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路庫存
」 TrendForce 三星 智慧型手機 蔡力行 聯發科凝聚半世紀智慧 開創創新未來 聯華神通舉辦科技教育論壇 神通50週年引領企業永續發展
聯華神通集團於2024年11月18日成功舉辦神通50週年活動,以「創新科技引領企業永續發展」為主題,完美展現半世紀的輝煌成就與未來願景。此次盛會匯聚產官學研各界菁英,共同探討科技創新趨勢,為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承先啟後 見證台灣科技產業半世紀榮光聯華神通集團從1945年創立至今,集團持續創新突破,業務版圖橫跨電腦與消費電子、IT通路與系統整合、軟體研發、石油化學與工業氣體、運輸物流、食品產業等多元領域。集團旗下神通電腦於1974年成立,作為台灣科技產業先驅,50年來開枝散葉,包括聯強國際、神基投控、神達投控以及神通資科等,成為台灣科技產業的重要推手,見證並引領了台灣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此次神通50週年慶典活動於台北Marriott萬豪酒店盛大舉行,特別邀請AMD、Cisco、Dell Technologies、Google Cloud、HPE、IBM、Intel、Microsoft、NVIDIA、Qualcomm 、Red Hat、Veeam等長期合作的客戶夥伴共襄盛舉。活動吸引眾多業界人士與會,充分彰顯聯華神通集團在台灣科技產業的地位與影響力。苗豐強董事長揭示未來發展藍圖聯華神通集團苗豐強董事長在致詞時,首先回顧集團發展歷程。他表示神通電腦自1974年成立以來,就將微處理器應用於畜牧產業拍賣與倉儲管理系統,奠定了現今資料中心的基礎。在中文電腦發展方面,更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整合性中文電腦系統,成功應用於警政資料庫及稅務處理。時至今日,神通的產品應用範圍更擴及台北捷運多功能控制、人臉辨識及電子支付等多元領域。苗豐強董事長接著表示:「垂直與水平整合策略是台灣科技產業發展兩大關鍵,垂直整合以PC產業為核心,建立從周邊配件、關鍵零組件到系統整合的完整產業鏈;水平整合則專注於系統整合能力的提升、通路的開拓,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另外在通路布局方面,他特別強調必須掌握能見度(Visibility)、速度(Velocity)及附加價值(Value)等3V原則,藉此提升全球競爭力。」展望未來,苗豐強董事長提到:「企業必須秉持快速成長與穩健經營並重的永續發展理念。台灣科技產業多年來的整合策略,已成功打造出從IC設計、製造到封測的完整產業生態系,形成緊密的產業聚落。面對新世代挑戰,數位轉型、基礎建設投資以及人才培育將是重點環節。最後感謝神通集團50年來所有員工的付出,以及台灣科技產業環境所提供的發展機會,並期待與所有夥伴攜手,開創下一個璀璨的50年。」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圖/聯華神通集團提供)。星光熠熠 產業巨擘共襄盛舉此次活動包括多場重量級演講及專題討論,各場次座無虛席,與會來賓反響熱烈。台大特聘教授李世光博士在主題演講時表示:「台灣科技產業從早期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區,逐步邁向知識密集的創新園區。如今已形成完整供應鏈,半導體產業年成長率達20.6%,IC產值與設計產值均居全球第二,製造與封測更是世界第一。近年全球掀起新一波半導體創新浪潮,大型語言模型、自駕車等應用促使產業加速轉型,面對蓬勃發展的AI市場,台灣須持續創新商業模式,整合晶片、伺服器與軟體平台,打造完整生態系,掌握未來商機。」英特爾副總裁暨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汪佳慧則在「Sustainable AI Everywhere」演說中指出:「近年備受各界重視的AI,在提升營運效能、優化使用體驗的同時,也帶來高耗能挑戰,因此AI永續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為此,英特爾推出效能與能耗表現俱優的處理器產品,並攜手在地合作夥伴,深化永續布局。」汪佳慧特別強調,神通與英特爾擁有將近半世紀的深厚夥伴關係,近年更持續攜手,在智慧城市、交通運輸等領域打造出各種AI創新應用,目前雙方正攜手共同打造具備效能與永續性的AI產業生態系統,為台灣科技發展注入嶄新動能。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也從「數位化供應鏈的未來」角度,分析全球供應鏈數位化趨勢,他表示:「數位化供應鏈的未來發展關鍵在於規模化與精實管理,產業五十年來已發展出成熟的運作模式,透過垂直分工與水平整合,建立起共同的商業規範,使供應鏈資訊串聯更為順暢。在營運策略上,規模化是支撐高科技研發的核心,企業可透過擴大營運規模創造利潤。」放眼未來,數位化將使產銷協調更加順暢,從產品序號追蹤到精準掌握各通路庫存,都能帶來更高效率的營運模式。企業可透過數位化系統的建置降低供應鏈整體成本、確保高科技產品維持合理價格,讓更多消費者受惠。」除了主體演講,活動中也以「AI時代企業數位轉型」為題舉辦座談會,由DIGITIMES黃逸平副總經理主持,台灣微軟夥伴事業群總經理 陳仲儒、台灣戴爾科技集團 技術副總經理梁匯華、AMD資深業務協理黃偉喬以及台灣思科技術長馮志良等科技大廠高層,分別就AI對企業轉型的影響,以及數位化浪潮下的機遇與挑戰交換意見。前瞻技術趨勢引領產業發展本場活動同時邀請多位專家,聚焦「AI賦能新時代」、「AI創新與數位轉型」、「AI驅動革新與競爭力」、「新能源科技創新與展望」四大議題,解析產業趨勢。聯華神通集團各事業群與全球科技大廠,也在創新科技展示區展示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吸引大批與會者參觀,體驗前瞻科技發展成果。展望未來 持續引領產業發展聯華神通集團舉辦神通50週年活動,不僅是對過往成就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此次盛會再次彰顯聯華神通集團在台灣科技產業中的獨特角色,接下來聯華神通集團將持續續引領產業創新,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創新之路開啟新篇章。神通50週年慶祝活動廣邀產業、學界及合作夥伴等共襄盛舉(圖/聯華神通集團提供)。
