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寧
」 長照衛福部推「住院整合照護計畫」 8月起新增25家醫院873床
高齡化、少子化、老老照顧社會下,病患住院不一定有照顧者相伴,自行聘僱看護又得花上一大筆錢。為減輕民眾負擔,衛福部試辦「住院整合照護計畫」,照服員可同時照顧數名病患,民眾每日負擔至多1050元,今年8月起新增25家醫院、873床,全台規模擴大到109家醫院、5287床。專家指出,台灣平均家戶人口數下滑,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無人照顧的病患越來越多,全責照護有助解決此棘手問題。住院整合照護又稱「全責照護」,病患住院期間不必由家屬全天候留院或自聘看護,由醫院依病房特性、疾病嚴重程度,安排適當照護輔佐人力。相較一對一的照護,全責照護支出較少,照服員可同時照顧數名病患,民眾只需負擔約3分之1的費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認為,2023年台灣平均家戶人口數持續下滑至2.52人,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未來住院病患將出現更多沒有家屬、老老照顧狀況,成為醫院棘手問題,尤其對護理人員留任造成障礙。住院整合照護計畫不只幫家人減輕負擔,也能協助醫院解決問題。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說,住院整合照護計畫今年邁入第3年,根據衛福部照護司調查,民眾、護理師、照服員和醫院管理者滿意度皆超過8成。劉林義表示,今年健保署從總額支出5.6億元,核定109家醫院,提供5287床的服務。相較於去年,共增加25家醫院、873個床位。目前包含台大、榮總、新光、長庚、彰基、秀傳、慈濟等醫院都有提供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健保將支付院所每日750點照護輔佐人力費用,病患則是每日負擔0到1050元服務費。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1到5月期間,住院整合照護的服務量達25萬人日,共申報1.9億點。不過陳景寧直言,一年5.6億元預算僅執行了1.9億,非常可惜,希望未來健保署成立類似民間創新業務「加速器計畫」,透過研討會、工作坊促進醫院間經驗交流,例如招募照服員或留任措施,減少個別醫院摸索,加速政策推動。
9月修法!免評巴氏量表擬放寬3對象 預計5.5萬人受惠
國民黨立委日前提案修正《就業服務法》,擬放寬80歲以上長者免經巴氏量表就可聘僱移工,立院衛環委員會3日舉辦公聽會,勞動部會中報告時指出,將「有條件」放寬對象涵蓋被照顧者80歲以上且有長期就醫紀錄者、失能不可逆特定病症者以及具有偏遠地區醫療診所含衛生所長期就醫紀錄的失能者,預計受惠人數達5.5萬人,預定9月修正相關法規。民進黨立委黃秀芳3日召開「就業服務法家庭外籍看護聘僱制度探討」公聽會,針對《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草案,討論是否放寬巴氏量表相關免評機制、移工看護政策鬆綁等議題。勞動部次長王安邦指出,多元免評去年10月開始實施後,整體外籍看護核准6.2萬人中,有3.2萬人使用免評認定方式,其中2.3萬人經核准為80歲以上,占全部多元免評核准的7成以上,顯示現階段簡政便民及高齡者免評已有初步成效。王安邦也指出,考量全面開放80歲以上長者免評恐造成排擠效應,又癌症種類繁多,病程進展不同,且忽視其他特定病症恐失偏頗,若單以年齡及癌症作為標準,可能使家庭看護工在照顧上棄重擇輕,中重症家庭面臨怠工、看護轉出等問題。因此,勞動部認為應採取不分年齡擴大免評,並將不可逆轉的特定病症,納入擴大多元免評範圍。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則認為,我國長照政策亟需調整,包括放寬巴氏量表規範、改進移工政策,才能照顧國人健康,並減輕年輕族群的照顧負擔,現行巴氏量表門檻,也在醫療現場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占用醫療人力資源,呼籲政府盡速改革長照政策、以分擔國人的照護壓力。家庭照顧者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表示,若要開放80歲以上免評可聘外籍看護,首要條件是外籍看護人數充足,但外籍看護是稀缺資源,應優先給誰使用?呼籲應在長照評估中訂定聘僱外籍看護標準,如長照評估第7級以上,或困難照顧、找不到長照服務者,可聘僱外籍看護,也有助於先使用長照服務。
