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崇華
」 鄭崇華 台達電 電動車 鄭平 電源供應器重啟核四不切實際 行政院長卓榮泰打槍
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就「能源配比及電價政策」赴立法院專案報告,民眾黨立委張啟楷質詢重啟核四議題,提議比照美國重啟三哩島核電廠,與微軟簽約收購發電,讓台積電也認養核四;對此,卓榮泰直言重啟核四不切實際,並要張去問問看新北市民願不願意?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日前表示,全世界都知道核電是最經濟、最安全的能源,應盡快啟用核四,並呼籲主事者若當初做出了錯誤的決定,現在就算是「朝令夕改」亦可。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回應指出,政府現在沒有辦法突破法律規定,去做任何違法的使用。張啟楷質詢表示,核電也是綠電,行政院有沒有考慮重新啟用核四廠?經濟部長郭智輝則強調,核電不是綠電,「是潔淨能源」;卓榮泰也稱核電應是「低碳潔淨能源」,不是綠電。張啟楷再提到,曾發生核災的美國三哩島核電廠,擬與微軟簽訂20年契約,將核電廠的發電全部用於發展AI人工智慧所需的電力,他建議也可讓台積電認養核四;卓榮泰則直接否定此想法,強調把核四廠當成可以再重新發電的核電廠是不切實際的,除考量核四現況,對新北市民、新北市政府也是遙不可及的道路。藍委王鴻薇則指出,每次只要核電機組除役,發電成本就會上升,核三廠全面除役是不能回頭的路嗎?卓榮泰表示,核三廠若要延役,5年前就要啟動延役程序,王追問,只要政院修法改規定就好了,卓則反問王鴻薇,是要取消法律規定的5年延役程序?還是往後延5年再啟用核三機組?此外,媒體問郭智輝是否會考慮重啟核電?郭表示,之前卓揆說過不排除新科技,對相關研究發展高度關注,但目前仍有《核管法》,核電是否延役須依法律規定。
因水電不足外移? 經長郭智輝:支持護國神山就要支持台電
經濟部長郭智輝29日在立法院表示,若按計畫進行,到2030年台灣的電及綠電是充足的,支持綠電就是支持半導體在台灣做更大發展,並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共同把台積電抬出來,表示「台積電是我們的護國神山,如果大家支持護國神山,也請大家支持台電。」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谷立言日前表示,台灣無法提供足夠的綠電和水源,才是半導體業赴美投資的原因;台積電法說會感嘆台灣電費是全球經營最貴,再加上台灣節能模範生、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前一日表示,發展AI就是非要用核電不可,讓29日早上的立法院都圍繞這問題。第二屆李國鼎獎28日頒獎,獲獎人之一的鄭崇華在被媒體問到,針對AI快速發展恐導致供電短缺,鄭崇華舉新加坡政府為例,錯誤的政策應該馬上認錯修改,假如明明知道錯誤而不敢承認,是太不聰明的作法。台灣電力不足問題,鄭崇華表示,其實就是非要用核電不可,全世界各國家都知道核電是最經濟也最安全的電力,我們要趕快把核四拿來用,假如再拖下去的話,外商就不像過去那麼積極與台灣做生意,因為電力不足,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郭智輝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立法院「賴清德政府能源配比及電價政策」專案報告前受訪時表示,核電是否能延役、再啟,現在有法律規定,重申經濟部是執行單位,不過我們現在核能廠的員工、技術都有保留,會關注未來科技發展。
富豪新列傳/石化同業口中的「老妖怪」 千億身價卻戴夜市表開老爺車在北海岸海泳
台灣的隱形富豪、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身價有67億美元,但他在台北總部、位於松江路舊大廈的辦公室卻非常簡樸,隔間用的還是老舊的三夾板,一旁桌子上擺滿了正在看的書和雜誌,有講歷史的、有管理、還有家庭醫學,看到重點時,林書鴻還會拿螢光筆畫下來。1949年,林書鴻與廖銘昆、鄭信義三人合夥創業,林書鴻和廖銘昆是台北工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的前身)化工科、鄭信義就謮讀機械科,用3台腳踏車變賣所得資金,湊足500元成立長春人造樹脂廠,而長春這個名字,就是「長長久久、三人每日在一起」。儘管廖銘昆在1999年、鄭信義在2016年相繼過世,但至今三個家族沒分家、也沒有任何股權的問題,在台灣產業界是極其罕見的和諧企業。CTWANT記者約10多年前曾與這位鮮少在媒體前露面的隱形富豪一起吃飯,林書鴻親自開著一台老爺車接記者去餐廳,席間有記者問起他的手表看起來很舊了,他笑說這是在基隆夜市買的,當時花了200元、後來陸續修理又花了200元,所以價值400元。戴這樣破表去談生意時,不會被客戶看不起嗎?林書鴻笑著說「如果是從外觀去判斷人的,那我也不會想跟他做生意。」不過,他也補充一句「也是沒發生過這種事啦!」畢竟,長春石化在業界可是響噹噹的。儘管跟記者說話時幽默風趣,但在工作上可說是一絲不苟,「因為化工業就是很危險。」石化業的工安非常重要,除了消防災難演練,也要時常巡視。(圖/報系資料照)林書鴻說,每天睡覺前他想的不是賺錢,而是工安,所有主管都很怕下班後接到工作電話,「電話一響,可能壽命會嚇到少10天」所以他常去巡廠,看到不對就會罵人,廠區處處都有防爆設計與機制,連工廠種的樹也有明確規定。林書鴻於2012年獲選為工研院第一屆院士,在2016年獲得國家科技貢獻獎,2018年拿到台灣科技界最高獎項之一的「潘文淵獎」,還有許多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2023年勞動部「112年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獎」,也將「個人奉獻獎」頒給林書鴻。「工安管理必須從頭做起,因此董事長與總經理要帶頭做起;而且要做到24小時巡邏,才能更大機率防堵爆炸或工安危機發生,不然大火燒起來就來不及了。」林書鴻也在頒獎典禮上呼籲。第一屆工研院院士包括台積電張忠謀、聯發科蔡明介、台達電鄭崇華等,林書鴻是唯一傳產代表。(圖/報系資料照)受日式教育的他,平日生活嚴謹,每天4點起床,5點時一邊看NHK新聞、一邊做體操暖身,5點50分出門打羽球,每天運動1小時,不僅全年無休、且風雨無阻,8點30分到公司上班,晚上大約10點睡覺。林書鴻跟記者說,他不打高爾夫球,因為太花時間、假日就沒空陪老婆孩子了。石化同業曾偷偷說他是老妖怪,「誰會像他一樣都80、90歲了,還親自第一線去巡查工廠,在七、八層樓高的梯子間爬上爬下,速度還比年輕的員工快。」他說,有一次到北海岸玩,居然看到林書鴻在海裡游泳,速度快到讓他以為認錯人。長年游泳、爬山的林書鴻,嚴以律己,身體好得很,記者更是驚訝地發現這位健康老董吃東西不忌口,甚至喜歡吃甜食,那是他放鬆的好夥伴,不過他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很小心,「身體一有奇怪的地方,就要趕快去看醫生。」一如工安管理般嚴謹。
