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資料服務
」 AI 製造業 經濟部AI帶動資訊電子需求 Q1製造業產值4.41兆元終結連5黑
經濟部統計處昨(17日)發布今年首季製造業產值並指出,受惠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成長,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增強,今年第一季製造業產值約4.41兆元,年增4.56%,結束2022年第四季以來連續五季負成長。展望未來,新興科技的應用可望持續挹注,有助製造業生產動能逐步回溫。統計處表示,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年增11.76%。其中,積體電路業因AI與高速運算需求強勁,挹注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產值攀升至8890億元,年增14.06%。面板及其組件業也因大尺寸面板產品價格高於去年同季,產值增加至1181億元,年增9.99%;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AI浪潮,加上部分產品客戶回補庫存及手機鏡頭訂單挹注,帶動伺服器等產品接單暢旺,產值增加至3393億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27.21%。至於傳統產業方面,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機械設備業之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主因是全球復甦力道緩慢,加上部分石化產品受國外產能開出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分別年減5.70%及2.29%,不過減幅已逐季收斂。基本金屬業因去年農曆年前備貨效應提前,加以上年同季業者規劃多條產線停機調節產能,比較基數偏低,年增1%;汽車及其零件業在電動轎車、客貨兩用車新車款訂單成長,汽車用零件國內外需求增加,以及大型貨車因市場需求下滑調節減產交互作用下,產值年增0.99%。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2024年第一季製造業生產指數87.26,年增6.22%。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持續受高利率、通膨起伏不定,以及美中科技爭端延續、地緣衝突風險升高等不確定因素干擾,但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加速拓展,對國內半導體高階製程、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生產持續挹注,有助於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逐步回溫。
AI加持! 2024第1季製造業產值4.4兆結束連5季負成長
今年話題性最強、含金量最高的就是AI!經濟部17日發表2024年第1季製造業產值統計,提到受惠於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成長,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增強,讓今年第1季製造業產值4兆4194億元,較上年同季增加4.56%,結束連續5季負成長。台灣製造業從2022年第四季開始陷入負成長,經過一整年的消化庫存,加上現在強勁的AI概念需求,經濟部數據顯示,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較上年同季增加11.76%,其中積體電路業因人工智慧與高速運算需求強勁,挹注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致產值攀升至8890億元,年增14.06%,面板及其組件業亦因大尺寸面板產品價格高於上年同季,致產值增加至1181億元,年增9.99%;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AI浪潮,加上部分產品客戶回補庫存及手機鏡頭訂單挹注,帶動伺服器等產品接單暢旺,產值增加至3393億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27.21%。不過在傳統產業方面,化學材料及肥料業產值3704億元,機械設備業產值2025億元,都因全球復甦力道緩慢,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加上部分石化產品受國外產能開出、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分別年減5.70%及2.29%,不過減幅已逐季收斂。汽車及其零件業產值1221億元,則為歷年同季新高,季增加0.99%,主因為電動轎車及客貨兩用車新車款訂單成長。