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傷病
」 健保 流感 移工 屏東 重大傷病卡廟會女神領重大傷病卡 曾甜親曝年過30體力有限「太累會復發」
廟會女神曾甜去年5月就醫證實患上「重症肌無力」,每月需要吞300多顆藥治療,今(4日)她出席《寶島神很大》10週年記者會,透露已領重大傷病卡,「現在就是跟疾病共存,不用吃藥了,但只要太累還是會復發,要持續打標靶藥物,半年要打一次、打一次要自費9萬,就是要打一輩子」。曾甜無奈表示,當時確定罹患自體免疫疾病「重症肌無力」時,一度心情低落,發病的時候不僅沒力氣吃飯,眼睛也張不開,看人會有複視,更會呼吸困難講話講不出來,讓她因此休息了半年的時間,「一直想說為什麼是我得病?但後來轉念一想,現在醫學發達,很快查到病因找到解決方式」,直言非常感謝因為媽媽當初有幫她保險,標靶藥物等醫藥費都有保險給付。今年曾甜正式加入職籃夢想家啦啦隊Formosa Sexy,對於自己加入啦啦隊一事,她笑說:「跟一群女孩一起團體生活不簡單,我是一個很懶惰的人,跳完之後想要休息,但還要跟女孩們一起拍影片,我年過30體力有限,還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撇開這個跳舞真的太快樂了。」柯大堡、許志豪、阿白、草爺、香蕉、凱揚、陳孟賢、曾甜、賈斯汀,一同出席《寶島神很大》開播10週年記者會。(圖/侯世駿攝)
重病女遭拒居服員資格失控「持刀抵左胸」 警方急奪刀化解危機
台北市和平醫院18日驚傳一起情緒失控揚言自殘事件,55歲的林姓女子持有重大傷病卡,當天前往醫院申請從事居服員工作,卻因精神狀況不穩被院方拒絕後情緒崩潰,當場掏出水果刀抵住左胸揚言自殘,幸好警方獲報後迅速到場,經過耐心安撫後,成功奪刀化解危機。據了解,林姓女子曾接受居服員相關訓練,並自認有能力勝任該工作,當其到和平醫院申請時,院方評估其身心狀況,認為林女不適合從事居服員工作,於是婉拒其申請,林女當場認為審核不公,情緒激動,掏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抵住自己的左胸,揚言自殘以表達不滿。事發於18日下午1時50分,中正二分局南海路派出所接獲報案,稱和平醫院107診間內有女子持刀自殘,警方隨即趕到現場,並與院方聯手安撫林女情緒,勸說不要衝動,經過一番安撫後,警方趁機奪下其手中的水果刀,成功避免對自己造成傷害。事後確認林女並未受傷,但警方仍依《公共危險罪》將其法辦,並通知松德院區進行後續安置與治療,這起突發事件雖然驚險,但在警方和醫護人員的協力下,最終順利化解。中正二警方表示,醫院是救治病人的地方,任何在院內的暴力或自殘行為,除了威脅到醫護人員的安全外,也可能影響其他急診病患的就醫權益,提醒民眾切勿以激烈手段解決問題,否則將面臨法律制裁。
為移工及其子女打造更友善的生活、工作環境!
全臺灣約有75萬名移工,在臺灣工作女性移工,其中約20多萬名正臨婚育年齡的女性移工,因為政策缺乏周全配套,導致陷入生命與生存困境中,甚至被迫成為失聯移工,社會又該如何改變對於移工的刻板印象,營造尊重人權環境?成為一個真正包容的社會。Mozha媽媽Yuli來自印尼,在2013年到臺灣工作,原本是家事工,工作2年雇主卻只讓她休息5天,體力不堪負荷下決定逃逸山區,成為失聯移工。沒想到一天Mozha癱軟在地,好在Yuli在尋求關愛之家協助後,幫 Mozha辦理重大傷病以及臨時居留證,進行化療之後,母女安置在關愛之家,也安排Mozha復健以及到學校上課。這案例道出,移工內心最深恐懼與無助感,尤其是失聯移工的身分更讓她陷入兩難。任何一個到臺灣工作的人 就是我們自己人關愛之家1986年創立,主要是照顧愛滋病人,1997年起協助照顧外國人,更照顧1000多名移工孩子,其中包含失聯與非失聯移工,創辦人楊婕妤點出關鍵問題,「她們擔心懷孕後,無法承擔仲介費和銀行債務,而選擇淪為失聯移工。」根據統計,2024年失聯移工創下新高,達到8萬7000人,他們身處異鄉卻得隱身躲藏打黑工維生。任職力成科技的菲律賓籍廠工Jennyfer,2022年在臺灣懷孕生子,她生完孩子後生父就失聯了,目前Jennyfer獨自撫育2歲小孩,她提到,「有聽朋友說過,有些公司一旦懷孕,必須在至少3個月回家,即使允許在臺灣生產也不能延長育嬰留停假,只能申請產假,不能申請無薪假。」一開始甚至擔心懷孕後公司不會跟她續約,擔心主管覺得會影響工作,另一困難是孩子照顧問題,Jennyfer平時上班將女兒託給朋友照顧,有時沒人可以幫忙,就一個人照顧孩子,也因太累而生病。許多女性移工得面臨職業與家庭雙重困境,Jennyfer也很感謝力成科技的主管與同事們都會給予關心與支持,減輕她的不安。針對移工的擔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回應,「臺灣對移工基本上我們就是國民待遇,也就是說我們自己國內的勞工,勞動的法令其實一體都適用,性別平等工作法不能因為懷孕就片面解約、解僱。」不只法律提供保障,在桃園、彰化跟高雄設立外國籍婦幼諮詢服務中心,提供相關的婦幼協助。他強調,「任何一個到臺灣工作的移工,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人,所有的政府的服務都能夠及時而到位,也真的能夠解決她的困難。」其實,移工不應被視為純粹勞動力,她們需要被尊重和善待,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提到,「在沒有網路或智慧手機工具之前,臺灣的外來移工的處境是很辛苦,幾乎是被當作機器人勞動,貢獻她的腦力和體力或時間,當她有婚姻或懷孕生子,她也是人生父母養,更應該善待她。」喊話為移工在臺灣的生活、工作環境打造得更加友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童子賢。但現實是即使有法律保障,卻也很難真正得到落實。而且,許多雇主會覺得懷孕移工會帶來麻煩、增加成本,導致移工被不公平對待,甚至被迫離開臺灣,監察院監察委員王美玉提到,「需要跟社會對話,我們要的是勞動力,但是我們忽略了我們來的是人,那人作為一個生命的基本尊嚴、生命權、 生存權,都要顧到。」逐步改善女性移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從開放移工到關心移工人權的主委陳菊表示,「人權會成立專案小組,撰寫《移工如何在異鄉撫育孩子》專案報告,提出了8項建議,包括加強法律保障、強化合法移工懷孕期間安置措施、補助移工托育需求等,改善移工在懷孕和育兒方面的困境,保障移工的基本人權。」呼籲在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讓移工在臺灣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獲得公平與正義,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真正成為一個尊重人權、包容多元的社會!
