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之
」那一年抗疫1/年輕男猝逝「家人再聚只剩骨灰」 護理師淚:明明本來好好的!
2021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歷經73天的三級警戒,期間累計1萬3928例本土個案,共有774人染疫身亡,每個案號、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人的生命或一個家庭的故事,醫護人員除了守在防疫前線對抗病毒,也見證了每個數字背後的故事此時此刻,雖然Omicron病毒讓本土疫情再次升溫,但由於多數人已經接種疫苗,不必像去年三級警戒時,時時擔心失去摯愛的家人,CTWANT記者採訪第一線防疫的醫護人員,講述疫情下的一個又一個的生死故事,也讓人更珍惜家人團聚的時光。嘉義長庚醫院的30歲護理師鄭婷之,已經在醫院工作9年,她原本在呼吸照護中心工作,去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時,醫院內住滿許多「北病南送」的確診者,因此被調派到專責病房支援。鄭婷之回憶起當時,仍然覺得餘悸猶存,當時確診者看起來都非常健康,一點都看不出生病,沒想到最後竟親眼見識到「快樂缺氧」的恐怖威力,許多患者可能前一天還好好的,隔一天竟然就急轉直下,最後搶救無效身亡,「真的讓人太驚訝了!」鄭婷之說。「以前照顧的都是虛弱的病人,這次眼前所見的,看來都十分健康,跟一般人幾乎一樣,差別只在於他們感染了病毒。」鄭婷之說,當時的確診者大多都有「快樂缺氧」的問題,表面上看來無恙,但身上監測的血氧機卻顯示濃度過低。「一旦發現血氧太低就要進去幫病人插管,但因為身上穿了俗稱『兔寶寶裝』的連身防護衣,穿脫不方便,所以沒有第二次機會去拿缺少的裝備,所以一定隨時都要全副武裝準備好。」鄭婷之說。由於插管後會感到不適,許多患者經常會拉扯管線,所以醫護人員便事先與確診者溝通,在插管前會幫他們約束雙手、以及施打鎮靜藥物。「不同於許多患者會生氣不耐,這些確診者卻非常理性,有些人默默的垂擺雙手等待被約束,有些人則是傳訊息告知家人『要專心治療了』,便接受注射鎮靜藥物。」不過,就算如此配合,許多人還是被無情的病毒帶走了生命。其中一位30多歲的男確診者尤其令人不捨,鄭婷之說,這位確診者剛住院時狀況很好,每天都可以看到他走來走去,看來健康狀況良好,由於家人都在北部,再加上隔離,家人只能藉著視訊通話關心他的病情,「沒想到某一天,這位患者的血氧濃度急轉直下,於是趕緊插管搶救,也做了許多緊急措施,但病情依舊不見好轉。」在這樣危急的時刻,家人仍然只能透過視訊見他最後一面,「更令人悲傷的是,由於屬於法定傳染病,男子過世後便立即火化,家人最後只能看到已化為骨灰的他。」一位30多歲的男性確診者因血氧過低而猝逝,心愛家人深陷生死關頭,家人卻僅能視訊關心,讓人不勝唏噓。(示意圖/非當事人、新華社)「當時好多人都這樣走了,讓人覺得沮喪!」後來另一位50多歲的男性確診者,也由於血氧濃度過低需要插管,但這位患者卻拒絕施打鎮靜藥物,原來他是一間工廠的老闆,因為每天忙著工作,所以希望自己意識保持清醒,他也承諾,就算再難受也絕對不會亂扯管線。「這位老闆在北部醫院時,身上就已經布滿各種管線,到嘉義後又加上插管,一定十分難受,但他卻超級堅強,就算非常不舒服也沒有拉扯管線,而且最令人振奮的是,最後他順利拔管出院了。」鄭婷之說,這位老闆的出院,讓醫護人員彷彿看到曙光,覺得終於有人能活著出院了!
