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評鑑
」 衛福部 醫學中心 醫院 急診 薛瑞元籲增設高屏醫學中心 立委:均衡南北醫療資源
立委許智傑、邱議瑩、林岱樺、邱志偉與徐富癸今(3日)在立法院開記者會指出,大台北人口7百多萬就擁有10家醫學中心,但高屏地區卻僅有3家, 家醫學中心要照顧的人口是台北的1.6倍,醫療資源南北嚴重不均,呼籲在高屏地區增設第四座醫學中心。受邀出席的義大醫院副院長林俊農表示,義大醫院扎根醫學教育,設有「醫學系」協助培育醫療人才,盼透過增設第4座醫學中心,未來提供高屏民眾更完善的醫療服務。許智傑說,為了實踐賴清德總統提出「健康台灣」的國家願景,高屏區增設第四家醫學中心絕對有必要性。根據醫學中心上限家數之規定,自96年起明訂「以每二百萬人口數得評定一家醫學中心」,然而台北區人口752萬,去年台北區8家醫學中心,再增額2家,已經有10家醫學中心,平均台北區每家醫學中心服務75萬人;而高屏區364萬人口,目前僅有3家醫學中心,平均高屏區每家醫學中心平均服務121萬人,是台北的1.6倍,造成病人無法享有最充足醫療服務,也相對造成醫護沉重的負擔。邱議瑩表示,希望能透過新醫學中心的設立,讓高屏交界、特別是原縣區的民眾,能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徐富癸表示,屏東縣輻員遼闊,急重症醫療量能需求殷切,義大醫院目前在屏東健康產業園區成立屏東分院,預計今年底啟用,如果高雄有機會升格第4家醫學中心,未來絕對不能只著重在高雄,也要一同強化屏東的醫療量能,期待屏東也有座近乎醫學中心等級的大型醫院,照顧屏東鄉親的健康。許智傑說,南北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導致醫療發展差距,加上高屏地區近年來人口高齡化快速、疾病復雜度增加,因此增加第四座高屏醫學中心,強化醫療網、增進醫療品質、促進院際合作,相當有必要,才能提升區域内的醫療品質,共創醫病雙贏的局面。林岱樺指出,醫院評鑑標準過時,衛福部明訂每200萬人得設置一座醫學中心,全國上限為20座,但去年全國卻已超過上限,達到22座醫學中心,其中10座集中在台北市和新北市,衛福部因而遭到監察院糾正,醫療資源過度集中雙北,擴大南北不均。邱志偉表示,高屏地區增設第四座醫學中心,對於目前高屏皆有不斷擴增、湧入的產業發展與科技就業人口,都有相當大的助益。特別是,能夠讓複雜及重症的病例獲得更多照顧,使護病比得到改善,也能夠提升醫療效率、吸引醫療人才,如此正向循環之下,也能增加民眾對於醫療的信任度,有助於提升民眾就近就醫,能夠高屏地區的區域醫療體系更為完善。
醫學中心8家變10家遭監察院糾正 林靜儀:尊重委員
監察院27日指出,衛福部未依公告《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辦理112年醫院評鑑,將臺北區醫學中心由8家增加為10家,有違醫學中心評定原則,傷害建立不易的醫院評鑑公信力。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尊重委員,但不影響已經完成的評鑑結果。監察院指出,《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已明定一級醫療區域醫學中心上限家數,其中「臺北區」上限家數為「8家」。但衛福部卻無視作業程序規定,逕行增額評定臺北區醫學中心至10家,已傷害醫院評鑑的公信力。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於113年10月16日通過監察委員林郁容、葉宜津、蕭自佑對衛生福利部所提的糾正案。監察委員表示,衛福部自辦理醫院評鑑以來,對於醫學中心評定家數超過規定上限家數時,是在評定會議中,按評鑑委員評分結果排序,將序位在上限家數以內之醫院評定為醫學中心。此評定機制運作多年,縱然未能符合所有醫院期待,但方法客觀、公正與公開,尚為各級醫院信服。此次,衛福部以分數接近為由,增額評定醫學中心,實不符合行政作業一致性原則。此外,監察委員指出,衛福部增額評定臺北區2家醫學中心,可能衍生諸多問題,包括:使國內醫學中心更集中於雙北地區、新增醫學中心地區醫療院所競爭護理人力、醫學中心家數增加使健保點值再遭稀釋、影響至該醫院就醫民眾的部分負擔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這是監察委員就112年醫中的評鑑結果,今年6月,監委已約詢衛福部,衛福部也僅能就當時原有的會議記錄說明,並提供相關資料審查,其他狀況並不清楚,已無從確認。衛福部對監察院的糾正予以尊重,也會虛心檢討,並將監察院意見提供給醫策會。林靜儀強調,由於評鑑已經完成,因此對於已經完成的評鑑結果不會有任何更動,臺北區醫學中心維持10家。至於,目前正在針對中區、南區及高屏區醫學中心進行評鑑,是否也會增設醫學中心的家數?林靜儀說,目前尚未收到醫策會評鑑結果,沒有聽說會增設,若醫策會認為需要增設,仍會予以尊重。一名醫界代表表示,監察院算是寫出醫界心聲,切中要害,衛福部任意修改評鑑辦法,是破壞公信力外,醫學中心過度加速膨脹,導致民眾就醫負擔增加,根本不是民眾之福。另外一名醫界代表則認為,對於今年正評鑑的中區、南區就「很衰」,因去年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表示,如果今年評鑑分數很近時,仍會採同樣標準「增額錄取」,但衛福部這次被糾正,中南部評鑑再出現分數接近的情況時,包括爭取準醫學中心的義大醫院,恐怕就要皮皮挫,沒這麼幸運可以被增額晉身醫學中心了。
衛福部有違程序辦理醫院評鑑 監察院提出糾正
