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市場
」股東會行情噴發! 聯發科一度飆漲停價1310元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今(27日)召開股東會,外資看好聯發科未來營運受惠AI及邊緣運算趨勢將成長,且適逢COMPUTEX前夕,市場預期其與輝達(Nvidia)合作AI PC晶片及汽車平台的進度備受矚目。聯發科早盤股價受到股東會行情影響,大漲逾110元,攻上漲停價1310元,創歷史新高,市值一舉突破2兆元大關。聯發科跨足AI PC處理器市場,與輝達合作的Arm架構PC晶片處理器,將於明年上半年量產。聯發科首季毛利率52.4%,EPS為19.85元,每股賺將近兩個股本。聯發科股價今開高走高,以1235元開出後,一路衝至漲停價1310元,上漲115元、漲幅9.62%;成交量放大到逾6400張,已超過上週五全天交易量。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表示,去年充滿機會與挑戰,同時生成式 AI、車用、聯網技術持續演進,升級需求及未來機會蓬勃發展。5G旗艦晶片營收在去年大幅成長約70%,全年營收達到 4,334 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 48.51 元,並貢獻超過10億美元的營收。此外,聯發科日前宣佈與輝達在全球車用電子市場的合作,共同為新一代軟體定義汽車提供卓越解決方案;電源管理晶片方面,聯發科持續拓展至新領域,為儲存器和伺服器提供具低能耗、精確感應和高效能產品,以完整的解決方案支持客戶需求。蔡明介指出,隨著未來AI在邊緣運算與雲端運算領域的不斷成長,聯發科技具備的業界領先高運算、低功耗處理器、AI 運算、有線及無線連結等關鍵技術,透過與全球生態系夥伴合作,將在這快速成長的市場中扮演關鍵的賦能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將在6月4至7日開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抵台,準備6月2日至台大演講,也預計展開一連串拜訪行程,包括台積電、聯發科、技嘉、和碩、雲達、緯創、緯穎、英業達等廠商。
手機龍頭尬車2/造車新勢力「華小魅」成形 小米雷軍左打保時捷右踢特斯拉
新出爐的2023年全球汽車出口大國,不是老面孔日本、德國,而是中國大陸,以522.1萬台成績狠狠甩開排名第二的日本430萬台。儘管大陸因俄羅斯發起烏俄戰爭遭出口抵制而有了汽車大買家,但其新能源汽車占1/3出口量的驚人氣勢,更讓歐美車業刮目相看,尤其造車新勢力已從「蔚小理」,打到新成軍的手機幫「華小魅」。儘管台灣民眾無緣乘駕這些最新、最豪、最炫的中國汽車,但車用電子市場仍充滿商機。「你去看看中國大陸的那三家『蔚小理』、看特斯拉,它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數據,還有所謂的數據行銷,這會是台灣未來的機會。」最近忙著將台灣電動機車技術輸出東南亞的金庫資本總經理丁學文表示。大陸造車市場可說是百花齊放,特別是新能源車。在大陸政策補貼下,2011年成軍的寧德時代成了全球電動車電池龍頭,另一家電池起家的比亞迪,2002切入造車,十年後宣布停產燃油車、專作電動車,如今已是大陸電動車一哥,2014年起陸續成軍的蔚來、小鵬、理想等,從新能源汽車設計、行車軟體模組到周邊充電設施與電池技術,都是「Made In China」,被稱為「造車新勢力」的「蔚小理」。這股新勢力,如今又有了新加入者,就是大陸三大手機廠華為、小米及魅族。手機品牌魅族已跟老牌車廠吉利結合,今年開始打造新車。(圖/翻攝自宅宅中地官網、星紀魅族官網)1987年成立的華為,從電信設備起家坐大,20年前跨入手機市場,迅速成長為中國第一品牌,2015也打入全球前三大,也因此2018年開打的美中貿易戰中首家遭制裁,隔年華為轉戰電動車市場,2021年與老牌車廠長安推出「阿維塔」,搭載Huawei Inside全端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接著與賽力斯合推「問界」系列車款,「智界」則和奇瑞合作,未來還將與北汽及江淮另推兩個「界」的車款。以去年12月26日登場的問界M9為例,除了高階智慧駕駛系統、豪華裝飾,還有鴻蒙4.0座艙,駕駛、娛樂、工作全場景互相串連,售價人民幣50萬元起、大約新台幣220萬元,去年底預購已逾5萬台,預計今年2月26日交貨。平安證券預計,華爲的深度賦能車型,包括問界、智界、阿維塔在2024年銷量有望達67萬台,在大陸零售量可能超過特斯拉,成爲高端新能源市場的重要角色。問界M9上市當天,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形容「馬路上能看到的最強大的 SUV。」隔天的27日,中國手機二哥、小米創辦人雷軍在微博寫道,「深知汽車工業的複雜、開拓的不易,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行者致敬」,並直接點名比亞迪、蔚小理、寧德時代和華為,豪不客氣地下戰帖。緊接著28日,小米首款新能源車SU7技術發表會登場,雷軍高喊自家新車是全球最高規格,「在駕駛性等機械素質上,希望能媲美保時捷Taycan Turbo;在智慧化上,希望能媲美Tesla Model S。」「價格有點貴,但是有理由的貴。」他還發下豪語,15到20年將拚入全球前五大車廠。大陸媒體曾分析「小米在走華為的路」,在小米14系列手機上,雷軍採用很多類似華為技術和做法,華為研發鴻蒙系統、小米有澎湃OS,也將小米生態產品連接;去年小米的確以超過18%的市占率站上中國國產品牌第一。另一手機廠商魅族在去年11月宣布2024年第一季啟動造車,推出MEIZU DreamCar MX,有自行研發的Flyme Auto汽車智能座艙操作系統,也應用在吉利汽車旗下領克08車款。新一代造車勢力手機幫「華小魅」儼然成形,在當前大陸汽車市場瘋狂競爭、利潤不多之際,能否打開新局,各界高度期待。關注兩岸產業發展的丁學文說,「電動車是軟體加硬體,不可能一家公司全包起來做,且目前正在蓬勃發展,有很多可能性。」他提醒台廠,不要再從製造業的角度去創新製程,而是「有容乃大、跟全世界合作發展」。中國的傳統與新創車廠高達180多家,競爭激烈。(圖/新華社)在大陸從事汽車零組件的台商表示,智慧電動車就像是有四個輪子的手機,產業鏈間需緊密合作,異業結盟例子也會愈來愈多,過去大陸汽車業大多是跟外商合資、以獲取外國的經驗和技術,現在他們不管是車界的前輩或後起之秀也自己抱團,像是小鵬和大衆,長安攜手華爲、也跟蔚來汽車合作。不過,中國車廠實在太多,包括傳統與新創車廠合計高達180多家,現在又「嚴重內捲」(在體制內相互廝殺),已經有銷量規模小、資金鏈緊張的弱勢品牌被淘汰,「所以找到對的策略夥伴很重要。」這位台商說。
