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市場
」AI經濟大爆發!IDC估明年全球AI支出2270億美元 2030年逾19兆美元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在12日公布2025年台灣資通訊(ICT)市場趨勢預測,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表示,預計明年仍是以AI為整個產業的發展主軸,加速AI轉型已成企業迫切需求,將帶動2025年全球AI支出2270億美元、2030年將超過19.9兆美元,創造全新AI經濟。IDC最新報告提到,台灣ICT市場需關注五大趨勢,包括生成式AI下波發展為多媒態與多模型應用;擴大邊緣IT基礎建設規模、促進雲端市場發展;邊緣運算與AI裝置將加速行動裝置即服務(MDaaS)拓展;AI BOM及密碼敏捷重要性增加,資安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達到7.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11.9%;及AI驅動的碳排管理將成主流趨勢。IDC資深市場分析師蔡振男表示,目前全球在建設資料中心的成長非常高,很大原因是這兩年生成式AI技術出現,一般企業投資會持續加大,而當大模型建立並訓練好後,接下來是推論階段,算力和資金相對來說就沒有這麼大,接下來的關鍵是延遲性、以及推論後提交給客戶的品質,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導入AI技術,不同行業會有不同需求。IDC市場分析師江靖婷則表示,預期明年台灣生成式AI手機將占總體智慧手機市場50.7%,而AI筆電將占總體市場41.2%,行動裝置即服務(MDaaS)會提供租賃或訂閱模式,降低企業在一次性購置設備的資本支出,且軟硬體年年可更新,並作集中化管理,可以確保資源妥善應用,資安方面也可管控,這會讓商用市場出現新需求,第三方服務商也可以透過訂閱服務擁有更多收入來源。
KKBOX母集團科科科技Q2掛牌上市 董座:看好日本市場營收拚雙位數成長
科科科技(KKT-KY)在證交所董事會審議通過後,積極籌辦上市事宜,預計第二季掛牌上市,周一(11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並將在 4 月初以每股 110 元掛牌。董事長暨執行長王献堂表示,該公司擁有 KKBOX、BlendVision、Going Cloud 三大品牌,近年以多媒體串流、數位雲端、AI應用為技術核心,提供企業所需的軟體服務,並積極布局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市場。王献堂表示,目前公司已經是同時具備自有品牌經營(B2C)與企業軟體服務(B2B)雙事業成長引擎的公司,在企業數位轉型與市場AI需求強烈的大環境驅動下,已是市場發展的兩大趨勢,因此科科科技近年也以多媒體串流、數位雲端、AI 應用為技術核心,今年將會是公司成長動能快速發展的一年。王献堂補充道B2B事業的營收占比已接近 50%,其中有55%來自海外市場,其中主要的關鍵是在日本市場已取得相當豐碩的成果,所累積的核心技術能力,將在未來 AI 數位生態系的發展中,獲取巨大的成長動能。科科科技去年前三季營收為21.53億元,年減2.6%,雲端業務營收0.46億元,年增214.5%,多媒體業務4.92億元,年增8.6%;音樂串流營收16.15億元,年減7.3%。前3季稅後淨利0.29億元,年減79%,每股盈餘0.27元。日本市場方面,王献堂表示,投資還沒有以往台灣的多,今年會搶進日本市場,尤其人才投資及市場行銷,會高於以往三、四倍投資,主要日本政府也積極推動AI技術發展與企業數位轉型政策。科科科技也透過大型IT經銷網絡觸及企業客戶群,日本前四大IT經銷集團中,已有三家跟科科科技建立商業夥伴關係,掌握超過40萬家潛在企業客戶資源,對於大量採取IT外包策略的日本市場,能更精準快速擴展市場。服務的知名客戶包括日本大型電信公司 KDDI、日本知名影音串流品牌 TELASA、日本最大有線電視業者等。王献堂指出,隨著數據 AI 導入各大資料庫,目前企業數位轉型與市場 AI 需求持續成長,目前認為今年將是為大型投資、投入的重啟點,而未來五年內影音、AI、雲端市場都將迎來爆發性成長,這也是科科科技近幾年積極投入的事業發展重點,甚至每年成長幅度都將會有望達雙位數成長。
