氣:大雪天許多民眾會取暖,但有些民眾會將暖氣開的特別強烈,導致出門天氣冷熱變化太大,容易感冒頭暈。3.禁止棉被蓋頭:許多民眾在大雪天喜歡將棉被蓋頭取暖,然而棉被蓋頭容易影響運勢,惡夢較多,也容易空氣不流通,呼吸不上來,引發肺部疾病 。4.老人不宜戶外吹風太久:大雪天,天氣嚴寒尤其冷空氣強烈,一些老年人身體不好,容易突發猝死意外,因此大雪天到冬至是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時刻,因此家中有老年人一定要多加當心留意。5.不宜到海邊與山上:大雪天避免到海邊與山上旅遊,因為這些地方風大,體弱者容易沖到風煞,導致頭部不舒服,嚴重者眼睛容易乾冷、睜不開。6.忌晚睡早起:大雪嚴冬天氣寒冷,倘若晚睡者對陽氣不好,容易陽氣欠缺,身體能量不足,倘若又早起睡眠不夠,外出容易手腳冰冷、嘴唇乾裂,嚴重者也容易有猝死意外事故發生。大雪習俗1.吃洋蔥:大雪天適合吃洋蔥,因為冷冬吃洋蔥可以暖胃散寒,可以逼走寒氣。2.吃醃肉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因此大雪天適合吃醃肉,可以補充體力也能讓熱量增加,可以抵擋寒冷。3.多吃溫熱性的根莖食物:大雪天多吃如山藥、牛蒡、馬鈴薯、地瓜、菠菜等根莖類食材,含大量鐵、錳、磷、鈣等,可以保暖禦寒,還能去除多餘的膽固醇。4.核桃仁:核桃仁可以補腎氣,因為裡面含有卵磷脂與維生素E,能增生細胞活性,活化血液,冬天多食能增強抵抗力與活力,也能讓身體保暖。5.韭菜:韭菜為熱性植物,多吃能在冬天暖胃與暖腎,容易手腳冰冷者建議可以常吃,能有效保暖讓身體溫暖。6.紅薯:冬天吃紅薯,內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有效防止冬天高血壓發生,還可以預防中風。7.熱薑茶冬天喝薑茶能加快血液循環,還能抗氧化,在冬天裡可以預防感冒,幫助消化。(圖/翻攝自小孟老師星座塔羅牌之清水孟臉書)
常做5種運動預防中風! 靠牆深蹲、棒式訓練降血壓最有效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2022年十大死因的第4位,每年平均奪走1萬多條人命。美國心臟協會(AHA)提出「生活簡單七件事」,強調運動的重要性。《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近期發表一項研究指出,所有運動都能降低血壓、預防中風,其中最有效的就是等長訓練,例如常見的棒式或靠牆深蹲,是降低血壓的最佳方法之一。血壓的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較高的數字相當於心臟跳動時動脈中的血壓,稱為收縮壓;較低的數字是心跳之間的壓力,稱為舒張壓。低於130/85 mm/Hg毫米汞柱為正常, 若超過140/90 mm/Hg,建議與醫師討論如何追蹤及是否治療。高血壓會帶給血管、心臟和其他器官壓力,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的風險。患者除了接受藥物治療,也建議健康飲食、減少飲酒、戒菸和規律運動。根據英國健康指南建議,成年人每週應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運動,再加上每週2次的肌肉強化運動。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根據1990年至2023年間發表的270項臨床試驗,分析15,827名民民眾運動2周或更長時間的數據,發現所有運動都能降低高血壓。研究作者傑米奧德里斯科(Jamie O'Driscoll)表示,靠牆深蹲和棒式雖然比有氧運動容易跌倒,但等長訓練(Isometric Training)對身體產生的壓力與有氧運動截然不同,「當保持2分鐘時,它們會增加肌肉的緊張度,然後當人放鬆時會導致血液突然湧入,這會增加血液流動,但切記要呼吸。」等長訓練是什麼? 5類運動降血壓效果比一比等長訓練主要目標為增強力量,無需移動肌肉或關節。平板支撐:又稱棒式,姿勢類似於伏地挺身,肘部正位於肩膀下方,雙腿向後伸展,可以增強腹部力量。