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
」 疫苗 BNT41歲男「月減40公斤」甩掉糖尿病 達文西手術
41歲鍾先生罹患糖尿病三年,體重113公斤,BMI42,退伍後體重持續增加,進而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白天精神狀況,希望藉由減輕體重改善症狀並脫離糖尿病藥物控制,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減重外科李威傑醫師,一年前透過達文西減重手術已減去40公斤,目前體重維持在72公斤,並且在手術後三個月糖化血色素從原先的7.2%降至5.8%(正常值4-6%),從手術後當天一直到現在無需再使用糖尿病藥物。李威傑醫師表示,糖尿病最大的危險因子就是肥胖,因此肥胖控制對於糖尿病治療而言扮演極關鍵角色,而亞洲人BMI≧25就應視爲肥胖症,BMI≧27.5者建議執行代謝減重手術。達文西手術節省外科醫師的體力,讓術後恢復更好,也可縮短手術時間,目前已執行達文西減重手術成功治療12位糖尿病患,提升生活品質。李威傑醫師指出,以減重手術治療糖尿病是近年來醫學科技的重大突破,2017年曾被美國列入當年十大重大醫學科技突破之一,而台灣健保局也已對BMI32.5以上之糖尿病治療給予給付。今年4月出版的《Obesity Reviews》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減重手術與糖尿病治療相關研究的分析,研究期間涵蓋了過去25年(1998至2023)所有發表的相關醫學論文,結果列出全世界此領域突破貢獻的10大學者,其中台灣李威傑醫師名列全世界第二,其他九名學者均為美國及歐洲等國的知名學者,李威傑醫師是唯一亞洲本土的學者。過去25年,李威傑醫師一共發表77篇相關論文,被引用3519次,僅次於美國的菲律普.蕭爾(Philp Schauer)教授的81篇。
地震別找黃金三角!急診醫曝「保命SOP」:別衝去開門
全台今(3)日上午7點58分發生有感地震,花蓮地震規模則是來到7.2級,造成全台各地災情嚴重。急診科醫師翁梓華曾警告,以往地震宣導「要躲黃金三角」觀念是錯的,因研究顯示,強烈地震會使大型家具位移,所造成的輾壓傷反而更易成為致命關鍵。地震發生時,熟記「趴下、掩護、穩住」3要訣,被證實能有效減少傷亡。翁梓華曾在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指出,地震時要趕緊找到黃金三角(Triangle of Life)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專家庫普(Doug Copp)所提出,建議地震發生時要立即躲在「桌子、沙發、冰箱等等大型家具邊」,如果這時旁邊牆面倒塌,能藉此而創造出「黃金三角」增加生存機率。然而,翁梓華說近年來的論文皆指出黃金三角,反而可能成為致命關鍵;因為強震會讓大型傢俱位移,進而造成輾壓傷(Crushing injury),反而容易成為致命關鍵。根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學論文研究指出,地震中最常見的傷亡來自於「建築物的倒塌」,其次是「被掉落物砸倒造成的受傷」,建築物的倒塌不在我們可控的範圍,但對於「可能被掉落物砸到造成傷害」,熟記「趴下、掩護、穩住」三要訣,被證實能被有效減少強震時的傷亡憾事。趴下:面對強震是會讓人完全無法站立的!在強震震倒你之前,重心放低避免站不穩跌倒撞到重要器官造成的傷害會是第一個能保護自己的關鍵。 掩護:掉落物造成的頭頸部外傷是地震傷害的致命,透過爬行快速尋找頭頸部的掩護,會是能保護自己的第二關鍵,如果真的找不到掩體,則可以用肢體作為頭頸部的保護。圖 穩住:在地震平息之前,用手抓住掩體,讓身體處在保護掩體的底下,這時記得要隨時注意掩體是否能完整保護著身體,如果可以適時的調整讓身體能被完整保護急診柯南表示熟記上述3法則之外,還有4個重要事項:1.如果人在室內,就留在室內:根據統計顯示,留在室內,比起嘗試跑出屋外造成的跌倒、被掉落物砸傷,更為安全2.別再衝去開門:現代的建築中,門已經不是建築物中最堅固的架構「鋼骨才是」,衝去開門只會增加自己被掉落物砸中的機會,同時如果門都會因為地震而變形,樓梯間也大多早就變形而難以逃生3.如果人在室外,就留在室外:就地找空曠的地方就地尋找掩護,切記不要找高牆、建築物作為掩護,掉落下來的東西,可能瞬間要命。4.如果在開車,請停妥並且待在車上:汽車上市前都需要做安全撞擊測試,算是相當不錯的掩體。
