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風險
」67歲男走路吃力「竟是攝護腺癌」 初期無症狀難警覺
一名67歲的患者,平日作息正常,喜歡早起去公園散步,和老朋友下棋聊天,生活看似平靜安逸,但從幾個月前開始,他發現自己走路越來越吃力,腰酸背痛的情況時常發生。起初認為是年紀到了、骨頭老化所致,然而疼痛逐漸變得劇烈,走路的時候雙腿彷彿被千斤重石壓住,常常得停下來休息,才能勉強挪動步伐。直到某天他疼得幾乎站不起來,家人硬是扶他到醫院,安排了一連串的檢查,才診斷為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及多處骨骼。攝護腺癌是台灣中老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尤其在50歲以上的男性,隨著年齡增長、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的影響,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臨床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診斷時,癌細胞已經開始向其他部位擴散。針對晚期或有轉移風險的患者,早期發現與積極的治療介入至關重要。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查岱龍理事長指出,睪固酮濃度是攝護腺癌控制的關鍵,它可說是助長攝護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子,濃度越高,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往往越快。透過荷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濃度,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並延緩疾病進展。臨床證實,藉由長效型荷爾蒙針劑每三個月注射一次,能降低攝護腺癌死亡風險,為患者帶來穩定的病情控制和提升生活品質。此外,穩定的睪固酮濃度管理不僅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更能顯著減少癌症轉移的機率,讓患者在面對病情時更有信心。台灣目前對於攝護腺癌的篩檢方式主要是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測來進行早期篩檢,同時結合影像學檢查、病理切片,以及多種治療選項,包含手術、化學治療和荷爾蒙治療等。然而,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楊明昕醫師指出,PSA指數僅能作為一項指標,並無法全面反映攝護腺癌的進展狀況,從治療面來看,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與睪固酮濃度息息相關,如睪固酮濃度控制在<20ng/dL內,能延緩腫瘤病程進入去勢抗性的時間。許多研究證明,透過抑制睪固酮濃度的荷爾蒙治療,能有效減緩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其中,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荷爾蒙治療更是治療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臨床統計顯示其對攝護腺癌的控制效果顯著,約有90%以上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睪固酮濃度降低,穩定病情、延緩癌細胞的進展。楊明昕醫師建議攝護腺癌患者每3~6個月定期檢測PSA與睪固酮濃度,以確保癌症控制,醫師也會依據病況調整治療策略。針對攝護腺癌的荷爾蒙療法,長效荷爾蒙針劑被視為一項重大突破。臨床研究顯示,此類藥物可長期穩定地抑制睪固酮濃度,減少了攝護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研究亦指出,荷爾蒙療法在不良反應的控制上有顯著優勢,讓病人在治療上能有更好的耐受性。雖然部分患者可能會因睪固酮濃度降低而出現情緒波動、睡眠困難甚至擔心有骨質流失等症狀,但透過專業醫師的介入,這些副作用大多可控制,對於生活品質影響不大,建議患者仍應把癌症治療作為第一優先考量。長效荷爾蒙針劑的注射方式有肌肉注射與皮下注射兩種,肌肉注射與一般疫苗注射方式相同,能為患者減少肉芽腫或膿瘍等風險,在第一個月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睪固酮濃度,且相較皮下注射所造成的睪固酮濃度波動較低,對於病情控制和整體存活都有幫助。不少晚期攝護腺癌的患者因控制不佳而導致疾病惡化,透過荷爾蒙治療打前鋒,及早使用,搶下治療關鍵更顯重要!楊明昕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患者大多早期沒症狀,但癌症早在體內肆虐並轉移至身體各處,直到晚期才發現。