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7號
」 NASA月球真實年齡曝44.6億歲! 50年前樣本成關鍵「比已知還老4千萬歲」
作為地球最大衛星的月球,至今仍有大量月球謎團未解,其中包括「月球的真實年齡」,如今科學家透過當年登月的阿波羅17號所帶回的月球石頭,來幫月球驗明正身,結果發現,月球的實際年齡比先前認知的還要老出4千萬年!阿波羅17號帶回的月球石頭。(圖/翻攝自推特)1972年,阿波羅17號上的太空人塞爾南(Eugene Cernan)和施密特(HarrisonSchmitt)從月球表面鏟起岩石和灰塵帶回地球,想不到當初這個小舉動竟在50多年後為月球真實年齡提供答案。根據《CNN》報導,研究人員透過「原子探針層析成像」技術,分析其中一塊月岩中的鋯石晶體,算出晶體形成於44.6億年前,也就是說,月球形成於約44.6億年前,這比原先研究結果足足早了4千萬年。這項研究由芝加哥大學的教授菲利普赫克(Philipp Heck)主導,並於《地球化學展望通訊》(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雜誌上刊載,關於月球的起源,普遍接受的理論認為,月球是在一個火星大小的星體撞向地球時產生,當時造成一塊巨大碎片拋入太空,並進入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成為現今每晚抬頭都能見到的月球,而阿波羅17號帶回的樣本中檢測到鋯石晶體,是在距今44.6億年前月球冷卻時所形成,引此得出月球的真實年齡。根據報導,由於分析方法不同,估算結果也會有較大落差,德國航太中心研究人員2020年發布的計算結果顯示,月形約於44.25億年前形成,正負誤差2500萬年,目前美國也已重啟登月計畫,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有望2025年,搭乘阿提米絲3號再度登月,為科學界帶來更多新發現。月球真實年齡比已知還老。(圖/翻攝自推特)
NASA睽違50年重啟「載人登月」任務! 首批4人繞月名單出爐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睽違50年將重啟阿波羅17號(Apollo17)後的首場載人探月任務,首批太空人名單也於美東時間3日正式公布,預計將有4人為歷史性的阿提米斯2號(ArtemisII)近月飛行任務展開訓練,預計2024年11月起飛。據CNN的報導,先前的阿提米斯1號是1次無人繞月測試任務,於去年12月完成。NASA表示任務相當成功,並正在檢視蒐集到的所有數據。而這次的阿提米斯2號載人繞月計劃若能成功,將會為阿提米斯3號(Artemis III)的載人登月任務鋪路,以此達成NASA長期駐留月球、通往火星的目標。報導指出,參與阿提米斯2號繞月任務的4名太空人分別為懷斯曼(Reid Wiseman)、葛洛佛(Victor Glover)、科赫(Christina Koch),以及來自加拿大太空局的漢森(Jeremy Hansen)。在此次任務中擔任指揮官的懷斯曼是一位傑出的47歲美國海軍飛行員與試飛員,他在2009年首度被NASA選為太空人,而且已在2014年完成過一次太空飛行,也就是搭乘俄羅斯載人飛船「聯盟號」(Soyuz)登上國際太空站,為期165天。葛洛佛則是1名46歲的海軍飛行員,在40多架次的飛行任務中飛行了3000小時,完成了400多次航母攔阻著陸(carrier arrested landings)和24次戰鬥任務(combat missions)。他於2021年完成人生首次太空飛行,還擔任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飛龍號」(Crew Dragon)第2批載人飛行的駕駛員之一,在國際太空站待上6個月後返回地球。科奇今年44歲,她是6次太空飛行的老手,包括2019年參與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並保持女性單次太空飛行的最長紀錄,共在太空待上328天。她同時也是一名電機工程師,曾多次幫助NASA開發過不同任務所需的科學儀器。此外她還在南極生活過1年,這段寶貴的經驗為她執行高強度的繞月任務提供基礎。漢森同樣是47歲,此前他是一名戰機飛行員,2009年被加拿大太空局選為培訓太空人,他也是加拿大唯4位現役太空人之一,最近還成為首位負責訓練NASA新一批太空人的加拿大人。他將是首位到深度太空旅行的加拿大人。
阿提米絲1號探月成功 太空船順利返地球
