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
」 香港高雄男遭「新加坡女友」詐騙共築未來 銀行警覺助攔詐10萬元
高雄市1名47歲王姓男子,日前透過交友軟體結識1名自稱來自新加坡的女子,暱稱「小莉」該女子甜言蜜語博取信任,並以「共築未來」為由,表示要匯款10萬元給王男,但要求先開通網路銀行及外國金融帳戶,王男未起疑心,25日中午前往銀行辦理相關手續,所幸行員警覺異常並立即通報警方,成功阻止一場精心設計的詐騙案。漢民派出所員警到場後,王男仍堅稱自己未遭詐騙,並向警方展示手機訊息,訊息顯示,對方的匯款未能成功,理由是王男尚未確認接收金額,並要求其加入名為「金管局」的LINE帳號,完成銀行帳戶開通程序,警方一聽,立刻指出這是典型的網路假交友詐騙手法,利用「金管局」等官方名詞讓受害者誤以為交易合法,實際上是誘導開設詐騙帳戶或進行資金轉移。警方耐心說明,並詳細剖析詐騙手法,終於讓王男意識到危險,放棄繼續開通帳戶的計畫,警方提醒,網路交友需謹慎,若對方提及金錢交易或帳戶操作,應提高警覺並與家人或警方商討,切勿盲目聽信陌生人指示,行員也呼籲,遇到類似情形可即時向銀行或警方求助,避免落入詐騙圈套。
搶食移工經濟1/淡出電池模組轉攻小額匯款 統振Q PAY三年成台灣一哥
11月15日,勞動部一篇澄清新聞稿,否認了台灣將從印度引入10萬名勞工,但也卻證實了,台灣確實會擴大引入印度勞工。這消息讓最早取得移工匯款業務執照的統振(6170),加上今年前三季獲利逐漸走揚,股價在一個月內,累積上漲近2成。據勞動部統計,截至10月底,台灣合法外籍移工總數已突破75萬人,而移工將薪資匯回母國家鄉的龐大需求,早年因銀行匯款不易,多經由「東南亞商店」地下匯兌,衍生出不少社會案件。究竟移工匯兌需求有多大?今年3月多名民進黨立委指出,推估在台移工地下匯兌的金額每年至少500億元,若納入失聯移工,金額可能破千億元,要求政府加強查緝。這也是移工小額匯兌業者的潛在市場。據統振法說資料統計,2020年透過該公司小額匯款金額約為80億元,2021年成長到103.8億元,2022年增加到146.9億元,今年前10月更飆高到263億元,預估全年金額將達320億元。小額匯款之所以跳躍式增長,主要原因是兩年前,金管局推動移工小額匯兌合法上路,2021年10月,統振取得移工匯兌執照,推出「Quickpay(Q PAY)」APP,為國內首家業者,2022年4月東聯互動也取得執照,依照不同地區推出「INDO Money」、「Thai Money」、「PHIL Money」、「Viet Money」等,今年7月數位至匯也成為第三家獲得執照的廠商,推出「IndoGo」及「GoVn」,透過手機APP為廣大移工族群開了一扇匯兌的便門。以往外籍移工要匯款回國,只能透過地下匯兌方式,衍生出不少社會案件。(示意圖/報系資料照)據Google play資料,QPay的下載量超過50萬次,東聯互動4個APP下載量超過35萬次,數位至匯也超過10萬次。統振總經理何明哲告訴CTWANT記者說,「QPay目前註冊用戶超過30萬,活躍用戶則超過20萬,目標三年內活躍用戶數要衝到40萬。」法人推估,以Q Pay註冊用戶數量與75萬移工人數計算,比率約達40%,市佔率居第一。「下載APP、註冊會員、下APP匯款指示、超商繳款。」何明哲說,就這四步驟,移工即可完成匯款程序,使得款項可在1個小時內抵達國外帳戶,與透過一般銀行小額匯兌需要約一到兩天,可說是大大縮短。據金管會統計,一般銀行國外小額匯兌手續費用,大約400-1700元不等,外籍移工匯兌公司的小額匯兌手續費具競爭優勢,每筆平均約99-199元不等,尤其銀行有營業時間限制,外籍移工未必能利用。據了解,統振的手續費約每筆150元,法人推估,統振去年的小額匯款筆數已將近1000萬筆。目前市場僅3家匯款APP廠商,因無大量廣告投放,移工對匯款APP的選擇多是口耳相傳。十二月中旬一個周末下午,CTWANT記者走訪移工匯集的台北車站實地詢問,平均十位中有八位移工聽過Q Pay,實際用過的比例約3成,其中又以看護工使用的比例較高。