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
」 彰化 海龍離岸風電 離岸風電 二氧化碳 台電氣候工業革命成淨零轉型新契機 國泰金總座李長庚籲打造氣候金融競爭力
聯合國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正於亞塞拜然(Azerbaijan)召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率隊親赴亞塞拜然,再度擔任COP重要周邊會議「世界氣候峰會(World Climate Summit,WCS)」的開場講者,今(17)日以「促進系統性改變擴大氣候金融與自然解方(Driving Systemic Change for Climate and Nature Solutions)」為題發表開場演講,具前瞻性與全方位洞見發表獲現場來自各國來賓的熱烈迴響。李長庚在開場演講時表示,面對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全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系統性改變迫在眉睫,如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技術,到數位化、智慧化引領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如今在邁向淨零轉型發展上,也需來一場「氣候工業革命」、「自然工業革命」,才能促成能源、循環經濟、自然解方、科技應用等領域結構性與系統性轉型,另一方面此改變勢必對既有經濟結構與社會分配帶來衝擊,如何打造公正轉型機制亦是課題之一,期盼透過與各組織領袖相互交流、學習,促成台灣、亞洲乃至全球的氣候金融解方發展。李長庚指出,近年來在COP議題探討上,均可見「金融(Finance)」的蹤影,今年COP29最受矚目的議題便是氣候金融,也被稱為「金融COP」,顯見金融機制在落實氣候目標的關鍵作用,如今全球越發重視金融業如何有效的支持氣候韌性相關專案,關鍵是跨領域整合及多元融資途徑,將每一份資源放到正確的位置,針對不同專案對應不同風險偏好、規模的資金,也就是媒合資金的供需者,亦需找到了解問題、商業模式與技術的人,才有機會讓氣候金融解決方案落實,甚至往商業化的擴展模式邁進。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認為,在邁向淨零轉型發展上,需來一場「氣候工業革命」、「自然工業革命」,才能促成能源、循環經濟、自然解方、科技應用等領域結構性與系統性轉型。(圖/國泰金控提供)除將資源放在正確的位置外,亦可透過創新金融模式與工具找到合適的資金。李長庚觀察到,目前已有「混合金融、轉型金融、影響力投資、績效給付(pay for success)債券」等多元創新金融模式,皆有不錯的進展,有助於建立市場信心,金融機構可善用創新金融模式與工具加速學習,更能了解風險,才有機會為永續轉型投入更多的資金。李長庚也分享國泰金控在氣候金融上的努力與成果,國泰金控管理資產超過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元),客戶人數更達台灣人口的63%,迄今投入氣候行動逾十年,從國際倡議、自身營運、低碳投融資、商品服務到商品碳足跡等,從上到下積極推動,包括2011、2016年分別承作台灣首件太陽能與離岸風電融資,促進再生能源發展,且進一步從放款拓展到投資,設立全台首檔以永續為主題的私募基金,並承諾2050年全球營運據點100%再生能源使用,落實「淨零碳排」目標。截至2023年,國泰根據國際標準如全球氣候變遷投資聯盟(Global Investor Coalition on Climate Change, GIC)低碳投資登入平台(Low Carbon Registry,LCI)等經驗,定義低碳產業等永續主題的投資與貸款,國泰金控已投入永續相關投融資金額總計超過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低碳投融資金額超過103億美元(約新台幣3,305億元),展現帶領跨產業推動能源轉型與具體成果。李長庚在演講尾聲以台灣網路流行語「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喜歡的樣子」幽默表達,「投入氣候解方的每一分錢並沒有不見,而是變成我們更美好的永續未來」,呼籲更多企業與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及加速行動,唯有世界團結,才能為永續創造更具深遠的影響力。國泰相信,藉由國內外產官學界共同努力,透過公私協力模式,就能匯聚成一股改變環境、促進淨零轉型的正向力量,攜手邁向2050淨零的美好願景。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在演講尾聲以台灣網路流行語「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喜歡的樣子」幽默表達,「投入氣候解方的每一分錢並沒有不見,而是變成我們更美好的永續未來」,呼籲更多企業與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及加速行動,唯有世界團結,才能為永續創造更具深遠的影響力。(圖/國泰金控提供)國泰金控自2021年開始與世界氣候基金會(World Climate Foundation,WCF)合作,首度參與格拉斯哥COP26後,2022年獨家直播埃及COP27周邊關鍵會議「世界氣候峰會」,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獲邀擔任峰會講者,成為13年來首位來自台灣的開講者,2023年雙方更締結為全球首家策略夥伴,李長庚代表台灣金融業受邀出席杜拜COP28的周邊論壇「世界氣候峰會」,將台灣經驗帶上世界舞台。國泰金控作為永續金融先行者,歷年來積極參與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sia Investor Group on Climate Change,AIGCC)、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RE100、Nature Action 100等國際倡議廣受肯定,議合成果豐碩;今年國泰金控與台灣證券交易所再度攜手主辦「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參與上市企業佔台股市值約82%,上市櫃公司碳排放量超過全台總排碳量54%,顯見國泰在氣候金融扮演關鍵角色,與金融價值鏈中的利害關係人溝通及合作,持續帶動產業及社會朝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成為台灣氣候先鋒。
