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診斷
」 登革熱 疾管署 新北市 台南 AI新北登革熱疫情還沒完!永和58歲男確診 累計75例
新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永和區58歲男子,11月5日出現發燒、關節痛/骨頭痛及出疹等症狀,就醫通報送驗後確診,現已康復。目前疫調顯示個案潛伏期間主要於居住地及新店區活動,將進行病毒基因定序釐清可能感染源。截至11月8日新北累計7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新北登革熱疫情已獲得有效控制,近期颱風降雨後孳生病媒蚊仍有零星病例發生。由於登革病毒可能會隨著社區中無症狀或潛伏感染者移動,只要周遭環境有病媒蚊,就會透過叮咬再傳播給其他人,只有落實清除積水容器不養蚊,才能避免登革熱的發生。市府團隊持續加強巡查社區,一旦發現積水容器孳生孑孓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裁罰3000元,目前已開立81件。同時籲請醫療院所持續提高通報警覺,於診間主動詢問病患活動史,如遇有疑似感染個案應善用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即時通報,以便衛生單位及時介入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新北登革熱再+1!新莊區出現首例 市府持續加強社區巡查
新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新莊區40歲男,14日出現發燒、肌肉痛、關節痛等症狀,就醫通報送驗後確診感染登革熱第二型病毒,症狀已緩解。目前疫調顯示個案潛伏期間主要於居住地及工作地活動,但工作地曾有本市登革熱個案活動史,將進行病毒基因定序釐清可能感染源。截至19日累計67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新北自9月23日出現本土登革熱病例,經調查主要於景新公園、三介廟、天山公園及周邊山區活動而感染。由於山區是天然的孳生源,市府團隊除持續針對管制區域進行大規模噴消,同時透過空拍機檢視山區可能的隱性孳生源,並協同農林署、國防部後指部、海巡署、國產署等土地權管單位加強巡查清除,以降低病媒蚊密度。陳潤秋說明,登革病毒會隨著感染者活動足跡而移動,只要周遭環境有病媒蚊,就會透過叮咬再傳播給其他人,唯有落實清除積水容器不養蚊,才能避免登革熱的發生。市府團隊持續加強巡查社區,一旦發現積水容器孳生孑孓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裁罰3000元,目前已開立38件。由於之前個案分布於中和、新店,陳潤秋呼籲,新莊區已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請醫療院所務必提高警覺,診間加強詢問病患活動史與群聚史,並踴躍向本局領取免費登革熱NS1快篩試劑,針對疑似登革熱患者輔助診斷,以利衛生單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新北市再增1本土登革熱病例 經調查仍與高風險區域有關
新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新店區65歲女,6日出現發燒、關節痛、骨頭痛、噁心、嘔吐等疑似症狀,就醫通報送驗後確診,目前症狀緩解,經調査仍與目前高風險區域有關,研判感染範圍未擴大。截至9日新北累計6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新北自9月23日出現本土登革熱病例,經過市府團隊與市民的共同努力,病例逐漸下降,評估疫情控制措施有效。病例感染仍與目前高風險區域有關,包括中和景新公園、三介廟、新店天山公園及周邊山區等將管制至11月6日,提醒民眾不可進入管制區,如擅闖將依《傳染病防治法》最高處30萬元罰鍰。陳潤秋提醒,登革熱疫情雖趨緩,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颱風後,近期氣溫仍適合病媒蚊生長,須持續落實「巡、倒、清、刷」並做好防蚊措施,與政府共同合作阻斷登革熱。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務必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活動史。衛生局補充,亦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即時通報,以便及時介入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上周新增51例本土登革熱! 疾管署提醒:山陀兒影響後是重點
疾病管制署1日表示,國內上週(9/24-9/30)新增5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16例男性、3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居住於新北市新店區29例及中和區22例,發病日介於9月13日至9月28日,多數個案因出現發燒、噁心、頭痛、肌肉痛、腹瀉及嘔吐等登革熱疑似症狀後就醫快篩陽性,採檢送驗後確診登革熱,無重症及死亡病例。目前衛生單位已針對確診個案居住地及共同活動區域進行相關防治措施,及進行區塊防治針對社區擴大預防性噴消與環境孳清,並加強疑似病例監測。此外,疾管署提醒,本週受強颱影響全台皆有豪大雨機會,請民眾注意自身安全並於颱風後落實「巡、倒、清、刷」。經疫情調查發現大部分個案有中和區三介廟、興南市場或新店區天山公園等疫情風險區活動史,與前公布群聚個案屬同一群聚事件,該群聚案累計57例病例,包括新店區32例、中和區24例及花蓮縣1例,其中約4成為接觸者或擴大篩檢檢出。疾管署指出,因應本起群聚,衛生單位持續加強確診個案住家及活動地周邊環境病媒蚊監測、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除三介廟至天山公園自9月24日起封山一個月,新店及中和地區亦於周末社區大動員整頓環境,中央亦於疾管署成立應變工作小組及機動防疫隊,不分平假日每日派遣2-3組人員至風險區協助防疫。