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
」 經濟部產官合作首款車用AI固態光達亮相 來達總經理:光達零組件成本可降到十幾美元
國內第一顆自主研發的車用AI固態光達系統(17)日發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張能凱說明,「首款AI固態光達系統,路況偵測準確度超越國際知名演算法,針對台灣道路特有機車類型優化,提升台灣與亞洲複雜道路環境自駕安全性,並已與電動巴士大廠華德動能導入驗證,建立我國自主研發自駕車的關鍵實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解密科技寶藏」專區17日於臺北世貿一館「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開展。專區匯聚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10個研發法人成果,精選64項突破性技術。光達是自駕車重要感測元件,傳統光達採用機械式旋轉結構,有體積大、耐用度低、成本高等缺點,不利車廠導入;固態光達成本低、體積小、解析度高,國際知名車廠已逐步導入自駕測試。張能凱坦言,「過去固態光達技術掌握在國際大廠,國內需仰賴外購。在產業技術司的推動下,攜手連接器股王嘉澤(3533)轉投資的微機電廠商來達科技,及工研院研發的AI技術,開發了國內首款AI固態光達系統。」到底降了多少成本?來達科技總經理劉建昌受訪稱,「以前光達零組件成本可能是幾百美金,現在可以降到幾十美金,這也是光達普及率不高的原因。」對於目前市場的需求如何,他回應,「光達在車用的市場比較大,但現在其他產業也開始有零零星星的應用,比如無人機、機械狗等,只是現在剛開始整體的用量跟車廠還是有距離,所以我們目標也是先放在車廠上。」但他強調,「其他應用也會持續推進,一旦成本下降,應用普及率會高。」「解密科技寶藏」專區展示的64項技術,涵蓋AI、半導體、智慧製造、永續發展及生醫與紡織等各大領域。有近六成技術已與超過80家企業展開合作,成功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還有23項技術榮獲如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愛迪生獎、車界奧斯卡獎等研發指標大獎,技術能量獲國際肯定。
民眾黨揭台電採購防爆零件不合格率高 要求徹查並緩議電價調漲
民眾黨立院黨團今天指出,從2012年,台電大林電廠花了近80億改建,其中,台電南部施工處發包的「運煤系統統包工程」以及「檢視煤倉系統統包工程」,總金額約80億,因為是高公安危險區,因此大量使用防爆、防塵零件,但其中的防爆零件卻在抽檢時,被查出半數以上是不合格零件,攸關公安、員工安全,懷疑期間有人謀不贓的問題,要求徹查。陳昭姿說,為了防爆,電廠使用的鑄鐵配件,都有嚴格的防爆等級,只能採用球狀石墨、可鍛鑄鐵,但今年8月6日,台電職安署到大林電廠抽測,抽測了10件防爆配件,但抽測結果有6件不合格,甚至還被查出禁用的縮狀石墨含有可助燃、引發爆炸的重金屬,還摻雜不具防爆效果的片狀石墨,相當離譜。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指出,同一家承包商正鶴公司的「圓形接線盒」,居然被檢舉有真品、偽品兩項產品,如果用偽品,就不具防爆效果,據了解,早在2020年就有業者,拿著向金屬中心申請的檢驗報告,向台電提出檢舉,金屬中心發現外觀看起來相似的產品(圓形接線盒),一個是灰口鑄鐵組織,另一個則是球狀石墨鑄鐵組織,後者才有防爆效果。她也因此質問,四年前「吹哨者」就提出檢舉,台電今年被勞安署查出的不合格產品,是真不知情嗎,又是如何驗收過關的?陳昭姿說,被吹哨者踢爆的「圓形接線盒」,台電採購了1984個,每個單價1200元到5000元不等,其他還包括密封接頭、由任、穿線匣,台電共採購1萬多個,即使以平均單價2000元計算,加起來也不過2000多萬,金額不算太大,但都可以涉嫌人謀不贓,她合理懷疑,大林電廠另外80億工程會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隱藏其中?台電不會擔心使用有問題的零件,將導致台電廠區不安全,危及員工與公安嗎?民眾黨團要求台電立即追查使用偽品且驗收不實的責任,依照目前初判節,只要不服規格的防爆電器設備,都應該立即拆下送金屬中心檢驗,待經濟部、勞動部全面清查後才能使用。立委張啟楷則強調,台電下午就要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民眾黨團提醒電價審議委員討論時,應該將民眾黨揭露的台電設備採購弊案,還有之前至少有50件已經被檢調起訴的光電弊案,列入討論電價的重要參考,如果弊案永遠無解,請問電價可以不斷調漲嗎?她強調,下午的電價審議委員是「組織改革」後的第一次會議,這是民眾黨當初的案子,不讓委員會在像過去民進黨執政時的「獨裁又獨大」,修正後,學者專家及民眾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新增工總、商總、消費者代表及六位學者,而且過程要公開透明,期待新委員會能回應民意,說明為何台電購電成本、發電成本急速竄升?如果這些問題仍無解,民眾黨團強烈主張不能從10月1日起漲電價。他同時嗆聲,國際天然氣早就脫離2021到2023年間的高峰,今年天然氣價格已經比2017年還更低,民進黨所謂「現在天然氣還在高峰」,是錯誤訊息,蔡總統執政之初,是國際天然氣價格高峰,台電還賺錢,現在天然氣價格早已下跌,台電卻還虧損2124億,民進黨有告訴民眾出了什麼事嗎,過去三年台電已經漲價過三次,電價調漲有解決台電問題嗎?明年還要再漲兩次嗎,後年還要跟著漲嗎?2124億虧損的原因不找出來,電價一直漲能夠解決問題嗎?
