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雲霓
」 鍾雲霓 痔瘡 醫師好辣 肛門 排便10天大一次便!女子怕胖「只吃1物」 醫師愣住:不吃哪有東西拉
據統計,全台有超過500萬人深受便秘所苦。大腸直腸科醫師賴依伶近日在健康節目中就曾透露,一名23歲女子就醫時自曝約7到10天才大一次便,嚴重時甚至得靠灌腸才能排便,讓她困擾不已。經賴依伶提問,才得知她因為怕胖,因此一天只吃一餐,吃的還是許多人運動後會喝的「高蛋白飲」,讓醫師聽了直搖頭。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大腸直腸科醫師賴依伶近日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名女病患因解便非常疼痛而求診,並透露排便頻率為7到10天才拉一次,有時還得靠灌腸幫助排便。經賴依伶提問,她才透露自己因為怕胖,一天只喝一次高蛋白飲,但液體蛋白質進入人體後容易被吸收,使得殘存的固體渣渣少之又少,一週下來根本沒什麼糞便,也因此解便異常困難。賴依伶說明,便秘者往往只想到先把大便大出來,卻鮮少檢視自己吃進的食物量到底夠不夠。她當下建議患者要增加進食,並且調整飲食內容。如果擔心變胖,進食順序可先從蛋白質、青菜開始吃,最後再攝取澱粉;此外,適當的運動也能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排便。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也曾在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說明,正常的排便頻率為3天一次至一天3次,只要一坐上馬桶能在5至7分鐘內上完都不算便秘;反之,若每天得坐在馬桶上等、每次排便都得擠5至7分鐘以上,用力到臉紅脖子粗,就算是便秘。鍾雲霓表示,曾有網友提問:「平時都有吃菜,為什麼還便秘?」鍾雲霓指出,壯漢和女性雖然食量不同,但驅動腸道所需的纖維量相差不大;女性受荷爾蒙影響,有時甚至需要更多的纖維。既然食量小、總蔬菜量吃不到那麼多,就要吃纖維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地瓜葉等綠色蔬菜更好。鍾雲霓還指出,青菜類的非水溶性纖維,是形成糞便蓬鬆的骨架;而水果類的水溶性纖維,則能幫助大便潤滑排出,因此蔬菜/水果採2:1分量攝取,是最佳的攝取方式。她進一步解釋,當發現糞便乾硬,甚至造成破皮肛裂,通常是缺乏水果類的水溶性纖維;若大便很水、很軟,腸道沒有驅動力,需要全身出力來擠,那麼一般是蔬菜吃太少了。
狂放屁就是大腸癌?醫揭真相:沒放才可怕 飄出「1氣味」快就醫
正常人都會放屁,但不正常的放屁可能是身體健康拉警報。醫師透露,每個人一天放屁的頻率大約是5至25次不等,平均15次左右,放屁是腸道暢通、活靈活現的表現,因此對於腸胃手術科醫師來說,最怕的反而是不放屁或是聞到有腥臭味時,就會很警愓,但一般人應該不太能分辨出來,還是養好健康習慣比較重要。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表示,每個人一天放屁的頻率平均約15次左右,放屁是腸道暢通、活靈活現的表現,所以對腸胃手術科醫師來說,最怕的是不放屁,假如做完手術後因腸道不蠕動或者被塞住,讓病人沒辦法放屁,反而讓人更擔心,但如果一天放屁25次以上,就有可能是腸道蠕動太快或太容易產生氣體。