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
」 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保育法 動物園 林業署 遊客討厭排隊?8成台灣人竟最喜歡「這款景點」!平台揭秘台灣旅遊新趨勢,加碼推薦5個寶藏旅遊打卡點
Booking.com日前舉辦「臺灣旅遊趨勢發表會」,揭密2025年全球及臺灣旅遊趨勢。調查中指出全球共67% 、臺灣有79% 的旅客偏好「人流較少的旅遊景點」,告別擁擠的排隊打卡熱點、擁抱具魅力的隱藏版景點成為不可忽視的旅遊趨勢。Booking.com本次更集結了品牌好友傅孟柏、李翔的攝影作品,以及臺中、南投、臺南、澎湖四區域的特色飯店推出品牌電子書,讓民眾一次掌握臺灣不為人知的秘境、找出最符合住宿需求的主題旅宿。趕快來看看臺中、南投、臺南、澎湖四區的寶藏景點分別是哪些?被澎湖蔚藍海域環抱的「彩色珊瑚礁民宿」擁有半露天的戶外閱讀與靜心冥想空間「光之玻璃小屋」,每一處設施都散發著獨特魅力,將自然與藝術完美融合。「光之玻璃小屋」擁有半露天的戶外閱讀與静心冥想空間讓旅客在大自然中放鬆身心靜享海風輕拂。透過玻璃牆,時間緩緩流逝,澎湖的日出、日落與星空盡收眼底。入住擁有海景與溜滑梯的501房,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能找到放鬆心靈、創造回憶的理想角落。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位於澎湖群島最南端的「東吉嶼」走遍臺灣各地,熱衷發掘隱藏美景的郵差攝影師李翔特別介紹東吉嶼美好自然風貌,無論是嶙峋的岩石、綿延的沙灘,還是碧藍的海水,都展現出大自然的纯粹與美麗。島上遺留著許多歷史遺跡,從古老的石屋到被時間磨損的菜田,每一處都講述著當地的故事。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讓野生動物與島嶼景觀相得益彰,吸引著喜愛自然與安靜的旅客前來探索。(圖/攝影師李翔拍攝)臺中大毅老爺行旅打造出極具特色的「星光客房」以城市獨有的自然美景與人文藝術為設計靈感,打造出極具特色的「星光客房」,房内撰用獨特的幾何形状玻璃窗,讓旅客盡情享受星空與城市夜景交織而成的璀璨美景。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擁有太陽系館頂樓的觀星廣場「清境天星渡假山莊」清境天星渡假山莊位於南投清境,擁有太陽系館頂樓的觀星廣場,這裡不僅是賞星的理想場所,每晚更會舉行星座導覽解說,帶領天文愛好者一同探索浩瀚夜空的奥秘。夜晚時抬頭仰望星空,繁星點點掛滿整個夜空會讓人捨不得入睡。(圖/清境天星渡假山莊官網提供)以經典的都鐸式建築和英倫風格打造的南投「老英格蘭莊園」古典的雕塑與藝術廊道彷彿置身復古歐洲古堡,掀起當地歐式復古風潮。莊園歷經九年建造,展現了主人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每個角落都流露著對歐式情懷的熱愛,並透過無微不至的服務讓人沉浸其中。莊園內的雕塑、藝術廊道彷佛讓人置身於神秘的歐洲城堡,展現時間沉澱後的經典魅力·莊園主人更期許經過數百年,老英格蘭莊園依然歷久彌新,代代相傳成為百年飯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巧妙融入臺南美食及在地元素的「臺南安平雅樂軒酒店」將富足的台南美食文化及地方元素融入在住宿體驗的每一環節,像是酒店內的「DEPOT by Aloft 充能站全日餐廳」結合當地農會食材如關廟鳳梨、下營黑豆豉等,並提供像是榮獲府城十大傳統美食殊榮的「楊哥楊嫂肉粽」等名店佳餚,讓入住旅客能於舌尖感受豐富的臺南滋味。(圖/台南安平雅樂軒提供)
捕魚撈到「274公分下顎骨」賣66萬!一查竟是保育類 2男慘了
今年4月間有民眾在網路社群媒體刊登訊息,打算以66萬元販售保育類鯨魚下顎骨。海委會海巡署台中查緝隊獲報,循線至高雄興達漁港附近一處貨櫃,查獲一級保育類物種大村鯨的下顎骨2支,全案移送地檢署偵辦。台中地檢署偵結,處分陳姓船長、許姓男子緩起訴1年,各須向公庫支付新台幣2萬元及3萬元。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表示,陳姓船長於民國111年9月間,在台中外海進行拖網漁作過程中,撈獲一副鯨魚下顎骨,後續由許男協助在網路社群媒體刊登販售訊息,以新台幣66萬出售鯨魚下顎骨,今年4月遭民眾發現檢舉。海巡署偵防分署台中查緝隊獲報後,會同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及海保署台南保育站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調查,於今年5月28日在高雄市茄萣區興達漁港靠民權路側港區內貨櫃查獲2支鯨魚下顎骨,經量測長度約274公分。海保署事後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鑑定,確認查獲物為海委會公告一級保育類物種大村鯨下顎骨。雖然尚未賣出就遭查獲,但陳、許2人販售行為已觸法,經台中地檢署偵結,2人均遭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予以緩起訴1年處分,同時陳男應向公庫支付2萬元、許男應支付3萬元。海保署指出,大村鯨(學名:Balaenoptera omurai)屬鬚鯨科,為中型鯨,上頷背中央有一條明顯縱脊,背鰭為直立鐮刀型,位在身體後三分之二處,胸鰭斜後上方常見有火焰型條紋延伸至下背區,下頷與喉部顏色左右不對稱,左為深色、右為淺色。由於大村鯨在92年才被命名描述,缺乏全球族群數量科學數據,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等級列為DD(數據缺乏)。目前已知分佈點位在印度到太平洋區熱帶至暖溫帶海域,因此過去也被稱為熱帶鬚鯨,在台灣東部、西部有少數擱淺紀錄,花蓮海域曾有數筆賞鯨船目擊紀錄。海保署呼籲,依台灣現行法規,所有鯨豚均屬保育類動物且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民眾若發現違法情形,可提供照片、影片或相關事證,向地方保育主管機關或撥打海巡署「118」專線檢舉。