勞動部推「看護移工外展計畫」 拚10月公告、年底上路試辦
為了滿足家庭臨時照顧需求,勞動部因而推出「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13日通過跨國勞動力政策諮詢小組,預估10月公告徵求公益團體擔任僱主聘僱移工,派至有身心障礙手冊、重大傷病卡、術後照顧診斷紀錄或符合聘僱家庭看護資格及長照評估2級以上者即可使用,提供被看護者身體及生活照顧、陪伴就醫及安全看視等服務,預計會引進最多100名移工,年底前上路。依勞動部所提方案,仍得由公益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擔任僱主,提送包括範圍、潛在對象等計畫書後送審後依計畫書引進移工,以一對多模式進入家庭中,針對具有身心障礙手冊、重大傷病卡、術後照顧診斷紀錄、符合聘僱家庭看護資格及長照評估需要照護對象(CMS 2級至8級),提供包括照顧、陪伴就醫、安全看視等服務,服務時數則分成4小時、8小時至12小時及24小時服務。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公益團體聘僱移工後可以委託連續5年評鑑A級的優質仲介辦理引進、招募及生活管理,預估10月公告計畫對外徵求、年底上路,預估試辦將有100人。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青壯年族群! 醫曝:久病恐釀禍
34歲的吳先生正值青壯年,剛成家立業的他肩負養家的重擔,為了養育妻小成了工作狂,每日飲食也只能隨便打發解決。近日如廁時持續出現血便症狀,讓他誤以為是痔瘡搗亂,索性至藥局購買成藥治療。然而,情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最後無奈之下求診胃腸科,深入檢查後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透過生物製劑治療,才終於得以控制病情、恢復以往的生活品質,也逐漸開始注重平時的飲食習慣。留心這些症狀 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顏旭亨醫師指出,IBD屬於免疫系統疾病,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血便、莫名貧血、體重減輕及發燒。如有慢性腹瀉兩週以上,或是其他症狀長達三個月以上,就建議民眾盡早就醫,進一步診斷是否為IBD。依顏旭亨醫師臨床經驗分享,一般而言,透過醫師初步檢查,通常95%求診的患者屬大腸急躁症,因此不需太過擔心。IBD臨床診斷需將慢性病史,大腸鏡檢查、腸道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腸道造影等影像學檢查,以及典型的內視鏡影像和病理組織等綜合評估才能確診。IBD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顏旭亨醫師解析,兩者差異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範圍僅止於大腸、直腸,症狀包括血便、腹瀉、直腸出血等;克隆氏症則可能擴及大腸、小腸及多處部位。IBD若反覆發炎未癒,容易增加大腸阻塞、腸穿孔、瘻管,甚至提升腸癌機率等併發症的風險。IBD治療武器多 生物製劑助患者一臂之力隨著現代藥物發達,IBD的藥物選擇也逐漸趨於多元。除了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外,近年來醫藥專家已運用先進生物科技設計出各類生物製劑。顏旭亨醫師表示,生物製劑類似於標靶藥物,可以精準瞄準發炎相關免疫分子進行作用,因此比較不會傷害與疾病無關的細胞或組織,而是針對特殊發炎途徑的傳導物質進行移除。而治療武器的搭配組合仍需視個案個別疾病程度而定,只要疾病控制良好,腸道不發炎、身體抵抗力變好,腸道內的細菌也較不容易增生而形成感染症,避免嚴重感染發展成敗血症。 均衡飲食 維持免疫力 日常3大原則要注意!IBD目前推測成因與基因遺傳及飲食西化有關,基因遺傳的部分,西方人罹患比例較東方人多出許多。根據統計,近年來國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2人,而克隆氏症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口3.9人。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截至2024年6月,全國共有2,360例克隆氏症患者和5,23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無論東西方,盛行率均在節節上升。顏旭亨醫師建議,均衡飲食應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加工食品,且懂得調適生活壓力才能常保腸道健康。
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 可年省2.7億健保支出
癌症標靶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使用的生物製劑,原廠藥經常是「天價」,歐美國家在原廠專利期過後,超過6成都改用生物相似藥,而台灣至今使用率僅7%。健保署今年7月起推動「鼓勵使用生物相似性藥計畫」,醫院端每開出一張處方箋,就多給付150點,今年先選定乳癌、胃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25項藥品,估算1年可省下2.7億元健保支出,購買更多創新藥品,目標3年內讓生物相似藥占率提升至30%。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國內原廠藥使用量為30%,但健保申報金額佔60%以上,原因在於原廠藥價格相對高。若原廠已過專利期,改用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已是世界趨勢。英國、美國和歐盟使用生物相似藥占比6到8成,日本達5成,台灣卻卡在「廠牌迷思」,占率僅7%。為鼓勵醫師開立生物相似性藥,健保署額外給付150點,且免除事前審查,省下至少1周的行政作業,病患用藥不必等,並放寬使用期限,依臨床實證需要,健保就會持續給付。