衛福部112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將臺北區醫學中心家數從8家增為10家,違反既定的《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規定的家數上限。監察院27日表示,經調查後已針對衛福部的提出糾正,指出該部無視作業程序進行增額評定,傷害評鑑公信力。監察院表示,衛福部112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將臺北區醫學中心家數由8家增加為10家。經監察院調查後發現,該部公告之《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中,已明定醫學中心評定原則,且該作業程序之附件六亦列明各一級醫療區域醫學中心上限家數,其中含括宜蘭縣、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連江縣及金門縣之「臺北區」之上限家數為「8家」。不料,衛福部無視作業程序規定,逕行增額評定臺北區醫學中心。 監委表示,過往衛福部對於醫學中心評定家數超過規定上限家數時,係於評定會議中,按評鑑委員之評分結果排序,將序位在上限家數以內之醫院評定為醫學中心,此評定機制運作多年,縱然未能符合所有受評醫院之期待,但此方法客觀、公正與公開,尚為各級醫院信服。監委說明,衛福部辦理112年醫院評鑑,由評鑑委員依據公告基準進行實地查證及評分,最終以總成績擇優評定醫學中心。然而,經調查揭露,部分醫院雖分數差距甚微,但依規定仍應依總成績擇優評定。衛福部以分數接近為由增額評定醫學中心,違反行政作業之一致性原則,且未尊重評鑑委員的專業,損害醫院對評鑑結果的確信,並違反已公告的評鑑程序。監委指出,衛福部增額評定臺北區2家醫學中心,可能衍生諸多問題,包括使國內醫學中心更集中於雙北地區、新增醫學中心地區之醫療院所競爭護理人力、醫學中心家數增加使健保點值再遭稀釋、影響至該醫院就醫民眾之部分負擔等。衛福部增額評定醫學中心,卻未進行完整之評估或提出配套措施,決策品質粗率,均應檢討改進。
安泰醫院被指管線老舊釀災 蘇清泉澄清「早已翻新管線」30年無重大事故
安泰醫院大火如今爆出「管線老舊」的問題,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日在立法院衛環會痛批,「8月醫院評鑑時,就有管線老舊和動線問題,但衛福部卻沒管」,恰巧,安泰榮譽院長蘇清泉是今日召委,他上台時特別針對此事件解釋,強調火災發生在第一棟大樓且啟用10幾年,沒有管線老舊問題。屏東東港安泰醫院創辦人蘇清泉。(圖/翻攝自臉書/蘇清泉)林淑芬表示,安泰醫院起火點是前面配電室,不過死傷卻是在後方不同棟的大樓,「這種悲劇是不應該發生的,更何況是醫院」,她更砲轟,「8月有做醫院評鑑,當時就有管線老舊,疏散動線的問題,但8月到10月的結果卻是發生火災,衛福部根本沒有作為」。針對林淑芬說法,蘇清泉回應,安泰醫院是自己和太太創立,現在規模是600多床,是重度責任醫院,「不是一個很爛的醫院,是很認真的醫院」,過去30年也沒有發生過重大災難。蘇清泉繼續指出,發生火災的是第一棟大樓,大樓屋齡10幾年,沒有管線老舊的問題,至於較舊的大樓管線早已進行過更換,不過他也坦言,對於這起火警事件相當痛心,當下考量到安全問題,台電全部斷電,才會導致發電機不讓開,分電盤也燒掉,造成大樓黑漆漆的。急診室內擠滿人。(圖/報系資料照)蘇清泉透露,護理人員當下只能把患者背下樓,還有護理師從11樓揹著105公斤病人下樓,而不幸嗆死的都是臥床、病況比較複雜的患者,民事部分比照上次台北醫院護理之家大火事件處理,撫恤金和喪葬補助費都已經發了。另外蘇清泉提到,由於防災演習時都是風和日麗的天候,停車場可以容納1000人,不過當天颱風太大,沒有身歷其境的人無法理解,當天病患、家屬還有消防隊,總共有1000多人塞在其它棟大樓,狂風暴雨根本無法到外面,而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表示,希望這起火災憾事能改善病人安全,衛福部會全力支持屏東醫療量能並全力以赴。
地區醫院防火檢查為何不列入醫院評鑑成績?邱泰源語塞被綠委罵爆
屏東縣東港鎮安泰醫院在10月3日颱風襲台之際發生,導致9人罹難,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天在立院衛環委員會痛批衛福部,早在8月到安泰醫院進行醫院評鑑時,就曾有評鑑委員提出醫院「管線老舊、疏散動線有問題」,但衛福部卻毫無作為,也讓衛福部長邱泰源一度語塞,讓林淑芬頗為不滿。緊急上台「送小抄」的醫事司副司長則表示,評鑑當天並未特別提出不符合項目,評鑑委員是事後「就品質面求好心切」提出建議,但這項說法又讓被林淑芬質疑,為何醫院公共安全在教學醫院評鑑就是重點,而在地區醫院就是「試評」項目,難道病患的生命在不同層級的醫院還有差別嗎?林淑芬今天的質詢,點出醫院可能仍存在公共安全漏洞,他舉安泰醫院大火為例,起火點疑似在前棟的動力中心,但是死傷者卻集中在隔壁棟醫療大樓,不是被火災燒死,而是被濃煙嗆死,這是公共安全絕對不應該發生的悲劇,更何況是醫院,質詢邱泰源,防火區劃不是醫院基本配備嗎,醫院若發生火災,加護病房患者請問要怎麼逃?衛福部今年8月底才剛針對安泰醫院進行新一輪的醫院評鑑,有醫策會委員提出「管線老舊、疏散動線」的問題,但中央已發現問題,卻直到10月發生事件都沒有作為,沒有進行檢討改進,部長知道嗎?邱泰源隨即指示醫事司說明,但先上台的人員支支吾吾,隨即上台說明者則表示「管線老舊、疏散動線」只是評鑑委員的求好心切的建議(試評),又引發林淑芬不滿,嗆邱泰源這些不是「標準配備」嗎?邱泰源表示,評鑑標準是經過很多年、專家共同制訂,林淑芬忍不住嗆「你別再講這些五四三」,過去醫院、護理之家都曾爆發過火災嚴重傷亡,衛福部還以為這是消防署的事,事不關己,她只要問一件事,消防法當初修法強制長照之家、護理機構加裝自動灑水設施、火警自動報警等設備,為何只有醫院被排除在外?此時,第三位衛福部人員上台救火,邱泰源顯然也不瞭解答案何在,只說消防局當天到安泰評鑑時也在場。邱泰源則坦承,消防法是因護理之家大火死傷修法,因此沒處理醫院這一塊,「醫院其實已經有非常好的評鑑」,邱的說法更讓林淑芬傻眼,追問他,如果安泰醫院再重行評鑑一次,評鑑會通過嗎?因邱沒答,林淑芬追問,為何教學中心醫學評鑑標準都有設立火災管理人、疏散備援計畫等評鑑標的,但在區域醫學、地區評鑑時,這些防火措施要求,卻強調只是「試評項目」,不納入醫院評鑑成績?就算安泰醫院這部份真的不合格,豈不是不會影響評鑑成績?邱泰源則說「當然所有病人的生命我們都要珍惜」,林淑芬聽到後再打臉「請部長別再喊口號了」,追問邱泰源,目前還有哪些醫院可能存在一樣的公安問題,颱風一來就兩家醫院起火、不恐怖嗎?邱泰源回應「我們深切檢討」,林淑芬再問「我是問有多少家醫院還有類似疑慮」,難道衛福部又要推給消防署、醫院,衛福部都沒責任?那要衛福部醫院評鑑幹嘛?但邱泰源說「等我們做系統性整理,再回報立委」,讓林淑芬再度不滿的表示,所以衛福部都不知道?邱泰源則堅持,所有醫院的消防單位都是消防局應該要驗證的,讓林淑芬也生氣的說「這不就是層層推卸」?