腳穿66元破鞋!8旬老婦捐款家鄉2.2億 卻因轉帳金額過高遭銀行報警
2018年9月,武漢一間銀行突然向警方報案,表示行內有一名8旬老婦要轉帳人民幣300萬元到某個帳戶。銀行行員擔憂老婦人可能是遭遇電信詐騙,所以急忙報警。而在警方釐清之後,才發現,該名腳穿人民幣15元(折合新台幣約66元)的破鞋、家住簡陋小屋的老婦人,竟然是為了捐款給家鄉做慈善事業。而且該名老婦人竟然是中國首位空降跳傘女兵。根據《今日頭條》報導指出,該名老婦人名叫馬旭,出生於1933年,在1947年時,以14歲之姿加入軍旅生涯,之後就隨著部隊四處征戰。而在這段時間,同時也與自己的丈夫顏學庸相遇、相識、相戀,最後走上婚姻的殿堂。之後馬旭因為卓越的表現,被送到第一軍醫大學進行學習,畢業後又被分配到武漢軍區總醫院,甚至兼任跳傘訓練的後勤保障工作。而在這時候,馬旭認為,如果身為一個不會跳傘的軍醫,是要如何保護跳傘的傘兵們。於是,即便上級多次反對,馬旭下定決心,開始自主學習跳傘。最後馬旭於1962年首次正式跳傘,不僅讓所有的長官們看傻了眼,也讓馬旭完成了「傘兵跳到哪,我這軍醫就跟到哪」的心願,馬旭也因此成為中國首位女傘兵。而在之後的20年間,馬旭的跳傘次數多達140次,也是跳傘次數最多的中國女兵。而在退休之後,馬旭認為,傘兵們時常因為降落速度過快,導致腳踝受傷,她便與丈夫開始設計、開發,在歷經600多天後,他開發出一個充氣腳踝,可以有效的保護傘兵的腳踝不因為高速衝擊而受傷。最後甚至連空降部隊都正式採用馬旭的設計作品,這也讓馬旭感到非常開心。身為軍醫的馬旭,之後又開發出「單兵高員供氧背心」,編寫《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等書籍,甚至還發表過眾多醫學論文,對部隊的醫療品質與看護有著明顯的幫助。除了身體力行貢獻軍隊外,無父無母、自幼就是孤兒的馬旭,想到自己小時候是靠著鄉親們的「百家飯」供養長大的,自己也開始希望能對家鄉做點貢獻。在與丈夫討論之後,他便將作發明、研究的獎金,還有退休金等等費用,於2018年9月前往銀行,表示要轉帳人民幣300萬元到家鄉的捐款帳戶。但由於馬旭的年紀實在太大,再加上熱心銀行行員的誤會,這才導致銀行行員誤認馬旭遭遇電信詐騙。後經過警察調查後發現,馬旭是想要捐款給家鄉,發展家鄉的教育事業,這才讓銀行幫忙轉帳,並且執意護送馬旭夫婦返家。而也是在這時候,警察才知道,馬旭夫婦雖然身懷鉅款,但生活品質卻是可用「清貧」二字來形容,家中不僅沒有像樣的電器,屋子也十分簡陋,甚至連馬旭夫婦的衣著都十分的廉價、普通。而就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馬旭夫婦依舊還是心心念念著想對家鄉的教育做出貢獻。在捐款300萬人民幣後,馬旭夫婦又東拼西湊的,湊出人民幣700萬元再次捐款。前後加起來1000萬元的捐款,對中國有巨大貢獻,生活又如此清貧,這樣巨大的反差,讓馬旭夫婦瞬間成為許多人討論的焦點。在知道自己成為眾人的討論焦點後,馬旭則表示「這樣一件力所能及的平常事,沒想到在大家眼裡成了大事,還給我這麼高的榮譽,我感到很慚愧。」
法官護言論自由2/反萊豬遭檢警查水表 蘇偉碩:言論管制竟比戒嚴慘
「戒嚴末期對言論自由管制都沒現在這麼大!」推動反萊豬公投慘遭檢警查水表的精神科醫師蘇偉碩,感嘆台灣言論自由每況愈下,甚至比不上戒嚴時期末段。蘇偉碩表示,戒嚴末期除了不能組黨,各種言論都可提出,可是現在台灣民眾卻沒有這樣的自由,特別是這2年來,民眾對政府政策的批判,開始自我設限,因為一旦有不同意見,馬上有側翼和網軍排山倒海的攻擊和打壓,導致大家都不願再說了。蘇偉碩以自身為例,2020年他不滿民進黨政府開放萊豬,發表萊劑恐危害健康等言論,他引用一篇醫學論文說「萊克多巴胺比搖頭丸毒250倍」,有台大教授找到論文原文,發現是誤植,他也道歉並澄清是0.25倍,結果還是被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和食藥署長吳秀梅認定他散布不實訊息,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6條之1告發他,高雄市三民分局同年12月間查水表,要他晚上10點到警局作筆錄,後來還移送高雄地檢署。