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疲勞
」嚴重打鼾、睡覺沒呼吸!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心血管風險
若有長期疲勞、白天嗜睡、淺眠多夢、嚴重打鼾及被另一半發現睡覺時呼吸暫停,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若未治,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例如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或中風。簡韶甫表示,此疾病好發在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之病人,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脾氣暴躁不易控制。大約25%的成年人有某種程度的睡眠呼吸中止障礙,睡眠呼吸障礙會造成白天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研究表明,患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此外,未治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例如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或中風。這種風險可能是由於睡眠期間心率和血壓的變化所致。睡眠呼吸中止症3種病因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中樞性、阻塞性及混和型三種。中樞性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起因於心臟衰竭。阻塞性肇因於睡眠過程中,控制呼吸道的肌肉張力降低,導致喉嚨變窄而影響呼吸。由於呼吸中止會導致血液中氧氣濃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嚴重失衡時會刺激腦部喚醒病人使呼吸次數增加以改善氧氣及二氧化碳失衡的狀況。許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睡眠呼吸異常,睡眠中斷頻率增加導致疲勞和白天嗜睡。混和型即阻塞型、中樞型兩種狀況結合的狀況。睡眠呼吸中止症如何診斷?要如何知道自己睡覺時有沒有呼吸中止呢?簡韶甫表示,臨床診斷可參考呼吸中止指數亦即每小時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呼吸中止指數每小時小於5次是正常,5-15次為輕度,15-30次為中度,30次以上為重度。進一步可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以診斷是否確實有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標準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患者需要在睡眠實驗室中睡一個晚上,至少記錄6小時睡眠期間的生理訊號。其中記錄腦電圖、肌電圖及眼電圖以區辨病患睡眠期別,並同時記錄打鼾聲音、心跳速率、呼吸氣流、胸腹起伏、血氧濃度、身體姿勢、腿部肌電圖等訊號偵測睡眠中發生的呼吸、肢體抽動或其他障礙。另外,可以使用家用監測設備來監測呼吸,血氧飽和度和心跳速率。如果醫生強烈懷疑中度或重度睡眠呼吸中止,可考慮此替代方法。睡眠呼吸中止症4大類治療針對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的目標是在睡眠期間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減低危險因子。有效的治療將消除睡眠障礙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正壓呼吸器簡韶甫表示,持續性正壓呼吸器—使用正壓呼吸器產生的氣壓以維持睡眠過程中呼吸道通暢。經過學習後,可以在家使用。佩戴適當的面罩非常重要,以免因舒適度不佳而減少治療的意願與效果。 減重減重對肥胖或超重的人非常有幫助。通過飲食變化,運動或手術治療來達成減重的目的。避免飲酒和鎮靜劑避免飲酒和鎮靜劑,酒精和鎮靜劑會加劇嗜睡,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同樣,服用抗焦慮藥或鎮靜劑入睡的人應與醫療保健提供者談談這些藥物對睡眠呼吸暫停的影響。手術對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的病人,手術是另一種選擇,手術也可以與其他非手術治療結合使用。包含重塑上呼吸道的結構、懸壅垂軟顎咽成型術、上顎及下顎前移術等等。所有外科治療都需要討論治療目標,預期結果和潛在併發症。醫師最後呼籲,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會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早認知並好好控制危險因子,不只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也可以減少長期的死亡率。
