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
」 中鋼 鋼鐵業 鋼鐵 沛波電子 台股AI發威唱旺半導體 台綜院:電力景氣連6個月亮黃紅燈
台灣綜合研究院於今(21)日發布10月電力景氣指數,報告顯示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18%,隨著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及新興科技應用的持續擴展,半導體業需求穩健成長,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已連續6個月維持「揚升」的黃紅燈,顯示經濟與產業活動穩定復甦。台綜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10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18%,電力景氣燈號續亮連續6個月維持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台電高壓以上用電方面,10月整體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69%,其中製造業用電成長1.48%,服務業用電成長2.62%。台綜院今天同步發布10月經濟預測,估10月經濟成長率為1.7%,維持穩定成長態勢。主要產業表現方面,台綜院分析,半導體業需求受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推動,10月用電量成長3.6%,電力景氣燈號連續6個月顯示「揚升」的黃紅燈。電腦、電子與光學製品業部分,台綜院表示,該產業在5G、雲端與AI技術需求推升下,10月用電量成長3.8%。伺服器訂單持續增長,抵消了部分手機接單減少的影響,整體景氣呈現向上復甦。台綜院說明,鋼鐵業受到美國降息後鋼價波動及中國大陸鋼材低價競爭壓力,10月用電量成長為負1.9%。不過,在第四季營建旺季帶動下,鋼鐵業景氣有望逐步改善。台綜院表示,化學材料業因國際終端需求回升動能不足,採購趨於保守,生產動能低迷,10月用電量僅小幅成長0.6%,景氣燈號維持在「衰退」的藍燈。
挑戰三萬點1/台股川普當選慶祝行情 「這個時間點之後……」半導體股再前進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當選,全球股市最大不確定因素排除,台股從11月初開始提前反映慶祝行情,8日收盤23553點。面對川普2.0明年開新局,台股將如何行?CTWANT採訪多名重量級分析師董座,他們皆認為挑戰新高24416點將屆,三萬點可望在2025年見曙光,有多頭總司令封號的國泰投信董座張錫更喊出,台股將邁向三萬點且「不用預設高點!」台美股有高度連動性,今年美國大選更是牽動大盤走勢。台股在AI浪潮助攻下,今年一路走高,7月11日創下歷史新高24,300點,川普13日中槍後,台股也從高點墜落,隨投票日逼近,川普民調領先,市場跟著提前反映,大盤從11月1日的22780點起漲,六個交易日漲了773.89點,8日收在23553.89點。川普6日當選美國總統重返白宮前,川普一席對台半導體關稅政策發言,牽動台股大盤拉回,「可以看到投資人也在調節部位,先部分的獲利了結。」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川普勝選後,台股短期可能大幅震盪,直至2025年1月20日就職前仍瀰漫不確定因素,「當新總統要執行的政策方向較明確與底定時,台股的反應即會更加明顯。」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預測台股將邁向三萬點。(圖/CTWANT資料)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接受CTWANT採訪時具體指出,「2024年會先過24000點,到明年第一季會挑戰24416點歷史新高,一路走升到第四季的26000點。」至於何時會來到3萬點?陳奕光說,「就這幾年了!」「要走到30000點,單看台積電的加權指數的貢獻的話,股價要漲到1500元。」陳奕光並進一步分析,「回歸基本面,台股上市櫃公司今年的獲利將創新高直逼4兆元,明年還挑戰4.3兆元,AI趨勢不變,半導體、電子業、機器人AIOT等連結應用面、比特幣等相關硬體設備等,皆受惠。」資深證券分析師杜金龍也認同台股補升點挑戰24416點之外,還預測到「2025年就會走到3萬點,甚至還會持續到33000點、38000點……。」他補充說,AI會至少讓台股五年之內好,看看台積電都漲這麼多,還會再攀升的。華南投顧董座儲祥生則告訴CTWANT記者,「川普當選後到明1月就職的這段期間,台股會有一段慶祝行情」「現在百業情況仍遭,唯有AI強,就看NVIDIA財報,先過了24416點再說。」他認為從 25000點往30000點,若高估台積電的貢獻點,股價升漲超過本益比22倍,「還是要看看川普就任後的政策,美國的通膨變化。」台積電的獲利表現與股價漲幅,將為台股挑戰創新高的關鍵。(圖/記者黃耀徵攝)台股能否順利挑戰24000多點,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從川普選前公開談話,整理出重點包括「增加半導體關稅、取消美國廠補助、要求台積電增設廠、支付更多國防支出、中國大陸台商供應鏈移轉、降美稅有利美國內需」等,對台股中的半導體、電動車個股影響較大,而在軍工、航太類股、美國內需股、工業機器人、石化、鋼鐵業等,則是利多產業。黃文清分析,半導體今年已漲多,目前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等處於高檔震盪,原物料像是台塑、中鋼等石化鋼鐵相對抗跌,金融股則為穩盤工具,進可攻退可守,受惠降息開啟循環,有利壽險投資債券市場,對於富邦金、國泰金、凱基金、中信金等具有大型壽險公司的金控股是利多,「市場也在關注富邦金股價何時來到100元大關。」至於到2025年春節過年前,投資人還可關注那些題材?黃文清建議,受到燃用油價跌,且是賞楓、滑雪、過節的旅遊觀光旺季,航空、觀光、餐飲股等受惠;新藥製藥研發等生技類股在各類股輪動中也會因臨床試驗等結果揭曉而有表現;且看好消費性類股進一步上揚,包括紡織、自行車、運動休閒類股。
雲林飼料廠事故3死…1人是低收入戶「家人失依靠」 資深鐵工到職2個月喪命