台電小額綠電再升級!首賣自建離岸風電 推彈性購買機制 總額2千萬度 提供多元綠電選擇
台電賣綠電,商品更多元!台電113年度小額綠電13日正式起跑開賣,總額2千萬度綠電,將於經濟部標準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綠電媒合平台公開標售。今年產品設計再升級,除了首度將離岸風電納入銷售標的,結合用戶用電特性,設計更多元、不同年期的綠電商品組合,此外更加碼讓得標者可「加購」冬季綠電。台電也規劃「彈性購買機制」,用戶可選擇將所購綠電每月平均分配,也開放總公司可以代表分公司競標。台電表示,透過小額綠電的銷售,希望滿足中小企業減碳需求,也讓綠電交易市場更多元。《納自建離岸風電 推「日間型」與「全日型」 還可加購冬日綠電》台電表示,去(112)年台電首度以南鹽光電與彰濱光電等自建光電案場所發綠電為標的,開賣小額綠電。今年擴大銷售範圍,納入台電自建離岸一期風電。由於風電加入銷售陣容,台電考量風、光綠電的發電特性,並針對不同用戶的用電時段差異,再搭配不同年期,設計出2種主商品、各6款組合。台電說明,第一種主商品為「日間型」,主要鎖定約從上午7時營業至下午5時的用戶,並以日間豐沛的太陽光電進行媒合匹配。第二種主要商品為「全日型」,主要鎖定營業至夜間或採三班制全日營業的用戶,除了白天用光電,其他時段則用風電。用戶投標競價,僅能在兩種主商品中擇一。台電進一步說明,這兩種主商品皆有「1萬度」、「10萬度」、「20萬度」,分別搭配「1年期」、「5年期」的組合款式,用戶可依自身需求擇定一款商品出價競標。此外,冬季除了日間光電,風電也相當充沛、穩定,針對冬季使用較多電力的用戶,台電設計冬日加購商品。用戶投標主要商品時可選擇加購,得標後各年度10至12月期間,台電會依據其得標主商品的購電量,額外再賣2成綠電給用戶。例如用戶得標10萬度5年期商品,便可加購冬日綠電2萬度5年期。加購商品針對主商品得標者優惠促銷,不能單獨購買,並採固定單價銷售,用戶投標時無需另外出價。台電考量風、光綠電的發電特性,並針對不同用戶的用電時段差異,再搭配不同年期,設計出「日間型」、「全日型」2種主商品、各6款組合(圖/台電提供)。《彈性購買機制 貼近用戶需求》台電進一步表示,考量去年部分用戶反映,所購綠電集中在前半年就用完,因此今年推出新制「月定額制」,開放用戶得標後跟台電簽約時,可依需求自行訂定每月轉供度數上限;亦可約定仍採取去年銷售小額綠電的原方案「年定額制」,即設定全年購電總額,不設定每月度數,如提前用罄當年度即履約完畢。此外,部分用戶轄下有分支機構,依各機構規模自行採購小額綠電不符效益,因此今年台電也開放總公司代表投標,得標後可將想分配的分支機構的電號清單提供給台電,經資格審查後,便可將所購綠電分配給轄下分支機構使用。今年小額綠電推出「彈性購買機制」,用戶可選擇將所購綠電每月平均分配,也開放總公司可以代表分公司競標(圖/台電提供)。《一電號投標一主商品 歡迎去年得標用戶繼續參與》台電表示,此次競標延續去年做法,一個電號僅開放投標一種主要商品(日間型或全日型),可在所選定的主要商品中針對6款商品組合進行排序、投標出價。但考量去年已購買本公司小額綠電之用戶中,多數用戶所購綠電於今年中即轉供完畢,並反映想再度參與今年競標,故開放用戶回購。此外,此次開放投標時間延長為3週,用戶於13日上午9時即會上架開賣,投標截止日為12月3日中午12時,決標結果將於12月4日17時由憑證中心通知,歡迎踴躍投標。台電強調,此次小額綠電底價依據各案場適用之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及相關規費,並綜合參考目前綠電市場行情後訂定,在綠電交易平台標售,價高者得標,由市場機制決定最終價格。台電補充,用戶若有小額綠電商品相關問題,請上台電官網查詢,或撥打(02)2366-5865業務諮詢服務專線進一步了解;若有綠電媒合平台使用問題,請上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官網查詢,或撥打(02)2343-1850、(02)2343-4529、(02)3343-2266洽詢。台電113年度小額綠電13日正式起跑開賣,總額2千萬度綠電,將於經濟部標準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綠電媒合平台公開標售。圖為台電台南鹽田光電場(圖/台電提供)。台電廣告
國際目前關注無碳電力 專家直指「選項包含核電」
經濟部長郭智輝信心滿滿承諾可給輝達(NVIDIA)100億度綠電支援,能源專家直呼「怎麼可能」,過去7年綠電也才快要占5%,如何在後年變20%。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則表示,綠電如果給大廠,是否足夠確實是個問題,這需要政府、台電去計算,而他們當然希望政府能夠多重視中小企綠電需求,做好綠電分配。科技業者表示,他們相信郭智輝只是表達非常歡迎國際科技大廠來台進行大型投資的想法,假設需要100億度綠電,應該是12座大型資料中心的年用電量,建議政府應先滿足國內企業的需求。賴博司則說,目前廠區內會員大多開始重視綠能,並把自己屋頂蓋滿光電板,希望拿到綠電憑證。當然如果不夠,就需要政府給予滿足,所以根源還是要多「創電」,多生產綠電,不只是分配。至於台積電去買離岸風電,他聽說大約5元,這價錢對會員廠商來說確實也是問題。還好目前綠電都是上游供應鏈要求,初期也只是要中下游盡量進行,需求還沒到很大。對於郭的樂觀百億度無虞,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嗤之以鼻:「怎麼可能!」他說2016年再生能源才4.6%,去年也才9.5%,怎可能2026年就到20%。他指出,去年綠電263億度,今年估計約300億度,這很多也是在台電。台電有電力排碳係數要顧,去年係數是0.049,明年核電要退,要低更不容易,壓力不小。「台灣地狹人稠,本就蓋不了那麼多再生能源,有一定困難。」梁啟源指出,所謂RE100(百分百再生能源)綠電,主要就是蘋果等大廠對供應鏈要求,而目前國際上看的是無碳電力,需要的是零排碳電力,這並非只是再生能源,也包含核電,從這途徑去滿足才是解方。
台股盤中漲逾百點!「綠能新兵」登興櫃首日漲6成 24檔個股攻漲停