根除C肝進度「台灣成亞洲標竿」 衛福部加碼!篩檢費調高至370元
「全球消除肝炎聯盟」今年底將來台參加國際肝病研討會並檢視台灣C型肝炎根除現況及進度,台灣可望在明年(2025)交出亮眼的成績單,提早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為全球設定的2030年C肝根除目標。面對根除C肝的最後一哩路,全台仍有約四萬名C肝感染者不自知,其中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是屬於C肝感染中度風險的族群,需盡快被診斷出來並加以治療。衛福部BC肝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簡榮南指出,「一腎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是C肝中度風險族群,若同時感染C肝且能及時治癒,除了可遠離肝硬化、肝癌,還可改善現有疾病,一舉兩得,呼籲全國各醫療院所應積極運用慢性病照護網與成人健檢進行全篩、全治。而45至79歲民眾則可主動接受政府提供終身一次免費BC肝篩檢。肝病是國病,C肝更是肝病三部曲與肝外病變的重要殺手。台灣在2018年發佈國家消除C肝政策白皮書,宣誓在2025年要根除C肝,早於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2030年。過去幾年來全球因為新冠疫情打亂根除C肝的步調,但台灣在根除C肝的範疇仍屬前段班。亞太肝臟研究學會今年三月在京都舉行年會,亞洲各國分別發佈根除C肝進度,台灣在國家政策支持之下,全力執行C肝篩檢與治療,表現十分亮眼並超前領先日、韓等國,被與會學者視為亞洲標竿。累計至今,全台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人數已突破十六萬五千人,預估明年底可治癒十八萬人。簡榮南教授說,若以地區來分,濁水溪以南的C肝高盛行縣市有卓越的防治成果,除了優等生的彰化縣之外,雲嘉南、高雄與屏東也都有耀眼成績。濁水溪以北的縣市則有待急起直追,如雙北、基隆與桃竹苗。目前以人口數最多的新北市防治行動最為積極。若以罹病風險來看,簡榮南教授進一步指出,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的C肝盛行率較高,約6%到8%,是一般民眾的兩倍。這些病人若不治療C肝,不但有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原本的疾病還會加速惡化,因此這三類病人應全面篩檢、積極治療。倘若治癒,更可有助於原本疾病的控制、延緩惡化,對促進病人健康、增進國民生產力,均有好處。簡榮南教授補充,以感染C肝的糖尿病患為例,若將C肝治癒,可大幅改善糖尿病的控制,「少數病人原本需要施打胰島素,治癒後可改為口服降血糖藥物;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標『糖化血色素』則平均可下降1-2%;少數原本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的病人,也有機會停藥。」簡榮南教授同時表示,感染C肝的慢性腎病不論處在哪一個階段,治癒C肝可減緩慢性腎病的進展,「C肝口服藥療效好,只要能治癒,即可延緩洗腎的風險。」另外,感染C肝的高血脂患者,若治癒C肝,也可降低冠心病及中風的風險。簡榮南教授提醒民眾,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並無明顯症狀,導致容易忽略追蹤與治療,一旦發現不適,通常可能已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C肝全口服新藥只需服藥8週或12週,治癒率高達98%,藥費約20萬元,全由健保給付。提醒民眾應早篩、早發現、早治療,減少對肝臟及健康的危害。為了積極達成全民根除C肝,衛福部加碼多項利多,今年起提高成人預防保健B、C肝篩檢的服務費用,由200元提升至370元,同時鼓勵醫療院所主動關心病人。另一方面,衛福部與勞動部、法務部跨部會合作,鼓勵勞工健檢加入C肝篩檢,並從今年起針對高風險族群的受刑人,入監時全面篩檢C型肝炎病毒。國健署也積極推動全台地方衛生局加強C肝防治,預計明年底前達成90%的C肝篩檢率,並壓線達標完成世衛組織的要求。簡榮南教授說,C肝篩檢與治療去年納入醫院評鑑試評條文,鼓勵各醫學中心支持國家政策,大大提高院內C肝篩檢率及治療率。他期待新政府可將此概念擴及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同時將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脂病患的全篩全治納入政策追蹤,搭配各地衛生局督導,相信可更有效篩出社區內潛在的C肝病人。
護理地獄2/醫院強制進修「竟扣個人假」 下班打假卡!換便服回醫院再工作
除了長期人力短缺,導致護理師工作量暴增之外,就連休假也會被干涉。任職於北部醫學中心的護理師張小姐向CTWANT透露,醫院強制護理師每年都必須進修課程,卻不給公假,而是要求護理師要利用自己休假去上課,如果不進修就會被扣考績。「我們每年要上課的內容有『師資培育4小時、感染課室3小時、全人師資2小時、還有就是看當時的職級課室8小時』,加護單位新進人員則要上為期2個月的急重症訓練,換算下來大概一周2天要上課!根本不能休假。」張小姐說,就連病房會議也要拿自己的假去開會,一次就會開2-3小時,很多護理師常常都是大夜班早上8點下班後接著上課,真的很累。張小姐說,醫院強制進修看似是鼓勵護理人員提升品質,實際上只是希望醫院評鑑時的成績會更好。「目前我有家庭跟貸款,沒辦法立刻離職,等孩子大一點,可能就會轉換正常班的工作,身邊很多護理師都會兼職電商或美容行業,如果順利他們就會離開醫院。」醫院強制規定進修,例如加護病房新進人員必須上2個月的急重症訓練,卻要求護理師必須使用個人休假上課,非常不合理。(圖/翻攝自臉書)不能好好休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是許多護理人員離開醫院的原因。臉書粉專「靠北護理師」中,就有一名護理師抱怨,「醫院不給出國,即便是好幾月前講都不行,不然最多就是5天,年假都用很廉價的價碼跟你買,不想賣都不行,長假就是不行,這種醫院就繼續缺人關床吧!不讓我出國那我離職總行吧!」同樣任職北部醫學中心的護理師陳小姐告訴CTWANT記者,為了讓護理師上班時數「看來」符合標準,醫院規定要準時下班打卡。「但事情做不完怎麼辦?