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時間
」追櫻賞楓不用碰運氣! 中山大學「物候調查」20年掌握花期
民眾未來追櫻、賞楓不用再碰運氣,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楊家豪研究發現,台灣植物花季與「過去1年的溫度變化」息息相關,嚴冬、暖春促使花朵提早綻放,暖冬、寒春則反之。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繪製台灣追櫻、賞楓地圖,幫助民眾精準掌握開花情報。張楊家豪受農業部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委託,2002年夏天起在鄰近福山植物園的原始森林中規畫全球第一個亞熱帶的森林動態樣區,並布放106張種子網,20餘年來記錄植物開花、結果的物候周期持續至今。研究團隊使用2002年至2021年共19年的福山樣區開花植物監測資料搭配氣象資料,以每年至少出現在10個網子、具有16年以上開花紀錄為基準,挑選資料中具有超過500筆開花資料的16種植物,分析氣溫、日照量、雨量及光照周期對照每年第一次開花時間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季節氣溫變化對於植物開花時間有不同影響,如台灣中低海拔森林重要樹種「長尾栲」提供許多空間讓附生植物「借住」,分布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山區,其花期與紅楠、香楠相似,彼此對溫度的敏感點又不同。早秋溫度決定了長尾栲花期,長尾栲需歷經2周、周均溫低於19度的冷刺激後,等待4至5個月即含苞待放,反之則使花期延後。紅楠需2至3個月、月均溫低於17度、香楠需低於19度,蓄積能量,等待2至3個月後即開花,花季落在冬春之交,不同年間開花日期可能差距1月至3月之久。張楊家豪表示,團隊和史密森尼學會的博士Joe Wright合作,藉由建立8種物候模式,分析不同氣候因子對於開花時間的影響,證實多數植物花季與過去一年的溫度變化息息相關,春、夏季溫度愈高、開花時間提早,秋、冬季的低溫冷刺激開花,暖冬延遲開花時間。
瀕危原生百合「細葉卷丹」 人工培育開花了!
台灣原生百合之一「細葉卷丹」消逝近百年才在苗栗縣現蹤,為了人工復育植栽,新北市農業局向農委會種苗場訂購100株細葉卷丹組織培養苗,委託民間苗圃培育,歷經2年培育,近期成功出現首件人工培育開花案例,震驚各界。農業局表示,市府目前已請農改場博士吳婉玲到場勘查、記錄,盼複製相關環境大量培育,讓台灣原生種復活。細葉卷丹1915年出現在日本人製作的標本,近百年來都未被民眾發現,直至2011年,研究人員在苗栗縣通霄鎮濱海山坡地發現5株原生種,讓細葉卷丹再度被世人得知,稀有度遠勝於國家極度瀕危物種「艷紅鹿子百合」,為了培育細葉卷丹,中興大學教授張正與農委會合作,建立組織培養苗量化供應模式,開放民眾購買培育。農業局簡任技正洪勝雄表示,市府2021年向種苗場訂購細葉卷丹,分送到三芝、金山、淡水苗圃培育,細葉卷丹花期是6至9月,但因休眠期和環境馴化期長,又容易受到病蟲害、日照影響,存活率並不高,更不用說要開花結果,100株苗種存活率僅有60至70%,存活的苗種也幾乎未長出葉子。不過,市府委託的淡水頂田寮有機農場,7月4日成功培育出首株開花苗種,洪勝雄說,目前探詢其他縣市狀況,淡水這株開花的細葉卷丹應是人工培育的首件開花案例,該農場相較其他苗圃是以發酵後的牛奶灌溉,因此養分特別充足。洪勝雄表示,細葉卷丹開花時間僅5至7天,市府已請農改場勘查記錄苗種養分、曝曬時間等環境因素,希望複製成功因子,傳授栽種技術給花藝班農民。
日韓櫻花提早盛開 大阪花期創歷年最早開花時間
日韓櫻花即將在4月左右盛開,但今年因氣候變化大,櫻花盛開花期都提早了許多,韓國櫻花比平常提早了4到7天,日本大阪更是比往年提早了8天,創下最高開花的時間,若今年要到日韓看櫻花需要提早並把握時間。櫻花盛開時間受氣候影響,比往年時間更加得早。(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據《NHK》報導,日本氣象廳從1953年開始觀測櫻花開花期以來,大阪櫻花今年的開花時間比往年平均早了8天,也比去年早了4天,和2021年一樣早開花的花期也平最早開花的紀錄。大阪氣象台表示,近期持續了一段時間的高溫,氣候不穩定又變冷的狀況下,因此讓櫻花提早綻放。日本氣象廳公開櫻花開花時間。(圖/翻攝自日本氣象廳)大阪櫻花預計在未來1週至10天內盛開,大阪城公園也舉行因新冠肺炎疫情停辦4年的夜間賞櫻活動,希望民眾可以把握時間賞花。目前預測櫻花盛開時間,由南到北東京最早開花,3月15日就會開花,另外福岡大阪等則在18、21日開始開花,最北邊的北海道則是4月30日開花。韓國開花時間也比往年更早。(圖/翻攝自韓國觀光公社)韓國氣象廳也預測今年的開花期,從最南邊濟州的3月20日開花,但最北邊的春川則在4月4日開花,預測開花時間也全曝光。
