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
」 江澤民 一國兩制送「兩個餐飲故事」給即將就任的賴清德總統
經濟學中有一個「帕累托改進」(Pareto Improvement)理論,其基本定義是「有人受益但卻無人受害」,也就是改革要保持著「總體的穩定」,使「人民與政府」都增加了財富,實現了政經的雙贏甚至多贏,政府與企業體許多時候經營的戰略都是一個道理!老饕都知道「便宜坊」在北京是比全聚德烤鴨更久的老店(創立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最早的店名是「鮮魚口便宜坊」,以賣河鮮為主、但生意一直上不去,眼看著就要倒閉了,當時的老闆發現,他們的「招牌菜」並不受市場青睞了,於是改弦易轍,轉而以「悶爐烤鴨」為主題,沒想到受到極大的歡迎,延續了一百多年至今。便宜坊從賣河鮮改為烤鴨後生意大好,至今百多年。(圖/翻攝自便宜坊網站)1958在台北永康街口,有家生意鼎盛的「鼎泰豐油行」,由於桶裝沙拉油的問世,原籍山西的老闆楊秉彝發現傳統的生意即使撐著,也必然受到「趨勢」的影響,是生存不下去的,於是將店裏的「主題」改成了「小籠湯包」。50年前在美食家唐魯孫、傅培梅相繼的推薦、40年前梁幼祥的美食節目報導,30年前國際媒體的海外宣揚,誰能料到,本已要歇業的油行,因為改變「主題」,讓此刻的鼎泰豐,在中國、美國、日本等12個國家,建立了167家門店,成了餐飲的跨國企業。國家與企業的經營,都會面臨困境,但如何「應變」、如何「改革」,決定著國家興亡。西元前356年商鞅的變法,讓秦國崛起、成為戰國的霸主,奠定了統一中國的豐功偉業。1978鄧小平突破社會主義的「緊箍咒」,施行了「改革開放」,推動了傳統社會主義向現代資本社會的轉型,簡單來說,他的變革,無疑地是一項成功的「改革」。眾所周知美國是中華民國最堅實的盟友,然而台獨金孫賴清德在即將上任的前夕,美國總統拜登卻義正嚴辭的對記者說「我們堅決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都不支持台獨,世界上還有誰支持?換言之「台獨」這道菜已經沒有「國內市場」也沒有了「國際市場」!賴清德當選的背後、有60%是不支持他的,國會也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民進黨的「招牌菜」是會倒店的。我們寄望謝龍介口中的「清德兄」換換招牌菜、搞些好菜單,將臺灣打造成國際化的鼎泰豐、便宜坊!
全球供應鏈大翻轉 經部:前十月台商投資東協49億美元30年來首超中國
經濟部投審司2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核准的僑外投資件數為1864件,較上年同期減少8.18%;投資金額為83.9億美元、約2519.5億元新台幣,較上年同期減少27.35%。特別的是,其中投資新南向國家為49.6億元,遠超過同期的投資中國大陸26.3億美元,今年將會是台灣開放對陸投資30年來的第一次大逆轉。新冠疫情重挫,加上近來美中貿易戰,造成全球供應鏈大移轉,也改變台商投資行為。台灣在1990年開放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數據顯示,在1991年、1992年時台灣在東協國家的投資還高於大陸,隨後因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吸引全球投資中國大陸,台灣也在1993年開始大量投資,當年就投資了11.4億美元,到今年2023年的30年間,一直遠超過對東協國家的投資,今年將第一次出現交叉。陸資來台投資方面,今年1到10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22件,較上年同期減少43.59%,金額為美金2673萬美元、約8.1億元新台幣,也創下2009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的歷年同期次低。今年1到10月的對外投資,還是以科技大廠領頭,包括台積電以美金80億元增資美國公司、35億歐元投資德國公司,鴻海則是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陽明海運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等大型投資案所致。
郭正亮指一國兩制難免令人想起港澳 兩岸可先朝一中下兩區方向思考
2024總統大選,兩岸論述不僅成為各政黨總統候選人的攻防焦點,也備受國際矚目,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出訪美國,美方智庫學者最好奇的也是他的兩岸政策。而中國時報社論也針對「現狀是不是一國兩制?」向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及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提問。前立委郭正亮則認為,其實兩岸是「一國兩區」,也就是台灣地區、大陸地區,如果講到「一國兩制」會令人聯想到「港澳的一國兩制」現況,但郭認為,兩岸目前要談的,其實是如何回到「一中」的定位,並承認在一中之下有兩個管轄區,而連這一點,目前都還未做到。郭正亮今天在中天新聞「大新聞大爆卦」節目中指出,兩岸關係事實上就像是「一國兩區」,中華民國的憲法是一國兩區,但重點是「一國兩制」已經有港澳版本,現在提一國兩制,難免會連結到現有港澳的制度,包括非常明確的中央地方權力關係限制、駐軍、(香港)沒有終審權,使用「一國兩制」這個字,會使人循現有的(港澳)版本去思考,這無法去阻止,但若對岸強調「台灣版的一國兩制」,問題就會回到這個版本的實質內容是什麼?還是回到原來的問題。郭正亮認為,其實他會將「一國兩制」用「一國兩『治』」取代,因為對中華民國而言,強調的是有兩個管轄區「台灣地區、大陸地區」,至於「一國」要用什麼名詞,兩岸見解不同。事實上,一國兩制已經是統一的治理方案,但目前的兩岸狀況,還沒有到這種程度,現在要談的是,應該如何先回到「一中」的定位,進而承認有兩個管轄區,但連這一點目前都還沒做到。郭正亮並表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最賴皮之處,就是明明是「陸委會對國台辦、海基會對海協會」,但這樣怎麼能說台灣已完全獨立?若台灣完全獨立,兩岸關係為何不交給「外交部」處理?這就是到現在還在繼續說謊,太假了,不敢宣佈獨立、卻還繼續用「陸委會」處理。用前總統馬英九的說法就是「互不否認治權」,治權就是台灣地區、大陸地區,前立委蔡正元就表示,兩岸是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政府,但大陸顯然不認為這叫統一、這樣還不夠統,這就牽涉到一中的實體化程度。郭正亮續指,兩岸之間現況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兩個政府,互不否定管轄權,沒有上位組織。但中國大陸就認為兩岸統一就要有上位架構,但可以讓上位架構僅有非常小的象徵意義,達成「最小化的統一」,也許會有共同旗幟等,不過目前也還沒有討論到這種程度,另外還有很多事項要落實,包括大陸最新版的對台白皮書就提到要派駐軍隊,這一點台灣不可能同意,或是常設兩岸秘書處等等。同台的前立委蔡正元指出,鄧小平時代就說不派軍隊(在台灣),但因為近幾年台灣去中國化、民進黨推台獨化,才讓中國大陸將派駐軍隊加上去,這是互相的,是否要讓這種「惡性螺旋」繼續旋轉下去,大家應該要想清楚再說。針對兩岸論述,侯友宜認同「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附加了「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作為但書;柯文哲雖也不認同一國兩制但論述更有彈性,柯指出,若一國兩制意味著香港模式,在台灣一定沒有市場。不過,目前多數國民黨選將傾向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希望能夠藉此與陸方擴大交流,增進兩岸和平,也全力防範綠營再繼續抹黑九二共識、影響選情,並傷害兩岸關係。
