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貞茂
」 陽明 鄭貞茂 陽明海運 年終美國大選後台股走勢如何? 台新投信董座:降息+AI兩方向不變
台新投信新任董事長鄭貞茂今天(5日)表示,全球關注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他認為川普或賀錦麗當選,皆不會影響美國降息循環之勢,不太可能升息,並強調科技巨擘投資AI方向不變,台灣為AI供應鏈重鎮,AI對各行業的影響也需高度關注外,展望2025年投資有二方向「降息、AI趨勢」。台新投信今天舉辦00962台新臺灣AI優息動能ETF開幕記者會,該檔為臺灣首檔結合AI+優息的台股ETF,預計11月14日募集,毎股發行價新臺幣10元,預計12月6日掛牌,採月配息。追蹤標的指數係自上市上櫃股票,經流動性、AI產業與財務指標篩選後,擇優選取50檔成分股,以股利率、股價動能指標配適權重,再結合營收成長率進行增益,以表彰AI產業中成長動能之股票投資組合績效表現。該檔為台新投信第三檔跟指數公司合作的ETF,臺灣指數公司總經理陳文練指出該檔為市場上首檔綜合「AI、優息、動能」ETF之外,另外兩檔規模也超過200億元的為00936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47台新臺灣IC設計。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指出,隨著 ChatBOT、生成式AI等在各應用領域需求持續激增,AI是未來十年成長趨勢最為明確的主流產業,臺灣供應鏈從IC設計、晶圓代工、電源供應器、散熱器、伺服器電路板(PCB)到伺服器代工皆具備關鍵優勢,全球高達90%的AI伺服器、78%的NB、55%的PC皆由臺灣製造。台新基金經理人黃鈺民指出,根據回測資料,2021年在科技股與航運股齊揚的多頭時期,電子股指數上漲15.7%,AI優息動能指數上漲約20%;2022年在俄烏戰爭及聯準會緊縮雙利空下,電子股指數下跌27%,AI優息動能指數下跌20%,表現相對抗跌;2023年在AI股領漲多頭格局下,電子股指數大漲37.7%,AI優息動能指數更上漲近一倍達96%。
交通部開第一槍!陽明「最年輕」董座來了 48歲海大教授蔡豐明接任
公股事業由交通部開出第一槍,陽明海運26日公告,交通部法人代表由任內引發諸多爭議的現任董事長鄭貞茂,換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蔡豐明,將成為下任董事長的繼任人選。蔡豐明65年次,將成為陽明最年輕的董事長。現任陽明董事長鄭貞茂任內爭議太大,與董事相處不睦,加上近幾次自肥案鬧太大,早被列為汰除標的。今年陽明股東會改選董事時,賀陳旦以交通部法人代表之姿出任董事,就被視為接棒的當然人選,不過隨即傳出交通部內部有人認為,賀陳旦曾任交長,卻降格去當陽明董事長,「真的不好看」,因而建議暫緩,賀陳旦可能也覺得當陽春董事沒意思,乾脆直接請辭,最終從獨董中挑人,由蔡豐明出線。蔡豐明是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美國紐澤西州理工學院運輸管理研究所碩士、紐澤西州理工學院運輸管理研究所博士,專長是供應鏈管理、運輸管理、郵輪產業經營管理、智慧型運輸系統,2003-2005年在台灣高鐵營運策略部門工作,2009-2011年進入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之後轉往海洋大學任教至今。海運界表示,蔡豐明接任陽明董事長後,得先解決鄭貞茂任內造的5艘LNG船,因全球造船趨勢已棄LNG轉向甲醇船,陽明當初標榜的「亞洲第一」如今恐成「亞洲孤兒」,除陽明沒有能力維持LNG船運作,成本已大幅墊高,這會變成大錢坑,未來恐拖累陽明營運,要想辦法收拾這爛攤子。海運界認為,陽明董事長雖是政治派任,但海運專業度高,加上是國營事業,有些「政策敏感度比較高的任務」,都得靠陽明,蔡豐明雖擔任陽明獨董,但學界出身,理論基礎穩固,海運實務還是得靠現有團隊補齊,如何修補鄭貞茂先前與經營團隊幾近分裂的關係,成為上任後首要任務,「人和」將是很重要考量。
長榮股利配息70元陽明僅2元小股東不滿 董座喊話:有賺錢一定發
陽明(2609)昨(24日)舉行股東會,會中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元,並召開董事會推選新任董事長,由鄭貞茂續任;而針對股利政策,鄭貞茂在股東會中也答應股東,「只要公司有賺錢,一定發放股利」,並會實施平衡股利政策,這都是未來努力方向。陽明股東會中,有小股東發言,對比長榮大方配息70元現金股利,認為陽明股利政策沒有完全照顧到股東權益,對於配發現金股利2元相當不滿。陽明2022、2023年均配發每股20元現金股利。對此,鄭貞茂回應表示,過去股利配發優於同業,航運業是景氣波動劇烈的產業,去年賺1.37元,董事會討論過後決議超額配發2元,稱「只要公司賺錢,就一定發股利」;總經理杜書勤也表示,本來預期今年供過於求,受紅海危機影響,運價來到小高峰,目前看來第三季仍有旺季效應,明年也有新船運能挹注供給。至於股東關心的帳上保留盈餘,鄭貞茂表示,未來航運業市場還是有非常不確定性,很多股東詢問資本支出如何改善並配合環保法規,加上造船成本昂貴,沒有先進船隊很難跟同業競爭,航運業是大起大落的產業,公司經營團隊會實施平衡股利政策,盡量讓公司營運狀況保持盈餘,不要產生虧損,也希望股利比較穩定,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此外,杜書勤也提到,去年EPS下降到1.73元,是因為2021年是航運史上百年從來沒有過的榮景,不是天天可以過年,2023年才是航運市場比較接近正常的狀況。此外,最近運價震盪不會像疫情時期這麼大,需求也從實體回歸服務業,供給端明年也會增加,預估新增190萬TEU(20呎櫃)新船運能。航運市場不是獨佔事業或穩定民生消費事業,起伏非常大,但隨著第三季傳統旺季來臨,碼頭可能更塞,看好今年可以獲利。甫出爐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運價連七漲,四大航線運價持續走高。受惠供需再度陷入緊張,貨櫃三雄週五股價強勢表態,長榮收盤上漲5.02%、陽明收漲3.09%、萬海漲5.34%。