我們就先打下班卡,接著回家換便服再回到醫院繼續未完成的工作,因為沒做完會拖累別人啊。」張小姐任職的醫院也同樣規定下班準時,「醫院評鑑的時候,拿出來的班表人力都是充足的,但實際上班人數可能已不可考,下班時間如果超過一小時沒有做完,也不能報加班,若下班一小時內沒有刷卡,醫院要求在系統說明為何超過一小時未刷卡。」張小姐苦笑說,但系統裡的內容是制式化無法更改,只有固定的選項,例如「在處理個人事務」、「跟同事聊天」,根本不能寫上真正的原因是病患狀況不穩定或臨時有工作等。「我覺得政府的政策對醫院沒有影響力,政府說的都是紙上談兵,實際院方怎麼做政府也管不了!」人力短缺也導致護理師經常需要去其他單位支援,張小姐說,「常常會遇到沒有照顧過的專科病人,像是急診、婦產科或者兒科就是特殊單位,有時甚至內外科必須互相支援,雖然主管都說我們讀書學過,但照顧上真的還是有專科的問題,對患者也比較好。」三總院長洪乙仁受訪時坦承,三總也因護理人力不足,必須關床因應。他已經請三總護理長彈性安排護理人員的班表,除了避免跨科支援,若有護理人員請長假,人力無法滿足衛福部對護病比的要求,寧願關床也要讓護理人員休假,雖然一時關床,只要護理人員還在,回來上班就可以再開病床。
小醫院夜班獎勵未入帳...醫界憂跳票 王必勝回應了
為解決護理師人力荒,衛福部年初推動護理師夜班費,但因補助大小眼,引發地區醫院不滿,擔心壓垮基層醫療。政院3月初釋出善意,加碼小醫院的夜班獎勵,但1個月過去,加碼部分遲遲未入帳,據傳原因是「卡在政院」,地區醫院擔憂,520將至,加碼夜班費的承諾恐跳票。政院3月4日承諾加碼小醫院夜班獎勵,小夜班從區域醫院500元、地區醫院400元,調整為區域醫院550元、地區醫院500元;大夜班則從區域醫院800元、地區醫院600元,調整為區域醫院950元、地區醫院900元。恩樺醫院副院長吳淑芬表示,近期地區醫院收到的夜班費仍是小夜400元、大夜600元,由於政院已承諾,醫院也先代墊,若這筆錢未入帳,恐怕她就要向醫院下跪。據瞭解,加碼部分未入帳原因是「卡在政院」,主計總處認為健保有總額,不宜以公務預算撥補,因此「健保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修正版至今未公告,須等新法上路才能撥補。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擔憂,520將至,內閣換血後,政院原本的承諾恐怕會生變,期盼政府盡速公告、撥補。除夜班費,政院也允諾重啟門診減量措施、協力醫院評鑑改革、監控各層級醫院服務量能合理占比、地區醫院點值從優支付、解決地區醫院藥品採購困難、引導地區醫院投入高齡照護等作為,1個月過去,這些承諾仍止步在新聞稿中。朱益宏期盼政府重視地區醫院處境,「不能換了政府,前朝全部都不算數,不然3月8日的事情(上街抗議)可能得重來一次」,他不希望這麼做,也相信政府不會違背承諾。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則回應,政府答應醫界加碼,就絕對會做,只是需走法定程序才能動支,希望醫界給政府時間。「健保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仍在政院,沒有跳票的問題,何時公告還需瞭解,他也會再與地區醫院溝通。
為醫院評鑑限制醫護休假?高雄榮總遭爆「下達出國禁令」回應了
高雄榮民總醫院近日發生勞資糾紛,一名員工家屬出面控訴,院方為了醫院評鑑,要求全體醫護人員自4月起「禁止出國」,自己的家人向主管請假卻被拒絕,怒批院方此舉侵害員工權益,對此,高雄榮總回應了。高雄榮總一名員工家屬向《自由時報》投訴,指今年5、6月原本打算安排出國家庭旅遊,沒想到在高雄榮總任職的家人卻無法請假,原因竟是為了「備戰」即將到來的醫院評鑑作業。該名投訴人也曬出醫院公文,只見內容寫道,「本院自113年4月起管制員工出國,該期間之出國需求,一律簽請院長核批。」認為此舉明擺著就是要各級主管,先在第一線擋下員工們的休假申請,且不只一人請假被回絕。針對院方下達出國禁令,高雄榮總表示,實施對象為「高階主管」,一般基層員工則不受侷限,至於醫院評鑑何時結束則尚未可知。不過,高雄榮總今(28日)再度澄清,院方並未因評鑑事宜限制同仁休假,全體員工的請假申請,均比照公務人員請假規則、勞基法等相關規定辦理。
掛號費之亂2/「符合2條件」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 「這22家醫院」才適用
今年3月1日起,全台19家醫學中心增加至22家,讓健保便宜醫療服務更普及,然不少民眾近日發現,到醫學中心就醫「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CTWANT記者詢問多家醫學中心後發現,若符合「不做精密檢查」、「不領藥」2條件,自費金額的確更低,甚至有醫院表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而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醫學中心。3月1日起,台北慈濟、雙和醫院、台大新竹分院晉升為醫學中心,門診、急診費用均將調漲,最重要的是「部分負擔費」將調升為420元。新北市陳媽媽3月1日時晚間帶女兒到雙和醫院回診看報告,當天忘記帶健保卡,沒想到最後批價時發現自費金額竟然更便宜!「看診後我拿到單據,上面寫著預估金額為620元,我心想完蛋了,沒有健保卡自費恐怕要上千元了,結果竟然只要430元,而且櫃台小姐還提醒我不必拿健保卡來補辦,否則不但沒有退費,恐怕還要多繳一些錢!」陳媽媽覺得納悶不解。跟陳媽媽同樣情況的人不少,雙和醫院解釋,因為無X光、斷層掃描等檢查,也未領藥,只是單純看報告,自費僅需負擔掛號200元、診察費230元,共430元。若使用健保,除了掛號費200元,還須加上部分負擔420元,就會變成620元。相較之下,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關鍵就在於「部分負擔費」。一般民眾認為的門診費用,其實是掛號費加上部分負擔費,掛號費由醫療院所收取,部分負擔費則要繳給健保署。為落實分級醫療政策,健保規定民眾就醫時需有「部分負擔」,診所為50元、地區醫院80元、區域醫院240元、醫學中心420元,只要未經轉診到醫學中心看病,就算只做200元的診療,一律得付420元的部分負擔。所以若是沒有做檢查、未領藥,診療金額低於部分負擔時,相較之下自費就會比健保便宜,而這種情況大多只會出現在醫學中心。