旺報社評》兩岸現狀其實就是一國兩制
2024大選藍綠白都打出「兩岸和平牌」,但只有侯友宜真正面對戰爭風險,提出反對台獨的主張,但他同時反對一國兩制。「兩個反對」固然可以舒緩台海戰爭風險,同時兼顧台灣維持現狀多數民意,及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疑慮,但對兩岸永久和平而言,卻有不足之處。侯友宜團隊仍需進一步思考,如何讓台灣、兩岸及東亞戰略環境能夠長治久安,不要因4年一次政黨輪替的可能性,而長期沉陷於動盪搖擺的不確定困局。多談軟性的兩岸融合就選舉策略而言,「兩個反對」切中反戰民意的兩個基本面向,一是反對台獨挑釁,二是恐懼大陸促統。前者可以轉化為選票,透過下架民進黨來實現,後者則需要大陸對台思維的大開大闔,透過大智慧、大善意加以化解。大陸對台有這樣的智慧與善意嗎?去年中共二十大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是大陸對台政策的最新理論成果,代表大陸對台政策進入「習近平新時代」。自鄧小平以降,大陸對台始終圍繞「和平統一、一國兩制」8字方針,前4個字衍生「和平發展」,開創了兩岸交流協商的黃金期,後4個字卻長期被台灣社會排斥,大陸因而對台滋生「只要和平發展、不要和平統一」的焦慮,這種焦慮傳導至台灣,又對大陸產生「脅迫式統一」甚至「武統」的猜疑和恐懼,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來,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其來有自。習近平曾在福建、浙江工作20餘年,與在地台商有密切的交往,頗能將心比心理解台灣人的心態,2012年就任領導人後,相繼提出融合發展、心靈契合兩個原創性概念。「融合發展、心靈契合」可以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並列,對台方針從8字擴充為16字,人性高度也大大提升。如果說和平統一是方式、一國兩制是制度,那麼融合發展就是過程,心靈契合就是目標,後兩者提升了大陸對台方針的內涵。首先,傳統意義上的和平發展,確實可能產生「和平分治」甚至「和平分裂」的結果,但融合發展是在和平發展基礎之上,明確提出以融合為目標,融合就是「融而為一」,統一側重政治意義,融合偏重經濟社會層面,最終實現心靈契合。走向心靈契合之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融合發展、心靈契合」16個字,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對台論述體系,但後8個字在台灣社會,除了少部分關注大陸、了解兩岸關係的民眾以外,大部分民眾卻是未聽過,乃至無感的。如果大陸高舉心靈契合的目標,多講軟性的兩岸融合,讓台灣民眾了解到大陸並非「逼統」,而是鼓勵台灣與大陸融為一體,愈來愈多的台灣民眾就會不再視「統一」為威脅。侯友宜反對「一國兩制」符合台灣多數民意。大陸將一國兩制視為統一後的制度安排,希望以「兩制」換得台灣民眾接受統一,卻忽略了人性安於現狀、畏懼不可知的一面,加上台灣不同於香港,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民眾或許對台澎金馬政府的治理能力有所不滿,但願維持現狀、對統一有疑慮,所謂「兩制台灣方案」終究還是對現狀的改變,不易說服台灣民眾接受。侯友宜反對一國兩制並非反中,而是代表台灣多數民意支持維持現狀,如何澄清和化解人民的疑慮,主動權在大陸手上。前總統馬英九日前訪問大陸,表述「兩岸同屬中華民國」,在大陸立場,自然主張「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既然兩岸各自的憲法都是一中憲法,那麼,兩岸現狀就是一中下的兩個憲政體制,也就是「一國兩制」。《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民進黨有心卻無能改變。在「現狀就是一國兩制」基礎上,兩岸進入融合發展,走向心靈契合之路,兩岸永久和平就不再是夢。
博奕求生2/蔣介石功過評價多元 潘佐夫:他也是追求全民平等的夢想者
蔣介石的身後評價在台灣褒貶不一,俄裔美籍學者潘佐夫教授也坦言,時至今日,評價蔣介石功過仍非易事,尤其蔣在二戰後期,受美國輿論與史學界當時興起的「自由主義」及「左翼觀點」影響,形象極為負面,直到蔣介石之子、蔣經國前總統的媳婦蔣方智怡把「蔣中正個人日記」寄存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並在2006年開放全球學者研究後,蔣的形象才漸漸重被評價。潘佐夫的新書引用西方學者較不易接觸到的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史檔案館密檔資料,希望讓讀者能從現代中國與二十世紀世界史脈絡中,發現蔣介石適切而客觀定位,以及昔日蘇聯及其領導人史達林,如何對蔣政權在中國大陸的起落扮演「巨大且重要的角色」。潘佐夫表示,蔣介石的功過既多元又複雜,有人指他是背信又狡獪的統治者,要為150萬民眾死亡負責(包括為阻止大陸鄭州被日軍攻下,無預警炸毀鄭州黃河堤防造成眾多平民傷亡),有人指他是法西斯,還有人說蔣是「務實主義」者,一些台灣年輕人也告訴他,蔣介石是血腥的獨裁者,「如果不恨他,也該把他忘掉」。潘佐夫則認為,蔣介石非完人,有犯錯、罪行,但仍須將其放在時代脈絡、社會背景下檢視,更不應刻意忽略歷史。當中國從滿清帝制轉入民國,蔣必須面對當時中國與其它國家的「世代落後」,而且設法克服,世界各國也鮮少出現從集權到民主轉換過程,能選擇不流血路徑的先例。在此之下,歷史中的蔣同時也有偉大革命家、解放中國各民族的鬥士、愛國者、20世紀的政治軍事領袖,二戰英雄等多種不同角色,甚至是一位追求「全民普遍平等」的夢想者。他說,蔣政權及其統治下的人民,用「鮮血與灰燼」的犧牲代價,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勝,確保國家主權,從日人手中收回台灣,緊接著卻又迎來國共內戰慘敗,退守台灣。蔣介石記取國共內戰悲劇性錯誤,在民生主義與社會公義基礎上治理台灣,轉變為繁榮富庶之地,「在大陸失敗、於台灣成功」是他命名此書為「失敗的勝利者」的原因。