統振從貿易代理起家,以電池產品被股民所熟知,圖為董事長陳敦仁。(圖/報系資料、方萬民攝、翻攝自統振官網)這位移工匯兌一哥統振,總部大樓位在台北市內湖潭美地區,與威剛科技新大樓為鄰,其實是一家46年的老公司,最被台灣老股民熟悉的業務是電池代理及模組代工業務。統振董事長陳敦仁創業前,曾在親戚家的貿易公司上班,熟悉貿易業務後,他體認到「只要不是非法的東西,通通都可以賣!」陳敦仁成立統振後,嘗試代理各項商品,其中又以鹼性電池金頂打出名聲。統振發現電池市場很大,1995年切入電池組裝加工,以手機電池為主要產品。「統振在電池市場,雖然規模不如新普等大廠,但一個月營收最高有過4、5億元,其實表現也不差。」一位手機廠主管告訴CTWANT記者。立穩手機電池後,統振再跨足手機門號卡,1999年代理台灣大哥大外勞預付卡,2000年再取得中華電信國際預付卡消費性通路代理,目前仍是台灣大哥大預付卡的獨家代理商。2004年,統振還入股手機加值服務與數位內容整合加值公司「數位點子」。數位點子原本主攻手機鈴聲業務,後來轉型為藝人經紀與演唱會等舉辦,原本要申請勞力仲介執照,變成申請成外籍移工仲介牌,陰錯陽差地切入移工市場。但統振打入移工匯兌市場,則另有故事。統振1999年開始代理台灣大哥大等公司預付卡,開始接觸移工市場。(圖/報系資料照)「移工是預付卡主要的客群,公司對移工生態有更多了解,早期移工要匯款難度很高,一方面是銀行未必有提供服務,二是移工時間也不一定能配合,所以都是靠地下匯兌,也就是到賣移工產品的雜貨店去。」儘管2009年,央行准予仲介商協助移工匯款,但仍屬不便,何明哲告訴CTWANT記者。智慧型手機普及後,何明哲想到,「既然移工都用手機,那手機應該也應該可以進行匯款業務,就開始規劃研發手機小額匯兌APP(QPAY)。」然跨國匯款屬於金融管制業務,因此2018年統振主動申請金管會「金融監理沙盒實驗」,成為台灣首家非金融企業申請的首例,2019年4月金管會核准進行,2年後實驗完成落地,拿到第一張移工匯兌業務執照。何明哲分析,「我們其實就是想打造出,對外籍人士生活上更友善、更安全的科技生態系統。」「統振要全力搶佔更多移工匯兌市場的版圖,並積極與更多策略合作夥伴,以朝向打造移工金融科技生活圈為目標。」
涉操控股價被控39罪!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之子」遭起訴
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兒子、新絲路投資控股公司前執行長吳仁軒(Goh Jin Hian)涉嫌不法操控股價,遭到警方與金管局指控39項違反證券及期貨相關罪嫌,昨(20日)遭起訴。據新加坡新傳媒報導,現年54歲的吳仁軒於2018年8月31日至12月4日擔任新絲路集團(New Silkroutes Group)執行長期間,涉嫌與另外3人共謀,將掛牌公司股價炒高從中獲利,若39項牴觸證券及期貨罪名成立,吳仁軒每項罪責最高可處7年徒刑,或罰款25萬新加坡幣(約新台幣586萬元),最慘恐兩者併罰。另外,新加坡警方在聲明中指出,與吳仁軒共謀炒股的還有新絲路集團前執行董事歐昌權(Oo Cheong Kwan Kelvyn,52歲)、前財務總監張添傳(Teo Thiam Chuan William,54歲),以及曾擔任新絲路集團證券做市商的黃義文(Huang Yiwen,40歲)。吳仁軒20日在母親的陪同下出庭,並以15萬新加坡幣(約新台幣352萬元)交保,另張添傳以10萬新加坡幣(約新台幣234萬元)交保、而歐昌權則繳交7萬新加坡幣(約新台幣164萬元)的保釋金,該案將於10月19日進行審前會議。
香港新盤票王出爐! 李嘉誠香港7折賣房逾3萬人瘋搶中籤率僅1.647%