提醒居住或曾出入疫情風險區之民眾應注意防蚊,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至醫療院所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疾管署統計,2024年截至9/30累計223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其中入夏後累計59例,病例分布新北市56例、高雄市2例及花蓮縣1例);另今年累計217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近4年同期,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88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27例及泰國26例。疾管署提醒,目前評估新北疫情已獲初步控制,但本週受強颱影響全台皆有豪大雨機會,請民眾注意自身安全並於颱風後落實「巡、倒、清、刷」,迅速清理家戶內外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整理家園及從事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同時籲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落實詢問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早通報,並請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
新北登革熱再添15例 潛伏期多曾有高風險管制場域活動史
新北市登革熱疫情擴大,新增1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4男11女,年齡介於34至77歲,為新店區8例、中和區7例,發病日介於9月16日至9月24日,於潛伏期間多曾有目前高風險管制場域活動史,研判感染區域未擴大。累計已有29例。衛生局指出,今日15例中有12例的血清抗體IgG呈現陽性,表示感染至少一週以上,主要是市府在高風險區設置篩檢站主動發掘之已無傳染力個案。另昨9月26日於中和區興南市民活動中心總共篩檢126位攤商,快篩皆為陰性。衛生局長陳潤秋說明,為積極找出隱性感染者,市府24日至26日於高風險區域設立篩檢站主動進行社區擴大篩檢,總共篩檢378人。截至9月26日本市累計29例本土登革熱中,便有15例是透過擴大篩檢找出,且多數已無傳染力。為防堵疫情擴散,市府持續執行區塊防治計畫,並針對中和區景新公園、三介廟至新店區天山公園環山步道之管制區域加強巡邏,禁止人員進入。新店區公所及中和區公所將於28日動員進行社區孳生源清除活動,籲請民眾響應配合「周六新北市民清潔日」,共同維護社區清潔,保護自己及親友的健康。清除積水容器避免孳生病媒蚊是預防登革熱不二法門,請民眾積極檢視戶內外環境清除積水容器以及容器減量,減少病媒蚊孳生。若經防疫人員査獲陽性孳生源,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3000至1萬5000元罰鍰。衛生局提醒,此次登革熱疫情主要是由第二型病毒引起,部分患者曾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或是多次就醫才被通報,呼籲醫師提高警覺,診間詳細詢問TOCC,視需要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以利衛生單位快速啓動防治措施,防範疫情蔓延。
新北再增2例本土登革熱 2男活動史都來過這地方
新北市衛生局今(25)日下午公布,新北市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中和區51歲男及71歲男,於潛伏期間曾有高風險場域中和區三介廟活動史。發病日皆為9月18日,就醫通報送驗後確診,皆已康復,目前匡列2名接觸者皆無症狀,持續密切監測。衛生局指出,新北累計7例本土登革熱,潛伏期間皆有中和區三介廟及新店區天山公園之高風險場域活動史,市府目前已將中和區景新公園、三介廟至新店區天山公園環山步道列為管制區域限制人員進入,請民眾配合防疫切勿進入,如發現擅闖管制區域,將處6萬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市府也將持續針對管制區域進行長效藥物噴消及環境孳生源清除。另外為盡速找出潛在感染源,市府在中和區興南市民活動中心及新店區新和里里臨時集會所設立採檢站,將持續開放,呼籲附近里民或曾出入高風險場域民眾可前往免費篩檢,也提醒新北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踴躍向衛生局領取免費登革熱快篩試劑,診間如遇有登革熱疑似症狀民眾,請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以利衛生單位及時採取後續防治措施。
今夏第3例本土登革熱!花蓮男發燒、頭痛就醫 曾赴高雄、新北
