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愛
」 陳志金忍痛幫兒子完成器捐遺願 ICU醫動容:一位母親的愛
全台有逾1萬在等待器官移植,然而器官捐贈不僅需要捐贈者生前的意願,更考驗家屬在親人生死交關時的抉擇。近日醫師陳志金在社群平台分享了一則感人的器官捐贈故事,讓人深刻體會家屬與醫療團隊在過程中的艱辛與愛。陳志金在臉書發文提到,有一名兩次判定腦死的病患,其阿嬤不忍心看到孫子長期受苦,希望能早日完成器官捐贈。然而在第三次腦死判定前,病患出現些微的「瞳孔反射」,導致判定無法通過。陳志金詢問家屬,是否有未完成的心願或牽掛,病患的哥哥、姐姐隨後向他訴說,「放心吧,我們會好好照顧媽媽。」令人動容的是,當晚病患的「瞳孔反射」再次消失,或許是放下了心中的牽掛。而這位母親在急診醫師告知病情無法挽回後,果斷決定讓孩子進行器官捐贈。陳志金感慨地表示,這樣的決定極為不易,許多母親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接受「無法救治」的事實,而有些人甚至無法放下,終生背負悲傷與自責。他認為,這位母親能在悲痛中做出如此勇敢的決定,除了可能因家境與個人經歷讓她早有面對「無常」的準備,更因她不忍孩子繼續受苦,這是一位母親無私的大愛,也是生命延續的動力,「最重要的是她很勇敢堅強的做出這個決定,這是一位母親的愛」。陳志金也提到,「意外發生的那天,正好是你的生日。明年在這個母難日,一個原本會讓媽媽傷心欲絕的日子,卻因為你的大愛、媽媽的勇敢堅強,多了好幾個家庭可以感恩重生,他們也將會在台灣的不同角落為你和媽媽祝福、他們也將更珍惜這份溫暖,把它傳遞下去」。此外,在器官捐贈手術前,家人、協調師與社工師會依序向捐贈者進行「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四道儀式,醫療團隊也會全程陪伴,向捐贈者及其家屬表達敬意。陳志金分享,協調師會在捐贈者耳邊低聲感謝其無私的愛,讓器官能幫助多年受病痛折磨的病患。陳志金坦言,這時他總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醫療團隊也會鞠躬致意,向捐贈者及家屬致以最高的敬意。陳志金特別感謝全國的協調師與社工師,形容他們不僅是「生死接線員」,更是「器官媒人婆」,幫助器官找到適合的歸宿,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這是一種大愛的傳遞,也是生命奇蹟的真實寫照。」
瓊瑤去世/輕生和安樂死不同! 醫提醒:不要過度渲染美化「翩然的去了」
86歲作家瓊瑤昨(4日)下午在住家被發現輕生亡,並在遺書中表示,自己已翩然離去,不願意成受盡病痛折磨的老人,最終決定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擺脫讓她痛苦的軀殼。對此,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書華認為,希望大眾或媒體不要過度渲染、美化「翩然的去了」這樣的描述,因為自殺遠不是瀟灑去了這麼簡單,並點出自殺和安樂死的差異。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提醒,落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才能安樂善好自己的死亡,而不是輕生!許書華醫師昨晚在臉書粉專發文稱,知名作家瓊瑤選擇輕生離世,讓她想到韓劇《死期將至》的台詞。但她希望大眾或媒體不要過度渲染、美化「翩然的去了。」這樣的描述,因為自殺遠不是瀟灑去了這麼簡單。她也強調,自殺和安樂死是不同的,「我們要更積極正視台灣安樂死合法化的推動與進展沒錯,也提醒大家雖在瑞士、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家執行安樂死是合法的,但其中的條件規範都非常嚴格,多數可選擇安樂死的前提,是病人的生理心理正遭受難以承受的痛苦,且沒有任何醫療方式可以達到改善的希望下,還需醫師等專家多方評估,證明患者意識清楚、無外部壓力、知情自願,才可合法執行。」