聯發科天璣9300出貨旺 Q4營收季增上看15%近5季新高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周五(27日)召開法說會。展望第四季,副董暨執行長蔡力行表示,智慧裝置平台業績將呈現季減,不過受惠新一代旗艦晶片天璣9300出貨,帶動手機營收較第三季強勁,抵銷智慧裝置平台季節性下滑;整體第四季營收將季增9至15%,約在1200至1266億元間,為五季來新高。蔡力行說明,聯發科最新一代旗艦晶片天璣9300在CPU、GPU的性能上都有所提升,新一代晶片並配備可運行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的強大AI處理單元(APU)。而首款搭載該晶片的手機將在今年底前上市,聯發科預期,天璣9300出貨將帶動第四季手機營收繼續成長,增幅再優於第三季。若以美元兑新台幣1比32匯率計算,第四季營收1200至1266億元,季增9至15%,年增11至17%,毛利率45.5至48.5%,費用率預估28至32%,可望為第四季營收挹注強勁成長動能。蔡力行表示,手機業務第三季營收季增19%,佔整體營收49%,主要受惠於客戶回補庫存,以及推出4G、5G新產品。聯發科明年更規劃將生成式AI從旗艦晶片導入更多級別的晶片,旗下首款採用台積電(2330)3奈米製程生產的天璣旗艦晶片預計2024年底前出貨。其他產品線而言,智慧裝置平台受季節性淡季影響,蔡力行指出,由於第四季為傳統季節性及消費電子市場謹慎,智慧裝置平台營收估較上季減少,預期第四季營收將呈季減;電源管理IC方面,手機及PC的電源管理IC受惠於庫存回補,在第三季有較好的表現,預期營收在第四季約略持平。關於WiFi領域的佈局,除了WiFi 6的出貨量表現良好,聯發科的WiFi 7解決方案已獲高階路由器、高階筆電和寬頻設備採用,預期明年將有更多WiFi 7新品。蔡力行表示,聯發科將持續投資先進運算、下一代無線及有線連結、高速數據傳輸,以及邊緣AI等關鍵技術,冀提升獲利能力,並更佳掌握持續成長的市場機會。
台股國慶連假後開盤 市場關注大立光、南亞科等廠法說
經過4天的國慶連假,台股即將於11日恢復交易,法人表示,在連假期間,主要的國際變數是以巴衝突,儘管歐洲股市仍大多下跌,但是美股已經率先翻紅,預料台股11日影響應也不至於太大,包括光學大廠大立光(3008)及DRAM廠南亞科(2408)即將登場的法說將會是市場關注焦點。南亞科預計11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第3季營運結果和未來記憶體市況。法人表示,從營收基本面來看,南亞科9月營收來到27.24億元,創10個月來新高,累計第3季營收為77.36億元,季增率10%,也是連續2季成長。DRAM市況受到終端消費性電子市場不佳,加上傳統伺服器又遭到AI伺服器排擠,包括三星等主要DRAM廠均進行減產,已讓現貨價有所反彈,法人也預期,DRAM合約價第四季也會跟進止跌回升,有利於廠商營運。光學大廠大立光則是將在12日舉行法說會,公布第3季財報並說明第4季展望。從營收基本面來看,大立光營收已經交出連續4個月成長的成績,其中9月營收更來到55.72億元,創下月增率22%、年增率9%,雙率雙增的表現,更創下46個月新高。其中大立光第3季營收為136.29億元,季增率66%,年增率1%。法人指出,儘管市場對於蘋果新機銷售狀況看法仍有差異,但是大立光為蘋果潛望鏡頭獨家供應商,這仍將是推升大立光第4季營運的關鍵動能。
內需服務業缺工 8月失業率3.56%創23年來同月新低
目前正值畢業生求職旺季,主計總處昨公布8月失業率為3.56%、與7月持平,未如過往呈現上升,且創近23年來同月最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疫後民眾生活步入正軌、消費動能回升,加上暑假旅遊旺季,求職市場缺工的情況下,今年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時間明顯縮短了。按照過去經驗來看,每年畢業季過後的6月至8月,因新鮮人陸續投入職場,失業率多呈季節性上升,最快要9月才會回降,近來因內需服務業復甦,服務業提高薪資仍找不到人,初次尋職者的待業周數縮短,8月失業率持平,預料9月失業率會明顯回落。相對於服務業,國際IC設計大廠高通日前宣布裁員5%,兩岸分公司人心惶惶;台灣高通昨證實裁員消息,指稱國內也是組織調整計畫的一部分,但未證實裁減多少人力。經濟部指出,高通主要是面臨智慧型手機等消費性電子市場不振關係,這屬於外商個案,目前主要IC設計台廠並無相關緊縮人力計畫。高通表示,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上曾說過,鑒於總體經濟與市場需求不確定性,預計採取組織調整的進一步措施,相關計畫仍在研議中;不過,高通並未說明調整人力範圍;根據員工爆料與流出消息,台灣部門10月共要裁研發、測試與產品驗證人力約百人,主要是竹北測試廠,佔台灣員工總數1成,但也有說是要砍到200人之多。對於高通裁員原因,經濟部指出,高通以智慧型手機晶片為主力,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不好,台灣得配合外國總部政策節省成本。至於科技裁員風是否吹到台灣半導體廠?根據經濟部掌握,台灣晶片IC設計業如聯發科等,都無裁員與緊縮相關計畫,在台不會有連鎖效應。
消費性電子谷底已過? 集邦:2024年DRAM、Flash需求年增2位數