8個月後的2021年9月,蘇偉碩接到高雄地檢署傳票,他選擇正面迎戰,直接到雄檢門口,請法警拘提他,但檢方沒動作,再隔4個月、2022年1月間,檢方第2次傳訊,他才在義務律師陪同下進地檢署應訊。蘇偉碩希望檢方盡快起訴他,透過法院公開審判萊豬是否有毒,讓國人一起檢驗。他還主張傳喚總統蔡英文出庭說明萊豬政策,不料雄檢同年6月24日認定他引用資料皆有所本,顯無違反《食安法》的主觀犯意,因此做出不起訴處分。前衛福部長陳時中與食藥署長吳秀梅告發蘇偉碩誤引論文、散布不實訊息,已違反《食安法》,須處3年以下徒刑。(圖/報系資料照)蘇偉碩指出,他到檢方應訊後,才發現陳時中和吳秀梅告發他非常草率。萊豬是一個公共政策議題,陳、吳兩人為了萊豬公投就告發他散布不實訊息,根本是浪費司法資源和打壓言論自由,當初他引用的論文在2017年就出版,到2020年共3年時間,那麼多專家學者都沒發現有問題,直到他引用這篇論文,才有人查出錯誤。蘇偉碩認為,陳時中透過司法折騰他2年,最後連一句道歉都沒有,陳時中就去選台北市長了。讓他想起念大學時,寫校刊還要被審核的往事。他強調,言論自由本為監督政府的權力,言論自由被取消,政府權力就會無限放大,「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現在政府對假訊息的告訴和告發太浮濫,等於是恢復以前的審查制度,逼民眾自我審查、失去了免於恐懼的自由。因此他決定控告陳時中和吳秀梅誣告並求償100萬元,還將推動修改《社維法》和《食安法》。蘇偉碩透露,從他2020年12月被查水表以來,很多朋友就line他或傳簡訊,希望他注意人身安全,但比起人身安全問題,更讓他害怕的是,一個醫師只是出來講出萊豬論文的事,就被告發違反《食安法》3年以下的重罪,而朋友們不是鼓勵他來對抗,反而是要他小心!顯示告發假訊息和查水表,已造成社會的集體恐慌,形成政治上的恐怖氣氛,雖然解嚴了,政黨也輪替好幾次,「原來恐怖政治並沒有消失在大多數人的心裡!」
現有疫苗對「Omicron變異株」仍有效? WHO:要警惕新亞型免疫逃逸
由於傳播能力顯著增強,Omicron變異毒株出現後迅速取代Delta,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的新冠毒株。Omicron變異株還顯示出很強的持續演化能力,迄今已進化出眾多亞型。對於頻繁變異的Omicron毒株,現有新冠疫苗還能否提供保護?★加強針顯著提升保護新華社報導,在世界衛生組織(WHO)11日發佈的疫情周報中,匯總介紹了23項評估現有新冠疫苗對Omicron變異株感染保護效力的研究結論。這些研究來自巴西、加拿大、捷克、丹麥等10個國家,評估了輝瑞(BNT)、莫德納、阿斯利康(AZ)、科興和楊森等已上市疫苗。其中有些研究僅評估了完成常規疫苗接種的效果,有些研究只評估了接種一劑疫苗加強針的效果,還有部分研究對這兩種情況的效果都作了評估。結果顯示,與Alpha毒株等其他4種被列為「需要關注」類別的新冠變異株相比,常規接種新冠疫苗在預防Omicron變異株感染、有症狀感染和引發重症等方面的效果均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數研究中,現有疫苗對預防Omicron引發重症的有效率仍很高;在所有相關研究中,接種一劑疫苗加強針均顯著提升疫苗在預防Omicron感染、有症狀感染和引發重症等方面的效果。在加強針效果方面,研究涉及的36項包括多種疫苗加強針的相關評估顯示:在接種一劑加強針後的14天至3個月內,預防Omicron引發重症的效果均顯著提升;有34項評估顯示,在接種一劑加強針後的14天至3個月內,預防重症有效率高於70%。在20項關於mRNA疫苗加強針的更長期效果評估中,有18項評估顯示,接種一劑mRNA疫苗加強針後的3至6個月內,預防重症有效率超過70%。世衛組織在周報中指出,未來還需對接種疫苗加強針超過6個月後的效果進行評估,以瞭解疫苗在更長時間段的保護效力。