醫師提到,除了頻率外,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氣味,自己喜歡用「垃圾袋理論」來講解,就像壓垃圾袋時會飄出臭味,而袋裡裝什麼東西決定了它會多臭,「我們的腸子就好像垃圾袋一樣,如果裡面肉類、油類多,擱置的天數長,例如有人便秘好幾天下來,那屁一定臭到不行;但如果你多吃纖維質,排便暢通、常常清倉,相對就不會那麼臭。」至於哪些臭味是警訊?鍾雲霓指出,對醫師來說,聞到有腥臭味就會很警愓,但一般人應該不太能分辨出來,所以別瞎猜,還是養好健康習慣比較重要。醫師說明,40歲以下都不是大腸癌高危族群,所以民眾發現放屁很臭時先別嚇自己,放屁太臭大多是吃得不對、腸道菌種改變而已,吃多一點纖維質就會改善。鍾雲霓提醒,假如是中年以後,平時明明放屁不多,吃得又很正常,排便習慣卻突然改變,很常出現便秘或腹瀉,再加上無痛性地血便,這些警訊綜合起來就要注意。醫生強調,「說到底,放屁臭不臭、大便臭不臭、排便鮮血還是暗血,都只是大腸癌診斷時的間接參考,老生常談的還是定期檢查。」
「蹲式馬桶」助排便? 醫曝2姿勢:對順暢度確實有幫助
忙碌的現代生活,讓不少人有便秘困擾,坊間傳聞「蹲式馬桶可以幫助排便」。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直言,糞便質地不硬、但排便需要費力的朋友,改變排便姿勢,可以間接改變乙狀結腸屈度,對排便順暢度確實有幫助,但排便是腸道蠕動加腹部、骨盆、肛門的協調運動,絕對不只靠肛門施力。鍾雲霓在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表示,腸道蠕動順暢與否看的是飲食,充足的纖維質可以讓糞便在腸道裡旅行時直飛,不用轉機、不怕誤點、不必糾結,運動可以強健骨盆腔與腹部肌肉,讓糞便最後一哩路直奔月球。鍾雲霓指出,若3天才排一次便,但每次都是一有感覺、上馬桶5-7分鐘就暢快完成,這樣的腸胃很通暢、很棒,而每天排便,但每天都要在馬桶上坐個半小時,臉紅脖子粗出力,或大出來的總是刮著肛門痛的羊屎便,這叫便秘,「排便順、排便穩定,對肛門處的拉扯和衝擊少,肛門自然而然不會因為拉扯鬆弛膨脹,也自然不會有痔瘡問題,所以重點真的不是在用甚麼形式的馬桶。」鍾雲霓提到,糞便質地不硬、但排便需要費力的朋友,改變排便姿勢,可以間接改變乙狀結腸屈度,對排便順暢度確實有幫助,可以試試坐姿排便改成蹲勢,或坐姿時墊個矮腳凳、稍微彎個身幫助出力;另外,吃青菜是老生常談,再度提醒有排便困擾問題的人,儘量吃烹煮過的菜,而非生菜,儘量吃深綠色帶粗葉帶梗的菜,而非淺色口感細嫩的菜葉。鍾雲霓也點出,排便時,骨盆腔肌群、腹部肌群、橫膈肌群,都一起加入這個精巧複雜的運動之中,然而缺乏鍛鍊,腹部、骨盆肌肉都將失去彈性和強度,這些都加重便秘不順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一再提醒大家運動的重要,容易便秘的朋友,可以試試每周3次快走、慢跑或騎自行車30分鐘,就可以有效促進排便,不想快走,拉長距離的散步也會有幫助。
男狂放臭屁半年以為痔瘡作祟 醫一摸:馬上開刀
一名60歲的中年男因為長達半年都放臭屁,以為是痔瘡作怪,沒想到就診發現腫瘤,需要緊急轉院開刀。醫師表示,放臭屁可以多吃蔬果,如果還沒改善再就醫,而她也教辨別方法。醫師表示,放臭屁可以先多吃蔬果。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在節目《醫師好辣》說,之前她遇過一位60多歲病人,來說想要開痔瘡,因為痔瘡不但讓他出血,還會放臭屁。鍾雲霓聽了疑惑,因為這邏輯有點怪。男子家人說,這半年來真的太臭了。鍾雲霓說,這聽起來很荒謬,但半年都很臭也是一種警訊,可能有東西爛在裡面。鍾雲霓談到,幫患者做指診,肛門進去接近直腸處,就有一個直腸癌腫瘤,手拿出來,上面還都是血水,和一些爛爛的分泌物和黏液,之後就幫患者轉診開刀,幸好及早發現,沒被腫瘤吃穿到腹膜炎才來。