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素
」 林郁婷 月經健保延長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年限!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治療更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林韋彤、林宗憲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已攀升至112年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名,其中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癌症轉移。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明昕指出,臨床上通常會透過抽血檢測患者的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 PSA),若指數異常偏高,可能代表罹患攝護腺癌,需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然而,由於攝護腺位置深藏於肛門與直腸之間,且早期症狀如頻尿、排尿困難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民眾往往難以察覺病情,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楊明昕醫師表示,不少患者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直到骨痛或其他不適出現時,才確診為高風險晚期癌症。這也讓癌症治療的挑戰更加嚴峻,尤其是對於已出現癌細胞轉移的患者,治療手段的選擇與效果成為重要的課題。健保放寬給付條件!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年限延長至三年自113年8月1日起,針對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健保給付年限由原本的兩年延長至三年,這項政策改變讓許多患者受惠。對於因健保限制而停藥的患者,只要經專業醫師評估後,於三個月內未出現病情惡化,便可申請續用一年。楊明昕醫師說,過去許多患者在兩年療程結束後,不得不中止用藥,這對病情控制造成很大影響。如今隨著健保政策的擴大,他們能夠再次申請治療,延續使用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楊醫師進一步指出,這類藥物的費用動輒每月上萬元,對許多患者來說,健保的支持大大減輕了經濟負擔,也讓治療得以繼續,抑制腫瘤的進展,為患者爭取更長的生命時間。他強調,這項政策對患者及其家庭意義重大,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也帶來更多希望。新一代荷爾蒙治療突破抗藥性挑戰!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傳統荷爾蒙治療主要透過針劑注射,抑制腎上腺素或睪丸分泌雄性素,以阻斷癌細胞的生長。然而,當癌細胞進展至去勢抗性階段時,腫瘤的抗藥性問題會讓治療效果逐漸減弱,存活期通常縮短至不到四年。楊明昕醫師表示,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能直接針對腫瘤細胞的雄性素受體,從根本抑制癌細胞的增長與擴散,並有助於縮小腫瘤體積。根據大型臨床試驗數據顯示,這類藥物可有效降低33%的死亡風險,將患者的整體存活期可額外增加三年以上,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帶來治療新契機。三大指標 定義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分類,有助於醫師提供更精準的治療策略。楊明昕醫師說,目前主要依據以下三大指標:1. 葛里森指數超過8分:代表腫瘤病理分化差,癌症侵略性高。2. 骨轉移三處以上:尤其是非脊柱或非骨盆腔的骨轉移,顯示癌症擴散範圍較廣。3. 內臟轉移:如肺部或肝臟遭癌細胞侵襲,表示病情已相當嚴重。當患者符合以上三項指標中的任兩項時,則歸類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需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方式,以提升存活機率,延長生命時間。規律運動與健康管理 是長期抗癌的重要關鍵楊明昕醫師提醒,接受荷爾蒙治療的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疲累、骨痛或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建議患者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例如散步或簡單的伸展運動,有助於維持體能與心理健康;此外,均衡飲食和規律作息也是抗癌過程中的重要關鍵。楊明昕醫師強調,除了藥物治療,患者的生活管理一樣重要。透過規律的健康習慣,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還能幫助患者穩定情緒。他呼籲民眾,若有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自己的健康多爭取一份保障。
運動員睪固酮「男女濃度有重疊」 專家:不宜論斷性別
