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皇光
」 陳皇光 大腸癌 健檢 癌症 家族史一天有31名女性確診乳癌 一次看!兩大篩檢工具怎麼用
年僅40歲的歌手朱俐靜傳出乳癌病逝消息,令外界震驚與不捨。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為我國女性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每年有超過萬名婦女罹患乳癌,相當於每天約有31位婦女被診斷確診。由於國人罹患乳癌的高峰年齡層較西方來得年輕,要更早期發現是否有乳癌,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提醒女性朋友,定期關心乳房健康,自我檢查有其必要,但也不能忽略定期進行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的重要性。陳皇光表示,亞洲女性的乳房組織較為緻密,且乳癌好發年齡(40-50歲為高峰期)早於西方女性,所以建議30歲以上女性可以每年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而40歲以上女性因為脂肪組織增加,利用乳房攝影(不適用於40歲以下)可以得到較清晰之影像,能偵測早期惡性腫瘤的特殊形態鈣化,雖然檢查過程會有不適感,但這是世界上運用最多,也是有眾多學理證明的乳癌篩檢工具。乳房超音波的優點在於檢查過程無不適感,可以偵測出乳房的生理變化、水泡(囊腫)與腫瘤(結節)等病灶,並且計算數量、可明確定位及測量大小。依此分級建議民眾是否該定期追蹤或需立即就醫接受切片檢查。超音波的缺點則是偵測鈣化病灶能力較差,可能會遺漏一些早期的乳房惡性變化。而乳房攝影則適用40歲以上女性,這個年齡層的女性,乳房脂肪組織變多,攝影後的影像較為清晰可辨。而透過乳房攝影,可以從中看出微小的鈣化病灶。如果發現叢聚性、針狀、棒狀或樹枝狀鈣化,較有經驗的放射科醫師就早期提出警告,轉診民眾到乳房外科做進一步的切片檢查,往往可以發現非常早期的乳癌。乳房攝影的缺點則在於檢查時需要擠壓乳房造成短暫不適,並且在影像上無法測量可疑病灶的大小、數量及性質(水泡或實質性結節)。陳皇光建議30歲以上成年女性每年定期乳房超音波檢查;40歲以上的婦女,最好2項檢查都可以涵蓋,由於乳房超音波價格實惠又不會有疼痛感,不妨每年定期檢查1次,乳房攝影則可以每兩年1次。藉由細密的防護網,提早發現乳房是否病變,乳癌也不再令人聞之色變。
新國民肥病2/找名醫做大腸鏡檢查嗎? 不如先查「這數據」更有用
國健署1/13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台灣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相較於前一年,癌症時鐘再度快轉11秒,相當於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而大腸癌連續第14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這也與近年肥胖人口增加有關。「9成的大腸癌都是從腺瘤型瘜肉而來!」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大腸瘜肉主要分為腺瘤型瘜肉與增生型瘜肉,國際研究顯示,肥胖與腺瘤型瘜肉及早發現性大腸癌(50歲前發生)息息相關,根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的2020年健檢數據顯示,相較於體重正常者,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5kg/m2的人的人多出1.5倍得到腺瘤型瘜肉的機會。陳炳憲進一步透露,2744位50歲以下的民眾中,發現腺瘤性瘜肉的比例竟高達26.6%,相當令人吃驚,由此可印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國健署針對50歲以上民眾免費提供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陳皇光說,根據國泰健康管理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其中72%甚至毫無消化道症狀,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但並非做大腸鏡檢查就能高枕無憂!「如果想要預防大腸癌,關鍵在於良好的大腸鏡品質及能否找出腺瘤性瘜肉。針對大腸鏡檢查的品質,國際上制定“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主要指標,最低標準為25%左右,意思為大腸鏡執行醫師為每4位受檢者檢查,就必須至少發現一位大腸腺瘤,若低於此標準,表示此醫師的大腸檢查品質不佳,無法有效預防大腸癌。」陳炳憲說,以永越為例,2020年50歲以上受檢者的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46.4%,建議民眾至少要找偵測率高於30%以上的醫療院所檢查,一旦檢查出腺瘤性瘜肉就要立即消除,才能減少大腸癌風險。研究顯示,肥胖與大腸癌非常相關,一旦體重過重,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有腺瘤性瘜肉。