AI技術加速全球雲端運算漲勢 研調:2023年Q4支出740億美元全年收入2700億美元
得益於AI技術的發展,雲端運算行業再次加速。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估算指出,2023年第四季全球雲端運算行業收入達737億美元,2023年全年收入將達到2700億美元。全球所有地區的雲端市場繼續強勁增長。分區域看,亞太地區的增長最強勁,印度、中國、澳洲和日本的年增長率均在20%以上;美國仍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雲端市場,其規模超過了整個亞太地區,第四季市場規模增長了16%。Synergy數據顯示,全球企業2023年第四季在雲端運算的總支出達740億美元,季增56億美元,增速創下歷史新高,且較2022年增長19%。該機構分析師丁斯戴爾(John Dinsdale)預測,在AI的助力下,接下來市場規模還會繼續增長。「雲端運算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市場,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獲得進展,但人工智慧已經做到了這點。」丁斯戴爾同時表示,隨著增長率趨穩,雲端運算支出還將逐年大幅增長。展望未來,大數據的定律預測,雲端運算市場永遠不會恢復到2022年之前的增長率,但增長率確實會從現在開始穩定下來,從而導致支出每年持續大幅增長。有其他分析師同樣指出,增長率可能會有所衰減。投資公司Altimeter Capital的合夥人Jamin Ball撰文稱,大公司們確實開始看到新工作負載的順利增長抵消,並超過了此前雲端優化帶來的逆勢。且大型公司受益於規模、分佈、公信力和深度的客戶關係,相較於其他公司更有優勢,並且人工智慧收入(尤其是運算收入)將在這些公司中更早出現。Synergy的數據顯示,亞馬遜雖然季減2%,但仍以31%的市場占比位居榜首;微軟與OpenAI合作關係幫助微軟力爭上游,第四季的市場占比季增2%至25%;谷歌的市場占比穩定在11%左右。這三家公司的市場占比高達67%,如果將業績中沒有被計入的雲端運算業務收入也算入在內,三者在本季的雲端運算收入總額高達約500億美元(亞馬遜230億、微軟185億、谷歌約80億)。季度增長率方面,亞馬遜的AWS雲端服務收入增長13%,微軟的Azure雲端運算業務收入增長了30%,谷歌雲端業務收入增長了約25%。有觀點認為,微軟去年和OpenAI達成合作夥伴關係後,在人工智慧領域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可能會趕超亞馬遜成在雲端運算市場的潛在贏家。
棄蘋果成AI霸主2/抓住北美雲端服務需求 洪麗寗打造緯穎成AI伺服器小巨人
緯創(3231)旗下小金雞緯穎(6669)今年董事改選,原任董事長的林憲銘交棒,由副董事長暨營運長洪麗寗接任。這位在全球AI伺服器代工業撐起一片天的女將,身高不及150公分,可說是系出宏碁集團的袖珍女董,隨緯穎股價4日飆上1610元天價,她的身價也翻上46億元。台大政治系畢業的洪麗寗,1986年加入宏碁,一路從事務員開始做起,曾被派駐到美國,後再回台灣進入OEM部門,2001年因宏碁集團再造到緯創擔任最高業務行銷主管,緯創在2010年成立雲端事業總部,負責提供雲端服務(Cloud Services)及開發雲端作業系統(Cloud OS)及硬體架構,洪麗甯也出任總經理。洪麗寗曾說過,當時的雲端就跟現在的5G一樣,其實也沒有人搞的清楚是啥。台廠代工伺服器的銷售模式,多由ODM廠商出貨給品牌廠商,進行軟硬體系統整合後,再交付給雲端服務供應商,後來有供應商直接找上洪麗甯,洽談ODM Direct的直銷模式。當同業以ODM模式為主之際,緯創想要代工跟直銷兩種生意都做,因此2012年緯創將(業務)分割出來,成立「緯穎」,由洪麗寗擔任總經理,2020年升任副董事長暨執行長,2023年再接任董事長暨策略長。