靠牆深蹲:需要將腳放在距離牆壁60公分的位置,然後將背部沿著牆壁向下滑動,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 等長運動訓練 8.24/4mmHg• 綜合訓練6.04/2.54mmHg• 有氧運動訓練後4.49/2.53mmHg• 阻力運動或重量訓練4.55/3.04mm Hg• 高強度間歇運動4.08/2.50mmHg奧德里斯科博士分析,有些運動降血壓效果雖然較小,但仍然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建議高血壓患者可進行2分鐘的靠牆深蹲,或者棒式姿勢4次,中間休息2分鐘,每週進行3次。研究人員認為,目前強調步行、跑步和騎自行車的英國健康指南,應該可以更新了。 原文出處:Wall squats better at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頭暈、流鼻血、手指麻小心腦中風前兆 醫曝:溫差大是大魔王
「醫生,我頭好痛呀!是不是快中風了?」「醫師我腳麻頭暈?是不是快中風了?」天氣一冷,上了年紀的朋友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常常緊張過頭以為自己快要中風,中醫師康涵菁笑說,提高警覺是正確的,但不要過度緊張。出血性或缺血性腦中風,均可能以急性頭痛開始,身體血管有阻塞或視神經有壓迫,通常也是以手麻腳麻為表徵。不過中風除了身體的不適感以外,常常還會伴隨其他神經症狀,如半邊肢體無力、單側感覺異常、語言障礙、行為變化或意識改變,當有這些狀況出現,要盡快去急診,若是習慣尋求中醫者,康涵菁醫師建議可先以針灸治療,改善微循環。久坐不動氣血運行不順 血瘀體質容易中風現代上班族久坐、運動量少,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這多半與氣滯血瘀體質相關,凡離開經脈的血液,若不能及時排出或者消散,而滯留於人體內的血液與淋巴,或因為血液運行不暢或是淋巴回流不佳,而囤積於經脈或臟腑組織器官之間,都統稱為血瘀。康涵菁醫師表示由瘀血內阻而引起的病症,大多與心臟與血管的循環有關。 如何觀察自己有氣滯血瘀的體質呢?首先觀察舌下絡脈是否有瘀斑、面色是否晦暗唇色是否紫暗。嚴重的血瘀容易成為血栓、出血、腦中風、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血瘀會產生實質性的病理產物,就是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康涵菁醫師解釋,斑塊從早期病變、形成、生長變大,直到最後崩潰堵塞血管,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很多中老年人都是在斑塊生長到一定程度,嚴重阻礙血液流動,出現頭疼、頭暈等症狀的時候才來就診,其實在這之前斑塊已經存在很久了,只是沒有人注意。年紀增長也會造成管腔狹窄,所以斑塊塞到哪,就是哪裡中風,如果被診斷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也正是下肢動脈血管被斑塊阻塞導致血流不暢,而形成腿的酸脹疼麻。中藥對於斑塊的處理常用丹參、 天麻、三七、山楂、烏藥、桃仁、紅花,其中地龍與水蛭對於斑塊的處理效果是最佳的,如中醫很有名的方劑抵擋湯與補陽還伍湯裡面就有這類型的蟲類用藥。蚯蚓即是中醫俗稱的地龍,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地龍性不寒不燥,有清熱、怯風活絡、活血化瘀、治療氣虛血滯、氣喘胸悶、 心悸氣促之效」。康涵菁醫師提醒,活血化瘀的中藥在使用前,建議先諮詢醫師,如果本身有服用抗凝血劑,不建議再重用,怕而造成出血及溶血的狀況。如果四肢容易瘀青、皮膚容易冒出細小紅點的人也要注意,這代表血管比較脆弱,不適合再補充具有通絡血作用的保健品。慢性病患者也要注意本身是否有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否有在吃活血化瘀的中藥配方。