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田知學
」 田知學 急診 急診室 新冠肺炎 確診王鴻薇爆料翻車 吳思瑤:造謠上癮了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12日爆料,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及前次長王必勝今年8月6日出席一個場合,會後與香肩美女比肩而出,陳、王及在場的女醫師田知學都澄清,該場合是醫師聚會。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王鴻薇對於被指涉的女醫師們提出歉意,那請問同樣被造謠的陳時中、王必勝至今隻字未提,王鴻薇難道不應該對被抹黑成「重情重義重粉味」的陳時中、王必勝道歉嗎?吳思瑤直言,王鴻薇是造謠慣犯、累犯,半個月前的程序委員會,王鴻薇當民進黨立委沈發惠的面指鹿為馬,把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跟沈發惠搞錯,明明是邱志偉的提案,王鴻薇可以當著沈發惠的面栽贓抹黑是沈發惠的提案,好在造謠當事人沈發惠就在現場,可以即時制止、遏止這個造謠的現行犯,王鴻薇也只能被迫現場即刻道歉,若不是沈發惠在現場,這個造謠已經被國民黨剪成抖音、影片大肆散布,對沈發惠名譽是非常大的傷害、難以回復。吳思瑤指出,「沒想到半個月後又來了,造謠上癮了」,居然可以把單純聚會的女醫師說成「粉味」,把陳時中、王必勝指涉成「重情重義重粉味」,非常不應該有的指涉,不僅是抹黑造謠,更凸顯王鴻薇自身的性別意識不及格,對於物化女性的作為毫不自知,沒有性別平權的認知,這樣的立委除了造謠成性、還歧視女性。吳思瑤接著說,雖然王鴻薇馬上道歉,但是她僅對於被指涉的女醫師們提出歉意,那請問同樣被造謠的陳時中、王必勝,王至今隻字未提,難道不應該對這兩位單純參與醫界聚會,卻被抹黑成「重情重義重粉味」的陳時中、王必勝道歉嗎?吳思瑤表示,當然不希望這件事再次發生,王鴻薇也說未來所有發言會嚴加查證,希望說到做到,要撕下「造謠薇」的標籤,就看王自己的表現,但是請停止造謠、停止物化女性,還不向陳時中、王必勝道歉,「王鴻薇妳真是糗大了。」
病毒大亂鬥!急診室塞爆護理人力又不足 醫師建議應及早啟動分流
護理師離職導致各醫院關床潮未歇,新冠疫情預料在8、9月進入高峰,有醫師發現,近日因「病毒大亂鬥」,急診室已經被塞爆,包括新冠、黴漿菌等,兒科病人至少要等3天才有病床。胸腔科醫師建議,急診室應及早啟動分流,快篩陽性但無重症風險長者應開立抗病毒藥物後返家,以因應護理人力不足,急診室無床可用的窘況。時序入夏,呼吸道疾病卻居高不下。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顯示,上周新增623例新冠本土中重症個案,較前一周329例增幅高達近9成;死亡個案則新增38例,也較前一周20例上升,累計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新冠疫情處於流行期,且持續升溫,預估最高峰約落在8到9月。新冠疫情高峰還沒報到,但病人已經擠爆急診室。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主治醫師黃士倫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病毒大亂鬥,急診室塞爆,小兒科病床等待床位14床,想要住院的人至少要等3天左右,而1歲以下幼童發燒採篩,篩3個全中新冠病毒。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則直言,護理師人力不足,導致原本不足的病房變得更加擁擠。新冠疫情升溫,各年齡層重症數普遍增加,近期長者住院以新冠為主、流感也有,而塞爆病房的病患以黴漿菌引發肺炎居多,因為4年沒有流行,受到免疫負債影響,2月至今,病患多得不得了,由於抗藥性高,第一線的抗生素無效,導致病人惡化到肺炎要住院,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指出,目前新冠變異株KP.2、KP.3造成重症比例尚不高,但傳染力很高,社區裡的陽性個案可能會越來越多,建議各大醫院盡早啟動分流,針對新冠快篩陽性、但胸部X光顯示正常者,開立抗病毒藥物或症狀藥物後返家休息,不要通通都住院,才能應付醫療院所關床潮之下到來的8、9月新冠高峰。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醫師田知學認為,因為醫院護理人力不足,導致急診室壅塞狀況加劇,建議國家加速解決,「否則有天我們都可能因為肺炎需要住院,卻因為沒有護理師,連住院都不可得!」