入夏以來第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疾病管制署今(19)日公布,花蓮縣一名30多歲男子,在9月13日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就醫,經通報及採檢送驗後,9月18日確認為登革熱病例,密切接觸者11人目前無症狀。經調查,個案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但曾至高雄及新北,可傳染期主要活動地點則為花蓮工作地及居住地,研判為本土病例,感染源待釐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這是今(2024)年5月以來第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該名男子一度在新北停留較長天數,且活動地點附近200公尺處,在8月初曾有境外移入個案,不免使人懷疑其關聯性。後經釐清,男子為登革病毒第二型,境外移入則是第一型,目前感染源仍待釐清。疾管署表示,為防範疫情擴散,花蓮縣衛生局已針對個案及接觸者進行防蚊衛教,並於個案工作地及居住地周圍進行病媒蚊密調、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高雄市及新北市衛生局也已展開相關防治工作。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9月18日,累計達167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其中入夏後累計3例,分別居住於高雄市2例及花蓮縣1例。167例本土並例中,分布於高雄市137例、台南市19例、屏東縣9例、嘉義縣及花蓮縣各1例。今年累計207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過去4年同期,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88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及泰國各24例。 疾管署提醒,目前全台氣溫仍炎熱且多有降雨,環境適合病媒蚊生長,呼籲民眾應落實住家內外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並在雨後加強巡檢。戶外活動或出國旅遊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以防範蚊蟲叮咬。疾管署強調,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近期旅遊活動史;醫療院所也應提高警覺,加強詢問就診者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即早採取防治工作。
台南防堵登革熱 市民「病毒血症期」自主通報可領1000獎勵金
時值氣溫濕熱的夏季,登革熱疫情升溫,為提升市民與在台南就業的外籍移工自主通報意願,達到有效防堵社區潛在病例之發生,台南市政府今(18日)辦理「登革熱症狀勿輕忽,自主通報保健康」記者會,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鼓勵仲介業及僱主如遇受僱者有疑似症狀,可至各衛生所進行NS1快篩試劑檢驗,盼有效杜絶登革熱病毒之擴散。黃偉哲表示,提供自主通報獎勵金,是防疫的手段之一,並非主要目的,重點在於提醒民眾注意公共衛生,藉由抑制潛在登革熱感染源,來達到全面杜絕之效果。黃偉哲指出,目前的9個境外移入案例,在社區並無擴散跡象,算是度過第一道難關。他強調境外移入與本土病例往往僅有一線之隔,呼籲大家謹慎留意,尤其適逢雨季,許多地方在下雨過後,都有積水情形,期盼民眾與市府防疫團隊攜手合作,做好孳生源清除工作。衛生局指出,凡居住於台南市的市民或在台南就業的外籍移工,於病毒血症期(發病前一日至發病後五日)內至醫療院所或衛生所自主通報,經認可實驗室檢驗為登革熱確診個案,則給予每例民眾自主通報確診者獎勵金1,000元(等值禮券),而外籍移工若由雇主/仲介公司協助自主通報者,同時給予雇主/仲介公司每例獎勵500元(等值禮券),此外,除民眾自主通報外,也請醫療院所加強快篩及通報,並給予醫師通報獎勵金100至300元,前200名確診個案加碼每例獎勵金2,000元。黃偉哲表示,提供自主通報獎勵金,是防疫的手段之一,並非主要目的。(圖/台南市政府提供)衛生局表示,由於登革熱潛伏期為3至14天,國人在國外遭病媒蚊叮咬並感染後往往是返國後入社區才發病,環境中病媒蚊叮咬後經8至12天後將具有傳染登革熱病毒的能力,如未能及時阻絕傳播,則恐造成本土疫情發生,因此,請醫療院所如遇疑似登革熱患者,可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通報,以利即早採取防治措施,同時也請留意病患是否出現重症警示徵象,適時給予適當醫療處置。登革熱防治中心提醒,請市民朋友出國或旅遊出發前,務必做好居家環境積水容器清除及倒置,避免蚊蟲孳生,此外,在旅遊中也要多加注意防蚊措施,儘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皮膚裸露部位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遭受病媒蚊叮咬,至於,在旅遊返國後入境時如有發燒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自主健康管理14天,如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等症狀時請儘速就醫並落實防蚊措施,且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
逾60歲每百人有4人心房顫動 這種心律不整恐致中風
隨著天氣忽冷忽熱,人體生理調節能力受到挑戰,心房顫動患者更應提高警惕。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內血液流動不暢,進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流至腦部,可能引發栓塞性中風,帶來致命危機。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劉力瑋醫師指出,心房顫動屬於心律不整的一種,根據統計,60歲以上的國人中約有4%患有心房顫動,而80歲以上的患者比例更是高達10%。這一疾病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呼吸困難、疲憊無力、水腫。此外,心房顫動的另一大風險在於血栓的形成,劉力瑋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會在左心房的左心耳處形成血栓,這些血栓若隨血液流動,可能會堵塞腦部、腸子、腎臟或四肢,導致嚴重的中風,進而可能造成患者失能。