雲林虎尾再興飼料廠昨(4日)發生重大工安意外,4名修繕工人搭乘限重2人的吊籃,準備進行倉儲屋頂修繕,豈料上升至6公尺的半空時,吊車吊臂突然斷裂墜地,釀成3死1傷。其中,50歲郭姓死者是低收入戶,全家靠他維持生計,如今發生事故,家人頓時沒了依靠,經濟狀況陷入困頓。這起工安意外除了郭男,還有57歲來自高雄的柯男,剛到雲林租屋不久;以及家住斗六市的61歲陳男。另外,家住林內鄉的55歲劉男原本昏迷,但經過搶救後清醒,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職安署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調查指出,承攬修繕屋頂的鋼鐵業者只有幫4名工人保團保,並未有勞保,已違反勞保條例,而工人也沒戴安全帽、綁安全帶,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且超過吊籃的限重,將對鋼鐵公司、起重機工程行各開罰30萬元,並勒令停工。意外造成3死1傷。(圖/翻攝自記者爆料網)據悉,郭男是家中主要經濟支柱,父母健在、妻子懷有身孕。面對家庭劇變,當地里長將向雲林縣夜市慈愛會請求幫助,讓郭男一家未來能度過難關、夜市慈愛會監事、虎尾鎮代主席陳明聖表示,將會向慈愛會申請,希望能夠全額補貼郭家喪葬補助,至於後續會視情況協助。針對意外,陳男妻子透露,老公從事營建相關工作數10年,在這家公司僅2個多月,沒想到會發生意外,因為擔心成年的兒子情緒起伏太大,到現在還不敢讓他知道。
徵收碳費房價漲15%? 彭啓明怒了:這謠傳很不道德
近期有報導稱,不動產業者說如果徵收碳費,會讓房價漲5到15%。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28日在臉書發影片表,對象不含營建業,這謠傳是不道德的事。彭啓明說,他要強調碳費讓房價漲5至15%是不道德的事,目前只有針對鋼鐵業與水泥業,根據費率,占整個房價不到1%,房價因此上漲也不可能發生,想藉此造成綠色通膨是不對的。環境部也重申,經過該部與內政部試算及評估,碳費徵收對房價影響非常有限。環境部說明,現階段碳費徵收對象並不包含營造業及不動產業。從房價結構來看,碳費實際上可能會影響的是其中的營造成本,僅占房價的15%至35%,而主要受碳費徵收影響的營造原物料包含鋼鐵製品、金屬結構、建築組件、水泥及其製品等,約占營造成本的31%,再經過計算鋼鐵及水泥相關製品的碳排放量後,評估碳費對房價的影響不到1%,也與內政部所進行評估的結果非常相近。環境部補充,碳費費率審議會在訂定碳費費率時,也會綜合考量國際碳定價實施情形、我國產業競爭力及衝擊等相關影響。雖然碳費費率還在審議中,但本(113)年7月5日所召開的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已經有針對不同的碳費費率進行模擬評估,分析結果顯示,在每噸100元到1,000元的費率情境下,對國內生產毛額(GDP)影響為0.02~ 0.18個百分點,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影響則是0.01~ 0.12個百分點,也可得知徵收碳費對整體經濟及物價影響都不明顯。環境部強調,國內不動產業者不應在沒有科學證據的背景下,藉由碳費徵收的議題哄抬房價,民眾如果有發現明顯惡意炒作的相關情事,也請撥打減碳專線(02)2322-2050或以電子信箱netzero@moenv.gov.tw告知環境部,該部將轉交給相關單位來進行查處。
川普投顧3/去中化產業成主流但降息恐成「警鐘」 專家:近期多觀察少操作
台股驚跌兩周,「大家會覺得川普上任好像會對股市不利,但其實他是對別的國家企業不利,對他自己的企業是很有利,因為他會減稅、保護生意,所以對美股來說,川普上任以後,『川普投顧』會重新開張!」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在7月25日的記者會上說。事實上,美股在7月26日的確全面起漲,加上7月底一連串的重量級科技股財報周,台股29日回神,開盤漲回300多點,但收盤時卻只剩小漲45.28點,而8月1日剛漲400多點收復季線後,2日就爆殺千點,收在21638.09點,創下史上單日收盤最大跌點。永豐投顧提醒投資人多觀察、少操作,或是轉到波動小的個股,近期變化頗多,美國總統選舉決勝遠在11月,不急於布局。統一投顧也表示,川普的政策方向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短線上容易出現震盪走勢。川普在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曾當過美國總統,儘管他引發了很多問題,但在他任內採取減稅、貿易戰、減少藥價干預,以及支持石化能源產業政策,也有不少受惠類股。川普在7月27日舉行的「Bitcoin 2024」大會上更表示,會讓美國成為「地球的加密貨幣首都」、「比特幣世界強權」,並希望比特幣能在「美國挖掘、印製並鑄造。」川普也承諾2024若當選總統,公司所得稅率會從21%降至20%,可為企業每年減稅達數十億美元,對當地企業是利多;也有媒體整理出來,台灣業者在川普任內,其實也有不少大漲股。第一名是世芯-KY(3661),在川普任內漲了2717%,第二名金麗科(3228)漲了1470%,第三名國巨(2327)漲了907%。川普若當上美國總統,法人看好對軍工股是利多,漢翔、雷虎、龍德造船等被點名。(圖/黃威彬攝)法人也預期台股將有5大產業將受惠,包含科技、傳產、軍工、生技、鋼鐵。在科技業,法人點名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正基(6546)、正文(4906)、啟碁(6285)、家登(3680)、金麗科(3228)、矽力-KY(6415)等8檔個股。傳統產業有4檔,包括聚陽(1477)、儒鴻(1476)、巨大(9921)、美利達(9914);軍工產業有4檔,包括漢翔(2634)、亞航(2630)、雷虎(8033)、龍德造船(6753);生技產業有4檔,包括康霈(6919)、保瑞(6472)、藥華藥(6446)、美時(1795);鋼鐵產業有2檔,包括榮剛(5009)、精剛(1584)。選這幾檔科技與傳統類股,大部分是因為這些公司在「去中化」方面頗有成效、或以美國市場為主力;而軍工和鋼鐵業受惠於戰爭、航太題材,而生技業者則是在美國當地有生意往來。不過孫明德提醒,像是川普不支持綠能、較偏向支持傳統能源,所以台灣最近在跟拜登政府做相關政策生意的重電類股族群,有些股價甚至超越台積電,但萬一川普上任後政策轉向,可能會受到影響。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提醒要注意金融問題。(圖/報系資料照)還有一個就是他的減稅,「減稅對債市不利、對股市有利,」孫明德說,企業降稅獲利提高、股市表現會好,但政府財政支出會出現更大的赤字,債務風險也會提高。孫明德也特別提醒,「降息不是喜訊,而是警鐘!」因為降息是有利於債市、對股市的刺激不強,反而讓大家開始居高思危,逢高出脫股票,這是今年下半年要特別注意的,「美國宣布降息未必是經濟下滑的開始,可能是金融市場變動的起點。」孫明德說,要特別關注金融業,今年上半年我們的臺幣弱、股市高,所以每一家金融公司都賺大錢,但若下半年剛好相反,股市表現不好,川普啟動「弱美元」導致新臺幣開始走強的話,對金融業來說,就要面臨巨大風險。中國信託投信表示,去年以來美國大型科技股漲幅驚人,但基期已高,近期投資人風險意識增強,開始出脫獲利部位,加上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漲多的科技股率先回檔,建議投資人可分散布局降低波動,例如有降息利多的債券ETF,或是逢低買進月配型的高股息ETF,減少股市大幅回檔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首富的浪漫3/「黃仁勳概念股」滿天飛 六月股東會老闆們開口必提關鍵字AI
