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刺激
」7旬老翁突發顏面麻痺 中醫針灸一周後好轉
71歲王先生今年5月某個早晨起床刷牙時,發現漱口水會從嘴角流出,右側上下嘴唇及臉頰感覺麻麻的,右側耳後也有輕微疼痛感。太太發現王先生的臉部左右不對稱,右半邊明顯鬆垮,閉眼時右眼無法完整閉合。隔天王先生至西醫檢查,被診斷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醫師開立類固醇及B群控制發炎、減少神經受損、幫助修復神經,並建議至中醫針灸,增強療效。因此,王先生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尋求治療,經過一個禮拜的針灸治療,臉部左右不對稱的狀況有明顯改善,持續追蹤治療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廖皓涵指出,王先生的狀況是典型的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狀,包括急性、嘴角不自覺流水(口水或漱口水)、嘴角歪向正常的那邊(表情不對稱)、法令紋消失、眼皮無法閉合、臉部有麻鈍感、有些人會耳後疼痛、聽覺異常或味覺異常。要非常注意的是,如果伴有半邊肢體無力和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抬頭紋沒有消失(可完整閉眼),需馬上到醫院求助,很可能是腦中風。另外一種情況是伴隨耳朵疼痛、耳朵附近出現水泡,這是由帶狀皰疹造成比較嚴重的顏面麻痺,稱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需要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造成貝爾氏顏面麻痺的原因與病毒感染有關,黃金治療時間是72小時,八成的病人在三個月內會復原,比較嚴重的患者有可能拖到1-2年才痊癒,也可能留下後遺症。中醫觀點認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正氣不足,風邪入中。二,痰濕內生,阻於經絡。三,氣虛血滯,經脈失濡。治療常用針灸疏通經氣,頭部穴位可取翳風、魚腰、攢竹、陽白、瞳子髎、顴髎、迎香、地倉、頰車、人中、承漿、風池、下關。遠端可取合谷、足三里、外關、太衝、內庭,更可在慢性期加電刺激神經幫助肌肉收縮、消除水腫、增加循環,以縮短復原時間,也可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開立中藥,加強祛風、清熱、利濕、化痰、補氣血等,幫助局部循環改善,加速神經修復。並調養體質,提升免疫力,避免再次發作。廖皓涵說明,患者平常可以多做嘟嘴、抬眉、微笑、閉眼等表情動作,或是嚼口香糖,訓練神經與肌肉。同時應注意面部保暖,可用溫毛巾熱敷。避免臉部吹風、洗冷水。若眼睛因無法閉合而乾澀,可用人工淚液維持濕潤,睡覺時可用透氣膠布黏住眼皮幫助閉合,或是用紗布沾生理食鹽水覆蓋保濕。飲食上避免辛辣烤炸食物,如麻辣鍋、麻油雞、蔥、蒜、炸物等。應注意均衡飲食,多吃綠色蔬菜。最後,請保持心情輕鬆,避免過度勞累及緊張。貝爾氏顏面麻痺大多數會痊癒,不必過度焦慮擔心,以免心理負擔影響恢復力。
全身麻醉醒來卻像鬼壓床?醫揭原因 1招回復肌力
「醫生,我上次全身麻醉醒來好像鬼壓床一樣動都不能動,我拼命想跟護理師講,結果什麼都說不出來。」在麻醉醫師的術前訪視中,偶而有病人會對過去的全身麻醉提出這樣的經驗,以病人感受上最常見的形容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不了、像鬼壓床一樣。麻醉醒來不能動 肌肉鬆弛劑占比大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部王逸萍醫師表示,醫師能藉由回溯病人過去的麻醉方式和麻醉上使用的藥物,可以查見幾種藥物為可能影響的原因,而其中肌肉鬆弛劑的殘留占了極大比例。王逸萍醫師說明,肌肉鬆弛劑的使用,會讓手術部位肌肉適當的放鬆及靜止,避免筋肉不自主的活動而影響手術的進行,但肌肉鬆弛劑可能會有呼吸肌群及呼吸輔助肌鬆弛的副作用,也就是在病人甦醒後可能有吸不到氣、動不了等像鬼壓床的情況。回復劑幫助肌力回復 肌肉張力監測儀隨時注意想要減少這樣的副作用,除了醫師給予病人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也須隨時監測病人肌力回復的情況。王逸萍醫師指出,以目前肌肉張力監測儀的發展來說,已有非侵入性且攜帶型的監測儀器,醫師只要透過病人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得手指肌力的運動情況,即可判斷病人肌肉張力回復的情形。同樣的監測儀器,若使用於術中,醫師監測病人在使用肌肉鬆弛劑後肌力放鬆的程度,可助於外科醫師手術的順利性及安全性。預先討論及溝通 訂立適合的麻醉計畫王逸萍醫師建議,若過去有術後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及張不開眼等經驗,或有此擔憂的病人,可於麻醉醫師術前訪視時,預先與醫師討論及溝通,經評估後訂立最適合的麻醉計畫。
手術醒來動不了?患者吸不到氣嚇喊「像鬼壓床」 麻醉醫師揭原因