富豪新列傳/台股兔年跳股民笑呵呵 林百里乘AI躍居首富+金融大豐收富邦、國泰兄弟檔超車中租
美股在「科技七巨頭」領軍下,兔年強漲13%,台股更勝一籌,2月5日封關收在18096點,與虎年封關時14932點相比,漲幅達21%,每位股民平均賺進86萬元,搭上AI浪潮的台灣科技富豪更是笑開懷,依《富比士》封關日的即時排行,台灣前48名富豪中科技業者有14名,其中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暴增最快,身家從49億美元衝上112億美元,奪下首富寶座。原本的台灣首富「鞋王」華利實業總裁張聰淵,則因消費市場買氣尚未復原,華利股價從人民幣67元跌到53元,其身價從106億美元降到86億美元,屈居第二名。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儘管已交棒給劉揚偉,但身價仍穩定增加到71億美元,居《富比士》台灣富豪排名第三。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身價也由44億美元成長到56億美元,排名第五。其他的半導體大老闆身價表現也不容小覷,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身價從21億美元來到28億美元,漲幅達33%,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也由22億美元來到28億元。英業達(2356)創辦人葉國一則由11億美元來到17億美元,增幅僅次於林百里。老牌PCB(印刷電路板)大廠楠梓電(2316)、首家台資PCB廠滬士電創辦人吳禮淦,也因AI伺服器厚板需求增,營運回溫、股價走升,重新擠入台灣前50大富豪之列。至於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等人身價則沒有太大變化。金融服務業在兔年可說是化悲哀為喜樂,不但擺脫防疫險鉅額理賠之災,年末還因美國升息暫緩而受惠,營收獲利及股價大漲,老牌金融家族蔡家、辜家、吳家全在榜上,包括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國泰蔡宏圖、蔡政達、蔡鎮宇,與新光、台新的吳東進、吳東亮等三家七人兄弟檔。其中,富邦集團包括電信業台灣大(3045)、富邦媒(8454)去年營收獲利再創新高,富邦金控(2881)稅後純益661億元,年增高達41%,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二董蔡明興二人身價也水漲船高,分別達48億美元、47億美元,兔年增長7億美元、5億美元,兄弟倆財富逼近3000億元大關。國泰金控(2882)董事長蔡宏圖及胞兄蔡政達兩人身價皆為39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7億美元,合計約新台幣2445億元。而虎年股價身價「虎虎生風」的中租集團董事長辜仲立,因海外業務成長趨緩,兔年身價從45億美元縮水為38億美元,排名從7退到12,遭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及國泰蔡宏圖、蔡政達超車。相形之下,石化市況兔年並不好,不過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因著台積電、蘋果甚至特斯拉都需要他家的特用化學品,而逆勢成長,身價從55億美元增為67億美元,在富豪榜上蟬聯第四名。此外,長春另一名創辦人鄭信義的兒子鄭正和女兒鄭信愛,也在榜上分居第20名40名。有趣的是,這家老牌石化廠仍由96歲的林書鴻領軍,熱衷研究的他現正想著要如何將CO2純化。至於扮演經濟火車頭的房地產業,去年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限制預售屋換約交易、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等政策上路下,買氣受到壓抑,不過下半年有了新青安房貸助攻房市回溫,建商富豪們的資產幾乎沒有太大影響。遠雄集團創辦人趙藤雄資產小漲,以22億美元名列21名;聯邦企業集團創辦人林榮三遺孀林張素娥,擁有龐大土地資產和瓏山林建設,資產20億元、名列24名。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資產維持在30億美元,雖無增減,但今年排名卻被緊追在後的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超車,林陳海資產微幅增長4億美元,以31億美元排名13。建商富豪們唯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資產減少,從49億縮水到41億美元,下滑4個名次,但仍排名第9。餐飲內需市場去年在台灣強強滾,上榜的食品業者名次波動不大,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居第6名,頂新魏家四兄弟則在第29名到第32名,第43名為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第48名則是「燕麥王」佳格食品董事長曹德風。至於集團產業布局從水泥、石化、紡織,一路橫跨到通路、金融、電信的遠東新,因為各事業表現有升有降,掌門人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也維持在第23名。隨著AI熱潮持續爆發,企業ESG及減碳推動力道增強,加上國際政經環境不時飛出「黑天鵝」,企業營運挑戰加劇,送走兔年迎來龍年之際,但看這些富豪們如何掌舵企業,來年更「龍」光煥發。
台校拜神農3/公益興學成「三不管」 創校董事成孤鳥挺身護校產
