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亂之歌
」日導演小松孝英來台登桃影 庹宗華《滿七》再當同志爸
第11屆桃園電影節推出「神遷夢戲——紀錄片觀點」單元,播映12部各有特色的紀錄片,而日本導演小松孝英也將親自來台現身影展現場,與觀眾分享創作心法。「遷呼萬幻——光影尋夢園」單元則集合全台12所相關科系大專院校最新學生短片,展示新生代創作能量。跨院校合作的「特別發現」單元則有台藝大導演林明智執導的短片《滿七》,由庹宗華與孫明宇飾演一對同志父子,深刻描寫父子親情。日本宮崎縣是桃園的姐妹城市,桃園電影節也特別選入宮崎縣導演小松孝英兩部紀錄片《鹽月桃甫》、《中村地平》,以同樣來自宮崎縣、以台灣為重要創作核心的日治時期畫家與作家為主題,呈現與對照出跨越時空的「台灣觀點」。另一部《離亂之歌》則是以七位作家蘇偉貞、陳義芝、張曉風、桑品載、隱地、王健壯、向明等人的生命軌跡,用流離、渡海、新生、滄桑、懷鄉、返鄉、回望等七個篇章,描寫眷村第一代、第二代從移民到歸屬的心路歷程。《鹽月桃甫》敘述日本畫家鹽月桃甫與台灣的故事。(圖/桃園電影節提供)《台北十日》、《再見了,菲林》則由台北知名字幕製作公司、福相數位電影製作總經理張逸方所執導,張逸方從事電影工作超過25年,在危機邊緣成功帶領福相由膠卷時代順利轉型進入數位時代。他以獨特的業者視角,在《再見了,菲林》之中,記錄膠卷電影的盛極而衰,讓觀眾認識逐漸被淡忘的沖洗師、字幕師、放映師等幕後無名英雄。《台北十日》則是張逸方個人在發現腦癌、經過治療後,人生重啟的真實故事,動人而深刻,張逸方也將在影展期間到場與觀眾見面。《舞賽》、《竹葉之青》、《再一次就好了》分別以原住民、跨國聯姻主題,同樣緊扣本屆桃影主題「遷徙」。《舞賽》曾入圍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金穗獎,以原住民在現代社會中追尋真我的艱辛歷程。《竹葉之青》是桃園紀錄片獎優勝作品,紀錄原住民部落在現代社會之中,如何以泰雅族傳統工藝「伐竹」走出一條生存之道。《再一次就好了》曾入圍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以台灣老公、印尼老婆的跨國聯姻,寫下一段與眾不同的愛情篇章。《降溫告急》則是中央氣象署升級之後的首部官方製作,勾勒全球在氣候變遷下的未來變化。《降溫告急》勾勒氣候變遷下的未來變化。(圖/桃園電影節提供)《愛子歸來》拍攝過程歷時十年,以六十歲才移民到紐約的台灣楊媽媽為主角,她在丈夫和兒子去世後,以與紐約監獄中無期徒刑囚犯通信為生活重心,但卻又與相依為命的孫女艾倫經常發生衝突。透過楊媽媽視角解構美國夢,以及新世代家庭關係之轉變。台藝大導演林明智執導短片《滿七》庹宗華與孫明宇飾演一對同志父子。(圖/桃園電影節提供)本屆桃影另一個重要單元「遷呼萬幻——光影尋夢園」,則集合全台12所相關科系大專院校學生,總共36部短片作品,作品來自包括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世新大學等重要院校。另外還有三部跨院校合作的「特別發現」,描寫父子親情的《滿七》由庹宗華與孫明宇飾演一對同志父子、以及將入獄的年輕受刑人為主角的《烏鴉籤王》、貼身觀察熱情可愛印尼看護生活的《莉娜》。2024桃園電影節將於8月16日至8月29日於桃園展開。
深耕兩岸藝術文化不遺餘力!沈春池基金會秘書長獲文化貢獻獎肯定