包括冬季進補常用的當歸、丹參、川芎、川七、紅花、洛神等食材也都具有活血的效果,食用前都應先諮詢專業合格的中醫師。控制三高多運動 預防中風飲食均衡是關鍵要預防腦中風,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肪等危險因子外,平日飲食也要注意均衡。康涵菁醫師指出,蔬果的攝取要大於肉類,選擇動物性食物時,請記得:魚肉優於禽(如雞、鴨)肉,禽肉優於豬、牛肉。對於魚類之外的海鮮,則要謹慎的選擇和食用,因為這一類的食物如蝦、蟹、魷魚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平日應注意攝取富含鉀、葉酸、抗氧化物和鈣的食物,及含豐富可溶性纖維的燕麥和豆類等。最重要的就是留意鹽的攝取量,過量的鹽分攝取,會使人體內的水分滯留,引起血壓上升,其他像是味精、罐頭、加工食品等,也都含有較高含量的鈉鹽,應盡量少食用,加工過的湯品或火鍋,湯中的鹽分也很高,盡量避免飲用。若患者覺得低鹽的飲食降低了胃口,可使用八角、花椒、肉桂等天然辛香料來調味,減少鹽分的攝取來預防中風。
天氣冷颼颼「好像快感冒」! 營養師傳授「5多2少」飲食指南:寒流必備
入冬首波寒流今晚報到,最低溫恐下探至6度,全台凍成冰番薯!為了避免感冒找上門,營養師教戰,只要按照飲食「5多2少」守則,便能輕鬆提升免疫力,即使不小心生病也能快快好。「預防流感,先增強免疫力!」營養師劉怡里在臉書上發文分享,「5多2少」的飲食指南,包括多吃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與C、omega-3脂肪酸及多醣體等5大營養成分食材;避免攝取酒精、加工食品等2大不健康食物,就能有助於在寒冬來襲之際,抵禦病毒侵襲、提升身體防護力。第一、多優質蛋白質足夠且優質的蛋白質有助於人體製造免疫球蛋白及形成抗體,是預防流感、提升免疫力的首要營養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包含,滷雞腿、水煮蛋、蒸魚、豆漿、滷豆乾、滷牛腱、烤豬排。第二、多膳食纖維腸胃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攝取足夠膳食纖維可助腸道中的好菌生長,並降低體內毒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包含,糙米飯、全麥麵包、燕麥、糙薏仁、綠花椰菜、黑木耳。第三、多維生素A與維生素C維生素A是表皮及黏膜生長的重要營養素,有助於加速表皮黏膜的癒合,維生素C是最基本的抗氧化劑,對於正在感冒或是染上流感的族群,可以降低身體的發炎症狀。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地瓜、南瓜、胡蘿蔔、蛋黃、地瓜葉、番茄;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芭樂、草莓、木瓜、奇異果、柑橘類、荔枝。第四、多omega-3脂肪酸食物「omega-3脂肪酸」能幫助身體抗發炎、抗病毒、降血脂、預防中風,但由於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因此須從食物中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包含,秋刀魚、鮭魚、鯖魚、鮪魚、虱目魚、綜合堅果。第五、多吃富含多醣體食物多醣體可活化體內的巨噬細胞,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上呼吸道不舒服的時候,煮一鍋香菇雞湯,是暖身又幫助感冒復原的湯品。富含多醣體的食物包含,香菇、草菇、鴻喜菇、舞菇、金針菇、杏鮑菇。另外,營養師劉怡里也提醒,若是身體正遭到病毒或是細菌入侵,建議暫時不要飲酒及少吃加工食品,這2大飲食習慣,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進而加重病情不易痊癒。
周三迎「大雪」…6禁忌、習俗一次看 命理專家示警:嚴重恐猝死
