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共享決策
」醫院自主研發AI軟體 「僅需5分鐘」警示惡性腦水腫風險
透過AI輔助與警訊,臨床醫師5分鐘就可以預知病患是否屬於高風險惡性腦水腫。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在院長陳自諒帶領下,副院長阮春榮和UrAiTaiwan (我愛台灣)團隊自行研發出多款UrAi軟體,其中UrStroke軟體系列,病患做完核磁共振後,把資訊傳送給UrStroke AI軟體系統判讀,5分鐘即可提供AI預判輔助資訊,將病患區分為低、中、高度之惡性腦水腫風險等級,輔助醫師把握黃金時間,精準判讀並提供精準治療。院長陳自諒表示,UrStroke軟體系統獲得國科會SPARK Taiwan辦公室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認證,推薦到今年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舉行的2024 SPARK Taiwan VC Day發表。阮春榮副院長也將這份成果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范揚政教授分享,UrStroke目前正在中國醫藥大學醫療體系進行體系內多院區的驗證中,預計接下來會進行大型、多中心的臨床驗證。外科部長黃祥銘表示,惡性腦水腫未經適當的治療有高達百分之90的死亡率,提早減壓手術可將死亡率降低至百分之30。透過UrStroke AI 判讀的好處是可以在磁振造影檢查後快速預知惡性腦水腫發生的高風險並提出警示。神經內科陳睿正主任表示,根據過去的臨床經驗,病患做完核磁共振後,醫師無法立即確認病人是否屬於惡性腦水腫高風險,只能將中風病患送到加護病房進行密切觀察,但是嚴重患者可能在三天後就因為惡性腦水腫而離世。現在,在核磁共振檢查之後,經過UrStroke 的即時AI判讀,可提供預判輔助資訊,包含中風體積,水腫類別、惡性腦水腫的風險指標以及三個月後良好預後之指標,可以輔助醫師精準判讀和治療。副院長阮春榮強調,UrStroke軟體系統可以提供AI初步預測屬於細胞性水腫或是血管性水腫病症,輔佐醫師決策並及時進行適當的抗水腫治療。同時,AI判讀五分鐘也可將AI預測結果提供給神經內科醫師,醫師如果確認病患屬於惡性腦水腫高度危險者,醫師可以和病患或家屬精準溝通並且即時會診神經外科醫師實施減壓手術,不用等到昏迷指數太低時才發現惡性腦水腫已經發生且為時已晚。如果,兩天前可以預估兩天後的危急,醫師與病患、家屬可以即早透過醫病共享決策進行醫療規劃。副院長阮春榮指出,UrStroke軟體系統主打『GIVE ME FIVE,SAVE YOUR LIFE』。只要給AI五分鐘,就可以救你一命。這套系統得到國科會認證,到美國史丹佛大學發表,並積極爭取美國創業投資的資金,繼續研究,造福更多的病患。
40歲男半年減重17公斤 有望逆轉糖尿病!醫曝關鍵4招
近來有越來越多民眾從健檢中發現血糖異常,特色都是年紀輕輕、糖化血色素過高且有體重超標的問題,時常還伴隨如血脂、血壓等數值異常,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范綱志主任提醒,這類患者若能從體重控制下手,通常三高數值都能明顯改善、還有機會逆轉糖尿病。一位40歲出頭的科技新貴,體重110公斤,BMI(身體質量指數)已經超過30 Kg/m2 且糖化血色素高達9%,高出正常值5.6%許多,確診為糖胖症。經過醫病互相討論,患者除了開始積極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管理、使用健保給付之降糖藥物,還搭配兼具體重下降以及血糖控制的自費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等4個方法。在這過程中,患者也主動進行血糖監控,短期配戴連續葡萄糖監測管理血糖,積極調整飲食及生活型態,經過約半年後,體重降幅高達近17公斤,血糖值隨之下降,趨近正常值,病人狀況穩定後,降糖藥物逐漸遞減,目前已經過了9個月後仍維持良好之血糖管理。范綱志主任補充,「這類患者需要積極提供個人化的精準糖尿病衛教並搭配合適藥物介入治療,由於他年紀輕,剛確診不久,若能針對體重有效控制,就能改善血糖、甚至逆轉疾病。」根據研究顯示,糖胖症患者減重5%可以改善血糖與共病、體重減輕10%可以減少藥量、減輕15%更有機會逆轉糖尿病,不再用藥。范綱志主任進一步說明,針對糖胖症患者,會以第一線標準藥物二甲雙胍類(Metformin) 再依照患者需要減輕體重的幅度或是否有其他共病管理的需求來選擇藥物,例如口服與針劑的腸泌素(GLP-1)或口服排糖藥(SGLT-2)。醫院內實施醫病共享決策,透過衛教說明,針對患者的治療目標與期待、用藥方便性等不同面向與患者討論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但若只依賴藥物的效果,卻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段時間之後仍可能會復胖或是血糖失控!」范綱志主任說明,除藥物外,臨床上也會運用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科技輔助患者,讓患者即時了解各類食物、進食份量或運動對於自身血糖的影響。「很多糖胖症患者都是長年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所致,在透過自費藥物減重後,為了小心翼翼維持瘦身、降糖後的好效果,許多患者願意自費配戴一段時間的連續葡萄糖監測,透過即時的血糖監測了解自身進食的時間、量、食物的種類對血糖的影響。」就有患者發現早餐食用過多的燕麥飲,讓他血糖超過目標值,也有患者發現晚餐後血糖數值較易上升,開始注意晚餐澱粉份量並搭配運動幫助血糖回穩。范綱志主任提醒,糖胖症為糖尿病合併肥胖症,比起單純的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問題的患者胰島素阻抗性更高,血糖更難控制,風險也不只單一面向,心血管、腎臟、神經併發症風險都比未過重之糖尿病患者還要高,更會提升死亡的風險,不可不慎。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二手菸比吸菸毒!肺癌風險增2倍 醫曝「1絕招」避免癌找上身