許書華說明,大家對生命自主權都很重視,「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緩和醫療」就是尊重與保障病人自主權而生的法案,「在現有法案,我們是有方法為自己生命作主,不當『插管維生老人』的,畢竟雖談生死很沈重,但現代醫藥還是有極限,有力有未逮的可能。遇到這些極限,將對於『治癒疾病』的努力,轉成『保有生命尊嚴、生活品質,善終』的努力,也是醫者持續用心致力之所在。」她還認為,面對生命的極限,道謝、道歉、道愛、道別,我們依舊可以是展現力量的鬥士,「瓊瑤說:『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以上這段才是我想引述強調的話。如何面對死亡也無需老了才思考,隨時都能多瞭解這攸關生命自主權的大事。」此外,黃軒醫師也發文指出,瓊瑤的選擇,並非孤例。在很多高齡人群中,有些人因為身體或心理上的痛苦,也曾萌生了離世的念頭,「你們知道,老人面對死亡,是需要全新的教育嗎?而不是老人世面見多,他們都會坦然面對的!畢竟死亡,老人,從未有過,不是嗎?你又如何叫老人,孤獨一個人去面對呢?」黃軒認為,或許,大家可以從瓊瑤的選擇中學到:如何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如何讓家中老人的死亡教育,更深入到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當老人因疾病或失能面臨生命終點時,死亡教育變得尤為重要。它可以幫助老人和家人更有尊嚴地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並共同準備和接受這一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為何老人家和家人需要一起接受死亡教育?黃軒點出有以下4點正向意義,包括減少恐懼與焦慮: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幫助老人認識並接受這一事實;促進生死溝通:減少家人之間對死亡話題的忌諱,讓老人有機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提升生活質量:通過關注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讓老年人更有尊嚴地度過餘生;預防孤獨與後悔:通過早期準備和反思,減少未完成的心願和心理壓力。至於如何進行死亡教育?黃軒解釋,關鍵是與老人溝通,包括選擇合適的時機:避免在老人情緒低落時討論此話題;用心傾聽:讓老人自由表達對死亡的看法與擔憂;避免迴避話題:以平和的語氣正面討論死亡,不用「隱喻」或「委婉說法」。最後,家庭成員在側可以傾聽、陪伴和分享生活點滴,不一定是每次都是在分享病痛和死亡!◎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柯爸驚傳進加護病房 醫揭「1成不到能活著出院」:柯文哲想見最後一面很難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捲入京華城案,遭北檢認定涉嫌《貪污治罪條例》的違背職務收賄及圖利等罪,裁定羈押禁見,如今傳出其高齡92歲的父親柯承發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因罹患肺癌及肺積水轉入加護病房。對此,胸腔科名醫蘇一峰坦言,柯爸癌末肺肋膜積水,如果進加護病房,只有1成不到能活著出院,柯文哲恐怕很難見到父親最後一面。蘇一峰今(20日)在臉書表示,新聞報導柯爸昨天(19日)進了加護病房,至今還不知道兒子進看守所,柯媽泣不成聲,而自己之前就有分析,柯爸癌末肺肋膜積水只能打化療,這種預後是很差的,肺癌末期病人如果病危入加護病房,只有一成不到能活著出院,「柯見柯爸最後一面,是很困難」。