對於台股6月大飆客的「AI+人型機器人概念股」的投資妖風,業內人士與投資界的態度卻相對保守,「短期要看到巨額收入貢獻不太實際」,「趨勢是對的,但時間線可能過於樂觀」,但6月股東會旺季中「萬物皆AI」,各界都在關注誰是下一檔飛天妖股。最先搭上人型機器人,就是今年3月輝達GTC大會背板亮出英文LOGO名稱的所羅門(2359),這間成立於1973年,自電子零組件代理起家,逐步擴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公司,股價從當時的39.85元一路起漲,不管投資報告如何踩煞車,都擋不住飆勢,6月28日開盤沒多久就漲停收在166元,短短3個月已經漲超過400%。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去年來台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已讓AI伺服器相關概念股漲一波,今年更是雨露均霑,他不但親自到AI伺服器、AI PC等供應鏈站台,6月2日到台大演講時,背板更加碼點名了43檔供應鏈好朋友,果然演講第二日的台股就大漲,其中39檔收紅、14檔個股攻上漲停,平均漲幅5.2%。綜合統一、兆富、元富與台新等四大投顧看法,43檔中點名台積電、廣達、鴻海、聯發科、台達電、緯穎、創意、欣興、廣運、微星等十檔,列為輝達供應鏈中的優選標的。被黃仁勳點名後,所羅門股價已在3個月內漲了400%。(圖/報系資料照)統一投顧總經理廖婉婷表示,輝達供應鏈可分為GB200、Rubin、機器人等三大亮點,其中GB200、Rubin相關族群長線看好;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說,須觀察個股的評價面是否有潛在成長空間,目前看來H100相關供應鏈會是最快可以看到實質貢獻的族群,下游組裝廠有望在下半年受惠並挹注營收。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被點名的台廠中,獲得輝達挹注營收的貢獻比例會有大小差異,在個股的選擇上,投資人可以由籌碼面來觀察法人動向,具法人買盤背書的個股比較安全。有趣的是,這波漲最多、網友熱度最高的所羅門,不在投顧的青睞名單內,以財報狗的數據為例,就提到他「自由現金流5年內有3年為負」、「營業現金流對淨利比5年內有3年小於70%」,甚至「2023Q2、2023Q3、2024Q1 獲利主要來自業外」等多重風險。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7日在股東會後表示,將持續與輝達強化合作,2024年各事業族群中AI視覺營運成長幅度較大,不過AI視覺相關產品占整體營收少,也未透露實際數字;所羅門員工也跟CTWANT記者介紹,視覺智能取放系統 AccuPick 是一種以AI為核心的系統,讓機器手臂能夠挑選隨機或未知物體,「其實我們不做機器人,比較像是軟體公司。」慧友入列「黃仁勳概念股」以來,股價創17年來新高。(圖/報系資料照、業者提供)下一個明顯的妖股就是安控廠慧友(5484),自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入列「黃仁勳概念股」以來,股價更連飆九支漲停板,6月3日時在28.35元,28日收在74元,持續創下17年來新高,是近期台股大黑馬,但也被外界發現這家公司過去在紅色供應鏈低價競爭下,2017年開始虧損,甚至在2021年還需減資彌補虧損。不過因搭上黃仁勳概念與AI實在「太香」,6月啟動的各家股東會,不少公司都開始將自己與AI做連結,就算自己不提、小股東也會問,AI赫然成了飆股關鍵字。光是20日一天的股東會,除了原本就是電子業的宏達電(2498)和威盛(2388),觀光業的雄獅(2731)、鋼鐵業的燁輝(2023),還有石化業的台塑(1301)都提到要搭上AI熱潮,引發網友熱議「萬物皆AI」;就連前一日的遠東商業銀行(2845)股東會,副董事長徐旭東也說,「現在每個企業都要發展 AI,因為 AI 的潛力很大,目前只是剛開始發展,光是遠東銀已有 101 個 AI 應用展開,最快的 2 年內就會發展成熟。」真可說是沒有AI就落伍了。
股匯雙殺「台幣貶破32.5元」逼近33大關 台股也沒了2萬點
台灣股匯市16日雙殺,台股一早開盤暴跌552.70點,跌幅2.70%,跌破2萬點,最低來到19,894.51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破32.5,最低貶至32.56,逼近33大關,市場熱議關注點是520元總統就職前後,而現今央行調節匯市力道是否會加大,更成為關注焦點。今天上午10點,準閣揆卓榮泰召開記者會公布第三波內閣人事,財經部會皆換新人,經濟部長為延攬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數位發展部長為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黃彥男,國發會主委為資誠創新諮詢公司前董事長劉鏡清,金管會主委為政治大學保險系教授彭金隆,國科會主委為南台科技大學校長吳誠文;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為前立委、前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受到美股下跌影響,道瓊工業指數跌幅248點,那斯達克下跌290點,台股16日開盤就一路往下跌,財經部會新任首長人選出爐之後,台股曾一度回升到2萬點,不過,不到半小時,跌破萬九,午盤來到19,894.81點,下跌了554.96點,跌幅達2.71%。美股修正,台股也跟著沒了二萬點,台積電下跌21元,來到785元,跌幅達2.61%,技嘉、緯創、廣達、鴻海、微星等跟跌,金融股也下跌,做散熱板的尼得科超眾(6230)這一檔漲停187元,三商壽(2867)也漲到6.01元。至於崇越(5434)股價受到董事長入閣消息影響,股價跟著起漲,11點一度漲破5%,最高來到265.5元,午盤來到254.50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同步下跌,一早以32.40元開出,一個小時候貶破32.5元,創近8年盤中最低價位;由於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從30.68元貶值到32.56,貶幅達5.77%,對於進口訂單較多的鋼鐵業、能源業等較不利,而相對其他亞洲國家來看較低,日圓、韓元、泰銖的兌美元匯率貶幅超過6%~9%間。
