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芯
」 王瑞瑜 台塑新智能 電動車 磷酸鋰鐵電池 台塑電動2輪車遭起步車擦撞!鋰電池突短路自燃 燒成火球慘況曝
花蓮市中山路4日上午8時許發生一起火燒車事故,1輛轎車起步時不慎與同向的微型電動二輪車碰撞,導致電動車當場倒地,造成騎士擦挫傷,未料疑因鋰電池突短路引燃火勢,不久後整車瞬間燒成火球,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警消獲報立即派遣人車趕抵撲滅,詳細肇因及肇責仍待調查釐清。據了解,轎車正從中山路路邊東往西方向起駛,不料後方同向的微型電動二輪車來不及閃避發生碰撞,猛烈的撞擊力使騎士人車當場倒地,沒想到電動車卻突竄出火舌,瞬時燒到僅剩骨架,疑因鋰電池發生短路才造成火災發生,場面相當驚險,嚇壞不少行經民眾,幸虧無人因而受傷。此外,花蓮近年流行使用微型電動二輪車代步,但已發生4起行駛或充電過程引燃火災的事故,疑因人為操作不當,導致鋰電池內部的絕緣不良燃燒發生短路情形,不僅如此電池掉落、擠壓及撞擊皆會導致電池芯內部隔離膜絕緣失效,或是過度充電恐使內部產生化學變化助燃惹禍。消防局表示,上午8時11分獲報,中山路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其中1車起火燃燒,消防局立即會同警方趕抵救援,到場後緊急射水灌救才成功滅火,車禍造成騎士身上擦挫傷,但他表示傷勢無生命危險可自行就醫,後續詳細肇因及肇責仍待交通大隊進一步調查釐清。
台塑新智能進軍半導體+美國AI市場 彰濱電芯廠11月量產
「台塑不只做傳統石化能源,台塑新智能也不只是電池芯工廠,我們有新能源生態鏈,是新能源國家隊的一員。」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4日宣布,在彰濱打造的電芯與模組廠第一期完工,將於11月正式量產,客戶包括國內半導體與美國AI數據中心不斷電系統(UPS)、電動大巴電池及大型儲能案場;還研發全固態電池、微藻製造航空生質燃料,最近還成立台塑綠電公司,參與電力管理與交易市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行,各廠商都拿出看家本領,推出多種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旗下子公司台塑尖端位於彰濱工業區2.1GWh磷酸鋰鐵電芯及模組廠正式竣工,成為全台最大規模且高度自動化的鋰鐵電芯生產基地,包括「合漿、塗佈、輥分、切卷、組裝、烘烤、注液、化成」8大工序,全程在地製作,補齊國產電池產業鏈最重要的一塊拼圖,也會建設電池回收廠,以完備循環經濟體系。劉慧啓表示,董事長要求2025年全產全銷的目標沒有改變,雖不容易達成,但經過去年一整年的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已有多項成績,像是開發出電動大巴用的電池模組,已與台灣兩家廠商洽談合作,目前有三輛電動巴士裝載該模組,準備進行上路和安規相關測試,預計到2030年前,台灣將有 1.4 萬輛電動大巴需要更換。在UPS系統方面,今年特別為美國AI數據中心開發高能量密度、高放電功率的48V50A電池模組,能量密度和放電能力均為傳統UPS用電池的兩倍,連台灣的半導體廠都有使用意願。目前全球電池芯市場主要由中國大陸主宰,但廠商需要來自非中國製、多種地區的電池供應,這就是台灣製造的機會。劉慧啓表示,第1階段會與台灣本土或美系的電池模組廠合作,由台塑新智能提供電芯,到美國組裝成電池模組,未來也會因應需求,不排除在美國設廠。台塑新智能也積極布局下一代電池技術,攜手明志科大投入全固態電池研發,目前已獲得19項專利、10 項專利申請中,全固態電池試製生產線第一工段將於10月完工,預計2027年實現量產。在微藻技術方面,除了吸取二氧化碳、開發保健產品,劉慧啓表示,將利用微藻藻油製造出航空用的生質燃料,預計最快在今年底、最慢明年初將有成果,隨著各國對航空業使用生質燃料的要求提高到至少10%,未來全球市場規模可能超過每年500萬噸。
行競科技浸沒式電池13日德國首度亮相 桃園設廠明年進軍儲能系統
全球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大廠行競科技(XING Mobility)今(13)日宣布將在全球最大汽車展覽會之一的2024德國商用運輸展(IAA Transportation 2024)期間,首次公開最新浸沒式冷卻電池產品IMMERSIO™ XM28;同時,行競科技在台灣啟用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典範工廠「XING Paradigm Factory」,擴大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的量產規模,作為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輸出和海外市場擴張的重要起點。根據市調公司IMARC Group統計,2023年全球電動商用車市場規模達1,198億美元,並預計至2032年市場規模將達10,23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6.91%。行競科技瞄準商用車電動化市場藍海,於2019年推出首款浸沒式冷卻電池產品IMMERSIO™ XM25,如今更將在2024德國商用運輸展中首次公開IMMERSIO™ XM28產品,相較傳統磷酸鐵鋰(LFP)電池, 其電池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2倍,搭配浸沒式穩定電池包充放電溫度於最佳區間,可以使電池續航力提升2倍,並延長商用車的電池壽命。行競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指出,「行競科技長期以電動超跑技術的高規格研發經驗,不斷升級IMMERSIO™ XM系列產品,緩解現階段商用車電動化面臨的熱管理安全疑慮、里程焦慮,目前已經有許多客戶對即將在德國車展發表的XM28系統表達興趣。」行競科技IMMERSIO™ 系統透過主動式熱失控抑制,可在30秒內將電池芯從上千度高溫迅速降至100度以下的技術以防止熱擴散,確保高壓電池、模組及系統的溫度均勻性,目前已通過嚴苛的車廠驗證。IMMERSIO™ XM系列電池現已應用在挪威能源管理科技公司Nordic Booster的Hummingbird®快速充電樁,經過高壓電池系統在低溫應用場景的驗證。此外,行競科技將與電動物流車解決方案業者庫得科技攜手打造應用IMMERSIO™ XM28的4.5噸輕型物流卡車,採用112kWh電池,最高時速達110km/h,續航力達200公里以上,加速電動卡車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普及。同時,行競科技宣布在台灣桃園龜山華亞科技園區,設立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典範工廠「XING Paradigm Factory」,成為行競科技未來海外擴張的示範原型,為快速複製產線和技術輸出奠定基礎。行競科技展示全新浸沒式儲能系統XES200及底盤式(CTC;Cell-to-Chassis)浸沒式冷卻電池設計,充分展現其在多元應用領域的研發實力。市場策略上,公司宣布進軍資料中心與工業儲能市場,憑藉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的高安全性、超大倍率放電能力及廣泛的操作溫度範圍,保障資料中心及各類儲能系統的長期穩定與安全,同時有效降低整體營運成本,加速儲能系統部署,確保供電穩定。行競科技的浸沒式冷卻技術溫控效率可達傳統氣冷技術的一千倍,應用橫跨電動載具和儲能雙領域,目前已在日本、英國、北歐、北美、澳洲、越南等地部署15家以上的國際合作夥伴。此外,行競科技在全球範圍內累積了超過20家跨國產業夥伴與客戶,推動超過20種不同車輛的電動化專案及儲能系統案場合作,遍佈亞洲、北歐、北美與澳洲。隨著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量產典範工廠的落成,行競科技除了能更有效率的將標準的電池系統產品製造並提交給客戶外,也能夠加速新應用領域的研發與概念驗證(POC)。展望2025年,行競科技將推出大型儲能及資料中心所需的儲能電池系統。