今年先選定6種成分、25項藥品試辦,包括乳癌、胃癌標靶治療,以及治療白血球缺乏症、乾癬、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等藥物。健保署參議戴雪詠指出,其中最貴的是具有rituximab成分、治療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藥品,原廠針劑一支3.4萬元,生物相似藥2.8萬元,價差約18%。明年將視情況增加名單,預計擴大到癌症化療藥品。為何醫師和民眾愛用原廠藥?有醫事人員私下表示,癌症等重大傷病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在國外部分負擔20%起跳,但在台灣全由健保買單,對病人和醫院來說不痛不癢,當然會優先選擇原廠藥。「最重要的還是治療效果!」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原廠藥都有經過完整的三期人體試驗,而生物相似性藥只須證明成分和效果類似原廠藥,目前醫師和患者看到的臨床數據不夠多,沒人希望自己是白老鼠,當然會優先選原廠藥,籲政府應嚴格把關藥物品質。
病患1次中3種病毒「雙流感+新冠」 醫前所未見嚇傻:夭壽恐怖
近來新冠疫情升溫,流感案例也變多。有一名病患到診所就醫,快篩檢測同時確診A型流感、B型流感及新冠病毒,這結果讓耳鼻喉科醫師驚訝不已,呼籲民眾做好1件事,以避免多重感染。黃昭勳醫生在臉書粉專發文,「各位觀眾!CANYOU BELIEVE THIS(你相信嗎)」,並曬出檢測照片,沒想到有病患不僅感染雙流感(A流+B流),而且新冠病毒檢測也呈陽性,相當罕見。有患者一次感染A型、B型流感,以及新冠肺炎。(圖/翻攝自黃昭勳醫生廚廚臉書)黃昭勳醫生,他以前也沒碰過這樣的情況,直言:「夭壽恐佈」,更開玩笑表示,若是自己中了就去買樂透,同時也提醒民眾把口罩戴回去,預防被傳染。據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過去宣布強制佩戴口罩令,執行超過千日,最後一道於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需強制佩戴的命令,在今年5月19日正式解除,但新冠疫情依舊存在,並沒有因此消失。對此,疾管署提出「6大戴口罩時機」,包含「本身疑似或已感染呼吸道傳染疾病」、「過去一周曾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免疫力低下者或重大傷病患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或已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醫療照護機構依風險要求佩戴時」、「國家防疫政策重啟規定醫療院所應佩戴時」。
小症狀上藥局...藥界籲政府檢討分級醫療 就醫過多加收部分負擔
藥界近年宣導「自我照護」概念,希望民眾小症狀上藥局。基層藥師協會呼籲政府全面檢討分級醫療制度,針對就醫次數過多者加收部分負擔,貧戶、重大傷病者除外。另建議比照日本,一年到藥局買藥達一定金額就能抵稅,鼓勵民眾自我照護。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認為,台灣看病過於方便,一些民眾認為「我付保費,高興怎麼看就怎麼看」,但這是不對的,分級醫療有全面檢討的必要。台灣自我照護產業協會理事長蔡宜芳也認為,健保的錢應更多投注在重症身上,若小症狀上藥局仍不會好,藥師也會輔導民眾看醫生。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例,一年就醫耗費的健保資源近300億,沈采穎認為,政府須加強宣導流鼻水、過敏、拉肚子、頭痛等小症狀先上藥局。為避免資源浪費,一年就醫超過20次者,可考慮加收2成部分負擔,超過30次則收3成,同時將重大傷病者、貧戶排除在外。沈采穎認為健保不應包山包海,輕症的藥品如乙醯胺酚、布洛芬,都不應由健保給付。為鼓勵自我照護,日本更祭出一年上藥局買藥達3~5萬可抵稅的作法,建議政府參考,避免排擠重症的需求。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提醒,兒童無法正確表達,有時覺得耳朵怪怪,很可能是中耳炎,但中耳炎的抗生素不易在藥局買到,病情延誤恐致聽力受損。拖很久的症狀也不宜直接上藥局,像是1~2個月的咳嗽,醫師一聽就知會不會是氣喘,若聲音不對,還可能是肺癌。羅源彰說,台灣醫療可近性高,診所數量與超商差不多,不同於美國,到診所得預約排隊;也不同於對岸,除醫院,就只能去藥局。在資源充足之下,診所能擔任分級醫療第一層角色,提供最快速、便捷的照護,有問題也會轉到大醫院治療。
拼政治淡民生2/80歲長者免巴氏量表選前朝野都叫好 選後卻繼續拖字訣
藍委提案修健保法提高健保點值,卻被曾做過類似承諾的賴總統打回票,還要立委三思,引發外界好奇。另項重要民生法案「80歲以上長者申請移工看護免巴氏量表」,協商過程也不順利,因攸關老年人看護權益與家庭人力配置,同樣受到社會關切。侯友宜在總統大選期間,提出80歲以上長者申請看護外勞免巴氏量表,賴清德隨後跟進,但選後勞動部及衛福部都有意見。(圖/黃鵬杰攝)立委黃健豪日前在立院總質詢時,擔憂少子化問題日益惡化,要求政府思考放寬家庭幫傭,刺激民眾生育意願,確保婦女勞動參與權,不須因要照顧家中老小而中斷職涯。閣揆卓榮泰回應,政府「已在討論」放寬雇用移工限制,下半年會有決定。其實,不論是最近引發熱烈討論的「男性育嬰留停率創新高、開放家庭外勞幫傭呼聲再起」,或是大選期間各陣營都力挺的「80歲以上老者申請看護移工免巴氏量表」,早就是民眾最關心的民生議題,相關討論不僅超過10年以上,勞動部、衛福部與立法院更開過無數場公聽會,但政策變革一年拖過一年,不少長者等不到官員給結果,就已先蒙主寵召。立委黃健豪在立院質詢時指出,年輕夫婦因為擔心生小孩影響工作,因此不敢生,堪稱少子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疾呼政府開放有小孩的家庭可以申請外籍幫傭,減輕照顧壓力。(圖/翻攝自黃健豪臉書)家中老者需要人力看護是事實,特別老者若是長期臥病,家中恐怕就得有成員辭去工作全程照顧,不僅家庭失去一個經濟支持力,對國家整體勞動力更是一大損失。賴清德在競選總統期間就感同身受地強調,不僅年紀應是考量方向之一,連領有身障、重大傷病、罕見疾病手冊者、癌症病人與部份中風患者,凡因不符合巴氏量表但不良於行者,都應另立照護的新標準。而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人力相對不足,家庭幫傭議題也應開放檢討。