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腫瘤
」 肺癌60歲翁突雙腳無力!無法站立行走 就醫竟是「脊椎椎體骨腫瘤」險癱瘓
60歲的邱先生過往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特別定期健檢,一個月前突然出現雙腳無力的狀況,並且越來越嚴重,就醫前已無法站立行走。透過X光、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邱先生胸椎第12節有塌陷情形,且已經壓迫神經管,影像懷疑為腫瘤骨轉移導致的非單純骨質疏鬆之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抽血檢查更顯示腫瘤標記數值增高。脊椎椎體骨腫瘤 常見轉移性為主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洪立偉醫師指出,脊椎椎體骨腫瘤的發生原因不明,少數為原發性腫瘤,有些則是從身體其他部位腫瘤擴散而來,為轉移性腫瘤。洪立偉醫師說明,轉移性脊椎腫瘤可能來自於肺癌、乳癌、腎細胞癌及前列腺癌,發生率依腫瘤分類各有不同,且脊椎腫瘤通常容易轉移在胸椎及腰椎處。若沒有及時發現、治療,腫瘤可能增生擴大,進而壓迫神經管,此時病人即會出現雙腳無力、行走困難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情形。減壓及微創釘手術 改善神經學症狀、穩定脊椎神經管受壓迫須進行良好的減壓,才可以讓神經學症狀達到改善,以邱先生為例,醫師在術中除給予良好的減壓外,還進行微創釘固定,幫助穩定脊椎。洪立偉說明,減壓及微創釘手術首先需要將脊椎後側的椎板切除進行完整減壓後移除部分腫瘤,並透過術中X光檢查確認位置,將4根微創骨釘分別固定在胸椎第11節及腰椎第1節,最後再以金屬桿連接兩端,不需破壞很多肌肉層即可達到穩定脊椎的作用。微創釘降低疼痛、破壞少 避免鄰近脊椎節退化又再手術而過去手術通常使用的是傳統骨釘,術中需要劃一20公分的傷口,分離背部肌肉後將8根傳統釘固定於病灶上下各兩節脊椎處。洪立偉指出,微創釘的優點在於病人可以免於大傷口的疼痛,不用破壞很多肌肉就可維持脊椎穩定。此外,相較於傳統釘,微創釘的使用也能夠降低病人之後鄰近脊椎節出現退化而需再次進行手術的機率。
女子視力突變模糊!就醫檢查竟是「肺癌」 醫曝:是轉移性腫瘤惹禍
31歲的A小姐過去沒有什麼疾病,某天發現左眼視力模糊,因而至眼科門診就診,經過詳細的檢查,發現在左眼脈絡膜下有腫瘤轉移,造成黃斑部積水,產生視力模糊與視野暗點的現象,轉介至腫瘤科之後,確診為肺癌合併眼部脈絡膜轉移。患轉移性腫瘤 恐導致視力模糊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陳奕崙醫師說明,癌症可以轉移到眼睛或其周圍組織,常見的轉移包括來自乳癌、肺癌和黑色素瘤。這些轉移性腫瘤可能導致視力模糊、眼痛、視野缺損或眼球突出的症狀。建議病人如果出現視力模糊或喪失、眼球疼痛或不適、視野中出現暗點或閃光、甚至眼球突出的現象。另外,某些癌症會引發自體免疫反應,導致免疫系統攻擊眼睛的組織,特別是視網膜細胞,這種情況稱為癌症相關視網膜病變,自體免疫反應也可能誘發葡萄膜炎,可能的症狀包括視野缺損和視力逐漸減退。建議有這些情況應迅速就醫治療,以減少視力損失。癌症治療免疫力醬 恐增眼部感染風險陳奕崙醫師表示,化療或標靶藥物是治療癌症的重要手段,但治療過程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眼部感染的風險。此外,一些化療藥物會直接影響眼睛,造成視力模糊、乾眼症、黃斑部水腫、視神經病變等。因此,定期眼科檢查是早期發現和治療眼部問題的關鍵。同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與生活型態,並在有任何眼部不適時,及時告知醫療團隊。預防和管理並重 定期眼科檢查不能輕忽 陳奕崙醫師提醒,在癌症治療過程中,預防和管理策略相當重要,癌症病人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眼部問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適當運動,以增強免疫力,並與醫生隨時討論所有藥物的副作用,詢問是否有替代方案,減少眼部風險,才能在戰勝癌症的路上前進,還能擁有清晰、健康的視力。