台股今(25)日表現強勢,早盤上漲62.55點開高後,持續走強,最高上漲189.86點,達到23382.38點,盤中漲勢稍收斂,但仍漲約120點,力拚今天中止連3黑頹勢。東方風能今日以95元的參考價登陸興櫃,盤中上漲超過六成。另外,因特斯拉(Tesla)公布的財報表現優於預期,也拉動今日汽車概念股同步走強。三大權值股如台積電(2330)、鴻海(2317)與聯發科(2454)表現亮眼,為今日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台積電早盤開高後一度上漲至1070元,鴻海與聯發科分別上揚至215元、1320元的高點。綠能板塊方面,東方風能(7786)今日以95元的參考價登陸興櫃,股價一度飆升至145元,上漲超過六成,顯示出市場對綠能產業的強烈關注。東方風能作為台灣海事工程業的龍頭宏華營造旗下子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要推動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台股其他24檔個股如麗正(2302)、虎門科技(6791)、伯特光(6859)、金橋(6133)等也攻上漲停,帶動整體市場的活躍氣氛。此外,特斯拉財報公布後,股價飆升超21%,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帶動台股相關個股股價上揚。車用機殼廠華孚(6235)早盤跳空開高,最高漲至73.9元,漲幅一度接近漲停。同致(3552)攻上漲停板90.2元,聯嘉急拉衝上30元,漲幅逾8%。
神山痛腳2/風電國產化大買家「太貴不買」 業者怨銀行不給融資恐三輸
離岸風電業者迎來最「大咖」的支持者,台積電長年的大掌櫃、資深副總何麗梅,在證交所於9月30日舉辦的「壯大台灣資本市場高峰會」上,公開向政府喊話,希望盡速檢討離岸風電的規範,提供彈性做法,例如放寬國產化項目的認列,並提供廠商更多融資管道。曾被宣傳為「全球20大風場,臺灣佔16 座」,在綠電領域被寄予厚望的海上風力發電,政府2016年開始大力投入,先前規劃三大進度,包括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目標是達成2025年5.6 GW,2030年13.1GW的政策目標,除了台電之外,台積電就是第一批大買家。很不巧的是,興建過程遇到新冠疫情,導致成本大增,加上政府想藉此打造國家隊的自製能力,招標時要求使用在地產業鏈到一定程度,讓不少業者打退堂鼓,接連流標帶來的就是不斷放寬,進度仍趕不上變化,原本第一期、第二期分配的3GW,分別延後到2026、2028年之後,甚至第二期項目,僅一家廠商達標。隨後又有歐盟以「國產化」為由狀告WTO,導致現任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在9月23日緊急約見風電業者,為如期併網,解放過去的國產化規則,甚至可能溯及既往,影響已選商完成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1期、第2期,引發業界群起攻之,特別是遵守遊戲規則而成本大增、或因此退出的業者,還有為了國產化才剛投資百億蓋廠房買設備的本土業者。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鄒宇新向媒體表示,政府面對離岸風電,過去是產業政策、能源政策並重,「現在有一個最大前提,就是如期併網。」為護國神山的再生能源需求,風電成要角。(圖/報系資料照、沃旭能源提供)「消息一出,親朋好友、銀行團、供應鏈、同業開發商的電話接不完,」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在媒體上大聲喊苦,大家都怕政策動盪,銀行縮手、買家趁機壓低價格。最先衝擊的本土業者,又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供應鏈最傷,今年已有五套風機外殼從中國進口到台灣,「價格直接少四成。」業者向CTWANT記者說,越南、韓國的業者都虎視眈眈,中國廠商也可能繞道東南亞洗產地,大舉入侵台灣市場。一馬達廠商跟CTWANT記者解釋,用外商的產品,最大問題是維修慢又很貴,過去怕被「偷師」,外商的風機若故障,他們不會派人維修,而是要求整台換掉,把我們當冤大頭,所以才會導致很多風機壞了就扔在一邊不處理的問題。但其實,不願具名的風電業者向CTWANT記者解釋,現在最大的「逆風」,其實不是國產化,而是「銀行」。業者坦言,風電市場可說是成也台積電、敗也台積電,「現在已進入『死亡交叉』,台積電不想買貴的電,想壓到5元左右,但風電業者要營利,至少5.8元到6.2元左右,如果賣給其他願意出高價的科技業者,銀行又不喜歡,擔心他們扛不起20年的穩定收益,恐導致專案借不到錢,借不到錢、風場就要廢了,以後科技業要大規模的綠電也沒了,這是『三輸』!」。業者向CTWANT記者舉例,一個500MW的離岸風場,過去要花900億元打造,現在至少要1200億元,就是因新冠疫情、加上全球都在發展離岸風電,法國、德國、丹麥等都在打造大型風電場,據全球風能協會預估,2024年到2028年,全球離岸風電裝置總量會增加138GW,年複合成長量28%,僧多粥少下導致船、工人和設備都很貴。風電的機台都非常巨大且昂貴,過去以外商為主。(圖/翻攝沃旭能源臉書)有一業者為了搶船花大錢卻碰到疫情,當時一驗到陽性就全員下船閉關,完全不能施工,但各種租金還是照付,這種恐怖的錢坑,沒有銀行支援根本不行,「在商言商,外資一年都會進行好幾次財務成效評估,早就跑了,就是我們本土廠商才會努力拚完工,已經很了不起了。」連同業也看不下去、幫忙喊冤。業者表示,離岸風電是龐大且複雜的工程,甚至連政府單位要驗收與查核都有點摸不清頭緒,加上先前有業者在國產化做「小動作」,搞得政府常常要查核、動輒要罰款,導致銀行也覺得,貸款給風電業者的風險很高,「對銀行來說,不如借錢給人炒地皮,簡單又好賺,但對台灣產業來說,得到的價值是什麼!」他憤憤不平地說。「相對於光電雖然建置較快,但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土地不夠,不管是屋頂、地面型的光電,全部加起來也只是零頭,台積電要的是單一、穩定的大型供電」前三大民營售電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放鬆風電國產化政策會不會引發未來綠電價格波動等其他後續效應,還要觀察評估。除了價格波動,還有一大問題,「包括沃旭與海龍風場,2025、2026年的發電已全被台積電買走」全球最大再生能源基金、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表示。換句話說,這兩年其他的「護國大山」都買不到大宗綠電,短期內難以解決。
神山痛腳3/五座2奈米晶圓廠落腳高雄 陳其邁拼「第二矽盾」喊發電量夠台積電用