「醫生,我上次全身麻醉醒來好像鬼壓床一樣動都不能動,我拚命想跟護理師講,結果什麼都說不出來。」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部王逸萍醫師說明,在麻醉醫師的術前訪視中,偶而有病人會對過去的全身麻醉提出類似經驗,以病人感受上最常見的形容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不了、像鬼壓床一樣。王逸萍說明,醫師能藉由回溯病人過去的麻醉方式和麻醉上使用的藥物,可以查見幾種藥物為可能影響的原因,而其中肌肉鬆弛劑的殘留占了極大比例。肌肉鬆弛劑的使用,會讓手術部位肌肉適當的放鬆及靜止,避免筋肉不自主的活動而影響手術的進行,但肌肉鬆弛劑可能會有呼吸肌群及呼吸輔助肌鬆弛的副作用,也就是在病人甦醒後可能有吸不到氣、動不了等像鬼壓床的情況。醫師表示,想要減少這樣的副作用,除了醫師給予病人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也須隨時監測病人肌力回復的情況。以目前肌肉張力監測儀的發展來說,已有非侵入性且攜帶型的監測儀器,醫師只要透過病人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得手指肌力的運動情況,即可判斷病人肌肉張力回復的情形。王逸萍提到,同樣的監測儀器,若使用於術中,醫師監測病人在使用肌肉鬆弛劑後肌力放鬆的程度,可助於外科醫師手術的順利性及安全性。醫師建議,若過去有術後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及張不開眼等經驗,或有此擔憂的病人,可於麻醉醫師術前訪視時,預先與醫師討論及溝通,經評估後訂立最適合的麻醉計畫。
65歲婦骨折痊癒 關節仍疼痛不能出力!「這樣復健」順利重返職場
65歲從事清潔工作的張太太車禍,導致左手遠端橈骨骨折,在施行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後,順利出院在家休養。一個多月過去骨頭日漸癒合,但竟發現左手不太能出力,用力時腕部感覺疼痛需依賴止痛藥,導致不敢用左手做事,無法騎機車、也不能返回需搬運負重的職場環境。手腕往尺側偏移 致關節角度受限後來張太太在家人陪同下至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復健科就診,經楊立群醫師檢查發現因關節攣縮使手腕往尺側(小指側)偏移,造成局部壓痛及關節角度受限,安排職能治療師協助張太太量身製作透氣貼合的腕部副木協助傷腕關節維持在正常角度,並規劃物理及職能復健療程,多管齊下治療病症,順利返回職場。先恢復日常自理 再增加訓練強度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復健科物理及職能治療師團隊依據張太太病情量身安排復健計畫,進行紅外線與經皮神經電刺激等物理治療,幫助肌肉放鬆、止痛,增加軟組織延展性、促進局部循環代謝,搭配職能治療師規劃的功能性訓練,增進左手腕關節活動度、手部精細動作與肌力,幫助增強左上肢力量及功能,並給予相關活動和工作安全的衛教知識,居家時也能自主訓練並避免患部受傷。醫病共同努力 恢復正常活動楊立群醫師表示,骨折術後的復健治療相當重要,除了能減少疼痛時間,也能降低關節沾黏與攣縮的機率,加速患部預後效果,早日回歸器官正常功能,增進自理能力並縮短重返生活常軌及職場的時間。楊立群醫師也提醒,復健過程中的毅力和堅持也是必備的條件之一,並配合醫師、物理及職能治療師的復健課程規畫及衛教,擺脫骨折復原的後遺症,重拾有力的人生。
原發性顫抖「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 「神波刀」非侵入精準治療
67歲馬女士罹患帕金森氏症,108年起於臺北榮總神經內科門診定期追蹤,藥物治療雖症狀有所改善,但右手及腿部顫抖,面部表情僵硬導致說話變慢,手腳顫抖或僵硬造成寫字或如廁困難,無法正常生活。經縝密的術前評估,於去年5月接受神波刀治療,術後右手及腿部震顫立即獲得改善,術後1個月完全沒有顫抖的情形,術後4個月未出現顫抖情形,腿部輕微僵硬,有時候會忘記服藥但並沒有感覺異常,至112年年底追蹤,術後狀況維持良好。80歲劉先生,40多歲開始出現右手震顫,顫抖症逐漸惡化。休息時震顫會減輕,想做事時顫抖的情況更加明顯,讓他無法寫字,也很難維持日常生活。經縝密的術前評估後,劉先生於112年4月接受神波刀治療。顫抖情形顯著改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術後1個月、3個月、5個月的追蹤,狀況維持良好。臺北榮總神經外科引進「神波刀」手術,以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打斷顫抖神經迴路,非侵入性,不需開顱、無需麻醉,成功治療「原發性顫抖症」及「帕金森氏症」患者,未來可望用於癲癇、肌張力不全、強迫症等治療,為神經疾病患者一大福音。有些人雖四肢健全,卻因原發性顫抖症或帕金森氏症而不能獨立生活,連夾菜、倒水、擠牙膏、刷牙等日常基本動作都很困難,更遑論工作,不但難以維持生計,更影響自我的社交活動與心理健康。