「我真的很不想鬧到廣東省教育廳,兩岸合作興辦出這所台商子弟學校是很有意義的,包括我和許多老董小孩都是這裡畢業校友。」東莞台商子弟學校董事、創校企業代表之一的林志猛無奈地告訴CTWANT記者,「我都已退休好多年,竟還在煩惱要如何保護校產基金,竟成了董事會的孤鳥。」他也感嘆公益辦校竟成了兩岸教育主管機關三不管地帶,一旦學校董事會未盡職發揮監督功能,很容易遭人專權把持一手遮天。東莞台商子弟學校(以下簡稱東莞台校)於2000年9月成立,在上海及華東等三間台商子女學校中成軍最久,位於東莞市中堂鎮潢涌區上一村,占地約180畝(約12公頃),為一所從幼稚園到高中十五年一貫的住宿型學校,設有60間宿舍,教學完全與台灣的教育接軌,學歷受到兩岸認可。目前東莞台校招收約2600多名台灣籍學子,今年收到的學雜費約5億元,據了解該校之前帳上餘款高達約4億元,教育部並已同意該校自112學年度起調整學雜費,幅度以不超過5%為原則,並請學校增加清寒助學金補助經費。東莞台校游泳館到底是否有啟用文件,受到創校董事林志猛的質疑。(圖/林志猛提供)這間由台商合力募款創辦的東莞台校,開辦基金人民幣1億1800多萬元,約當新台幣近五億元,教育部補助4400萬元,當地潢涌村委會也提供購校土地款近億元等,在兩岸各設一董事會,一在台灣教育部備案(董事19人),一個在大陸立案(董事11人);另成立「財團法人東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會」(董事9人),專為募款及開具收據管理基金而設。三個董事會的董事共39人及3名監察人,23年以來的董事長,皆為葉宏燈一人。今年73歲的葉宏燈,曾任致伸科技資深副總,致伸在東莞設立的東聚電業董事長,做過「東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第一屆副會長、第二、三屆會長,東莞台校是在他擔任會長時所創辦,因而順勢出任學校董事長。該校三個董事會將在12月22日於台北維多麗亞酒店各自召開董事會,成員包括台商、退休教育部官員、退休校長、現任大學教授等;林志猛是東莞台校立案於大陸的董事會成員,前教育部常務次長吳鐵雄、陳德華,曾任建國中學校長吳武雄則分為台灣、大陸董事會的副董事長。依據東莞台校官網揭露,該校榮譽董事長包括致伸梁立省、台達電鄭崇華、仁寶許勝雄、光寶宋恭源、富華集團張漢文等電子、傳產界大咖,還有教育界的前教育部部長楊朝祥、吳清基、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李建興,也是該校榮譽董事長。據了解,楊朝祥是目前唯一還被邀請列席董事會致詞的榮董。東莞台校現有2600名學生,是一所從幼稚園到高中十五年一貫的住宿型學校。(圖/翻攝自東莞台商子弟學校臉書)對於葉宏燈為何可從2000年創校以來一直擔任董事長?「唉,學校章程未載明『董事長、董事』有任期限制」「葉董是創辦人享有『永久董事,無須選舉』權利,給予的禮遇竟成了日後的破口。」一名台協會員跟CTWANT記者分析說。「隨著創校台商退休、離世,或『被榮升為榮譽董事長』喪失董事表決與發言權,董事會監督、財務內控逐漸失靈,很怕別的私校發生的掏空校產、浮濫申報差旅、圖利特定人、借款作無關校務用途等憾事,發生在台校呀!」林志猛說。
新聞點唱機 來賓點播:《珊瑚海》
台灣首座結合海洋保護區的珊瑚保種基地-「潮境珊瑚保種中心」,在海洋科技博物館與台達電子攜手合作之下,9月23日開幕啟用。保種中心除了海洋科技博物館的珊瑚復育專業之外,燈是台達的、室溫及色溫的控制器是台達的,就連電力也是台達提供的再生綠電;預計三年復育超過一萬株珊瑚。高齡87歲的台達創辦人鄭崇華當天也到場,仔細聽,慢慢看,用行動表達支持。來賓點播,📢周杰倫、梁心頤演唱,《珊瑚海》📢轉身離開 分手說不出來蔚藍的珊瑚海 錯過瞬間蒼白
電源教父鄭崇華1/流亡學生打造世界品牌感謝「這2人」 他70歲時帶氧氣瓶爬玉山觀星
「台灣科技業有不少教父級人物,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比較霸氣,鄭崇華是電源教父,他個性很內斂,都說是別人幫忙他才成功。」群光電能總經理曾國華向CTWANT記者如此推崇這一位同業老前輩。今年86歲的鄭崇華,退休10年來仍忙著四處演講,還將心得集結成《利他的力量》與《鄭崇華演講集》新書,12月6日發表會上,除了一票跟著他創業的老員工都到場支持,不少後輩出席,科技同業也親自參加,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中磊榮譽董座王伯元、數發部署長呂正華及多位財政部、交通部官員等。面對新書發表會高朋滿座,「我真的好感動,有這麼多人愛護我。」鄭崇華激動地連連感謝。台達電(2308)以電源產品做到世界第一品牌,市值6大的上市公司,「做POWER(電源)一定會想到Delta(台達),就像談半導體必提到台積電」,這位電源教父將榮耀歸給員工及台灣,尤其是「因為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財政部長李國鼎的遠見,為台灣經濟打好基礎,讓台達電子從一個小工廠成長到這樣的規模。」鄭崇華的感謝不只掛嘴上,還化成行動,他在成大、中央大學等多所院校捐贈研究大樓,還以孫運璿、李國鼎命名,更自費捐贈清大、成大成立孫運璿、李國鼎科技講座課程,台達基金會亦贊助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其中「傑出公務人員獎」被公務人員視為最高榮譽。鄭崇華創辦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推廣能源與氣候教育、保護海底生物鏈的關鍵「珊瑚」,並將過程拍成影片用8K投影技術在日月潭邊放映,跟社會分享。(圖/取自台達電臉書)數位產業署長呂正華是孫運璿基金會的傑出公務人員獎得獎人之一,告訴CTWANT記者,他獲獎時擔任工業局副局長:「得這個獎是心態(Mindset)改變,鄭創辦人很鼓勵公務人員進修,台達電自己也不斷創新,從製造時就常得獎,現在做品牌,成為電源第一品牌。」詢問鄭崇華對自己如今有電源教父地位有什麼看法,他只是微笑地說:「謝謝,謝謝!」再問到他的長子、台達電子執行長鄭平,至今Delta成為電源界第一品牌的想法,他冷靜地說:「我們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這對理工男父子句點王的個性如出一轍,總是想的多、做的多,說的少。行事低調的鄭崇華也關心台灣的陸海空。2005年他鉅額捐獻中央大學光電大樓,當時70歲的他還帶著氧氣瓶,跟著央大師生爬玉山,用鹿林天文台的觀測望遠鏡觀星,2008年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觀測到一顆新的小行星,編號168126,便用鄭崇華的名字「Chengbruce」命名,鄭崇華(右)2017年捐贈中央大學「鹿林兩米望遠鏡」。(圖/報系資料照) 在鄭崇華推動下,台達電早在2012年就展開減碳,而鄭崇華創辦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除了推廣能源與氣候教育,近年也加入保護海底生物鏈的關鍵「珊瑚」,而這只是因為員工2020年在後壁湖潛水,拍下一張大規模珊瑚白化照片。針對過熱產生珊瑚白化危機,正同步與珊瑚復育的專家合作,把LED與自動化技術及設備用於培育耐熱珊瑚,基金會另也與海生館合作訓練企業志工,協助台灣東北角復育珊瑚。台達電企業志工都是經國際珊瑚礁監測網絡CoralNet認證的合格成員,目前有20位,占全台總合格人數的8成,並已經成功復育千株珊瑚,接下來的目標是3年1萬株。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表示,基金會將島嶼電網韌性、珊瑚復育成果和海洋調適策略,看得一樣重要。台達電從世界品牌電源到基隆海域珊瑚復育,都本著鄭崇華的初心「被社會需要的企業」。
