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疾病
」 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 巴金森氏症 布魯斯威利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7旬婦走路卡卡還解尿困難! 就醫檢查竟是嚴重子宮脫垂
一名78歲婦女,是宮廟虔誠志工,但今年初開始覺得陰道有東西掉出來讓她走路卡卡還解尿困難,起初害羞不好意思跟家人說,但因掉出物摩擦疼痛已造成生活與行動不便,擲筊問神明怎麼辦?神明要她「勇敢就醫」,她才鼓起勇氣在女兒陪同下就醫。第四期子宮脫垂致尿道變形 陰道修補手術解困擾臺中醫院婦產科醫師林新旺指出,患者就醫時站著不需用力,整顆約15公分子宮已經垂墜在陰道口,是最嚴重的四期子宮脫垂,因子宮長時間磨擦陰道也造成陰部紅腫、子宮頸潰爛,甚至壓迫到尿道變形,害她如廁必須推開脫垂子宮才能解尿,生活相當不便。林新旺醫師先幫患者將子宮推回正確位置,利用不可吸收的線懸吊子宮到薦骨棘韌帶上,並進行陰道修補手術,一次解決困擾她多時的子宮脫垂問題,改善排尿與走路卡卡的問題。這些人容易出現子宮脫垂 「棘韌帶懸吊術」微創手術助改善「根據統計顯示,五個女性中就有一人有子宮脫垂困擾;最近一個月內就接獲三名六十到八十歲婦人子宮脫垂案例!」林新旺醫師指出,子宮脫垂是許多懷孕生產、或工作需長期搬重物女性,中年後經常面臨的骨盆腔肌肉鬆弛導致子宮等內臟掉出陰道外的退化性疾病,其實只要進行「棘韌帶懸吊術」微創手術,醫師從陰道口將子宮推回骨盆腔正確位置後並修補韌帶,住院治療三天就可以解決生活困擾。凱格爾運動防骨盆腔肌肉鬆弛 一旦出現異狀快就醫林新旺醫師呼籲,女性朋友平時可以進行凱格爾運動,加強訓練骨盆腔肌肉的彈性,可預防肌肉鬆弛與應力性尿失禁,但一旦出現有漏尿、子宮脫垂問題應立即就醫,找醫師檢查並治療,才可以維持自己良好生活品質,健康生活。
9旬嬤患主動脈瓣狹窄! 「1治療方式」免開胸順利恢復健康
高齡92歲的張奶奶有活動性喘,經過檢查發現有主動脈瓣膜狹窄,但考量年事已高,以傳統開胸手術風險較大,在醫師詳細評估後,決定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術後張奶奶恢復良好,又可以在花園裡「拈花惹草」,享受愉快的生活。主動脈瓣狹窄 為年長者常見疾病嘉義長庚心臟內科楊登堯醫師表示,研究顯示主動脈瓣狹窄與年齡高度相關,尤其80歲以上的盛行率可達 10% 以上,是年長者常見的退化性疾病之一,而主動脈瓣狹窄使心臟血液的輸出困難,嚴重者甚至會呼吸困難,胸痛或胸悶,暈厥或頭暈。年長者手術風險高 TAVI手術免開胸、恢復快但由於年長者身體較虛弱或存在其他共病,導致手術風險增高。不過,現在透過TAVI,能讓高齡族群不必承受開胸風險,成為目前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的主流術式。楊登堯醫師進一步說明,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通常是從鼠蹊部的股動脈,將導管沿著主動脈放進去,當到達主動脈時,將瓣膜打開,此時植入新的瓣膜,瓣膜功能即開始啟動。相較於傳統開胸手術,TAVI不須讓心臟停止跳動、不須使用體外循環、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對年紀較大、共病很多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低,且術後住院天數少、恢復速度快。專業評估選擇適合治療方案 重拾健康生活另一名71歲的翁伯伯一樣也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同時有冠心病、大動脈穿透性潰瘍,且因為有食道癌病史曾接受放射治療,不適合傳統開刀手術,同樣透過TAVI,重新找回健康。楊仁宗院長表示,TAVI屬高複雜度手術,且需要在具備高階主動脈手術設備儀器的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R),由心臟內、外科團隊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理想的手術效果。
追蹤13萬人43年!新研究曝「1食物」恐害失智 醫示警:風險增14%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失智症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發生率正在快速攀升,成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議題。腎臟科醫師透露,根據美國研究,吃越多加工紅肉,失智症的風險越大,相較於每月攝取不到3份,每週攝取約2份加工紅肉者,認知障礙的風險會提高14%,建議吃紅肉還是以原型為主。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臉書粉專表示,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追蹤了超過13萬人長達43年,發現吃越多加工紅肉,失智症的風險越大,相較於每月攝取不到3份,每週攝取約2份加工紅肉者,認知障礙的風險會提高14%;若將每日的一份加工紅肉替換為堅果、豆類或豆腐,可以將認知障礙的風險降低20%。王介立指出,每日食用的加工紅肉每增加1份,與全球認知功能老化(包括語言和執行功能)額外增長1.6年相關。醫師補充,常見的加工紅肉包括香腸、火腿、培根、煙燻牛肉等,「我偶爾還是會吃紅肉,但僅限於原型紅肉,而且不是美食等級的不吃。」另外,營養師顏瑜萱也曾透露,多項研究發現,「麥得飲食」可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率,具體作法是多吃10種大腦健康食物,如綠葉蔬菜、其他蔬菜、堅果、莓果、豆類、全穀物、海鮮、禽肉、橄欖油和葡萄酒,同時少吃5種傷腦食物如紅肉、人造奶油、起司、糕點糖果以及油炸食物。