蘇一峰也提到,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任內,是自己任職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最用力推動安寧治療的時刻,強調末期病人家屬要趕快道別、道愛、道歉、道謝,不要留下遺憾,因為有時進加護病房急救,根本講不上幾句話,「很諷刺,柯自己推動的臨終觀念,自己有可能做不到了…柯爸意識可能不清楚了」。京華城爭議案持續延燒,柯文哲遭裁定羈押禁見已超過1個月,如今2個月的羈押期限將至,檢方是否聲請延押,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羈押期間,柯文哲妻子陳佩琪表示,丈夫在看守所裡最掛念的就是爸爸,由於高齡加上病情惡化,柯曾叮囑「不要擔心我,只要看好爸爸」。
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 ICU名醫:我們還可以救家屬
雖然醫師是一個救死扶傷的職業,但醫生終究是人,還是有很多時候無力為天。ICU醫師陳志金就表示,在面對道無法救治的病人時,醫師能做的還有救家屬「不要讓活著的人有遺憾,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ICU醫師陳志金在FB粉絲專頁發文分享一個故事,一位病危病人的家屬正在努力趕回醫院,雖然之前陳志金醫師已經與家屬談好不再急救,但團隊仍希望能讓病人撐到家屬抵達。陳志金醫師為了避免造成家屬一輩子的遺憾,還是決定幫病人「撐一下」。但在下午三點左右,病人的情況急轉直下,出現了PEA(無脈搏電活動)的狀態,就在醫護人員考慮是否要進行心肺復甦時家屬恰巧趕到。醫護人員立即引導家屬進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但病人的孩子一時難以開口。而在這時候,病人奇蹟般地恢復心跳和血壓,醫生明白這只是暫時的,但這額外的時間讓家屬有了寶貴的陪伴時間。資深護理師也把握這個機會,鼓勵孩子們握著父親的手,對他說話。陳志金醫師也對家屬表示「爸爸現在暫時有心跳血壓了,但是不會維持太久,來!你握著爸爸的手,跟他說說話,他在等你。」最終,病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離世。陳志金醫師也安慰病人的兒子,表示「爸爸知道你的心意了,好好照顧妹妹」。最終,病人的兒子終於開口說話「也只能這樣了!」同時,陳志金醫師也看到休假的社工師抵達現場來陪伴病人家屬,這些都讓陳志金醫師不禁紅了眼眶。面對這最後的時間,陳志金醫師認為,雖然從管理者角度來,最後的一個半小時會被視為「無效」醫療,但對於從部隊趕回來的哥哥和高中生妹妹來說,這段時間可能決定了他們一生是否會有遺憾。陳志金醫師解釋,在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時,「我們還可以就家屬」,幫助活著的人避免遺憾,是他們醫療團隊一直在努力做的事。陳志金醫師還幽默的表示,自己常這樣幫病人延長時間,萬一閻羅王要「討回」的話,希望閻羅王可以打個折「因為我是常客」。
病妻彌留…尪求「讓孩子過最後母親節」ICU醫幫圓夢 吃蛋糕秒淚崩
「明明是甜的蛋糕,怎麼嘗起來卻有一點鹹味?」1名人妻已處在彌留階段,丈夫希望孩子們能和媽媽過最後一個母親節,便拜託醫生讓妻子撐下去,無奈以患者目前的血壓及各項指標來看,這無疑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經醫師和社工討論,決定幫患者及家人提早過母親節,醫生吃著家屬送的蛋糕,忍不住流下眼淚。ICU醫師陳志金在臉書分享感人故事,「太太已經彌留了。先生說,能不能撐到母親節?他希望孩子們能和媽媽過最後一個母親節…這個任務非常的艱難,以她現在的血壓,很難…但是,我們知道這個請求對這位母親、對這位父親、對這個家庭,極為重要…我們不希望讓孩子們留下一輩子的遺憾」。