Samsung產量季減10%全球市占仍居冠 Apple新機生產將破8,600萬支
根據TrendForce(集邦)最新調查,2024年第2季由於部分品牌新機鋪貨期結束,加上季底進入庫存調節等因素,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總數落在2.86億支,較第1季衰退約3%。面對旺季不旺的市場趨勢,品牌廠在第3季的生產規劃普遍趨於保守,因此,第3季生產總數預估僅有微幅季增,達2.93億支,但仍較去年同期呈現約5%的年衰退,並且低於疫情前水準。2024第2季全球前6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及市占率。(圖/TrendForce提供)Samsung第2季由於Galaxy S24新機鋪貨期結束,智慧型手機產量季減10%,降至5,380萬支,仍維持市占第一。TrendForce表示,Samsung有望於第3季底推出一款高階薄型摺疊機,可視為Z Fold 6的延伸機種。然而,考量售價與缺乏殺手級應用,預估該薄型款僅占Samsung摺疊機產出的1%,對衝刺市占的幫助有限。市占第二的Apple於第2季生產約4,410萬支智慧型手機,雖季減8%,但較2023年同期成長5%,可視為因應中國618電商促銷的先行備貨。由於在中國市場的降價策略奏效,預估將帶動第3季的生產表現。此外,Apple將於9月發表4款新機,預估其2024年的新機生產總數將破8,600萬支,較去年增長近8%。Xiaomi(含Xiaomi、Redmi及POCO)第2季智慧型手機生產總數為4,180萬支,年增19%,雖維持樂觀布局市場的策略,然而考慮需求未顯著回升,第3季生產目標僅中個位數成長,並謹慎監控庫存,避免再次陷入高水位困境。Oppo(含Oppo、OnePlus及Realme)第2季生產總數年增6%,市占率排名第4。TrendForce表示,中國市場占該品牌的銷售占比穩定維持在35%左右,其次為印度和東南亞地區。展望第3季,Oppo生產目標將與第2季持平。 Vivo(含Vivo及iQoo)得益於新品推出及中國市場銷售告捷,第2季智慧型手機產量季增20.5%、年增10.2%,市占率排名第5。Vivo近年雖積極開發海外市場,但中國市場仍占其銷售市占的50%。TrendForce預估其第3季生產總數可望與第2季持平。TrendForce指出,Transsion(含TECNO、Infinix及itel)在第1季產出過於積極,造成通路庫存上升,第2季為調節庫存,下調生產總數至2,360萬支,季減20.8%,市占排名退後一位至第6名。進入第3季,Transsion同樣以維穩第2季的生產表現為主,避免重蹈庫存升高的壓力。另外,全球性經濟疲軟同樣衝擊高銷售成長潛力的南美、中東和非洲等市場,加上多個手機品牌進軍,開始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近期新興市場有整機通路庫存升高的現象,品牌廠因此更注意零組件和整機庫存管理,避免因庫存高過而加劇金流壓力。在此背景下,品牌廠對2024年下半年的生產計劃普遍採取保守態度,以因應需求的不確定性。
微星2023年營收近1830億每股賺8.9元年減25% 董座:下半年看好AI PC出貨估雙位數成長
微星科技(2377)上周五(15日)舉行法說會公布財報,2023年第四季營收491.5億元、年增20.5%,稅前淨利8.02億元、年增55.1%,每股盈餘0.88元。整體而言,預期今年PC市場逐漸回溫,三大產品線包括筆電、顯示卡、主機板出貨量有望雙位數成長,且在新品比重提升之下、有望拉升產品平均單價(ASP),整體毛利率也有望由去年下半年低點復甦。董事長徐祥表示,微星在2021年到達營運高峰,後續疫情趨緩,市場面臨通膨、戰爭等挑戰,PC、板卡需求下滑,2022 年各家大廠為清庫存削價競爭。微星2023年受到上半年市況不佳影響,全年營收1829.6億元、年增1.4%,營業毛利228.46億元、年減11.2%,毛利率12.5%,稅前淨利91.7億元、年減 25.3%,每股盈餘8.92元低於2022年11.79元。到了2023年PC市場逐漸回溫,隨著市場殺價競爭影響淡化,加上新產品導入市場,尤其搭載英特爾第十四代處理器的微新新機上市,以及NVIDIA也將推出50系列GPU刺激市場,從去年第四季開始銷售暢旺,微星直到今年三月銷售表現樂觀。展望今年,徐祥指出,第一季延續第四季銷售表現,終端銷售情況非常不錯,同時減低通路庫存,第一季預期不錯,第二季屬於歐美的季節性傳統淡季,下半年隨著AI PC和NVIDIA新世代RTX 50系列產品帶動出貨,微星樂觀看待下半年成長動能及全年表現,筆電、螢幕、板卡三大產品線出貨量預估雙位數成長。此外,微星同步拓展AI伺服器、充電樁、AIoT等產品線,產線主要分布中國和台灣,但近年來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加上因應客戶對於地緣政治考量。為此今年1月投資約15億元於桃園取得約3400多坪土地,未來計劃打造總面積約1萬多坪、8層樓廠辦,將發展AI伺服器、車用、AIoT等產品,合計土建加設備,投資金額約需50億元;預計2027年年底完工,逐步投入生產。
2023全年產11.66億支智慧手機 集邦:「這品牌」面臨極大挑戰
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在2023年第三季終結連續8季的年衰退、第四季終於走穩,年成長12.1%,約3.37億支,2023全年產量約11.66億支,年減2.1%,預計今年的AI手機會逐步普及;在產量排行榜部分,在去年第四季時,蘋果(Apple)仍是第一名,全球市佔率23.3%,亞軍是三星(Samsung),而第三名是中國品牌小米,接下來的Oppo、Transsion、Vivo等來勢洶洶,且都是中國品牌。集邦表示,受惠於新機iPhone 15系列發表,蘋果第四季產量季增58.6%,約7850萬支,位居第一名;全年產量2.23億支,年減4.2%。由於蘋果與華為在中國內需高階客群市場重疊,面對華為捲土重來,未來在中國的銷售市場將面臨極大挑戰。三星第四季介於旗艦機的銷售過渡期,故產量季減11%,約5350萬支,排名第二;全年產量2.29億支,年減11.3%。