電池護照來了1/E-Bike熱賣卻遇歐盟新法7月上路 自行車廠急結盟打新一輪生存戰
2023年是台灣自行車產業谷底!因歐美市場在新冠疫情的瘋狂採購、透支購買力,造成2023年一整年都在去庫存。一片慘聲中,全球自行車產業最具指標性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大展」,3月6日至9日在台北舉行,原本外界擔憂市況不好、活動只是博個熱鬧,然而大廠們給出的答案卻很不同。「no E的車子(非電動自行車)沒有展望!」高階車架大廠太宇科技總經理胡紹榮在活動現場表示,普通自行車庫存還很高,外國不少廠商去年倒閉,但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買氣沒降溫,庫存消耗更快。現場更多的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車廠今年除了E-Bike熱賣偷笑,還得為歐盟2月新推「電池法」找結盟,好打贏下一輪生存戰。據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公會統計數字顯示,台灣電輔車E-Bike在2023年出口量68.65萬台,從2022年的百萬台大減33.74%,一般自行車整車出口量也從近200萬台衰減到132.39萬台,相關零件出口更大幅萎縮逾4成。歐盟新的「電池法」於2024年 2月18日啟動,取代原本的歐盟電池指令。(圖/翻攝自歐盟臉書)「中低階產品早晚會去化,但高階市場需求暢旺,熱門車款訂單甚至爆增!」自行車龍頭捷安特的巨大(9921)執行長劉湧昌在活動上表示,今年電動自行車、高階公路車等需求仍然暢旺,「歐美市場賣不掉的自行車拿到中國,貨才下船就被搶購一空!」美利達(9914)今年展出新一代的電輔車產品「eONE-SIXTY 10K」,使用全碳纖車架製成,搭配日本Shimano高性能機電系統,產品單價42萬元,鎖定歐美高階客群,「歐洲目前無論同業或異業都主攻電動自行車,詢問度相當高」美利達工作人員跟CTWANT記者表示。因電輔車單價高,從三萬到三十萬都有,但普通變速車約三千元左右,十倍以上的價差和高毛利,使業者爭相投資。 「五年前,很多人覺得騎電輔車是『作弊』,感覺是自己體力不足、老人才要用的,但近兩三年推廣下,越來越多人知道這是一個好的有氧運動。」捷安特電動車事業群高級行銷專員張勝凱表示,跟普通自行車最大差別,就是多了電控、電池跟馬達,踩踏板更省力。「過去騎自行車要騎得好,兩個輪子在路上跑能不翻車,強調是要『人車一體』,但現在加入了『電』,就變成要人、車、電三者搭配,重新為電輔車設計專屬零件,對很多傳統自行車業者來說,也還在學習。」全球鏈條大廠桂盟董事長吳盈進向CTWANT記者表示,「以三電能力來說,歐洲、日本都不錯,臺灣雖然跟在後面,但我們跟著速度還蠻快。」吳盈進說,目前不同類型自行車市場發展不同,大約是「歐洲比美國好、高階比低階好、大車比小車好、運動款比休閒款好,電動也一定比非電動好。」美利達新一代電輔車產品,最貴的一台高達42萬元,鎖定歐美高階客群。(圖/翻攝自美利達自行車臉書)隨著電輔車越來越夯,規範也日趨嚴謹,歐盟於2月18日啟動「電池和廢電池法規」,制定電池產品、工藝、廢電池和回收物的標準化規則,要求可拆卸、可回收、標籤和盡職調查;7月起,出口歐洲的電動汽車、輕型交通工具和可充電工業電池等,須揭露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碳足跡,其中「電池護照」(battery passport)標籤需在2026年完成,QR code則於2027年完成。以歐盟為主要市場的台灣自行車廠,除了喜迎「電輔」這門新生意,還要注意電池來源。目前巨大捷安特和美利達大多使用日本電池大廠Panasonic(松下)電池芯,但不少業者會向大陸採購,「畢竟現在最便宜也最大宗的電池就是中國製造,能不能過歐美的那一關,還要注意。」業內人士私下討論,他們最近在找尋新的供應鏈,同業間忙著詢問,是否使用綠電、電池芯與材料來源,「如果電池的『身分證』卡關,就等於沒有『護照』出國了。」業者表示。電池價差很大,業者討論時提到,如果中國製造的電池成為歐美下一個抵制的對象,就必須找其他地方,「這可能變成『碳壁壘』,對已成熟的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電動自行車產業鏈又深又廣,若要站穩世界級腳步,電池將是下一個重點。
電池護照來了2/台塑台泥鴻海三大「芯玩家」陸續到位 歐洲新規緊箍咒反成殺出紅海新武器
人工智慧AI搶盡鋒頭下,台灣科技界正悄悄進行第三波電池復興大戰。全球廠商與政府搶拚戰略物資「未來世代的新石油」自主化之際,傳產龍頭台泥、台塑,以及鴻海這三大巨頭也成了「芯玩家」,紛紛下海挑戰電池產業中最難的一塊、也就是中游製程的「電池芯」,今年即將陸續開花結果。這三家各有千秋,鴻海要結合高雄在地業者做電動車產業聚落,台泥主攻歐美頂級用戶、進軍國際「100%使用綠電」電池廠,而台塑除了台灣電池產業鏈完整國產化,還有回收煉金的「城市採礦」雄心。在今年啟動歐盟新電池法的新遊戲規則下,嚴格要求電池商品的生產履歷與回收能力等,讓目前勢不可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始正視自家電池壽命短又貴的困境,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疾呼「解決電池壽命問題刻不容緩」。看似嚴苛的緊箍咒,反而成為台灣廠商的「另類加持」,有望突破中國製造紅海市場的「芯機會」。 台泥走國際化路線,與加拿大政府打造「100%使用綠電」電池廠,加國總理杜魯道親自站台。(圖/台泥提供)業內人士透露,台灣曾是電池大國,擁有全球前5大的下游電池模組廠,像是新普(6121)、順達(3211)都是營收百億的公司,但中游的電池芯、上游電池材料「比上」品質贏不了日韓業者,「比下」拚價格也拚不過中國業者,造成產業鏈大缺口。「因為電池芯是高投資、高技術門檻及高風險的行業,」業內人士告訴CTWANT記者,他說,台灣第一波電池熱潮在1994年,國內財團相繼投資設立鎳氫電池廠,第二波在2008年投資鋰鐵電池,但都在艱苦經營。現在是第三波,因應電動汽車崛起的全球電池荒,因汽車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廠商會選擇大品牌。「若台灣有自己的『國家隊』,且價格不要差太多的話,當然會優先採用MIT。」