中華隊拳擊好手林郁婷在巴黎奧運期間捲入性別爭議,遭國際拳擊總會(IBA)指控其性別檢測異常,不符合女性選手參賽資格。過去有國際研究針對近700位菁英運動員的睪固酮濃度分析,顯示兩性的睪固酮濃度範圍有明顯重疊。專家指出,若以睪固酮濃度論斷性別,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巴黎奧運期間,英國作家J.K.羅琳更暗指林郁婷、阿爾及利亞選手克莉芙為男性,有性別分化差異(DSD),一席話引發國際間關注及爭論。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許美智表示,睪固酮的量主要由性腺的發育和功能決定,而不是由Y染色體所影響。有些擁有Y染色體的人,如果性荷爾蒙合成不良,則睪固酮的濃度較低,而有些人雖然睪固酮濃度高,但因為雄性素的接受體不敏感,無法有效感受這些荷爾蒙,因此也無法發揮作用。「不宜以睪固酮高低作為判定男女性的標準。」許美智指出,一般男性正常的睪固酮濃度為每公升10到35奈莫耳之間,而女性正常範圍則較低,為每公升2.5奈莫耳以下,但這些範圍可能會因實驗室和測試方法不同而有所變化。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一項針對693名菁英運動員荷爾蒙的研究顯示,16.5%的男性運動員睪固酮濃度低於正常範圍,而13.7%的女性運動員則高於正常範圍。許美智說明,這顯示出兩性之間睪固酮濃度範圍有明顯重疊,因此,若認為睪固酮高就不是女性,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成大附設醫院小兒部遺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蔡孟哲指出,個人運動表現的影響因素很多,例如營養、訓練、基因、心理、疾病等等,而DSD影響的是性發育,並不是直接造成運動表現好壞的單一原因。蔡孟哲說,性發育過程有太多的基因調控,這些基因也還沒完全被科學解答,除了已知SRY基因(睪丸決定基因)在Y染色體上,有更多基因在XY染色體以外的「體染色體」上,也會影響性發育,但目前沒辦法單靠染色體檢查得知。
染色體XY一定男生? 醫曝「基因突變」個案:所有一切就是女生
我國拳擊選手林郁婷近日遭外媒質疑是「跨性別」,引發外界討論,國際拳擊總會稱,林郁婷染色體是XY。對此,醫師分享一個基因突變案例,除了染色體是XY,其他表現出來的都是女生,「請不要用無知跟狹隘視野來看待世界。」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在臉書發文,2年前一位媽媽來做羊膜穿刺,在做超音波實問他,是男寶還是女寶,「當然我沒有這麼小氣,反正羊膜穿刺的報告染色體就會寫出XX還是XY,想要早一兩個禮拜知道也是很合理的。」蘇怡寧說,是女生,而媽媽聽了也很高興。媽媽說,「女生特別棒因為我第一個寶寶是男生」,兩周後,夫妻問,「你跟我說是小女生,但為什麼報告上是寫XY!」蘇怡寧回,「我心中一驚,趕快請媽咪上超音波檢查台仔細再看一次,確實是女生的生殖器啊,我沒看錯,難道是實驗室搞錯了嗎?再跟媽咪詳細的說明並且請他們冷靜之後,我拜託他們讓我再抽一次羊膜穿刺確認。」蘇怡寧解釋,「不是我們不願意承認錯誤,而是在現今的醫療常規之下,錯置檢體或是看錯這種事情,真的比日本的壓縮機還要稀少我焦慮嗎?我當然很焦慮,如果實驗室搞錯我也是要負責的,一個星期之後報告出來,一樣46,XY。」蘇怡寧說,他心情複雜也鬆了一口氣,診斷發現基因突變,「除了染色體是XY,其他表現出來的所有一切就是女生,細節我不講了,其實,這只是性徵混淆眾多疾病中的一個診斷。」蘇怡寧強調,「今天所說的醫學狀況,絕對沒有特定針對任何人,而且也絕對跟我的拳擊女神無關,今天是特別寫給那些隨便說人家染色體是XY,還是染色體XY就一定是男生的無知笨蛋跟白痴看的,請不要用無知跟狹隘視野來看待世界。」文章一出,也有網友留言問,「那請問蘇醫生這個病(這個叫病嗎?)或是說這個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除了染色體的狀況以外,其他表現出來是女生,所以這對父母就可以按照一般傳統觀念,先幫新生兒準備粉紅色的衣服,同時身分證也是2對嗎?謝謝」,蘇怡寧回,「就是個漂亮的小女生」
卵巢指數異常年輕化 中醫「養卵」助護理師成功受孕
護理師平時總是忙於照護病人,卻忽略自己身體狀況,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張烱宏主任收治三位護理師同仁,都是婚後1~3年還未順利懷孕。就診西醫檢查,其中兩位護理師年紀不到30歲就出現卵巢退化(AMH<2.0);而另一位護理師則是AMH>5.5,月經不規則,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當下讓這三位護理師有點震驚,不約而同就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好孕門診,經過張烱宏中醫師診治,透過中醫精準「養卵」技術,三位護理師順利懷孕,也平安喜獲龍寶寶。卵巢儲備功能是指卵巢內留存卵泡的數量和質量,會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近年發現卵巢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部分患者不到30歲就出現卵巢退化情況,卵巢退化除了年紀因素之外,卵色體異常、自體免疫疾病、化放療、卵巢手術、抽菸、壓力、熬夜、塑化劑、不明原因等均會造成卵巢退化。卵巢退化有些會出現更年期前期症狀,如經期不規律、月經量變少、潮熱、盜汗等,但有部分患者均無以上症狀,是透過抽血AMH(anti-Müllerian hormone/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才發現的,正常值為2.0~5.5 ng/ml。若AMH<2.0顯示為卵巢退化,指數越低,庫存量越低。AMH不是越高越好,若高於5.5加上月經不規則,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孕齡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性疾病,約佔5~10%。因雄性激素高或胰島素阻抗因素導致卵泡長不大,造成不排卵而不孕,最常使用的診斷標準是「鹿特丹診斷標準(Rotterdam Criteria )」,只要符合以下兩個項目就可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1.雄性素高(臨床表現包括多毛、長痘痘、雄性禿)、2.月經週期不規則、3.超音波下發現卵巢有多囊的形態。一般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因內分泌異常容易導致肥胖,但臨床上不也少體型瘦瘦的個案。張烱宏醫師表示,不要以為年輕卵巢就不會出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卵巢退化問題,婚後一年未孕,建議趕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中醫對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卵巢退化,治療上共同的特點就是「養卵」,卵泡大小和品質決定了受孕的機率,透過中醫精準「養卵」技術,依不同體質選用不同藥材,如痰濕體質選用薑半夏、陳皮;肝鬱體質選用柴胡、炒白芍;氣虛體質選用黃耆、黨蔘等,可大大提升受孕率。