電價漲完碳費又來 工商團體:「衝擊企業民生削弱經濟」盼暫緩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22日決議,4月起電價平均調幅約11%,而碳費費率審議會議則在26日啟動,將討論明年收取的碳費費率方案,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三三會等多個工商團體特別發新聞稿,希望政府能與產業充分溝通,未取得共識前不要貿然實施,否則會影響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影響最大的包括水泥、鋼鐵、塑化、造紙及光電產業,恐因成本增加而被迫減產或解僱員工,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表示,電價調漲方案出爐後,估算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將調升至2.03%。工商團體表示,可以理解電價需合理反映成本,但如果已經漲了電價、又要再付一筆碳費,可能衝擊企業營運與民生,削弱整體經濟復甦力道。工商協進會表示,在萬物皆漲、經營成本變高的情況下,政府應該提供更完整的配套措施,訂定暫緩或延徵碳費之條件、避免重複課徵相關環保規費等,確保企業維繫既有競爭力,並審慎控制通膨與物價穩定。工業總會也表示,開徵碳費前應針對不同費率進行產業衝擊影響評估,各部門凝聚共識前,不應倉促決定碳費徵收期程與費率,應讓企業有足夠時間準備因應對策,藉此減緩對社會經濟的衝擊。因為當排碳有價化,部分成本可能會轉嫁到消費端,恐引發綠色通膨。三三會先前也提出,希望讓碳費課徵與國際規範接軌,避免業者已付了一大筆錢,但產品出口至國外仍需繳納碳關稅,造成重複負擔問題。工總也表示,環境部應儘快完備我國碳邊境調整機制,讓徵收碳費與我國碳邊境調整機制同時實施。碳費設計除考量減碳功能,也應兼顧國際貿易的公平性及一致性,工總表示,不能因為徵收碳費導致產業喪失競爭力,像是鋼鐵業冶金用煤及焦炭、水泥業石灰石,其排放量應予以免徵,避免面臨國際不公平競爭。而碳費費率應先低後高、分階段滾動檢討,避免初期對產業造成過度的衝擊。倫敦政經學院曾評估碳費的影響,若課徵碳費每噸新台幣300元,會減損一年GDP的0.32%以及造成物價上漲0.62%。工總也提到,許多廠商早在2005年即參與工業局溫室氣體自願減量,進行投資設備汰換及製程改善,環境部設計碳費配套制度時,應一併考量廠商先期投入自願減量的成果,因為後續的減碳效果只會越來越困難。
電價4月喊漲!民生用電最低級距恐漲5% 「這類用戶」漲最兇
電價調漲箭在弦上,台電表示,燃料成本影響電價甚鉅,電價調整係為適當反映合理成本,過往皆因應不同情境適度調整,如2006年至2013年就調漲過5次,共計調幅達48.49%。台電強調,近年在台電同仁努力下,供電狀況穩健提升,早已不再缺電,備轉容量率已可維持在6至10%的穩健情況。為維持穩定供電使命,也會努力爭取政府補助,並針對未來的燃料成本和電業營運成本充分說明,以利電價費率審議會綜合考量。根據經濟部研擬方向,產業用電方面,會依產業別用電情形做不同幅度調整,其中年用電量逾50億、連2年用電成長調幅最高,如半導體業等,但會排除連2年用電衰退產業,如面板、石化、鋼鐵業;另一方面,用電衰退不滿10%者減半調漲,用電衰退逾10%漲幅最低考量民生用電最低段電價幾乎未曾調漲、甚至降價3次,為讓330度以下電價回歸合理,並減少分戶規避高段電價投機行為,此次擬不分級距全面調漲,最低級距調幅最多5%,最高級距調幅約1成。台電補充,過往民生電價121至330度部分也在2008年度連續調漲2次,並非從沒漲過,而120度以下幾乎未曾調漲,還曾調降3次,導致現行單價每度1.63元比20年前的2.10元還低,偏離成本甚遠。針對外界關切民生電價調漲影響,台電表示,即使假設此次330度以下調漲5%,對於用戶來說每月僅增加34元(120度以下增加9元、121~330度增加25元),且近年國內電價方案也已盡量細緻化,有效穩定電價和控制物價波動。台電表示,2023年國際燃料價格雖有回穩,但仍處於高檔,發購電燃料成本已連續兩年高達6千億以上,與俄烏戰爭前約3千億的燃料支出相比,增加超過1倍。台電承擔減緩通膨的政策任務,在穩定物價方面扮演「消波塊」的角色,抵擋輸入性通膨。對於有立法委員認為應以政府增資填補虧損,台電澄清,增資並非補貼,增資部分為政府投資台電規劃的「穩定供電建設方案」,無法用於填補台電虧損;台電也將努力爭取政府補貼,以讓累積虧損不再擴大。至於部分委員質疑台電媒體採購成效,台電表示,台電每年透過各種不同媒體進行宣導,期望透過多元的媒體通路,向各個不同的目標群體傳達訊息,並每年滾動檢討規劃適當之宣導方式,以促進社會溝通。
荷包守不住! 4月恐迎來「水電雙漲」
事隔近一年,傳出電價將於4月再調漲,另外自來水價格恐怕也會提高,形成「水電雙漲」情形;對於大量用電、用水的企業也需準備新的節約能源措施。電價2023年4月才調漲過一次,不過近日傳出今年4月恐再調漲,連同自來水的價格也可能跟著提高,而通膨下恐怕會讓這次形成「水電雙漲」」的狀況,除了民眾經濟壓力愈來愈大之外,連大量使用水、店的企業恐怕都要擬定新的節能措施。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受訪的飯店行銷公關就表示,多年前酒店就設置了5台要價近2百萬的雙效熱磊,節水電可以高達40%以上。就連用水量大戶游泳池都可以將水回收再利用,經過處理作為灌溉澆花,或是花園蓄水池。不僅如此,飯店水龍頭也在房內的浴室水龍頭加裝省水設備,另外也呼籲續住旅客可以減少毛巾及床單的換洗,減少用水來增加環保節水的觀念。除了飯店業,其他用水大戶包括電子業、鋼鐵業、紡織業以及水泥,其中像是台積電因為用水量大,也是用水大戶,台積電強調,廠房系統用剪浪、增加廢水回收等等的節水措施。據報導,目前國內民生用戶每月用水量50度以下,每月費用落在200元至300元左右,占台水用戶數92%,目前已研議針對低用水戶,不漲反降,調降幅度可能超過2%;超過200度、1000度到4000度的用水量大戶,目前占台水用戶8%,用水量占比高達40%到50%,未來如果拉大級距價格,用水量愈多繳費越高。不過根據數據顯示,台灣水價是世界第三低,水費也將近30年沒有調漲,而台水在2023年時虧損43億元,該如何讓水資源達到最有效運用、符合經濟效益,仍得審慎評估。
