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關稅
」 關稅 行政院 美國 曾彥豪 ECFA行政院拍板!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年3月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考量國內物價受颱風致災遞延效應影響、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年3月底。這已是第14波減徵措施,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屆期退場。聖誕節慶及元旦跨年等活動將至,大型飲宴活動增加,推升國內餐飲消費需求。為穩定農產品價格,充裕供應冬令所需各類農產品,鄭麗君會中特別指示農業部持續監控批發市場行情變動,及落實各項調配供應措施,確保市場供貨無虞、價格平穩。鄭麗君表示,國際農工原物料已逐步回穩;惟部分原物料仍高於110年12月實施減徵措施時水準,同時考量國內物價受颱風致災遞延效應影響、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等因素,會中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114)年3月底,持續從源頭減輕業者營運負擔,穩定民生物價。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屆期退場。行政院指出,秋季為台灣平地產區蔬菜重要種植季節,惟自9月起受豪雨及颱風影響,作物受損或延遲種植致11至12月份蔬菜供應減少,農糧署已輔導農民團體適時釋出倉儲甘藍供應至台北果菜市場;全台全聯福利中心、大潤發、愛買、家樂福等1572個通路據點推出甘藍優惠專區,每顆100元以下。行政院表示,12月為蔬菜盛產期,加上近期天氣回穩,適合蔬菜生產,蔬菜到貨量漸趨充裕,菜價預期可趨於平穩;當令水果如柑橘類等果品正值產期,供應穩定;聖誕節前土雞可由每週192萬隻增至228萬隻(+19%);白肉雞由每週520萬隻增至570萬隻(+10%);羊隻由每月2,400頭增至6,160頭(+1.6倍);水產品由平日310公噸提升至340公噸(+10%)。行政院表示,今年以來,國際農工原物料已逐步回穩,多數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已回落至110年12月實施減徵措施時水準,僅部份品項價格仍然較高。鄭副院長表示,考量近期受豪雨及連續颱風等氣候條件不穩影響影響國內蔬果價格,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致11月CPI年增率升至2.08%,加以春節節慶將至將帶動消費採買需求增加,綜合考量各面向因素,原實施第13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至本年12月底,會議決議啟動第14波措施,延長至明年3月底,以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穩定民生物價。減徵措施包括免徵進口黃豆、小麥、玉米營業稅;免徵小麥進口關稅;奶油、烘焙用奶粉、冷凍牛肉關稅稅率減半;汽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1.5元;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鄭麗君亦責請經濟部、農業部持續與公協會及主要業者聯繫,促請業者酌情調整商品價格,確實將降稅利益回饋消費者,以落實稅負減徵措施的政策原意。另請經濟部、農業部、國發會、財政部、主計總處等相關部會,持續掌握國內外情勢,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於明年三月後屆期退場。
進口車「關稅降至0%」恐稅損600億 經濟部:2031年會沒有國產車
為了促進台灣成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藍綠立委等17人提案調降進口車關稅,建議由17.5%降至0%。不過經濟部完成評估報告後警告,如果關稅取消,不僅國家稅損高達523億元至600億元,國產車廠市占率恐降至2成,將影響國內847億元相關產值及超過8萬名員工就業。我國進口車關稅曾高達60%,2002年加入WTO後降至30%,直到2010年再下修至17.5%,同時也依照排氣量課徵25%到30%的貨物稅。對此,藍綠立委提案修正海關進口稅則,認為「進口車關稅較高,進口車價居高不下,導致民眾購車成本昂貴」,建議將汽車關稅降至0%。藍綠立委也進一步指出,現行美國汽車進口關稅為2.5%;日本、新加坡為 0%,而我國為17.5%,在加計貨物稅25%至30%,單就進口車稅率最少就要42.5%,且車主還要負擔牌照稅、燃料稅、車輛強制險等,對一般民眾負擔相當大。不過據監理所統計,累計前11月總市場汽車掛牌數416,528輛,其中進口車銷售逾20萬輛,占整體車市市占率48.2%,與國產車相當接近。經濟部也為此提出「小客車進口關稅稅率調降稅式支出評估報告」,依據2種情境估算,在取消關稅後,即使國產車現行銷售不變的樂觀情境下,因汽車銷售總數逐年成長,到2031年國產市占率仍將下滑至2成;如果為悲觀情境,也就是國產車逐漸被進口取代,那到2031年國產車市占將歸零,國內零組件也將出現缺口。另車輛公會也評估,國產小客車關稅降至零後,不僅降低開發新車型,也減少相關零組件採用,不僅造成國產車廠關閉,零組件廠也會連帶受衝擊,估計會影響國內847億元產值及8.26萬相關人員就業。而在稅收方面影響更為劇烈,依照稅式報告評估計算後,在關稅歸零(貨物稅是依據車價加關稅後去計算),加上車廠萎縮裁人的綜所稅減少等,直接稅收淨損最少523億元,如果是情境二更高達600億元,且尚未納入國產車減少生產對上游產業的連帶影響。經濟部強調,「這只是低估,實際損失恐更大。」因此經濟部建議不調降關稅,即使要降,也要與業者先溝通可接受降幅及模式(如分階段降稅),產業發展署也會積極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補助開發關鍵零組件以打入母廠供應鏈。
中美貿易戰2.0一觸即發!人民幣擬放手貶值 因應美關稅戰
