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限制
」 新冠肺炎 疫情 美國 英國 日本赴日民眾須注意!東京黴漿菌疫情創新高 當地醫示警「有患者出現抗藥性」
東京都的黴漿菌肺炎疫情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東京都政府近日公布,9月29日為止的一週內,黴漿菌肺炎患者數量已達每家醫療機構平均2.96人,再次超越前一週的2.80人。日本政府呼籲民眾勤洗手,並徹底做好咳嗽禮儀,如果出現長期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黴漿菌肺炎是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見於兒童,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感染後患者會出現發熱、全身倦怠感、頭痛及咳嗽等症狀,有些患者因肺炎惡化或高燒衰弱需住院,甚至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腦炎。尤其在感染初期,症狀可能僅限於發熱,無咳嗽,這使得診斷變得更為困難。在東京都杉並區的一家小兒科及內科診所內,黴漿菌肺炎患者數量持續增加。當患者訴說有發熱或咳嗽等症狀,被懷疑為黴漿菌肺炎時,診所會進行採血、X光及PCR檢測以確認是否感染。該診所表示,從4月到10月2日,曾對142人進行了PCR檢測,確認有83人感染黴漿菌,其中13人的細菌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3日,一名4歲男孩在上月28日發熱,2日起咳嗽加劇,後來在診所被確診為黴漿菌肺炎。診所院長田村剛表示,自7月的學期結束以來,小學生患者數量急劇增加,雖然盂蘭盆節後略有減少,但從上個月起再次增加,且成人和未入學的幼兒感染情況也不少。田村剛強調,這是他開設診所以來首次遇到如此多的患者,數量堪稱是前所未有。田村剛也指出,黴漿菌肺炎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呼籲民眾徹底做好手洗、佩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感到不適時應休息,若症狀持續且用藥無效,應及早就醫。日本黴漿菌學會理事、杏林大學的皿谷健教授指出,這次感染擴大的原因與去年行動限制解除後,民眾對手洗、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的鬆懈有關。在新冠疫情期間,黴漿菌患者數量非常少,但隨著防疫限制放寬,感染迅速擴大,除了兒童,成人在家庭中被感染的情況也日益增多。皿谷教授還提到,在他所屬的大學醫院,每天都會有數名感染者,其中約有5%同時感染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他指出,黴漿菌肺炎的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診斷困難,但如果強烈咳嗽或高燒持續超過三天,就可能是黴漿菌感染。個人應該徹底執行的防護措施包括手洗、佩戴口罩,以及與不適者保持距離。
觀光客回流藝妓慘被「撕破和服、菸蒂塞衣領」 京都不忍了:祇園小巷4月起禁遊客
日本自去年解除防疫限制後吸引大量海外遊客到訪,然而,以傳統文化著名的京都卻因為觀光客太多,造成當地居民困擾,尤其藝妓與舞妓更是不堪其擾,除了遊客經常像狗仔隊一樣偷拍,甚至有和服遭拉扯破損、衣領被塞入菸蒂等情況,為了防止類似狀況持續發生,京都傳統藝妓區「祇園」私人小巷將從4月開始禁止觀光客進入。有藝妓遭到遊客騷擾,被人從衣領丟入菸蒂。(圖/達志/美聯社)每到傍晚,有許多擅長日本傳統舞蹈、樂器、歌藝與遊戲的藝妓或舞妓夜間會在祇園的花街茶屋賣藝,不過報導指出,部分遊客違反了保持距離、禁止觸碰藝妓和服等規定,根據《衛報、法新社》報導,拜日圓匯率走貶之賜,赴日旅遊的外國遊客人數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不幸的是,作為日本古都的京都,也因為海外遊客數量暴增,遊客的不良行為也越來越多。報導稱,這些藝伎和舞伎準備去茶屋接待客人的時候,祇園的花見小路就會有大批觀光客聚集等著拍照,《法新社》還指出,甚至有藝妓遭遇和服被拉扯撕破、衣領被塞入菸蒂、偷取髮簪等惡劣行徑,還有更多情況是未經同意攝影。日本觀光客回流,京都祇園花見小路再度出現大批外國觀光客圍著藝伎猛拍,造成困擾。(圖/達志/美聯社)當地不堪其擾的居民從去年12月就開始向京都市施壓,要求政府解決遊客不文明舉止的問題,強調自家社區「不是主題遊樂園」。不過報導稱,祇園區議會2019年早已立了告示牌,明令「禁止在私人道路上拍照錄影」,警告最高可罰1萬日圓(約新台幣2100元)。針對這次在疫情後的亂象,目前尚不確定禁令會如何執行,根據祇園町南側地區協議會代表幹事太田磯一(Isokazu Ota)無奈地表示,「我們不想這麼做,但已經無計可施,當地將會掛出告示牌提醒遊客遵守規定」,但祇園最知名的花見小路(Hanamikoji Street)街道,因為是公共空間,未來仍將對遊客開放。除了京都,包括具代表性的富士山也有人潮擁擠與垃圾問題,山梨縣先前已宣布,自今年7月登山季開始,將向遊客收取每人2000日圓(約新台幣425元)的入山費。另據日本《共同社》報導,1月份赴日海外遊客達26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大增79.5%,相當於恢復到2019年同月的疫情前水準,而所有海外觀光客中,以南韓占最多數,其次是台灣與中國,但要如何維護當地文化傳統與居民生活品質,同時兼顧旅遊觀光產業,恐怕是當地政府和民眾無法迴避的重大課題。日本觀光客回流,京都祇園花見小路再度出現大批外國觀光客圍著藝伎猛拍,造成困擾。(圖/翻攝自X)