經濟部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持續受高利率、通膨起伏不定,以及美中科技爭端延續、地緣衝突風險升高等不確定因素干擾,但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加速拓展,對國內半導體高階製程、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生產持續挹注,有助於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逐步回溫。證交所最新數據也顯示,除了14家金融控股公司,以及未申報的廷鑫及昶虹,台灣上市公司第一季總營收8.69兆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3065億元,增幅3.65%,第一季稅前淨利8638億元,年成長2189億元,增幅33.94%;貢獻獲利成長產業主要為航運業、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及半導體業等三大產業。第一季獲利衰退產業主要為電器電纜、塑膠工業及建材營造。
全球經濟回溫助台股飆+AI旺 台經院:3月製造業景氣轉亮綠燈
近期全球製造業景氣已出現改善,而台股衝上2萬點創新高,加上AI新興科技運用需求強勁下,台經院4月30日公布3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從2月的10.41分,3月增加到13.41分,燈號從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不過台經院也提醒,部分傳產貨品可能會面對中國低價傾銷與大量產能開出,拉長傳統製造業復甦時間,衝擊未來表現。台經院表示,就細部產業來看,化學材料業方面,因中國取消我國部分石化原料關稅減讓,但紅海危機及巴拿馬運河乾旱問題,致北美輸往亞洲的供給量減少,加上第2季起亞洲輕油裂解廠將陸續歲修,下游客戶補貨意願升高,出口增速由負轉正,生產指數減幅亦縮小,推升需求及經營環境等面向指標表現,故3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衰退的藍燈轉為低迷的黃藍燈。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因為AI與雲端資料服務需求增溫,資通與視訊產品出口年增率創史上新高,生產指數增速亦有雙位數成長,推升需求面及原物料投入面指標表現,故3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持平的綠燈轉為揚升的黃紅燈。展望未來,台經院表示,IMF大幅調高2024年美國經濟成長預測,消費支出依舊強勁,有助美國製造業景氣回溫進而帶動我國出口。在中國方面,中國第1季GDP增速雖優於去年第4季,但其國內需求仍未回到疫情前水準,需求不振已造成其部分產業產能過剩問題,EIU評估包括鋼鐵、水泥及工程機械等產業所受的衝擊較大,此將導致部分過剩產能轉向出口,加上中國取消我國部分石化原料等產品關稅減讓,未來也擬取消機械、汽車零組件、紡織等貨品關稅減讓,國內部分傳產貨品可能要面對中國低價傾銷,或者是中國產能開出後,影響國內訂單等問題,進而拉長傳統製造業復甦時間,衝擊到我國製造業未來表現,這些將是後續要持續觀察的重點。
AI領頭結束連6季負成長! 經部:製造業指數87.21「是好消息」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3月的工業生產與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其中3月的工業生產指數為92.76,年增3.99%,製造業生產指數92.49,年增4.01%。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成長,但其他傳統產業回升力道仍不足;不過好消息是,第1季製造業生產指數87.21,較上年同期增加6.16%,結束連續6個季度負成長。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像是化學材料、基本金屬、塑橡膠等減幅縮小,基本上是好消息,希望終端需求快速回升,成長速度就會更快,AI的浪潮目前還是持續,AI穩住之後,再來就是等傳統產業回升,整個態勢就會更明朗。經濟部預估,若終端需求回溫速度加快,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成長的機率仍高,可望年增11.1%到16.4%。若以產業類別來分,電子零組件3月的生產指數年增13.27%,主因是12吋晶圓代工在高速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之強勁需求帶動下持續成長,加以IC設計、印刷電路板、主機板、DRAM等產品受惠客戶積極拓展應用領域及拉貨動能回升而增產所致。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則為15.15%。 但基本金屬業年減5.69%,主因是國際鋼鐵市場需求仍疲,加上低價進口鋼品干擾;化學材料及肥料業 年減8.23%,也是受國外產能開出競爭影響,加上部分石化廠設備定檢後重啟時間遞延,影響下游生產鏈所需之原料供應而減產;機械設備業年減9.91%,主因是全球經濟復甦力道緩慢,企業機械設備採購動能仍弱;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9.87%,受市場年後買氣趨緩影響,加上部分汽車零件外銷接單減少所致。