香港首富李嘉誠創辦的長江實業集團,日前以市場價7折出售旗下油塘「親海駅II」,認購反應大超市場預期,六天共收到超過3.8萬票,超額認購近60倍。據證券時報報導,作爲地產界「風向標」的李嘉誠,低價拋售房產之驚人舉動備受市場關注。按上周六(12日)首輪銷售626戶計算,中籤率僅1.647%。據悉,親海駅II以「抽籤盤」方式銷售,消費者要先開立本票,而本票金額通常是10萬港幣(約新台幣41.2萬),但親海駅II只要半價。本票開好後存入指定帳號即為入票,建商將會給消費者一個號碼,正式銷售日於現場公開抽籤,若號碼被抽中會獲得選戶優先順序號碼,再依序選購房屋。該認購已於10日晚間截票,經開發商點算後,最終獲得逾3.8萬張入票,超額認購逾59倍,取代柏傲莊III成為香港歷來收票最高的新盤票王。從入票的客源分佈占比來看,油塘本區15%、將軍澳25%、啓德20%、觀塘10%,其餘來自荃灣及新界西北等。親海駅II於12日首輪發售該期數全數626戶,折實平均呎價(實用面積價格)約1.48萬港幣,換算成台幣與坪數約一坪215.85萬元。如外界所述,該項目較周邊優惠許多,若按照香港首套房最低首付一成計算,只需要29萬港元(約新台幣118萬元)即可入手,對單身人士來說價格非常誘人。同時,作為商界傳奇,一直以謹慎的投資策略著稱的李嘉誠低價拋售房產,背後原因引發市場猜測。有觀點認爲,此次拋售可能代表李嘉誠預測未來房地產市場的潛在風險,因此需要迅速回籠資金;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則表示,對於實力雄厚、資金來源多且抗週期性較強的長江實業而言,顯然打折賣房並非出於現金流或業績壓力,很可能是對下一步經濟形勢變化趨勢,和機會判斷的把握之下,為加快去化與回款的舉措。香港金管局指出,目前主要經濟體仍面對通膨壓力,利率近期也可能處於較高水平,環球經濟若因利率高漲而放慢增長,本地經濟難免會受影響。因此自2009年實施逆週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以來,香港金管局今年首次修訂放寬針對住宅物業的措施,此次修訂後市民置業將可以申請較高成數的抵押貸款。地產代理公司人士表示,現時新政落實,相信準買家會加快入市步伐,有助樓市健康發展。
香港外匯基金表現差 去年慘賠7764億台幣
具有調節港幣匯價功能的香港外匯基金,香港金融管理局上月30日公布創下歷來最大虧損的2024億元港幣(約新台幣7764億元),投報率-4.4%也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的一年。對此,港府分析原因是美國升息和俄烏戰爭,但也有香港財經學者說,去年虧損也與大陸封城防疫衝擊、中美關係緊張等因素相關。不僅是外匯基金大幅虧損,香港去年GDP表現也明顯失色。據香港政府統計處1日公布預估數字,2022年GDP實質衰退3.5%。但展望今年則保持樂觀。港府發言人表示,預期香港經濟將在今年復甦,雖然先進經濟體成長放緩將繼續對香港出口帶來挑戰,但預期大陸經濟加快增長與跨境貨運限制放寬,應可提供一些支持。此外,港府指出,當香港與大陸恢復通關,預計入境旅遊強勁反彈,將支持服務輸出的復甦,並隨著經濟恢復日常而提振私人消費,也會對勞工市場提供支持、讓固定資產投資受惠。而外匯基金是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用以支持港幣匯率穩定,從最新公布的外匯基金資產負債表摘要顯示,去年總資產減少5591億港幣,由2021年底的4兆5702億元港幣,減至2022年底的4兆111億元港幣。尤其去年更罕見成為近50年以來,外匯基金唯一出現股票、債券和主要非美元貨幣匯兌同時負報酬的一年。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去年初爆發的俄烏衝突觸發能源和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加上各地疫情不穩,導致主要經濟體通膨飆升,同時美國聯準會大幅升息、單年合計425個基點,也引發全球債券和股市大幅拋售。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外匯基金嚴重虧損確屬罕見,主因來自多項負面因素同時發生,與俄烏戰爭、中美緊張當然有關,但大陸疫情封城危及供應鏈、消費也損及企業股價股市,並影響跨國企業和外資在陸布局。