傳音Q2擠下Vivo首登全球手機前五大 蘋果市占緊追龍頭三星
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研究顯示,第2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約2.7億支,年減6.6%。而在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排行,最明顯變動是傳音擠下Vivo,首次進入全球第5;三星則持續蟬聯冠軍首位,不過與蘋果市占差距縮小,最終誰會成為2023市站龍頭都還很難說。繼第1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年減近20%後,第2季產量持續衰退約6.6%,僅2.7億支,合計2023上半年智慧型手機產量5.2億支,年衰退13.3%,創10年新低記錄。對於生產表現低迷,TrendForce分析原因,包含中國解除防疫限制後並未如預期帶動需求、新興印度市場人口紅利效應並未有效發揮優勢、2022年品牌受通路庫存過高拖累,原先預估隨著庫存去化,品牌將恢復生產水平,但如今受經濟疲軟影響,民眾消費意願更為保守,導致上半年生產表現不如預期。觀察第2季品牌生產排名,最明顯變動是傳音(Transsion;含TECNO, Infinix, itel)擠下Vivo,首次進入全球第5名,產量季增逾70%,達2,510萬支。TrendForce分析,通路庫存回補、新品上市、進軍中高階市場均為傳音高產的原因,預估這一波成長態勢將延續到第3季;而全球經濟下行,Vivo(含Vivo, iQoo)保守看待市場下半年需求,也反映在生產規劃,第2季產量2,300萬支,季增15%,掉至全球第6名。三星(Samsung)依舊蟬連生產排名首位,第2季生產總數達5,390萬支,受競爭對手和全球經濟逆風影響,加上三星上半年旗艦機的鋪貨光環消退,季減12.4%。第3季將發表折疊新機,不過因銷售規模相較Galaxy S系列小,對整體產量成長貢獻有限。至於蘋果則正值新舊機型交替,因此第2季為生產表現最低的一季,產量4,200萬支,季減21.2%。第3季新機iPhone 15/15 Plus受CIS(CMOS Image Sensor)良率不佳影響,將對該季生產表現造成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與蘋果在全年的生產總數預測上相當接近,若iPhone 15系列有優於市場預期的銷售表現,有望擠下三星成為全球市占第一的品牌。小米(Xiaomi;含Xiaomi, Redmi, POCO)受惠通路庫存逐漸下降以及新機鋪貨帶動,第2季產量約3,500萬支,季增32.1%。相較其他品牌,小米通路庫存仍高,第3季生產規劃應會維持與第2季相同水準;Oppo(含Oppo, Realme, OnePlus)受惠東南亞等地的需求回升帶動,第2季產量約3,360萬支,季增25.4%。第3季受季節性需求帶動,產量有望再增加10至15%的季成長幅度,主要銷售區域包含中國、南亞、東南亞、拉美等區域,緊追小米。進入下半年,中國、歐美等消費市場需求尚未明顯回溫,即便印度市場的經濟指標出現好轉,但仍難翻轉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下滑的局面。TrendForce預期,今年第4季智慧型手機市場恐因全球經濟狀況惡劣再經歷一波轉變,下半年生產量可能因此再度下修。展望2024年,目前經濟局勢不樂觀,TrendForce現仍維持全球產量年增2至3%的預估值,端看區域性的經濟走向,後續是否會再拖累生產表現仍待觀察。
全球Q2智慧型手機產量2.7億支「創下10年新低」 生產排名第一「是這家」
目前有研究報告指出,目前2023年第2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高達2.7億隻,但相較於去年同期可以說是衰退了6.6%。而各家廠牌的手機中,仍然是以三星銷量為第一,Q2時生產5390萬隻,而蘋果則以4200萬隻排名第二。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報導指出,2023年第2紀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為2.7億隻,相較於去年同期約衰退6.6%,而2023年上半年度總產量為5.2億隻,相較於去年同期衰退13.3%。報告中也指出,無論是個別季度還是上半年總計,這次的成績均是10年來的新低。而在各品牌的生產排名來看,三星電子依舊是生產排名榜首,Q2生產總數為5390萬隻,季增率(QoQ)減少12.4%。報告中推估,雖然主力的折疊型手機於Q3時發售,但由於其銷量遠不如主力的Galaxy S系列,推估對整體產量成長幫助並不大。而第二名則是蘋果,Q2時產量為4200萬隻,季增率衰退21.2%。而第三名則是小米,Q2產量為3500萬隻,季增率增加32.1%。第四名則為OPPO,Q2產量為3360萬隻,季增率增加25.4%。而第五名則為新進榜的中國品牌傳音(Transsion),Q2以2510萬隻、季增率71.9%的成績幾下原本世界排名第五的Vivo。報告中指出,尤其是前三名,各家大廠的生產率降低主要有3點原因,其一,防疫限制解除後未如預期帶動需求;其二,新興印度市場人口紅利效應並未有效發揮優勢;其三,2022年品牌深受渠道庫存過高拖累,原先預估隨著庫存去化,品牌將恢復生產水平,但如今受經濟疲軟影響,民眾消費意願更為保守,從而導致上半年生產表現不如預期。