醫師不是神!寶林案「行銷鬼才」遺孀喊告醫院 蘇一峰痛批:邏輯何在?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遠百a13店,驚傳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累計18例,共造成2死、5命危,受害者通報恐持續增加。如今衛福部也在首名死者39歲呂姓男子的血液中驗出「米酵菌酸」,為台灣首見。沒想到被稱為投顧界行銷鬼才的呂男之遺孀,卻質疑新北三重醫院、台北馬偕醫院有醫療疏失,揚言提告究責。對此,急診室醫師田知學感嘆,「醫師真的不是神!」而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痛批,「米酵菌酸」的死亡率極高,告醫院、醫護的邏輯何在?難道不知道急重症醫護已經都招不到人了嗎?生前被稱為投顧界行銷鬼才的呂姓死者,據悉擁有台大經濟系、政大EMBA學歷,前後歷經多家證券投信公司,在業界直、間接牽線促成許多商務合作,履歷輝煌,是業界爭相挖角的人才,去年底他跳槽到現在服務的投信公司,正準備一展長才,卻意外捲入食安事件。23日,呂男先是因身體不適赴新北三重醫院初步治療後,在家屬陪同下步行離院。不料返家後病情急速惡化,隔天24日凌晨就被送往台北馬偕醫院,歷經11小時搶救後,仍在當天下午3時49分因急性腎衰竭宣告不治。愛人突然離世讓呂男遺孀難以接受,於是她在28日檢警於新北市板橋殯儀館解剖相驗時,就受訪強調,她除了會對寶林茶室提告外,也認為三重醫院、馬偕醫院在醫療程序上有疏失,導致呂男喪命,將一併提告究責,為先生討回公道。對此,急診室醫師田知學今(29日)早在臉書粉專《布農Doc 田知學》發文表示,「我是急診醫學科醫師,急診醫學就是我的專長!急診醫師沒有門診!急診醫師不收治住院病人!急診醫師和每位病人的『緣分』就是在急診的短短幾個小時。」她也坦言,急診醫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拆炸彈」、「穩定病人」。「拆炸彈」有的時候,炸彈還沒拆除,就爆了!而「穩定病人」有的時候,即使整個團隊拼了命急救,病人還是被死神無情的帶走!「更多時候,急診病人確切診斷是在二次返診、住院之後,甚至司法相驗才知道!」她也反問「是急診醫師不夠努力嗎?」田知學認為,每一位還願意留在臨床最高壓的前線、面對大大小小、重疊不斷,不管是生死、疾病或是病人及家屬情緒壓力的急診醫護,「都是因為我們對醫學、對生命還保有初心!所以,即使感謝很少,責備、催促、謾罵、不信任無數,我們還是堅定地留在臨床第一線!」文末她也多次強調「醫師不是神!醫師真的不是神!很遺憾寶林事件的發生。更遺憾家屬對醫院提告的決定。在這個醫病關係緊張、醫護人力緊繃、政策制度偏向……的情況下,無疑是雪上加霜!」而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今早也在臉書發文痛批,「台灣首見毒物米酵菌酸,連政府機關找了一堆專家,研究多日才找到原因,米酵菌酸這麼毒,死亡率極高,中毒的病人在醫院,病程嚴重而死,告醫院、告醫護的邏輯何在?」他感嘆,近幾年急重症醫護都在上演大逃亡了!「全國胸腔醫師已經連續十幾年招不到人了,重症護理師缺乏病房,一直關,知道嗎?」
站旁邊看人釣魚…下秒「鼻翼被魚鉤勾到」當場濺血 驚悚畫面曝光
以後看別人釣魚,最好要閃邊一點。一名患者站在旁邊看人釣魚,怎料到天外竟飛來魚鉤,鼻翼當場被勾住,傷口清晰可見。醫師提醒,千萬不要倒拔出來,會二度傷害和增加感染風險。美女醫師田知學在粉專《布農Doc 田知學》透露,急診室裡什麼事都看得到,該名病患只是在旁邊看別人釣魚,鼻翼也可以被魚鉤勾到。田知學提醒,被魚鉤、弓箭等穿刺傷,千萬不要倒拔出來,會二度傷害和增加感染風險,因為前面有倒鉤,硬拉扯出會再度破壞組織,讓傷口更大、增加出血風險。傷口清晰可見。(圖/翻攝自臉書/布農Doc 田知學)田知學指出,此外這些金屬通常都不是無菌的,需要在盡可能消毒完全的狀態下用器械,如金屬剪等,小心取出。對於遭遇,病患直呼,「怎麼這麼倒霉。」不過田知學認為可以轉個念,至少高挺鼻樑的鼻翼救了上面的眼睛。有人歪樓詢問,「洞口可以乾脆留著掛鼻環好嗎?」對此,田知學直言,「母湯喔,能夠癒合回復正常就是最完美結果了!沾過海水、魚餌或魚蝦肉的魚鉤上面是有非常多的細菌,而魚鉤等於直接把細菌送到皮下滋生,若發炎化膿潰爛,除了癒合遙遙無期,可就真的會破相了。」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釣魚要戴全罩式安全帽了」、「看了就覺得痛」、「沒事千萬別站在旁邊看別人釣魚,筆記下來」、「看人釣魚還是閃遠點好,尤其是甩竿的」、 「看了都覺得爆痛的」。
男孩醫院陰暗角落痛哭…美女醫「來!我可以牽你手嗎」救命 暖哭千人