愈關愈大尾2/萬海陽明轉虧為盈激勵股價 鄭貞茂示警:仍供過於求
紅海危機再起,讓今年全球運價比去年高,帶動航運股股價這一波上漲,下半年還仍順風順浪?陽明董事長鄭貞茂日前示警,市場上雖普遍樂觀看待,但「供過於求」事實仍存在,關鍵數字可以觀察全球運力與供需缺口的數據比對窺知一二。萬海(2615)、陽明(2609)2024年第一季財報出爐,受惠航線運價上升,首季財報通通轉虧為盈,其中,陽明首季每股獲利2.69元,已賺贏去年一整年;萬海首季每股賺1.65元,光是4月0.84元的EPS就賺贏第一季過半。長榮第一季稅後純益173.82億元,年增244.7%,每股純益EPS為8.14 元,創2022年第四季以來的單季次高。不過,萬海、陽明二家股價都噴飛快六成,萬海一個月來漲逾58.98%最多,陽明漲逾56.19%,長榮(2603)僅漲了20%。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說,「長榮股價較萬海、陽明高,投資人入手會比較謹慎。」此外,法人分析長榮第一季財報主要是業外獲利貢獻較顯著,本業獲利不如預期。紅海危機再起,航商需繞至南非好望角航行。圖為蘇伊士運河。(示意圖/翻攝自推特)航運股今年下半年是否還會順風順水?陽明董事長鄭貞茂在4月29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大會後,提出保守論點,他認為2024年「仍是供過於求」,紅海危機讓業者增加船隻調度,運價上漲,市場上普遍樂觀,惟供過於求紓緩僅是暫時現象,運力供過於求的事實仍存在。鄭貞茂表示,就需求而言,主要國家經濟體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到50以上,才是景氣復甦的訊號。「貨量還沒起來,也沒有下去,約與去年持平,紅海危機後運價比去年高。」依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公布,美國4月綜合PMI初值由3月的52.1降至50.9,創四個月新低,依高於榮枯線50,顯示商業活動擴張速度放緩,主因為需求減緩,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訂單都減少,其中服務業PMI由51.7降至50.9,創五個月低點。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全球船隊運力年增9.7%,全球貨量年增3.0%,供需缺口約6.7個百分點,全球的貨櫃航運市場運力,仍是供過於求。 再看投顧公司分析,2024 年貨櫃市場運力增速逾9%,「新船大量下水」對運價走勢是一大變數,但因紅海事件導致航商繞道而行有望去化部分過剩運力,一旦航商繞道好望角成為常態,市場供需結構有望接近平衡,航商的獲利及評價將可望獲得提升。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認為,紅海事件、巴拿馬運河限制過河艘數,已吃掉今年約5%的供給過剩。(圖/報系資料)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則表示,受惠紅海事件遞延到第二季,價格居高不下,客戶簽長約的速度加快,且紅海事件、巴拿馬運河限制過河艘數,已吃掉今年5%左右的供給過剩。群益投顧5月10日的長榮海運分析報告指出,「2024第二季運價走勢優於預期有利調升2024年獲利預估,加上近期股價有所修正,建議調升至買,目標價205元。」萬海因無歐洲航線挹注業績回升幅度較同業低,總經理謝福隆在第一季法說會中仍樂觀預期,第2季、第3季的運價走勢將比第1季好,由於許多美國客戶多求提供穩定艙位和合理運價,而非不斷的殺價新約價勢必比目前現貨價高。
愈關愈大尾1/貨櫃三雄再創「航海王」時代 陽明萬海股價持續衝高
水手們齊聚開趴!520台股行情小漲13點收在21271點,航運股貨櫃三雄萬海、陽明、長榮不畏風浪,從四月齊漲迄今,其中兩檔上周還被關禁閉列為處置股,股民照樣給力,期待二年前股價一路狂飆的「航海王」乘風破浪再現。這波航運股齊嗨續航行能否持續?本周將一一揭曉,先是24日陽明打頭陣召開股東會,28日換萬海、長榮登場,釋出營運政策、下半年展望,緊接著30日、31日陽明、萬海先後「出關」,股價是否「愈關愈大尾」,股民引頸期待著。從四月中起漲的航運股,隨520行情起舞到最高點,萬海(2615)、陽明(2609)由於連續六日交易爆量、單日逾48萬張,股價強漲逾三成,超溫過熱,證交所依規定宣布兩檔從注意股進入處置期分盤交易,萬海為5月16日起至31日,陽明為5月17日起30日。兩檔熱門航運股「關禁閉」消息一出,萬海隔天股價照樣上漲1.4元,17日下跌1.9元,上周五作收70元;陽明隔天則下跌3.1元、收在71元。儘管520台股盤中急殺逾百點,航運股仍逆勢強漲,長榮(2603)漲最猛最高來到222元,萬海(2615)漲到70.9元、陽明(2609)則漲到72.5元,隔天才收斂漲。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認為,航運股2024年上半年股價飆漲,主要有三因素。(圖/報系資料)「航運股這一波飆漲,主要從三因素來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跟CTWANT記者說,「紅海危機、一年一約運價換約期與第一季營收、獲利數據等的基本面營運。」