但勞動部次長王安邦近日受訪時卻表示,全面開放80歲免巴氏量表恐產生排擠效應,「忽視癌症以外病症恐失偏頗,單以年齡、癌症做聘僱移工標準,外勞恐在工作上棄重擇輕」。藍委大酸說,官方講法似與賴總統選前政見大不同,難道是吃定看護外勞雇主就像散沙、無力集結反彈,否則為何產業界一喊缺工,連從未聽說過的印度外勞都能獲准開放來台,但80歲以上老人要請外勞看護卻這麼難,還非得生重病不可。更弔詭的是,當勞動部宣布,9月會討論,80歲以上的長期病患及失能不可逆的特定病症者,能否省掉巴氏量表,但衛福部官員聞言卻不禁質疑說,「失能不可逆」該如何評估,難道又要走回巴氏量表老路,責任踢給醫生。資深醫師私下不解,都80歲老人了,官員何必堅持假設她們還能跑又能跳,不讓獨居老人好好被陪伴、照顧,預防長者慢病、跌倒、骨鬆,不正是衛福部推行「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COPE)制度初衷,若原本還能走路的80歲老人外出活動,卻因無人在旁照顧跌倒臥床,是要怪罪在外地打拼的子女沒辭職照顧,還是要怪假裝沒看到的政府官員呢。「開放老人免巴氏量表議題真的討論夠久了」黃健豪感慨的說,許多老人甚至等不到政策結果,就已經往生;針對民團擔憂開放80歲免量表後,外勞恐怕只想照顧80歲以上健康老人,學者早就建議採取「看護移工差異化薪資」,若搭配重病看護額外補貼,就能解決。與坐視「長照悲歌」不斷上演,年青人憂無人顧小孩根本不敢生,先開放看護外勞,才有機會繼續讓各部會討論長期照顧解方。
腸病毒來勢洶洶 金門弱勢幼童免費施打疫苗
腸病毒71型來勢洶洶!金門縣政府為守護弱勢族群幼童健康,降低重症風險,自10日起,凡設籍當地出生滿2個月至未滿6歲之低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幼童,將全額補助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同時也呼籲中央能盡快研議將此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接種項目,全面保護幼童的健康。縣府說明,本次施打疫苗為安拓伏腸病毒71型疫苗,共需接種2劑,且2劑接種至少需間隔28天;衛生局已調查幼童接種意願,造冊後交由各鄉鎮衛生所進行接種及再通知作業,提醒符合接種資格之幼童家長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前往各鄉鎮衛生所接種,若未被通知到,但符合施打對象資格,可先洽詢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確認相關細節。衛生局表示,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疾病,其中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併發症及重症,其致死率高達3成,5歲以下幼兒為感染該型腸病毒的高危險群,且感染腸病毒71型易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接種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減少重症及死亡機率。衛生局強調,雖然接種疫苗後能達到保護效果,但腸病毒包含幾十種的病毒型,還是會有機會感染其他類型的腸病毒,其他型別目前仍無疫苗可以預防;因此,家長在暑假期間仍應落實幼童的防治措施,避免進出人潮擁擠場所,並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尤其是加強洗手,要確實做到「溼、搓、沖、捧、擦」五步驟,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4大對象納健保 病人自主預約美好善終
吳小姐,赿南人,15年前嫁到台灣,育有二子,是位職業婦女,長子12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次子5歲,尚未就學。吳小姐於次子出生不久後,被診斷出漸凍症。然而隨著疾病的進展,四肢慢慢萎縮無力終至無法活動,只能臥床由看護照料,約一年前開始呼吸及吞嚥困難,由醫師建議使用陽壓呼吸器(BiPAP)以及胃造口(PEG)。吳小姐後來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AD),最終生命依其自主意願,圓滿達成善終。台南市立醫院家醫部孫文榮醫師表示,吳小姐是他先前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服務的個案,當時由漸凍人協會、病人自主權利法推動中心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推動漸凍人病友的預立醫療決定。2020年6月醫療團隊來到吳小姐的家,在宅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完成預立醫療決定及註記。而後經二位醫師到宅判定合於法定條件,加上二次緩和團隊到宅家庭會議,完成法定程序。於2021年1月按照吳小姐的預立醫療決定,緩和團隊到宅協助撤除陽壓呼吸器並和家屬一起陪伴到最後的生命終點,圓滿的達成善終的目的。倘未採「預立醫療決定」,吳小姐可能還要經歷插氣管內管的過程,才能依安寧緩和條例判定已屬生命末期階段而撤除呼吸器。對個案而言,生命能依自主意願完成善終,且全程在宅完成,減少進出醫院所帶來的不適,可謂圓滿也是重要的關鍵。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1月6日實施,是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滿20歲意願人在意識清楚時,經醫療團隊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後,簽署「預立醫療決定」,註記在健保卡內才生效。而後經二位專科醫師判定符合五大臨床條件(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和政府公告的疾病)及二次緩和團隊會診,即可依病患「預立醫療決定書」的內容,執行撤除維持生命治療和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步驟,達善終之目的。