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種電
」光電開發2025有望解套! 蔡佳晋:別讓川普有藉口逼半導體出走
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18日召開理監事會,理事長暨寶晶能源*(6987)董事長蔡佳晋表示,過去因審查作業繁瑣冗長,讓地面型光電案場進度嚴重落後,不過2025年有機會露出曙光,可望谷底回升,希望讓台灣的「護國神山」半導體業者能買到綠電、度過難關,不要讓川普有藉口逼迫他們出走。受光電案場開發量放緩影響,中美晶(5483)宜蘭廠讓員工放假停工一事引發各界譁然。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13日表示,因政府打黑及修正,很多項目延誤,2024年總裝置量至今只有1.8GW,加上美國政府以加稅方式封殺東南亞生產的太陽能模組後,導致大量的低價拋售,讓台灣太陽能業者腹背受敵,呼籲政府加速核准案場建置。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在2022年成立,會員數從創始23家,現在已達69家,因應各電子大廠減碳的綠能需求,原本應該是發展蓬勃的產業,但不少業者反應,因審核流程繁瑣冗長,加上先前不肖業者的弊案讓民眾觀感不佳,導致地面型光電進度落後,成本大增,收地困難下失敗率提高,最近連銀行都有些動搖,需要儘快將程序簡化。蔡佳晋表示,為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台灣應該四箭齊發,包括屋頂型、地面型、農電共生及漁電共生,目前屋頂型光電已提前達標,現在該重視地面型光電嚴重落後的原因,檢討用地問題,才能實現2026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20GW的目標,以及2030年占總能源比重30%的目標。蔡佳晋表示,近來政府已跨部會討論農地開發相關議題,並表態會支持產業發展,先前的限制有機會鬆綁,為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帶來一線曙光。蔡佳晋舉例,過去政策限制2公頃以下的農地種電,近三年,20至30公頃的地面型案場能被農業部核准的也少之又少,且常是「負面表列」後再正面表列,導致分散式大型地面電站從申請到逐次併聯完工,需耗費55個月,但以台積電 (2330)的永續報告書來看,海外公司都已100%使用再生能源,而台灣才10%,滿足台積電對RE100的需求應是當務之急。行政院已核定地方創生為國家戰略計畫,蔡佳晋表示,其實太陽光電的收入可促進農村產業復興,不排廢氣廢水,也可讓農業在碳循環中產生的大量碳排得以中和,光電與農村結合的地方創生是地面型光電發展的解方,也能讓地方居民有感,做到與農村共存共榮的光電產業。
批不滿意度破4成竟高升農業部長 國民黨諷:陳吉仲大到不能倒
農業部1日成立,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掌,國民黨今(2)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政府黨意凌駕民意,農民生活苦哈哈,卻仍重用爭議連連的陳吉仲擔任農業部長,難道陳吉仲大到不能倒?台北市立委參選人李彥秀表示,根據今年3月民調,陳吉仲不滿意度高達4成2,卻儼然成為內閣最有韌性的政務官,更能高升部長,根本是把人民當塑膠。她質疑,過去7年半,從產銷、農地種電和農產品出口大陸等問題,民進黨沒有一樣可以解決,但陳吉仲難道大於農民,農民能倒,陳吉仲不能倒?