鍾雲霓提醒,如果親友放屁變臭,先多吃蔬果半個月到一個月,因為這樣腸道益生菌自然篩選變好,屁味也會變淡,如果有改善那就知道是吃的不夠健康,下次注意養身就好。鍾雲霓指出,如果做了這些努力,1、2個月還是那麼臭,那代表身體有問題,不要拖很晚才就醫,有一點警訊就要檢查。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台灣近年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例增加,而大腸直腸癌的人數已超過肝癌,而2成患者是遺傳,8成是和生活習慣和飲食有關,其中每年有5000人死於大腸直腸癌。
醫揭「使用肛門超過18年」就會長痔瘡 坐馬桶勿超過8分鐘
面對私密部位生病,不少人都難以啟齒,至於痔瘡有無癌變可能,也是許多民眾擔憂的問題。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指出,痔瘡是肛門血管、軟組織老化的現象,一旦使用肛門15年到18年以上,必定出現第一級痔瘡。她也提醒,痔瘡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不會變成癌症,平時就應做好4方面的保養,包括穩定排便、攝取蔬果、規律運動避免久坐馬桶,且從排便開始到結束切勿超過8分鐘。鍾雲霓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指出,痔瘡是肛門血管、軟組織老化的現象,只要不是剛出生的嬰兒,嚴格來說所有成人的痔瘡一度起跳,可依痔瘡生長位置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而大部分就診的病人,9成都是混合痔。她也提醒,一旦發現疑似症狀,千萬不要放任不管,由於老化的血管、軟組織不會自己回春,但能從維持生活作息、飲食的調整裡著手,避免它常常腫起來,但不要奢望它會不見。鍾雲霓透露,疑似罹患痔瘡的症狀包括:一、肛門口腫痛異物感吃一點點燥熱食物,甚至天氣變化、排便或稍微累一點,肛門口就腫痛或撕裂痛得不得了,且在每次排便完都得花時間在廁所裡清洗、在馬桶上推擠。這猶如在屁股上裝個小爆彈,讓人時時不安。二、出血即便是軟便或放屁時也會帶著血水,大多不痛,但有時因為糞便磨破痔瘡而潰瘍,帶來痛感;甚至是改變姿勢或行走、跑步時,出現痔瘡摩擦出血的情況。長期慢性痔瘡出血,極可能帶來慢性貧血的問題,若超過三個月請不要輕忽它。鍾雲霓表示,若想預防痔瘡,平時就要多加保養、避免傷害肛門,包括「肛門血管需要穩定排便,避免經常便祕、腹瀉」、「攝取適量的蔬果」、「讓血管維持彈性,需要規律的有氧運動,跑步、跳繩、快走、游泳」、「避免在馬桶上久坐滑手機、看書,大個便從開始到結束大概5分鐘到8分鐘就該起身來了」。此外,鍾雲霓說明,痔瘡的分級涵蓋:第一級、只要是成人,使用肛門15-18年以上,就一定會有輕微一度痔瘡,所以請把它當作正常生理現象。第二級、痔瘡組織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但排便後會自動縮回肛門內。第三級、痔瘡組織掉出肛門外,必須用手推,才能塞回肛門內。第四級、痔瘡組織卡在肛門口,塞不回去,造成持續異物感與不適。
