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籍
」 除籍 健保 台北市 副市長 台商都市計畫專業助都更 北市第三副市長張溫德接任
台北市政府25日發布新任副市長與新任副秘書長的人事任命,原任市府副秘書長的張溫德將升任副市長,遺缺副秘書長一職則由原研究發展與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俞振華轉任,二項人事安排即日起生效。據《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人口超過250萬人者,得設立三位副市長,而北市人口在新冠疫情COVID-19國境封鎖之時,不少戶籍在北市的旅外民眾,因久未歸國遭除籍,加上北市居高不下的房價等因素,使北市人口一度跌破250萬大關,因此維持二位副市長李四川、林奕華一段時間。自2023年疫情趨緩,加上現任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積極推行生育獎勵加碼、友善生養育政策等,才扭轉人口劣勢,並進一步於當年5月回升至250萬人。如今北市府宣布,即日起由張溫德升任副市長。蔣萬安介紹時表示,張溫德是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在擔任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前,歷任內政部參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執行長、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處長、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副局長、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總工程司,在雙北甚至中央都有服務經驗。蔣萬安強調,將借重張溫德完整的實務歷練,提升北市都市更新與建築防災安全。市府官員說,接任副秘書長的俞振華,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政治學系教授,也在地方台中市政府及桃園市政府擔任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更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民主發展與法治中心擔任研究員暨計畫執行秘書,具地方經驗與國際視野。
北市人口狂降無望設第三副市長? 市府將開人口對策會找解方
台北市府副發言人李政軒17日表示,北市府長期追蹤市內人口結構,也定期每三個月邀集學者專家研商人口對策,本周開會則著重在盤點既有的樂生、助養、好住政策成果,盼能有效搶救減少的人口數。官員指出,受高齡、少子化與新冠病毒COVID-19關閉國門除籍影響,台北市人口數在2022年首度跌破250萬,降至248萬多人,也因此少了第三位副市長編制。而蔣萬安2022年12月25日上任以來,2023年底北市人口數緩步回歸到251萬1886人,但2024年之後又持續下降,為了搶救人口數,北市府中秋後本周將召開人口對策委員會議,持續因應對策。據了解,台北市近40年的總人口數,在1990年時達最高,總人口數來到271萬9659人,而近30年來人口都維持在260萬人口左右,2018年郝龍斌卸任、柯文哲上任之時,台北市人口數一度重返270萬門檻,而後緩步下降。官員表示,市府長期追蹤關注、定期每三個月邀集外部專家學者、召開人口對策委員會研擬因應對策,本周將召開最新一次會議,預計在既有的樂生、助養、好住等政策成果之上,也將探討友善育兒職場、銀髮樂活措施等議題,而若站穩250萬人口大關,市長遴聘了第三位副市長,也一定會盡速向外界說明。北市府民政局人口政策科長吳峯裕則說,市府除了人口政策委員會每3個月討論1次人口因應對策外,也不斷推出包含生育獎勵金加倍送、私幼學費補助1年5萬2000元和好孕專車服務等拚人口措施,可惜人口減少主因還是和北市買房、居住成本有關,這是全國大趨勢,北市仍會在權限內努力拚維持人口。
拒放寬陸移民限制 台灣基進批白:以保障新住民之名行促統之實
朝野日前就《新住民權益保障專法》協商出共識版本,但綠營卻傳出民眾黨在討論期間,欲假借照顧新住民之名,試圖以位階更高的《新住民基本法》偷渡縮短陸配入籍年限之實。台灣基進14日表示,相關修法攸關台灣安全,反對藍白以保障新住民權益之名行促統之實。《新住民權益保障專法》週五在朝野歷經多次討論後,終於訂定出共識的版本。但是事情在13日出現轉折,民進黨幹事長吳思瑤表示,民進黨主張訂定《新住民權益保障法》為作用法,但藍白卻堅持要透過位階更高的《新住民基本法》,意圖讓中國大陸配偶穿上新住民的身分外衣,凌駕取代《兩岸條例》對陸配的管制規定。民眾黨新住民代表麥玉珍則公開表示,要吳思瑤針對「抹紅論」公開道歉,否則將退出協商。台灣基進引述澳洲學者Clive Hamilton在《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一書中的內容指出,中國現在澳洲社會的全面滲透,遠因正是澳洲政府在90年代放寬中國移民的惡果。中國尚且並未主張澳洲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就已掌握機會大舉利用機會滲透,台灣一旦放寬中國移民限制,未來無疑將承受比澳洲社會更嚴重的後果。台灣基進痛批,「山寨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麥玉珍,最近被發現是統促黨「女媧黨部」活躍成員。如果加上選前因為未能出示「除籍」證明,而「婉謝」提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徐春鶯,「山寨民眾黨」的八席安全名單中,本來應該會有兩席「促統」保留席台灣基進表示,既然「柯黨」在國會中積極與中國國民黨合作,積極推進中國的統戰議程,可以說比張安樂的統促黨更促統,台灣基進呼籲「柯黨」不妨直接正名,不要再「無恥山寨」台灣先賢創立的台灣民眾黨,請更名「台灣統促黨」。
大選將至!2023年逾22萬人復籍 創歷史新高