鮑爾給定心丸美股四大指數收高 台股彈上萬五大關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談話,緩解市場升息疑慮,美股四大指數收高後,帶動台股反彈,台積電昨強勢上漲17元,加上千元高價股、IC設計族群助攻,台股大漲217點,不僅指數收復5日線,也站上1萬5600點整數關卡,盤中一度來到1萬5631點,創這波台股反彈以來高點。鮑爾昨日在華府一場活動中指出,通膨趨緩的過程已經開始,但是通膨真正緩解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據美媒CNBC分析,市場認為鮑爾的言論偏向鴿派,投資人一度持正面態度,不過,在鮑爾再說出,「要小心預期強勁的經濟數據出現,如果我們持續看到,例如,強勁的就業市場,或較高的通膨率,就會較目前預估,更進一步提高利率。」言論後,市場情緒出現逆轉。台股短線風險來自外資走勢及聯準會升息變化;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觀察2月以來的走勢,當外資大買指數就漲、反之就大跌,此外,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表現太好、超乎預期,聯準會就有正當理由再升息,當升息腳步走得比想像快,金融市場就可能有比較敏感的反應。簡伯儀表示,台股是延續元月資金行情,資金做多又有生技股的題材效益,指數仍有向上機會,中長線偏多格局不變,不過,投資人要留意漲多拉回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這波台股回彈,解封概念股表現亮眼,證交所昨日通過台灣虎航申請創新板股票,按照目前時程推估,將在8月掛牌,成為航運業第一家申請創新板掛牌業者。挾今年春節高票價、高載客率優勢,台灣虎航第1季有望轉盈。台灣虎航原本疫情前就要申請上市,被疫情打亂陣腳,意外走出新路。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認為,台虎因靈巧、現金流強勁、以區域航線為主,將是解封最大受益者,接下來持續增班現有航線與開發二、三線航點,看好上市後盡快回到2018、2019年榮景。餐飲業以王品表現最為亮眼,主因是今年春節假期為史上最長,台灣305家店動能全開,翻桌率高達4~6輪,10天連假總來客數達110萬人、營收較去年成長5成,加上大陸逐步解除防疫限制,1月合計營收21.7億元改寫新高,昨日股價衝破200元大關,以201元作收。
新冠病毒困擾3年! WHO開會拍板:COVID-19維持「全球最高警戒」級別
3年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曾首度對外宣布COVID-19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個病毒也困擾了全世界3年,影響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距離;而經過了3年的抗疫,WHO經過開會做出最新宣布,拍板COVID-19病毒,依舊維持「全球最高警戒」的級別。根據《法新社》等外媒報導,隨著世界各國陸續解封,世衛緊急委員會於本月27日召開疫情爆發以來的第14次會議,會中主要是要討論,COVID-19大流行,是否要繼續列在全球最高警戒級別。會後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對外表示:「同意委員會就COVID-19疫情提出的建議,決定這起事件依舊是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譚德塞在會議中表示,疫情進入第4年,世界各國的處境,確實比1年前好,回顧過去Omicron變異株將疫情推上另一波高峰時,「世衛每周獲報的染疫死亡人數,就超過7萬人。」後來全球有關新冠的疫情發展,單周染疫死亡人數,在去年10月一度降到1萬人以下,但12月初又創升高,歸咎關鍵的原因,在於當時中國大陸解除防疫限制措施,因此使得染疫死亡人數再衝上高峰。像是今年1月中旬所獲報的染疫死亡人數,就直逼4萬,其中逾半數來自中國大陸,他認為,中國大陸真正的死亡病例,「絕對還要高出許多」,上述疫情的現況,致使WHO依舊將COVID-19維持在「全球最高警戒」級別。
妻確診買嘸退燒藥 尪開冰箱見過世女兒留的「禮物 」哭翻:你在照顧媽媽嗎?
中國大陸官方從本月7日公布「新十條」後,逐步放寬有關新冠肺炎的防疫限制,本來大陸人民預期可以跟其他國家一樣,逐步回歸過去正常的生活,沒想到迎來的反而是疫情大爆發,再掀一波感染高峰,導致各地缺藥問題嚴重,尤其退燒類的藥物,更是一藥難求。近日大陸有一部影片令人揪心,是大陸一名人夫,尋遍多家藥局跟醫院,遲遲無法替遭確診新冠肺炎的妻子買退燒藥。最後只好絕望的在家裡亂搜亂翻。丈夫無意間打開冰箱,看到了一罐藥水,是過去曾因新冠確診,但最後不幸離世的女兒,生前所喝過的退燒藥水,現在卻成了女兒媽媽的救命丹,身為爸爸的他瞬間泣不成聲,吶喊:「妳在幫爸爸照顧媽媽嗎?」 退燒藥上是女兒的名字。(圖/翻攝自影片)從曝光的微博影片可見,畫面中男子的妻子遭確診新冠肺炎,但丈夫到處買不到退燒藥,心急之下只好在家裡隨處翻翻。結果翻到了冰箱的時候,男子無意間搜出,女兒之前在1歲2個月大時,因為確診生病,醫生所給配孩子的退燒藥。而這名爸爸在當下,看到寫著女兒名字的藥時,瞬間泣不成聲,並感嘆:「櫻桃(女兒小名)是妳在幫爸爸照顧媽媽嗎?」不少網友看到影片都淚崩,並回應,「是女兒在默默守護著媽媽…」、「太讓人心酸,太心疼了」;也有人感嘆,這位爸爸當下的心情,應該是「雙重悲傷」,並祝福這名媽媽可以早日康復。(影片請點我)