周海媚病逝/紅斑性狼瘡「致死率高達6成」 確診症狀曝光「11中4」就要注意
57歲港星周海媚猝逝,震驚各界。傳言指周海媚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對此有醫師指出,屬「自體免疫疾病」的紅斑性狼瘡除會攻擊全身器官,若合併瀰漫性肺泡出血症,死亡率可高達6成,然而該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需一段時間觀察及檢查才能確定。衛福部數據指出,全台截至今年7月約有25,400名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紅斑性狼瘡患者,且多為20到49歲女性。三總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也指出,該病的女性與男性患者比例達到9比1,育齡女性如有曬後的皮膚紅疹,且紅疹時間達2到3個月不退,形狀有如蝴蝶;每天睡醒感到手指或指關節疼痛僵硬,時間達30分鐘至1小時;非糖尿病患者但有不明的急性腎衰竭,就可能是紅斑性狼瘡。周海媚以《倚天屠龍記》的周芷若一角攀上事業巔峰。(圖/擷取自微博/周海媚工作室)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羅淑芬表示,約8成患者有臉、頸、手臂長紅斑症狀,許多患者也處於長期疲勞狀態,或有骨骼關節病變、血液系統異常、腎臟及心血管疾病等共病。有超過一半患者確診後10年內發生「不可逆器官損傷」,死亡率更達普通人2.6倍,其中又以感染、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為最大宗;急性腎衰竭、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也是該病引發的高死亡風險因子。周海媚生前曾駁斥罹患紅斑性狼瘡,但曾透露10幾歲時發生檢查不出病因的血小板低下昏倒,身上滿是瘀青,對此,台北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功深表示,紅斑性狼瘡初期確有血小板低下或貧血等症狀,其他徵兆要幾個月才逐漸顯現。但血小板低下原因繁多,要花時間觀察跟檢查才能逐步診斷。傳言指周海媚罹患紅斑性狼瘡。(圖/擷取自微博/周海媚工作室)醫師姜冠宇則指出,實習醫師期間曾遇過紅斑性狼瘡案例,病患家人照顧小女孩到心碎過程,讓他感嘆該病「容易冷不防發作,就離器官衰竭更進一步,這是照顧紅斑性狼瘡反覆發作病患家庭很挫折的原因」,並強調顏面的蝴蝶斑不能代表什麼,「危險在會攻擊腎臟腎絲球導致蛋白血尿,也會有血栓、血管炎、發紺(缺氧)、肺泡出血;視網膜也會被攻擊,是全部一起來的,也有中樞神經病變癲癇案例」。另據《美國風濕病醫學會》診斷標準,如以下11項中有4項符合,就要注意可能是紅斑性狼瘡:1.蝴蝶斑2.圓盤性紅斑3.光敏感4.口腔潰瘍5.關節炎6.漿膜炎、肋膜、心包膜7.腎臟病變,如蛋白尿或細胞柱體8.神經病變,如癲癇、精神異常9.血液學病變,如溶血性貧血、白色球血小板減少10.免疫學檢查異常:抗史密斯抗體(Anti-Sm)、抗雙股去氧核糖核酸抗體(Anti-dsDNA)以及抗磷脂抗體11抗核抗體(ANA)
三伏日來了「勿踩6禁忌」 靠三伏貼改善體質…方法大公開
時序進入「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第4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1個庚日,是一年中最熱的3天,也就是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除了有許多禁忌,也可以利用「三伏貼」來改善體質。2023年的三伏天為7月11日、7月21日、8月10日,為期大約30~40天,是減肥的好時機,不過《中國新聞網》指出,這段時間也有禁忌:※不開窗通風通風差的室內易引發中暑,較差的空氣品質容易致病,建議每天開窗通風2次以上,每次15~30分鐘。※空調對著吹對著空調直吹,會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椎問題。建議夏季空調溫度最好不要低於26度,吹空調時最好搭個披肩。※大口急喝水夏季人體出汗多,大口急喝水會使水分快速稀釋血液,加重心臟負擔。建議每次喝水約200ml舊足夠,少量多次補水。※過度喝冷飲適量冷飲可以解暑降溫,過度飲用的話,會導致胃黏膜下血管收縮,引發胃病。建議適量飲用冷飲,補水以溫開水為宜。※沖洗冷水澡冷水的刺激會導致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精神緊張等,建議洗澡水溫以35~40度為宜,時間不宜過久。※情緒不穩定高溫易使人心浮氣躁,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建議保持心平氣和,情緒激動時,可透過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來消除壞情緒。