便秘不是吃高麗菜 醫曝「這4種菜」達雙倍纖維質量效果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少人都有便秘困擾。對此,醫師分享,除了運動,切莫忘吃蔬菜,比起高麗菜、娃娃菜,想要達到雙倍纖維質量效果,可以考慮吃空心菜、菠菜。外科醫師鍾雲霓在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指出,你不動,腸子就不動,缺乏運動,肌肉量、協調性和力道都會不足;排便是骨盆腔肌肉與腹肌協調而成的動作,倘若腸道本來就運轉順暢,那肌肉的角色就會少一些,但若是哪天腸道不順、肌肉協調性與力道又不足,坐在馬桶上出力半天白努力,就是可能的結局了。鍾雲霓表示,腸子靠的是自己一套的自主神經系統,不靠運動你喚不動它;另外運動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但以能稍微快步到有點喘、心跳有點加快、能激發血液循環為佳,像是早一、兩站公車站下車散步回家等,運動的目的除了增進循環,還有增進肌力,所以自己動絕對比別人幫強上千萬倍。此外,她也提到,切莫忘了吃青菜,就算食量小,腸道需要推進的纖維質量可不會少,而同樣吃一份蔬菜,要達到雙倍纖維質量效果,可能不能吃高麗菜、娃娃菜、萵苣,而是要找空心菜、菠菜、花椰菜、地瓜葉等。至於喝水,鍾雲霓建議,可以試試調整水份來源從仙草、愛玉、石花凍、洋菜凍來,晶凍類的水份,留在腸中被回收的機會,又比水慢些,有機會替大腸內的糞便保水。
醫師被迫推銷「私密處整形」! 60歲患者淡定回應讓她超尷尬
外科醫師鍾雲霓日前在節目上分享,自己過去曾被老闆要求推銷高價整形項目,還會安插「護理師」當作眼線觀察她是否有幫忙推銷,若被發現沒有幫忙,下班就會被老闆約談,讓她直呼壓力很大。外科醫生鍾雲霓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表示自己過去曾待過一間診所,將痔瘡治療與私密處整形併在同一個項目,並要求她只要客人來治療痔瘡,就一定要向對方推薦私密處整形的方案。鍾雲霓表示,因為痔瘡是「硬需求」,病人會有感受上與疾病上的問題,私密處整形則是有選擇性的,決定權取決於客人,但當時老闆就堅持只要她有穩定來看痔瘡問題的客人,都要向對方推銷私密處整形,還會安插眼線監察她是否有積極幫忙推銷,如果沒有,就會在下班的時候被老闆約談。她表示自己的老闆還會安插「護理師」當作眼線觀察她是否有幫忙推銷,如果沒有下班還會被約談。(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她更表示,先前她曾遇過一名患者,聽到她推銷完私密處整形後僅淡定的回應「醫生,我60幾歲了,真的沒有在用,陰道緊實我真的不在意。」讓鍾雲霓當下尷尬不已,直呼卡在病人跟老闆之間真的很兩難。
肛門癢是太愛乾淨?外科醫曝「私處清潔5觀念」 蹲馬桶勿超過這時間
肛門診療雖然相當令人害羞,但為了自身健康,如果身體不適還是盡早就醫為佳。外科醫師鍾雲霓透露,有患者詢問「我上廁所都有用純水濕紙巾擦拭乾淨,洗澡也確實清洗,肛門搔癢不確定是不是痔瘡的問題,要如何判斷呢?」因此她特地整理出有關肛門和私密處清潔的5大觀念,提醒民眾多注意。請由前往後擦,勿由後往前擦 這一題男性朋友比較沒有問題,可以幫女性朋友留意。女性生理上,肛門和「陰道-尿道」是鄰居,由後往前擦,會增加將糞便中的細菌往前帶到尿道周邊的風險。 這一題的延伸是,有些女病人痔瘡長期脫垂、甚至將內黏膜翻出肛門、終年濕黏,這時候易感染就不是往前往後擦的問題,是痔瘡該考慮處理的問題。 濕紙巾再好的也可能不適合你/妳 真的不要太愛乾淨,尤其肛門癢起來時,一定不要用任何私密處洗劑、肥皂或沐浴乳去洗,因為越洗越乾,越容易讓皮膚受傷,濕紙巾或濕式衛生紙非常方便,但如果使用了一陣子之後,感覺肛門癢了起來,請認真考慮它可能不適合你。再好、再天然的成分都可能引起某些人過敏。不管濕紙巾成分多麼的滅菌、多溫和都可能不適合,癢起來的時候請仔細觀察、切莫自己騙自己,想濕擦又怕濕紙巾不合適時,衛生紙沾點水,可能是另一種選擇。