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與保育
」綠能犧牲者2/「最大受害豚」連續5寶寶擱淺亡 他:政府只管白海豚
離岸風場工程開發後導致鯨豚擱淺量暴增,政府為了降低環保團體罵聲,現行環評以白海豚為主要保護對象,卻也因此忽略與白海豚為同一保育等級的「露脊鼠海豚」。露脊鼠海豚近年擱淺數量倍數增加,西北海域今年初更在1個月內連續發現5隻露脊鼠海豚「寶寶」擱淺身亡,成為目前台灣鯨豚史上解不開的最大謎團,也是保育員心中最深的痛。據了解,中華白海豚現行數量不到60隻,牠們被稱為台灣海峽中的白色信使,屬於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在維持生態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在國光石化開發案中,前副總統吳敦義稱牠們「會轉彎」而大登媒體版面,白海豚更因此成為國人眼中開發與保育的代表動物。前副總統吳敦義說「白海豚會轉彎」引發議論,也讓該物種成為國人眼中開發與保育的代表動物。(圖/周蓮香提供)也因為國人對中華白海豚的重視,離岸風場開發時總以白海豚為「擋箭牌」,環境評估作業皆為白海豚量身打造,要求打樁噪音不得超過160分貝,並規定施工船隻在接近重要棲息海域時,需低速航行並避開白海豚,航道劃設也要避開敏感區,這些作業流程看在鯨豚協會眼中,卻是「治標不治本」的掩耳盜鈴。「露脊鼠海豚才是離岸風場最大的受害者。」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相較於抗噪能力強的中華白海豚,露脊鼠海豚更為敏感,且牠們體型小又沒有背鰭,海上觀察十分困難,在過去的評估中都不曾發現露脊鼠海豚身影,但牠們卻用一次又一次的擱淺遺體證明自己存在。台灣沿海今年初在短時間內,多次發現露脊鼠海豚寶寶擱淺,而該物種被認為是離岸工程最大受害者,讓保育界憂心忡忡。(圖/中華鯨豚協會提供)曾鉦琮說,今年農曆過年前後,台灣西北邊海域在短時間內接連出現5隻擱淺的露脊鼠海豚,牠們被發現時皆已身亡,身旁更沒有母親的陪伴,而鯨豚母性本能強烈,媽媽通常會陪伴並帶著孩子,幼體單獨落單案尤為罕見,學界多次推論都無法找到答案。「鯨豚擱淺,就差不多等於人類進加護病房。」曾鉦琮提到,鯨豚擱淺代表牠們已面臨生命危險,過往活體救援成功的比例僅10%,因海洋保育署成立及各項人力物力投資,近年救援成功比例已達30%,但在海洋大學退出海龜救傷計畫後,中華鯨豚協會目前成為北台灣最後的救援支柱,目前也正在籌備完善的海洋動物救援中心,希望大眾能多關心這些被人類所傷的動物,共同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
台灣中油選定觀塘港為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址 係經專業評估 遷移至台北港並不可行
有關環團召開記者會,再度質疑台灣中油公司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址選定作業過程,台灣中油表示,環團所提的問題,台灣中油已多次澄清,推動第三接收站最主要的目的,即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111年10月起運轉所需之天然氣,有其重要性及時程上的急迫性,且經專業評估自始至終就認為台北港建站方案不可行,絕無其他非專業考量及因素。台灣中油指出,從104年開始,台灣中油進行第三接收站可行性研究階段,將台北港、台中港及觀塘工業區(港)等可行站址納入評估,結果以觀塘港為最主要的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根據專業的評估,台北港方案完成工期無法配合大潭電廠新增機組所需供氣期程。另於環評階段,台灣中油再次針對台北港方案進行評估,並以在台北港三期用地、四期用地、南碼頭區及其遠期等用地建站進行評估,整個完成時程約需18年,就供氣所需時程緩不濟急,且新北市政府分別於106年11月8日及107年5月30日兩度來函,表達當地民意反對於台北港建站等意見,綜合以上兩階段的專業評估,第三接收站移至台北港建站方案並不具可行性。台灣中油進一步指出,推動第三接收站主要係為供應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111年10月起運轉所需之天然氣,以確保北部電力穩定供應,有其重要性及急迫性,台北港方案從可行性評估到環評階段的評估,皆認為時程上無法滿足台電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用氣需求,自始至終都未有變更,觀塘港在海象天候可滿足營運需求,且台灣中油已採行藻礁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不會對藻礁生態有顯著影響。在第三接收站現期施工及未來營運時間,台灣中油一定會善盡企業責任維護藻礁生態,秉持「環境永續」理念,落實「開發與保育,共創雙贏」目標,和環團共同愛護與關懷當地藻礁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