美IPO市場陷「冰封」期 今年僅募資2070億年減68%
據《彭博》報導,在2022年中國和中東股市的新股上市(IPO)集資激增的情況下,惟美國IPO市場猶如冰封,令今年全球上市集資額僅募得2070億美元(約新台幣6.3兆),比去年同期下滑68%,跌幅創2008年以來最大。由於通膨上升加上旨在抑制通膨的升息行動綜合下來,損害了股市估值,削弱投資人對近年推動交易高成長IPO候選人的興趣。今年全球首次公開發行(IPO)歩入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長的停滯期,投行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反彈。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亞洲股票資本市場主管Edward Byun表示,外部資本市場活動要恢復,需要兩個條件,包括通脹的穩定性及加息路徑的能見度。他認為目前通脹已觸頂,利率前景明朗,將持續關注市場發展。瑞銀(UBS)認為,中國和中東兩個今年表現良好的市場,可能會保持這種趨勢,隨著中國政府放寬對房地產的監管,加上防疫限制逐步鬆綁,預計市場將會復甦。在房地產危機及當局清零政策立場不變的情況下,今年內地IPO仍能募得破紀錄的920億美元(約新台幣2.8兆);中東的公司則募集近320億美元(約新台幣9808億)。UBS外部資本市場主管Gareth McCartney預計,明年IPO市場將緩慢正常化,美國可能率先反彈,隨著大宗交易活動回升,出現了復甦的跡象。歐洲將緊追在後,亞洲的復甦則將取決於中國的重新開放,而不是通膨的方向。根據《彭博》數據,今年股市暴跌是2008年IPO估值狂瀉73%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此前,股市在2021年相當興盛,IPO募資達到6550億美元(約新台幣20兆)的新高。自那之後,無法維持獲利的高成長科技公司不再受青睞,在通膨上升的情況下,消費品公司也缺乏投資人支持。美國IPO市場是受到最大衝擊的市場之一,眾多公司借殼上市推動2021年飆升,隨著空白支票公司交易崩潰,美國市場也因此受到打擊。今年IPO規模約為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356億),達1990年以來最低,比2021年下降93%。
中國放寬部分新冠防疫策略 世衛組織主任樂見改變
據香港東網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當地時間2日表示,高興看到中國調整策略,放寬部分新冠防疫限制措施,指當人民處於痛苦時,政府傾聽民意很重要。瑞安表示,疫情下民眾活動受到限制,生活上不得不作出改變,確實令人疲倦。他認為,使用美國輝瑞和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及美國莫德納的mRNA疫苗,是中國提高免疫覆蓋率的可靠選擇,但使用哪一款疫苗,是主權政府根據人民最大利益所作的選擇。他認為中國未來的防疫策略,應該要在控制病毒、人民生命、生計、福祉及人權之間取得平衡。世衛曾指出中國的清零政策不能持續,認為擁超級傳播力的新冠變種Omicron令清零變得不可能。
中選會防疫限制投票權 監委申請自動調查
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選會)防疫規範影響確診者投票權,監察委員紀惠容、葉大華今(30)日指出,我國首次舉行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投票,且尚無不在籍投票的規範,中選會的防疫規範無替代方案卻有罰責,不僅影響確診者投票權與投票率,甚至影響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之通過,因此申請自動調查。紀惠容、葉大華指出,將釐清中選會對於確診者投票的措施及研商機制,在我國針對疫情陸續全面解封的情況下,確診者不能投票且有罰責,究竟有無牴觸《憲法》;在不影響人民投票權下,中央選舉委員會有無擬訂其他替代方案,以保障人民投票之權利,都有待調查。監察院今天發布新聞指出,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投票「將至」,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之「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選務防疫計畫」,針對尚未解除隔離之新冠肺炎確診者,仍應依傳染病防治法等規定,不得進入投票所投票,此恐影響確診者之投票權與投票率,甚至影響18歲公民權修憲投票數,紀惠容、葉大華對這些問題甚表關切,爰申請自動調查。根據監院新聞稿內容時態,監委在投票日前就有意對此申請自動調查,但可能考量政治效應,監院延至選後才宣告開始調查。紀惠容、葉大華指出,立法院於111年3月通過「18歲公民權」之憲法修正案,我國將首次舉行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投票,若須通過複決,依法應取得有效同意票之半數,即高達965萬票,中央選舉委員會所訂之選務防疫規範,將使得確診者無法出門投票,我國目前並無不在籍投票制度,此限制是否將影響修憲案之通過等疑義,均有深入調查瞭解之必要。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動搖 香港外地律師註冊狂降70%