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李政家醫師表示,臺灣約有40萬人罹患原發性顫抖症,比帕金森氏症還要常見,原發性顫抖是因為神經退化,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顫抖,老年人最常見,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有逾半數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目前預估國內約有40萬人有此困擾,其中約10萬人的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除了寫字無法準確握筆,拿杯子卻把水灑出來,連穿衣、簽名都成挑戰。李政家醫師說明,一般不論治療原發性顫抖或帕金森氏症都會先採用藥物治療,若症狀無法控制,則須進一步進行手術治療,例如丘腦切開術 (Thalamotomy)或裝置深部腦刺激器(DBS),兩者都需進行開顱手術,鑽一個小洞,以電燒專用的鈍針深入丘腦,進行燒灼或植入電刺激晶片持續電刺激,兩種手術治療成效顯著,但許多病友忌憚開腦,以及體內需安放電極後的風險而裹足不前。李政家醫師指出,相較於傳統外科侵入式手術,神波刀是一種非侵入性無創的精準治療,無須在病人腦中植入電極及電池,透過超過1000個超音波晶體聚焦能量在丘腦,加熱局部腦區使得神經壞死,打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過程中無須麻醉、無須打開頭骨,避免感染、腦出血等併發症,在病人清醒下進行治療,搭配MRI核磁共振導航,準確定位,並導引能量至目標的神經核一次完成,術中評估,立即達到治療效果,用來治療原發性顫抖成效顯著,提供神經疾病患者更多治療選擇,
全台慢性疼痛人口高達1/3! 「高端神經調控治療」精準治療
全國慢性疼痛人口高達1/3。50歲的陳先生,因脊椎損傷致下肢癱瘓,每天吃10幾顆止痛藥、吃了20年仍疼痛不已!經由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神經脊椎外科主任陳德誠施做「脊椎嗎啡幫浦手術」,大幅減少疼痛及止痛藥劑量,讓陳先生終於能順利工作。陳德誠表示,「高端神經調控」包括「脊髓神經刺激器」與「脊椎幫浦藥物推進治療」,可以帶領慢性頑固病人走出疼痛困擾。慢性疼痛8大治療方式陳德誠表示,全國慢性疼痛人口高達1/3,因慢性頑固疼痛而無法正常工作則有2%(約50萬人)。疼痛是一種中樞或周邊神經系統所引發的不正常的感覺大都由於神經系統損傷或發炎後所造成,慢性疼痛並不會隨著時間消失,甚至比急性疼痛要長,而且大多數藥物治療療效有限。針對慢性頑固性神經疼痛,現可藉由「高端神經調控」緩解疼痛。基本藥物復健治療針灸微侵犯性局部電刺激高頻熱凝療法神經阻斷手術脊髓神經電刺激高端神經調控療法脊髓神經刺激器「脊髓神經刺激器」由4個器材組成:經皮穿刺電極、外科電極、神經刺激器、病患程控器,利用電池產生微量電流,釋出至脊椎中樞及周邊神經,改變疼痛閥值,屬於微創治療方式,不會破壞神經,約可緩解50%以上的疼痛。適合慢性頑固性腰腿痛、脊椎手術後持續性疼痛綜合症、周邊缺血性疼痛等患者。70多歲魏女士,數年前接受脊椎手術後持續疼痛,後續數次翻修脊椎手術都無法改善,於今年接受脊髓神經刺激器植入後,大幅改善其疼痛,終於能夠出行走甚至進行旅遊規劃。脊椎幫浦藥物推進治療若病人經醫師評估較適合幫浦藥物治療,會先在病人腰椎地方穿刺進行藥物注射,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進行幫浦植入手術,依病人藥物使用劑量來定期灌注。可大幅減低口服藥物劑量及副作用,能更有效控制疼痛,且可依病患疼痛時間做多段數調整。另一位40多歲黃小姐為先天腦性麻痺患者,有肢體抖動與痙攣情形,初期口服藥物及肉毒桿菌注射尚可控制,頸椎也因為抖動異常產生骨刺神經壓迫,多次手術成效每況愈下,經評估接受「脊椎鬆弛劑藥物幫浦手術」,大幅改善抖動也延緩其脊椎退化。「高端神經調控治療」對於慢性頑固性神經疼痛,提供微創不破壞神經且可逆性治療。新一代神經調控裝置體積減小且採用無線體外充電,可使用10年以上。醫師提醒,目前這類治療醫材部分需自費負擔,建議必須找有施作經驗的神經外科,或疼痛科、醫師評估進行測試及植入。
滑鼠手、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新利器 +RF超高脈衝射頻治療疼痛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潘昱僑報導】現在人生活幾乎離不開電腦、手機,長期使用下來可能會產生俗稱的「滑鼠手」,也就是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此外,它也常好發在需做重覆性手腕活動的職業上(如:廚師、家庭主婦等)可說是一種職業病,而孕婦也可能在懷孕後期因為水腫的關係造成手腕神經壓迫。腕隧道症候群除了傳統的藥物、手術治療外,現在也有+RF超高脈衝射頻可以幫助舒緩疼痛。臺灣大學醫學工程系林啟萬教授表示,透過研究發現超高頻電刺激,能穿透較厚的脂肪組織像髓鞘、細胞膜,電場會影響細胞內疼痛的感受、分子(如:發炎的生物分子)表達等,進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腕隧道症候群如何治療? 疼痛只能使用止痛藥嗎?手麻、手痛可能是因為神經壓迫導致的「腕隧道症候群」症狀。