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禁令
」再提非洲豬瘟政績 蘇揆:守住國門使國人有豬肉可吃
自九合一選舉後,要求內閣改組的聲音不斷,行政院長蘇貞昌昨(3)日前往台北郵件處理中心,視察國際郵包動物檢疫強化措施時,再提防堵非洲豬瘟的政績,除感謝第一線同仁近4年來辛勞外,亦指示相關部會應持續嚴守邊境,嚴查嚴辦違法郵寄豬肉製品,並向旅客加強宣導我國針對相關肉品的輸入禁令,加強防範未經高溫蒸煮的廚餘餵養豬隻情形,嚴阻非洲豬瘟於境外。蘇貞昌表示,非洲豬瘟病毒最早約於1百年前在非洲發現,因此被稱為「非洲豬瘟」,隨後逐漸肆虐全球,並於2018年8月開始傳播至中國大陸,目前全亞洲已有16個國家淪陷。而國人喜愛食用貢丸、肉羹、肉圓、肉酥、肉鬆等豬肉製品,一旦非洲豬瘟入侵國內,將嚴重衝擊我國養豬產業發展,因此台灣一定要守住。「如今4年將屆,台灣仍成功守住國門,為非洲豬瘟非疫區,令人欣慰。」蘇貞昌再度強調,他於2019年1月14日再任行政院長的首日,即前往桃園國際機場視察邊境防堵非洲豬瘟檢疫工作,除下令嚴查防堵,也多次至台北郵件處理中心視察國際郵包檢疫措施。他感謝農委會、財政部關務署、交通部、中華郵政等相關單位,以及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同仁進行海上巡查,透過大家齊心合力,才能守住國門,使國人今天還有豬肉可以吃。蘇貞昌也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加強防範未經高溫蒸煮的廚餘餵養豬隻情形。他指出,近年來,為有效管理廚餘,政府已加強廚餘去化作業,並推動相關輔導、補助措施,協助養豬場設備升級等,請農委會務必協助貫徹政策;而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應與航空公司加強溝通,負起相關宣導責任,在國外啟程機場服務櫃檯受理旅客行李託運時,即向旅客加強宣導我國針對相關肉品的輸入禁令,否則機上廣播及落地通關前行李檢查已屬中、後段防疫作為;另外,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一旦查獲違規國際郵包,也應向輸出來源國溯源追究。
輸陸食品 務實面對中國台灣
大陸對我農漁和食品輸入禁令的話題,已經延燒一周,有「變」亦有「不變」。變的是近百商品自行註冊、補件,獲陸方通過而恢復出口,不變的是蔡政府依然斷言大陸對台打壓和歧視,更指控稱「認知作戰」。這本來是一件非政治性的兩岸事務性議題,但如今又變成了政治問題。抗中保台害慘業者政府不想解決問題,只想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執政將近7年的蔡政府已經徹底陷入誤區,「抗中保台」神聖光環如今降臨到鳳梨酥上,民進黨的鬼打牆可見一斑。陸方的註冊申報要求的確極為詳細、繁瑣,這的確是一個可以討論、反饋的問題。但畢竟是人家的規定、且適用於世界各國,如果業者因為嫌麻煩、隨意唬弄而喪失輸陸資格,當然要自己承擔責任;但如果是政府輔導無方、甚至故意造成業者申報失敗後倒打一耙,可謂居心叵測,令人民不寒而慄。這一個星期的事實說明,有業者自行註冊後獲陸方准許進口,而經由政府推薦註冊的產品卻遭到對岸打槍,浮出一個巨大的問號:除了眾所周知的配方問題以外,經由政府推薦註冊的產品之所以卡關,是否因為「產地」或「廠商地址」等欄目填寫的是中華民國或台灣,才被陸方拒絕?換言之,蔡政府需要向公眾解釋清楚:陸方若一律要求我業者申報時,必須要使用「中國台灣」稱呼,否則就予以退件、暫停進口,如此一來,我方如何因應?是否有統一表述?繞了一圈,問題又回到了最敏感的兩岸政治層面。依據蔡政府過往的表現,嘴巴上高喊抗議、打壓,行動上卻是睜隻眼閉隻眼。今年8月中共圍台軍演後,立即傳出對岸嚴格要求台灣出口貨品產地須標記「中國台灣」,蘋果公司更是明確要求供應商零組件產地標示應遵守大陸海關規定。當時經濟部回應說,如果廠商有需要,可以使用貼紙先改標,經濟部不會說認同但也不會反對。此後,鄭運鵬曾以「中國台灣」申請大陸專利曝光,經濟部長王美花也坦言「只能這樣」。台灣本來屬於中國不難發現,無論民進黨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大陸要求兩岸民間、經貿交往也要事無巨細地符合一中原則,從來都沒有改變過。對於這一點,民進黨政府相當清楚,從事兩岸貿易的台灣工商界以及所有在大陸經商、就業、發展的台灣人也心知肚明。這背後,多少有一種「雖不滿意,但可忍受」的無奈情緒。可別忘了,蔡總統口中的「中華民國台灣」,即便她有建構「中華民國是台灣」論述的用心,但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縮寫,「中華民國台灣」和「中國台灣」有何實質區別?同理,馬政府任內以「中華台北」參加世衛大會被民進黨百般刁難,蔡政府上任後卻翻臉說「沒有矮化」。現在台灣以「中華台北」出席的重要國際場合只剩下APEC,更被對岸要求以「中國台灣」自改商品標籤,網民以「統一教母」諷刺蔡總統,似乎一點不為過。