電源教父鄭崇華2/「從沒想過當老闆」 他營收破3千億的創業心法:順世界需求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1971年以30萬元創業,如今公司資本額成長到259.8億元,全球事業年營收破3千億,員工從15人擴充到8萬人,決策範圍從一張辦公桌,拓展到世界5大洲,這位被業界譽為「電源教父」的鄭崇華創業前根本沒想過自己當老闆。鄭崇華在12月6日自己的新書發表會上,分享他沒有特別準備創業,但成功從來不是偶然,他傳授第一個創業心法:「順世界需求,找到能表現的地方,(公司)就可以變得有名」。成大畢業的鄭崇華,原是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主管,1971年出來創業,原因之一就是不認同美商的裁員文化,他觀察到,在華人社會裡,裁員不只讓一個家庭會失去經濟來源,還會讓華人父母自責,因為「爸媽覺得是自己教不好小孩才被公司開除,他們會好難過」。在客戶力勸下,鄭崇華放棄高薪外商主管職,出來當老闆。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12月6日新書發表會當天,多位老員工現身慶祝。(圖/翻攝自台達電臉書)總是為別人著想的鄭崇華,當老闆後更拼命,老婆謝逸英常叫他不要加太多班,理由是要幫員工著想:「員工跟著加班,會影響到他們生活。」而他經營事業後,念茲在茲的就是「永續經營」,「永續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人的生活都靠這產業上的工作。」鄭崇華強調。而鄭崇華經營台達電的永續心法,就是「順應趨勢、勇敢創新」。台達電一路從電視、筆電、儲能設備、綠建築,到現在進軍電動車,更協助客戶判斷取得正確的資訊和產品,並引領世界潮流。「一個產品做成功之後,不能只靠那個產品,還繼續要有新的。世界科技每天都在改變,也不能只做擅長的東西,要結合新的趨勢。」參加過無數展覽的鄭崇華感慨地說,「每次去都會發現有些人不見了,甚至那是很大的公司也會不見,雖然也有很多年輕的公司成長起來。」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告訴CTWANT記者說:「創辦人對我們的期待是創新,即使那新事業不會馬上對獲利有所貢獻,還是要創新,那之後反而成為重要成長動能。」台達美洲區Automotive業務副總裁Charles Zhu和GM集團資深工程經理Jim Khoury示範使用400kW極速快充器,為GMC HUMMER EV充電。(圖/翻攝自台達臉書)提起未來十年大趨勢是電動車,鄭崇華整個人都亮了,因針對電動車的里程焦慮痛點,台達已經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最近台達在底特律展出能源基礎設施-400千瓦電動車快速充電站,不用10分鐘就替電動車充飽,這種極高速充電設備,是搭載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為基礎的固態變壓器,高達500安培電流,是高質流電源架構,用再生能源儲能系統連接起來,還能一次充更多電動車。」鄭崇華早在2012年、時年76歲就退休,讓有華爾街資歷、2004年就任台達CEO的專業經理人海英俊任董座主導營運。前台積電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打理品牌,長子鄭平任執行長、次子鄭安為基礎設施事業範疇執行副總裁,如今51歲的台達電益發強大。現在鄭崇華最大的興趣是看書,台達電台北總部還有一間他的辦公室,他一週會進去兩三次,吃完午飯後一個人在公司散步,員工也樂見這個國寶級科技人物守護其中,他對公司心心念念的是永續經營、並要不斷創造新產品。
電源教父鄭崇華3/他一生心願「和平」嵌入長子名字裡 面對供應鏈重組3年前就做好準備
詢問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他的2023年新年新希望,得到的是「和平」兩個字, 在美中貿易戰不止、烏俄大戰拖尾的現在特別應景,其實這是他長久以來的期待,就放在長子、現任台達電執行長鄭平的名字裡。鄭崇華的成長歷經烽火歲月,13歲的時候,媽媽把他跟小舅舅送上到福州的船,啟程後鄭媽媽抹著眼淚在岸上跑著送他們,沒想到能見面是35年後了,期間小鄭崇華吃不飽、穿不暖,想家只能到操場上看星星,這段回憶帶給他的不是苦澀,反而笑說:「我差點要去學天文。」到現在除了爆發烏俄戰事,看不見的戰爭也影響營運,如美中衝突領域擴及半導體先進產能,以及中國大陸「國進民退」的政治氛圍,還有舉棋不定的封控政策,加速現在供應鏈從中國出逃現象,鄭平指出,「這現象從2019年就開始」,言下之意是面對這個供應鏈重組的進程,不必過度擔心,台達電也逐步調降中國製造的比重。台達電2021年舉辦50週年記者會,同年啟動正式啟動珊瑚復育計畫,圖左至右為創辦人鄭崇華、董事長海英俊、執行長鄭平、品牌長郭珊珊。 (圖/黃耀徵攝)中國的定位似在改變,從世界工廠轉為市場,鄭平解讀:「工廠都是要靠近市場的」,這句話點出看待中國的方式與以往不同,整體供應鏈的布局邏輯也必須翻新,而針對各潛力市場,台達電已經在美國、荷蘭、印度、泰國、越南、緬甸、日本、韓國、新加坡加速布局。談到明年展望,鄭平希望「可以穩定一點」,全球地緣政治和原物料等情況近來稍見平息,但短期若面臨變化,「也已經做好所有準備」,明年整體營運持續成長,電動車則是其中一大動能,是否助攻台達電2030年度營收突破兆元大關,「這是目標」,他語氣堅定。台達電為美國內華達州新月沙丘聚光型太陽能發電廠。(圖/報系資料照)