港媒報導,自2019年至2021年,香港獲註冊的外地律師事務所數目減少約66%,外地律師人數減少約13%。有法律界背景的議員認為,流失率與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以及疫情下香港的嚴苛防疫限制有關,認為香港需要有更多外地律師,才能保住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律師會回覆香港《東方日報》查詢時指,香港獲註冊的外地律師事務所數目由2019年的12間,減少至2021年的4間;外地律師事務所數目亦由2019年的91間,減少至2021年的84間;外地律師人數則由2019年的1688人,減少至2021年的1465人。報導指出,目前外地律師在港主要從事金融、銀行等商務範疇的工作,但近年外地律師出現流失情況。律師會表示,外地律師人數以及外地律師事務所的數目,近年由高峰回落,不過數字雖然有落差,但外地律師和外地律師事務所,從1997年到2021年均有增長。有法律界背景的香港議員江玉歡相信,外地律師流失情況與疫情和融資活動減少有關,指香港的防疫限制與外地不同,有部分外地律師認為香港的「防疫限制太大」,而選擇不來港,又指現時不少外地的律師事務所也計畫離港。加上香港經濟下行,融資活動減少,與大陸也未能通關,不少公司遷至外地。而主要處理商務工作的外地律師及其事務所也一同遷出,所以造成流失。江玉歡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留住外國人才是非常重要,指外地律師有助本港「省靚招牌」(做好品牌),因為外地律師事務所一般處理跨國性業務。她同意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不過目前香港的競爭對手強,加上海外人才並不會立刻回來,所以期望港府考慮放寬防疫政策。同樣有法律界背景的議員容海恩則指出,近年政府大講「搶人才」,認為香港的外地律師同樣需要留住,又認為需要有更多的國際律師,才能保住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她相信海外律師人數減少與3年前的反送中運動有關,指該段時間政治動盪,可能使外界對香港失去信心。律師會副會長湯文龍則相信,流失率與疫情有關,但認為相關人才沒什麼減少,預期當政府放寬防疫限制以及全球經濟復甦,將會吸引更多外地律師來港。
憂中國能源需求前景 油價承壓WTI本周挫近10%
由於對武漢肺炎再度升溫的擔憂,為能源需求前景蒙上陰影,原油期貨周五(18日)均創9月底以來最低收盤價,連續兩周收黑,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本周重挫近10%。與此同時,市場持續關注聯準會(Fed)的鷹派態度,也令油價承壓。據《Market Watch》報導,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12月交割價跌1.56美元或1.9%,收每桶 80.08美元,自9月30日以來最低收盤價;布蘭特原油1月交割價下跌2.16美元或2.4%,收每桶87.62美元,自9月27日以來最低收盤價。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為了降低清零政策的影響,中國開始放寬部分防疫限制,但過去兩周的染疫人數卻暴增6倍。《南華早報》先前報導指出,中國國務院警告各大城市不可「不負責任放寬防疫措施」。至於供應端,交易員正評估12月5日俄國石油禁運生效後,會有多少石油被迫退出市場,以及是否存在有效的價格上限,允許俄油以較低的價格進入市場。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大宗商品研究團隊的 Barbara Lambrecht表示,未來幾周,市場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其他產油國(OPEC+)的供應上,在官方宣布減產200萬桶後,日產量實際會下滑多少仍有待觀察。瑞銀全球財富管理(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資長Mark Haefele也說,由於OPEC +減產,油市將進一步收緊,歐盟祭出的禁運令也將為俄羅斯原油生產帶來壓力。能源商品價格:12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9%,收每桶80.08美元,是9月30 日以來最低收盤價;天然氣期貨價格下跌2.4%,收每百萬Btu 6.303美元;汽油期貨價格下跌1.4%,收每加侖2.4213美元;熱燃油期貨價格下跌0.2%,收每加侖3.5168美元。此外,1月交割的Brent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4%,收在每桶87.62美元,是9月27日以來最低收盤價。
明起0+7上路! 一文看懂「這10國」入境措施…密切接觸者在這裡也能趴趴走