醫師透露,「這位先生看起來很自責、很內疚,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也不夠好。我和社工,不斷的肯定這位先生為他太太所做的一切。其實,在太太生病的這些日子以來,他是多麼無微不至的在照顧太太,他的付出與努力,我們必須給予肯定。我的責任是:不能讓家屬帶著內疚與自責過一輩子」。陳志金提到,「在和社工討論後,我們建議提前幫她過母親節。家人買了一個蛋糕,幫媽媽戴上她喜愛的帽子、圍上她心愛的圍巾。我們引導著孩子們向媽媽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也請孩子們告訴媽媽:他們會乖乖的、好好照顧爸爸,爸爸也會好好的照顧孩子們…我只能在自己的淚水奪眶而出之前,交由社工接手…自己默默的回到值班室」。不久後,護理師拿著一塊蛋糕走進值班室說「家屬說希望能和您一起分享~」陳志金吃著蛋糕,發現它看起來越來越模糊,「明明是甜的蛋糕,怎麼嘗起來卻有一點鹹味?啊!是流下的淚水~『阿金因為有了遺憾,所以不斷的努力,希望不再有人,遭遇到和他一樣的遺憾』。」
房子要留給兒子還是靈魂伴侶? 劉韋德:採這二招可互相兼顧
最近收到一封民眾的法律諮詢,信中說她和前夫離婚後,一人獨自扶養兒子多年,後來遇到現在的伴侶,他的文學才華深深吸引她,兩人算是靈魂伴侶,但礙於兒子的因素,所以兩人一直沒有辦結婚。她名下有一間在台北市大安區40多坪的房子,是她父親留下來的,她說自己基於傳統觀念,這間房子將來是要留給兒子,但房子目前是由她和伴侶一起住,最近她經診斷後確定是乳癌第三期,她說自己不怕死亡,但她擔心伴侶在她走後沒有地方住,因此她最近考慮和這位伴侶結婚,算是給對方一個法律上的保障。這位女士擔心伴侶將來的居住問題,是出於真愛,原本無可厚非,但這樣的安排是否妥當,需要她仔細考量。我告訴她,若她的心願是要讓這位伴侶可以在她走後繼續住在房子裡直到終老,而房子產權要完整留給兒子,那就要慎重考慮結婚的事情,因若兩人結婚,兒子和伴侶都是法定繼承人,伴侶的居住問題雖然不會有問題,但若伴侶也過世了,那麼他的家人就會再繼承這間房子,到時房子的產權會變得很複雜,很有可能最後連兒子都無法住在這裡。我告訴她,要解決這個困擾其實不難。因為法律上,遺贈和繼承並不互相排斥,所以她可以將房子和其他財產留給兒子繼承,但是將房子的使用權先用遺贈方式留給伴侶,等到伴侶也過世之後,再由兒子將房子收回。台灣遺囑協會是一個由專業律師發起的公益團體,於今年四月起將陸續舉辦公益講座,四月份題目為「如何預立一份有幸福的遺囑」,除了教大家如何預立有效遺囑外,更教大家如何在遺囑中「道謝、道歉、道愛、道別」,讓遺囑不只是冷冰冰的遺產交代,而是一份未來給家人最溫柔的情書,歡迎報名。報名請按我(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twwillassoc)但要注意的是,若要贈與房子的所有權給伴侶,法律上必須要用遺囑才可以,因為這種行為稱為遺贈,而遺贈必以遺囑為之,否則沒有法律效力。她在我的建議下,很快地就完成遺囑,從她的遺囑中,我看見了她對家人還有伴侶的愛,雖然這兩份愛讓她有點辛苦,但這份遺囑,卻是她未來給這兩個男人最溫柔的一封情書。祝福她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上走的安心,走的無憾。
龍巖李世聰弔唁會場曝光 36萬紅酒、私人飛機送最後一程