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智慧型手機去年的市占率也下滑至19.6%,儘管蟬聯市占首位,但與第二名的蘋果的差距縮小至僅剩0.5%。接下來第三名是小米(包含Xiaomi、Redmi、POCO)第四季產量約4310萬支,季增0.7%,位居第三;全年產量1.47億支,年減6.1%。第四名Oppo(包含Oppo、Realme、OnePlus)第四季產量約4000萬支,季增3.4%,位居第四,全年產量1.39億支,年減4.1%。Vivo(含Vivo、iQoo)第四季產量約2550萬支,季增4.1%,位居第六,全年產量9350萬支,年減2.9%。集邦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如今面臨消費力低迷的挑戰,加上華為復甦後積極搶食中國的市占率,對於高度仰賴中國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品牌而言,將面臨更嚴苛的市場競爭。第五名是正在插旗印度、南美市場的Transsion,第四季產量約2950萬支,季增11.3%,全年產量首度突破9000萬關卡,年增46.3%,除了受惠通路庫存回補、產品跳脫低階框架,也朝向多元發展。
智慧型手機需求回暖 全球產量第五大居然是非洲黑馬「這品牌」
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顯示,儘管今年景氣不振,但智慧型手機市場因通路庫存回落,加上季節性需求帶動,第三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總產量約3.08億支,季增13%,雖未趕上疫情前水準,但比去年同期成長約6.4%,終結連續八季的年衰退周期,而全球目前產量前三名為三星、蘋果和小米,而第五名是台灣很少見、卻在非洲稱王的Transsion傳音,第三季產量為2650萬支,季增5.6%,全球市占率高達8.6%。傳音控股是位於中國深圳的公司,2006年成立,但該品牌在中國沒有販售,主要銷售集中在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國家,有TECNO、 Infinix和 itel品牌,先前公布上半年營收250.29億元人民幣、年增8.31%。傳音使用聯發科的晶片作手機,專門為非洲人研發,包括針對非洲的深膚色做拍照調整,且根據他們一人有多張sim卡需求,設計可放多張sim的機型。研究機構Canalys也提到,東南亞是OPPO和傳音等公司發展高端用戶的好地方,因為蘋果沒有在這裡投入大量資源,加上東南亞的經濟正在改善並蓬勃發展,會成為大陸手機製造商更容易擴大業務的地方。TrendForce表示,近年來傳音受惠新興市場成長,帶動市占率向上,自第二季起市占率持續擴大,全年產量的年增率有機會逾40%,持續與Vivo競爭全球第五席次。TrendForce表示,展望第四季,因有電商促銷、年終購物旺季等激勵因子,加上智慧型手機品牌年末衝刺生產數量的慣性,預計第四季總產量有機會再季增5到10%,2023全年衰退幅度預估將收斂至3%以內,總產量約11.6億支。三星受惠於下半年旗艦機量產,第三季產量季增11.5%,達6010萬支,位居全球第一名,市占率19.5%。蘋果第三季產量季增17.9%,約4950萬支為第二名,市佔率16.1%。TrendForce特別提到要注意華為的強勢回歸,將攻占中國高階市場,與蘋果直接競爭。第三名是小米,第三季產量季增22.3%,約4280萬支,市占率13.9%,穩坐全球第三名。Oppo第三季產量3870萬支,季增15.2%,排名全球第四。
庫存清報喜訊1/上游龍頭廠齊報佳音 蘋果M3系列MacBook宣告消費回溫
消費電子好年冬已到?「長達將近兩年的庫存去化壓力,大家在今年上半年都很用力清庫存,特別是在第二季,現在庫存已經回復正常了。」一位電腦品牌高層告訴CTWANT記者說。近兩周,台美科技大廠法說及財測公布陸續釋出「庫存已去化差不多」的訊息,加上蘋果10/31日發表搭載最新M3系列晶片,分別是M3、M3 Pro、M3 Max,效能皆比前一代M2晶片提升不少,儘管2022年6月推出M2才相隔短短一年半,但蘋果重磅推出新機種,仍點燃市場期待,可望拉動年底傳統旺季筆電銷售潮。台灣經濟靠資通訊業撐起半邊天,然過去兩年陷入去庫存風暴中,業界及投資人始終等不到風暴結束的訊號,直到十月中第三季財報陸續公布及法說會,總算出現明確的訊號。「就各家廠商近期的法說會所釋出的訊息觀察,上游台積電及聯發科都指出消費性電子庫存去化已差不多,晶片大廠高通也認為手機需求回溫,第四季相關營收將季增35%。」一位法人告訴CTWANT記者。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總裁魏哲家在10月19日所舉行的第三季法說中指出,「看到一些落底早期跡象(early signs)在PC與手機上有出現,非常接近、非常接近底部。」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執行長蔡力行在10月27日法說會也指出,「在過去幾個月,我們觀察到整體通路庫存的改善,尤其是在手機,公司的庫也已連續五季降低,我們預期整體庫存環境在未來幾季將繼續改善。」全球手機晶片廠高通執行長CristianoAmon在1日的財報會議上指出,手機品牌客戶庫存已順利去化,下單動能恢復;財務長Akash Palkhiwala更補充點明,已在全球3G、4G、5G手機應用看到需求回穩的早期跡象,預估2023年手機晶片出貨量小幅年減4%至9%,優於公司原先預期。不只科技大廠透露喜訊,工研院的產業模型也出現健康訊號。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組長岳峻豪告訴CTWANT記者說,2021年資通訊業是處於銷售及庫存年增同步成長,(數字),2022年則是銷售年增衰退,庫存年增持續增加,直到今年第二季才出現同步衰退,8月起衰退幅度縮小,「預估今年底,有機會來到銷售年持平,但庫存繼續下滑的相對健康狀況。」工研院產科所也從模型中預估,最快今年底資通訊產業的銷售及庫存有機會進入銷售成長、庫存續減的狀態。(圖/工研院提供、黃威彬攝)觀察MacBook系列銷售狀況,確實在2020年受惠疫情紅利,出貨大增至2000萬台,2021年再拉升至2300萬台,2022年則為2500萬台,日前再趁勝追擊,推出2023年的系列新機種,但就現況來說,由於蘋果之前已下修今年出貨,到1650萬台,新機是否能推升蘋果相關產品的銷售仍尚待觀察。