業內人士不諱言,期盼政府幫忙推動政策。以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最新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統計數據,2024年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51.5GWh,中國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全球市占高達39.7%,強勢佔領第一寶座,接下來是比亞迪的14.4%,韓國LG的11.4%、日本松下的5.9%,以及韓國三星的4.8%。前十名裡,中國廠商就佔了6家。「電動車的成長趨勢看起來不會改變,我們非常有信心面對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鴻海(2317)14日法說會上,除了風起雲湧的AI,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提到的第二大重點就是電動車事業,電動車的大腦是晶片、心臟則是電池,高雄和發的鴻海電池中心推出第一款Made in Taiwan動力電芯,今年第四季將會開始進入量產,產能可達1.2 GWh(百萬瓩時)。除了鴻海的超級電池工廠將在今年量產,為打造完整的國產電池產業鏈,台塑新智能投資全台最大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位於彰濱工業區,也將於今年完工投產。除了AI紅利,鴻海的超級電池工廠將在今年量產,近期股價飆高。(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雅虎股市)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向CTWANT記者表示,台灣電池市場仍在不斷增長,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將既有的鉛酸電池改為環保耐用的鋰鐵電池,第二是搭配再生能源以強化電網韌性的儲能系統,第三是主流大宗的電動車應用,光是前兩樣需求就達到每年7.2GWh以上,全台電池廠產量加起來也不足以應付國內市場,各廠產品技術、目標客群及應用領域也有差異化,不會有內部競爭的問題。台泥則是走國際化路線,旗下三元能源科技在高雄小港打造全台第一座超級電池工廠,兩個廠產能合計3.3GWh,台泥跟CTWANT記者表示,他們主要鎖定的是「針對新產品快速發展的Artisan market客製市場」,瞄準全球1%的頂級電池客戶,包括eVTOL、電動超跑、電動重機等,主力市場在歐美。去年11月,旗下電池廠能元科技(Molicel)宣布投入255億元,與加拿大政府共同打造該國最大的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標榜「100%使用綠電」今年底動工,預計2028年投產,產能達2.8GWh,宣布當天,加拿大帥哥總理杜魯道也親自站台。台泥表示,中國大陸產量過剩的是比較低階的電池,對Molicel沒有影響,電池產業要邁向國際,「碳競爭力」是關鍵,在加拿大投資低碳電池,在全球跨國碳關稅發展局勢下,更具降低成本優勢。而歐盟2月生效的新電池法,嚴格規範並要求揭露歐洲境內銷售電池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未來還要訂定電池生命週期碳足跡的上限,台泥表示,所以全球指標電池品牌除了競爭能量與功率密度,「碳競爭力」也變成重要指標。韓國LG、德國福斯與前特斯拉高層創立的瑞典Northvolt,全部投入興建純綠電電芯廠,Molicel將成為全球第四個能提供純綠電電池的指標品牌。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表示,其電池回收技術已經完備。(圖/黃耀徵攝)雖然歐盟新電池法有「門檻」,但也有「新商機」,劉慧啓向CTWANT記者表示,台塑新智能在規劃生產製造電池前,董事長王瑞瑜就強調要提前籌備電池回收系統,且將回收系統納入新能源產業鏈中,因此台塑新智能的電池回收技術已經完備,也有具體的產線規劃,國際市場新設的生產履歷或電池回收規範,早已是台塑新智能內部建立的標準,也是台塑新智能有別於其他廠商的優勢。劉慧啓表示,未來台塑新智能彰濱電芯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不良品,以及售出使用後的汰役電池都可以回收,甚至也能回收其他廠商的電池,提煉其中的珍貴金屬再利用製成新的電池,就像是「城市採礦」,避免挖掘自然礦源,促成循環經濟及環境永續。
斥資20億美元 陸電池巨頭「國軒高科」在美建超級工廠
美國伊利諾州政府在當地時間9月8日發布消息,宣佈大陸上市公司國軒高科將斥資20億美元(約當147億元人民幣)在該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該工廠預計將生產10GW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40GWh的鋰離子電池芯,計畫明年投產。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當地媒體報導,伊利諾州州長普里茲克(J.B. Pritzker)表示,國軒高科的超級工廠將創造2600個高薪就業職缺,是該州數十年來最重要的新製造業投資。該工廠將專注於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並獲得該州提供的5.36億美元激勵措施。國軒高科9日方面也證實,8日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美國國軒(Gotion Inc)在美國伊利諾州宣佈,公司將在伊利諾州坎卡基縣曼特諾鎮建設年產40GWh電池工廠。根據規劃,國軒伊利諾工廠將專注於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集成。建成後將具備10GWh年產Pack產能和40GWh年產電芯產能。該工廠將基於當地現有的一座工廠分兩期改造完成,預計占地約150英畝(約合910畝)。其中一期工廠改造完成後,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該工廠落地將有助於提升對北美地區現有和潛在合作夥伴供應能力,滿足電動汽車行業不斷增長的電池需求。該項目也成為了伊利諾州史上金額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投資。而稍早國軒高科2022年也宣布在密西根州大急流城(Big Rapids)和格林特許鎮(Green Charter Township)投資23.4億美元建造電池廠,本月初也已獲准在密西根州設廠。
彰化電池組裝工廠暗夜大火 屋頂倒塌濃煙沖天畫面曝