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有鑑於2023年基期已低,加上部分記憶體產品價格已來到相對低點,以及PC、Server的搭載率也將年增2位數,預估DRAM及NAND Flash需求位元年成長率分別將達13%及16%。集邦指出,預估在2024上半年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能見度仍不明朗,加上通用型伺服器的資本支出仍受到AI伺服器排擠而顯得相對需求疲弱下,因此2024年記憶體原廠對於DRAM與NAND Flash的減產策略仍將延續,尤其以虧損嚴重的NAND Flash是更為明確。從各類應用分析,集邦指出,PC方面,PC DRAM平均搭載容量年成長率約12.4%,主要是預期2024年隨著搭載Intel新CPU Meteor Lake機種的量產,基於該平台僅支援DDR5與LPDDR5的特點,將促使DDR5在2024下半年超越DDR4成為主流。PC Client SSD的成長則不若PC DRAM,平均搭載容量年成長率預估僅約8~10%。由於多數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逐漸轉向雲端作業,對配有大容量儲存空間的筆電需求漸少,即便1TB機種增加,512GB機種仍是消費主流。伺服器方面,集邦指出,Server DRAM平均搭載容量年成長率預估可達17.3%,主要受惠於伺服器平台進入世代轉換、CSP部分業務對於CPU核心匹配RAM的仰賴度提升,以及AI伺服器算力負載量需求高等原因。Enterprise SSD平搭載容量年成長率預估約14.7%,以CSP來看,隨著支援PCIe 5.0的處理器平台出貨放量,該OEM的庫存有望在明年初回歸正常,後續將提高8TB產品的採購。至於伺服器品牌端,受惠NAND Flash價格大幅滑落,將持續推升16TB的搭載量,AI伺服器的幫助則不大。智慧型手機方面,受全球經濟疲軟影響,預估2024年生產量年成長率僅約2.2%,TrendForce認為是拖累需求位元成長的主因。受惠連續數個季度的記憶體價格下滑,開啟品牌在硬體上的競賽,因此預估2023年智慧型手機平均搭載容量年增約14.3%,2024年由於Mobile DRAM平均銷售單價仍處於相對低點,預估將延續此態勢,全年單機搭載容量有機會再成長7.9%。
消費型電子市場修正 LED漲價激勵台廠億光、富采皆受惠
近期LED照明晶片傳出漲價消息激勵,台廠相關產品價格也可望調升,吸引市場資金簇擁。外界也看好LED照明市場回溫,富采(3714)、光寶(2301)、億光(2393)等相關廠商皆可受惠。受到消費型電子市場修正、景氣衰退及客戶調節庫存影響,LED導線架廠一詮(2486)上周五收盤價37元,本周大漲24.37%,股價站上一年來新高。相關LED個股也走強,億光上揚2.43%、佰鴻、宏齊分別上漲15.4%、10%。其中,億光首季稅後純益4.61億元,每股純益1.04元,是近四季高點,營運步出谷底速度相對同業快。部分中國LED業者由於產品價格已跌至成本價以下,近期紛紛宣布漲價。主要漲價品項集中在照明類LED晶片,面積低於300密耳(mil2)以下(含)的低功率照明晶片品項漲價最多,漲幅約落在3~5%;特殊尺寸漲幅最高可達到10%。根據TrendForce調查,目前LED供應鏈業者普遍有較強的漲價意願,除了欲漲價的業者開始變多,由於部分LED晶片業者訂單滿載,調漲的品項也有擴大趨勢,以藉此減少虧損,同時主動減少低毛利訂單。TrendForce分析,全球LED照明晶片主要供應商集於中國,近年隨著行業洗牌加劇,部分國際業者被迫退出LED照明晶片市場,大陸LED晶片業者也減少照明晶片業務比重,大部分仍留在市場的供應商,旗下LED照明晶片業務長期均處於虧損狀態。本次大陸市場低功率照明晶片率先漲價,短期來看是業者為改善盈利能力採取的舉措;長期來看透過調整供需平衡,提升產業集中度,逐漸使得產業回歸正常的過程。
宏碁3月營收重回200億 非PC事業佔近3成
電腦大廠宏碁(2353)公布2023年3月份單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41.47億元,雖然年減20.3%,不過與上月相比增64.5%,也是今年首度回到200億元以上。累計第一季宏碁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24.59億元,年減33.1%,為近3年低點,不過非電腦及顯示器事業營收提升,佔29.6%。宏碁旗下各上市、上櫃、興櫃及公開發行子公司均已公告三月份及第一季自結營收,雖然PC事業受電子市場需求疲弱影響,不過觀察第一季營運亮點,Chromebook產品第一季營收季增44.4%、安圖斯科技公司第一季營收年增108.4%。聯永基和宏碁智新公司第一季營收也分別年增31.6%、39.8%。此外,宏碁將在台北時間4月20日晚間9點於線上舉行next@acer全球發表會,屆時將端出更多創新產品,為日後營運增添動能。
汽車科技成2023 CES熱點 工研院:「物宇宙」商機比想像中更快實現
今(2023)年全球開始擺脫疫情干擾回歸常態,隨著行業的逐漸適應及業務重啟,科技浪潮會湧向何處?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堪稱年度科技業風向球,也是全球突破性技術及創新應用的試煉場,為協助產業掌握2023年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日前舉辦線上「展望2023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專業分析師分享5個最新觀察洞見。(一)2023年消費電子景氣仍面臨考驗 CES 2023展會新創動能不停工研院指出,受到通膨壓力、俄烏戰爭未歇、疫情延續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成長普遍性放緩,有待創新應用帶動新成長動能。由於智慧電動車市場逐漸成熟,今年共有逾300家車商參與展出,幾乎已成為東京車展、法蘭克福車展、底特律車展等三大車展以外,全球第四大車展;此外,以5G、AIoT、高速運算、感測融合、Web/3D等關鍵技術,驅動各種創新的落實。觀察CES 2023,創新科技主題上仍然吸睛,包括:各種移動載具的自駕化與電動化、沉浸式健康與健身體驗、元宇宙、智慧居家聯網、環境永續創新等議題為展示重點。(二)個人至家庭體感影音再進化 物宇宙商機將快速發展雖然全球已由疫情居家回歸正常的生活模式,元宇宙數位孿生發展已成大趨勢,透過虛擬化(virtualization)及沉浸式體驗(immersion)的兩大技術融合的「物宇宙(Metaverse of Things,MoT)」商機預期將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實現。從家庭、個人、乃延伸到汽車座艙的空間,均較疫情前更強調私領域沈浸感氛圍的建立,透過優化顯示螢幕與使用者互動連結感受。在家庭的應用情境上,尺寸及畫質為廠商首要競逐戰場,透過 80 吋及 8k 高畫質螢幕,嘗試建立以電視為主的家庭客廳連結中心,回歸電視本質的硬派訴求;同時OLED持續發展各種變形,透明、可撓、3D等應用於特殊利基型市場。