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董座魏哲家17日一句「客戶對2奈米需求相當強勁」,甚至「作夢都沒想到」,證實了爆發性需求。目前,台積電規劃增蓋七座2奈米晶圓廠,四座在竹科寶山、三座在高雄楠梓。早在法說會前,高雄市長陳其邁8日即證實,已接獲台積電通知將擴建P4和P5廠,將啟動環評程序。高雄儼然成了台積電2奈米重鎮,然而對台積電最大痛腳「綠電」,高雄準備好了嗎?「高雄本來就是重工業區,水跟電都是不能缺的。」陳其邁今年初曾公開表示,「高雄自身一年的發電量高達500億度,但實際用量不到400億度,發電量比用電量還多,不僅供給台積電足夠,還可以南電北送。」依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年6月發聲明表示,即將在2025年第一季及第三季營運的P1及P2,加上今年9月開始建廠的P3,台積電高雄3座廠區開發面積達47.05公頃,總用電量約達55億度,約佔2023年高雄市總用電量294.81億度的18%。也就是說,高雄總發電量夠台積電三座廠使用。不過,台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加入RE100組織的半導體公司,為加速達到RE100,台積電預定2030年走到RE60,依環團估計,高雄三座廠總用電約55億度。也就是說,若要達成RE60目標,綠電需求將達33億度。地球公民基金會曝台積電廠區占高雄近2成用電。(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面對台積電的綠電需求,高雄市府做了哪些準備?高雄市府回應CTWANT記者,2020年成立跨局處「綠電推動專案小組」,推動光電屋頂、漁電共生專區及節能低碳行動等五大任務,推動「6年1.25GW計畫(2021~2026)」,至2023年累計設置容量共920.44MW,超越原定目標備案容量650MW達1.4倍。「高雄全年日照充足,再生能源發展以推動太陽光電為主。」該經發局回應,「高雄市有許多大型工廠,經評估建物可行後,紛紛於工廠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設備,目前高雄市太陽光電設施中工廠屋頂就佔了50%,其次是校園及公有房舍屋頂分別佔12%、10%。」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依地球公民基金會估算,台積電3座廠區全部建成後的用電量加種後已達55億度,至少要安裝4.4GW的太陽光電設施,這相當於鋪設台南七股區約40%的土地或4400座世運主場館的屋頂型光電設施。據此,CTWANT記者採訪高雄市經發局,對方透露,截至2024年3月,台積電已簽署約2.9GW的再生能源合約,這些合約涵蓋了陸域風電、離岸風電、太陽能及小水力發電等。「除使用再生能源,進駐廠商亦努力進行節電,如使用高能效設備,導入新世代機台、燈具等、智慧節能系統等」,高雄經發局進一步說明,目前台積電高雄廠營運前已規劃於辦公棟屋頂設置太陽能板,裝設面積約2500平方公尺。台電公司「電廠直供園區」的規劃,大林電廠將直供楠梓產業園區(圖/台電提供)為避免跳電、斷電的風險,高雄經發局透露,台電公司有包含「電廠直供園區」的規劃,興達電廠直供南科及橋科,大林電廠直供楠梓產業園區;「變電所屋內化」的規劃,就是保護設備安全,防止外力及極端氣候干擾影響等。此外,台電還計畫2023年至2027年期間投入30億元進行高雄地區配電系統升級計畫,在配電系統改善、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配電線路設備汰換以及預防改善措施等四個方面,全面提升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並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隨著台積電高雄三座2奈米廠2025年起進入量產,隔年要拚RE60,接著還要擴建2座2奈米廠,目前綠電發展進程又卡關,風電遇上國產化鬆綁的大逆風,太陽光電廠苦無土地開發大案廠等,高雄能否成為第二矽盾,端視產官學界如何為綠電卡關解套。
3檔能源類股登錄興櫃 這檔短短一周股價最高漲幅69%
10月能源類股陸續登錄興櫃,17日熙特爾新能源由參考價77元上漲到最高130.5元,短短一周內最高上漲了46.5元,漲幅達69%;25日也將有佳運重機械、東方風能登錄興櫃。在政府力推2050淨零轉型計畫,至2030年預算9000億元中,近半數金額將投入在再生能源、氫能、電網及儲能相關領域,也掀起一波能源投資熱潮,包括興櫃股世紀風電、國際海洋、旭東環保等。永豐金證券表示,熙特爾新能源係以儲能相關服務為主營業務,是一家出自於台灣本土且集案場開發諮詢、EPC工程及案場維運三位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該公司旗下亦有自有的儲能電池廠,相關EMS等軟體亦為自行研發。佳運重機械是台灣少見的重件運輸解決方案提供商,亦為本行業全球領導業者「Mammoet猛瑪象」在台唯一合作夥伴,主要客戶涵蓋離岸風電開發商、燃氣發電廠、氣體廠、半導體行業等,近年在離岸風電及相關能源行業崛起下,其營收占比已經達60%以上,可謂為離岸風電及能源行業生態系的一份子。東方風能為離岸風電生態系業者,目前係擁有最多大型海事工程、設備組件及人員運輸船隊之單一本土業者,旗下擁有「東方海威」、「東方建設者」等各式船隻12艘並且仍持續擴充船隊中,服務客戶包含離岸風電風場各期開發商、風機廠商或施工維運商,在離岸風電風場開發建置進入爬升期且國家政策寄望2030年離岸風力發電足額開出下,該公司所有船隊已供不應求。此外,世紀集團旗下本土最大離岸風電水下基礎供應商的世紀風電,另一家離岸風電海上船務服務商國際海洋,以及海上太陽光電總成組件業者旭東環保,均為永豐金證券主辦推薦,目前均在興櫃市場交易。
半導體新綠能2/「電不綠、企業臉就要綠了!」新技術加持光電成晶圓廠稱霸世界靠山
經濟部宣布10月16日開始,產業用電平均調漲12.5%、每度電來到4.29元,創下歷史新高。「漲電價不是最大的問題,對半導體業者來說,買不到綠電比較麻煩。」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跟CTWANT記者語重心長地說,「萬一業者因此把工廠搬走,台灣要付出的代價更大!」 CTWANT記者實地觀察,因颱風延後到10月4日舉行的「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雖有大量廠商參展設攤,還有超過700位國際買家,但和月前半導體展的火熱積極氛圍比起來,能源展上,記者聽到不少業者私下唉聲嘆氣,簡直是冰火兩樣情。「我們有半導體、電子產業等再生能源最大的採購使用者,也有提供綠色能源、節能減碳解決方案的供應者,平台能讓兩邊需求直接對接。」曹世綸說,太陽能電池本身就是半導體產業,為此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及旗下、去年剛成立的「 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今年共同辦能源周的活動。半導體產業撐起台灣經濟半邊天,經濟部9月24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數據,金額502.2億美元,年增9.1%,連六紅,主要就是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需求強勁所帶動。