孫文榮醫師說,在病人自主權利法實行前,國內的善終法案只有安寧緩和條例,當有二位醫師判定已到生命末期時,才能按照病人事先簽囑的意願書或家屬代為簽立的同意書,撤除維生醫療。 然而,對於某些疾病或狀態,要進入到所謂的生命末期,還要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對病人及家屬而言都是煎熬。病人自主權利法案的通過,雖然並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但至少對於新增加四大類的疾病患者及家屬而言,為這些病家提供了另一條善終的道路。孫文榮醫師也表示,健保署針對四大類對象(65歲以上重大傷病且符合安寧收案條件者、輕度失智者、符合病主法第14條公告疾病別、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對象),提供一生一次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健保給付,7月1日健保給付「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政策上路,將擴大服務,民眾可多加利用以預約美好的善終。
唐玲罹癌看清前任「人沒來錢也沒來」 悔愛不對人:都是來騙我玩我的
唐玲今(4日)辦媒體感恩餐會,宣布脫離癌症及重大傷病卡,回歸普通人。她接下來人生一大要務,就是為癌友做分享,「雖然得癌症很難過、不舒服、很衰,但我們不孤單!」她也提到過去感情談得太盲目,確診時正在跟前任復合,「結果人沒來,錢也沒來。」生病反而看清男人,也體悟自己總用錯誤方式談戀愛。唐玲樂觀抗癌,挺過治療,宣布回歸正常人身分,提到患病前,她正跟港籍前任談復合,確診後,對方只會奪命連環call,卻沒有做出任何實質的幫助,人也沒出現,讓她就此切心,「我之前都活錯了,是討好性人格,人家跟我早安、午安講兩句我就愛上他,吸來的不是來愛我,是來騙我、玩我的。」唐玲左肩還留著人工血管,她將評估檢查結果,跟醫生討論拆除。(圖/林俐瑄攝)前半生她辛苦存錢給自己安全感,結果為了治療癌症都付出去,現在她也認為過去的金錢觀太傻了,「一直追求這事情是很傻的,人要賺多少錢事註定的,我的積蓄花在醫藥復健,之前好像不知道在忙什麼。」現在比較懂得要愛自己,把錢花投資自己健康上。戰勝胃癌四期,卻也引來許多質疑,讓她不惜秀出自己的診斷書,「很多人懷疑是假的,覺得癌友外表怎麼可能這樣。」其實她切除了三分之二個胃,後來因為癌細胞轉移,再切除子宮及卵巢,「照超音波,醫生說妳肚子裡面空空的,也覺得很心疼。」接下來她要開始做「清零計畫」,要消滅體內所有殘存癌細胞,並繼續到芮森診所做癌症術後保養。有了健康的身體,她也喊話工作、戲約快來找她。而昨傳出汪建民患肺腺癌,唐玲說:「祝福他,如果有可以幫忙的,都是演藝圈弟兄姊妹,能幫忙就幫忙。」
唐玲「醫界奇蹟」燒500萬抗癌成功 楊懷民低調曝狄鶯現況
唐玲今(1日)與陳子強一同為台灣優質生命協會愛傳承演唱會擔任主持人,會後受訪唐玲透露自己在經歷漫長而艱辛的抗癌之旅後,目前重大傷病卡資格已被取消,醫生宣布她體況跟一般人無異,對於現在能夠重獲健康的身體非常開心也很感恩,而她抗癌5年大概花4、5百萬元。2019 年唐玲因罹患胃癌第四期,經歷艱苦治療過程。不僅如此,由於癌細胞轉移,她不得不接受摘除子宮和卵巢的手術,如今胃僅剩下原本的三分之一。原以為生命即將開始倒數,但經過細心調養她抗癌成功,表示還需再觀察3年,這段時間每個都要到醫院做後續追蹤檢查,之後才算真正度過危險期。成功戰勝胃癌四期,有醫生認為唐玲是「醫學奇蹟」,也有人認為是「運氣好」,她說自己仍會持續追蹤與檢查,「防癌跟抗癌是我一輩子的事情」。此外,今天參與演出的楊懷民,他過去多次跟狄鶯在螢幕上飾演夫妻,先前對方兒子孫安佐又因為一些負面風波登上媒體版面,被問有無關心狄鶯?楊懷民說:「有傳訊息跟她說辛苦了,她也有謝謝我,說謝謝假老公。」楊懷民透露最近有傳訊息關心好友狄鶯。(圖/常朝貴攝)楊懷民也感慨回憶,說孫安佐以前很可愛,但對於媒體進一步詢問狄鶯現況?楊懷民表示自己不是當事人,不可以發表任何評語,「我沒有實際了解狀況,只希望安佐平安、一切都好好的,讓他父母不會擔心,這點很重要」,至於狄鶯、孫鵬夫妻是否如外傳失和?他則表示「完全不了解」。
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服補充兵役門檻提高 內政部:年增常備兵近2千人
配合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內政部今天表示,役政司修正「常備役體位因家庭因素及替代役體位服補充兵辦法」第2條,將於近期發布施行,這次主要修正申請服補充兵役條件,實施後預判每年回流服常備兵現役人數約1925人,改服家庭因素替代役約2560人,可有效增補國家兵員,並達到兵役公平原則。役政司說明,國防部會同內政部於111年12月29日公告,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自113年1月1日起回復徵集服1年常備兵現役。為因應國家常備兵員額需求及服兵役公平,調整常備役體位役男申請服補充兵役條件,並將役男家屬均屬老、幼、身心障礙、重大傷病、在學、患有中度身心障礙及低收入戶,移列為申請服家庭因素替代役(可返家住宿)的申請條件。役政司補充說明,針對役男家屬不能維持生活者,提高服義務役役男家屬生活扶助金約39%, 94年次以後役男役期回復為1年,薪資同步調升至2萬1350元,使役男履行國民義務之際,亦得以兼顧家庭生活開支。
惡保母頭下腳上狠摔8月大男嬰14次致腦重傷 法院二審仍判9年6月
屏東縣1名陳姓單親媽媽委託保母蘇渝婷照顧8個月大的男嬰,卻不料保母因不耐男嬰哭鬧,以「頭下腳上」的方式狠摔男嬰14次,造成男嬰顱內出血、水腦症及眼部、右腦神經的永久性損傷,法院一審時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重傷罪》判處蘇女9年6個月,蘇女不服上訴,高雄高分院於6月25日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事件發生於2022年12月11日,屏東縣恆春鎮的蘇渝婷持有合格的保母證照,受陳姓單親媽媽委託,每月以1萬5750元的報酬照顧其8個月大的男嬰,工作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上午7點至晚上7點,然而,僅僅過了3天,竟傳出悲劇。2022年12月14日下午4點多,蘇女發現男嬰出現抽搐、四肢癱軟和體溫過低等症狀,隨即由其丈夫撥打119求助,男嬰先被送往恆春基督教醫院,隨後緊急轉送至高雄長庚醫院,經過檢查,醫院發現男嬰腦部和視網膜出血,且無意識狀態持續超過24小時,需要領取重大傷病卡。警方獲報後展開調查,發現托育中心的監視器檔案已被損壞,事後透過科技手段還原監視器畫面,找到1700個瑣碎影片,逐一檢視後,揭露蘇女的虐嬰行為,警方發現蘇女在照顧男嬰過程中,涉嫌以甩、摔等粗暴行徑對待男嬰,其中還將男嬰以「頭下腳上」的姿勢從地板抓起,拋甩、摔到鋪有軟墊和被子的工作平台,甚至從34公分以上的高度將男嬰摔下,造成男嬰頭部重創。一審法院認為,蘇女明知男嬰未滿1歲,哭鬧屬正常現象,卻因個人不耐煩而對男嬰施暴,嚴重造成其永久且無法挽回的傷害,行徑惡劣違反道德,最終判處其9年6月有期徒刑,蘇女對此判決不服上訴,但高雄高分院認為原審判決無誤,於25日駁回其上訴,案件尚未定讞。