法人指出。回顧這場庫存風暴始末,可說是前所未見。「庫存問題真的是成也疫情、敗也疫情,因為疫情提前催化了原本的換機潮,但大家大量備貨的狀況下,竟迅速醞釀龐大的庫存問題。」一家電腦品牌高層提起這段驚魂歷程,記憶猶新。2020年一場疫情席捲全球,為了防疫各國實施WFH(Work From Home),家長在家上班、學生在家上學,使得原本只有1-2台電腦的家庭,購機需求暴增,電腦品牌廠的營收也上衝, 2021年宏碁(2353)衝高到3190億元,年增15%,華碩(2357)也來到5352億元,年增高達29%。為因應購機需求,電腦大廠的庫存也跟著水漲船高。半導體出身的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在2022年1月率先示警,下游通路庫存不健康,將進行供應鏈及通路庫存管控,開出「庫存問題」第一槍。兩個月後,中國在3月27日由上海首度宣布分區封控,也讓台積電董事帳劉德音跟進示警,大陸封控將影響消費性產品需求。果不其然,去年4月包括宏碁及華碩的第一季財報都出現庫存過高的數字,其中華碩直接突破2000億元大關,相當於半年的營收,宏碁狀況稍佳,但也達634億元約為3個月營收。台積電也指出,供應鏈庫存有較傳統季節水位高,緊接著,三星宣布暫停採購面板,面板驅動IC廠奇景調降財測,記憶體大廠美光宣布將減產。到了7月,陳俊聖更語出驚人,拋出半導體設備對庫存無感,「還在『嘻嘻哈哈』」。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在2022年1月首先提出庫存問題並啟動調整動作。(圖/劉耿豪攝)也就是說,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庫存風暴,已從零售端往上延燒到老神在在的半導體大廠。直到2023年的上半年,去化庫存仍是眾家科技廠的營運主旋律,到了6月間,陳俊聖在股東會上說,「宏碁的庫存OK,但供應鍊的庫存仍不OK」,才讓這場驚滔駭浪的庫存風暴,露出了可望平息的跡象。如今,隨著蘋果31日推出新款MacBook新產品,搶攻年底的銷售旺季,點燃外界對終端需求將回穩的希望,板卡及電腦大廠技嘉(2376)1日也在法說會上指出,通路庫存第二季降的蠻低,旺季到來,通路庫存回到正常水位,整體來看中國景氣偏淡,但網咖升級需求還是偏多看待。微星高層近期出席電商客戶活動時也透露,庫存去化也已經回歸到健康水位。「當然目前最大的變數還是總體經濟的變化,不過就目前美國升息維持不動,12月預期不升息的機率仍高達82%,剩下的就是以巴戰爭,對於油價的衝擊,畢竟油價已經從每桶70多美元,上揚到90多美元。如果油價能夠穩住,對於通膨的影響應該就還算可以控制,當庫存持續降低,接下來的傳統銷售旺季應該仍可以期待。」岳峻豪說。
全球筆電市場觸底反轉 集邦估明年成長2到5%
經過為期兩年的衰退,筆記型電腦即將迎來曙光。因庫存問題趨緩,調研機構紛紛看好筆電在明年的表現,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期2024全年筆電出貨量成長幅度約2%至5%,略高於疫情前水準;DIGITIMES研究中心則預期,明年可望年增4.7%,並在2025年進入新一輪的景氣擴張期。據TrendForce在11日推出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開始,筆電的通路庫存水位轉趨健康,北美及亞太市場陸續浮現中、低階消費型機種需求,除了補足庫存外,也為第三季的返校潮做準備。Chromebook出貨量在Google收取授權金的前夕達到高峰,推升第二季整體筆電出貨量成長至4252萬台,季增達21.6%。合計上半年全球筆電出貨量達7750萬台,年減23.5%。不過美國與歐洲這兩大主要筆電消費市場的經濟前景不明,讓原本傳統季節性採買動能趨緩,所以全年筆電市場出貨量預計可達1.63億台,年減12.2%。不過2024年就相對健康,通膨壓力可望趨於穩定,加上庫存問題減緩,需要持續觀察中、美兩大消費市場走向,TrendForce預期2024全年成長幅度約2到5%,出貨量將略高於疫情前水準。DIGITIMES研究中心的報告也認為,2024年筆記型電腦主要品牌出貨皆將較2023年成長4.7%。筆電高階消費機種因今年基期較低、規格提升,2024年出貨將反彈。商務市場因Windows 10作業系統將停止更新,可望帶動2024年下半年企業換機潮。蘋果及戴爾分別受惠於高階消費機種與商用機種巿場復甦,將有較佳的出貨表現。
高爾夫球代工四雄拚旺季 明揚驚爆引台塑董座小英總統現場探視
不講不知道,其實台灣是全球高爾夫的重要生產基地,相關用品在全球以製造與產能聞名,知名國際品牌廠大多委託台灣廠生產,其中又以復盛應用(6670)、明安(8938)、大田(8924)和鉅明(8928)四大公司為主。這次在屏東廠發生爆炸意外的明揚國際(8420),則是明安的子公司,專門生產高爾夫球,占台灣外銷高爾夫球的一半,主要生產廠區在屏東加工出口區,也是全球高爾夫球出貨前四大的重點基地。明揚生產的高爾夫球。(圖/宋岱融攝)這次事件發生,包括總統蔡英文、以及行政院長陳建仁、經濟部長王美花都在23日陸續趕往災難現場,除了政府官員,其產業上游的台塑(1301)董事長林健男也在一早趕到現場關心狀況,可見其重要性。高爾夫球分為品牌廠與代工廠,品牌廠主要以美國的Callaway、TaylorMade、Titleist以及日本Mizuno、Bridgestone、Srixon等為領導者,其中Callaway、TaylorMade、Titleist等品牌之高爾夫球於全球市場佔70%以上之銷量,品牌大廠主要專攻行銷及研發,包括球桿、設備、球衣等各式運動產品的生產,大多委託台灣代工廠製造。廠房爆炸,讓廠內的高爾夫球飛噴到路邊。(圖/宋岱融攝)復盛是全球最大高球桿頭製造商,市占率45到50%,客戶主要以美系為主;明安是全球第二大高球桿頭製造商,近來積極拓展複合材料的新應用領域;大田的客戶則分散在美系與日系;鉅明的客戶以Taylor made為主。由於今年第二季的國際終端產品銷售情形尚未大幅修正,客戶及通路庫存較高,還需要一段時間消化庫存,所以這些公司是否會因此事件獲得轉單效應還未可知,要等待明揚後續清點盤整後才較明朗。
傳音Q2擠下Vivo首登全球手機前五大 蘋果市占緊追龍頭三星