台灣自明(13日)開始實施「0+7」免隔離措施,敞開緊閉3年多的出國旅遊大門。《CTWANT》也整理出日本、美國、南韓、英國和泰國等10國及地區入境防疫措施與口罩禁令。日本日本大幅放寬防疫規定。(圖/達志/美聯社)日本在「3劑疫苗證明」或「72小時內陰性證明」前提下,開放外國旅客個人自由行並解除單日入境數上限,台灣的短期滯留者也能獲得免簽待遇,另除有症狀者入境須接受篩檢外,所有旅客不必做任何檢驗。而旅客只要遵守不交談及2公尺社交距離規定,在室內或室外都能摘下口罩。南韓南韓已開放入境前免接種疫苗、免陰性證明、入境後免隔離,以及廢除入境後24小時內強制PCR,等同完全開放國門。不過南韓政府因考量冬季流感,僅全面解除室外口罩令,室內口罩令最快要到明年3月才會解除。此外,外國旅客入境前仍需註冊南韓衛生部門的Qcode,以便加速入境通關。而包含台灣在內的限時免簽入境雖延長到10月31日,但遊客仍需在起飛前72小時到「大韓民國電子旅行許可」(K-ETA)官網填寫資料取得旅遊許可。且旅客入境3天內如有症狀,可到保健所接受免費篩檢。泰國泰國已全面解除入境防疫規定,不再要求外國遊客疫苗接種或篩檢結果,過去的「泰國通行證」(Thailand Pass)或防疫險規定以及口罩令都完全取消,且若是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也不必隔離,只需在外出時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馬來西亞入境防疫限制全數取消,旅客不再需要進行篩檢或保防疫險,也廢除遊客使用追蹤APP「MySejahtera」的規定,僅強烈要求在公共交通工具和醫療機構戴口罩。若遊客出現症狀可自行就醫。而台灣遊客若停留天數在30天內可享免簽入境。新加坡開放完整接種者入境免簽,未接種者則須持出發前48小時陰性證明,始可免檢測及隔離,並只開放完整接種者在餐廳內用、參加大型活動。不過,新加坡已放寬室內口罩令,僅在醫療場所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須佩戴口罩。紐西蘭、澳洲紐西蘭9月開始輝回歸正常生活。(圖/Pixabay)紐西蘭開放入境旅客不強制接種或篩檢,若入境後確診須隔離7天,但確診5天後如無症狀,隔離期可縮短至5天,而密切接觸者仍可照常活動,口罩禁令則限縮到醫院、療養院等醫療機構。澳洲也不再要求遊客提供入境接種、篩檢及健康申報,國內、國際航班的口罩規定也取消。不過,詳細的防疫規定仍會因州或區域不同而有差異。美國、加拿大入境美國的非美國公民、非移民的18歲以上外國遊客仍須接種完整疫苗,但不再要求提供陰性證明或康復證明,同時美國僅認可BNT、莫德納、嬌生、AZ、Covishield、Covaxin、國藥、科興、Novavax/Covovax、Medicago及Convidecia等11款疫苗。加拿大則全面解除入境限制,僅建議遊客旅途中戴上口罩,並在落地後遵守各省防疫措施。英國、歐洲英國已全面解除防疫限制,僅保留來自「紅色」地區的旅客須在指定地點隔離的規定,不過目前沒有任何國家或地區被列為紅色。法國已取消封城、強制戴口罩及健康通行證制度及相關入境限制,旅客不須再出示疫苗證明、PCR或快篩陰性證明。德國僅要求被列為變種病毒地區的旅客,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康復證明或檢測證明,一般旅客不在此限,但目前沒有任何國家或地區被列為變種病毒地區。不過,旅客在德國境內仍須戴口罩,進出醫療機構也要接受篩檢,如確診則要隔離5天,但期滿後不需再檢測。西班牙仍要求非歐盟或申根區以外的入境者出示疫苗接種證明,不過,未接種者已放寬到提供陰性證明即可入境,並在大眾運輸工具、醫療機構、電影院等密閉場所佩戴口罩。
就等「0+0」!香港旅發局將斥資1億港元做全球宣傳
香港旅遊發展局表示,政府一旦放寬入境限制至「0+0」,將斥資至少1億港元做全球宣傳,邀請全球逾500個業界、旅遊媒體、KOL等親臨香港體驗,拍片推廣香港,並會向旅客贈送禮品和優惠券等。宣傳推廣策略先針對亞洲地區,以短途市場為主。大陸市場方面,考慮到尚未放寬檢疫措施,暫時不會進行大規模宣傳。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表示,旅遊市場競爭劇烈,鄰近城市已放寬防疫限制,部分地方已解除口罩令。如果旅客抵港後仍要做核酸檢測,並要繼續遵守一些社交距離措施,將影響他們訪港意欲,期望當局進一步放寬。程鼎一表示,疫情前一年訪港旅客有6500萬人次,預料香港短期內未能與大陸通關,扣除當中8成大陸旅客後,約有1300萬人次。當中有800萬人次是短程客,即使可吸引一半人來港,亦只有400萬人次,相信旅遊客數字在 「0+0」後也難以「V形反彈」。此外,客運航班運力不足,經濟前景欠佳,港元強勢,亦影響復甦步伐。
全球疫情趨緩 南韓解除「戶外口罩令」、加拿大10/1起開放國境
全球疫情有逐漸好轉的跡象,除了日本政府鬆綁邊境管制、簡化新冠通報機制;泰國政府解散疫情中心、開放國門之外,加拿大政府也在當地時間26日表示,將於10月1日起對入境旅客解除所有新冠防疫限制,並且取消篩檢、檢疫及隔離要求。南韓當局也於26日正式解除長達1年5個月的戶外口罩令,如今民眾在室外參加婚禮、演唱會等大規模聚會時,不再需要強制佩戴口罩。據NHK的報導,日本政府為了專注在保護重症化風險較高的族群,並減輕相關負擔,全國醫療機構於26日起全面簡化新冠確診通報機制,除了65歲以上年長者、需住院者及孕婦等重症化風險較高的族群之外,其餘病例只需通報總人數與所屬年齡組別即可。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26日表示,泰國COVID-19情況管理中心(CCSA)宣佈將於2022年9月30日起,結束全國範圍的COVID-19緊急法令,包括解散CCSA。泰國政府先前便在20日公告,自10月1日開始,將COVID-19「降級」,23日更宣布,同樣自10月1日起,取消入境管制,當局不再要求入境者提供疫苗接種證明,以及陰性檢驗證明。據《韓聯社》的報導,隨遮疫情趨緩,南韓政府在今年5月2日解除未滿50人戶外集會的口罩強制令。南韓疾管廳26日則全面解除戶外口罩令,也就是說,在室外觀看體育賽事、演唱會或是婚禮等大規模集會將可以不用配戴口罩。但疾管廳目前仍未考慮解除室內口罩令。另外南韓當局還是建議出現新冠類似症狀的民眾,或者重症高危的族群仍應主動佩戴口罩。據《路透社》報導,加拿大政府於當地時間26日表示,10月1日起不分國籍的入境旅客均不必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rriveCAN提交健康資訊,或是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同時還將取消篩檢、檢疫及隔離要求。另外,旅客須在飛機及火車上配載口罩的規定也即將取消。政府補充,對入境旅客解除防疫限制的決定,是基於加拿大疫苗接種率、新疫苗及療法的可取得性,以及科學模型等數據。