突然大小眼、吞嚥困難! 小心恐是「重症肌無力」
有一位17歲少女單側眼皮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以為只是疲累,一年後症狀變嚴重,吞嚥困難,嚴重時一粒米飯也無法嚥下,從眼科追查原因後,轉到神經內科,確診為「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肌少症雖然都有個「肌」字,但重症肌無力發病的原因卻是完全不同。肌少症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或活動不足,造成肌肉快速流失的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重症肌無力則是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的疾病,會影響全身肌肉,且依發病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圖片來源: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重症肌無力」早年致死率高達4成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邱浩彰教授說明,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疾病相同,都是因為免疫系統不當攻擊正常器官所導致。重症肌無力發病年齡以20-30歲女性為主,50歲以上則以男性為主,且早年致死率竟高達4成,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有22人罹患重症肌無力,現在領有重大傷病卡者約6千人,其中約2成屬於頑固型重症肌無力,傳統治療效果有限。「重症肌無力」有哪些症狀?發病初期主要影響眼睛肌肉,9成病友會出現明顯的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眼肌型」症狀。患者常在早晨起床時肌肉力量正常、活動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就斷電,出現肌肉無力的症狀,雖然休息或睡眠後能改善,但就像是一顆健康度不佳的電池,「充電量」往往不到滿電量的20%,甚至只有5-10%。嚴重的情況,約5-8成病友會在2-3年內惡化為「全身型」重症肌無力,出現無力咀嚼、吞嚥困難、口齒不清、聲音沙啞、四肢無力、頸部無力而難以抬頭、走路爬梯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疾病急遽惡化,嚴重時恐會導致呼吸衰竭,有高度致死風險,且病情反反覆覆,讓病友身心俱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分享:「重症肌無力發展到後期全身型、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發病風險會變得難以掌握,病友常常反覆進出加護病房,所以早期診斷出來能夠幫助到更多病友,這個也是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努力推廣的方向,希望醫師們對這個疾病症狀能更敏銳辨識出來,減少誤診斷、誤治療機率」重症肌無力治療選擇葉建宏理事長表示,台灣重症肌無力的現行治療方式,包括:俗稱「大力丸」的抗乙醯膽鹼酵素劑、類固醇、快速調節免疫機能的血漿置換術(俗稱「換血」)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胸腺切除手術等。大部分重症肌無力病友可在這些傳統治療、心靈與生活照護之下,穩定控制病況,預防復發與延緩惡化,不過,目前仍有2成左右的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無法使用傳統免疫藥物,效果不如預期,治療陷入困境。研究顯示,頑固型病友因吞嚥困難而使用鼻胃管的比例高達85倍,在住院方面,一年內急診與住院治療的比率超過5成,嚴重需進加護病房醫治的比例甚至高達3.5倍。值得期待的是,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繼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自體免疫疾病陸續有標靶藥物問世,重症肌無力也邁向生物製劑輔助個人化精準治療的時代。葉建宏理事長說明,生物製劑依作用機轉,主要分為抑制補體、減少抗體、打壓T細胞、打壓B細胞等4種,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有機會幫助病友快速且長期穩定病情,從而達到長期緩解的目標。期待未來台灣能加速引進相關的生物製劑,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納入健保給付,幫助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況。籲民眾有大小眼、吞嚥困難症狀,先別急!邱浩彰教授表示,門診曾有不少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眼皮下垂、大小眼,優先尋求眼科與醫美診所的協助,甚至接受提眼瞼肌手術,但一陣子後復發才驚覺有異。此外,也有不少病友因吞嚥困難求診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查無病因;因四肢無力求助骨科或復健科,勤做運動,病症依然反覆發作,影響工作效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梁采葳理事長就是重症肌無力病友,確診迄今40年,從發病到確診共花了2年時間,歷經眼皮睜不開、無法吞嚥、呼吸困難、兩年內住院7-8次與2次加護病房命危、插管、急救等過程,沮喪到一度想輕生,直到後來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與心靈轉念,才逐漸走出陰霾,並且投身協會志工行列,與病友相互交流與鼓勵。重症肌無力雖然無法根治,只能持續用藥長期控制病況,且罕病藥費高昂,但對於傳統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身為病友的她非常理解健康的可貴,也期盼政府能看見患者的需要,給予治療的希望。
