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道
」 莊雅惠 亞東醫院 陳志道超過40%恐提升死亡風險! 醫揭「這些原因」致肌肉流失
肌肉是健康的重要指標,與體力息息相關。然而,許多成人沒有覺察到肌肉流失、或是僅把它當作年紀增長的一部分。亞東醫院長期關注民眾賦能健康議題,與亞培台灣合作,舉辦為期兩周的「肌肉流失風險衛教策展」。肌肉流失骨折臥床機率高 還可能提升死亡風險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主任強調,肌肉不僅能維持生活自理能力,也能活化免疫細胞,是維持生活品質與免疫力的關鍵之一。隨著肌肉流失,民眾會先感受到握力、行走能力、體力下滑,倘若不積極改善,民眾可能陷入「運動量下降 → 肌肉流失加劇 →自理能力下降」的惡性循環,未來恐因平衡感變差而摔倒骨折,一旦開始臥床,照護的時間與經濟成本更是大幅提升。此外,肌肉也是儲存生成免疫細胞原料與刺激其生成的重要組織,只要肌肉量減少10%,就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病菌感染增加,若肌肉流失40%,更會導致死亡風險提升。長新冠症狀也會使肌肉流失 恐讓肌少症提早報到在感染新冠肺炎後,除了腦霧、食慾差、容易喘以外,肌肉流失也是需要正視的長新冠症狀。陳志道主任解釋,感染新冠肺炎期間,免疫風暴席捲患者全身,引起強烈的發炎反應,導致生成肌肉的效率變差;免疫系統也為了生成更多免疫細胞與病毒抗衡,需要大量能量,可能導致肌肉中的蛋白質被分解。在多重衝擊下,患者的肌肉健康恐在短期與長期間持續受影響,肌少症問題可能提前來到。陳志道主任也呼籲民眾,若到醫院看診,可至預防保健中心進行免費的肌少症檢測。女性停經後要當心 肌肉流失速度加快 亞東紀念醫院林子玉副院長也提醒,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減少會影響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降低身體肌肉組織的比例,加速肌肉流失。此外,在40歲至80歲期間,肌肉量會以平均每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再加上新冠肺炎短期與長期對肌肉的衝擊,因此不分性別與年齡,國人均需重視肌肉流失問題並積極改善,才能維持自身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亞培結合數位科技及國際期刊研究調查結果,推出線上「肌肉狀態測試」,用一分鐘的時間初步了解自己的肌肉狀態,作為生活飲食及運動習慣之參考。亞培台灣營養品事業總經理黎亞諾表示,「我們關心台灣民眾健康近四十年,希望持續提供營養科學知識及產品,以補足潛在營養不足之缺口。我們很高興這次有機會與亞東醫院合作衛教活動,實現守護民眾健康之承諾。」
本土疫情大爆發!提升免疫力不能等 維他命C之王是「它」
自疫情爆發後,民眾開始注重自身健康和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成為大家時常掛在嘴邊的口號。疫情已延燒一年,大家的警戒心逐漸下降,近期感染再度爆發,即便口罩戴的再勤,仍防不過無處不在的病毒。與其被動的預防病毒入侵,不如積極有效的提升自我免疫力!許多人覺得柳橙、檸檬是水果中有最多維他命C的,但其實奇異果才是維他命C之王!綠色奇異果每100克含有73毫克的維生素C、金黃奇異果更含有90毫克的維生素C,幾乎是檸檬和柳橙的2倍! 維生素C是一種強力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減低身體代謝產物對細胞和組織所造成的傷害,具調節免疫防禦系統,幫助DNA修復,可預防因氧化壓力而引起的疾病發展及惡化。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醫師建議防疫期間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活性成分高的水果以補充人體所需營養,不但可強化免疫系統,也能強化抗氧化作用,還能消除炎症、自由基,協助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更可以幫助自我的防護力。