在個人的應用情境方面,更多VR穿戴裝置上身:除了VR頭盔外,包括衣服、手套、護具等也成為提高沈浸感的配備。借助於 AR/VR 的快速發展,逐漸由專業領域走向個人日常,並加入AI 智能,打造專屬個人化的服務應用,更推波助瀾 AR/VR 由酷炫步入實用性的階段。在車室空間的情境發展上,除了配置更多的顯示屏幕,汽車擬人化提高也使得人機介面不再只停留在單向的語音控制指令,包括BMW、SONY等大廠均嘗試建立人與車能夠進行情感交流的造車工程。(三)疫後健康科技從醫院進入家庭生活 成為新的家庭健康樞紐未來,疫後健康科技將如3C科技進入家庭生活,以往昂貴的專屬教練或營養師,透過科技進入醫學領域後,普羅大眾皆能輕易獲得相同的服務體驗,例如:搭配視覺、壓力感測及情境輔助,屋內變身運動健身房,室內運動更有樂趣;此外,自行車、滑板、直排輪等移動型運動器材均加入電動化行列,除了可增加運動距離外,也可擔任通勤的另一選擇,但電池的輕量化發展為影響關鍵。在增進愉悅生活的面向上,藉由將日常生活小物科技化,則可降低壓力、焦慮、不安、失眠等負面生理狀態。例如韓國MotionPillow止鼻鼾智能枕可感應打呼聲,自動充氣調整枕頭高度,可自然改變打呼者頭部睡姿,停止打呼,增進全家人的睡眠品質;生活日常用品也開始加入自駕功能,例如:加拿大公司GluxKind推出名為Ella型號的嬰兒推車,由於車身具有感應雷達及電池,可跟隨主人行動,自動前進或剎停(遇到障礙或是主人停止前進)。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自主移動設備可降低執行家事之負擔,但信賴度仍需提高,才能達到生理及心理負擔的雙重釋放。(四)汽車科技進入開放競爭時代 聚焦安全、娛樂、連結、自駕4大趨勢汽車相關科技是今年關注度最高的主戰場之一,車用領域的廠商越來越不侷限於傳統的汽車供應鏈,隨著車輛的智慧化和電動化程度大幅提升,車用電子也走向開放,迎來各業界的生力軍;隨著高階車用晶片運算力的提升,推升自動駕駛發展,車用半導體將迎來高速成長,高階中央電腦晶片三巨頭已然成型,Nvidia、Qualcomm、Mobileye 的研發規劃接近,車用生態系的建立,將是搶攻市場的關鍵。工研院觀察今年汽車科技的四大亮點趨勢:第一,大量感測器被導入座艙內,進行駕駛者狀態的監控,保障行車安全;第二,在車內的時間也將被更積極地運用,可將遊戲導入車用系統供乘客娛樂外,讓駕駛在等待充電的時間能夠更徹底的放鬆。第三,透過車用系統與家用系統的連結,讓住家與汽車兩個場所進行交互控制,無縫連結以幫助管理時間。同時,自動駕駛的程度也持續提高,可預期相關技術成熟度和導入商用市場的規劃都將展現於不久的未來。正當車用供應鏈正在大革新之際,這也代表著臺灣廠商進軍汽車產業並扎根的機會來臨。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包含晶圓代工、專業晶片設計、開發客製化晶片、通訊及影像處理技術等都是很好切入車用供應鏈的機會。(五)「連結」與「永續」是智慧家庭的兩大重點趨勢全球被疫情襲捲的這幾年,強化人們對居家環境的重視,也創造出各式需求,從臥室、廚房、浴室到居家安全監控,都持續推出幫助生活更便利、使用更直覺的電子產品。家電的個人化趨勢顯示家用電子產品已從滿足基本功能需求,進階到打造生活品味的一環。工研院觀察,無縫且直覺的連結體驗是家用電子產品能夠更加深入市場的要素,除了各大品牌持續耕耘的互聯技術,由Google、Amazon、Apple等廠帶頭發展的智慧家庭標準Matter的正式推出,高度整合家電產品互相溝通,也強化了眾廠商對智慧家庭市場的信心,預期Matter的開放生態系將為智慧家庭帶來新一波成長。另外,永續也是各大廠商努力執行的目標,紛紛推出更加環境友善的技術和產品,例如:韓國家電大廠三星發表眾多家用電器節能技術,致力打造Net Zero Home;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發表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提供一站式管理智能家居電源及蓄電需求的解決方案,降低管理的複雜性。工研院預估,消費型電子用半導體受惠創新消費型電子產品帶動下,在未來持續保有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3.2%的正成長動能,預期至2026年,全球消費型電子用半導體市場可達801億
聯電2022年每股純益7.09元創新高 王石:Q1訂單能見度低
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今(16日)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678.4億元,較前季的753.9 億元減少10.0%。與2021年第四季的591億元相比,成長14.8%。第四季毛利率達到42.9%,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191億元,每股普通股獲利為新台幣1.54元。累計聯電2022年總營收達2787.05億元,創新高,年增率達30.8%,毛利率45.1%,大幅提升了11.3個百分點,營業利益也突破1000億元大關,來到1042.92億元,年增率101.8%,歸屬母公司淨利871.98億元,年增56.3%,每股純益7.09元。展望第一季,王石表示,由於2023年全球經濟疲軟,客戶的庫存天數高於正常水準,訂單能見度偏低,預計第一季將充滿多重挑戰。應對當前的景氣低迷,聯電已進行嚴格的成本控管措施,並盡可能地推遲部份資本支出。長期來看,仍樂觀看待,以聯電差異化的特殊製程技術領導地位、多元化產地的產能供應、及卓越的品質和營運,能可掌握跨產業持續數位轉型推動的需求,成為領先客戶的首選晶圓製造夥伴。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在第四季,由於大部份半導體終端市場需求顯著放緩,加上整體產業的庫存持續修正,我們的晶圓出貨量比去年同期減少 14.8%,整體產能利用率降至90%。但由於我們持續在產品組合優化上的努力,平均售價略有上升,進而減緩對營收的衝擊。」其中聯電去年在22/28奈米製程的營收年增超過56%,主要來自對於28奈米 OLED 顯示驅動晶片及影像訊號處理器的强勁需求。車用電子領域聯電也有亮眼的成長,車用IC的業務量成長了82%,達到整體業務的9%。受惠於長期汽車電子化和自動化趨勢的推動,王石表示,預期車用電子IC將持續成為2023年及往後的重要成長驅動力。王石指出,透過晶圓廠全面的車用等級製程技術和通過符合車用的嚴格品質標準,同時持續與世界級汽車領導廠商建立堅實的夥伴關係,聯電已做好服務廣大車用電子市場的準備。