80歲以上就需要外籍看護? 專家:恐排擠真正需求者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衛環委員會)昨日審查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法案通過,放寬80歲以上得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不需要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一事,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提出「民眾一叮嚀、政府三呼籲」。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隨各國人口逐漸高齡化與搶占長照人力,我國外籍看護人力資源將愈來愈稀缺,應納入整體長照服務人力管理、規劃與使用。而家總一直主張外籍看護人力聘僱條件不應以年齡為準,而應優先給予失能程度較嚴重的失能、失智與身心障礙者。陳景寧說,現「放寬80歲免經巴氏量表」的修法初審已通過,家總提出給民眾的一項叮嚀與給政府的三項呼籲:給長照家庭一叮嚀:根據內政部111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僅約三分之一(32%)80歲以上長輩自認健康狀況「不好(25.5%)」與「很不好(6.5%)」。不要過早聘僱外籍看護工,可能讓長輩自主生活能力快速退化。平均一段長照有十年時間,建議做「階段性照顧安排」,在輕中度失能階段,善用長照2.0居家服務、日間照顧,讓長輩有更多社會參與,每月僅需花費1千6百元至6千元間;到重度階段,才需要每月約需花費3萬元的外籍看護。而且外籍看護進入家庭有許多適應與相處問題,並不如想像中輕鬆,務必謹慎。建議優先申請1966長照專線,由專業人員協助擬定適切的家庭照顧計畫。給政府三呼籲:1.根據衛福部統計,扣除6.5萬人已聘外籍看護、4.6萬人入住機構、27萬人使用長照服務,將有53萬健康尚可的80歲以上長者會成為潛在聘僱外籍看護者。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衝擊,政府應每季定期公布數據並檢討:一. 對80歲以下亟需聘僱外籍看護的長照家庭,造成什麼影響(例如困難度、花費等)?二. 對目前已使用長照2.0居家服務、日間照顧者,是否有轉移情況?(例如全國逾千家日間照顧中心在疫情後已普遍出現收托人數未滿情況)三. 對發展長照3.0制度的衝擊為何?(例如若要發展長照保險,未來已聘僱外籍看護者,是否會影響投保意願,影響整體制度發展等)目前全台平均家戶人口數已降至2.52人,面對「零家庭照顧者」時代,台灣必須有更前瞻與集體風險共擔機制,把寶貴長照資源優先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不要大砲打小鳥」。
長照悲劇頻傳!老人受暴5年增5成 施暴者95%是家人
高齡社會下,長照悲劇頻頻發生。近5年來,老人受暴通報數成長5成,且施暴者高達9成5都是家人,又以子女、孫子女居多。衛福部分析,老人虐待問題多發生在家內,主因是「照顧問題」,要改善老年家暴,最重要是讓民眾知道「照顧長者,不能只靠一個人」。2019至2023年間,老人保護通報案件自1萬4971件,暴增至2萬2540件,成長5成。衛福部分析,暴增原因與113保護專線的推廣、民眾敏感度提高有關,令潛在黑數浮上檯面。去年老人保護案件中,以直系血、姻親卑親屬,也就是子女晚輩等施虐者最多,占55%以上;其次為伴侶占26%;其他家庭成員占14%,非家庭成員僅5%。受暴類型以精神暴力最多,占48%;其次為肢體暴力40%、跟蹤騷擾22%、疏忽4%、無人扶養3%、遺棄2%。衛福部長薛瑞元說,統計數字與外界對照服員、外籍看護較易施暴的想像完全不同,直系卑親屬、伴侶等同居家屬施暴比率高,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照顧問題和長輩有爭執。長者若因失能、失智,無法配合照顧者要求,加上照顧者知識不足、太累,就會「牙起來」。老虐情況無季節分別,但不論何種家暴形式,都是節慶期間發生率較高,主因是家人相處時間長,薛直言「連假也不要休太久。」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林金立指出,高齡化趨勢下,照顧長者的悲劇只會變多。台灣人習慣一人扛起照顧責任,這是最危險的,不僅沒有喘息空間,自己生病了也不知道。最近一名年輕男子照顧失智爸爸,雖有請外籍看護,但回家時,看護也下班了,等於下班後還要接手照顧,常面對「半夜會番癲、跑出去的爸爸」,有次發生拉扯,爸爸摔斷大腿,男子自責到患了恐慌症,半夜聽到一點聲響就從床上彈起,白天開車竟出了車禍,直到協會介入,爸爸入住機構,情況才好轉。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說,國外曾調查,家庭照顧者高達65%有憂鬱症傾向、20%有憂鬱症、87%有慢性精神病,照顧者的暴力事件往往來自愛和疲憊。許多人施暴後都後悔不已,和一般家暴不同。她呼籲衛福部提供主要照顧者定期的免費身、心健康檢查。親友一句「你辛苦了、你還好嗎」也能讓照顧者感受到關心,減少憾事發生。
看護移工納入長照制度?恐影響逾20萬家庭