64歲許先生是50年菸齡的老菸槍,退休後因為久咳不癒,在家人勸說下到醫院門診戒菸,醫師使用醫病共享決策輔助表和許先生討論可選擇的戒菸方式及輔助藥物,並轉介他接受免費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結果在其左上肺葉發現1.8公分的肺結節,馬上會診胸腔外科醫師進行胸腔鏡肺葉楔狀切除手術,證實是肺腺癌並成功切除腫瘤。菸草含15種國際認證一級致癌物 罹患這3種癌風險高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林文森主任表示,菸草燃燒產生至少有250種有害化學物質,吸菸者罹患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是2019年全球十大死亡危險因子的第二位。菸草中有15種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一級致癌物,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是未吸菸者的15-20倍,口腔癌是3-10倍,胰臟癌是2-9倍。焦油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元兇 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毒國健署調查2020年國人吸菸率為13.1%,仍有超過200萬吸菸人口。林文森主任說,菸品尼古丁令人上癮,會破壞維生素C吸收、增加皺紋,超過60毫克足以致死。焦油會造成手指及牙齒變黃,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元兇。值得注意的是,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毒,未經濾嘴及燃燒不完全的側流菸含更多有毒致癌物質。婦女因丈夫吸菸而吸到二手菸罹患肺癌風險增加2倍,子女因父母吸菸罹患肺癌風險增加1.7倍。三手菸是指菸熄滅後殘留環境的有害污染物,會增加孩童氣喘發作風險。至於電子煙和加熱菸含有致癌和毒性物質,同樣有成癮及二、三手菸問題。意志力戒菸成功率低 藥物輔助治療選擇多林文森主任指出,據統計,尼古丁成癮(菸癮)單憑意志力戒菸成功的比率低於5%,若接受專業戒菸衛教人員諮詢服務,搭配戒菸輔助藥物治療,6個月戒菸成功率則超過3成。戒菸藥物選擇多樣,包括:貼片、咀嚼錠及口服藥等,另建議癮君子可從日常生活中逐漸減少每日吸菸次數,透過運動轉移對抽菸的注意力,達成戒菸目標。戒菸好處立竿見影 僅是減菸效果不佳林文森主任強調,根據研究發現,戒菸的好處立竿見影,好處持久。戒菸20分後血壓心跳恢復正常,24小時後一氧化碳排除,戒菸1年後心臟病發作機會減半,10年後肺癌發作機會減半。如果只是減菸(少抽一點),就沒有上述好處,死亡率及癌症風險並未減少,所以鼓勵癮君子利用戒菸門診勇敢踏出第一步,戒菸永遠不嫌晚。
86歲乳癌阿嬤心臟衰竭病危 鬼門關前走一回
86歲乳癌阿嬤,因為呼吸喘,陷入昏迷狀態,家人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檢測診斷為心臟衰竭導致肺積水,多重器官衰竭,肺炎等,經過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內科副院長劉俊廷和加護病房吳宣鋒醫師緊急搶救,透過藥物治療和照護,已經出院和家人過著健康生活。阿嬤出院前感謝醫護團隊將她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阿嬤的兒子林玉龍更說醫師是母親的救命恩人。林玉龍分享媽媽可以成功度過挑戰有三個原因,首先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幫病患做插管,病患兒子在焦慮緊張緊急的心態下選擇相信醫師,加上母親的求生意願強,以及病患家人的陪伴。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表示,阿嬤送醫時,多重器官衰竭,包含心肺腎肝都受到影響,甚至因為無咳痰能力導致肺炎,透過抗生素治療,經過插管抽痰改善肺部,也因為心臟衰竭,會診內科副院長劉俊廷。內科副院長劉俊廷表示,病患心衰竭初期,合併急性腎衰竭,肝損傷,呼吸衰竭,心衰竭指數極高,心肌梗塞指數也升高,意識模糊不清,瀕臨昏迷及病危。醫療團隊與家屬進行醫病共享決策,討論決定先以新型藥物積極治療,氣管內插管,呼吸器支持,抗生素治療肺炎,肺部肋膜積水引流放液,心臟收縮功能慢慢恢復,也一併改善肝和腎。在狀況穩定,也為病患進行心導管檢查,排除冠狀動脈疾病或缺血性心肌病變的診斷。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表示,阿嬤在病房積極使用電動拍痰機,進行復健活動,求生意志堅強配合良好,脫離氧氣依賴,也慢慢練習站立,經過團隊血液腫瘤科,心臟血管科,加護病房,復健科團隊治療,阿嬤已經出院,肺部轉移性腫瘤持續接受治療,從3.7公分縮小到2.5公分。內科副院長劉俊廷提醒,腫瘤病人可能因為化療和標靶治療藥物,也許體質關係,對心臟產生影響,腫瘤縮小,但對心臟造成傷害或是引發免疫力降低的副作用,所以,遇到癌病患必須透過團隊照護介入,延長病患生命期和改善生活品質。
麻醉常見併發症有「這些」!6族群為高風險 1照護模式可降風險、減輕焦慮
一聽到要進行手術、麻醉,許多人返家後就開始擔心、焦慮,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有些人甚至因此不願意接受治療。對於病人、家屬以及醫療團隊來說,手術其實都是一種壓力。不過,近幾年一直在推動醫病共享決策(SDM)與術後加速康復(ERAS)療程。臺大醫院麻醉部醫師劉治民表示,在ERAS架構下,醫療團隊在術前就先介入開立「手術處方」,讓病人從術前就開始做好準備,提升身體、心理狀況,能更有信心地面對手術,而醫療團隊看到病患狀況提升,治療壓力也會降低。麻醉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誰是高風險族群?除了手術本身會有併發症風險外,麻醉也有可能導致併發症產生,劉治民醫師提到,呼吸衰竭、無力是麻醉後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另外還有低體溫、意識恢復緩慢、術後噁心嘔吐、術後進食緩慢等問題,尤其急、重、難、老、病、衰更是併發症高危險群,不過透過ERAS照顧流程,每個層面都可以照顧到。什麼是術後加速康復(ERAS)? 對手術有什麼幫助?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郭書麟理事長說明,可以將手術視為跑馬拉松,當民眾前往門診診斷就有如報名參加馬拉松,而此時ERAS團隊就會進行諮詢評估、安排項目術前優化體力、營養等,提早為馬拉松做準備,等到手術結束跑完馬拉松後,就要進行恢復,而這些在術前就已經做好安排。從術前、術中、術後,都以病人為中心安排所需的計畫,並以實證、醫病共享決策為基礎,共同討論出最適合的加速康復療程,再加上病人、家屬配合參與,為自己取得更好的術後恢復成果。劉治民醫師表示,實證顯示,ERAS能促進術後恢復,包括體能、飲食進度、睡眠品質等的恢復都會提升,而臺大醫院團隊還在成長中,目前先從急、重、難、老、病、衰族群著手ERAS照顧,從去年8月開始收案,也得到真實臨床資料:病患住院天數可以有效下降10%,原本術後要住院10天可以縮短到9天內降低併發症病人滿意度有效提升,透過團隊溝通、關懷,患者能感受到溫暖病人焦慮下降、提高病人安全感展覽盼破除民眾迷思 用1分鐘檢測可知是否高風險根據110年衛生福利部健保醫令申報量,台灣全身麻醉手術者已高達240萬例,約每10人就有1人進行全身麻醉手術。手術安全已是臨床重要的議題,衛生福利部劉越萍司長表示,在2022年ERAS就已經放入病人年度安全目標的概念來推動,除了臺大醫院以外,其實國內有十幾家醫院都有進行推廣。不過,民眾對此並不清楚,對於手術、麻醉等都有許多迷思須被破解,因此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舉辦「你我E起守護病人安全 術後加速康復不憂心」手術安全展覽,希望民眾可以藉此了解病人安全、全身麻醉和手術的風險,並且透過認識SDM及ERAS療程,學習到更多關於手術安全的知識,提升手術安全。展覽於3月19日開展,將會在臺大醫院東址一樓以及西址一樓為期2週的時間。另外,民眾還可以透過由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台灣麻醉醫學會共同建置的衛教網站進行「一分鐘風險檢測」,了解自己、家人是否為全身麻醉併發症的高風險群,並獲得正確的手術、麻醉觀念,減輕疑慮守護手術安全及健康。