4年砸766億改善空汙 環團批「減量目標過於保守落後」
環境部24日提出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並加強管理重要汙染源,從高處遠眺台北市區,遠方籠罩在一片茫霧中。(圖/中國時報范揚光攝)為改善空汙,行政院近日核定「第二期空氣汙染防制方案」,包括環境部等9部會及國營事業將在4年內投入766億,目標在2027年全國PM2.5可達每立方公尺13微克、中南部區域每立方公尺15微克,臭氧8小時紅色警示站日較2019年改善80%等目標。但環團指出,WHO(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即提出PM2.5應小於每立方公尺5微克,政府核定的減量目標過於保守、落後,且北、中南部目標不同,中南部民眾情何以堪。根據環境部空汙報告指出,2022年全國細懸浮微粒手動測站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2.4微克,各汙染物的全國年平均濃度亦均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持續改善中,僅有臭氧不降反升。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張順欽表示,第二期的改善重點為PM2.5及臭氧,前者的問題集中在中南部、11月至4月等,後者挑戰為氣候暖化、背景濃度上升抵銷改善作為等,中央政府未來4年將編列116億元預算、國營事業650億元預算協助改善。張順欽指出,將透過盤點可行前瞻技術,推動與產業減量協談,強化定期檢查及認證管理、鼓勵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港區防制、營建工程、農業露天燃燒、河川揚塵及民俗活動會透過各部會專案管理,同時加強台中電廠、中龍鋼鐵、興達電廠、中鋼公司及中油公司減量,並強化空氣品質不良季節應變能力。二期方案的目標為全國平均達到每立方公尺13微克,中南部每立方公尺達15微克,但更希望各測站都能達到13微克的目標。「目標太保守及落後」,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說,全國的13微克目標過於保守,而每立方公尺15微克是2012年訂定的空氣品質標準,但中南部卻要在2027年才能達到,更是落後,此外臭氧前驅物的VOCs減量目標過於保守,鋼鐵業等高汙染行業標準也太寬鬆,應加大步伐及力道。台灣健康空氣行動盟召集人葉光芃則批評,WHO(世界衛生組織)於2021年提出PM2.5應小於每立方公尺5微克,現在還用這樣的標準就是在危害人民健康,且去年空氣品質較前年惡化,改善就說是環境部的努力,空品不佳就說是天氣的影響,令人看不下去。至於外界關切的空汙費,張順欽也說,將針對固定汙染源季節性費率增加有害物種,調整減免額度、增列減免項目;移動汙染源則擬提供汙染較低的燃料浮動式調整費率,營建工程類則會提供自主減量減免。
全球鋼市春燕真的到 中鋼集團訂單滿滿
進入10月後鋼鐵景氣逐漸復甦,不僅鋼廠強力拉抬價格,訂單及出貨量也增加,例如中鋼10月、11月的出貨量皆超過預期目標,價格也逐漸向上提升,價量俱揚讓業者相信鋼市春燕真的來了。今年前三季由於景氣不振,鋼廠普遍慘淡經營,原本預期第二季春燕將至,孰料美國聯準會無預警升息,打亂鋼廠客戶備貨的節奏;進入第三季後業界再度認為春燕要來了,結果大陸經濟欲振乏力,金九銀十轉眼成泡影。第四季鋼市復甦原因。熱軋盤價明年1月齊漲復甦春燕連放兩次鴿子,第四季終於不再當放羊的小孩,美國主力鋼廠在汽車工會罷工結束後開始強力拉抬鋼價,熱軋價從10月迄今每噸大漲逾400美元,歐洲鋼廠同期熱軋行情每噸上漲超過80美元;亞洲鋼廠也陸續加入提價的行列,大陸三大鋼廠明年1月盤價全面調漲,國內龍頭中鋼明年1月熱軋每噸漲500~700元、第一季季盤棒線及鋼板每噸皆漲800元。業界人士表示,全球鋼價漲勢確立,鋼鐵市場復甦的春燕真的來了!不過若是價漲量未增,也只是有行無市,但這次鋼市回溫可是有憑有據,以中鋼為例,該公司自10月起的出貨量都超乎預期,子公司中貿、中鴻同樣訂單接滿滿,甚至外溢到明年1月,也給中鋼底氣「不接利潤低的訂單」。復甦連中下游也有感不同於今年前幾次上游漲價,中、下游卻無法雨露均霑的「上肥下瘦」局面,這次鋼鐵業復甦連中下游業者也有感,例如直接受惠的單軋廠訂單就暴增,鍍面、烤漆廠業績也開始成長,就連冷了一整年的螺絲扣件廠,近期也開始有急單出現。業者分析,鋼鐵的原物料煤、鐵價格都維持在高檔,使得鋼價至少有下檔支撐;根據世界鋼鐵協會預估,明年全球鋼鐵需求量將年增1.9%、約3,460萬噸。此外,由於通膨趨緩、升息循環將告一段落,各國際組織對於明年全球經濟多看好,也有助於全球鋼鐵需求增加。鋼鐵界人士表示,鋼市悶了整整一年,總算迎來復甦的契機,明年若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可以趨緩甚至結束,戰後重建的鋼鐵需求更可能拉高不只一個檔次,屆時不僅傳統碳鋼產品,甚至連一直低迷的不銹鋼產品需求都可能出現。
睽違15年!中鋼擬買回15萬張庫藏股 最低價16.98元
中鋼(2002)周五(3日)召開第18屆董事會第8次會議通過議案,並公告再度祭出庫藏股15萬張,買回期間自11月6日起至明年1月5日,買回價格區間訂為16.98至37.26元。執行價格視市場實際情況而定,公司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將繼續買回,並強調買回股份目的為轉讓給員工。中鋼過去曾分別於2001年、2005年及2008年實施庫藏股保障股東權益,此次為事隔15年再次執行。董事會周五除通過買回庫藏股,也通過前三季財報,合併營收新台幣2749.32億元,歸屬母公司淨損4.35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03元。該公司指出,近兩、三年來受到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中國封控影響,衝擊全球經濟發展,造成股市震盪、也影響國際鋼市需求復甦不如預期。此次執行庫藏股,係因掌握經濟復甦趨勢並評估時機已成熟。展現公司對於鋼鐵市場未來發展深具信心及維護股東權益的決心,同時期望激勵員工士氣,努力共創佳績。中鋼進一步解釋,通過執行買回庫藏股1.5億股(15萬張)案,每股買回區間價格訂為16.98元至37.26元,完全依照金管會公布的庫藏股疑義問答集當中建議公式計算。上限計算方式,採董事會決議前10個營業日平均收盤價24.03元、董事會決議前30個營業日平均收盤價24.84元,平均收盤價為兩者取高的150%,即37.26元;此次買回庫藏股下限標準為周四(2日)收盤價的70%,即16.98元。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早前公布2024年全球鋼鐵需求最新預測報告,指出鋼鐵業各項利空皆已反映,不利因素開始消退,需求谷底已過,復甦勢頭隱約浮現,明年鋼鐵業榮景可期,需求將溫和增長 1.9%,中長期仍屬樂觀。