30歲男瘋狂腹瀉2週!糞便驚見「鬼臉」在蠕動 竟和家中1成員有關
大陸男子小舟(化名)今年30歲,2週前開始出現反覆腹瀉,糞便呈現異樣的黃綠色糊狀乃至水樣,還時不時伴隨著一陣陣令人難耐的噁心感,讓他苦不堪言。為了緩解症狀,小舟嘗試了吃藥及網路上的各種偏方,卻未病情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改善,最終只好到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就診,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福建衛生報》報導,孟超肝膽醫院感染二科副主任醫師劉路接診後,詳細詢問了小舟的病史,從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就是患者家中飼養了寵物,初步判斷小舟可能感染了某種寄生蟲病,於是安排了糞便寄生蟲檢查。不出所料,在小舟的糞便樣本中,醫生驚見有「鬼臉」在蠕動,證實患者感染「藍氏賈第鞭毛蟲」。醫生說明,藍氏賈第鞭毛蟲是一種全球性分布的寄生性腸道原蟲,主要寄生於人和多種動物的小腸、膽囊或膽道系統中。牠引起的藍氏賈第鞭毛蟲病(也稱賈第蟲病),以腹瀉和消化不良為主要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醫師進一步解釋,貓、狗等常見家庭寵物,常常是藍氏賈第鞭毛蟲的攜帶者。該病是全世界危害人類健康的10種主要寄生蟲病之一,旅遊者很容易被感染導致腹瀉,因此也稱「旅遊者腹瀉」。在確診病情後,劉路迅速為小舟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對症治療,小舟的腹瀉症狀得到了明顯緩解,再也沒有復發。報導指出,藍氏賈第鞭毛蟲的蟲體宿主包括家畜(如牛、羊、豬、兔等)、寵物(如貓、狗)和野生動物(如河貍)。水源傳播是感染藍氏賈第鞭毛蟲的重要途徑,水源污染主要來自人和動物的糞便,同時也可以通過糞口傳播。任何年齡段的人群對藍氏賈第鞭毛蟲均易感,尤其是兒童、年老體弱者和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藍氏賈第鞭毛蟲後多為無症狀帶蟲者,但部分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急性期症狀主要表現為爆發性惡臭水樣性腹瀉、腹痛、腹脹、偶有嘔吐、發熱、厭食等。若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亞急性期和慢性期,其主要症狀為周期性惡臭稀便,可伴腹脹、腹痛、噁心、厭食、頭痛、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此外,藍氏賈第鞭毛蟲可侵入膽道系統,引起膽囊炎或膽管炎。
車諾比核災「流浪狗基因突變」 其後代對輻射、重金屬免疫
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廠於1986年發生爆炸,是為人類史上最嚴重核災,約2600平方公里範圍被劃定為輻射禁區,迄今無人居住。不過,近期有科學家發現,核災區內的2個狗群已經出現基因突變,其後代開始對輻射、重金屬等污染免疫。綜合外媒報導,哥倫比亞大學環境衛生科學家克萊曼(Norman J. Kleiman)帶領一組研究人員,調查了生活在車諾比災區的狗群,分析116隻流浪狗的血液樣本,發現其中2群「能在劇毒環境中生存下來」,意味著這些犬隻已經適應了長期暴露在劇毒的輻射環境中。克萊曼教授說到,他們在距離核電廠10英里外的車諾比市,以人道的方式捕獲這群流浪狗,並將血液樣本運往美國進行DNA提取和分析,才發現狗群出現了近400個「離群基因座」(outlier loci)。報導指出,目前估計有900隻流浪狗生活在核電廠附近,其中有許多被推測是當時人類疏散期間被遺棄的寵物後代。克萊曼教授透露,2群流浪狗的遺傳基因不同,卻都在劇毒環境中生存。克萊曼教授強調,「檢查輻射污染對狗的遺傳及健康影響,將使我們能更加理解,這些類型的環境危害究竟會怎麼影響人類,以及如何最好的減輕健康風險。」而這份研究也於2023年3月被發表至《犬類醫學與遺傳學》(Canine Medicine and Genetics)雜誌上。據悉,車諾比核電廠的核子反應爐爆炸後,有超過10萬人撤離,而災區也成為一些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其中,除了狗群出現基因突變外,過去也曾發現有樹蛙的皮膚從綠色變成黑色,以此中和輻射、適應環境,亦有狼群開始產生對癌症的抵抗力。
峇里島聖猴森林「大樹突倒塌」!2名外籍遊客遭砸中身亡