彰化縣秀水鄉中山路133巷一家氧化鋰鐵電池芯生產能源科技公司,因工廠內部鋰電池燃燒,昨日深夜發生大火,造成鐵皮工廠上層坍塌,火勢甚大,濃煙直衝雲霄,彰化縣消防局動用17輛消防車趕往灌救,所幸現場無人員受困,起火原因由消防局調查中。消防局在昨日深夜11時許接獲報案,立即調派9個分隊的17輛消防車、35名消防人員前往灌救,到達現場後回報火場為挑高鐵皮屋建築,佔地面積超過千坪,燃燒面積則約有50平方公尺,工廠鐵皮屋頂也有部分塌陷。因場內堆放大量鋰電池,且組裝電池還有塑膠包裝材料,大火發生後產生碳粒子與大量濃煙,濃煙拍散到10幾公里外,連住在彰化市和台中市的居民都能聞到濃煙傳出的臭味。而且鋰電池經燃燒後容易產生烷類及氫氣可燃性氣體,引發爆炸,所幸消防員經過1個多小時的持續灌救,終於撲滅火勢。但因火場溫度仍高,因此持續灌水降溫直到今日清晨,現場無人員受困,至於詳細起火原因正調查釐清中。
男童戴智慧型手錶爆炸「手臂灼傷恐須植皮」 消防大隊揭最可能釀禍主因
新北市土城一名就讀小五的10歲男童,前幾天手上戴的智慧型手錶突然爆炸,造成手臂和手指灼傷,恐需要進行植皮手術。此事引發家長關注,3C達人就分析自己的看法,而消防大隊也研判「最有可能」的原因。男童6月30日下午從家裡前往補習班,手上的智慧型手錶突然爆炸自燃,導致右手前手臂2度及左手指1度燒燙傷,事後前往醫院,醫生評估後續恐須進行植皮手術。消防大隊分析,最有可能是「電池過熱」導致爆炸。(圖/翻攝畫面)對此,3C部落客林小旭在臉書粉專「ifans 愛瘋生活」指出,最近天氣炎熱,容易造成電池不穩定,加上小孩在玩耍過程中可能產生過度碰撞,而該手錶已經戴4年多,手錶戴久也會導致防水能力喪失,因此手錶老化、喪失防水能力造成短路,都是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另外,「蘋果貓通訊」也點出,兒童手錶大多有防水防塵的功能,而且電池有保護機制,正常情況下不太容易會爆炸,真正危險的原因有3個:1.手錶的電池平均2~3年就要更換,有些手錶的電池芯可能會膨脹,「看起來還能用就繼續使用」其實很危險,電池膨脹後可能會導致鋰電池的保護層破掉,如果這時候手錶螢幕撐開,或是錶面有裂痕,就可能導致鋰電池接觸到空氣或水而爆炸。2.手錶表面被撞破,但還可以顯示就繼續用,卻忽略手錶失去防水防塵的功能,就有可能會產生爆炸的起因。3.孩子破壞力強,剛換就把錶面破壞掉了,家長為了省錢捨不得換手錶就會產生危險。至於消防大隊則研判,最有可能是「電池過熱」引發爆炸意外。
台塑電池芯報捷1/台塑尖端能源還沒開廠就接到UPS大單 王瑞瑜:「下一步打入新南向」
「台灣終於有做電動車的關鍵!」國際趨勢專家、藍籌亞洲總裁黃齊元相當看好,「台灣有做電池的條件,儘管起步較世界其他國家慢,終於出現整合者!」他指的是,台塑集團將在彰濱工業區打造台灣最大電池芯生產基地,日前終於動土。這座由「台塑尖端能源」建置的電池芯與模組廠,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中的崙尾工業區,距離全台最大石化生產基地-雲林台塑六輕,車程僅17分鐘,但這段路,台塑集團走了27年,足見電池芯的技術發展與整合過程不易。 「謝謝我的父親王永慶,27年前的遠見。」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不忘提起父親。王永慶與王永在兩兄弟於1954年進軍石化業,先後成立台塑、南亞、台化等120多家生產事業,建立起台灣最大石化王國,王永慶卻於1998年指出:「人類即將面對石油枯竭的困境,電動車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最佳方案。」他精準預言電動車是人類生活的未來,尤其佔總成本35%的電池製造技術為重中之重。去年因電池芯的製造速度追不上電動車成長幅度,台塑新智能曾經為了等30MGW電池芯進口,電池模組生產被延宕8個月,這個經驗加深台灣要走向電池芯自主的方向,再加上國安的考量,王瑞瑜說:「唯有掌握來源,才能站穩自己的腳步!」這句話聽得出王瑞瑜的感慨,台塑一度和長園科(8308)於2008年5月20日合資成立「台塑長園能源科技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量產「可充電式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商,但隨王永慶過世,台塑與長園科經營團隊因理念問題,後來拆伙。UPS系統是製程24小時不中斷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廠基礎設施,據悉,台塑電池芯還沒生產,已經獲得兩家以上訂單。(圖/報系資料照)於是,2010年王瑞瑜由她掌舵的「台塑生醫」成立「台塑新智能」,自行掌握正極材料、隔離膜、電解液、BMS(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EMS)等將近8成的電池原料與技術,隨儲能案廠擴大採用,營收漸入佳境。在61歲的王瑞瑜領軍電池產業向前衝下,如今最後一塊拼圖「電池芯」,在動力電池技術公司美國「國軒」的技術支援下終於完整,「電芯是電池的關鍵核心,等同石化業的輕油裂解製程,這項關鍵技術串接台灣電池上、中、下游產業鏈。」「去年7月5日在彰化宣布成立台塑新智能後,我們不敢鬆懈,在中央、縣政府的協助和團隊努力下,280天後,全台最大磷酸鋰鐵電芯廠今日(4月12日)動土。」王瑞瑜拍板下,一次把最高規格做到位:「原本第一期投資金額是60億元,為了做自動化產線,現在已追加到80億。」用自動化優化製程,電池芯價格將更有競爭力。動土當天,彰濱工業區艷陽風勁,讓人見識台灣海峽擁有國際最佳風場的實力。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彰化是台灣發展新能源最重要縣市,風電、太陽能彰化縣是領導地位,台塑是傳統石化指標廠,在這裡,下階段要成為新能源供應鏈最重要的一份子。」依台塑尖端能源規劃,此處將生產30Ah(安時)、50 Ah兩種規格電池芯,可應用在電動巴士、電動商用車,以及貨櫃儲能、家用儲能及不斷電UPS系統。台塑尖端的電池芯還沒量產已經接到UPS(不斷電系統)品牌訂單,業界人士告訴CTWANT記者:「UPS系統是製程24小時不中斷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廠基礎設施,台塑電池芯已經獲得兩家以上UPS客戶訂單。」在供應鏈在地化趨勢下,可以預期將有越來越多客戶,台塑尖端在第一期2.1GWh年產值達到181億元目標後,將擴第2期2.9GWh。專家認為,中國比亞迪去年銷量勝特斯拉,就是因為有在地電池芯製造能量,執此,台塑新智能將成為台灣電動車發展後盾;圖為20234月18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圖/中新社)黃齊元分析:「中國有電池廠寧德時代,所以去年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全球銷量超越第一品牌特斯拉;現代汽車也掌握電動車電池,現代營收規模超越三星,成為南韓最大集團。」他看好,台塑集團的電池芯廠將成台灣發展電動車的基礎。除了拚電池國產化及在地供應,王瑞瑜公開表示,接下來要走出台灣、打世界盃,與新南向國家洽談合作,經銷電池芯或設模組廠,更要建置電池回收系統,將上游挖礦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
台塑電池芯報捷2/台塑、台泥、宏碁、大同、台達電五大咖 進軍儲能系統1800億商機不手軟