明(7日)就是大雪,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指出,在古人認為北方地區出現較強的冷空氣,因此會有規模較大的降雪,而大雪這天也有不少禁忌、習俗,大家不妨可以參考一下。●大雪禁忌1.不要過度運動大雪天氣寒冷過度運動容易讓身體能量減少,心血管收縮比較快,有心臟疾病的人容易在過度運動後吸入較強的冷空氣,引發心臟疾病。2.不宜在室內開強烈暖氣大雪天許多民眾會取暖,但有些民眾會將暖氣開的特別強烈,導致出門天氣冷熱變化太大,容易感冒頭暈。3.禁止棉被蓋頭許多民眾在大雪天喜歡將棉被蓋頭取暖,然而棉被蓋頭容易影響運勢惡夢較多,也容易空氣不流通呼吸不上來引發肺部疾病 。4.老人不宜戶外吹風太久大雪天,天氣嚴寒尤其冷空氣強烈,一些老年人身體不好,容易突發猝死意外,因此大雪天到冬至是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時刻,因此家中有老年人一定要多加當心留意。5.不宜到海邊與山上大雪天避免到海邊與山上旅遊,因為這些地方風大,體弱者容易沖到風煞,導致頭部不舒服,嚴重者眼睛容易乾冷睜不開。6.忌晚睡早起大雪嚴冬天氣寒冷,倘若晚睡者對陽氣不好,容易陽氣欠缺,身體能量不足,倘若你又早起睡眠不夠,外出容易手腳冰冷、嘴唇乾裂,嚴重者也容易有猝死意外事故發生。●大雪習俗1.吃洋蔥大雪天適合吃洋蔥,因為冷冬吃洋蔥可以暖胃散寒,可以逼走寒氣。2.吃醃肉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因此大雪天適合吃醃肉,可以補充體力也能讓我們熱量增加,可以抵擋寒冷。3.多吃溫熱性的根莖食物大雪天多吃如山藥、牛蒡、馬鈴薯、地瓜、菠菜等根莖類食材,含大量鐵、錳、磷、鈣等,可以保暖禦寒,還能去除多餘的膽固醇。4.核桃仁核桃仁可以補腎氣,因為裡面含有卵磷脂與維生素E能增生細胞活性,使我們能夠活化血液,冬天多食能增強抵抗力與活力,也能讓身體保暖。5.韭菜韭菜為熱性植物,多吃能在冬天暖胃與暖腎,容易手腳冰冷者建議可以常吃,能有效保暖讓身體溫暖。6.紅薯冬天吃紅薯,內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有效防止冬天高血壓發生,還可以預防中風。7.熱薑茶冬天喝薑茶能加快血液循環,還能抗氧化,在冬天裡可以預防感冒,幫助消化。
45歲女腦中風右側癱瘓 「機器人復健訓練」把握黃金治療期
一名45歲女性病患,因為急性腦出血導致中風,一度住進加護病房,中風造成右側肢體癱瘓手腳無力,行動不便,住院期間安排急性復健治療,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醫師掌握復健黃金期,導入「外骨骼穿戴式動力機器人復健訓練」,輔助神經復健功能,經過約1個月後的訓練,右側手腳靈活度逐漸好轉。賴宇亮表示,穿戴式動力手部復健器,透過多指節設計,外部動力輔助帶動患者手指,鏡像導引重複訓練患者,依照病患個別需求、阻力、速度,藉著機械的精準及重複,達到改善患者關節活動,降低肌肉張力,增進耐力和促進動作控制的目標。而穿戴式外骨骼下肢機器人,利用動力的輔助和阻力的訓練,透過下肢活動的輔助裝置,以膝關節為軸心,輔助動作與控制,幫助中風者腿部力量,重複快速的訓練神經復健的記憶,提升活動力。治療師透過高強度的反覆練習,促進神經系統的可塑性,希望能以3到6個月的時間,達到快速復健改善。賴宇亮提醒,中風越來越年輕化,千萬不要熬夜,生活作息正常,萬一發現手腳無力,或者講話不清楚、流口水,甚至手腳麻木或無力的情況,一定要儘速就醫。建議年輕人想預防中風,每年可定期針對自己的心臟做超音波檢查,如果本身是心衰竭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或是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議3D超音波檢查,預防突然性的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
好友聽信睡前喝水防中風卻跌倒亡 醫曝「這時間之後」減少飲水量