中國附醫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溫永銳醫師表示,手腕的「正中神經」可能會因為水腫,或是工作導致手腕中間的「橫韌帶」肥厚而被壓迫,進而產生手麻的症狀,嚴重可能會持續性疼痛,甚至影響到工作、生活,這時可能就需開刀治療。不過,如果只是初期輕微麻痛的話,可以先用消炎止痛藥、護具、習慣改變等方式進行治療。但是有些人怕吃止痛藥會傷腎、傷胃,這時或許可以使用+RF超高脈衝射頻舒緩麻痛問題。溫永銳主任說明,+RF超高脈衝射頻是50萬赫茲的超高頻率,遠高於傳統幾百或幾千頻率的電刺激治療,研究發現它有神經阻斷的效果,使用時病人不會有麻的感覺,肌肉也不會因此有跳動的現象,目前建議1天使用1次,每次15分鐘,幾分鐘的刺激就可以產生幾小時到幾個禮拜的止痛效果。+RF超高脈衝射頻舒緩疼痛 未來有望多元發展+RF超高脈衝射頻疼痛舒緩系統透過經皮式電刺激器,以非侵入方式針對體表淺層神經進行治療,目前設定腕隧道症候群為第一適應症。溫永銳主任表示,腕隧道症候群的病人經過刺激後, 2個禮拜麻的感覺仍可減少三分之一,這跟傳統藥物不一樣,因為傳統藥物對麻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差的。目前超高脈衝射頻經皮刺激器已通過食藥署(TFDA)核准,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未來有望更多元發展。國內生技公司張季衡總經理表示,這項治療去年就拿到FDA的許可,今年7月正好拿到臺灣TFDA,接著又拿到馬來西亞上市許可,目前用在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等,未來預計往中醫診所去提供一些新的刺激技術等應用。臺灣大學醫學工程系林啟萬教授也提到,其實包括巴金森氏症的震顫、膀胱過動症、皮蛇的疼痛等都可以有治療效果,但是這些在臨床上都需要再進一步的驗證。疼痛小心越拖越嚴重 應盡早就醫獲正確診斷、治療隨著科技進步疼痛治療方式也日新月異,溫永銳主任表示,希望藉由超高脈衝射頻等神經調控方式,讓患者不用吃藥,採用非侵入性的方式,就可以獲得有效的治療,而神經調控也是目前疼痛治療在推展的一個方向。而溫永銳主任也提醒,疼痛和其他疾病一樣應盡早治療,若早期沒有好好處理,後續處理、控制會越加困難,此外手麻、痛除了腕隧道症候群外,也有可能是頸椎問題導致,民眾應就醫透過檢查、診斷再獲得正確的治療。
腕隧道症候群福音! +RF超高脈衝射頻治療新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C產品用不停 夜半失眠手麻痛醒30歲上班族小敏,是3C重度使用者,除了上班手機、筆電不離身外,下班也喜歡打手遊紓壓。直到連續幾日,睡到半夜總是突然被手指傳來的麻木、疼痛感驚醒,再加上白天抓握東西時,手掌總是傳來陣陣刺痛感且力不從心,才察覺異狀就醫,診斷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諮詢醫師建議後,使用+RF超高脈衝射頻疼痛舒緩系統,大幅緩解手麻疼痛症狀,睡眠品質獲得改善。平日也減少使用3C時間,搭配夜間配戴護具及適度的伸展操放鬆肌肉,症狀明顯逐漸好轉。腕隧道症候群福音 +RF超高頻脈衝射頻提供治療新選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溫永銳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 俗稱「滑鼠手」,常見好發於需做重覆性腕部活動的職業,如:長時間使用鍵盤、滑鼠的上班族、家庭主婦、職業司機、餐飲業等,因過度使用手腕,導致正中神經被腕橫韌帶長期壓迫,讓手指與手掌產生麻木無力與疼痛感,嚴重時疼痛還可能延伸到手臂、肩頸。過往臨床治療可透過復健、穿戴護具、藥物治療或低頻電刺激等來暫時舒緩疼痛症狀。溫永銳醫師說明,最新研究顯示「+RF超高脈衝射頻」因具備高穿透率特色,針對感覺神經進行痛覺訊號阻斷。根據臨床58位患者,將刺激器貼於病變手腕上治療15分鐘後的測試結果,疼痛不僅明顯減輕,且依病人症狀,效果最長可達14天,有別於傳統低頻電刺激,只有數小時止痛效果。此外,+RF超高頻脈衝射頻的無感刺激,除了提升治療舒適度,也能減少止痛藥物攝取,避免成癮等副作用,提供患者治療新選擇。+RF專利獲國際認證 有望延伸適應症臺灣大學醫學工程系林啟萬教授表示,+RF超高脈衝射頻是與台灣生技業者共同研發的全球獨家專利技術,應用其技術的疼痛舒緩系統裝置,近日也通過衛福部TFDA認證,並於美國取得FDA上市許可,目前設定以「腕隧道症候群」為第一適應症,後續適應症預期可擴大至體表周邊神經相關疼痛,如: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神經痛、手術傷口疼痛、足底筋膜炎等,期望造福更多飽受慢性疼痛之苦患者,提升生活品質。遠離滑鼠手! 預防勝於治療溫永銳醫師指出,過往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40至50歲,又以女性發病機率較高,但近年臨床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多為3C重度使用者或電腦族群。呼籲民眾一旦出現手部刺麻、疼痛感,或是抓握東西無法使力,應儘速就醫檢查,避免罹患腕隧道症候群不自知,嚴重還可能導致肌肉萎縮,需接受手術治療。另外,也建議高風險族群平日可配戴護腕保護關節,多按摩手部改善血液循環,並減少工作量多休息,才能遠離「滑鼠手」。