28nm成焦點 「這家公司」讓代工雙雄逆勢擴產
今年下半年,不斷緊縮的終端市場給原本就有些不景氣的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沉重一擊,受到晶片高庫存等影響,有IC設計業者透露,明年首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將迎來報價修正以來最大降幅,價格最高下降逾一成,並且不僅願意降價的廠商增加,整個產業還有著朝全面性降價發展的趨勢。然而,即便晶圓代工產業的滿載盛況已經不復存在,成熟製程還面臨價格大跳水,臺積電和聯電代工雙雄卻依舊在這逆勢中盯上了22/28nm。整體來看,無論是聯電還是臺積電,擴產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滿足未來的需求。比如,聯電預計投資金額達新臺幣324.1億元,持續擴增南科晶圓12A廠P6廠區、新加坡P3廠的28nm製程。其實,聯電對於這兩大廠區的擴產也算是早有規劃,在今年5月底,聯電宣佈在新加坡建廠,當時消息顯示,此次總投資高達逾1450億元新臺幣,預計2024年底進入量產,首期月產能將達3萬片。而南科晶圓P6廠更是於去年就宣佈投資新臺幣1000億元,配備28nm生產機臺。臺積電近期關於在德國建廠的傳言愈演愈烈,據Digitimes報導,臺積電將宣佈在德國建廠計劃,目前規劃也是28/22nm,面對現下如此低迷的市場環境,臺積電多次強調,除暫緩高雄7nm擴產外,其餘擴產計劃如期進行,而如期進行的擴產中就包括了上述相關擴產計劃。而能夠讓代工雙雄不懼低迷時期,選擇巨資擴產,蘋果或許是最大推手。雖然當前以手機為首的消費電子市場風光不再,但蘋果的魅力依舊不容小覷。在臺積電逆勢增長的三季度財報中,智能手機就超越了HPC成為了第一大主力軍,並且消息指出,蘋果仍是臺積電第三季度智能手機營收的最大貢獻者。據日經報導,SONY考慮日本熊本縣臺積電晶圓廠附近,建立新晶圓廠生產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就近向臺積電採購芯片。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蘋果、SONY、臺積電三方合作,對於臺積電來説,也是與客戶關係更為緊密的一步。自2015年,Apple Watch發佈至今,可穿戴裝置業務已經佔蘋果銷售額的10%以上,蘋果也在加緊研發AR/VR等混合現實頭戴裝置,雖然元宇宙遠不及去年那麼火熱,但從目前來看,虛擬現實依舊大勢所趨。就在本月初,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説,蘋果計劃最早在明年推出AR/VR頭戴裝置新品,同時推出專用操作系統和第三方軟件應用程序商店。未來隨著這項技術日漸成熟,很有可能會走向28nm製程,屆時或許會給28nm帶來新一輪的春天。
電子業大洗牌南向布局 「這三間PCB廠」2022年營收將改寫新高
在疫情、中國封控等因素干擾下,電子產業大洗牌,供應鏈業者皆高度重視大陸之外備援生產基地的布局,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PCB廠,PCB及上游基材廠今年來密集宣布在東南亞建置產能,相關設備廠雨露均霑,將有助於提高接單量。包括迅得(6438)、群翊(6664)、由田(3455)目前接單能見度高,且確定2022年營收將改寫新高,設備廠族群今(5日)成為盤面強勢股焦點。法人表示,由於市況反轉,今年以來,設備廠表現兩樣情,一過上半年部分廠商展望就下修,對明年的景氣看法也偏向保守,但也有業者受惠IC載板、半導體、高階PCB等需求,加上擁有東南亞擴產的訂單,樂觀看待明年營運表現。群翊今年前三季營收17.42億元,稅後純益5.01億元,已超過去年獲利,年增1.22倍,EPS9.1元。群翊至明年底訂單已接滿,並已排到2024年,公司半導體產業設備相關產品比重約5~10%,目前消費性電子市場影響較大,不過高階產品需求仍強勁,因此公司受影響並不大。群翊認為東協市場製造需求仍強勁,馬來西亞、越南主要都是新增載板訂單,另外泰國擴充汽車PCB的部分也受惠。公司表示,持續關注產業的動態發現,包括台灣、奧地利、日本、韓國等地的客戶,均對東南亞的布局展開規劃。市場人士表示,電子廠在東南亞的布局相當積極,尤其是PCB業者,在泰國設有產能者包括泰鼎-KY、敬鵬、競國,馬來西亞則有精成科,今年來宣布前進東南亞的電子業者持續升溫,如FCCL廠台虹、三大CCL廠台光電、聯茂、台燿全數報到,PCB板廠則有定穎投控、楠梓電和志超。PCB業者指出,今年雖感受到產業投資趨緩,但規模較大的載板廠,以及需求仍強的汽車板、伺服器板仍持續投資。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消費性需求下滑、景氣前景也還不明朗,但地緣政治紛擾是不得不面對的變數,進一步影響廠商投資決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電子業者的海外同業,包括日本、韓國、中國、乃至歐美的業者,也同步看好東南亞的局積極搶進。
握NVIDIA、高通大單 旺宏拚車用電子Q3營收114億
瞄準車用半導體市場成長潛力,尤其在電動車的加持下,而即便是短期通膨高漲的議題下,車用半導體仍是明年看相對有機會成長的一年,記憶體大廠旺宏(2337)全力搶進布局,無論在出貨量或占公司營收比重,長期都是續看成長。旺宏自2009年開始拓展車用電子市場,目前全球出貨量已超過4.4億顆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可能一台車就會有上百個unit的Nor flash需求,用在車載應用大部分都是256Mb或512Mb以上的產品,旺宏也已有1Gb的產品,未來進入3D Nor flash時代,還可以再上到2Gb、4Gb的水準。旺宏第三季合併營收114.72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季減15%達25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較減少54%,每股淨利(EPS)1.35元,第三季底每股淨利提升至27.89元。第四季因記憶體需求減弱,將減產20%~25%以避免未來可能的存貨跌價風險。旺宏2022年資本支出也由原訂的160億元下修至106億元,減幅約達34%,未來會聚焦在NOR Flash應用,力守第四季及2023年價格持穩。股價18日以34.85元作收,量增推升股價站上半年線,並將挑戰36.84元年線壓力區。旺宏的ArmorFlash同時獲得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 140-2(FIPS PUB 140-2)及ISO/SAE 21434 TARA兩項國際安全驗證標準;此外,octaflash也獲得SGS TUV核發的「道路車輛功能性安全」標準ASIL D的汽車安全性標準認證。旺宏也與輝達(NVIDIA)等業者合作,看好車用產品未來可望快速成長。旺宏的車用Nor flash晶片已打入包括NXP、TI、NVIDIA、意法半導體以及高通,未來依晶片廠的設計趨勢,將會將主晶片跟記憶體包在一起做單晶片的概念,以因應客戶的效能需求,預計2023年每輛豪華車款都會使用旺宏的晶片,躍居車用NOR Flash龍頭。