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為外界重視議題,近來台灣民眾黨黨團、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民進黨立委范雲等皆提案修正《長期照顧服務法》,不約而同提出家庭看護移工的落日條款,即家庭看護移工需進到現行長照的督導體系,長照家庭不再是雇主,一旦條文通過,恐影響逾20萬餘個聘僱移工的家庭。衛福部曾推估,若需要24小時照顧的長照家庭,包括薪資、就業安定費、膳宿費等,聘用家庭看護移工約花費2萬9000元,若使用長照2.0則要花6萬9641元,選擇本國籍看護則每月至少要支出7萬5000元,在台灣約有76萬人有長照需求,其中有近1/3聘用外籍移工照護。長照盟成員、家庭照顧者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表示,家庭看護工落日是希望家庭看護移工能進到長照督導系統中,如照顧出現問題或使用者有需求,就可以向機構聘僱這些移工的團體反映。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認為,外籍看護工長期被當做廉價的長照資源提供給長照家庭,導致外籍移工的所得與付出不相等,「每月僅領1萬7000元」,長照家庭是「長照使用者」,但卻不一定要成為雇主。陳秀蓮提及,移工納入長照人力,或許在照顧患者上能更有彈性,如要照顧一名需要24小時照護患者時,可以採輪班制等措施,移工也能得到適度的休息。不過,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顧問張姮燕則認為,如果在未擬定完整配套下,就把個人聘用家庭看護工全數由機構聘用後再派工,恐怕難以解決重症家庭需要24小時照護的難處,她建議,原本的個人聘用還是要存在,但如果在如移工失聯、回國、休假時,則可以由長照團體派遣至雇主家中。
【長照陷錢坑4】狂打電話頻抱怨 朋友受不了敬而遠之
蔡先生從27歲開始照顧洗腎的媽媽,媽媽驟然離世之後,接著換成照顧爸爸。「我總共照顧爸媽將近13年,最後的5年特別難熬。」當時蔡先生身心都出現問題,會猛打電話找朋友抱怨,最後朋友不堪其擾開始拒接電話,甚至也成為家總服務電話的常客。因緣際會之下,家總終於知道原來這麼多的「蔡先生」都是同一個人,因此主動致電表達想要幫忙。「我這時候反而會懷疑,你們想要幹嘛?」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許多照顧者其實是很封閉的,不願意走出自己的空間。」於是家總決定自己去靠近照顧者,除了提供諮詢電話之外,更在全台都設置「照顧者咖啡」,希望能吸引照顧者進去喝杯免費咖啡,除了喘息一下之外,也能懂得如何運用長照資源。為幫助照顧者,家總在全台各處設立「照顧咖啡館」,除了讓照顧者有喘息時間,也提供許多課程、資源協助。(圖/張文玠攝)蔡先生當初也申請了居家服務員,但因為不好意思多問,所以不了解如何運用。「例如居服員的時間有2小時,除了整理環境之外,能不能幫忙備餐?這些都是可以協調的。」蔡先生當時陷入憂鬱之中嚴重失眠,一次就要吃7顆藥安撫情緒,父親逐漸衰退,但自己也面臨沒有工作的壓力。「當時家總有中途職場的計畫,就讓我去照顧咖啡館兼差工作,希望我逐漸走進人群,不要一直負面思考。」但是父親的辭世又再次擊倒蔡先生,他覺得所愛之人都已離去,自己好孤單,因此崩潰在家一個月無法起身。「幸好有家總的社工、咖啡店的員工紛紛關心我。」照顧爸爸的最後5年,蔡先生雖然身心煎熬,仍努力逗爸爸開心。(圖/家總提供)原來咖啡店的朋友們當時為蔡先生成了一個群組,安排每天都有人問候他,就這樣大家一人一手,終於把蔡先生拉起身來。如果重來一次,會做什麼不同決定嗎?「絕對不要離職照顧!因為那會把你逼到金錢、人際關係的困境。」父母已經離去一年多了,蔡先生目前仍在咖啡店工作,繼續尋找自己的生活節奏。
【長照陷錢坑5】離職照顧生病父母 一晃眼竟長達33年
傳統孝道觀念讓照顧者背負更多壓力,送進療養院往往被認為「不孝」,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就連一般的日照中心,也會有親友質疑「你沒事幹嘛不自己照顧?」事實上,健康的照顧關係才能更長久,陳景寧建議要把握「不離職照顧」、「不自己照顧」2個原則。「離職照顧最大的問題是缺少與外界接觸,等於無法抽離照顧的環境,每天日復一日的生活,大約半年就會出現窒息感。」萬一照顧的時間拉很長,甚至會失去人生。「有一位照顧者年輕時原本計畫到國外工作,後來父親失明而選擇留在台灣照顧,接著母親失智,總共照顧33年,最後因自己需要手術,無人照顧母親才求助家總。」家總祕書長陳景寧說,傳統孝道觀念讓照顧者背負更多壓力,無法喘息。(圖/家總提供)由於安置母親需要一筆款項,正當家總準備幫忙募款時,母親就剛好辭世了。「也許這是媽媽送他的禮物,讓他可以好好手術養身體,但他從年輕照顧到現在60多歲了,現在身體不好,只能打零工養活自己。」另外,盡量不要只由一人擔任照顧角色,可以多和親友協調,就算真的只能自己一肩扛下,照顧內容也要多元化。「例如申請居家服務等長照資源,當外人介入時,可以稍微獲得喘息,照顧關係也比較不窒息。」陳景寧說,就算只有一杯咖啡的時間、或10分鐘追劇,都能夠讓照顧者稍微「找回自己」,要先懂得愛自己、關心自己,才能好好照顧他人。為幫助照顧者,家總在全台各處設立「照顧咖啡館」,除了讓照顧者有喘息時間,也提供許多課程、資源協助。(圖/張文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