面對中美貿易戰2.0一觸即發,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北京準備在2025年對匯率政策作出重大調整,放棄堅持多年的穩定匯率政策,盼透過人民幣貶值來應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大幅提高對華產品關稅的衝擊。專家研判,人民幣難逃貶值命運,亞洲各國貨幣也將隨之下跌。相關消息人士向多家外電透露,人民幣匯率政策可能轉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政府已意識到,不可輕忽川普的關稅威脅,必須採取力度更大的經濟刺激措施加以應對。川普近日再次宣稱準備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進口關稅,並可能逐步提高至60%。面對此嚴峻局面,北京認為讓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可降低中國出口產品的實際價格,抵消一部分關稅影響。路透直言,「這將是中國明年貨幣政策的基調。」消息人士直言,中國人民銀行已考慮讓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跌至1:7.5水準。另有分析稱,至2025年年底,將跌至1:7.37;具體跌幅要視川普加稅的幅度而定。事實上,鬆綁人民幣匯率的管制力度,也可在最近一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找到蛛絲馬跡。該會議表明,明年將採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這是近14年來大陸首次公開提出這樣的貨幣政策立場。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除非中美兩國撕破臉、拚個魚死網破,否則,大陸官方不會這麼快就鬆手任由人民幣貶值;若一下子放任人民幣貶值,只會讓川普更火大,當心上任祭出組合拳,一拳打得比一拳重;羅瑋強調,需要多點時間觀察。羅瑋分析,近期人民幣貶值,主要是貿易戰風聲四起,不僅外資竄逃,大陸投資人在預期心理下,將人民幣資產陸續移轉出來。川普2.0將上路,人民幣難逃貶值的命運,亞洲各國貨幣也將隨之下跌。近來韓元因政經局勢的變化貶勢最凶,泰銖、印尼盾貶值也相對明顯;而國人最關心的新台幣走勢,羅瑋認為,台灣有AI、資通訊產業支撐,外資配置新台幣仍會有一定的比例,加上AI相關產業的出口表現或企業盈餘與獲利等,金融市場會有所期待,因此,新台幣貶值幅度會較其他亞幣相對小,走勢也會相對穩健。
外媒點台積電4大將任英特爾CEO 陸行之:該由台積電直接營運
本周科技界最勁爆的話題,就是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被退休,而接下來誰會接下這燙手山芋,成為關注焦點,彭博點名台積電(2330)、超微、輝達等公司就是最強人才庫,更看好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甚至提出,應該由台積電美國團隊直接接手營運,美國基金仍可掌握英特爾70%的晶圓代工,同時兼顧面子和裡子。業界傳出台積電正在號召全球夥伴供應商一起把握AI成長商機,要大家做好三年擴產至少二倍以上的準備,這也象徵台積電目前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強勢。5日股價收在1075元、漲0.47%。而原本的競爭對手英特爾卻陷入換將風暴,外媒報導,英特爾正在積極從外部尋找新的執行長,上次尋找執行長人選時,超微執行長蘇姿丰是熱門人選,不過後來超微在她領導下搶攻英特爾市占率,且成為輝達在人工智慧(AI)晶片上的頭號勁敵,現在已經很難挖角。彭博報導認為,台積電的製造能力大幅超越英特爾,推動台積電崛起的業務資深副總裁張曉強,與資深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侯永清,以及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執行長王英郎都是不錯人選。其中又以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被認為是英特爾最可招手的對象,因為他早年曾任職於英特爾,2024年初從台積電退休。不過彭博也認為,不確定這些台積電高層是否願意來拯救一家不穩定的公司。所以也有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董事會目前考慮的包括邁威爾科技(Marvell)執行長墨菲Matt Murphy與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前執行長陳立武。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則認為,美國已主導50%全球半導體邏輯晶片產品市場數年,擁有全球最頂尖的半導體設計人才,但因美國商務部想要重建美國半導體製造生態系,使得英特爾步入大幅虧損、季辛格被趕下台的命運。英特爾的未來,若由超微蘇姿丰接手,只能整頓英特爾的設計團隊,晶圓製造方面仍面臨缺人才、技術、經驗、領導和商業機密問題。陸行之表示,川普上任後,美國商務部不應該要求英特爾若分割晶圓製造業務仍要持有51%股權,而是由美國政府及樹個私募基金或科技基金,以大幅低於淨值1000億美元,100%接手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再發30%以上的免費技術股給台積電,由台積電美國團隊接手營運。美國基金仍能掌控70%英特爾晶圓代工特權,兼顧裡子、面子,以後還可以上市籌資,吸收大量半導體製造人才及技術。陸行之指出,英特爾從未打算100%打包給台積電代工,但台積電可以透過技術股獲得英特爾30%股利,未來若川普提高半導體進口關稅,就能有足夠產能應對當地客戶需求。
IDC:大尺寸面板10月衰退16.8% 明年Q1「這因素」淡季不淡
IDC國際數據資訊4日發布「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追蹤報告」,表示2024年10月大尺寸顯示面板月出貨量衰退高達16.8%,預計今年第四季難以扭轉,但有鑑於明年上半年的美國可能再次對中國的商品加關稅,有望推動2025年第一季需求成長,淡季不淡。IDC數據顯示,電視顯示面板出貨月減7.7%,顯示器面板月減17.7%、筆記型電腦顯示面板月減28%,平板電腦顯示面板則月減13.9%。IDC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表示,大尺寸顯示面板經過2024年第三季旺季備貨週期後,於2024年10月面臨大幅度需求修正,預期2024年第四季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季出貨亦將面臨衰退。但陳建助表示,有鑑於2025年上半年美國有可能再次加徵中國商品進口關稅,加上2024年11月起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需求持穩,甚至部分入門規格的需求已開始增加,預期2025年第一季大尺寸顯示面板季需求有望成長,淡季不淡。