多喝水有益身體健康,卻有人因「睡前喝水可預防中風」的流言送了命。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一名60多歲友人因聽信「每天喝5,000c.c.水可防止各類心血管疾病」,結果因喝太多,在半夜起床如廁時不慎摔倒骨折,臥床6個月後不幸離世。陳欣湄透露,這名有心臟方面問題的友人,被醫師提醒未來要注意中風和心肌梗塞後,不斷搜尋各種預防資料,並採信每天喝5,000c.c.水可預防各類心血管疾病的說法,開始大量喝水,卻因此間接造成悲劇的發生。陳欣湄的友人因睡前都必須服用安眠藥,在肌肉放鬆、昏昏沉沉與燈光昏暗不明情況下不慎跌倒,造成「顏面與髖骨骨折」,從此行動不便開始臥床,最後因反覆感染肺炎,摔倒後僅過了6個月就去世。(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陳欣湄表示,從醫學上來看,會引發中風原因,分為疾病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天生有凝血功能問題或服用特殊藥物者,的確會增加中風風險;其次為肥胖、吸菸、喝酒及高油飲食等生活習慣造成,「從未聽說水喝太少」會導致中風。陳欣湄也建議,為避免夜尿影響睡眠或長輩半夜起床後出現跌倒、撞傷意外,認為「晚上9點後飲水量必須限制」,而她自己則習慣在床邊放杯水,早上起床時飲用。陳欣湄指出,一般人的日常飲水量,為體重乘以30就是基本喝水量。
「大雪」6禁忌7習俗曝光 這行為恐衰整年「引發肺部疾病」
明(7日)是24節氣中的「大雪」,古人認為,北方大方受到較強冷空氣影響,會出現規模較大的降雪,台灣高山也容易出現降雪。命理專家小孟老師分享這一天的6大禁忌,以及7項進補習俗,若做錯恐怕會影響整年運勢。小孟老師在臉書指出,今年的大雪日子為12月7日清晨5時45分,太陽位於黃經255°。※6大禁忌1、不要過度運動天氣寒冷,過度運動容易讓身體能量減少,心血管收縮比較快,有心臟疾病的人容易在過度運動後,吸入較強的冷空氣,引發心臟疾病。2、不宜在室內開強烈暖氣有些民眾會將暖氣開得特別強烈,導致出門天氣冷熱變化太大,容易感冒頭暈。3、禁止棉被蓋頭許多民眾喜歡將棉被蓋頭取暖,然而眠被蓋頭容易影響運勢惡夢較多,也容易空氣不流通呼吸不上來引發肺部疾病。4、老人不宜戶外吹風太久天氣嚴寒尤其冷空氣強烈,一些老年人身體不好容易突發猝死意外,因此大雪天到冬至,是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時刻,家中有老年人一定要多加當心留意。5、不宜到海邊與山上避免到海邊與山上旅遊,因為這些地方風大體弱者容易沖到風煞,導致頭部不舒服,嚴重者眼睛容易乾冷睜不開。6、忌晚睡早起大雪嚴冬天氣寒冷,倘若晚睡者對陽氣不好,容易陽氣欠缺,身體能量不足,倘若又早起睡眠不夠,外出容易手腳冰冷嘴唇乾裂,嚴重者也容易有猝死意外事故發生。「大雪」這天有許多習俗和禁忌。(示意圖/翻攝自pexels)※7項大雪習俗1、吃洋蔥冷冬吃洋蔥可以暖胃散寒,逼走寒氣。2、吃醃肉有句俗語叫「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因此大雪天適合吃醃肉,可以補充體力也能讓熱量增加,以抵擋寒冷。3、多吃溫熱性的根莖食物多吃山藥、牛蒡、馬鈴薯、地瓜、菠菜等根莖類食材,含大量鐵、錳、磷、鈣等,可以保暖禦寒,還能去除多餘的膽固醇。4、核桃仁核桃仁可以補腎氣,因為裡面含有卵磷脂與維生素E能增生細胞活性,能夠活化血液,冬天多食能增強抵抗力與活力,也能讓身體保暖。5、韭菜韭菜為熱性植物,多吃能在冬天暖胃與暖腎,容易手腳冰冷者建議可以常吃,能有效保暖讓身體溫暖。6、紅薯冬天吃紅薯,內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有效防止冬天高血壓發生,還可以預防中風。7、熱薑茶冬天喝薑茶能加快血液循環,還能抗氧化,在冬天裡可以預防感冒,幫助消化。
芒果冤枉啊!一吃下嘴唇紅腫癢 其實元凶是果皮