香港擬開放散戶交易加密貨幣 最快明年3月上路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下周將在香港舉行,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香港計劃將零售加密貨幣交易合法化,最快明年3月實施。香港監管機構亦正在尋求容許更大型的代幣上市,並不限於認可比特幣或以太幣等代幣,惟相關細節和時間表仍未敲定,或將先進行公眾諮詢。香港證監會於2018年引入加密貨幣監管制度,隨後提出自願發牌制度的框架,讓加密貨幣交易所自行選擇是否接受當局規管,而所有發牌交易所只能為專業投資者或機構提供服務,資金門檻高達800萬港幣,等同是將散戶拒於門外。香港未來打算營造相對友善的加密貨幣監管制度,向散戶投資人開放加密貨幣交易,打破目前只允許專業投資人交易的限制,與香港政府近年來對加密貨幣的懷疑態度,以及中國實施的加密貨幣禁令,形成鮮明對比。據報導稱,未來可在零售交易所上市的代幣,需要是屬於第三方加密貨幣指數的成員,並就其市值及流動性設下條件。目前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拒絕回應上述事項,目前香港僅容許擁有逾100萬美元流動資產的專業投資者,進行加密資產交易。不過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政府已提交條例草案建議引入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的法定發牌制度。下周召開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期間,市場預期屆時香港政府會公布香港計劃成為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目標。金管局方面,正研究市場對監管穩定幣的意見。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此前曾於網誌內指出,香港政府會在下周召開的金融科技周發布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政策宣言,內容涵蓋願景與策略、監管制度、對於開放投資者接觸虛擬資產的取態,以及為把握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優勢推出先導項目。陳茂波網誌還稱,政策宣言將清晰表達政府立場,向全球業界展示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願景。為了走出政治動蕩、疫情下人才流失的困境,香港政府已傳出有意放寬房地產稅和簽證的限制,吸引人才來港,以捍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康友KY自救會提3訴求 簽證與主管機關負責及國賠
康友KY掏空案自8月發生至今已經2個多月,面臨公司恐將下市,投資人求救無門,由800多位投資人組成的康友KY自救會,今(10)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提出3點訴求,並由立法委會蔡璧如主持,提出3層防弊措施,不要讓台灣變成全球詐騙中心。康友KY自救會在立法委員蔡壁如陪同下一起召開記者,提出多項訴求。(圖/張文玠攝)約有100位康友KY自救會成員今天齊聚集在立法院為自己發聲爭取權益,投資人提出康友KY掏空案發生至今,主管單位沒有積極做為,僅對簽證的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停業2年,面臨康友KY董事長黃文烈人間蒸發,展延半年提出的財報無法如期提出,公司將下市而股票變成壁紙,投資人血本無歸的狀況,自救會提出3點訴求,包括簽證會計師事務所勤業眾信必需實質賠償、主管機關金管局、證期局不能有權無責,要負地相關主管之責、公務人員因怠忽職守提出國賠。