經濟部攜手光寶、聯發科4大廠 Computex秀低軌衛星等20項技術
經濟部今(4)日於Computex展中舉辦「經濟部科技研發主題館」開幕儀式,主題館匯集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設研院等4大研發單位及明泰科技(3380)、聯發科技(2454)、光寶科技(2301)、緯穎科技(6669)4家廠商,展出近20項創新科技。工研院「AIoT非接觸式廣域生理感測技術」,可廣泛適用從人類到寵物,其三大特色包括非接觸式、即時感測、多元穿戴。(圖/經濟部提供)經濟部指出,適用陸海空的通訊解決方案-「O-RAN戶外基站」,從sub-6 GHz、毫米波到低軌衛星全部產品線功能已開發完成。地面部分攜手明泰科技開發sub-6GHz高功率微基站、與光寶科技合作開發大傳輸量的毫米波基站,已切入歐美日智慧農業、智慧工廠等應用場域在低軌衛星部分,與聯發科技合作完成全球首通NTN手機直連低軌衛星影音傳輸,達成海空覆蓋無死角,推進Pre-6G 全域通訊新紀元。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邱求慧司長表示,Computex為全球資通訊產業最重要的年度盛會之一,AI資通訊是帶動新一波產業投資與數位轉型的關鍵基石,今年產業技術司以主題館方式展現近20項的資通訊科專研發產業化成果,希望透過此次展會,彰顯台灣堅實的科技動能與產業優勢,進一步帶動產業國際合作。展館其他亮點還有可即時許願的「祈福點燈互動系統」:係利用互動顯示技術,整合Line App訊息傳輸技術,民眾可自行上傳祈福內容,並用AI技術可過濾不雅訊息。此技術還可打造3D數位分身,2D照片運用生成式AI,只要30秒即可快速生成3D模型,並已與聯嘉光電、成輝光電、方陣聯合等廠商合作。同時,也展出AIoT健康管理的「非接觸式廣域生理感測技術」,已創造聯盟產業生態系,累積技術授權近千萬,可即時分析、多元穿戴,從嬰幼兒照護到寵物健康照護,跨族群多元應用,以及協助機械螺絲龍頭廠芳生全面提升競爭力的「5G AIoT扣件解決方案」,獲得歐洲客戶公司下單機械螺絲急單生產,帶動業者生產效能提高10%。此外,還有已經與X光平板產業龍頭廠商睿生光電合作的「可撓型鈣鈦礦 X光感測技術」,可用於工業用非破壞性檢測領域,並在南科廠內完成實廠驗證等。
4私立大學退場 專家示警「少子化海嘯」:未來3年再少50所
受到少子化影響,越來越多學校相繼停招、停辦,今年有4所私立大學同時退場,成為史上頭一遭,包括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技大學以及明道大學。對此,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警告,未來3年預估有40至50所高中職面臨退場危機。據悉,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技大學、以及明道大學,4所私立學校將在7月起停辦,需安置學生(不含應屆畢業生與延修生)總計約981人。目前大同技術學院已有80名學生完成分發、東方設計大學123名學生完成分發、環球科技大學有320名學生完成分發、明道大學有205名學生待安置,預計6月底前完成分發。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說明,少子化海嘯會從明年起影對高中職階段造成影響,預估未來3年可能跌破2成,即40至50所左右的私立高中職,將陸續面臨退場。吳忠春分析,若這批高中職學生繼續升學,頭一個衝擊的就是私立大專校院,因為少子化,預估118年度的大專新生人數將跌至谷底,到時可能至少有40所私立大專要面臨退場或轉型危機。面對退場學校的私校老師,教育部委託經濟部金屬中心建立教師介聘平台,但做法十分消極,絕大多數老師都不知道這項資訊,該平台成立6年以來,大概有1千名大專校院教師求職,最後只有69人成功進入產業界。吳忠春認為,原本與教育部宣傳不足、相關法令缺乏充分誘因等有關,由於很多私校老師採私校退輔制度,若轉至民間就業,過去在學校任職的年資無法再累計,僅能改用勞保。另外,多數教師都習慣了校園,沒有足夠的誘因,可能會無法適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工作,教育部要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受到少子化衝擊,近年來幾所私立大專校院相繼停招、停辦,但依照教育部統計,自2020年到現在,僅10位退場學校老師轉到其他私校任教,專家預估,到了民國118年,屆時將有40所私立大專校院退場,將迎來一波私校教師離職潮,期間如果無法找到體質強健的學校任職,就只能到業界工作,最後只能「自己看著辦」。教育部長潘文忠17日直言,大專校院一年級學生數自111學年起減至20萬人以下,逐年遞減,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恐招不到人。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表示,估計民國118年將有40所私立大專校院退場。目前對退場學校的私校老師,教育部委託經濟部金屬中心建立教師介聘平台,但做法上非常消極,絕大多數老師都不知道這項資訊,因此還是希望教育部能多用心,積極宣導,並協助退場私校老師轉職。尤榮輝也坦言,退場學校的私校老師想要找到工作並不容易,大多情況屬於中年失業,如果年紀輕一點、理工科出身的人,還有機會轉往業界,但如果是社會人文領域的中年老師,失去工作之後,有人只能返鄉種田,或當起街頭藝人,甚至前往大陸當約聘教師,處境很可憐,因此還是希望教育部能攜手勞動部,建立失業教職員救濟金制度,予以協助。升學輔導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提到,退場私校老師是否能成功謀職,最後還是只能「自己看著辦」。依照她了解,近年來當中不少人都轉往大陸工作,且如果提前掌握到自己學校恐將倒閉,也會趕緊轉往國內體質強健的大學謀取教職,其他如果年資已滿,便在原校屆齡退休。
尋求屏東產業升級 周春米訪美與HASSE簽署人才培訓MOU