炎炎夏日最受歡迎的水果,馬上讓人想到金黃香甜的芒果,台灣芒果品質好,不論直接食用或是製作料理、甜點、飲品都相當美味。許多人對芒果又愛又恨,聽說芒果很毒?孕婦、過敏都不能碰,真的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及黎姵吟幫芒果「正名」,吃芒果有三大優點,分別是排便好順暢,美膚、護眼睛又抗癌以及高鉀緩血壓。營養師黎姵吟表示,芒果富有營養價值,第一:排便好順暢。文獻指出,芒果含有「芒果苷」,能幫助胃腸蠕動,同時具有水溶性、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及水份,可促進排便。第二:美膚、護眼睛又抗癌。芒果有豐富的 β-胡蘿蔔素,可轉換成維生素 A,具有維持夜間視覺,並促進上皮組織的生長及修補的能力;同時富含維生素 C、E 及多酚類化合物,具抗氧化功效,「芒果苷」也可調節免疫力,對於癌症有防護的效果。第三:高鉀緩血壓。芒果的鉀離子含量高,有助於維持神經健康、心跳規律正常,並協助肌肉正常收縮,避免血壓升高、預防中風。營養師黃琳惠也指出,部分族群對芒果及相關製品一碰就過敏,因此法規明定,若食品含有芒果,須在包裝上特別標示為過敏原,提醒消費者要注意。這些人吃完芒果後會在嘴唇、耳朵、脖子等處出現紅腫癢症狀,主要是因為芒果枝葉截切後會分泌含有「間苯二酚類」的乳白色樹汁,果皮也帶有「漆酚」,對芒果過敏者接觸到這些物質以後,又吃下芒果,進而產生過敏症狀,其實造成過敏的主因並非果肉本身,通常是接觸以上物質而誘發過敏反應。許多長輩及朋友常告誡孕婦,芒果具有毒性,在懷孕期間若吃了芒果,會促發胎兒過敏。但其實過敏主要還是與基因有關,若爸媽本身對芒果過敏,小孩對芒果過敏的機率相對高,就算懷孕及哺乳期都不吃芒果,也很難避免小孩的過敏體質。若媽媽本身對芒果過敏,懷孕期間就應該避免食用,才不會有不適症狀。黃琳惠建議,吃芒果前先用清水將表皮洗淨,以削皮的方式取代手剝,同時可以多削去一些表層果肉,或戴上手套操作,避免皮膚接觸到果皮即可減少過敏的機會。
客廳驚見鬼影?原來是這類心臟疾病作祟
半夜林先生起床喝水驚見客廳有鬼影?原來是他74歲的父親突然出現半身無力現象,因此造成行走困難搖搖晃晃,林先生立刻將父親送往急診,診斷是心房顫動導致血液栓塞造成「缺血血栓型中風」,所幸離發作不到三小時就送醫診斷,使用反轉劑後在短時間恢復凝血功能,再緊急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打通被栓塞的血管,成功逃過死劫。收治該名案例的馬偕紀念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律安表示,患者因使用抗凝血藥物來抑制凝血預防中風,遇緊急狀況來不及恢復凝血功能可能錯失治療良機,若是外傷出血更有可能因失血過多而導致休克死亡,因此能被快速「反轉」的抗凝血藥物對於病人來說是一項關鍵。另外,陳律安醫師也特別提醒,每20位高風險心房顫動患者就有1位會在一年內發生中風,過去曾有患者自行停用抗凝血藥物,兩天後就發生中風,千萬不可輕忽。心房顫動指的是心房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會讓血液容易堆積形成血塊卡在血管中,若血塊隨著血液流入大腦造成阻塞時,便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台灣約每5小時就有1人是因為心房顫動而引發中風! 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補充說明,心房顫動常見症狀包含胸痛、心悸、暈眩,但其實有近八成(75%)心房顫動患者是完全沒有症狀的!因此,65 歲以上或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中風病史等好發族群,更應積極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傅維仁主任最後提醒,心房顫動患者的風險除中風外,同時應預防跌倒、骨折、車禍或其他大出血,若發生上述意外需進行緊急開刀手術,就必須快速恢復凝血功能,才能搶時間接受後續治療。因此,風險管理應從平日預防意外做起,並且積極控制心跳速度、心律預防發作或接受抗凝血藥物治療,以維護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