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日前辭世,享壽65歲,今(15)日上午開放弔唁,會場擺放李世聰生前最愛的私人飛機、一瓶價值36萬元的拉塔希紅酒,以及李世聰最引以為傲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光之系列」建築模型,向這位台灣殯葬大亨話別。龍巖表示,創辦人一生交遊廣闊、待客如親、提攜後輩,因此特別將創辦人最後與大家告別的場合,佈置成符合為人好客又溫暖的個性,主會場旁特別擺放一張典雅的總裁椅與各式美酒,呈現創辦人生前與摯友們會晤相聚時,輕鬆的氛圍,歡迎每一位前來弔唁的親友,好好地與創辦人道謝道愛與話別,也將創辦人對親友滿滿的愛呈現給大家。主會場旁特別擺放一張典雅的總裁椅與李世聰生前最愛的紅酒,呈現生前與摯友們會晤相聚時輕鬆的氛圍。(圖/劉耿豪攝)李世聰生前喜好品酒,經常搭乘私人專機飛往世界各地參加品酒會,而此次在弔唁會場擺放供飲的是法國勃根地紅酒,出自DRC Romanee Conti羅曼尼康帝酒莊的拉塔希紅酒,年份1996,網路售價每瓶36萬元。除了生前最愛的物品,入場走道也掛滿了李世聰從小到大的照片供人追憶。會場布置出自李世聰女兒、龍巖董事長Kelly Lee,現場擺放的每一張照片也是由Kelly Lee親自挑選,不過卻在弔唁會場未見本人。發言人梁建芸表示,Kelly Lee因喪父之痛,原本希望自己來向媒體說明,但太傷心了,淚水沒有止過。布置中還有一台飛機模型,據了解這是李世聰的私人專機。(圖/劉耿豪攝)龍巖表示,創辦人李世聰先生一生奉獻於台灣生命產業的文化改革,樹立業界標竿,他曾說過:「這個產業要被重視,生命才會被尊重的對待。」,因此30年來,龍巖尊重每一個生命為起始,陪伴逾百萬人渡過離別時刻,圓滿無數家庭,創辦人不但帶領龍巖成為國際知名企業,更是翻轉了人們對於生命產業的既定印象,並且引領著生命產業朝向提升人文服務與溫度的目標前進。其對台灣的貢獻至今深受各界推崇與致敬。弔唁會場設立於龍巖汐止大樓,自今日3月15日(三)上午10點起至4月4日(二)期間,每日上午10點開放至下午4點,供各界至親好友前來弔唁與話別。記者截稿前,包括連勝文、移民署署長邱豐光以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人一早就前往弔唁。李世聰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光之系列」作品,是他翻轉台灣傳統殯葬文化的代表作,模型也出現在弔唁會場作為紀念。(圖/劉耿豪攝)入場走廊掛滿李世聰從小到大的照片,營造出「時光走廊」的意象。(圖/劉耿豪攝)
曾力挺白家綺遭砲轟到刪文 女星神隱5天後首度發聲
身為「一起發光」教會成員的本土女星李又汝,5日發布貼文表示,雖然家暴零容忍,但不等於不能原諒對方再給彼此一次機會重來,並直言白家綺夫妻「公親變事主的人,真是倒楣」。貼文一出被網友瘋狂砲轟,緊急刪文,神隱5天後,她在11日發文吐露心聲。李又汝5日發文力挺白家綺夫妻「公親變事主的人,真是倒楣」被網友瘋狂砲轟後,將貼文刪除。神隱5天之後,11日她也在Instagram發出與老公的合照並表示,夫妻倆不約而同穿了同一件衣服真的好可愛,並表示「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吵雜紛亂,我們永遠是彼此最親密的依靠。」而她也透露,自己和老公愛情長跑了13年,過程中必定會有摩擦與爭執,更直言過去彼此都曾對對方覺得有些「心灰意冷」,但因為教會的陪伴以及教導,夫妻倆才學會如何彼此道歉、道謝以及道愛,心靈上也有更深的交流。最後李又汝也表示,非常謝謝上帝讓他們的感情更加堅固「進而決定公布結婚、買房、共組家庭」更直呼,能有這份信仰真好幸福。
妻罹癌彌留…尪幫過「最後母親節」畫面惹心疼 名醫忍淚:蛋糕模糊了
「這蛋糕怎麼看起來這麼模糊…明明是甜的蛋糕,怎麼嘗起來卻有一點鹹。」重症名醫陳志金今(4日)在臉書貼出一張蛋糕的照片,並分享了一個滿滿洋蔥的故事,一位癌末的媽媽已經彌留,丈夫希望孩子們能和媽媽過最後一個母親節,「我只能在自己的淚水奪眶而出之前,交由社工接手…自己默默的回到值班室」。陳志金在臉書發文,「媽媽已經彌留了,爸爸說,能不能撐到母親節?他希望孩子們,能和媽媽過最後一個母親節…這個任務非常的艱難,以她現在的血壓,很難…但是,我們知道,這個請求,對這位母親、對這位父親、對這個家庭,極為重要…我們不希望,讓孩子們留下一輩子的遺憾。」陳志金提到,「這位父親看起來很自責、很內疚,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也不夠好。