半導體產業是推動對外出口、投資興業、以及上市櫃公司營收屢創新高的主因,AI時代要更多的半導體、同時也要更多的電。然而,當各國政府爭相砸大錢發展AI及綠能減碳措施,以台積電目前國際佈局的美國、日本和歐洲,都提供了充足的綠電選項,反倒是台灣自家不夠。台積電在全球多國設廠,在台灣的廠卻要煩惱綠電不夠(圖/CTWANT資料照)。擔任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TPVIA)理事長的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曾直言,「台灣不僅是電要足夠,更要夠綠;電不綠、企業臉就要綠了,因為貨就出不去。」甚至連標準普爾最新報告也提出警訊,台積電作為台灣的用電大戶,隨著先進製程與產量大增,預計2030年用電量將占台灣總用電量的23.7%,但台灣發電量成長緩慢,恐導致台積電的供電風險。「以台積電2030年需要RE60的綠電需求來說,先前主要寄望在離岸風電,但目前距離目標還有很大一段差距,需要靠太陽能來補上。」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向CTWANT記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能源周上,國內重量級光電業者都不約而同看淡今年市場,茂迪總經理葉正賢和友達光電能源事業群總經理林恬宇都提到,今年台灣太陽能裝置量將約1.6GW至1.7GW,較去年減少逾3成,甚至預見明、後年的展望保守,各廠商開始努力拓展外銷市場。事實上,以聯合再生、元晶、茂迪等光電三雄為例,今年前八月營收分別年減60%、42%、24%,不若以往強勢。為何半導體產業綠電需求孔急,光電業卻成長急遽放緩?業者們私下告訴記者,「主要是政策出現轉變,不像過去有行政院副院長的層級親自主掌,甚至審核時間開始放慢。」對於十月中產業用電電價大漲,外界將電價成本上漲元兇算在光電業者頭上,業者認為是背黑鍋。「其實台灣的太陽能大型電站已不靠台電的躉售電價在生存,幾乎都是直接賣給半導體為主的大企業,不會增加全民負擔。」蔡佳晋解釋。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認為太陽能電池效率會越來越好(圖/報系資料照)。太陽能電池模組大廠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跟CTWANT記者透露,在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大幅提升,及設備成本不斷下降,「太陽能發電在歐洲,已經比火力發電便宜了。」廖國榮還報了個好消息,過去以P型矽晶片作為基板的鋁背面電場太陽能電池,有光衰減問題,近期已發展到新型、以N型矽晶片為主的穿隧氧化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TOPCon),相比於傳統的電池效率、10年前產品的17%,大幅提升至24.5%,而下一世代TOPCom+鈣鈦礦堆疊的電池模組,更可提升電池轉換效率到39.5%。20年前的太陽能電池,每公頃土地只能裝置0.8MW的太陽能系統,現在太陽能系統進步到1.4MW,預估10年後,可裝置2.25MW,「等於只要花全台灣土地面積4.1%,就能供應台灣約5千億度、且百分之百的太陽能。」廖國榮說,比被列為「廢耕地、休耕地及不利耕作區」約6%的土地,還要少。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認為綠能是護國神山的靠山(圖/方萬民攝)。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走多元化,包括太陽能、風能、氫能、地熱、海洋能等,在時間、成本分析下,「太陽能是近十年來均化能源成本下降最多的能源,2023平均每kwh LCOE相較 2010年下降了90%,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電力來源。」蔡佳晋說,「台積電是臺灣的護國神山,綠能業者則是台積電的靠山!當務之急,是滿足台積電RE100的要求,這對於台灣半導體根留台灣至關重要。」
東北季風增強風電發威!連續50小時逾2GW創紀錄 供近千萬家戶用電
近日東北季風增強,風力發電發威,台電表示,風力發電量自10月7日下午起突破2GW,便維持穩定發電,迄今更連續出力2GW以上已超過50小時,可供應近1,000萬個家戶一日用電。國慶日當天,風力發電整日保持在此水準,等同一天發了超過4800萬度綠電。台電表示,繼9月28日風力瞬時發電量達到2.93 GW、創下歷史新高後,近日風電更穩定出力,成為供電要角。台電指出,10月7日14時41分開始風力發電出力超過2GW,8日整天也都保持此水準。9日凌晨0至5時雖出力略降,不過5時左右開始又突破2GW,到目前為止也都維持同樣水準。9日凌晨起至今已連續發電超過50個小時,風力發電度數超過一億度,可供應近1000萬個家戶一日用電。台電表示,再生能源成果逐漸展現,近年在政府與民間全力推動下,離岸風電已完成372座風機,將持續推動風場併網發電。除了風光瞬時發電量一再創新高,現今再生能源更可維持長時間穩定出力。目前電力調度皆以再生能源優先,當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時,燃煤與燃氣等機組便可以減少發電,也讓機組歲修規劃更有餘裕。
竹廷浮動式離岸風電環評過關 福廷綠能源帶台灣挺進風電深水區
我國離岸風電固定式風場場址空間趨於飽和,目前正朝深水區發展浮動式風場。國際離岸風電開發商福廷綠能源 (Flotation Energy) 在台創新推動的「竹廷浮動式離岸風電計畫」,日前已在環評大會中正式通過環境影響評估(EIA)。作為離岸風電專家,福廷綠能源承諾將協助台灣將風場擴展至台灣海峽的更深水域。福廷綠能源技術專案總監馬可仕・道林(Marcus Dowling)表示,「竹廷計畫通過環評,是我們在這個地區實現離岸風電願景的重要一步。我們很高興能夠憑藉我們在英國和歐洲開發類似計畫的實戰經驗,推動完成像竹廷這樣的創新計畫。」道林指出,「許多我們團隊的成員曾參與了世界上首個,也是目前最大的併網浮動式風電場—金卡登(Kincardine)的建設。我們從金卡登這種測試與示範計畫中獲得的經驗,目前正應用於福廷綠能源旗下的領先開發計畫—560MW的Green Volt計畫,Green Volt一旦投入運營,將成為全球最大浮動式風電場之一。他同時也表達了對公司能夠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做出貢獻,並協助台灣實現淨零目標的信心。據了解,竹廷浮動式離岸風電計畫規劃位於新竹縣與新竹市外海,面積約181平方公里,離岸最近距離約22公里,總裝置容量不超過1.2GW,預計設置風機60至85部,單機發電量則為14MW至20MW,正式全面投入供電之後,將可提供台灣至少100萬家戶用電。福廷綠能源總部位於蘇格蘭愛丁堡,2021年正式在台設立分公司,爭取台灣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階段的商機,並於2021年9月與台船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推進浮動式風機基礎本土化設計、製造組裝、風機安裝運營及維護、本土供應鏈整合與發展等相關工作。該公司致力透過應用創新的離岸風電技術,支持向可持續、清潔且負擔得起的能源轉型。福廷綠能源擁有13GW的全球風電計畫組合,涵蓋固定式和浮動式開發,計畫遍佈英國、愛爾蘭、台灣、日本和澳大利亞。