每個人都會有面臨低潮的時候,若一直走不出來,一定要求助專業。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分享,碰到一名男孩在醫院嚎啕大哭,詢問後得知對方有輕生念頭,當下立刻伸出手,帶著男孩去找身心科醫師。貼文一出超過千人按讚,許多人看完後,感動直呼「謝謝你接住了他」。田知學在粉專《布農Doc 田知學》提到,日前走出醫師研究辦公室的時候,耳邊突傳來摀著耳朵也無法掩蓋的嚎啕大哭,是一個看起來像大學新生的男孩在醫院的接駁車站旁陰暗角落無助地哭。她走過去安慰對方,不過身為急診醫師,安慰功力、聊天耐心等遠遠比不上身心科醫師,好在最後對方願意信任她,告訴她他的故事。田知學說,「他無助到只能想到結束自己的生命,來醫院的時機又錯過門診服務時間。真想跟他分享,阿姨一整天的壓力下來,想到的是運動、腦袋放空、吃好吃的來取代剛剛在任何一個有壓力衝突的狀態下想撞牆的衝動!當然,阿姨只是想想,講出來,他應該不理我了。」田知學想了想,伸出手告訴男孩,「還有很多方法!相信阿姨!我剛好跟急診室很熟!來!我可以牽你的手嗎?我帶你過去!」田知學表示,特別感謝忙碌超高壓的身心科醫師願意來和他會談,為了確保男孩不做任何傻事,護理師姊姊在身心科醫師還沒到之前,把他放在身邊看得到的地方,一邊工作,一邊注意他,「我曾經考過美國醫師執照,其實也曾經想過留在美國執業。當時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機會,所以申請不只急診科,但唯獨身心科是想都不要想的科別。」田知學直言,其實,心裡的疾病最難醫,自覺真的不是那塊料,但打從心底佩服身心科醫師,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專業,要有強大的耐心與熱忱,謝謝那位挺身相救的身心科醫師,也希望男孩可以劃破陰霾,往正能量的陽光前進。◎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坦言台禮讓救護有進步 醫值勤觀察曝「仍現2情況」籲:讓一下
通常在路上聽見救護車鳴笛,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反應就是讓道,不過急診醫師田知學分享自己觀察台灣交通安全與禮讓救護的狀態,坦言雖然「有進步」,但仍有2情況出現。急診醫師田知學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透露,自己有時候還是會需要上救護車,出車去護送、接手急重症病人,她表示自己某次要出勤,出車路上趁機觀察台灣在禮讓救護車這塊是否有進步,她坦言「有進步」,不過仍有車子不願讓路,或是硬插到救護車前面,「是幫救護車開路呢?還是狐假虎威?就不知道了!當然,也有可能他們真的有急事。」田知學表示,接到病人之後,她就和病人在後車廂,「我極度鎮定和嚴肅,車上裝備絕對沒有醫院齊全,很多東西要用別的方式處理,比如說病人是不是休克,除了一些表徵,不用血壓計要怎麼監測?遠端脈搏還摸得到就表示血壓還可以,而且只有我一個醫護,但病人隨時都有可能猝死,在這種很容易讓人暈車的疾馳中,得要有立馬急救的準備!」田知學也坦言,「119弟兄的高壓和辛苦真的不是常人所能想像」,並指出其實救護車鳴笛是有法律規範的,符合條件才可以做鳴笛的動作,濫用鳴笛會被處罰,因此她也呼籲,「台灣的交通壅塞的確讓人煩躁!但是下次如果聽到救護車、警車、消防車鳴笛聲,讓一下,其實只有幾分鐘,但是你已經默默地在幫助人救人了!」
嬤確診沒通報…兒堅喊「隔離沒外出」孫女秒打臉 急診醫嘆:黑數浮現
本土疫情有下坡跡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新增3萬9148個本土病例,看似已脫離高原期,但外界仍擔憂有不少黑數存在。急診科醫師田知學透露,一名70歲婦人近日確診,兒子堅稱媽媽沒有外出趴趴走,結果小孫女突插嘴說「阿嬤會帶我上學、去餐廳吃飯」,瞬間打臉爸爸說法,讓她超傻眼。田知學今日在臉書發文,「一位70歲的女性來到急診,因為要住院,驗抗原快篩,確診。先將病人和家屬移到感控區,趕快把他們使用過的區塊清消!」患者兒子表示「我媽二個禮拜前就二條線了!」面對醫生詢問「你們有去看醫生通報嗎?」對方堅稱「啊看醫生也就那樣啊!我們沒有到處亂跑,也是做完隔離了!」田知學接著說,「但是沒有通報紀錄,這算是第一次確診,我們醫院端得通報。而且因為是第一次通報,住院還得住專責病房。」確診者家屬抱怨,「你們怎麼不懂變通?我媽明明就得過!也超過7+7天了!」不過,醫生查詢健保卡紀錄後,發現對方雖然沒有確診紀錄,但這段期間沒有完全待在家,去了2次診所和1次醫院。就在此時,小孫女突然插話「阿嬤也會送我上學,帶我去吃餐廳…」。一席話讓空氣瞬間凝結,家屬連忙稱「我們不要住院了!」對此,田知學提醒,「現在黑數慢慢浮現…。不管什麼原因、甚至苦衷、不得已而不想被通報,但知道自己確診的時候,還是要替別人著想!」
醫護崩潰線1/醫療拉警報!重症「溢」出加護病房 指揮中心統計數字恐失真