打造台達電成為電源領導品牌 鄭崇華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被推崇為台灣第一位企業環保長及台灣科技教父,持續關注環保節能與地球環境的永續議題,並強調「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放眼未來」,帶領台達成為全球提供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6日舉辦《利他的力量》與《鄭崇華演講集》新書發表會。繼2010年第一本個人自傳《實在的力量》出版,引起廣大迴響後,鄭崇華睽違12年再推出《利他的力量》與《鄭崇華演講集》,分享台達於近年轉型成長的進程,包括發展實際的節能解決方案,同時透過人才培育、能源教育、綠建築、線上教育課程,積極實踐社會參與。台達也連15度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喚起大眾關心氣候變遷,期盼可以為減緩全球暖化盡一份力。鄭崇華不改初心地表示:「從我創業以來,一直認為企業對周遭的環境必須要負起責任,為社會提供一些最好的科技跟解決方案,所以台達長年一直鼓勵同仁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讓客戶使用這些東西可以更節省能源,對環境有正面效益的產品。」鄭崇華說,這些年台達不斷研發新技術,包含電動車充電、儲能系統,持續打造綠建築推廣節能,希望貢獻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周邊資源,替未來世代提供沃土和養分,打造更好的社會跟環境給下一代。《利他的力量》是鄭崇華人生點滴萃取而成的經營哲學,全書以初心、務實、精進、利他貫穿,揭示台達從供應電視機零組件的小工廠躍昇成為全球電源管理龍頭的能量來源,並可一探近年台達擴張事業版圖的關鍵事件,包含機電事業群成軍邁步自動化與智能製造、迎向電動車時代、探索樓宇自動化新商機、掌握綠能商機等,成功由零組件供應商轉型為系統整合方案的提供者。同時以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關注環境與教育,設獎學金、辦講座、捐建綠建築、成立台達磨課師(DeltaMOOCx),多方培育人才創造善循環,實踐永續致力成為世界級公民,為社會帶來利他的力量。《鄭崇華演講集》則集結過去30年來鄭崇華對外演講集錦,收錄自1993年迄今的重要演講稿,內容涵蓋鄭創辦人的成長與求學歷程,因堅持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使台達成為「被社會所需的企業」。
BBC《地球脈動II》影像音樂會登場 鄭崇華:氣候變遷生物也受害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與聯合數位文創共同主辦之《地球脈動II》影像音樂會,周六(10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演出,希望藉由《地球脈動II》音樂會的視聽饗宴,喚起社會大眾對生物多樣性銳減的關注。台達集團創辦人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指出,人類與許多生命物種共享自然環境,但氣候變遷帶來的諸多衝擊,正威脅地球上所有物種的生存,光是2022年上半年,世界各地便接連遭逢森林野火、極端熱浪、豪雨致災及乾旱等環境災難,不只讓人類受苦,許多生物的族群都遭受極大衝擊。延續台達50周年舉辦《藍色星球II》影像音樂會,廣受好評迴響,今年音樂會播映《地球脈動II》也是英國廣播公司BBC最受歡迎的經典紀錄片之一,不但是BBC首部超高畫質(UHD)影集,更運用了無人機、空中與遠端攝影等多項前瞻技術,帶領觀眾穿越島嶼、高山、雨林、沙漠、草原及城市等多重地景,累計穿越40個國家,捕捉到許多以前從未被拍攝過的野生動物,如花費四個月才在喜瑪拉雅山拍到雪豹母女、或在非洲草原上記錄下將獅群踢散的長頸鹿群,奠定生態紀錄片拍攝的全新里程碑。透過台達超高畫質、亮度高達37,000流明的8K DLP雷射投影機,搭配800吋超大銀幕播映,並結合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及合唱團,現場演繹由國際知名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及其團隊譜寫的動人樂曲,提供視覺及聽覺上的雙重震撼,讓觀眾感受到如臨實境的生態美景與壯闊自然影像。民眾也目賭許多難得一見的物種奇景與壯闊畫面,包括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山脈的雪豹、巴拿馬群島上會游泳的樹懶。製作人麥可・岡頓表示:「《地球脈動》是以近乎「上帝般」的視角讓我們俯視地球。」拍攝手法採用特殊穩定技術,使攝影機脫離三角架,直接跟隨動物足跡,與牠們一起旅行,感覺狐猴就像是跳過觀眾肩膀,從動物角度帶領觀眾重新認識在地球上和我們共同生活的豐富生命樣態。延續台達50周年以「節用.厚生」倡議回應氣候挑戰,今年迎向51年更揭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策略新篇章,將「生物多樣性」列入台達永續策略,呼應聯合國將在年底於加拿大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會中預計發表未來十年的保育目標及搶救計畫,台達以實際行動及企業核心能力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台達除了舉辦音樂會推動生態教育,亦採取具體行動實踐生物多樣性。自50周年啟動珊瑚復育計畫,攜手海科館與民間保育團隊投入東北角珊瑚復育,號召台達員工擔任海洋志工,協助復育基地的例行維護及水下作業;經過一年努力,已完成第一階段育苗並於今年8月將部份珊瑚種苗移植至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台達基金會也與專家合作,嘗試運用台達LED與自動化技術及設備,協助耐熱珊瑚種苗的培育與挑選;另與海生館合作訓練企業志工,成為由美國加洲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發展的國際珊瑚監測網絡CoralNet合格成員。此外,台達也暨去年透過採取相關節能措施並使用再生能源憑證,連兩年以打造成「零碳音樂會」為目標,持續力減舉辦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也盡到減緩氣候變遷的責任。