行政院去年底宣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總預算9,000億元,其中20%用於強化智慧電網和儲能系統,商機高達1800億元,引來台泥(1101)、宏碁(2353)、大同(2371)、台達電(2308)等參戰,就連石化龍頭台塑(1301)也蓋起電池芯工廠,毫不遲疑手軟。在淨零碳排趨勢下,電動車、綠能和微電網穩定,皆需儲能系統支援,隨電動車市場滲透率提高,更提高家用充電及儲能需求。「電動車及儲能市場爆發性成長,2030年全世界電池總需求量高達3300GWh、是2014年的兩倍。」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說。再生能源顧問公司ESS InfoLink則預估,台灣儲能市場自2023年起將顯著增長,2030年累積規模將達20GWh、經濟規模上看2,000億元。台達電一體式儲能系統。(圖/報系資料照)總的來說,儲能電池概分2為大應用,一是電動巴士、商用車、船等電動運具,另一大類是商用及家用的儲能及不斷電系統等。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在4月12日台塑尖端能源電池芯與模組廠動土當天,描繪出一個清晰的使用情境:「在離峰用電、電單位成本較低時,用戶可以把電存起來,在尖峰時放電,這樣家用成本能降低,也有助於電網平衡。」電力提供中斷時為住宅進行供電,或搭配太陽能板或城市用電使用,幫助清潔能源進行充放電。就家用儲能系統部分,國際品牌美國TESLA、德國Daimler與BMW、日本Nissan,台灣宏碁子公司智頻科技、大同、台達電等都推出家用儲能系統,售價在20萬以上。「台塑的家用儲能系統未來上市後一套約10萬元,在業界相當有競爭力。」劉慧啟指出:「創辦人(王永慶)27年前就提醒,核心技術要掌握、成本要低。」電動運具部份,台塑將與電動大巴製造商和營運業者華德動能以及成運、順運汽車合作,為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做準備。(圖/報系資料照)「台塑的家用儲能系統,去年12月獲得日本S-JET等三大認證,要跟日本雙葉電子、東京電力公司合作設立示範點,進軍日本市場」,王瑞瑜表示,「商用、家用並行,同時規劃新南向印度、越南等,各市場容量不同。」電動運具部份,台塑將與電動大巴製造商和營運業者華德動能以及成運、順運汽車合作,為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做準備。在分散式發電的微電網時代,台塑及各家儲能系統以自有品牌應戰。大同投資4MW/4.65MWh儲能系統,為台電最早通過能力測試且為台灣首家儲能系統上線台電交易平台。台達電為標案大贏家、囊括6成以上公開標案,UPS亦被科技大廠採用,在家用儲能則推廣「電動車當一個大儲能電池」概念。宏碁與中科院合資成立「智頻科技」推出家用儲能設備。
電動機車年銷87,447輛衰退6% 鄭文燦:政府考慮補貼電池資費
為加速電動機車成長,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於11日表示,政府考慮透過補貼電動機車電池資費,提升民眾使用電動機車的意願;同時他也看好電動機車將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為迎接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鄭文燦出席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與《天下雜誌》在11日共同舉辦的「未來城市 淨零轉動」-台灣城市淨零治理論壇中提到,「『智慧移動』與『電動機車』是國內目前因應『淨零轉型』跟『數位轉型』的重要手段。」GoShare for Hotel 首發陣容囊括頂級五星度假飯店 —— 雲品溫泉酒店及礁溪寒沐酒店,於4月起陸續為房客提供期間限定的的共享電動機車租借服務。(圖/Gogoro提供)鄭文燦指出,「受疫情影響,電動機車的成長速度放緩,雖然有多家廠商投入機車電動化,但目前的數字還不太夠。」意指去(2022)年台灣機車市場銷73萬4,023輛,其中電動機車銷售87,447輛,年衰退6%;累積至今電動機車市占率約12%,距離政府2030年電動機車新售占比目標35%、2040年100%新售機車電動化還有一段路。鄭文燦也提到,目前處於「油電銜接」的轉折點,政府會考慮透過補貼電動機車電池資費,以加速推動機車產業的電動化,提升民眾使用電動機車的意願。目前補助款僅針對新購電動機車,重型與輕型等級每輛補助7,000元;小型輕型等級每輛補助5,100元;採用國產電池芯則每輛額外補助3,000元。電動機車產業鏈除涵蓋傳統燃油車機的六大系統,還加上車用智慧控制系統、電動機系統、電池系統、充電系統等四大系統,可有效帶動上中下游整體產業鏈,預估帶動民間投資約 375 億元,創造約 9,000 億產值。而在電動車業者部分,Gogoro 台灣總經理姜家煒也不斷提出「合作」這個關鍵字,Gogoro 從與 PBGN 的合作開始,串聯各廠牌打造換電網絡;到今年三月推出的「社區店」,與各家機車行合作,打造「共好」的電動運具生態系。不僅如此,Gogoro也擴大GoShare 服務版圖,以全新產品線 GoShare for Hotel 方案前進南投日月潭與宜蘭礁溪,4月起為房客提供期間限定的的共享電動機車租借服務;同時,持有台新 Gogoro Rewards 聯名卡,就有機會暢享 Gogoro Vacation 五星假期,免費入住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礁溪寒沐酒店、高雄洲際酒店、或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自 4月 起連續 365 天、每天釋出一間豪華客房。至於光陽機車在2023年第一季結算自1月至3月銷售累計2,919台,年增387.3%。Ionex總經理張森憲與營業副總謝俊弘也推出「Ionex大降光臨」最新優惠活動,綠牌、白牌車款再延1個月的市場最低價,Ionex i-One 最低價 29,800元。謝俊弘提到,「四月購買任一款Ionex光陽電動車都可以加抽BMW「i4」純電轎跑,還有機會抽中「星宇航空」商務艙雙人來回機票2組(桃園大阪往返)、以及再抽30組環保永續國際度假酒店「將捷金鬱金香」雙人住宿券(平日)。」張森憲則指出,「Ionex換電站平均一天建設2.5站,目前已邁向2600座換電站快速佈建。」
台塑新智能160億建全台最大電芯廠12日動土 目標產能5GWh