另一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日前公布的11月上旬面板報價,也顯示大尺寸電視面板已連二月持平止穩,因大陸「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發威,有效帶動電視銷售升溫。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日前在法說會表示,第4季進入傳統淡季,但在大陸政策刺激消費下,預估友達面板事業營收與去年同期相當,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兩事業,也受總體經濟和季節性需求的影響,展望2025年,在同業「按需生產」與商用機種回溫,預期換機潮帶動下,對明年產業供需相對樂觀。群創(3481)也預期,大陸「以舊換新」消費補貼政策,可望讓電視面板價格持穩,第4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季減7%至9%,平均售價(ASP)季減3%以內,但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季增17%至19%。IDC數據顯示,今年10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仍以京東方第一,占整體出貨34.4%,第二名是華星光電的14%,第三名是樂金顯示的11.7%,台灣的群創光電占11.3%,友達占8.6%。投顧預估,群創第四季營收將季減4.4%、至530.5億元,但有業外的售廠處分利益,預期每股稅後純益(EPS)將達1.46元,推動2024年正式轉盈。群創在4日盤中以15.45元撐平盤,友達則是小跌0.94%、約15.85元。
川普當選市場削減押注 華爾街:FED將放緩甚至「暫停」降息
在川普當選總統後,華爾街普遍削減了對聯準會降息前景的押注。鑑於川普承諾的加徵關稅及減稅政策將帶來通膨壓力,分析師預計聯準會可能會更謹慎行事,甚至「暫停」降息。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Matthew Luzzetti表示,川普勝選的結果提高了經濟增長、通貨膨脹上升和勞動力市場改善的前景,也增加了聯準會12月放棄講息的可能性。Luzzetti指出,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可能爲聯準會跳過12月決策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理由。巴克萊銀行和道明銀行都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川普政府上臺後,將提高移民限制收緊和進口關稅提高的可能性,而這些政策可能會刺激美國經濟,改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路線。道明銀行Oscar Munoz表示:「雖然一些投資者可能預計聯準會甚至會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升息,但我們預計,聯準會會在評估這些因素對通膨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時,選擇暫停減息。」分析師認為,鮑威爾在議息會議後的發言狀態顯然沒有9月會議輕鬆,而利率逐步調整至水平,對經濟形勢和就業市場的措辭較爲積極。通脹問題在今年年內尚未成爲聯準會降息的阻礙,預計聯準會在12月再降息25百分點。
美國總統大選勝負難料 科法所估將進一步加劇經濟過熱態勢
美總統大選戰況空前激烈,選情膠著難分勝負:法國信用保險公司科法所5日指出,兩位候選人對貿易、稅收和利率產生重大影響;目前整體來看,美國經濟過熱的態勢很可能進一步加劇。若川普當選,增加的風險還包括,對大陸進口商品徵收 60% 的關稅,對所有交易夥伴(無論是否為盟國)普遍實施 10%-20% 的進口關稅,不僅將大幅增加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負擔,更會嚴重干擾全球價值鏈。兩位候選人主張的政策均涉及大規模公共支出,引發對通膨和利率走勢的擔憂,家庭消費保持強勁之際,更推高通膨,迫使美國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上調利率。科法所指出,不論誰當選總統,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仍將保障美國在融資方面的優勢。但若是川普當選,第二任期內聯準會的獨立性受到挑戰,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的信心或將動搖,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批已開發國家貿易壁壘 亞投行行長:全球已無「自由貿易」
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今(27)日宣稱,已開發經濟體對包括再生能源在內的產品設置貿易壁壘將不再是自由貿易。在30人小組(G30)國際銀行研討會上表示:「這不再是自由貿易,因為你不能依賴世貿組織規則。」美國上個月對中國進口產品大幅上調關稅,包括對電動車(EVs)徵收100%的關稅,以加強對戰略性國內產業的保護,防止受中國政府推動的過剩產能的影響。歐盟和加拿大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新的進口關稅,加拿大徵收的關稅與美國一樣是100%。金立群表示:「已開發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加劇,後者的製造商提高了他們的競爭力。」他表示當貿易能力增強並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經濟體,無論你能為貿易夥伴帶來多少好處,都可能被指責產能過剩。金立群說,「我們更擔心的是低碳和再生能源產品的貿易壁壘,這些壁壘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而此時我們需要更多的這些綠色產品來拯救地球。」亞投行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6年成立,旨在取代世界銀行和其他西方主導的多邊貸款機構。金立群表示,中國政府最近宣布的一系列刺激措施,與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部署的措施不同,因為現在的這些措施「更有針對性」。