亞太碳排量占全球52%扮全球淨零碳排關鍵位置 PwC:企業4面向綠色轉型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發布《亞太淨零碳排報告》 (Code Red - Asia Pacific’s Time To Go Green),報告中指出,2020年亞太地區占全球二氧化碳能源排放量的52%,亞太地區必要加大脫碳的力道,以控制全球暖化目標升溫在1.5°C以內,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在淨零轉型的過程中是掌握綠色成長的黃金機會。由於亞太地區各區域的發展階段不同,社會經濟條件也有所差異,因此,各區域對能源的需求也必然有所不同,PwC分析認為, 只要石油燃料占亞太地區能源結構的絕大部分,脫碳的速度就會太慢,PwC亞太及中國區主席趙柏基認為,亞太地區在這波淨零碳排潮流中可以扮演關鍵的角色,尤其是亞太地區將明顯感受到全球暖化對其社會和經濟成長基本面帶來的影響。趙柏基進一步說明,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清楚宣誓,淨零競賽將從由上而下以及國家目標開始進行,也就是說,政府在能源系統、工業、經濟和社會的淨零轉型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也不是單靠政府就可以獨自完成,政府和企業必須相互合作。在認同淨零碳排的轉型需求,企業如何加速脫碳,報告中也提出,企業領導人需由上而下以行動帶領,將淨零碳排放進經營策略之中。考量營運模式、供應鏈、創新和人才這四個面向,全面綠色轉型。淨零轉型過程需要龐大的財務支持,需要所有利害關係人永續夥伴關係、公私部門的投資等資金來源。此外,建議企業需建立碳治理和ESG報告模式,向市場、供應鏈、員工和政府出明確訊息,做到企業的淨零轉型是透明且可被確信的。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指出,面對氣候議題,台灣企業必須建立淨零轉型的策略,而領導者扮演關鍵的角色,必須將淨零排放整合在企業的文化、營運流程、供應鏈、科技、人才、報告及治理等面向。這份《亞太淨零碳排報告》以台達電子為案例,說明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在1971年創辦台達電子時,就把減碳作為企業的DNA,將營運流程與永續目標結合,這需要不斷與員工、客戶、供應鏈、投資人、媒體和社會進行溝通。
台達電50週年8K超高畫質800吋巨型螢幕慶生 BBC曠世大作《藍色星球2》亞洲首播
時隔16年才誕生,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世界海洋影集《藍色星球》第二部《藍色星球2》承襲喚醒人類對地球環境重視的醒思為精神,今年在台達電子(2308)50週年慶下,以影像音樂會的慶祝方式呈現在國人面前,透過8K畫質的投影技術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800吋螢幕播出,搭配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共譜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體驗響宴。今年滿50週年的台達電,以「台達50影像音樂會」方式慶祝,找來有史詩級生態紀錄片美名的《藍色星球2》精彩選集,與80人編制的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現場演出知名配樂大師Hans Zimmer專門為本片譜寫的樂曲,也是本片在亞洲首次演出。這場影像音樂會由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伉儷、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伉儷、共同出席參加,並由生態學者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全現場解說串場。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出席「台達50影像音樂會」慶祝活動時透露,節能減碳趨勢帶動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台達電正在興建的中壢5廠,甚至6廠就是為電動車市場準備。(攝影/李宗明)《藍色星球2》透過台達電自家8K DLP雷射投影機播放,投放舞台上800吋超大巨型螢幕,解晰度高達 33,177,600像素的8K超高畫質與37,000流明高亮度,可以說放大了人類眼睛最對視覺最細緻的體驗。鄭崇華表示,台達電希望傳遞「節用厚生」的理念,節用即是對能源的珍惜;厚生是厚待萬物與環境。台達電今年稍早已經宣布全球各廠區將在10年內達成碳中和目標、5年內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特別一提,這場音樂會相關的設備、空調、交通、用電、工作人員與觀眾之交通產生的碳排放、彩排、燈光等,台達電全部全部進行碳揭露,並購買再生能源憑證來抵消碳排,以實現加入RE100的承諾。《藍色星球2》歷經4年拍攝,於2017年拍攝完成播出,拍攝團隊出訪125次、拜訪過39個國家、超過1500天水下作業、水下拍攝時間長達6,000多個小時;本場影像音樂會內容共分16小段,透過多種海洋生物的生態變化,訴說著這顆藍色星球海洋生態的美妙,它同時也因為人類正在改變的故事。
新懶人投資術4/電動車類股當道 相關ETF已成兆元產業受益人逾167萬人
挾著「電動車」以及「自駕」概念的電動車類股,已非傳統「汽車」類股,而是涵蓋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電腦及周邊與通訊等類股。對於資金有限的一般投資人而言,為了投資電動車概念股,要從1,600百多家上市櫃公司中自行選股,實在大不易,因此投資ETF成了替代選項,包括追蹤相關指數「被動型」的ETF,或策略選股「主動型」的ETF;尤其伍德旗下11檔方舟系列ETF基金繳出漂亮成績單後,帶起新一波ETF投資瘋。有女股神之稱的伍德,二○二○年以方舟投資名義大舉買進特斯拉股票,讓特斯拉股價衝破八百八十三美元,掀起全球電動車熱潮。(圖/本刊繪圖組)目前熱銷的台灣ETF,多以電動車、半導體與5G等高科技股為主,除了最著名的元大台灣50(0050),還有富邦科技(0052)、元大電子(0053)、國泰台灣5G+(00881)、元大高股息(0056)及富邦台50(006208)等。儘管疫情未歇,台股近來仍在半導體、5G與電動車等科技題材帶動下,一路上攻18,000高點。(圖/報系資料庫)翻開這些基金持股比例,以半導體、電子、電腦與通訊等成分為主,例如0050的半導體持股比重超過60%,0052的半導體持股比重更超過75%。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目前上市交易的119檔ETF中,台灣相關ETF投資受益人高達167萬人,總規模上看1.79兆元,已成「兆元產業」。買1檔ETF可避開投資個股的風險,又可取得超過半數共同基金績效的投資報酬,堪稱「懶人經濟學」。特斯拉獨家齒輪變速箱的供應商和大工業,藉由智慧化產線,大幅降低對人工的依賴。(圖/元大提供)原本只買股票的張先生,去年看到0050很紅,也開始投入ETF,「買個股要花很多時間注意,又容易受消息影響,我買『統一FANG+(00757)』,可以直接投資美股及高科技股,相當方便,目前收益都有10%以上,中長期來看相當不錯。」台達電當年在創辦人鄭崇華的帶領下,投入研發電動車電源供應器等,奠定今日在電動車產業的關鍵地位。(圖/報系資料庫)一位投資ETF人氣王00881的股民開心地說:「00881涵蓋台灣的5G及電動車概念股,囊括未來科技大商機,所以表現很好,不僅擊敗大盤,更是台股科技主題ETF第1名。」