屏東縣政府23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縣長周春米於美國時間3月21日至休士頓展開一連串參訪拜會行程,期間與休士頓太空與科學教育協會(HASSE)簽署太空產業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從官方到民間企業及人才培育都有,為屏東發展太空產業做好準備。 屏東縣長周春米携手TASA國家太空中心、南科管理局、金屬中心、經濟部航太產業推動小組、縣府城鄉發展處、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同仁一同赴美陪展開一連串參訪拜會行程。參訪團隊除了參觀休士頓太空港、休士頓灣區經濟夥伴(BAHEP)、休士頓AXIOM Space公司,也與休士頓太空與HASSE簽署太空產業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參訪團隊透露,周縣長此行特別與HASSE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汲取經驗為屏東推動太空產業作參考。 周春米表示,蔡英文總統已宣佈將太空產業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台灣太空計畫到2029年預計投入超過400億元,屏東縣政府也積極建構太空衛星產業聚落,投入建設國家發射場域,屏東將從農業大縣、觀光大縣進一步轉型為台灣火箭及衛星的研發基地,太空產業蓄勢待發。周春米指出,縣府除了爭取相關產業鏈進駐,太空人才培育也很重要,希望透過簽署這項MOU,建立屏東、甚至於台灣的太空產業人才培訓養成機制,進而促進產業升級,形成知識及技術密集的產業結構,迎接未來世界發展趨勢。周春米進一步指出,縣府團隊先前早已積極投入大屏東地區的專業人才培育、媒合及產學合作。去年縣府勞青處即與南科管理局、大專院校攜手舉辦為期三週的「太空科技產業人才培訓先修班」,邀請台灣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擔任結訓講師,提升青年對台灣太空發展現況及職前技能訓練的認知。最後,周縣長强調,未來有了HASSE協會提供先進的科學教育資源和技術支援,將更進一步注入新的動力,為培育即將發展之太空科技產業的優秀人才,做好準備。
智慧局公布2023年專利百大 外國人冠軍居然是「這一家」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6日公布2023年專利申請及公告發證統計排序,在發明、新型、設計三種專利申請方面,本國人由台積電以1956件、遙遙領先對手奪得八連冠,外國人則由南韓三星電子以978件,打敗去年的冠軍美國應材、首次登上榜首之位,這兩家也都打破歷年最高紀錄;三種專利獲證方面,由台積電1040件及美國應材591件分居本國人及外國人第一。數據顯示,台積電自2016年起,三種專利申請量連續8年高居首位,排序第2的聯發科544件、第5的南亞科373件,申請量也都創下歷年新高,值得注意的還有第6的英業達,以330件創下近10年新高,年成長14%,排序第10的台達電也有270件,創近15年新高,年成長32%。這次也有6家銀行進入三種專利申請的前一百名,其中合作金庫以223件、連2年奪得銀行首位,創歷年所有銀行專利申請件數最高紀錄,兆豐銀行195件、中國信託144件緊接在後。在發明專利方面,合作金庫亦以35件躍居銀行第1。三種專利申請百大的24所學校中,城市科大以140件,連續4年排名冠軍,以新型專利為主。在發明專利方面,成功大學以114件申請居冠,其次是清華大學的98件、陽明交通大學的91件;排序學校第4的勤益科大有88件,為技專校院之首。在研究機構方面,工研院315件排名第8,他也是連續23年居各研究機構之冠,其次是金屬中心的101件排序第34,紡研所42件排序第90。南韓三星電子以978件首次榮登三種專利申請首位,年增45%;其次是美國應用材料779件、美國高通639件。前十大申請人中,南韓三星、第4的日本東京威力555件、第6的南韓韓領454件、排序第7的荷蘭ASML309件、排序第10的美國蘭姆研究公司264件,三種專利申請件數均創歷年最高。外國代表大多以半導體科技產業為主,比較特別的是韓領,他是近來積極行銷台灣市場的電商公司酷澎(Coupang),主打韓國食品、美妝、生活日用品等。智慧局數據也顯示,外國三種專利申請前五大國家,以日本申請13504件穩居首位、年增3%,其次為美國7647件、中國大陸5002件、南韓3299件及德國1198件,其中南韓和中國大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成長率方面,南韓年增19%為前五大最高,中國大陸亦成長13%,美國、德國則各減少10%、4%。以專利類型來看,發明專利及設計專利均以日本最多,新型專利則為中國大陸居首。
台灣上半年獲APEC 補助6件計畫 累計近4年47件超越美國居首
依APEC官方甫公布之2023上半年APEC補助計畫名單,我國獲得6件計畫補助,使我國近4年累積計畫達到47件,超越美國的46件,躍居所有會員體第一名。經濟部今(11)日召開「參與APEC科技合作成果發表會」,公布今年獲APEC最新通過的2件計畫為工研院的「AIoT精準漁業技術」及金屬中心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AIoT精準漁業技術」是整合工研院遠洋漁業AIoT加值系統及金屬中心的垂直起降(VTOL)定旋翼機,可找出漁船最適航線與魚群熱點分布,以輔助遠洋漁船加速漁場搜尋,未來推廣至APEC區域後,可協助區域漁業數位轉型並提升魚探價值。「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則鏈結臺北榮民總醫院,透過醫療大數據平台結合AI分析及智慧製造技術,打造可優化生理數據監控及病灶影像判讀等智慧醫院服務方案,將有助提升醫生診斷的精準度與醫療服務品質,該技術具高潛力推廣至APEC經濟體的區域型醫院,將輔助提升醫療品質及效率。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APEC是我國少數由官方參與、具正式會籍的國際多邊組織,主要目標為促進亞太區域內經濟及技術交流與合作,另為鼓勵會員將該國之成功經驗分享至各會員體,APEC每年亦向會員提供計畫經費補助,促成技術交流及跨國合作,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經濟部近4年共有包括工研院之「智慧機械雲」、「AI Box數位醫療」、「3D列印積層製造」及「AIoT精準漁業技術」、金屬中心之「牙科數位轉型」及「智慧醫院解決方案」、資策會之「數位分身技術」等7項科研技術獲得APEC支持。