因此,心房顫動被視為需要長期追蹤控制的慢性病。心房顫動的症狀通常表現為不規則的心跳,時快時慢。若患者出現心悸且心跳不規則且快速(超過130、150次/分),應及早就醫。由於所有的心律不整,當心跳恢復正常的時候,都不太容易以一張心電圖去做診斷。因此會以24小時心電圖監測,看有沒有機會在未來的這一天中逮到這個心律不整。此外,現在很多穿戴裝置,像是智能手錶,不只是記心率的高跟低,也能把完整的心電圖記下來。劉力瑋醫師提到,若常有心律不整者,可以藉由智能手錶記錄,就醫時帶來給醫師參考,都能有效輔助診斷。在治療方面主要有幾種方法,首先是電燒手術,通過心導管技術在心臟內定位並消除異常電信號。其次是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幫助患者維持正常心律。此外,因心房顫動患者伴隨較高的中風風險,需要使用抗凝血劑防止血栓形成,進而降低中風風險。劉力瑋醫師呼籲,若常有心悸、心跳不規則,要及早就醫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以預防中風等嚴重後果。
高雄鳳山登革熱群聚!患者「頭痛、肌肉痛」確診 282處孳生病媒蚊開罰
高雄市衛生局13日公布,鳳山區出現今年入夏登革熱群聚疫情,兩名男女分別於7日、11日通報確診,經實驗室檢驗結果,研判為新一波病毒入侵社區造成群聚感染,衛生局連日對當地進行防治工作,4天內發現社區內高達282處積水孳生病媒蚊孑孓,全數開單告發,同時清出高達50公噸的廢棄物。高雄市衛生局13日公布,鳳山區出現今年入夏登革熱群聚疫情,兩名男女分別於7日、11日通報確診,經實驗室檢驗結果,研判為新一波病毒入侵社區造成群聚感染。(示意圖/登防中心提供)根據高市衛生局說法,首例是在鳳山區鎮北里的20多歲男性,是一名交通運輸維修人員,6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酸痛、關節痛,7日採檢通報後確診,第二例為同區40多歲女性, 4日肌肉痛就醫、11日症狀加劇伴隨頭痛、骨頭痛、眼窩痛、噁心嘔吐,就醫採檢通報後確診。兩例個案經實驗室檢驗結果皆為PCR陽性第一型,首例個案經中央疾管署進行病毒定序初步研判與去年本土流行的病毒株不同,研判為新一波病毒入侵社區所造成的社區群聚感染。經疫調發現,第二例案於鎮北里中型百貨賣場工作,而首例男子於病發前7天赴該賣場購物,經現場調查,賣場旁為興建中工地建案,工地內陰井、地面及陽台都積水孳生大量病媒蚊幼蟲,周邊住家也有許多積水容器已孳生孑孓。防疫人員於該區域單日捕獲成蚊高達13隻,病媒蚊密度相當高,研判該社區是引爆此波群聚疫情的感染窩。防疫團隊7日起啟動地毯式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等緊急防治工作,連續4天共查獲高達282處積水孳生病媒蚊孑孓,全數開單告發,另外,該社區有為數眾多的閒置空地和菜園被民眾不當堆置各類容器雜物,舊部落社區巷道內也有民眾忽略的桶缸盆甕、帆布、花器、輪胎、金爐、桶蓋等各式積水容器孳生大量蚊蟲,加上警戒範圍內共有20處施工興建中大型建案,以及廢棄灌溉溝渠淤積雜草叢生,整體環境不良,研判疫情快速擴散風險高。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區級防疫指揮中心偕同區里志工、民眾同步進行環境大掃蕩,截至目前共清除81處髒亂點、50公噸廢棄物。另據疾管署指出,今(2024)年截至6/12累計166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累計病例分布高雄市137例、台南市19例、屏東縣9例及嘉義縣1例,並累計2例重症病例;另今年累計104例境外移入病例,高於2020年至2023年同期(介於3-55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55例為多,其次為馬來西亞18例及馬爾地夫9例,境外移入風險持續,請民眾前往當地時留意防蚊措施。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肌肉痠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也請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加強詢問就診民眾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針對疑似感染民眾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儘速採取防治工作,並請留意民眾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給予妥適醫療處置,降低發展為登革熱重症或死亡的風險。
體育老師指關節劇痛無法運球! 就醫檢查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搞鬼
澎湖一名年輕體育老師某天發現指關節劇痛,無法正常運球。起初他自己以為是運動傷害,前往復健科求助,卻多次求治未果,深入檢查後才發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病初期經常被誤認為是運動傷害或關節退化,因而錯失黃金治療期。他提醒,為了避免關節持續惡化,會先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治療,若病情未獲得良好控制,則會評估以「生物製劑」介入。這名體育老師就是在生物製劑治療1至2個月後,症狀才得以緩解,目前已恢復體育教學工作。好發族群別輕忽!「女性」患病率更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較能確定的是「基因」為罹患該病症的主要因素之一。蔡長祐主任表示,一般而言,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年紀約為於三十至五十歲,但也有十幾歲就發病的案例,且「女性」的發病率為男性的三到四倍,因此如果親人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史,就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蔡長祐醫師表示,患者在半夜時「腫瘤壞死因子」(TNF)等細胞激素分泌量最多,這些因子容易導致發炎反應,讓患者在早上起床時會有關節僵硬、紅腫熱痛的症狀產生。