「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一書的作者潘佐夫認為,蔣介石率領的國民政府在二戰期間,面對美蘇英等大國博奕努力求生存的歷史教訓,十分值得今日台灣參考。圖為潘佐夫在今年台北國際書展中,透過越洋視訊用中文與現場讀者交換意見。(圖/聯經出版社提供)潘佐夫教授在俄國出生,祖父格奧爾基·鮑里索維奇·愛倫堡也是一位在莫斯科國立大學任教的漢學家,曾出版蘇聯時代第一本關於毛澤東的傳記。受祖父影響,潘佐夫從小就對中國近代史感興趣,先後在莫斯科國立大學、蘇聯社會科學院求學,取得歷史學與比較政治學博士學位後,又到大陸山東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之後擔任美國俄亥俄州首都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教授,「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是他繼毛澤東傳、鄧小平傳後的另一本兩岸近代史著作。出版「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一書的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則透露,聯經近期接連出版兩本關於中國近代史的重量級著作,除由俄國學者潘佐夫的「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外,由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我國研究員郭岱君女士,集結多位兩岸日美近代史學者研究撰述、出版計畫跨越10年的「重探抗戰史」完結篇「抗戰與中國命運」,也在國際書展前出版。「原本同仁還擔心這幾本近代史新書,非近年相對熱門的台灣史出版品,也不見得符合當下政治氛圍,恐影響銷路,但觀察參與兩書新書座談會、與作者互動的讀者十分踴躍,也不乏年輕讀者,潘佐恩教授新著更是聯經國際書展攤位銷路最好的一本書,令我們既意外又欣喜」。涂豐恩認為這些現象,代表對兩岸近代史有興趣的讀者其實仍不少,更直白的說,台灣現在面對的許多問題,其實就是兩岸近代史的延續,讀者希望透過史學家耙梳最新史料,認真嚴肅、不帶政治情緒的全面評論蔣介石功過「鑑往知來」,造成這幾本書近期探詢度都很高。由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邀請十多位兩岸及美日近代史學者共同著述的「重探抗戰史」系列叢書,在歷經10年的出版過程後,出版完結篇「抗戰與中國的命運」,備受讀者矚目。(圖/報系資料照)
電腦教父施振榮2/國際對台灣安全威嚇從921地震開始 大咖解密供應鏈新競爭力:「接近客戶」
2022年在美中科技戰下,台灣護國神山成了全球晶片戰爭主角。「1999年發生921地震,當時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的封面故事:Why Taiwan Matters,萬一因大地震台灣晶片不能生產,會影響全世界經濟停擺。」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在大地震隔年,連續擔任台積電董事21年:「國際對台灣的安全質疑和威脅沒停過。」去年烏俄戰爭發酵,台海危機在美中科技戰下,升級為全球供應鏈地緣政治危機,促使台積電赴美投資:「這是國力的延伸、擴展影響力。」去(2022)年12月29日台積電南科廠舉行3奈米量產典禮這天,施振榮接受本刊視訊專訪。施振榮所帶領的宏碁(acer),與蘋果(Apple)同在1976年創立,早期從計算機買賣起家,後跨入中文電腦研發,1995年推出一款名為渴望(Aspire)電腦,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將電腦成功量產的品牌,2006年施振榮因而被《TIME時代雜誌》選為商業界「亞洲英雄」,與政治界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中國國家主席鄧小平一同上榜。施振榮舉行宏碁國民電腦發布會。(圖/報系資料照)「選我其實是選台灣」,這位電腦教父謙虛地說。宏碁在施振榮掌理下,建立超群的供應鏈管理技術,讓電腦價格從1萬美元,變成1,000美元,如今只要100美元,不但打造出「台灣製造」的實力和「電腦王國」、「資訊王國」形象,在網路普及下,也消弭城鄉資訊與知識不對等社會問題。在智慧製造的趨勢下,電腦產品不僅要「功能提高、價格降低」,「能否就近市場,更攸關供應鏈的競爭力。」施振榮不改對市場的犀利觀察,例如蘋果找上立訊做iPhone15最高階機種,特斯拉在中國設廠,都是為了配合大陸消費市場所做出的解決方案,「台積電為大客戶蘋果、英特爾、輝達赴美設廠,也是如此。」施振榮說:「為接近客戶需求,台灣國際化製造業公司很多,電腦業在赴中國製造前,早就去東南亞和東歐、南美洲,在地製造能力都很強,但附加價值畢竟沒有半導體高,半導體製造能夠落地美國、未來到德國,正因為半導體的高附加價值,當地政府願意補貼。」對於台積電赴美設廠,「這是『台灣製造』優勢的延伸,台灣把美國科技與日本製造的高品質、ZERO DEFECT精神結合。」施振榮樂觀以對,不過,「要美國勞工像台灣人一樣勤勞謹慎非常難。」圖為去(2022)年12月29日台積電南科廠舉行3奈米量產典禮。(圖/台積電提供)對於台積電赴美設廠,「這是『台灣製造』優勢的延伸,台灣把美國科技與日本製造的高品質、ZERO DEFECT精神結合。」施振榮樂觀以對,不過,「要美國勞工像台灣人一樣勤勞謹慎非常難。」台積電3奈米正式量產,南韓三星先前也宣布3奈米進入量產,施振榮指出其中門道:「台積電量產的良率高達9成,是三星追不上的。」「在晶片製程上,台積電領先三星至少1、2年,在半導體製造規模,三星也沒辦法跟台積電比,量產就是經驗。」韓媒報導,台積電對2奈米蓄勢待發、甚至進軍1奈米,三星與台積電的差距,至少有十座以上的晶圓廠。
台海危機有女情報員 潛伏5年拿到鄧小平健康情資
1996台海危機前,軍情局曾派出逾百人基幹赴陸情蒐,代號「復華專案」,這批情報員內部通稱為「復華人員」。大陸京畿重地北京是最重要的潛伏據點,但讓中共意外的是,我方派至北京的頭號情報員「章小姐」,是位女性。章小姐前後在大陸潛伏5年,曾拿到南京軍區兵力部署等「紅頭文件(極機密文件)」,是復華人員中唯一女性情報員。章小姐個子嬌小,受過軍情局完整的2年半訓練,包括傘訓、山訓、爆破等樣樣都學,亦是柔道高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軍情局長殷宗文策動復華專案,章小姐當時是尉級軍官,以海外僑胞身分,帶著5萬美元赴北京,是軍情局第一位赴陸的女情報員。章小姐在北京以開公司掩護身分,並打進中共航天部門,她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打探中共元老鄧小平的健康狀況,因鄧許久未露面,全世界都想知道鄧小平是活是死。章小姐最後探出鄧小平所住醫院,為了找個能常去醫院情蒐的理由,章小姐在這家醫院做植牙,以大陸當年的植牙技術,她等於是把好牙搞到壞,但也讓軍情局掌握到鄧小平健康狀況的第一手情資。章在北京站的情報績效非常高,多次拿到最高獎金20萬元,但也因做得太好,軍情局不讓她回來;96年台海危機,即使章已懷孕,在短暫返台述職後,仍搭機赴陸情蒐。章小姐後來開婚姻介紹所與影視公司,利用杭州做據點,在陸區各地情蒐。章小姐是典型的情報員性格,低調沉穩,不與軍情局赴陸基幹做橫向聯繫,為了打探北京政軍界情資,結交大陸媒體等消息管道,為了工作曾流產兩次。1996年底,中共國安單位大收網,在各地同時抓捕情報員,在北京接替章的吳姓情報員失事,章小姐剛好返台做疝氣手術,躲過一劫。中共抓到吳姓情報員,始識破章的身分,並設計誘捕她。自中共大收網,我多位情報員異地同時失事,軍情局下令停止復華專案,此後便不再派基幹(現役軍官)入陸。復華人員返回軍情局都管制兩年,因怕被中共策反,還要測謊,情報界術語稱「綁電線」,因問題設計有瑕疵,章小姐第一次測謊還沒過。章小姐的20餘年情報生涯都在第一線,即使在軍情局內部也是神祕人物,除極少數人員外,沒人知道她是北京站首位潛伏情報員,而且是中共最想誘捕的女情報員。