紅海危機起於2023年10月,胡塞組織發動的武裝攻擊以色列和穿越紅海的商船,迄今這場國際危機仍未歇,導致大量船舶繞道消化運力。「航商縮減運能,增加議價籌碼,市場期待運價上攻,運價指數上漲。」黃文清解釋,「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是投資人可以觀察航運股營運的一項指標。」依SCFI指數,紅海危機爆發後,指數從2023年10月間近900點,漲至2024年5月17日的2520.76點,漲了快3倍。今年第一季末,SCFI指數在衝一波。「每一年3月~4月即全球航商與貨櫃商進入一年一約的運價換約期。」黃文清指出,以5月17日最新出爐的SCFI運價指數來看,「已經連六漲。」SCFI運價指數上漲214.97點至2520.76點,周漲幅9.32%,創下2022年9月2日的2847.62點以來新高。萬海、陽明股價今年4月以來,漲逾快六成。圖為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圖/報系資料)四大主要航線的澳新、西非、南非、南美以及東南亞航線的運價都上漲,像是亞洲至西非、南非、南美漲幅都逾20%以上,亞洲至歐洲線破3000美元,亞洲至美西線破5000美元,亞洲至美東線破6000美元。運價上漲牽動航運股營收獲利,貨櫃三雄股價自然跟著水漲船高。以長榮來說,2月19日約150元起漲,5月14日來到高點225元;萬海4月22日起漲從43.85元到上周高點72元;陽明起漲在4月19日46.25元到上周的高點76.4元;萬海、陽明一個月來漲幅近六成,長榮也快二成。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則告訴CTWANT記者說,「股民也在看股東會釋放出的公司營運政策,從運價、運力來看,審慎樂觀,應該會有好消息」「萬海、陽明雖進入處置股,股價還是持穩地,而長榮海運的交易量相對萬海陽明沒有那麼熱,應該是股價相對另二家偏高。」
零部會經驗直上金管會主委? 專家憂尤昭文金檢挺不住壓力
第16任新總統賴清德將於520就職,新內閣人事也逐步揭露。然而,攸關金融監理主管業務的金管會,迄今仍未在揭露名單,也引發外界猜測。根據了解,除了現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仍有續任可能外,12日傳出金管會主委最新人選,由公股投信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尤昭文接棒可能性更高。本刊調查,政府近年積極引導保險業資金投入國內基礎公共建設,還有國發會「5+2產業創新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等,都是蔡英文總統第二任力推的政策,彼時還將有投資公共建設的私募創投風險係數,依照投資公建比例,自33.75%調降至10~17%不等。而尤昭文身為投信投顧公會的私募股權基金(PE)小組召集人,相當有發揮空間,而遭層峰注意。然而,攤開歷屆金管會主委一覽,除了已故首任主委龔照勝外,若尤昭文接棒金管會主委,將是第二位來自外資圈且「沒有公部門經驗的金管會主委」。尤昭文出身政治世家,父親是前台北縣長尤清、叔叔尤宏也曾任立法委員。特別的是,尤昭文曾與人稱「萬老師」的現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郭昱晴有段達17年的交往關係,而因郭與尤母不睦未能修成正果。未具名前財經官員12日向CTWANT表示,非常意外賴清德首任金管會主委,就找來政黨色彩如此濃厚的尤昭文,自己很憂心尤昭文在金融圈輩份不高,又不像前主委顧立雄「跨界」跳來金管會時,獲得蔡英文總統百分百的信任與支持,恐怕難以孚眾。該人士直言,目前報載的現任證基會董事長張傳章、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合庫金董事長董瑞斌等,其實每一位都有更完整的歷練與公部門經驗,即使如董瑞斌也曾在地方政府歷練過財政局長。尤昭文這樣的人事任用,「就是政治掛帥」。該人士分析,金管會主委最重要還是挺住各方壓力,尤其現在虛擬帳戶、電子銀行等新型態金融弊端變多,若主委不夠孚眾或強勢,金檢時發現問題、開出的改善事項,金融業可能愛理不理。該人士指出,還有現買後付(BNPL)亂象,租賃業風控機制也還在改善中,尤昭文對金管會這麼陌生「小心被業者忽悠」。若續用現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應會是比較中立安全的作法,且看當局對金融政策的態度,也呼籲層峰能再思考。
中經院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1% 美國大選成焦點
中經院24日公布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1%;中經院院長葉俊顯以「乘風破浪、內外皆溫、穩步前行」關鍵字,為今年經濟情勢下註解;葉俊顯進一步指出,「乘風」指的是乘全球貿易量成長的風,「破浪」是指全球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包括債務、戰爭、全球大選等,尤其以11月美國總統大選最受矚目。「鉅亨買基金」投資研究部門主管羅瑤庭分析,今年下半年經濟不確定因素比上半年來得多,除美國總統大選外,還要關注美國聯準會降息腳步、中國大陸可能出現輸出通貨緊縮等風險。面對經濟發展不確定的「浪」,葉俊顯提醒,必須審慎關注。中經院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1%,較主計總處預測的3.35%略為悲觀,成長走勢因基期因素逐季下滑,從第1季的5.6%,下緩至第4季的1.41%;中經院指出,經濟成長主要動能來自出口回升,民間消費在勞動市場穩健、觀光旅遊活絡以及薪資成長高於通膨下,可望持續成長,民間投資、固定投資都呈現成長趨勢,成長模式為內外皆溫。紅海危機未解,航運價格短期飆漲,帶動航運股價;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認為,紅海危機讓業者必須繞行好望角,導致運價上漲,加上俄烏戰火尚未結束,今年通膨增添隱憂,各國主要央行可能延長緊縮貨幣政策,即高利率可能維持更久時間;通膨、高利率,加上能源供給與價格波動攪局,鄭貞茂認為,都可能抑制經濟成長。