皮膚科專家齊聚,攜手舉辦「戰勝異膚,醫病齊步走!」病友衛教講座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關注健康與醫療的旅途上,臺灣皮膚科技教育學會、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攜手合作,將於12月17日舉辦一場專為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舉辦的病友衛教講座。此次講座的主題為「戰勝異膚,醫病齊步走」,活動將由皮膚科專業醫師共同主持,旨在促進醫病共享決策,讓病友更了解和參與自己的治療過程。講座將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讓病友們能夠與醫師面對面交流,提出疑問,並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建議。此外,本講座不收取任何費用,凡報名成功且當日出席者,還能享有精美伴手禮、精油沐浴球DIY體驗(可帶回三顆精油沐浴球,市價900元/人),及美味的外燴午餐!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相信在這個充滿溫馨和意義的場合,您會收穫滿滿。誠摯期待與您在12月17的相見!活動日期:2023年12月17日(日)活動時間:上午9:00-11:45(11:45後午餐餐敘)活動地點:臺北榮民總醫院第三門診9樓醫療創新中心(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201號)邀請對象: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及家屬30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費用:全程免費詳細活動資訊請前往「臺灣皮膚科技教育學會」網站:https://www.derma-edu.com.tw/page/news/show.aspx?num=69&root=19&page=1&lang=TW加入「臺灣皮膚科技教育學會」官方LINE帳號,追蹤更多活動第一手消息!
讀書終於不全身癢分心!高中生用藥達異膚病灶幾乎清零、癢感歸零
1名居住屏東17歲高中生,異位性皮膚炎讓全身奇癢難耐,雖斷斷續續到高雄各大醫院就醫求助,但症狀始終難以改善,除了不得不放棄最喜歡的籃球,平時讀書也因身體癢很難專心,就在高二升高三暑假,他配合醫囑,獲得健保給付使用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果然病灶明顯改善幾乎清零、癢感歸零,能正面迎戰即將面臨的大學考試。讀書與交友都受重大干擾 健保已給付青少年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高雄醫學大學附設紀念醫院皮膚部陳盈君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無法的根治疾病,中重度病患只能用藥物控制嚴重程度,對青少年病患最大困擾是影響課業與人際關係,不論在家上課或回家複習,都會因皮膚癢難以專心,身上紅疹也容易受到同學側目,成年病患則會擔心影響工作,曾有患者因病不得不放棄出國外派機會。陳盈君醫師說明,此名高中生個案在國中時初次發病,每次就醫都要從屏東到高雄,加上國高中課業繁重,不得已常常中斷治療。今年正逢他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即將要面對大學考試,不希望病症影響讀書效率,正好有一款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健保已開放對於12至17歲的族群有條件給付,個案用心配合醫師醫囑,在今年暑假過後成功申請到健保給付小分子標靶新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紀念醫院皮膚部陳盈君醫師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具便利與效果特點 病患回饋吃一天就有感受陳盈君醫師指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目前有傳統藥物、生物製劑、照光、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等,不同嚴重度病人對藥物反應各有差異,部分輕度病患使用傳統藥物就能改善症狀,中重度病患則要多次嘗試,生物製劑要用針劑注射,效果較慢但持續力較長,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則具便利與效果快等特點。陳盈君醫師強調,臨床常有病患回診說,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效用很快,吃藥一天就明顯有感,目前健保給付規定為,須持續照光治療3個月,搭配2種口服免疫調節劑各3個月,確認治療成效仍不佳便能申請審查給付,鼓勵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主動與主治醫師諮詢,瞭解治療需求與病況,積極配合醫囑申請取得給付資格。急需控制皮膚症狀自費也是選項 放心接受治療肝腎功能不受影響陳盈君醫師提到,健保在財政資源有限下,不得不規範分配資源,如果有快速改善症狀需求病人,在經濟條件許可下,也可主動與醫師諮詢,自費使用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例如有類似這名17歲高中生個案的其他異膚青少年病友,短期內就要面臨人生大課題,在考試前必須調整身體到最佳狀態,醫師本身或病人可以提出自費用藥方式參考,讓疾病能快速受到控制。陳盈君醫師補充,部分病患對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藥物,可能有傷害肝腎印象,原因是傳統口服免疫抑制劑,分別需要定期監控肝腎指數,因此讓病人感到緊張,目前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在排除了某些特定感染性疾病後使用,則較不會有類似疑慮,可以非常放心接受治療,只要能長期配合醫囑,一定都能取得良好治療成績,讓生活品質得以改善。