每5人就有1人帶有「這基因」 失智症風險最高增15倍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失智症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發生率正在快速攀升,成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議題。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的神經性退化性疾病,約占5成以上,而帶有Apoε4基因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出3至5倍。根據美兆健檢診所提出一份500人的APOE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其中有18.6%人帶有Apoε4基因,表示每5人中就有1人有較高的晚發型失智症風險。APOE基因位於人類第19對染色體上,負責調節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尤其與VLDL和HDL等脂蛋白結合,對脂肪代謝和腦部健康至關重要。它的作用不僅與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相關,也直接影響腦部清除致病蛋白質的能力,減少腦內異常蛋白質沉積,從而維持腦部健康。ApoE基因不僅影響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發生風險,還與阿茲海默症的發病有密切關聯。其中,帶有ε2基因者就像是拿到好牌,可以抵抗阿茲海默症的襲擊,帶有ε3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罹患的風險;但帶有ε4基因卻會使發病年齡提早,65歲後每增加5歲,風險增加1倍,且帶有一個ε4得病機率增加3-5倍,兩個ε4/ε4者得病機率則會增加10-15 倍。特別是65歲以上的老人、有家族失智症病史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患者,以及長期抽菸、飲酒、飲食不均衡者,都是阿茲海默症的潛在高風險族群。根據臨床發現40%-65%以上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都帶有Apoε4基因。大多數人基因中以ε3/ε3最常見,約佔人口數的55.8%,而約有18.6%的人帶有ε4基因,意味著每5個人中就有1人面臨較高的阿茲海默症風險。美兆健檢診所基因檢測合作諮詢專科張家銘醫師說明,APOE基因檢查則可識別個體是否攜帶與阿茲海默氏症風險增加有關的基因變異,有助於及早預防與治療。特別是以下5類屬於高風險族群,包括家族中有失智症病史者、60歲以上的民眾、曾經罹患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人、有肥胖問題、三高、缺乏運動、抽菸及過量飲酒者、有憂鬱病史或頭部曾有外傷,都建議提早篩檢。張家銘醫師建議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大幅降低罹患風險,尤其是控制膽固醇和預防三高。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吸菸不喝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於延緩認知功能的下降,達到早期預防的效果。了解自身基因組合,再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能夠提前防範這種逐漸增多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維護腦健康。
連3天通宵打牌!37歲男頭劇痛昏迷「嚴重腦出血」 醫嘆:只能長期臥床
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裡,就有3項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急診醫師林忠慶就提到,一名37歲男子連續3天通宵打牌,到最後一晚時,因頭部劇烈疼痛失去意識,送醫檢查才發現是嚴重腦出血。後來,經過手術治療,該男子雖然成功救回一命,卻也被迫長期臥床,需要有人照顧。林忠慶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個腦血管破裂的案例,曾遇到個案與朋友連續打了3天牌,到第3天晚上時,他突然向朋友抱怨「頭超級痛」,痛到想標眼淚,朋友起初以為他是輸錢想落跑,繼續調侃男子。怎料,不到30秒時間,男子就趴在桌上,完全昏迷。林忠慶表示,男子的友人將他送至急診後,經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嚴重的腦出血,已經壓迫到腦波,影響到他的意識,甚至是呼吸心跳。醫護人員緊急安排腦神經外科進行開刀手術,進行顱內減壓,並由影像科醫師做血管栓塞,才將男子的命搶救回來。林忠慶說到,男子住院1、2個月後,意識還未完全恢復,也留下很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後期只能長期臥床,需要有人照顧。對此,林忠慶提醒,如果有腦動脈瘤的情形,務必要定期回診追蹤,同時也要注意生活、飲食、壓力、作息等問題。另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重症醫學中心衛教指出,腦動脈瘤其實不是腫瘤,而是一種腦血管的退化性疾病,在腦血管分支處血管壁,因為承受強大的血流直接衝擊逐漸變薄脆弱,時間久了形成不正常的凸起,雖然該病變在平常很少產生症狀,但只要破裂,往往造成嚴重腦出血,也是一種最嚴重的腦出血性中風,有將近5分之1的患者在到院前就死亡,到院者也有3分之1因為其他合併症死亡。
首屆高齡健康博覽會周五登場 「端粒長度檢測」可評估老化速度
由生策會、生策中心主辦的臺灣首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將於8月2日至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早期發現老化跡象及促進樂齡生活方式成為至關重要的議題。端粒(Telomeres)作為老化過程中的關鍵指標,其長度與老化程度密切相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出透過端粒的長度檢測,我們可以掌握個體老化的程度,有助於制定個性化的抗老化計畫,如建立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及減少生活中的壓力,從而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薛博仁院長指出,「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具有保護染色體的功能,為細胞內的「生物時鐘」。端粒長度會隨著染色體複製而逐漸縮短,可反映身體健康與衰老程度,新生兒出生時端粒平均約10K bp,每年以30-35 bp速度減短,超過60歲的人端粒長度平均縮短至約5~6K bp。這種端粒縮短現象是細胞老化的一個標誌,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將失去分裂的能力,進入衰老狀態,甚至引起細胞凋亡。端粒的縮短與許多老化相關的疾病有關。隨著端粒縮短,保護染色體的能力也逐漸減少,使得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增加。端粒的檢測可以潛在地提高我們對疾病風險和進展的理解,並指導治療決策。它可以用來研究這些生活方式選擇對端粒長度和健康的影響。