31歲輕熟女「視力突然模糊」 就醫才知「肺癌轉移」
注意身體給出的警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腫瘤醫學部陳奕崙醫師指出,先前有一名輕熟女因突然視力模糊,前往眼科就診,結果發現是肺癌轉移的徵兆,提醒民眾若出現這類症狀務必及早就醫診治。據了解,日前陳奕崙醫師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個案,一名31歲的女子過去健康良好,然而某天她發現自己的左眼視力模糊,於是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門診,經檢查發現她因黃斑部積水導致視力模糊和視野暗點,進一步檢查後確認是左眼脈絡膜下的腫瘤轉移引起壓迫所致。隨後該名女子也被轉介至腫瘤科進一步檢查,最終確診為肺癌轉移。所幸經過肺癌治療後,她的黃斑部積水得到改善,視力也有所恢復。陳奕崙解釋,癌症可能轉移至眼部或其周圍組織,乳癌、肺癌和黑色素瘤是常見的轉移來源,這些轉移性腫瘤可能導致視力模糊、眼球疼痛、視野中出現暗點或閃光,甚至眼球突出。陳奕崙也說明,某些癌症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可能攻擊視網膜細胞,導致「癌症相關視網膜病變」或葡萄膜炎,引發視野缺損和視力減退。陳奕崙表示,化療或標靶藥物是治療癌症的重要手段,但治療過程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眼部感染的風險。此外,一些化療藥物會直接影響眼睛,造成視力模糊、乾眼症、黃斑部水腫、視神經病變等。陳奕崙說明,定期眼科檢查是早期發現和治療眼部問題的關鍵,同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與生活型態,並在有任何眼部不適時,及時告知醫療團隊。陳奕崙也提醒,另放射線治療可以有效地縮小腫瘤和殺死癌細胞,但也會對眼睛造成影響。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白內障和乾眼症。白內障是指晶狀體變得混濁,導致視力模糊,當白內障程度影響視力與生活時進行手術介入,並建議病人在接受頭部與眼周放射線治療時,應與眼科醫生密切合作,以監控和管理眼部健康。
86歲乳癌阿嬤心臟衰竭病危 鬼門關前走一回
86歲乳癌阿嬤,因為呼吸喘,陷入昏迷狀態,家人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檢測診斷為心臟衰竭導致肺積水,多重器官衰竭,肺炎等,經過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內科副院長劉俊廷和加護病房吳宣鋒醫師緊急搶救,透過藥物治療和照護,已經出院和家人過著健康生活。阿嬤出院前感謝醫護團隊將她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阿嬤的兒子林玉龍更說醫師是母親的救命恩人。林玉龍分享媽媽可以成功度過挑戰有三個原因,首先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幫病患做插管,病患兒子在焦慮緊張緊急的心態下選擇相信醫師,加上母親的求生意願強,以及病患家人的陪伴。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表示,阿嬤送醫時,多重器官衰竭,包含心肺腎肝都受到影響,甚至因為無咳痰能力導致肺炎,透過抗生素治療,經過插管抽痰改善肺部,也因為心臟衰竭,會診內科副院長劉俊廷。內科副院長劉俊廷表示,病患心衰竭初期,合併急性腎衰竭,肝損傷,呼吸衰竭,心衰竭指數極高,心肌梗塞指數也升高,意識模糊不清,瀕臨昏迷及病危。醫療團隊與家屬進行醫病共享決策,討論決定先以新型藥物積極治療,氣管內插管,呼吸器支持,抗生素治療肺炎,肺部肋膜積水引流放液,心臟收縮功能慢慢恢復,也一併改善肝和腎。在狀況穩定,也為病患進行心導管檢查,排除冠狀動脈疾病或缺血性心肌病變的診斷。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表示,阿嬤在病房積極使用電動拍痰機,進行復健活動,求生意志堅強配合良好,脫離氧氣依賴,也慢慢練習站立,經過團隊血液腫瘤科,心臟血管科,加護病房,復健科團隊治療,阿嬤已經出院,肺部轉移性腫瘤持續接受治療,從3.7公分縮小到2.5公分。內科副院長劉俊廷提醒,腫瘤病人可能因為化療和標靶治療藥物,也許體質關係,對心臟產生影響,腫瘤縮小,但對心臟造成傷害或是引發免疫力降低的副作用,所以,遇到癌病患必須透過團隊照護介入,延長病患生命期和改善生活品質。