醫病間充分討論找出最合適治療方式 有助長期控制疾病意願陳盈君醫師也說,醫生與病人間能充分討論,仔細找出最合適醫治方式,有助於病患穩定接受治療決心,但診間時間相當有限,在中重度異膚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協助下,醫生可利用紙本資料,快速講解相關資訊,病患也能帶回家詳細閱讀,徹底瞭解各種優缺點後,再決定治療方針,能提高長期控制疾病意願。了解更多皮膚科醫學會出版的中重度異膚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可上官網看更多https://www.derma.org.tw/resources/content.php?id=105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何兼顧療效與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來助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對於需要長期服用標靶藥物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如何平衡藥物的有效性與副作用是相當重要的關鍵。55歲的王女士在健康檢查中被發現白血球數高達14萬,經醫師診斷有脾臟發炎,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隨即開始接受標靶藥物治療。王女士起初很開心各項癌症指數在用藥後有明顯改善,不料隨之而來的頭痛、嘔吐、水腫等副作用卻讓她苦不堪言,甚至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所幸,王女士在提出副作用問題後,與醫師討論更換新一代標靶藥物,治療至今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病情控制也非常穩定,讓王女士得以重返職場,回歸正常生活。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不能等 延誤治療恐大幅縮短存活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教授蕭惠樺醫師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癌症,起因為基因突變刺激造血幹細胞異常增生,使患者的脾臟腫大,進而出現左上腹脹痛、骨頭痠痛、疲倦無力等症狀。雖然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程進展緩慢,但由於臨床症狀難以察覺,若未早期診斷、治療,一旦惡化成加速期或急性期,治療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大幅縮短存活時間。目前醫學上已經發展出多種針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之突變基因所設計的標靶藥物,儘管相較於早期化學治療與干擾素,不僅藥物反應率好,副作用也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會面臨無法達到預計治療目標或副作用的問題。以患者為中心 醫病共享決策討論合適治療目標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副科主任王銘崇醫師指出,隨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藥物不斷與時俱進,目前治療觀念也從早期控制疾病惡化到現今的維持生活品質,甚至是評估日後達到停藥的可能性。醫師會以「新的治療目標」與「停藥議題」兩大課題,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的方式,綜合患者的治療期待與醫師的專業評估結果,共同討論合適的治療目標。舉例來說,對於剛開始治療的患者,是否達到主要分子學緩解(MMR)就是攸關存活時間的重要指標,而已經治療一段期間且達到主要分子學緩解的患者,則可以就更深度的分子學反應、較低的副作用、停藥的時機等不同治療期待與醫師討論。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共存 定期回診與規律用藥很重要響應2023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日,台灣髓緣之友協會也舉辦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衛教講座,提供病友正確的衛教資訊。台灣髓緣之友協會柳學治理事長分享,自從進入標靶藥物時代後,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就猶如慢性病一般,鼓勵病友積極面對疾病,只要配合醫師定期回診、規律用藥,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相信在病友與醫師共同努力下,加上病友團體的支持,多數病友都可以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平共存。
戒酒絕不能只靠意志力! 3種戒酒藥物助脫癮
飲酒導致的個人健康問題及公共危害一直是各國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每年全球有300萬的死亡人數與酒精有關,佔所有死亡人數的5.3%;此外,酒精能導致200種以上的疾病或傷害,造成個人、家庭與社會沉重負擔。健康飲酒量不存在 意志力戒酒不靠譜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多年前已將酒精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與輻射、菸草和石棉並列為最高風險。WHO今年也聲明指出,「健康飲酒量並不存在」,從第一滴酒開始,飲酒者的健康就被逐漸侵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李宜庭指出,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研究估計,全台約有2%~5%的成年人有酒精使用疾患。但酒癮患者往往不願意就醫,認為可以靠意志力控制飲酒,又或者輕忽酒精帶來的危害;患者常反覆嘗試戒酒,卻又反覆因無法控制飲酒而感到灰心喪志、自我懷疑,單打獨鬥的戒酒路滿是坎坷。新戒酒藥物減少不適 美國已列第一線治療藥物過去酒癮的藥物治療只有disulfiram(戒酒發泡錠)可供選擇,服用後如果飲酒,藥物會干擾酒精代謝而產生難受的生理症狀,因而讓患者產生嫌惡效應來達成戒酒效果。許多患者害怕貪杯後的不適感,乾脆停藥、不回診了。所幸,越來越多種的戒酒藥物為酒癮治療帶來曙光;例如naltrexone(納曲酮、拿萃松)利用減少飲酒後興奮與刺激的效果來減少對酒精的渴求,而acamprosate(戒酒妥、阿坎酸)則能調節神經功能、減少酒精戒斷的不舒服及對酒精的渴望。這兩種藥物在美國已被列為第一線治療藥物,且即使不小心「破戒」,藥物對於預防返回重度飲酒仍有相當效果。醫病共享決策 對症下藥效果佳當然,戒酒不能只靠意志力,酒癮也並非只靠藥物治療就會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不但能提供完整的三種酒癮治療藥物選擇,藉由「醫病共享決策」(SDM),綜合考慮其身體狀況、病史、家庭環境等因素,與患者討論出最適合的藥物方案。李宜庭強調,酒癮是一種「可治療」的大腦疾病,就醫治療能讓戒酒的路走得更長久順遂。