江澤民病逝/追悼大會12月6日舉行 習近平擔「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病逝,官方已經成立「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擔任主任委員。據《星島日報》報導,悼念活動日期為11月30日至12月7日,5日(下周一)為遺體告別儀式,6日(下周二)為追悼大會。今天的《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等央媒頭版統一版式,轉為灰黑色,悼念江澤民。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的喪禮規格比照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將舉行追悼大會。鄧小平1997年2月19日逝世,官方成立「鄧小平同志治喪委員會」,2月24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2月25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萬人追悼大會,由時任總書記江澤民致悼詞。江澤民於11月30日逝世,遺體告別儀式預料在12月5日舉行,追悼大會將在12月6日舉行。今天的《人民日報》等官媒頭版一模一樣,大標題是黑框的「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以及中共中央等五大機構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右上角則是官方正式評價:「江澤民同志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傑出領導者,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江澤民病逝/陸劇陸綜傳停播一周 電視台急抽娛樂節目「全禁娛」改播愛國劇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昨天(30日)下午因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於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受到大陸前領導人逝世的巨大影響,大陸各個熱播中的電視劇,紛紛臨時宣布停播,網路上更謠傳,即起所有大陸綜藝、戲劇都停播7天,電視台則抽換娛樂節目,改播愛國劇,整個中國大陸再度進入「全禁娛」的生活。面對大陸前領導人江澤民逝世,大陸包括騰訊娛樂、優酷等串流平台網站,頁面全部變成黑白畫面,原本正在熱播中的《愛的二八定律》、《點燃我,溫暖你》等劇,全部都宣布先停播;網路上也傳出,大陸各綜藝節目將會停播一周,引來網友議論。騰訊網首頁,目前頁面呈現黑白色。(圖/翻攝騰訊網)不少大陸網友推測,當年大陸領導人鄧小平逝世,多數娛樂性節目都停播一周,這次江澤民過世,也有可能會比照辦理。甚至有人提到,這波大陸的「全禁娛」,應該會一路禁到12月7日,這段時間各個相關的娛樂平台,應該會進入「主頁黑白、娛樂停播、關閉彈幕、廣告停投」。
江澤民病逝/江澤民為歷任最「親美」領導人 2次訪美迎中美前所未有蜜月期
綜觀大陸歷任領導人,最為「親美」領導人,非江澤民莫屬;江主政期間,延續前任領導人鄧小平訪美基調,不僅分別在1997年與2002年2次出訪美國外,更與美國柯林頓政府,聯手推動中美「戰略夥伴」關係,此舉不僅成為往後中美建構新型大國關係濫觴,更將中美關係帶進前所未有蜜月期;期間甚至換取美國公布對台「新三不」政策;對照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反中,此蜜月期已成歷史。1997年中美關係跌入冰點,江澤民上台希望能尋著前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步伐,試圖將中美關係再度推向高峰;除任內兩次正式訪美外,副總理錢其琛也多次陪同或單獨訪美,為修補中美關係「穿針引線」。1993年柯林頓入主白宮後,中美關係迎來史無前例春天。儘管江澤民的親美路線,一度遭部分黨內人士批判,但始終沒有動搖江澤民親美意志。江澤民在柯林頓上台後,提出「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16字對美新方針,更在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應邀出訪美國;順利推動中美兩國達成「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不畏浮雲望遮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江澤民1997年訪美時間,正值「中國威脅論」論調四起,面對眾多質疑聲音,江澤民在與時任副總理高爾的餐會上,特地引用宋代詩人王安石的詩,不僅聊表心志,更為充分表達發展中美雙邊關係的堅決態度。
江澤民病逝/確立近30年對台方針 「江8點」間接引爆台海危機!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今(30日)下午12點13分因白血病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享耆壽96歲。江澤民時代在中國大陸有承先鄧小平改革開放、啟後胡錦濤時期高經濟成長的重要意義,對台灣則有間接引爆台海危機的「江8點」,與操作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對兩岸影響極為深遠。江澤民在1995年1月30日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談話,基本綜合了前領導人毛澤東「爭取和平統一」、鄧小平「一個兩制」構想。但與毛澤東、鄧小平不同的是,江澤民提出的江8點為中國大陸首次明確表態對台工作的思想、政策以及如何實踐,從過渡時期解決方案、兩岸領導人如何互訪,甚至能看見「反分裂」被列為重點項目,最後成為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的重要源由。