同時也有研究表明,端粒長度與壽命長短有一定的相關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林文元副院長進一步說明,每個人天生的端粒長度與縮短的速度皆不相同,因此造就了每個人的老化速度不同。這些先天的因素並不易改變,但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後天的生活方式也會影響端粒的縮減速度。四大主要生活影響因子如下:1.健康飲食大量攝取蔬菜、豆類、堅果、水果和穀物的地中海飲食、魚類、維生素B與維生素D,特別是橄欖油,已被證明可以預防端粒縮短,降低老年人死亡風險。相反的,高脂肪、高糖和高熱量的飲食則會加速端粒的縮短。2.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的壓力反應增加,這會加速端粒的縮短,每晚保持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有助於保護端粒,減少細胞老化。3.規律的運動保持運動的人往往比久坐不動的人端粒更長,經常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和騎自行車,不僅有助於心血管健康,還能促進端粒酶的活性,從而延緩端粒的縮短。4.壓力管理長期壓力會導致身體內皮質醇水平升高,從而損害端粒,學會有效的壓力管理方法,如冥想、瑜伽等方法,有助於降低壓力水平,保護端粒。中醫大附醫與臺中市政府攜手在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展出「高齡宜居城市館」,其中「健康大檢測」將提供300位民眾進行端粒長度檢測,並將檢測結果與臺灣一般族群的端粒平均長度進行比對,讓參與此次活動的民眾能藉此評估目前細胞老化速度,進而檢視其目前生活習慣是否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持續規律的運動、建立高品質的睡眠習慣及減少生活中的壓力才是達到健康老化的關鍵。
全面放寬!SMA藥物納入健保給付 全台約400人受惠
罕病律師陳俊翰生前為爭取健保擴大給付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藥物奔走,健保署將全面放寬給付,包括脊椎注射劑和口服藥物,不再以「上肢運動功能分數」作為門檻,預計8月1日生效,全台約400人受惠,健保需支出20多億元。過去有SMA病友不得不赴陸求藥,如今終於可以回台治療,每年約可省下700多萬元藥費。SMA是一種罕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共有3種治療方式,包括脊椎注射劑、口服藥和基因治療,前兩者的健保給付條件相似,目前僅限上肢運動功能(RULM)大於15分者,100餘人獲得治療,但仍有250多人不適用健保給付。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在全世界近40國已實現全給付的情況下,台灣病友仍然用生命等待救命藥,讓人倍感痛心與無奈。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本月20日共擬會同意取消運動功能(RULM)大於15分的評估條件,讓18歲以下的SMA患者都能接受脊椎注射劑或口服藥治療,預計8月1日生效,新增250名患者受惠,預計健保花費20多億元。黃育文說明,除了取消運動功能評估限制,如病人對於脊椎注射藥品有不耐受性,終身有一次機會可轉換為口服藥,但健保給付有下車評估機制,如果藥物對病人已經無效,就會停止給付。李怡潔轉述一位病友家屬感想,指健保嚴格的給付條件讓多數病友都被排除在外,面對孩子不斷退化的體況,不得不跨海350公里,到中國大陸尋求救命機會,經過幾次脊椎注射劑治療後,病況有明顯進步,不僅體力變好、站得更久,下樓梯也更穩,右手的運動功能更進步到滿分。一想到未來不需要再舟車勞頓跨海治療,很驚喜也充滿感恩。至於一劑要價4900萬元的SMA基因治療,目前健保採有條件給付,僅限出生6個月內發病者。黃育文表示,目前國內共有3人使用,本次共擬會並未討論放寬給付條件。
高雄女為減肥「超慢跑」兩周 竟腳痛罹患「足底筋膜炎」
從日本紅到台灣的「超慢跑」(Slow Jogging)是一種極慢的跑步方式,速度每小時通常在4至6公里以下,甚至可以在原地跑步,因此被稱為「最有效的懶人運動」,然而近期高雄一名45歲的徐小姐為了減重,每天超過一小時的超慢跑後,出現足跟疼痛症狀,經診斷後確診為足底筋膜炎。據悉,超慢跑是一種低強度的跑步形式,強調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進行,比普通跑步速度慢很多,接近快走。這種跑步方式由日本運動生理學家田中宏暁(Hiroaki Tanaka)博士推廣,旨在讓更多人以輕鬆、無壓力的方式進行跑步運動,獲得健康益處,成為許多人減肥的首選。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高醫岡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文瑋指出,徐小姐為了減肥,從同事那裡得知超慢跑這種運動後,兩周以來天天練習,端午連假也不間斷。最近幾天她開始感到足跟疼痛,即使坐下工作一段時間後,足底仍有輕微酸痛感,最終決定到骨科求診,確診為足底筋膜炎。李文瑋解釋,儘管超慢跑不容易感到疲勞與疼痛,且易於上手,有助於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但長時間過度使用仍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包括早晨下床時腳跟處的嚴重刺痛,雖然走幾步後疼痛會緩解,但久坐或長時間休息後疼痛可能再度出現。如果未及時處理,可能演變成慢性疼痛,影響日常生活。衛福部台中醫院曾指出,足底筋膜炎是一種足底筋膜的發炎現象。足底筋膜是位於足踝底部的軟組織,它是由跟骨沿著足部向前延伸到腳趾處,若長期過度使用就會造成局部的細微撕裂傷,進而引起組織的發炎現象。若是平時沒有適度注意保養,那麼,這症狀不僅不會消失,還會反覆不斷發作,甚至會影響到膝蓋,造成膝部疼痛,尤其是有跑步習慣的人更要特別注意。台中醫院表示,根據統計,每十個人就會有一個人會有這種問題,通常它都與腳部長時間的承重有關,足底筋膜炎的診斷通常都只需要臨床的理學檢查就可以確定,這些檢查包括檢查病患的足部和觀察病患的站姿和走路步態,另外,由於足底筋膜炎也算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所以有時候需要同時間拍攝足部X光片,或是診斷性超音波來排除跟骨骨刺的問題。台中醫院說明,關於治療部份,病患可以自行在家做的治療方式包括有休息、按摩、足部伸展運動、減重、適當的足弓支撐,另外若是上述治療都沒有改善,那麼給與消炎藥物、物理治療或是局部類固醇注射也是可以考慮。其中,類固醇注射雖然會改善症狀,不過它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卻可能造成足部其他部位的脂肪消失,進而引起未來更嚴重的足部疼痛,因為足部缺乏脂肪的緩衝,其他構造的負擔壓力增大,只會更容易引起發炎疼痛;另外,因為類固醇注射後會導致足底筋膜變得比較脆弱,也可能會導致足底筋膜斷裂,因此目前仍傾向於使用保守治療方式來治療此種疾病。