全球景氣急凍!螺絲扣件產業接單量大減受衝擊 經濟部:全力協助
全球景氣去年下半年急凍,生產螺絲扣件業者面臨接單量大減衝擊,立委邱志偉因此邀請經濟部、工業局、勞動部、財政部等單位南下岡山與業者座談,了解產業的心聲;業者多數強調受到全球景氣下行及去庫存影響,及歐盟碳邊境調整納入鋼鐵產業,將對扣件產業造成衝擊,請經濟部加強因應。邱志偉表示,台灣受到全球景氣下行的影響,造成扣件產業的衝擊,扣件產業在大岡山、路竹地區是規模龐大的生產鏈,牽動著無數家庭的經濟命脈,在產業接單狀況不理想的現狀下,主管機關需加強因應,加強與產業對話,因此邀請業者與主管機關座談。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圖晉指出,大陸在疫情嚴防後,又無預警全面性開放,加上烏俄戰爭衝擊、通貨膨脹及去庫存的影響,都造成螺絲扣件產業嚴重的衝擊,請政府要多傾聽業者的心聲,銀行也要大力支持,不要雨天收傘,一同與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另外歐盟在去年底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達成共識,預計今年10月針對多種產業出口產品到歐盟,需提出產品碳含量,其中包含螺絲扣件的鋼鐵業在內,許多業者憂心忡忡,對於碳含量計算、成本增加的問題都毫無頭緒,由於時間所剩不多,需要經濟部的全力協助。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螺絲扣件業外銷訂單受到多方衝擊確實有減少的狀況,經濟部也會盡全力協助業者度過難關;在歐盟碳排放的條件緊縮,南部已經指示屬於法人機構的金屬中心主責,全力協助在地業者碳盤查,以符合歐盟的規範;另外出席的中鋼總經理王錫欽也強調,將會盡全力改善製程提供低碳盤元,唯有下游接單暢旺,上游的中鋼才能持續獲利。會中田園工廠創新協會提出針對農地工廠納管造成業者很大的壓力,尤其業者投入龐大資金希望能合法化,最後卻在污水排放無處可去或用地變更卡關,導致合法化的過程困難重重,投入的資金可能會化為烏有等,對此邱志偉強調,將會再邀集相關單位針對工廠輔導法議題辦理座談,協助業者能符合規範。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台灣奪12獎項 全球排名第二
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的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今年邁入60周年,今年臺灣創新科技一口氣囊括12個獎項,獲獎數更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超越歐洲、日本,展現臺灣科技研發的傲人實力與創新動能。全球掀起元宇宙熱潮下,追求更快速、更舒適的沉浸體驗,也讓臺灣相關創新科技因運而生。在通訊方面,5G的普及讓傳輸技術逐漸從目前的主流頻段走向速度更快的毫米波頻段,工研院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公司深度合作研發的「9KC GreenTape™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將耐高溫、低損耗的低溫共燒陶瓷(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成功打造出用於5G毫米波的通訊元件,幫助臺廠擴大開放式無線通訊研發領域。在顯示技術方面,Micro LED市場商機無窮,除常見的3C產品與車用曲面顯示器,國際大廠無不積極投入Micro LED的技術,工研院超廣色域「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不但擁有高解析、高亮度、高整合、低功耗等特點,更以聯盟的形式帶動臺灣Micro LED產業,包括攜手錼創科技、佐臻等廠商進軍車載顯示、下世代XR眼鏡等新興市場,成功協助臺灣Micro LED產業前進國際舞台。在資訊安全上,資策會「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透過AI技術主動分析駭客攻擊軌跡、病毒碼比對與威脅行為軌跡推估,以一站式勒索軟體檢測服務平台,協助企業於資安事前識別駭客攻擊,提早因應。少子化、高齡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讓全球智慧醫療應用加速普及。工研院「眼底病變AI輔助診斷與偵測技術」,整合眼科醫師專業知識與人工智慧技術,除可輔助診斷與偵測糖尿病的視網膜與黃斑部病變,更擴及一般民眾14 種常見眼底疾病,加快醫師看診判讀的速度與準確,更攜手公益及醫療機構到山區離島進行眼底篩檢服務,以科技守護偏鄉視力健康。乳癌是女性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X光攝影是目前篩檢乳癌的主要方式,但因攝影品質不良,導致有2成以上的民眾需要回醫院重拍,對偏鄉地區的民眾來說,相當不便。資策會「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利用AI深度學習技術及時判斷X光拍攝影像品質,改善拍攝流程以減少召回民眾的情況,並與商之器技術合作共同提升臺灣癌症醫療品質。隨著機械自動化技術不斷精進,機器人輔助醫師執行手術的案例越來越普遍,金屬中心「智慧骨科手術輔助系統- 即時動態追跡手術輔助系統」,運用全新定位技術,可連續進行六節以上椎節影像導航手術,已進行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測試,與市售產品精準度相似,並有效提高手術輔助程度,增加手術效率。金屬中心獲獎的「4D(3D+異質)固相式積層製造」技術,以固相式(solid state)的積層製造工法,進行異質材料接合,減少40%的加工材料,提供科技產業多特性3D金屬製品之節能創新製程。而「不銹鋼耐蝕暨表面硬化系統設備」技術,可提高不銹鋼材料的硬度,運用在建物外露扣件,能延長使用年限,減少因蝕銹而造成的建物安全風險,目前已技轉國內扣件業者,搶攻國際建築市場。2050淨零排放已牽動全球產業市場,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共存共榮,是邁向淨零永續的關鍵。