印尼峇里島聖猴森林10日發生大樹倒塌意外,造成2名遊客死亡。根據現場目擊民眾拍下的影片顯示,大樹傾倒時,遊客四處逃竄,但也有一些遊客被樹木擊中。根據外媒報導,有民眾拍到樹倒下的那刻,現場突然吹起強風,接著大樹倒下,3名遊客不幸被砸中,其中42歲的韓國籍女遊客、32歲的法國籍女遊客傷重不治;另一名43歲的韓國籍女遊客則在醫院接受治療中。峇里島當地警察證實此事,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中午12點15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雨伴隨著強風,席捲了烏布市中心和聖猴森林,「當時有很多遊客來參觀,然後遊客們四處逃命,但也有一些遊客被樹木擊中。」 他補充說道:「對於死亡或受傷的受害者,他們仍在醫院接受治療,同時等待移民局和受害者家屬的協調結果。」網路上流傳的影片顯示,可以聽到樹突然斷裂的聲音,隨後遊客發出瘋狂的尖叫聲,他們往四處奔跑逃離,幾秒鐘之內樹就倒在了地上。 事後,聖猴森林官方也發出聲明,宣布該景點於12月11日、12日關閉,並向受到影響的遊客致歉,「我們想強調的是,倒下的樹狀況良好。我們定期進行樹木監測和修剪,作為我們對聖猴森林遊客、工作人員和野生動物安全承諾的一部分。然而,這起事件是由強風和超出人類控制的極端天氣條件引起的。我們正在與當局密切合作,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六福村成為國際動物園組織正式會員 盼進一步增進動物福祉
憑藉東南亞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SEAZA)評審委員會支持,六福村主題遊樂園正式成為SEAZA機構會員,這象徵六福村在野生動物保育與遊客服務上的努力獲得國際肯定,強化了六福村作為東南亞動物保護機構先行者地位; 六福村動物園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動物福利的持續提升」、「創新的動物營養照護」、「積極進行教育推廣」及「安全且多元的觀賞方式」為核心,致力提供符合動物需求的生態展示,參與國際動物保護與教育活動。也肩負著重要的動物保護和環境教育使命,未來六福村將持續加強與國際保育組織的合作,致力於提供更多元的自然生態旅遊體驗。 六福村為亞洲最大犀牛復育基地。(圖/六福村主題遊樂園提供) 2024巨型草食獸麻醉工作坊堪稱國內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六福村主題遊樂園提供)成立於1990年的東南亞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Southeast Asian Zoos and Aquariums Association, 簡稱 SEAZA),共有70個會員團體,其理事會以國家為基礎,並有31國於2024年來台舉辦年會。身為國內唯一結合野生動物園的主題遊樂園,全面發展動物保育與環境教育,動物保育成就更屢獲國際肯定。2021年將白犀牛艾瑪運輸到日本東武動物園,六福村完成台日動物外交史上首例「成功由台灣輸出大型瀕危動物」的歷史任務,寫下台、日動物外交的歷史新頁;2023年六福村獸醫團隊受邀赴美參與美國動物園獸醫師協會(AAZV)第55屆年會,發表「大型貓科動物-非洲獅」例行年度健康檢查麻醉計畫研究成果,也是台灣首次獲邀參與年會的私立動物園機構。更於2024上半年舉行國際巨型草食獸麻醉工作坊,邀請多國專家參與,讓台灣動物保育成就揚名國際。
照養臺灣狐蝠野放首例!不到1個月被吃了 「蝠寶」生前呆萌身影曝光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經過200多天的照料和治療,於上月12日成功野放,並在牠身上裝設二合一發報器,以人工方式追蹤。不過,追蹤小組本月6日發現蝠寶身上的GPS發報器掉落,經勘查周遭環境,發現狐蝠毛髮、殘體,疑似遭到猛禽掠食。花蓮分署表示,「蝠寶」是由狐蝠志工鍾秀綢於今年4月20日通報救傷、在花蓮市文創園區附近拾獲失親的幼體,當時僅重約80克,由專業獸醫人員照養並嘗試於原處等待母蝠接回,但沒成功,考量幼蝠太小尚需密集照顧,4月23日送往在池上的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安置(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因過去並無臺灣狐蝠幼體照養後野放的案例,花蓮分署、野灣團隊、台灣蝙蝠學會 及國立臺北大學教授陳湘繁,對於野訓準備、野放方式做了很多討論及研究,並採納日本狐蝠專家的建議,制定「蝠寶」的照養及野放計畫,終於在11月12日順利野放。為了掌握狐蝠照養個體野放後於野外棲息與覓食情形,野放團隊在蝠寶身上裝設二合一發報器,以人工方式追蹤確認其日棲點,定期下載衛星定位訊號掌握其夜間活動地點,將為花蓮地區狐蝠族群提供更多棲地利用的資訊,也是臺灣首次照養臺灣狐蝠幼蝠並成功野放的重要案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不過,團隊於6日上午追蹤時,發現蝠寶的GPS發報器掉落在日棲點周遭,隨後加派人力搜索周邊環境,發現部分狐蝠皮毛散落地面及骨骸,推測蝠寶可能已遭受捕食。根據現場遺留的證據及環境狀況判斷,最可能情況是遭受猛禽類的攻擊。由於線索有限,且野外環境因素多樣,花蓮分署經詢問多位專家,初步認定日間活動型的猛禽可能性比較高,亦直接顯示臺灣狐蝠確實面臨天敵捕食之威脅因子。此次事件,除可結合現場線索進一步分析,提出台灣狐蝠在野地可能的風險因子外,更可歸結相關經驗也可以提升未來臺灣狐蝠野放的成功率。
海邊驚見劇毒「僧帽水母」 花蓮縣府籲:撿漂流木別赤腳
