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
」客家婆婆教「麻油雞」煮法!嫌閩南人加「2物」難吃 她傻眼:吃不習慣不要批評
一名媳婦近日在網路上發文,表示她的客家婆婆教她如何煮麻油雞,但過程中卻酸「閩南人」煮麻油雞放枸杞跟紅棗很難吃。而這讓原PO聽了相當傻眼,指出自己家裡也曾經是麻油雞名店,直呼「自己吃不習慣不要批評閩南人的麻油雞都很難吃。」一名媳婦日前在Facebook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表示她的客家婆婆在教她煮麻油雞。但過程中,婆婆說客家人的麻油雞,就是放薑去爆香再放雞肉跟酒「不像你們閩南人放枸杞跟紅棗,放那麼多難吃死了,記得要學我們客家人這種煮法才好吃。」而這讓原PO聽了相當傻眼,透露自己娘家過去也曾經是麻油雞名店,只是因為現在家人退休了,沒有繼續開店。因此讓原PO氣得直呼「自己吃不習慣不要批評閩南人的麻油雞都很難吃。」貼文一出也引起網熱議,紛紛表示「很會挑起戰爭的婆婆,口味本來就是各有所好,扯什麼客家人閩南人,她不是人啦!!!!」、「回她:我們閩南人沒在計較枸杞跟紅棗這點錢的啊!」、「每個人口味都不一樣,哪有分什麼人!」、「我是客家人啊~但就是加紅棗跟枸杞才好喝嘛」、「妳婆婆吃飽太閒扯客家閩南幹嘛?」。
鹿港女跪路邊5小時舉牌「對不起,我錯了」洗門風 原因曝光「讀佛經感悟人生」
彰化鹿港鎮近日有民眾目擊到一位48歲的女子,在文小五停車場前跪下,並舉著寫上「洗門風、大家對不起我錯了」的牌子,一跪就長達5小時,讓來來往往的路人都十分錯愕。事後,警方已循線找到當事人,她表示是因做錯了一些事,研讀佛經後,感悟到人生,所以才想反省「洗門風」。有名網友於4日在臉書社團「~~我愛鹿港小鎮~~2」發文分享2張照片,可看到一名女子全身包緊緊,旁邊放著2瓶水,手舉著上面寫著「洗門風、大家對不起我錯了」的黃色牌子,人則是雙腳跪地,且一跪就是5小時。網友也好奇「當今社會這算不算是私刑」。此文一出,掀起熱議,鹿港警方表示在發現該篇文章後,隨即派員前往了解,同時也接獲民眾報案,經調閱監視器後,已循線找到該名48歲施姓女子。她透露,因為自己做錯一些事,研讀佛經後感悟到人生,所以才決定出來洗門風,強調並沒做任何傷風敗德的事情,也沒被強迫或任何不法情事,無需申請保護令、協助。至於做錯了什麼事,她則不願多談。警方表示,將派人深入調查,釐清該女子的訴求及原委,如有發現違法情事,將主動介入調查偵辦。洗門風原是古中國的道德制裁手段,用作懲罰破壞婚姻或名譽的人,而後經閩南人移民台灣,帶入該習俗。儀式包括,致贈黃金、辦流水席、請全村的人飲茶、飲酒、抽菸、喫檳榔,甚至在公共場合下跪等。
客家庄長犧牲1/推動「北北基第一客庄」 五寮里長風災罹難留下重擔
凱米颱風7月底來襲重創台灣,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長王金生在勘災時,不幸跌落邊坡遭挖土機重壓罹難,而五寮里是「北北基第一客庄」,超過6成里民是客家人,王金生更肩負重任,積極推動客庄創生、客語傳承及青年返鄉,其驟然離世也讓五寮里頓失精神支柱,當地里民無限悲慟,也盼下一位里長能協助里民繼續進步。據了解,五寮里現為北部少數保有傳統文化的客家聚落,日治時期因焗腦(提煉樟腦)及種茶事業來到三峽,現居里民有6成以上都為客家人,客人比例相較雙北其他地區高上許多,在原住民與閩南人包圍下還能保有如此高純度的客家元素,凸顯出客庄的珍貴。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教授王保鍵將五寮里譽為「北北基第一客庄」,也因其環境特殊性,認為該里是「客家孤島」,客委會及新北市客家事務局在2020年投入資源進行地方創生及客家文化傳承,在王金生的幫助下協同駐地工作站,媒合里民、公家單位及地方文化館推出各項客家活動來落實「五寮客庄創生計畫」。王金生(左1)任里長十多年來為五寮里盡心盡力,曾獲特優里長殊榮。(圖/劉耿豪翻攝)新北市2021年注入資源活化五寮里客家產業,王金生在其中扮演重要推手,找來當地耆老分享當地人文歷史,了解先人拓墾的經過及當地宗教信仰,並推出食農教育、採筍農遊等體驗活動,讓民眾能客家文化有更深的認識。客語傳承外,王金生也努力讓當地民眾「留下來」,他在當地種植綠竹筍,因鮮甜脆口的特色獲得「梨仔筍」美名,綠竹筍不僅成為五寮里特產,當地還推出採筍與食農教育,吸引遊客們趨之若鶩來體驗一日筍農樂趣,王金生在行程編排上親力親為,只為將這片土地讓更多人知道。在王金生的努力下,許多外流的年輕人紛紛返鄉,王金生的兒子便辭去外地工作,回家陪著父親務農,也有青年規劃山林觀光旅程,結合微笑山線,讓遊客能夠勇闖五寮山,還有人返鄉經營自家的舊式三合院,結合自己的咖啡簡餐專業與父母的筍產業,透過美食美景發展地方觀光,迴流青年的加入也讓五寮里更顯活潑與生機。咖啡廳老闆黃東龍大讚王金生在五寮客庄推廣上功不可沒。(圖/劉耿豪攝)五寮里時間厝咖啡廳黃老闆表示,他5年前從淡水搬到此定居,因為住在里長隔壁,受到他很多幫忙,感受到人情味的同時,也逐漸對這片土地產生認同感,2021年開始從旁協助五寮里客庄創生、推廣等計畫。黃老闆誇讚王金生是村裡的「萬能英雄」,除了為里民犧牲奉獻外,在文化推廣上更是不遺餘力,從他身上看見為理想堅持不懈的客家「硬頸精神」,整合五寮里的資源並加以宣傳,在五寮客庄推廣上功不可沒。黃老闆難過表示,他事發當日清晨才與里長打招呼,怎料傍晚就聽聞噩耗,而失去里長對五寮里來說是一沉重打擊,他除了是村裡的精神領袖,對於客語傳承、青年返鄉上都有重要貢獻,也希望下一任里長能帶著王金生的精神,為客庄文化及五寮里努力,讓珍貴的人文寶藏得以延續。