挽留青春不留痘 打造無瑕肌就從這步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青春痘常見於青少年時期,此時體內賀爾蒙影響之下,皮脂腺油脂分泌旺盛,易引起毛囊角質的代謝異常進而產生粉刺,毛囊阻塞等問題,嚴重發炎時即會產生所謂的「痘痘」,若放任不管,可能留下惱人的痘疤問題,該怎麼做才能預防痘痘在臉上留下深刻痕跡?青春期已過 仍有約80%以上的人深受青春痘困擾據統計,過了青春期後約80%以上的人仍會繼續長青春痘,簡稱成人痘,其中又以女性的比例居多。主因是女性賀爾蒙的分泌大多集中於晚上,假如經常熬夜、失眠、壓力大,賀爾蒙分泌量不夠,便會刺激大量腎上腺素產生,進而造成皮脂腺出油旺盛,再加上女性的生理期和懷孕影響,內分泌變化較男性更大,也更容易增加痘痘發生的機率。嘉義皮膚科診所戴昌隆院長說明,青春痘主要成因可大致分為四類,一是由於青春期時雄性素的刺激,皮脂腺過度分泌導致出油旺盛,引起毛囊口過度沾黏,造成表皮或老廢角質細胞堆積,毛囊口過度角化而堵塞,而形成第二種原因─角質代謝異常,久而久之即形成閉鎖性粉刺,如常耳聞的黑頭、白頭粉刺;第三類為皮膚受到痤瘡桿菌或毛囊桿菌的感染,產生所謂的丘疹;若沒有及時處理可能進而導致第四種成因,造成發炎反應,形成膿皰、囊腫型痘痘等嚴重症狀,且容易留下痘疤及凹疤。除了上述四點因素之外,生活作息紊亂、工作壓力、睡眠不足;或者服用特定藥物,例如類固醇、精神科藥物、避孕藥等,也都可能致使痘痘惡化,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跟皮脂腺油脂過度分泌息息相關。▲戴昌隆院長表示,藍雷射只要短短十五分鐘就能同時達到控油、除痘、滅菌的功效遠離油痘肌 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痘方法皮膚科門診醫師會根據病患的症狀做不同處理,輕微的痘痘或粉刺,可先用抗生素、過氧化苯、杜鵑花酸及外用A酸等外用藥膏控制,若已發展成較嚴重的膿皰、囊腫型痘痘,則會建議配合口服藥物,如常見的口服抗生素及口服A酸,效果更顯著。戴昌隆院長提醒,外用藥膏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性,病人長期塗抹容易造成皮膚乾燥脫屑,秋冬需注意保濕;口服A酸治療效果雖佳,但許多患者仍會考量到其副作用及藥費高昂的問題,且該藥具致畸胎風險,故懷孕及備孕女性不得服用。近年來,光電雷射療程是揮別痘痘肌的熱門選擇。如可以用來治療青春痘、降低油脂量、滅菌的非侵入式雙波長雷射─藍雷射,其1450nm波長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450nm藍光可滅菌消炎,減少痤瘡桿菌,特殊冷媒脈衝技術讓患者在施打前不需敷麻藥,療程舒適,近乎無痛感和副作用,與一般傳統雷射不同,術後便可正常上妝保養。戴昌隆院長表示,藍雷射只要短短十五分鐘就能同時達到控油、除痘、滅菌的功效,除了降低粉刺及青春痘生成,也能改善出油型的粗大毛孔,通常建議每週施打一次,連續三週為一個完整療程,效果能夠維持約半年時間,且每一次的治療皆能獲得改善。無論是臉部、頸部或頭皮有痘痘及出油困擾;不想長期服藥、懷孕或備孕的女性;或患有發炎中的丘疹、膿皰等,藍雷射都能為這些族群,提供除了藥物以外的治療方向。遵守五大妙招 青春不「痘」留青春痘最怕反覆發作,戴昌隆院長分享五大秘訣來降低痘痘復發率:一、千萬不要用手擠壓痘痘,易導致更嚴重的發炎二、清潔臉部選擇溫和不刺激的產品,即使是油性肌膚,一天也最多洗三次臉就好,避免過度清潔三、盡量選用不易長粉刺、清爽控油的保養品,避免造成肌膚負擔四、日常做足防曬,挑選可同時阻擋UVA、UVB的防曬商品,若能搭配遮陽帽、洋傘等物理性防曬更佳五、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如減少熬夜頻率、放鬆心情,少去油膩悶熱的環境,應多攝取蔬菜水果,最近也有文獻研究顯示,吃高升糖指數的食品可能提高痘痘復發率,飲料盡量改以無糖為主。另痘痘獲得改善後,戴昌隆院長建議可以每三個月定期回診,接受一次藍雷射的治療作為肌膚保養,讓皮脂腺維持穩定狀態,降低痘痘的復發率。除了上述原則之外,若有青春痘相關困擾,仍應盡早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前列腺癌藥物「外銷驚見白色顆粒」!食藥署急回收逾3千顆
前列腺癌治療藥物出包!食藥署今(5日)公告,美時化學製藥旗下生產的「艾納脈軟膠囊40毫克」(Anamide Soft Capsule 40mg)出現「白色顆粒」結塊,恐影響藥效,緊急回收約3248顆。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該藥品在透明膠囊中原先應呈現無色或微黃色,但該批問題用藥卻出現「白色顆粒」,初步調查發現,疑因主成分的原料藥儲存過久,導致無法完全溶解,恐將影響藥效,經廠商主動通報,今(5日)已啟動回收批號B16065P3、3248顆的不合格藥物,並要求業者提出改善報告。根據食藥署官網查詢,「艾納脈軟膠囊40毫克」主要用於治療轉移性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且在雄性素去除療法失敗後屬無症狀或輕度症狀而不須使用化學治療者;或是轉移性的去勢抗性前列腺,且已接受過docetaxel治療者。此外,陳惠芳也提醒,民眾如若對使用中的藥品有任何疑慮,應盡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
黃子佼爆性騷 網疑「天庭飽滿」害性慾強…醫師打臉揭真相