台塑新智能宣布透過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投資超過 160 億元,在彰濱工業區建立全台最大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今(12 )日舉辦第一期 2.1GWh動土典禮,預期2024 年第三季完工量產。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右)向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介紹在彰濱工業區建立全台最大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圖/陳柔蓁攝)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說,曾因缺電池芯等8個月,產能因此停下來,所以台塑新智能要整合電池芯技術和集團資源,打造全台最大電芯廠,王瑞瑜強調,電芯是電池的關鍵核心,地位等同石化業的輕油裂解製程,彰濱電芯廠動土是台塑新智能的重大里程碑,也象徵台灣電池上、中、下游產業鏈終於串接起來,走向垂直整合的高效能經營模式,電池產業將完整國產化及在地供應,可建構自給自足的低碳能源系統,確保台灣資訊、經濟、國安無虞。王瑞瑜說,這也是創辦人王永慶在27年前就預見,面對石油枯竭,掌握電池為最佳解決方案。為電動車及儲能系統等多元 領域提供安全、穩定的鋰鐵電芯,打造國產電池產業鏈,並指出,國產相較國際進口品牌有成本優勢,目標家用儲能系統價格在10萬元以下。王瑞瑜表示,同時為了協助台灣發展新能源並走向碳中和,去年七月懷著破釜沈舟的決心宣布成立台塑新智能,設下「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四大目標,280天就達到擴大推動環保節能的磷酸鋰鐵電池取代鉛酸電池,此外,全台儲能案場今年底總計可達150MW。王瑞瑜說,將加速與綠能業者合作、投入固態電池等新能源研究,也著手規劃汰役電池再利用,徹底落實循環經濟及環境永續。也已經和電動巴士營運商、製造商啟動合作。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將透過台塑尖端能源公司投資160億元,分兩期建造 5GWh磷酸鋰鐵電芯產線,第一期先設置 2.1GWh 電芯及模組廠,規模為全台最大,目標 2024 年第三季完工量產後,再投入第二期擴建計畫,將電芯及模組產能提升至5GWh。劉慧啟分析,因應電動車及儲能市場爆發性成長,2030 年全世界電池 總需求量高達 3,300GWh,電芯已是必備物資,但台灣目前多數仰賴進口,台塑新智能整合台塑企業資源,掌握電芯材料,全方位應用在電動巴士、電動商用車、貨櫃儲能、家用儲能及不斷電系統,強化台灣綠色經濟產業體質,也同時展開海外市場布局,首站將進軍日本。
台商返台投資新增5案700億 「投資台灣」4年累計2.1兆逾14.3萬就業機會
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上周五(10日)新增5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台商回台方案的台塑尖端能源科技、根留企業方案的力晶積成電子,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瑩聯公司、利百景環保科技及品創科技製造等5案。此次投資金額逾700億,後續尚有十六家企業排隊待審。為協助廠商加速回台轉移生產基地,政府自2019年1月起陸續推動「歡迎臺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吸引台商及境外資金回台投資,並導引國內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更為經濟帶來強大的支撐動能。截至目前投資台灣3大方案累積吸引1319家企業、近2.1兆元投資,預估創造14.3萬個本國就業機會。經濟部透過新聞稿說明,隸屬台塑集團的台塑尖端能源科技公司,專攻儲能領域的專業電芯製造,供應車用電池、家用儲能及儲能貨櫃需求。由於全球減碳趨勢,帶動再生能源及電動車發展,斥資近102億元,於彰化彰濱工業區興建全台規模最大的磷酸鋰鐵電池芯製造廠,預估投資完成後,可創造540個就業機會、提升國產電芯製造實力。全球第6大專業晶圓代工公司力晶積成電子,本次預計在新竹科學園區銅鑼園區擴建廠房,未來3年度將投資600億元,導入智慧化產線,結合AI、大數據、物聯網等創新技術,有效提升製造實力。此次投資持續引進節能減碳技術,並規劃提高綠電使用比率、能源及資源回收系統。而此次擴產預期可為本國高科技人才創造就業機會,並達成穩定成長之營運目標。利百景環保科技專注於事業廢棄物焚化/物理處理及再生溶劑及蒸汽銷售,繼2019年8月通過第1件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此次再申請第2案,規劃斥資近2億元,在台南市柳營區既有廠房新增設廢棄物處理設備、固體再生燃料產線及廢容器資源化製程設備,並將營運範疇推展至無機性廢棄物處理領域。預期投資完成後,可再為國內創造6個就業機會。瑩聯(股)公司是工業用刷專業設計製造廠,計劃在台南市南區投資逾3億元興建廠房,導入智慧化機器設備以提升生產效率,此次投資可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及奠定發展智慧製造基礎,讓台灣工業用刷達國際化水準,並預計增加18名員工就業機會。品創科技製造主要從事水產品加工及調理食品,此次為因應市場需求,將增聘19名本國員工,斥資5億元興建新廠及冷凍倉儲。此外,工廠也朝綠建築規劃,廠內將提升綠電使用比率、增設熱能回收系統,並運用智慧化冷凍庫監測系統,有效節約能源,達到永續經營強化競爭力目標。「投資臺灣3大方案」原定推動至2021年底止,然全球市場及投資環境仍持續變動,為維持民間投資力道,同時鼓勵廠商智慧升級轉型,3大方案將延續至2024年,另為符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增列廠商必須提出減碳方案。總計新增貸款額度4300億元,未來3年將帶動9000億元投資及創造約4萬個本國就業機會。
王瑞瑜造新台塑1/ 台塑新智能打敗特斯拉安全擺第一 她要建立「電力倉庫」第一品牌
「翰可過去購買特斯拉儲能系統,當他發覺我們的台灣自製能力,立刻與台塑新智能合作!」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12月20日台南永康儲能案廠啟用當天,開心不已地宣布,接著要在台灣5縣市蓋6個儲能案廠,預計明年第三季啟用,打造全台最大、穩定安全的「電力倉庫」品牌。王瑞瑜一席話引人好奇,台塑如何打敗特斯拉?這故事要從翰可能源說起,該公司2008年從太陽能光電業務起家,擴展納入充電站、儲能業務,在2020年台電首次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標案第一名,董事長陳洋淵指出,「原本第一套儲能設備向特斯拉採購,需要 6~7 年才回本,第二套時間更長,電池價格又逐漸攀升。」但今年發現,「台塑新智能價格較好,交期比特斯拉少四分之一,還有講中文、服務即時的在地客服。」陳洋淵立刻拍板,從特斯拉轉向台塑新智能採購儲能設備,希望成為能帶領國內能源轉型的一員。這支儲能國家隊首個啟用的台南永康儲能案廠,有6個儲電貨櫃,儲能量5.3MWh,在12月20日正式啟用後,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AFC),參與調頻備轉輔助服務(AFC)。翰可能源有充電站、儲能業務,認為台塑新智能是CP值高的在地好夥伴。(圖/台塑新智能提供)台塑生醫電池專案組研發處長舒英豪指著貨櫃內排列整齊的蓄電池,告訴CTWANT記者:「這每一個蓄電池都是獨立的,本身就是一個自我保護系統,任何模組有異常會直接斷電,不用被動等後台做決定。每一個櫃都感測裝置和消防系統,並配有冷暖氣,控制在電池最佳操作溫度15~35度。」接著他打開手機裡一個app:「我們維運小組,做更多準備在監測、早期預警,有電池早衰、一致性差或自漏電,會示警通知更換模組。」台塑新智能除了安全,還要做到有智慧的安全,「把意外發生的機率,減到最小最小。」和爭相投入儲能系統的水泥、汽車及電機電子業相比,台塑算是唯一能夠自行完整掌握產業鏈的。