內政部戶政司10日公布2023年戶口統計資料,2023年出生數為13萬5571人,死亡數為20萬5368人,出生人數再創歷史新低,但人口數卻增加15萬5802人,主因是前兩年因疫情影響,許多海外國人被除籍,估算約有20萬台商被影響,這些人疫情後紛紛返台,被視為這次大選關鍵各方爭取目標。內政部公布,2023年人口數為2342萬442人,較2022年增加15萬5802人,主因是遷入人口大增,社會增加達22萬5599人,減去自然增加的負6萬9797人,才繼2020年連3年負成長後轉正成長,但出生人數仍創下歷史新低為13萬5571人。不過,今年正逢龍年,原本預估出生數會上升,但今年元旦各醫院新生兒都是個位數,也反映的是少子化現象,龍年效應消退,許多人不敢生孩子。內政部指出,前幾年疫情肆虐,造成許多海外國人無法回國,根據《戶籍法》規定,只要出境超過2年就會被除籍,但就算戶籍被遷出,也仍具有國民身分,只要持護照或入國證明文件後,即可辦理遷入登記,這些人以台商居多,估計有20萬人受影響。疫情後國境逐漸開放,再加上2024年總統大選的到來,導致戶籍恢復的人潮迅速蔓延。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恢復戶籍人數高達22萬1404人,創下歷史新高。台商也成為這次影響總統大選結果的關鍵族群。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自去年10月起在東南亞各地成立「侯康海外後援會」,近日台商也紛紛組團,一起從海外回台,國民黨海外後援總會劉雙全總會長呼籲,只有大家一起「集中選票,才能讓政黨輪替」。劉雙全表示,東南亞各地海外後援會成立時,每場幾乎都超過500人,他們都認為,一個和平穩定的台海情勢,才能讓台商安心在全世界打拚。他表示,目前海外僑胞支持國民黨返國投票人數非常踴躍。
大選即將開跑 被除籍者怎投票?中選會這樣說
中選會昨發布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告,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定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投票,預估選舉人數約1950萬人,首次參與選舉的首投族人數約102萬8000人。另外,在國外的國民可申請返國行使總統副總統選舉權,近幾年受疫情影響,光去年就有22萬人「被」遷出,估計將有不少國民申請返國投票。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昨說,總統副總統選舉登記日從11月20日至24日止,可以透過政黨推薦或連署方式申請登記。自9月13日至17日受理申請為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9月18日公告被連署人,9月19日至11月2日受理連署書件,11月14日前公告連署結果,本次連署人數門檻為28萬9667人。由於在野可能整合,若有總統擬參選人通過連署,但最後卻決定退選是否有違法?李進勇表示,「如果沒有來登記,就沒有所謂退選的問題,如果來登記,也沒有退選問題」。此外,李進勇也提醒,在國外之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可申請返國行使總統副總統選舉權,受理期間自9月12日起至12月4日止,申請人須向其原戶籍地鄉(鎮、市、區)戶政事務所辦理。如疫情期間出國沒有辦法回來,超過2年戶籍就被遷出來,即使戶籍沒遷回,也可適用返國行使投票。過往平均每年有4、5萬人戶籍遷出國外,但因疫情影響,不少人2年未返國而被辦理「遷出國外」,即俗稱的「除籍」。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遷出國外人數,從2019年的4.2萬人,2020年來到6.1萬人,2021年暴增至18萬、2022年則有22萬人,儘管其中包含20歲以下未具投票權之人,但仍可預料申請返國投票人數,相當可觀。民政人員提醒,若有意恢復戶籍者,建議先取得返國投票資格,再辦理恢復戶籍,若先取得戶籍者,代表將不符合「在國內居住滿6個月以上」的總統投票資格,無法投下2024總統票。
城隍爺收訣別書「現在已經崇拜上帝」 廟方回應網笑噴
台南市全臺首邑縣城隍廟的城隍爺,今天收到一封「訣別書」!林姓信徒來信表示「現在已經崇拜上帝」,「不跟你們來往」。廟方除將這封信PO在臉書粉專,還幽默地寫下「上帝的子民們~有信仰上心靈的寄託都是好事,不用特地寫信來跟我老闆報備,感恩。」貼文曝光後,網友笑稱是「與城隍老爺的訣別書」。「真是數百年來頭一遭!」廟方表示,今天收到一封信,原本以為是廣告信,沒想到打開一看後,竟然是「訣別書」,信件中寫道「以前有在你們廟裡參拜,因為以前還沒有認識真正的上帝,因為現在已經認識了,現在已經崇拜上帝,林XX現在已經不跟你們來往」,真的是「什麼事、什麼人都有」。不過,廟方也強調,台灣宗教多元,每個人都有自由信仰的權利,只要有心靈寄託都是好事,大家不用想太多。此信PO上全臺首邑縣城隍廟的臉書粉專後,吸引數以百計的網友留言,有人說「搞不好城隍爺跟上帝是麻吉,然後一起訕笑這個憨弟子」、「怕上天堂被發現雙重國籍過不了海關,申請除籍」、「會不會要老闆跟他一起去信上帝」、「真是奇特的人,還要特地寄信告知」。
石崇良:在台設籍、人在國外 需續繳健保費
大法官去年底釋憲指出,《健保法》停復保施行細則違反法律保留原則,自判決公告後2年失效。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昨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未來擬廢除停復保制度,凡具中華民國國籍且設籍者,無論在國內或是國外,都要持續繳健保費,如果人在國外,將可透過遠距醫療領取慢箋用藥,使用健保醫療服務。國人若旅外超過2年而遭除籍,回國後需再等待6個月才能加保,以示公平,相關修法預計明年送立法院審查,可望在2025年上路。現行健保停復保規定,國人若出國逾半年,得持續加保或辦理停、復保;若出國超過2年,遭除籍就會被退保,而除籍2年內返國者,可在恢復戶籍日起重新加保,但若除籍2年後才返台設籍,就得有半年的等待期。據統計,2021年有5萬人停保、10萬人復保,2022年則有10萬人停保、11萬人復保。至於退保後重新加保者,在疫情前每年約有2.5萬人,2020年~2021年因回國者變少,每年約1.7萬人。