吃魚油「保護心臟」? 新研究大逆轉:健康者服用反增中風風險
魚油是補充omega-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過去在常識上,也被許多人視為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健康食品。不過近日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對於已經罹患心臟疾病的人來說,服用魚油補充劑確實能有助降低發病風險;但如果原本身體健康、沒有心臟疾病的人,服用魚油可能反而會增加中風、心房顫動等疾病的風險。據《CNN》報導,近日一項發表在醫學期刊上的論文指出,經過長期累積的統計分析發現,患有心臟疾病者如果長期服用魚油補充劑的話,心房顫動發展為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會降低15%,因心臟衰竭而導致死亡的機率也會降低9%。不過對於沒有心臟問題的人來說,經常服用魚油補充劑會導致心房顫動的風險增加13%,中風的風險增加5%。這項研究的取樣對象,是來自英國生物銀行中超過41.5萬名年齡介於40至69歲之間參與者的數據。在平均12年的追蹤調查中,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經常使用魚油補充劑。丹佛國家猶太健康中心心血管預防和健康主任,心臟病專家安德魯費里曼(Andrew Freeman)博士注意到了這項研究,並且向《CNN》表示,原本就很少醫囑會建議使用非處方魚油,這項營養食品也沒有出現在專業醫學協會的指南中,但太多人都在服用它,讓它覺得憂心。費里曼指出,事實上一般民眾所吃的非處方用魚油純度較低,而且也無法排除可能含有魚類體內殘留的重金屬元素,即使是用於對抗心血管疾病的處方級高純度魚油,導致中風和心房顫動的風險也同樣存在。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主任、阿茲海默症預防神經學家理查德艾薩克森博士(Richard Isaacson)也向《CNN》表示「魚油的新鮮度是關鍵」,他補充說:「從亞馬遜或好市多等電傷網站或零售超市購買可不是最好的主意。」艾薩克森建議,一般人可以從天然食材中攝取omega-3,例如沙丁魚或野生鮭魚,算是最好的來源,因為它們富含這些健康的不飽和脂肪,而汞含量較低。其他如鮪魚等大型魚類由於汞含量較高,因此最好1週不要吃超過2次。另外藻類、奇亞籽、毛豆等,也是良好的植物性攝取來源。
金智媛《淚之女王》絕症不用去德國 坐2.5小時飛機來台就有救
由金秀賢、金智媛主演的人氣韓劇《淚之女王》,28號迎來大結局,一舉衝出24.85%的高收視率。劇中女主角洪海仁(金智媛飾)因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與夫婿白賢祐(金秀賢飾)遠赴德國進行「聚焦超音波與微泡治療」。然而現實生活中,洪海仁只要坐約2.5小時的飛機抵達台灣,就有可能得救。據《民視新聞網》報導,Netflix熱播劇《淚之女王》中,女主角洪海仁因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生命僅剩3個月,須遠赴德國進行「聚焦超音波與微泡治療」。然而現實世界中,此疾病在世界上僅有三國在做臨床試驗,其中一國就是台灣,而且目前已經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為腦疾患者帶來福音。更有趣的是,在做臨床試驗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台灣、加拿大與法國,意味著海仁就算去了德國大概也要無功而返。長庚紀念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魏國珍表示,戲劇中腦疾「雲狀細胞瘤」應是架空疾病,這類病症實際名稱為「膠質細胞瘤」,會因腫瘤位置不同產生不同症狀,從記憶力差、手腳麻痺,到喪失語言功能、視力模糊、頭痛皆有可能。每年每10萬人中,就有約6人罹患。魏國珍教授表示,過去膠質細胞瘤患者手術後,還需透過藥物控制腫瘤復發,但現在利用「聚焦超音波治療」,精準定位,讓微氣泡震鬆腦血管壁,打開血腦屏障,化療藥物就能有效進入腦組織來治療。魏國珍教授還表示,其他的腦部疾病,經過聚焦超音波的治療,打開血腦屏障之後,可能也會對神經局部環境有影響,退化性疾病或是失智症可能都有治療的效果。消息經媒體曝光後,引起眾多劇迷討論,有網友表示:「編劇沒有唬爛耶,實際真的是用超音波做手術治療,之前一直以為是編劇瞎掰出來的」、「靠腰,金秀賢都沒有打電話給長庚」、「我有幻想金智媛來林口長庚治療的樣子,後來想想還是算了,感覺智媛走一走就會撞到來醫院的阿公阿嬤。」還有網友表示:「這就跟每天三立8點檔一樣,每次都說要去美國治病,明明台灣醫療就很厲害。」
漸凍症治療重大發現! 中研院成功以「硫酸雙醣分子」減緩神經元退
在臺灣被稱作「漸凍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以及全球罹患人數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都是好發於中年人口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致病原因迄今不明。兩者皆屬偶發型 多自C9ORF72基因突變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陳韻如長期深耕與蛋白質錯誤折疊相關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她表示,儘管此二疾病的臨床表現不同,卻共享相當多病理特徵和基因變異。臨床數據顯示,逾90%漸凍症以及約70%額顳葉失智症患者屬偶發型,不易分析與致病機轉有著密切關連性的基因變異來源。然而,家族性遺傳患者最常見的基因突變,皆來自C9ORF72基因中,DNA重複擴增GGGGCC(G4C2)序列的突變。poly-GR/-PR蛋白質干擾細胞核苷酸致病機制首獲驗證研究團隊首先以人工化學合成方法,製作出不同重複序列的poly-GR/-PR蛋白質。實驗證實,重複超過25-30次的poly-GR會降低神經細胞存活率,也會破壞細胞膜和核膜。本研究更首次發現,藉由與核苷酸的交互作用,其將使細胞內重要核苷酸機制如DNA複製、轉錄和蛋白質轉譯等皆無法運作。團隊另以細胞表達poly-GR/-PR進行實驗,亦獲相同結果,此致病機制首次獲得驗證。研究結果提供了存在於病患中G4C2重複次數的病理機制。研究團隊進一步與國家同步幅射研究中心(Nation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Research Center, NSRRC)鄭有舜研究員團隊合作,利用先進TPS13A 生物結構小角X光散射(SAXS)光束線,結合分子模擬,發現poly-GR蛋白質重複次數超過25-30次,才能形成軟螺旋的結構特徵。螺旋結構會破壞細胞膜,由此可證實特定長度的poly-GR才具有穿膜及細胞毒性。硫酸雙醣分子可中和蛋白質 增益毒性由於神經細胞無法再生,提高細胞存活率是一種治療方向。研究團隊自基因體研究中心洪上程特聘研究員建置的硫酸乙醯肝素分子庫,篩選出一個硫酸雙醣分子(Sucrose Octasulfate, SOS),並作用於神經母瘤細胞、漸凍症病人多功能幹細胞分化的運動神經細胞,成功減緩由poly-GR/-PR所引發的神經毒性。此外,再於果蠅和小鼠實驗中,發現硫酸雙醣分子確可改善運動行為,驗證硫酸雙醣類的化合物可中和poly-GR/-PR毒性,為未來的漸凍症及額顳葉失智症治療策略提供新方向。