★警惕新亞型免疫逃逸需要警惕的是,最近Omicron變異株又演化出一些新亞型,包括南非研究人員報告的BA.4、BA.5和正在美國迅速傳播的BA.2.12.1等。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0日刊文說,與較早出現的Omicron亞型相似,BA.4、BA.5和BA.2.12.1這三種亞型,對接種新冠疫苗或早先新冠感染產生的抗體表現出逃逸能力,但多數情況下,通過疫苗接種或自然感染獲得的免疫力仍可預防新亞型毒株導致的嚴重疾病。這篇文章介紹了近日發佈的兩項預印本研究。其中一項由位於南非的非洲健康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發佈在「醫學論文檔案網」上。研究顯示,對於一些之前感染過Omicron亞型毒株BA.1並因此獲得免疫力的人,BA.4和BA.5能避開這種免疫力並導致有症狀感染,尤其在未接種疫苗人群中,這種現象更顯著。這表明BA.4和BA.5有可能引發新的「感染浪潮」。另一項由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在「研究廣場」網站上發佈的研究說,與BA.2亞型相比,BA.4、BA.5和BA.2.12.1對三劑新冠疫苗接種者的血漿顯示出更強的抗體中和逃逸能力,尤其對接種過疫苗的BA.1感染康復者的血漿表現出顯著中和逃逸能力。研究人員還根據上述三種新亞型的關鍵突變,分析了它們的免疫逃逸機制。BA.4、BA.5和BA.2.12.1的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均攜帶L452突變。L452突變先前已出現在Delta毒株中,但早期Omicron亞型BA.1不含有L452突變。研究人員認為,最近湧現的多個Omicron亞型均攜帶L452突變,這可能是新冠病毒對Omicron「感染浪潮」引發的高水平人群免疫力作出的反應。研究表明,Omicron能夠演化出某些突變,從而特異性地避開BA.1感染引發的體液免疫。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病毒學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對《科學》雜誌說,儘管還不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新冠變異株,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將越來越具有免疫逃逸能力。在未來疫苗研發工作中,「需要專注於拓展我們的免疫力」。
腳底長乳頭?婦人竟用腋下餵母乳 醫生解釋原因
正常來說,乳頭會長在胸部上,但少數人長在奇怪的地方,像是胸部下方、腋下,甚至腳底,醫師就解釋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根據《太陽報》報導,英國國民健保署醫生卡倫(Karan Rajan)在TikTok平台表示,「實際上可以讓你的腳底長出乳頭」,他引用2010年的一篇醫學論文,內容提到一名認為自己腳上長痣的男子,但其實是一個乳頭和乳暈的複合體。2006年有醫生在一名婦女的腳上發現乳頭及乳房組織,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假乳房」(pseudomamma),當切除這個腫塊時,甚至發現和乳房一樣的汗腺及皮脂腺等,「雖然多出來的乳頭和乳房組織通常出現在乳腺上,但從技術上來講,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卡倫指出,有額外的乳頭是罕見的,只會發生在百分之一的人身上,而且長在腳上的乳頭,有時還會分泌乳汁。男子以為腳上長痣,其實是「多乳症」。(圖/翻攝自drkaranr TikTok)另外,還有一名媽媽發現她可以透過腋下餵母乳,醫生檢查後,發現一個圓形、堅硬的淋巴結,按壓會滲出白色分泌物,葡萄牙里斯本一名醫生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病例報告中寫道,「這種情況,與多乳症一樣」,先前有研究表明,這是女性發育副乳房組織最常見的地方。據了解,多乳症並不常見,是指除了正常的一對乳房外,還另外多了一個或多個乳房,有報告指出副乳腺癌發生率為0.1%,副乳房的良性腫瘤發生率也在0.1%左右。