黃子佼今(19日)承認過去對女子強吻並拍裸照,事後卻驚傳送醫急救,震驚各界。然而,黃子佼在自白影片中突然拿下髮片、露出大片雄性禿模貌,卻被部分網友懷疑「性慾太強才禿頭」。對此,有皮膚科醫師出面闢謠,強調雄性禿跟遺傳比較有關係,和性慾強弱沒有關聯。「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醫師楊省三,曾在診所YouTube頻道指出,約有一半男性有雄性荷爾蒙二氫睪固酮(DHT)阻礙頭髮生長、導致頭髮越來越細與稀疏的雄性禿困擾。並回答診間常出現的「性慾旺盛、經常打手槍會造成雄性禿嗎」問題。楊省三引述研究表示,雄性禿患者體內的DHT與一般人比起來「沒有特別多」,造成雄性禿原因與基因以及DHT、5α-還原酶、雄性素接受體之間的變化,造成毛囊停留在休止期較有關,且自慰不會增加賀爾蒙含量,目前也沒有禿頭與中醫所謂「腎虛」有關的實錘證據。他強調,這種雄性荷爾蒙導致掉髮的雄性禿,既與家族遺傳有很大關係,就連女性因為雄性賀爾蒙的掉髮,也叫做雄性禿,因為女性荷爾蒙不會造成禿頭。《CTWANT》提醒您:尊重身體自主權,遇侵害請撥打113、110。◎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月經4個月來一次…人妻求子5年全落空 醫揭「1疾病」是元凶
一名36歲的張姓人妻結婚5年一直無法順利懷孕,且長期有月經不規律的困擾,最長間隔曾達4個多月,導致夫妻倆不知該如何把握時間做人。經就醫檢查,醫生發現張女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同時伴隨子宮內膜息肉問題,種種因素都影響受孕,最後夫妻倆最後決定進行試管,目前已順利懷孕。雙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許越涵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性疾病,發生率約10%,臨床上普遍認為和遺傳、荷爾蒙變化等因素有關,主因為腦部下視丘及腦下垂體的調控出現異常,導致雄性素異常增加、卵泡不發育,引發排卵異常、月經週期不規律等症狀。許越涵說明,由於張女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在進行刺激排卵療程時,要特別謹慎小心調控藥物劑量,並以特殊破卵方式降低後續引發卵巢過度刺激的可能性,讓患者取卵後依舊能維持正常生活,最後也順利取得卵子26顆,並成功培養了7顆優質囊胚接受冷凍保存。至於子宮內膜息肉的問題,許越涵指出,子宮內膜息肉會影響胚胎著床成功率,因此需安排子宮鏡手術,切除子宮內膜大於1公分的息肉,手術過程中也要盡可能小心保護內膜、降低對子宮內膜的傷害,後續再安排植入,將內膜鋪成至合適狀態,經第一次植入張女即順利懷孕。醫師提到,由多囊性卵巢導致不孕的案例並不少,除降低受孕率外,雄性素過高也會造成青春痘、掉髮等狀況,甚至可能引起新陳代謝疾病、肥胖、心理焦慮等問題。許越涵提醒,女性朋友若有上述症狀,應盡快前往婦科就醫,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避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多囊性卵巢難懷孕 及早就醫避免耽誤黃金時間
36歲張小姐,結婚5年卻一直無法順利懷孕,直到前往雙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許越涵醫師門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張小姐飽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困擾,月經長期不規則外也有明顯的子宮內膜息肉,種種因素都是影響懷孕的潛在問題,雙方討論後,決定進行試管療程來解決求子困擾。許越涵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性疾病,發生率約10%,臨床上普遍認為是與遺傳、荷爾蒙變化等有關。多囊性卵巢排卵異常 影響自然懷孕成功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主因是腦部下視丘及腦下垂體的調控出現異常,導致雄性素異常增加、卵泡不發育,引發排卵異常、月經週期不規律等。許越涵醫師說,像張小姐最長的月經間隔就曾長達4個多月,變成如「季經」般,夫妻間也不知該如何抓時間同房,相當難以自然方式成功懷孕。許越涵醫師指出,由於多囊性卵巢體質特殊,在進行刺激排卵療程時得特別謹慎小心調控藥物劑量,得以特殊破卵方式降低後續引發卵巢過度刺激的可能性,讓張小姐在取卵後依舊能維持正常的上下班生活,最後也順利取得卵子26顆,並成功培養了7顆優質囊胚接受冷凍保存。多囊性卵巢有「這些」症狀 應尋求專業治療、諮詢順利取卵並完成優質囊胚培養後,接著解決子宮內膜息肉的問題,許越涵醫師指出,由於子宮內膜息肉會影響胚胎著床成功率,因此需安排子宮鏡手術,切除子宮內膜大於1公分的息肉,手術過程中也盡可能地小心保護內膜降低對子宮內膜的傷害。後續接著安排植入,將內膜鋪成至合適的狀態,第一次植入張小姐即順利懷孕,夫妻倆都很期待新生命的降臨。許越涵醫師指出,由多囊性卵巢導致不孕的案例並不少,除降低受孕率外,雄性素過高也會造成青春痘、掉髮或多毛的狀況,以及出現胰島素抗阻的狀況,引起新陳代謝疾病、肥胖,甚至是心理焦慮等問題,女性千萬別輕忽這些相關症狀。若有疑似症狀,民眾可前往婦產科就醫求診。許越涵醫師表示,也能透過運動及飲食控制來調理身體,若有求子需要,則建議前往生殖醫學門診尋求專業諮詢與協助,避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間。雙和醫院「助您好孕」講座 了解不孕症、生殖醫學為提升民眾對不孕症與生殖醫學的認識,雙和醫院將在6月18日週日上午,於雙和醫院行政大樓一樓階梯教室舉辦「生殖中心助您好孕講座」,邀請婦產科主任温國璋醫師,以及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許越涵醫師、鍾明宗醫師及林璟容醫師分享不孕症與人工生殖醫療相關衛教知識。次講座採預約制,活動詳情請參考報名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XlzD9)或雙和醫院官網及官方臉書粉絲團。
多囊性卵巢飲食如何調控? 醫曝「5類食物」免煩惱