花蓮縣花蓮市南濱、北濱及吉安鄉化仁海堤,歷經康芮颱風來襲後堆積逾1.3噸漂流木,上月底開放撿拾,掀起民眾一波「尋寶」運動,近日有民眾在木頭上發現疑似乾癟死亡的「僧帽水母」,提醒前往撿拾漂流木的民眾留意。縣府8日表示,未接獲相關通報,不過僧帽水母有毒,呼籲民眾撿拾漂流木時不要打赤腳、勿觸碰野生動物,隨時注意自身安全。南濱、北濱及化仁海堤開放撿拾漂流木,假日總能在海邊見到不少人是一家大小穿梭木堆裡聞香尋寶,昨天有民眾在臉書社團「花蓮同鄉會」發文指出,漂流木上有超多僧帽水母,幾乎都是在浪花能打上來的岸邊看到,雖然大多數已乾癟、死亡,仍呼籲要去撿拾漂流木的民眾,尤其是有帶小孩的家長安全第一,儘量別赤腳。最近周末都會到北濱海堤撿拾漂流木的游先生表示,自從開放撿拾迄今,還未看見木頭上有水母的痕跡,但木屑較會刺進皮膚裡且不易發現,每次撿拾都會穿著長褲、球鞋並戴手套,降低受傷風險。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昨說,目前未接獲有因接觸水母受傷的通報案件,提醒民眾撿拾時應注意自身安全,不要打赤腳也不要觸碰野生動物,如有環境清潔及影響漁民作業等問題,也會協請土地管理機關處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表示,雖然僧帽水母在東部海岸不經常看到,不過一段時間會發現蹤影;僧帽水母有毒,碰觸到會造成劇痛,毒素可能影響人體機能,嚴重甚至致死,提醒民眾就算確認僧帽水母已死亡,還是不要隨意碰觸。
新北男非法抓280隻保育龜 虐養塑膠桶致「13隻死亡」
新北市淡水區一名林姓男子因非法捕獵瀕危保育類動物「食蛇龜」與「柴棺龜」共280隻,將它們飼養於惡劣環境中,導致13隻死亡,遭士林地檢署依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及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等罪起訴,並請求法院從重量刑,予以嚴懲。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於9月5日聯合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7總隊,在淡水區土地上扣得食蛇龜活體169隻、死體5隻,柴棺龜活體98隻、死體5隻,並在該土地周邊另發現食蛇龜死體3隻。根據士林地檢署調查指出,林男於今年9月2日前後,在北宜公路沿線、台北市南港、木柵及陽明山等地非法捕捉177隻食蛇龜及103隻柴棺龜,隨後將這些龜類關押在淡水區一處未換水的不鏽鋼桶槽及塑膠桶槽內,飼養環境惡劣,導致8隻食蛇龜及5隻柴棺龜死亡。林男落網後坦承犯罪,但辯稱並非蓄意虐待。「食蛇龜」與「柴棺龜」被集體飼養塑膠桶裡。(圖/翻攝畫面)檢方依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及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等罪起訴林男,因1個行為觸犯數個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故請求法院從重量刑,並科以高額罰金。檢察官表示,食蛇龜與柴棺龜均為台灣原生種,且屬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長期以來因盜獵及非法交易面臨生存危機。林男的行為不僅違反保育法規,還嚴重破壞自然生態,應受到嚴懲,盼藉此呼籲社會大眾拒絕非法交易與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共同保護台灣珍貴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
4歲女童把郊狼誤認成狗! 靠近遭攻擊「咬住後腦勺」緊急送醫
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一名4歲女童,在感恩節時,誤將郊狼當成一般狗狗,直接靠近郊狼。沒想到,女童慘遭郊狼攻擊,直接撲到身上,咬住後腦勺,造成嚴重受傷緊急送醫治療。根據《abc news》等外媒綜合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CPW)指出,11月28日下午,在科羅拉多泉市(Colorado Springs)紀念碑溪(Monument Creek)和25號州際公路附近的社區,發生一起郊狼攻擊女童的意外事件。根據目擊者指出,當時一名4歲女童跟另一個孩子,因為將一隻蹲在樹後的郊狼誤認成一隻狗,便不斷接近。結果,郊狼竟突然發動攻擊,直接撲到女童身上,咬住女童的後腦勺。據悉,女童的父親阻止了襲擊,營救了女童並嚇跑了土狼。而女童在醫院接受治療後,隔天就順利出院。對此,科羅拉多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表示,由於不可能識別出將郊狼的確切身份,因此將會「致命地清除在襲擊地區附近發現的任何土狼」。之後會將郊狼屍體,送往實驗室檢查人類DNA,並檢測是否患有狂犬病等疾病。
美術教師課堂中「好心拯救小蝙蝠」...放生途中遭咬傷 次月因狂犬病身亡
近日,美國加州一名美術教師在教室外發現一隻蝙蝠,她出於善心試圖將其帶往戶外放生,過程中不慎被蝙蝠咬傷,1個月後因感染狂犬病身亡。對此,加州衛生官員警告,蝙蝠是美國人類狂犬病最常見來源,並提醒「民眾接觸野生動物後,一定要洗手並檢查是否有開放性傷口,如果被咬傷,請立即就醫。」另外,根據台灣衛福部官網資料,台灣目前仍屬狂犬病疫區,不過根據農委會防檢局監測資料,國內疫情傳播主要侷限於鼬獾、白鼻心等野生動物,蝙蝠並不在此列。據《每日郵報》報導,60歲的塞寧(Leah Seneng)是加州默塞德郡(Merced County)布萊恩特中學的美術老師。她10月14日早上在教室外發現了一隻蝙蝠,當她試圖將其帶往戶外,過程中遭蝙蝠咬了一個小小的傷口。當時,塞寧對此不以為意,繼續上課,但她幾天後就開始後就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當她的女兒11月18日察覺狀況有異,開車將她送往醫院,病情卻急轉直下,在醫院中昏迷4天後死亡。對此,加州公共衛生廳指出,蝙蝠是美國人類狂犬病最常見來源。衛生部主任亞拉貢(Tomas Aragon)醫師在新聞稿中解釋:「蝙蝠咬傷痕跡可能非常小,很難看到或檢測到。」並強調:「民眾接觸野生動物後,一定要洗手並檢查是否有造成開放性傷口,如果被動物咬傷,請立即就醫。放野生動物自己獨處總是比較安全的。請不要接近、觸摸或嘗試餵養任何你不認識的動物。」此外,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官網,台灣目前仍屬狂犬病疫區。而根據農委會防檢局監測資料,國內疫情主要侷限於鼬獾、白鼻心等野生動物,蝙蝠並不在此列。