不過,玩笑歸玩笑,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中國,《中華民國憲法》是至今仍以全中國作為固有疆域的「中國憲法」,即便解嚴後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逐漸建立起兩岸是對等政治實體的法律架構,但台灣地區、大陸地區仍屬中華民國固有疆域,「中華民國台灣」本來就是「中國台灣」。兩岸當然有意識形態、價值理念之爭,台灣人民的國際參與也值得珍惜和爭取,這也是為何1992年兩岸達成政治默契的可貴之處:雙方都認同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各自對中國的稱謂秉持求同存異的理解,剩下的問題就讓時間來解決、交給下一代去處理。既然民進黨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顛覆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蔡政府8年更是「主動」地將「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中國台灣」變成事實。因此,不論是基於法理還是事實,台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所有與大陸有互動的企業也該思考,如果不接受「中國台灣」,繼續跟著民進黨抗中保台、搞一中一台,最後只能自嚐苦果。
釋迦農求生2/政府不出牌爆保單亂象 農民怒指農委會「博歹筊」
因應中國大陸鳳梨釋迦輸入禁令,除了既有的「收入型」保險,農委會去年十月首度推出「成本型」保險,今年台東縣理賠金額高達上億元,不過計算方式卻惹出爭議,出現種植相同面積的農民,每公頃理賠金額相差超過五倍,也引發農業界的「保單之亂」。由於過去相關產業保險在每年4、5月之前就截止登記,今年卻遲遲未公布遊戲規則,農民不禁懷疑農委會該不會想「博歹筊」。根據農委會「農糧產銷資訊整合平臺」統計,2017年釋迦外銷總量6675公噸,中國大陸佔6561公噸;2018年起,外銷產量翻倍成長達1.2萬公噸,中國大陸佔1.1萬公噸;2019年創新高,達1.47萬公噸,中國大陸佔1.41萬公噸;去年銷往中國大陸也有1.4萬公噸,足見中國大陸市場幾乎佔據我國鳳梨釋迦外銷九成以上,因此去年因應中國大陸市場「斷炊」,農委會首度推出「成本型」保險,保障鳳梨釋迦農的生產成本。鳳梨釋迦往年外銷比例達九成以上,今年轉往內銷後,每台斤價格從50~60元跌至10~20元左右,農民含淚銷售。(圖/報系資料照)據了解,釋迦保險分為「收入型」和「成本型」保險,農民必須擇一投保。收入型為因應2016年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釋迦,政府於隔年開辦,保障農民收入,算法是每公頃基準收入扣除每公頃實際收入後,乘以投保面積,承保品項包括大目釋迦及鳳梨釋迦二種;成本型承保品項僅限鳳梨釋迦,保險額度分為每公頃45萬和40萬元。台東釋迦合作社理事主席王志偉指出,以保險額度45萬元為例,其中每公頃最高理賠金額東河鄉17.2萬,與最低理賠金額卑南鄉(溪南)3.29萬相比,兩地每公頃理賠相差超過五倍之多,就有農民種植位於卑南和鹿野鄉兩地交界,一塊卻領兩種理賠價格的怪現象。根據農委會110年度理賠情形,「收入型」和「成本型」保險投保面積總計1870公頃、1.44億元;其中,成本型投保件數佔了近九成,共理賠1.1億元,理賠率最高的是額度40萬,理賠率高達1520%。 成本型保險是以保險額度扣除當年收入來計算,A鄉農民若以台北第一果菜市場批發價格鳳梨釋迦每公斤50減10元為基準,再乘以該鄉核定每公頃平均產量7000公斤計算,得出每公頃收入28萬元,保額45萬元可理賠17萬元;B鄉同樣以台北市第一果菜市場批發價減10元計,該鄉核定每公頃平均產量8000公斤,得出每公頃收入32萬元,同樣保額可理賠13萬元。農民認為全縣應該統一平均產量的標準,否則單位生產量高者,付出同樣成本,卻反而理賠少。為此,台東縣府日前已邀集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農糧署東區分署及鄉鎮公所等單位討論產量資料,交由農委會農業金融局計算理賠合理性。由於這次釋迦理賠率創新高,往年收入型保險於每年四、五月申請截止,今年至今仍無消無息,有農民就質疑農委會「博歹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上月到台東縣,宣傳鳳梨釋迦行銷三支箭成效,不過卻被農民踢爆數字遭美化,不僅內銷價格剩不到往年一半,外銷日本數量也有限。(圖/台東縣府提供)不過,農糧署否認,強調今年的保險受理時間將由農金局公布;有關成本型保險爭議,農金局是以農糧署調查產量作為理賠依據,本次的生產調查有50個據點,因應各方意見,請地方政府和鄉公所擴增數據至100據點,再進一步透過改良場專家與學者檢核數據,作為下一次保險理賠計算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