梁老師說故事/唐代的「貢雞」與開漳聖王
唐、河南光州有個人口最多的縣叫「固始」!唐代當時光州名將陳元光將軍、受命整軍發兵福建潮州平亂,在其練兵之際,鄉里的老人將固始的「老雞」送到兵營勞軍,陳元光嚐了後、哇噻我的媽啊!居然有如此之鮮美神韻!(當時的封疆大吏如若發現有任何奇珍異寶、都要報呈朝廷貢與皇上)。隨後這「固始雞」在唐朝每年入秋,經篩選後,陳元光便以上貢以百隻計作為貢品。固始雞熬成的雞湯,一端上桌就香氣四溢。(圖/作者提供)這雞的特徵個大眼亮!燉出來的湯呈「金黃色」,湯上桌、三尺遠,鮮香四溢,入口仍得其香,如江河中的湧澐、一波波襲來,其肉臾滑中仍有回韌!是我嚐盡大地雞湯中,堪稱雞湯中的「絕色極品」。而遠在河南光州的固始,卻是咱們大部份臺灣人(包括客家)的祖宗故鄉。唐朝永淳二年(683年)陳元光將軍接令在光州(信陽)固始向鄉里募兵,組織三千兵士,並將44戶姓氏人家、遷往福建。(圖/作者提供)其中陳、林、張、黃、鄭在明、清遷徙來台最多,陳元光上奉《請建州縣表》於垂拱二年(686年)獲准於「泉州」「潮州」之間增置一州名為「漳州」,而臺灣四處都有的「開漳聖王廟」供奉的神明,就是陳元光將軍!記得小時候在台南老家竹溪寺、體育場至水交社一遍墓地墓碑上、都刻著河南ㄨㄨㄨ堂,註明著祖先出處,聽說閩南人拜開漳聖王,祈福求願最靈驗,您要不要去試試?
梁老師說故事/什麼是台南「阿舍菜」?
我好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閒聊打趣、會戲稱自己是台灣「阿舍」!「阿舍」這閩南人富商子弟的稱謂,被一些不明就裡的「作家」、錯誤的註解、「污名化」了,甚至描述的很不堪!本也不想得罪人、由他她吧!但好友船老大的董事長啟禎希望我幫他的餐廳(台中大墩路台南擔仔麵)找一些、設計一些有台南文化的美食、我想到了為他開啟一系列的「台南阿舍菜」⋯「阿舍」這二十年被一些「作家」污名成有錢人家的「紈褲子弟」說來真是荒謬、這逼著我不得不啟文、為「阿舍」正名一下、否則不是我設計了一套紈褲子弟套餐了嗎?很多台灣台南的古籍或閒書可見到「阿舍」的稱謂,而這「台南阿舍」的稱謂源自古代的「舍人」。這名稱最早見於《周禮·地官》,也就是國君親近的「屬官」、也是一種階級的稱謂。在秦漢時代有「太子舍人」,在魏晉期間有「中書舍人」,這些都是官稱。宋朝以後呢,就用「舍人」及「舍」來稱呼官宦、仕紳、還有地主之家的子弟⋯簡單說、就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士!久了!之後的閩南則將「阿」字冠在字首⋯習慣的叫出了阿舍!我小的時候、媽媽幾個有錢人家的兒子、接班人、大的就用台語稱「大舍」二兒子就稱「二舍」,此刻的台灣人甚至台南人已不解其意,粗俗的註解「阿舍」是有錢人家、花天酒地的紈褲子弟!這不僅是錯誤註解,更是不禮貌的污衊!再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台南的阿舍,是對有名望家族的子弟,且有風雅文化之流的稱謂,更是有社會地位的象徵。而台南阿舍菜所要闡述的是當時深具文化的風雅之士,聚會時所享用高級食材烹制的料理、這種多半屬於自家的廚師、在家的宴席,而這種阿舍的美味、堪比「酒家菜」更為奢華。(過去台南的有錢人家、都有聘請來自廣州、潮汕、福州的大廚)。這也要提醒一下、過去除非你被「阿舍」邀請至其府邸,否則市面上是沒有什麼阿舍菜在販售的。
侯友宜搶攻客家票 獲桃園、新竹重量級人士力挺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4)日前往桃園、新竹,除了參加桃園市立委參選人邱若華婦女後援會成立大會,並獲桃園市議長邱奕勝掛保證力挺,侯隨後也參加客家博覽會試營運,以及前往新埔義民廟參拜;侯友宜表示,義民爺當時是在國家碰到最危難的時候,凝聚原住民和閩南人,團結一起守護家園、至死不渝,他將秉持義民爺的精神守護國家、用生命顧台灣,讓多元族群團結向前。侯友宜一早參加邱若華婦女後援會成立大會,侯友宜說, 未來他會和青年女力邱若華一同打拚,爭取更多的預算跟建設,尤其桃園綠線一定要延伸到中壢跟機捷銜接,並推動桃園鐵路地下化。他說,更重要的是兩岸一定要和平,要讓孩子遠離戰場、進入職場,「讓侯友宜進總統府,用性命顧大家,讓邱若華用她的未來顧桃園!」邱奕勝指出, 台灣需要更加的安定、穩定,過去侯友宜在桃園當過警察局長,表現非常優秀,今天有機會能夠為國家、桃園做更多事,他特別要拜託所有鄉親長輩全力支持侯友宜,以及在地方服務多年的邱若華。隨後侯友宜與桃園市長張善政、新竹縣長楊文科、苗栗縣長鍾東錦和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等人,共同出席世界客家博覽會開幕記者會。