老年癡呆的禍首就是它! 美西北大學:毒性RNA鏈導致腦細胞凋亡
俗稱老年痴呆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病症佔了失智症中6到7成的成因。如今,科學家們終於在阿茲海默症和老化的大腦中發現了一種會導致細胞自毀的有毒短RNA鏈,或許可以根據這個線索,找到治療失智症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新方法。據ScienceAlert的報導,美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約有1/9會在往後的人生中罹患阿茲海默症,比例相當的高。這種疾病的特徵是形成澱粉樣蛋白斑塊、朊蛋白(tau蛋白)纏結和腦細胞死亡,但這些現象已經是失智症發生後的惡化情況。對此,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基於小鼠和人類大腦的研究中,找到了會造成DNA損傷和細胞死亡的短鏈RNA(核糖核酸)。他們還發現,大腦中的保護性短RNA鏈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這使得那些「有毒的RNA」濃度變高,並可能促發阿茲海默症病徵的發展。而另一方面,記憶力超強的80歲以上年長者——又被稱為「超級老人」(superagers)——他們的保護性短RNA鏈數量比較多,比例也比平均值來的高。(示意圖/達志/美聯社)該研究的資深作者、西北大學生物化學家彼得(Marcus Peter)也解釋:「我們發現,在衰老的腦細胞中,有毒RNA和保護性RNA之間原來的平衡遭到打破,於是轉向了毒性的RNA。」報導指出,雖然目前有一些藥物可以減緩阿茲海默症的惡化,但科學家仍在持續探索更有效的療法。對此,研究作者也認為,標靶RNA鏈將開闢新的治療途徑。彼得解釋:「傳統針對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發的大量投資集中在2種機制上,1種即是減少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斑塊負荷,另1種則是預防朊蛋白磷酸化或纏結。」 但彼得表示,他們的研究是透過基因層面,提供了引發失智證的新解釋,這更說明為何所有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潛伏期都長達幾十年,一直要到老年後才會出現症狀,原來就是因為保護性DNA的濃度下降,毒性DNA增加,導致原來不該出現的細胞凋亡現象發生在大腦,疾病開始逐漸發作。因此彼得也得出結論:「穩定或增加大腦中保護性短RNA鏈的數量,可能就是阻止或延緩阿茲海默症、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全新方法。」
35歲男子自稱鬼門關走一回 外泌體助緩解症狀
35歲的林姓男病患,去年因為covid-19感染導致免疫力嚴重失調,黃疸指數高達10以上(正常值是1),加上本身有先天罕病Kloppel Treone症,毛細血管畸形,以及長期洗腎,不斷出現喘、嚴重貧血、黃疸等症狀,身體非常虛弱。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鍾智淵,經過醫病溝通,決定以外泌體治療,細胞治療修復大約2個月。林姓病患說,自己當初幾乎面臨生死交關,現在已經不再出現喘等不適症狀,黃疸指數也完全恢復正常。鍾智淵主任表示,外泌體泛指細胞分泌細胞以外的小囊泡,過去被認為是代謝廢棄物,在2013年,美國與德國學者,針對外泌體的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發現外泌體有生長因子以及細胞營養素,讓外泌體垃圾變黃金。外泌體來自自體以及異體,自體大部分為脂肪幹細胞或骨髓細胞培養,異體主要來自新生兒臍帶細胞去培養間質細胞,培養過程中產生分泌出來的小囊泡就是外泌體,因為沒有細胞核,一般認為安全性相對高。鍾智淵主任指出,外泌體適合三種類型的人,首先是免疫失調的人,像是皮膚過敏、腦霧、肺損傷、心肌炎等症狀的人,以及退化性疾病的病患,例如中風、老年癡呆、帕金森氏症等,以及第三種類型皮膚或是禿頭的患者。鍾智淵主任強調,禿頭除了本身疾病,頭皮產生免疫調節失調或營養素不夠,外泌體可促成細胞修復以及免疫調節。
治療看見曙光!罕病藥物納健保 健保署:已給付1病童4900萬
今年8月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基因治療藥物被健保署納入健保給付後,高雄1名男童持續接受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治療,目前健保給付金額已高達4900萬。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首次將罕病基因治療藥品納入給付,適應症為「6個月以下發病,且帶有基因突變」的SMA病人,預估1年有8至9名病童受惠。高雄1名4個月又11天大的男嬰出生後因頭部無法直立、全身軟弱無力,哭聲微弱,送到高醫看診,被診斷出為罕見地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在經過2個月的治療後頭部已經可以控制自如、扶著髖部可以坐立、手部抓握力量變強、並且能主動連續翻身、趴著時可以自主抬頭。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為一種漸進性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位於人類第五號染色體的SMN1基因缺損,導致脊髓前角細胞(運動神經元)退化,病人的運動功能會隨著時間,持續不斷的退化,導致全身肌肉無力、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也是一種體隱性遺傳罕見疾病,必須要父母親都是帶有1個缺陷基因的帶因者,就會有1/4的機率生下SMA的孩子,但父母並不會發病。要正確診斷SMA除了上述臨床特徵外,需由小兒神經科或神經內科醫師依據臨床症狀、神經學檢查、肌電圖、SMN1及SMN2基因檢查,來做確診。石崇良表示,SMA現在已經有3種治療藥物,包括需終生給藥的RNA藥物(Nusinersen髓鞘內給藥)及小分子藥物(Risdiplam口服)和只需一次性給藥的基因治療藥物(Zolgensma靜脈注射),健保署自2020年7月起給付SMA脊髓注射藥物,2023年4月給付口服液劑,到2023年8月再將基因治療藥物納入給付,健保署逐步爭取預算逐步擴增給付範圍,目前對於此項給付已給付到4900萬元。高醫院長王照元表示,SMA發生率約為1/10000,最嚴重的第一型SMA病童,約80%在2歲前就會因呼吸衰竭死亡,是目前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健保給付第一個SMA基因治療個案已於8月23日在高醫執行藥物治療,家屬非常感謝政府與健保署同意SMA基因治療藥物由健保給付,讓孩子與其家屬免除每天面對孩子運動功能退化的恐懼及擔憂,可以改善寶寶的運動功能暨生活品質,重新燃起生命希望。