台灣社會近來對新冠疫情的兩個關鍵數字焦慮不已,一是單日死亡率攀高,二是醫療量能夠不夠。5/13台灣單日新冠肺炎死亡人數41人,創新高的這天,基隆2歲染疫男童發高燒,找不到醫院收治,最後找到台北榮總,男童卻病逝。截至5/16,已有282人死於新冠肺炎。旅居台北的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研究員倪誠志(Chase Nelson),曾在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領導跨國團隊研究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和進化,他接受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訪問時表示,確診案例從發病、死亡到登記,有2至4周的時間延遲,若以平均每天新確診增加15%至20%計算死亡率,不久後台灣每日確診達10萬例時,單日死亡至少100例,屆時恐癱瘓醫療體系。在疫情攀高之際,究竟台灣醫療量能是否足夠?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再三強調「醫療量能至今十分足夠」,然醫界人士卻持保留態度,甚至認為,不但「床位」統計明顯失真,還漏掉照護人力及患者人數的統計。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認為,真實的醫療現場未被如實呈現,「指揮中心的醫療資源統計表,都只看空床數,目前並沒有要求醫院降載(減病床數),如果醫院主動降載,就可能會影響未來醫院申報健保,所以沒有醫院敢這樣做,所以統計表上看起來床位十分充足,但實際上我們都快掛了!」張凱音說,病床沒有降載,就沒有多餘的人力去照顧專責或加護病房的患者,「一般病床大約是1位護理師照顧15床病人,專責病房是1比5,換句話說,就是要關掉15床,才能多出一位護理師去專責病房。」而在沒有關床的情況下,護理師仍要去照顧新冠肺炎患者,所以事實上人力是非常吃緊的。醫師田知學經常以文字、圖片反應第一線醫護的真實情況,她期盼能給醫護多一些尊嚴與喘息。(圖/翻攝自田知學臉書)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感受最真實。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就連續多日在臉書上PO反應心情,她寫道「當大家一直看著大量民眾確診數字的同時,知道也有大量醫護確診嗎?提前解隔方案是為什麼?就是讓傷兵提前回戰場!」田知學說,「看著同事們精疲力竭,有些輕症無症狀的確診醫護自願留下來照顧確診者!這才是現實狀況!醫療量能足??請給醫護基本尊嚴與喘息!」她也表示,急診醫護上班覺悟就是「有機會上廁所就很好了!對精疲力竭的醫護而言,有時候確診反而是一種解脫。」「指揮中心應該要直接統計各醫院的照護人力與患者人數,才能真實了解前線戰場的模樣。」張凱音特別強調,「重症人數被低估」,官方只統計加護病房裡的重症患者,事實上有更多的重症患者「溢出」到一般病房中,都沒有被統計到。除了病患人數沒有確實統計,更嚴重的是重症患者的照護品質大幅下滑。「舉例來說,加護病房裡的護理師是採1對1的照顧方式,但一般病房就會變成1比15或1比5,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只能依靠監視系統來幫忙注意病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有良好的醫療品質。」張凱音坦言,如果有重症的危險因子,真的要多自求多福,當務之急一定要打滿3劑疫苗。日本東京都將染疫人數、床數清楚列出(左圖),醫療量能是否充足可以一目了然;反觀台灣的醫療資源圖僅有空床位與比例,卻沒有顯示染疫人數與照護人力。
快篩陽性沒什麼症狀? 急診醫師分享3種病程可能發展
本土確診人數持續維持6萬多人。急診醫師田知學近日指出,民眾若感染Omicron99.7%都是輕症,多數民眾確診陽性其實沒什麼症狀,或是症狀輕微,她也分享快篩陽性民眾可能出現的3種病程發展。醫師田知學於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從前幾個禮拜開始,她遇到快篩陽性病患最多的主訴是,「我其實沒有症狀或一點點症狀,但是我女兒(或兒子、或家中第一個有症狀確診者)有,我只是跟著確診快篩陽性。」她還是都開基本防疫包給病患。田知學指出,過了1到2天,她開始收到病患的訊息和電話,分成3類,第1類「醫師謝謝!我好了!我只有用力休息、飲食均衡、多喝水!」第2類「燒燒退退和喉嚨痛大概第二三天開始衝病程高峰,當時心情比看股票還緊張,然後孩子(家人或我)就好了」,第3類有極少數病人症狀沒有改善,或出現更多症狀,「這時我們就會請家人把病人帶回急診評估是否要住院。」田知學表示,感染Omicron大多是輕症,「您也是那99.7%嗎?」,她說「全台灣就這麼多專責病房!現在每個急診內部只有2個區塊-確診或非確診!可能、疑似的只能在」外面等報告!」她呼籲民眾將急診醫療量能留給「確診中重症」和「非確診的一般急重症病人。」田知學指出,現在社區有越來越多篩檢站,「快篩陽性會持續好幾天真的不用急著到急診確診」,如果民眾確診請多利用視訊問診諮詢。
急診醫曝前線上班唯一覺悟:用極限在硬撐 急糾正2錯誤觀念