防疫有「奇招」 高C蔬果「食」出身體防護力水果是維生素C的最佳來源之一,相較於富含維生素C的柳橙和葡萄柚,奇異果的營養密度更高,就像營養小金礦一樣豐富;其中含維生素C、E、類胡蘿蔔素、多酚類等具抗氧化作用之營養素及物質,可以有效調節免疫系統。每天1.5顆奇異果就可補足達到衛福部建議的每日維生素C攝取量100毫克,直接從天然蔬果攝取維生素,還能同時攝取多樣營養元素,原型的食物比起保健食品更有益處。白血球的正常運作也必須仰賴維生素C,在防禦入侵的病原體這項工程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對於先天及後天免疫系統都有正向幫助。陳志道醫生根據美國期刊研究指出增加奇異果的攝取量會促使發炎介質(proinflammatorymediators)減少,強化免疫細胞,進而增強抵抗力。防疫期間,除了多加注意衛生習慣,強化身體的抵抗力,更是預防生病的重點!美國食品科學雜誌中也有提到,對於維生素C濃度不足者,每天食用1顆奇異果後,能有效增加血漿中的維生素C濃度,達到健康水平。陳醫師也特別提到,在一項紐西蘭研究中發現,每天吃兩顆黃金奇異果,持續四星期後,可增強嗜中性白血球(直接參與免疫反應的一種白血球)的功能。吃對食物 有效提升身體機能新冠肺炎是呼吸系統疾病,所以呼吸道和肺部通常是首當其衝的部位,輕症可能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嚴重則導致肺炎,甚至引起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死亡率相當高。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醫生表示,根據2000年英國的《胸腔》(Thorax)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奇異果含有的大量維他命C和抗氧化物,經常食用新鮮、富含維他命C水果的人,對肺功能的提升,有著很大的益處,也可有效減少兒童發生氣喘的機率。隨著疫情反覆爆發,民眾也人心惶惶,但是坐以待斃的擔心,不能改善狀況,不如從提升自我保護力開始,每天多攝取高維生素C的蔬果!
錯誤喝水2/吃飯就是要專心 口渴最多100c.c.才不會胃脹氣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說,如果一起床喝冰涼水的確傷身,尤其腸胃不佳者更容易導致腹瀉,但如果是喝溫熱水應該無礙,「水是很溫和的東西,空腹喝溫熱水不至於傷胃,但還是要注意不要一口氣喝太多!」陳潮宗說,如果一下子喝進太多水,例如超過500c.c.,還是會造成胃部的負擔,所以起床喝溫熱水沒問題,但最好喝200~300c.c.就好。莊雅惠則認為謹慎一點較好,但規則也不是死的,如果起床後實在口乾舌燥,還是可以稍微喝點水潤喉,但不能超過100c.c.,最好吃一點早餐之後再喝水,一方面還是能促進排便,同時也不會造成胃的負擔。中醫師莊雅惠表示,水是天然的解暑良方,但必須選擇對的時機、喝下適合的量,才有助健康。(圖/翻攝自網路)莊雅惠也提醒,用餐時盡量不要頻頻喝水,除了容易引起胃脹氣,也會影響食物消化。如果吃飯時感到口渴,同樣把握「潤喉」原則,喝水量不要超過100c.c.,用餐後大約半小時再好好喝水。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提醒,無論任何時間喝水,都不要一次喝太多,一次攝取200毫升至300毫升,才不會增加胃的負擔。(圖/翻攝自臉書)陳潮宗認為「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如果一邊吃飯一邊喝水,會讓身體感到不舒服,那就應該停止,如果不會,那也不必刻意改變。「以西醫觀點來看,除非突然喝下大量的水,不然身體都會自行調整平衡,不會造成胃部負擔。」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認為與其說空腹喝水導致胃部疾病,應該先檢視患者是不是本來腸胃就有狀況,把問題解決就不會有後續狀況。(待續)
錯誤喝水3/運動補水不一定對! 猛灌冰水「鎖喉」恐窒息