3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兆681億元,較上月增加29.4%,批發業營業額年增4.6%,其中機械器具批發業受惠人工智慧及雲端運算需求擴增,推升相關零組件出貨動能,年增20.5%;但建材批發業因用鋼產業買氣疲弱,加以鋼價低於上年同月,年減11.2%;食品、飲料及菸草批發業年減4.0%,主因工作天數較上年同月減少;家用器具及用品批發業年減4.7%,主因是家電及清潔用品買氣偏弱所致;藥品及化粧品批發業因上年同月部分疫苗及藥品進口數量較多,比較基期偏高,致年減4.3%。不過零售業營業額則是維持成長,年增0.7%,其中電子購物因業者持續祭出促銷活動,加以販售品項愈趨多元,年增6.4%;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受惠展店及春夏新品上市,帶動營收成長5.5%;藥品及化粧品零售業年增3.4%;汽機車零售業則因上年同月缺料緩解,墊高比較基期,年減4.5%。經濟部統計處22日也公布外銷訂單數據,3月金額471.6億美元、年增1.2%翻紅,但前3月外銷訂單總額1333.2億美元,年減2.1%,則為第7季負成長。
AI強勢發展+年前備貨效應 1月工業生產指數終結連19黑
經濟部29日公布1月工業生產統計,受惠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挹注,以及農曆年前備貨效應,加上去年1月適逢農曆春節,比較基數偏低影響,1月工業生產指數91.83、年增15.98,製造業生產指數91.68,年增16.63%,雙雙結束連續19個月負成長。資訊電子產業方面,受惠人工智慧與高速運算等應用持續拓展,加上 IC 設計、大尺寸面板在去年同月比較基數偏低下呈現增產,致電子零 組件業年增10.73%;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則受惠人工智慧應用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加上手機鏡頭訂單成長,年增35.30%。傳統產業中,因客戶年前備貨需求增加,廠商趕工出貨,加上去年同月部分產線歲修以及春節假期基數較低因素,帶動基本金屬業年增 19.80%、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增8.88%、機械設備業年增19.41%;汽車 及其零件業則年增42.52%,主因汽車零件受惠內外銷訂單增加,加上 電動轎車持續熱銷所致。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成長步伐仍受高利率,以及美中科技爭端、俄烏 戰爭、以巴及紅海衝突等因素干擾,惟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科技持續拓展,加上半導體高階製程訂單挹注,可望推升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逐步回升。
吃喝救經濟! 統計處:工業生產指數連16黑唯獨餐飲業創歷史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23日發布多項經濟數據,由於全球經濟復甦仍未明朗、終端需求疲弱且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9月的工業生產指數為89.6、衰退6.72%,製造業生產指數88.81、衰退7.01%,這2個數據都是連續16個月負成長,延續最長衰退紀錄;然而同一時間,內需卻強強滾,9月的餐飲業營業額為835億元、年增15.8%,累計今年1至9月營業額為7672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最高紀錄,年增高達22.6%。統計處表示,電子零組件業衰退9.38%,主因為終端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半導體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客戶下單趨於保守,累計1至9月較去年同期衰退21.92%。機械設備業衰退14.44%,累計1至9月較去年同期衰退18.77%。不過因為有雲端資料服務需求,以及AI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加速擴展,帶動伺服器生產上揚,讓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的生產指數123.05,續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93%。同樣上升的還有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0.53%,因為多款新車改版上市熱銷,帶動電動轎車、客貨兩用車增產,累計1至9月較上年同期增加1.55%。而表現最好的還是零售餐飲業,零售業9月營業額3747億,年增6%,其中食品飲料與菸草零售業因中秋節應景食品及禮盒需求暢旺,加上去年中秋節備貨時間比較早,所以年增高達兩位數,為12.7%;累計今年1到9月的零售業營業額3兆3535億,年增7.7%。因為中秋節連假的出遊與逛街潮,餐飲業9月營業額835億,年成長15.8%,飲料店業也年增11.3%;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因航班客運人次成長,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年增29.9%。統計處看好接下來還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年終銷售旺季,零售及餐飲業也有百貨通路等週年慶高峰期,再加上國慶連假的聚餐與出遊商機,預期營業額可望延續成長態勢。