病痛纏身罹憂鬱症 脊髓刺激術讓她痛感減半
今年23歲的林小姐,在大學時期確診「僵直性脊椎炎」,由於下背不斷反覆出現劇烈疼痛,不得不休學在家養病。經過四年的治療後,雖脊椎炎得到控制,但仍無法有效緩解疼痛,即便服用高劑量的嗎啡類止痛藥物也不見成效,甚至反覆嚴重背痛住院治療罹患憂鬱症。所幸,在接受「脊髓刺激術」後,林小姐的疼痛情形已大幅改善,術後至今一年多,不僅停用九成以上的止痛藥,也不必再服用抗憂鬱藥物,開心恢復正常生活,並於年初順利步入職場工作。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可能是「慢性疼痛」?當疼痛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治療後仍反覆發作就會被歸類為「慢性疼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腦神經外科林宥潤醫師解釋,一旦進入到慢性疼痛,神經系統會從身體接收到錯誤的疼痛訊號,這種痛感腦部無法正確分辨輕重度,經常造成病人極大的困擾,不少患者因此失眠、罹患憂鬱症,甚至喪失工作能力。而當人體長期處於失眠及情緒鬱悶的狀態下,不只會導致身體壓力指數上升,增加未來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進而增加惡性腫瘤的機會!慢性疼痛治療新利器,「脊髓刺激術」讓痛感減半!針對疼痛長達六個月以上的慢性難治型疼痛,林宥潤醫師表示,患者可以選擇透過「脊髓刺激術」來治療。這是一種神經調控手術,醫師會依照病人疼痛的部位和形態,來選擇植入神經刺激器晶片的部位,例如在頸椎、胸椎、腰椎,透過通電以後產生的電刺激模組來阻斷疼痛訊號傳導,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以高雄長庚醫院為例,目前脊髓刺激術的治療成效可減痛一半以上,同時還能讓口服止痛藥量砍半。脊髓損傷患者福音,電極刺激+復健有望恢復行走能力此外,此療法也是脊髓損傷患者的一線機會,林宥潤醫師解釋,脊髓損傷會破壞脊髓神經元與終端末稍神經之間的聯繫,損傷節段以下區域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會發生部分缺陷甚至完全喪失,依照損傷部位,會導致全身或下半身癱瘓,除了因癱瘓無力生活無法自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外,更會有排尿排便困難、呼吸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慢性頑固性神經痛等問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腦神經外科石富元醫師補充,目前尚無絕對有效治療慢性脊髓損傷的方法。而近年來,多項國內外人體與動物研究皆證實,脊髓電刺激術可活化神經、增加神經可塑性以利建立新的神經迴路,手術中依照病人脊髓損傷位置且參照病人症狀,在適合的位置植入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流到神經節控制的相關肌肉群,可以增強改善原本癱瘓的肌肉能力,再搭配上積極的復健治療,甚至可以恢復行走的能力,同時也可降低原本因脊髓損傷遺留的神經痛與肌肉僵直緊繃張力過強的後遺症。電池年限最長九年,MRI檢查也不受影響!由於脊髓刺激術必須分兩個階段進行,先植入測試電極導線做短期治療測試,確認療效後,再將永久神經刺激器植入體內,以達長期治療效果;換言之,患者可在第一階段結束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第二階段。統計顯示,七至八成的病人在測試治療後可確認療效,最後選擇接受植入永久神經刺激器的病人,滿意度可高達八成。石富元醫師表示,由於神經刺激器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給予電刺激,等於無時無刻在做疼痛抑制治療,因此能夠減少患者服用止痛藥物的頻率與施打嗎啡類藥物的劑量,大幅減輕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加上電池充電速度快,且平均年限可達九年;若病患需進行MRI檢查也不受影響。脊髓刺激術可以大幅減緩疼痛,降低了憂鬱的傾向,且能回復病人原本的生活品質。帶狀疱疹、偏頭痛都有效,但脊髓刺激術非萬靈丹林宥潤醫師常跟病人形容,疼痛就像消防警鈴,儘管不論慢性心絞痛、四肢缺血性疼痛、下背痛、頸椎神經根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還是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都可以透過脊髓刺激術來改善,但在進行這類治療之前,必須先確認體內沒有其他可能引起疼痛的病灶,才能進行疼痛介入治療。石富元醫師也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脊髓刺激術雖然能良好控制疼痛,但防微杜漸,假如有疼痛持續超過兩週,建議盡快就醫診治,別等到惡化成慢性難治型疼痛時才處理!