李彥秀也指出,民進黨提出「農民國家隊」,結果台農發公司卻虧損連連,淪為「國家虧損隊」,錢都到哪裡去了?從石斑魚、蓮霧、香蕉到釋迦,農產品輸出大陸遇到問題時,民進黨無法做好產銷、無法與對岸溝通,最後只能「班班吃石斑」,更淪為石斑魚之亂。她說,農發基金補助從105年1187萬,到109年決算4億4369萬,補助越來越高,農民卻面臨越來越嚴重的3大困境。李彥秀提出的困境包括「收入續低」,2021年農戶所得平均為117.4 萬元,雖然成長4.0%,但農業淨收入僅27.76萬元,僅成長1.3%(主要靠非農業所得及政府補助);「人土流失」,台灣農業就業人口52.3萬人,較上年度減少2.1%,務農人口老化,實際生產中的農地也只有57萬公頃;最後是「外銷衰退」,2023年上半年出口產值均衰退快1成!宜蘭立委參選人黃琤婷則質疑,民進黨對農產品外銷沒半步,只重視政治利益,看到農漁民在打拚、中央政府在打壓。她指出,三星蔥是宜蘭最具代表性農作物之一,但根據媒體報導,蔥農交到三星農會再共同運銷到台北果菜市場,108年曾賣出2.2億元創下歷年最高,之後持續下滑,到去年更僅有6300萬,短短3年銷售額減少70%以上,產量也從108年1832噸,去年剩下567噸,跌幅也將近70%。黃琤婷也說,106年三星地區青蔥栽培面積有150公頃左右,到去年第二期只餘91公頃。再加上極端氣候肆虐,宜蘭三星蔥產量跌7成,農民急喊「搶救三星蔥」,難道農業部長都沒聽到嗎?黃琤婷表示,近期各地許多農民都反映農作物價格浮動過大,這代表市場產銷規劃出了問題,農業部有責任協助確保市場的穩定性,不論兩岸或內銷市場都要如此,也應依照需求做整體生產規劃,如此在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等不確定性因素時,農漁民生計才能獲得保障。
憂光電蔓生破壞農地與生態 學者連署反對強推農地種電
太陽光電不斷蔓生!為達到2025年太陽光電20GW目標,近日傳出經濟部欲畫設綠能發展區,學界擔憂破壞農地、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20日舉辦「能源公正轉型聲明公開論壇」,共24間大學、40系所、80名學者專家連署聲明,呼籲政府「建立明確的綠能發展區位畫設原則與總量管理」、「以科學證據為本,計畫引導綠能發展區畫設」、「訂定光電案場設計與營運管理規範」及「落實既有光電案場社會與環境責任及資訊揭露」。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再生能源是我國能源轉型重點方向,國土計畫將依據能源主管機關所提綠能發展政策。經濟部回應,正研擬「能源用地白皮書」,規畫2025年後中長期光電發展政策,預計今年下半年透過社會溝通平台,廣納各方建議,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畫架構下。為提高太陽光電發電量占比,政府2015年起陸續修法,以不同名目畫設專區,放寬土地使用管制釋出農地,近期更傳出欲畫設綠能發展區。學界指出,依國發會規畫,2050年光電要達40GW至80GW,推估需2萬至6萬公頃土地,若依專區1/4土地可開發為光電區域,全台綠能發展區面積恐達雙北土地面積總和。會議主持人、成大都市計畫學系副教授黃偉茹表示,農委會稱要指定低地區供經濟部畫設綠能發展區,但不應給一張空白支票,應該具體說明清楚標準是什麼?經什麼程序畫設?政大地政學系副教授戴秀雄認為,再生能源是否需政策環評?案場需要個案環評嗎?現行僅漁電共生太陽能場需環社檢核,卻無任何法令依據,且難以後續監督,僅行政契約約束可能不夠。