人類最後一次登陸月球50周年紀念日之際,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當地時間11日(周日)中午左右完成「阿提米絲1號」(Artemis-1)探月計畫,結束26天的繞月任務及行程後,獵戶座太空船(Orion)以極快速度從月球返回,於美東時間周日下午12時40分(台北時間周一凌晨1時40分)乘降落傘濺落在墨西哥附近的太平洋。阿提米絲1號探月任務是自「阿波羅」登月任務後,美國50年來首次實施的月球探索任務,人類太空人最後一次登上月球是在50年前的星期天,於1972年12月11日在月球著陸後,阿波羅17號的兩名太空人尤金·塞爾南(Eugene Cernan)和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花了三天時間探索月球表面,這是阿波羅時代在月球最長的停留時間,他們是12名月球漫步者中的最後兩人。阿提米絲1號火箭是在11月16日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位於火箭頂端的獵戶座太空船在飛越月球上方127公里進行繞月飛行後,完成為期26天的任務返回地球。此次太空飛行距離地球最遠點約43萬4500公里。《美國之音》報導,返回地球的太空艙以32馬赫(即32倍音速)的極高速穿過大氣層,並承受了約5000華氏度(攝氏2760度)的重返大氣層溫度,然後濺落到加州以西的瓜達盧佩島附近。一艘美國海軍艦船迅速駛入以回收太空船及其沉默的乘員——三個裝有振動和輻射監測器的測試假人。美國太空總署將立即開始評估獵戶座收集的數據,並為阿提米絲2號任務進行下一次載人繞月飛行任務做準備,計畫有4名太空人參與這次旅行,太空總署希望最早在2024年實現這一目標,另外,太空總署並計畫在2025年或2026年進行阿波羅17號以來的首次太空人登月任務,預估將有兩名太空人登月。
又失敗!NASA巨型登月火箭2度中止試射 第3次可能延後數週
美國航太總署(NASA)原訂8月29日試射次世代巨型登月火箭,後因引擎過熱的問題而中斷,如今NASA團隊又在當地時間3日取消試射,原因是超冷液態氫燃料外洩且搶修無果,本來預計第3次試射最快可以在5日或6日進行,但NASA目前又表示,可能要等到9月下旬,甚至10月中旬才能展開新的試射。美國航太總署(NASA)於3日因為液態氫燃料外洩狀況而二度中止試射次世代巨型登月火箭。(翻攝自NASA推特)據《路透社》的報導,這項無人飛行測試任務本名為探索任務1號(ExplorationMission-1, EM-1),之後才以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孿生姐姐的名字改為「阿提米絲1號」(Artemis-1)。根據原定計畫,這個32層樓高的巨型「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 SLS)火箭將於3日下午從佛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的甘迺迪航太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發射升空,送獵戶座太空船(Orion)進行一場無人的6週繞月飛行測試。這也是50年前阿波羅17號(Apollo 17)上的太空人登陸月球以來最新的探月任務。NASA希望藉由阿提米絲這項新的旗艦計畫來測試新科技,並期望有朝一日能把人類送上火星。NASA團隊今天多次嘗試在預定發射時間前,將火箭的超冷液態氫燃料外洩問題修復,但狀況並沒有排除,於是發射計畫總監布萊克維爾-湯普森(Charlie Blackwell-Thompson)仍決定在預定發射時間的3小時前正式中止試射。NASA發布聲明解釋,「任務管理人員決定取消3日的試射,因為解決外洩問題的多項故障排除工作都未解決問題。」火箭原定今天下午2時17分發射,若有必要,計畫的時間最長可延後2小時。目前尚不清楚下次試射的預定時間,NASA團隊最初聲稱最快可以於5日或6日嘗試第3次試射。但之後NASA團隊又指出,下一個試射窗口將於9月19日至10月4日開啟,接著是10月17日至31日。NASA署長尼爾森(BillNelson)也在受訪時表示如果火箭被送回組裝廠維修,下次試射時間就可能被推遲至10月。
時隔50年 美登月火箭再升空42天