對此,長庚醫院表示,若民眾持健保身分就醫,除掛號費與健保不給付項目外,需收取醫學中心部分負擔費用420元,若民眾無健保身分或自行以自費身分就醫,本院會依照當次病情需要所開立診療項目,以衛生主管機關核定之各項自費收費標準來進行收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則回應,「本院病人回來看報告,凡是沒有對病人進行任何醫療處置,僅是醫師說明報告,本院不會收取費用,包括掛號費也可免。」其實,受惠的不只是病患,醫療費用高時用健保、醫療費用少用自費,對醫院來說不只替病患省錢,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病患太多超過健保的「總額管制」,而被健保局扣點,一兼兩顧。不過,若是需要做檢查、領藥,那到醫學中心看病的費用就相當可觀,以中永和為例,過去雙和醫院未升格之前,門診費用部分負擔僅需240元,如今就漲成420元,而急診部分負擔更是從400元變成750元,相當驚人!今年的醫院評鑑讓台北慈濟、雙和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升格為醫學中心,引發爭議,衛福部長薛瑞元解釋並非打開家數限制,而是增額。(圖/報系資料照)台灣需要這麼多醫學中心嗎?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依社區醫療網規畫,人口數達200萬設有一家醫學中心,以此估算,全國12家醫學中心已經足夠,但現在竟多達22家,其中12家更集中在北部,而半數以上又集中在雙北地區,醫療資源嚴重分佈不均。林雅惠說,醫學中心越來越多的結果,會導致醫療產業「大者恆大」,小醫院越來越難生存,這樣的結果受害的是民眾,造成民眾就醫要往醫學中心去,而不是自家附近的醫院,且還要付更高昂的就醫費用。醫療院所部分負擔一覽表。
挨批大小眼…新版夜班獎勵方案出爐 衛福部釋善意縮小差距
夜班獎勵方案差異為留住護理人力,衛福部年初祭出夜班獎勵,但因獎勵金大小眼,引發地區醫院不滿,衛福部近期釋出善意,擬縮小夜班費差距,並重啟大醫院門診減量。據了解,醫學中心與地區醫院的小夜班獎勵落差,將從200元縮減至100元,大夜班落差則從400元縮減至200元。醫改會批評,1月公布夜班費時,照護司信誓旦旦表示,已做過審慎評估,現在是自打嘴巴,且新增的預算要從何而來?另社區醫院協會近期將召開會議,決定3月8日是否如期上街抗議。上街抗議?社區醫院將開會決定據指出,新版夜班費方案中,醫學中心金額未調整,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每班增加50~200元不等。區域醫院小夜班從500元增至550元,大夜班從800元增至900元;地區醫院小夜則從400元提高至500元,大夜從600元增至800元。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說,社區醫院協會提出護理人力問題後,衛福部進行檢討,認為各層級醫院還是要有差距,但讓差距縮小,這部分還需籌措經費,至於是否要回溯發放、回溯多久,也要看經費而定。縮小差距 重啟大醫院門診減量新版夜班費方案雖然縮小了各層級醫院的差距,但仍與地區醫院主張「一視同仁」有落差。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地區醫院長期面對不公平待遇,夜班費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今年醫院評鑑,新增了3家醫學中心,醫學中心越來越多,但地區醫院的保障卻一點也沒有看到。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直言,1月公布夜班費時,照護司信誓旦旦表示,已做過審慎評估,若已有完整分析,怎會在拍板後自打嘴巴?原版預算已在健保會通過,如今得另覓財源,這都是民脂民膏,萬一日後都這樣追加,衛福部要買單嗎?新冠疫情之前,衛福部曾推動大醫院門診年減2%,10年減10%的目標,好讓輕症流向基層醫療,落實分級制度,但實施2年因疫情暫緩至今。此次衛福部也一併評估重啟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近日將進行資料統計,以瞭解近年來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的申報量是否特別多,再召集各層級醫院討論,實施時間點未定。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年減2%門診量,全台醫學中心一年得減少80萬件門診,區域醫院更多,分級醫療不能只靠門診減量,而要結合分級制度來推動。另現行民眾經轉診到醫學中心就醫,門診基本部分負擔170元,區域醫院則是100元,但若直接前往醫學中心,得負擔420元,區域醫院則是240元,這樣的差距不足以改變就醫行為,應重新檢視。分級醫療 應保障點值1點1元洪子仁說,民眾轉到大型醫院就醫,發現設備好,就難以再回去小醫院,這是人之常情。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應將重點放在急、重、難、罕,這是不可諱言的,但對大醫院來說,收住院的病人往往得倒貼錢,得靠門診收入補足,要促成分級醫療,應保障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住院部門的點值1點1元。朱益宏也認同點值應要1點1元,他說,2003年醫院總額開辦時,當時的衛生署為平衡各層級醫院發展,提出地區醫院1點1元從優支付,然而遲至今日都仍是紙上談兵,而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最終會不會打折或出現變數,也不得而知。林雅惠則提醒,大醫院門診減量,過去曾發生大醫院為了利潤,不減輕症,反減重症的情形,衛福部應分析執行報告再實施,避免重蹈覆轍。
衛福部放寬醫學中心數 監委調查:恐造成醫療資源分配不當
衛生福利部近日發布醫學中心評鑑結果,放寬現行醫學中心上限家數,新增3家醫學中心,監察院20日表示,此作法罔顧早已公告之評鑑作業程序,恐造成區域醫院及基層醫院之醫療資源分配不當,監察委員林郁容、葉宜津、蕭自佑對此問題甚表關切,已申請自動調查。衛福部相隔7年,在2月6日公布醫院評鑑結果,除了原先傳出將被排除的萬芳醫院未出局之外,在台北區、北區增額錄取3家醫學中心,包括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以及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監察委員表示,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市)近年總人口數遞減,民眾醫療需求未必增加之狀況下,衛生福利部仍決定增加醫學中心家數,是否符合該部所訂之醫學中心評定原則,且在醫療資源有限之狀況下,亦恐將排擠區域醫院及基層醫療院所之資源規劃,有無違背現行醫療政策,實有關注瞭解及深入調查之必要。薛瑞元對此表示,2023年醫學中心評鑑競爭激烈,第7名到第10名分數僅差0.4分,差距極微小的情況下,可能會有一部分是運氣成分,造成另一種不公平。衛福部也因此破例,讓0.4分內視為同分,因此讓北部醫學中心家數從原本的8家變成11家,但對於健保支出部分,3家醫學中心增加健保支出幅度也小於總額的千分之1。薛也表示,尊重監委的職權,將全力配合調查。