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客家人口數有67萬,為全國第2多,這些年致力於推動客家文化,不僅在客家語言的教育復興,也建立許多「哈客館」傳承客家傳統習俗,而之後更要建構一個「客家街廓」,讓客家生活飲食能夠做到最好的保存與推廣。侯友宜在會中也特別以客家話向民眾問好,感謝客家鄉親長期的照顧,未來他會努力讓客家文化走入世界,也讓世界看到客家族群的硬頸精神,用客家人永遠勤勞認真的特質一起加油,讓大家知道「客家人是我們的驕傲」。侯友宜下午則前往新埔義民廟並拜訪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楊文科、立委林為洲和林思銘,以及立委參選人徐欣瑩團隊、義民財團董事長黃茂實等地方仕紳,嘉義同鄉會鄉親均到場陪同參拜。侯友宜說,大家要顧這片土地、團結台灣所有族群,用客家硬頸精神盡忠報國,參拜時希望義民爺給他力量,在台海兩岸不穩定的時刻,應該要和平穩定現狀,這才是人民要過的生活。「這次出訪,日本政界都在問他台海局勢與危機,和平、戰爭要選擇什麼?」侯友宜也表示,台灣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透過對話、溝通、降低衝突,維持和平穩定的兩岸,並不斷深化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團結向前行。
初夏藝遊台東3/返鄉青年帶逛富岡社區 親手打製樹皮燈、嘗原民風味料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如果提到台東富岡,或許只會想到富岡漁港或將其做為進出綠島與蘭嶼的轉運站,但其實這裡族群多元,有閩南人、阿美族與大陳義胞等,漁港文化與地質地景亦很豐富,只是隨著漁村人口外移、年輕人變少而日漸沒落。但近年有富岡的年輕人返鄉推動觀光,加上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動的「東海岸藝術生活平台串聯計畫」、「東海岸觀光圈品牌創新優化遴選計畫」,支持富岡社區發展協會以「富岡港港好」作為社區發展品牌,也帶動遊客走進了富岡社區。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返鄉青年江文綺的腳步,一起來認識富岡吧!江文綺將朋友已過世的父親生前撿拾的漂流木製成燈具,讓有情感溫度的物件在海歸工作坊中延續下來。(圖/魏妤靜攝)江文綺會幫在地長輩每年拍一組紀念照,記錄他們的生活,圖中的長輩已經高齡90多歲。(圖/魏妤靜攝)江文綺在富岡社區開設了「海歸工作坊」,作為推廣「富岡港港好」品牌的據點之一,這裡重現建築前身的柑仔店風貌,裡頭除了販售小朋友喜歡的古早味糖果,也販售地方媽媽、阿嬤手工製作的零錢包、手織帽,並展示富岡在地長輩們的生活照,同時還能洽詢「富岡港港好」的社區導覽等各種體驗。而大夥也來到富岡社區發展協會的活動中心進行「樹皮燈」DIY,透過敲打構樹木頭使樹皮與中間的木質部分離,再將樹皮槌打延展,用以包覆容器做成燈具。雖然過程手痠又需要耐心,但當燈亮起的那一刻,大家還是會忍不住地「哇」出聲。富岡港港好另外還提供東部海岸富岡地質公園與周邊社區解說導覽服務、住宿、風味餐、環境教育活動等,甚至開發出「富岡港友村AR體驗」,很適合想定點深入探索社區人文的旅人。將構樹皮努力打至薄可透光的程度,過程其實非常紓壓。(圖/魏妤靜攝)每個人發揮創意做出來的樹皮燈風情各異、相當有意思。(圖/魏妤靜攝)以木盤端上桌的「石板烤肉」(前)與「羅勒烤雞」套餐,主要於平日供應。(各388元,圖/魏妤靜攝)既來到富岡,可別忘了品嘗有原民風味的美食,這裡有一家「打鹿岸原住民人文主題餐廳-湛藍邊境」,可是吸引不少觀光客特地造訪。老闆在年輕時北上打拚、開餐廳,又在2020年新冠疫情時回到台東家鄉,在富岡海邊開設湛藍邊境分店。「打鹿岸」是阿美族語,意指在工作地可休憩的寮房,也被延伸為「都市叢林裡一處心靈休憩之所」,因此餐廳陳設較為自然與放鬆。這裡不只可以賞海景、遠眺綠島,風味美食也頗受推崇,例如獵人套餐中的「石板烤肉」與「羅勒烤雞」,搭配簡單烤、炸的大量時蔬與小米阿粨,樸實又飽足;另有風味合菜供應,還可吃到刺蔥豆腐捲、情人的眼淚、樹豆豬腳等美食。「打鹿岸」的用餐空間以大量自然材質打造,希望帶給人放鬆的感覺。(圖/魏妤靜攝)富岡社區-富岡港港好電話:0905-245-655網址:https://reurl.cc/8qQ0Lj 備註:漁市導覽、社區營造節點(含餐)每人800元、月桃編織每人300元、樹皮燈體驗每人300元,皆需10人成團,詳細體驗可透過電話與FB洽詢打鹿岸原住民人文主題餐廳-湛藍邊境電話:(089)281-806地址:台東市吉林路二段590號營業時間:11:00~22:30,週二休
公婆狂囤舊物「全往家裡堆」嗆:閩南人會詛咒人 人妻抱怨尪卻不挺