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宣佈參與浮動式風場示範規劃 加速台灣實現淨零碳排
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Rui Li 1 Floating Offshore Wind)正式宣佈將參與台灣首個浮動式風場示範專案,這是由榕曜綠能(IX Renewables)、Hexicon 及 GF Corporation 等多方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創新專案。該計畫結合台灣本地經驗與國際領先的離岸風電技術,目標是推動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的未來。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專案將於十月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首度亮相,備受期待。今年,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已順利通過離岸風場環評新制的初步審查,這也標誌著該項目在環境影響評估方面取得了關鍵進展。風場位於新竹縣外海約21公里處,水深範圍在75至95公尺之間,計劃設置12座浮台,總裝置容量達180MW。預估每年可產生8.33億度綠電,供應約20.5萬戶家庭的全年用電需求,顯示出其在滿足台灣綠能需求上的潛力。該專案匯集了一支由工程技術專家和國際離岸風電產業領軍者組成的強大團隊,共同開發台灣海峽深水區域的風電潛力。榕曜綠能來自荷蘭,深耕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逾十年,擁有豐富的專案開發與EPCI管理經驗。與此同時,瑞典綠能公司Hexicon將利用其在歐洲與韓國成功推動浮動式風電的經驗,為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提供關鍵技術支援,而日本GF Corporation則憑藉其在風電系統方面的強大技術背景,全力支援專案的順利推進。台灣代表Lars Hummel 對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的願景表示充滿信心。他指出,台灣海峽的深海區域具有豐富的離岸風電資源潛力,這讓台灣成為全球離岸風電產業中的重要市場。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的開發團隊除了具備專業的工程知識和國際視野,還深入當地市場,能夠有效應對浮動式風電開發的各種挑戰。隨著台灣離岸風電進入新階段,團隊期盼能夠持續推動浮動式風電技術的應用,為台灣的能源轉型做出貢獻。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將於今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首度亮相,期望藉此機會與台灣再生能源產業進行深度交流。10月2日至4日,歡迎訪客蒞臨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Q0324攤位,瞭解更多關於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以及其浮動式風電技術的最新進展。
中鋼集團開發船用鋁合金材料 實現船舶減重效益
中鋼集團是全球少數既生產鋼材,又生產鋁材的集團,中鋼不僅攜手集團子公司中鋼鋁業(以下簡稱:中鋁)深耕高強度汽車用鋁合金,採取鋼、鋁分進合擊的加乘效益策略,實現汽車減重效益,另也積極投入研發資源,成功開發出輕量化、高強度、易銲接及耐蝕性之船用鋁合金板,2021年至2023年平均一年約供應4,000噸材料,廣泛應用於各種商業船舶及國防艦艇,除了響應政府國艦國造之政策目標外,未來中鋼集團也將積極拓展船用鋁合金多元化應用領域,瞄準包括離岸風電維修船、大型遊艇等商業用途。中鋼為一貫作業鋼廠,近年來響應政府「國艦國造」政策,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自主創新研發完成尖端超強韌鋼材的產製,在國防科技產業鏈扮演重要及關鍵的材料供應者,例如我國首艘自製潛艦「海鯤號」的艦體製造,即採用中鋼超強韌軍用船板鋼材。鋁合金具有低比重特性,單位重量約為碳鋼的三分之一,當應用於以匿蹤、高速為特點的高效能艦艇時,可大幅減輕船體重量,提高航行速度及節省燃料,中鋼因應政府推動自主建造高效能艦艇目標,攜手中鋁成功開發出船艦用鋁合金材料,其強度不僅較一般鋁合金提升30%,媲美一般碳鋼水準,且銲接後強度亦為原材料的80%以上,讓船板片銲接成形後仍可維持船體結構的穩定性。中鋁在2020年前所產製的船舶用合金材料一年不到1,500噸,隨著我國政府推動國艦國造政策、船舶重量減輕以求低碳運輸,以及天然氣海運儲槽開始使用鋁合金材料等趨勢,2021年至2023年中鋁船舶用鋁合金的訂單量增加至一年平均約4,000噸。為提升船用鋁合金的生產效率,以搭上市場需求潮流,中鋁自主開發連續軋延熱軋製程,改由鋁捲型式產出後,再透過解捲、整平、分切成單片鋁板之方式,取代原有傳統之單片式軋延流程,使得船舶用鋁合金的產量可提高至3倍以上。此外,由於海洋為大量氯離子的來源,容易造成船艦局部區域或結構腐蝕受損,中鋁軋延鋁合金係採用快速冷卻技術,降溫時抑制合金腐蝕敏感相的析出,且鋁合金的表層生成均勻的鈍態膜,防止受到氯離子侵蝕,提升合金耐蝕性,並通過兩項國際標準規範。中鋼成立以來,秉持「產業升級,材料先行」的理念,不僅供應國內各項基礎建設、產業發展與國防科技所需的優質鋼材,同時也攜手結合中鋁產製鋁合金材料的專業,縮短鋁合金材料應用於海洋環境的研發時程,力助中鋁順利開發多功能性船艦用鋁板片,進一步擴大鋁合金的商用及軍用領域。展望未來,中鋼集團將持續配合政府落實「國艦國造」政策,也進一步將鋁合金材料拓銷應用於風電維修船、大型遊艇等多元化用途,實踐與客戶「共創價值」願景。
總預算編列撥補千億給台電 明年電價可望凍漲!