康友KY自救會認為政府主管機關與簽證會計師事務所都必需負起責任。(圖/張文玠攝)蔡壁如認為,康友KY掏空案讓220億元市值變成史上最貴壁紙。台灣不能變成全球詐騙中心,要保障投資人權益,金管會必須負起責任,建立海內外投資人對台灣資本市場的信心,才符合小英政府要打造台灣為亞洲金融中樞優良的投資環境。對於大陸KY股提出3層防弊,包括直接打假,進行舞弊鑑識查核(Forensic Audit)、限制大股東內部人賣股,3個月內不超過股本1%,6個月後才能匯出,每年限額美金500萬元的防止掏空、資金逃逸、透過跨國司法互助、反洗錢。今天出席的自救會成員,不少位投資人表示當初會買康友KY的股票,就是看到他跟台積電用的是同一間會計師事務所,康友自救會會員唐後隆表示,這絕對不是單純的投資失利,而是蓄意詐騙,政府必需改革證交所,扭轉有權無責的制度,才能杜絕惡意詐欺掏空。康友KY一度股價高達538元,目前股東人數有1萬1千多名。康友KY掏空案爆發後,眾多投資人在救助無門下,由幾位熱心投資人發起組成康友KY自救會LINE群組,籌備一個多月後,自救會成員一早從全台北、中、南各地齊聚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提出訴求,為自己發聲。
國泰人壽百億投資印尼銀行遇「重大詐貸」
國泰人壽參股的印尼銀行Mayapada遇重大「詐貸」?保險局15日表示,據國壽通報重大偶發事件,是Mayapada銀行的某一授信客戶捲入印尼當地投資弊案,影響存款戶信心,造成存款流失,印尼金融監管局要求Mayapada銀行的控制性股東、即印尼國信集團增資。保險局表示,目前看不出是被詐貸,只是單一授信客戶捲入投資弊案,被檢調起訴,可能影響還款能力,同時銀行也因此消息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存款流失,被印尼金管局要求增資。國壽參股Mayapada銀行37.33%,並非控制性股東,也未被印尼金融監管局要求增資,但保險局組長蔡火炎表示,國壽有在評估是否要增資Mayapada銀行,雖然印尼限制外資持股銀行最多不逾40%,但據印尼其他案例來看,若當地主管機關同意,國壽有機會以個案核准方式,持股Mayapada超過50%,即獲控制性持股。但保險局上次核准國壽二階段提高Mayapada持股到40%,目前已投資新台幣133億元,占股37.33%,若要逾40%,蔡火炎說:「國壽就必須依國外投資管理辦法,向保險局申請提高持股及投資金額。」蔡火炎表示,2019年底Mayapada銀行稅後獲利5千多億印尼盾(約合新台幣8億多元),即國壽投資這家銀行仍是有獲利,同時Mayapada到6月底資本適足率仍有17.1%,是因為這次的授信客戶弊案,才被印尼金管會要求增資。蔡火炎指出,若此授信出現損失,國壽會依規定認列損失,但依國壽投資金額133億元來看,這筆損失仍在國壽可承受的範圍。
七傷拳? 美削弱港聯繫滙率 美股恐爆跌
中美持續在香港問題角力。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下屬提出建議,可用限制香港兌換美元等方式,以攻擊港元與美元聯繫匯率制度。不過美方內部看法不一,有官員擔心此舉只會損害香港及美國銀行,美股甚至可能暴跌。不過消息人士也指出,提出建議的並不屬於白宮高級顧問,且此舉難以真正打到北京痛處,較可能優先實施的反制措施包括取消美國與香港引渡協議、終止美方與香港警隊合作等。自5月底大陸全國人大拋出審議「港版國安法」決定草案後,不時傳出聯繫匯率制度恐遭攻擊的憂慮。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多次喊話,香港的外匯存底規模超過4,400億美元,強調香港有能力捍衛聯繫匯率。對於美國有意打擊聯繫匯率制度,金管局發言人8日表示,以往已就相關議題多次作出回應,沒有其他補充。