澳洲研究人員發現治療癌症新方法 靈感竟是源自於百年前醫學論文
對於治療癌症,現今主流的做法莫過於就是透過抗癌藥物、放射線治療,比較新穎點的有「免疫療法」。而近日有科學家檢查百年前的醫學論文,發現在19世紀時曾有醫生提出「用細菌殺癌細胞」的概念,而研究人員在結合現代最新科學技術後,發現這個方法的確可行。根據《new atlas》報導指出,19世紀科利(William Coley)發現細菌感染與癌症的感染似乎彼此之間有某種特別關係,當時科利就使用不同細菌來製作藥劑用以治療癌症,當時稱之為「科利毒素」(Coley’s toxins),但因為實驗結果不穩定,再加上缺乏完善的標準,所以後世醫生與科學家並沒有人太過重視這件事情。而澳洲的研究人員法哈爾(Aude Fahrer)以此為概念,透過現代科技來重現科利的研究,研究團隊使用死亡的分枝桿菌(mycobacteria)溶液,將溶液注射到癌症腫瘤後,發現即便是分枝桿菌已經死亡,但依舊能夠吸引免疫細胞前來攻擊,而免疫細胞在攻擊分枝桿菌的同時,也會攻擊癌細胞。後來他們又從1950年代弗瑞德( Jules T Freund) 開發的完整式弗氏佐劑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 取得靈感,把治療劑以礦物油與表面活性劑為基底,混入溶液後以此增強人體可產生的免疫反應。當年弗瑞德開發的完整式弗氏佐劑後,從未使用在人體臨床實驗上,因為當時他擔心礦物油的毒性可能會影響到人體。目前研究團隊在白老鼠、犬類、馬匹的動物實驗上,均檢測到腫瘤細胞的全身免疫反應。之後也獲准進行人體實驗,而目前由於大部分自願者都是晚期癌症患者,效果不易顯示,但其中有一名肺炎患者在經過治療後,肺部積液的情況有明顯的改善。法哈爾表示,這種治療方式的優點就是需要劑量少、副作用小、投藥快速簡單、生產成本低廉,如果實驗成功的話,未來將可以快速改善癌症的治療模式。
青少年接種BNT「罹心肌炎機率帶增」 美研究:風險高於新冠
國內將對青少年開打輝瑞/BNT疫苗,不過,美國加州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青少年接種2劑BNT後,因心肌炎副作用而住院的風險,比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的風險還高。英國牛津大學一項研究則顯示,BNT疫苗保護效力下降速度比AZ疫苗更快,專家推測可能是AZ的「棘狀蛋白」停留時間較長,從而誘發更大的免疫反應。加州大學醫學博士霍格(Tracy Hoeg)為首的研究團隊,8日在醫學論文預印本平台medRxiv,刊登未成年人接種mRNA疫苗後出現心肌炎副作用機率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在接種2劑BNT後,12至15歲健康男孩中出現心肌炎每100萬人約有162.2例,16、17歲青少年每百萬人約94例。相較之下,女孩的心肌炎風險明顯低許多,12至15歲及16與17歲的健康女孩中,心肌炎風險分別為每百萬人13.4及13例。此外,12至15歲男孩罹患心肌炎的機率,比染疫後120天內住院的機率高出3.7至6.1倍,16至17歲青少年的心肌炎風險,比染疫住院的機率高出2.1至3.5倍。另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發現,當Delta變異株盛行後,疫苗保護效力也下降,BNT疫苗在接種初期較有效,不過4、5個月後,保護效力已下降到和AZ疫苗差不多。相形之下,AZ疫苗的保護效力沒有改變太多。牛津大學疫苗免疫學教授漢克(Tomas Hanke)指出,施打BNT等mRNA疫苗時,是將有限定數量的mRNA分子送進人體內,這些分子最終會被人體系統清除;若是AZ等腺病毒疫苗,等於是把樣板送進體內,接著將持續製造mRNA分子,再產生棘狀蛋白,因此是沒有上限的。
BNT接種5週效力下降 青少年易出現心肌炎等副作用