明年電價有機會全凍漲!日前政府編列明年總預算主動再撥1000億給台電,是近3年第4次撥補超過千億。據了解,只要燃料價格沒有大幅回升,補助到位後,2025年台電將可不虧損還小賺,全年兩次電價調整能維持凍漲。對此經濟部認為有這個機會,前提就是沒有中東地緣衝突影響燃料等變數。政府3年內增資、補貼給台電已達4000億,包括疫後特別預算500億,增資兩次各1500億、1000億,以及9月立法院會期要審議的歲計賸餘分配千億案。加計這次行政院明年總預算主動編列的補助,合計超過千億元以上就有4筆,累積超過5000億歲收彌補台電財務黑洞。在未加計今年10月電價調整,近3年電價已漲了3次,漲幅逾3成,目前平均電價每度3.45元。今年夏天,已有許多民眾表示,收到電費單「有感」電費變貴,不管是自宅用電、公共電費分攤,金額都有明顯增加。不過台電這幾年當「消波塊」,電價其實未漲足,目前累虧高達3826億。明年政院預算再主動給千億,目的是要幫忙打虧,但這筆錢仍得先編到台電收入去,按法規當年度結算有盈餘,才能拿去打虧。如此台電明年度一開始就有千億進帳,加上3次電價調漲後賣電所得,初步結算財務,預估明年4月、10月都可不漲電價,也可能轉虧為盈。主要是目前油價、天然氣價、煤價都比去年高點來得低,如果明年能維持此價位,政府再補貼千億進來,不漲電價也不會虧。對此經濟部認為,明年油價已看80美元以下,連帶氣價會走跌,燃料成本壓力減輕下,如果2025總預算給台電的千億到位,確實明年有機會兩次電價都不調漲。不僅能損益兩平,還有機會小賺去打累虧。不過明年台電如果小賺,是否都拿去打虧,還是提存到電價穩定準備基金(平抑下次電價漲幅),經濟部說這個還未定。但是即使燃料成本沒有大幅回升,明年核三正式停機,便宜的核電沒了,較貴的離岸風電等採購量上升,綠電購電成本會增加。如果上升太多,還是可能吃掉補助後的盈餘,造成虧損,這是明年電價凍漲的變數。依據電價調整機制,台電可拿合理利潤3%到5%,有累積虧損待彌補期間,能拿5%全數補虧。台電認為,這部分需要經濟部同意不受上限限制,賺多少全都拿去補虧,否則3826億不知何時補得完。
海龍風場CO2外洩再傳噩耗!58歲男搶救18天 器官衰竭宣告不治
彰化縣彰濱工業區「海龍離岸風電」8月20日發生二氧化碳外洩事件,一共造成17人送醫,4人命危,目前已有2人死亡,其中一名58歲的劉姓男子被送往秀傳醫院搶救,至今仍處於重度昏迷。不幸的是,劉男經過半個多月的救治,仍於今(7日)傍晚5時許宣告不治,讓家屬悲痛不已。回顧事發經過,位於彰濱工業區的「海龍離岸風電陸域降壓站」,於上月20日上午10時許發生二氧化碳外洩事故,現場17名台籍員工因吸入氣體中毒,分別被送往彰濱秀傳醫院、鹿基醫院、彰基醫院、彰化秀傳醫院及梧棲童綜合醫院救治。其中58歲的劉姓男子、38歲賴姓男子及年紀最輕的19歲簡姓男子性命垂危;簡男在加護病房搶救7天後,於8月26日晚間宣告不治;賴男、劉男重度昏迷,一直未能脫離險境,最後賴男母親忍痛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決定將兒子器官捐出。經過18天搶救,劉男仍於今日下午因代謝性腦病變與多重器官衰竭宣告不治。事發後,彰化地檢署檢察官率領彰化縣警察局鹿港分局偵辦小組與鑑識人員前往現場,專案小組備置氧氣筒進入事故廠房內勘驗,相關證據已全數保全,同時針對相關人員進行訊問,以釐清案發經過及肇事原因。另一方面,海龍風場工地陳姓負責人上月被依涉犯《過失致死罪》、《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罪嫌,移送彰化地檢署偵辦。檢方複訊後,諭令陳姓負責人以20萬元交保,目前該案已分案偵辦中。
海龍離岸風電CO2外洩 24歲男重症康復出院…吐驚悚過程:瞬間昏倒
彰化縣彰濱鹿港區「海龍離岸風電」8月20日發生二氧化碳鋼瓶外洩事件,造成17人送醫,其中2人已死亡、1人仍處於重度昏迷,到現在過了半個月仍未脫離險境。而24歲呂先生因為吸入過量二氧化碳導致急性呼吸衰竭,緊急送醫接受治療,目前已康復出院,今(2日)他返回門診感謝醫護,並還原事發過程。呂先生曾一度因病情嚴重,無法配合呼吸器治療,經過醫護團隊的努力,才讓他的病情逐漸穩定,8月21日呼吸功能有所改善,醫醫療團隊決定拔除呼吸管,讓他自行呼吸。到了8月23日,呂先生順利轉入普通病房觀察,並在8月26日順利出院。呂先生今天在父母的陪同下回診,他感謝全體醫療團隊的辛苦付出,「在醫院的這段日子,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也更加感謝醫護人員的專業醫術,才讓我有機會再次擁抱家人,回歸正常生活,還能打我最愛的電動遊戲」。回憶事發當下,呂先生當天上午7點半上班,工作到10點多,師傅喊大家休息,他到走廊時就瞬間昏倒,隔天醒來時已經在加護病房,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才聽到家人說,他到院時昏迷指數3,緊急插管治療,後來才得知是二氧化碳鋼瓶外洩,不少人送醫急救。據了解,呂先生目前還是有些後遺症,像是頭痛、手機打字不順等,需要休息後再觀察,並預計2周後返回職場工作。
海龍風場CO2外洩釀1死2命危! 工地負責人涉「過失致死」20萬交保
彰化縣彰濱鹿港區「海龍離岸風電」本月20日發生重大工安意外,工人在裝設高壓鋼瓶時疑因操作不當,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外洩,導致17名工人中毒送醫,其中年紀最輕的19歲簡姓男子,歷經一個禮拜的搶救後,最終仍不幸身亡。對此,海龍施工負責人也被依涉犯《過失致死罪》、《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移送彰化地檢署偵辦,檢方複訊後裁定以20萬元交保。回顧該案,海龍離岸風電陸域降壓站於20日上午10時許發生「二氧化碳外洩」事故,現場17名台籍員工紛紛吸入氣體中毒,分別被送往彰濱秀傳醫院、鹿基醫院、彰基醫院、彰化秀傳醫院及梧棲童綜合醫院救治。其中58歲的劉姓男子、38歲賴姓男子及年紀最輕的19歲簡姓男子當場命危送醫急救,簡男在加護病房搶救7天後,仍於26日晚間宣告不治,而賴男、劉男昏迷指數僅剩3,至今尚未脫離險境,賴男的母親也忍痛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並決定將兒子的器官捐出。事發後,海龍風場工地陳姓負責人也被依涉犯《過失致死罪》、《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罪嫌,移送彰化地檢署偵辦,檢方昨(28日)複訊後諭令陳姓負責人以20萬元交保,目前該案已分案偵辦中。對此,彰化地檢署表示,檢察官朱健福昨(28日)率領彰化縣警察局鹿港分局偵辦小組與鑑識人員前往現場,專案小組備置氧氣筒進入事故廠房內勘驗,相關證據已全數保全,同時針對相關人員進行訊問,以釐清案發經過及肇事原因。