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研究顯示,第2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約2.7億支,年減6.6%。而在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排行,最明顯變動是傳音擠下Vivo,首次進入全球第5;三星則持續蟬聯冠軍首位,不過與蘋果市占差距縮小,最終誰會成為2023市站龍頭都還很難說。繼第1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年減近20%後,第2季產量持續衰退約6.6%,僅2.7億支,合計2023上半年智慧型手機產量5.2億支,年衰退13.3%,創10年新低記錄。對於生產表現低迷,TrendForce分析原因,包含中國解除防疫限制後並未如預期帶動需求、新興印度市場人口紅利效應並未有效發揮優勢、2022年品牌受通路庫存過高拖累,原先預估隨著庫存去化,品牌將恢復生產水平,但如今受經濟疲軟影響,民眾消費意願更為保守,導致上半年生產表現不如預期。觀察第2季品牌生產排名,最明顯變動是傳音(Transsion;含TECNO, Infinix, itel)擠下Vivo,首次進入全球第5名,產量季增逾70%,達2,510萬支。TrendForce分析,通路庫存回補、新品上市、進軍中高階市場均為傳音高產的原因,預估這一波成長態勢將延續到第3季;而全球經濟下行,Vivo(含Vivo, iQoo)保守看待市場下半年需求,也反映在生產規劃,第2季產量2,300萬支,季增15%,掉至全球第6名。三星(Samsung)依舊蟬連生產排名首位,第2季生產總數達5,390萬支,受競爭對手和全球經濟逆風影響,加上三星上半年旗艦機的鋪貨光環消退,季減12.4%。第3季將發表折疊新機,不過因銷售規模相較Galaxy S系列小,對整體產量成長貢獻有限。至於蘋果則正值新舊機型交替,因此第2季為生產表現最低的一季,產量4,200萬支,季減21.2%。第3季新機iPhone 15/15 Plus受CIS(CMOS Image Sensor)良率不佳影響,將對該季生產表現造成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與蘋果在全年的生產總數預測上相當接近,若iPhone 15系列有優於市場預期的銷售表現,有望擠下三星成為全球市占第一的品牌。小米(Xiaomi;含Xiaomi, Redmi, POCO)受惠通路庫存逐漸下降以及新機鋪貨帶動,第2季產量約3,500萬支,季增32.1%。相較其他品牌,小米通路庫存仍高,第3季生產規劃應會維持與第2季相同水準;Oppo(含Oppo, Realme, OnePlus)受惠東南亞等地的需求回升帶動,第2季產量約3,360萬支,季增25.4%。第3季受季節性需求帶動,產量有望再增加10至15%的季成長幅度,主要銷售區域包含中國、南亞、東南亞、拉美等區域,緊追小米。進入下半年,中國、歐美等消費市場需求尚未明顯回溫,即便印度市場的經濟指標出現好轉,但仍難翻轉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下滑的局面。TrendForce預期,今年第4季智慧型手機市場恐因全球經濟狀況惡劣再經歷一波轉變,下半年生產量可能因此再度下修。展望2024年,目前經濟局勢不樂觀,TrendForce現仍維持全球產量年增2至3%的預估值,端看區域性的經濟走向,後續是否會再拖累生產表現仍待觀察。
聯發科上半年員工分紅8月底將開獎 市場估每人可拿53萬多
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2454)日前公佈第二季財報後,接下來就是員工紅利,法人推估,聯發科上半年稅前盈餘為374.73億元,以聯發科公司章程,提撥分紅原則主要為稅前盈餘2成,大約有74.95億元,根據聯發科年報,截至今年2月底總員工人數約2.2萬人,符合分紅資格的人數約有1.4萬人,換算每位員工可分得53.5萬元。但個人實際分紅仍須視員工所屬部門、職等及績效而定。聯發科執行蔡力行之前法說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包括聯發科技在內的半導體產業受到全球需求疲弱的影響,導致庫存消化週期延長。然而最近觀察到主要應用的客戶和通路庫存水位已逐漸降至相對正常的水準,近期客戶需求也已顯示出一定程度的穩定。蔡力行指出,儘管如此,由於全球消費電子終端市場需求仍然疲軟,我們的客戶們仍然謹慎管理庫存,短期來看,預期下半年業務將逐步改善。蔡力行也強調,聯發科在各類終端設備位居領導地位,每年有近20億台內建聯發科晶片的終端產品在全球上市,加上領先的產品組合、在先進製程的投資,以及下一代連網技術的布局,都使聯發科在這成長趨勢中佔有絕佳位置,成為終端AI的關鍵推動者和受惠者。而聯發科7月營收為317.63億元,月減率16.89%、年減率22.32%,呈現雙率雙減,累計今年前7月營收為2255.5億元,年減率33.53%。聯發科指出,7月營收較上月減少,主要是受到客戶進入新舊機種交替期影響,但第三季營收仍可望優於上季。
自行車龍頭巨大H1獲利縮水!稅後淨利20億年減44% 「受歐美通路 去化庫存影響」
球自行車龍頭廠巨大(9921)集團上周五(4日)公布上半年財報,營收425.8億元,年減約5%;稅後淨利20.2億元,年減44.3%,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5.15元。巨大發布新聞稿表示,受歐美通路去化庫存影響,毛利率下滑,加上所得稅在未分配盈餘稅費增加等不利因素下,上半年業績大幅縮水。巨大上周五公布上半年財報及第二季財報,今年受到升息影響,使利息費用增加,業外利益減少。受惠歐美自行車市場通路庫存去化影響,上半年合併營收425.8億元,雖年減5.4%,但上半年毛利率卻來到21.3%,回歸疫情前水準;稅前淨利33.5億元,年減32.9%,主因去年同期匯兌利益基期較高,此外,因未分配盈餘稅增加、適用優惠稅率減少,上半年所得稅費用上升。第二季合併營收224.6億元,年減幅僅1.2%,主因中國市場銷售強勁,不過受歐美市場銷售折扣,與提列存貨備抵損失影響,毛利率僅20.8%。業外收益則受惠於美元帶來匯兌利益,抵銷利息費用增加,稅前淨利18.2億元,年減23.8%。由於所得稅費用增加,稅後淨利11.8億元,年減34.4%,每股EPS 3.02元。巨大解釋,雖受歐洲及美國市場中低階產品庫存去化影響,進入銷售的調整期,營收分別下滑12%、44%,但中國內銷市場銷售量、平均單價持續提升,捷安特中國業績大幅成長7成,表現超越預期,尤其是疫後運動人口顯著增加,升級高級車需求隨之高漲。巨大表示,上半年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銷售額占集團營收35%,營收年增6%,隨產品不斷創新及多元化發展,E-cargo、E-mobility將帶來新的潮流趨勢並擴大騎乘人口,推動E-bike持續成長。展望今年,因總體經濟因素與市場進行庫存調整,巨大指出,今年是自行車產業產銷供應回復常態的調整年,也是對企業經營能力的考驗。雖上半年業績縮水,但長期而言,人們對ESG及健康意識大幅提升,加上各國政府積極建構友善的自行車騎乘環境,全球運動休閒人口將持續增加,自行車產業前景仍充滿無限商機,仍十分看好。