市場普遍認為,即便美國理論上可以採取措施損害聯繫匯率,但真正出手的機會甚微。因此舉勢必衝擊美元全球地位,甚至引起美股暴跌,絕非正在爭取連任的美國總統川普所樂見。網上外匯交易商AxiCorp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Stephen Innes即表示,美國手段之一,可以大幅限制美元流通,由美國財政部限制美國銀行向香港與中國金融機構提供美元資金,這會令中港銀行集資成本激增,打擊中方與港府累積美元的能力。不過此舉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Innes指出,中方除可針對美國國債和股市等美元資產推出報復措施,包含美國中東盟國等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美元聯繫匯率制度亦將受到衝擊。即使美國理論上可限制香港獲得美元融資,甚至阻止香港使用SWIFT國際銀行結算系統,卻勢必重創美元作為可自由兌換國際首要儲備貨幣的地位,甚至可能衝擊全球金融系統,實施的風險之大絕非美國可以承受。
美空頭大鱷直球對決 出手狙撃港元
多次唱衰港元的美國空頭大鱷、對沖基金海曼資本管理(Hayman Capital)創辦人巴斯(Kyle Bass)傳已啟動一檔新基金謀劃狙擊港元,以200倍超高槓桿的期權合約押注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失守,港元將崩跌。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巴斯在6月1日成立「香港機會基金」(Hayman Hong Kong Opportunities Fund),以期權合約進行200倍槓桿集資,打賭港元在18個月內與美元脫鉤。據稱,巴斯向潛在投資者介紹,一旦港元與美元脫鉤並貶值40%,基金將狂賺64倍;但若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在18個月後繼續生效,基金將化為烏有,投資者血本無歸。今年以來香港金管局進場調節概況。消息人士指,巴斯的新基金如果最終回報超過100%,表現酬金(performance fee)將由15%增至20%,但他並未透露該檔基金的集資金額。巴斯在2007年金融海嘯發生前一年透過賣空次級房貸,賺進大把鈔票,更在空頭市場上一戰成名。2017年他一度狙擊人民幣,終以失敗收場。2019年6月香港爆發「反送中」示威抗議,巴斯多次警告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將面臨崩跌。2020年以來,疫情與大陸加速制訂「港版國安法」等事件接連重創香港局勢,巴斯這次選擇將唱空言論化為實際行動。值得注意的是,巴斯並非唯一看空港元的投資者。外媒分析,根據目前的期權定價數據,在未來12個月內,港元兌美元有6%的機會將跌至7.9元,也就是貶破聯繫匯率7.75元至7.85元的水平。有很多投資者以「買樂透」心態投資港元期權,一旦港元與美元脫鉤,獲利將十分豐厚;即便不脫鉤,損失亦有限。部分對沖基金一直在可接受損失範圍外,購買小量港元期權,以小博大。而近期港元匯價因港股回升、資金流入而持續強彈,多次觸發強方兌換保證的7.75美元水準。10日香港金管局再次二度釋出港元穩定市場。累計從5日至10日,香港金管局共九度向市場注資,累計賣出258.87億港元。
美出手制裁? 香港是美牛紅酒大買家