時任總統李登輝對此在同年4月8日拋出「李6條」回應,並針對江8點中的「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應堅決反對」,表達統一必須實事求是、尊重歷史,在兩岸分治現實上探尋國統一可行方式。而李登輝在同年訪美時所發表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說,更被陸方視為鼓吹兩國論,而雙方對兩岸問題的認知落差後來演變為第三次台海危機,並導致史無前例的「美軍2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台灣海峽」。江澤民部分的兩岸政策仍延續到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圖/達志/美聯社)經過近3年緊張與美中台三方互相試探,江澤民在1998年於中央對台工作會議表示:「我們無論以什麼方式實現統一,都要取得台灣同胞廣泛支持,否則就會遇到很大阻力,統一後台灣也難以長治久安。」並在陳水扁執政後提出「台灣不管誰當權,我們都歡迎他來大陸談,同時,我們也可以到台灣。但必須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在這前提下什麼都可以談」。一方面表現出和平談判誠意,一方面壓制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江澤民統治中國大陸13年期間,可說是兩岸關係最多變的時期,早期江8點明確了對台政策、中期與提出「戒急用忍」的李登輝,在兩岸經濟議題過招,又因兩國論爭議引爆台海危機與兩岸關係極凍,形成所謂的「文攻武嚇」模式、後期雖停止與陳水扁政府的官方交流,卻又在民間大開方便之門,為接任的胡錦濤打下兩岸原則的基礎,其「盡最大誠意、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但決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論調,至今也為習近平所用。
江澤民病逝/承襲鄧小平思想…江澤民開啟「大國外交」轉守為攻 主張「和為貴」
大陸前領導人江澤民因白血病及多重器官衰竭,30日午間12時13分在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江澤民在後鄧小平時代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提出的外交政策也對於中共外交有了很大的變化,江澤民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中美關係及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而在他所主政的13年間,大陸的國際地位也迅速提高。回顧江澤民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他一方面實踐鄧「韜光養晦」的路線,另一方面則是提出以「大國外交」為主,「周邊外交」為依托的外交路線,從防守轉為主攻,加強與大國的雙邊或多邊關係,當時他也是出訪最多的最高領導人,以此來維持與大國的友好關係,並用來創造利於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這個策略被許多觀察家稱為「大國外交」。1993年1月至2019年8月間,與中共有夥伴關係的國家共有110個,而中俄於1996年4月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法國則是在1997年5月,建立「長期的全面夥伴關係」;同年10月,中美宣佈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此外,2001年成立、由中共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除了中共之外,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與烏茲別克五國也包括在內,主要打擊恐怖、分離主義與各種犯罪活動等;而「歐洲牌」是江澤民執政時期很重要外交戰略。江澤民外交思想最主要的理論來源,還是繼承了鄧小平外交思想,並更進一步完善和具體化,同時顯示自己的鮮明特色,「求同求和」、「全面參與」,更加突破豐富新中國外交;他也曾引用中國偉大先師孔子的名言「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中共的外交政策是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江澤民病逝/96台海危機江澤民放話「飛彈越台灣」 精簡兵力70萬「禁軍隊經商」反貪
大陸前國家領導人、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人,他在擔任軍委主席期間,經歷第三次台海危機,也就是96台海飛彈危機,江澤民同時加速解放軍軍事改革,裁軍70萬人,將總兵力瘦身到230萬。此外,他為了使軍隊專注於國防,大刀闊斧反貪,嚴禁各級軍隊經商。江澤民為了使軍隊專注於國防,大刀闊斧反貪,嚴禁各級軍隊經商。江澤民當時延續鄧小平的軍隊瘦身計畫,將300萬兵裡的解放軍裁撤至230萬,按照中央軍委的規劃,軍隊建設逐步由數量規模型轉為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轉為科技密集型,也就是「兩個根本性轉變」,解放軍朝向「重質不重量」的方向變化。不過在這段期間,爆發台海第三次危機,時任總統的李登輝赴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說,打破台灣官員17年未曾訪美的慣例,李登輝此舉挑起中共中央的敏感神經,解放軍於是大規模進行飛彈試射,發動兩棲登陸作戰演習,揚言將飛彈飛越台灣本島上空,甚至奪下金馬外島的離島,藉此恫嚇台灣。是96台海飛彈危機,江澤民同時加速解放軍軍事改革,裁軍70萬人,將總兵力瘦身到230萬。未料時任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劉連昆的間諜案爆發,再加上美軍太平洋艦隊出動獨立號及尼米茲號兩艘航母艦隊接近台海,兩岸官方在密使調停下,解放軍最終未將演習行動升級。經歷這場台海危機,擔任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認為解放軍實力還不足以與外部勢力抗衡,同時,技術上也無法與他國相比,因此,軍改的方向也朝新形態戰爭和高技術軍工裝備生產轉型。江澤民曾表示,當代戰爭形式已朝向高技術戰爭發展,本質就是信息化,他更認為,「人類社會的戰爭形態正由機械化戰爭轉變為信息化戰爭。整個工業時代軍隊的武器裝備、組織體制、軍事理論、軍事訓練以及後勤保障方式等,都將按照信息化的要求進行徹底改造,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軍隊正在轉變為信息化軍隊」。江澤民因此提出國防軍事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方針,奠定解放軍在提高核威懾能力的攻擊型武器發展前,優先提高整體防禦能力,並加速發展現代化武器裝備研發。江澤民延續鄧小平裁軍政策,將300萬兵員裁至230萬。除此之外,江澤民另一項政績就是改革軍隊經商的貪污腐敗現象。據了解,解放軍自1980年代中後期,為了填補預算撥款缺額參與了商業活動,不過,各級單位在商業利益快速膨脹下,形成一個巨大的關係網,影響到治軍風紀。江澤民認為,軍隊經商屬於不良現象,除了注意力偏離國防,加上軍隊經營企業產生的利益衝突,極大可能腐蝕軍隊保衛國家的意志,江澤民在1998年7月宣布,「軍隊和武警部隊對所屬單位辦的各種經營性公司,必須認真進行清理,今後一律不得繼續從事經商活動」。