台綜院8月EPI電力景氣續亮黃藍燈 「製造業開始出現轉向訊號」
台灣綜合研究院21日發布8月EPI電力景氣指數,8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0.92%,不過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再度呈現「轉向」的黃藍燈,顯示製造業已經開始出現轉向訊號,但國際經濟前景不明,各界所關注的半導體業,對景氣展望仍抱持著審慎保守的態度。台綜院表示,8月全國產業用電量成長率負0.92%,受到去年第四季國際燃煤價格達到高點,汽電共生業者大幅減少發電量,所以去年8月自用電量年減幅達近三成,創下歷年最大跌幅;然而在自用發電低基期及近來國際煤價回穩,7月起汽電共生自用電量年成長翻轉為正,8月預估將有2位數成長幅度,致使全國產業用電量跌勢大幅收斂。其中8月台電高壓以上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衰退2.9%,製造業用電減少2.92%,服務業用電減少2.67%。不過整體製造業已經連續四個月用電跌幅縮小,電力景氣指數續呈轉向的黃藍燈,半導體業部分,則是因為全球景氣趨緩,終端需求復甦慢於預期,而在AI熱潮帶動伺服器需求增加,以及消費性電子新品推波助瀾下,8月半導體業用電量成長率雖然小幅成長3%,但記憶體、晶圓代工、晶片通路等電子產品接單減少,8月出口訂單也減少,顯示半導體業未來景氣走向仍是要保守審慎。數據也顯示,光電材料、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等電子業,以及塑橡膠製品、鋼鐵業及機械設備業等,用電成長表現皆優於上個月,推升經濟成長微幅向上。預測 8 月經濟成長率為 2.2%,且上修 7 月份經濟成長率為 2.0%。IDC先前預測,全世界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在2023年,將年減13.1%至5188億美元,要等到2024年才會恢復成長,預計能年增20.7%,回升至6259億美元。
風電貴森森3/離岸風電正當紅 外商強勢壓境本土廠難出頭
2016年蔡政府上台後,在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20%的目標政策下,風力發電也是重要發電來源之一,不過相較之前台灣風力發電主要集中在陸上風電,蔡政府對於離岸風電的推動力道更為加大。以建置成本而言,離岸風電多了海洋到陸地這一段電路輸送,加上海底打樁更深,成本遠高於陸域風電,每1MW是陸域風電的一倍以上。但離岸風電機組的發電容量數倍於陸域風電,一般陸域風機的裝置容量平均每支為3MW左右,而離岸風機目前已可達每支10MW以上,若以提高再生能源比率為前提,推動離岸風電確有其必要性。行政院於2017年6月在行政院第3551次會議通過「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106-109年),規劃「先陸域、後離岸」策略,逐步推動風電設置。預計在4年內達成風力發電累計1334MW設置量,並建立中長期治本措施,優化設置環境,進而達成2025年6.8GW(陸域1.2GW、離岸5.6GW)的設置目標,希望藉此促進能源多元化及自主供應,並帶動內需與就業。台灣確實有很好的發展離岸風電的條件,因為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offshore的資料顯示,全球前20大最好的風場,台灣海峽就佔了16處。而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問題,其實也是跟一開始發展陸上風電一樣,缺乏技術,只能由外國廠商來主導。儘管蔡政府有所謂的風電國產化政策規劃,但是深究台灣的產業狀況,能夠做到國產化目標的,其實只有部分領域,例如基樁、水下工程等,這些是台灣既有產業已經有基礎的,像是鋼鐵業,就可以延伸下去做,至於關鍵的風機等,就不是台廠可以吃得到的,還是只能靠外商。離岸風電因為裝置容量高、發電量大,成為再生能源中不可或缺的來源。(圖/台電提供)隨著政府積極推動離岸風電計畫政策,自2013年經濟部公布第一階段「示範風場」起,2018年完成第二階段「潛力場址」遴選、競價作業,至2019年底海洋風場全面完工商轉,並於2021年公布「區塊開發」選商機制,宣告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正式步入第三階段。第三階段將分三期核配風場,每期共配發兩年的裝置容量共3GW,每家業者最多獲配500MW,本階段第一期預計於2026、2027年完工併網。「官方有所謂的風場規劃,在規劃的建置容量中,分配給數家廠商來建置風機,但是官方所做的事情,就是分配,但是其他需要的作業,像是環評、行政流程等,還是由廠商來處理,在同一個風場裡,大家各自做環評,這其實有點難以理解,同一個環境做出來的環評會有差異嗎?如果有,那也很神奇,但你要接政府的案子,就是要做環評。」風電廠商告訴CTWANT記者說。風電廠直言,國產化的目標是很好,但是就目前的環境來看,外商挾豐富的經驗,一定會比台廠強,只是最近的狀況也可以看到,一個風場所需要的資金龐大,都是需要銀行專案融資,在沒有做出來完整的財務模型之前,銀行是不可能會貸放的。而國內銀行能不能、願不願意支持台灣廠商,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碳焦慮上身3/碳盤職缺400筆綠領新貴年薪上看百萬 14家顧問公司電話被打爆「排隊到明年」