「晶片荒」釋緩解訊號! 缺料壓力有望下半年鬆口氣
隨著近期財報季展開,大陸眾多知名企業高管在財報會討論供應鏈問題,多家高管都釋出同一訊號,看好去年曾造成嚴重困擾的「晶片荒」將有所緩解並帶動下半年業績。甚至部分晶片價格已開始下跌,上海賽格電子市場內一家積體電路店鋪的銷售經理陳佳就舉例意法半導體一款L9369-TR晶片,之前也是缺貨大軍一員,如今價格大跌且現貨充足,下單就可馬上發貨。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任職晶片生產企業的王娜表示,最近感覺到行業的忙碌程度下降,「最明顯的就是6月以後不再加班了」,也開始有客戶表示暫時不下單甚至打算撤單,坦言之前是每天忙個不停,如今稍微可以休息但收入也多少受影響。全球多家供應鏈與晶片密切相關的大型企業,近期先後表態看好「晶片荒」走緩。作為全球工業機器人企業領頭羊的ABB集團在稍早公布第2季財報時表示,年初時半導體短缺嚴重,但情況正在好轉。更由於晶片供應增加,使交付工廠機器人、電機和驅動器的壓力大減,預計未來3個月營收有望取得兩位數成長。ABB執行長羅森格倫也表示,晶片商的產能正在增加,而消費電子等其他行業需求減弱,使得ABB等工業客戶可以獲得更多晶片。另外像現代汽車高管也在財報會議提到,全球晶片短缺的緩解對公司幫助很大,進而恢復工廠的加班和周末輪班;電信設備商諾基亞(Nokia)表示,預計全球半導體短缺問題將在今年稍晚的時候得到緩解。但這波「晶片荒」緩解對象,恐怕還會因產業與個別公司而有所差異,依舊存在長期晶片緊缺現象,例如部分車企仍有備貨焦慮。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日也表示,可能到2024年都將持續面臨全球晶片短缺的問題。甚至據路透日前報導,也有部分中間商持續在搶「晶片轉手財」,並把目標鎖定大陸市場。對部分緊缺的MCU晶片做買進轉手來賺價差,雖沒有透露具體接手價格,但從最初買進、最終賣出價之間已可相差15倍之多。
2021年報五大天王出列 大成鋼、華義竄起
2021年台股上市櫃公司年報揭露31日截止,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手機鏡頭大廠大立光、矽智財(IP)業者力旺分別蟬聯獲利王、績效王、毛利率王,而轉機王則由美國鋁板捲與不銹鋼品最大通路商大成鋼奪得,遊戲軟體公司華義則摘下獲利成長王冠。2021年上市櫃公司年報五大天王(圖/方歆婷製表)台股權王台積電2021年稅後純益高達5,965.40億元,較前一年度的5,178.85億元,更上一層樓,再度勇冠台股獲利王,惟獲利年增率為15.19%,小於前一年度的約五成,毛利率51.63%也微幅小於前一年度的53.1%。儘管近期手機、PC 需求出現雜音,但面對5G、高效能運算(HPC)與車用電子市場等趨勢成形,市場對台積電長線發展依舊樂觀以待。大立光股本長期維持13.41億元,2021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39.28元,已連續2年呈現下滑,並降至8年來新低,但EPS仍是台股中最強。大成鋼則是受惠需求暢旺與鋼價高漲,2021年業績傳捷報,稅後淨利大賺96.73億元,較前一年度稅後淨損5.73億元,大幅好轉,並創歷史新高,EPS為5.76元。去年美國在疫情緩和後,經濟加速復甦,帶動鋁板捲和不銹鋼需求大增,加上鋼鐵原物料行情高漲,與缺櫃塞港等影響,供需嚴重失調,鋼品價格大漲,法人對今年上半年鋼市前景依舊樂觀。華義2020年底私募引進網銀國際為策略投資人,與網銀旗下星城平台聯運,多款遊戲穩定營運,該年起也甩開連續七年虧損,小幅獲利56.4萬元;而2021年全年稅後純益更一舉攀至9,294.4萬元,成長暴增16379.43%。力旺因營運主要以授權金為主,其餘為技術服務,毛利率長期高達100%,穩坐台股毛利王寶座。雖然同為IP廠的M31,毛利率同樣也達100%,但進一步以稅後純益來看,力旺以11.01億元勝過M31的2.53億元。
國內車市/ ARTC攜手八大企業聯盟 打造超強國產智慧車電產業鏈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ARTC、車輛中心)於今(18)日宣布與義隆電子、友達光電、奇美車電、中華汽車、華德動能、成運汽車、創奕能源、大聯大品佳成立「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共同簽署MOU,將結合上中下游產業鏈,建立國內自主車用IC顯示技術能力、開發自主設計車用AI影像暨Mini LED顯示運算晶片組、結合任意型態顯示技術,建立智慧座艙產業自主技術,研製符合國際車用影像感測晶片之ADAS應用模組與系統,並依照電動車廠(EV Bus、EV Car)智慧座艙需求,結合艙內外感測AI技術,打造車輛智慧化的關鍵技術,提升產業價值,建造車電護國群山。車用電子市場爆炸性成長 聯盟建立國內車用零件完整供應鏈據國際產調機構(MarkLines)資料顯示,未來電動車將佔所有公路運輸活動的8成以上。而順應著上述成長趨勢,台灣過去5年車用電子產業的產值,以每年13%的幅度快速增長,2021年將近台幣3,000億元,如今在ICT大廠陸續投入下,預期發展將更為快速,推估2025產值可望達到台幣6,000億元;MarketWatch統計也預估,至2027年全球影像顯示晶片市場規模約為57億美元,車用顯示晶片應用產品-後視鏡與車用智慧座艙的市場規模為504億美元,車用電子產值可望迎來爆炸性成長。目前國內廠商雖分別投入車用晶片、自駕輔助系統開發及任意型態面板開發,但目前車用影像晶片及座艙設計仍在起步階段,採後裝或分散式設計,可達車輛規格功能及智慧化之高端產品仍仰賴進口。