多囊性卵巢(PCOS)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幾乎每10位女性就有1位女性罹患,至今依然沒有明確的診斷要點,婦產科專科醫師周維薪醫師(大象醫師)提到,多囊性卵巢背後衍伸出的是代謝異常、心血管疾病,與雌激素過度暴露的癌症風險,甚至是全身長期慢性的發炎問題,也因此除了積極治療外,生活習慣、飲食調控皆缺一不可,而醫師也推薦5大安心吃、不踩雷的食物,讓多囊性患者在飲食上免煩惱!第一安心:十字花科蔬菜大象醫師指出,十字花科蔬菜(Cruciferous vegetables)像是菠菜、羽衣甘藍和芥菜等是絕對不會踩雷的食物,原因在於多囊性卵巢患者本身的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異常,而根據《食品科學與營養(Food Science & Nutrition)》在2019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增加膳食纖維和鎂元素,能夠幫助減少胰島素阻抗性跟雄性素過高的問題(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容易痤瘡及多毛的原因)。而葉菜類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和芥菜,相較於其他蔬菜含量更高,例如:一杯煮熟的菠菜含有157毫克鎂(占了一天所需的37%),多囊性患者是可以安心食用的。第二安心:優質蛋白質「多囊性患者由於胰島素阻抗性有問題,容易有血糖過高的問題,一生中得到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別人高。」大象醫師提到,低升糖食物(低GI)的飲食有助於血糖控制,所謂的低GI是指GI值低於55以下,而能夠提供纖維、蛋白質與降低胰島素的豆類,就是很好的選擇,例如:鷹嘴豆、豆類、扁豆、豌豆和大豆等。2018年發表在《營養學Nutrients》上的一項研究結果支持,像大豆和莢果這樣的豆類因其本身的升糖指數很低,而很適合血糖控制不佳的族群,因為可以在食用後使血糖上升較少。第三安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除了蛋白質、纖維素、礦物質外,健康的脂肪來源也是必須的,大象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患者,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代謝的異常情況下,除了胰島素過高之外、血脂肪跟雄性素都容易偏高。健康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除了降低發炎反應外、更能幫助降低內臟脂肪與胰島素阻抗,在油脂選用上,會建議以魚油、亞麻仁油、紫蘇油、印加果油為主。▲在油脂攝取方面,會建議以魚油、亞麻仁油、紫蘇油、印加果油為主。第四安心:漿果類如藍莓、黑莓、草莓大象醫師指出,長期的高氧化壓力在多囊性卵巢中,也是常見的表徵之一,會導致自由基增加,除了降低免疫系統,還會增加血管的損傷,動脈硬化、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而鮮豔奔放的漿果類,能夠幫助抗氧化、抗發炎是很好的選擇,最常見的包括:藍莓、黑莓和草莓。第五安心:全穀類主食最後,多囊性患者最應該避免的是血糖的劇烈波動,大象醫師提到,多數患者有較易肥胖的體質,而且胰島素調控異常,若血糖快速增加反而讓胰臟的負擔遽增,長久下來就是個惡性循環,他認為,在主食選擇上比起米飯,全穀類是不錯的選擇,例如:大麥、小麥、燕麥、蕎麥、小米、玉米、薏仁等,原因在於全穀類除了不會讓血糖劇烈波動,而讓胰臟負擔大外,還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並保持較長時間飽腹感。 大象醫師也提醒,所有的飲食都應該採取「平衡才是王道」,不需將所有好的飲食,一次導入到生活中,循序漸進、長久穩定的改變,絕對不嫌遲。
林郁婷銅牌遭撤銷!名醫揭「性別生化異常」可能原因 IBA主席:曾有男人想混進來
國際拳擊總會(IBA)日前以「性別生化指數異常」,取消台灣女子拳擊好手林郁婷的世錦賽銅牌,掀起各界譁然,我國拳擊協會及體育署都表示將提出申訴。IBA主席則指出,有些嘗試參賽但有男性染色體的女選手,已被拒於賽事外。另有醫師表示,雄性素可能是引發問題的原因。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表示,儘管這起事件仍在調查,但若是性別相關的賀爾蒙,則雄性素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他指出,不少東歐選手早在2、30年前就使用雄性素,以獲得更接近男性的條件,但外型、肌肉比例也會較男性化。陳煜指出,女選手若使用男性賀爾蒙,能在短期內迅速提高運動表現,且肌肉組成、爆發力都更接近男性,等於用男性身體和女性比賽,這也是有越來越多女性競技比賽要檢測性別生化指數的原因。且女性使用雄性素,會導致容易長出毛髮、青春痘、油性肌膚、停經、卵巢萎縮甚至不孕,代價可能相當龐大。而在林郁婷之前,阿爾及利亞女拳擊手凱利芙(Imane Khelif)就因檢測問題遭世錦賽取消決賽資格。IBA主席克雷列夫(Umar Kremlev)表示,有些「男性」拳手假扮女人參賽,試圖欺騙他們的對手,並指稱依據DNA檢測,一些試圖參賽的女拳手有男性XY染色體,不是女性的XX染色體,「這些人已被擋在賽事外」。此外,由於部分女拳擊手為控制體重,與避免月經引發的身體影響,會服用一些賀爾蒙藥物調整生理期。陳煜就指出,很多選手會找醫師使用成分類似避孕藥的調經藥,但這類藥物與性別生化指數比較沒有直接關聯。
「雄性禿」不只男性有! 醫曝:恐怕是這些原因造成
家族史沒有「雄性禿」問題,就不必擔心掉髮問題嗎?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分享近期案例,有位35歲林先生是科學園區工程師,年輕時頭髮茂密,可在開始輪班工作後,不只頂部頭髮明顯稀疏,前額髮線也比同事高很多,陸續使用多種外用生髮產品後,掉髮情形不減反增,終於在家人的建議下至醫院就醫,並經頭皮檢查發現其毛囊變小、毛髮直徑變細,診斷為雄性禿。雄性禿非特定男性 女性也會發病羅子焜主任提及,另一位45歲吳女士,在外商公司從事國際貿易,因業務受疫情影響而面對龐大壓力,使她頭髮分線越來越寬,至安南醫院就醫後,經皮膚科診斷為女性雄性禿。羅子焜主任補充,壓力大致使腎上腺荷爾蒙合成更多,亦可能促使更多毛囊幹細胞進入休眠期,使得正常週期循環的毛囊較少、甚而不再生長,就會讓頭髮看起來較為稀疏。遺傳飲食或壓力 皆會誘發雄性禿而雄性禿主要產生原因,可分為先天因素(基因)、後天因素(飲食、壓力、生活作息),以及頭皮張力、頭皮局部微循環血流等其他因素。羅子焜主任提到,研究指出,雄性禿患者的頭皮具有較高濃度「5α-還原酶」(5-alpha reductase),會將睪固酮轉化成活性更強的雄性激素「二氫睪固酮」(DHT),縮短頭髮生長期並導致毛囊及毛髮直徑變小,新生頭髮因而逐漸稀疏,最後脫離毛囊,進而形成雄性禿。