上述67歲患者在即時使用長效肌肉注射荷爾蒙針劑治療兩三個月後,患者的疼痛便大幅改善,癌症病灶也都控制良好,PSA指數也從原本的200多ng/dl,降到了2ng/dl以下。查岱龍醫師強調,攝護腺癌的治療目前非常多元,若穩定控制的情況下,平均存活率可達五年以上。採取適當的治療且定期追蹤,不僅癌症病況能得到良好改善,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也可被控制,患者無需過度擔心。長效荷爾蒙治療的優點遠遠超過可能出現不適,並且對於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具有顯著的正面效果,鼓勵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
前進COP盛會 南山人壽發揮保險業影響力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氣候變遷,不僅對地球環境造成破壞,更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作為保險業領導品牌及推動健康永續議題的先驅,南山人壽今年再度前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又稱COP),是唯一連續二年參與世界氣候峰會(World Climate Summit)的臺灣保險公司,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在大會發表專題演說,強調保險業與健康及環境息息相關,加上對於風險有深刻理解與掌握,將持續發揮影響力,協助臺灣民眾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相關影響,扮演「永續健康的領航者」。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氣候變遷不只造成全球暖化、重大天然災害頻傳,也對全球人類健康造成直接與間接的衝擊。根據《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刺胳針全球健康》期刊文章,全球氣溫每上升1°C,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就增加2.1%;同時,國際勞工組織(ILO)最新報告也指出,氣候異常加劇全球職工的工作風險,全球至少有24億勞工在過熱環境下工作導致危害健康,每年有209萬人因過熱導致疾病或失能,顯示氣候變遷正以各種方式,對人類健康造成嚴峻威脅。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受委託在西元(下同)2017年發布的報告也指出,位處亞熱帶的臺灣,夏季溫度每升高一度,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就會增加2.9%,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醫療支出則增加1.37%。為了應對和緩解氣候挑戰,世界各國包括臺灣在內都開始展開積極作為。今年六月,臺灣政府宣布設置「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以及「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氣候變遷的挑戰拉升到國家級議題。南山人壽積極參與國際永續事務,今年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在氣候變遷與健康議題上發揮影響力(圖/南山人壽提供)。作為保險業領導品牌及推動健康永續議題的先驅,南山人壽以臺灣最大的獨立保險公司的角色參與國際永續事務,積極在氣候變遷與健康議題上發揮影響力,董事長尹崇堯受邀在今年的世界氣候峰會上,以「氣候韌性與健康——以金融策略締造更健康的未來(ClimateResilience and Health – Financing Strategies for a Healthier Future)」為題發表演說。尹崇堯說,保險業對風險有深刻了解,除了透過資金投、融資,倡議因應氣候變遷,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金融商品及服務,提供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提早認知風險、緩阻及移轉風險。南山人壽透過結盟及強化夥伴關係,協助臺灣民眾及社會預知及轉移風險,具體作為包括: 一、透過保險商品及服務,守護民眾健康風險南山人壽致力提供保戶全面的健康與財務保障,提供多元的保障商品,並透過保險商品附加外溢機制的設計,鼓勵保戶關注自身健康預防疾病萌生,從而提升社會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成為保戶的「健康補充包」;同時,在2020年攜手大健康產業夥伴成立「健康守護圈」,積極投入資源提升民眾對健康風險的認知,2023年健康守護圈平台瀏覽人次即超過117萬,協助民眾關注健康風險、提升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二、發揮保險影響力,協助弱勢抵禦氣候風險臺灣是個多山的島嶼,極端氣候引發更為頻繁的洪水、土石流等天災,加深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潛在威脅。