「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台塑致力磷酸鋰鐵電池研究超過12年,相較鋰三元電池高度安全,未來儲能走入居家領域,安全一定是重點。台塑新智能電芯模組的儲能安裝,已獲得一系列的廠商認證,更是台灣唯一在磷酸鋰鐵電池領域受完整認證的廠商。」王瑞瑜說。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8月宣布,旗下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將與美國電動車公司aptera Motors合作,開發新一代的車用磷酸鋰鐵電池,目標兩年內出貨。(圖/報系資料庫)事實上,台塑的這支儲能系統產業鏈,就是在王瑞瑜的領軍下組建而成。台塑台塑集團2008年用投資長園科(8038)掌握鋰鐵的正極材料開始,2012年台塑(1301)生產電解液,2017年南亞(1303)製造銅箔、鋁塑模、Binder、配電盤、變壓器,2021年台化(1326)量產隔離PP膜與ABS合金,加上福懋科技BMS打件,南亞光電LED,台朔重工經營電廠,目前在新能源供應鏈掌握度高達70%。未來,台塑新智能規劃斥資160億元,在彰化蓋電池芯廠,預計2024年量產,屆時,自製率更達100%。這十多年來隱含在台塑集團各事業裡的電池技術,如珍珠般一顆顆撈出,今年七月終於串成電池、儲能產業,由台塑、南亞、台塑石化、台化及台塑生醫共同出資70億元,成立「台塑新智能」,進一步跨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4大領域。莫怪王瑞瑜可以自豪地說:「無論是BMS(電池管理系統)或EMS(能源管理系統),台塑新智能都是自行開發,相較其它國外進口,在資訊安全方面更有保障,也不會有國安疑慮!」
王瑞瑜造新台塑2/迎戰用電巨獸台積電、電動車 台塑新智能「我們打團體戰」全台設韌性電網
台塑新智能首個儲能案廠台南廠12月20日啟用,距南部科學園區約半小時車程,是為了幫台積電等南科大廠打造韌性電網?「有在努力!」台塑生醫電池專案組研發處長舒英豪告訴CTWANT記者:「同時與其它能源公司簽約,也和大同、華城接觸,我們打團體戰,這樣無論哪個科技公司與園區都可以向我們買。」為迎戰用電巨獸台積電,以及停產汽油車後將普及的電動車商機,台塑新智能計畫打造「儲能國家隊」,已與翰可、眾樹能源結盟,接下來繼續擴大結盟對象。 舒英豪分析,首要目標是兩大塊儲能市場:「針對先進科技用電大戶,台電早期會給供電保證,隨台積電晶圓廠佔全台用電量2025年來到12%、未來15%,台電也不敢保證了,勢必要尋求外援。」研究機構InfoLink預估,台灣儲能市場經濟規模2022年為88億元,至2030年快速成長到2,000億元。再者,「當電動車普及後,將成一個家庭耗電量最大的設備,一台車要充80度電、那可以供給8個家庭用,在這情形下,電網韌性很重要,儲能協助調配,蓄電、放電反應時間只有0.2秒。」台塑新智能未來將進一步搶攻家庭或社區的儲能設備市場。台塑生醫電池專案組研發處長舒英豪講解儲能原理。(圖/陳柔蓁攝)依台塑新智能規劃,台南儲能案廠啟用後,接著要在台南、雲林、南投、彰化、嘉義等縣市等5縣市、新建6個儲能案廠,共50MW、投資約15億元,目標明年第三季全數啟用,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參與調頻備轉輔助服務(AFC),下階段再蓋100MW,屆時將成為台灣最大型儲能品牌。而儲能設備及電動車電池所需的電池芯,2024年後由台塑在彰濱設置的2.1GW磷酸鐵鋰電池芯廠供應。台塑新智能今年中與美國電動車公司Aptera Motors合作太陽能電動車,至於電動車電池,「公司持續觀察價格、消費者接受的使用成本,台塑新智能的品質能跟中國寧德時代(CATL)、南韓三星、日本Panasonic等電動車電池品牌比。」舒英豪表示。當電動車普及後,將成一個家庭耗電量最大的設備。(圖/報系資料庫)
王光祥交成績單3/儲能需求大爆發股價先行 法人:可觀察「這4檔」
儲能族群近期成為台股中的強勢指標,其中高力股價(8996)更在23日創下掛牌以來新高,法人指出,受惠於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電力族群因為前景看好,也陸續成為資金進駐焦點。而大同也大力宣示切入智慧能源市場,加上股價跟族群類股相比相對低,外資在12月也是連續買超。法人指出,股價都是提前反應,投資人要介入之前,還是要以有基本面的公司為優先。大同在全台灣有超過1000座太陽能電廠,為了掌握綠能來源,未來將不會出售電廠。(圖/翻攝自大同智能臉書)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指出,目前國內正極材料自主供應比重低於30% ,而負極材料供應比重15%,多數仍需仰賴進口,以日韓為主。上游電池原材料的族群,包括有正極材料廠康普、美琪瑪(4721)及立凱-KY,不過就產品類別來看,立凱-KY屬於磷酸鋰鐵電池,康普、美琪瑪則是鋰三元電池。而台灣電池廠商在產業布局主要集中於下游組裝業,電池芯全仰賴進口,台灣廠商以研發、生產及成本優勢,在電池產業的新一波需求,預料將從電動車開始,再到儲能櫃,在電池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搶到日韓大廠電池產能的台灣電池模組廠將有望受惠。由於全球電池芯主要的供應來源依然是日、韓廠商為主,台灣的電池芯製造商目前尚處於量產初期,產能與品質相較於日韓廠商仍有相當之差距,無法有效整合上、中、下游,目前僅能鎖定利基市場的開發。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指出,包括台達電(2308)、致茂(2360)、西勝(3625)及順達(3211),投資人可以多加觀察。隨著儲能產業進入起飛階段,對於電池的需求也大幅成長,加上還有電動車等,讓整體電池供需呈現供不應求,台達電(2308)能源基礎設施暨工業解決方案事業群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處資深處長艾祖華告訴CTWANT記者說,大家都在搶電池,小心別用到劣質電池反而影響安全。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電池芯廠。(圖/中新社)艾祖華說,現在的電池供應商,磷酸鋰鐵以台灣台塑集團最大,中國則是寧德時代,至於其他廠商的規模都無法跟這兩家相比,如果儲能廠商只顧著搶電池,卻忽略了供應商狀況,這對產業就不是樂見的了。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全球儲能產業鏈環節中的競爭格局,依集中度排序為儲能電池、儲能變流器(PCS)、系統整合(System Integration),又以儲能電池市場呈現高度集中和壟斷的態勢,預計未來集中度還會再提升。集邦指出,表示以往全球儲能電池市場主要由韓國業者如LG、三星SDI掌握,隨著中國儲能電池廠商比亞迪、寧德時代的布局加速,凸顯儲能系統成本優勢,使中國業者市占持續擴大。技術方面,中國儲能電池廠商以磷酸鐵鋰為主,海外廠商則以三元鋰電池為主,但由於近年三元鋰電池的安全性等問題,導致普遍市場接受度低於磷酸鐵鋰電池。
兩輪新商機3/補助電動機車獨缺微型二輪 光陽執行長率50經銷商請願