美將禁止中製軟硬體汽車上路 外媒:車價恐上漲影響買氣
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持續延燒,美國商務部估計,華府禁止車輛內安裝中國軟硬體的新規定,將導致美國車輛銷量每年減少約2.58萬輛,更糟的是這將導致汽車價格上漲,恐影響車市買氣。綜合外媒28日報導,美國拜登政府稍早基於國家安全考量,提出禁止安裝中國軟硬體的車輛在美國路面行駛。美國商務部28日發表分析報告指出,有關禁令將導致美國車價上升,影響每年1,680輛至2,5841輛汽車的銷售,也損害美國製造汽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根據報告,禁令將影響價值15億至23億美元的中俄兩國進口汽車。 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提高四倍至100%的行政命令,已在9月27日生效。Wards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新車銷量總計達到約1,550萬輛,其中包括混合動力車在內的電動車占了近17%。同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對美國出口僅逾1萬輛。 分析指出,從數字上來看,中國車輛銷往美國很少,每年減少2.5萬輛汽車銷量對美國車市影響也極小,但在中國已取得全球電動車供應鏈優勢的情況下,美國仍以禁令、關稅作為嚇阻防止手段,著眼的是長期策略,而非短期思考。但日後國內汽車漲價的代價,恐將難以避免拜登在2月下令調查中國車輛進口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尤其是連網車技術,以及這些軟體和硬體是否應該在所有美國道路上的車輛中禁止使用。拜登表示:「中國的政策可能會讓他們的車輛充斥我們的市場,這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構成風險。我不會讓這種事在我的任內發生。」
印度砍進口關稅「民眾搶買金」 金價恐刷新紀錄
自2022年11月以來,黃金價格屢創新高,通常持續高漲的金價會抑制消費者的購買,但印度政府最近大幅削減黃金進口關稅,激增的國內需求可能成為全球金價上漲的一大推力。根據《路透社》報導,金價在9月20日首次突破每盎司2600美元,延續了受美國降息預期和中東緊張局勢影響的漲勢,現貨黃金價格上漲1.3%,報每盎司2620.63美元;而美國黃金期貨則上漲1.2%,達到每盎司2646.20美元。美國Fed於18日降息2碼,這進一步提高了黃金的吸引力,推動了金價的上漲。2024年以來由於投資者尋求對沖中東及其他地區長期衝突帶來的不確定性,黃金價格已上漲27%,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分析師指出,雖然金價的創紀錄漲勢可能會出現回檔,但仍存在購買活動。道明證券的商品策略師丹尼爾加利表示,聯準會的降息決策顯示出市場依然活躍。然而他也提到由於ETF資金流入相對較小,加上亞洲買家仍沒有意願,這表明目前的購買力尚不明朗。儘管金價上漲削弱了中國和印度這兩大主要消費者的零售需求,但德國商業銀行在一份報告中警告,黃金的漲勢「不應該永遠持續」,並預期聯準會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僅降息25個基點。另一方面,一些分析師認為金價可能會繼續上漲。Forex.com的分析師Fawad Razaqzada指出,加薩、烏克蘭等地的地緣政治風險將持續推動黃金的避險需求。此外,美元持續疲軟使得黃金對其他貨幣持有者來說變得更加便宜,這也為金價提供了額外的推動力。據外媒《金融時報》報導,印度政府在7月底將黃金進口關稅降低了9個百分點,使得這一全球第二大黃金進口國的購買熱潮明顯上升。顧問機構Metals Focus的經理Philip Newman表示,這一減稅措施的影響前所未見,會驅使消費者搶購黃金。報導中指出,在孟買近郊的精品區西班德拉(Bandra West),已經出現了大批購買黃金的民眾。印度珠寶店MK Jewels的經理Ram Raimalani指出,店內需求旺盛,預測在9月至翌年2月的節慶及婚季期間,銷售額將較去年同期增長最多40%。據印度政府在17日公布的官方數據,8月以美元計算的黃金進口額達到100.6億美元(約台幣321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顧問機構Metals Focus初步估計,這相當於131公噸的黃金,為歷史第六大單月進口量。
陸9/25起停34項台農產品免關稅 國台辦「強烈支持」:台獨只會損害利益
大陸財政部昨(18)日晚間宣布,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深夜直言,「支持台獨就是助紂為虐、自作自受,只會損害切身利益」。大陸財政部官網最新消息釋出,稱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嚴重阻礙兩岸經貿合作。陳斌華18日表示,大陸方面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自2005年8月1日和2007年3月20日起,分2批對原產於台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有力幫助台灣農產品開拓大陸市場,台灣農漁民也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陳斌華指出,賴清德當局上台以來,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升高兩岸敵意對抗,阻礙兩岸交流合作,至今仍單方面限制大陸1000多項農產品輸入,嚴重損害兩岸同胞福祉,「鑒此,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告,決定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執行對台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我們(國台辦)對此表示強烈支持」。陳斌華接著說到,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將一如既往歡迎和支持台農台胞來大陸發展,「搞『台獨』就沒有和平、沒有發展,只會『禍台』、『害台』;支持『台獨』就是助紂為虐、自作自受,只會損害切身利益」。陳斌華強調,希望包括農漁民在內的廣大台灣同胞認清民進黨當局推行「台獨」路線的極端危險性、危害性,積極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大陸同胞一道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此外,第1批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公告是於去年12月21日發布,包含丙烯、對二甲苯在內,總計12項;而今年5月31日公告第2波,終止項目總計134項,包含潤滑油基礎油、部分紡織品、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等,相關產品稅率恢復到1%至12%,影響出口金額約98億美元(約新台幣3180億元)。目前,依據這3批中止關稅減讓公告,已累計180項產品受影響,總數約500項的ECFA早收清單,已有36%的產品宣告結束。