8月工業生產連15黑 零售餐飲一枝獨秀撐起市場經濟
美食救經濟!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多項數據,受全球景氣復甦遲緩,終端需求疲弱,加上產業鏈庫存調整時間延長,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都是連續第15個月負成長,續寫史上最長;累計今年前8月工業生產年減16.49%、製造業年減17.1%;批發業連續10個月負成長,然而零售業營業額為3736億元,再創歷年同月新高,且連續24個月正成長;餐飲業8月營業額898億元,也是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4.3%、連續16個月正成長。最新工業生產統計數據顯示,8月工業生產減少10.53%、製造業生產指數90.74,年減10.70%;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因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需求疲弱,半導體供應鏈仍在調整庫存,讓電子零組件業年減16.78%,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則受惠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以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擴展,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83%。傳統產業中,因全球景氣展望不佳,終端需求遲滯,廠商設備投資縮減,讓機械設備業年減16.65%;而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1.30%,是因為業者積極促銷,部分新車款買氣熱絡,且政府正在推動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而增產。而批發業8月營業額為9861億元,年減5.0%,主因還是通膨及升息壓力影響全球經濟,但零售業8月營業額為3736億元,年增4.3%,就是疫情緩和後,民眾消費動能回升,有夏季出遊與中元節等節慶商機挹注,總計1至8月的營業額為2兆978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7.9%。餐飲業8月營業額898億元,也比去年同期成長14.3%,其中餐館業年增15.1%,主因受惠暑假旺季、父親節及七夕情人節聚餐商機,加上展店效應挹注所致;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受惠旅運需求暢旺,航空餐需求擴增,年增56.9%。綜計1至8月營業額為683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3.5%。
景氣低檔盤旋…國發會公布藍燈 「連9藍」追平金融海嘯紀錄
近期景氣對策信號變化景氣低檔盤旋,國發會昨日公布7月景氣燈號,連續9個月出現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追平金融海嘯紀錄,但綜合判斷分數走揚,景氣領先指標、景氣同時指標也傳出好消息,距離黃藍燈的分數區間下緣17分,更只剩2分的差距。國發會指出,景氣雖仍處低緩狀態,落底訊號浮現,尤其第4季出口好轉,變燈機率相當高。景氣燈號連9藍,表示景氣低迷,已追平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景氣連9顆藍燈紀錄。觀察7月景氣燈號的9項構成項目,股價指數由綠燈轉呈黃紅燈,貨幣總計數M1B由藍燈轉呈黃藍燈,分數各加1分,其餘7項燈號不變。國發會表示,7月台股交易熱絡帶動金融面指標回升,勞動市場維持穩定,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持續成長。惟全球終端需求偏弱,生產面、貿易面指標續呈低迷,但受惠AI與雲端資料服務需求增加,跌幅已見收斂,製造業廠商信心亦較上月改善。國發會經濟處副處長邱秋瑩指出,主要機構預測,第4季出口可望轉正,這是經濟成長恢復動能的重要關鍵,且從景氣領先指標跌幅縮小、景氣同時指標則回升,累計升幅持續擴大,構成項目指標也普遍好轉,顯示國內景氣已出現落底跡象,第4季有機會亮黃藍燈。邱秋瑩解釋,以前負面事件衝擊,帶來的是普遍性影響,各行各業同步受惠或受創,「之前可能大家同步大好或大壞,現在情況有些不同」,疫情期間製造業頗具韌性、表現穩健,服務業受創頗深,但疫後服務業穩步復甦,製造業卻受全球需求疲弱影響甚大。國發會強調,國內經濟將逐漸脫離低緩、逐季好轉,只是全球貨幣政策動向及地緣政治情勢發展,仍須留意,尤其下半年隨AI等新興應用推展、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來臨,出口動能可望進一步改善。內需方面,國發會認為,台商回台與綠能投資持續進行,加上淨零與數位轉型趨勢可望吸引企業相關投資,政府亦加速公共建設計畫進度,均有助支撐投資。消費方面,隨著疫後國人消費及旅遊需求提升,以及政府鼓勵節能消費與通勤月票等措施,有助於激勵消費。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發布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67.51點,中止連三升走勢,下降最多為投資股市時機。執行長吳大任說,CCI總指數下跌不顯著是因拉抬台股的AI概念股過熱,但長期還是反映基本面,對台股不可能一直樂觀。