台灣本土疫情還不到高峰,但連日破萬確診數,已經讓第一線醫護人員疲憊,許多民眾不論輕重症,一窩蜂往急診室擠,更造成醫療量能緊繃。節目《醫師好辣》班底、急診醫師田知學15日就在臉書發文透露醫護心聲,稱現在急診醫護上班的覺悟就是「有機會上廁所就很好」,更坦言現在醫護都真的是用極限在硬撐。田知學在臉書發文指透露,自己心中對所有與她一同奮戰的醫護夥伴有說不出的感恩,他們有些人是兒女、父母,也有新婚夫妻,「每個人都硬撐著!大家都錯過了很多的家人美好時刻」。田知學透露昨(14日)是兒子的10歲生日,但她忙到連蛋糕都沒時間準備,並感謝兒子貼心地選擇視訊上課,避免到校增加染疫風險,「如果你不小心確診,媽媽就不可以跟夥伴們一起在急診奮鬥作戰了!」過去曾多次在臉書呼籲民眾不要一窩蜂跑急診室PCR的她,也在貼文中再次提醒「PCR確診可以持續好幾天」、「確診不必馬上衝急診」,並透露近期為了處理新增的PCR需求,許多急診醫護必須加班、臨時被叫回崗位幫忙,只為了讓其他急診室醫護能夠處理真正急診的病患。田知學文末也表示,在慌忙之中,目前急診醫護上班的覺悟已經變成「有機會上廁所就好了」,醫護人員真的是用極限在前線硬撐,也坦言防疫最後一哩路讓醫護走得好累,期盼大家互相體諒,共同度過疫情考驗。
急診醫曬一圖曝急診慘況 美女醫籲:別讓急診在戰役剛開始就癱瘓
本土疫情爆發,確診人數天天破千,且有持續升高的趨勢,不少民眾因為恐慌或是買不到快篩試劑因此湧入急診,導致急診室已成變相篩檢站。許多急診醫師呼籲,無接觸史且無症狀的民眾請不要到醫療院所或社區篩檢站要求篩檢。急診主任醫師白永嘉指出,急診每天都有很多中重症病人心肌梗塞、敗血性休克、重大外傷、急性呼吸衰竭、突然意識不清,因此無家人確診或無症狀民眾,不要因為恐慌擠來急診篩檢好嗎?把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白永嘉補充,「雙北的醫院都快被擠爆,各縣市應該也都差不多。」他分享了急診醫學會呼籲民眾的就醫指引,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配合。就醫指引。(圖/翻攝自臉書/台灣急診醫學會)1.無接觸史且無症狀之民眾:無須接受病毒篩檢。請勿至醫療院所或社區篩檢站要求篩檢,維持適當個人防護及衛生習慣即可。2.無接觸史但有輕微症狀,或有接觸史但無症狀之民眾:用家用快篩自我檢測。若陽性,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3.有接觸史或接受匡列隔離且有輕微症狀,或前述家用快篩陽性之民眾:請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4. 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警示症狀之民眾,請立即至急診就醫。急診科美女醫師田知學也在臉書呼籲,「各急診室已成變相篩檢站,需要開設更多社區篩檢站、啟動分流無症狀/輕症確診機制,別讓急診在戰役剛開始就癱瘓,請讓急診做急診的事,讓急診好好守護病人和醫院。」臉書粉專《搶救急診室》則透露,「急診醫師傳來的慘狀報導,中小型醫院被篩檢的病患大量湧入。」從表格中可以看見,自7點23分開始到9點44分這段時間,至少湧入了44名病患。粉專今(27日)一早發文,「一個晚上已經聽到兩家中大型醫院的專責病房滿了,而且已經有確診真的符合住院需求的在待床了。」2小時至少湧入44名病患。(圖/翻攝自臉書/搶救急診室)有網友留言,「輕症都收進來住,不塞滿才奇怪,滿了只好加開專責病房,微正壓病房,要搞到醫療崩潰嗎?」對此粉專無奈回應,「指揮官信誓旦旦專責病房很空。」至於為何大家都往急診跑,不少人留言「因為買不到快篩試劑」、「我很多病人買不到快篩試劑抱怨連連,較嚴重的只好開轉診單到醫院處理」、「我去診所也不能快篩,醫生很無奈跟我說試劑都沒了,叫我外面有買到就自己篩」、「我住中和、新店,我不唬爛我今天問了快30家便利商店跟藥局沒有一間有快篩」。
被同學「狠甩10巴掌」…他遭霸凌急檢討自己 美女醫一席話暖哭萬人
台中市大里區某國中生疑似長期在學校遭受霸凌,最後墜樓亡,引發外界關注。對此,急診科美女醫師田知學透露,日前一名被同學打了10幾個巴掌的孩子來醫院就診,讓她忍不住想起過去的往事,因為自己也曾是霸凌受害者;她出言安慰孩子,「你沒有錯。」一席話,溫暖了萬名網友的心。田知學26日在臉書粉專《布農Doc 田知學》發文表示,自己曾是一名霸凌受害者,看見跟她有一樣遭遇的孩子,被同學打了10巴掌,忍不住想起往事。田知學安慰,「阿姨以前經歷過無數霸凌,身體最痛的那次是被一群人圍著打無數個巴掌!當時我痛苦好幾年,非常自卑!覺得被全世界唾棄!無數個偷哭的夜晚……。」一名學生被同學打巴掌霸凌。(圖/翻攝自臉書/布農Doc 田知學)學生聽完怯懦地想檢討自己,「可能是我……。」下秒立刻被田知學打斷,「看著阿姨!你沒有錯!事實上阿姨眼中的你非常完美!你的美好讓他們痛苦,所以他們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對你,不要讓這件事情否定你、阻止你繼續成為更美好的人,知道嗎?」田知學直言,看著孩子和母親離去的身影,心裡想著,「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孩子被霸凌,如果我們的孩子是霸凌者呢?」文末她也標註反霸凌,希望大家能重視這個議題。貼文一出,大家紛紛留言「謝謝田醫師的發聲與給孩子的支持,好暖心」、「高中到大學都遇過這樣莫名白目自私的人,只因為他們過得不爽,所以要找個好出氣的霸凌」、「看著被霸凌的人,不出聲也是幫兇」、「看到這排字眼睛都要濕了,希望每個孩子都平安長大」。