(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建議要密集追蹤,就能大幅降低罹癌風險。陳皇光也提醒,雖然大腸癌受到遺傳家族史的影響很大,但卻並非必然,根據國泰健康管理數據顯示,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僅有8%的人具有家族史,也就是92%患者沒有相關家族史,卻依舊罹患大腸癌,提醒民眾不要「靠勢」沒有家族史的危險因子,而忽略大腸癌風險。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陳炳憲認為若屬於高風險族群,如肥胖、患有糖尿病、有家族史,建議提早到40歲就要進行大腸癌篩檢。陳皇光則建議再早一點,他表示,50歲之後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時期,如有家族史,30歲後可開始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若無家族史則可延後到40歲後,但若是有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就要立刻趕緊就醫,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是拖延到第四期就僅剩1成,相差甚多,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紅字第一名2/維生素D缺乏引發8大疾病 新冠肺炎易成重症
隨著社會變遷,維生素D不足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國泰健檢總結近3年26.7萬筆資料,發現維生素D不足的比例破8成。「維生素D不足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骨骼。」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報告顯示4成健檢客戶有骨密度不足的問題,持續惡化就會造成骨質疏鬆。除了補充維生素D,也可經由儀器精準找出身體肌肉不足的部分,特別加以訓練,可降低罹患肌少症的機率。(圖/永越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其實維生素D的重要性遠超過民眾想像!」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唐雲華醫師說,維生素D具有調節血中鈣離子濃度,可促進鈣質和磷酸鹽吸收,骨骼、肌肉生長都需仰賴它,例如半夜時常抽筋就與此相關,長期缺乏會導致骨鬆、肌少症,如果過多的鈣離子沒有進入骨骼,停留在血管中就容易形成血管鈣化,停留在各器官中就會造成結石。研究發現,義大利民眾缺乏維生素D的比例偏高,容易免疫力低下,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增高。圖為羅馬一間餐廳受疫情影響,門可羅雀。(圖/新華社)對於免疫系統的影響範圍更廣,維生素D不足會降低免疫細胞調節能力,使得身體容易發炎,所以三高疾病、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與各種過敏都會隨之而來,近來更有英國研究顯示,維生素D攝取不足的人,例如西班牙、義大利民眾,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較高,且容易變成重症,推測應該是免疫力低的緣故。除了上述8大疾病之外,失智、失眠、憂鬱症、慢性疲勞、腸胃不適、偏頭痛也都被認為和缺乏維生素D有關。
紅字第一名4/全民日喝1杯以上糖飲 醫師搖頭:體脂高恐難治療
觀察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國泰健康管理的年度健檢紅字報告,除了維生素D不足皆為冠軍之外,體脂率過高、脂肪肝也分列亞軍、季軍,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認為與國人戶外活動量不足有關,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唐雲華醫師說這顯示脂肪、骨骼健康密不可分,民眾要破除「吃藥就能健康」的迷思,養成運動習慣才是關鍵。「因為體脂比例若高,維生素D還是容易不足。」營養師謝宜珊認為現在人的活動量太低,又攝取過多熱量,所以容易形成脂肪肝、肥胖等問題,其中以飲料問題最嚴重。「根據調查,7~44歲民眾每天會喝1杯以上的含糖飲料。」若過度肥胖,具親油脂性的維生素D就會附著於脂肪上,進而使血液中的維生素D不足。(圖/報系資料照)除此之外,盡量不要以含有高油、高糖的麵包當作早餐,也要避免大量煎炸烹調方式的食物,否則容易攝取過多精緻糖類與油脂;平時除了白米飯之外,也要偶爾更換成糙米、雜糧飯等等,藉此攝取更多纖維質。如果已經出現骨鬆問題,唐雲華建議要先釐清問題,如果是造骨原料不足,就要從補充維生素D、鈣質著手;但如果是蝕骨細胞過於活躍,就要接受骨鬆藥物的治療。營養師謝宜珊建議,多吃深綠色蔬菜、豆腐等食物,有助於增加維生素D,維護骨骼健康。(圖/永越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報系資料照)此外,平時也要多做負重運動來增加骨骼健康,「簡單的小跑步、原地跳躍都能活化造骨細胞、刺激骨骼。」深蹲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可以讓平時少活動到的髖關節更強壯,但建議一開始先經由教練正確指導較好,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