實現阿茲海默症治療的希望!宣捷幹細胞與綿天科技聯手打造新型封裝細胞治療(MTAM-ECT)
宣捷幹細胞和綿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攜手合作研發一種新型封裝細胞治療(MTAM-ECT),以治療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宣捷幹細胞主要專注於儲存、擴增臍帶血、臍帶(胎盤)幹細胞、成人周邊血和免疫細胞,同時也進行幹細胞新藥的研發。他們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進行幹細胞儲存和異體幹細胞新藥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綿天科技是一家由台北醫學大學技轉部門孵化出的新創公司,他們開發了一種叫做綿天膜(MTAM)的產品,應用於多個醫療和科技領域,並獲得了多個美國、台灣等國的專利。根據初步規劃,宣捷幹細胞將提供他們資料庫中的功能性幹細胞(hUC-MSC),然後將這些幹細胞封裝在綿天科技的綿天膜中。兩家公司將攜手合作開發新的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方法。如果這一合作取得成功,將對人類對抗阿茲海默症等疾病樹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綿天科技的棉天膜擁有超過20項國際專利,其中包括2項專利合作條約(PCT),這些專利保護了綿天膜的製造方式、設備以及應用,如封裝細胞治療等。綿天膜的結構特點是由排列有序的纖維形成的中空纖維膜,與傳統的中空纖維不同,它具有獨特的特性,即纖維管壁薄且具有許多奈米級的孔洞。這使得封裝在綿天膜中的幹細胞(hUC-MSC)能夠長期穩定地釋放目標Exosome,從而減少退化因子(如Ab和pTAU)的產生。宣捷幹細胞表示,他們與綿天科技合作的MTAM-ECT具有以下優勢:1.增強和延長治療效果。2.持續穩定地釋放由幹細胞分泌的Exosome,以實現最佳治療效果。3.MTAM能夠防止宿主免疫系統攻擊,因此可以應用於異體細胞療法。將幹細胞封裝在MTAM中還可提升目前細胞療法使用其靜脈注射的效果,避免幹細胞在血管中擴散,進而停留在其他器官中。這個共同研發的MTAM-ECT不僅具有上述優勢,還有可能防止阿茲海默症患者進一步惡化,減少治療過程中的不良事件,進一步維護患者的生活品質。
35歲女老師突「忘了自己」疑癡呆 赴院發現罹患「免疫性腦炎」
失智症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大陸江蘇就有一位英文女老師某日突然有癡呆症狀,才3天連一個英文單字都不記得,家人急忙將她帶到當地醫院,結果就被檢查出罹患自體免疫癡呆。根據《陸媒報導》,近日一位來自揚州的35歲女子出現疑似癡呆症狀,她的職業是英文老師,不過就連自己最孰悉的英文單字都記不得,家人發現不對勁後就把她帶往揚州大學附設醫院做檢查。據悉,揚州大學附屬院的神經內科副主任許笑天表示「病人來的時候已經有痴呆症狀,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醫院為女子做了腦部核磁共振後,檢查顯示她的頭顱左側頂枕顳葉異常出現高訊號,不過考慮患者是年輕人,臨床表現為快速進展性癡呆,影像學存在異常病灶訊號,經過腦脊隨液相關指標檢測,臨床初步診斷為自體免疫性腦炎導致的失智症。許笑天表示,自體免疫性腦炎主要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產生了攻擊自身腦組織的特異性抗體。自體免疫性腦炎患者在病發前都會有類似感冒症狀發生,之後就會出現像是「認知障礙」、「精神行為異常 」、「記憶力下降」、「癲癇」、「語言障礙」等的症狀。據報導,該名女老師在醫生進行免疫球蛋白治療的5天後,痴呆症狀有快速緩解,不過即便如此,許笑天仍認為不可懈怠,「根源還尚未找到,因此有存在復發風險。」經過風濕免疫科聯合會診,最後確定女老師是因為「乾燥綜合症」引發「自體免疫性腦炎」,引發失智症狀。目前女老師從神經內科轉至風濕免疫科,接受長期慢病藥物治療,要從根源終止再次出現類似病徵出現。許笑天表示全球超過千萬人有認知症,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類型,年輕人也可能罹患,且老年癡呆不等於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僅是癡呆症中的一類型,佔所有痴呆症病例60%~70%。他進一步說明,認知症是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腦損傷」、「自體免疫疾病」、「血液傳染性疾病」等。
中西醫共識:巴金森氏症可能與腸胃健康有關 中藥調理搭配針灸按摩扶正根本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漸進性神經退化疾病,腦內多巴胺低於正常人的80%,運動功能會逐漸出現動作緩慢、靜止性顫抖、僵硬和姿勢不穩等動作障礙。除了運動功能障礙外,還經常伴隨姿態性低血壓、睡眠障礙、頻尿、便秘、性功能障礙、憂鬱症、智能減退或失智、疼痛、嗅覺異常。近年來,中西醫結合對於治療巴金森氏症之助益,受到廣泛的關注。中醫看巴金森氏症:肝腎陰虛、氣血兩虛 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中醫)吳奐昀醫師分享,巴金森氏症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雖指出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但遺傳性的情況相當罕見。從中醫角度來看,可能與肝腎陰虛及氣血兩虛有關。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素問》紀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掉」即有 "震顫" 之意,意指一般的內風疾患,出現頭目昏花,肢體動搖等症狀,多因「肝」病變引起。 