大黑熊半夜闖家中「陸夫妻與熊大亂鬥」 丈夫持斧擊殺救妻
中國大陸有對夫妻於11月20日凌晨5時許遭遇黑熊突襲,當天1頭黑熊闖入民眾母光才家中,將其妻撲倒撕咬,母光才見狀後,手持斧頭、錘子等工具砸向黑熊的背,過程中他們和黑熊抱著,從院子裡纏鬥到屋裡,又從屋裡纏鬥到院子裡,最後母光才成功將妻子救出並殺死黑熊,但夫妻倆也因不同程度受傷住院。目前,黑熊屍體已被送往當地的學校展示冷凍,待相關部門批准後,用於科學研究活動。據陸媒報導,事發於四川北川曲山鎮自新村,11月20日凌晨5時許,母光才在廚房裡煮豬飼料,老伴吳大媽在房間看手機,突然屋外有一陣奇怪的聲響,吳大媽以為是自家的豬跑出來了,就出門查看,豈料被1隻闖入院子裡的黑熊直接撲倒在地,接著一陣撕咬。母光才回憶「她大聲呼救,我聽到聲音不對,急忙打開燈跑出去,發現1頭黑熊將她撲倒在地上,我順手就拿起1個二錘,原本是想砸黑熊的頭,但又怕傷到老伴,就砸向黑熊的背。」過程中,黑熊一會撲向他,一會撲向老伴,他們和黑熊抱著,從院子裡纏鬥到屋裡,又從屋裡纏鬥到院子裡,最後母光才摸到了1把木工用的斧頭,朝著黑熊就是一陣猛砍,黑熊才倒了下來。母光才與黑熊搏鬥的地方。(圖/微博)母光才立即報警,警消及時趕到現場,並將夫婦送往醫院治療,經過檢查,母光才左手有脫臼,背部、頭部、胸口等多處被抓傷,其妻的臉部被咬傷,胸部等處被抓傷,12月1日夫婦倆仍在醫院接受治療,至於相關治療費用將由野生動物損害政府救助責任保險按規解決。目前,黑熊屍體已被送往當地的學校展示冷凍,待相關部門批准後,該校用於科學研究和科普活動。
野豬拖家帶口乞討為生!主動接近遊客「點頭哈腰」畫面瘋傳 景區回應了
大陸廣東省深圳市梧桐山景區棲息數十頭野豬,不料牠們竟變成「職業乞討」,為了討食物變得慈眉善目,學會向遊客點頭哈腰、搖尾乞討,引發討論。對此,相關單位回應,「針對已有野豬開始向遊客討食的情況,我們會增加巡查力度,在沿線加設相關標識、標牌,同時加強對遊客的宣傳,以增強其安全意識。」《極目新聞》報導,根據遊客拍攝的影片,在深圳梧桐山景區,野豬悠哉地漫步在遊步道上,主動靠近遊客,似乎已經習慣了人類的投餵。類似場景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社交媒體上關於「梧桐山野豬討食」的視頻和圖片屢見不鮮,甚至還有些遊客將投餵野豬當作一種樂趣,全然不顧可能帶來的風險。深圳市梧桐山風景區管理處安保部工作人員介紹,近幾年深圳市的生態環保工作做得比較好,梧桐山上的野生動物數量也比較多,雖然野豬已被移出「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但牠們畢竟還是野生動物,本身攻擊性比較強。近年來,景區內已經發生過遊客被野豬驚嚇或輕微受傷的事件。該名工作人員表示,「遊客大多不熟悉牠們的習性,一些帶著幼崽的野豬可能看起來挺溫順的,實際上隨時都有可能攻擊人,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能避免接觸還是盡量避免。如果大家想看野生動物,可以去動物園,比山上總是安全些。」工作人員說明,景區針對野生動物可能對遊客造成傷害的情況,採取了一系列管理與保障措施。景區內設有管理站和護林員,雖然管轄範圍和人員數量各有不同,但每天都有護林員定點或沿線巡護,進行應急救援、森林防火相關工作,同時應對突發情況及遊客求助,總體上能覆蓋全線的巡查。他接著說,「景區內的不少地方都設置了『禁止靠近野生動物』等相關提示標識及標語,我們值班室也有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遊客撥打景區的值班電話後,工作人員都會立即反饋給附近的護林員,並趕至現場處理。一旦有突發情況,公安、消防、120救援及兩個公益救援隊會一起聯動、及時救援。」
24歲女被性侵殺害「還剁成50塊」 屠夫男友是兇手屍塊棄森林餵流浪狗
印度發生一起恐怖分屍案,在賈坎德邦城鎮昆蒂(Khunti)的森林內,發現閃被肢解的人類屍塊,估計現場有40至50塊的屍塊,事後得知,兇手是名25 歲男子,而被肢解的則是她的同居女友。根據多家印度媒體報導,這名25歲的嫌犯班格拉(Naresh Bhengra)和受害的24歲女友庫瑪莉(Gangi Kumari)同居多年,但男方在未告知庫瑪莉情況下,和另一名女子祕婚,再回到庫瑪莉身邊。庫瑪莉不知班格拉已是有婦之夫,要求和班格拉一起回到他家鄉,但班格拉不願意,不過女方強烈要求,8日當天,兩人抵達男方的家鄉後,班格拉引誘庫瑪莉到住家附近的森林,居然先性侵得逞,隨後以的庫瑪莉頭巾將她勒斃,再持利器肢解屍體,犯案後回到妻子家中。大約經過2周後,24日當天有流浪狗闖入森林內並咬回一隻人手,民眾見狀後趕緊報警,隨後在森林內發現更多屍體部位和庫瑪莉的證件,家屬事後也證實是死者的物品後,警方循線將班格拉逮捕到案。警方表示,班格拉平時在泰米爾納德邦一家肉舖工作,十分擅長切雞肉。他已承認將庫瑪莉屍體切成40至50塊,部分留在森林裡,被野生動物食用。印度發生一起恐怖分屍案,死者慘被肢解成40至50塊的屍塊,事後得知,兇手是名25歲男友。(圖/翻攝自X)