那一年抗疫3/剛經歷喪夫又接著確診 護理師「一句話」讓阿嬤眼神發亮
「2021年5月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5/19宣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高齡102歲的張爺爺在6/2確診,由於年事已高,一開始肺炎情況相當嚴重。」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醫師說。馮博皓醫師清楚記得,「剛收治張爺爺住院時,重度肺炎情況不甚樂觀,家人已做好心理準備,整個醫療團隊亦非常擔心,尤其在第二至三天時病況急遽變化,再度發燒、呼吸急促,後來緊急使用瑞德西韋藥物及提供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系統,讓爺爺在第二週的時候病況能夠穩定且得到控制。」張爺爺的女兒表示,因隔離期間不能探望父親,醫院特別用LINE視訊的方式讓家人了解現況,跟他信心喊話且要努力對抗病毒。照顧張爺爺的護理師表示,隔離病房禁止探視,對病患來說,「等待」絕對是心理上最大的煎熬,隔離期間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關心與打氣,除了利用通訊軟體讓患者在隔離的時候與家人互動;有時候醫護員給患者一個擁抱,就是最大的安慰。其實,新冠肺炎高齡患者屬高危險群,75歲以上的確診後的死亡案例是22.7%,「張爺爺能夠康復出院,對台灣整體醫療乃至於醫護團隊皆正向且激勵人心。」馮博皓醫師說。嘉義長庚護理師鄭婷之說,去年5月多前往專責病房支援時,一位60多歲的阿嬤當時已經插管昏迷,後來住院將近2個多月後,阿嬤逐漸恢復意識,但眼神卻一直顯得淡漠無神。「後來我問她『想按摩嗎?』,只見她眼神發亮,立刻點頭。」鄭婷之說,這位阿嬤確診前一年剛經歷喪夫,再加上膝下無子,所以一直有些灰心喪志,甚至說「不如就這樣走掉就好了」。由於阿嬤昏迷太久,四肢已經有些萎縮、行動不便,有一天,鄭婷之發現阿嬤手機每天都有人傳訊息來,查看發現原來是阿嬤的哥哥,每天都會傳訊息鼓勵阿嬤,或是祈求佛祖保佑她。確診者被隔離在醫院中,最害怕的就是孤立無援的感覺,家人們每天只能透過通訊軟體關心病況,希望帶給確診者一些希望。(示意圖/非當事人,新華社)「我每天都幫忙念訊息給阿嬤聽,另外,阿嬤的妹妹也每天打電話到醫院詢問狀況,我跟阿嬤說,她的哥哥、妹妹都很關心她,她一定要加油。」鄭婷之每天都跟阿嬤聊天,終於讓阿嬤敞開心胸,當時阿嬤插管無法說話,就用嘴型告訴鄭婷之:「等我拔掉管子,一定要跟妳聊天。」在拔管之前,應阿嬤的要求,鄭婷之跟同事們還特地幫阿嬤用熱水洗頭,洗去頭髮上2個月的灰塵,也洗去阿嬤心中的烏雲。阿嬤從此看到鄭婷之都是笑咪咪的,甚至還會撒嬌說「愛妳喔」,跟一開始住院的冷漠,完全判若兩人。阿嬤病況好轉,預備轉院的前一天,還特地跑到監視器前對著另一頭螢幕前的鄭婷之說:「謝謝妳這些日子對我的照顧。」後來阿嬤轉回台北的醫院,鄭婷之也持續關心她的狀況,最後聽到阿嬤終於健康出院,也感到十分開心。但並非所有故事都有美好結局,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分享疫情的無情與無奈,台北一戶四口之家不幸全數確診,唯獨老爸爸因為住在安養院所以倖免於難,為了保護父親,家人決定幫老爸爸安排疫苗接種,沒想到老爸爸打完疫苗隔天後卻猝逝。蘇一峰提到,這家人的媽媽解隔離之後回診,肺部仍有纖維化的後遺症,子女的嗅覺異常也還沒恢復,面對父親的突然過世,家屬顯得無法接受,但安排司法解剖之後,仍判定死因與疫苗無關,當初是否不該讓老爸爸打疫苗?成了這家人心中永遠的疑惑。
嚴防Omicron!世衛列7大作戰計畫 「快速基因分析」助揪出感染源
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造成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快速增加,各界繃緊神經、不敢大意。面對接連到來的耶誕節、跨年與農曆新年,台灣即將於12月14日,實施春節檢疫三大方案,該如何防堵變種病毒再次溜進國門?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歐洲疾病預防暨管制中心(ECDC)最新公告七大防疫準備,呼籲各國加強篩檢作業,以利快速識別Omicron感染者。專家也表示,相較於5月,目前國內已明顯提升PCR篩檢量能,但面對Omicron,則需考慮採取快速基因分析技術,以精準掌握社區感染案源。Omicron是目前為止變化最劇烈的新冠病毒,使得各界紛紛關注,當前施打的新冠疫苗,保護力能否不受影響?