直播主吃生蝦送急診 整坨屎都化膿…醫:血液都沙門氏菌
現在人對於吃飯相當講究,不少人都希望找到最痛快的進食方式;近日,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20多歲男子因到市場買生蝦直接狂嗑,結果身體卻開始不舒服,之後跑去掛急診,到院時狂拉狂吐又發高燒,經過檢查,發現他的血液裡面已經長滿了沙門氏菌。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一個案例,一名20多歲病患某天前來醫院掛急診,當時的症狀包含狂吐狂拉又發高燒,整個人呈脫水狀態,經過抽血後,發現他的白血球發炎指數超高,且血液裡充滿了沙門氏菌,糞便驗出來也已經化膿了。田知學表示,這相當明顯地就是感染性腹瀉,經過詢問,才發現這名患者其實是直播主,他看到許多國家的網紅都會吃生蝦,所以也決定跟著做,不過由於自己沒有名氣,沒有店家願意請他免費吃蝦,所以他決定自己去魚市場買生蝦,買最便宜的那種,結果就出事了。田知學表示,裡面的蝦子都不知道已經死亡多久了,而且可能已經被冰鎮後又退冰,接著又再冰鎮,然而該名病患又看到國外網紅會沾各式各樣的醬配蝦,於是他也照著做,所以當天來掛急診時,症狀就相當劇烈。田知學強調,大家都以為生食的話,會有寄生蟲,但其實生食若沒有處理好,就連一般的細菌也會跑出來。田知學提到,若要預防沙門氏菌來敲門,除了勤洗手外,還得注意食物得吃全熟、確保冰箱溫度夠低,以及生食及熟食得分開處理的問題。
20歲男打球暈倒4次 送醫驚見「詭異腫瘤狂晃」
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曾收治一名20歲男子因為打籃球過程中突然昏倒,被送到急診室照心電圖、X光及抽血檢查都無異狀,類似的’狀況頻頻發生,就在第4次送醫時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透過超音波還發現,男子心臟有腫瘤「在那邊晃」,由於該部位腫瘤相當少見,切片化驗結果為惡性,連醫生都傻眼。 田知學表示,心臟腫瘤很少見,但若未即時發現恐引發心肌梗塞或中風。(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田知學透露,男子即便感覺疲累仍喜歡和友人打球,3度在運動過程中突然昏倒送醫,不過心電圖、X光、抽血都找不出病因,留院觀察狀況良好便請他回家。未料這名男子第4次昏倒時被診斷出罹患急性心肌梗塞,「一個20歲的男生,沒有三高、不抽菸,沒有家族病史什麼都沒有,還愛運動,結果心肌梗塞,那時我們都嚇一跳」。田知學和其他醫護把握黃金90分鐘緊急搶救,所幸男子總算恢復正常,由於這名病患需做心導管,沒想到在前置作業照超音波時,竟發現他的左心房有顆腫瘤飄來飄去,「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情,心臟也會長腫瘤」。男子被診斷出急性心肌梗塞外,還發現心臟長腫瘤。意圖/Pixabay) 由於心臟腫瘤相當少見,大多為良性,但田知學表示仍不可大意,「不管是良性惡性,都要要趕快拿掉」,深怕會讓患者引發如心肌梗塞或中風等病症。男子事後經心臟外科醫師確認血管無異狀後摘取了腫瘤,並進行修補。沒想到1個多月後,她又見到男子赴急診,當下他出現暴喘症狀「像癌末的人」,一問之下他是回診做化療,原來腫瘤經切片化驗後確認為惡性,但他已出現發高燒、引發敗血症,病況危急。「大家都認為不會長的地方」,結果還是惡性,田知學透露,後來見過對方幾次在做化療,然後不舒服來到急診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名男子了。
中年女腰痠掛急診 檢查竟罹糖尿病:腎臟爛一半成膿
一般人總以為腰痠可能是太過疲勞,並不會太在意,不過有一名中年女子,因為腰痠掛急診,才發現她反覆尿道感染,一直沒有去看醫師,結果檢查驚覺已經罹患糖尿病,而且腎臟發炎,有一半已經爛掉變成膿。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在《醫師好辣》分享,曾有一名45歲女子前來就診,不僅發燒、右邊的腰會痠,還發冷盜汗,女生腰痠八九不離十是腎臟發炎,追問之下得知對方近期有尿道感染症狀,卻沒有去看醫生,而是自行到藥局買藥吃,一看發現,其中一顆藥是抗生素,療程是7天,但她只吃了2、3天,「沒有吃滿一個療程,是非常危險的」。據了解,女子僅第一次感染有去醫院,之後都自行買藥服用,她抱怨自己照醫生說的多喝水、多休息,卻沒有效果。於是,田知學替她抽血驗尿,結果驗出來小便都是膿,除了都是細菌外,尿糖數值更是超標,「也就是說她的尿放在陽光下,螞蟻會去吃,因為是甜的尿,她是糖尿病」,因此可以解釋女子為何反覆尿道感染,但一直沒有去看醫生,導致症狀愈來愈嚴重。女子檢查發現糖尿病及腎臟潰爛。(示意圖/翻攝自pexels)田知學替女子做電腦斷層掃描,驚見右邊不只腎盂腎炎,「一半腎臟已經爛掉變成膿」,腎臟功能可能會壞掉,因此緊急安排她住院,打抗生素、控制血糖,後續追蹤發現女子服用的抗生素產生很多抗藥性。田知學叮嚀,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她從今天開始,未來有任何感染,能夠用的藥選擇就少,萬一真正需要的抗生素對她是有抗藥性的,剛好在很致命的狀況,這人是很危險的」,最後她強調,醫師囑咐藥吃幾天、什麼時候回診,不是沒有原因的。