另《華氏中藏經‧ 論筋痹第三十七》說:「行步奔急,. 淫邪傷肝,肝失其氣……則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緩也。」 所謂行走奔急,不能舒緩,恰如巴金森病的慌張步態。不過,中醫與西醫所指的肝不同,西醫的肝指的是消化系統中的肝臟器官,而中醫所指的肝則是範圍更廣泛的,除了西醫所指的消化和自主神經功能外,還包括有調節情志等功能。中醫辨證巴金森氏症的診斷歷代中醫典籍中都有對巴金森氏症的辨證記載。清朝《張氏醫通》指出,巴金森氏症主要是風、火、痰、虛等因素所引起的。另一部典籍《醫宗己任編.顫振》也提出,氣血虧虛會導致巴金森氏症的動作遲緩和不協調:「大抵氣血俱虛,不能榮養筋骨,故為之振搖,而不能主持也」。近代中醫的辨證承接歷代醫家大成,主張巴金森氏症的根本病理基礎肇因於肝腎陰虛和氣血不足,形成內風、火、痰、瘀的病理改變。而且,可歸納為四大証型:肝腎陰虛証、肝風內動証、風痰阻絡証、氣血兩虛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可能同時具有不同的證型,但其中有一個証型是主要的。中西醫皆認為:巴金森氏症與腸胃健康有關從中醫的觀點,巴金森氏症者除了由風、火、痰、虛所引起,與腸胃健康也有關係,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就提示了陽明經入絡於腦,陽明經包含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顯示腸胃系統與腦部經絡相聯繫。西醫研究指出,巴金森氏症者約有60-80%會伴隨便秘問題,且在症狀出現的10-20年前就已經存在。發表於《細胞》(Cell)的研究亦顯示,這種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可能與腸道裡的微生物變化有關。台大醫院研究也指出,患有便秘的人日後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相對較高,特別是50歲以上的族群。中藥調理 對症下藥 扶正固本中醫對巴金森氏症的治療採中藥調理和針灸療並行。根據中醫的觀點,巴金森氏症多由肝腎陰虛、氣血兩虛所致,治療上著重於扶正固本。具體的中藥處方根據患者的體質和証型進行調配。肝腎陰虛以地黃飲子加減;氣血兩虛以八珍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活血養血以當歸、赤芍、白芍、丹參、川芎、紅花、牛膝、桃仁;如果抖動嚴重,可加入全蠍、地龍、蜈蚣、僵蠶等昆蟲類藥物,熄風通絡改善之。值得關注的是,台灣巴金森氏症者痰瘀特別明顯,可能與台灣氣候潮溼及飲食油膩有關。痰瘀是代謝廢物傳導阻滯到神經細胞的死亡,最後演變成中腦黑質部的萎縮,黑質區的許多細胞空泡變性反而成為神經傳導及萎縮退化的根本,即所謂的痰瘀互結,變成主要的問題,故無論任何證型,都需要加入和血化瘀除痰的治則。針灸及穴道按摩針灸和穴道按摩也是一種中醫療法,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有助於改善肝氣、調理氣血運行。對於巴金森氏症,針灸主要集中在頭皮針和體針上,根據不同的症狀,選擇相應的針灸穴位,若是手部較嚴重則靠額顳葉部分的運動前區多下針;足部較嚴重則靠頂葉多下針;平衡問題也可在小腦部分多下針。經常會針灸的穴道為百會穴、四神聰、風池、曲池、合谷、陽陵、足三里、太衝、太谿等,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動作遲緩等問題。巴金森氏症的腸胃問題,可常常按壓足三里、豐隆穴、大腸經合谷穴、足陽明經的胃經,促進上循腦部的經絡氣血運行更佳。此外,敲打膽經及按壓太衝穴可調理肝氣, 改善動作遲緩以及減少不自主震顫發生。吳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治療可採西醫為主;中醫為輔。西醫主要著重於恢復多巴胺的活性,藥物治療上,左多巴胺是治療巴金森氏症最主要且有效的藥,可提升腦部多巴胺濃度,改善病人的動作,但用藥會有蜜月期,中後期經醫師評估許可,就會建議進行DBS深腦刺激手術。而中醫則著眼於以中藥調理和針灸活絡腦部,幫助改善症狀。中西醫學的結合是現代醫學的趨勢,但需注意在服用不同藥物時,至少間隔一個小時。▲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中醫)吳奐昀文章來源: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
SMA病患仍有75%無法健保治療 協會推紀錄片盼大眾關注!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罕見疾病,過去無藥可醫,但現在共有3種藥物獲得健保有條件給付,讓患者獲得一絲希望。不過,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表示,目前仍有75%的SMA患者因不符合健保條件而無法使用健保治療。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SMA、關懷病友,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推出《這一刻,得來不易The Moment》紀錄片,並於9月14日舉辦首映記者會,邀請健保署、罕見疾病基金會、臺灣病友聯盟、台灣癌症基金會、YouTuber 77老大、資深媒體人羅友志、政黨代表等一同鼓勵病友追逐平凡夢想,堅持不放棄。罕病SMA運動功能退化 嚴重會影響呼吸、死亡SMA不僅是罕見疾病,也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本身也是SMA病友的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患者運動功能會逐漸退化,無法自理生活,嚴重會無法呼吸,甚至死亡。過去SMA無藥可醫,但現在治療有了進步,健保也擴大原本SMA藥物給付對象,並且將2種新藥納入給付。李怡潔理事長提到,聽到病友陸續傳來被核准使用且漸漸找回運動功能的好消息,心裡相當感動,但現在依然有三百多病友未獲健保給付。李怡潔理事長的母親也表示,過去得知女兒沒有藥可用很心疼,現在知道健保擴大給付的消息一方面很興奮,但另一方面也很難過,因為有些病友符合健保給付條件有藥可用,但有些病友沒有,現在病友正面臨有藥可醫,但沒有健保給付治療的機會,希望未來可以再把條件放寬,讓更多病友能獲得治療。仍有3百多病友等待治療 紀錄片盼給予鼓勵、支持根據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資料顯示,健保於今(2023)年4月起放寬SMA藥物給付後,超過20名病友已獲得治療,不過仍有75%仍無法獲得健保給付治療。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生命無價,每個病人都有活下去的機會,健保一定會盡力依初衷照顧每位民眾。而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發表的《這一刻,得來不易》紀錄片中,也描述3名病友取得治療後,改變生命與全家生活的成果。希望鼓勵仍在等待治療的300多位SMA病友,也希望民眾持續關注SMA議題,李怡潔理事長表示,透過大眾的關注、支持期盼能盡早落實一個都不放棄。除了首度播映《這一刻,得來不易》紀錄片外,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也預告推出《迷霧前行》紀錄片,串連過去4支SMA家庭影片的未播出片段,傳遞SMA家庭對抗疾病的艱辛、團結、堅持與毅力,進而幫彼此加油打氣。