婆媳關係若不好,可能影響家庭,這時老公若也不挺,甚至會導致婚姻破裂。一名人妻抱怨,公婆喜歡囤積東西,把一堆雜物放到家裡,老公也縱容,讓她感到心寒。原PO在臉書粉專《靠北婆婆2.0》指出,結婚後和公婆分開住,但公婆常常把一堆用不到的雜物放過來,說是公公捨不得丟,結果房間放不下,「妳老公已經答應要整理一間房間出來放東西,妳自己去問他」,令她傻眼至極,家裡成員4個,房間也只有4間,但公婆住的地方有4間房,而且才3個人,一副不容別人拒絕的樣子,老公則辯稱是要整理出來,給公婆偶爾過來住。原PO想到自己賣力幫忙整理舊屋,還要無端掃到颱風尾挨婆婆罵,再被公公批比婆婆強勢,氣得她直接在家庭群組傳訊:「那些陳年舊物用不到,你媽要堆我們家裡放,是要當嫁妝還是聘禮?」結果老公很生氣她把事情給孩子知道,責備她不會教育孩子。老公縱容公婆的行為,還特地整理出一間房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不只如此,原PO還被婆婆嗆:「你們閩南人會詛咒人,我是客家人才不會」,但老公聽了卻強辯:「媽不是在說妳,是說閩南人會詛咒人,不要對號入座」,讓她聽不下去,而且婆婆還常在背地裡罵給子女聽,有鄰居出現就裝可憐,假如是她和鄰居一同出現,就改口「都是我媳婦在整理的」。原PO不滿自己不能讓公婆滿意,老是被不客氣對待,老公也不挺,長久下來感到心寒,放話:「你老婆我不想做傻子女傭了,不愛不挺不體恤不維護不能安慰,就只會要我不要草木皆兵,我只能自舔傷口,你們這一戶客家人真的很惡劣!」
媽祖遶境後參加米干節 柯文哲:社會吵來吵去很奇怪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29)日在參加大甲媽祖遶境行程後,於晚間趕赴桃園參加龍岡米干節第2周火把節首日活動。柯文哲表示,期盼社會可以更和諧,因為每天吵來吵去的,很奇怪。柯文哲昨天晚間在座談中指出,龍岡米干節至今已辦了12年,活動要成功有3個因素,也就是「國際化、在地化、產業化」,若要將活動辦得有國際水準,除了在地民眾的參與以及各地遊客聚集外,也要和在地文化有連結,更要帶動附近商家收益。柯文哲指出,台灣原先就是移民社會,包含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以及新住民等,但只要是住在台灣的人都是台灣人,移民社會會將各式各樣的文化帶進台灣,彼此互融成為共融社會,同時也顯示出了台灣包容共融的力量。柯文哲表示,在參與大甲媽祖遶境的過程中,沿途都會有許多送補給品的信徒,而他們在發送食物前也不會先問你是哪個黨,這也顯示出社會的善意。這一類的活動對社會和諧或經濟都很有助益。柯文哲表示,像是龍岡米干節這類活動一定要每年辦才能夠成功,要讓這類活動發揮長尾效應以維持地方繁榮。所以今天也特地到現場學習請益,並替大家加油打氣。柯文哲表示,「希望台灣因為有我們變得更好」,同時也期盼在大家的努力,可以讓社會能更和諧也能更團結快樂,因為每天吵來吵去,很奇怪。
媽祖及大道公出巡 一個下雨一個刮風
全球媽祖信眾人數超過2億人,今年世界三大宗教盛世「大甲媽祖進香」確定於2023年4月21日23點05分(農曆三月三日子時)起駕前往新港奉天宮進香,於4月30日回鑾。為期9天8夜的行程,將行經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共4個縣市,繞境全程約340公里,於遶境期間,媽祖將沿途駐駕彰化市南瑤宮、西螺鎮福興宮、新港鄉奉天宮、北斗鎮奠安宮、彰化市天后宮、清水區朝興宮,最後回到大甲鎮瀾宮供信徒參拜。媽祖與大道公(保生大帝),同為閩南人,據說祂們昇天後,經常在沿海一帶上空巡視,如果遇有颱風翻船,或是瘟疫流行時,便下來救人。因此,他們也時常見面,而大道公見媽祖貌美,竟然一見鍾情。有一天,祂們倆在巡行中再度相遇,大道公向媽祖求婚不成,並受媽祖斥責不可亂動凡心。大道公一時非常生氣,但又怕媽祖把這事上奏玉皇大帝,事後大道公卻常常俟機報復,以洩心頭之恨。就在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這一天,媽祖出巡,大道公認為機會來了,便施展法術,忽然傾盆大海,把媽祖淋了一身,好像落湯雞,當時媽祖屈指一算,知道是大道公搗鬼,要讓祂難看,故也想藉機報復。翌年三月十五日是大道公生日,大道公出巡,媽祖施展祂的無邊法術,刮起大風,將大道公的烏紗帽吹到地上去了,出巡隊伍潰不成軍,也讓大道公難看。這就是媽祖出巡會下雨,大道公出巡會刮風,媽祖和大道公鬥法的有趣傳說。從此以後,大道公與媽祖的仇越來越深,據說至今還未和好!因此,每逢媽祖生日必定下雨,而大道公生日又必定刮大風,民間故有「媽祖婆雨、大道公風。」的氣象諺語;若當天無風無雨,信徒就說:今年大道公和媽祖婆和解了!神明在出巡前會先降下一場雨,將自家境內的塵埃用雨水洗淨,道教用「洗路」來解釋,亦有區域稱為「洗香路」。對於神明出巡時總是人山人海的情況,出發前的一場雨可以先降低溫度增進涼爽,對信眾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不同的神明信仰對出巡前的一場雨也有不同的說法,例如保儀尊王的信眾解釋就轉變為保儀尊王以大雨趕走農作物上的害蟲,與祂是農業守護神的職責相符。
法比歐讚嘆原住民時裝秀 周厚安想穿裙子走金鐘紅毯