北美四大雲端服務業者之一的Meta是緯穎最大的客戶。(圖/翻攝自Meta臉書)洪麗寗在2021年曾分析伺服器產業狀況,她認為,台灣是伺服器代工業務的重鎮,但是雲端市場產業是大者恆大,當客戶規模越來越大,就會想要自己設計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但如果規格都由客戶指定,那就回到純代工的老路,因此就需要客製化,就算是比較小的客戶,就會比較能接受我們的意見、主導空間大,這也是緯穎可以發揮的地方。在緯創所專注的品牌廠代工市場外,由於臉書、谷哥等廠商想要有廠商可以直接供應產品,因此緯穎就有了發揮的空間,負責供應直接客戶的需求。緯創負責品牌代工,緯穎負責直接客戶,緯穎目前出貨的產品中,有2成與AI相關,至於新案部分,更有5成與AI相關。緯穎自成立來,營運表現都是明顯成長,2015年營收突破100億元大關,2016年倍增到317億元,2017年又翻倍到856億元,掛牌前一年的2017年,營收輕鬆越過1000億元,以1810億元進逼2000億元大關,2019-2021年成長稍緩,2022年又重啟動能,來到2928億元。獲利部分更是水漲船高,2017年首次賺一個股本,2018年EPS達38元,2020、2021年都是49元,2022年衝到81元。滿足東南亞資料中心快速成長所需,緯穎2021年在馬來西亞柔佛州士乃機場城設立整機櫃伺服器組裝廠。(圖/緯穎科技提供)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更發文指出,「洪麗寗她的身高只有146公分,站在林憲銘身邊更顯得袖珍。不過,緯穎股價從718元漲到1610元,緯穎創造超過2600億元的市值,洪麗寗持有緯穎2894張,持股比率1.66%,緯穎漲到1610元,洪麗寗手上的持股值46.59億元。洪麗寗守著緯穎,這個不起眼的小女人竟撐起緯創集團在伺服器領域的半邊天,這也是台灣的傳奇!」
雙A吃資安軟飯2/華碩拼台版ChatGPT 施崇棠:「台灣出得了聯發科,為什麼出不了SaaS」催生台智雲
相較於宏碁旗下軟體資安的布局,華碩則是將主力放在高速算力的子公司台灣智慧雲端服務(台智雲)。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告訴CTWANT記者說,「台灣杉二號」是科技部在2017年花費4年時間、耗資50億元,並曾打進全球前20大超級電腦。他參與了台灣杉二號的建立,最後在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支持下,成立台智雲,讓台灣超級電腦的發展能夠進入產業界。台智雲為華碩旗下子公司之一,成立於2021年,推出亞洲第一台服務產業的商用高效運算AIHPC超級電腦,以打造AI數位經濟生態系為目標,協助產業快速取得高效益、低門檻的AI智慧應用及雲架構解決方案。台智雲本周也將發布台灣第一個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並力邀AI產業鏈夥伴共談AI 2.0新革命與新商機。1974年次的吳漢章是華碩布局雲端市場的主要推手,一路從建中、台大電機系到台大電機研究所,吳漢章在30歲就開始創業,從創立全球聯迅開始,就持續耕耘雲端市場,一開始鎖定醫療領域,也獲得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的1000萬元的資金,但5個月後就宣告計畫失敗,不過他仍持續耕耘雲端。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力挺,讓台智雲得以順利成立。(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台智雲FB)後來經由台大學長牽線,被施崇棠看中、2008年併入華碩,成立華碩雲端,便開始負責華碩雲端事業,以自有技術發展AI雲端平台。後來包括華碩雲端、華碩健康、台智雲等,都由吳漢章一手打造。「吳漢章對於雲端的堅持,真的是超乎想像,也是他總是這麼樂於工作的原因。」一位雲端企業主管說。