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躉
」成本太高又缺船 風電第3階段恐全跳票
離岸風電第3階段3之2期招標前不少業者選擇不玩,雖昨截標仍有6業者投標,但是政府想要如期建置完成,難度已越來越高。這是因為俄烏戰爭導致原物料成本飆漲,歐洲缺氣大量風電建置,墊高成本又缺船,在台業者根本有心無力。政府如果不趕快調整風電建置目標,到時難逃跳票命運。執政黨設定離岸風電第3階段,到2035年時要15GW,但目前已經釋出的3之1期,由於業者表達展延,幾乎都難在2027年前完成,現在3之2期更被看壞。對風電商來說,現在面臨最大問題是成本太高,尤其是工作船與風機,俄烏戰後,成本比離岸風電2階時上漲4到5成。風電商跑IRR(內部報酬率),僅有3%到4%,就有業者戲稱,還不如美元定存利率,起碼還有5%。前端成本直直漲,後端找客戶賣也碰壁。由於政府已收回風電躉購FIT制度,改走競標,因此業者得自己去找需要綠電客戶簽CPPA(購售電合約),但是依照目前成本,每度得賣5.5到6元才有賺頭,但這連護國神山台積電都嫌貴,更別說其他大廠,因此洽商並不順利。除非打折求售,可如此利潤又低。當初政府推動離岸風電之初,大力宣揚隨著規模擴大,建置成本會大幅下降,如今看來全不是這麼回事。雖然這是因新冠疫情、俄烏戰爭意外,可是綠能建設本就存有諸多變數。於今之計,趕快認錯重新調整能源政策目標,才能確保供電淨零。
光電弊案燒不停 民眾黨團:民進黨縱容官商勾結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並在記者會中質疑從im.B詐騙案到力暘光電案,顯示出民進黨官員、民代與顧問沆瀣一氣,共同了光電與詐騙等「事業」,「規模可以說是國家隊」,因此要求將參加明年總統大選的副總統賴清德正面回應綠能黑金等問題,同時也呼籲檢調深入調查,不能輕易縱放。民眾黨不分區立委陳琬惠表示,台南市檢調日前展開大規模搜索,並約談古盛煇及宸峰工程負責人蔡清旭等人,這兩人皆與綠營關係良好,前者是前行政院顧問,同時也是產業界有名的「小英之友」。後者則是前民進黨中執委郭再欽的「好友」。其實在古盛煇被約談之前就已有議員接獲陳情,業者以低價強取土地以興建七股光電場,因此引發不少民怨。陳琬惠表示,她先前也揭露過台鹽綠能前董事長陳啟昱不顧經濟部反對,強行引入4間民股公司,而蔡清旭的承暘光電就是其中之一。陳啟昱將工程發包給與蔡清旭關係密切的宸峰工程已經涉嫌利益輸送,雖經濟部已移送檢調,但自己也會繼續在國會進行監督,以釐清相關行政責任。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張其祿指出,賴清德針對綠能黑金問題,先是詭辯「沒有條件」,之後又把矛頭指向黨內鬥爭,繞了一大圈,結果卻還是在幫龐大的黨政利益打掩護。張其祿表示,實際上是政府的放任,才會造成「尋租」風氣盛行,所以才讓特定企業、政府公權力與地方勢力之間共構成為「綠能複合體」。大資本家、政客與地方勢力勾結把持土地,以賺取優惠性綠電躉購,形同拿納稅人的錢來「劫貧濟富」,同時也導致賄賂、暴力威脅各種弊端叢生。
躉購費率「只降不升」慣例將打破? 太陽能業者搶進成贏家
近日有太陽能業界人士透露,蔡政府為衝刺國內太陽能裝置達標,正研擬調升明年太陽光電躉購費率,打破過往躉購費率幾乎「只降不升」的慣例,藉此刺激國內裝置意願,讓國內太陽能市場維持供不應求榮景,元晶(6443)、聯合再生(3576)、茂迪(6244)、安集(6477)等業者成為大贏家。目前國內太陽能模組產能來源以元晶、聯合再生、茂迪、安集四大業者為主,相關模組廠近年來為搶得更多市場商機,正積極加速擴產腳步,加上近期政策持續鼓勵太陽能光電建置,藉此因應通膨所帶來的影響,讓國內太陽能系統業者能維持一定的投資報酬率。 蔡政府再度下猛藥,對付通膨造成原物料報價上揚,期望協助台灣完成2025年太陽光電建置量達20GW的目標。