整個家僅4代女同堂!家中男丁遭逢意外接連病逝 96歲曾祖母淚送黑髮人
白髮人送黑髮人是多麼令人不捨和傷心的情況,在彰化有一家四代相依為命的96歲曾祖母、70歲阿嬤、38歲孫媳婦和16歲的曾孫女,全都是女性,而家中的男丁不是遭逢意外或生病相繼病逝,就連70歲阿嬤的長子,因為車禍後有癲癇,在4月23日過世,對此,十方功德行善團團長陳永聰得知後與善心人士捐助9萬元,希望讓這家人好好處理後事。圖左為高齡96歲的曾祖母阿桃(化名)、圖右為70歲的阿曾嬤(化名) ,阿曾嬤的長子也在上個月底不幸猝逝,談及白髮人送黑髮人,兩人悲慟不已。(圖/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報導,高齡96歲的曾祖母阿桃(化名)和70歲的媳婦阿曾(化名)頻頻表示這真的是家醜,實在是不好意思跟大家分享,據了解,曾祖母阿桃與領有重大傷病卡的阿曾嬤,根本無法工作賺錢,生活幾乎都靠補助度日,一個月加起來大概萬餘元,曾祖母阿桃嘆了口氣說,「我們都上了年紀了,日子要說過多好也不用,能吃有得住就夠了,就省省的花,其實還是可以生活的」。阿曾嬤的長子也在上個月底不幸猝逝,談及白髮人送黑髮人,兩人悲慟不已。(圖/三立新聞網)她接著表示,「我們又不用吃多好,不要餓到、冷到就好,日子雖然比較艱苦,尪和4個兒子都走了,現在這兩個孫也走了,實在是真難過啦,這個家就生我們4個女的這樣,難過會難過啦,但能怎麼辦」?根據彰化縣順興汽車老闆陳永聰,本身熱心公益的他也是十方功德行善團團長,他表示,約兩年前阿曾阿嬤的次子過世,他耳聞她們家中經濟狀況不佳,親自訪視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也和幾名善心人士籌了一些喪葬費想給捐給她們,沒想到在檳榔攤的工作的媳婦很有志氣,不僅婉拒還靠自己努力替先生辦完後事,甚至沒有因為喪夫拋棄孩子離家,反而努力賺錢栽培女兒長大,至今已經16歲,就讀國三。彰化在地熱心公益出名的十方功德行善團團長陳永聰,對於這家人的遭遇,他非常心疼。(圖/三立新聞網)由於孫媳婦薪水不多,得扶養正在念書的女兒,談及這個孫媳婦,曾祖母阿桃和阿曾嬤都很感謝,也稱讚她很負責任,沒有因為丈夫走了就丟下孩子跑掉。阿曾嬤也曾告訴媳婦,「等到孩子長大可以自給自足的時候,你也不要虧待自己,想過自己的生活就去吧,我們不會怪你,畢竟你還年輕」,阿曾嬤說,媳婦才年僅38歲,還有大好的青春,不希望這裡成為她的枷鎖,反而希望往後她可以找到好的另一半過更好的生活。未料短短兩年這家人又發生憾事,原來家中最後的唯一男丁,也就是阿曾嬤的長子突然在家中猝逝,曾祖母阿桃哽咽表示,這個孫說起來真的很命苦,幾年前發生車禍後腦部開過幾次刀,不時會癲癇發作,因此沒有人敢雇用他,死亡當天他原本還活跳跳的,誰知道就突然再也沒踏出房門,進去看整個人已經僵硬沒了氣息,「怎麼叫都沒有用,醒不過來,不知道為什麼就這樣過世啊?實在是很突然」。曾祖母阿桃雖然高齡96歲了,但她把媳婦阿曾當作女兒般照顧,知道她身體不好,有許多慢性病等,甚至還多次昏倒送醫,所以不僅煮飯給她吃,偶爾還會幫別人揀菜賺點錢貼補家用,阿曾嬤苦笑說,自己和婆婆相處了47年,感情和相處的時間早已超越原生家庭,她很感謝婆婆的照顧和疼惜,這個家的丈夫、兒子、孫子先後帶走,受訪過程也不禁落淚哽咽,但待情緒平靜後,兩人又堅定地說,不會因此被命運打倒。兩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平安、身體健康,好好活著,不然他們也都走光光了...只能堅強起來啊」,讓在天上的他們不用掛心,也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對此,十方功德行善團團長陳永聰多次前來關心,甚至在這次雪中送炭與多名善心人士捐助了9萬元,讓她們可以好好處理後事,並鼓勵、安慰她們要堅強,若真的需要幫忙不要客氣,也已將她們列為關懷名單,未來會持續關心,希望她們可以勇敢面對、好好過日子,這社會還是有溫暖和希望的。
報稅季將到! 財政部列7項特別扣除額
綜合所得稅申報即將在5月1日展開,民眾最關心的便是有多少扣除額可以減稅。財政部整理7項特別扣除額只要符合條件即可適用。其中,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等3項特別扣除額,在申報時可直接扣除,免附證明文件。至於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教育學費等4項,須附上證明文件,提供稽徵機關查詢,合規定者可以扣除。今年5月將申報112年度綜所稅。財政部指出,適用對象包括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受扶養親屬的特別扣除額有5項,即薪資所得、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儲蓄投資。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適用有薪資所得的受薪階級,每人上限20.7萬元。至於若有「特定費用」高於20.7萬元者,可採核實減除,但須附附證明文件,也就是所謂的名模條款;包括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等皆可減除,但各項上限為薪資收入的3%。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須為金融機構存款利息、儲蓄性質信託資金收益;值得注意的是,申報上限為「全戶」27萬元。至於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5歲以下、即民國107年以後出生的子女,每名12萬元。