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說明,Omicron的變異導致疫苗失效,仍需進一步觀察;而針對部分國家,兩劑疫苗覆蓋率未達85%,且無法達到群體免疫的情況下,應持續堅守COVID-19三聯體防疫策略,包含疫苗、篩檢、NPI(非藥物型介入;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顯示除了疫苗、NPI措施如隔離、口罩、洗手、社交距離,透過定期篩檢,可早期偵測高病毒量的隱形感染者。數據指出,新冠肺炎感染者,高達80%為輕微或無症狀,且初期感染病毒量低時,恐影響篩檢判別結果。台灣醫事檢驗學會理事、臺北榮總病理檢驗部一般檢驗科主任何祥齡表示,目前檢測新冠病毒,主要分為抗原快篩和PCR篩檢,但兩者適用時機大不相同。國外數據統計,CT值> 25之弱陽性個案,抗原快篩靈敏度僅50.3%。因此真正檢測新冠肺炎的黃金標準法,係採用靈敏度高的PCR篩檢。「目前評斷PCR檢測仍可準確驗出Omicron,而且考量醫院是疾病傳染的高風險場所,北榮從疫情初期,便全面使用PCR篩檢,以確保院內零感染和所有同仁的健康安全。」何祥齡說。繼Delta變異株之後,Omicron是第五株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入的高關注變異株。對此,陳秀熙教授不諱言指出,事實上台灣至今尚未有高傳染力的變種病毒,進入到社區傳染,過去國內Delta群聚感染,像是屏東枋寮、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案,主要是仰賴PCR篩檢快速圍堵、民眾配戴口罩,讓病毒不至於無限擴散;另一項重要原因為台灣醫護人員疫苗接種率幾乎都超過9成,有效降低院內感染風險和維持國內醫療量能。而先前5月,國內發生檢體塞車、校正回歸事件;若再次面臨變種病毒大舉入侵,台灣準備好了嗎?何祥齡主任表示,台灣過去幾個月已明顯提升篩檢量能,接下來更具挑戰的是,如何快速辨識變種病毒,幫助第一線疫調人員釐清感染案源。目前可辨識病毒基因序列的方式,包含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和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real time PCR),前者可完整識別全部基因序列及新變異株,但缺點是耗時、成本高。何祥齡進一步解釋:「為了跟上變種病毒的傳播速度,所幸現在有最新技術,以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real time PCR),可快速識別變種病毒株,對檢驗和疫調單位將是一大助力。」有鑑於來勢洶洶的Omicron,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於11月28日發布最新文件,提醒各國加強項七大項防疫準備,包含:1. 提高社區篩檢,追蹤新冠病毒和Omicron的傳播動向2. 使用Thermo Fisher公司的PCR檢測技術,即早識別Omicron3. 尚未接種或未完整接種新冠疫苗者,應盡速施打疫苗4. 落實基礎防疫措施,包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加強手部衛生等5.確保各項疫情通報系統之建置6.確保醫療量能7.相關當局即時且透明地回報Omicron疫情動態從疫情爆發初期,Thermo Fisher便深入全球各地第一線實驗室,充分累積新冠病毒分析技術,對此Thermo Fisher基因檢測方案亞太區總監鄭婷之指出,針對Omicron的PCR檢測,因Omicron病毒株在S基因上帶有一段特殊的突變,導致其檢測訊號與其他病毒株有顯著不同,便可利用此特性來快速篩選出可能被Omicron感染的病人,達到快速辨識的功能。鄭婷之回憶,疫情初期,各國面臨PCR檢測量能不足,因此Thermo Fisher於短時間內,迅速研發高通量自動化PCR檢測儀器(Amplitude),以日本知名臨床檢測企業單位BML為例,疫情爆發期間,採用Amplitude系統,承載每日最高2.1萬PCR篩檢量。此外,隨著許多國家陸續宣布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Thermo Fisher亦提供多元的檢測,例如美國兒童校園篩檢、新加坡職場與環境檢測等,嚴密防範變種病毒侵襲。本土新冠疫情平穩,民眾該怎麼面對疫情之下的新生活?何祥齡主任指出,目前正值流感季節,醫院皆採用多重病毒檢測技術,可同時檢驗流感與新冠病毒,幫助臨床單位精準診斷,民眾大可放心。她也鼓勵大眾可以放鬆但不能鬆懈,抱持開放心態,提高防疫的應變能力才是上策。另外,陳秀熙教授回應過去半年台灣疫情,大讚台灣民眾防疫文化水準令人驚豔,呼籲民眾不需過度懼怕新冠病毒,並建議政府可援助相關產業,訂定篩檢和疫苗證明,盡早活絡觀光活動,重振台灣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