中醫也能治運動傷害! 用「它」放鬆肌肉、降發炎反應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運動傷害的範圍非常廣泛,只要是運動所造成的身體損害都跟運動傷害有關,運動傷害不只是運動員的專利,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從事各式各樣活動或運動時,都有可能產生運動傷害。急性和慢性傷害 立即處理可降低嚴重程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楊鯉源表示,運動傷害可分為急性傷害和慢性傷害。急性傷害像是肌肉拉傷、挫傷(淤青)、骨折、擦傷、扭傷,若立即接受適當之處理,則可降低傷害的程度。如果過度運動,沒有適當休息所累積的傷害稱為慢性傷害,會產生各種慢性發炎,例如肌腱炎、關節炎等。中醫運動醫學 靈活運用經絡筋膜理論楊鯉源說,中醫運動醫學介入時,經由患者整體受傷狀況及身體動態模式來分析,例如常常聽到的頭痛醫腳、腳痛醫頭就是根據人體的經絡筋膜理論來治療。此外,有時有些病症是體質或內科疾病造成的,需要內傷外治,中醫也可以同時處理,使身體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中醫根據運動傷害的多樣性和多變性,靈活運用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打造「個人化醫療」,使選手擁有最佳的身體狀態上場比賽。針灸短時間內放鬆肌肉 降低發炎反應中醫運用針灸、電刺激、傷科推拿等各種方式來減緩運動傷害與不適,並提升運動員自身的活動能力與整體表現。其中「針灸」在治療軟組織(如肌肉、肌腱等)有很好的效果。運動員常因為肌肉過度緊繃、疲勞,而產生急、慢性的疼痛。針灸可以在短時間內放鬆肌肉、降低發炎反應。中醫在運動醫學的領域已經受到重視,前NBA球星員林書豪 、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帕森斯(Chandler Parsons),都曾使用針灸治療腿傷與背傷。國際賽事中也愈來愈多隨隊中醫師,針灸治療可以讓球員迅速重回場上,發揮更好表現。中醫運動醫學不僅可以處理大部分的運動傷害,也可以協助專業運動選手增進運動表現,更可以幫助一般民眾改善疾病預後、保持身體健康及提高生活品質。
尿意憋不住頻跑廁所?當心「膀胱過動症」上身 調整這些習慣助改善
一名38歲已婚、沒有懷孕史的年輕女性,近一兩年頻頻被泌尿道症狀所困擾,尤其尿意感襲來時,就得立刻跑廁所,甚至有幾次趕不及而漏尿在褲子上,且只要稍微一憋尿,下腹就會有明顯腫脹的不適感,一直認為是自己水分攝取不夠多,於是加倍努力喝水,加上數次求診、斷斷續續使用抗生素治療,症狀依舊沒有明顯改善,甚至頻尿症狀加劇。患上膀胱過動症 女性泌尿道困擾 經過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尿液相當乾淨,內診後也排除陰道感染或骨盆腔器官病灶,最終安南醫院婦產科醫師鄭又慈的診斷就是「膀胱過動症」。鄭又慈醫師進一步說明,膀胱過動症是一種以急尿為主要症狀的疾病,有時伴隨頻尿、夜尿、甚至尿失禁;不過在確立診斷前,必須先排除其他泌尿道病灶,以及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問題。膀胱過動症在臨床上並不危急、也不致命,卻會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幅降低。鄭又慈醫師以台灣為例,約有15%女性民眾為膀胱過動症所苦,且隨著年齡越大、比例越高,但年輕女性也要留意,因為依然存在膀胱過動症的機率。治療膀胱過動 改善生活習慣鄭又慈醫師提及治療膀胱過動的方式,可以從少喝茶或咖啡、戒菸、適量攝取水分、減重、膀胱訓練、凱格爾運動,與藥物治療等生活習慣的調整。研究顯示,針對症狀較明顯的患者,藥物治療搭配生活習慣調整與骨盆肌群訓練,效果明顯比僅仰賴藥物治療來得好。鄭又慈醫師補充,療程在一至三個月後,症狀才會有比較顯著的改善;對於上述治療仍改善有限的患者,則會進一步採取較爲後線的治療方式,例如經皮神經電刺激、肉毒桿菌注射、雷射或手術。
尿失禁造成社交困擾 4種治療方式可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的問題,這種非自主尿液流失不僅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對情緒和社交活動帶來困擾。尿失禁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應力性尿失禁(Stress incontinence)和急迫性尿失禁 (Urge incontinence)。