AI、大數據使健檢不再只是疾病篩檢! 臺大健康管理中心20周年邀各界交流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興起,各界紛紛將這些技術運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而醫學界也不例外。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健康理念,增加退化性疾病的風險預測,以預防醫學實證來設計各項檢查項目,協助民眾掌握健康。而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在今(2023)年邁入改制後第20年,在9月5日舉辦20周年研討會,邀請學界、業界、媒體界、保險業人士,針對目前健康檢查與管理的趨勢進行討論與意見交流。臺大醫院表示,希望藉此與多方交流學習,全面提升健檢服務,讓健檢將更加全面、精準,提供更優質的健康照護。健檢不只是疾病篩檢 朝風險預測、精準健康等發展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健康檢查已從疾病篩檢,轉向疾病風險預測、精準健康、功能性檢查等方向。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健康檢查不再只是單純的疾病篩檢,而是朝向健康管理的方向發展,而健康管理已經開始邁向新的時代,人工智慧與醫療大數據的結合,也為智慧醫療帶來新的發展。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指出,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新型的檢查方式正在改變人們看待健康的方式,數位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已進步到智慧環境建置,並且透過建立信任感,與生活習慣行為介入措施的遊戲化,已為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帶來新的變革。此外,民眾生活作息的數據資料,又稱為「個人產生健康紀錄(PGHD)」,邱瀚模主任認為它更是未來應積極利用的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大數據運用多 未來可成有利幫手而現在在精準健康的概念下,若透過大數據分析,也可在未來動態預測個人罹患疾病的風險,並進一步提供個人化的健康資訊。林鴻儒醫師提到,這能幫助民眾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達成精準健康的目標。除了健檢外,而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包括影像診斷、疾病預測、輔助治療等,能幫助醫師更精準地診斷疾病,並提供更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林亮宇教授進一步指出,未來人工智慧發展,應該會成為醫療團隊最有利的幫手,不僅有助於減輕醫療工作負荷,而且更能加強醫療診斷的正確性。現在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已邁入20周年,臺大醫院表示20周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未來期許能成為健康檢查的領導品牌以及預防醫學的研究標竿,為臺灣民眾打造健康的人生。
醫院舉辦巴金森氏症講座 盼病友增加增加運動機會培養習慣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會引起動作障礙,使病人出現動作遲緩、動作啟動困難等情況。但運動對健康而言仍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份,為了協助病友獲得正確運動知識,並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新竹臺大分院巴金森與動作障礙疾患全人整合治療中心舉辦5場巴金森運動系列講座。新竹臺大分院表示,希望巴友在配合醫師治療以外,能同時培養每日運動的好習慣,醫病合力改善疾病。運動非藥物治療效果好 但病友大多無持續運動習慣巴金森氏症典型症狀包含僵硬、顫抖、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陳凱翔副主任表示,台灣的原發性巴金森氏症好發平均年齡約60歲,整體病程約10至15年,大部分病人在接受藥物治療初期都有段數年不等的「蜜月期」,之後就會因為藥物副作用,難以維持日常活動。不過,陳凱翔副主任提到,運動除了能強化病人的身體機能,還能促進多巴胺分泌,對巴金森氏症病人而言,是非常好的非藥物治療。因此除了復健治療外,巴金森與動作障礙疾患全人整合治療中心還會依據每位病人不同的疾病分期,針對需要加強的部份,設計個別化運動處方。新竹臺大分院許瑞祈物理治療師說明,中心會透過運動班、遠距運動教學,增進病人運動機會與頻率,同時教導病人如何居家自我訓練,希望病人經由持之以恆的練習,改善動作障礙問題,不過追蹤發現,許多病人在結束治療後,大多沒有持續運動的習慣,而是把運動視為在醫院治療的一部分。新竹臺大分院5講座 盼增加運動機會、培養習慣為了增加病人運動機會,新竹臺大分院社工師呂雅珊規劃一系列巴金森運動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四位講師,將於8月26日至9月23日每週六上午,於新竹醫院舉辦5場巴金森運動系列講座,針對巴金森氏症病人的柔軟度、肌肉力量、平衡感進行運動教學,讓病人體驗多種運動並從中找尋適合的運動方式。8月26日、9月2日「正念瑜珈」將引領病人透過身心合一,找到身體與心理的內在力量;9月9日、16日「肌肉力量訓練」,有助於病人穩定肢體、減少跌倒發生;9月23日「太極拳」,有助於病人穩定下半身重心,促進平衡感及手眼協調性。呂雅珊社工師表示,這些運動都非常適合巴金森氏症病人練習,希望透過連續性課程,培養病人每日運動的習慣,邀請巴友一起動一動,喚醒身體的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