3家醫院升醫學中心 3月起門急診漲價
衛福部6日公布3大醫院升醫學中心,有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和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3家,3月起門診漲180元、急診350元。衛福部6日公布112年度醫學中心醫院評鑑結果,臺北區(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及苗栗縣)則因為區域人口數增加,新增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1家醫學中心。健保署指出,3月起升格的醫學中心,門診費會漲180元、急診漲350元。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區域醫院門診轉診負擔100元,沒轉診240元,急診部分負擔400元,中低收入戶或身障者為300元。龐一鳴預估,新增的3家醫學中心,每日的門診約有萬人,急診500人,漲價可能影響意願,後續會評估對健保的衝擊。衛福部說,醫學中心評鑑目的,是為了提升醫學中心服務品質,並使其配合政策發展。申請醫學中心評鑑之醫院,須先達到醫院評鑑優等、教學醫院評鑑合格、醫中任務指標審查合格之門檻,再依醫院評鑑成績占40%、教學醫院評鑑成績占20%、醫學中心任務指標審查成績占40%之比例,核算總成績。
衛福部公布3家醫院升格醫學中心 民眾黨團發4聲明表遺憾
根據6日衛福部公告,自3月1日起新增3家醫院將升格為醫學中心,其中包括台北慈濟醫院和雙和醫院,以及北區的新竹台大分院,隨著醫院升格,民眾未來就醫將面臨部分負擔增加,門診需支付額外180元,而急診則需支付額外350元,預估受影響的門診民眾約有1萬人。對此,民眾黨立法院黨團7日對評鑑結果發表4點聲明表達遺憾。衛福部昨日宣布3家醫院升格成為醫學中心,衛福部解釋,台北新增的兩家醫學中心將對健保醫療費用造成約1億6千萬點的支出,佔該區總點數的0.09%,因此,對健保財務的影響極低;此外,中、南、東區的醫學中心評鑑也將在今年陸續完成,為了更貼近照護急重症病人的需求,衛福部宣布醫學中心評鑑改革計畫的啟動,希望發揮醫學中心的功能,新制預計在3月1日正式上路。民眾黨團針對評鑑結果7日發表4點聲明:首先,民眾黨團指出,衛福部在公布醫院評鑑結果未能遵守標準作業程序,並在最後一刻修改評鑑分數認定規則,引起外界各種猜測,對衛福部的公正性提出質疑。民眾黨團續指,過去衛福部在建置完整醫療網的原則是每 200 萬人設置一家醫學中心,目的是於有限資源中進行分配、維持醫療品質,但此次衛福部驟增3家醫學中心,不但與過去建置醫療網的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精神背道而馳,類似的醫療服務卻必須支出更多醫療費用,民眾的醫療費用負擔也將增加。此外,民眾黨團認為,雖然增加醫學中心可能會改善醫療品質,但對現有的醫療資源分配沒有幫助,甚至可能造成更多民眾湧入醫學中心,影響分級醫療制度;而對於相同疾病的健保給付,醫學中心點值高於區域醫院,此時再增加醫學中心家數,是否意味著健保點值將持續下降?又是否會造成醫療人員再度被犧牲?衛福部有義務對全國民眾及辛苦的醫療人員公開說明清楚。最後,民眾黨團擔心新升格的醫學中心將需招募更多的醫療人力,可能會導致現有醫療人員分布不均,尤其本次新增的其中兩家醫學中心位於幅員遼闊的新北市,而衛福部未能考量這些配套措施,可能導致醫療機構巨型化,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將失去生存空間,不利於醫療在地化,也無助於提升對民眾的整體醫療服務品質。
北部醫學中心新增3家 民眾3月起看病必須多花錢
北部的大型醫院醫學中心今(6)日確定多了三家,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大台北區的醫學中心新增慈濟和雙和醫院2家,另外新竹的台大分院也升格成醫學中心,3月開始到這幾家醫院看診,門診掛號費從240元提高成420元、急診費用從400變成750元。台北區醫學中心分布圖。(圖/衛福部提供)衛福部今日公布112年度醫學中心醫院評鑑結果,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及苗栗縣)則因為人口數增加,新增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為醫學中心。民眾3月1日起前往這三家醫院就醫,花費將會增加,而原本全台就有19家醫學中心,4年評鑑一次,申請成為醫學中心的醫院眾多,不少都已經具有醫學中心或準醫學中心的資格。而這三家醫院之後民眾就診花費會增加,區域醫院原本門診部分負擔240元,急診為400元,升格醫學中心門診後部分負擔則是420元、急診750元。三家醫院每天門診規模約1萬名病人,急診500人,生效日期則為3月1日。
護理師傳出走潮 年後恐再掀一波關床潮