由中華兩岸人文藝術交流協會主辦,歐華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協會、中華網紅協會協辦的第九屆「金卓獎」頒獎典禮21日晚間假台北市劍潭活動中心盛大舉行。台灣藝術、文化等各領域的優秀人才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長期耕耘兩岸文化交流的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今年榮獲金卓獎「兩岸文化貢獻獎」的殊榮。主辦單位表示,石靜文在留存遷臺歷史的工作上不遺餘力,帶領基金會同仁為保留歷史與文化奮鬥,此次金卓獎獲頒「兩岸文化貢獻獎」,可謂實至名歸。對於獲此殊榮,石靜文說,衷心感謝政府與社會各界對本會近年從事兩岸文化交流與歷史保存工作的認可,未來仍將持續戮力建構更完善的記憶庫,致力於文化藝術的傳承,讓今後世代得以窺見動人的歷史軌跡,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自2017年起啟動了「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計畫,尋訪遷臺人物,記錄正在消逝的歷史記憶,迄今訪問近 1300 位長者的生命故事,製作完成超過 500 則影片。2023年基金會更首次嘗試製作長版紀錄片《離亂之歌》,由七位文學家以口述散文、詩詞或書信的方式回顧歷史,優質的製作內容深獲好評,並被公共電視「紀錄觀點」選為播出影片!▲財團法人沈春池基金會祕書長石靜文獲金卓獎肯定。(圖/財團法人沈春池基金會提供)此外,「我家的兩岸故事」巡展於高雄、上海、臺北、福州、桃園、台中等地展出,反應熱烈。今年七月,基金會也即將前往南京巡展,將展覽以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方式呈現,讓觀者身歷其境重溫遷台歷史,年輕一代也能更了解這段重要史實。石靜文表示,今年基金會也規劃敦煌展與青年研學等活動,希望促進兩岸學子文化藝術交流,未來也將持續建構更完善的記憶庫,致力於歷史的傳承,讓往後世代得以窺見動人的歷史軌跡。▲財團法人沈春池基金會祕書長石靜文獲金卓獎肯定。(圖/財團法人沈春池基金會提供)2024金卓獎,得獎名單1.石靜文女士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獨特的文化藝術觀點,推廣兩岸文化交流有卓越表現,獲兩岸文化貢獻獎。2.周之禪女士影深耕影視戲劇專業,並積極參與 ,推廣珠寶品牌社計有卓越表現,獲新銳珠寶藝術貢獻獎。3.許有和先生經營事業有成,造福鄉親不遺餘力,推廣西藥健康產業有卓越表現,獲年度企業家形象獎。4.呂秋月女士奔赴心靈的盛宴,對文創推廣創意畫作有卓越表現,獲藝術文化貢獻獎。5.陳彥涵先生品味獨特,才華有目共睹,對珠寶水晶藝術有卓越表現,獲珠寶藝術文化貢獻獎。6.柯耀程先生凡事親力親為,推廣甲骨文有卓越表現,獲藝術文創卓越貢獻獎。7.李少華女士親切討喜,推廣公益活動有卓越表現,獲生活公益卓越貢獻獎。8.陳美秀女士溫婉有禮,推廣書法有卓越表現,獲藝術文化終身成就獎。9.李克定先生通過獨特的手法和想像力,對都市更新有卓越表現 ,獲都市計劃生活藝術貢獻獎。10.中國古代文物博物舘帶來文明的饗宴,觸動觀者心靈,推廣古代文物有卓越表現,獲藝術文化薪傳獎。11.郭掌從先生對藝術充滿熱情,創造令人難忘的作品。推廣油畫作品有卓越表現,獲藝術教育文化貢獻獎。12.李黃婷婷女士打破傳統框架,推廣書法有卓越表現,獲文創芸術生活貢獻奬。13.大衛營生活藝術協會深知藝術的力量和責任,推廣社會公益有卓越表現,獲社會公益愛心貢獻獎。14.林珮瑩女士風格多樣,引發對當代思考。推廣網紅娛樂有卓越表現,獲年度卓越網紅藝術文化貢獻獎。15.蘇麗文女士對音樂深度探索,情感觸動觀眾,聲樂有卓越表現,獲藝術文化貢獻獎。16.中華古代文物交流協會實現藝術理想,引發當代思考,對於社會公益愛心有卓越表現,社會公益貢獻獎。17.范巧貞女士營造獨特的藝術氛圍,展現藝術興趣和天賦,油畫美學有卓越表現,獲藝術文化貢獻獎。18.陳志芬女士作品具有高度價值,帶來一場場震撼心靈的藝術盛宴,獲藝術卓越貢獻獎。