不過,蔡政府力挺國內太陽能發電的決心,早已從過往的政策看出端倪,不僅去年下半年為了激勵光電裝置量提升,祭出優惠加碼措施,今年下半年的躉購費率更維持與上半年一致,打破原先下半年通常低於上半年的慣例。針對明年光電躉購費率將與今年持平,甚至可能上調,經濟部能源局回應,目前還在依照以往程序收集相關成本參數,做為明年躉購費率擬定基礎,針對未來躉購費率走向尚未有定論。國內太陽能業者認為,躉購費率一向是國內太陽能產業發展的風向球,今年因上、下半年維持一致;此次調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太陽能電廠的投資報酬率能維持在一定水準,否則很可能會被通膨吃掉獲利,自然不會有業者想繼續投入開發,拖累國內太陽能光電建置腳步。由於過往光電躉購費率大多只降不升,藉此讓政府補助能隨著時間緩步退場,因此近期市場傳出明年光電躉購費率將調升的消息,實為罕見,正顯示出政府為了達到再生能源轉型目標,對太陽能產業的補助絲毫不手軟。
費鴻泰批離岸風電多花9100億 政院駁斥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今天(8日)於立院總質詢時指出,政府推動離岸風電,但2018年4月躉購費率為5.8元,高於國際行情,同年6月就降至2.5元,以20年合約計算,台灣將多花9100億元,批評執政團隊「國賊」。對此,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反駁,國民黨執政時期的2015年,躉購費率就達到每度電5.74元,當時甚至沒有要求廠商要做國產化,民進黨執政後才增加對廠商的額外國產化要求,相關指控未正確理解政策的推動時間及意涵,卻任意對官員進行人身攻擊,令人遺憾。費鴻泰質詢時指出,2018年4月躉購費率為5.8元,高於國際行情2.2元,但時隔三個月後,童年6月的第二階段決標價就降至2.5元,出現2.3元的價差,他批評,以20年買電量價差9100億元,相當於國人每人每年要多出2000元。對此,羅秉成嚴正澄清,相關指控未正確理解政策的推動時間及意涵,卻任意對官員進行人身攻擊,令人遺憾。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是早在國民黨執政時代,2010年時就已訂定的政策,用意是透過費率鼓勵廠商投資建設風場,此與2018年才推動的風場設備國產化政策,在政策推動時間點跟目的都不盡相同。且國民黨執政時期的2015年,躉購費率就達到每度電5.74元,當時甚至沒有要求廠商要做國產化,民進黨執政後才增加對廠商的額外國產化要求。羅秉成進一步說明,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的訂定,必須考慮大型風場建置時的初期成本,當技術成熟、成本降低後,就可以競價的方式,用較低的費率來建置開發風場。這樣的發展模式在世界上已行之有年,相關指控刻意將躉購與競價兩種費率混淆比較並不正確。羅秉成以2019年為例指出,當年是最多遴選風場簽約的年度,躉購費率為每度5.5元,跟2015年國民黨執政時相比的5.7元相比還更便宜;進一步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躉購費率也更低。例如英國的初期費率是5.5至7.5元,德國則是5.1至6.9元、日本則是9.8元。同時,再與世界各國相比進入較低競價費率的學習時間,英國花了18年、德國13年,台灣只花7年。也就是說,無論是與國民黨執政時比,或是跟其他國家比,都沒有更昂貴的問題,且台灣的學習時間更短,反而更省錢。至於設備國產化的要求,羅秉成表示,2018年考量台灣市場發展成熟,廠商投資意願高,政府進一步新增對廠商國產化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增加在國內的製造跟生產;這樣的作法,對於建構國內產業鍊、培植新興產業有良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