2008年起雲端議題開始興起,施崇棠曾說:「台灣出得了聯發科,為什麼出不了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服務廠商?」也奠定了華碩發展雲端的契機。對於雲端市場,吳漢章認為,企業在面對混合型態的 IT 數位辦公與OT工控應用,兼顧資料安全治理與高效協作,透過應用及服務虛擬化、雲端化逐步實現淨零碳排目標。因此華碩雲端以自有技術發展AI雲端平台,提供全球數千萬用戶雲端儲存服務、高資安檔案協作儲存平台與國家級AI雲端系統建置。「AI也需要資安,就跟一般的電腦一樣。」資策會MIC產業顧問潘建光說。(圖/翻攝自資策會網站)對於ChatGPT所引發的AI風潮,台智雲也在2月正式宣布,成為全台灣第一個成功建置 1,760 億個參數的BLOOM(BigScience Large Open-scienceOpen-access Multilingual Language Model)大模型,推出「AI 2.0 大算力顧問服務」。台智雲年度科技論壇也將在本周登場,今年以「AI 2.0 · 超算 · 新生態」為主軸,搶先發布台灣第一個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的技術與全新的商業模式。「AI也需要資安,就跟一般的電腦一樣。」資策會MIC產業顧問潘建光告訴CTWANT記者說。擁有20年雲端服務經驗的吳漢章也透露,AI的資安需求並沒有不同,其實華碩也是很早就有設立所謂資安長的職位,只不過相對於其他廠商成立公司,華碩還是以內部為主,並設有不同的專責單位來負責集團的資訊安全。
雲端王者1/搭上巨人肩膀 信驊一躍成為台股股后
新冠疫情延燒兩年多,開啟全球遠端工作上課模式,雲端概念股頓時成為台股顯學,一舉將股本只有3.4億元的IC設計公司,從股價千元衝上3675元,今年還一度擠下股王矽力-KY(6415),這間小公司,正是廣達2009年奪下臉書全球第一張白牌伺服器訂單的幕後功臣信驊(5274)。早在林百里2008年宣布切入雲端市場時,外界對「雲端」仍霧煞煞,直到臉書(FB)跟Google(谷哥)成為網路必需品,疫情爆發啟動遠距工作、線上服務需求大爆發,投資人才看清楚雲端概念股,包括伺服器、交換機與儲存裝置等。而協助系統管理員遠端執行各式監控和管理工作,全靠「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據DIGITIMESResearch統計,2021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約1700萬台,所搭載的BMC,高達七成來自台灣的信驊。信驊自2013年掛牌上櫃後,股價一路走高,2022年還一度成為股王。(圖/翻攝自台灣股市資訊網)信驊的崛起,與廣達有密不可分的關係。2004年成立的信驊,隔年就發布第一代伺服器控制晶片AST2000/1000,並陸續與多家大廠包括廣達、AMI及宏正(6277)結盟,成為其軟體合作夥伴。2009年,廣達自創「代工廠直供」(ODM direct)銷售模式,打敗原本被DELL、HP等品牌廠壟斷局面,奪下臉書全球第一張白牌伺服器的訂單,所搭載的BMC就是出自信驊。儘管雲端市場才起步,但信驊的實力已被科技大廠看見,甚至連美國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也在2005年提著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億元)上門談併購,最後因價格談不攏告吹。2011年,信驊也獲得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策略性投資。產業人士分析,「信驊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推出BMC新產品的速度相當快,2005年發布第一代伺服器控制晶片AST2000/1000,每一代BMC的產品,間隔的時間長則2年,短則僅1年半,透過速度來拉高對手的競爭門檻,目前已推到第七代。」「第七代跟第六代間隔約4年半,主要是信驊與業界平台廠商結盟並提出OpenBMC解決方案,以及發表Cupola360多影像拼接專用處理晶片,拖長了研發時程。」該業界人士告訴CTWANT記者,「不少伺服器主機板大廠以搭載信驊晶片為訴求,更可見信驊的產業地位確實相當穩固。」