護理師夜班獎勵2月1日開始入帳,但人力問題仍然未解,忙完醫院評鑑、領完年終獎金,年後將有新一波護理師離職潮。醫界觀察,在人力荒衝擊下,去年出現的關床潮至今未見起色,各醫院降載比率仍達1~2成,春節將至,醫院減少開床,病患上不去病房,急診將面臨塞爆挑戰;三班護病比雖公告,但缺額仍在,且獨厚夜班,白班可能跑更多,春節後,不僅關的床開不回來,恐現另一波關床潮。北部區域醫院一位不具名人士透露,自己醫院下周起就會關閉60張病床,最擔心的是護理師領完年終離開,這些病床恐怕還得繼續關。亦有地區醫院人士指出,這波離職潮特別明顯,即便衛福部已祭出新制,但門診仍收到4、5張護理師離職單,年後就要轉往診所執業。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表示,去年關床潮至今病床的開設情況未見起色,雪上加霜的是,疫情期間,出自對病人的責任心,許多護理人員死守崗位,疫情趨緩、與病毒共存後,許多人開始出走,亦有人努力撐到評鑑結束,給醫院最後面子再離開,人力缺口愈來愈大。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以新光醫院為例,去年人力荒最嚴重時,包含加護病房在內,關閉的病床達90床之多。醫院為護理師加薪後,狀況開始止血,降載的床數減至70床,最起碼沒有惡化,但仍未恢復到疫情以前。春節期間,因診所停診,急診年年壅塞,今年遇上人力危機,緊急救護也面臨挑戰。相關人士指出,目前急診等床大概至少需要3天,知名醫院可能得排上1周之久,若急診室的病床都塞滿,更會出現「蝴蝶效應」,救護車將被扣在醫院,無法出動。屆時,民眾在三重出現OCHA,恐怕得從新莊、中永和派車救人,錯失搶救黃金時間,呼籲政府應強化民間救護車的功能,以減緩關床潮的衝擊。面對關床危機,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強調,年後應盡速檢討健保給付不足問題,準總統賴清德當選前曾承諾要推動支付制度的改革,不僅去年1、2季,3、4季點值也要補到0.9元。醫界期盼不只去年,至少今年也應補至0.9元,希望政府能開口承諾,且要更重視最缺人的地區醫院,醫院才能有信心提供護理人員更好的待遇,免於關床惡性循環。
醫院評鑑改革今開會討論 民團反對取消醫學中心上限
台北區、北區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即將出爐,衛福部周五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下一年度醫院評鑑的改革,包括是否取消醫學中心上限數、評鑑是否與健保給付脫鉤。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認為,衛福部應先表態,究竟醫學中心真的比較厲害嗎?3級醫院、4級醫療存在的目的是什麼?表態後才有討論的空間。若取消醫學中心家數上限,原本看病看得好好的民眾,因醫院升級就得付上更高昂的費用。此外,許多獎勵都是按層級區分,醫學中心變多,健保財務負擔將加重,保費調漲的時機也會提早來臨。「我們需要這麼多醫學中心嗎?」。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每200萬人口,就需要1家醫學中心,以此估算全台需要的醫學中心只有12家。當醫學中心超過現有需要,意味著評鑑需要被通盤檢討。醫學中心有研究、教學,治療急、重、難、罕患者的責任。不同層級醫院的給付不同,是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責任和角色,承擔的醫療成本不同。若醫學中心的給付標準要與其他層級相同,可能會影響醫療取向、分級醫療的執行,也讓醫院失去良性競爭的誘因。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台灣不同於其他國家,有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基層醫療之分。在國外,基層診所以家醫科為主,轉診到醫院看的不是層級,而是醫院具備什麼特色醫療。國外醫院的設備、人員等差異,並不是以醫院層級來區分。滕西華認為,政府應該檢討的是醫療體系的發展,是否還要繼續維持3級醫院、4級醫療的制度,這涉及整體醫療政策的變革。對民眾而言,可能在一家醫院看病看了幾十年,某天醫院升級醫學中心,不換醫院,就會被罵違反分級醫療精神、加重醫院負擔,若要繼續在那家醫院就醫,就得付上更高的費用。她直言,若打開醫學中心天花板的目的是增加健保給付,「民眾做錯了什麼?」。不光是病房費、護理費,許多獎勵都是按照醫院層級有所區分。滕西華表示,近期政府動支40億補貼護理人員夜班費,也是按照層級補助。明明大家都是上晚班,醫學中心領的錢就是比其他醫院多。若這麼多給付都是按層級劃分,醫學中心家數變多,健保的財務負擔也會加重,民眾除花更多錢就醫外,也會面臨保費提早調漲的問題。「健保署被迫承受財務危機,是倒霉鬼,但更倒霉的是民眾」。滕西華說,若多花錢能得到更多新藥新科技引進、讓支付標準更好就算了,但醫學中心增加,對民眾來說卻是什麼都沒得到。有錢的醫院更有錢,未來地區醫院面臨經營危機,政府是否又要花更多錢補助?這樣的給付有科學嗎?滕西華認為,討論評鑑改革之際,衛福部應先表態,究竟醫學中心真的比較厲害嗎?3級醫院、4級醫療存在的目的是什麼?若每家醫院都很厲害,就不應該有層級的區分,但若醫學中心真的比較厲害,給付要變為一致,就不符合邏輯。衛福部要先表態,此事才有討論的空間。
護理人力不足!護理全聯會提9訴求 每月發1萬、男護納替代役如何進行?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去(2022)年護理人員離職率11.79%、空缺率6.53%,皆創10年新高。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表示,目前人力最缺乏的醫院端,實際新增的護理人力1-10月只有166人,淨增加人數也是近10年來最少,估計過年後又會有一波離職潮,護理人力不足影響大,需要各界重視。因此,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於10月19日召開記者會重申9大訴求,並針對訴求的原因、執行計畫,以及目前與政府開會討論後的情形進行說明。護理工作滿意度不及格 提9訴求改善環境護理人員面臨高工時、高壓環境,根據1111人力銀行2023年9月調查,護理人員對工作滿意度平均只有46.7分,連及格分數60分都不到。紀淑靜理事長表示,護理人力不足的情形其實從11年前就已經看到了,而新冠疫情後,護理人力缺乏問題更是加劇。因此,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提出改善環境9大訴求:由政府編列預算優先補助醫院護理人員薪資,每人每月10,000元直接撥入個人帳戶鼓勵留任,為期至少二年。開放男性護理師在醫院服替代役,留職留薪,避免因服役中斷執業。對於未取得執照的實習護士執業年限,由現行的15個月延長為3年。鼓勵學生就讀護理科系,減免學生學費及提供就業的獎金。鼓勵醫療機構提升護理人員薪資待遇,建請衛福部每年調查並公告不同醫院層級、地區及不同年資別之護理人員平均年薪,讓醫院可以參考。短期降低全日平均護病比,並盡速研擬推動三班護病比。因應現行激增的休假天數,修訂醫院評鑑基準的護理人力配置標準。擴大「全民健康保險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經費,讓更多醫院參與增聘輔助人力協助病人照護。