聯發科估Q3營收回升千億 蔡力行:主力產品展望三好兩壞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今(28日)舉行法說會,執行長蔡力行表示,第三季預期智慧手機、連網晶片和電源管理IC的營收將改善,可望抵消智慧電視和其他消費產品的下滑,在美元兌台幣匯率為1比30.7的水準下,預估單季營收為1021億元至1089億元之間,季增4-11%,年減約23-28%;營業毛利率預估將為47%±1.5%,營業費用率預估為32%±2%。聯發科第二季營收為981億元,季增2.6%,年減37%,營收季增主要受惠於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回溫,年減的原因為終端需求下降,各產品線客戶調整庫存。第二季合併毛利率為47.5%,季減0.5個百分點,年減1.8個百分點,主要是反應產品價格和成本上的變動。營業利益為147.5億元,季增2.7%,年減62.4%,營業利益率為15%,與第一季相同,但低於去年同期的25.2%。第二季稅後純益為160億元,季減5.2%,年減55%,純益率為16.3%,低於第一季的17.7%,也低於去年同期的22.9%。每股稅後純益為10.07元,低於前一季的10.64元,也低於去年同期的22.39元。蔡力行指出,今年上半年,包括聯發科技在內的半導體產業受到全球需求疲弱的影響,導致庫存消化週期延長。不過最近,我們觀察到主要應用的客戶和通路庫存水位已逐漸降至相對正常的水準,且近期客戶需求也已顯示出一定程度的穩定。儘管如此,由於全球消費電子終端市場需求仍然疲軟,客戶們仍然謹慎管理庫存。
群創決議不發股利+每股減資0.5元 中止連9年配發紀錄
面板大廠群創(3481)董事會今(18日)決議,將不配發股利,也終止了從2013年以來連9年都有配發股利的紀錄,另外群創也將進行現金減資5%,每股退還股東股款0.5元。群創也公佈2023年第一季營運成果,合併營收為456億元,營業淨損為86億元,稅後淨損78億元,基本每股損失為0.82元。群創表示,第一季雖為傳統淡季,但面板價格逐步回升,因此營業虧損較上季縮小,同時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也分別回升8.0以及7.8個百分點。至於第一季整體出貨狀況,群創表示,單季出貨面積614萬平方公尺,較前一季減少4.2%,液晶面板售價為每平方公尺240美元。其中中小尺寸營收為82億元,較前一季減少8.9%;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面積71.2萬平方公尺,較前一季增加5.7%。2023年第一季營收以產品應用別區分,可攜式電腦為23%、手機及商用產品為16%、車用產品為22%、桌上型螢幕為7%、電視為32%;以產品尺寸別區分,10吋以下為19%、10到20吋為34%、20到30吋為15%、30到40吋為7%、40吋以上為25%。展望第二季,群創預期,面板景氣在第一季築底後,第二季面板需求將持續回暖,中國618驅動面板備貨需求,整體面板出貨可望逐月回溫;電視面板價格預期第二季將持續回升;IT面板部分,MNT、NB終端通路庫存去化已近尾聲,其中部分MNT面板價格預期小幅度上漲。群創預估第二季出貨狀況,大尺寸面板出貨將季增11-13%,平均單價也將季增4-6%;中小尺寸面板出貨將季增11-13%。
IDC:亞太PC市場2022年減11.6% 估今年跌破1億台大關
研調機構IDC表示,根據IDC「全球個人運算設備追蹤季報」最新研究結果顯示,2022年傳統PC市場(包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和工作站)在亞太地區(包括日本和中國)出貨量達到1.066億台,較去年同期衰退了11.6%。IDC表示,預期2023年PC出貨量也將再衰退7.6%,出貨量預計將低於9850萬台,主要是因為庫存調整、需求已滿足,經濟壓力也將繼續對PC銷售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在2023上半年。IDC指出,前五大PC品牌廠商中,華碩(2357)是唯一一家在2022年成長的前五大PC廠商,家用筆記型電腦出貨量連續第二年成長。此外,2022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對韓國教育市場的大量出貨促使該國2022年的商用出貨量增加了五倍以上。而Lenovo(聯想)、HP Inc(惠普)、Dell Technologies(戴爾)及宏碁(2353)的出貨量年衰退都超過10%,其中以Dell Technologies(戴爾)的衰退幅度最大,達19.6%。IDC亞太區設備研究資深市場分析師Matthew Ong表示:「2022年初,亞太地區繼續受益於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的供應改善。然而,由於家用和商用市場需求疲弱,2022年的出貨量低於前一年。解除封城措施以及過去兩年之需求已被滿足,促成了消費重點的改變。」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後,亞太區整體筆記型電腦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8.6%,在2022年出貨量為7060萬台,而下半年需求減弱,導致各通路庫存過剩。桌上型電腦出貨量為3400萬台,較去年同期下降17.5%,因為在中國封城期間桌上型電腦市場疲軟。亞太地區(不含中國)的桌上型電腦出貨量有所成長,則歸功於辦公需求的回歸。