造價將近300億元!陽明海運LNG造船案 爭議連環爆
陽明海運建造LNG船爭議整理造價將近300億元的陽明海運LNG(液化天然氣)動力雙燃料全貨櫃輪採購案,爆發嚴重決策爭議,在2席獨董懸缺未補齊,審計委員會提前癱瘓情況下,董事會上周五以「6席同意、3席棄權」強行闖關成功,即便有部分董事提出能設置特別條款,保留簽約後1個月內可變更其他替代燃料方案,企圖懸崖勒馬,但因陽明已支付簽約金,恐遭船廠已讀不回。陽明董事長鄭貞茂2020年上任後,積極推動LNG船採購計畫,希望能搶下亞洲第一家建造該型貨櫃船的頭銜。不過LNG船造價不斐,下訂的船商並不多,市場評價毀譽參半,導致董事會內部爭議不斷,去年9月更造成兩位獨立董事王自軍、陳玠甫,因理念不合掛冠求去。兩位獨立董事辭職後,陽明的審計委員會形同癱瘓,無法運作,陽明原本計畫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獨董,竟無疾而終,這讓重大議案得以跳過審計委員會,改走董事會內3分之2董事同意的「捷徑」,當時就有人認為,這項特殊安排是為5艘LNG船採購案鋪平道路。陽明原有11席董事,在2席獨董請辭後,董事剩下9人。果不其然,上周五陽明召開董事會,便以「6席同意、3席棄權」的人數優勢,恰好通過此案,決議以8.5億~9.7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61.29億~299.71億元,採購5艘LNG新船,至於哪家廠商得標,陽明則並未公告。航運同業指出,陽明董事會一直卡在要不要造LNG船的爭議裡,主要是LNG已非近期主流造船選擇,在同樣節能減碳的考量下,大型船公司陸續轉向造甲醇船,甚至外電報導,長榮放棄造LNG船、改以甲醇船為主,但陽明堅持以2年前的評估案為主,這點令人費解。對此,董事會中有董事提議,應與船廠議定特別規範,簽約後的1個月內,船廠要提變更成其他替代燃料(如甲醇)的方案,讓陽明在簽約後仍有機會改變決定。不過熟悉造船業務的人士認為,倘若簽約金都付了,造船廠還會理陽明嗎?這項但書形同虛設。航運業界分析,陽明急著在此時造船,可能買到高價不說,LNG相較於甲醇,在補充作法及人員操作上都更不成熟,其實是著險棋,恐墊高後續營運成本,「一步錯、步步錯」,牽涉的不單是300億元,而是未來的競爭力。對於外界質疑,陽明表示,這是因應全球船隊布建規畫與呼應淨零減排要求,係經公開透明之國際評選招標流程,授權洽談新船簽約建造事宜,除提升船隊競爭力,同時能節能減碳以落實環境友善的永續經營目標。
不想選邊站!上市櫃老闆最迫切議題是「這項」勝過能源短缺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今(8)日發表2023上市櫃企業老闆最關心議題,其中經濟、地緣政治問題最為迫切。協會表示,備戰無法避戰,應配合其他方面的努力,也呼籲上市櫃企業會員發揮自身影響力,找到和平共榮的雙贏,甚至美、中、台三贏的方案。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是台灣最主要的上市上櫃企業家協會,協會會員目前有260位,總市值占台灣證券市場的20%。為了解企業家關心議題,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委由前政治大學校長周行一擔任計畫主持人,請會員建議台灣最重要、必須面對的10大議題做調查,結果發現,經濟議題與地緣政治議題旗鼓相當,環境與能源議題次之,其他議題則零星。「今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幾已成定局,這種國際總體經濟趨勢對台灣的負面影響,不是大家可以掌握的,但是對於消除地緣政治風險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絕對是可以操之在我。」因此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總結認為,目前消除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應該是最迫切的議題。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表示,我們認同為了台灣的安全,必須要增強國防,但是更要提醒政府與台灣民眾,「僅以備戰的方法並無法消除戰爭的風險,歷史經驗顯示,如果僅以備戰作為保護自己的方式,只會增加台灣應戰的決心,從而惡化戰爭的風險,大家必須配合其它方面的努力,才可以真正的避戰。」「台商不想選邊站!」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短短一句話道出所有上市櫃老闆的心聲。佳世達科技董事長陳其宏也說,做生意不方便談政治,有身家性命在兩岸之間,站哪邊都不對,「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希望政府高層聽見我們的聲音,大家共存共榮,相信是大部分人意見。周行一認為,雖然中美鬥爭越來越激烈,但兩岸都希望和平的訊息是越來越多,像是以前都講「抗中保台」,現在比較多用「和平保台」,這是很大轉變,近期小三通漸漸正常化,大陸也正式提出開放直航點,都是善意舉動,兩邊都希望和平不希望戰爭,現在是非常好消彌兩岸地緣風險的時機。他也呼籲,台灣企業家一定要團結,因為是最有資源、力量做這件事的人,地緣政治風險降低,經濟也會較好,況且也沒辦法承受戰爭帶來的損害。 大聯大投控董事長、上市櫃協會理事長黃偉祥表示,希望藉此調查結合各方資源產生正面影響力,進而改善社會、貢獻社會,透過會員聲音聚焦議題,發揮影響力,參與公共事務,同時也給予政府建議,「我們願意與政府及台灣各界共謀解決方案,全力避免戰爭,因為戰爭的後果不是任何台灣人民可以承擔的!」