中共二十大倒數!習近平、官媒屢提歷史自信 學者分析:為連任鋪路
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延任受關注。自中共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後,習近平與大陸官媒多次提及歷史自信,學者指出,這都是習在為其第三任鋪路。而過去十年,中共中央持續「收權」,習看似大權在握卻也有脆弱的部分,加上內外問題短期難解,習若延任,勢必面臨多重挑戰。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9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做工作報告,並就中央委員會向中共二十大的報告討論稿向全會說明,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則就「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討論稿向全會說明。七中全會會期按慣例大約4天,還將討論中共黨章修正、中紀委在二十大的工作報告等文件,並決定二十大召開的具體議程。政大東亞所教授兼所長鍾延麟分析,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內容超過6成都是在講十八大以來開創的「新時代」。「習近平在有序鋪陳自己的歷史定位」,習肯定是想要再做下去,而無論是歷史決議或提出「歷史自信」,他都是要回答一個問題:「他有何政治資本和歷史資格可以延任?」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鍾延麟。(圖/報系資料照)習近平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鍾延麟指出,習是想要「擺正」大陸在國際格局的位置,而2010年大陸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以後的東西消長,習認為大陸已展現出制度優勢,自己也掌握機遇,做出「歷史性變革」,因而可以繼往開來、延年執政。習提出全球性的框架如「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也都是過去大陸領導人做不到或是只能局部做的事情。身為台灣少數鑽研中共黨史的學者,鍾延麟指出,習近平大概是鄧小平後最重視經營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共領導人,他要為自身長期執政提供歷史依據。他判斷,側重記載習執政成果的第三份《歷史決議》,其主要精神和實質內容一定會寫入二十大報告中,並可能與「歷史自信」的提法配合呼應。一方面給習多一層在黨內的政治保護和支撐,另一方面未來也可能成為一種政治指引或框架,成為政績辯護和抑制批判的官方基調和說詞。除了加緊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還持續制度性集權。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指出,不僅中共向政府部門收權,中央也向地方收權,國家更向市場和社會收權。而包括國安委等機構的成立,加上反腐打貪,過去在國家與社會、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彈性空間不見了,權力逐漸集中到一人身上,卻也是最脆弱的部分。習近平若延任,將面臨哪些挑戰?王信賢說,政治上習沒太多挑戰,最大挑戰將是大陸內部全國性的經濟社會問題,及中美長期結構性戰略競爭,和高科技「卡脖子」問題,內外都存在挑戰。
戈巴契夫逝世評價兩極 西方讚譽英雄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逝世,儘管他在莫斯科的執政時間不到7年,但在任期中,他結束了冷戰,允許了中歐和東歐國家和平解放,導致了蘇聯帝國的解體,他在西方被譽為英雄,並在1990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但另一方面,不少俄羅斯人或前蘇聯民眾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批評他導致一個超級大國的崩潰,甚至成為最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遠因。1985年,年僅54歲的戈巴契夫被選為蘇共總書記,他上台時,蘇聯是一個被疲軟的經濟拖累,官僚腐敗嚴重的大國,問題很明顯,但解決問題方法卻沒有那麼簡單,戈巴契夫高呼「開放透明」(glasnost)及「重建」(perestroika)等關鍵詞,但這些政策成為一把雙面刃,結果在不到7年時間內,他帶領了這個世界最大的共產主義集團解體,蘇聯於1991年12月25日宣告解體,結束40多年來的東西冷戰,戈巴契夫辭去蘇聯總統,各國共產主義制度陸續崩潰,戈巴契夫率先帶動改革風潮,改變了世界秩序,但蘇聯不復存在,經濟並沒有起色,商店貨架上依然空空如也,戈巴契夫也失去權力。在戈巴契夫逝世後,各界對他仍有不同評價,《紐約時報》指出,在國外,戈巴契夫被譽為英雄。但對俄羅斯內部的許多人來說,戈巴契夫造成的劇變是一場災難。俄羅斯總統普丁稱蘇聯的解體是「本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對普丁及他那些目前構成俄羅斯權力核心圈子的前蘇聯國安會(KGB)老戰友們來說,蘇聯終結是一個恥辱和失敗的時刻,今年入侵烏克蘭的行動正是為了消除那種恥辱和挫敗感。對於普丁這個幾乎與戈巴契夫在一切願景上背道而馳的總統,戈巴契夫的評價有好有壞。他起初讚揚普丁恢復了穩定,但是後來他開始反對普丁對新聞媒體自由的鎮壓,還有他對俄羅斯各地區選舉法律的改變。他說,普丁自視是「僅次於上帝的人物」,從來不徵求他的意見。「權力和意志的癱瘓是走向徹底墮落和遺忘的第一步,」普丁在2月24日宣布開始入侵烏克蘭時,針對蘇聯的解體作了上述表示。戈巴契夫本人沒有就烏克蘭戰爭發表公開聲明,不過他的基金會在2月26日呼籲「迅速停止敵對行動」。他的朋友、記者維涅狄克托夫(Alexei Venediktov)透露,戈巴契夫對這場戰爭感到不安,認為它破壞了「他畢生的工作」。