預估在邊境解封後,2022年重新加保者增至15.9萬人。石崇良表示,過去推動停復保機制,是基於民眾出國用不到健保資源的考量,不過在實務中觀察到,停復保的民眾約有6、7成仍會使用醫療服務,顯示不少國人是因醫療需求才回國,健保署因而擬廢除停復保制度,回歸母法,在台設籍的國人及持居留證者都要強制納保,但會修法配套,遭除戶籍者,回台需再等待六月個月才能加保。根據修法方向,未來所有在台設籍的國人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得持續繳納保費,人在海外期間若有緊急醫療需求,除依現行可自墊醫療費用,回國申報退費外,石崇良透露,將討論開放旅外國人透過視訊診療取得慢性病處方,並由健保給付,家人再將藥品寄送至海外。健保署預計明年上半年將修法草案送入立院,若一切順利,最快可在2025年上路。另疫情期間,健保署有一特例,自2018年元旦起,戶籍遷出而退保者,返台加保免等待6個月,而2020年元旦仍在保者,因疫情關係無法回國辦理重新加保,可自退保當日起接續納保,這項措施原訂實施至今年6月底,將延長至今年底。
北市人口回升 最快2月底將會破250萬人
隨疫情趨緩,國境解封,過往因滯留海外、對岸而無法回國,超過兩年遭移除戶籍的國人,從去年中起加速復籍。台北市政府預估,2月底、3月初,台北市總人口數即可回到250萬人,屆時將可以恢復第三副市長與第三副祕書長設置。台北市民政局長陳永德表示,不是人口達到250萬人後,就自動生效可以增設副市長與副秘書長;但只要人口數恢復到250萬人以上,市政府就會立即請示內政部准予復設第三副市長與第三副秘書長,照理說應該會沒有問題。陳永德也提到,只要台北市人口數恢復到250萬人以上,下一屆台北市議員選舉,松山信義區(市議員第三選區)或士林北投區(市議員第一選區)席次也可望回增1席,但實際增額情形要再看屆時人口分布估算。2010年地方制度法修正後規定,直轄市政府副市長2人,襄助市長處理市政;但人口在250萬以上的直轄市,得再增置副市長1人,由市長任命,並報請行政院備查。也因地制法修正,2011年起,台北市增設第三副市長。但後來在前市長柯文哲主政時代,北市人口大量外流,新生兒數也不若大幅減少,去年再因疫情除籍問題,人口跌破250萬人,導致現任市長蔣萬安上任後又僅能任命兩席副市長。陳永德表示,如今台北市人口數大幅回增,主要是因疫情期間滯留境外遭除籍的市民,如今因國境解封大量回國恢復戶籍;此外配合台北市生育獎勵金加倍送,以及優渥的育兒津貼,再加上廣設公托中心,也可以把人口留在台北。陳永德說,就因國境解封,從去年7月起台北市人口開始回增,去年11月甚至單月回增約9000人,到去年12月底,台北市人口數已達248.3萬人;如今再加上鮭魚返鄉與春節人潮,預估很快就會恢復到250萬人口,最快也許2月就達標。
王長怡再下一城!經濟部續駁「女兒派」變更案 「給博士最好生日禮物」守住聯亞生技、聯生藥
王長怡博士就是聯亞生技開發、聯生藥的董事長!從美國母集團UBI公司經營權跨國延燒到台灣投資公司之「母女鬥」內戰,經濟部駁回「女兒派」聯生藥董事長變更崔贊捷之外,同時也不同意聯亞生技董事變更登記案。聯亞生技資深員工跟CTWANT記者說,今天是王長怡博士的生日,經濟部駁回美國母集團就台灣的聯亞生技、聯生藥兩家公司的公司登記變更案,振奮大家精神,給予團隊很大的鼓勵。根據經濟部回覆說明,聯亞生技開發從今年6月7日提出法人股東改派代表人為董事的變更登記申請之案,以及7月至9月期間三度補正申請,已在12月16日說明「不予登記」。不予登記的理由為聯亞生技所附法人股東美國UBI TW Holdings LLC改派代表人為董事之改派書,僅由「胡世一」以該法人股東「經理人」(Officer)身分具名簽署;惟「胡世一」本人並非該法人股東UBI TW Holding LLC之「經理人」亦由貴公司承認在案,是以就認定該份指派文件內容是否係有權代表法人股東之人所簽署之情形,顯有疑義。雖相關疑義經貴公司申復補正,惟自改派書形式上以觀,即無法有效認定貴公司申復內容所提之相關分層法律關係,是以無從認定Mei Mei Hu(胡世一)係有權代表法人股東簽署指派代表人之人,該文件顯無從採認為本案是否符合公司法第27條第3項由法人股東合法改派代表人為董事規定之佐證,且文件簽署人身分權限不明部分亦無從再補正,爰依公司法第388條規定,不予登記。聯亞公司經營權「女兒派」其實在今年三月底也向經濟部商業司申請聯生藥公司董事、董事長,未獲核准通過,接著於四月起至八月,五度補件也未通過,11月17日再申請延期補正,12月16日經濟部則正式回覆說「不予變更登記」。依照經濟部不核准審核說明指出,聯合生藥未依規定檢送「英屬開曼群島商聯合生物製藥控股」的證明文件,做為佐證三月底法人股東董事會決議符合公司登記國法令。至於歷次補正資料提出董事崔贊捷的出生地、身分等相關說明,就經濟部提出所提出疑義,尚無法有效釐清;且經濟部再請聯生藥提出出具崔贊捷除籍證明,公司迄今取得,故是否有依「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中,「大陸地區人民對本國非上市、上櫃或興櫃公司具有控制力」,應先申請陸資許可申請等仍有疑義,因此經濟部無法同意延期補正及變更登記案。聯亞生技集團創辦人王長怡博士今天也在發給聯生藥同仁一封長信中提到,開曼聯合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開曼聯生藥控)及聯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聯生藥),經合法股東會改選成立新董事會成員,一致推舉通過王長怡博士為兩公司董事長,並已經解任林淑菁在開曼聯生藥控及聯生藥公司董事、執行長及總經理職務;且解任崔贊捷在開曼聯生藥控及聯生藥公司之董事職務。林淑菁女士自2022年3月底多次向經濟部申請變更登記聯生藥公司董事、董事長。其遞交之申請文件無法佐證2022年3月底法人股東董事會決議合法性。且崔贊捷先生無法提出中國大陸除籍證明。故經濟部於2022年12月16日正式回覆「不予變更登記」。經濟部工商登記資料聯生藥代表人自始迄今皆為王長怡博士。聯生藥公司已於12月11日解任林淑菁女士在公司內之各式職務。林女士在近期仍要脅聯生藥同仁拒交聯生藥登記印鑑、霸佔竹北生醫園區A1臨床實驗室場地、要脅行政人員不得向王長怡董事長述職等不法行徑,聯生藥已著手蒐證送檢調查辦。對相關不法之徒亦將提出刑事告訴,以維護聯生藥及其股東之權益。王長怡也強調,UB-612疫苗已接獲大量海外訂單,急需多批次生產銜接供貨;聯亞藥UB-851已與國際大廠洽談策略聯盟,未來需長期供應生產。長怡呼籲聯生藥同仁及早回歸工作崗位,發揮聯生藥蛋白藥生產廠房最大效益,創造公司最大營收。將重新檢視研發專案排程與進度,依據目前資源排定優先順序,擬定新的戰略計畫,快速推動產品進展,並進一步洽談產品授權及國際合作開發。