旺季不再?Q3全球手機總產量2.89億支年減11% 集邦:Q4季增年減
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顯示,第三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總產量達2.89億支,季減0.9%,年減11%,打破歷年來第三季旺季正成長的鐵律,顯示市況極為萎靡;預估第四季智慧型手機總產量約3.16億支,季增9.3%,對比2021年同期仍是衰退。集邦指出,由於智慧型手機品牌廠在優先調節通路成品庫存的考量下,對於第三季的生產規劃相當保守,加上全球經濟逆風衝擊,品牌持續下調生產目標。第四季品牌持續以降低既有庫存為目標,並鎖定年底節慶、電商促銷等活動加速庫存去化。TrendForce表示,自2021年第三季起,智慧型手機市場即出現明顯轉弱的警訊,迄今已連續六季呈現年衰退,預估這一波的低谷週期,將隨著通路庫存水位修正完畢,最快要到2023年第二季才有望回暖。第三季市占率居首位的三星(Samsung),從第二季下旬起即縮減智慧型手機產量,加上對後勢展望保守,故第三季產量季增僅3.9%,約6420萬支,也由於庫存壓力仍在,故第四季產量仍將縮減。市占率居次的蘋果(Apple),第三季手機產量穩健成長至5080萬支,主要是受惠於華為轉單效益、新機發表加上定價得宜,由於第四季是蘋果新品的衝刺期,隨著iPhone 14系列新機發表後,市場買氣明顯朝向Pro系列傾斜,故蘋果也調整四款新機產出比重,但近期Pro系列的主力代工廠Foxconn中國鄭州廠因疫情影響稼動率,此將影響第四季蘋果智慧型手機產量。第三季市占率分居第三至第五名的分別是小米(Xiaomi;含Redmi、POCO、 Black Shark)、OPPO(含Realme、OnePlus)、Vivo(含iQoo),中僅小米產量與第二季持平,其他兩家業者均呈現季減。集邦指出,三家業者下半年生產表現皆受限於庫存修正、中國封控、印度市場經濟成長放緩,預估第四季產量產將與第三季大致持平。另外華為次品牌榮耀(Honor)在中國的市占持續壯大,直接威脅小米、OPPO、Vivo後續市占率,故未來三大品牌的成長重心主要以持平國內市占,並進海外市場拓展為主。
電視面板 10月下旬全面喊漲
由於面板價格跌破現金成本,面板廠強力要求「賣價現金成本以下不接單」的政策,再加上三星等品牌廠開始回補庫存,推動電視面板在10月下旬全面漲價。Omdia顯示器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面板廠緊踩價格,上下游形成共識讓價格回到現金成本,避免面板廠持續現金流出。謝勤益表示,電視面板經過自去年8月起長達15個月的下跌,終於自9月底到10月初回穩止跌持平。由於目前各尺寸價格均已在現金成本以下,為求停止虧損、減少現金流出,目前在面板廠強力要求並採用「賣價現金成本以下不接單」的政策。另一方面,歷經一年以上庫存管理,通路庫存降至正常水位,三星電子的庫存由先前16周高點降至6周,加上面板價格為歷史新低,尤其是整機價格也為歷史新低,品牌廠預計明年需求將逐漸回溫,品牌廠開始購入面板儲存戰備庫存,為第四季銷售旺季、以及明年終端需求回歸準備。三星電子第四季液晶電視面板採購量由原本850萬片上調至1000萬片,品牌廠回補電視面板庫存,讓面板需求有所回溫。在供需兩股力道同時拉動之下,電視面板價格自10月下旬與11月初起開始全尺寸反彈上漲。謝勤益表示,電視面板價格已經全面滑落到現金成本之下,價格跌價已到盡頭。此外,面板材料雖然降價,但面板廠運營成本因為水、電、化學品價格高漲而上揚,而且大陸面板廠還有防疫運作成本等,在成本壓力之下,面板廠勢必調漲價格,以求停止cash out現金流出。謝勤益表示,大陸面板廠強勢要求現金成本以下不接單,如今上下游形成共識,讓價格回到現金成本。這一波面板廠強力拉抬價格,根據面板廠提出的報價來看,50吋以下中小尺寸面板要求漲幅為單月漲3~5每元,50吋以上為單月漲5美元以上。雖然面板漲價已是共識,但對於漲幅還在協商當中,預期報價可望落在買賣雙方期望的中間值。全球面板廠第三季嚴格控制投片量,平均產能利用率只有62%。從目前面板廠投產計畫來看,第四季沒有調升的計畫,估計產能利用率持續在65%以下徘徊,期望能支撐面板價格漲勢。
集邦:中國封控Q2全球手機產量跌破3億支 三星穩居龍頭
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公布第二季全球手機市況統計,其中在產量部分,由於受中國封控影響,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僅約2.92億支,季減6%,年減5%。至於品牌廠市占率,三星續居首位,蘋果、OPPO、小米、VIVO則分居2至5名。TrendForce表示,三星(Samsung)因受俄烏戰爭影響被迫展開一連串針對成品及零組件的庫存調節,讓第二季的生產量也大幅季減近16.3%,來到6180萬支。展望第三季,由於三星仍專注於通路庫存的調節,加上展望保守,預估第三季生產總數將較第二季僅持平至小幅成長。另外,由於三星近年積極投入折疊機的研發和行銷,成功延續了折疊機的熱潮,同時也成為該市場的領頭羊,以今年全球約莫1.1%的折疊機市占來看,三星將囊括近9成市占。至於蘋果(Apple),由於第二季為期新舊機種交接的過渡期,且向來也多為其年度生產表現最低的季度。儘管供應鏈因封控,影響產能,不過解封後,已補足封城期間產生的產出缺口,第二季仍有4820萬支的產出,位居全球第二。展望第三季,TrendForce表示,由於四款新機當中的iPhone 14 Pro及Pro Max處理器將升級至A16(TSMC 4nm),記憶體起始容量提升至LPDDR5 6GB以及256GB,主鏡頭像素增加為4800萬,加上Face ID外觀設計變更等,預估起始定價也將提高。不過在全球高通膨以及匯差的壓力下,為免影響銷售表現,預估價格上漲幅度應有機會落在100美元以內。至於中國手機品牌部分,OPPO(含Realme、OnePlus)生產數量為3880萬支,季減4.2%;小米(Xiaomi,含Redmi、POCO、Black Shark)第二季生產數量為3800萬支,季減幅度達14.6%;Vivo(含iQoo)反倒因為第一季即開始大幅調整生產節奏,因此在第二季回升至2570萬支,季增12.7%。TrendForce表示,三家品牌分別位居第三名至第五名,也因為三家品牌在銷售市場以及產品規劃上的重疊性高,在第二季同樣因中國執行封控,以及印度市場遭逢極端氣候影響經濟表現,導致兩大主要市場銷售低迷,進而影響第二季生產表現。值得注意的是,Honor(榮耀)從中國市場迅速崛起,對OPPO,小米及Vivo等品牌的市占也產生相當大的威脅,預估2022年其在中國的市占將超越小米,近逼OPPO及Vivo。展望第三季,TrendForce認為,OPPO、小米、Vivo主力市場中國的短期經濟仍預期持續疲弱;而原本看好的印度、印尼等新興市場,也因全球通膨、糧食危機、極端氣候等影響而難以維持成長,預估三家品牌的生產量僅約略持平第二季,但均較去年同期呈現10%以上的大幅衰退,顯示2022下半年市場旺季表現堪憂。