史上最長衰退!工業生產指數連14黑 經濟部回應了
復甦恐比預期慢!7月工業生產指數昨日出爐,年減15.2%,拉出連14黑,為史上最長衰退。更不妙的是「不利因素」多過「有利因素」,在全球終端市場未見復甦跡象與中國經濟比預期差兩大不利因子籠罩下,工業出貨量在第3季看不到轉正機會。我國工業生產從去年6月就開始衰退,經濟部統計處昨日發布7月指數為85.44,又衰退1成5,為14個月見黑。先前工業生產指數最長衰退是12個月,從2015年5月一直到隔年4月,這次長達14個月的衰退期,持續創連黑新高中。而7月工業產品出貨衰退,主因在全球經濟成長力道疲弱,消費與投資動能減速,產業鏈庫存調整時間拉長。六大製造行業僅有「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動能出現紅字,7月由負轉正增8.24%,其餘都見黑,像是「電子零組件業」比去年同月衰退22.9%,「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減12%,「機械設備業」與「汽車及零組件業」也都續減18.6%、4.4%。電腦、電子產品之所以一枝獨秀,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這是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成長,加上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拓展挹注關係,其生產指數達到120,還創歷年新高。展望未來,由於製造業廠商看衰減者比看增者高出8.5個百分點,因此經濟部預估8月工業生產指數還要年減18%,持續拉連15黑。黃偉傑直指:「綜觀來看,不利因素比較多」,主要有兩大不利因素,一是中國經濟沒有想像中好,發生問題,內部房地產不好,連帶我傳統產業,如基本金屬、化學材料生產都呈現蠻大減幅,再來是全球終端市場沒有很明顯復甦跡象。雖然也有有利因素存在,像是伺服器訂單長紅,消費性電子產品供應鏈逐步啟動,不過仍是負多於正。黃偉傑不看好第3季工業生產能落底轉正成長。至於第4季,根據主計總處發布資料,出口會回正,或許屆時工業生產就會有好表現。過去拉低外銷訂單、工業生產的廠商庫存過高因素,黃偉傑說明有好轉,現每個月存貨率指數持續下降中,可是即使庫存下降,需求沒有回來,生產指數還是無法看到回升,「現在只能等待需求回來」。
台商回流效應+雲端需求 去年電腦製造業產值破3000億大關
近年隨美中貿易爭端,以及政府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促使電腦製造業者陸續提升國內生產比重,去年電腦製造業產值突破3千億元門檻,為2003年以來新高。我國電腦製造業者多以國際品牌代工為主,近年工廠家數與從業員工人數震盪走升。(圖/經濟部統計處)經濟部統計,我國電腦製造業者多以國際品牌代工為主,涵蓋大型主機、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電腦伺服器、工業電腦等製造或組裝。近年工廠家數與從業員工人數逐年成長,依據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資料,2020年共134家工廠,主要集中於桃園以北,其中新北市70家、占52.2%,桃園市30家、占22.4%,台北市9家、占6.7%。從業人員約6萬人,主要集中於200人及以上的大型工廠,其員工人數占比達93.5%。經濟部分析,去年隨缺料情況緩減,物聯網、人工智慧、雲端運算等新興科技持續擴展,帶動相關產業之供應鏈需求暢旺,加以廠商產線移轉回台效應延續,推升產值達3,215億元,創2003年以來新高。伺服器為電腦製造業成長主力,按產品別觀察,自2019年起我國電腦製造業以伺服器占最大宗,去年產值達1,940億元、占60.3%,年增59.9%,主因業者擴增國內產線並積極投入高階產能,加上雲端資料服務應用成長,推升資料中心相關設備拉貨動能,帶動伺服器接單熱絡。去年可攜式電腦產值724億元居次,年增25.8%,主因供應鏈缺料情況緩解,遞延訂單陸續出貨,加上品牌業者積極拓展高單價電競及商用市場所致。工業電腦產值501億元、年增45.3%,主因工業物聯網、醫療應用、零售等數位轉型相關產業需求強勁,推升工業電腦接單暢旺所致。我國電腦製造業直接外銷占比達9成,海關出口金額自2016年以來,除2021年受產業鏈缺料影響,增幅較為收斂外,其餘各年均呈雙位數成長。去年在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逐漸擴展,大量運算及儲存需求續增下,出口值達104億美元,年增18.2%。今年受全球景氣趨緩影響,1-3月出口值年減1.4%。按主要出口市場觀察,因美國雲端供應商為我國伺服器生產廠商之主要客源,致出口以美國為大宗,占比達65.5%,隨資料中心需求穩健,續呈正成長,年增6.3%,而中國大陸及香港占5.8%居次,則年減49.7%,荷蘭占5.4%,年減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