但設有「排富條款」,若綜所稅適用稅率級距在20%以上,或股利所得採28%分離課稅,或是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者,也無法扣除。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為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精神衛生法》第3條第4款規定的病人(不得以重大傷病卡代替),每人可減除上限20.7萬元。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要符合衛福部公告須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才能適用,每人12萬元。不過,財政部說明,若同時符合身障扣除額適用要件,兩者共可扣除32.7萬元。同樣設有「排富條款」,若綜所稅適用稅率級距在20%以上,或股利所得採28%分離課稅,或是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者,只要符合其中一項要件就不適用。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若出售房屋有財產交易損失者,扣除上限為當年度申報的「財產交易所得」;若沒有財產交易所得,或扣除不足,可以保留3個年度再扣除。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必須是就讀大專以上院校子女的教育學費,每人扣除額上限2.5萬元,若是已接受政府補助者,就不可扣除;就讀空中大學、空中專校,以及五年制專科學校前3年也不可扣除。根據財政部指出,4月26日起就可至各地區國稅局,查調112年度的所得及扣除額資料。
「星星月亮太陽」成員胡曉菁被鬼纏身7年 她聽到奇怪咒罵聲曝轉超狂職業
台灣元祖級女團「星星月亮太陽」,在80年代紅極一時,其中,「星星」胡曉菁嚐過走紅滋味,不過她曾因為身體問題淡出演藝圈,甚至透露當年曾經被邪靈攪擾,有一段非常黑暗又低潮的過去,這10多年來轉職為牧師,透過自己的基督信仰傳福音,也將自己的過去,成為見證,盼能帶給更多人心中平安。胡曉菁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圖/三立新聞網)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胡曉菁當年會踏進演藝圈,是陪著男友去應徵小虎隊,不過後來因故沒有上,自己反而被經紀人看上,「當時小虎隊的經紀人就語重心長跟我說,我覺得妳比較有藝人的氣質,對我比較有興趣,就留了我的電話」,但當年「星星月亮太陽」可說是紅遍全台,還一起參演了大咖雲集的電影《七匹狼》,不過才出道沒多久,胡曉菁就因為健康因素,導致團體必須解散,回想起這段往事,胡曉菁也笑說「那時候青少年時期,該學的沒有學到,就藉著神把我自廢武功之後,那時候我吃得跟豬一樣,得了暴食症,自以為聰明,智商降低,連國字都看不懂」。除此之外,胡曉菁透露當年還曾經被邪靈攪擾,有一段非常黑暗又低潮的過去,「就是起床就非常想不開,找不到我們家出去的門在哪,覺得有七八個門,晚上一閉上眼睛,就覺得有一堆聲音,忽然就不能動,就覺得底下有一個無底洞」。當時她不只生活無法自理,甚至還會幻聽到很多奇怪的聲音,「聽到一堆講話的聲音,就是魔鬼的語言,知道那語氣就是控告跟咒罵,那我要醒過來,都要非常困難的,都要用我自己的虎牙,用力地把我自己咬醒」,最後所有事情都失控,就連工作也是一團混亂,讓她只能全面停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胡曉菁主持選美比賽,當時居然脫稿演出,甚至胡言亂語,當下自覺不對勁,「我那時候心裡有很多鬼,完全亂了,介紹來賓都跳號,整個邏輯都壞,丟臉丟到外國去,完全沒有人敢請我」,甚至還有戲劇演出,只是三句台詞都背不起來,也因此讓胡小菁開始有了警覺,認為自己必須要尋求方法,讓自己可以更好。好在後來找到了信仰,當時有教會的牧師師母收留,她透露當時透過藥物治療,並無法根治病況,「第一個接待我的牧師師母家,師母以前是長庚護校的老師,建議我去看精神科,那是一個我開始要尋求醫治的起點」,而胡曉菁求助醫生後,也被診斷的確有精神上的問題,「那我那時候有領重大傷病卡,定義為重大情感性精神病,我那時候有住院,住精神病院」。胡曉菁被檢查出有非常嚴重的暴力傾向,「但是你檢查的出來我有暴力,但並不見得可以醫治我的暴力,所以後來這件事情,就開始讓我想要去探索,到底解法在哪裡,後來我發現,近在咫尺,就回到教會」,如今不只身心狀況都轉好,胡曉菁也回到教會成為牧師,透過自身經驗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女星「皮肌炎」得年19歲 醫:1類型最快6周奪命
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飾演二女兒「芭碧塔」的童星蘇哈尼巴特納加(Suhani Bhatnagar),因罹患罕病「皮肌炎」,於16日不幸病逝,得年19歲。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得源指出,「皮肌炎」易被當作單純的皮膚病或關節疼痛,若屬於快速進展型,發病6至12周就有可能攻擊肺部奪命,因此及早診斷並介入治療是關鍵。陳得源表示,皮肌炎是種自體免疫疾病,這種疾病屬全身性,全身都有可能被侵犯,在台灣其實並非罕病,國內約有2千多名患者,該病也被健保認定為「重大傷病」。該病初期會有「皮疹」、「關節痛」或「肌肉發炎」,有患者可能會出現「近端肌肉無力」,爬樓梯或穿衣服都會受影響,所以很容易被當作皮膚病或關節疼痛。但也有部分患者,屬於僅有皮疹或關節炎,沒有肌肉症狀的特殊型,這種患者發病很可能會直往內臟攻擊。陳得源指出,若侵犯到肺部,很可能直接造成肺部用於交換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肺間質出現損傷,進而導致可能致死的肺間質病變。另外,「皮肌炎」也容易和其他腫瘤合併存在,包括乳癌、大腸癌、肺癌患者,可能同時會有皮肌炎,一般來說,只要透過抽血檢查,就可從對應的肌病變特異型抗體,進而釐清是否罹患皮肌炎。陳得源也說,部分患者是屬於來勢洶洶型的皮肌炎,一旦罹病,就會直接攻擊肺臟,在6至12周就有可能攻擊肺部奪命。醫師呼籲,若有「皮疹」、「關節痛」、「肌肉發炎」、「近端肌肉無力」等症狀者,可做抽血檢查,能夠及早發現,就有助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