鄒族獵人4度拍到台灣黑熊!又捕捉瀕危「熊鷹」身影 林業署獎勵5萬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獵人湯志卿繼今年5至6月份三度在新高口巡守區域拍攝到臺灣黑熊畫面後,9月在特富野部落獵場領域往北霞山登山路徑旁,再度拍攝到臺灣黑熊成年個體,顯示該區域黑熊族群非常活躍。為鼓勵參與巡護的部落社區進行棲地監測,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依據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在頒發5萬元棲地監測獎勵金給協會獵人。嘉義分署與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合作甫於9月出版《鄒族獵場、踏查與敘事》,首度公開鄒族8個部落間的獵場分布,本次拍攝到黑熊的地點屬於特富野部落獵場,鄒語名為thiataka,地勢較為平坦且終年有水,針闊混生林內有檜木、牛樟、殼斗科植物、野蘋果、山枇杷、楠木等,是野生動物經常利用且植被多樣豐富的地點,也是通往北霞山、楠梓仙溪的必經山徑。(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嘉義分署表示,協助執行黑熊監測的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成立於107年,制定有「阿里山鄒族狩獵自治自律公約(einu)」規範獵人狩獵行為,自109年起執行阿里山鄉主要狩獵物種監測,落實狩獵成果回報制度,並積極投入臺灣黑熊生態給付監測巡守,與嘉義分署共同守護山林資源成效卓著。為增進部落社區對臺灣黑熊的認識並投入在地黑熊保育工作,嘉義分署自112年開始,於黑熊分布熱點區域推行臺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內容包括巡護監測及入侵自主通報,提供入侵通報獎勵及宣導部落黑熊誤補無罪,鼓勵在地民眾參與黑熊保護。(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嘉義分署說明,巡護監測部分由社區部落組織成立巡守隊,每月協助巡守黑熊潛在棲地,進行違法獵具通報及宣傳使用改良式獵具等工作。參與巡守的部落社區,配合紅外線自動相機的架設,於巡守範圍內拍攝到黑熊影像,每次發給至高5萬元獎勵金,每年以3次為限。部落社區所拍攝的黑熊影像,除可提供黑熊族群數量分布、生態習性監測資訊,透過「生態服務給付」方案,提供「生態薪水」給協助維護瀕危物種棲地的居民,以降低人獸衝突、共享保育成果。臺灣黑熊是瀕危的珍貴野生動物,依嘉義分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年少數黑熊個體有稍微靠近山區村落及遊客活動區域的情形,呼籲一般民眾如在有黑熊的山區活動,可留意是否有新的熊跡,如排遺、爪痕或腳印,隨身攜帶熊鈴、哨子或發出聲響讓熊知道人的存在,如遭遇黑熊,應保持鎮定勿驚慌、儘可能拉開與熊的距離,並儘速離開現場。此外食物及廚餘應妥善包裝保存,避免味道逸散並落實無痕山林原則把垃圾帶下山,共同創造與熊共存的里山森林。(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
嘉義管制隊處理遊蕩犬案件遭阻攔與恐嚇 嘉畜所不忍了送法辦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為應對遊蕩犬問題,成立夜間管制隊,加強處理民眾通報案件,近日隊員在六腳鄉處理犬隻追車咬人案件時,竟遭餵養人侯女阻攔與恐嚇,侯女還聲稱認識縣府官員,強烈反對捕捉犬隻,事後家畜所已至六腳派出所舉報妨害公務,將由警方依規定辦理,並將餵食衍生的環境髒亂問題移交環保單位處理。嘉畜所表示,六腳鄉這名侯姓餵養人6年前曾飼養約150隻犬隻,當時因健康因素向嘉畜所求助,所方協助媒合逾百犬隻認養,也提供疫苗注射與晶片植入等服務,並協助運送犬隻,結果侯女2年前再次向嘉畜所表示已飼養近200隻犬隻,並要求所方提供飼料,否則將每天抗議。嘉畜所指出,餵養人阻攔管制隊執法並非個別事件,還有一些餵養人長期占用私人土地養狗,放任犬隻追車咬人,對農作物與設施造成損害,部分餵養人更將死亡犬隻棄置在民眾家門口,甚至曾經發生毆打管制隊員的離譜狀況,誇張行徑已對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成為當地隱患。管制隊在六腳鄉處理犬隻追車咬人案件時,發現現場環境十分髒亂,衍生的環境髒亂問題移交環保單位處理。(圖/嘉義縣政府提供)為減少遊蕩犬帶來的困擾,嘉畜所與居民合作推出「人犬衝突舒緩專案」,為問題犬隻裝上矯正器後,成功將該區域犬隻追車咬人比例降低7成,但當地部分餵養人並未配合,逕自將矯正器拆除,使得問題犬隻再次作亂,同一批問題犬隻還進入市區,將店家內的兔子籠拖到路上咬毀。家畜所長林珮如說,根據近年民眾通報狀況,近7成追車咬人犬隻均為有主犬隻(含餵養),警察局也表示,民眾行車時因動物竄出而導致傷亡的狀況頻傳,超過9成以上的案件均為遊蕩犬群聚追車所致,尤其部分餵養人會亂倒廚餘、水果餵食犬隻,嚴重影響環境衛生,還可能引來鼬獾、白鼻心等野生動物共食,增加狂犬病傳播危機。管制隊在六腳鄉處理犬隻追車咬人案件時,遭餵養人侯女阻攔與恐嚇。(圖/嘉義縣政府提供)嘉義縣動物保護協會林茂盛理事長與諸羅護生協會理事長吳明竹均表示,政府每年舉辦的免費絕育活動目的是從源頭減少犬貓數量,然而部分非理性餵養人僅單純餵養,卻不配合捉捕結紮,造成浪犬貓數量增長,進而引發社會問題。林茂盛、吳明竹呼籲餵養人應停止餵養,避免造成環境汙染或讓犬隻群聚肇事,若想發揮愛心,應與政府協力合作,共同降低遊蕩犬對社會的困擾,這才是正確的愛動物行為。
耶誕到跨年玩不停 跟著熱門IP暢遊新加坡