貿易戰升級!美對中電動車加100%關稅27日啟動 中國斥「霸凌行為」
美中貿易戰升級!為加強對美國國內戰略產業的保護,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13日確定大幅上調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其中包括將電動汽車關稅提高100%,太陽能電池加50%,鋼鐵、鋁、電動汽車電池和關鍵礦物加25%,大部分將於9月27日生效。美國也將對中國半導體的進口關稅提高50%,包括多晶矽和矽晶圓這兩個類別,於2025年1月開始生效;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等其他設備的關稅,則會在2026年1月生效。美媒報導,白宮經濟顧問Lael Brainard表示,這些強硬、有針對性的關稅,對於減少美國電動汽車行業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是必要的,因為中國供應鏈在全球市場上獲得不公平的成本優勢,以此防止中國像在其他地區一樣主導美國汽車市場。歐盟和加拿大等其他國家也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的關稅,其中加拿大的關稅與美國一致,為100%。中國政府則譴責這些關稅上調是霸凌行為,並稱電動汽車行業的成功源於創新,而非政府支援。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將訪問歐洲,預計9月19日與歐盟執委會負責貿易政策的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會談,就電動車反補貼案進行磋商。
穩定民生物價 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延長至年底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掌握中秋節應節商品及重要民生物資價量情勢,有鑒於地緣政治風險仍大、氣候異常事件漸趨頻繁,原油及大宗物資價格仍具波動風險,為提前因應相關風險,行政院拍板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12月底,從源頭減輕業者營運負擔,穩定民生物價。雖然本年第2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回落至2.20%,為最近4季以來最低,上漲壓力有所趨緩,但7月以來,受颱風豪雨等氣候條件不穩影響,國內蔬果價格升高,致CPI年增率升至2.53%,漲幅擴大,且受中東衝突、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風險和氣候異常頻率增加等通膨因素,CRB全球商品指數上升至300.2點,達年內高點。行政院指出,此後CRB指數雖隨原油及大宗穀物價格趨緩而下行,但近期聯準會可能啟動降息,美元走軟,CRB指數再度轉呈上行趨勢,未來原物料價格仍具波動風險,為提前因應原油及大宗物資價格波動風險,穩定末端售價,原實施第12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至本年9月底,決議延長至12月底。行政院指出,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包含免徵進口黃豆、小麥、玉米營業稅;免徵小麥進口關稅;奶油、烘焙用奶粉、冷凍牛肉關稅稅率減半;汽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1.5元;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鄭麗君責請經濟部、農業部持續與公協會及主要業者聯繫,促請業者酌情調整商品價格,確實將降稅利益回饋消費者,另請國發會、財政部、主計總處等相關部會,依國際因素、產業衝擊、民生物價影響、明年CPI預測等綜合因素,評估減徵措施未來是否滾動調整。另外,針對中秋節應節商品部分,鄭麗君指示農業部密切注意各項應節產品市場供需及交易情形,加強落實各項調配供應措施,充裕供應節慶市場需求。農業部盤點節前加強調配、增加供應。針對月餅、蛋黃酥、鳳梨酥等糕點需求,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調查,本年四大賣場、四大超商及五大電商平台販售的月餅供應充裕,價格漲跌互見,約有6成商品價格持平或下跌,約4成商品略微調漲。鄭麗君要求物價聯合稽查小組,關注烤肉常見食材、月餅等應節產品的價格上漲合理性。
美國放寬太陽能電池關稅配額1.5倍! 陸廠狡兔三窟台廠有望爭大單
為保護本土企業,美國先前對進口太陽能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特別是防堵中國大陸的低價傾銷,反讓美國的裝機成本居高不下,影響清潔能源發展;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時間12日宣布,太陽能電池免加徵進口關稅配額將從5GW大增1.5倍到12.5GW,簡單來說,就是超過12.5GW的部分才需要徵14.25%的關稅。法人看好這有助於台廠元晶(6443)、聯合再生(3576)及茂迪(6244)等爭取訂單。市場人士預期,美國總統大選的兩黨陣營都會在政策上持續加碼,藉此爭取選民與產業界支持,先前因為美中貿易戰,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太陽能祭出反傾銷、反補貼稅措施,並恢復對四個東南亞國家太陽能板課徵進口關稅,以防堵大陸業者「洗產地」,但最近產能與成本出現問題,導致美國不少太陽能業者財務出現問題,所以此次放寬,有助於平衡市場機制,台廠也有望藉此切入美國市場。台灣的太陽能大廠今年都加大外銷力道。元晶14日盤中股價漲4%、約在24.85元,聯合再生漲2.7%、約11.4元,茂迪則漲2.3%、約在25.9元。