保險業扮演「社會安全網」的重要角色,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透過捐贈「微型保單」,提供弱勢民眾遭逢意外時的保障傘,至今已累計承保73萬人次。此外,當地震、風災等重大災難發生時,南山人壽在第一時間啟動關懷措施,整合資源與人力,親赴災區醫院探視傷患及罹難者家屬,及時送上實質救助資源與溫暖關懷,希望減輕受災民眾經濟負擔與心理壓力,協助受災民眾儘速重建生活。 三、啟動弱勢及原鄉關懷,弭平健康不平等氣候變遷除了衝擊個人健康,也加劇健康不平等的現象。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報告,婦女、幼童、老年人及低收入等脆弱族群,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比一般人更加明顯。南山人壽自2013年啟動醫療關懷計畫迄今,提供逾新台幣5.3億元醫療補助基金,協助4.5萬個遭逢急難的經濟弱勢病患家庭度過無力就醫的困境,並從2023年開始推動「原鄉關懷列車」計畫,發現臺灣偏鄉部落民眾也常因醫療資源短缺、經濟困頓或交通不便,未能及早發現疾病,或在罹病後無法及時治療,南山人壽結合醫院與NGO資源,協助解決偏鄉部落民眾就醫不便及醫療資源缺乏等問題,並針對慢性病進行健康宣導,提升當地居民的健康意識,以確保弱勢族群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具備足夠韌性。南山人壽永續創新發展部協理林哲仰(左)與世界氣候基金會主席Jens Nielsen (右)在亞塞拜然會場中交流(圖/南山人壽提供)。氣候變遷對全體人類健康造成挑戰,南山人壽希望扮演「永續健康的領航者」,發揮保險業的影響力,協助強化個人、社會與環境的健康韌性。尹崇堯指出,保護地球,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每一代的傳承及共同要面對的問題,如同南山人壽的品牌承諾「未來 有備而來」,期待未來能攜手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打造一個更健康的未來。
川普投顧2/「台灣絕對逃不掉!」台商憂東協跳板被廢 連馬斯克都掃到颱風尾
六年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開啟美中貿易戰,台灣廠商因應全球製造業「再平衡」,調整生產基地,鄰近大陸的東南亞成第一順位,如今川普參選再喊新貿易計畫,令不少台商憂心,私下向CTWANT記者透露,「被視為中國跳板『洗產地』的東南亞可能不太安全」,且「若川普當選,恐怕連台灣科技廠前進的墨西哥,都可能掃到颱風尾。」三三會在7月17日舉行例會,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以「我個人的中國論」為題演講,當天剛好爆出川普對台灣不友善言論,引發企業大老們憂心,紛紛詢問他的看法。「若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將提升亞洲地區的不確定性,」片山和之說,倘若中國當前的社會體制繼續下去,美中關係仍不樂觀,呼籲不管是台灣、美國、中國和日本,都必須要正確理解對方意圖,不要發生誤解,但「在政治及安全保障層面上,短期應無解方。」「最近感覺連東南亞都不太安全,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中國製造的跳板,簡單來說就是『洗產地』,逃避美國的關稅。」在大陸廣東做傳產製造業30多年的台商告訴CTWANT記者,他們的工廠也早就移到東南亞去,「大家都知道川普是個生意人,不能硬槓、只能順著他的毛摸。」產能過剩,加上恐面臨貿易壁壘,讓在東南亞設廠的大陸光電業者陸續關廠停損。(圖/翻攝自longi solar臉書 )因為美國太陽能製造貿易委員會今年4月提交調查請願書,希望對東南亞四國,包括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進口太陽能電池發起「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就是認為這些地方的主要金主就是中國,10月1日將進行反傾銷初裁,全球業者屏息以待。除了有傾銷問題,太陽能產品也產能過剩,讓在東南亞設廠的大陸業者陸續關廠停損,像是隆基在越南、馬來西亞的生產基地停產,晶澳在越南與馬來西亞也停產,晶科越南廠轉向印度、馬來西亞廠,天合在越南與泰國廠也宣布停產,準備將設備轉往印尼。在廣東做五金製造出口的台商表示,看到太陽能業者的慘況,所以他也準備擴大墨西哥的廠,來轉移風險,但就怕連墨西哥與美國有簽經貿協定,也會被多加關稅。