他提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好發於四肢周邊關節,且為對稱型態。因此一旦民眾發現手指或是腳趾關節有對稱性的疼痛,而且日漸加劇,就要儘快就醫做檢查。而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骨骼傷害往往為不可逆,倘若錯過黃金治療期,即便以藥物控制了病情,若關節變形骨頭破壞仍無法挽回。類風濕因子輔助診斷 多種治療選擇有效控制病情目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依據是透過抽血檢查,檢測體內的類風濕性因子及抗環瓜胺酸抗體、白血球數量與血小板數量,並搭配超音波與X光等影像工具來判斷發炎與骨骼破壞程度。蔡長祐醫師提到,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是採用「金字塔型」或是「倒金字塔型」的用藥方針,近年來則改為「組合型治療法」,以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與口服免疫調節藥物交互使用。但此方式的效果仍然有限,而且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伴隨「月亮臉」、「水牛肩」、「骨質疏鬆」等副作用,所以後來採用新一代的生物製劑或是小分子標靶藥物,例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Anti-TNF),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炎路徑能有效被阻斷,讓病情達到更穩定的控制。蔡長祐醫師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不可逆,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在現今多元進步的治療方式下,患者若遵循醫囑、勿自行停藥,也能成功控制病情,將其視為慢性病來處置。
中年婦無名指痛10年「碰水吹風都疼」 一查竟是罕見腫瘤
手指一碰就痛,可能是腫瘤。中國有一名婦人,右手無名指痛了10年,不論是碰水還是風吹,就會痛到受不了,最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血管球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腫瘤。據《極目新聞》報導,現年45歲的謝女右手無名指10年前莫名疼痛,四處求醫卻始終找不出原因,「右指是摸不得,冷水碰不得,熱水挨不得,冷風吹不得」,今年2月17日到武漢第四醫院手術外科就診,才總算找到病因,是手指末節指腹的指尖處藏著一顆「血管球瘤」。謝女得了罕見的腫瘤。(圖/翻攝自極目新聞)醫師指出,血管球瘤是一種少見的毛細血管疾病,常見於四肢末端,如手指、足趾的甲床下,好發於中青年,女性多於男性。血管球瘤會產生自發性間歇性劇痛,難以忍受的疼痛和在低溫刺激的時候會引發劇烈疼痛。由於血管球瘤早期不易發現,且病程較長,疼痛劇烈會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醫師介紹,臨床上可以透過超聲波、放射檢查等輔助診斷。謝女找到病因後,住院接受手術,手術中醫生準確找到隱藏在指尖的瘤體,將其剝離後切除。術後,疼痛的症狀消失了,住院休養幾天後,病情也逐漸好轉。醫師提醒,血管球瘤常常會引起劇烈疼痛,對於患者來說,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他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若有手指、腳趾持續莫名劇烈疼痛,從外觀上看又未發現異常,應及時到專科就診。
美HIMSS智慧醫院「數位健康指標評比」 中醫大附醫勇奪全球冠軍
美全球醫療機構智慧醫療的高品質指標HIMSS(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 HIMSS)評比「數位健康指標(Digital Health Indicator; DHI)」,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大附醫)榮獲全球冠軍,周德陽院長三月將率隊到美國領獎,是台灣醫界首次在美HIMSS被評選榮獲全球第一名智慧醫院,為台灣醫界爭光。周德陽院長強調,在智慧醫院的發展上,沒有所謂的最好,只有不斷追求更好。透過美國HIMSS的數位健康指標(DHI)的嚴格評估,圍繞四大核心面向:資訊交互運作能力(Interoperability)、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照護(Person-Enabled Health)、預測分析能力(Predictive Analytics)和醫院治理與勞動(Governance & Workforce),發現並改善不足之處,運用資訊科技、人工智慧和軟硬體系統等先進技術,減輕醫護負擔,提升服務品質來造福病患。像是重症AIoT醫療戰情室利用數位孿生技術,整合大量醫療資訊,並導入智抗菌、智救心、智護肺等2023年HIMSS戴維斯卓越獎AI預測技術,實現對重症病人的遠端即時監控,掌握多位病人整體狀況。戰情室強化了跨系統的資訊交流和協作,將抗藥性菌株感染率從12.2%降至7.5%。此外,中醫大附醫透過遠距醫療技術,滿足偏遠地區對醫療的需求,如全天候院前心電圖監測,心肌梗塞AI反應時間縮短至僅37秒,或是每月提供的185次眼底鏡AI判讀服務,照護偏鄉糖尿病病人。作為個人醫療助理的「中國醫點通App」,結合虛擬健保卡完整覆蓋就醫流程,利用趨勢圖和智能輔助功能,實現病人自我照護和家庭健康管理。App的遠程監測和數據傳輸功能,支持病人在家中安全進行血液透析,每年為病人節省高達90天往返醫院的時間,並顯著提高透析效率。