本屆金鐘獎入圍大贏家《斯卡羅》導演曹瑞原、法比歐、周厚安和程苡雅14日出席「2022臺北時裝週SS23」年度開幕,見到原住民人間國寶與台灣設計師合作的時裝,4人都讚嘆不已,法比歐認為原住民元素的服裝超乎自己想像的好看,周厚安直說自己看到驚呆:「超充實!有被嚇到,要花點時間消化。」入圍「最具潛力新人獎」的程苡雅則是驚見朋友的姑姑戴愛玲。入圍最具潛力新演員的程苡雅,表示身上這套曾祖母留下的排灣族族服,就是自己的金鐘戰袍。(圖/臺北時裝週提供)下週就是金鐘獎舉行頒獎典禮的重要日子,年僅16歲就入圍最具潛力新人獎的程苡雅,昨天提前曝光金鐘戰袍。來自屏東的她說,這身北排灣族的族服是曾祖母親手縫製,已有百年歷史,只要是重要場合,都會穿上它,認為族服會帶來好運。程苡雅在劇中飾演部落裡的公主,現實生活中也是部落的貴族,她指著身上的特殊圖騰和珠繡,表示這是部落裡的少女服,兩條長耳環更是未婚少女才能配戴。在《斯卡羅》裡飾演部落公主的程苡雅,在時裝秀後台巧遇朋友的姑姑戴愛玲。(圖/臺北時裝週提供)請她還原得知入圍的情況,程苡雅說當時在睡午覺,突然電話和訊息湧入,原本抱著順其自然心態的她難掩興奮:「哇!太不可思議了!感覺一切都不是真的。」不過她話鋒一轉,認為對手實力進強勁,尤其是同劇飾演「二股頭」的雷斌‧金碌兒。問她得獎感言準備好了嗎?程苡雅嬌羞地說:「稍微,方向大概是感謝。」但她目前最怕別人提起金鐘獎,「先不要講,我好緊張喔!」《斯卡羅》導演曹瑞元和演員周厚安、法比歐、程苡雅坐在第一排觀看《遇見:原住民族人間國寶跨界時尚》時裝秀。(圖/臺北時裝週提供)有趣的是,進到藝人休息室,程苡雅才發現歌手戴愛玲也是臺北時裝週的看秀嘉賓,她說戴愛玲是朋友的姑姑,上前相認合照後馬上傳給朋友,對方也覺得超意外,同感驚喜的戴愛玲進入秀場後則是跟程苡雅緊鄰而坐,兩人不時交頭接耳,討論模特兒身上的服裝。因為強勢入圍金鐘獎13個獎項,加上目前在影音串流平台播放,籌備3年、歷經135天拍攝的《斯卡羅》再度成為關注焦點,導演曹瑞原建議大家不要光從「羅妹號事件」這個歷史事件切入,而是著重在洋人、原住民、閩南人和客家人因這起事件,不同族群為了生存,內心所產生的微妙變化,引人入勝的程度不輸好萊塢巨作,「它(戲)會證明它自己,它需要一點時間。」導演曹瑞原也替法比歐和周厚安抱屈,認為他們是金鐘入圍遺珠,「可能是大家用歷史劇的角度來看這部戲,白人演員就被忽略掉了。」稱讚他們的演技沒有話說,至於飾演排灣族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曹瑞原最希望他獲獎,「跟其他演員相比,查馬克讓你看到他本身的靈魂,感受到謙卑與包容,這是很多職業演員做不到的。」法比歐和周厚安這對戲中的好哥兒們,坦承當初得知劇組替他們報名時,心裡多少有點期待,「但這就是緣分吧!」法比歐認為參與這部旗艦劇已是莫大的光榮,見證台灣戲劇發光發熱就很滿足;周厚安透露身為演員,自己對金鐘獎有點小憧憬,但看到吳慷仁的精湛演技就心服口服,「能夠透過戲劇與歷史有所交流已經是很大的收穫。」兩人表示會再精進演技。 周厚安與法比歐還不確定當天是否會跟《斯卡羅》劇組一起出席這場電視人的盛會,但周厚安說如果有機會,他想穿蘇格蘭裙走紅毯,呼應他飾演的英國人必麒麟這個角色。那麼最看好誰獲獎呢?法比歐認為當天也一起看秀的「美術設計」和「造型設計」應該拿獎,「他們給演員很大的幫助,一到現場看到環境、穿上服裝就能馬上進入角色。」此外,法比歐和周厚安都希望最佳男主角獎能頒給去年病逝的查馬克‧法拉屋樂。
假冒戰鬥藍罵綠候選人再引綠名嘴反批? 趙少康提告不讓網軍操弄族群議題
隨著年底縣市長選戰接近,各政黨陸續公布縣市長候選人,選戰氣氛也越來越濃,「網軍」議題也浮出檯面。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今天就在北市議員游淑慧陪同下,到大安警分局提告網路帳號為「Abu Ammar」的留言者。趙少康說,該名網友以操弄族群議題的激烈言論痛罵綠營縣市長候選人,該言論隨後被親綠名嘴加以使用反批戰鬥藍。趙少康痛批該網友心態可議,非常可惡,提告就是希望警方儘速揪出這名藏身電腦營幕後者的真實身分,是否為網軍所反串。趙少康受訪時表示,網路上的臉書社團「趙少康戰鬥藍」並不是他經營的臉書網站,他只有一個正式的官網,部分網友打著藍營名義或他的名號成立網路社團,根本不能代表他本人及戰鬥藍。趙少康說,帳號「Abu Ammar」的網友,先在「趙少康戰鬥藍」網站留言,指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是高等外省人,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林智堅則是低等閩南人,部分綠營政論節目與名嘴,明知發言者「Abu Ammar」背景可疑,甚至根本不知道他是誰,也不釐清「Abu Ammar」是否為「反串」的角色,並無法代表部分群組,卻在親綠政論節目中含混其詞,不說清楚是「Abu Ammar」操弄族群議題,卻直接將責任推給「戰鬥藍」,讓趙少康極為不滿,決定提出控告,釐清事情原委,查明「Abu Ammar」是否為網軍反串,損害他及戰鬥藍的形象。游淑慧今天也在臉書痛批,有「邪惡的反串仔、操作低級的族群對立,卻又試著嫁禍、影響選舉!」。她說,在網路上成千上萬的粉專、社團中,每天有上百萬名網友留言,剛好有個化名網友,留了段情緒發言,然後又「剛好」被綠營發現,然後馬上炒作成「藍營汙辱閩南人、汙辱林智堅」。為了制止這種歪風,趙少康今天到大安分局報案告發。游淑慧強調,絕對沒有任何人因為出身或者族群議題就是「低等」的,但是有一件事卻可以確定,就是「抄襲說謊絕對是很低級的」。
本周三以前北台灣都有雨 媽祖顯神靈?