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亞夫指出,國內缺乏光電對生態影響的長期評估與監測,且無法清晰論證兩者關聯,農電共生等政策忽略農村生態系與田野高度連結,以形成共同體系,當架設光電板致大面積改變地貌,可能衝擊生物多樣性或生態環境。對此,營建署回應,將召集相關專家學者討論,並會商經濟部能源局等確認綠能發展總量後,盡速提報內政部國土審議會討論,未來也將納入各級國土計畫通盤檢討。經濟部指出,中央盤點畫設綠能發展區,以俗稱「風頭水尾」農作生產條件較差地區,就土壤已中高鹽化及已長期閒置荒廢的魚塭土地提供評估設置光電,再排除環境敏感範圍區域,共同嚴謹審定可執行區位,至2025年為止,光電中大型案場是以漁電共生為主。
前任總統又被「青瓦台魔咒」纏身!文在寅政府爆貪汙弊案 不法獲利上看225億
南韓歷任總統在入主青瓦台後,多數因為政商勾結、黑金政治或遇刺等問題,最終獲得悲慘結局,因此出現「青瓦台魔咒」一說。南韓前總統文在寅(Moon Jae-in)5月卸任後便返鄉養老,過起遠離塵囂的田園生活,本以為可以安全躲過這個都市傳說,如今卻因為太陽能弊案捲入貪腐醜聞。據《韓國時報》報導,南韓前總統文在寅於執政期間,投入至太陽能發電等產業的基礎基金中,約有2616億韓元(約新台幣59億元)被支付或貸款給非法安裝的發電項目及其他救助名義,涉及違法、詐騙等弊案。調查指出,業者透過偽造稅收發票、誇大工程費用及非法利用農地種電等手法,藉此獲得政府貸款。政府政策協調辦公室(OPC)昨(13日)表示,自去年9月開始,對電力基金事業進行聯合檢查,結果查到2267件違法、不當事由。然而,此次僅針對世宗市附近區域進行抽查,報導指出,南韓政府已決定將搜查範圍擴大到全國,估計有問題資金將超過1兆韓元(約新台幣225億元)。韓國總理韓德洙在下令對該基金援助項目進行調查時表示,「太陽能項目不斷在掏空國庫,納稅人的錢都被濫用了。」政府官員表示,為了解決化石燃料污染及核能安全危機,文在寅政府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由於力拼國家太陽能產業快速發展,導致貸款發放標準鬆懈,政府救助項目漏洞百出。
政府推再生能源 蔡易餘:能源局與國產署應做好源頭把關
隨著核一廠進入除役階段,核二及核三廠現有運轉機組不具備延役條件,民進黨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已是不可逆方向,立委蔡易餘今(21)日表示,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不能忽視農地種電對農業的負面影響,呼籲能源局與國產署應做好源頭把關,並兼顧發電與農漁產業,才是再生能源長期發展的根本之道。蔡易餘指出,為落實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經濟部必然要提高再生能源占比,太陽能技術較為成熟,於再生能源發展上的重要性當然不言而喻;能源局目前為擴大太陽能發電,配合農民及國有財產署,推出漁電共生及農地種電兩種策略。只是他認為,能源局應審慎推行農地種電,因為一旦良田被用作發電,長期將有不利台灣農業的後果。蔡易餘表示,太陽能板會抵擋陽光,使農作物照射不足影響生長進而降低糧食自給率,糧食自給率過低嚴重,恐導致國安問題,雖然相關主管機關有注意到良田種電可能帶來影響,進而劃設不利耕作區,但事實上不利耕作區大多產權複雜,且缺乏基礎電力設施,因此主管機關針對不利耕作區的鬆綁效益並不高。「農地種電長期來看可能消滅農村的存在。」蔡易餘說,農村其實是農業產業鏈重要的一環,從播種、插秧、耕作施肥,再到收成皆可以提供相當就業機會,但當農地主要都拿來種電時,農村就業機會勢必減少,人口外移問題將雪上加霜,相比之下,漁電共生帶來的弊害就相對較少。蔡易餘說,養殖漁蝦本來就需要遮陰、降溫、防雨、防寒,太陽光電板可帶來相同效果,關於日照不足可能影響水質的疑慮,現行技術可藉由益生菌等方式,使水質穩定。他表示,與農地種電相比,漁電共生算是一個較穩定,且相較不會破壞原農業產業鏈的發電方式。只是蔡易餘也強調,無論是漁電共生或農地種電,能源局與國產署都應做好源頭把關,諸如佈建智慧電網,或是修法佈建儲能設施,這才是兼顧發電與農漁產業,台灣再生能源長期發展的根本之道。