目前,「中國醫點通App」每月服務約31萬用戶,展示了其廣泛接受度和實用價值。這些成就均依賴於高度的資訊整合和嚴格的資訊安全技術,以實現更優質的醫療成果。李光申副院長說明,中醫大附醫除了榮獲全台首家HIMSS電子病歷成熟度模型(EMRAM)7級的再認證,並藉由雲端醫療大數據,實現了醫院與公眾數據的互通及交換標準化,展現堅強的資訊基礎建設,成功達到IT基礎建設成熟度模型(INFRAM)最高等級7認證。此外,透過強化醫療人工智慧(AI)及50多項商業智慧儀表板(BI)的應用與分析,對臨床、行政、經營管理的風險進行前瞻性洞察,從而提高醫院的整體營運效能。這些努力讓中醫大附醫成為全台首家獲得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AMAM)第6級認證的醫療機構。中醫大附醫致力於智慧醫療創新,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應用,其中Google Cloud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包含MedLM可同時分析醫療影像、病歷紀錄和基因數據,可以給予醫療人員更大的助益。中醫大附醫AI中心副主任王韋竣醫師指出,AI中心將以MedLM模型為基礎,開發輔助診斷、治療建議、衛生教育和醫學研究等應用。尤其在這個護理師短缺的時期,將優先使用新技術,建構具備視覺分析能力的「AI輔助護理師」,提供以下效益,包括「分析圖片生成初步評估與補充敘述」、「完善過去因人員負荷而未完成的詳細記錄」等。王韋竣副主任說明,護理師可使用「AI輔助護理師」,在照護臥床或行動不便的壓瘡病人時,先拍照上傳傷口圖片,讓AI針對圖片進行初步評估與傷口描述,提醒照護注意事項與建議,提高工作效率,確保紀錄完整。另外,護理師可利用此工具記錄疼痛病人表情與口述的症狀,生成疼痛評估與描述的文字記錄,提高照護質量,發展成熟時,輔助醫師作為調整藥物參考,讓護理工作更高效。這項技術還可應用於飲食控制,護理師分析病人食物照片,估算熱量等資訊,提供適當衛教建議。這項新興技術將帶來全新醫療變革,憑藉AI來輔助分析臨床狀況,協助照護病人,提高護理品質,為醫療帶來更多創新進步,為照護病人帶來更多便利與進步。
醫療新躍進1/世界首創!AI輔助「1分鐘發現癌王」 醫師不必舉白旗投降
全球掀起AI狂潮下,在醫療上有哪些大突破?CTWANT特別整理,近年台灣醫療界3大新躍進技術,包括透過AI提早揪出「癌王」胰臟癌、幹細胞治療讓癱瘓者重生、CAR-T治療全面擊潰癌細胞。這使得醫學概念不僅「有效治療」,更要進一步「預防疾病」,也讓許多患者新的一年看到新希望。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是台灣2022年第7大癌症死因,也是首次進榜。胰臟癌初期無症狀,影像學檢查也難看出異狀,5年內存活率僅10%,高致命率讓它擁有「癌王」封號,也被喻為「醫生也舉白旗投降」的難治之症。台大醫院全球首創胰臟癌AI輔助診斷系統,僅需1分鐘就可偵測到2公分以下腫瘤,且準確度近9成,可望大幅拉高存活率。近年來,因胰臟癌逝世的名人非常多,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米其林法國名廚侯布雄、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以及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名嘴劉駿耀、演員李麗鳳、新北市議員唐慧琳、藝人巴戈都因胰臟癌病逝,而巴戈從確診到病逝僅短短半年。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內視鏡科主任、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偉智表示,「胰臟癌是目前癌症中致死率最高的,全球發生率都在上升中,胰臟癌治療的關鍵是早期發現,若能在腫瘤小於2公分時就治療,治癒機會高達8成,但一旦超過2公分,5年存活率就低於2成。」廖偉智說,過去胰臟癌診斷主要透過電腦斷層,但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高達40%在檢查時未被發現。「胰臟癌擴散速度很快,曾有患者在他院檢查,當時僅在胰臟尾部有淡淡陰影,沒想到才過了4個月,這個陰影不但變大,且腫瘤已經轉移,一開始本來有機會治療,結果變成第4期末期胰臟癌。」為協助及早發現腫瘤,台大醫院開發胰臟癌人工智慧電腦斷層輔助系統。廖偉智解釋,「台大醫院內科、影像醫學科和台灣大學研究團隊共同努力,開發出全球首創能辨識胰臟癌的人工智慧模型,在此模型中可偵測小至1.1公分的腫瘤,且診斷正確率超過9成,這項成果也刊載於影像醫學頂尖期刊《Radiology》並獲得國際影像醫學最重要的學會RSNA,選為2023年影像醫學界最重要的研究(Margulis Award)。」胰臟癌過去診斷主要是透過電腦斷層,但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非常容易被忽略,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存活率便大幅降低。(示意圖/黃鵬杰攝)目前台大醫院已把這個系統開發成一套完整成熟且自動化的「台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利用AI技術自動化分析電腦斷層影像,目前獲得衛福部核准醫材許可證,也獲得美國FDA突破性醫材,並取得台灣跟美國的多重專利。廖偉智建議胰臟癌危險族群如家族史病人、胰臟癌前病變,或具免疫性腫瘤基因型病變者,可優先用於判讀,透過系統辨識1分鐘內就能完成,台大醫院預定今年將正式導入臨床服務。廖偉智指出,胰臟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吸菸,包括二手菸。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重度抽菸的人,比一般人罹患胰臟癌的時間提早約10年。