聯亞新冠疫苗接到大量海外訂單! 王長怡1500字信心喊話「聯生藥同仁快回到工作崗位」
聯亞生技集團創辦人、聯合生物製藥董事長暨執行長王長怡博士今天(19日)在給同仁信件中提到,新冠疫苗UB-612已接獲大量海外訂單,急需多批次生產銜接供貨;聯亞藥UB-851也已與國際大廠洽談策略聯盟,未來需長期供應生產,呼籲聯生藥同仁及早回歸工作崗位,發揮聯生藥蛋白藥生產廠房最大效益,創造公司最大營收。王長怡今天對同仁發出一封近1500字長信,堅定強調「愛才、惜才」立場,感謝同仁付出辛勞,歷經8個半月「隔離」,我回來了」。以下為王長怡給聯生藥同仁信件全文:長怡創辦聯亞生技集團,以自有技術紮根進而開發多樣產品線。於產品逐漸成熟之際,為加速產品發展及順利募資,率先將單株抗體事業切割成立聯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聯生藥)。聯生藥成立之際,長怡率領聯亞生技集團傾全力支持,期望聯生藥成為聯亞生技集團甚至是台灣生技界之領頭羊,站上國際嶄露頭角。聯生藥擁有集團最核心蛋白藥生產廠房、設施及人才,在所有同仁努力下,亦不負眾望通過台灣衛福部PIC/S GMP查核。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長怡深知此場與新冠病毒戰役將會是聯亞生技集團貢獻及反饋社會之機會,遂義無反顧帶領團隊投入新冠疫苗開發。在大家日以繼夜的努力下,使產品快速由設計、試製、量產進入到臨床1、2期及增補強劑的各期試驗。集團長期深耕之能量被外界重視,並於2020年6月加入台灣疫苗國家隊;但也引起有心人士之覬覦,謀劃逐步奪取聯亞生技集團各公司經營權與研發成果。不法人士奪取經營權之際,煽動之謬論對同仁造成威脅與刁難,長怡心疼、不捨與遺憾。然而,多位有責任感的同仁,主動爭取回歸工作崗位,擔心大家辛苦建立的GMP廠房斷了命脈,長怡銘感在心、甚感欣慰,亦更加堅定捍衛聯生藥之決心。為使同仁安心工作,長怡再次聲明以下堅定不移的立場與確切的事實:開曼聯合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開曼聯生藥控)及聯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聯生藥),經合法股東會改選成立新董事會成員,一致推舉通過王長怡博士為兩公司董事長,並已經解任林淑菁在開曼聯生藥控及聯生藥公司董事、執行長及總經理職務;且解任崔贊捷在開曼聯生藥控及聯生藥公司之董事職務。林淑菁女士自2022年3月底多次向經濟部申請變更登記聯生藥公司董事、董事長。其遞交之申請文件無法佐證2022年3月底法人股東董事會決議合法性。且崔贊捷先生無法提出中國大陸除籍證明。故經濟部於2022年12月16日正式回覆「不予變更登記」。經濟部工商登記資料聯生藥代表人自始迄今皆為王長怡博士。聯生藥公司已於12月11日解任林淑菁女士在公司內之各式職務。林女士在近期仍要脅聯生藥同仁拒交聯生藥登記印鑑、霸佔竹北生醫園區A1臨床實驗室場地、要脅行政人員不得向王長怡董事長述職等不法行徑,聯生藥已著手蒐證送檢調查辦。對相關不法之徒亦將提出刑事告訴,以維護聯生藥及其股東之權益。為守護公司重要資產,請同仁確實遵守聯生藥公司營業秘密規範。勿將公司任何成果、業務上的相關資訊與訊息(以包含但不限於紙本及電子文件、通訊軟體、郵件及口述…等形式)提供洩漏給外界,以免為有心人士利用而誤觸法。UB-612疫苗已接獲大量海外訂單,急需多批次生產銜接供貨;聯亞藥UB-851已與國際大廠洽談策略聯盟,未來需長期供應生產。長怡呼籲聯生藥同仁及早回歸工作崗位,發揮聯生藥蛋白藥生產廠房最大效益,創造公司最大營收。將重新檢視研發專案排程與進度,依據目前資源排定優先順序,擬定新的戰略計畫,快速推動產品進展,並進一步洽談產品授權及國際合作開發。於現今資源有限與人力精簡的情況下,聯生藥湖口廠將與聯亞生技、聯亞藥相互支援,減輕同仁工作負擔。長怡將持續推動增資及掛牌上市進度,將公司價值推向新高境界,並優化員工福利,為股東創造最大權益,達到與員工及股東利益共享最佳化之目的。長怡愛才、惜才,且珍惜與同仁一起努力的過程,點滴記在心頭。由衷感謝同仁一直以來的付出與辛勞。你們的熱忱,也是我動力的來源。歷經8個半月的「隔離」,我回來了!期望與你們一同守護我們的聯生藥!
經濟部出手了!聯亞生技「女兒派」改派董事疑涉陸資 王長怡仍為聯生藥董座
聯亞生技集團創辦人王長怡博士、胡世一「母女鬥」跨國美台經營權之爭,今年三月底女兒派多次向經濟部申請變更登記聯生藥公司負責人,經濟部今天(16日)駁回延期補正,意即未核准同意變更案,因此董事長仍為王長怡。「女兒派」同時還申請另一家聯亞生技公司負責人變更登記之案,經濟部則還在審核中。這也代表投資聯亞生技集團的行政院國發基金、經濟部台糖、耀華玻璃管理委員會「公股派」,力挺王長怡一年來守護新冠疫苗UB-612專利推展的第一步勝利。聯亞生技集團創辦人王長怡博士,同時擔任新竹聯生藥、聯亞生技董事長,2020年她從美國返台研發新冠疫苗UB-612,未料,女兒胡世一與其女婿和其他股東董事聯手,解任她在集團母公司UBI執行長職務,接著又於今年三月底解任她在新竹聯生藥的董事,董事長則改派為崔贊捷(華裔,上海人)。「女兒派」遂於今年三月底向經濟部商業司申請聯生藥公司董事、董事長,未獲核准通過,接著於四月起至八月,五度補件也未通過,11月17日再申請延期補正,12月16日經濟部則正式回覆說「不予變更登記」。依照經濟部不核准審核說明指出,聯合生藥未依規定檢送「英屬開曼群島商聯合生物製藥控股」的證明文件,做為佐證三月底法人股東董事會決議符合公司登記國法令。至於歷次補正資料提出董事崔贊捷的出生地、身分等相關說明,就經濟部提出所提出疑義,尚無法有效釐清;且經濟部再請聯生藥提出出具崔贊捷除籍證明,公司迄今取得,故是否有依「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中,「大陸地區人民對本國非上市、上櫃或興櫃公司具有控制力」,應先申請陸資許可申請等仍有疑義,因此經濟部無法同意延期補正及變更登記案。