拜登高喊「疫情結束」!全球危機仍未解除 WHO示警:雙手恐沾滿鮮血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表示,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結束,而發達國家也陸續鬆綁邊境或防疫限制。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高級官員艾沃德(Bruce Aylward)則示警,如果富裕國家認為自己國內的大流行已經結束,他們就應該協助落後國家對抗病毒,否則「3個月後疫情會重新來襲,而你的手上沾滿鮮血。」據《路透社》及《南華早報》的報導,WHO秘書長高級顧問艾沃德(Bruce Aylward)表示,富裕國家必須把新冠肺炎當成全球性問題來看待。他還補充,當他聽到歐美各國紛紛回歸正常軌道後,它立刻就想到「太好了,你們現在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防疫工作了!」艾沃德表示,他所領導的小組致力於為全球公平的取得疫苗,但目前他們顯然還沒脫離大流行的緊急階段,因此發達國家仍需要做好準備,協助落後國家對抗病毒,「如果你現在就去洗洗睡,3個月後這波疫情就會重新來襲,我的天!而你的手上就沾滿了鮮血。」艾沃德強調,美國總統拜登公開表示「疫情已經結束」是合理的,因為美國有能能力輕易獲得所有對抗疫情的工具。但隨著新冠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目前貧窮國家仍仰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ID-19 Vaccines Global Access,COVAX)取得援助,該機制至今雖已惠及全球數十億人,不過一旦其他工業化國家認為疫情已經結束,那麼整個支援系統就有可能崩潰。目前COVAX計畫的預算已經有110億美元的缺口,其中可動用的57億美元資金只夠用在疫苗施打,不包括檢測或治療。就在WHO宣布這一消息之際,英格蘭和威爾士的Covid-19陽性人數在2個月內首次增加。據悉Omicron的子變體BA.4和BA. 5在歐洲和美國部分地區引發了新一波的疫情。
南韓境外防疫再放寬「取消入境前48小時PCR陰性證明」 落地免簽延長至10月30日
南韓政府今(31日)稍早宣布再放寬境外防疫限制措施,自本週六(3日)起,將取消所有入境旅客提交48小時內核酸檢測(PCR)結果證明,或24小時內快速抗原檢測(RAT)陰性報告,不過旅客在入境後24小時內仍需接受PCR檢測。據韓媒《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南韓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第一控制官兼保健福祉部副部長李基日(이기일)今日稍早表示,從下個月3日起,所有乘飛機、船舶抵達南韓的旅客均無需提交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但旅客入境後24小時內仍需於當地進行PCR檢測。南韓從今年5月開始陸續鬆綁防疫限制,而此項防疫再放寬消息宣佈後,引起當地旅遊業反彈,稱入境前的核酸檢測效率不彰且欠缺精準,反而會加重旅客負擔。對此李基日指出,旅客入境後24小時內接受PCR檢測,是為了降低新冠變種病毒從國外流入和傳播的風險。另外,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今日稍早也在官網表示,南韓限時落地免簽證措施將延長至10月30日止,在期限內持台灣、日本、澳門護照人士將可免簽證入境南韓,以下為3項詳細公告。1. 「大韓民國電子旅行許可(K-ETA)制」原開放104國護照人士申請,自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止,延長追加開放持日本、臺灣、澳門護照人士申請,欲申請民眾可請自行至K-ETA 網站。(申請費用為1萬韓元,約新台幣210元)2. 停留資格、停留期限 : 觀光(B-2-1),停留期限90天。3. 注意事項:一、 因申請人數眾多,審查所需時間增加,敬請最晚於搭機72小時前至K-ETA網站完成申請。二、為因應COVID-19疫情,審查可能有所強化,建議接近實際出發日前進行申請。三、 如您在取得K-ETA後換發護照或個人資料有所變更時,一律需重新申請K-ETA。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今日稍早在官網發布新消息,稱南韓限時落地免簽證措施將延長至10月30日止。(圖/翻攝自臉書/駐台北韓國代表部 - 주 타이베이 대한민국 대표부)
台商攜150萬勇闖西港救豬仔 女稱台積電上班「自願詐騙業績好」仍被轉賣