陽明董事會大地震!3席獨董2位閃電請辭 陷入運作窘境
陽明海運今(2日)董事會傳出大地震,三席獨立董事今天有兩位同時遞出辭呈,不只是陽明史上,更是上市櫃公司少見情況,震撼海運業界。目前陽明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只剩下一位獨董,陷入運作窘境,得視要不要召開股東會臨時會選出新任獨董而定。陽明目前三位獨立董事分別為唐達興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唐達興,協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自軍,臺灣大學兼任教授陳玠甫,今天協益電子董事長也是會計師的王自軍與台灣大學兼任教授陳玠甫均請辭。陽明表示,這是獨董個人生涯規劃。海運業界指出,陽明過去沒賺錢,也沒見過獨董「手牽手」請辭,如今是鄭貞茂手中陽明最好時刻,卻一口氣兩名獨董掛冠求去,這顯然不是「生涯規劃」這幾個字就能輕鬆帶過,其中顯然有不為人知密新,交通部應要求鄭貞茂提出檢討報告。陽明董事長鄭貞茂上任以來風波不斷,先是年終不如長榮,引發員工不滿,卻砸下重金打台北101外牆的跨年燈光秀,整整1個月形象廣告,創下海運業界先例後,還大手筆贊助高雄跨年晚會,在現場都能看到「陽明海運集團」的廣告。陽明雖然因全球海運業翻身賺錢,但鄭貞茂上任後爭議不斷,先是擬砸百億購樓,想要把總部搬回台北,遭抨擊不務正業,後又牽扯出紅色供應鏈爭議,導致23年資歷的鮮明輪船長也看不下去,發千字文痛批高層,讓鄭貞茂顏面無光。鮮明輪船長投書直言高層無心經營,不只不重視員工,申請防護衣卻配發雨衣防疫,也未趁此多頭積極造船、獲取更大競爭力,不如 趁此時賣了陽明,引進專業團隊經營,逼得鄭貞茂只得出面「視訊安撫 」,企圖滅火,免得官位不保。
陽明全年獲利創史上佳績 員工分紅20億各領110萬
陽明員工嗨起來!陽明海運今天舉行股東會,通過根據公司章程獲利提撥員工酬勞1%,約為20億元,以陽明員工人數約1710人推估,約可領110萬元,終於一吐怨氣。除了員工有錢拿,董事酬勞也提撥8千萬元,兩項議案均順利通過。陽明今天召開股東常會,受惠於陽明去年全年獲利如市場預期繳出史上最好的佳績,全年營收3336.87億元,營業毛利2131億元,稅後純益為1652.68億元,每股盈餘48.73元,股東發言也意外踴躍,甚至有前員工出席「單挑」董事長鄭貞茂。由於陽明滿手現金,有小股東提出希望陽明能比照長榮進行減資,把錢還給股東,認為明年能減資2元,也有小股東希望能比照台航至少配6成,提高股利配發率,即便多配個5~10元,手上仍有上千億可用,若又不投資,根本不需要留這麼多現金。陽明董事長鄭貞茂表示,比較想要實施庫藏股,目前不評估進行減資。至於提高股利一案,鄭貞茂說,船運業是這兩年比較好,不是每年固定獲利的傳統產業,陽明才從財務很糟糕的情況慢慢改進,現在還沒有站穩腳步,仍是景氣循環股。新冠疫情在大陸升溫,然陽明第1季的營收、獲利再度寫下史上新高,營業毛利753.15億元,營業利益723.05億元,稅後純益為605.77億元,每股盈餘17.35元。
陽明員工「望長榮興嘆」 年終最高才領8個月:爛透了!
長榮海運發出40個月的年終獎金後,陽明要發多少成為熱議話題,答案揭曉,是去年的一倍,但卻不到長榮的5分之一,明年元月發8個月年終犒賞員工,並以會在2021年財報結出來後,再補發一筆員工紅利,企圖安撫員工。消息一出,陽明內部炸鍋,有陽明員工向本報投訴,表示董事會開會時還一度否決要發8個月,但這公司卻花了快2000萬元買101廣告,錢根本就亂花,「還發信叫員工去看,真的不知道是誰會想看?」「真的有夠垃圾!」聽到長榮發40個月的員工怒批,公司先前對年終的事絕口不提就算了,只會發信叫員工認股,還語帶威脅指會作為升遷的參考指標,沒人要買股票就強迫員工買,如今給年終獎金時卻如此吝嗇,「要不要問問高層領了多少?」事實上,陽明今天早上,許多員工都在悄悄的討論長榮的年終獎金數字是不是寫錯了,還有人直接打給長榮問是不是真的領到40個月,但一聽到陽明只有8個月,火氣全都上來,飆罵公司根本亂來。陽明去年年終獎金4個月,是長榮10個月的一半,不過因具有公股性質,在獎金核發上會有天花板,也怕與台電、中油、兆豐金等泛國營事業類比,至於年後的那筆員工紅利怎發,要由交通部決定。陽明董事長鄭貞茂上任後風波不斷,從執意買樓到船長上書對嗆,內部不滿情緒緊繃至極,如今傳出只有8個月,內部群組已有「陽明情何以堪」及「不想上班了」的聲音傳出,能否說服交通部發出符合預期的紅利安撫員工獎金,各界關注。
長榮海運賺逾2000億「年終獎金10個月起跳」 飯店業苦撐
不是「羨慕」兩個字能形容了!全球貨櫃輪運價飆漲,海運業「薪」情勇冠各行各業,長榮海運今年挾賺逾2000億元實力,年終獎金幾已篤定比照去年,至少10個月起跳;萬海推估也有8~10個月的水準;陽明因公股性質,除固定1個月年終獎金,採取加發分紅,加計後有望達7個月,追平大型公股行庫水準。近年來年終獎金員工期望值一覽表疫情打亂企業經營腳步,上班族對年終獎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人力銀行昨公布「年終獎金期望值調查」,67%受訪企業表態會發年終獎金,但仍有近3成的企業尚未決定是否發放、少數4.8%企業表態不會發年終獎金。疫情讓許多行業倒地不起,但海運業肯定是特例中的特例,從去年第4季起大翻身,近期又因為塞港連環套,高檔運價見回不回,貨櫃三雄今年有望賺4~5個股本,陽明董事長鄭貞茂昨更預告,儘管未來3年陸續有新船投入,海運市場到2023年「還是很OK」。