中蘇同樣經歷共產制度轉型為市場經濟,戈巴契夫上台時,蘇聯國力遠超過中國,如今俄羅斯等國的經濟一蹶不振,中國大陸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蘇聯當時的改革無方難辭其咎 ,「休克療法」造成蘇聯社會民生大幅動盪,不如大陸的「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摸索前進漸進式改革有效。曾任大陸外交部長李肇星卸任後的外交回憶錄《說不盡的外交》一書中就提到,李肇星有一次擔任當時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使出席美國前總統雷根的葬禮。回程的飛機上,碰巧和戈巴契夫坐同一班飛機。李肇星和戈巴契夫聊了起來,李肇星問,「多年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國朋友一直特別想知道,為什麼那麼大的蘇聯,那麼強的社會主義大國,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解體了?」戈巴契夫猶豫了片刻,面色凝重地說,「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告訴你的是,在各國領導人當中,我最敬佩的是鄧小平先生。而在我們那裡沒有個鄧小平。」
昔傳生女爭117億財產 成龍小三忍23年開炮:別再傷害孩子
巨星成龍在國際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和老婆林鳳嬌結婚40年,育有一個兒子房祖名。他在1999年和女星吳綺莉爆出婚外情,最後選擇回到正宮身邊,然而女方當時已經懷孕,並獨自生下女兒「小龍女」吳卓林,引發軒然大波。吳綺莉昨(21日)深夜突然開炮,向成龍喊話:「不要再傷害無辜的孩子」。吳綺莉在微博表示,她坦言自己有野心、有要求,提到鄧小平夫人是其中一個中國歷史上值得尊重的元首夫人,「沒有人說過做舞女不好,但我從沒想過要卓越一個伴舞的女孩」,她認為舞女也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反問:「哪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尊重?」吳綺莉喊冤,孩子是無辜的,「我的任性我負責任,孩子不是犯錯從來都不會體罰,每個人都有個底線」,砲轟成龍三天兩頭就說給了孩子多少錢,過一陣子又改口說「一分錢都不給」,讓她感到心累,「其實說1、2次大家都能明白,不用說足20多年」,她覺得這樣對孩子的傷害太大了,希望可以停止,同時向大家道歉,「對不起我錯,孩子已經很受傷了。20多年了我錯,但這也到了底線,不要再傷害無辜的孩子」。吳綺莉突然發文砲轟成龍。(圖/翻攝自微博)聲明曝光後,引發網友一陣討論,「心太軟,孩子當初就不應該生,多為自己著想」、「最重要的一定要保重身體,自己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真的心疼妳與孩子,太好說話了,隱忍了這麼多年,找他要錢去,讓他承擔責任」。據了解,吳綺莉當年生下吳卓林的原因眾說紛紜,傳聞是為了以後能爭成龍約117億台幣的財產,不過這個說法她當年駁斥,強調:「如果有這個念頭的話呢,早在吳卓林沒滿18歲以前,就已經採取行動了」。
蘇貞昌也看《延禧》 答詢引陸劇⋯國台辦:可再推薦幾部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對女性的觀感是什麼」時,引用一首讚美女性的詩,後來被發現出自大陸電視劇《走向共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回應,有些人口口聲聲高喊「去中國化」,私下卻很誠實地追求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是不是有點人格分裂?朱鳳蓮說,從媒體報導上來看,蘇貞昌講過好幾部大陸電視劇了,包括《延禧攻略》、《走向共和》都在其中。她還可以再推薦幾部,像是《覺醒年代》、《人世間》、《正陽門下》、《山海情》等,都挺好看,都是很好的教育和啟發。她強調,兩岸血脈相連,文化相通,這是刻在基因裡的,去不掉的。有些人口口聲聲高喊「去中國化」,私下卻很誠實地追求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是不是有點人格分裂?這也充分說明搞「台獨」行不通。 無獨有偶,大陸改革開放的標誌性標語「摸著石頭過河」,如今也成了台灣推動轉型正義時官員的用語。行政院副祕書長何佩珊昨赴立法院表示,促轉會5月底解散後,轉型工作不會中斷,行政院會全體承擔,未來將「摸著石頭過河」。「摸著石頭過河」原是大陸民間俗語,完整句是「摸著石頭過河,踩穩一步,再邁一步」,表示面對新事物要本著穩妥的態度,一邊嘗試一邊探索。在政治使用上,講最多次的是大陸曾主管經濟的前領導人陳雲。既有文獻雖然沒有證明鄧小平說過這句話,但「摸著石頭過河」已成為面對改革開放的態度與方法的代名詞。促轉會任期將於5月30日屆滿,政院日前通過《促轉條例》修正草案,擬設置「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由院長擔任召集人統合協調,業務則依性質由相關部會承接。對此,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針對相關修正草案進行審查。民進黨立委陳歐珀、江永昌及國民黨立委林思銘等人,質詢時均對促轉會業務移交表達憂心,憂缺乏明確方向,接下來要處理的人民受損權利回復,預計至少要幾年後才可能開始受理賠償,「受難者家屬年紀大了,等得了嗎?」何佩珊表示,「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是把促轉工作推到最高層級,對於國安局等單位的檔案,過去內部或許有顧慮不願提供,預計情況可獲得改善。面對立委質疑政院是否能承擔促轉工作,盡快發出賠償,何佩珊強調,轉型正義將由政院全體承擔,未來會摸著石頭過河,盡力來做。
回馬槍?老柯嗆看穿國民黨「無能還逞能」 曾銘宗反批民主最壞示範
已經在週五(28日)休會的立法院臨時會在會期最後一天發生一段插曲,國民黨立院黨團因為不滿院會發生小插曲,國民黨團因不滿綠委郭國文提出「應即刻解禁福島等5縣市食品」主張,突襲佔領主席台,杯葛議事,由於傳出郭國文拒絕向藍營致歉,最後由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出面鞠躬道歉,才化解僵局,總預算得以三讀,外界也肯定「柯總召」能屈能伸。而「老柯」今天凌晨在臉書中說明,他當日致歉是對國民黨「無能還逞能」、給予假性的成就感,「讓國民黨在自High中迷失」,「政治還是要懂得以大事小」。民進黨大黨鞭柯建銘今天在臉書上為他日前向國民黨團道歉一事辯護,揶揄國民黨「無能還逞能」,引發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反擊「民主最壞示範」。(圖/報系資料照)不知道是否因藍委在臨時會協商總預算的過程中,屢次與政府官員針鋒相對,讓基於職責必須為政府預算「護航」的老柯也常被捲入戰火,導致對國民黨團十分不滿,立委暱稱「老柯」的柯建銘在臨時會結束後一天,在臉書上抒發心情,好好的痛K國民黨立院黨團一頓。