癢起來,先想到「皮膚太乾或洗太乾淨」,而非不乾淨 不少病人本來有過敏性鼻炎或異位皮膚炎等過敏體質,到了換季或天氣較乾的時候,肛門就會癢起來,一癢就讓人錯聯想不乾淨,於是掉入過度清潔、越洗越癢的循環裡。肛門處的皮膚很像稚嫩的嘴唇,本來就該有點濕潤、有點油脂,如果你不會覺得嘴唇髒而反覆用肥皂或紙巾磨洗,請不要這樣對待肛門。感覺肛門特別癢的時候,如廁後,用溫涼水洗、輕輕按乾,避免皮膚傷害;清潔後可以上點凡士林、替肛門皮膚表面補點油。蹲坐馬桶上的時間勿超過5-7分鐘 有時,上廁所姿勢的調整就可以幫助你在7分鐘內順暢排便。與其坐在坐式馬桶上等半天,不如墊一個有高度的凳子在腳下,讓腸子轉彎時的曲度被拉直,會比較好排便,這有點像蹲式馬桶幫助排便的概念。排便越順暢,肛門就越不會有腫脹、異物、脫垂的症頭,痔瘡肛裂的問題自然而然不藥而癒。另外,千萬不要迷信自己一定要跟別人一樣每天排,一天三次、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的,自己的節律自己掌握,千萬別為了追求跟別人齊頭式的排便頻率而蹲坐馬桶。總要出力,就是便秘,請注意蔬果攝取 沒有便意,而且持續好幾天沒排便時,可以多攝取容易帶動便意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藉由纖維增加糞便體積來刺激腸壁,有效幫助排便;有便意,但糞便硬、無法排出時,則要改為多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增加糞便內含水的膠狀成份,也供給腸道好菌足夠的養分來全力運作,有效軟便。大便很硬不是肛門的問題,是腸子製造不出好糞便的問題;要腸子製造好糞便,吃的東西就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吃錯了食物、排出了難排的硬便後,又把千錯萬錯推給肛門。
排便肛門流血是痔瘡還是肛裂 醫示警「3特徵」恐是罹癌 :毫無疼痛感
「醫生,我大便出血、屁股好痛,會不會死掉啊」,有時民眾見到肛門出血症狀,就會擔心是不是得了重症,根據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在粉專分享的病例,一名患者因為痔瘡發作,流出暗紅色血跡且出現頭暈,就醫檢查卻沒有貧血,於是求助醫師是怎麼一回事,據鍾雲霓表示,最常見的排便出血原因有3種,其中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出血可能為惡性。她表示,當出現無痛排鮮血、排便習慣改變,應立即就醫。該如何分辨出血病因,醫師這樣說。(圖/翻攝自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臉書)鍾雲霓醫師近日在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指出,最常見的排便出血原因不外乎為「肛裂、肛門破皮;痔瘡出血;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出血」,前兩項為良性出血,最後則是惡性出血。至於是否能以血色區分病因,鍾雲霓醫師表示,「自己很難分啦!出血時都嚇死了,到底有誰能冷靜分析,又有誰能不要自己騙自己」?鍾雲霓接著說明,要如何分辨是肛裂、痔瘡還是癌症,其實仍有跡可循:1.肛裂、肛門破皮出血鍾雲霓提到,肛裂、肛門破皮出血在於排便時帶著傷口撕裂疼痛感,滴血在馬桶裡或擦拭時染在衛生紙上。建議可先觀察2週左右,配合多泡澡或肛門周邊多沖熱水,可能會滴滴答答幾天後痊癒。另外,有些人天生肛門緊、易肛裂,較不容易有痔瘡脫垂問題,對於這類族群,更高量的纖維質、維持更鬆軟濕潤的糞便為主要保養策略。