台灣民眾受騙至柬埔寨監禁引發關注,當地就有一名台商4月初帶著近5萬美元,約150萬台幣赴西港救出2名台灣人,這名台商表示,由於柬國官員受賄包庇,救援過程只能直接和中國黑道交手,勸告國人別再輕信工作輕鬆、月領高薪的噱頭,以免再次落入打工陷阱。這名柬埔寨台商表示,今年4月有2名台灣被害人家屬向立委陳情,後來透過關係輾轉找上他幫忙。(圖/達志/美聯社)根據《中央社》報導,這名受訪台商在柬埔寨耕耘近30年,為了避免「擋人財路」要求匿名。這名台商表示,柬埔寨打工陷阱喧騰多年,最初被害這和加害者都是中國人,直到新冠疫情爆發後,柬埔寨因而鎖國,加上中國公安嚴打,這些「準騙子」出境前就會被攔下,詐因此在「缺工」情況下,詐騙集團將目光轉向台灣人。這名台商表示,今年4月有2名台灣被害人家屬向立委陳情,後來透過關係輾轉找上他幫忙,被害人當時都被中國籍人士拘禁在施亞努港(Sihanoukville,簡稱西港),他從金邊開了4小時的車帶著4萬6000美元贖人。由於西港有很多賭場,背後幾乎都是中國人所經營,這些人擅於「用合法掩護非法」,也就是樓下是正當賭場,樓上則是網路詐騙基地,還會僱用當地軍警充當保全,外頭還架起4層樓高的烤漆板,「打工」的人根本無處可逃。詐騙集團還會僱用當地軍警充當保全。(圖/達志/美聯社)這名台商表示,由於「詐騙事業」年產值達人民幣數千億元,不法分子賺到錢也會買通當地行政、執法人員,「大家都是命運共同體,往往捉幾個充數而已」,今年4月初被這名台商救出的2名被害人分別為一男一女,年約30歲,女生自稱之前在台積電上班,男生則是一名健身教練。這名女生一開始是自願在以台灣人為首的詐騙集團工作,因業績不錯而被當地台灣友人勸說換到「福利更好」、以中國人為首的詐騙集團,她後來才發現,自己被以2萬美元轉賣,而健身教練表示,原先在台灣月賺10萬台幣,但各種防疫限制讓毫無收入,見到網路上張貼赴柬埔寨擔任服務生的「徵才資訊」才前來,沒想到竟落入人蛇集團手中,一樣以2萬美元被賣出。台商回憶,在援救這名女子時,藏身幕後的中國黑道人士表示,只要「不賠本」就好,最終順利以2萬美金救回,不過當援救健身教練時則被坐地起價,對方向他開口說要額外1萬2000美元的「騙子養成訓練費」,為了救人,他只好請公司會計去銀行匯差額給對方。台商順利贖回2人後,深怕他們又落入人蛇集團手中,連夜將他們從西港載回金邊安置在自己的公司宿舍,事成之後家屬匯來贖金,至於返台機票、當時入境台灣的PCR篩檢等生活雜支,台商說「就當做善事」。這名台商表示,柬埔寨打工陷阱不僅涉及人口販運,被利誘前往工作者幾乎均從事網路詐騙,「產值」相當驚人,包括中國、台灣、柬國的不法分子皆參與其中,這2人在等待返台期間,他也趁機教育他們,勸告他們別再涉險。
港府為保外資信心 暫緩實施航班「熔斷機制」
香港當局考慮到社會成本效益和「精準抗疫」的大原則,經初步檢視科學數據之後,認為針對入境人士進行更密集的核酸篩檢,能有效地阻截境外移入病例,因此港府決定在7日宣布放寬入境防疫限制,即暫緩實施針對個別航線的「熔斷機制」,直至另行公告。另外,當局8日起也會要求入境旅客於指定酒店檢疫時,在第3天多進行1次核酸檢測。港府發言人表示,相關措施有助於減少對入境人士的影響,特別是讓身處外地的青年可以在暑假順利返鄉與家人團聚,而目前正按照熔斷機制停飛的航班也可望受惠重新起飛。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港府為了阻絕境外移入病例入港傳播,於是針對許多海外高風險疫區的航線採取「熔斷機制」,也就是禁止由這些地區起飛的班機來港。除此之外,假如抵港客機在10天內首次被發現超過一定比例的乘客染疫,就會遭到警告並罰款,如果是第2次發生,就會觸發港府針對與之同一地點起飛的航線實施「熔斷機制」。而若航空公司拒絕支付罰款,則會被禁止抵港5天。自香港在1月份爆發第5波疫情以來,港府就針對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航班採取「熔斷機制」,一般禁令會持續14天,並視這些國家的疫情概況和防疫措施來決定是否取消或繼續延長。只不過近幾個月來,香港不少外資和工商界人士批評港府的入境防疫措施過於嚴苛,導致部分投資者和外商離開香港,為其世界貿易和金融中心地位帶來負面影象。於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6日30日訪問香港前也對外商進行調查以了解其需求,並得到了一致的要求,那就是放鬆香港的入境防疫限制,因此港府在7日暫緩實施「熔斷機制」,也被外界解讀是習近平為了確保香港外資信心而做出的改變。
力甩觀光寒冬!中國旅行社員工「天天加班」凌晨3點還在拚
中國放寬防疫限制措施、縮短入境隔離時間,為旅遊市場注入一劑強心劑。中國官媒指出,預定跟團的旅客數量瞬間暴增了5、6倍,許多旅行社員工十分忙碌,天天加班到凌晨3點,甚至有轉行去做保險、銷售的同行,都在考慮回歸旅遊行業。根據《紅星新聞》報導,隨著中國進入暑期旺季,以及在各項旅行政策的利多消息刺激下,旅遊市場逐漸熱絡,相關旅遊產品價格也有上漲趨勢。雲南一間旅行社的員工表示,近來預定跟團觀光的人數多了五、六倍,幾乎每天都加班到凌晨3點,前來諮詢的遊客明顯增多,其中大部分是家庭出遊;從事新疆旅遊業的職員也說,他所任職的旅行社在5月底開始復工,同時推出了「暑期遊」產品,如今「暑班」團客已經達到每天一班的頻率。上海迪士尼樂園在封園逾3個月後,今(30)日恢復運營,從事兒童攝影、親子旅拍的上海攝影師表示,迪士尼樂園親子拍攝服務,7月份假日已經全部預約額滿。中國國內航班6月中旬也逐步復甦,《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指出,單日航班量由月初的6489班,增加到最高10609班;單日旅客運輸量由月初的44.5萬人次,增加至最高89.6萬人次,數字暴增為月初的2倍多。另外,根據中國旅遊網站《途牛旅遊網》發布的《2022暑期出遊趨勢預測》,隨著疫情防控鬆綁,以及在親子度假、畢業旅行等需求升溫下,長線遊、跟團遊也掀起一波預訂熱潮,旅遊市場有望迎來復甦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