大陸全國人大通過制訂「港版國安法」決定,引發美國強烈反應,香港金融市場也因而遭受波及而連日震盪。對此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31日透過網誌信心喊話,強調香港不會實施外匯管制,資金仍可自由進出,港元兌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運作亦不受影響。美國總統川普稱「港版國安法」代表「一國兩制」已亡,香港將不再獲得美國特殊待遇後,引爆香港金融市場恐慌,憂慮聯繫匯率制度將崩盤。即便香港金管局即刻出面澄清,但民眾恐慌情緒難消,陳茂波也趕緊親上火線說明,試圖安撫民心。陳茂波稱,「港版國安法」對於香港資金進出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都不受影響。他解釋,根據香港「基本法」第112條:「香港不實行外匯管制政策。港幣自由兌換。繼續開放外匯、黃金、證券、期貨等市場,保障資金的流動和進出自由」,這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要素之一,不會改變。至於聯繫匯率制度則是香港自設的機制,只要有足夠的外匯存底,便能保障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他稱,目前香港的外匯存底規模超過4,400億美元,相當於香港貨幣基礎兩倍以上,為港元提供厚實支撐,香港也未出現顯著的資金外流情況。至於市場關注美國取消香港的優惠待遇,包括涉及關稅及高科技出口的範疇。陳茂波解釋,目前每年香港製造並出口到美國的貨物,只佔本地製造業的不到2%,貨值佔香港總出口不到0.1%。而高端敏感的設備和技術一向不容易從美國進口,其他的技術或可在歐洲或日本等市場找到替代。概括而言,雖然美國目前的舉動為市場帶來少許干擾,但實際影響暫時有限。他並稱,過去十年,美國在香港累計賺取了近3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香港是美國最大貿易順差的單一經濟體。香港也是美國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地,及第四大牛肉產品出口市場。此外,美國在香港的服務業也有著可觀的利益,特別是金融及專業服務等。任何的限制措施,也同時損害著美國企業在香港的利益。
【港股賭很大3】先是港元換美元 走資粗估1500億
國內投資人TONY今年3月首度入香港股市,花了數百萬元買了騰訊、澳優及醫藥股,儘管股價下跌,他還是很樂觀地透露:「有人預測兩個星期,港股就會漲。」11月13日,港股重挫近500點這天,「阿里巴巴」宣布回香港上市,將發行5億股普通股,更提升他不少信心。資深證券分析師李全順卻不這麼認為,他表示,港府沒有辦法馬上止暴制亂,抗爭會持續擴大,投資人不知道交易日有什麼預想不到的狀況,就會讓外資產生恐慌而撤資,造成骨牌效應,「真的不能等閒視之。」香港資深投資銀行、地產資管公司「協縱策略」創始人黃立沖更是直接潑冷水:「現在香港股市是『維穩市』(政府維護社會及市場整體穩定),已經是勉强支撑,要二周內落幕,根本是痴心妄想。」香港局勢動盪不安,許多民眾紛紛把港幣兌換成美元,究竟香港的資金撤出及失血情況如何?黃立沖拿出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光是八月,港元存款便减少了一千一百一十億港元,美元存款則增加了近一百七十億元(約一千三百二十五億港元)。他表示:「很多人怕信用卡或帳戶不能使用,便到銀行提領現金,或是把港元換成美元,只要按一按鈕,就能把美元匯出香港之外。」香港投資銀行人士黃立沖。(圖/馬景平攝)黃立沖接著說:「8月主題是港元換美元,9月是實際走資。9月香港外匯流失至少817億港元,加上多種因素,粗估應有1500億港元,10月走資情況更嚴重。市場已有傳言在頒布《蒙面法》第一天,就有1000億港元等值資金流出香港。」「香港是個沒有產業的地區,以觀光、服務業為主,但香港金融排全球前五大,僅次於東京,港股發展受到影響,亞洲各國也不會太好,如今傳出外資撤資,就是代表對港股『信心』的程度。」黃立沖擔心地說。此外,香港的移民潮,也開始起風,「香港是陸、美兩股世界力量博弈的暴風眼,甚至是外交、經濟、金融和貨幣的暴風眼。很多港人移民,會選擇搬到台灣,貿易戰下的產業重製供應鏈中,很多轉單效應也是到台灣。」黃立沖說。(4-3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