航空運價漲 華航1個月可期以業界龍頭長榮海運為例,前3季稅後盈餘已達1582.79億元,第4季運價毫無回頭跡象,全年要賺破2000億元不成問題。相較去年賺243億元「多一個零」,不過長榮向來不希望太招搖,景氣好壞時薪資落差過大,推估比照去年發10個月機率仍高,或多少加一點。相較於海運業大好,航空業尚未擺脫疫情帶來衝擊,不過華航、長榮航下半年受惠於航空運價高漲,開始賺錢,華航除第13個月基本薪的年度獎金,去年加發3萬元春節激勵金,今年發足1個月可期;長榮航去年掛零,今年「破蛋」的機率大增,估至少半個月。飯店業這兩年並不好過,尤其5月起內用禁令更讓其雪上加霜,就看年底前能否扳回些,推估會「盡量維持慣例」勉力發放年終,普遍落在0.5~1.5個月間,業界指標是去年擠出2個月的台北晶華酒店,今年是否會比照辦理。公股銀獲利佳 上看7個月至於公股銀今年獲利表現多較去年佳,員工年終獎金可以期待。據知一銀前10月稅後盈餘年增14%左右,年終獎金有機會上看7個月;華南銀也較去年表現優越,不僅可保住基本4.6個月,甚至挑戰突破5個月。彰銀也表現頗佳,起碼可以超過去年的4個月,達到4.6個月以上;兆豐銀今年前10月獲利較去年略差,年終獎金無法達到去年的7個月,但是仍有機會保住6個月。
陽明海運加碼員工福利!「自提1萬內補助2成」由第一銀儲蓄信託
陽明海運員工今天開始,可以同時選擇購買公司股票、績優基金及定存儲蓄,還有第一銀行擔任信託銀行,有別於一般員工福利信託之外,陽明海運員工自提1萬元額度內,公司補助2成,期能鼓勵員工長期穩定投資,平衡工作與生活,增加未來生活的保障,進一步創造雙贏的勞資關係。第一銀行與陽明海運11日舉行員工福利儲蓄暨持股信託契約簽約儀式,由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及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共同主持。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表示,一銀持續配合政府政策,為讓同仁達到長期儲蓄及提早規劃穩定退休生活,2019年初開辦自行「員工儲蓄暨員工持股信託」,開辦至今約95%的員工,約7,000人加入,更進而將此項員工福利信託業務,推廣至今已與數十家企業合作。邱月琴指出,以往民眾僅能「員工持股信託」或「員工儲蓄信託」二擇一,現在可以同時併存,提供多元退休投資工具,鼓勵企業員工可以同時選擇員工持股信託及員工儲蓄信託,透過定期定額分散投資風險,長期儲蓄為自己累積一筆退休基金。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表示,陽明海運成立於1972年,疫情時代激化海運業績動能,並透過與世界其他知名船公司聯營合作,發揮全球營運資源整合效能,現為臺灣第二大、全球第九大海運公司,與長榮海運、萬海航運並列為「臺灣貨櫃三雄」,截至2021年8月,陽明海運擁有88艘營運船舶,員工約2,000人。鄭貞茂指出,陽明為照顧員工,自1999年即成立員工持股信託,鼓勵員工購買公司股票,本次加碼開辦員工福利儲蓄信託,期盼能增加對員工未來生活的保障,提高向心力,讓公司永續發展。
《臺灣三部曲》募資再進化 魏德聖邀影迷投資36萬現場看拍片
導演魏德聖的臺灣400年史詩電影《臺灣三部曲》,推出群眾募資後獲得民眾大力支持,第一階段的群眾集資金額募得1億2455萬元,除了持續集資,《臺灣三部曲》首度與獲得國發基金天使投資的LnB信用市集跨界合作,推出全新的電影平台投資計畫,20日平台記者會啟動,導演魏德聖與LnB信用市集創辦人楊瑞芬共同啟動儀式,金管會許永欽副主委、前金管會暨國發會副主委,現任陽明海運鄭貞茂董事長、前永豐金證券(亞洲)董事長,前南華金融控股集團執行董事王維新等貴賓出席致詞見證。過去拍攝電影只限於電影團隊,魏德聖希望讓更多支持者加入造夢的過程,透過投資方案,讓參與者變身工作人員,直接參與拍攝《臺灣三部曲》,體驗成為電影人的樂趣,更成為《臺灣三部曲》計畫的一份子;《臺灣三部曲》也是影視文化與旅遊的結合,讓影迷進入片場,實際參與實際體驗,一同來完成臺灣影史以來最龐大的電影製作。魏德聖講解「借錢返物」的想法,表示《賽德克·巴萊》上映時,他發現有許多人是因為覺得拍攝的過程太奇蹟,好奇幕後團隊會拍出什麼成品才進戲院,而且他常常被朋友詢問,有沒有機會在電影中當臨演體驗一下,「但是真的來,兩個小時就會想走,因為臨演很無聊,要等很久才能上場。」他因此發想「如果讓體驗更多元,比如開放(投資人)到道具、服裝製作體驗,或是到現場參與拍攝、參與開鏡、參與種植場景現場植物等等,我覺得這會滿好玩的。」至於不擔心拍攝現場被打擾?他表示屆時電影行程一次僅開放10到20人,「歡迎在拍片現場拍照打卡」。他表示《臺灣三部曲》計劃比《賽德克·巴萊》更大,「何不把大家拉進來一起看,也解決財務上的壓力,一面尋找投資尋找支持,也可培養未來的觀眾群。」魏德聖表示自己常常被攻擊和批評,也可藉此機會讓更多投資人來拍片現場看,「讓大家知道我兼顧所有電影拍攝的事情。」談到被攻擊批評,魏德聖說:「我入行30年,怎會做出不專業的事情?我們都有在做,不要把我們當做兒子來罵!」至於被說亂花錢,「錢都我借的,我怎麼會亂花?再三考慮才會花出去,借來的錢是要還的,對投資人是要負責的」,而被批評特效時代還用搭景則說:「好像我們都沒有做特效,其實我們有好幾千顆特效,跟演員有接觸的場景還是要搭景,其他使用特效是必然的。」本次合作籌資方案運用FinTech技術拆成小單元投資,降低投資門檻,同時投資人也可以選擇分期方式繳付。投資方案則分為「我是電影人-36萬方案」,及「部落屋文化體驗-24萬方案」兩種,返還物則有電影票、電影拍攝文物及週邊商品,特別吸引收藏家的注意;其中36萬方案更特別提供電影片場搭景、拍攝及後製參與等限量電影行程300組。24萬投資方案 返還物1. 火焚之軀電影交換票8張(含魏德聖導演親筆簽名)+紀念木管共8只2. 部落屋文化體驗:兩天一夜部落屋體驗套裝行程 x 2人次,含集合地後之交通、食宿3. 部落屋簽名磚x2磚4. 選擇三期以下投資付款方法,加送魏德聖導演親筆簽名《臺灣三部曲》電影物件(例如片中使用生活道具等)共1只36萬投資方案 返還物1. 火焚之軀電影交換票12張(含魏德聖導演親筆簽名)+紀念木管共12只2. 電影行程:電影搭建、拍攝或後製行程參觀或參與,含集合地後之交通、食宿(若行程需過夜)x4人次3. 電影行程特別紀念品x4人次4. 選擇三期以下投資付款方法,加送魏德聖導演親筆簽名《臺灣三部曲》電影物件(例如拍攝使用之兵器、服裝等等)共1只特別優惠項目:大彩蛋抽獎活動活動期間總投資金額每累計台幣壹仟萬元,抽出《臺灣三部曲首部曲-火焚之軀首映會現場VIP席位》一席。註:詳細方案內容請上 LnB 信用市集網站 www.lnb.com.tw