因此聯盟整合上中下游廠商,希望透過跨技術整合應用,結合自主AI影像晶片研發、AI影像辨識技術、智慧顯示技術與模組及高演算速度與低耗能,協助產業提供研發技術Know-How與驗證能量,並創造新世代智慧車電產品,將虛實疊合顯示、監控與辨識系統、任意型態顯示技術等各系統進行整合,把握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契機,並建立國內ICT產業鏈與車用零組件完整供應鏈,使國內晶片、AI車用電子、顯示器系統具國際競爭力,承接市場的高度需求。車輛中心董事長黃隆洲致詞時表示,汽車朝向智慧化發展,自動駕駛及智慧座艙是未來兩大主要演進方向,ARTC持續協助產業,將多年來經濟部科技專案所研發的ADAS系統know how,整合台灣優勢,繼上次推動自駕車產業聯盟後,再度帶動上中下游智慧車電產業鏈;與聯盟成員共同努力,結合產業研製能量,打造優質車電產品,攜手邁向兆元產業。整合聯盟成員車電技術 打造上中下游智慧車電產業鏈 為打造中下游智慧車電產業鏈,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 黃隆洲、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儀晧、友達光電副總經理洪泓杰、奇美車電總經理徐學賢、中華汽車副總經理楊鴻慶、華德動能總經理楊誌榮、成運汽車總經理吳忠錫、創奕能源董事長黃振聲、大聯大品佳集團董事長陳國源均出席並簽署這象徵車用電子晶片發展新里程的「車用AI影像晶片與智慧座艙顯示模組產業聯盟」MOU,現場並邀請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等人出席見證,未來聯盟成員將充分發揮所長,精銳盡出共同打造車電護國群山,相關技術包含: 義隆電子提供車用AI晶片研發與製造技術:車用顯示驅動設計、Mini LED顯示模組、及高功率/低能耗車規設計。 奇美車電提供AI影像辦識技術:車內/外ADAS系統開發、動態影像調校技術、及整合智慧感測模組友達光電提供車用暨座艙顯示技術:任意型態(平面或曲面)顯示模組、及自適應環境顯示技術。大聯大品佳集團提供晶片市場行銷及應用。中華汽車、華德動能、成運汽車、創奕能源等提供系統搭載與市場應用:亦即投入商品化推動,將各項新興產品導入自家智慧車輛,進行實證運用。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儀晧則說明,聯盟將藉由整合各自擁有的技術,帶動智慧車電產業鏈,未來的目標將不僅是國內,也將放眼全球車電市場,提供包含AI影像晶片應用、艙外應用、艙內應用、影音應用等汽車產業進階應用,包含,為台灣打造一條龍的車電產業製造線。
鴻海以25.2億元搶下旺宏6吋廠 將打造第三代半導體廠布局EV
自4月份傳出要出售6吋晶圓廠的旺宏(2337),在多家搶親下今(5)日花落誰家答案揭曉,由鴻海(2317)集團以25.2億元接手。此舉將大幅增加鴻海集團在代工驅動IC、電源與車用相關晶片領域的戰力,也為一手催生MIH電動車聯盟的鴻海再打添EV資源。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第三代半導體正由4吋轉到6吋,買旺宏這座廠正剛好,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則表示,未來這將是一座先進的6吋廠。今天鴻海聯手旺宏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由鴻海董事長與旺宏董事長吳敏求一同主持舉行,說明鴻海以25.2億元向旺宏收購其6吋晶圓廠廠廠房及設備, 旺宏這座6吋廠月產能約1.5至2萬片,主要為客戶代工驅動IC、電源與車用相關晶片;預計今年年底會完成交易,新設備的交期預計要10個月。幾個月前市場傳出旺宏要以10億元出售6吋晶圓廠時,就吸引不少企業有意收購,包括特斯拉、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日商東京威力科創等。吳敏求則透露,即使在與鴻海談定價碼後,還是有其他公司想出更高價來搶下這座廠,但基於誠信,交易已經確定也就不會改變(deal done is done)。在2009年就跨入車用電子市場的旺宏,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車用電子供應商,規模僅次於美飛凌。吳敏求表示,為提升先進技術及國際競爭力,旺宏將專注發展12吋晶圓廠業務,尤其在未來產能擴充後更將著重3D NAND及先進NORFlash的研發製造。劉揚偉表示,鴻海的目標是要在2025年打造出2000萬台電動車的規模,為台灣電動車產業打出一個很好的基礎,也是鴻海3+3的策略投資規劃,將用來開發與生產第三代半導體,特別是電動車使用的SiC功率元件,也會輔以矽晶圓的產品如微機電系統MEMS等,契合鴻海發展半導體、電動車、數位健康等事業的戰略需求。目前鴻海集團直接和間接營運的還有2座8吋晶圓廠,位居鴻海6大產業之一的半導體,年營收已經超過700億元。
「中國電子第一街」沒落 美妝生意逐步搶占
被稱作「中國電子第一街」的深圳華強北,48個商場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是完全轉型做起美妝生意。長達4年的地鐵工程、日益普遍的網購習慣、電子產品消費週期變短,再加上今年嚴重的新冠疫情都衝擊到華強北既有的電子產品銷售。2017年3月,位於華強北的明通數碼城開始轉型做起美妝業,在它的帶動下,48個原本只銷售電子零件、電子消費產品的商場,目前已有至少10個開始或已經全部轉做美妝品;明通商場7至8平方公尺的鋪租已漲至每月5萬元(人民幣,下同),而且一位難求。新浪財經以「轉業:美妝的進、數碼的退」形容華強北的轉型。1980年代初,華強北以最齊全的電子產品及最低廉的價格,創下日均客流量超過50萬人次、年銷售額超千億元的紀錄。騰訊、TP-LINK、海能達等大陸知名企業原先都只是華強北的小攤商。當時,「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10年前的頂峰時期,就像明通數碼城董事長林建華曾說過,「華強北上市的新款手機(白牌手機),24小時之內就可能出現在世界另一個角落」、「只有你想不到的款式和型號,沒有你買不到的手機」。不過,隨著大陸自產品牌手機崛起、國外品牌新品全球同步發售,華強北的白牌手機就失去優勢。屋漏偏逢連夜雨,因地鐵施工,2013年2月27日至2017年1月13日長達4年的時間裡,原來雙向四線道的華強北路封路施工。