彰濱海龍風電CO2外洩致1死2重傷 施工負責人20萬交保
彰濱工業區的海龍離岸風電專案,於8月20日發生一起嚴重的工業安全事故,當天上午,在進行CO2鋼瓶裝設作業時,56支二氧化碳鋼瓶意外外洩,導致17名施工人員中毒送醫,其中3人因吸入過量二氧化碳而命危,經過數日搶救,年僅19歲的簡姓工人在26日晚間不幸宣告不治,而另2名重傷者,38歲的賴姓男子及58歲的劉姓男子,依然處於昏迷狀態,情況不容樂觀。彰化地檢署在接獲此事故通報後,迅速展開調查,檢方指出,事故發生於彰濱工業區的海龍離岸風電降壓站,在進行二氧化碳鋼瓶裝設時,由於不明原因導致大量氣體外洩,工人們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吸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瞬間導致多人中毒昏迷。當時,現場情況十分危急,3名工人因吸入過量氣體迅速倒地,其他人員則立即撥打119求救,隨後,彰化地檢署指派朱健福檢察官帶領彰化縣警察局鹿港分局偵辦小組及鑑識人員,於8月28日進入事故現場進行勘驗,考量到現場仍可能存在危險,專案小組成員全副武裝,佩戴氧氣筒進入事故廠房,仔細勘查現場狀況,並著手蒐集相關證據,檢察官在安全區域對相關人員進行詢問,試圖釐清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根據初步調查,檢方認為現場施工負責人陳姓男子可能涉有過失致死及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等嫌疑,經過訊問後,陳姓負責人被裁定以20萬元交保候傳,由於此次事故中,另有1名重傷者的情況仍不樂觀,家屬已同意捐贈其器官,檢方與醫院正在聯繫處理相關法律程序。彰化地檢署強調,將全力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關責任人,並確保類似事故不再發生;此外,彰化地檢署張曉雯檢察長已指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彰化分會,主動聯絡罹難者家屬,提供即時的心理關懷與協助,幫助他們度過這段艱難時期。
快訊/海龍風電CO2外洩釀1死 38歲男重度昏迷家屬考慮器捐
彰化縣彰濱鹿港區「海龍離岸風電」本月20日發生重大工安意外,現場有56支CO2鋼瓶氣體外洩,其中3人,38歲賴姓男子、58歲劉姓男子、19歲簡姓男子命危搶救中。19歲簡男昨(26)日宣告不治,而38歲賴男重度昏迷至今,家屬考慮器官捐贈,今日下午1時許自鹿港基督教醫院,轉至總院彰基醫學中心進行器捐評估。據悉,20日上午彰濱「海龍離岸風電」員工裝設CO2鋼瓶時,不慎發生氣體外洩,造成17人中毒送醫,其中3人情況嚴重,賴男仍處重度昏迷中;劉男意識仍然3分,瞳孔對光沒反應,院方以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VVH)洗腎中;而簡男於昨晚已宣告不治。事發當下的現場畫面,也在社群平台上瘋傳,畫面中可見工地廠房噴出大量白色氣體,工人也連忙逃生,根據現場員工表示,案發當時他人在附近,聽到同事說法,疑似現場有人不小心碰觸到開關,造成二氧化碳鋼瓶爆掉。勞動部職安署中區職安中心到場釐清情況後,發現現場防護措施不完備,先依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裁罰30萬元,並勒令停工處分。彰濱工業區「海龍離岸風電」陸域降壓站,20日發生二氣化碳中毒事件。(圖/報系資料照)
父母日日苦守等不到兒子睜眼 18歲海龍工人「暑期打工」不治醫院悲慟發聲
彰化縣彰濱鹿港區「海龍離岸風電」20日發生嚴重工安意外,工人在裝設高壓鋼瓶時疑因操作不當,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外洩,17名工人中毒送醫,19歲簡姓患者情況嚴重,經在童綜合醫院搶救一週後於26日晚間宣告不治,簡男父母悲痛欲絕,院方也對簡男離世表示遺憾。20日上午10時許,海龍降壓站「海龍離岸風電」機房員工在裝設消防用的二氧化碳鋼瓶時,疑似操作不當導致氣體外洩,17名員工吸入中毒,更有3人一度失去生命跡象。簡男是患者中最年輕的一位,案發後立刻被送到梧棲童綜合加護病房救治,並進入加護病房觀察,騎情況嚴重,昏迷指數3,經一週救治後仍於26日晚間宣告不治。據了解,簡男是準國立大學生,趁著暑假從高雄到彰化打工賺學費,其父母接獲消息立刻北上照顧兒子,更幾乎以醫院為家日日守候,簡母看到兒子便會以淚洗面,聽聞噩耗更是悲痛欲絕。童綜合醫院也悲痛發聲,表示院方與簡同學都盡了很大努力,對其離世感到分常遺憾。
快訊/海龍風場二氧化碳外洩釀1死!19歲工人「搶救7天無效」不幸亡
彰化縣彰濱鹿港區「海龍離岸風電」本月20日發生重大工安意外,工人在裝設高壓鋼瓶時疑因操作不當,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外洩,導致17名工人中毒送醫,3人命危搶救中,其中年紀最輕的19歲簡姓男子,歷經一個禮拜的搶救,最終仍於昨(26日)晚間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