媽祖與大道公(保生大帝),同為閩南人,據說祂們昇天後,經常在沿海一帶上空巡視,如果遇有颱風翻船,或是瘟疫流行時,便下來救人。因此,他們也時常見面,而大道公見媽祖貌美,竟然一見鍾情。有一天,祂們倆在巡行中再度相遇,大道公向媽祖求婚不成,並受媽祖斥責不可亂動凡心。大道公一時非常生氣,但又怕媽祖把這事上奏玉皇大帝,事後大道公卻常常俟機報復,以洩心頭之恨。就在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這一天,媽祖出巡,大道公認為機會來了,便施展法術,忽然傾盆大海,把媽祖淋了一身,好像落湯雞,當時媽祖屈指一算,知道是大道公搗鬼,要讓祂難看,故也想藉機報復。翌年三月十五日是大道公生日,大道公出巡,媽祖施展祂的無邊法術,刮起大風,將大道公的烏紗帽吹到地上去了,出巡隊伍潰不成軍,也讓大道公難看。這就是媽祖出巡會下雨,大道公出巡會刮風,媽祖和大道公鬥法的有趣傳說。從此以後,大道公與媽祖的仇越來越深,據說至今還未和好!因此,每逢媽祖生日必定下雨,而大道公生日又必定刮大風,民間故有「媽祖婆雨、大道公風。」的氣象諺語;若當天無風無雨,信徒就說:今年大道公和媽祖婆和解了! 神明在出巡前會先降下一場雨,將自家境內的塵埃用雨水洗淨,道教用「洗路」來解釋,亦有區域稱為「洗香路」。對於神明出巡時總是人山人海的情況,出發前的一場雨可以先降低溫度增進涼爽,對信眾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不同的神明信仰對出巡前的一場雨也有不同的說法,例如保儀尊王的信眾解釋就轉變為保儀尊王以大雨趕走農作物上的害蟲,與祂是農業守護神的職責相符。
威京小沈憶眷村5/5年記錄千名長者人生故事 每談「養女」必老淚縱橫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小沈)除了致力蓋豪宅與商辦地標,還默默投入兩岸文化交流與保存工作,長達35年。尤其2017年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發起「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活動,至今以口述歷史紀錄採訪將近1100人,徵集物件達2123件,借展共381件,存放在位於威京集團總部的沈春池文化教育館。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是小沈父親沈春池80歲生日時於1988年成立,基金會以兩岸文化交流為使命,眼見眷村一一消失,5年前為要「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成立17人小組上山下海,以影音採訪記錄外省老兵的故事,以及早期遷徙來台的閩南人的生活,並以不同觀點與角度,還原這段特殊的兩岸歷史樣貌。「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至今以口述歷史紀錄採訪將近1100人,徵集物件達2123件,借展共381件。(圖/翻攝自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臉書)「像是當年有不少從小被送做養女,只為了改善家裡環境,但到了另一個家庭也不見得富裕,還被送去茶室、當妓女。」小沈每次談到養女的故事,總是難掩情緒眼眶泛淚,「在那個物資最缺乏、大眾普遍貧窮的年代,養不起的女兒經常只能送給別人家,至於別人會不會好好照顧她,卻不是自己能顧得到的。」他接著說,「有一個婦女說她年輕時做10個月賺2萬元,我的父親是中校1個月也只有400元,憑什麼賺這麼多?她講得很含蓄,其實是去賣身。」在那個年代女性的犧牲,現在看起來不剩唏噓,讓小沈含淚直說,「當年實在是太慘了,太可憐了!」而蒐集的文物中,小沈特別揪心的是一件「索予明的背心」。索予明年幼就與母親相依為命,1949年為運送國寶至台灣,在南京登上崑崙艦,原以為只是短暫分離,臨行前,帶著母親親手縫製的背心離開家鄉,卻成為永久的告別式,思鄉之苦只能寄託在母親親手縫製的背心。索予明也要求基金會在自己百年後,將這件借展物歸還,因為「這是他與母親在另一個世界相認的唯一憑藉。」蒐錄故事過程中,不少長輩採訪完沒過多久就過世了,還有更多來是不及採訪的,讓小沈與所有基金會同仁感到相當遺憾,每一個人物故事都是台灣歷史的見證,對後代子孫來說更是寶貴的資產。威京集團在大陸揚州京華城二期的開發案,還準備打造一個800米長的「台灣空中文創影視一條街」。負責揚州京華城商場事業的沈輝庭表示,揚州京華城二期樓地板面積約10萬坪,街區從京華一館延伸至二館,融合台灣各地的懷舊地景地貌,主題規劃有九份、廟宇、菊元百貨、西門町、中華商場等台灣歷史元素。負責揚州京華城商場事業的沈輝庭表示,預計將在大陸揚州京華城一館、正在興建的京華城二館及串聯的廊道打造文創影視一條街,呈現台灣各地的懷舊地景地貌。(圖/報系資料庫)沈輝庭進一步解釋,概念出自於主席(小沈)一次拿著可樂與冰淇淋逛西門町,懷舊回味年輕時的情景。街區裡每一間店可能是一個故事館,例如在孫立人將軍歷史館裡,能邊吃著孫立人最喜歡吃的包子,邊了解他的人物故事,同時也會結合虛擬科技的應用展示,達到五官的懷舊體驗。小沈在40歲時贊助了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介紹中國大陸風土民情的節目《八千里路雲和月》,70歲推動「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為兩岸文化做了貢獻,位於大陸揚州的影視一條街預計2027年完工,算算小沈剛好80歲。在教課書中的兩岸歷史不斷被改寫之際,小沈平淡以對地說,「現在只希望基金會採集的故事,能被永留於世。」
台23萬人NOTCH3基因突變 腦血管阻塞風險較常人高出11倍