《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數家AI科技巨頭要求台灣夥伴赴墨西哥設廠,富士康和其他台灣廠商已經響應,加大對墨西哥的投資,想利用2020年生效的美墨加三國自由貿易協定(USMCA),以墨西哥為「近岸外包(nearshoring)」跳板,將製造業務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雖多次公開提到尊重美國的民主制度、不對特定候選人作評論,但他也跟記者私下聊到,台灣廠商大約4、5年前開始往印度、墨西哥等地移動,除了因中國少子化與工資高漲,也是因應全球製造業「再平衡」趨勢。童子賢表示,「台灣代工廠不是純粹的製造業,是以服務業為核心,用製造業的手段去實踐」,所以為了服務美國的客戶,客戶協商往哪裡前進,供應鏈就必須考量轉移地點。儘管墨西哥有犯罪、供電不足,以及工資競爭等問題,但已有超過300家台灣企業在墨西哥設廠,除了高科技廠商,還有汽車、玩具、球鞋、家具及布料等製造業;而日韓、甚至中國企業也都大舉投資墨西哥,特別是汽車製造廠最多,試圖讓墨西哥取代中國,成為重要生產基地。墨西哥布局恐生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緊急暫停投資建設中的工廠。(圖/翻攝自特斯拉臉書、維基百科)不過,川普日前又有新想法,為吸引車商在美國境內生產汽車,將對從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徵收高額關稅,嚇得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緊急在7月23日的法說會上表示,暫停投資建設中的墨西哥工廠,「要等到 11 月總統大選結束後,再對狀況進行評估」,不然若川普落實這項政策,那「巨額投資將失去意義」。「台灣絕對逃不掉!」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川普早在2017年到2021年當美國總統,各國業者就已熟悉他的風格,「現在大家都知道,誰花美國的錢、誰賺美國錢、誰搶美國人工作,誰就是川普的眼中釘。」若川普當選,孫明德整理出台灣「馬上面臨」的三大挑戰,就是半導體投資、軍武採購、以及美國留學與就業問題。他說,中國跟墨西哥這兩國因為賺他錢、搶他工作,影響最大,川普放話要將中國關稅調到60%,台灣也跑不掉,因為晶片生意賺太多錢,勢必上下游與供應鏈會被要求更多在美國投資,且會被檢視軍費支出是否符合美國要求等。「川普是生意人,會在生意上跟中國好好洽談,」片山和之認為,目前不管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對中國的觀點都是越來嚴格,美中仍是競爭關係,不管誰當選都一樣,「穩定健全的經濟關係很重要。」
肺癌轉移腦部別氣餒! 新一代標靶藥物可降低腦轉移風險
肺癌高居癌症死亡率之冠,當腫瘤轉移至腦部時,活存期僅剩數月,晚期肺癌治療一直都是臨床上一大挑戰。患者應如何治療才能降低腦轉移風險並延長存活期?屏東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洪緯欣醫師表示,這十年來肺癌治療技術突飛猛進,患者除了手術還有新一代標靶藥物可使用,加上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可用的武器越來越多,不僅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還能降低轉移風險。肺癌惡化轉移至腦 恐有中風或失禁症狀肺癌有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預後差等特點。若出現頭痛、頭暈、半邊不能動等類似中風的症狀,代表可能已有腦轉移,甚至侵犯到腦膜會出現健忘、失智、下肢無力走路黏在地上、大小便失禁等狀況。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患有EGFR基因突變時,轉移至腦部的發生率高達30-40%。根據台灣癌症資料庫2010-2016年資料顯示,第四期肺癌患者佔了58%,存活率最久僅約二年,若有EGFR基因突變合併腦轉移,存活期恐僅剩6-12個月。肺癌治療方式多元,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療、標靶藥物等。洪緯欣醫師說明,若腫瘤大顆但患者年紀尚輕的話,可優先動手術切除腫瘤;傳統全腦放射治療(俗稱電療)可照射多顆腫瘤,但一年後容易出現健忘等腦部損傷與後遺症;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加馬刀)可精準照射於腫瘤上,健保有給付腫瘤小於3.5公分且3顆以下之患者使用;近年新興的質子治療更可精準放射治癌,雖然費用昂貴,但長期副作用少。新一代標靶穿透力強 可降低腦轉移風險以藥物治療EGFR基因突變腦轉移患者時,化療受限血腦屏障而療效不佳,因此標靶藥物成為腦轉移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洪緯欣醫師表示,新舊標靶藥物有和化療不同的治療機轉,有EGFR基因突變患者,第一線就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效果最佳,腦部無惡化存活期與整體存活率都有明顯改善。使用傳統標靶藥物的無病存活期約為一年,接著會產生抗藥性,副作用如長痘化膿、腹瀉、甲溝炎等;新一代標靶藥物可延長腦部無惡化存活期,並降低腦轉移風險,須注意皮膚、腸胃等副作用。臨床上,醫師會根據專業判斷,考量藥物的療效、副作用、腦部穿透性以及病人的身體狀況,決定合適的用藥選擇。雖然目前健保給付第三代標靶藥物有限制,不過醫師鼓勵病友不要灰心,這十年來肺癌治療技術突飛猛進,EGFR基因突變肺癌患者存活期從不到一年增加至三年多,甚至有病友可長達十年,相信無論標靶或免疫治療等藥物,健保會逐漸擴大給付,加上次世代基因定序找出突變基因,可用的武器也會越來越多。