應力性的尿失禁 尿液不自主流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邱垂青主治醫師表示,應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打噴嚏或身體用力時出現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現象。應力性尿失禁通常發生腹腔內壓力增加時,尿液的壓力超過了尿道和骨盆底肌肉的控制能力而出現漏尿的狀況。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懷孕和分娩、肥胖、慢性咳嗽、劇烈運動以及與骨盆底肌肉無力或受損相關的其他疾病或手術。邱垂青醫師指出,針對應力性尿失禁,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幫助病患面對這擾人的問題。應力性尿失禁 常見但可治療邱垂青醫師建議,首先可先嘗試保守性的治療,這包括行為治療、體重管理以及骨盆底肌肉訓練。一、控制水份攝取:建立適當水及排尿習慣,建議一天攝取水分不宜過多,白天每2-3小時排尿一次,睡覺前幾小時減少飲水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二、對於體重過重的病人,減輕體重可以減少尿失禁的狀況。三、在家可以練習凱格爾運動,建議一天可以分成三次做100-200下。四、到醫療院所接受骨盆底肌肉電刺激治療、生理回饋或電磁波刺激。尿道中段懸吊術成效佳 傷口小、手術時間短若保守治療成效不好,或者是尿失禁的狀況嚴重影響到生活,手術為另外一項選擇。目前應力性尿失禁手術的主流為尿道中段懸吊術,目的為使尿道跟膀胱頸經過懸吊後維持正常位置;這種手術有效果好、傷口小、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等優點。邱垂青醫師建議,在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時,患者應與醫師討論其症狀和治療選擇,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尿出一身病3/「陰道電極」刺激肌肉收縮 膀胱打肉毒換一夜好眠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約有18%的民眾有程度不等的膀胱過動症,大約每10人中就有1~2人患有膀胱過動症,發生原因相當多,除了老化、糖尿病、攝護腺肥大之外,無論男女,長期尿尿姿勢錯誤都可能導致罹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旻鑫表示,曾有一名女患者因頻尿、急尿求診,後來確診為膀胱過動症,後來先讓她服用口服藥物放鬆膀胱肌肉,緩解急尿的狀況,再搭配物理治療師進行骨盆復健。「骨盆復健的其中一個環節是『電刺激』,會將小小的電極放進陰道內,男性則放入直腸,再通電刺激骨盆底肌肉收縮,電力較強時可以促進肌肉放鬆,電力降低時可以增強肌肉耐力,藉此改善膀胱過動的狀況。」楊旻鑫說,電刺激每次約20分鐘,一周大約需進行1~2次,持續2~3個月。另外,有部分患者服用藥物效果不佳,也可選擇施打肉毒桿菌。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副理事長鄒頡龍表示,事實上,肉毒桿菌素能阻斷末梢神經傳導物質而放鬆肌肉,近年因用於美容除皺而廣為人知,但其實肉毒桿菌素在醫學的應用相當廣泛。在泌尿科,以內視鏡注射在膀胱不同部位,就能改善排尿障礙。2010年美國泌尿科醫學會的一項研究顯示,313位膀胱過動症患者在接受膀胱肉毒桿菌素注射之後,頻尿症狀改善,急迫性尿失禁次數減少,對膀胱過動症有良好效果,雖然肉毒桿菌的效果只能維持5~6個月,就必須再次施打,但對於深受膀胱過動所苦、而無法好好睡覺的患者來說,起碼安全又能一夜好眠。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旻鑫表示,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方式除了藥物之外,也可藉由復健、電刺激、膀胱訓練等方式緩減症狀。(圖/翻攝自中山醫學大學臉書)楊旻鑫說,除了上述治療方法之外,患者平時也要進行膀胱的自我訓練,當尿意出現時,先評估是不是過於頻繁,假如距離上次排尿才經過10多分鐘,又沒有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水分,確認不是在「憋尿」,就要先嘗試忍耐,例如看電視、做家事來分散注意力。同時也要避免接觸刺激性食物,例如酒精、咖啡等,以免加劇病情。
中西醫聯手創「焦慮失眠新解法」 大腦刺激搭配電針效果佳