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有胰臟癌家族史,父母雙親、兩個姊姊、弟弟都死於胰臟癌,但卡特居然拖到2015年90歲才罹胰臟癌,接受治療後,同年底,透過核磁共振掃描(MRI)檢查,全身已找不到癌細胞。因為家族成員多數死於胰臟癌,所以卡特及其他親人很久以前就已捐血給醫界進行基因研究,卡特認為「自己從不抽菸」是他延後罹癌的關鍵,因為他的家人全都是老菸槍。除了吸菸之外,廖偉智表示,長期的糖尿病、肥胖、慢性胰臟炎,或是胰臟的水瘤、水泡,都可能進一步發展為胰臟癌;有些乳癌基因變異,除了造成乳癌風險增高,在胰臟癌方面的風險也較常人為高,若有相關基因變異或家族史的人,應定期追蹤。Box 胰臟癌5大警訊 (資料來源/國健署)1.有家族史、抽菸、喝酒、糖尿病、肥胖等危險因子應盡早篩檢2.近期血糖上升、上腹痛或背痛、體重明顯減輕3.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的膽道阻塞4.不明原因胰臟炎5.不明原因脂肪便,大便上有一層浮油
新增登革熱母子垂直感染 寶寶出生4天即發燒
疾病管制署今(17)日公布上週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母子垂直感染個案,個案於今年10月11日出生,母親亦為確診個案,該新生兒10月15日出現發燒症狀,當日就醫採檢後確診,經判斷為母子垂直感染,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提醒,保護孕婦及新生兒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並落實防蚊措施;新生兒建議可以物理方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等)進行防蚊。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今年10月11日至10月16日)新增1,52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臺南市(1,283例)、高雄市(119例)、雲林縣(32例)、嘉義縣(21例)、新北市(18例)、屏東縣(17例)、臺北市(10例)、臺中市(6例)、桃園市(4例)、嘉義市(3例)、宜蘭縣及彰化縣(各2例)、基隆市、新竹縣、苗栗縣及南投縣(各1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802例男性、719例女性,發病日介於9月18日至10月16日,另新增本土重症病例9例及死亡病例7例。死亡病例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為6名男性、1名女性,其中6例具潛在病史,於發病後2至58日內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疾管署表示,國內近7日新增本土病例數較前7日下降,今年截至10月16日累計17,084例本土病例,個案分布於臺南市15,303例、高雄市830例、雲林縣531例、屏東縣111例、嘉義縣96例、新北市57例、臺北市、桃園市及臺中市各31例、新竹市14例、嘉義市13例、南投縣及彰化縣各11例、新竹縣7例、苗栗縣3例、基隆市及宜蘭縣各2例,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大於60歲以上個案占37%,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26%)。今年累計本土重症病例96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分別為臺南市77例、雲林縣15例、高雄市及屏東縣各2例,另累計死亡病例32例;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縣市出現病例,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次高,評估疫情傳播風險仍高,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疾管署提醒,本週東北季風減弱、氣溫回暖,仍可能為病媒蚊提供活躍環境,民眾應把握近日晴朗天氣,巡視家戶內外是否有潛在孳生源並澈底清除,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時,務必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並提高警覺,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同時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
登革熱新增5死! 台南市上周再添2309例「已破萬人」疫情處高峰
疾病管制署今(3)日公布上週新增5例本土登革熱死亡個案,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為3例男性、2例女性,皆具潛在疾病,於發病後5至15日內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衛生單位已於個案居住地及活動地完成相關防治工作,並加強對當地民眾之衛教宣導。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今年9月26日至10月2日)新增2,542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臺南市(2,309例)、高雄市(145例)、雲林縣(31例)、屏東縣(18例)、嘉義縣(17例)、新北市(13例)、臺北市及臺中市(各3例)、桃園市、新竹縣及南投縣(各1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1,334例男性、1,208例女性,發病日介於9月10日至10月2日,另新增本土重症病例12例及死亡病例5例。疾管署表示,國內上週新增本土病例數較前一週上升,處高峰期。