另一常見生成原因為飲食,攝取高糖高脂或高升糖食物易引發高胰島素血症,進一步促進性荷爾蒙(雄性素)、腎上腺荷爾蒙的合成,活化並增加雄性素的生物利用率;另外,三餐不固定及常吃點心、宵夜,也會導致胰島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波動,雄性素活性隨之增加。而在局部微循環部分,研究發現抽菸可能造成組織微血管收縮、增加氧化壓力,因此造成落髮。四大改善療法 多管齊以達到最佳療效目前雄性禿療法主要為口服抗雄性素、外用藥、低能量雷射,以及植髮手術;其他如生長因子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注射、營養針注射、塗抹咖啡因、塗抹A酸、營養補充等,雖已有研究指出具部分療效,但大部分不嚴謹且實證等級低。羅子焜主任強調,雄性禿的治療這麼多種,代表很難靠單一療法就獲良好成效,且相同治療組合在不同患者身上效果也不一,最好跟醫師討論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多管齊下以達到最佳療效。
藥師親揭「事前避孕藥」4大副作用 千萬別和2水果一起吃!注意血栓、乳癌風險
情人節想壞壞,但又不想鬧出「人命」?。對此,藥師花逸修也分享,服用事前避孕藥,再加上愛愛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孕效果可高達99%。不過服藥前請避免愛滋病、COVID-19藥物,以及柚子、葡萄柚等水果與事前避孕藥的交互作用,還要留意血栓、乳癌風險或和性慾下降等副作用。藥師花逸修在部落格《小花藥師|社區藥局筆記》發文指出,事前避孕藥提供穩定的雌激素與黃體素,能夠穩定經期以及抑制排卵,還具有避孕的效果。此外,固定服用事前避孕藥能夠減緩荷爾蒙的變化,因而改善經前症候群的不適。而新一代的黃體素如Drospirenone(DRSP)、Cyproterone都具有抗雄性素、抗礦物皮質酮等作用,因此能夠減少皮脂腺的皮脂分泌,減少痘痘的發生,也降低傳統黃體素容易水腫的副作用。不過事前避孕藥還是存在下列幾種副作用:1.血栓風險藥師花逸修指出,傳統的EE形式(Ethinyl estradiol)雌激素以及DRSP會影響凝血功能,可能會產生深層靜脈血栓(DVT)的嚴重不良反應,若是有血栓家族病史的千萬不可擅自服用。另外心血管高風險族群,例如抽菸、肥胖、三高病史,合併使用事前避孕藥,會額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產生,又以抽菸的年輕女性需要特別注意。2.乳癌傳統的EE形式雌激素會作用於乳房的上皮細胞,若是有乳癌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則是要避開EE形式的雌激素。3.影響性慾不少女性反映服用事前避孕藥後,自覺性慾有下降的反應,可能與DRSP類的黃體素直接抑制雄性素受器、以及雌激素造成SHBG濃度上升,導致血中雄性素下降所導致。4.交互作用多傳統的EE形式雌激素與DRSP均是由肝臟CYP酵素代謝,市面上許多藥物與食物會影響CYP酵素,不論是促進或抑制代謝酵素,均會影響其藥物動力學,進而影響血中荷爾蒙波動,可能導致避孕失敗或副作用上升。常見的藥物交互作用包括:愛滋病用藥(含Ritonavir)、COVID-19用藥Paxlovid(含Ritonavir)、抗癲癇用藥(Carbamazepine、Phenytoin)。常見的食物交互作用則有:柚子、葡萄柚(喝飲料需特別避開)
這款雄性激素抑制藥「男女通用」 食藥署示警:恐引發罕見腦膜瘤
食藥署今天公告,於監視國際藥物安全訊息時,注意到含cyproterone成分藥品可能具有引起罕見腫瘤性腦膜瘤風險,且隨劑量累積而加重其風險,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食藥署蒐集國內外資料,重新評估該成分藥品的臨床效益及風險後,決定修訂含cyproterone成分高劑量 (50mg) 藥品之適應症,及於該成分藥品中文仿單禁忌症增列「現罹患腦膜瘤或有腦膜瘤病史之病人」。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含cyproterone成分的藥品,是一種雄性激素抑制藥品,可用於男女,男性主要用於改善性慾旺盛、前列腺問題;女性則主要適用於治療雄性素旺盛導致的多毛症、也有避孕功能。洪國登表示,國內相關藥品有6張許可證,一年大約使用200萬顆,今(15)日公告再評估結果,要求含cyproterone成分藥品許可證持有商應於2023年5月31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其許可證。食藥署提醒醫師開立含cyproterone成分藥品予病人時,應審慎評估其用藥的風險及效益,同時於用藥期間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腦膜瘤的臨床症狀及癥兆,並提醒病人若出現視力變化、聽力喪失或耳鳴、嗅覺喪失、隨時間惡化之頭痛、記憶力喪失、癲癇發作或四肢無力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回診。另食藥署亦提醒民眾,該類藥品屬於醫師處方,應遵循醫囑服用,切勿自行過量或減量使用,服藥後若出現任何身體不適,請立即回診尋求醫師協助,對用藥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療人員。食藥署會持續密切注意該成分藥品的安全性,除設有藥品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同時也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福利部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 02-2396-0100 ,網站:http://adr.fda.gov.tw/ 。
長新冠索命2/真的變短了!5%男性陰莖慘變萎縮 醫:病毒攻擊導致血管受損