時常頭痛、頭暈就是腦瘤? 醫授腦瘤症狀、診斷、治療過程
一般認為腦瘤會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因此民眾若常有頭痛、頭暈問題,便會懷疑自己可能有腦瘤。但事實上腦瘤症狀並非如此單純,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醫師莊銘榮表示,病人若有2大類情況,醫師才會懷疑有腦瘤生成。腦瘤引起頭痛比例不高 下列兩種情況才可能懷疑是腦瘤莊銘榮醫師說,病患頭痛是由腦瘤直接引起的比例不高,大部分的頭痛是頭皮血管或是筋膜所引起的。醫療上反覆「清晨性的頭痛」會被醫師懷疑有慢性腦高壓,會被醫師懷疑有腦瘤發生的可能。若是還伴隨著非腸胃道不適引起的「非預期性嘔吐」,不論是不是腦瘤引起的腦高壓,都是需要盡速就醫。腦瘤若是發生會直接影響腦部功能,因此除了慢性腦高壓引起的清晨性頭痛外,平常腦瘤症狀最常見的事「漸進性的神經功能變化」,例如:手漸漸無力、走路不穩、智能漸進式衰退、無表情、說話困難等。這種神經功能變化暗示腦部病變或是腦部腫瘤的正在發生,也是需要就醫進行相關檢查。腦部病灶先評估良or惡性 再決定下一步治療民眾若有腦瘤疑似症狀,應盡早就醫診斷,醫師會先進行影像學檢查,確定是否有腦部病灶,再評估病灶是良性或惡性變異,並進行下一步治療、追蹤。莊銘榮醫師指出,大部分的病灶都是良性的,如果是惡性腫瘤,目前最有可能是轉移性腫瘤,再來才有可能是原發性的腦部惡性腫瘤。其中,最常見的原發性腦部惡性腫瘤就是「惡性腦膠質瘤(glioblastoma,縮寫:GBM)」。莊銘榮醫師表示,通常這類腫瘤會建議手術切除,之後接受標準的放療加口服化療,並再進入第二階段治療,使用高劑量的口服化療藥。整個療程結束後,還需要進行影像追蹤。莊銘榮醫師提到,如果在影像追蹤的過程中,發現腫瘤復發了,醫生會再與病患討論後續的治療選擇。治療方式多如何選擇? 了解治療「黃金準則」回歸實證現在有許多新的腦瘤治療方式出現,民眾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法呢?莊銘榮醫師強調,所有的腫瘤治療都應該要回歸專業與實證,事實上目前每項腫瘤的治療都有它的現行最佳治療策略,也就是所謂的「準則(guideline)」,這代表的是目前科學實證支持的最佳治療手段。莊銘榮醫師提醒,與其追尋需要高昂花費、科學實證又未必足夠的新式治療,不如聽聽專業團隊建議,了解標準治療以及額外能夠增添的治療選擇。 腦瘤手術危險? 科技進步治療走向「精準治療」然而,現在惡性腦瘤,很高比例都需要先手術切除,後面再搭配輔助治療,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結果。面對這樣的標準治療,民眾常常會擔心腦部手術後自己會昏迷不醒,或因此終生殘疾。莊銘榮醫師指出,隨著治療技術的進步,其實神經外科手術也一日千里,可以在手術中做各種功能性的神經電氣監測,或執行清醒手術等,保護病患的正常腦區,並把腫瘤做最大程度的安全切除。而事實上也並非所有的腦部病灶都必須要用手術治療。莊銘榮醫師提醒,腦瘤應「精準治療」依每人不同的狀況、疾病型態,整合科學實證與醫療團隊的建議得到適當治療,而在這過程中,醫師不只擔任治療角色,也會提供陪伴與支持。此外,同時也是臺灣神經腫瘤學會秘書長的莊銘榮醫師提到,近年來神經腫瘤分類、標準有很大的變化,但疾病跟藥物的健保給付仍停留在十幾、二十年前,很多病患得到新的疾病診斷,卻無法得到健保署合理的對待,近期學會也會再跟衛生主管機關協商,為病患爭取更好的權益。