我和社工,不斷的肯定這位父親為她太太所做的一切。其實,在太太生病的這些日子以來,他是多麼無微不至的在照顧太太,他的付出與努力,我們必須給予肯定。我的責任是,絕對不能讓家屬,帶著內疚與自責過一輩子」。醫師表示,「在和社工討論後,我們建議提前幫媽媽過母親節。他們買了一個蛋糕,幫媽媽戴上她喜愛的帽子、圍上她心愛的圍巾…我們引導著孩子們,向媽媽道愛、道謝、道歉、道別,也請孩子們向媽媽承諾,他們會好好的聽爸爸的話、好好照顧爸爸,爸爸也會好好的照顧孩子們」。陳志金透露,我只能在自己的淚水奪眶而出之前,交由社工接手…自己默默的回到值班室。護理師進來:『家屬說希望能和您一起分享~』,這蛋糕怎麼看起來這麼模糊…明明是甜的蛋糕,怎麼嘗起來卻有一點鹹。愛要及時」。
面對離婚掙扎「都會提到賈靜雯」 律師流淚:謝謝妳這麼努力,讓女人仰望著
47歲賈靜雯走過離婚與事業低潮,今年以《瀑布》奪下第58屆金馬影后,讓不少人非常感動。律師李怡貞感性地說,「謝謝妳這麼努力,讓我們女人們可以仰望著。」賈靜雯在臉書發文,「好奇妙,覺得上天一直給我好多不同的人生功課,讓我的生命充滿了許多故事,有喜有悲,我曾在黑暗的死蔭裡困住過,以為自己出不來,但我一抬頭就看見了一道光,是一道愛的光,我這一路一直循著這道光行走,走出了黑暗,得到了滿滿暖暖的愛。」對此李怡貞有感而發表示,每次因為離婚而痛苦掙扎的當事人,都一定會聽到她舉賈靜雯的例子,確實,可能世上沒有那麼多修杰楷,但是如果妳夠好、夠積極,坦白接受自己過去的不完美,並且努力讓自己在深谷中長出一朵美麗的花,就算遇不到修杰楷,也終會遇見最好的自己。李怡貞說,「知道賈靜雯得到影后,還真的默默流淚了呢,謝謝妳這麼努力,讓我們女人們可以仰望著,並且也為了愛的人抵死不放棄。」貼文一出引起許多人共鳴,網友紛紛留言「不一定要有人愛你,但是一定要愛自己,人生是自己的,當然,能遇到一個修杰楷真的是完美」、「宣布那瞬間我都跟著哭出來」、「謝謝您給了我們女人最好的、最勇敢的故事」、「堅韌的活出生命的精彩,令人敬佩」。
確診者的最後旅程 護理師將手機放在他耳邊「爸爸,你好好走」
由於新冠肺炎的關係,不少不幸因病逝世的患者,在臨終前也沒有辦法見到家人的最後一面。日前就有患者在臨終前,醫護人員把手機放在耳旁,讓他的女兒對著患者說「爸爸,你好好走」,讓一旁的醫護人員聞之淚崩。台北慈濟醫院21日在粉絲專頁上發文,開頭就表示「搶救生命的同時,陪伴見不到面的家屬與重病病人,引導雙方道歉、道謝、道愛、道別,也是這波疫情裡,前線人員的照護課題。」文章中描述,一位年過60的男子因確診新冠肺炎而住進慈濟醫院,當時就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甚至交代醫護人員「如果電擊一次沒有好轉,就不要急救。」而該名男子的狀況原本趨於穩定,但病情變化快速,男子短時間內就從清醒到昏迷。這時,專責病房的護理師以同理的愛,溫柔詢問家屬「聽覺是最後消失的,你要不要再跟爸爸說說話?他會聽得見的。」接著,護理師就將話筒放在男子耳朵旁,只聽到電話那頭,傳來女子的啜泣聲,哭著說到「爸爸,你好好走,放心就好,不用擔心我們,我們會好好照顧自己。」文章中也提到另外一個案例,在另外一間病房中,一位確診的女子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候,護理師收到家屬的訊息,訊息中表示「可以幫我最後一個忙嗎?幫我拍張照,我想記得妹妹最後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樣子」。之後,護理師先是細心的幫女子整理後,就拿出手機,拍下女子最美的遺容傳給家屬。慈濟醫院在文末表示「依規定,確診者的大體必須在24小時內火化,面對家屬見不到最後一面的悲傷,臨床醫護人員盡力用愛、用心,減少在世者的遺憾。」而不少網友看到這篇文章後,紛紛留言表示「協助病患者的身後事,感恩戴德」、「您們在百忙之中幫忙傳遞心意與病情!給家屬留下最後的一張照片療慰心中不能見最後一面的遺憾,這份心意我永記在心!」、「示意圖畫的好傳神!令人心疼的情境完全呈現在眼前」。