「自前年起有碳交易議題、碳盤查需求出現,各家顧問公司電話被打爆了,要找人去公司稽核,現在排隊到明年」,節能科技公司顧問師林建志表示,他是北科大能源與冷凍空調系碩士,10年來專注能源議題,而他碳盤查顧問身分是時下最夯的綠領人才。打開求職網站,碳盤查、碳中和、低碳、淨零、負碳排、Net Zero、減碳等相關職缺高達400筆,「高級碳盤查顧問」年薪百萬以上,甚至沒有經驗也可以先從月薪超過3萬元助理做起。104人力銀行表示,環境永續已成顯學,外銷導向特別留意品牌要求碳排放量,加上歐盟將在10月試行碳關稅,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類都能協助企業推行永續相關政策,且因在新興階段,職務企業還在摸索人才樣貌需求,超過一半以上職缺不限科系,只要準備相關證照例如ISO 14064、ISO 14067、ISO 50001、ESG相關證照,或熟讀電力轉供方案、研究市場綠電用戶名單,就有機會成為綠領新貴。台灣去年鬧乾旱,今年又頻傳突降暴雨;太劇烈溫室效應造成極端氣候影響日常生活。(圖/爆料公社)「在這波碳盤查熱潮之前,對碳排的做法停留在統計、研究」,如今需求猛然上升,林建志已跑遍全台灣百家公司、對上百座工廠進行碳排稽核,半導體、鋼鐵、金融、紡織、食品等各行各業的工廠都去過。面對台灣上百萬家企業的碳焦慮,台灣目前有14家民間與法人查證稽核機構、預計今(2023)年底將有18家,碳盤查這塊業務大餅可說是嚴重供需失調。「由於預期使用者(客戶)都是要求1年1次碳盤查,每家工廠每年都要進行碳盤查,銀行分行、超商店面也是」,林建智透露碳盤查是一個需求成長穩定的市場,這方面稽核人才嚴重不足。他挑案子做,就連大型連鎖超商通路都婉拒,「時間有限,而且那多是數據整理」,儘管身為搶手的綠領人才,他更要空出時間儲備下階段成長能量。要能自行接案碳盤查,先要在查證公司取得「主導稽核員證書」、環保署「查證稽核員資格」,現在許多學校或機構開設碳盤查相關課程或講座,不過最重要是實務經驗,用做中學方式逐步考取執照,畢竟溫室氣體在各行各業作用大不同,林建志舉例,「溫室氣體在其他行業是碳排(廢棄物),但有些在鋼鐵業算是添加的原料、可以強化材料特性。」台灣碳交所成立,帶起碳權意識,更重要是培養節能、愛護環境作為。(圖/劉耿豪攝)能源管理專業出身的林建志表示,溫室氣體、溫室效應不是洪水猛獸,「溫室效應是地球大氣層的一個重要功能、幫助地球成為宜居的環境,若沒有溫室效應保溫,地球就會像火星一樣極冷極熱溫差大;但太劇烈的溫室效應,讓人類生活經濟活動常態被打破,像去年台中水庫最低只剩3%,不僅面臨沒水用的不便,染整廠沒有水、有單無法做。」「已有研究推測,明朝衰敗、馬雅文化、吳哥窟『高棉帝國』消失,原因可能出在氣候變遷」,「其實造成氣候變遷議題很多,不過現在關注焦點放在『碳』,林建志強調,碳盤查是了解我們生活環境的第一步,現在做的碳排減量行為可能百年後才會有成果,這代人或許看不到,但卻是讓地球與人關係更和諧所做的努力。
碳焦慮上身1/「近152萬家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碳盤查!」 工總商總碳排大戶總動員「母雞帶小雞」
目前台灣碳盤查第一階段是瞄準大型上市櫃企業,全國160萬家企業約佔5%、僅8萬家,「還有約152萬家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碳盤查!」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告訴記者,進一步表示商總中有百工百業、計算碳排方式各有不同,碳盤查需要資源、資金,然而中小企業資源沒有大集團多,為要幫助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後續還要減碳,商總現正爭取成立碳盤查團隊,「夠把減下來零散的部分變成碳權放上碳交易所,讓業者有更大動能節能減碳… 是非常大的工程。」身在製造業第一線的工總理事長苗豐強3月率先表示,除了大企業及環保署目前所列管廠商之外,多數中小企業沒有碳管理能力、目前也只需要自主揭露,工總成立專案小組建立「碳盤查標籤」,協助中小企業對利害相關者回應、揭露組織主要溫室氣體排放量,這能分擔減碳壓力並降低費用,透過網路平台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填寫活動數據、上傳佐證資料,再由指定的第三方單位查證員進行線上查證、產出「溫室氣體方案查證總結報告」,工總審查就會核發碳盤查標籤,費用7萬元、可以用一年,較外部查證、輔導減碳就高達40萬元相對可負擔,已在3月開放,目前逾20家申請。 工總成立專案小組建立「碳盤查標籤」,分擔中小企業減碳壓力並降低費用,費用7萬元、較顧問公司收費平價。(圖/取自網路)台灣碳排大戶中鋼自2005年起配合工業局展開減碳預備作業,並以2018年為減碳基準年,訂下2025年、2030年較基準年減排7%、22%,2050年達成碳中和。中鋼向CTWANT記者強調,「若是出貨鋼條給下游螺絲、螺帽、扣件商,會標明碳足跡,公司內部有許多專家,『以大帶小』模式協助供應鏈上公司降、減排碳。」並與高雄臨海工業區內石化業、化學業及下游鋼鐵業等14家工廠互通能源,一半的水使用再生水。紡織業新光合纖經營決策委員會副主委羅時銓表示,碳盤查、減碳的終極目標是製造智能化、數位化,有預先規劃、按照進度走就沒問題;公司碳盤查起於8年前品牌開始要求,他形容,碳盤查就像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找出潛在高汙染、耗能之處,提早以優化SOP、更換設備,這也有助逐步提生產效率。中鋼出貨鋼條給下游螺絲、螺帽、扣件商,會標明碳足跡,公司內部有許多專家,以大帶小模式協助供應鏈上公司降、減排碳。(圖/報系資料照)除了碳盤查,工商協進會更關注碳盤查能量是否足夠,在碳交所揭牌前夕,公開提出建言,碳權交易的背後,最終目的是希望「碳排減量」,而排碳比例高達7成的「能源」首當其衝「希望政府加速潔淨能源開發,並克服低碳製程與碳捕捉與封存(CCS)瓶頸,建議政府持續提供包括資金與賦稅優惠等多元政策工具,協助企業規畫減碳路徑。」
重建烏克蘭經濟 初步尋求資金400億美金
政治與金融界人士周三(21日)將在倫敦召開一場由烏克蘭和英國共同主辦、為期2天的會議,以討論烏國短期融資問題及長期經濟重建工作。烏克蘭政府1名高官在峰會前告訴《路透》,飽受戰爭蹂躪的烏國正為重建國家經濟的「綠色馬歇爾計畫」(Green Marshall Plan)第一階段,尋求400億美元資金。據《路透》報導,世界銀行初估烏克蘭的重建,將耗資4110億美元,是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總值的3倍。自俄侵烏以來,外部支持者已向烏國注入590億美元,以滿足融資需求。英國首相辦公室周六(17日)表示,英相蘇納克將在這場倫敦舉辦的會議上,呼籲全球投資者和英國企業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對於即將舉辦的會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辦公室副主任舒爾馬(Rostyslav Shurma)針對烏國重建初步階段,開出400億美元的數字;他表示,首要重點將著重於鋼鐵行業,鋼鐵業貢獻了烏國2021年約10%左右國民生產總值(GDP),占出口總值的三分之一,並提供了約60萬個工作機會;但產業碳排放量也占了總碳排的15%。舒爾馬表示,現在有個好機會,建立一個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行業。舒爾馬告訴《路透》,「如果你必須重建,那麼根據新技術以綠色方式重建,是合乎邏輯的...我們的願景是在烏克蘭建立一個5000萬噸的綠色鋼鐵工業。」報導指出,這將使該國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綠色鋼鐵供應商,並為歐洲在新風能、太陽能、核能和水力發電投資推動下的脫碳化,提供重大支持。為了幫助籌集400億美元的初階段重建資金,烏克蘭計畫由產業、公私營部門的利益相關者組成聯盟來制訂計畫。舒爾馬說,準備工作可能需要1到1年半的時間,但「現實地說,實際建設只有在戰爭結束後才會開始」。