許多人習慣一邊運動、一邊喝水,其實也是錯誤方式。莊雅惠中醫師說,「吃完食物不要立即運動,否則會使血液集中於肌肉,引起消化障礙,喝太多水運動也會造成胃食道逆流。」 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認為不至於造成運動傷害,倒是要擔心嗆到、影響呼吸,所以運動前後補充水分較好,研究顯示也能降低肌肉傷害的機率。「不過,如果是遠距離的馬拉松路跑,過程中就可以適時補充少量的水。」「如果進行激烈運動、流汗量非常多,例如專業運動選手,就建議再額外補充含有電解質、鈉離子的水。」陳志道說,市售的運動飲料普遍含有糖分,喝下肚可能害處更多,除非運動強度很高,否則一般民眾喝水即可。雖然部分中醫師不建議運動時喝水,但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認為,參加馬拉松時,難免需要補充水分,只要少量攝取,不要嗆到及影響呼吸就無大礙。(圖/報系資料照)莊雅惠也提醒,運動後不能立刻喝冰水,對一些敏感體質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支氣管收縮,導致不能呼吸,相當危險。《本草綱目》書中記載,「盛夏食冰,與氣候相反,冷熱相激,變生諸疾」,認為不管天氣再熱,都不該喝冰水。「如果真的想喝冰水,可以加入具溫熱效果的紅棗、桂圓煮水冷藏,可以中和掉冰水的『寒毒』,但建議含在口中一會兒再喝下肚,比較不傷身。」莊雅惠說,簡單一點也可以口含冰塊,等到冰塊逐漸溶解喝下去時,也已經接近室溫。(待續)
錯誤喝水4/三高患者夜間限制水量 少尿卻增加心血管風險
許多人睡前不敢喝水,擔心夜間頻尿影響睡眠、或是隔天造成水腫。但如果過度缺乏水分,反而會造成血液過餘濃稠,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如果本來就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才可能會有這類風險。」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建議晚上仍要正常喝水,若有頻尿問題,最好先就醫找出原因,例如男性可能是攝護腺問題,女性可能是子宮下垂所導致。只要一天總共攝取2500c.c.左右的水分,陳志道認為無論是哪種形式皆可,包括水果、湯、咖啡都行,剔除鹽分、糖分過高的選項即可,「因為進入體內之後,腎臟會自行過濾分配,讓全身循環順暢。」咖啡是許多人喜愛的飲品,但中醫認為其較為燥熱,西醫則提醒喝咖啡容易利尿,需要額外補充水分。(圖/報系資料照)但中醫可不認同,莊雅惠說,「不同的水分、自然有不同的屬性,例如當歸羊肉湯跟白開水就截然不同。」一般的室溫開水屬於涼潤,煮沸後就變成溫暖屬性,兩者喝下肚有不同效果,但大體上來說是好的。中醫師莊雅惠表示,水是天然的解暑良方,但必須選擇對的時機、喝下適合的量,才有助健康。(圖/翻攝自網路)「但當歸羊肉湯、咖啡、酒就屬於燥熱屬性,很容易上火,所以不宜多喝。」莊雅惠說,如果不喜歡喝沒味道的開水,可以加入紅棗、菊花,或是桂圓、薄荷一起飲用,掌握的原則都是一個補氣、一個清火,簡單就能喝水養生。(待續)
錯誤喝水5/上班族昏昏欲睡不是過勞 可能是脫水釀禍!
「夏天應該多喝水!」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說,人體內50%~60%都是水分,這些水分能調節體溫,也可以代謝體內的老化廢物與毒素,對免疫機能、血液循環相當重要。一般來說,每個人一天應該攝取2000~2500c.c.的水分,夏天因為流汗量增加,所以要再多增加500c.c的喝水量。「如果水分不足,就會造成脫水,其中孩童與臥病老人比較不會表達感受,所以是高危險群群,平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發熱、昏睡等症狀。」中醫師莊雅惠表示,水是天然的解暑良方,但必須選擇對的時機、喝下適合的量,才有助健康。(圖/翻攝自網路)另外,很多上班族一整天都待在環境舒適的冷氣房裡,經常覺得昏昏欲睡、疲倦,其實這也是脫水的症狀之一。陳志道提醒,「如果是痛風患者更要當心,脫水會讓尿酸濃度更高,更容易發作與惡化。」莊雅惠也提醒正確喝水方式應該是「少量多次」,這樣身體細胞才能充分吸收水分,而且最好在白天喝完大部分水分,晚上再適量攝取,可以避免頻尿與過寒的問題;陳志道則說,很多人因為不感覺「口渴」,所以很容易忘記喝水,建議準備一個約1000c.c.的水瓶放在辦公室或家中,只要大約喝完2瓶就差不多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