搬新家後全家撞邪…兒驚曝「哥哥姐姐陪我玩」爸媽嚇傻 醫揭恐怖真相
搬新家本來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喜事,不料有一對夫妻帶著孩子入住新房後,卻一直覺得家中陰森森的,小孩甚至語出驚人表示「有哥哥姐姐陪我們玩」,讓父母相當錯愕,嚇得到處求神問卜。在廟公指引下,該對夫妻找上一名醫師幫忙,結果醫生一進到房子,馬上就察覺不對勁,而原因竟然跟「油漆」有關。急診科醫師田知學日前在《醫師好辣》中分享案例,指該對夫妻原本住在市區,隨著2個孩子陸續出生,家中空間已不敷使用,因此2人決定搬到一棟位於郊區的老屋;雖然新家空間大、交通便利,屋內陳設卻較為老舊,讓媽媽一直覺得「陰陰的」,但她一開始沒有太在意,誰知卻發生一連串難以解釋的現象。田知學透露,媽媽有一天和孩子們聊天時,想到自己和丈夫平時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陪小孩,心裡有些愧疚,便向2人道歉,孰料孩子們卻說「沒關係啊!有哥哥姐姐陪我們玩」,甚至還能說出完整的家庭故事;不僅如此,夫妻倆某天在睡夢中,竟看到「另一個空間」的家庭站在床頭,嚇得2人連忙求助廟公。在廟公指引下,夫妻倆找上一名家醫科醫師幫忙,原本醫生也一頭霧水,然而當他一走進房子,瞬間就察覺到原因出在「油漆」上。原來,該老屋的屋齡超過40年,牆面的油漆相當老舊,鉛含量都超標,導致全家人慢性鉛中毒,才會出現幻覺。醫師建議,若民眾有搬家需求,可以將舊漆刮除重漆,避免吸入毒素。
疫情家人進不去!醫「緊握病患手」陪走最後一段 「留下手套」逼哭網
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都無法見到親人最後一面。急診室醫師田知學透露,因為家屬無法進到急診室內,由她代替家屬陪病患走完最後一段,最後還將手套脫下來交給家屬,希望家屬可以被安慰到。田知學在臉書《布農Doc 田知學》發文表示,病患在從救護車上推入急救室時,已經呈現頻死前的呼吸,大家心裡都有底,可能連病房都上不去,但還是盡可能想為他做一切,包括緊急快速新冠病毒PCR篩檢;可是很快地,病患呼吸越來越慢,心跳也越來越無力,最後停下來了。田知學指出,在疫情之前,每當遇到這樣的狀況,會讓家屬進來陪往生者最後一段,只是疫情讓所有流程都改變了。田知學決定走到病患身邊,「請原諒我就直接握住您的手!當您的家人!陪您最後一段。」病患的下巴動了一下,田知學當病患同意了。田知學在心中與患者對話,「心電圖監視器一直出現看似心跳的不正常放電,就像您剛剛這樣下巴突然動一下,如果等等其他家屬可以碰您、見您……,一定很矛盾、懷疑、難受…….,甚至變成長久的遺憾。」突然間,心電圖監視器從每分鐘20跳,變成10幾跳,接著就變成平靜的一條線;田知學輕輕放開病患的手,走出去和病患的女兒解釋。田知學無奈地說,「很抱歉!疫情期間,急診室有很多感控規定,在裡面,要像我這樣的裝備才可以進去,或者要採檢確認沒有感染,他在X點X分離世了,我剛剛戴著這個手套、握著他的手,陪他走完最後一段!他很平靜!請節哀。」最後田知學脫下最外層手套,交給對方。貼文一出,許多人直呼「這溫暖的舉動相信能彌補家屬一些遺憾,也會是最大的安慰」、「脫下手套交給家人,代表陪他走完最後一段,多麼動容的儀式感」、「視病如親的好醫生令人感動」、「已哭,很細微又綿長的善意」。
「只想再看他一眼!」 死亡患者妻淚崩「一句話都不留」 急診醫無奈感嘆3點
疫情當前,醫療人員面臨許多生離死別時常感到無奈,「當死亡強行來到,生命中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急診重症醫師田知學感慨分享,一位患者妻子在接到丈夫死亡噩耗後,崩潰癱軟的過程,無法給予最適當安慰的她,也丟出3個問題,讓眾多網友感到生命無常的無奈。急診重症科醫師田知學在臉書上發文,「某天一位病人轉到我們手上,很迅速地從休克彌留狀態直接進入死亡,夥伴們除了穿上厚重防護裝備開始搶救,也在同一時間,請檢驗室幫病人PCR採檢,做最快速的判讀,還有他妻子的。」田知學看著病人胸口厚長的刀疤,那是受過無數次心臟手術的痕跡,她不禁感慨,「這是一個不公平的戰爭,死神一開始就緊握著高勝算。」當時醫護團隊都做好急救前的最大步驟:壓胸、插管、給藥,後來趁著其他同事繼續對著沒有反應的軀體施救,她趕緊脫除裝備,換上清簡的防護,衝到大太陽下找到了患者的妻子,並誠實地告知對方患者已無呼吸心跳,救回來的機會不大。但仍尊重她的決定,只要對方沒有要放棄,醫療團隊們也不會停,而對方聞言整個癱軟在地。之後她衝回急診室,經過更長一段時間,所有可能後線藥物也用上,葉克膜團隊也下來評估,再次衝出去找妻子,解釋現階段能做的,機會多少。而妻子也終於忍不住崩潰,直呼:「不要救了!不要救了!我只想看他一眼!」