紡織所今年獲獎的兩項技術皆融入環保節能理念,其中「Digital M®變形功能樹脂」技術,能使布料同時具有透濕與透氣功能,創造機能性紡織品的新價值。更與富順纖維和莎美娜技轉合作打入國際知名運動服飾供應鏈。紡織所與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共同開發的「SILVTEA 導電銀墨水」技術,可承受扭曲、拉伸、彎曲、擠壓、剝離以及水洗牢度等六項嚴苛測試,更與三芳化學合作,共同建構電熱與光顯等功能性紡織量產技術,進軍全球。此外,臺灣科技大學也展出得獎技術「可用於同時產水-產電的黑色魔毯」,利用石墨烯太陽蒸發器薄膜覆蓋於海面中,用於海洋波浪發電的同時,透過石墨烯與高分子堆疊形成的似木腔的中孔結構,在日光的照射下,還能將海水轉換為達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標準之飲用水,再利用再生能源同時,也持續獲得安全的飲用水。
TREE新創主題館2022 InnoVEX 重磅登場 預計募資10億
經濟部技術處於5月24~27日的InnoVEX新創展中,集結18個新創團隊,打造TREE新創主題館,有來自工研院、生技中心、金屬中心3法人及5所學校,橫跨半導體、資通訊、生技、循環經濟等四大領域,法人新創今年成果豐碩,陸續獲得各界投資者的青睞,到年底前,將可吸引10億臺幣新創早期資金。技術處邱求慧處長表示,在數位經濟的浪潮下,新創企業的崛起著實顛覆了產業的樣貌也催生了前所未見的新興產業,台灣的創新力夠、技術也強,法人研究機構也是我們重要的技術彈藥庫,在一年多的努力下,已推出亮眼的新創成績單。目前已有3家法人新創團隊成立公司,包括工研院與資策會合作,以5G企業專網主打國際市場的泰雅科技、資策會以資安監控技術的衍生新創-資安鑄造,及工研院以工業物聯網技術的衍生新創-智連工控。下半年也將有多家亮點新創成立,如半導體領域的NanoSeeX及OmniMeasure團隊,可分別提供半導體先進製程及封裝量測設備,以及循環經濟領域中,專攻高安全性固態鋰電池的安固能團隊,以上這些法人新創皆具有上看一億元以上的募資動能,將在臺灣新興展業的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預估今年底可以累積10億元的募資。TREE新創主題館集結科專新創共有18個團隊參與展示,看好臺灣在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優勢、鋰電池位居電動車產發展的關鍵零組件,以及先進醫材對生技產業的重要性,其中的亮點新創,包括:工研院的超能檢測特攻隊、安固能,以及金屬中心的骨黏土,可望成為其所屬領域的新秀。1.超能檢測特攻隊(OmniMeasure):提供快狠準3D IC晶片封裝檢測方案的專家現行的TSV檢測廠商目前只能檢測到的深寬比約為20:1,能檢測超過30:1的廠商屈指可數,也是相關國際級量測大廠努力追求突破的瓶頸,而超能檢測特攻隊運用「非破壞式光學檢測方法」,已具備60:1的高深寬比3D IC 矽穿孔的深度檢測能力,在兼顧快速準確下能大幅提升矽穿孔製造良率,以因應先進封裝廠商對高速運算晶片之品質檢測需求。2.安固能(GOOD Battery):高能省時、安全耐久的固態鋰電池開發領航者電動車市場要再擴大,電池的安全性、充電時間、使用哩程與時間、汰換率等絶對是使用者考量的關鍵要點。目前使用鋰電池,尚未能滿足關鍵需求,所以,科專計畫支持固態樹脂電解質技術的開發,取代傳統鋰電池中液態電解質易高溫爆炸的缺點,來解除使用者擔心火燒車的疑慮,又因能達到上述的優點,讓使用者不再為充電時間長及半路沒電而困擾。因此,技術商品化之後,即受到投資人的肯定,預計在下半年資金到位,成立新創。3.骨黏土(Iron Bone Biotech):可任意塑型的次世代骨填補物骨黏土是一種新型骨科填補材,是混合膠原蛋白及陶瓷粉末的獨家配方,材質很像黏土,植入後一段時間就會隨著人體體溫而漸漸固化,可以簡易塑型,能改善傳統骨科填補骨粉的溢流缺點,促使骨缺損快速癒合,降低手術後併發症,提升康復效能。骨黏土目前已在進行動物試驗,未來將透過TREE資源找到臨床法規專家,快速通過臨床試驗,待通過美國FDA認證,預期此骨材技術將可為骨折病患帶來更好的醫療品質。InnoVEX 2022 TREE新創主題館,除於5/24上午舉行TREE新創主題館開幕活動,下午並安排淨零碳排趨勢論壇,此外,5/25~5/27將有18家新創團隊在主題館進行技術發表與商業簡報。
中鋼公司積極打造智能產銷精緻鋼廠
面對全球鋼鐵市場競爭及未來碳中和的趨勢及挑戰,為提升企業競爭力,中鋼公司近年來積極投入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工作,包括2016年成立智能產銷委員會、2017年建立AI研究團隊並專責AI技術研發,另於2018年啟用無人天車至今,已完成超過 40萬顆鋼捲自動吊運。此外,中鋼公司2020年於貳號高爐大修機會,於爐內建置智能化感測器及引進AIoT技術,大修完成後啟用煉鐵智慧中心,完成首座智慧高爐建構;另,今年1月軋鋼三廠第二熱浸鍍鋅產線(以下簡稱:2CGL)亦導入自行開發的智能化系統,讓2CGL產線建立起預知、預警、監控等智能化功能。中鋼公司在投入上述工作和導入智能化技術後,也逐步打造具智能產銷能力的精緻鋼廠。 中鋼公司翁朝棟董事長表示,中鋼數位轉型的第一步是智慧製造,接下來是5G AIoT,而高爐及冷軋產線分別屬於一貫化作業煉鋼生產最上游及最下游的製程,陸續導入AI智慧製造後,加上鋼品倉儲導入無人天車吊運,智能產銷如虎添翼,也展現出中鋼邁向精緻鋼廠的決心。貳號高爐、2CGL這兩個智慧工廠的建置及無人天車等智能化成果如下:中鋼貳號高爐第四爐代導入智能化技術 高爐設備是包含氣、固、液三相物料的高溫煉鐵反應器,執行一貫作業鋼廠鐵水生產任務,其操作效能代表一個鋼廠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另過去因受限於高爐高溫作業環境的限制,無法安裝傳統的量測設備進行爐內生產狀況之紀錄,故操作經驗難以描述及量化,高爐操作效能提升亦受到限制。中鋼公司貳號高爐於 2020年7月展開大修,除了爐殼全面拆除更換、爐體內襯重新砌築、冷卻系統及爐石粒化設備更新外,更將突破傳統量測能力之智能化感測器建置於爐殼上,將所蒐集之影像、溫度與應變等量測數據,經由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機制,轉化成對高爐操作有用之寶貴資訊,並進一步彙整於「高爐煉鐵智慧平台」。 