賺1年抵10年 長榮海運年終10個月
真的是「賺一年抵10年」了!全球貨櫃輪運價飆漲,打敗疫情的不景氣,海運業「薪」情也特別好,長榮海運今年挾賺200億元實力,年終獎金上看10個月,刷新10年記錄,等於每個月都快要領雙薪,最快本周四入帳。陽明內部推估,今年年終有6個月水準,但因過去幾年虧損,最終會發多少還在討論。農曆年前各家業者趕出貨,全球貨櫃輪持續缺櫃,近期重現新一波拉貨潮,運價更是超出2010年金融海嘯後的反彈大行情,長榮、陽明兩大航商每天被客戶追著跑,運價更是喊到無極限,戲劇化程度跌破法人眼鏡。以長榮海運為例,前3季稅後盈餘已經突破百億大關,第4季運價飆上高點,全年賺200億元不是問題。由於長榮集團年終獎金都是每年元旦前發,已傳出將發10個月年終,追平金融海嘯後的大反彈行情,創10年新高。同樣大翻身的還有陽明海運,11月每股稅後純益0.92元,不僅1個月賺贏一整季,甚至比過去10年獲利總和還多,嚇壞法人,加上陽明歐洲線比重高,12月獲利恐怕更為驚人。陽明內部推估,今年年終有6個月水準,但因過往幾年虧損,若「一賺錢就大撒幣」也說不過去,會先把今年賺的拿來補虧損,年終獎金維持1~2個月,後續運價若維持在高檔,明年再視情況增發,以達激勵員工之效。據瞭解,因陽明董事長鄭貞茂認為,應在此時徹底調整陽明體質,改善財務狀況,且「就算報(交通)部6個月也不會過」,年終獎金政策以穩為上,加上運價愈漲愈凶,且陽明年終是農曆年前才發,還有討論空間。航空業今年屬重災區,長榮航空可能維持1個月的「共體時艱」水準,但客貨運的貢獻度天差地遠,可能給貨運部門多一些。華航還不會這麼快決定,過往作法會跟企業工會先討論後再決定,並視全年獲利微調。
陽明獲利可望破百億!董座鄭貞茂:擴建船隊,趕購現成船
陽明海運新任董事長鄭貞茂在今年10月1日接下董事長職務時,貨櫃航運市場由美國線領漲的運費,發展成全航線運價上漲,陽明今年獲利有機會破百億,業績大翻轉,給了鄭貞茂很大的施展空間,鄭貞茂上任之初喊出的每年EPS至少1元實現機率大大提高,陽明也重新研究擴建新船,鄭貞茂並裁示有合適現成船也可以購進。鄭貞茂10月底在陽明法說會後的記者後,就表明不追求船隊在全球市場排名,未來將以財務穩健為首要,努力讓目前約5%的外資與法人持股比例倍增,並讓陽明成為指數成分股,在歲末發給員工的信中也強調:我們不盲目追求營運量、市占率或船隊的擴張,但務必集中資源整取利基市場表現最佳。鄭貞茂回顧2020年,貨櫃航運市場歷經了上半年的驚滔駭浪,與下半年的驚喜連連,當中供給需求的逆轉無從預估與想像,感謝全體員工在疫情下同舟共濟、全力以赴,方能挺過逆境,迎接下半年營收與獲利大幅成長的甜美果實。鄭貞茂也要大家居安思危,指出暢旺的市場需求與貨櫃航運前所未有的榮景固然令人欣喜,但無法稍有鬆懈,因為激烈競爭的產業環境、疫情發展的無法預期、全球供應鏈移轉的挑戰依然存在,未來仍有諸多困難需共同承擔,包含集團營運體質的調整、環保法規的日趨嚴謹、財務結構的改善等,但可以肯定,2020年是危機也是轉機,讓公司有重新跨步邁向未來的基礎,而他能在市場營運狀況好轉之際加入陽明海運,不僅是個人之榮幸,也是挑戰。造新船、現成船 兩路並進陽明在去年就曾研究建造配合巴拿馬運河拓寬,建造1.55萬箱(20呎櫃)巴拿馬極限型貨櫃船,但因公司財務狀況不佳,很難出手訂造,今年陽明估計獲利可以一次打消陽明累積的79億元虧損,公司除了重新研究造新船,鄭貞茂也指示有合適的現成船也可以進場買進。陽明因為官股身分,購買現成船決策程序太慢,很難出手搶購合適的現成船,僅在約20年前曾經購買中國航運4艘1,100箱小型貨櫃船,鄭貞茂裁示以合適現成船也可買進做為擴充運力或遞補租賃船。市場缺櫃 保留運力給出口商今年9月中大陸水運局出面干預美國線飆漲的運價,讓9月中的漲價方案因而凍結近月,之後有船公司帶頭調升運價,陽明在11月1日將美國線每大箱運價調升100美元,就是在鄭貞茂不放過賺錢機會的前提下,以不超過市場上最高運價的折衷方案進行調漲。另一方面陽明身為國輪公司,加上官股身分,在全球貨櫃船運市場出現大缺櫃情況下,即使大陸市場運價開始超越台灣,陽明還是將較多的運力留給台灣出口商。根據交通部航港局公布的數據,今年9~11月國籍船公司出口櫃量成長27%,外籍船公司下降約23%。鄭貞茂剛上台就碰上貨櫃航運史64年來最大榮景,他在首次記者會上就表明今年一定會辦尾牙,公司有關部門也在積極籌辦中,只是近日台灣爆發本土新冠肺炎案例,公司高階指出,目前還在觀察事件發展,會根據疫情指揮中心政策決定尾牙是否照常辦理,或是改其他替代方案,年終獎金部分公司固定發給一個月,明年4月則會根據去年業績,依照公司制定的計算公式發放績效獎金。陽明近期因股價大漲,之前發行的76億可轉換公司債,已有超過七成進行轉換,讓公司資本額提高到300億以上,不過為讓公司財務結構更健全,陽明仍在研究明年辦理增資的可行性。鄭貞茂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經濟碩士,自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基層做起,曾任職花旗銀行,也擔任過金管會副主委、金融研訓院院長與國發會副主委。他曾透露,行政院長蘇貞昌一開始告訴他「你可以當艾科卡」,雖然責任有點重,但這是個機會,也是很好的挑戰,會努力做好;美國汽車業傳奇人物艾科卡(Lee Iacocca)被譽為「將公司經營轉虧為盈的企業家」。