保障醫院住院護理費及居家護理訪視費點值為1點1元;每年依據總額成長率調升健保住院護理費及居家護理費;並新增護理照護服務支付項目。每月發1萬經費能從哪來? 與政府討論進度如何?其中,第1、2項訴求最引起外界議論。關於第1項「每人每月10,000元直接撥入個人帳戶,為期至少二年」之訴求,2年下來估計需要285億,這樣的訴求可行嗎?政府要如何辦到?紀淑靜理事長表示,事實上政府有「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補助疫後相關單位部門,其中「普發現金」的部分,若能用來解決護理人力不足,保障未來的照護品質與民眾健康是更好的選擇。全聯會副理事長林琇珠提到,目前希望政府能編列公務預算來改善這個問題,那經過18日開會後是會撥20億出來補助夜班費,但本會也提出討論說不要只侷限在夜班費,而消費者代表提到希望醫院可以再撥20億出來,但這部分健保會沒有權力去要求醫院,不過至少原來預算中有20億夜班補助可以先救急。男護理師人數不多 開放醫院服替代役可救人力?第2項訴求「開放男性護理師在醫院服替代役,留職留薪」。目前職業登記約有18萬名護理師,其中有11萬人在醫院工作,這之中男性護理師只有4.1%,外界疑惑為什麼要特別針對男性護理師提出這項訴求?紀淑靜理事長說明,雖然男性護理師人數不多,但是男性護理師考上執照進入臨床的比例超過70%,比女性高,每年新增約400-500位男護理師,而且以現代社會來說男性為了養家會更願意留在臨床工作,所以若能藉此吸引男性護理師投入臨床,其實對於護理人力是有幫助的。因此,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希望將一般醫療機構納入《替代役實施條例》中之醫療役服役單位範圍,讓男性護理師不用收到兵單就必須離開原職務,帶兵役結束再回原職,並希望修改《替代役實施條例》第3條,讓男性護理師可支領原本的薪水及相關津貼。不過,紀淑靜理事長提到,目前這項訴求關係到許多單位,因此還在討論中。而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會跟役政署討論,不過在職期間服替代役的人數相當少,對於護理人力的舒緩是否有一定的效果也要再評估。
解護理人力荒!行政院推夜班費「全健保總額出錢」 挨批選舉支票
台灣血汗護理長年遭詬病,今年解封後,完成抗疫階段性任務的護理人員紛紛出走,加劇人力荒。行政院上月28日為此拍板12項政策,包括三班護病比入法,提供醫院護理師小夜班、大夜班費獎勵,但政院不打算編公務預算,全要健保總額出錢,包括先前健保會通過的專款共20億,若再補日班,恐需掏出更多錢。對此,醫界人士也感嘆「農曆春節後可能又有一波離職潮」,也呼籲政府以公務預算支應,勿再吃健保總額。另醫改會則認為,政府不應將健保的錢當作選舉支票。行政院上周拍板12項政策,包括補助夜班費、三班護病比入法等。其中護病比指的是平均每位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數量,衛福部自104年將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正式項目,採用全日平均護病比,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但由於不同班別工作量有差異,多年來護理界不斷呼籲衛福部,依白班、小夜班、大夜班訂定三班護病比。衛福部長薛瑞元為此表示,今年底會訂定三班護病比標準,之後3年過渡期,醫院越早達成或達成比例越高,衛福部會提供越多獎勵金。不過外傳政院不打算編公務預算,日前規畫的夜班費獎勵約需40億,其中20億全要健保總額出錢,引發醫護連袂反彈。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若要推出津貼,應由國家出錢,希望全數都以公務預算支應,否則將壓縮醫療資源,排擠其他給付,且違反WHO對健康投資的倡議。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也呼籲,希望政府補助每位護理師每月1萬元、至少2年,且不應由健保總額支出,應比照過去「五大皆空」醫師補助方式,編列公務預算支應,為護理人員加薪,如此亦可帶動醫院管理者,提撥相對應的費用,整體提升護理師薪資環境,幫助人才留任。。另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則指出,不應該落入「日班、夜班哪個重要」的思維,缺口的原因很複雜,「不是今天誰說什麼重要,我們就買單」,也不只有薪資問題,勞動條件也很重要,政府必須進行全國性的調查分析,再提出配套。此外,不論是健保或公務預算,要再掏出錢來,也得等到明年才能討論。尤其健保總額的運用需在健保會中提出專案,公務預算則須由政府在上半年提出,下半年送入立院,是否真能執行?不應將大家所關切的議題當作選舉支票。
護理人員陷人力荒…將編預算補貼留才?衛福部證實「規畫中」
國內護理人力短缺情況日益嚴峻,各大醫院陸續傳出「有床沒人」而被迫關床的窘境,民眾就醫權益也受到衝擊。護理界呼籲政府比照過去「五大皆空」科別,編列特別預算直接用於護理補貼,衛福部長薛瑞元22日允諾「規畫中」,但不會採全面發放,預計針對需求較高的單位做調整。過去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急診科醫師人力不足,被稱為「五大皆空」,為留任人才,衛福部於2015年編列特別預算,提供上述科別每位住院醫師每年12萬特別津貼。新冠疫情後,護理人力短缺情形加劇,近期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呼籲政府比照「五大皆空」做法,增加護理人員留任及返回職場意願。薛瑞元證實,目前衛福部已在研議中,但不會全面加薪或發放津貼,而是針對特定方向做調整,例如護理人力需求較高的單位。至於哪些科別或單位會優先調整?目前尚未定案。薛瑞元表示,護理人力波動是每年都有的季節性因素,但今年看起來比較嚴重,原因包括新冠疫情後恢復醫院評鑑,各醫院需重新盤點護理人力,且疫情後很多護理人員想休息,所以今年離職率稍高。他強調,護理人力短缺的因素十分複雜,並非單一方式可以解決,例如要從教育端檢討,需長期研議。護理人力快速流失,連帶影響醫院開床數。據了解,馬偕醫院關床200床以上、振興醫院關了逾100床,北部各醫院也關了40至50床。薛瑞元昨表示,今年參加醫學中心評鑑的北部醫院大概都有暫時性關床,而護理人員考試即將放榜,預計9月就會有新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