信驊在2016年併購博通旗下Emulex Pilot™伺服器管理晶片事業,正式奠定在雲端伺服器的霸主地位。(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有趣的是,博通併購信驊不成的11年後,也就是2016年,信驊反倒出手,以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億元)併購博通旗下Emulex Pilot™伺服器管理晶片事業,從被併購的標的,成為併購方,不僅讓信驊順勢打入思科(Cisco)、英特爾(Intel)等伺服器品牌廠供應鏈,也讓信驊市占率突破70%,成為雲端王者。信驊在2013年以每股110元掛牌上櫃,股價跟著業績一路平穩上揚,2018年首次敲門千元俱樂部,但功虧一簣,隔年順利加入,股價上漲力道勢如破竹般,2021年初才站上2000元大關,年底就挑戰3000元,今年還衝上3675元新高點。今年四月間,信驊以股后之姿挑戰股王後,拉回整理一個多月。林鴻明絲毫不受股價回檔的影響,5月31日股東會上他說,「在全球資料中心快速發展下,今年需求增加幅度比過去幾年都大很多,市場供不應求現象延續,公司業績增長的力道也會比往年強。」隨消費端及企業端的雲端服務需求暴增,一個數據中心可能有數千台伺服器,「人員是不能夠隨意進出的,只能靠機器自動遠端管理,如果沒有BMC將無法進行維護。」林鴻明預期,隨著伺服器搭載的CPU(中央處理器)越來越多,BMC用量也將增加,從每台伺服器搭載1顆,增加到2-3顆。這更加添信驊問鼎股王的實力。
亞馬遜Q3換執行長 接班人大有來頭
美國電商鉅子亞馬遜((Amazon.com Inc. ,AMZN))執行長貝佐斯(JeffBezos)在2日宣布將在 Q3 辭去執行長一職,9月份開始會交棒給現任雲端服務AWS 執行長賈西( Andy Jassy),轉任董事會執行主席,並表示會把更多集中精力放在宇宙企業 Blue Origin、慈善基金 Day One Fund、Bezos Earth Fund跟華盛頓郵報等事業體上,而接班的傑西在過去10年來,也一直是科技界的重要人物。賈西現年53歲,自1997年加入亞馬遜,從2006年開始負責領導網路部門Amazon Web Services(AWS),讓亞馬遜網路服務不僅是獲利單位,且主導雲端運算業界。根據網路研究公司顧能(Gartner)分析,亞馬遜2019年在整個雲端市場市佔率為45%,原本Oracle這些大型企業最初都拒絕這樣的業務,但之後都模仿AWS的策略。在2020年Q4時,AWS的銷售額為127億美元,該部門的年銷售額達500億美元。賈西曾獲選為《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16年風雲人物」,根據ESPN等報導,他同時是北美職業曲棍球聯盟NHL第32支球隊、2020年正式命名為西雅圖海妖(Kraken)隊的共同擁有人之一。亞馬遜1994年7月5日成立於西雅圖,27年來一直由創辦人貝佐斯擔任執行長,就算辭去了執行長,他仍是亞馬遜的最大股東,擁有10.6%的股份。
台股驚驚漲 急奔軋空股是這8檔
全球股市熱絡不已,台股急漲呈現驚驚漲態勢,多方力道來自於空單回補的軋空行情,其中券資比高達53.88%的南電(8046)26日攻上漲停及11月以來漲幅逾五成、券資比為40.10%的萬海(2615)最讓市場議論。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表示,11月以來外資認錯回補台股,旋風式進場布局,締造台股11月漲幅10.36%,上漲1,300點的紀錄。由於今年全球因新冠肺肺炎疫情攪亂經濟走勢,經濟成長率的基期偏低,2021年經濟成長率勢必大好,再加上寬鬆貨幣政策、低利率,資金無處去,遂湧入股市,是造成當今台股驚驚漲及漲不停的主因。26日台股大漲106.83點,漲幅0.78%,收在13,845.66點,重回5日線,成交值為2,214.94億元,雖然指數與年線乖離過大,逢高避險資金進場,融券餘額頻頻走高,但台股並未有回檔跡象,軋空股表現強勁。