對於老柯的重砲抨擊,國民黨立院黨團新任總召、藍委曾銘宗反問柯建銘,這是「回馬槍」嗎?如果當天不是柯總召自覺民進黨立委做的不對,那何需在國會殿堂上鄭重低頭道歉,既然已公開道歉了,又何必在事隔一天之後再嘲弄國民黨?難道當天的道歉是完全不真心的?曾銘宗說,「擋不住核食就要倒閣」是國民黨的戰略考量,不必勞駕民進黨置啄,但從民進黨政府、黨中央到立院黨團,都是在「道歉」「表示願意負責」之後,再逞口舌之能,這不是很阿Q嗎?這才是民主政治的最壞示範。柯建銘今天在臉書上揶揄,國民黨現在是他的超級粉絲(Super fans),每天關注他的臉書,怕他批評他們什麼?造成他『不講話時』不知我在想什麼?柯建銘『講話時』會集體抓狂的怪異現象,真是國會奇景!柯建銘並貼出一張他在立院議場內被藍委包圍的照片,他說,這一張照片加上他短暫不到3分鐘的發言,道盡國民黨走到歷史終點前之敗象。柯建銘說,前天國民黨團揚言如果政院要在臨時會最後一日,突襲通過開放核食,藍委就要提出倒閣案。他鞠躬致歉以化解僵局,是對國民黨之「無能還逞能」的「看穿不揭穿」,給予假性的成就感,讓國民黨在自High中迷失,讓藍營黨團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能有交代,這是他30年政治生涯所領悟出「退」的價值,政治還是要懂得以大事小。柯建銘還原當日始末表示,1月28日民進黨立委郭國文發出新聞稿在10點21分見報,10點46分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走上主席台要求院會暫停,立法院長游錫堃在不知情下,透過麥克風還說出「表決後才休息」,10點47分游錫堃宣告「報告院會,現在休息5分鐘」,國民黨團就在台下集結,10點49分國民黨團佔領主席台,然後院會停止,國民黨團揚言提出倒閣案,開始協商⋯⋯直到下午15點35分他上台道歉收場,展開驚悚4小時40分鐘的國會僵局。柯建銘顯然對於國民黨提出的「揚言倒閣戰略」頗不以為然,他解釋,「倒閣對少數黨來說,從來就不是武器」因為憲法增修條文明定,在不信任案提出72小時後,應於48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但院會須立即停止,最多5天。換言之,若在大年初二(2月2日)院會表決「不會成功的倒閣案」,剩下的總預算73案表決雖要再擇期表決,但頂多再一天就能處理完畢,倒閣的最後結果,就是如此而已,請問國民黨提出倒閣能得到什麼?不過就是全民痛罵、民調下墜,不堪的下場而已,對不對?柯建銘還說,朱立倫曾經當過立委,應該最瞭解這個結果,(朱)應該懂得這些吧?不要以為國民黨團在總預算期間表現很好,自我安慰。由於朝野協商總預算時,藍委對於「促轉會」頗有意見,屢屢與強調「促轉會組織條例就是我草擬」的柯建銘針鋒相對,老柯這篇臉書長文,也花了不少篇幅談他對促轉議題的看法。柯建銘說,蔡英文總統以全民總統的身份及高度,到七海園區,國民黨卻冷嘲熱諷,深怕蔣經國牌被搶走?但他想問,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到馬英九前總統敢走進義光教會或鄭南榕紀念館?柯建銘痛批,其實最沒有資格談轉型正義的是國民黨。他說,1978年,美麗島事件前一年,40多年前他正在日本讀書,那年讓他最印象深刻的是,主張改革開放的鄧小平訪問日本,當天他正好去羽田機場迎接台灣來的留學生,看到載鄧小平的飛機降落跑道,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死了多少人?中、日是誓不兩立的世仇,鄧小平居然踏上日本國土,下榻「日本四谷國家迎賓館」,歷史的破冰,何等大事!全球震驚!柯建銘說,再遠一點,歷史場景有清聖祖康熙皇帝,6次南巡江南時,多次祭拜明太祖朱元璋陵墓,明孝陵,立碑「治隆唐宋」的歷史典故,況且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先祖也是被明軍所殺的。柯建銘話鋒一轉,將矛頭對準昔日夙敵「時代力量」,他說時力在總預算提的司30-1主決議文內容是,爰提案請總統府會同促轉會,針對蔡英文總統於「七海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致詞之妥適性進行研議,「提出書面檢討報告」。柯建銘說這是他此生第一次看到,總統言論,時代力量想要審?這是什麼時代?與國民黨之道歉說(要求柯道歉)相互輝映,這豈只是時代的墮落,他要問時力立委邱顯智、陳椒華,黃國昌敢這樣主張嗎?柯建銘說,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國會過半,歷史的契機出現了,民進黨此時不處理不當黨產及轉型正義,對得起台灣人民嗎?能回答歷史的拷問嗎?逃得了歷史的鞭屍嗎?柯建銘指出,「青島東路3號」(柯建銘國會辦公室)曾是警總看守所、國防部軍法處,他在此不義遺址上的辦公室已工作25年,當然有歷史的責任感、壓迫感,領銜提出的「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及行政院版「政治檔案法」,分別於2016年7月、2017年12月、2019年7月三讀通過,只剩最後法案「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還財於政治受難者(還沒有完成立法,目前在政院審議),他說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歷史是可以原諒,「但不可以忘記,轉型正義最後的目的是追求社會之和解。」
台美關係重要推手!《台灣關係法》起草人過世 享嵩壽102歲
《台灣關係法》起草人之一的萊斯特.伍爾夫(Lester L. Wolff),5月11日在紐約的醫院過世,享嵩壽102歲。他的兒子已證實此事,但並未透露死因。綜合《紐約時報》等外媒報導,出生於1919年的萊斯特.伍爾夫是前紐約民主黨國會議員,是現任國會歷史最悠久的前議員。在1965年至1981年任職期間,他共同發起了最初的《醫療保險法》;1978年與鄧小平會談,將信息轉給卡特總統(James Earl "Jimmy" Carter, Jr)的信息,導致1979年中美全面外交承認。不過,在這之前他與甘迺迪(Edward Kennedy)、克蘭斯頓(Alan Cranston)共同起草《台灣關係法》,在1979年法條通過之後,為台美外交關係打下基礎。
快訊/孫中山孫女孫穗華美國加州過世 享耆壽96歲
國父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華,晚間傳出於美國時間4月16日在美國加州逝世,享耆壽96歲。作為孫中山孫女、孫科次女的孫穗華生於上海,長時間定居在美國,在孫中山直系親屬中,孫穗華為輩分最高、最受尊敬的長輩,孫穗華繼承了祖父、父親的好學家風。據《旺報》報導,她1943年赴美國留學,後畢業於史密斯學院1981年起,孫穗華師從西班牙畫家塞巴斯汀卡佩拉學習畫畫。根據《澎湃新聞》指出,孫穗華在美國時間4月16日於加州過世,享耆壽96歲,報導指出,雖然長期定居美國,但孫穗華和姊姊孫穗瑛對家鄉的文化事業十分關心,自大陸改革開放多年來,她們多次向中山市捐贈文物、文獻、史料總計1000多件,更獲得大陸前領導人鄧小平等大陸領導人的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