癌神來我家1/9成無家族史 32歲女愛吃蔬果嘆「想不到選中我」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資料,大腸癌每年新增1萬6408名患者,居所有癌症之冠!再加上許多名人如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皆因大腸癌而辭世,立委余天女兒余苑綺5年前也確診大腸癌3期,熱愛養生竟中鏢,更讓許多民眾心慌,擔憂「下一個會是我」。32歲的許小姐不曾想過,卻依舊發生了。「2年前我開始常常便秘,有時放屁還會出現暗紅色血漬,我以為只是痔瘡。」許小姐喜歡吃蔬菜水果,家族中也沒有癌症病史,但最後確診大腸癌第3期,大嘆「沒想到是自己」。陳皇光指出,大腸癌初期患者存活率相當高,採取積極預防的篩檢方式,能夠大幅降低死亡率。(圖/彭子桓攝)類似許小姐的案例不勝枚舉,根據國泰健康管理中心2017~2019年共26.7萬件資料,在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中,92%沒有家族史、72%無症狀。「這顯示若要依據危險因子去預防大腸癌,很可能錯失治療先機,因為根本沒有任何警覺心!」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大腸癌分為0~4期,0期與1期時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2期為75%,3期降為40%~60%,4期則是30%以下,部分患者甚至只剩1成。若能及早治療,差異就如同天與地一般懸殊,預防之道就在於「3個密技」,包括調整飲食、定期糞便潛血與大腸鏡篩檢。(待續)
癌神來我家2/癌症篩檢誰最準? 醫師:依賴腫瘤標記不可靠
大腸癌是健康檢查很重要的指標性疾病,以國泰健檢2017年到2019年健檢統計,透過大腸鏡檢測發現,3成的人出現異常狀況,其中45%屬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值得關注的是,確診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中,其中75%的糞便潛血呈現陰性、72%無消化道相關之自覺症狀、95%的人腫瘤標記指數無異常。「大腸鏡能夠直接觀察黏膜變化,同時也可以直接切除大腸瘜肉,以免夜長夢多。」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而從數據中也可以發現,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更不用說腫瘤標記的偽陰性居然高達95%,更不建議作為大腸癌篩檢方式。透過糞便潛血篩檢,能看出腸道黏膜是否出血,但許多人覺得麻煩,就算首次檢驗結果異常,仍不願複檢。(圖/報系資料照)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腫瘤標記抽血檢查中的癌胚抗原(CEA) 也是大腸癌健檢最常用的腫瘤指數之一,但是很多良性因素(抽菸、慢性氣管炎、胃潰瘍、胰臟炎、肝膿瘍、酒精性肝硬化、膽囊發炎等) 及其他惡性腫瘤 (如乳癌、胃癌、肺癌、卵巢癌等)也都有可能會造成CEA上升,總之,由於誤差率相當大,並不適合做為第一線大腸癌標準篩檢的方式,比較適合用於確診為大腸癌患者之術後追蹤參考。
癌神來我家4/新鮮大便需「熱騰騰」外送! 半數民眾異常仍不複檢
如果仍然不幸產生大腸瘜肉,那就要盡早發現、並盡快消滅它,此時就要接著採取第二密技。「最普遍又有效的就是糞便潛血檢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隨著政府推行50~74歲每2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死亡率也明顯下降。「如果有大腸瘜肉或腫瘤,就可能造成黏膜少量出血,但肉眼並無法分辨,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能發現。」熊佩韋說,這是最簡單、又不具侵入性的大腸癌篩檢方式,就算50歲以下自費也僅需幾百元而已。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在記者會上表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若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篩檢,罹患大腸癌的死亡率會增加64%。(圖/國民健康署提供)不過,由於糞便中的血液在室溫下會被破壞,需要盡速將糞便送檢,所以超過半數的民眾雖然檢查結果異常仍不願複檢。「嫌麻煩啊!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但就算如此,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率為21.4%,且其中報告異常而接受定期複篩率為30%,則降低國人大腸癌死亡風險10%;預估若篩檢率能達40%,在同樣的複篩率下,可降低23%死亡率;若篩檢率達60%,則可降低36%死亡率,由此可見糞便潛血篩檢的成果。醫師熊佩韋提醒,腺瘤性瘜肉若逐漸長大,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圖/亞東醫院提供)「但糞便潛血仍然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根據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待續)