「高爐煉鐵智慧平台」除可呈現生產相關資訊、數據,另已導入27個AI模組,現場主管及操作人員進行資訊查詢、下載及分析,並利用可視化的圖形介面,精準掌握高爐狀態及即時調適生產。貳號高爐煉鐵智慧平台總投資金額5,662萬元,導入後除了提升高爐操作效能外,每年可降低成本3,207萬元,並有助每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217噸。圖說:高爐煉鐵智慧平台彙整生產相關資訊、數據,並開發及導入27個AI模組,操作人員更能精準掌握高爐狀態及即時調適生產。中鋼軋鋼三廠第二熱浸鍍鋅智慧製造產線建置 為持續強化智慧製造能量,中鋼公司在軋鋼三廠既有優異的自動化及數位化基礎之上,整合現場製程大數據資料,並投資近5,000萬元在2CGL導入自行開發的智能化系統,包括機性動態調控、寬度動態調整、入料缺陷檢測、退火爐燃燒智能診斷、鍍鋅膜厚控制、智慧鋅渣引流、鋅浴鋁含量智能控制及智能化品質判定等8項,合計在該產線建立19個AI模組,可達到動態製程參數調整,產品品質優化及降減成本等三大目的,累計效益達9,000萬元以上。 具體效益部分,例如2CGL以AI模型預測產品機性並建議製程所需設定,整體鋼品改善機性不合剔退率改善約80%;另,降減成本方面,利用大數據生產資料建立虛擬量測器,可降低鍍鋅膜厚之過鍍量,進而降低過鍍成本約78%;而品質控制方面,藉由開發鋅渣引流設備結合熱影像智能模組,依AI模組辨識鋅渣量後觸發機械手臂撈渣,可減少鋅渣量10%及每年節省用電量15萬度。此外,2CGL亦建立「AIoT掌上工廠」資訊平台,可讓工廠主管及人員使用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透過視覺化網頁,即時掌握生產資訊及排除異況,提升生產作業效率。圖說:中鋼公司在軋鋼三廠既有優異的自動化及數位化基礎之上,整合現場製程大數據資料,完成冷軋智慧製造產線建置。中鋼無人天車從自動化走入智慧化 一個鋼鐵廠所生產的鋼品,包括出庫、入庫、儲位變動等皆需仰賴天車作業,相較於傳統人工操作天車的吊運作業,無人天車能夠不間斷地持續運作,且受惠於自動化的穩定運行,還具有延長馬達壽命、降低鋼捲吊運損傷及客訴、減少人事成本與節能減碳等優點。由於無人天車是在無駕駛員操作的狀況下運行,須替天車裝上「眼睛」,讓天車能辨別出吊運路徑的起點及終點,以及執行吊運路徑上各種可能發生碰撞的物體。 中鋼公司自2015年開始投入無人天車的研究,為突破國際大廠的專利限制,除了在無人天車上裝設高解析度攝影機之外,也導入三維掃描器進行掃描,再透過人工智慧技術順利在二維影像上建立不同物件的高度座標,及進一步利用深度學習物件技術與鋼捲定位指示板,成功建立起「一鍵裝車」技術,幫助倉儲操作人員更精準且快速的執行無人天車裝卸車作業,同時也提高效率性與安全性。圖說:中鋼公司2018年啟用無人天車至今,完成超過40萬顆鋼捲自動吊運。 中鋼公司去年已建廠滿50周年,為厚植下一個50年的營運競爭力,除了於公司各生產製程陸續盤點及導入智能製造外,亦投入約8,500萬的經費,分別與中華電信攜手建立「5G智慧軌道運輸」戶外示範場域,並與仁寶、思科合作建構「5G軋鋼智慧工廠」室內示範場域,合計進行共9項智能化專案之研究,將透過5G無線網路技術讓AI發揮最大的效益。此外,中鋼公司亦已於去年成立「5G AIoT推動辦公室與實驗室」,結合高雄市「亞灣5G AIoT新創園區」廠商 (微軟、杰悉科技)及學研單位(工研院、高科大、金屬中心、電信研究中心)的資源,展開5G AIoT各項智能專案開發及應用,將透過跨領域的密切合作,加速落實中鋼5G AIoT之建置與應用,朝智能化精緻鋼廠之路持續邁進。圖說:中鋼公司2021年12月10日舉辦「中鋼5G AIoT推動辦公室」與「中鋼5G AIoT實驗室」啟用典禮,並邀請經濟部王美花部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國發會詹方冠處長、AIT高雄分處禹道瑞處長等貴賓一同揭牌。
一年省60億垃圾處理費?金屬中心:工業廢材變身綠材復育珊瑚
每年數百萬噸的工業廢材存放問題現在有解!金屬中心研發「再生多樣態轉化材Poly-T Materials」,將環境廢棄物轉化成創新綠色材料,由於成份與珊瑚骨骼相仿,因此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成人造珊瑚,取代現行復育用的人造塑料基座,不僅無毒、更耐海水衝擊,同時可望為產業解決每年近60億元廢棄物的處理費用。金屬中心為研究型法人單位,執行長林秋豐表示,台灣工業每年約有百萬噸的廢鑄砂、石材切割邊料必須委外處理,而業者多半只能囤積棄置甚為可惜,未來應用再生多樣態轉化材的技術原理,透過創新科技研發將廢棄物循環加值,可望為產業解決每年近60億元廢棄物的處理費用,真正做到全循環、零廢棄。「再生多樣態轉化材」主成份與珊瑚骨骼相仿,經由3D列印技術,可將環境廢棄物如廢棄石材與廢蚵殼等,轉化成創新綠色材料,應用在珊瑚復育與古蹟修復上。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指出,「再生多樣態轉化材」人造珊瑚經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發現,能成功吸引海洋微生物附著,加速海底共生藻附著,使珊瑚復育狀態良好,取代現行復育用的人造塑料基座,不僅無毒、更耐海水衝擊。下一步計畫鏈結業者、設計團隊朝向製作大型人工魚礁努力,以科技創新為永續海洋生態貢獻心力。林秋豐說,過去的商業模式總在「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脈絡下「用完就丟」,不但造成地球資源耗竭,同時產生出各式廢棄物。然地球資源不會永遠源源不絕,廢棄物也不會憑空消失,如何將廢棄物資源化妥善運用,以替代自然資源開採,達成物質全循環、零廢棄的願景,更是重中之重,因此金屬中心持續深化研發創新量能,支持台灣產業永續發展外,更鏈結中心核心技術,帶動傳產升級轉型,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再生多樣態轉化材」今年獲得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2022愛迪生獎-銀獎」殊榮。愛迪生獎每年表彰全球具突破影響的創新產品與企業領袖,來紀念發明家愛迪生追求創意與卓越的精神,堪稱科技界的榮譽殿堂,此次獲獎也為台灣的科技研發實力大放異彩!