三級警戒禁探病!妻隔窗淚見最後一面:我會好好照顧自己 癌末夫當天安詳離世
國內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各大醫院禁止探病。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一名癌末病患因疫情關係,已好幾個月沒有見到家人,由於血壓一直維持在80左右,似乎在等人;護理長黃美玲安排家屬隔窗見面,病患與家屬道別後,在當日下午4時許安祥離世。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表示,知道與生命拔河的病人,使用視訊遠遠不夠,護理長黃美玲運用獨特的環境,讓病人與家屬隔窗相望說說話,成了最溫暖的時刻,也看見生命的點點微光。黃美玲認為,安寧病房病人與家屬相見,見一次少一次,確認不影響感染控制後,讓他們隔著落地窗見見聊聊。一位癌末病患轉到心蓮病房前,家屬幾乎天天探視,但之後因為疫情升溫,家人無法探視;由於病患血壓在80左右撐了一天,黃美玲依多年經驗,感覺病人好像在等什麼,因此聯繫上家屬。病患女兒表示,爸爸已經幾個月沒看到媽媽,也許在等待媽媽,想見最後一面。在黃美玲等人的安排下,病患妻子在下著毛毛雨的天,來到中庭花園隔著窗與丈夫道別;她輕聲地跟丈夫說,「要安心,我會好好照顧自己,你要跟緊菩薩腳步。」黃美玲透露,短短10多分鐘,好安靜、好溫暖,道別後,病患當日下午4點安詳離世。黃美玲表示,最後的會面,家屬與病患雖然無法彼此握手道愛、道別,但能見上面,有形的玻璃也化成無形,彼此都沒有遺憾。
狄鶯攜孫安佐過關斬將 靠「愛與健康」成唯一藝人代表
廚藝競賽節目《鴻門家宴》經過12場初賽、4場複賽,即將迎來四強賽,身為僅存的藝人唯一代表家庭狄鶯,這次與二姐狄玫、兒子孫安佐一起料理,狄鶯負責用時下最夯的鳳梨入菜製作「鳳梨蝦球」以及「迷迭香烤雞腿」、「牛肉片茄汁養生湯」共三道愛的料理,協助幫忙做菜的孫安佐怕步驟做錯,竟然對著媽媽狄鶯問說:「『狄鶯姐』請問是像這樣子嗎?」讓狄鶯當場笑歪回覆:「直接叫我狄鶯姐啊。」四強賽與之前初賽、複賽賽制完全不同,難度也提高許多,這次一家三人都得共同參賽加入料理行列。第一階段為「無火料理挑戰賽」,各家必須在不開火的限制之下,善用各種智慧家電限時30分鐘內做出三道美味料理。第二階段指定食材競賽,則將由第一階段獲勝家族從四個完全不同的指定食材裡優先挑選,並且可以決定其他家族的指定食材,如何運用自己優勢與製造他人劣勢,讓這個階段充滿考驗與刺激。由靠著健康與愛的料理一路過關斬將的狄鶯家族、創意無限令人味蕾驚豔的傅昭蓉家族、堅持梅子醬入菜發揮淋漓盡致的廖昱翔家族,以及創造視覺味覺嗅覺極大享受的朱美華家族,四強同場競技紛紛拿出看家本領誰都不想被淘汰,各家神經緊繃全場拚勁十足毫無冷感,也讓現場香味四溢,評審索艾克說:「我好久沒有在比賽的時候餓。」讓一旁的Ella也回應說:「我肚子好餓喔。」本季最後總冠軍將可抱回總價超過百萬的冠軍獎勵。
十大傑出救護員!王翊龍到院前「心理支持」:救護可以有溫度
桃園市政府消防局大竹分隊小隊長王翊龍今年獲選為十大傑出救護員特別獎。生涯出勤8千多趟,也讓王翊龍擁有一套救護哲學,他引用急診醫師的名言,「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時,我們要救家屬」,期許自己無論在什麼位置,都要當個有溫度的人。「救護其實是可以很有溫度的。」王翊龍反問,在到院前的救護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心理支持」,那可以支持到什麼程度呢?「有時候,到了救護現場,發現病人已經是『那種』情況,我們跟他無怨無仇,為什麼硬要讓他們不能好好地離開?」他回憶,當年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受訓時,看著加護病房裡的病人與家屬,「那些病人困在身體監獄裡面,我也在想我真的要這樣活著嗎?」,這樣靠儀器剩一口氣,到底是病人的自由意願嗎?