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沒過 18歲公民權聯盟將釋憲
18歲公民權未能過關!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總召集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理事長林月琴表示,雖然結果不是樂見的但仍發生,希望再等4年或是直接使用釋憲的方式,繼續把事情完成。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則表示,國民黨立院在立院表決修憲案時,投票委員都支持修憲案交給全民複決,但遺憾的是,國民黨立委當初曾經同時提出許多修正提案,都被民進黨以優勢人數封殺。他說18歲公民權入憲是世界潮流,這次未能過關,凸顯民進黨政府未能好好與人民溝通修憲案的重要性,此外,民進黨說要支持修憲,也知道公民複決門檻極高,但是投票前卻仍堅持砍掉百萬選票,包括限制確診者不准投票、台商除籍、軍人無法輪休投票等,國民黨立委就算提出質疑,民進黨也不理,他也因此想問民進黨「這是真心的支持18歲公民權修憲提案嗎?」。立法院院會今年不分黨派一致同意「18歲公民權修憲案」,明定年滿18歲中華民國國民,依法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及被選舉權,公告半年後在今天由公民複決,這也是中華民國歷史首次交付公民複決的修憲案。「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公投開票進度到今晚九點鐘為止,有效同意票是555萬3791票、不同意票492萬2986票,距離通過門檻還差406萬5906票。「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投票權人數是1923萬9392人。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也就是說,至少要有961萬9697同意票才能通過。由於同意票距離通過門檻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支持團體「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在晚間宣布此次推動修憲失敗。
4年一次選舉記得回家投票 給蔡政府一次總評分
4年一次的九合一選舉就要投票了,這次選舉在性質上雖然屬於地方選舉,但影響層面至關重大,既是蔡英文總統任內後期、民進黨兩度完全執政的期中考,也是1年後緊接而來的中央政權選舉的前哨戰,足以窺探出民意的水溫與風向。和上兩屆九合一選舉相較,2014年有柯文哲旋風,2018年有韓國瑜熱流,今年雖然也逐漸匯聚出「討厭民進黨」的氛圍,但每一次大選都有其獨有的現象與特色,這次選舉更是顯得外弛內張,暗流湧動。防疫功過的總評分最直接的是投票率的影響。放眼國際,越來越多國家的選舉已成為投票率的決戰,而今年九合一選情並不算熱,支持哪一黨的選民投票率高,勝選的機率相對就大;因此各黨選民都應該踴躍投票,畢竟票要投下去、開出來才算數,選前任何看好或看衰的預測都只能作為參考,只有等到選舉結果揭曉,才能確認誰能笑到最後。以剛結束的美國期中選舉為例,本來媒體及民調都預測民主黨會大輸,共和黨將掀起紅色海嘯,大幅掌握眾議院,參議院也有很大機會奪回,結果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共和黨自恃勝利在望,很多支持者根本不去投票;有人更認為是主流媒體引導輿論,因為主流媒體多傾向民主黨,如此操作讓共和黨輕敵且誤判情勢,也降低了支持者的熱情。今年九合一選戰有兩大變數,一是傳統的政黨盤都縮小了,中間選民大量增加;二是投票人口明顯減少。前者是台灣民主發展的自然過程,顯示選民對現有政黨的不滿漸增,且自主意識提高,這是選民「無色覺醒」的反應,也給了新興政黨或無黨籍從政者成長的空間。但後者卻是因為執政黨的刻意排除與操作,這也將對民主政治、法治人權帶來非常惡質的戕害。這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中選會禁止確診者投票,同時因疫情無法返國遭到除籍、台商受制於直航班機限縮、小三通無法重新開通,以及國軍部隊戰備任務無法休假外出等因素的影響,估計這次選舉將有高達數十萬至近百萬的選民無法行使投票權,在關鍵選區具有足以改變選舉結果的重大影響。民進黨政府為求勝選而不擇手段,將行政怠惰合理化與技術性操作,連日來已引發剝奪公民選舉權的違憲爭議。蔡英文權力保衛戰以美、日、韓等國的做法為例,都能在不影響防疫下以配套措施保障確診者的投票權,但蔡政府寧可爭取未來40萬的年輕選民,卻剝奪現有的數十萬合法選民的投票權。說穿了,就是要降低此次投票率的一種手段,說得更白一點,這些不能投票者的政治傾向被認為是藍大於綠,或者因確診而對蔡政府不滿,如果是對民進黨有利的選票,是千方百計也要想辦法弄到,這對選戰精打細算的民進黨不能明說,明眼人又怎會不知?這次選舉恰好也籠罩在全球防疫的衝擊下,也因此使得陳時中因緣際會得以代表民進黨競選台北市長,可是陳時中從防疫初期自誇「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的防疫英雄,到了防疫的中後期開始由盛而衰,甚至荒腔走板,無能與貪腐現象愈來愈嚴重,台灣更淪為確診數和死亡數的「新冠雙高」國家。更不用提陳時中任內,護航高端、疫苗與快篩試劑採購過程疑雲重重,以致淪為仇恨值最高的候選人,難道不是在民意怒火下的現世報嗎?從一開始的全黨挺林智堅,到後來的全黨挺陳時中,蔡英文一意孤行、強勢集權,硬是把地方選戰拉高成總統級選戰對決的高度,在最後一刻,依舊只能炒著「抗中保台」的冷飯,戴上「不要讓外國人看笑話」的大帽子,對台灣民眾進行情緒勒索,在台灣內部切割敵我意識,要求力挺只有民進黨的「台灣隊」,嘶聲高喊著「投綠選將,就是投我」。九合一選舉,既是全民對蔡政府防疫功過的一次總評分,也是蔡英文對自己權力保衛的存亡戰;她是否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台灣人民,選舉的結果很快會給出答案,選民們更應該出門踴躍投票,以民意的理性力量確保民主政治的良性發展,讓台灣回歸正軌。
禁百萬人投票形同製造百萬「不同意票」 趙少康問民進黨真挺18歲公民權修憲案嗎