不過大陸業者對此消息也磨刀霍霍,因為美中貿易戰持續一陣子,他們不但轉往東南亞設廠,連美國本土、中東國家都有規畫,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進口55.6GW dc太陽能元件和3.7GW電池片,其中東南亞四國就佔了79%。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宣佈對進口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但其實不少陸廠已轉往美國投產,像是隆基綠能與美國Invenergy合作,要在俄亥俄州建設5GW元件廠,晶澳科技美國廠預計在今年第三季投產,晶科能源美國廠於今年上半年相繼建設,阿特斯美國廠於2023年底投產,天合光能美國廠也將於2024年下半年投產。而東南亞四國產能受關稅影響,但印尼、寮國和中東的產能則有望受益,晶科能源計劃在沙烏地阿拉伯投資建設10GW高效電池級元件專案; 鈞達計劃在阿曼投資建設5GW高效電池生產基地;天合光能有意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投資建設5萬噸高純矽料、30GW晶體矽片和5GW電池元件專案。
憂中國車進軍組裝影響生計 經濟部8月拍板「國產車自製率」最高35%
中國車低價搶市,為保護國產市場,目前中國整車及車輛底盤不允許自中國地區進口,不過仍有中國車款透過國產化組裝進軍國內市場。因此經濟部也於今(30)日拍板宣布,國產車將逐年提高自製比例最低要求,自2026年後須達35%。我國汽車產業和汽車零組件產業相互合作帶動下,分別創造出2,300億元及3,060億元的產值,各車廠與技術母廠授權下,引進技術在國內進行組裝成車,帶動產業發展。而我國汽車市場,新車每年約45萬輛,其中,國內組裝新車約25萬輛,進口車約20萬輛。不過近期有立法委員指出,國內有汽車業者自中國地區引進整車零組件達95%比例,影響國內零組件業者生計。對此,經濟部也邀集各車廠說明新制實施作法。經濟部表示,新制做法針對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者」及「中國大陸品牌者」4類型。車廠須配合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且須逐年提高,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上市第三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販售的車款,則要求首年20%,到2026年8月須達35%自製比例。為了確保業者落實自製率規範,政府相關單位已經研擬相關配套進行管理,未來車廠如擬自申請中國大陸樣車進口與專業人士來台、進口中國大陸製且供小客車或小客貨兩用車使用的馬達、轉向裝置、車軸、車架4項產品及相關車款申請或換發車輛領牌相關審驗前,需先向產發署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並取得產發署同意文件後,才能進行申請,相關措施將於8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國際間中國大陸低價車輛傾銷各國,已引起國際關切,歐盟執行委員會調查中國大陸車輛產業挾帶政府補助,導致產業不公平競爭,歐盟已於今年6月宣布對中國大陸電動車課徵反補貼稅以反制中國大陸的侵害;美國於去年推出通膨削減法,積極推動電動車本地生產,並於今年5月宣布提高中國大陸電動車進口關稅至100%;日本、韓國及土耳其等國面對中國大陸車輛也推出相關因應政策。
陸汽車品牌去年全球賣出1340萬輛 首超美國品牌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當地時間14日報導,英國市場調查機構駿商務諮詢(JATO Dynamics)13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汽車品牌去年售出1340萬輛新車,超越福特和雪佛蘭等美國品牌1190萬輛銷售量。同時,日本品牌以2359萬輛銷量,保持領先地位。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市場共售出7832萬輛自用車,除非洲外,對新車需求都在增加,比2022年增加近700萬台,增幅為10%。中國汽車品牌銷量增幅達23%,超過美國的9%。就品牌新車銷量來說,特斯拉Model Y是最暢銷車型,銷量較去年同期大增64%,達122.3萬輛。去年,新興經濟體市場新車銷量達到1750多萬輛,超過美歐市場銷售量之和,新興經濟體市場銷售的汽車占比超過1/5。報告指出,中國汽車品牌在中東、歐亞大陸、非洲等地市占率大幅上升,在拉丁美洲、東南亞等地市占率也增長,在歐洲、澳洲、紐西蘭和以色列等已開發經濟體占比同樣增加。相較之下,美國和印度對中國汽車購買量很少,情況與韓國和日本類似。該顧問公司高級分析師穆尼奧斯(Felipe Munoz)在報告指出:「傳統汽車製造商的疏忽導致汽車價格持續居高不下,無意中促使消費者轉向更實惠的中國替代品。」CNBC報導,隨著美歐國家對中國出口產品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世界汽車產業面臨更大貿易障礙。歐盟本周宣布對進口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關稅。此前,美國將進口中國電動車關稅提高四倍達到100%。 土耳其也宣布對原產地為中國的燃油及混合動力自用車徵收40%額外進口關稅。「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尋找海外成長源,但旨在保護傳統製造商的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破壞了他們在美國和歐洲發展業務的雄心壯志。」穆尼奧斯說,「由於更寬鬆的准入政策、較低的貿易壁壘及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較高,中國品牌已在新興經濟體取得成功。」新華社報導,2024年1至5月,中國大陸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138.4萬輛和1149.6萬輛,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6.5%和8.3%。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92.6萬輛及389.5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30.7%及32.5%,市占率達33.9%,新能源汽車產業延續良好發展態勢。