肛門多半會隨著歲月越用越鬆,因此她也提醒勿慌張,只要比他人更注重排便健康,就有機會自行改善。2.痔瘡出血痔瘡出血特點是不會痛的排便出鮮血,量有時大甚至「小血柱噴射」,伴隨多多少少肛門腫脹異物感,這種出血最終演變會是不管軟、硬便都出血,但排便稍軟仍比較能繞過這坨皮薄餡多的血球。當發現出血太頻繁、每個月來一次,或每次量都染紅整座馬桶,擺著流久了會導致慢性貧血需就醫。3.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出血鍾雲霓呼籲,45至50歲後,請考慮做大腸鏡檢查,這檢查並非年年要做。一般大腸黏膜長息肉需6至8年、息肉變壞需2到3年,若做過第一次正常,往後3到5年檢查一次即可,甚至正常一陣子後再拉長年限至5至8年一次,可免除罹患大腸癌的疑慮與風險。一般來說,.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出血特點是無痛的排便出鮮血,連肛門異物感、疼痛感都沒有,若加上平時排便順暢卻變得常腹瀉,要小心有惡性可能,千萬不能拖,務必立即就醫。
她皮膚詭異發白…昏倒住院40天 檢查驚知罹患大腸癌末期
盛夏的陽光是不少女生的大敵,深怕白皙的皮膚一曬就回不去了。但一名多年來「全身詭異發白」的年輕女子,在突然昏倒並住院40多天後,竟在被醫師診斷為嚴重貧血的同時,得知自己罹患大腸癌3到4期,讓女子一時間難以置信。醫藥記者洪素卿在節目《醫師好辣》表示,這名年輕女子多年來一直保持膚白如雪的肌膚,讓朋友們羨慕不已,直到一名友人發現她「連嘴唇、眼睛結膜都很白」才察覺有異,但女子當時認為「女生貧血很正常」而不以為意,直到某天聚會時突然昏倒,才驚覺身體真的出狀況。洪素卿指出,女子被診斷出血色素不到6,遠低於正常值12至16,並得知罹患嚴重貧血的同時,被醫師告知之所以貧血,是因為大腸癌的關係,且病情已來到3至4期。洪素卿表示,女子皮膚保持白皙的真相,可能不是保養得宜,而是糞便一直有潛血,血液流失導致血色素很低所產生的錯覺。(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來賓外科醫師鍾雲霓則補充,糞便潛血檢查就是「檢查沒有看到血的」病徵,檢查結果如為陽性但平時都沒發現異狀,也「不要當是檢查錯了,這個精準度很高」。洪素卿也表示,曾聽到醫師抱怨「台灣人真的很怪」,政府都已提供50歲以上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還是常遇到陽性者堅持是痔瘡破裂而拒絕回診。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也說,通常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多數患者會出現輕微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明顯改變(排便頻率、糞便形狀、糞便量)、血便、體重快速減輕以及貧血乏力等,民眾若出現以上「自覺症狀」應提高警覺、盡早篩檢,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穿肚臍環2年沒清潔 《麻辣鮮師》女星摸到「黑色硬塊」嚇傻