因為處於疫情非常時刻,讓所有流程都變得很複雜,必須等到妻子採檢陰性,才可以進到急診室,直到檢驗室確認夫妻倆採檢結果都是陰性後,他們才讓妻子進到急救室。妻子靜靜地看完先生之後,走出急救室來到護理站瞬間放聲大哭:「一句話都不留給我!怎麼可以這樣!這陣子哪裡都不能去,每天都在一起,卻一句話都不留給我!.......嗚嗚嗚嗚.......,一句話都不留給我.......」。田知學趕緊搬張椅子讓快要跌坐在地的亡者妻子坐下,輕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我接手的時候,他沒有痛苦或掙扎,很快就進入昏迷。」這麼多年的行醫路,她始終找不到最好的安慰給予亡者妻子,「妳可以用力哭出來,沒有關係!」看著亡者妻子哭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有力氣填寫死亡通知單等文件,她內心生出不少感慨。田知學最後也連拋3個問題,「當生命的最後,只剩下心電圖監視器、電擊器,這一段紙張為你記錄的時候,前面的紀錄,你留下了什麼呢?」、「你/妳知道你的另外一半最希望你/妳留給她/他的一句話是什麼嗎?」、「你/妳想要留給她/他的最後一句話又是什麼呢?」網友看完文章紛紛感動留言:「眼淚直流,人間至痛啊!」、「生死兩茫茫,真到告別時,還不知告訴至愛們什麼?」、「真的要把握當下,愛要及時說出口。盡量不讓自己後悔」、「愛要即時,好好珍惜身邊陪伴的每個人」。
病患「呼吸衰竭」虛弱喊:不要救我!妻跪地哭求 醫手顫抖:其實我沒那麼勇敢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非必要不外出,是對第一線醫護人員最好的幫助;急診室醫師田知學透露,日前一名年輕病患因呼吸衰竭被送進急診,喘著氣說「不想急救」,而他的妻子幾乎是跪著拜託醫護救他,「手顫抖著,心也是⋯⋯。其實,我沒有那麼勇敢⋯⋯。」田知學在臉書《布農Doc 田知學》發文表示,疫情期間,自己守的區塊要負責緊急處理有生命危險的、需要搶時間急救的、但感染狀態不明的病人;那天一位年輕的病患因呼吸衰竭被送來,病人還有意識的時候,費力地喘息著,「不想急救。」(圖/翻攝自臉書/布農Doc 田知學)由於陪同家屬也須採檢,確定陰性才可以進入急診,在外面的病患妻子,幾乎是跪著拜託醫護救他老公。田知學回想,3個女力,極困難插管,中間失敗2次,病人一度差點就要心跳停止,在一陣忙亂之後,才終於穩住,暫時打贏了和死神的第一回合。田知學提及,「看著跪在外面哭泣的妻子,請原諒我,當下就愣在原地,我必須要先緩解自己的情緒,閉上眼,剛剛困難插管中,和他最近距離的時候,我們不只跟死神交手,死神也偷偷地親吻我的額頭。手顫抖著,心也是,其實,我沒有那麼勇敢。」疫情大爆發,無論是緊急救護員、醫護、醫檢師、救護車司機、清潔人員等,每一個在醫療前線的人員,心中都承載著相當的情緒和壓力。田知學說,「但是我們還是選擇繼續留在現在的位置,所以,請大家也繼續『待在家』。」她呼籲,雖然不知道要多久才會順利控制住疫情,「但是我們不要重新來過,絕對不要,提早鬆懈,我們離回到原來生活步調的時間就更加遙不可及。」
小三床戰太興奮!突使「毒龍鑽」人夫命根折斷爆血 急診一半正宮現身
急診醫師田知學曾在節目上分享自己第一次遇到「生殖器骨折」病患的故事,陪病患就醫的竟是小三,還詳細敘述在床上瘋狂大戰時,因為一個動作而造成骨折,而病患的生殖器一邊滴血,他一邊大哭。沒想到急診床位簾子一拉,正宮突然現身,讓全場都驚呆了。(圖/醫師好辣YouTube)田知學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這個故事,她表示男子在凌晨掛急診時臉色慘白、相當慌張,雙手撫在生殖器上,還能見到正在滴血!田知學安排他躺在床上,拉起簾子後,田知學檢傷發現他的生殖器整根歪曲、腫脹,還包在一個大血包裡面,「看起來就像陰莖骨折,像書本上說的,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子。」(圖/醫師好辣YouTube)兩人被問病史時一開始不願說清楚,但男子突然爆哭:「我的命根子!我以後就不行了…我不行了…」陪診女子一慌,開始仔細向田知學敘述事發經過,表示兩人剛剛在附近的某間飯店上床,而且交待鄭個過程,原本是男方在上位,後來換成女生在上位,而她因為太興奮,突然決定要來個「毒龍鑽」換位,結果就聽到男子一聲大叫,接著就出事了。(圖/醫師好辣YouTube)田知學心想「怎麼講那麼仔細?不用講那麼仔細…我只要知道有性行為就好了,我只要知道,我準備要會診泌尿外科,這樣就好了」,但也只能聽女子說完。沒想到女生正鉅細靡遺交待床戰細節時,病床布簾突然被拉開,男子的老婆走了進來!當場所有人都愣住,田知學表示,自己愣住是因為「原來折斷的機制是這麼複雜」,男子、陪診女子是因為正宮出現而愣住,但正宮卻表現超鎮定。(圖/醫師好辣YouTube)節目來賓聽故事時不時驚呼,主持人胡瓜也開玩笑表示太太應該要邊鼓掌邊說斷得好;泌尿科醫師蕭子玄則坦言,泌尿科真的有很多「乾柴烈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