禁止商品縮水「變相漲價」 南韓新規定8月上路…最重罰1000萬
每當原物料上漲,許多廠商選擇不漲價,但會將商品內容物縮水,也就是所謂的「變相漲價」。不過,韓國明文規定禁止這樣的手法,食品供應商如果縮小產品尺寸,必須告知消費者,否則會面臨最高1000萬韓元(約23.8萬新台幣)的罰款。據《路透社》報導,南韓公平貿易委員會(FTC)指出,有一些廠商在保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減少產品分量的做法,被認定為不公平交易,將受到處罰。多數加工食品製造商、衛生紙、洗髮精和洗滌劑等家庭用品,假如要以縮小內容物的方式變相漲價,必須在外包裝明確標示,且連續公告3個月。該規定將在8月正式上路,首次違規者會被處500萬韓元(約12萬新台幣)的罰款,再犯者就會被處1000萬韓元的罰款。南韓政府規定,違規者將會罰款。(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聯邦貿易委員會在聲明中表示,這項措施主要防止企業在沒有充分告知的情況下,減少產品的尺寸、標準、重量或數量,導致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承受大幅的價格上漲。儘管有跡象顯示物價壓力有所緩解,但過去幾年面對通貨膨脹,許多家庭仍在努力應對購買力下降的問題,緊縮通膨已成為世界各地消費者和政府頭痛的問題。據悉,食物價格和生活成本飆升是上個月議會選舉前的重要議題,政府已採取各種措施來避免漲價,包括削減食品進口關稅,以及向企業施加壓力,以限制價格上漲。
降低升息衝擊 「7類貸款」由政府續補貼
電價費率審議會22日召開,確定4月電價調漲,為抑制通膨,央行21日率先宣布升息半碼,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緊急召開跨部會會議,拍板7類貸款項目持續由政府補貼,不受升息影響。電價調漲後,首當其衝的大眾運輸也醞釀漲票價,行政院長陳建仁昨說,台鐵漲價正研擬中,客運、高鐵不漲價機會高,捷運多數乘客都用TPASS(通勤月票),若漲價會讓民眾覺得奇怪。政府應對漲電價與升息。央行升息使房貸、學貸族跳腳,為減輕特定族群負擔,鄭文燦昨邀集中央銀行、國家發展委員會、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教育部、勞動部等部會開會研議。勞工紓困貸款 全額補貼所增利息鄭文燦決議,勞工紓困貸款因升息增加之負擔,只要依約正常還款者,將由勞動部全額補貼升息半碼的貸款利息,預計受益勞工達52萬人。至於就學貸款、資金紓困振興貸款、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疫後振興貸款及低碳智慧納管貸款、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政策性房貸補貼等部分,則不受升息影響,仍由政府繼續補貼。就學貸款部分,目前超過93%就學貸款學生,在學期間利息本由教育部全額補貼;而須自行負擔利息的就學貸款在學學生,亦將比照111年及112年共計5次升息的作法,由教育部協助補貼因升息所增加的利息,學子不用擔心升息影響。畢業後還款者如申請緩繳本息,只要符合每月平均收入未達5萬元資格者,可以申請最長12年緩繳本息,緩繳本息期間將免負擔本金及利息,利息全部由教育部負擔,同樣不增加利息負擔。財政部主管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不論既有貸戶或新貸戶,均維持由公股行庫自行吸收半碼,加計2023年8月青安貸款精進方案,由政府額外補貼1碼,補貼期限至2026年7月31日止。因應本次升息半碼,將持續補貼因升息所增加之利息至期限止,不增加申貸戶負擔。客運不漲票價 TPASS也不會漲而4月電價調漲,恐牽動大眾運輸票價。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質詢問起台鐵、高鐵、捷運、客運等大眾運輸工具是否會漲價,陳建仁說,燃油巴士大部分都使用燃油,沒有漲價的空間,客運不會漲;對高鐵來說電的成本占比不高,且去年高鐵營運有盈餘,高鐵不漲價機會高。至於捷運,陳建仁認為,在高雄和台北搭乘捷運的人很多都用TPASS,TPASS絕對不會漲價,若北捷或高捷為了少數沒有用TPASS的人而漲價,民眾會覺得很奇怪。交通部長王國材補充,國道客運調漲方案送上來了,短途的部分TPASS已經吸收,台鐵調漲票價現在還在草擬階段,由其透過公司董事會討論,台鐵若調整,TPASS都吸收。至於電費占台鐵、高鐵多少營運成本?王國材說,大約1成,像高鐵有盈餘、台鐵有虧損,要依照成本結構做分析;預算的部分,TPASS不會調整,未來若漲票價,民眾付的錢是一樣,經費就會由政府來支應。第10波減徵關稅 加碼延至6月底鄭文燦昨也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考量地緣政治及氣候異常等通膨風險續存,為從源頭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並穩定末端售價,原實施第10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至今年3月底,會議決議加碼延長至今年6月底。減徵措施包括免徵進口黃豆、小麥、玉米營業稅;免徵小麥進口關稅;奶油、烘焙用奶粉、冷凍牛肉關稅稅率減半;汽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1.5元;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
利用進口液蛋調降關稅?農業部擬「禽流感好發季節時啟動方案」
台灣去年面臨史上最嚴重的蛋荒,農業部因而啟動專案雞蛋進口,至今已有超過1/3進口雞蛋耗損或到期,挨批浪費公帑,傳出農業部規劃在禽流感好發季節(11月至隔年3月)、國內雞蛋產量減少5%(約120萬顆)時,擬啟動冷凍液蛋及冷凍蛋黃時季節性機動調降關稅機制,提高業者進口意願。據統計,截至11月13日為止,專案進口共進口1.5億餘顆雞蛋,其中洗選上架有2995萬顆、加工用有3173顆,庫存達3646萬,還有5772萬顆耗損與到期,其中有5580萬顆待銷毀。日前為彌補國內雞蛋產能不足,農業部去年曾委託中央畜產會與業者合作推動「專案雞蛋進口」,但遭外界詬病,因此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未來將透過調整關稅的方式,由業者端看自行需求進口。據悉,農業部曾規劃「秋冬禽流感因應措施季節性機動關稅調降」計畫,擬在高病原性禽流感好發季節(11 月至隔年 3 月),國內雞蛋日產量減少5%(約 120 萬顆)時,針對冷凍液蛋及冷凍蛋黃啟動季節性機動調降關稅,不限定進口量,提高業者進口意願,並將採階梯式分段調降關稅。農業部官員表示,該方案仍是芻議階段,或許能透過進口關稅調降增加進口商進口意願,要視國內生產狀況及缺口才會推動,且因雞蛋非管制商品因此不會限制進口數量,但業者得要自行估算成本、庫存等,以免有損失;農業部畜牧司代理司長江文全說,目前雞蛋生產相對穩定,尚未實際規劃。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認同該規劃,國內液蛋使用約占用蛋約1成,液蛋降低關稅後可以減少國內殼蛋需求,讓國內的雞蛋更有餘裕提供一般民眾所需,且較放寬全數雞蛋關稅而言,更能保障蛋農權益,冬季放寬也能為禽流感預做準備。