93.2萬劑BNT疫苗昨(2日)到貨,預計9月中開打,指揮中心開放首批對象為12至17歲青少年。不過,有醫師指出年輕男性接種mRNA疫苗易出現心肌炎等副作用,且接種2劑後5週,效力就會開始下降,到了20週甚至會下降到極低,所以美國才會開始接種第3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如果有先天心臟病或嚴重過敏的青少年,在接種前應先由家長和醫師諮詢過再做決定;發言人莊人祥也表示,青少年的副作用有7至8成是手臂注射部位疼痛,還有2成是發燒,而男生也可能會發生罕見的心肌炎。首批BNT疫苗9月2日到貨。 (圖/張文玠攝)據《蘋果日報》報導,台大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表示,根據國外的接種經驗來看,接種BNT、莫德納等mRNA疫苗的年輕男性易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副作用,而且經常都不是一接種就馬上發生,而是好發在接種第2劑之後的10天之內,多為第3至第5日之間。王宗道提醒,也有少數的年輕男性個案,是在接種第1劑後就出現這些副作用。據《中國時報》報導,醫學論文預印本《MedRxiv》網站是發布未經正式期刊上發表的醫學論文,其中一份美國康乃爾大學、卡達大學進行的研究,清楚說明了BNT疫苗效力下降的時間。研究指出,在完整接種2劑BNT疫苗之後的第5週,保護力就會開始下降,而到了第20週就會降到「極低」,也就是說接種2劑半年就必須再接種加強疫苗。
Delta變種病毒株來勢洶洶 路透社「莫德納保護力更勝BNT」
近期由於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株入侵世界各國,讓不少原本已經趨於緩解的疫情再度升溫。而先前也有不少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現行的疫苗對於Delta變種病毒株沒法提供足夠的保護力。但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指出,在對付Delta變種病毒株上,莫德納疫苗有可能是最佳武器,因為它的保護力遠遠優於輝瑞所開發的BNT疫苗,報導中更是呼籲讓莫德納成為第三劑疫苗,增強民眾的保護力。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美國梅約醫院衛生系統(Mayo Clinic Health System)的研究人員近日在醫學論文平台medRxiv發布論文。他們追蹤5萬名患者在接種疫苗後的情況,而研究人員發現,在Delta變種病毒株肆虐的7月,各種疫苗的保護力都有所降低,其中莫德納從86%下降到76%、BNT疫苗從76%下降到42%。但即便如此,還是可以看到莫德納疫苗能夠提供更高的保護力。馬薩諸塞州數據分析公司nference的桑德拉然博士(Venky Soundararajan)表示,雖然這兩種疫苗都可以有效避免民眾在感染新冠肺炎時併發重症,但是他還是建議,可能要針對這些年初就接種莫德納或輝瑞疫苗的民眾,追加第三劑莫德納疫苗來提升保護力。無獨有偶的是,加拿大多倫多研究機構盧嫩費爾德-塔南鮑姆研究所(Lunenfeld-Tanenbaum Research Institute)也在medRxiv上發表論文,他們追蹤加拿大安大略省200名長照機構住民接種疫苗後的情況,其中包含比較接種莫德納與BNT疫苗後人體的差異,同時也比較了在面對各式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時的體內抗體數值。而論文中指出,曾接種莫德納疫苗的住民,在面對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時,體內所產生的抗體數值比接受BNT疫苗的住民還高。而該項研究領導人金格拉斯(Anne-Claude Gingras)表示,透過這份研究報告可以得知,老年人需要更高劑量的疫苗、加強劑或是其他防疫措施,以此來增強體內對於新冠病毒的抗體,也包含了對於那些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的抗體。由於兩份報告均出現相同的解果,所以《路透社》以此判定默德納疫苗很有可能就是最適合用來對抗Delta變種病毒株的最佳利器。而輝瑞的一位發言人在受訪時表示「我們堅信,完整接種疫苗後6至12個月後,可能要追加第3劑追加疫苗,以維持最高保護。」