時隔50年,美國將踏出重啟載人登月的第一步,美國太空總署(NASA)訂於美東時間29日(周一)上午8時33分(台北時間周一晚8時33分),於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阿提米絲一號(Artemis 1),展開無人環月飛行測試計畫,昨日倒數計時已展開,雖然NASA官員先前表示,預估周一發射窗口時段有七成機率氣候適合火箭發射,但太空中心昨日卻遭遇了雷雨天氣,發射台遭到三次雷擊,工作團隊正在評估,如果周一氣候不佳,發射日期也可能延到9月2或5日。世界各國中,目前只有美國曾成功派出太空人登陸月球,1972年12月7日發射的阿波羅17號(Apollo 17),是人類第六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務。2017年10月,美國太空總署正式宣布將進行阿提米絲計畫,起初的目標是在2024年前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在2028年前於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阿提米絲是取名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她和太陽神阿波羅(Apollo)是雙胞胎。阿提米絲一號大約百公尺高,包括了可產生880萬磅推力的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和在頂端的獵戶座(Orion)太空艙,發射後數分鐘,獵戶座從火箭分離,大概四天之後,會飛行至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地方,然後進入圍繞月球軌道,太空艙中還裝有三個假人,環月後會提供關鍵數據給太空總署,為未來的載人飛行作準備,這整個旅程大概為42天,太空艙預計10月10日返回地球,落入加州附近的太平洋。根據統計,火箭發展費用大約200億美元,每次發射花費41億美元。不過,昨日倒數計時後,天候不佳,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39B發射台避雷裝置遭到3次雷擊。該避雷裝置包括3座約182公尺高的避雷塔和導線,用以保護火箭及所搭載太空艙,初步顯示,這幾次雷擊威力不大,工作人員收集了有關電壓和電流的數據,阿提米絲一號擬於周一28時33分至10時33分發射升空,有兩個小時發射窗口,如果這兩個小時天候不佳,就會在改天發射。
月相盈虧腕間在握!搭載321機芯、金質錶殼 歐米茄「Speedmaster超霸」登月錶傳奇再添新頁!
探索太空 鋼鑄傳奇慶祝登陸月球51周年,OMEGA以1965年美國進行首次太空漫步時佩戴的第3代「Speedmaster超霸系列」腕錶為靈感,搭載原版規格的321機芯,以不鏽鋼全新打造「321機芯超霸登月」計時腕錶。錶圈環以拋光黑色陶瓷製成,設有白色琺瑯測速計刻度,同時保有「數字90上方圓點標誌(Dot over Ninety)」、登月錶指針、綴飾復古商標的黑色階梯式錶盤等經典設計,為登月傳奇再添新頁。資深太空人洛威爾(James Lovell),於1970年4月11日,出任NASA阿波羅13號太空船升空時的任務指揮官。(圖╱OMEGA提供)OMEGA「Speedmaster超霸系列321機芯」登月計時腕錶,不鏽鋼錶殼,39.7mm,321型手動上鏈機芯╱459,300元。(圖╱OMEGA提供)OMEGA「321機芯」,根據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時的原版機芯規格重建,備有導柱輪、寶璣游絲和18K Sedna金PVD塗層飾面,具55小時動力儲存。(圖╱OMEGA提供)金質錶款 超霸新貌融合經典登月錶設計與女性優雅風格,OMEGA「Speedmaster超霸系列」38毫米腕錶推出全18K金款式。其中一款採用火紅色調的18K Sedna金錶殼,備有褐灰色皮革錶帶,搭載奶油銀色錶盤及橢圓計盤,整體純淨簡約。OMEGA「Speedmaster超霸系列」同軸擒縱計時腕錶,18K黃金錶殼,38mm╱616,500元。(圖╱OMEGA提供)OMEGA「Speedmaster超霸系列」同軸擒縱計時腕錶,18K黃金錶殼,38mm,3330型同軸擒縱機芯╱616,500元。(圖╱OMEGA提供)另一款OMEGA「Speedmaster超霸系列」同軸擒縱計時腕錶,則以18K黃金材質為主,搭配銀色蛋白石錶盤與綠色皮革錶帶。兩者底蓋皆飾有海馬徽章壓紋,由3330型同軸擒縱機芯驅動,提供五年保固。OMEGA「Speedmaster超霸系列」同軸擒縱計時腕錶,18K Sedna金錶殼,38mm,3330型同軸擒縱機芯╱616,500元。(圖╱OMEG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