這樣尊嚴在哪?於是在心裡不斷反思,「我到院前的救護,當遇到救不了的病人時,我要救病人家屬的心理」。面對已經明顯無法救回的病人,王翊龍表示,他也曾經遇過類似的個案。他說,當時接到孫媳婦的報案,趕到現場、透過儀器分析,發現老奶奶已經是無脈性心電氣活動,正當現場救護人員依著程序替老奶奶進行急救、插管,正準備注射強心針時,負責照顧老奶奶日常的孫媳婦開口,決定不再進行CPR。他回憶,「當時她知道這是對阿嬤最好的決定」。但當鄰近的親友趕到現場,孫媳婦的表情開始不安時,王翊龍指出,當時我很清楚,病人無法救治時,我要救家屬、要治療家屬的心情,因為在這關鍵時刻只要一個處理不完善,留下來的人可能要花數十年來療傷。「於是,我決定我要幫她擋下責難」,他說,當下跟現場的所有人說,已經急救過一輪,如果繼續壓胸、電擊,對阿嬤都是折騰,建議讓阿嬤好好的離開。王翊龍說,當時跟他們說,聽覺是人離世前最後喪失的,「我帶著他們跟阿嬤說說話,道歉、道愛、道謝、道別,帶著家屬好好地放下」,雖然這一趟出勤紀錄上可能是拒送、是一趟無效的救護,但對我來說,我已經救到了家屬的心情。今年從3萬多名消防員中脫穎,拿下十大傑出救護員特別獎,王翊龍認為,靠的是對消防救護宣導的熱情與創意,「大概在救護宣導的部分,沒有人用漫畫、用貼圖來宣導」,原來知名消防短篇漫畫「熱血人生小劇場」就是他的發想。王翊龍說,「漫畫這一塊,就是想紀念工作」,很多職業都會被大家討論,但真正講台灣消防的東西很少,台灣消防常常是每日名嘴再說,卻很少有消防員出來說些正確的事情,導致錯誤的觀念一直都存在,「我那時候就想,該是自己出面的時候」,於是他開始聯繫一些漫畫家,想找個替代的IP來露臉說些什麼,用不同的方式宣導消防,透過比較生活的方式慢慢切入宣導的主題,也獲得不小的迴響,讓消防工作、消防常識透過輕鬆的漫畫、貼圖,一點一滴融入大家的生活之中。
【用愛道別3】強忍淚與痛道謝也道歉 只盼毛孩帶著愛走
諾亞方舟動物同樂會協會長年照顧老病殘貓狗,在安樂死未執行前,更深入收容所搶救被列為「優先死刑」的動物,許多毛孩被領養時已奄奄一息,理事長戈家黎則想盡辦法醫治,6年來花費千萬幫助近百動物,而在救治同時,她也做好告別的準備。戈家黎回憶,迷你小黃金「可樂果」曾是受虐犬,被發現時滿身傷痕,也因此深具攻擊性,自己在幫牠上藥時也屢遭攻擊,努力了3年終於讓牠卸下心防,開始展現憨厚樂天的笑容,迎接主人時會因衝太快而撞上牆壁,當戈家黎以為甜蜜生活就此展開時,各種疾病卻接踵上門。「可樂果」是由可卡犬與黃金獵犬刻意繁殖的結果,疑因近親繁殖和遺傳基因的影響,12歲時出現失智、關節退化、泌尿道感染和腎盂腎炎等毛病,熱愛食物的牠開始不吃東西,瘦得幾乎可見肋骨,需仰賴灌水灌食才能勉強支撐,戈家黎不願牠在孱弱軀殼中繼續受苦,決定聯繫獸醫進行安樂死。告別的那一天,曾照顧「可樂果」的人齊聚協會,戈家黎則帶著牠到附近的公園,在「可樂果」曾做過記號的樹下吹風,期望毛孩離開前的風景,是最愛的草皮和陽光,牠最終在大家的祝福與眼淚中閉上眼睛。戈家黎投身動保多年,送走的動物也不計其數,牠們身影則留在協會的回憶牆上,即使離開仍不會被遺忘。(圖/黃耀徵攝)投入動保行列多年,戈家黎親手送過數不清的孩子離開,在最後時刻,她總要求自己保持冷靜,避免因情緒波動造成毛孩不安,並跟牠們「道愛、道謝、道歉、道別」,忍耐著一次次的心痛,只盼這些老動物生命末端能享受無盡的愛與關懷。戈家黎從死神手中搶救回老病殘動物,也希望大眾能給牠們一個機會,使這些毛孩在幸福中重生。(圖/黃耀徵攝)
CTWANT 人間暖流》用愛陪牠到老 諾亞方舟成動物天堂
呆萌天真的貓狗人見人愛,殘疾生病的動物卻往往乏人問津,過去在收容所更常被列為「死刑」對象,諾亞方舟動物同樂協會理事長戈家黎,不忍見毛孩在鐵窗內痛苦,六年來花費千萬搶救近百貓狗,縱使知道牠們生命不能長久,戈家黎仍用心營造溫暖的家,並在毛孩臨終之際,跟牠們「道謝、道愛、道別、道歉」,忍痛面對愛寵離開,只期盼牠們在幸福與關懷中渡過最後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