太空種植將成真? 中國科學院發布水稻、擬南芥太空生長過程
據澎湃新聞報導,擬南芥和水稻種子在中國太空站問天實驗艙裡成功萌發,長出了幼苗,也讓中國科學家對於太空種植有了新希望。2022年7月24日,中國太空站問天實驗艙成功發射並與天和核心艙交會對接,問天實驗艙搭載了生命生態實驗櫃、生物技術實驗櫃等科學實驗櫃。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分子植物卓越中心」)鄭慧瓊研究團隊承擔了「微重力條件下高等植物開花調控的分子機理」生命科學實驗項目。7月28日,載有實驗樣品擬南芥種子和水稻種子的實驗單元,由太空人安裝至問天實驗艙的生命生態通用實驗模塊中,通過地面程序注入指令於7月29日啟動實驗。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對水稻在太空站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週期的培養研究。微重力條件下,擬南芥幼苗已長出葉子。(圖/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目前,太空站已成功啟動了擬南芥和水稻的種子萌發,擬南芥幼苗已長出多片葉子,高桿水稻幼苗已長至30公分左右高,矮桿水稻也有5至6公分高,生長狀態良好,後續將完成擬南芥和水稻在空間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週期的實驗,並在實驗過程中由太空人採集樣品、冷凍保存,最終隨太空人返回地面進行分析。本次空間實驗樣品擬南芥和水稻是兩種模式植物:一、擬南芥代表雙子葉、長日、十字花科植物, 很多蔬菜,比如青菜、油菜等都屬於十字花科。二、水稻代表單子葉、短日、禾本科植物,很多糧食類作物,比如小麥、玉米等屬於禾本科。空間站裡的水稻長什麼樣?從圖片中可以發現,比起在地球上受重力影響長出的水稻苗,太空站內的矮株水稻在微重力情況下失去了「筆直的身姿」,變得有些軟趴,高株水稻則更為雜亂一些。本次實驗的目標是完成擬南芥和水稻在太空站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週期的培養研究,探索利用太空環境因素控制植物的開花,來實現在較小的封閉太空中植物生產效率最大化的可能途徑,同時通過太空人在軌採集樣品,冷凍保存返回分析,鑒定太空微重力調控植物開花的關鍵樞紐基因並對其進行功能驗證,為下一步構建適應太空微重力環境的高產優質農作物提供分子元件。鄭慧瓊表示,目前擬南芥和水稻種子萌發正常,並已進入幼苗生長階段,部分擬南芥已經開始抽苔,在太空站裡水稻的生長受到比較明顯的影響,比如葉的夾角變大,節間伸長生長受到抑制等,等總體發育進程符合預期,繼續培養有望在太空站首次結出種子,預期是在太空人返回地面10至15天前進行採集,再低溫保存帶回地面。實際上,從ㄉ20世紀50年代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類在地外環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氣和純淨水,成為太空生命科學最為關注的問題。在過去60多年中,科學家們對於在空間太空種植和栽培植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各種太空飛行器中進行了20多種植物的培養實驗。早期人們的太空植物培養實驗主要目標是如何在太空環境中養活植物,使其能夠萌發、生長、開花和產生種子,如今這些目標都一一實現了。目前科學家們的研究重點逐漸由對植物幼苗階段的研究擴展至種子生產研究。但是,目前只有油菜、小麥和豌豆少數幾種作物在太空完成了從種子到種子的實驗。同時,在太空條件下,植物開花時間延遲、開花數目少、種子結實率低和種子質量下降等問題仍然沒有克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如何控制植物發育的關鍵環節開花的調控機理,為改進太空植物培養技術和探索更多的適應太空生命保障要求的糧食作物生產提供指導。鄭慧瓊表示,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完成太空微重力條件下,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週期的培養實驗,並獲得水稻培養的關鍵環境參數,為進一步解析太空微重力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及分子基礎,利用水稻進行太空糧食生產提供重要理論指導。同時,研究團隊希望通過轉錄組分析比較擬南芥和水稻兩種模式植物在太空環境中開花途徑關鍵基因的表達及其調控網路的變化,可以解析太空微重力對於長日和短日植物開花的分子機理,為進一步創制適應太空環境的作物和開發利用太空微重力環境資源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