這對於華強北來說,幾乎就是致命一擊。據新浪財經現場採訪,明通商城的美妝店生意紅火,但相隔不到20公尺的振華數碼城卻人流稀少,偶有駐足在大廈前的三兩人群,湊近一聽,也是在商量去明通拿貨。擁有十餘年從業經驗的姜叔表示,前兩年他關掉在華強北的手機店,盤下明通的店鋪做美妝,同時在華強北步行街的「女人世界」商場(9月16日才開幕)又開了一家賣進口零食的店。對於轉業,姜叔表示也是無可奈何之計,「當時賣一台幾千元手機利潤最後只剩下兩元,而一支百元口紅利潤也是兩元,你說怎辦?」隨後,在提起前一段時間有個客人在他那一次下了一百支口紅訂單時,姜叔語氣又從無奈轉為激動。另據《河南商報》報導,華強北的商戶中,60%至70%是潮汕人;潮汕人善經商,當華強北電子業每況愈下時,他們立即轉行做美妝;現在,美妝經營面積在華強北達到2、30萬平方公尺,10幾平方公尺的商鋪轉讓費用一度漲至200多萬元。不過,危機也是轉機。深圳華強電子世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彬指出,華強北變了,原來以電子業為主,現在有了美妝欲平分天下,但作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截至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電子零件集散中心;因此,疫情期間,有的電子原料因為海內外都缺貨,價格一度暴漲,像3C、個人電腦、遠端教育等相關產品的銷量,都有增長。陳俊彬指出,這幾年經過調整,華強北的電子零件在大陸的市場份額已恢復至60%,未來還有望恢復至70%至80%;華強北憑著30多年在行業的積澱,靠著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前瞻的國際視野、強大的硬體製造能力,以及無人能及的現貨市場,贏得了中小貿易企業對其非同尋常的忠誠。陳俊彬說,今年以來,電容電阻、二三極管、晶片等電子原料的漲價帶動了華強北整個電子市場的繁榮,鑒於此,他對華強北的未來再次充滿信心。
【經營權大勝內幕】公司派30﹪股權也是可以打贏市場派54﹪ 專訪劉兆生透露關鍵
「當年駿熠電子公司派以30﹪股權,打敗市場派54﹪的策略運用,至今仍是謎。」主導此場上市公司經營權戰役的兆紳管理顧問董事長劉兆生與搭檔信誼爾雅法律事務所律師朱日銓,有給予一些解方說明。同為網通大廠的友旺科技(已更名兆勁科技)在原大股東多年經營不善之下,於2018年初被市場派拿下經營權,同年6月劉兆生接受大股東及現任董事長紀政孝邀請,協助兆勁科技的改革與轉型。在此之前,劉兆生已先後帶領兆紳團隊進駐多家體質不善的上市櫃公司並在大股東的授權下,以副董事長的身分主導變革,包括眾星國際、久大資訊、遠昇科研、駿熠電子等「轉虧為盈或改革轉型」實例。劉兆生表示,經營一家穩定的公司容易,但公司一旦因為大環境或人謀不臧導致衰退,進而陷入缺糧草缺人才的惡性循環下,如何苦撐進而改革轉型,都需要有魄力的新進專業經理人執行變革。105年6月上櫃公司駿熠電子市場派以監察人發動全面改選,雙方陣營於同年8/3-8/4共召集了4場股東臨時會極為混亂,當時市場派已集結股權及委託書約54%即將拿下經營權。駿熠電子大股東、董事長衛純菁原先已委任多組律師團隊每天開會卻苦無對策,因為律師懂得法條,卻不見得懂得善用董事會議程、股東會議事規則、委託書處理準則、委託書配票等搭配訴訟攻防做最有效的策略運用。劉兆生兆紳團隊協助公司派在僅有30%持股的劣勢下,策略運用得宜仍打敗市場派集結的過半股權挑戰,並成功協助駿熠電子公司派守住經營權。劉兆生低調微笑著說,一切都是董事長衛純菁的福氣與老天爺的保佑。但他還是一再強調,公司派如何善用主場優勢,「策略人人會講,但經由實戰經驗累積的攻防來主導選戰,是自己8年來主導數十場股東會改選不敗的秘笈。」目前多家上市公司掀起的公司經營權大戰,劉兆生提到自己從101年起,便攜手律師朱日銓用盡各種策略招數,進而在受邀參與主導的經營權攻防中,最後皆大獲全勝。
【戒不掉的政治癮3】 妄想當台版甘迺迪 財閥從政無善終
郭董參選立委,除了政治考量外經濟因素也是考量原因之一,近來開始有媒體報導鴻海的財務吃緊狀況,由商而政是加速公司轉型的有利途徑。國內及世界各國都有前例,但財團首腦進入政界,很多無法把持底線,造成無可追悔的遺憾。郭台銘個人或許沒有金錢壓力,但鴻海集團的財務壓力日益吃緊,原因是鴻海的金雞母美國蘋果公司的銷售因為中美貿易戰,再加上包括中國在內等新興國家的產品分食消費電子市場,蘋果手機銷售下滑,直接影響鴻海的獲利,而鴻海旗下各企業在大陸的投資達數千億台幣,相較台灣投資多出數十倍,當初寧可放棄大陸投資,執意參選總統,其動機就引起許多人的猜疑。若想在台灣重新出發,掌握台灣的政策與預算方向,對於企業絕對有所助益,雖然郭董退出總統爭奪,然而立法院確實也算是機樞要津,透過立委職權與公營銀行打交道,過去郭董在大陸利用租稅等鼓勵政策優勢成為台灣首富,深知單打獨鬥尋求轉型不切實際,錢與權結合才能無往不利,一旦他進入立法院還可以王金平為參謀智囊,再結合台灣民眾黨、無黨籍成員,收編游走國、民兩黨邊陲的友郭立委,形勢如虎添翼,即使無法奪下國會龍頭寶座,其所形成的龐大跨黨派政治聯盟勢力,絕對有能力與立法院院長分庭抗禮,更長遠的算計當然不在話下。財閥從政,以美國為例,上週傳出選定將下一屆G7會議在總統川普所屬的佛羅里達州高爾夫球場舉辦,引發國內外一片譁然,紛紛批評他不知迴避利益關係,雖然白宮和川普本人一度否認上述指控,最後仍不得不屈服於輿論批判而縮手,其粗糙的行徑令人側目,「商人總統」自上任以來爭議不斷,尤其減稅政策更被視為是擴大美國貧富懸殊的幫凶。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連任兩屆立委,因力霸案數度入監服刑,現仍等待賄賂罪判決定讞。(圖/報系資料庫)翻開立法院史,國內財閥進入國會不乏前例,叱吒一時前華隆集團董事長翁大銘和東森集團王令麟,當年他們都曾「豢養」一批立委,後來察覺這批「食客」日益坐大、身懷二心,因而決定「錢權結合」自己挺進立院,但最後也因而成為媒體監督焦點,落得觸法入獄。以商養政,由政助商,這在美國是常見的例子,甘迺迪家族、布希家族都是財團入主政治,甚至領導國家,而郭董也經常將「政治應該為經濟服務」這句話掛在嘴上。對於郭台銘可能參選,郭台銘幕僚表示,選舉將到,謠言四起,地方人士純屬猜測,目前無此規劃。郭台銘為郭家軍李縉穎站台造勢,李縉穎是國民黨前立委李嘉進的兒子,顯見郭台銘在國民黨內布局也頗深。(圖/王永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