老一輩的人常說肚臍不能亂挖,但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如果沒有定期清潔,可能會累積很多髒污。藝人林利霏年輕時曾穿肚臍環,後來因為懷孕拿掉,之後就沒再理會那個洞,結果污垢累積了2年,變成一個「黑色硬塊」,還飄出濃烈的臭味,讓她超崩潰。林利霏在節目《醫師好辣》透露,自己20歲的時候因為跟流行,就穿了肚臍環,她被告知一個禮拜不要碰水,於是乖乖聽話,等時間過了才去玩水上活動,結果就發炎了,甚至已經流膿,只好去看皮膚科。沒想到,吃了醫師開的藥還是沒效,她便回去找店家,店家認為她的體質不適合穿肚臍環,建議拿掉,但是她堅持,後來擦了飾品店老闆的「神奇藥水」,結果用完就痊癒。林利霏肚臍2年沒清潔,污垢竟變成一大塊。(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林利霏直到懷孕,肚子愈來愈大才把肚臍環拿掉,之後也沒有去理會肚子上的孔,大概2年沒有去清潔肚臍,某次洗澡卻摸到肚子中間有個「硬塊」,她用手一擠,竟擠出黑色的污垢,而且味道臭到她受不了,從此養成每天清理肚臍的習慣。到底肚臍需不需要清潔?外科醫師鍾雲霓指出,大概一周一次就可以,如果平常都沒有清潔的習慣,至少一個月一次或一季一次,頻率不是重點,重點是不要讓污垢累積太多,否則在進行清潔的時候,很容易把皮膚刮傷。另外,清潔的方式也很重要,一定要用凡士林或抗菌藥膏做潤滑基底,清完後若覺得黏膩,可以再用沐浴乳清洗即可。
清洗菊花4禁忌曝…熱水沖也NG 醫師揭「殘留味道很正常」:不是髒
現今私密處用品種類繁多,個人皆可依照自己需求選擇產品,但使用時還是須參照注意事項,以免造成身體不適。外科醫師鍾雲霓提醒,其實肛門不適合用熱水、肥皂、沐浴乳及私密處洗劑清洗,但也不需要過度恐慌,只要平時有認真清潔,就算殘留些許異味,也是正常現象,千萬不要執著洗到沒味道,否則可能會受傷。鍾雲霓日前在臉書透露,「肛門的皮膚很像稚嫩的嘴唇,本來就該有點濕潤、有點油脂,如果你不會覺得嘴唇髒而反覆用肥皂或紙巾磨洗,請不要這樣對待肛門。天冷的時候油脂少,少洗點;肛門只適合溫和擦拭或水洗,且受傷、搔癢時,只能用溫涼水洗,不宜過熱,局部可使用凡士林做基礎保濕。」醫師提到,「不要執著洗到沒味道,水洗後還有點肛門腺的味道是正常,真的不是髒」,如果肛門有搔癢症狀,可以隔著衣褲以冰袋冷敷,或者用飲用水淋濕衛生棉、將濕衛生棉放入冷凍庫,取出後做夜間冷敷使用,少摩擦、多按壓;注意濕式衛生紙的成份可能不適合你,用再好的藥膏或濕式紙巾成份,都有人會過敏。如果越擦越癢,考慮一下它是否不適合您。」鍾雲霓提醒,「有些患者因為長期痔瘡脫垂,造成肛門內黏膜外翻,將腸內濕黏的腸液沾染在肛門四周,引起潮濕、破皮、搔癢等症狀。這些痔瘡引起的肛門搔癢,常常需要至門診與醫師討論,徹底解決痔瘡問題,才能除卻搔癢的根因。」醫師建議,內褲最好以棉質為主,「主要理由在於它好洗、透氣、纖維細,高貴不貴,不過它洗久了會起毛球,所以穿了十年的棉內褲在你覺得肛門癢的時候,可能就是短纖維端都翹起來成為搔癢毛鬚,請考慮換掉它。」
2寶媽狂出血以為痔瘡 檢查摸到「50元硬幣」爛肉:是癌症
身體有任何小毛病都不能輕忽!一名人妻產後長痔瘡,出血是家常便飯,因此沒有太在意,但後來出血太頻繁,在老公的強迫下到醫院檢查,沒想到不是痔瘡,而是癌症。外科醫師鍾雲霓在《醫師好辣》透露,一名47歲女性病患,自述生完2個小孩後,自知有痔瘡,「有時候腫一下,有時候出血一下,她覺得不以為意」,但是2年前開始出血頻率變高,有次還沒沖馬桶,老公進去梳洗,看到馬桶的血嚇傻,「怎麼會這麼多」,感覺不太正常,於是強烈要求她來看醫生。女病患來看診時還是嘻皮笑臉,「這應該沒什麼,反正就是痔瘡」,並透露最近常拉肚子,認為是拉肚子太頻繁,痔瘡才會出血,「有一點不一樣,但好像也差不多」。醫師觸診發現手指沾到血有黏液的感覺。(示意圖/翻攝自pexels)鍾雲霓做了初步檢查,發現女病患的痔瘡沒有大到容易出血的地步,「像我們這種臨床,一做進去的時候,發現痔瘡沒很大,反而我們會害怕,想說到底出血從哪裡來」,肛門鏡退出來的時候,飄出一股血的腥臭味,手套沾到的血有點黏液的感覺,她覺得不對勁,於是將手指往直腸更深的地方探,結果摸到一個50元硬幣大小的爛肉,「大概8、9成就是大腸癌」。鍾雲霓提到,女病患後來轉介到醫學中心,確診罹患大腸癌,但其實在初期開始出血的時候,如果有到門診檢查,說不定在息肉狀態下就可以發現,只要手術摘除就可以,而不會演變成癌症,需要截腸子,又要做化療。