本週六就要舉行縣市長及議員、村里長投票,但民進黨在立院審查時曾大力宣傳的修憲案「18歲公民權複決公投」,也將在週六投票,只是民進黨推動的力道卻遭質疑不若過去。媒體人趙少康就說,以前民進黨最愛鼓勵大家踴躍投票,還貼心的替年輕人準備「返鄉列車」,今年卻是「一班都沒有」。他質疑,民進黨強調挺18歲公民權「根本是假的」,難道真的怕年輕人怕成這樣嗎?尤其民進黨此次不准確診者等百萬人投票,公民複決修憲案門檻很高,如果18歲公民權最後沒過關,民進黨要負起責任。趙少康指出,若要通過18歲公民權複決案,門檻至少要「總選舉人數的一半同意」,預估需965萬張同意票,但民進黨政府卻先扣掉100萬張票,等於讓100萬位民眾對修憲複決案投下「不同意」,民進黨一方面喊挺18歲公民權,卻又禁百萬人投公投票,根本是講一套、做一套。為何質疑政府先扣掉了一百萬票,趙少康解釋,民進黨把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國的僑胞除籍了30萬人,禁止確診者出門投票,又將近10萬人。過去,軍人可以「輪休投票」,今年也不開放了,加起來就近50萬票。此外,大三通61個航點今年被縮減成4個航點,而且小三通遲遲不開放,近而影響到廣東、福建50萬台商的投票權益,計算下來約有100萬選民被「技術性阻擋投票」。趙少康因此問,民進黨到底在怕什麼呢?為什麼會怕選民怕成這樣?為什麼當美國、菲律賓都已經示範過通信投票,朝野立委也連署提案,但是政院就不支持通訊投票立法?民進黨政府真的對自己這麼沒有信心嗎?說穿了,就是民進黨自己也知道,「完全執政,完全不行」,所以才想藉各種方法降低投票人數。
與年輕人距離1/基層選舉一反常態低調宣傳 民進黨恐自覺年輕票源流失
2022年九合一選舉將於11月26日登場,這次還有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公投,965萬張同意票門檻不低。以往大型選舉時年輕族群總是民進黨主要訴求對象,然而今年卻不見民進黨積極催票,即使台鐵和高鐵都加開返鄉專車,民進黨卻未敲鑼打鼓宣傳,外界解讀異常低調的行徑應與年輕族群反彈有關。民進黨自從黨外時期就是以熱情熱血的年輕人作為訴求改革對象,野百合學運促成了《動員勘亂臨時條款》廢除、推倒了「萬年國會」,太陽花學運更把當年的學生抗議世代推向民進黨,因此民進黨一直沿用這套「獲利」模式,積極向年輕人催票,自2020總統大選、2021年底四大公投均採取類似模式,動員黨籍民意代表站路口、公園和廟口辦說明會以及社團座談等,另外也透過網路宣傳,建立「1450」網軍部隊搭配名嘴和民意輪番炒作話題,帶風向影響民意,這些都是拉攏網路年輕世代的手法。為了提升年輕人返鄉投票,民進黨甚至還大肆宣傳遊子搭乘高鐵、台鐵返鄉專車,然而在這次九合一選舉中卻顯得格外「自制」。台鐵宣布自11月25日至11月27日共3天,除原本週五至週日的加班列車,再加開東線4列次、西線2列次以及南迴線4列次;台灣高鐵公司表示,「九合一選舉」疏運期間決定再加開5班次列車(南下3班、北上2班),總計疏運期間(11/25-11/28)共加開52班次列車(南下27班、北上25班)。過去民進黨主打年輕票群,許多年輕人受到影響,還出現多所大學串聯的返鄉專車募款計畫,展現出回鄉投票的決心。(圖/報系資料照)為何民進黨一反常態,竟隻字未提返鄉疏運措施?國民黨籍立委洪孟楷表示,日前總統兼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在臉書上呼籲大家出來投票,否則就會讓糟糕的人來治理大家,而貼文一出,卻有許多網友留言「這根本是自我介紹文」、「為什麼要這樣說民進黨自己呢?」洪孟楷認為,過去民進黨忽視年輕人的聲音已累積許多不滿,所以這次沒有強調返鄉投票,某種程度上也是看衰自己在年輕人中投票的支持度。游盈隆進一步說明,首先是林智堅論文案,當台大認定林智堅論文涉及抄襲後,蔡英文卻仍下令全黨力挺林智堅清白,擺明和台大對抗、不接受台大審定,隨後中華大學也認為林智堅的論文抄襲,並立即撤銷學位,民進黨明顯是在護短,包容抄襲的行為,這對年輕人來說無法接受。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推出後,引發社會譁然,認為政府是想藉此掌控言論市場,絕大多數民眾都抗議此舉是在干預人民言論自由。(圖/報系資料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游盈隆提及,還有當時NCC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推出後,引起社會譁然,特別是年輕的大眾,因為網路上多為年輕人或高學歷的人在發表言論,他們認為政府要藉數位中介法掌控言論、干預人民言論自由,因而引起反彈和指責;另有鏡週刊董事長裴偉在錄音中爆料蔡政府介入鏡電視案一事,也讓外界相當反感,游盈隆強調,越來越年輕人對民進黨失望都是其來有自。而針對日前蔡英文表示,將公投目標設定為1000萬票,洪孟楷指出,民進黨原先的選舉策略為透過綁年輕票來衝高投票率,想以此贏得年底選舉,但目前看來是完全失效,當民進黨發現年輕人支持度沒有過去這麼高時,隨即改變模式,不僅不如以往那般催出年輕票,更刻意要忽略部分民眾的投票權益,比如因疫情無法回台而遭到除籍的民眾就有28萬人,和至今確診者分流投票的規劃仍不明確,皆可明顯看出民進黨想降低投票率,這也是目前其主要的選舉策略。
沒收30萬票1/力推18歲公民權 反向扼殺海外台商投票權
年底「九合一」選舉將於本月26日舉行,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企聯)日前還發布聲明,呼籲廣大台商積極返鄉投票。但事實上,許多在海外工作的台商、台幹因為疫情而長時間未歸國,戶籍已遭遷出,就算在選前趕回來,因為設籍未滿4個月,根本沒有辦法投票。政府極力宣揚支持18歲年輕人參政權,卻反而剝奪大批海外工作的台灣人投票,相形之下格外諷刺。「如今年底大選將至,許多旅外國人返國想投下神聖一票時,才發現已被逕行遷出戶籍,儘管馬上申請在原住居地恢復設籍,進一步察覺因恢復設籍未滿4個月,無法取得投票權,引發許多爭議,甚至懷疑政府是有計劃不讓特定族群投票的陰謀論。」立委魯明哲表示,新冠肺炎延燒近3年,許多人旅外國人的權益都受到影響,為此他在2年多前,就在立院質詢要求政府正視此事,提早因應避免人民利益的受損,但相關單位卻未重視,甚至踢皮球各彈各的調。