台南蘆竹溝放乾魚塭種電 民眾黨批逮捕民眾獨厚大財團
台灣民眾黨團今(29)日舉行線上記者會指出,民進黨的再生能源規劃毫無章法,發生業者把原有魚塭放乾做農地種電,土地利用和管理不一致的現象,呼籲政府要公正處理能源轉型相關政策,針對受衝擊的地區民眾應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與規定,才不會在能源轉型的路上獨厚大財團而忽略最重要的底層民眾。民眾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蔡壁如、總召邱臣遠、台南市黨部北區主任江明宗與蘆竹溝反對太陽能設置自救會會長邱佳敏今日控訴,政府處理能源轉型相關政策未對受衝擊的地區民眾應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與規定,在地方上仍發生多起綠電廠商與民眾的爭議,甚至造成民眾不惜採取激烈抗爭手段只為保衛家園,5月13日的抗爭中,警方更逮捕了5位台南市北門區蘆竹溝的居民。邱佳敏說,蘆竹溝居民只希望維持濕地生態環境給下一代,但廠商完全拒絕和蘆竹溝居民溝通,並且透過媒體詆毀在地居民,還由警方逮捕5位蘆竹溝居民。江明宗表示,台南市政府從2016年就申請將「地層下陷不利農業地區」做為設置綠能設施範圍,但附近居民直到2020年才知道住家附近要蓋光電場,台南市議會於2020年4月30日就決議,要求台61以西禁止太陽能板設置之申請,但2020年6月18日台南市工務局仍發出同意廠商免請領雜項執照的公文,並且廠商也配合在說明會現場大玩兩面手法。「蘆竹溝現在要蓋光電板的地方過去是魚塭,業者卻把魚塭放乾,要做農地種電,土地利用和管理不一致。」蔡壁如質疑,農委會所謂的嚴重地層下陷區沒有公布盤點標準,加上規劃彎曲,讓人懷疑是否有圖利特定廠商嫌疑,應該擴大適用漁電共生的環社檢核機制到所有地面型光電,廠商才能提前避險,減少抗爭成本。邱臣遠表示,近幾年執政黨常以一紙公文就粗暴地「大力推動」再生能源轉型,並要地方、在地居民配合,民眾黨團絕對支持再生能源轉型,但要求經濟部將「社區知情權」作為許可必要條件,並要求金管會規範上市櫃公司公布氣候變遷影響與企業行動,包含能源的溯源追蹤管理,並且揭露綠電來源,才能讓民眾查核哪些是破壞環境、不公正的綠電。
小英政府盤點1萬公頃漁電共生 迎開發商「帶資金技術來種電」
力拚2025年太陽光電設置20GW目標達陣,據悉,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上周完成跨部會整合,盤點太陽光電八大優先推動場域。其中最具經濟效益是漁電共生場域,盤點1萬公頃、可設置容量4GW,今年底將優先公告4,805公頃,沈榮津已告知光電開發商「帶著資金與技術直接來種電」。八大優先推動場域包括:學校、公有房舍、農業設施及工業園區等屋頂,漁電共生場域、綠能營區、港口及停車場、汙染土地。其中漁電共生面積較大,頗受光電業者青睞,大多分布在台南、嘉義、屏東、高雄、彰化和雲林地區。近年農地種電大量增加,引發農地破碎及流失爭議,農委會7月修正規定,限制特定農業區及養殖漁業生產區不得變更設置太陽光電,引發太陽光電三大公協會強烈反彈。