近期軋空股最熱門的個股有大學光、南電、撼訊、智伸科、萬海、金像電、欣興、景碩等個股,集中在PCB產業居多,外資認為高速運算(HPC)、人工智慧(AI)及5G晶片對ABF載板層數及面積需求增加,看多ABF載板三雄南電、欣興及景碩,其中南電及景碩26日再度飆上漲停,其中不乏來自融券空單的回補力道。今年第二季開始景氣大好的散裝航運的萬海因股價大漲,逢高進場買進融券放空的散戶不少,萬海券資比高達四成以上,然因第四季運價淡季不淡,尤其萬海經營比重達六成的亞洲航線第四季運價大漲一波,萬海第四季獲利可期,吸引資金再度搶進,再加上空單的回補,萬海11月以來成為台股的飆股之一,漲幅達55.15%。至於券資比達36.15%的金像電,近期也獲得外資的青睞,外資認為,金像電七成營收來自雲端市場,如伺服器及switch產品,因大數據及AI等是未來趨勢,金像電已成為該產業的霸主。
鴻海Q3單季賺得比上半年多 EPS創5年同期新高
鴻海今(12)天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三季營收1.29兆元,相較上季成長14%,稅後純益308.55億元,季增34.9%,毛利率達到6.2%,營業利益率2.51%,淨利率為2.39%,每股稅後純益(EPS)2.23元,創下5年來同期新高,累計前3季EPS為4.03元,單季賺得比上半年多。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回顧第3季,受到智慧型手機、雲端伺服器加持等因素,帶動鴻海業績向上走揚,帶動業績表現「超出預期」的主因。對於第4季展望,劉揚偉認為iPhone 12拉貨潮的力道強,銷量會一路延燒,並預告第4季將有近1倍成長,而疫情後雲端市場不退燒,預計都會貢獻第4季,有2位數成長。從4大產品線的表現來看,劉揚偉進一步說明,消費智能產品以及雲端網路產品表現都超出預期、平板與PC電腦終端產品表現符合原先預期、元件及其他產品略低於預期,主要是機構件表現符合預期,但受到光學、線材和連接器的影響,所以導致整體的表現略低於預期。劉揚偉強調,在疫情的衝擊下,鴻海調整產品組合創造獲利最大化的措施,並有子公司快篩劑登場,加上MIH EV平台擴大加盟合作,多方展現F3.0的成果,配息大於40%承諾不變。
我要再拚10年1/71歲林百里靠雲端商機回春
隨著谷歌(Google)確定來台灣蓋第3座資料中心,5G及AI(人工智慧)大環境同步到位,加速雲端伺服器供應鏈全面啟動,今年71歲的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一直嚷嚷,「如果我只有50歲就好了!」71歲的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近來四處講演5G、AI、雲端運算、智慧物聯網(IoT)等議題,如孫悟空駕筋斗雲大玩七十二變般,大呼過癮地說「好玩好玩!」連創業老伙伴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都笑說,「廣達跨入雲端市場後,林百里整個人又動了起來。」由廣達電腦、宏碁、谷歌及聯發科技共同啟動「台灣教育數位轉型計畫」,贊助偏鄉學童使用Chromebook。(圖/報系資料庫)從未替自家產品站台的林百里,今年9月9日在谷歌台灣、廣達、宏碁及聯發科技聯手組成的「Chromebook」產業鏈記者會上,宣布啟動「台灣教育數位轉型計畫」,破例出席產品發表會的他感性地說:「Chromebook是我30年來夢想的產品之一。」耗資50億元打造的廣達總部,占地6萬坪、可容納7千名工程師。(圖/翻攝自廣達電腦官網)被譽為「雲端教父」的林百里,1988年時與同為香港僑生的梁次震一起創辦廣達,從電腦代工起家,跨入筆記型電腦市場,迅速坐大。1999年掛牌時,有人問他「未來有什麼會取代筆記型電腦?」林百里回答「虛擬電腦」,當時所有人都摸不著頭緒,其實正是今日所說的「雲端運算」。隨著雲端浪潮興起,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透露:「林百里整個人都動了起來!」(圖/報系資料庫)而林百里眼中的下一代電腦,將是雲端(Cloud)、最後一哩的終端設備(Client)和寬頻連接(Connectivity)整合的「新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