《戶籍法》規定,國人出境2年以上,國人戶籍就要登記遷出登記,只有因公駐外人員及其眷屬,以及隨我國籍遠洋漁船出海作業的船員,可以排除適用。因為新冠疫情爆發近3年,有許多台灣人受這項規定影響而失去戶籍,連帶影響許多國民應享的權利,朝野立委認為,應該更彈性處理相關規定,共提出15件《戶籍法》修正案,增加排除適用的對象。不過,因為主管單位內政部反對,加上執政的民進黨籍多數立委也不願「逆鱗」,因而相關修正案都還躺在委會員中。隨著入境防疫逐步鬆綁,桃園機場入境旅客人數也增加,但有長期旅居海外的國人返台後,發現自己的戶籍已被遷出,無法參與這次的基層選舉投票。(圖/報系資料照)內政部次長、前中央流行疫情副指揮官陳宗彥曾在立法院就《戶籍法》修法進行報告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有些國家對於國民返國會設下限制,「我國從未限制國人入境返台,也有國人認為我國防疫成效良好,國內環境相對安全,而選擇返國。」言下之意,跟前衛福部長陳時中稱台商子女「小明們」無法返台是「自己的選擇」一樣,認為這些國人自己選擇不回台灣,喪失選舉權自己要負責。但陳宗彥忽略未提的是,國人雖然可以返台,但入境仍須遵守嚴格的檢疫規定,從隔離14天,到今年3月縮短為「10+7」(10天居家檢疫加7天自主防疫),再歷經「7+7」、「3+4」,直至10月13日才改成「0+7」。一位長駐上海的台籍幹部就抱怨說,大家在海外是為了工作賺錢,不能因為「國內環境相對安全」就永遠待在台灣,還是必須回去工作,但考量台灣的隔離天數,加上回到中國大陸又必須再次隔離,往來的時間成本與住防疫旅館的花費,都是讓一般旅外工作者卻步的原因,與其說是「自己的選擇」,不如說是「被迫的決定」。魯明哲說,依《戶籍法》第16條第3項規定「出境2年以上,應為辦理遷出登記」,未來持中華民國護照或入國證明文件入境,才可由本人、戶長或委託他人辦理遷入登記。他當時在立院質詢時,內政部長徐國勇曾承諾會從寬處理,但最後雖放寬國人出國不超過4年,相關福利只要申請都能恢復,但卻不含選舉權,而相關單位也未針對此事進行宣導。立委魯明哲2年多前就在立院質詢,要求政府正視海外國人受疫情無法返台的戶籍問題,但相關單位卻未重視。(圖/周志龍攝)魯明哲質疑,政府是否透過「精算」,才不讓這些心向台灣、熱愛國家的旅外僑胞投票,而且疫情發生2年多來,政府一直強調要超前佈署,「但恢復設籍投票這部份卻沒有任何進展和說明,也不見相關單位提早宣導此事,一直到旅外國人返國到戶政所辦登記時才得知此事,怎不會讓人民懷疑政府是別有用心?」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教授羅承宗指出,投票權是憲法層次很重要的權利,透過法律限制時,也要符合「法律保留」與「授權明確性」原則。《憲法》規定人民有「有依法選舉之權」,民眾須在選區居住4個月以上才能投票,是依《選罷法》的明確規範,雖然也可以例外處理,但仍屬於《憲法》授權範圍。他指出,不能用模糊不清,授權過廣泛的防疫條款來限制投票權,例如限制確診者不能外出投票,就可能違背了台灣很基本的民主價值。
沒收30萬票2/籲不分藍綠保障參政權 立委:台商也很多挺民進黨
根據內政部統計,從去年到今年五月為止,在國外工作的台灣人之中,已有30萬人因為疫情的關係遭戶政單位依法遷出戶籍,就算趕回台灣,因為《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有設籍4個月的限制而無法投票。立委張其祿說,政府不願修改相關規定,提出「在當地了解候選人才能選賢與能」的理由,但說穿了,就是選票考量的政治算計。「戶籍登記為什麼可以影響到人民的公民權利?」律師鄧湘全說,戶籍登記的正當性本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在歐洲甚至認為,戶籍是政府為了管制人民的隱私、自由而要求登記,影響了人民很多權利。他舉例說,如果有民眾出國唸書,二年之後拿到學位,在當地處理完租屋、變賣家俱等事務後,回到台灣已經過了二年又一個月,戶籍已被遷出,回到台灣不能投票;若為了不影響原來的戶籍,這位留學生被迫要在求學過程中至少返台一次,這等於是限制人民遷徙的自由。鄧湘全說,所以國家機器對戶籍遷出所造成的權利喪失,更應該要從寬認定,但所涉及的層面太廣,不如先從戶籍遷出的時間點著手。因此他認為,《戶籍法》規定不在籍二年要遷出戶籍,其中的例外對象可以修法再從寬認定,讓公民權利所受到的制限在合理範圍內降到最低。 律師鄧湘全認為,政府對於戶籍被強制遷出造成民眾的投票權利喪失,應該要從寬認定。(圖/翻攝自鄧湘全臉書)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選舉人必須在選區設籍滿4個月才能投票;另外,依《正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民眾必須在台設籍6個月以上才能投票選總統,但若僑胞長年居住海外,在台灣戶籍已被遷出,也可向最後遷出國外之前的戶籍地戶政機關申請,辦理登記為「選舉人」,便可返國投票。張其祿認為,為了避免幽靈人口,規定選舉人要在戶籍地居住一段時間,有其必要性,但他今年7月曾隨立法院長游錫堃出訪歐洲,當時就有很多台商與僑胞反映,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回台灣,擔心很多權益受損。他指出,這些台商、台僑不是因為個人意願選擇不返台,而是客觀因素造成無法回國,法規不能沒有彈性,在遇到不可抗力時,不能沒有變通。「疫情發生已經不是第一天,之前各界就一再反應,但對於投票的問題都沒有處理,技術上也不是那麼困難。」張其祿說,政府連確認者參加考試都可以想出處理的辦法,其他各國都有變通的方式,其實就是行政怠惰,加上執政黨反對,說了很多不是理由的理由,說穿了就是政治算計。民眾黨立委張其祿、邱臣遠及民眾黨宜蘭縣長候選人陳琬惠日前開記者會,批評中選會不讓確診者投票是大開民主倒車。(圖/周志龍攝)張其祿說,海外台商大部分在中國大陸,執政黨可能認為這些台商的政治立場偏藍,所以不樂見他們返台投票,但站在人權的角度,不管藍綠支持者的參政權都該受到保障,「不要管他這個族群的投票行為,據我觀察,現在海外的國人支持民進黨的也很多。」雖然年底九合一大選將至,對戶籍被遷出的台商、台幹已經確定無法投票,但張其祿說,民眾黨還是會繼續推動《戶籍法》相關修法,不僅如此,還會對提案保障受刑人與嫌犯的投票權。他說,在看守所內的被告,所涉犯的案件還沒判決定讞;還有一些受刑人雖然判刑確定,但並沒有被褫奪公權,這些人卻也常不能投票,現今科技進步,已有足夠的技術做到認證、防弊,未來民眾黨在立法院還是要持續推動不在籍投票、通信投票等主張。