子宮良性腫瘤恐導致不孕! 「治療新選擇」一次看
子宮良性腫瘤包含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是很常見的婦女疾病,在台灣約每2~3位女性就會有1位有這樣的問題。這類患者常見的臨床症狀為經痛、經血量過多、不孕及懷孕合併症的問題,隨著腫瘤體積增加壓迫膀胱、直腸,患者也會出現排尿及腸胃的症狀。肌瘤、肌腺症成因不明 嚴重症狀建議手術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陳敬軒表示,肌瘤與肌腺症的確切成因目前尚未明朗,目前已知病灶組織會受女性荷爾蒙刺激成長,因此大多數的病患30歲以後才開始有明顯症狀,待雌激素與黃體素停止分泌後病灶就會慢慢萎縮。若是更年期的婦女可以採用藥物保守治療,等待停經後肌瘤與肌腺症的問題便會漸漸消失。育齡婦女如果有嚴重經痛、經血過多造成貧血、腫瘤生長速度太多、壓迫症狀產生困擾、不孕或是有懷孕合併症的情形就會建議手術治療。欲懷孕婦女 建議傳統開腹或消融手術陳敬軒說明,近年來因為平均生育年齡增加,越來越多想要懷孕的婦女被肌瘤或肌腺症問題所困擾。而目前傳統手術方式有腫瘤切除與子宮切除等兩種,依傷口種類可分為開腹手術與內視鏡手術兩種;新型態消融手術則可分為超音波消融與微波消融等方式。一般而言,有接受過子宮手術的孕婦會建議剖腹產。對於欲懷孕患者,醫師建議進行傳統開腹切除手術,因之後懷孕可從先前傷口處剖腹生產,且子宮破裂的風險較內視鏡手術低;消融手術則是採用高能量殺死腫瘤細胞,比較不會破壞正常組織,對於有相關問題的育齡婦女而言是另一個治療選擇。醫病共享決策 找到最適合治療方式 陳敬軒提醒,關於個別子宮腫瘤的治療方式,需依腫瘤大小、位置、數目、型態而決定。在肌瘤與肌腺症的治療方面,建議與醫師深度溝通,進行醫病共享決策,達成最佳可行之治療方法。
免疫風濕疾病種類多 精準健康照護早用藥治療
「家人有免疫風濕疾病,我也會有嗎?」這是許多病患家屬最常見的疑問。臺中榮民總醫院日前舉辦「2022年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現場邀請院內多位專科醫師提供最新治療新進展及生活建議,並解答各種疑難雜症。免疫風濕疾病種類多 這可能是危險因子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指出,免疫風濕疾病的種類複雜,各疾病的症狀表現、治療方式都不同,其中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為最大宗,其次是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硬皮症、皮肌炎。遺傳是免疫風濕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許多病友的家人不免擔心自己是否也會罹病?黃文男舉例,家族中若有人罹患紅斑性狼瘡,一等親罹病率約10%,若是同卵雙胞胎,罹病率增加為40%;而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他免疫風濕疾病,也都有類似情形。「不是有免疫風濕遺傳基因就會罹病!」免疫風濕科陳信華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病患具有HLA-B27基因,但不代表父親罹病,孩子一定會罹病,目前也不建議透過篩檢找出遺傳基因,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已發病、有症狀卻不自知的病患。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體內從剛開始產生抗體到關節發炎,再到有症狀就醫,平均確診時間需耗時約3~5年,甚至有發病10多年才被診斷的個案,若能及早診斷,就能妥善控制疾病。屬多基因遺傳病 透「精準健康照護」制定個人化醫療黃文男說明,免疫風濕疾病屬於多基因遺傳疾病,也與環境有關,如抽菸、牙周病,都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但每位患者受到基因、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程度不一,透過計算危險風險因子評分,即可預測罹病的機率有多大,再加上抽血、影像檢驗數據及臨床診斷,更能及早診斷及預測是否會發病。陳信華認為,免疫風濕疾病治療應朝向精準健康照護,也就是所謂的個人化或客製化醫療,有遺傳基因者可進一步抽血檢查類風濕因子、CCP抗體,搭配超音波檢查是否有關節發炎的情形,及早用藥治療;而未有症狀者,建議從調整生活習慣及健康行為做起,如戒菸、定期洗牙、避免壓力大及定期回診。陳信華也提到,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可讓病人及家屬共同決定治療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小分子口服免疫調節劑。另外,針對共病以「多專科照護」,如免疫風濕疾病患者常見的間質性肺病,醫療團隊應包含胸腔科、免疫風濕科、放射科、病理科,共同評估患者的疾病嚴重度、活動度及藥物的使用。
「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助癌友保留雙峰 雙標靶治療數據首度公布
想要保留乳房,又擔心復發,面臨治療選擇當下難以抉擇。但好險醫師的一句話『有機會保留自己的乳房』點醒我,讓我決定做局部切除手術。」現年44歲的HER2陽性乳癌患者Tracy分享,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化療加上雙標靶治療,3.1公分的腫瘤成功縮小至1.3公分,後經乳房保留手術並積極配合完成後續標靶藥物療程,目前術後預後良好。能保留乳房對她來說可減輕切除手術後帶來的不適跟照護困擾,讓她更有體力繼續面對後續治療,或有更多時間專注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職場。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08年癌登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發生率奪下全癌症統計冠軍,乳癌發生個案數(不含原位癌)共計14,856人,相較107年增加639人,增幅位居全癌症第三位,女性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陳守棟理事長指出,隨著時代新女性在職場衝刺、家庭照護的多重繁重角色,一旦確診乳癌,即面對生命長度和抗癌艱辛歷程的擔憂,但保留、切除乳房的選擇應回歸患者本身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並不是全部切除就不會復發或轉移。