頭痛別輕忽!3大症狀恐是「原發性腦瘤」 如何檢查、治療?醫師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55歲陳小姐,本身無高血壓、糖尿病等。近半年來頻繁頭痛,曾至診所就醫、服用受止痛藥緩解,但時間一長,止痛藥越來越沒效,甚至晚上睡覺會因此痛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陳小姐認為「頭痛」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或更年期的關係,因此沒有太過理會。不過,漸漸發現自己握力變得差,拿東西不穩,影響平常生活功能,到大醫院檢查後發現左側大腦竟有1顆4公分大的腦瘤,病理診斷為第四期惡性腦瘤。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謝政達表示,惡性腦瘤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腫瘤,原發性腦瘤有3大常見症狀,一般臨床上常見初次診斷就是第四期惡性腫瘤,因此民眾不可輕忽。原發性腦瘤病程進展快 3大常見症狀應注意一般惡性腦瘤以「轉移性腫瘤」居多。不過,謝政達主任指出,腦部是由許多神經細胞、膠質細胞組成,若因某些原因產生突變,就會形成所謂的「原發性惡性腦瘤」,其中原發性惡性腦瘤又以「惡性膠質細胞腫瘤」佔大宗。原發性惡性腦瘤的發生很少與「遺傳 」有關。此外,謝政達主任提到,病人常常初次診斷就是第四期惡性腦瘤(又稱「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它發病時間短且腫瘤侵犯進展速度快,對於治療反應效果都較差,病人存活時間也相對較 短。因此,若有疑似症狀應提早診斷、接受治療、詳細的腫瘤分子基因評估,才能爭取最大的存活機會與時間。謝政達主任表示,「原發性惡性腦瘤」依照腫瘤侵犯不同的功能區域會有不同的症狀,但一般病患有3大常見症狀,包含:頭痛:腦瘤侵犯會造成顱內壓上升,因此常有頭痛症狀,尤其晚上會被痛醒,須特別注意癲癎發作局部的神經功能障礙:包含記憶力變差、肢體力量變差、視野模糊、失語症、走路不穩、認知功能變差或個性情緒的改變等。 有症狀要做哪些檢查? 腦瘤又該如何治療?目前,腦部的核磁共振(MRI)檢查是最標準的腦瘤診斷工具。謝政達主任提到,依核磁共振的結果,可再搭配核磁共振光譜(MRS)、腦部血流灌注掃描、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CTA),或核磁共振血管攝影術(MRA)等,進一步評估腫瘤位置、結構組成、支配血流走向及腦部侵犯程度。而原發性惡性腦瘤的治療方向有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腫瘤電場治療。不過,各項治療各有其優缺點,像手術要考量正常神經、腦組織保留範圍;化療只有2種藥物被證實對原發性惡性膠質細胞瘤有效,且都可由健保給付,但有噁心、嘔吐、食慾不佳、白血球過低、免疫不全或出血等。放療可能會有落髮、皮膚紅腫脫屑、噁心、嘔吐或食慾變差等情形。而腫瘤電場治療則是以非侵入性穿戴在頭上的裝置,利用特定頻率的電場,進而使腫瘤細胞死亡,雖被證實可有效延長存活時間,但治療費用高,尚未納入健保給付,需自費使用。謝政達主任提醒,原發性惡性腦瘤的患者在治療前,應在治療前做詳細評估,並與醫師詳細討論,選出適當的治療方式,以爭取最大的存活機會。
12歲童為打疫苗與父反目對簿公堂 背後暖心原因曝
荷蘭北部格羅寧根市(Groningen)1名12歲男童,因想探望罹患肺癌、病情嚴重的祖母,希望能接種疫苗,卻被父親以恐對身體造成危害而反對。男童為此一狀將爸爸告上法院,想為自己爭取打疫苗的機會,而法官也在23日宣判,男童有權接種疫苗,理由則是孩子的權益比父親無根據的擔憂更重要。根據《BBC》報導,該名男童因擔心患重病的祖母,想前往探視又擔心自己尚未打疫苗,可能會把病毒傳染給健康不佳的祖母,因此想先接種疫苗後再行前往。報導指出,目前荷蘭境內已獲准12至17歲的孩童接種疫苗,但17歲以下的孩童需有父母雙方的同意才可施打。然而,男童父親卻反對兒子進行接種並指出,「疫苗還在實驗階段,可能會影響『生殖器官』,且兒童染疫風險比打疫苗的風險還低,因此我不同意讓孩子接種。」對此,法官則駁斥男童父親的言論表示,影響身體的論點並無科學依據,而兒童染疫風險雖然低,但仍具有長期後遺症的可能性,認為接種疫苗將更為安全。報導指出,按照荷蘭法律規定,若父母雙方反對,則法官得以孩子最大利益做出判決。為此,當地地方法院法官特隆普(Bart Tromp)宣判,男童應盡快施打疫苗,「他想接種疫苗,是因為不想被感染、也想降低傳染給他人的風險。最重要的是,他的祖母肺部有轉移性腫瘤,已到生命的最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