持續下修!TrendForce:2022年智慧型手機產量13.33億支
研調機構TrendForce表示,俄烏戰火持續惡化全球高通膨問題,高通膨即意味著個人可支配所得將同時緊縮,造成換機週期延長、單機購買預算下降。分析2022全年,上半年因有中國執行封控衝擊經濟,下半年又有通膨危機,故將全年生產總數預測下修至13.33億支,且不排除後續仍有下調空間。TrendForce表示,2022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量為3.1億支,季減12.8%,主要受各品牌持續調節各通路庫存,以及適逢週期性淡季影響,導致單季生產表現相對疲弱。進入第二季,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中國遭遇疫情反撲,將擴大影響第二季全球手機生產量降低至3.09億支,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則略成長0.7%。TrendForce表示,以區域別來看,由於中國仍採取嚴謹的「動態清零」政策,隨著近期疫情升溫,經濟表現亦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也因防疫行動而降溫。整體而言,儘管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生產量市占仍位居全球第一,但受疫情影響,其市占規模已由去年24.2%下滑至今年21.1%,對應的出貨總數預估值,則由去年約3.25億支下滑至2.83億支,年衰退約12.9%。TrendForce表示,總計今年國家生產量占比排名預估,前三名依序為中國、印度及美國,分別為21.1%,13.1%及11.0%。
宅經濟效應退場 2022全球NB出貨下修3.3%
2021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帶動筆電銷售,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調查顯示,2021年筆電出貨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46億台,但預估隨著全球施打疫苗人口持續增加,疫情帶動遠距辦公與教學等宅經濟效應所衍生的需求減退,2022全年筆電出貨量將年減3.3%。TrendForce表示,預估隨著全球施打疫苗人口突破五成,疫情帶動的相關需求逐漸收斂,預計2022全年出貨量將較2021年下修3.3%,數量下滑至2.37億台。其中Chromebook占比由2021年的15.2%縮減為12.3%,出貨動能明顯放緩。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Chromebook受到日本政府教育標案收尾與美國市場保有量拉高漸趨飽和影響,2021年下半年出貨量大幅衰退近五成。然受惠歐美企業陸續回歸辦公室,帶動商用換機潮,商用筆電出貨快速拉升補足缺口,反使2021年第四季筆電出貨創下全年最高,達6,460萬台。此外,由於成熟製程IC缺料情況依舊嚴峻,使積壓訂單遞延至2022年首季,有望淡季不淡,相較往年平均一成五的季衰退,預估將縮減至一成以內。此波由辦公室重啟帶動的商用換機潮,何時退場亦是影響2022年筆電需求的一大變數,進而造成近期市場雜音頻傳。後續值得關注的是,由於貨櫃船短缺與塞港問題,皆導致運輸時間拉長,從製造地中國大陸出貨至美國的航運時間相較疫情前增加至原本的兩到三倍,筆電品牌雖皆已提前出貨並拉高空運比例因應,然運輸時間仍超出預期,恐使供應鏈各環節面臨下游客戶重複下單而導致最終庫存衝高,造成後續砍單風險。TrendForce指出,過去受到農曆新年期間工作天數較少與中國大陸缺工問題等因素影響,品牌業者多會要求代工大廠趕在春節前生產出貨,即便終端需求有變化亦不明顯,然3月起將啟動第一季的季末衝刺,若屆時需求發生較大變化,將可能導致終端通路庫存衝高而使需求下修,並回歸常態的換機循環。2019~2022年全球筆電及Chromebook出貨量與成長率。(圖/TrendForce)
ESG題材吸金逾338億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成分股新增「元大金、宏碁」
7檔與ESG相關股債ETF中,規模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近期調整成分股,新增兩檔元大金、宏碁,刪除兩檔可成、群聯,截至上周五(12/3),近一周受益人數再增逾6千人,居台灣所有ETF之冠。截至12月3日為止,00878規模已超過新台幣338億元,受益人數破27萬,達273,561人。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今年以來總報酬率達約20.1%,11月30日調整成分股,依據MSCI資料,元大金ESG評比為A等級,宏碁ESG評比為AAA等級,皆符合00878追蹤指數選股的條件。由於元大金今年前三季累計EPS已超越去年整年水準,總資產成長快速;宏碁受惠終端通路庫存水位偏低,筆電需求仍維持高檔,今年前三季EPS達2.88元,同樣也是賺贏去年全年。基於其今年營收、獲利攀升,預期配發的現金股利也隨之增加,殖利率表現亮眼,因此新增元大金、宏碁,刪除可成、群聯。國泰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觀察基本面,歐美製造業與服務業維持強勁擴張,同時消費亦溫和增長,加上新興市場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動能也由低檔回升,預期2022年全球景氣有望持續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