腦出血主因除血壓控制不良之外,也可能與遺傳有關,根據國內研究,台灣約有1%的人口(23萬人)擁有NOTCH3的基因突變,這些人比一般人約增加11倍的腦血管阻塞風險,神經科醫師提醒,平常看似健康的年輕族群發生中風,可能是因本身就有該基因突變,一旦血壓控制不良,就容易引發出血。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醫師李宜中表示,根據北榮發表在「Neurology」期刊中的研究指出,台灣約有1%的比例擁有NOTCH3的基因突變,這項調查是從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中的6488位70歲以下健康民眾分析得出,發現有56位在NOTCH3基因上出現「R544C」位點的突變。李宜中指出,北榮完成分析後,藉由2006至2017年間收治的200位腦中風病患進行驗證,發現有4分之3都帶有NOTCH3的基因突變,其中年紀最小的僅41歲,該個案有高血壓,但因自認無症狀而控制不佳,最後導致中風。在這200位腦中風病患當中,3分之2都有中風家族病史,平均發病年齡在56.8歲,病症以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占8成,智能障礙占4成6,行走困難、腦出血約占1成6,其他則還有偏頭痛、癲癇等。北榮周邊神經科醫師鍾芷萍表示,擁有NOTCH3基因突變的族群以大陸、台灣的閩南人,以及濟州島人居多,推估是因三地民族血緣相近所致,這些人平常可能無任何病症,也非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但卻因基因突變造成腦白質病變,若不服藥治療,中年以後可能增加大中風、失智、腦出血風險。李宜中提醒,腦中風並非年長者的專利,範圍從20歲到86歲都有,因此即便是2、30歲的年輕人,若有NOTCH3基因突變,仍可能發生腦中風,建議有家族史的民眾可透過基因檢測了解罹患腦中風的風險,平常也需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來提前預防腦中風發生。
【星玩法情報】『眺村•跳村』南迴藝術節的兩顆明星 大武村與尚武村
第一顆星:大武社區碾米廠與浪花蟹與悶土雞蛋解說員玲芬搖蕩著裙尾帶領大家往碾米廠前進,本來以為是要介紹傳統的碾米設備,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她拿出三角漁網告訴我們這是在地傳統的捕撈漁獲的工具,一邊示範使用方式,協調的動作好像在跳一支捕魚舞,理事長拿出正常大小的三角網告訴我們,傳統就是用竹子做成的,未來還會開發成DIY的項目。繞到碾米廠另一邊牆上有豐富的魚類解說,都是她從小在漁港旁邊等待大人們用舢舨船抓回來的魚種。口感與肉質說得津津有味,可見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點也沒錯。趁著天氣好,經過南迴藝術季的”通往天堂的階梯”作品,我們來到大武海濱來看看浪花蟹的蹤跡。海邊的抓蟹體驗可是在地孩子等待大人出海時,最好消磨時光的活動。玲芬熟練的動作綁著釣餌,背對海洋往岸邊沙地插下60公分長的鐵釘,放置約三十分鐘,浪花蟹會循著味道前來,而等待的空檔可到岸邊挖沙與撿拾漂流木生火,放入在地土雞蛋,過一會就有香噴噴的美食可吃。社區的伴手禮也頗具特色,有樹豆豆腐乳、鳳梨豆腐乳、蜂蜜等,手做左手香香皂等,送禮自用兩相宜。大武聯絡單位:臺東縣大武鄉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窗口:張玲芬 電話:089-790150 手機:0912-759675順遊推薦:太麻里車站與多良車站、大武社區圖書館、彩虹村、大武觀海步道大武推薦美食,無菜單料理 古都餐廳很難想像在四五十年前,東部台九線經過大武社區,是重要樞紐的台汽客運大武站,兩旁的商業林立,後來因為鐵路的開通才逐漸沒落。因為靠海,海鮮餐廳蓬勃發展。而這間屹立不搖的古都餐廳,主要是老闆有自己的漁貨來源,新鮮的漁獲每天不同,所以消費者可依自己的人數與餐飲喜好來點菜。幾道不容錯過的菜色推薦,如手工炸魚丸、蚵仔烘蛋、金針湯、鮮魚湯等。古都海鮮料理08 979-2200地址:台東縣大武鄉復興路86號 營業時間:10:30–20:30第二顆星:尚武社區大陳鳳梨採集與認識尚武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志堅與在地女兒張秀珍帶我們到鳳梨田體驗,原來他是著名微熱山丘土鳳梨的契作農家,品質深受肯定。遊客們換上專屬的鳳梨圖案服裝,已經跟鳳梨田融為一體。邊學習鳳梨的品種、種植與購買訣竅,讓大家不再只是懂吃的饕客,更成為嫻熟鳳梨的專家。有趣的有獎與互動遊戲,在輕鬆的農事過程中,體會農民的辛苦。進入排列整齊的鳳梨田,葉片較為鋒利,建議穿著牛仔褲的遊客,如果短褲短裙則不要貿然參與。尚武社區大樹下米苔目特色早午餐從民宿散步約八分鐘,在尚武街頭,兩旁的小屋對比眼前的大樹,讓這間大樹下早午餐麵店更具特色,湯頭與配料相同,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麵條種類,我看著米苔目閃閃發光,三秒鐘決定好麵條,在微風徐徐的樹下等候,店家熟稔端出湯麵,韭菜豆芽肉片與滷蛋,把黃色的湯頭與白色麵條強壓在碗中,這碗簡單卻不簡單的早餐,補滿一天的元氣與精神。社區媽媽們準備的大陳麥油煎DIY洛神醬尚武大陳風味餐+銀耳紅棗桂圓露尚武村的居民來自多元文化背景,有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小小村落極似台灣縮影。而大陳麥油煎是當地七八十歲的耆老從小吃到大的美食,如今透過輔導單位,一一的重現在尚武社區裡,這如同台灣的潤餅捲般,Q彈有勁的餅皮,把米粉炒餡料等加入捲成圓筒狀,一口咬下,吃在嘴裡的是鄉愁,更包含許多離鄉背井的惆悵。居民陳淑月帶領我們動手DIY,這全新研發出點心口味,加入洛神果汁的餅皮更顯討喜,包入蘋果絲、苜蓿芽、鳳梨果乾等在地食材,成為超夯的DIY體驗,到訪的遊客皆可預約。尚武聯絡單位:尚武農創企業社窗口:林宗璿 手機:0919-147829 電話:089-791368順遊推薦:大武漁港、台汽大武站南迴藝術節作品羅列在台九線上,每個作品都會吸引民眾下車欣賞,編織主題的大型創作,讓台九線美美的。太平洋的呼喚,相約南迴的大鳥遊憩區、大武沿海9420愛心編織座、呼喚南島的風那金針花隨風搖曳。
父親節鬼門開!網傳「別買蛋糕」慶祝也NG 命理師揭原因:真的母湯