隱形護國神山台達電 挑戰電動車供應鏈龍頭
無論是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的充電樁,還是去年稱霸歐盟的福斯ID.3的動力總成,都來自成軍50年的台達電。台達電如今能夠站穩電動車電源供應器等不可或缺的地位,要從85歲創辦人鄭崇華早年當飛機維修黑手說起,即使他9年前已經交棒,仍然退而不休關注新技術,「電動車的鋰電池還是不理想,燃料電池最為環保可行!」
隱形護國神山1/50週年台達電大秀電動車肌肉 全球10大車廠及特斯拉都是客戶
引領風騷的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2020年銷售量在歐盟吃鱉,被傳統車廠福斯的「ID.3」一舉超車,然而,無論特斯拉所需的充電樁,或福斯每台ID.3的動力總成(powertrain),都來自台達電子(台達電)。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台達電歐洲總部大門外,設有一排電動車充電樁,展示自家科技。(圖/翻攝自台達電官網)成軍50周年的台達電,現今能拿下電動車電源供應器等不可或缺的地位,要從85歲創辦人鄭崇華早年當飛機維修黑手說起。他接受本刊專訪時說:「兩個5年在外商工作的學習,奠定日後技術本位、重視員工及環境保護的基礎。」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台達電總部大樓,早在1997年興建時,就考慮環保與節能,建築物內外都有環保節能設計,屋頂也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圖/黃耀徵攝)即使9年前已交棒給董事長海英俊及長子鄭平,鄭崇華仍然退而不休,敏銳地關注新技術,「電動車的鋰電池還是不理想,燃料電池最為環保可行!」福斯汽車去年開賣ID.3電動車,在歐洲大獲好評,被認為是與特斯拉Model 3一較高下的車種。(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攤開成績單,台達電2020年營收達2,82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站上9.81元,品牌價值3.31億美元(約新台幣92.68億元),皆創下歷史新高,股價更是從去年3月底的120.5元,暴衝至今年1月8日的歷史高點325元(3月29日收盤價288元),市值打入台灣前6大。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認為,從電動車、5G行動網路、資料中心到工業自動化,全都跟台達電有關,可見台達電的重要性。(圖/黃耀徵攝)更不可忽視的是,在全球創新科技及汽車大廠全力搶灘的電動車產業中,台達電已站上關鍵位置。「台達電在能源、工業自動化及電子零組件事業的技術與品質,獲得美國特斯拉等全球10大車廠的肯定,這跟(創辦人)鄭崇華多年來的經營理念脫不了關係。」一位台達電老員工說。特斯拉電動車2020年交出全球銷售約50萬輛的成績,市場認為充電樁的普及與否,是電動車銷售表現的關鍵。(圖/報系資料庫)台達電今年邁入50周年,同時站上創立以來的高峰。「台達電和台積電只差一個字,但都是台灣『護國神山』,因為台積電的晶片與台達電的電源供應器,對電腦而言都不可或缺。」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一月間給予台達電極高的評價。
隱形護國神山2/技術底子起家 台達電花10年把電源供應路打入電動車產業鏈
3月17日,台達電舉辦50周年慶記者會前,85歲的鄭崇華精神奕奕地接受本刊專訪。退休之後忙什麼?「還是會到公司,不到公司好像過不了日子。」他開心地說。技術底子出身的鄭崇華,現在最掛心的就是能源技術發展,「目前電動車的鋰電池,不論生產過程或是汰役後的處理,都不是最理想的;反觀使用氫氣、氧氣的燃料電池(Fuel Cell),發電過程只會釋放水蒸氣,是最為環保可行的方式。」2008年鄭崇華一聲令下,台達電投入電動車研發,奠定了今日在電動車市場的關鍵地位。(圖/黃耀徵攝)鄭崇華在9年前交棒,但早在他領軍時,台達電就遙遙領先地跨足電動車;事實上,目前在電動車充電領域,台達電已是一軍,只差沒跳下海做電池。不過,鄭崇華對新技術依然有夢,台達電總部的實驗室,被交付不少創新研發任務。特斯拉電動車2020年交出全球銷售約50萬輛的成績,市場認為充電樁的普及與否,是電動車銷售表現的關鍵。(圖/報系資料庫)「(台達電的)電源供應器打入電動車超過十年。」鄭崇華長子、台達電執行長鄭平透露:「我們是10年磨一劍,光是搶單就花了2至3年時間;2010年拿下特斯拉充電樁訂單,迄今全球充電樁出貨量已超過80萬具,未來3至5年內,全球市占率將站上30%。」台達電為美國客戶在內華達州設置全球規模最大的熔鹽儲能式聚光太陽能發電廠,可年產5億度電力,供當地7.5萬戶居民使用。台達電電動車充電方案事業部處長徐瑞源表示,全球充電樁市場今年約四百多億美元,2025年上看1,500億美元,到2040年電動車占整體汽車市場6成時,充電樁市場將衝上5,000億美元。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台達電歐洲總部大門外,設有一排電動車充電樁,展示自家科技。(圖/翻攝自台達電官網)
隱形護國神山3/掌握充電、馬達、零組件3關鍵技術 台達電坐穩電動車Tier 1供應商位置