膀胱癌易復發須留意轉移風險 醫師提醒:定期追蹤最保命
泌尿道上皮癌是台灣常見癌症,根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1,泌尿道上皮癌病人以膀胱癌為多,一年有約2400名膀胱癌新發個案,當年因膀胱癌而喪命者,也有超過千人,對台灣家庭、健康照護負擔影響不容小覷。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祐立說,早期膀胱癌(表淺型)治療相對單純,通常開刀就有不錯的效果;但膀胱癌麻煩之處在於容易復發,也有遠端轉移風險,病人就算完成首次治療也務必定期追蹤。中老年排尿無痛顏色卻變紅 小心罹癌警訊蘇祐立表示,不管是膀胱癌或其他的泌尿道上皮癌,初始表現症狀大多與排尿有關,尤其以無痛血尿最為常見,病人的尿液顏色可能呈現鮮紅或深紅色,但是卻沒有痛感。一般泌尿道感染或結石也可能會有血尿,但通常會伴隨疼痛,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出現無痛的血尿且持續一段時間,就要警覺可能是泌尿道上皮癌訊號,應警覺及早就醫。蘇祐立表示,膀胱癌是早期治療預後極佳的癌別,若癌細胞進一步侵犯膀胱肌肉層或轉移到其他部位,可能出現排尿不順、頻尿、夜尿頻繁、腰痛、腰痠、背痛等症狀。但通常等到這些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治療難度和對生活的影響也相形增加。蘇祐立說,膀胱癌的治療以腫瘤是否侵犯肌肉層有不同處置。若沒有侵犯肌肉層,只要施以膀胱內腫瘤刮除手術,術後輔助膀胱內灌注化學治療或卡介苗,可顯著降低復發風險。但如果腫瘤已經影響肌肉層,就有遠端轉移的可能,需要把整個膀胱切除,才能降低復發風險。針對局部晚期未轉移的病人,最好的治療策略是手術前先進行幾次的前導性化療,再切除膀胱,有最高的機會降低復發。晚期膀胱癌新希望 免疫治療化解用藥困境至於轉移泌尿上皮癌的病人,蘇祐立表示,過去膀胱癌若轉移,只能選擇化學治療,有些病人無法化療,或化療產生抗藥性,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幸好近年免疫治療問世,對於轉移膀胱癌病人,不管是作為第一線、第二線治療,都是國際治療指引的首選治療之一。膀胱癌病人最難言的苦痛是歷經多次刮除手術後仍產生復發或轉移。蘇祐立表示,針對第二、第三期接受膀胱摘取術的病人,若以免疫藥物輔助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另針對曾接受第一線鉑金類化療且療效達到疾病緩解控制的病人,在完成4至6個化療療程後,可以醫師進一步討論後續的治療選項,讓整體治療反應得以延續。蘇祐立提醒,膀胱癌病人往往對膀胱摘除治療惶惶不安,也難免擔心因為造口、尿袋降低生活品質,病友若有治療上的疑惑或困難,可多跟醫師討論,做最有利病人的安排。備註:1.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69
醫療科技展今登場 新技術比拚「偵測極小肺結節只需20秒」
結合政府、醫界、科技、生技產業能量,展現台灣醫療科技新貌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今(2)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開幕。長庚醫院規劃四大主題區,包括「尖端科技特色醫療」、「全方位智慧醫院」、「創新研發成果」及「社會公益及榮耀展現」。在「尖端科技特色醫療」部份,長庚醫院呈現達文西機器手臂在各式手術創新應用的成果,以及ROSA機器手臂在腦部和脊椎微創手術的應用,尤其新應用在癲癇治療有很好的治療成效。在微創醫療方面,長庚醫院除了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外,更利用3D影像科技,提供病人術前、術中及術後的醫療評估,舉凡嘉義長庚『術中電腦導航定位精準手術運用於三叉神經痛的射頻熱凝治療』、基隆長庚『逆行性腎臟內碎石手術』、高雄長庚『無痛無疤甲狀腺頭頸消融術』,以及林口、高雄長庚的『淋巴水腫治療』,均有亮眼成績。長庚醫院也提供各種器官移植醫療服務,其中的活體肝臟移植存活率領先各國,截至2021年7月,已完成超過3000例肝臟移植手術,病患存活率優於歐美日。「微菌叢植入術」也是長庚一大特色,利用糞便發展出的微菌叢植入術,治療嚴重或反覆性困難梭菌感染,已成功治療超過80例患者。