農曆七月即將到來,隨著鬼門開的日子愈近,有不少禁忌也須注意,避免冒犯了看不見好兄弟。由於今年農曆七月初一正好碰上父親節,因此網路及LINE群上連日有提醒「不要慶祝」,以免招惹好兄弟上門。對此,命理專家楊登嵙表示,雖然不一定會對人造成影響,但鬼月期間大肆慶祝就像在「炫耀」,還是盡量避免。據了解,閩南、台灣一帶將農曆七月稱鬼月,流傳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三十為「鬼門關」,期間初一、十五及三十,以豐盛菜餚祭無主孤魂。在這個月中,閩南人不婚嫁、不祝壽、不喬遷、不辦各種喜慶之事,惟恐將孤魂野鬼引進門,此外還有諸多禁忌,包括不能半夜曬衣服、忌隨地大小便等。近日LINE群瘋傳一段訊息,指某宮廟提醒「今年8月8號父親節剛好是農曆7月1號(鬼門開),請告訴你的家人當天不要說父親節快樂,也不要買蛋糕也不要慶祝,可以提前慶祝」。《三立新聞網》報導,楊登嵙表示,根據傳統習俗,農曆七月期間忌喜慶,像是結婚、入厝、新車掛牌、開店等活動,都盡量都不要。楊登嵙指出,慶祝父親節並非會對誰不好,重點是「跟鬼炫耀」,尤其好兄弟們已經沒有生命,若還要在祂們面前開心慶祝,就是一種赤裸裸的炫耀,相信家裡曾有親人逝去的民眾應該都能感同身受;他也提醒,今晚子時(11時)開始就算鬼門開,所以家裡如果有相關慶祝活動,盡量在11點前結束,以免惹禍上身。
教育英雄3/莫拉克風災後創校 閩南囝仔成頭目義子推動原民文化
屏東縣瑪家鄉「長榮百合國小」校長陳世聰深知莫拉克風災帶給這片土地的創傷,因此更加重視原民文化保存,甚至在校園之外也和當地原住民連手推動文化傳承,在地深耕多年,即使是閩南人,仍被當地頭目認為「義子」。台南師專畢業後,陳世聰接連取得屏東師範學院教學碩士及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雖然可以擔任國中或高中校長,但他熱愛幼兒教育,始終選擇留在國小服務。從籌備到成立長榮百合國小,陳世聰都參與其中,今年是他在該校服務的最後1年。談起長榮百合國小的創校過程,投入教育35年的他感性地說,「那是無法抹滅的傷痛,我們感同身受,也明白責任重大。」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奪走677條人命,100多個家庭瞬間被無情土石吞噬。當時,瑪家鄉、三地門鄉大社部落、霧台鄉好茶村屬於重災區,為了災區孩童的教育,張榮發基金會認養興建長榮百合國小。2009年8月的莫拉克風災,造成中南部、台東地區重創,釀成677人死亡、多人受傷。(圖/瑪家消防隊分隊提供)當年原本在客家學校擔任校長的陳世聰,在時任屏東縣教育處長顏慶祥的邀請鼓勵下,參加長榮百合國小校長遴選,雖然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最後仍然決定扛起這個重擔。2011年間,長榮百合國小正式招生,陳世聰對於這個偏鄉的情感愈來愈濃,也愈來愈喜歡原住民文化,對於當地教育更存在1份使命感,因此擔任2屆校長滿8年後,根據〈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選擇留任(依規定,連任兩屆校長後必須輪調),成為屏東縣首位「3連任」的校長。
教育英雄4/偏鄉師不只當家教還送物資 為弱勢童逆浪前行
屏東縣瑪家鄉「長榮百合國小」以及「高士國小」,在疫情肆虐下,2校的校長均因心繫學童教育,針對需要特別照顧的學童,堅持不停課,甚至安排老師翻山越嶺進行家戶教學,讓學童的教育不致中斷,不因疫情而留下空白。在長榮百合國小服務初期,當地一度傳出「正港」閩南人的陳世聰,恐怕無法勝任以原民孩童為主的學校,但他後來不但深受部落肯定,甚至成為部落大頭目的義子,並積極參與原住民文化保存工作。「我們草創時期只有大約30位學生,部分校舍還是借來的,如今已有100多位學生,很感謝原住民朋友一路以來情義相挺;我真的很開心在自己的任內,可以幫助學校、學生撐過疫情。」陳世聰欣慰地說。除了長榮百合國小,屏東縣牡丹鄉深山中的高士國小的老師們,也在3級警戒停課期間,各自分配好家訪路線,親自帶著學校購買的牛奶、教具,逐一送到學童家中,每次都停留30分鐘以上,對孩子進行個別教學,同時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高士國小校長陳宏圖表示,非常謝謝老師的奉獻,讓小朋友們在停課期間,仍然可以使用到教育資源。對於校長和老師們的努力,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處長江國樑感恩地表示,「學生的教育,永遠是我們心中最重視的1塊,很謝謝校長和老師伴隨學生成長,他們的付出已經逐漸開花結果。」
新住民好苦4/「還好有賣場剩食」 單親媽顧慢飛兒「想要活下去」淚崩
個頭嬌小的阿芬(化名)從越南嫁來台灣,十年前與丈夫離婚後,獨自撫養一對兒女,一家人一直住在新北市的分租套房。中文不太好的阿芬眼眶泛淚,透過翻譯志工娓娓道出辛酸血淚史,「我一個女人要帶一個女兒和兒子,在台灣沒有家人,自己總得想辦法活下去。」「我女兒現在已經二十一歲了,她天生重度智能障礙,起初我還能一邊帶著她一邊工作,但她五歲時,我已無能為力,只好送到療養院讓專人照料,每個禮拜我都搭公車,帶著尿布、衛生紙等生活用品,到療養院探望女兒。兒子今年十二歲,也需要我的照顧。」目前阿芬在塑膠加工廠上班,原本月薪大約二萬五千元,但疫情爆發後工作時數變少,薪水也跟著變少。「我雖然每個月可以領到一萬多元的低收入戶補助,但全部得拿去支付女兒的療養院費用,每個月還要寄一百元美元(約新台幣二千八百元)的生活費給在越南獨居的母親,加上兒子的補習費,錢根本不夠用。」為了維持生計,阿芬開始站在街頭發送傳單,並當起假日幫傭,替親友打掃住家,「有工作就多做一點,多賺一點。」只是阿芬雖然身兼數職,一家仍然無法溫飽,幸好獲得大賣場「剩食捐助活動」的幫助,得以勉強度日。「還好有賣場的東西吃,沒工作的時候就少吃一點。」即使生活艱辛,阿芬卻不願一直成為「受贈者」,還將多餘的物資均分給療養院的外籍看護,她希望有朝一日能把母親和女兒接回來,全家人一起生活。老一輩的閩南人用「油麻菜籽」比喻女人的命運,形容她們如同油麻菜籽一樣隨風飄散,落在哪裡就長在哪裡。這一群新住民女漢子飄洋過海來台,即使遭逢逆境又遇上疫亂,仍然咬著牙搏命守護家人,堅信總有否極泰來的一天。全國移民團體聯合總會總會長、前立委林麗蟬表示,有些新住民從事基層的粗活,例如漁、農業的時薪工作、按件計酬等,她們申請紓困時常遇到不具本國籍資格、未投保勞保或電腦設備不足等問題,因此呼籲政府應簡化流程,排富後普發現金,讓受疫情影響的新住民能感受到台灣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