癌神來你家5/腸道彎曲又敏感 大腸鏡4狀況有致命風險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說,多數大腸瘜肉經過3~5年時間才會有進一步變化,真正癌化約需10年光景,如果大腸鏡檢查完全無瘜肉及腫瘤,可5-10年複檢,若只有少數低風險瘜肉,每隔3~5年進行大腸鏡篩檢即可,但如果醫師認為有家族史、瘜肉數量多或有進行性變化、清腸不乾淨恐影嚮檢查,則有必要增加檢查頻率,總之,還是依專科醫師建議為主。「但應該不需要年年做大腸鏡!」熊佩韋說,大腸鏡檢查雖然較為精準,但若不符健保資格,就至少須自費3000~6000元,甚至可能更昂貴,而且檢查前必須確保腸道已經清空,所以需要先進行低渣飲食、吃瀉劑及大量喝水等清腸準備,對有些人來說難以忍受,但若是清腸做得不切實,也會影響檢查準確性。不只如此,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長達1公尺多的腸道內有許多彎曲處,腸道神經又相當敏感,如果腸道結構較狹窄或過去腹腔有發炎、創傷或手術等,再加上檢查技術等因素就可能傷害腸壁,雖然機率非常小,但仍可能造成腸穿孔,萬一引發腹膜炎就會危及性命。醫師熊佩韋提醒,腺瘤性瘜肉若逐漸長大,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圖/亞東醫院提供)若有以上這4種顧慮,可考慮電腦斷層檢查,電腦斷層又被稱為「虛擬內視鏡」,是以大量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平面影像並重組成三度空間的立體虛擬動畫影像,對於因腸道狹窄、沾粘、過度彎曲不適合進行大腸鏡或因個人因素拒做大腸鏡者可考慮這類檢查,但病灶太小不易發現,且同樣有輻射線疑慮。篩檢能夠提早發現腫瘤,但若有相關危險因子更要當心,研究顯示,若是曾有1位一等親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較一般人增加2~3倍,若有2位以上一等親罹癌,機率更是增加4~6倍。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建議若有家族史,應提早在30歲後進行大腸鏡檢查;無家族史則在40歲後開始篩檢。如果發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得較細、經常脹氣、出血,且這些症狀在3個月內反覆出現,就該立即就醫,才能確保腸道健康。
剉著等!7成大腸癌患者無症狀 9成無家族史照樣中鏢
根據衛福部公布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2年排名第一,死亡率排名第三。國泰健檢今日也公布近三年期間26.7萬筆客戶健檢資料,發現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7成以上的人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排便也無異常,若非進行健檢,恐怕會延誤病情與治療時機。國泰健檢預防醫學部陳皇光部長表示,此次的健檢報告中,也發現雖然大腸癌受到遺傳家族史的影響很大,但卻並非必然,在這次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僅有8%的人具有家族史,也就是92%患者沒有相關家族史,卻依舊罹患大腸癌,提醒民眾不要「靠勢」沒有家族史的危險因子,而忽略大腸癌風險。營養師建議調整飲食從早餐做起,可選擇全麥三明治、無糖豆漿,同時增加蔬果。(圖/彭子桓攝)大腸瘜肉是導致大腸癌的主要關鍵,營養師王盈堤也分享預防大腸瘜肉的飲食方法,她以一位52歲的健檢患者為例,這位患者經常外食、熬夜、沒有運動,平時就有脹氣、腸胃不適的症狀,健檢果然發現有大腸瘜肉,後來經過飲食調整、養成運動習慣,3年後再追蹤才不再出現大腸瘜肉,也解決脹氣等困擾。陳皇光部長提醒,50歲之後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時期,建議若有家族史,30歲後可開始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無家族史則可延後到40歲後,但若是有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就要立刻趕緊就醫,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是拖延到第四期就僅剩1成,相差甚多,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