行政院火速在9月間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由沈榮津領軍,周周召開跨部會議,協助排除光電設置障礙,上周完成跨部會20GW目標整合,盤點八大優先推動場域具體細節,沈榮津並責成台電全力配合併網的饋線容量或啟動加強電力網,對光電熱區擴充饋線容量。20GW目標中,6GW屬屋頂型,14GW為地面型。屋頂型部分,官員說,農業設施屋頂盤點2,100公頃、可裝置容量2.1GW最高,農委會每月將提供210MW有意願名單,供公協會媒合設置。其次是工業屋頂,經濟部管轄全國工業區北區和中南區將分別以園區屋頂總面積40%、50%推動,目標1GW。第三公有房舍屋頂,盤點88公頃、裝置88MW,明年第二季完成招標;第四搭配全國公立中小學安裝冷氣專案設置太陽能,學校屋頂盤點272公頃、裝置272MW,明年首季完成招標。至於地面型,主要是漁電共生共1萬公頃、有4GW潛力;國防部盤點不具機敏性營舍185公頃、設185MW;交通部所轄港口及停車場盤點243處;環保署盤點已整治汙染土地928公頃,年底放寬可設光電。
搶救台東美景5/保證不會破壞得天獨厚風光 池上鄉長:取消種電計畫
蔡英文政府極力推動能源轉型下,池上鄉公所配合「種電」政策,預計在50多公頃國有地裝設太陽能板,換取發電回饋補助鄉里,此舉卻惹來在地居民強烈反彈;池上鄉長張堯城今(21)日表示,公所已取消種電計畫,但還是會朝農地活化前進,可能會以推動高端農業或推廣旱作等為發展方向。張堯城說,台20甲線「樟香綠廊」的兩側國有農地都是石礫地也沒有水源,將近荒廢4、50年。當初是為活化農地才提出種電計畫。他強調,既然農委會已明確表達不同意變更地目,公所因此也取消種電計畫,但還是會活化農地,發展方向將改朝推高端農業或推廣旱作。另外,池上鄉公所解釋,公所計畫利用樟香綠廊兩旁約70公頃閒置國有農地,距離伯朗大道、天堂路及金城武樹至少有4公里遠,絕不會破壞池上得天獨厚的稻田美景;且農委會對農地種電的政策變嚴格,公所已決定暫擱計畫。
閒置農地種電活化土地兼環保? 專家:以後想復耕很難跟本殺雞取卵
台南官田區近年農地出現多塊光電田,當地青農表示,種電1分地1年租金4萬,若租給農民,1分地只有5000到1萬元;有地主表示,真的無力耕作,祖傳農地又不敢賣,只好種電。位於台南官田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農田種電,不僅水雉棲地變少,更改變農村地景、生態;農地種電後,若要重新耕作,回復地力,要花費更大成本。拿生態與農業換光電,根本是殺雞取卵,這樣根本不能算是綠能,只會造成環境問題與糧食漸少問題。
寶晶豪租百公頃田地 屏東老農喜迎種電潮拚四贏
護國神山「台積電」簽下全球最大綠電合約,預告國際大廠將掀起綠電搶購大戰。其實,小英政府4年前就提出「2025年綠能發電占總電力供應20%」的政策,開啟兆元商機,其中又以太陽能發電一馬當先;不過,「農地種電」卻惹來不少環團抗議。目前「寶晶能源」在最早發展太陽能發電的屏東縣,承租上百公頃地層下陷或無法耕作的農地,大力種電,預計3年內,投資金額金達到150億元。面對環團的來勢洶洶,寶晶董事長蔡佳晉認為:「綠能本身就是環保,兩者可以共生。」而多位老農則感恩地說:「種電確實改善了無法耕作的生活困境。」
綠電爭奪戰5/金融高手改種電 蔡佳晋失眠自嘲比金融海嘯還難