這段時間可以利用「三伏貼」改善身體。(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在天氣最熱的時節,使用「三伏貼」能夠大幅改善身體,是一種自古流傳的中醫療法,可以在身上敷貼辛溫、逐痰、疏通經絡的中藥,排除體內的陰寒,進而達到治療效果。一般人在醫師指示下,敷貼0.5~4小時,孩童則是0.5~1小時,每個禮拜建議敷貼1次,完整療程為夏季時間敷貼6次,到了冬天(三九天)也是敷貼6次,連續3年效果較好。至於三伏貼有哪些人適合?過敏族群,包括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身體虛弱族群,包括經常感冒、冬天容易手腳冰冷或畏寒的人;慢性症狀族群,包括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長期腹瀉、長年痛經、長期疲勞、舊傷經常痠痛。要特別留意的是,並非人人都適合三伏貼,孕婦、3歲以下孩童、皮膚受刺激容易起泡過敏者,就不適宜使用。不僅如此,還能趁三伏天「曬背」,以下這些人很適合:※寒濕體直,夜尿多、常跑廁所的人※性格冷漠、憂鬱傾向、做事常心有餘力不足的人※不能吃生冷食物,常常腹瀉※免疫力低下※關節骨骼怕冷酸痛※睡眠不安※有陳年舊疾的人不過,孕婦、嬰兒、紫外線過敏人群、空腹以及晚上沒休息好的人,都不適合曬。那麼什麼時候曬最好?把握早上8~10點、下午3點以後,避開中午12點到下午2點的時間。青年人曬2小時左右,中老年人曬1小時即可,初次曬背不必太長,可以從20分鐘慢慢增加。
沒運動卻全身痠痛? 醫曝「4大跡象」恐罹患纖維肌痛症
20多歲越南新住民武女士,因長時間頭痛及睡眠品質不好至醫院神經部就診,除原本就醫原因外,醫師也發現她表現全身筋骨的莫名痠痛。由於武女士平時除家務外,沒有搬重物等高強度活動,細問下發現該痠痛己存在許多年,曾經使用市售的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症狀,但效果不彰,而除了痠痛外,也有些許坐立不安的情形,需要伸展下肢及槌打小腿來緩解腿部的不適,尤其在靜止不動時及睡覺前特別明顯;經過問診及檢查後,確認罹患纖維肌痛症 (fibromyalgia)。女性較常發生 3個月以上肌肉疼痛伴其他症狀出現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部洪志憲醫師表示,在成年人中,約有2~6%的人罹患纖維肌痛症,並以女性為主,是神經科及疼痛科門診常見的疼痛疾患之一。其特徵是長達3個月以上的慢性廣泛性肌肉疼痛,並伴隨著疲勞、失眠和情緒低落,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失能。而由於痠痛的關係,病患的運動耐受性明顯會變差,甚至是一般的工作的勞力活動都受到影響。運動痠痛與纖維肌痛症不同 兩者差異一次看洪志憲醫師進一步表示,纖維肌痛症的病理機轉目前仍然不清楚,但纖維肌痛症的痠痛和運動所造成痠痛很不一樣;運動後的痠痛頂多持續出現數天,但纖維肌痛症的痠痛會持續3個月以上,甚至長達數年。市售的消炎口服或外用藥雖然能緩解運動後的痠痛,但對纖維肌痛症卻沒有顯著效果。乳酸堆積常被認為是運動後肌肉痠痛的重要原因,而高醫和中研院的共同研究發現,纖維肌痛症病患血液中乳酸含量較常人更低,代表該病的痠痛病因和運動性痠痛大不相同,可能與病患體內不正常的氧化壓力增加有關,而非運動或是乳酸堆積造成。無法根治僅有藥物控制 4大跡象快就醫洪志憲醫師提醒,除了慢性全身痠痛外,高達3到5成的纖維肌痛症患者也常有不寧腿症候群,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痠、麻、漲、癢、痛等不適感,而症狀會因活動或按摩而改善。目前,對於纖維肌痛症和不寧腿的治療雖無法根治,但可藉由藥物作有效的控制並明顯改善病患生活品質。洪志憲醫師建議以下對象可接受門診諮詢:1.長達3個以上的慢性全身性肌肉痠痛。2.近期無運動或體力勞動,但身體持續長期痠痛。3.肌肉痠痛同時伴隨有長期疲勞,睡眠障礙,頭痛,或是情緒低落。4.肌肉痠痛同時伴隨有不寧腿的現象。
30歲女「拉不乾淨」好困擾!醫一照宣判「冠軍癌」 這些警訊別再拖
最新國人十大癌症排行出爐,大腸癌已蟬聯15年榜首,一名30多歲女性近幾個月來總覺得「大不乾淨」,怎料醫師一查才得知年紀輕輕竟罹患大腸癌。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吳耿良提醒,若是出現血便、不明腹瀉、排便帶黏液等警訊,應盡速就醫檢查。吳耿良日前在臉書發文分享診間病例,一名30多歲女性幾個月來總覺得排便解不乾淨,因此就醫安排大腸鏡檢查,沒想到在「乙狀結腸」發現大腸癌。吳耿良表示,大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冠軍癌症,在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3,且患者逐步年輕化,「超過90%的大腸直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但近年大腸癌的發生年齡層有下降趨勢,門診中的大腸癌患者,已經往下發現在40到50歲、甚至30多歲的患者增加。」對此,吳耿良提醒民眾,若出現血便、糞便變細呈鉛筆狀、不明腹瀉、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帶黏液、下腹痛、便秘、不明原因貧血、長期疲勞和體重無故減輕等徵兆應盡速就醫,及早發現才能獲得黃金治療期;另外,包含具有大腸癌家族史、糞便潛血陽性及息肉切除等高風險族群,更是不容輕忽。