台積研發大將蔣尚義意外現身鴻海科技日 未來動向引關注
台積電(2330)前研發大將、共同營運長,有「蔣爸」之稱的蔣尚義意外現身鴻海科技日活動,尤其還特別聆聽鴻海在碳化矽的發展狀況,也讓蔣爸的下一步動向引發外界關注, 對於出席鴻海科技日,蔣尚義則是簡單回應表示,因為跟鴻海半導體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是老同事,他剛加入台積電就跟陳偉銘認識了,所以是應陳偉銘之邀來看看。對於現在的全球半導體產業狀況,蔣尚義指出,他是個很單純的工程師,這是一個政治問題,但他覺得可能是一個談判籌碼,不是技術領域的,不過也真的不是很懂。至於台灣半導體產業該如何因應及可能影響?蔣尚義則說,「我不知道,我看不出來。」對於目前的生活狀況,將尚義則說,我退休了,被除籍了所以前幾天才回來,也不會再回中國。
不會冷到底2/超過林佳龍30萬票才算贏? 學者:給侯的門檻不客觀
新北市長選戰至今冷颼颼,但政壇卻有股聲浪,認為新北市長侯友宜必須要大贏對手、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30萬票,才能算是贏得好看;有政治學者和地方政壇人士則認為,選舉票數會受投票率、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因此把「票數差距」套在侯友宜身上並不客觀,若侯要衝高票數,可以把選戰訴求拉高至中央,直接批判民進黨執政不力,炒熱選情。2018年新北市長選舉打得火熱,侯友宜最後大勝當時的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29萬票,奠定邁向藍營霸主之路的基礎。今年市長選戰,各方人士都在看侯友宜能不能在11月26日開票當天,再創人生新高點。「30萬票差距,是對手給侯友宜的門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認為,要求侯友宜與對手得票差距達30萬票才算贏的政治邏輯,背後是假設侯今年市長選舉贏定了,且評估下一步劍指2024年總統大選,因此才設下門檻。他說,新北市長選舉與其看藍綠票數差距會不會比29萬票多,更應該看「得票率」,因為每次選舉會受「投票率」影響,若只看票數,很難客觀評估侯的支持度有沒有擴張。此外,新北市政壇人士也指出,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導致不少國人被除籍,新北人口數更是大幅減少,今年2月新北總人口還跌破400萬。據了解,新北板橋區、中和區被除籍人數分別高達2萬7千、2萬6千人,甚至年底全國恐有30萬確診者無法投票,眾多因素將影響開票結果。 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競選常凸槌,包括把八里雙屍案講成在萬里發生、十三行博物館說成十四行博物館,引發基層不滿。(圖/黃耀徵攝)新北市議員葉元之則指出,新北市長選戰目前呈現「冷戰」,最主要原因是林佳龍不知道在幹嘛,連民進黨基層支持者今年也投不下去。他說,林佳龍擺明就是想選台北市,爭取不到才轉向新北一戰,但根本沒準備好、常鬧笑話,包括把蘆洲認板橋、八里雙屍案講成在萬里發生、十三行博物館說成十四行,還多次口誤把新北說成台北等,甚至亂開政見支票,根本不像認真打選戰,連帶影響市民對選情的關注,戰況當然就冷。「選戰要激情,侯友宜必須『加點料』,應訴求給民進黨一個教訓!」葉元之建議,侯友宜除了訴求自己很努力,希望市民用投票肯定4年的成績外,更要呼籲民眾給民進黨一個教訓。現在社會輿論多在罵民進黨執政失敗,但如果年底綠營只是小輸、甚至有贏,民進黨執政團隊根本不會反省,因此要把九合一選舉定位成對中央執政的一場「期中選舉」,給民進黨反省機會。對於如何炒熱選情,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呂家愷表示,黨部和議員參選人們都會「催下去」,以街講陸戰方式鼓勵民眾11月26日出門投票。他憂心,新北選情若很冷,投票率衝不出來,18歲公民權將難以過關,因此非常希望民眾年底能踴躍投票,支持青年一起決定國家的未來。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年選戰開創新風格,除了力挺多位年輕子弟兵投入市議員選舉,競選團隊也延攬多位年輕人。(圖/侯友宜辦公室提供)
7月總人口正成長!2年多來首見 扣國外遷入仍為負值
內政部近期最新人口統計,截至7月人口總數為2319萬64人,較上個月增加3786人,是2020年2月以來人口負成長後,首度轉為正成長。不過,學者分析,人口成長關鍵在於,7月遷入人數10萬1555人,較6月增加近1.5萬人,若扣除自國外遷入戶籍人數,總人口數還是負成長,呼籲政府要長期投入因應少子化政策。內政部統計顯示,6月遷入人數8萬5868人、遷出人數8萬5678人;7月遷入人數10萬1555人、遷出9萬0504人,遷入人數是繼今年3月後,再度突破10萬人。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葉高華說,扣除遷出自國外及從國外遷入人數,台灣總人口數真實變化,7月主要是先前因疫情回不來的民眾,現在隨著疫情趨緩、邊境管制鬆綁,陸續返台恢復戶籍,因此總人口數還是負成長。葉高華說,政府要改善少子化問題,相關措施不是短時間推出後,成效就能立竿見影,現在只能持續去推動少子化因應對策,畢竟人口少化因應對政治人物來說是不好處理的事情。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表示,疫情爆發以來,許多民眾因為未在期限內返國,導致被除籍,現在疫情趨緩,不少人陸續返國恢復戶籍,表面上看起來總人口數增加,但實際上根本沒增加,呼籲政府要客觀面對少子化問題,不要在數字上塗脂抹粉。另外,死亡人數從今年6月創下今年新高的2萬1033人後,隨著本土疫情逐漸趨緩,重症死亡案例減少,連帶7月死亡人數也下降至1萬8215人。7月出生數為1萬950人,較6月增加7人,但相較去年同期減少8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