隨著確診人數愈來愈多,長新冠症狀也愈來愈廣泛,其中「小弟弟縮水」,令所有男性膽戰心驚。國際醫學期刊證實,5%確診男性出現這樣的後遺症,美國一名男子的陰莖因此縮短4公分,醫師認為原因是血管受損導致陰莖無法伸展所致。英國伯明罕大學針對240萬名輕症者進行研究,發現最常見的長新冠症狀為疲勞(55%),其次是呼吸急促(32%)、咳嗽(23%)、肌肉酸痛(23%)。伯明罕大學公共衛生臨床副教授哈倫(Shamil Haroon)博士表示,長新冠危險族群包括女性、年輕人或黑人、混血者。此外,吸煙、超重或肥胖者,以及本來就有健康狀況的人,也比較可能出現持續性的長新冠症狀。這項研究也發現一些新的慢性症狀,包括禿頭、排便失禁、勃起功能障礙或性慾減退等。美國甚至傳出有一名男性因為染疫,使得該男子的生殖器縮短4公分,僅剩3.8公分,且確定無法恢復至原先長度,引發各界譁然。美國泌尿科醫師溫特(Ashley Winter)表示,男性確診後導致生殖器縮短的「新冠陰莖」是真實情況,因為陰莖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充血、伸展,會間接導致生殖器因血管受損而縮水。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進行的一項3400人研究發現,男性生殖器縮小雖然是罕見症狀,但的確會發生。肥胖者不僅比較容易染疫,根據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顯示,也比一班人更容易出現長新冠症候群。(示意圖/莊立人攝)醫學期刊《柳葉刀》研究也指出,確診男性中近5%會發生睪丸或陰莖萎縮的問題,但更高比例是性功能障礙,將近15%男性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就連台灣也出現類似案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分享案例,一位男大生染疫完全康復後,卻發現自己「晨間勃起」消失了,一開始不以為意,直到想跟女友親蜜時,才赫然發現「小老弟」不聽使喚,不但無法挺起且硬度不佳。許哲維表示,越來越多國際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會影響男性勃起功能,依據門診經驗,這種狀況大多出現在原本就有慢性病的患者身上,例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人的身上,染疫後勃起功能變得更糟。新冠病毒主要透過3個不同路徑影響勃起功能:降低肺部血氧飽和度、破壞陰莖海綿體血管內皮細胞、感染睪丸造成雄性素降低。許哲維說,臨床上會詢問病人相關病史和評估其風險因素,進一步抽血或安排相關檢查,最後針對病人不同需求給予後續治療,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藥物、針劑、體外震波、合併治療或是以生活作息調適為主。
男大生確診後「小老弟軟趴趴」 病毒「3陰招」慘釀勃起障礙
最近全台染疫人數不斷攀升,大學生林同學雖然落實勤洗手、戴口罩,仍不幸快篩「中標」。經過隔離治療,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完全緩解;不料某日清晨醒來,卻突然發現自己晨間勃起消失,之後和隔離時思思念念的女朋友親蜜時,也因勃起硬度不佳,無法完成「人與人的連結」,女友甚至懷疑他是否因隔離日久情變,心急如焚的他火速趕至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合併口服藥物治療,順利重振往日雄風,成為抬頭挺胸的真男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指出,許多國外報導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和男性的勃起功能大有關係,而近來國內染疫人數不斷攀升,這類病人如何治療並恢復至染疫前的勃起功能,也成為一大課題。臨床上常見病人多半過去就有相關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抽菸、肥胖、糖尿病等等風險因素,加上新冠病毒感染使其勃起功能更加衰退。其中病毒主要透過三個不同路徑影響勃起功能:降低肺部血氧飽和度、破壞陰莖海綿體血管內皮細胞、感染睪丸造成雄性素降低。臨床上會詢問病人相關病史和評估其風險因素,進一步抽血或安排相關檢查,最後針對病人不同需求給予後續治療,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藥物、針劑、體外震波、合併治療或是以生活作息調適為主。然而各種方式均有其優缺點,建議與醫師充分溝通諮詢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許哲維提醒,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少外出、常熬夜追劇或是運動頻率下降,這些都是男性勃起功能的「沉默殺手」;此外若發現有血精、血尿等問題時,更應該積極求診、接受檢查,切勿相信傳統偏方。適度運動搭配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對於染疫後的恢復才是根本之道。
「姨媽」爆痛!女大生哭求摘子宮 醫師苦勸保住「生」機
22歲的小佳(化名)長時間受子宮肌腺症所苦,每個月經期不僅嚴重經痛還伴隨經血過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求診時竟哭著求婦產科醫師幫她把子宮拿掉!醫師考量到她年紀輕輕,未來仍可能有生育計畫,僅先協助施打停經針緩解症狀,然而停經針療程最多持續6個月,療程結束後又開始疼痛,回診時拜託醫師把子宮全切除,減緩疼痛症狀,經過醫病溝通後,小佳接受醫師建議,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接續治療,經過長期持續用藥,不但穩定控制病情且大幅改善經痛症狀,找回屬於她的美好生活,現在更是擁有3個孩子的幸福媽媽。義大大昌醫院院長暨婦產部主治醫師張基昌醫師表示,子宮肌腺症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當子宮內膜跑到卵巢時,稱作巧克力囊腫;若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肉層,則形成子宮肌腺症。