歲末年終之際,應該很多人已在規劃耶誕或跨年行程,若想來趟說走就走的小旅行,鄰近的亞洲國家或是國內飯店放空度假,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新加坡旅遊局便針對這段期間給出多種玩樂提案,其中首推熱門IP相關活動。像是備受矚目的「迪士尼探險號」(Disney Adventure)郵輪將於2025年於新加坡啟航,加上環球影城的小小兵樂園也將於2025年盛大開幕,預計將掀起一波旅遊熱潮。喜愛迪士尼的粉絲們,可別錯過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最新的「迪士尼奇妙花園」(Garden of Wonder)展覽,將自12/1起在奇幻花園(Floral Fantasy)展出迪士尼經典角色如米奇、巴斯光年、白雪公主等造型園藝;園區更設置了新加坡風味區,呈現以迪士尼角色為靈感的新加坡風味美食,像是唐老鴨與辣椒螃蟹的獨特組合,史迪奇與榴槤的奇妙邂逅等。以自然生態聞名的「萬態野生動物世界」(Mandai Wildlife Reserve),在飛禽公園(Bird Paradise)與新加坡動物園(Singapore Zoo)也推出Snoopy主題活動,除了限定角色見面會,還有耶誕市集與豪華露營體驗,適合親子同遊;此外,新加坡樟宜機場為慶祝Hello Kitty 50週年慶,即日起至2025/2/26也變身為三麗鷗的夢幻世界,打造一系列「樟宜園遊會」活動,不僅在第三航廈出境大廳展示了8公尺高的Hello Kitty園藝雕塑,還有驚險刺激的水上樂園首度登陸樟宜機場。迪士尼奇妙花園將以精緻的園藝造型展出迪士尼與皮克斯的經典人物。(圖/Gardens by the Bay提供)「哈利波特:魔法幻境」沉浸式展覽,邀請旅客展開一場奇幻的魔法之旅。(圖/聖淘沙名勝世界提供)而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繼聖淘沙島上的「哈利波特:禁林體驗」沉浸式展覽後,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也於11/22起新推出《哈利波特:魔法幻境》亞洲首秀,旅客可探索10種不同主題的魔法空間和沉浸式環境,像是活板門、魔法部、紐特手提箱中的神奇動物園等,還有互動魔杖體驗,逛完還可品嘗經典的奶油啤酒;另外藝術科學博物館除了與teamLab 合作打造常設展覽「超躍未來:藝術與科學的匯聚點」,現也展出「吉卜力的奇幻世界」,真實還原吉卜力工作室多部膾炙人口的動畫例如《龍貓》、《魔女宅急便》、《霍爾的移動城堡》等電影名場景,展覽中還設有互動裝置,讓親子共同體驗動畫中的世界。此外,亞洲動漫節(Anime Festival Asia)與新加坡動漫展(Singapore Comin Con)將分別於11/29及12/7與開展,動漫迷們別錯過進入動漫世界的機會,無論是角色扮演、互動體驗還是舞台表演,都能帶來滿滿驚奇。烏節路已換上耶誕節氛圍裝飾。(圖/烏節路商聯會提供)年末佳節氣氛濃厚,新加坡購物聖地烏節路(Orchard Road)也率先換上耶誕新裝,「烏節耶誕大街歡」(Christmas on A Great Street)活動邁入第41屆,標誌性的14公尺高耶誕樹搭配街道上色彩繽紛的燈飾和各式遊樂設施,讓人感受熱帶風情的耶誕節;今年新增的「ORBar on A Great Street」活動,則邀請旅客體驗烏節路的酒吧文化,透過購買「暢飲護照」,可於8間指定酒吧中享用精選招牌雞尾酒;濱海灣花園也將於11/29起舉辦「耶誕仙境」(Christmas Wonderland at Garden by the Bay),以嘉年華主題的遊樂設施搭配上絢麗燈光秀、耶誕老人村,讓旅客感受獅城多元文化的魅力。聖淘沙時光之翼水舞秀。(圖/新加坡旅遊局提供)此外世界上唯一長年架設在海上的夜間水舞秀「聖淘沙時光之翼」(Wings of Time)水舞秀,為歡慶邁入10週年,將於12月起延長煙火秀時間;全球知名的光影匯演「Illumi」也登陸新加坡,在2025/2/2前於濱海灣打造奇幻的光影世界,旅客可於47公尺高的巨型燈光樹下打卡,並探索冰雪樂園、侏儸紀王國等9個主題展覽區;喜歡音樂派對的人別錯過將於12/28、29及31在聖淘沙Siloso海灘舉行的「悅文音樂節」(Yuewen Music Festival),將邀請ITZY、Red Velvet - IRENE & SEULGI、KISS OF LIFE、中島美嘉、姜大聲、徐佳瑩等知名卡司,共同為2024年畫下句點、迎接璀璨的2025年!有絕美郵輪造型的福容淡水漁碼店,從耶誕到跨年都有濃厚過節氛圍。(圖/福容大飯店提供)焦點再轉回國內,有眾多分館的福容大飯店將從耶誕歡慶活動一路舉辦到跨年倒數,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若想感受溫馨耶誕節不妨到福容淡水漁碼店,該館推出「乘夢泡泡節」系列活動,設置包含6公尺高的「巨型耶誕樹」、夢幻銀河的「希望拱門」、散發光芒的「幸運幻彩飛馬」。11/30晚上8點在飯店一樓大廳還將舉辦點燈儀式;而每年吸引超過十萬旅客共襄盛舉的麗寶樂園渡假區跨年晚會,此次將於12/31晚上10點開始,將有美秀集團、魏如萱等多位知名藝人輪番上陣演出,搭配全台獨家最大的「天空之夢」摩天輪燈光倒數,以及300秒璀璨煙火秀。台南老爺行旅將舉行跨年派對,讓全場隨著音樂盡情搖擺。(圖/台南老爺行旅提供)台南老爺行旅將於12/31晚間10點在5樓甘粹餐廳舉辦「老爺夫人鬥陣企趴替」,再度邀請到台南在地人氣LIVE BAND「超素人樂團」演奏熱門曲目,現場備有多款調酒、啤酒、軟性飲品及炸物小點,全場設置座席區,讓民眾舒服享受派對。「老爺夫人鬥陣企趴替」跨年派對單人票680元、雙人票1,280元,12/6前購票可享早鳥價每人630元,可線上或實體購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綠鬣蜥之亂蔓延...民眾再喊吃「三杯恐龍肉」 專家警告:小心寄生蟲