陽明海運總經理懸空9個月未定 現有望拍板交給他
陽明海運總經理人選自2月懸缺迄今,究竟會花落誰家?最近行政院可望拍板定案。市場傳出,陽明新任總經理以內升為原則,而現任副總當中,曾派駐大陸及香港,主管過亞洲線、美國線,具國際事務經驗的策略長杜書勤嫻熟航運業務,傳出是高層屬意的大黑馬。1965年(54歲)出生的杜書勤,交大運輸管理系、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博士班肄業,屬於中生世代。退伍後就進入陽明工作,在業務、企劃部門待過,管過亞洲線與美國線,曾任美洲定航部協理,也曾外派上海、寧波與香港,2018年自香港調回台灣擔任業務長,今年2月又升任策略長,在陽明長達28年。年初陽明船舶售後回租案爭議,除了財務長李詩周遭到處分,策略長白崑榮也因大陸投資案遭到處分,兩人分外調新加坡與地中海,原來白崑榮被視為是陽明未來的接班人選,因為這次懲處案而痛失升遷機會,杜書勤因緣際會成為一匹大黑馬。10月行政院屬意由財金背景的鄭貞茂出任陽明海運董事長,跌破外界眼鏡,但由於非航運界、也沒有交通管理背景,連綠營自家人都出現雜音,因此行政高層有意在近期內火速補實懸缺近9個月的總座人選,積極協助鄭貞茂交出經營成績單。此外,陽明轉投資子公司光明海運董事長葉陳輝今年5月退休,人事也遲未補實,若循內升模式,現任總經理郭志成可望順理成章升任董事長,總座遺缺外傳屬意由陽明海運資深協理吳宜達接任。而好好國際物流的董座蔡昌達、總座林楹棟,據了解,二人都有望續任。
疫情後第一顆綠燈亮 景氣谷底已過
在生產、出口及銷售持續擴增下,8月景氣亮出近半年首顆綠燈,反映國內經濟漸趨回穩,預期9月仍可望續亮綠燈,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更樂觀預估第四季經濟成長有機會超過3%。國發會28日公布最新景氣報告指出, 國發會依據股價、出口、工業生產等九項指標彙編而成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於8月升至26分,創下今年元月以來最高分,所對映的燈號由黃藍燈轉為綠燈,反映景氣趨穩,這也是今年3月疫情蔓延以來所亮的第一顆綠燈。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出席記者會表示:「從目前趨勢看來,這一波景氣谷底已過,研判第四季我國經濟成長率有機會超過3%,比主計總處所估的2.56%來得高。」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也表示,國內景氣從低點反轉的跡象愈來愈明顯,不過由於這是六個月以來所亮的第一顆綠燈,加以景氣同時指標回升力道仍不夠強,後續走勢仍待觀察。依據國發會公布的景氣領先指標,8月比前一個月回升1.72%,連續第五個回升,升幅逐月擴大,累計升幅已達5.86%,惟同時指標累計三個月升幅僅1.55%,國發會因此認為回升力道還不夠強。吳明蕙表示,目前不論是美國、歐元區,或中國大陸、日本的景氣領先指標皆呈回升,國際景氣已明顯改善,據此研判9月景氣仍可望續亮綠燈。綜合這些情勢,國內景氣是否已邁入復甦?她表示,由於同時指標回升力道不夠強,加以疫情反覆,美中科技衝突升溫,因此目前還在景氣回穩階段,還不能認定為景氣復甦。展望未來,在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推出,5G通訊等新興應用科技推展,加以台商回流擴產效益延續,政府推動公共建設,均有助於整體經濟穩定,未來的景氣可望審慎樂觀。
民間組台灣南向促進會 領頭新一波南向攻堅
隨著東協及南亞國家等新興市場興起,加上近年來新南向政策在政府的鼓吹下,實施5年來,我國與東協國家間之雙邊關係更已延伸至科技、觀光、教育、勞工、文化等多重領域,台灣第一個純民間發起的新南向團體「台灣南向促進會」正式成立,將以民間力量推動南向。有車庫一姊之稱的南向促進會理事長林音表示,早期南向以落地台商為主的生態,新一波加入南向的企業是全球運籌型企業,這類型不一定是大企業,也可能是新創公司、網路平台或中小企業,但是充分運用電商平台、社群工具、數位廣告、在地專業服務商或代運營服務,更彈性的運籌南向跨境業務,宣誓台灣新南向政策進入新一波攻堅。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表示,國發會「新南向」戰略主要強化台灣與東南亞及南亞紐澳等18個國家的關係,積極拓展超過20億人的新市場,借重民間業界的資源,在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區域鏈結等四大面向和政府作為互補。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認為:「南向難不難,很難!」並引用外商直接投資(FDI)資料指出,台灣對東協投資比例仍低,去年只有1.16%,以出口數字來比較,台灣對大陸的岐山路比重有40%,但對東協只有5.68%,由此看到相當大的空間。商研院看到趨勢近年已積極協助台灣品牌行銷東協與印度,媒合台灣品牌與國外買主,提供市場商情、專家網絡、數位行銷、精準媒合的一條龍出口輔導。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目前設有新南向服務中心,與各國從科技、經貿、文化等方面合作,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執行秘書蕭振榮則以啦啦隊來形容政府在推動青南向協調與整合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