「少喝水、運動量不足」造成痔瘡 醫曝9成便秘女性應注意問題
肛門所承受的重力影響自遠古時期人類直立起身時,就一直比起四足爬行動物還多,痔瘡這個血管受重力拉扯而老化的疾病則是人類直立的代價。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則透露有幾個原因會加速痔瘡生成。鍾雲霓醫師在臉書粉專透露以下數個原因,會加速痔瘡生成:1.排便不穩定,腹瀉或便秘2.缺乏運動,血液循環差、肛門提前老化3.腹壓增加,舉凡懷孕、肥胖因素她提到,不穩定的排便習慣,無論是腹瀉或便秘,都是引起痔瘡的原因。現代人生活繁忙、飲食習慣不當,纖維攝取量不足,適合肛門的是鬆軟香蕉狀的糞便,而缺乏纖維質的糞便乾硬,會撐拉肛門。易腹瀉體質的病人糞便稀水,會向下衝扯肛門,都是不好的糞便狀態。便秘在醫學定義上是大腸排除糞便的速度過慢,但並不要求每天排便,只要1天排便3次,到3天排便1次,或1週有排便3次都是可以的。但若1週排便少於3次,就符合醫學上定義的「便秘」,若是整週都未排便,則定義為「嚴重型便秘」。10大常見的便秘兇手 。(圖/翻攝自臉書/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而女生一生之中有便秘問題的人高達9成,主要是因為女性荷爾蒙波動時,容易引起腸胃蠕動變慢,加上喝水太少、蔬果攝取不足、運動量不足,甚至油脂攝取不足,都會造成便秘。醫師也表示,理想的排便頻率為至少3天排便1次,且大便不乾硬。嚴格來說,便祕不算疾病,但便秘會造成腹壓升高,長期便秘就必然會導致痔瘡產生。最後她提醒,雖然肛門只會越來越老,但有保養的總是老得慢!為了避免肛門提早老化、痔瘡提早找碴,有些好習慣從平日就該注意。也希望大家能養成最基本的腸道保健,避免痔瘡3原則:多喝水(每天2000到2500cc)、多吃蔬果、多運動。
送機車當成年禮兒當晚被撞飛 父痛心做「這決定」
【編輯/王德蓉】日前一名家境清寒的少年,在18歲生日當天,收到爸爸辛苦打拼買來的機車當作成年禮,沒想到當晚就發生車禍,造成少年心臟撕裂送醫急救。外科醫師鍾雲霓在《醫師好辣》節目上分享,一名家境不太好的弟弟,爸爸在他18歲生日當天買了一輛機車送他,弟弟當天晚上就和朋友騎車出去玩,沒想到卻在巷口與車輛對撞,造成心臟撕裂傷,一路CPR進醫院。鍾雲霓表示弟弟有非常大的心臟撕裂傷合併心臟膜填塞,急救過後,生命跡象依舊不穩定,鍾雲霓向爸爸解釋,繼續做CPR只會讓心臟傷口更大,出血更多,對弟弟不是好事,爸爸聽完後站在床邊,不發一語。外科醫師鍾雲霓在節目上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故事。(圖/翻攝Youtube)最令鍾雲霓印象深刻的是,後來這名爸爸對他說「醫生你講的我全都知道,這件事來得太突然,我昨天買了一台機車給他,看著他開開心心跟朋友出去,今天再見面時是這個樣子。」更心痛表示「我沒有辦法放棄他」之後,弟弟的生命跡象再次不穩定,爸爸痛心決定簽下「不急救」同意書,回想當天,鍾雲霓表示自己當時還太年輕,沒辦法跟爸爸多說什麼,並感慨的說「爸爸內心一定很內疚做不急救的決定,當時應該和爸爸多說一點,其實做這個決定是送弟弟能夠順利去當天使。」看更多↓↓精通足球、滑板、跳繩 網紅狗擁3項世界紀錄圍牆畫得像馬路 網友:晚上直行就飛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