遷台紀錄片《離亂之歌》今晚公視首播 沈慶京呼籲3黨「青史不容竄改」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籌製多時的紀錄片《離亂之歌》,透過7位文學家口述散文、詩詞或書信的方式回望歷史,將於23日今晚晚間10點在公共電視首播。基金會董事長、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表示,希望透過紀錄片完整呈現遷台歷史,因此7年前開始尋訪遷台一代、二代人物,「歷代歷朝竄改歷史都很正常,所以從35年前贊助老兵回大陸、開拍《八千里路雲和月》,到現在做紀錄片,目的是不容青史被竄改,不讓國民黨、民進黨、共產黨任意解釋。」1949年前後遷徙來台灣的大陸各省人士,在這塊土地落地生根,他們各自有著大時代的生命故事。《離亂之歌》從一句句思鄉的散文和詩開始,讓主角們訴說大時代和家族的故事,娓娓道來身為遷台一、二代的傷痛,紀錄片分為7個篇章:流離、渡海、新生、滄桑、懷鄉、返鄉、回望,影片結合敘事、朗讀、影像等多元手法,拼組出渡海世代的故事與滄桑。《離亂之歌》透過7位文學家口述散文、詩詞或書信的方式回望歷史。(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沈慶京表示,民國76年他私下偷偷贊助老兵回大陸,並且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沒想到影視傳回台灣,蔣經國跟他的幕僚深受感動,宣布解嚴,也開啟民主化和兩岸探親,而之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也順利播出。「很多人以為我是老兵的兒子,所以我才會贊助老兵回大陸,其實不是,我是站在台灣當年經濟發展和人性需求,認為實在是沒必要這樣限制。」沈慶京說,這都是36年前的故事,但遺憾的是,從那次之後,基金會就沒有好的表現,只做兩岸美術交流,一直到7年前突然想到能老兵來台,讓遷台歷史更加真實。 於是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從2017年開始進行「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計畫,尋訪遷台一代、二代人物,希望透過真實經驗的口述影像,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下歷史見證,至今已經採訪千餘位遷台人物,製作超過400支影音紀錄。去年起更啟動紀錄片專案拍攝計畫,目前共完成5支紀錄片,《離亂之歌》為其中之一。出生於高雄左營海軍眷村的王健壯,以父親遺物手提包為題,在《離亂之歌》中談及父親沉默寡言,最大原因歸咎於戰爭,包括婚後與妻子不間斷的逃難、遭遇親弟弟的追殺等,種種因戰亂帶來的傷痛回憶,「整整12年的戰爭,每天都在打仗、被死神追著跑。」陳義芝的母親先輾轉撤退來台,半年後才遇見被共軍俘擄、中途逃亡海南島再渡海來台的父親,「經歷離亂之苦的人,不太回憶也不會訴說,因為聽的人未必懂,他遭遇的苦痛結成傷疤,全都存在心裡面。」曾赴戰場、1949跟著軍隊遷台的向明,多年後返鄉與弟弟重逢,收到母親臨終交付的一塊銀元,自此成為一輩子的珍藏品,「這一塊銀元,是我小時候吵著要不到,讓母親擺在心裡一輩子的心願,那種激動沒辦法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