南台灣近期爆發綠鬣蜥(Iguana iguana)泛濫問題,農業部粗估,全台野外綠鬣蜥數量已達20萬隻,並在10個縣市建立了穩定的族群。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股綠鬣蜥大軍正逐漸向北蔓延的趨勢。對此,有民眾喊出「吃綠鬣蜥救生態」,還有網友翻出昔日不少網紅們拍攝「三杯恐龍肉」料理的影片,掀起討論話題。不過專家指出,綠鬣蜥恐有寄生蟲、重金屬汙染等問題,並不建議貿然食用。由於綠鬣蜥野外族群擴張迅速,農業部林業署已於2020年被公告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禁止輸出入及飼養、繁殖及買賣,也要求地方政府追蹤飼養情形,呼籲民眾勿私養繁殖,以免觸法。在2020年綠鬣蜥危害浮現之初,就曾有網紅搭上話題,拍攝影片從野外獵捕綠鬣蜥,到把牠們運進廚房做成鹽酥、三杯料理。如今網路上還能找到昔日的教學影片教授如何烹飪。然而,不少專家學者都不建議食用綠鬣蜥肉做的料理。過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就曾表示,綠鬣蜥在原產地確實有被當成食材,但由於綠鬣蜥在原產地多棲息於溪、湖等水域,水質較乾淨,但到了美國及波多黎各等被入侵國,曾有人嘗試要賣到超市及外銷,食品檢驗都沒過。陳添喜還指出,綠鬣蜥在台灣多棲息在水溝或排水系統,這些地方的水多為畜牧或工廠廢水,因此綠鬣蜥可能會有寄生蟲及工廠廢水污染的疑慮,並不建議吃。中研院生態研究人員李宗宸同樣不建議名種貿然食用,他指出問題不僅是食安疑慮、食安法規的問題,也因為目前綠鬣蜥族群擴張,主因就是被人類活動驚擾,導致族群遷移,越跑越遠也越廣;倘若貿然一旦開放民眾自行捕捉食用,恐怕會衍生更多生態問題。林業署則表示,綠鬣蜥的原產地中南美洲,確實有食用綠鬣蜥的習慣,或作為動物飼料之用,雖然我國目前沒有任何法令規定或禁止民眾自行食用綠鬣蜥,但仍需注意避免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太糗了!老鷹餓太久俯衝雞舍 雙爪卻遭困圍網上…整隻倒掛畫面曝光
美國康乃狄克州一隻飢餓的老鷹,日前看上了一處雞舍裡的雞,準備飽餐一頓,沒想到在俯衝過後,雙爪卻被纏在圍網上,呈現倒掛的樣子,經由野生動物官員救援才順利脫困。根據外媒《UPI》報導,事情發生在本月20日,新迦南(New Canaan)警察局表示,當局接獲通報後,由動物管制官員肖恩(Sean Godejohn)前往處理,他抵達一處住宅的雞舍後,發現這隻老鷹被卡在網子上。肖恩說,當時他小心翼翼地抓住老鷹的雙腿,把牠從網子上拉出來,經現場初步檢查,老鷹身上並沒有傷勢,因此當場將其釋放到自然棲息地。肖恩接著提到,動物被網子纏住一事相當常見,他曾經從足球場的球門網、花園微網上救下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肖恩也建議民眾,如果自家雞舍的周圍需要架設網子,可以考慮使用金屬鐵絲網,以免讓柔軟的材料勾住鳥類的爪子,若家裡有足球網,則可以考慮在不使用時將其取下。
南臺灣綠鬣蜥之亂向北蔓延「苗栗發現蹤跡」 林業署:台中以北看到「立即捕捉」
南台灣近期爆發綠鬣蜥泛濫問題,農業部粗估,全台野外綠鬣蜥數量已達20萬隻,並在10個縣市建立了穩定的族群。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股綠鬣蜥大軍正逐漸向北蔓延的趨勢,近期在苗栗縣也傳出蹤跡。農業部林業署也表示,已通知台中以北縣市政府,如有發現綠鬣蜥的蹤影應立即捕捉避免綠鬣蜥在野外繁殖。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農業部林業署表示,目前綠鬣蜥已於2020年被公告為「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野生動物」,被列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在公告之前,全台登記飼養的數量僅有526隻,已飼養的民眾需向地方政府登記,方可繼續飼養。各地方政府每年會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違法繁殖或未登記的情況,除可處以新台幣1萬元至5萬元罰鍰,還可沒收個體。據了解,綠鬣蜥原產於中南美洲,20至30年前被作為寵物飼養引進台灣。由於其外型酷似小恐龍,一度成為相當受歡迎的寵物。但由於飼主的不當飼養及隨意棄養,加上台灣南部氣候適宜且缺乏天敵,使得遭棄養的綠鬣蜥得以在野外建立族群,並逐步向中部地區擴展。林業署表示,近年來雖然補助地方政府成立專案團隊進行綠鬣蜥的移除,自2019年以來,目前已移除超過21萬隻。但由於各縣市行動力度不一,且捕捉工具的使用受到過多限制,導致綠鬣蜥族群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由於綠鬣蜥具族群移動性的關係,已在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雲林縣、彰化縣、台中市、台東縣等地建立了族群,南投縣和嘉義市也有零星分布。綠鬣蜥除具有族群移動性外,另外還有高敏感性與隱蔽性,通常出現在河道、雜木林等地形複雜的區域,再加上其擅於躲避的特性,讓研究調查和族群數量的估計變得困難重重。而近期也傳出,原本僅出現在台中以南的綠鬣蜥,在苗栗縣當地也出現蹤跡。林業署對此表示,經屏東科技大學團隊協助調查,目前尚未在苗栗發現明顯的野外個體,但仍要求台中以北的縣市政府若發現綠鬣蜥,應立即捕捉,避免族群進一步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