目前子宮肌腺症發生原因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與女性荷爾蒙息息相關,好發族群通常為育齡的女性,而多數患者會在月經時出現嚴重經痛,甚至有非月經週期的疼痛、經血過多、月經不規則及性交疼痛等症狀,甚至會因為內膜異位到卵巢以及子宮肌肉層,影響卵子品質或產生子宮不正常收縮,導致不孕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蔡英美醫師說明,由於子宮肌腺症的病灶散佈在整個子宮肌肉層,即便透過局部清除病灶,也不容易清除乾淨。若要進行全子宮切除,則需考量患者日後生育需求及心理狀態,因此術前醫病必須進行良好溝通。對於晚婚晚育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目前建議患者先透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不僅能改善經痛症狀,同時也能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張基昌醫師補充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接受藥物治療時,也要注意藥物副作用,像是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會引起腸胃道不適;而雄性素則容易出現長毛、長痘痘或聲音變粗等雄性化特徵,另外荷爾蒙拮抗劑可能有熱潮紅及骨質疏鬆等類似更年期的症狀。新型口服黃體素相較其他藥物來說,副作用較輕微,長期用藥安全性也相對提高。蔡英美醫師呼籲,女性患者若平時就有經痛困擾,經期不穩定或下腹部有下墜感等疑似症狀,應該積極尋求專業婦產科醫師診斷,與醫師討論,並考量未來是否有生育計畫,再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張基昌醫師也提醒,子宮肌腺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應該定期回診追蹤,唯有與醫師良好的溝通,並遵循醫囑,才能避免疼痛再度找上門。
「手指長度」和個性有關!無名指長運動能力強 食指長是「天生領導者」
許多人會透過掌紋來分析運勢,其實手還透露很多訊息!外科名醫江坤俊指出,過去有研究顯示,雄性荷爾蒙濃度越高的人,無名指會比較長,所以通常來說,男性或是運動員,無名指會比食指長,經過許多研究分析,歸類出三狀況「無名指比食指長」、「無名指比食指短」及「無名指和食指一樣長」,而這3種手指長度所代表的性格皆不相同。外科名醫江坤俊在《健康2.0》節目中指出,過去的學術研究發現,一個人在胚胎發育時期暴露於更多的雄性素,基本上無名指會比較長,經研究分析後發現,手指長度與個性也有關聯,若是「無名指比食指長」的人,暴露的雄性激素較多,通常傾向男性化,且運動能力強,擁有出色的溝通技巧、喜歡冒險,是人生勝利組。而「食指比無名指長」的人,則是有自信,懂得自給自足,是天生的領導者,且頭腦清楚、善於分析;但因女性荷爾蒙較多,月經來前可能會有經前症候群,脾氣較為暴躁。至於「食指和無名指一樣長」的人,則是貼心穩重、腳踏實地,個性溫和,懂得避免衝突,保持忠誠,很受人依賴。江坤俊也強調,每一種手指狀況都各有好處,民眾不需要太在意。
28歲女床戰完下體狂流血!醫生「找不到子宮」傻眼 真相曝光…她是男兒身
1名28歲女性的月經紊亂,時有時無,但她始終不以為意,直到性行為後血流不止,才嚇得到成大醫院就醫。沒想到,醫生檢查出血時,竟然找不到患者的子宮頸,連超音波也照不出子宮,後來經過一系列檢查,才發現患者的染色體呈現46XY,真實性別其實是男性,是很少見的「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患者。成大醫院婦產部母胎醫學科醫師余沛修表示,該名個案因性行為後出血就醫,但他在進行檢查時,卻找不到患者的子宮,後來才發現她的染色體呈現46XY,確診為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必須找出體內的睪丸並將其摘除,以免睪丸癌化,再予補充賀爾蒙以預防骨質疏鬆。醫師指出,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患者主要是因基因問題,造成雄性賀爾蒙受體異常,而對雄性賀爾蒙不敏感,所以身體生長成女性,但不會有月經,這樣的患者通常會有「月經從未來過」的臨床表現,而被診斷為「原發性無月經症」,約僅0.1%的人有此現象,在臨床上相當罕見。余沛修醫師分享個案。(圖/翻攝成大醫院官網)余沛修說明,無月經症可以分成原發性無月經或次發性無月經,前者指的是有第二性徵的情況下,月經到13歲還沒有來過,或到15歲都沒有月經,也沒有第二性徵;後者指的是原本月經規則的人,連續3個月以上沒有月經,或是月經不規則超過6個月,通常是下視丘調控異常造成,運動、壓力大、厭食都是常見原因。醫師強調,無月經症的確診必須經過多項檢查評估,而治療更是因人而異,如果有月經紊亂或已經沒來很久等症狀,務必盡快就醫找出原因,但是一定要先確定自己是否有懷孕。
結婚1年沒懷孕!妻怨「壞壞下體痛」常患尿道炎 醫檢查傻眼:走錯門了
結婚生子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人生相當重要的階段,但也有不少人因為不孕的問題傷透腦筋,到處求醫,家醫科醫師宋晏仁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對年輕夫妻結婚一年了,卻始終未懷孕,婆婆還懷疑媳婦是不是有不孕症,不過經檢查男女雙方都相當正常,只是在行房時非常困難且「下體疼痛」,女方還常被診斷出有尿道炎,經醫師詢問,才得知這一年來夫妻倆竟「走錯門」!家醫科醫師宋晏仁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一對年輕夫妻結婚了一年,肚皮卻遲遲沒有動靜,婆婆甚至還懷疑媳婦是不是有不孕症,夫妻倆因此到醫院檢查,不僅女方正常,男方的精蟲活動力及數量、雄性素都沒問題,不過女方卻抱怨兩人行房非常困難,每次都被搞得很痛,且還經常被診斷出尿道炎。(圖/翻攝Youtube)宋晏仁建議女子先轉到泌尿科檢查,結果發現她的尿道經常破損,讓宋晏仁察覺不對勁,便問男子夫妻倆「到底怎麼行房法?」男子一頭霧水,「行房不就是行房嗎?」宋晏仁向男子解釋女生下體有三個洞,上面稱為尿道、中間則是陰道、後面是肛門,詢問男子是不是「碰到上面那個?」男子才恍然大悟,並表示每次行房要進去時都很困難。原來夫妻倆發生性行為時都是「進入尿道」,才會導致女子尿道不斷發炎,經醫師解釋「是中間的門」後,夫妻倆也順利在半年後懷孕,並登門向醫師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