2008年特斯拉推出第一款純電動車,鄭崇華立馬嗅出商機,下令成立數個研發團隊,儘管次年營收負成長,仍堅持砸錢研發;如今醜小鴨變天鵝,當年營收及股價一點也「不性感」的台達電,已從能源、工業自動化及零組件的事業3本柱,翻身為充電、馬達驅動器及汽車零組件的國際車廠第一階供應商。特斯拉電動車2020年交出全球銷售約50萬輛的成績,市場認為充電樁的普及與否,是電動車銷售表現的關鍵。(圖/報系資料庫)其實,台達電原本被特斯拉視為勁敵。「特斯拉本來就是電力服務公司,做電動車是為了後續的電力服務商機,與台達電在重疊的技術領域是對手。」台達電一名老員工透露,特斯拉後來向台達電下訂單,意味「買單」台達電的技術。除了充電樁,在電動車的布局上,台達電依序切入3大領域,一是馬達相關,包括動力馬達、動力馬達逆變器和整合型馬達驅動器;二是電力相關,包括電源模組、電池連接配電盒、直流電添模組與車載充電器;三是零組件,涵蓋電感元件、區域網路通訊電感元件、感應電阻、直流風扇及鼓風機。2008年鄭崇華一聲令下,台達電投入電動車研發,奠定了今日在電動車市場的關鍵地位。(圖/黃耀徵攝)「台達電在電動車充電市場布局已久,從Tier 2(第2階)供應商開始,做到Tier 1(第1階),這一路要打入結構關係穩固的汽車產業並不容易,一旦進入Tier 1,格局及能見度就不一樣。」一家電動車零組件及軟體開發商表示。台達電的電動車布局,包括馬達、電力及關鍵零組件3大範疇,主要客戶包括特斯拉等全球十大車廠。(圖/翻攝自台達電官網)這間台灣最老牌的電源器大廠,之所以搭上電動車潮,完美布局下一個10年獲利成長動能,全奠基於鄭崇華昔日打下的深厚基礎。在電動車的動力總成領域深耕多年的台達電,2020年開始進入收割期。(圖/台達電提供)綠色企業 身體力行以綠色企業自我期許的台達電,主管及員工的交通工具也實踐節能。本刊調查,董事長海英俊選擇的是賓士EQC電動車(圖中同款),創辦人鄭崇華及跟執行長鄭平都以LEXUS油電混合車為座車,至於大多數主管也都使用油電混合車。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落實節能,以賓士EQC電動車(圖)為代步工具。(圖/翻攝自Mercedes-Benz臉書)
隱形護國神山4/10年外商經驗讓鄭崇華學了技術、掙了錢、娶了嬌妻還創業
1936年出生的鄭崇華,兒時逢戰亂,13歲隨舅舅從福建逃到台灣,當起流亡窮學生,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服完兵役後,考進位於台南的「亞洲航空」,簽約5年。有了收入,他才敢迎娶太太謝逸英。1971年鄭崇華退伍後,第一個工作是在亞洲航空擔任技師。圖為亞洲航空為俄羅斯航空SAT的飛機進行檢修。(圖/報系資料庫)「當時年輕,晚上不睡也不覺得累,學習新東西主動積極,學會了飛航儀器及電子控制系統等新科技。因為是飛機,深怕自己疏忽讓飛機出意外,深切體會到產品可靠度與品質的重要性。」鄭崇華回憶。鄭崇華與鄭平父子倆,在台達電50周年慶記者會上互動密切。(圖/黃耀徵攝)合約期滿後,鄭崇華看到報紙上登載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在台招募經理人赴美受訓,「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可以增加自己的技術能力,就跑到台北應徵。包括我在內的6位工程師,加上3位主管,一同赴美受訓。」為了把握難得的受訓機會,鄭崇華在美受訓期間,總是利用時間跑到其他部門實習,「例如在工程部實習設計產品、訂定標準工時、架設機器與汙水處理等,甚至到生產線當作業員、領班及學習調整機器。」鄭崇華歷數在美受訓的收穫。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台達電歐洲總部大門外,設有一排電動車充電樁,展示自家科技。60至80年代,政府祭出外資獎勵投資措施,吸引不少外國公司來台投資,TRW因此來台設廠,供應外商電視廠的零組件。「結訓返台時,(TRW)的台灣工廠正好完工,我就負責架設生產線,然後訓練員工生產。」鄭崇華在TRW工作,從充滿信心建廠,五年後卻「切心」離開。「我切身地感受到,這些外商來台,只是為了廉價的人工及生產成本,不但不重視環保,生意不好就裁員,完全沒有長期投資經營的打算。」鄭崇華迄今仍忿忿不平,「這些事實,在我心中種下了創業及關心環保節能的種子。」台達電的電動車布局,包括馬達、電力及關鍵零組件3大範疇,主要客戶包括特斯拉等全球十大車廠。(圖/翻攝自台達電官網)
隱形護國神山5/重視教育建DeltaMOOCx公益學習平台 台灣第7家加入RE100企業2030年100%用綠電
「回顧在外商工作的10年,在亞洲航空的產品經驗,讓我養成重視產品可靠度和品質的概念與習慣,在TRW培養的企業管理能力,則成為我日後創業的能量。」鄭崇華從打工仔生涯中汲取豐富養分,直到國內電視零組件取得不易,在老牌家電大同公司老董事長林挺生鼓勵下,1971年創辦台達電。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台達電總部大樓,早在1997年興建時,就考慮環保與節能,建築物內外都有環保節能設計,屋頂也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圖/黃耀徵攝)當年,鄭崇華在新北市新莊區民安路一帶租下鐵皮屋廠房,從幫忙國內家電業者生產電視線圈起家,一開始僅有15名員工,後來從內需跨足外銷,隨著電腦及手機需求成長,擴充到電源充電器等產品。2008年鄭崇華一聲令下,台達電投入電動車研發,奠定了今日在電動車市場的關鍵地位。(圖/黃耀徵攝)2000年之後,當國內電子零組件大廠爭併購、拚訂單,搶破頭晉級「千億」年營收大廠時,鄭崇華領軍的台達電,仍醉心於涉獵新技術,默默轉投資太陽能電池廠「旺能光電」、顯示器製造廠「翰立光電」,並與電子紙製造廠「普利司通」合作,還併購歐洲電源廠「Ascom」電信電源部門。然而,這些轉投資與合作卻灰頭土臉,不是賣掉、解散就是停產,Ascom電信電源部門則是花了5年才轉虧為盈。台達電以電力及電池核心技術,發展出一站式儲能解決方案,日前風電大廠沃旭贊助彰化師大的百萬瓦級儲能示範系統(如圖),就是台達電的產品。(圖/翻攝自台達電官網)「台達電是不裁員企業,就連新冠疫情期間,全球8萬3,000多名員工不但沒裁員,也沒放無薪假。」此外,讓鄭崇華開心地還有打造「DeltaMOOCx」公益平台,開放高中職及大學生學習,希望學校老師別再用「放牛班」打擊學生的信心。大提琴家馬友友去年11月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全球巴哈計畫在台北」音樂會,現場以全球最亮的台達電8K投影轉播。(圖/報系資料庫)如今,在國際研究機構Aletheia看好台達電,喊出400元股價之際,台達電3月16日宣布加入RE100,成為RE100第7家台灣企業。RE100是由「氣候組織與碳揭露計畫」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加入的企業須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綠電;而台達電進一步自訂「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及碳中和」的總目標,比台積電的25%喊得更高,還獨步全球規定,今年起碳成本依每公噸300美元(約新台幣8,400元)編列費用,各單位每一度用電「全都露」。看來,台達電將如鄭崇華所願,成為「最綠」的企業。台達電3月校園徵才列車開到台大校園,打出年薪20個月的宣傳,吸引年輕人才。(圖/黃威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