ECFA被凌遲1/政府撒手不管稱「影響不大」 產業大老怒:就算1%也是最弱勢的20萬人
2023年末,當台灣社會喜迎來年春燕復甦之際,12月21日一則新聞在政商圈颳起暴風雪:大陸自2024年元旦起將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中,包括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的關稅優惠,而這只是第一刀。石化業第一個被祭旗,消息一出業界沸騰,這12項石化產品今年對大陸出口額18億美元,未來若擴大至88項石化適用產品,原本零關稅、若開徵平均7.38%稅率,屆時將多出163億元的關稅。這把刀還隨時可能切向農產、石化、機械、紡織等任何一種傳統產業。「關稅從零到恢復課徵,不但減少利潤,最怕的是因成本、價格墊高後,打不過國際其他對手,最後丟了訂單。」石化業者說。除了直接受影響的石化公會,第一時間就馬上發聲,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和工商協進會這台灣最大的三個工商團體近日也急著發聲,若ECFA被全面取消,恐造成產業外移,盼政府盡快尋求多方管道協商。2010年兩岸由海基會、海協會在重慶簽署ECFA,先就早收清單做關稅減免。(圖/報系資料照)這場年末颳起的產業暴風雪,源於2010年兩岸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簽署ECFA(自由貿易協議,類似FTA),因全面談完耗時太久,雙方協商先挑選台灣出口大陸貨品其中539項進行關稅減免的早收清單,包括18項農漁產品及石化、機械、紡織,台灣開放給大陸約267項貨品,然而進入服貿談判時,2014年爆發太陽花學運而暫停,兩年後民進黨政府執政,官方協商機制全面停擺,對大陸來說,沒有「九二共識」等於「免談」。依WTO架構,國際間FTA協商有10年期限的原則性慣例,也就是說兩岸ECFA協商於2020年9月屆滿10年後會需要盤點結果並討論下一步,而在當前局勢下,「ECFA何時被喊卡」成了台灣工商界夢魘,不時發聲盼政府重啟協商,始終未果。直到今年4月,大陸官方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我方卻沒有行動,遂在12日15日向全球宣告台灣有貿易壁壘問題,並要求我方溝通解決,然我方依然未理會,21日便宣布取消早收清單中的12項石化產品關稅優惠。對於大陸官方出手,行政院12月21日表示,大陸透過貿易手段達到政治目的,是典型的經濟脅迫,從經濟部、行政院到總統府,口徑一致地說「ECFA影響不大」,且「只佔整體出口中國的4.3%!」毫無重啟協商的意思。在官方帶頭定位「不重要」下,網路也出現「霸凌ECFA相關傳統產業」的聲量,認為台灣有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等「護國神山」就好,說石化產品是高污染行業、傳統產業不升級活該被淘汰之類的言論。2014年,因為抗議兩岸的服務貿易協議內容,引發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多日。(圖/報系資料照)此番言論風向及政府說法,就連沒被ECFA風暴波及的產業界大老們也看不下去。「我們企業可以說『影響不大』,但政府不可以,就算只有1%的人,那也代表20幾萬的國民,且他們就是最弱勢的那一群,政府應該要保護的人!」國內汽車產業大老語重心長地跟CTWANT記者說。所謂的「ECFA影響不大」,究竟有多不大?經濟部數據顯示,ECFA開始的2011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值為851.22億美元,其中早收清單貨品出口值為179.76億美元,占21.12%;到了2022年,對大陸出口值增至1211.14億美元,其中早收204.95億美元,雖然占比降到16.92%,但也絕非「可有可無的市場」。再者,台灣總就業人口約1152萬人,IC半導體直接就業人數為22萬人,加上其他資通訊與電子行業等約82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7%;台灣傳統產業就業人口則高達195萬人,約占製造業7成比重,規模又以中小企業居多,其中紡織業為13.7萬人,4500家廠商中98%為中小型企業。就產值而言,半導體產業固然居冠,但社會需要百業合作運行。一家傳產大廠老闆被CTWANT記者追問後,拋下真心話,「政治的東西,我不能說,」「但企業若要等政府『做好』才行動,公司絕對會完蛋!所以我們早已轉移產線了。」「兩岸關係不好,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根留台灣』的人。」台灣的工具機產業蓬勃發展,外銷約占七成。(圖/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提供)以工具機業為例,台中市經發局數據顯示,全台機械設備家數超過1.4萬家,光是臺中市的大肚山60公里黃金縱谷,擁有1500家精密機械、上萬家的下游供應商,就業人口超過30萬人,年產值9千億,是全球單位面積產值第一、密度最高的精密機械聚落,直接外銷約占七成,主要出口市場以中國大陸占26.7%居首,美國占14.7%居次。大陸是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市場,台灣甚至有3成以上的中小型廠是專做大陸生意,若少了ECFA關稅減讓優惠,成本墊高利潤縮水、就會喪失議價權,不是出走、就會被迫退場,所以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已拜託大陸同業幫忙反映,千萬不要砍向他們。「你有沒有討論過,傳產一旦碰到大衝擊後造成的失業?請問這些人要去哪邊就業?」前立法委員郭正亮憤怒提到,「如果傳產因為ECFA被終止,造成大量失業,我們社會的總消費量一定會降低嘛!這不是必然的嗎?」屆時連台灣最龐大的服務業也難逃波及,事關700萬從業人口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