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暨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表示,一個乳癌手術治療的決定會產生很多影響,將會伴隨這些癌友的餘生,年輕病友更加重視「生命延長後的生活品質」!很多罹患乳癌的姊妹們常社團詢問「我的小孩還小,我要陪他們長大,擔心復發轉移,想全部切除乳房;但又害怕乳房重建的術後風險、疼痛感、性生活的影響以及與家人的關係等」。潘怡伶分享,乳房對於女性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心理層面的意義。面對乳癌,從診斷到治療的每個階段,都對癌友的心裡有很深的衝擊。呼籲癌友把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順位考量,此時可以與醫師討論「早期術前輔助治療」是否可以保留乳房,為自己留下最多幸福,醫病共享決策已是醫療趨勢,將感受及恐懼與專業人員討論,了解最新的治療醫訊,以得到適當的幫助。陳守棟理事長表示,儘管乳癌位列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四名,但隨著篩檢的推廣與治療革新,經過適當的治療5年存活率第零期為97.7%、第一期為95.7%,整體存活率高達90%,因此面對乳癌,癌友更要積極面對、接受治療。仰賴乳癌治療邁入精準、客製化,一經確診,會先依照基因表現型態區分為5種類型,施以不同的治療組合。其中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HER2陽性病患約佔20至30%,因癌細胞容易快速生長分裂,屬於較易復發及轉移的型別。所幸,現今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幫助,改變傳統治療順序,為病患提供二大好處:第一、術前縮小腫瘤,增加乳房保留手術機會:對於腫瘤較大或具高風險淋巴轉移的病患,不僅於手術前有機會縮小腫瘤、降低乳癌期別、增加手術安全距離,減少大範圍切除或免除淋巴廓清術,提升乳房保留手術機會與生活品質。第二、觀察腫瘤對藥物的反應:過去先開刀再治療時,多半要等到復發轉移才知道當初療效不好,也增加癌症惡化的風險。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可幫助提早得知腫瘤細胞對於治療之敏感性與有效性,以利術後治療依據,有望提升五年存活率、降低復發率。陳守棟理事長另補充建議,針對癌細胞已出現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術前除單種標靶藥物之外,可再多施以一種標靶藥物治療,意即所謂的「雙標靶治療」。根據最新國外大型臨床試驗之8年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在高復發人群中,可降低23%復發或死亡風險;除此之外,在早期乳癌發生淋巴結轉移之高風險病患,接受雙標靶治療更能有效降低28%乳癌復發機率或死亡風險,跟過去相比,對預後有極大幫助。定期篩檢是最重要的事,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女性及40-44歲有家族史者,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眾應定期篩檢,才能早篩早治。最後,年度衛教大使許瑋甯溫柔鼓勵病友,「面對乳癌,你不孤單!醫護團隊與親友都會相伴支持,了解治療趨勢的新知與自己的需求,才能做出善待自己的決定」。在多元、精準治療時代,惟有積極與醫師了解自身治療選擇,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介入、勇敢與癌和平共處,才有望延續自己的美麗人生,持續閃耀花漾人生。為響應粉紅十月乳癌關懷月,台灣乳房醫學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推出「保留最多幸福,把胸部還給自己」IG、FB濾鏡宣言活動,年度衛教大使許瑋甯亦邀請全台民眾使用活動濾鏡,分享至個人FB或IG社群媒體,增加大眾對乳癌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防治意識。
48歲男驚罹大腸癌末期 達文西Xi手術減痛「一周後就上班」
48歲的李先生一年前糞便驗出潛血,認為自己長年吃素,平常也在運動,沒症狀,精神也沒變差,想說可能是工作壓力關係,應該是痔瘡,不以為意,不過,後來陸續腹瀉,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院院長陳自諒,經過診斷是大腸直腸癌第四期並且已經轉移肝臟,今年1月進行達文西手術Xi後切除低位直腸腫瘤,以及6月進行3D 腹腔鏡手術切除約20%的肝臟,目前恢復良好,已經恢復正常上班。 李先生以自身體驗認為,達文西Xi手術術後疼痛指數約2-3分,隔天即可下床散步30分鐘,3D腹腔鏡手術術後達5-6分,隔天只能下床走5分鐘,最大的差別是,達文西術後第5天疼痛指數完全是0,3D腹腔鏡要到一個禮拜才慢慢無痛。雖然他的腫瘤是屬於低位階的大腸直腸癌,不只不用做造口,達文西Xi手術更讓他減少疼痛,一個禮拜就返回工作岡位。80歲的吳黃貴美阿嬤,身體出現腹痛血便等病徵,遠從嘉義到新竹,求診外科部長沈名吟,經過診斷後已經是大腸直腸癌第三期,沈名吟部長和病患家屬醫病共享決策,選擇第四代達文西Xi機器手臂手術。沈部長表示,雖然患者高齡,但是如果不積極治療,反而可能造成家人負擔,趁可以治療,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傷口少,流血少,可以早點恢復日常。83歲許爺爺,4個月來飽受排便不順及血便的困擾,求診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邵彥誠,診斷出第四期乙狀結腸癌合併肝臟轉移,病患決定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微創手術,先切除腸腫瘤,爺爺術後隔天即下床活動,恢復良好。沈名吟部長表示,達文西手術有十大優點,包括穩定度高,完整清除腫瘤與淋巴組織;傷口小;有效減少失血量;降低疼痛;降低術後感染風險;恢復速度較快;縮短住院天數;達到更好的預後效果;減少尿失禁機率;較早恢復日常生活 。中醫大新竹附醫去年9月引進達文西第四代Xi機器手臂,到今年7月已達百例,院長陳自諒表示,中醫大新竹附醫將成為北台灣達文西大腸直腸外科手術觀摩中心,這也是繼高醫,台中榮總之後,第三間成立的達文西大腸直腸手術外科觀摩中心。
大腸癌婦人肛門「流湯噴膿」急就醫 疫情延誤!再回診已惡化至四期