出席「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 鄭文燦:明年啟動碳費徵收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23)日出席「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時表示,政府除去年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外,「氣候變遷因應法」、「環境部組織法」等法案亦於今年獲立法院三讀通過,未來將研擬合理碳定價機制,規劃明年啟動碳費徵收,並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完備碳權交易機制,規劃明年啟動碳費徵收,同時也會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實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打造台灣成為更具韌性的國家。鄭文燦表示,淨零轉型是跨國界、跨世代、跨領域且攸關國家長期韌性發展的課題,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副總統皆高度重視淨零轉型,尤其台灣的未來取決於現在,因此政府於去年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積極推動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策略,為台灣邁向淨零轉型打底。鄭文燦說,台灣目前年碳排量約2億6千萬噸,為逐年降低碳排量,政府將研擬合理碳定價機制,讓產業獲得調適,並規劃明年啟動碳費徵收,初期將以大排放源為優先徵收對象。此外,台灣證券交易所將與國發基金合作籌組「台灣碳權交易所」,完備碳權交易機制,而碳權交易不同於證券交易的自由買賣機制,原則會以有需求的產業為優先,再逐步擴大適用範圍。此外,為協助引導企業減碳,經濟部已與全國工業總會共同合作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藉由公私協力、廠商以大帶小的模式推動產業淨零轉型,盼能進一步形成減碳生態系,落實節能減碳工作。「台灣在推動能源政策上遭遇許多挑戰,為確保不缺電情況,蔡英文總統上任7年來,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極大化工作,並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需達29GW(百萬瓩)的政策目標,其中太陽能光電系統占20GW,截至目前已完成建置10.25GW。」鄭文燦指出,政府也陸續克服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融資及國產化等挑戰,並逐步興建風場,預計2025年要達成5.6GW目標。另一方面,政府7年來也核定規劃興建7個燃氣電廠及擴增機組,全力實現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提高至50%的目標。鄭文燦指出,再生能源極大化無法一蹴可幾,需要長期的努力,並以確保穩定供電為前提,未來燃氣發電將導入氫能混燒,並逐步調整比例至30%左右,以降低天然氣發電所產生的排碳量,並積極開發地熱能、海洋能及其他綠能,實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此外,產業的調適亦相當重要,包括鋼鐵業、石化業、造紙業、水泥業等產業均已進行相關準備,而台灣已逐步邁入新的碳經濟時代,如何將挑戰變成商機,需要大家共同集思廣益。
義联集團兔年春酒席開兩百桌 林義守:分兩階段加碼投資高屏700億
義联集團昨(3日)舉辦新春聯誼晚宴,席開200桌場面盛大。義联集團創辦人林義守表示,去年對全球而言是相當詭譎多變的一年,經濟大幅萎縮,各行各業都遭受巨大的衝擊。儘管面臨如此重大的變數,義联集團仍平穩地渡過、持續投資。面對新的一年,除了看好今年展望,也為集團訂下新的目標,宣示接下來將進行兩階段投資,總金額高達700億。義联集團將持續在高屏地區推展多項重大投資案,進行兩階段投資計畫,預計耗時10年、投資金額約新台幣700億元左右,第一階段共有4個項目,包含燁聯鋼鐵之設備更新與新增投資案、燁輝企業及其轉投資事業之設備更新與擴廠投資計畫、燁興企業岡山廠及屏南廠設備更新與擴建計畫,以及屏東縣健康產業園區,此部分投資金額約300億元,預計3年內完成;第二階段則會投入發展義大休閒農場、申請開發義大產業園區,相關投資金額約400億元。投資計畫案皆由集團相關事業經審慎評估後進行。談到鋼鐵產業景氣,林義守受訪時表示,鋼鐵業去年第四季已是低點,今年會比較穩定,其中不鏽鋼已先行好轉,碳鋼今年1月開始也轉趨穩定。針對景氣部分,林義守指出,鋼鐵、科技、服務業都是不同產業,只要大家好整體就會好。其中鋼鐵產業,過去歷經許多大起大落,今年看起來比較穩;有關休閒產業,他則希望盡快恢復,尤其是國際客、陸客,希望兩岸加強互動,這樣對產業發展都有幫助。儘管當前政經局勢充滿不確定性,景氣發展充滿變數,但投資腳步不分景氣好壞,只要市場有需求都會大力投入。林義守表示,義联集團的相關事業體也正積極朝向設備自動化和智慧製造,加強人員訓練,提升員工多元的能力;教育事業體則聚焦於發展特色教育,培養社會未來所需要人才。而林義守也很罕見談起接班議題,表示目前集團都有專業經理人負責,二代要接班也要看他們是否有興趣,如果是經營與所有權分開也很不錯!希望集團接下來可以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