本刊調查,10多年前就投入種電的農民,租金收入較高,隨著愈來愈多農民投入,租金收入陸續遞減,目前加入種電的農民,每年每分地(約293坪)僅可獲得4萬元的租金。 如今已在屏東縣承租100公頃農地用以種電的蔡佳晋表示:「100公頃大概有300塊土地,每塊地約3分大(約880坪),共有3、4個人持分,算起來目前種電的農民約900人,都能得到租金收入。」寶佳機構副董事長林家宏在蔡佳晋引薦下,跨足太陽光電產業,並期許做出經濟規模。(圖/寶佳機提供)蔡佳晋曾任「國際票券」總經理,2年多前在「寶佳機構」副董事長林家宏邀請下,加入寶佳機構處理投資事務。在他的建議下,寶佳機構等股東合資12.4億元(目標40億元)成立寶晶,團隊總經理許桂章出身電池模組產業,處長陳宏基擁有台電四十年的輸配電經驗,協理賴泓賓則曾參與核四、北高捷運土木工程。「這是我做過最艱難的事業!例如整地時發現鱷魚、農民希望我們幫忙加高堤防、淹水時里長要求幫忙抽水等等,只要我們能力許可,都盡量幫忙解決。」蔡佳晋談起承租農地種電,坦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雜,經歷無數次金融危機從未失眠的他,投入太陽能發電後,曾一度失眠5、6晚。寶晶斥資三億元興建的林邊升壓站,原理如同高速公路的匝道,可將太陽能發電站的電力輸入台電的電力網。(圖/黃威彬攝)「先前有一塊30公頃的農地,八八風災後變成長年淹水無法耕作的大池塘,其中有7、8公頃是寶晶開發的。我們請教在德國、日本有超過2GW開發經驗的德國廠商怎麼做,他們看完後說『I have no idea.』(我不知道)。這讓我備受困擾,到底要不要投入這個案子?」城市發展綠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丕暄,長期在屏東積極推廣太陽能,讓農民有新的生機。(圖/楊丕暄提供)眼看競爭對手緊追在後,蔡佳晋腦中浮現一個念頭:「這個案子若不做,也不知道有什麼案子可以做。」索性硬著頭皮簽約,靠著團隊合作,關關難過關關過,開發水面型太陽光電設施,解決水池問題,種電面積從7、8公頃擴增為20多公頃。因應近2年的業務推展與編制擴大,寶晶計畫年底將遷至更大的辦公空間。圖為蔡佳晉帶領團隊開會畫面。(圖/王永泰攝)林邊鄉一片廣達30公頃的農地,因地層下陷長期淹水,寶晶將運用水面型太陽光電設施予以活化。(圖/黃威彬攝)
綠電爭奪戰6/投資150億發電300MW 占屏東光電計畫37.5%
小英政府4年前就提出「2025年綠能發電占總電力供應20%」的政策,開啟兆元商機,其中又以太陽能發電一馬當先;不過,「農地種電」卻惹來不少環團抗議。 儘管小英政府的綠能政策方向正確,但蔡佳晋不諱言,近期「砍樹議題」可能導致延後「2025年綠能發電占總電力供應20%」的時程。他指出:「平地造林20年要補助一百多億元,這些樹產生多少效益(涵養水源、生態保育等)是可以思考的。水面型太陽光電設施打造漁業與發電的雙贏局面,讓「漁電共生」成為屏東地方發展共識。(圖/黃威彬攝)綠能本身就是環保,跟環保團體站在同一陣線,並沒有『業者強勢都不溝通』,這是社會上錯誤的觀感。目前環團提出的問題與爭議,歐洲過去在發展太陽光電時都遇到過,相信多溝通就可以解決,兩者是可以共生的。」不過,蔡佳晋仍看好太陽光電趨勢:「太陽光電再生能源是老天給的,用也用不完,符合環保潮流與永續經營價值。」截至目前,寶晶已投資50億元開發「林邊99MW太陽能電站」第一期,預估每年發電量可達1.6億度,約可提供屏東縣2.9萬戶用電量,占全縣12.5%戶數。部分環保人士認為種電破壞土地,將持續與政府及太陽能業者積極溝通。圖為環保團體抗議台南烏山頭水庫種電。(圖/報系資料照)「接下來3年,寶晶總投資額將達到150億元,在林邊、枋寮地區共設置300MW太陽能電廠,並承諾會做好、做滿。」蔡佳晋表示,完工後,寶晶的發電量將占「800MW光電計畫」發電量的37.5%。屬於綠能的風力發電,近年來成為台灣電力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