一名57歲婦人,兩年前確診大腸直腸癌三期,透過電療、化療再經由手術切除腫瘤,後因疫情不敢到醫院,而沒有定期回診,直到肛門與會陰部「流湯、噴膿」,緊急就醫後才發現腸癌已惡化至四期。臺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表示,這位患者原本後續僅需透過輔助性化學治療與定期追蹤即可,如今不但腫瘤復發,前面的治療也功虧一簣,而且復發後的腫瘤發展也更加快速、兇猛與廣泛,以致暫時無法透過手術切除。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楊純豪教授表示,這兩年臨床門診發現,早期新確診個案數明顯減少,確診人數若突然下降很明顯是因疫情影響,推測未來幾年晚期確診的患者比例,恐因篩檢人數下降而些微上升。此外,據臨床門診觀察,粗估有高達2成的患者因疫情延誤治療,導致病情惡化。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有1.7萬人被診斷為大腸癌,依據108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說明,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然而,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故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三大『自覺症狀』,呼籲民眾若出現腹脹腹痛、血便中帶有黏液便,以及明顯排便習慣改變(一子腹瀉、一下子便秘),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除了上述自覺症狀外,其他如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亦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張世慶教授表示,近兩年門診觀察,腸道阻塞與破裂就醫的患者,以及院內緊急手術的比例皆有增加。推測主要原因為民眾懼怕感染新冠肺炎而不敢就醫,即便出現症狀也選擇隱忍,直到病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願意就診。在腸癌的預防與治療上,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檢與追蹤,楊純豪理事長表示,現今大腸直腸癌治療選擇多樣、網路資訊龐大,患者較難全面性吸收或於回診時詳細詢問。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首度推廣,為腸癌患者服務的Line頻道《iCare愛幫忙》,預計於下半年上線,化身病友貼身小秘書,其功能包含:就醫提問單、保單試算、腸癌照護攻略,以及在治療旅程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等,期望藉由此醫病共享決策的輔助工具,提供癌友更多照護秘訣,讓醫病雙方於看診時可更充分溝通。黃聖捷醫師表示,以往患者聽到癌症進展成第四期,都會非常沮喪失落,甚至想放棄治療。標靶藥物問世後,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已非末期,透過不同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的組合,第一線總緩解率可達7成、疾病控制率更高達9成。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研究調查統計,第四期存活率接近2成,大幅優於歐美日韓之醫學中心。黃聖捷醫師說,依照目前健保規範,大腸直腸癌患者於第一線到第四線治療,若能持續使用健保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達近兩年半。換句話說,「接力治療」就是患者能夠打到越多標靶藥物、接受完整治療,其整體存活期與疾病穩定期也最長。楊純豪理事長也分享,目前晚期腸癌有多種標靶藥物可做為治療武器,若能使用越多種標靶藥物就有機會獲得最長的存活期,然目前第二線標靶藥物尚未通過健保給付,患者需自費承擔治療費用,因此會進一步尋求保險給付補助。《iCare愛幫忙》具有保單試算之功能,患者只要輸入保單資訊,就能即時了解保障項目及金額,進一步與醫師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選擇。
肺癌「免疫治療」控制率突破5成 「副作用少」提升生活品質
根據衛福部公布民國108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肺癌死亡原因始終居高不下,因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待有異狀確診時多半已為晚期而無法進行手術,須靠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和標靶藥物來延長生命。資料顯示,國人罹患癌症以男性居多,其成因與抽菸具有強烈相關性,普遍而言,肺癌早期時並不會有異常感受,因此往往拖延了黃金治療期,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與生活。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暨肺癌團隊召集人張晟瑜主任表示,因精準醫療的發展,肺癌的治療朝向個人化的醫療,團隊針對不同的性別、種族、抽菸與否為考量因素,將切片的組織進行基因檢測,再提出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以提升晚期肺癌的存活時間。近年免疫療法也為肺癌治療帶來更多希望,若能妥善運用免疫治療中的「分子免疫治療」與「細胞免疫治療」兩種治療方式,並結合併用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或放射治療,將能更有效的控制肺癌。張晟瑜主任說,免疫細胞治療大多針對癌細胞進行攻擊,是相當精準的療法,且長期病情控制率亦維持在一半以上,同時不會有化療常見的掉髮、嘔吐、體重減輕等副作用,亦可全面增強免疫力,有助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亞東紀念醫院將通過國內食藥署審查的細胞治療計畫,各項安全監控也都有嚴格的把關,可確保細胞品質與病人安全無虞,帶給病人最標準、安全及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服務。張晟瑜主任強調,除了在治療方法上不斷進行突破外,也根據病患的身體狀況,檢測的結果與治療的選擇,採用醫病共享決策與以病患為中心的價值為準則,與病患相互溝通和討論,並尊重雙方的選擇,以期能減少副作用並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為治療目標。
洗腎患者逾5成是壯年 腹膜透析助工作不中斷