「微型電動二輪車」新法上路,除了淘汰劣幣、國內40億元市場重新洗牌外,也直接為政府的減碳政策提供不少助力。目前由行政院和訂的永續發展目標中,設定到2030年時,台灣新能源機車佔新售車比例能達到35%以上。以過去5年為基準,台灣每年新售的機車總數在70-100萬台,其中大約只有10%為新能源機車。如今新法上路,「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納管,名義上也歸類為電動機車,以每年10萬台的供需量來算,等於直接提高10%的電動機車比例。光陽工業執行長柯俊斌認為,小馬力的電動機車已經是電動機車的主流,微型電動二輪車在全球電動機車市場的市占率甚至高達9成。柯俊斌以光陽為例指出,光陽歐洲市場約佔整體外銷的6成,約一半為50c.c.等級的小馬力速克達;再以荷蘭為例,整體市場50c.c.速克達即佔了9成,其中更有48%是限速25公里及限速45公里的微型電動二輪車,可預見接下來市場將以電動二輪尤其微型電動二輪車為主。柯俊斌認為,小馬力電動機車已是主流,微型電動二輪車在全球電動機車市場的市占率甚至高達9成。(圖/光陽工業提供)不過要真正提高微型電動二輪車的佔有率,政府的購車補助是一大關鍵。經濟部在12月9日宣布,行政院通過「電動機車產業環境加值補助計畫」再延長4年到2026年底,等於連續9年補助電動機車。民眾購買電動機車可補助5,100-7,000元優惠,使用國產電池芯再加碼補助3,000元。不過按照經濟部工業局的補助說明,目前電動機車的補助方案,僅適用於重型電動機車、輕型電動機車與小型電動機車,並不包括「微型電動二輪車」。至於環保局的汰舊換新補助,主要是針對燃油機車換車補助。目前購買「微型電動二輪車」的相關補助,全是各地方政府「自己看著辦」。據本刊調查,包括6都在內的全國22縣市,目前僅有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高雄市、南投縣、嘉義市等6個縣市,針對新購「微型電動二輪車」進行補助。「微型電動二輪車」的使用族群,主要是外籍移工、銀髮族、偏鄉地區住戶,這個族群通常相對也是經濟弱勢,所以過去那些拼裝、改裝的低價電動自行車才有辦法生存那麼久。本刊記者採訪新北市三芝區的一家機車行老闆表示,「以往2萬多就可以買到組裝的大陸車,現在要多花一倍的錢。雖然比較安全,品質也有保障,但如果政府沒有補助,相信很多人還是興趣缺缺。」事實上,「微型電動二輪車」除了時速限制外,其實就像一輛50c.c.的電動機車。光陽執行長柯俊斌日前更率領近50家經銷商共同請願,呼籲政府:「光陽已優先推出購買補助,期望中央與地方政府能接棒推出相關購車補助,增加民眾購車意願,加速台灣早日邁向機車產業電動化的未來。」
機車族注意!經濟部宣布電動機車7000元補助再延到2026年
現行電動機車補助到本月截止,行政院通過經濟部最新一期「電動機車產業環境加值補助計畫」,補助將從2023年起再延長4年,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每輛補貼5100到7000元,會一直到2026年。連同協助機車行轉型、設置充換電設施等,總預算共匡列58.85億元。為使街頭巷尾的機車行達到能修會賣電動機車,新計畫特別將機車行轉型納入,已上過政府辦理培訓課程的機車行,政府補助購買電動機車試乘車,每家補助上限6萬元,另維修保養工具每家上限5萬元。經濟部長王美花是於今(9)日下午接見臺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時,傳達此延長補助消息,並請協會及各界共同推動淨零碳排政策。現行民眾購買電動機車,重型及輕型等級每輛可補助7000元,小型輕型5100元,另採用國產電池芯加碼補助3000元。這項補助是從2017年12月開始,到今年12月10日止,5年計劃將截止。因此經濟部趕緊在今天宣布延長,以做銜接,也等於電車補助會連做9年。統計2018年至2022年,電動機車補助已逾50萬輛;補助業者設置充換電站3551站,經濟部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推動6都以外地區設置充換電站,並同時推動機車行實質轉型。
國內車市/ 府城客運15輛MODLE T完成交車 年底前全數上路APP可即時定位
三地集團旗下「府城客運」日前向鴻海集團旗下鴻華先進採購15輛Model T電動巴士,今 (12)日在台南市市長黃偉哲見證下完成交車,第1輛車日前已完成5路線試營運,預計最快年底前全數上路,預計將會配置在6路、11路、15路等主要節點,屆時台南市將成為Model T 電動巴士最多的城市,民眾也可以用大台南公車網站或APP,找到Model T的即時位置,搶先上車體驗。三地集團積極實踐永續經營,為大眾打造美好生活無所不在。為響應行政院 2030 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旗下高雄客運、嘉義客運、台南府城客運、以及台東普悠馬客運,約780輛車子,具有豐富的路線和營運經驗,已規劃逐步更換為電動巴士; 今年三月初甫引進全台首輛Model T加入高雄客運營運車隊,今日再交付府城客運的15輛MODEL T也預計在年底前完成啟用,期望發揮企業影響力,朝2050年淨零碳邁進,與全球共同承擔減碳義務。除了上述的客運載體陸續汰換成電動巴士外,三地集團旗下北基國際 轉投資之子公司「三地能源」已取得鴻華Model T電動巴士的獨家經銷權,並結合旗下「特爾電力」環島高速電動車充電服務品牌,強強聯手為客運業者提供多元且完善的電動巴士充電配套方案,不僅單單銷售電動巴士、亦涵蓋電巴充電站建置、到EMS 雲端管理,以一條龍服務優勢成功解決電動巴士營運商痛點,因此,在短短幾個月,取得近150輛電巴銷售佳績,而電巴銷售搭配充電樁建置,也成為「特爾電力」發展的另一項重要佈局。公車電動化勢在必行,在未來的電動巴士總站內,需廣設充電樁因應,因此客運經營業者需有智能充電樁管理外,亦需搭配儲能系統確保電力能穩定供應。而儲能系統對於電池有強勁需求,鴻海位於高雄的電池芯試量產中心,預計在2024年第1季進入量產; 又,集團旗下三地能源切入儲能服務,已經有一番成績,已取得245MW建置許可將逐步達陣,三地集團執行長暨府城客運總經理鍾育霖樂觀期許,相信和鴻海集團將在新能源推動上的會有更密切的合作。
LG、Honda斥資1,339億元 聯手在北美建電池芯廠
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通過《降低通膨法案》後,未來沒在美國本土生產的電動車,因未獲得減稅補助將喪失市場競爭力,因此日本車廠Honda與南韓LG新能源,30日共同表示將斥資44億美元(約新台幣1,339億元)在美國建造電池芯廠。外媒《Reuters》報導指出,拜登政府日前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主要鎖定太陽能設施、電動車以及節能家電進行減稅補助,未來在美國本土生產的電動車將獲得7,500美元(約新台幣22萬元)的補助。以往日韓車系主要以優惠價格在北美汽車市場殺出血路,但《降低通膨法案》通過後,未來將喪失競爭力,現代汽車董座鄭義宣在法案通過後,特別赴美協調。而日本Honda則選擇與南韓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LGES)成立合資企業,預期斥資44億美元(約新台幣1,339億元)在美國俄亥俄州興建年產40GWh電池芯廠,主要供給北美電動車市場,預計在2023年初開工,2025年開始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