中華電信5G AIoT大聯盟進駐高雄亞灣區 推動5G產業聚落落地高雄
中華電信積極布局5G AIoT再下一城,宣布與國內外廠商合作的5G AIoT大聯盟進駐高雄亞灣區中華電信成功大樓。另外,中華電信子公司中華系統整合偕同佐臻公司、金屬中心、資策會及智慧眼鏡協會,為成立「XR智慧空間共創基地生態系」,中華電信5G AIoT大聯盟垂直應用落地成功大樓,正式在高雄起航。中華電信表示,在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中華電信以集團力量投入人力研發產品、提供解決方案,並與雲端平台商、SI系統整合商、終端設備商及垂直應用服務商等分組對接,唯一的目標就是要實踐快速整合各領域佼佼者落地高雄。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表示,中華電信是高雄亞洲新灣區5G AIoT國際大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正式進駐成功大樓,成為高雄亞洲新灣區第一家5G AIoT垂直應用落地場域。中華電信將以5G與轉型做為雙軌策略主軸,全力加速5G建設、發展5G企業專網及相關智慧應用。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亞洲新灣區是大南方計畫的重要一環,是國家級園區建置計畫,讓高雄轉型為科技智慧城市,成為台灣發展的新門戶。透過中華電信強大的資通訊能力以及運用高雄海、空雙港優勢,必定能推動高雄數位轉型,加速高雄邁向5G極速智慧港灣城市。同時成立的XR智慧空間共創基地生態系,整合佐臻之智慧空間方案與資策會之XR技術能量、數位轉型顧問服務,並搭配AR+AI相關教育訓練服務,建構XR智慧空間應用生態系,並推進場域端的數位轉型。同時邀請金屬中心、智慧眼鏡協會成為跨域應用的一大助力,以智慧文創、智慧港灣、智慧工廠為實證場域,結合高雄在地系統整合業者與數位內容業者,進一步共創標竿實證案例。
【遊艇嘉年華情報】開啟海洋休憩產業鏈商機
去年締造3萬人參觀紀錄台南安平遊艇展,今由台南市長黃偉哲與台南市觀光局長郭貞慧出席為11/20-11/22為期三天的活動揭開序幕。本屆是台灣唯一嘉年華性質的遊艇展出結合SUPERCAR賽車活動,讓遊艇嘉年華成為如臨歐洲海外遊艇碼頭的風光。SURFACE BIKINI團隊於AC80亞貓船艇上。首次於安平亞果遊艇舉辦的賽帆表演賽也於開幕登場,各地好手展現乘風破浪的自信,為台南港灣帶來不同以往的風采,亞果日後也將常態舉辦帆船賽事,以培養學生海上運動技能。當天同時有限量名額的遊艇體驗在安平商港、漁港,雙港域腹地內出航,名額已於活動開始前一周售磬。伊林模特船艇展演。20日開幕日為VIP DAY,由商周主辦、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協辦的【破浪遨遊-VIP遊艇論壇】邀集了百位上市櫃公司CEO,與世界菁英交會一同探討遊艇生活社交平台中的藍海商機,一直以來台灣船艇製造在國際上名氣響亮,在親海休憩上的氛圍尚未普遍,本回邀請亞果遊艇集團總經理-張慶祥、燦星旅遊總經理-鄭寶蓮、悅榕集團台灣區項目開發暨行銷總監-殳蓁蓁、金屬中心產業升級服務處副處長-蘇志強、東哥遊艇總經理曾雄威、巨星造船董事長陶君亮、辛普森遊艇總經理-陳永通等人一同與會,期望以亞果為平台串起海洋休憩產業鏈帶來更多商機,並邀請知名冒險家宥勝、台東帆船學校校長-小飛、快艇衝浪金牌國手-陳美彤等受邀擔任論壇嘉賓,分享精采冒險人生經歷。商機論壇場內除精彩對談外,展區內BMW同時帶來最新車款M8 Coupe、與全球限量200台特仕版的i8,極具未來感的前衛設計外觀以專屬Sophisto Grey深灰車色與20吋多輻式黑銅雙色烤漆輪圈展現其獨特車格。賽車車聚。21、22日的安平亞果遊艇充滿海陸慶典氛圍,獨家由台灣BC Racing Team領軍統籌派出近十台現役超跑廠車與Drift car參與表演,且號召百部賽車及歐系特色改裝車、重機快閃車聚。草地區亦有特色精品、文青餐車、美式胖卡,搭配現場更有不間斷表演,完整呈現出嘉年華氛圍。泊位區則匯集了全台50多艘船艇匯集了安平遊艇碼頭,開放近十艘船艇讓參加者上船參觀,近距離與伊林模特兒拍照及欣賞表演,其中展出各種尺寸及來自世界各地品牌遊艇帆船,如亞果遊艇會展示由巨星造船製造的U58烏拉尼亞號及租賃市場中最大艘的80呎遊艇AC80、辛普森遊艇展示快艇-極光之星、玫瑰天空等。碼頭參觀人潮。亞果遊艇集團與新加坡悅榕集團(Banyan Tree Hotels & Resorts)攜手將此區打造為全台最大遊艇城,引進悅榕集團旗下品牌-悅椿軒為全球唯四家之一,已於今(20日)早擇良辰吉時舉行動土典禮,第一期計畫預計於2022年下半年完工,藉由此次台南亞果遊艇嘉年華的舉辦把未來藍圖展現民眾面前,一連三天精彩活動亦為台南市帶來新觀光契機。
7天縮短成4小時 創新數位技術裝假牙1天搞定
過去裝假牙必須先印模再製作,中間至少需等待7至14天才能完成,過程耗時,病患使用臨時假牙在咀嚼上也有脫落的風險。金屬中心研發「即時贋復解決方案」,透過口掃與數位科技,能將療程縮短在1天內完成,大幅改善傳統假牙製作流程與效率,榮獲2020年度iF設計大獎。金屬中心研發成果獎聲不斷,繼日前以「金屬扣件產業製造智慧化技術」、「仿生智能AGV艦隊系統」揚名2020年美國愛迪生獎,近期「即時贋復解決方案」與「可降解鎂合金血管夾」分別榮獲德國iF設計獎及德國紅點設計獎。其中,金屬中心以「即時贋復解決方案」於2020年度的iF設計大獎56個國家,計7,298件設計作品參賽中脫穎而出,奪下產品設計獎,展現創新研發的軟實力。「即時贋復解決方案」藉由全面性整合口掃系統及穿戴式眼鏡、雷雕系統、矽酸鋰玻璃陶瓷,以同樣療程為例,傳統假牙製程需要7天以上,但此套系統將可縮短為4-5小時,在診所端1天內就能完成加工及讓病患進行補綴。病患早上進入診間,下午就能裝好假牙,很快就可以正常飲食,病患無須經過漫長等待和使用臨時假牙的不便,大大提升贋復治療效率。另一個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的「可降解鎂合金血管夾」,從合金設計、加工技術與表面處理著手,是全球第一款具人體吸收性,於體內可降解鎂合金的止血夾。「可降解鎂合金血管夾」使用生物可降解之醫材,術後不需再次手術取出,透過材料逐步降解,減少組織二次傷害;改善傳統不鏽鋼或鈦合金止血夾,於病患體內存有金屬物品,以干擾核磁照影等檢查,降低病患術後追蹤疑慮;不僅操作簡易、快速、更有利於醫師臨床使用。金屬中心執行長林秋豐表示,將科技技術融合美學設計,強化人因工程的介面整合,突破技術上的限制瓶頸,金屬中心將持續研發符合民生或產業需求的產品設計,並以國內自主的創新技術,開創研發成果運用的全新風貌。