護理系學生「日兼3差」工作16小時 疲勞駕駛誤撞13歲少女
英國一名讀護理系的大二生,每日兼差3份工作,明顯導致自己身體處於長期疲勞狀態。而他在一次疲勞駕駛時,不慎開車撞死一名13歲的少女,目前被依危險駕駛判刑3年6個月有期徒刑。根據《Sky News》報導指出,這位名叫卡瓦侯(Gardene De Carvalho)的護理系大二學生,目前正在倫敦一家醫院實習,而他同時白天也在照護中心工作,晚上則是私人看護師,如此高強度的工作,讓他每日工作時間都超過16個小時。身體無法充足的休息讓他時常呈現疲勞的狀態。而他在一次開車時,原本是打算前往下一個工作地點工作,沒想到過程中他因為過度疲勞而昏昏欲睡,車輛就這樣偏離原本的行駛路線,最後就這樣直接撞上走在人行道上的13歲少女,少女也因此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急救後仍然不治身亡。根據警方調查指出,當時在調查卡瓦侯時發現,他在6月1日至6月29日這段時間,短短29天內的工作時數就達到440個小時,相當於平均每日工作時間15.17個小時,這其中還不包含通勤與上學、實習的時間。卡瓦侯的辯護律師也表示,卡瓦侯當時就是因為高強度的工作讓身體無法休息,在車禍發生之前已經陷入短暫昏迷,對於車禍發生一事並沒有記憶。最後法官判處卡瓦侯3年6個月有期徒刑,但考量卡瓦侯在審訊期間表現良好,過往紀錄也沒有任何異常,所以最後減刑16個月,判處卡瓦侯2年2個月有期徒刑,同時吊銷駕照4年。
華航機師起飛前昏迷不治 父控疲勞駕駛求償敗訴
35歲華航劉姓機師,執行華信航空從越南胡志明市飛回台中航班任務時,起飛前昏迷,送醫不治。劉父認為兒子疲勞駕駛、「超時工作」,導致積勞成疾猝死,求償250萬元。台北地院根據劉男生前值勤紀錄,發現並未超時工作,判劉父敗訴、還可上訴。劉父主張,兒子2006年9月進入華航受訓,2015年3月升任為正機師,2018年3月28日執行華信航空從越南返台的航班任務時,起飛前突然在機艙昏迷,急救仍宣告不治。劉父認為兒子長期輪值疲勞航班,身心無法負荷,法醫初步鑑定死因雖為心因性休克及細胞肥大,但家族中並無遺傳心臟方面疾病,更沒有親人突然猝死;鑑定結果也顯示,加重兒子死亡的原因為「肝臟腫大」等肝臟疾病,可知兒子猝死與長期疲勞有關,因此求償扶養費、精神慰撫金共250萬元。華航否認劉姓機師超時工作,指「飛航作業管理規則」規定,機師連續12個月法定總飛時限制為1000小時,而劉姓機師連續12個月累計總飛時為796.75小時,遠低於規定,且案發時,機組人員已依標準作業流程通報並實施急救,並無故意、過失或延宕之處。北院調閱劉姓機師生前值勤紀錄,認定華航指派任務未違反「飛航作業管理規則」,也符合「勞基法」規定;另依柯姓副機長證詞可知,華航設有疲勞回報系統,只要覺得疲勞,任何時間都可以回報請假,且機組員當下並未急救失當,判劉父敗訴。
當奴才有理!最新研究數據證明和動物接觸真能減少壓力
【記者/朱晨寧】和動物接觸可以減輕人們的壓力、還能回復自信,這類的「動物療法」一直廣受推崇,但,究竟對身體能有多好呢?華盛頓大學人類發展學副教授派翠西亞.班特利(Patricia Pendry)主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人們只要和動物接觸,就能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美國許多大學的學生,飽受課業壓力所苦。有些學校會提供學生和動物接觸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放鬆。派翠西亞知道「動物療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究竟多「有效」呢?實驗團隊隨機抽出249個學生,分成4組,測量唾液中含有的皮質醇(皮質醇屬於腎上腺分泌的激素之一,又稱為「壓力荷爾蒙」。分泌過多可能會造成高血壓、長期疲勞及持續頭痛等症狀)。分成4組的學生中,第1組實際和狗、貓及其他動物接觸10分鐘;第2組看別人和動物玩10分鐘;第3組看10分鐘動物生活的「直播」,最後一組僅告知「待會可以看到動物喔」,但讓學生在教室等了10分鐘。249位學生在早起時、實驗完成後的10分鐘及15分鐘後,都提到了唾液做為檢測,後來發現,只有第1組學生的皮質醇確實有降低。雖然只有短短和動物接觸10分鐘,但卻能明顯改善身體的狀況。雖然這次研究的樣本並不多,但也讓研究團隊確認此後研究的方向。未來也會朝著「接觸時間的長短是否也會有影響」的議題,來進行下一步研究。看更多↓↓2020東奧制服亮相 香取慎吾示範可拆式褲子台北暴雨陽台淹水 光良赤腳拿馬桶吸把通排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