此外,長庚醫院長期在環境食安的議題非常重視,為了讓民眾對環境污染物有正確的認知,現場準備常見的民生用品,長庚檢驗醫學科特別提供「尿液12項重金屬檢驗套組」及「環境荷爾蒙分析」,以靈敏度極佳的質譜儀進行精準檢驗,以有趣的互動方式傳遞正確的「選」跟「用」觀念,避免塑化劑、鎘米、含鉛中藥材等危害,並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全方位智慧醫院」更是長庚的重要特色,攤位現場特別展示遠距醫療工作車及行動遠距診療箱開放民眾體驗。目前長庚醫院已與8家醫療院所進行合作,提供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的遠距會診服務,迄今已開設超過600個診次,服務逾4,000名病患,提供山地離島偏鄉地區民眾更完善的醫療服務亦能提供診治先機,真正落實「醫療平權」。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偵測6mm以上結節敏感度已達91.95%,且只要20秒就能產出偵測結果。(圖/國泰醫院提供)國泰綜合醫院則結合國泰人壽、國泰健康管理展出7大主題,包括:1.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2.醫療心未來與智慧遠距照護、3.皮膚醫美商品開發及應用、4.醫療儀器智能化管理、5.怡樂適APP全程照護智慧互動個管系統、6.Cathay Walker Plus健康計劃及7.數位智慧照護服務。肺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超過10年,因初期多無明顯症狀,透過X光發現時多已超過1公分而有轉移風險,幸賴目前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篩檢早期肺癌,有助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但因LDCT影像張數眾多且仰賴醫師經驗,判讀耗時費力。為輔助醫師提高診斷效率及正確性,國泰綜合醫院攜手國內新創團隊雲象科技,合作開發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以超過3,000例,計逾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讓肺結節無所遁形。該肺結節偵測AI對於偵測6mm以上結節敏感度已達91.95%,且只要20秒就能產出偵測結果,並自動排序高風險肺結節及回饋特徵資訊,目前正持續累積資料庫精進AI系統,未來可望提供醫師做為臨床診斷參考的重要意見。另外,考量心血管疾病是僅次於癌症的國人十大死因,為延續對心血管住院病人出院後的照護,國泰綜合醫院成立「心血管遠距照護中心」,提供病人遠距照護服務。「醫療心未來與智慧遠距照護」服務涵蓋:1.提供遠距照護包(包括心電圖量測儀、血壓、血氧、血糖機等各項監測設備),由個管師教導病人返家後使用量測並上傳各項生理數值、2.當病人回傳數值異常,個管師主動聯繫病人或家屬追蹤關懷、3.同時提供心血管遠距照護中心平台,提供病人居家照護建議及病況追蹤服務、4.醫護團隊利用心血管遠距照護管理平台,監控數據並與病人即時溝通。遠距照護服務有利病人返家後照護,目前受惠此服務的病人有83%表示肯定。另外,將於2022年初上線的「國泰i健康」健檢APP,將串接線上預約系統,並可同步檢視個人健檢資訊及最新健檢報告,持續優化服務。
借車小蜜旅出「撞」況賠償100萬 還好先聽了老婆話轉移風險
日本碎片型保險風潮已也流行到台灣,適用可能無車族或是避免長程駕駛疲勞的「短期租借車保險」,可以買1天或是自選天數的保險,由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設計上市。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安排於國內返鄉或旅遊的民眾,跟親友借車或跟租車業者租車機會增加。由於駕車行駛中存有風險,若旅遊期間開著別人的車不幸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人體傷、死亡或財物損失要負賠償責任時,該怎麼辦?所謂「短期租借車保險」,不管是租車還是借車,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保障,舉例說明如下: 情境一、大偉決定跟爸爸借車載老婆婷婷到南部兩天一夜小旅行,沒想到路況不佳,害車子不慎與他車對撞,造成對方車損傷及借來的車損傷,因為婷婷建議可以上網買2天的短期租借車保險、保費約386元,即可獲得以下保障: l 借來的車損傷,最多可賠10萬元(只限與其他車輛碰撞的事故)l 對方人受傷,每人最多可賠 50 萬元,每個事故最多100萬元l 對方車損傷,最多可賠10萬元 情境二、阿明開心到租車行領取預約好的車和好友們到宜蘭梅花湖一日遊,租車時已確認租車公司只有投保強制險。此時阿明有投保「1日租借車險」,保費335元起,沒想到行駛中變換車道不慎與後車發生碰撞,租來的車左側被撞凹,即可有以下保障: l 租來的車損傷,最多可賠10萬元(只限與其他車輛碰撞的事故) l 對方人受傷,每人最多可賠 50萬元,每個事故最多100萬元l 對方車損傷,最多可賠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