雙病毒作祟1/威力驚人!流感新冠同時感染 感染權威:傳染力暴增2.5倍
9月初南韓爆發同時感染流感、新冠肺炎,成為亞洲首宗雙重感染的案例,南韓因此一改先前認為沒必要接種流感疫苗的態度,將接種對象擴大到1900萬人,並提供18歲以下、62歲以上民眾以及孕婦免費接種,其餘則以慢性病患者優先接種。中國大陸武漢同濟醫院也進行回溯性調查,發現307位新冠肺炎患者中,超過5成同時罹患流感,其中A型流感佔49.8%、B型流感佔7.5%,B型流感比例雖低,但病情較嚴重,3成會有病況惡化的現象。今年9月初,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長鄭銀敬承認有患者同時感染流感、新冠病毒,成為亞洲首宗雙重感染案例。(圖/翻攝自韓國紐斯頻通訊社臉書)世界各國也意識到流感疫苗的重要性,根據義大利近期發表的醫學論文指出,65歲以上成人若不曾接種流感疫苗,罹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就會增加;巴西研究指出,近10萬名新冠肺炎確診者中,若有接種流感疫苗,住院需求降低8%、呼吸器需求降低18%,諸多數據都顯示流感與新冠肺炎息息相關。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不只如此,罹患流感之後,將會使新冠肺炎的傳染力提升2.5倍!」根據德、法針對歐洲四國進行的研究顯示,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有能力傳染2個人,但如果同時罹患流感,傳染能力會增加2.5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同時罹患流感及新冠肺炎,傳染力會增強2.5倍。(圖/王永泰攝)黃立民說,關鍵就在於人體的ACE2受體,這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的大門,如果先罹患流感,ACE2受體就會大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接著感染新冠病毒,由於大門變多了,所以進入人體的病毒量就更多,雙重感染者也更容易傳染別人。
嬰兒猝死頻率高!醫師怒打「家長必看文」:轉載出去,救一個是一個
許多家長對於呱呱墜地的新生兒,有些會為了不讓他的頭型在長大後走樣,便讓嬰兒趴著睡覺,但這樣其實是會大大提升嬰兒猝死的機率!新竹縣東元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主任賴俊維表示,在他任職的醫院內,每2個月就會出現1名因趴睡出現生命危險的嬰兒,因此他決定寫一篇長文,要大家分享出去,盼家長們能接收正確資訊,救一個算一個。賴俊維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剛救回一個送到醫院時已無呼吸心跳的寶寶,雖然心臟保住了,但腦部以及其他器官不曉得能否救回,至於為何剛出生的寶寶會發生這樣事情呢?賴俊維說:「原因可能就是趴睡導致的『嬰兒猝死症』!」賴俊維表示,大約每2個月就會有1名因趴睡導致無呼吸無心跳,送急診急救的孩子,「有的寶寶很幸運可以把心跳救回來,可是大部分時候更多寶寶是根本救不回來的!就這樣走掉了知道嗎?」仔細一問,這些家長清一色都有給孩子趴睡過。賴俊維鄭重地說:「『趴睡』這個動作就很容易導致『嬰兒猝死症』,已經有很多醫學論文實證過了。不管有沒有遮住口鼻、有沒有窒息,都會!」所以千萬不要讓一歲以下的嬰兒趴睡,他直言:「所有『提倡』嬰兒趴睡的人都應該燒死,下地獄去懺悔他們造了多少孽,知道嗎?」最後,賴俊維呼籲大家把這篇貼文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讓更多家長能接受正確觀念,「轉載出去,救一個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