一名攻讀博士班的26歲男學生,因課業壓力引發焦慮症狀,容易感到緊張,煩躁,有嚴重頭痛與失眠現象,起初覺得只是壓力大,偶爾服用止痛藥,但逐漸出現明顯沮喪情緒,對自己沒自信,甚至開始有強烈想休學的念頭,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鄭映芝醫師先以抗憂鬱劑與助眠藥物治療,病患情緒相對穩定,但因病患期待完全減少助眠藥物的使用,因此,鄭映芝與中醫科陳亮宇醫師使用微電流刺激與中醫電針的方式,來緩解他晚上的焦慮感幫助睡眠,經過兩周治療,逐漸降低助眠藥物和抗憂鬱劑的劑量,並大幅緩解焦慮與頭痛的情形。鄭映芝醫師指出,微電流刺激是利用耳夾將微小安全的電流傳遞至腦部而達到重整大腦迴路的作用,用於焦慮,憂鬱,失眠,頭痛等腦神經失調症狀,是相對安全方便的非侵入性腦刺激術。中醫陳亮宇醫師表示,針灸可以有效的幫助緩解憂鬱、焦慮、失眠的症狀,使用電針刺激的方式,在穴位針刺得氣之後,在針上加電刺激,增加針刺的療效,達到較強的治療效果。並使用耳穴的敷貼,也就是在耳廓上,於相對應的耳朵穴道做按摩刺激,讓患者家後仍可自行按壓,來輔助患者改善情緒與失眠的狀況。身心症患者不只有情緒的症狀,也伴隨著失眠、頭痛、胸悶等許多身體上的困擾,以中醫角度來說,其實代表著身體臟腑出現氣血狀態的失衡,可以使用中藥來協助調整身體的平衡,並使用針灸穴位刺激的方式,幫助氣血的循環,緩解患者困擾的症狀,並與西醫一同聯手協助患者達成降低焦慮並減少藥物的治療目標。鄭映芝醫師與陳亮宇醫師表示,藥物治療並非治療身心症的唯一選擇,需要因應患者的個別情況規劃療程,以該學生的案例來看,微電流刺激療法搭配中醫療法,也能有效降低焦慮,並逐步讓患者降低用藥的需求。有身心症症狀,不須害怕尋求協助,而是應該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綜合考量情況並判斷適合的療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6成輕熟女宅在家有苦難言 全因下半身滴滴答答
你可曾因與朋友聚餐時大笑或在路邊追公車時,尿液不自主滲出而感到困擾不好意思?這就是所謂尿失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說,尿失禁是指在腹壓增加時,如咳嗽、大笑、打噴嚏、跑步、跳繩等動作時,尿液有不自主滲出的情形。根據調查5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約30-60%的人有這樣的困擾,危險因子包括:生產、懷孕、肥胖、老化、抽菸等導致,其病理機轉有可能是支持骨盆底的肌肉或筋膜缺損,或尿道本身括約肌缺損,或本身膠原蛋白缺乏所導致。對於尿失禁的病人,保守性療法仍為第一線治療方法,尿失禁的保守療法包括:生活型態的調整、凱格爾運動、骨盆底電刺激療法、生理回饋治療、磁波椅及陰道雷射治療。林姿吟說,凱格爾運動是用來訓練骨盆腔底的肌肉群,以達到強化此肌肉群之功效。當你坐到馬桶上解尿時,嘗試停止解尿,中斷小便的感覺,表示你做到收縮尿道口周圍的肌肉,緩慢的收縮夾緊肛門,持續縮緊到陰道周圍肌肉及尿道口,此時收縮的肌肉即是骨盆底肌肉,如此反覆的緩慢收縮5秒鐘與放鬆5秒鐘,這就是骨盆底肌肉運動。須注意收縮時腹部不可以用力。必須持之以恆的做此運動,根據研究,如果長期做此運動對於尿失禁有效率約41-85%。體外磁波治療椅治療原理係指病人坐在治療椅子上,而椅子下方的線圈瞬間產出強烈的電流刺激,線圈的周圍則產生高度密集的時控式磁場,可深入地穿透人體會陰部,活化所有會陰神經與內臟神經分支,來刺激強化骨盆底肌肉群,隨著刺激線圈電流頻率,肌肉就會產生反復收縮和鬆弛運動,達到重建骨盆底肌與制尿系統的力量與耐力。磁波治療儀可用於治療尿失禁、慢性骨盆腔疼痛及膀胱過動症的病人,療效約八成左右。一週治療兩次,一次約20分鐘,18次為一個療程。但如果病人有裝心臟節律器或人工關節者,不適合此治療。根據研究,接受16個療程的病人成功率約68.3%,接受32個療程的病人成功率約75.0%,效果相當不錯。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雷射在醫療上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近幾年來,雷射也使用在陰道來治療陰道乾澀、陰道鬆弛、輕微尿失禁等婦科疾病。而雷射的原理是以雷射光束360度汽化剝離老舊的黏膜組織,或使用雷射光熱效應,刺激黏膜下層新膠原蛋白、彈力纖維再生、玻尿酸再生,使陰道內壁膠原蛋白重組再生以及骨盆筋膜組織緊緻,改善骨盆底支持系統進而改善尿失禁。臨床使用的陰道雷射分為CO2雷射及鉺雅克雷射兩種,臨床研究有很多有關於這兩種雷射對尿失禁治療的論文, 結果顯示陰道雷射對於輕微尿失禁治療成功率約38-82%,一開始須每個月治療一次,連續3個月後,每年需維持治療一次,對於尿失禁病人,卻不想接受手術的人,陰道雷射不失為另一種選擇。林姿吟表示,尿失禁對於婦女生活品質影響是很大的,但很多婦女卻羞於啟齒,不敢就醫,限縮了自己的社交生活,變成宅女。殊不知尿失禁是可以被治療的。而且懼怕手術的人可以選擇非侵入式的方式治療尿失禁。鼓勵有尿失禁的病人勇於就醫,讓你不再滴滴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