台灣2019年慢性腎臟病就醫人數已達42萬人,其中透析人數超過9萬。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根據2019台灣腎病年報指出,我國透析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越馬來西亞、加拿大及歐洲等地,凸顯我國腎臟病照護品質於國際的優異表現。然透析盛行率有逐年攀升趨勢,其中半數透析腎友年齡低於65歲,正值勞動黃金期,若因治療中斷生計恐造成家庭負擔外,也將成國家勞動力缺口。為了解透析治療對腎友的工作影響狀況,中華民國腹膜透析病友協會、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及桃園市腎友協會聯合針對30-64歲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進行「2021年度全台透析病友就業意願調查」,共蒐集390份有效問卷。問卷結果顯示,6成腎友因透析治療感到壓力,其中經濟為最大壓力源。7成腎友認為透析治療影響自身就業競爭力,逾3成腎友自透析後離開職場。透析後無持續就業腎友中,超過4成仍有就業意願,主因為「具經濟壓力」、「盼藉由工作充實生活」等。透析後持續就業的腎友中,超過4成腎友表示治療後薪資下降,逾3成幅度高於兩萬;且超過4成腎友治療後工時縮短。此外,問卷中更觀察過半數腎友感受到大眾對透析病患存有「需要被照顧」、「無法工作」、「不具勞動生產力」及「消耗健保資源」等誤解。黃尚志說明,目前我國透析治療人口中,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比例約9比1,前者需定期前往醫療院所由專業醫護人員執行,每周需至醫療院所至少3日;後者則可在家中或適合透析的場所,視疾病狀況安排時間自行操作。根據問卷結果分析顯示「因透析治療而影響工時」為治療後工作受影響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且腹膜透析患者較血液透析患者有更高的就業率(64% vs 36%),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表示:「腹膜透析治療保留腎友更高的自主權及可運用時間,且無須經常回診醫療院所都是其優勢。」將有助解決影響腎友就業的痛點「時間」,幫助腎友提升就業競爭力。林口長庚自2019年開始推動雲端醫療腹膜透析計畫,藉由優化醫病共享決策流程,使病友更了解透析對生活與工作的影響,迄今已成功輔導數百位腎友透過居家透析自我照護維持日常生活,降低謀職中斷率及經濟衝擊;搭配遠端醫病管理平台,醫護人員可透過雲端數據及時掌握病友狀況,也有效兼顧照護品質。計畫負責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主任田亞中說明:「計畫有效提升腎友自我照護能力,使透析治療對腎友的影響衝擊降到最低。」對照積極推動腹膜透析為第一線治療、創造高達7成腹膜透析使用率的香港經驗,其使用自動腹膜透析(APD)的腎友就業率突破6成,同樣凸顯腹膜透析治療對腎友就業率的正向影響。吳鴻來感性表示:「謝謝各界的共同努力,讓腎友對工作的需求得以持續受到關注。」期盼社會大眾包容與重視,讓腎友就業需求可被持續重視,創造個人、家庭及社會共贏。
母愛真偉大 明知會洗腎仍勇敢生娃
30歲李小姐是金門人,學生時期體檢就發現有第二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而導致慢性腎臟病。與先生婚後多年雖有受孕,但因健康因素皆未能成功生產。當去年發現自己又再次懷孕的當下,她既驚喜但又擔心最後會以失望收場,決定遠從金門來到臺北榮總尋求腎臟科及婦產科的專業協助,李小姐充分了解在生產後她會有可能面臨需要洗腎的狀況,院方也幫助李小姐完成臺北榮總腎臟科標準化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decision making)透析模式衛教,選擇了腹膜透析做為接下來洗腎的方式。幾年後,李小姐順利生產且母子在產後平安出院。但在半年後,門診追蹤發現李小姐腎絲球廓清率(eGFR)減少到10ml/min以下,同時出現體力逐漸變差、水腫、搔癢等症狀,因此安排植管並開始腹膜透析治療。目前最多人使用的洗腎方式為每週需進行三次至醫療院所,每次約四小時由醫護人員協助進行的「血液透析」,患者無法正常上班、上課,且需親友陪伴前往,對於居住於遠距偏郷,或因天災造成道路中斷的患者來說,每週三次往返醫院洗腎是一大沈重負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一人洗腎全家陪伴,人生也從彩色變成黑白。另一種較為便利的「腹膜透析」,是利用人體腹膜與透析液進行毒素清除,患者可在家自行操作更換透析液。腹膜透析又可分為「手動洗」與「自動洗」,「手動洗」為每日2到5次,每次約20分鐘。而「自動洗」是透過健保給付的自動腹膜透析機進行自動腹膜透析,患者只要在晚上睡前將機器打開,自行連接後透過機器進行洗腎,一覺醒來即完成洗腎,不需於白天更換透析液,仍可正常上班、上課,方便性大增。為提高腹膜透析洗腎醫療品質,臺北榮總導入新一代「全自動腹膜透析雲端管理系統」,自動紀錄病人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治療的各項生理狀況,並加密上傳至雲端,醫院端可接收病人治療數據,即時發現問題,並省去病人手寫紀錄的麻煩,避免人為謄寫錯誤或疏漏,而雲端管理更幫助醫病突破居家治療的地理限制,大幅提升腹膜透析醫療品質。醫護端更能同步管理多名病患的治療狀態,有發現問題時可即時去電關心或安排優先家訪以解決問題。臺北榮總腎臟科李國華醫師受惠於這個雲端系統,臺北榮總腎臟醫護團隊能在雲端掌握李小姐的治療現況,她不再需要當個「空中飛人」密集往返台北與金門。臺北榮總腎臟科黎思源醫師表示若在洗腎後想持續工作,盡量維持透析前生活型態的病友,就會建議使用腹膜透析,更重要的是,腹膜透析能幫助患者維持較好的殘餘腎功能;但若腹部曾經做過大手術,或裝有人工肛門的病友則不建議使用腹膜透析。
醫院櫃檯AI服務 機器人帶路領藥
台北馬偕醫院結合醫病通系統,開發櫃台AI志工服務。今天(7/12)上線的「小志工彼得」,透過采曜生醫的醫病通系統,提供給病人「我想問路」、「現在到幾號」、「掛號查詢」等功能。減低過去志工需要在現場扯開嗓門,或親自帶路的困擾。醫病通系統的開發源自於希望促成醫病共享決策,搭起醫生與病患之間溝通的橋樑,讓病患能夠透過醫病通系統獲得更多資訊,可以運用於手機、電腦,例如使用於癌症患者的衛教說明,患者可以藉由這個系統,獲得廣泛的治療、藥物等知識,諮詢醫師意見時更能多方考量。台北馬偕醫院則是將醫病通系統運用於機器人「小志工彼得」上,在小志工「彼得」的螢幕畫面,病人可以自己點選需要的功能,也可以透過「現在到幾號」的功能,即時查詢目前領藥、掛號最新的進度。由於台北馬偕醫院有不同棟大樓,過去志工引導患者領藥時,常常需要花很多時間走路至另一棟大樓,有了「小志工彼得」的幫忙就更加方便,可以透過「我想問路」的功能,點選院內各門診、醫療單據及診斷證明和各式需求的診間所在地點,突破過去志工只能比手劃腳或甚至要親自帶領病人前往的方式,可以更快速的解決病人和家屬的需求。未來「小志工彼得」將在馬偕福音樓一樓服務台旁駐點,每天上午八點到下午五點搭配志工進行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張雅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