經濟部領軍 打造公版智慧機械雲
為協助機械產業邁向2兆元產值目標,經濟部領軍工研院、資策會、精機中心及金屬中心等各法人能量,打造公版的「智慧機械雲平台」,這項服務有如手機軟體商店「App Store」,解決現有機械雲彼此不相容,導致不同開發者的軟體服務難以共存使用的痛點,預計明年下半年邀請開發商跟終端使用者測試,最快後年上路。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表示,智慧機械雲是未來發展趨勢,根據國內外調查顯示多數製造業將投入物聯網、雲端運算、AI、大數據相關應用服務,多數廠商都認同未來雲端服務化的趨勢,但國內多數中小企業想要進行數位化轉型,惟面臨到資訊人力不足,進行整廠整線數位化及智慧化的工作難以實現。為因應這些挑戰,經濟部結合各法人能量,建構公版智慧機械雲平台,這個平台具備三大特色,第一,建立單一入口,支援機械產業雲端服務;第二,SaaS軟體共享,減少開發成本;第三,鏈結國外大廠雲端資源,全球服務無國界。台灣機械產業已具備兆元產業基礎,經濟部未來將持續整合法人能量,幫助機械業深化智慧機械雲平台,由政府出面當產業靠山建立公版機械雲,幫助機械業再創高峰,朝2025年2兆元機械業產值目標邁進,打造台灣成為智慧機械王國。智慧機械雲就像是手機軟體上的商店「App Store」,建立雲端應用服務的標準化開發、上架、訂閱、銷售機制,簡化軟體開發、售後服務、系統維護流程,目前已有約20個軟體上架,領域涵蓋資料蒐集、數據分析、設計開發等通用性軟體,像是工研院「顫振偵測」製程診斷系統,系統在聽到設備出現異音時,就能判斷設備出現異常並把狀況告知使用者,大大降低設備故障對產能的影響。經濟部技術處指出,智慧機械雲平台讓有意轉型升級的廠商不需再大海撈針,辛苦的拜訪各大廠找尋所需的軟體系統,也不用浪費時間等待開發商到廠區安裝系統,可以很直觀的在機械雲平台上瀏覽軟體系統介紹、版本並完成下載安裝,甚至後續的更新、除錯都能在這個平台上進行,對比過往開發商要親自到使用者廠區安裝軟體,需約1天2天甚至更久時間才能完成,現在只要約10分鐘就能在機械雲平台下載安裝軟體。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 經濟部科專勇奪5大獎
素有科技產業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2019年獲獎名單出爐,經濟部技術處支持的科技專案大豐收,共有工研院、資策會、金屬中心、紡織所等4個單位,勇奪5項大獎,為我國研發機構在國際爭光。今年獲獎5項科專技術包括「RAIBA可動態重組與自我調節之電池陣列系統」、「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智慧農業數位分身」、「DIFA高間距噴氣織機」、「協同搬運模組」,已分別與台大醫院、致茂電子、台鹽綠能、紡織業秀平等機構及業者展開合作,落實科專產業化的成果。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世界經濟論壇」(WEF)將台灣列為全球4大「超級創新國」,感謝研發法人以科技專案,將創新科技驅動產業永續發展,提升產業及國家的競爭力,2018年法人科專促成廠商投資金額新台幣577億元,平均每投入1元科技專案經費,創造4.39元投資效益,歷年至今科專已累積近3萬筆專利暨可移轉技術資料,補足企業的技術研發需求,成效亮眼。林全能指出,科專成果已經連續12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榮耀,細數12年來獲獎的53項技術,超過9成獲獎技術已技轉國際大廠或國內廠商,例如儒鴻、中鋼、台泥、有量科技等,也有不少獲獎技術成立新創公司,讓創新真正落地產業化。獲獎的科專中,工研院全球首創「RAIBA可動態重組與自我調節之電池陣列系統」,透過人工智慧控制電池模組的放電負載,可整合新、舊電池模組的儲能系統,解決未來電動車數量大增,隨之衍生的汰役電池問題,創造資源永續再利用與再生能源商機。工研院首創全球唯一的「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經台大醫院同步測試證實可有效活化免疫T細胞,未來可望成為癌症治療要角。(圖/工研院提供)癌症至今仍是人類大敵,工研院首創全球唯一的「仿生多突狀磁珠製備技術」,經台大醫院同步測試證實,這項技術可有效活化免疫T細胞,為「精準醫療」帶來新商機,預計在2020年推出臨床用GMP等級的產品,成為癌症治療要角。「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今年由WTWH媒體集團接手舉辦,原R&D Magazine也更名為R&D World雜誌,該獎項是研發領域極為推崇的科技研發國際大獎,每年從全球上千件創新技術中,挑選出100項年度具重大創新意義及對人類生活影響深遠的商品化技術,今年已邁入第58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