今年截至10月2日累計13,036例本土病例,其中臺南市11,770例;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縣市出現病例,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次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大於60歲以上個案占37%,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26%)。今年累計本土重症病例68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分別為臺南市53例、雲林縣11例、高雄市及屏東縣各2例,另累計死亡病例20例;目前社區已出現第一型及第二型登革病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今年累計176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泰國46例及越南33例為多,另累計境外移入重症病例1例。疾管署提醒,民眾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時,務必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並提高警覺,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同時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
登革熱新增3死「皆為年長女性」 發病短短10天內過世
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上週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死亡個案,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均為女性,2人具有潛在疾病,於發病後1至10日內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衛生單位已於個案居住地及活動地完成相關防治工作,並加強對當地民眾之衛教宣導。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今年9月19日至9月25日)新增2,017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臺南市(1,855例)、高雄市(82例)、雲林縣(27例)、屏東縣(20例)、嘉義縣(8例)、南投縣(6例)、臺中市(5例)、桃園市及新竹市(各4例)、嘉義市(2例)、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及新竹縣(各1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1,077例男性、940例女性,發病日介於9月3日至9月25日,另新增11例重症病例,其中10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死亡病例新增3例。疾管署表示,國內上週新增本土病例數與前一週持平,須持續觀察,疫情傳播風險仍高。今年截至9月25日累計10,496例本土病例,其中臺南市9,463例;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縣市出現病例,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次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大於60歲以上個案佔37%,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26%);今年累計本土重症病例56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另累計死亡病例15例;目前社區已出現第一型及第二型登革病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疾管署指出,當出現登革熱個案時,代表當地有帶病毒的病媒蚊,實施化學防治可儘速減少環境中帶病毒病媒蚊數量,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現行衛生單位室內使用之防治藥劑以合成除蟲菊精為主,人體可正常將其代謝,為減少暴露,請民眾配合並確實遵守衛生單位在噴藥通知上所提醒的相關注意事項:噴藥前收拾重要物品及食品,噴藥時門窗緊閉、人及家中寵物不可待在室內、飼養水生動物應加蓋或移出戶外,噴完藥1小時(至少30分鐘)後再戴口罩進入打開門窗、風扇等使空氣對流,待通風完全後再進入屋內活動。疾管署呼籲,民眾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時,務必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並提高警覺,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同時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
林百里的第一步1/心電圖AI判讀技轉廣達QOCA 千億美元醫療商機電子五哥都想吃
AI股市行情告段落,AI應用才要上演。這波AI浪潮誕生的新首富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在8月1日廣達、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的「心電圖AI判讀平台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現身,他搬出自己的烏龜哲學,「智慧醫療有無限可能,我們一步一步往前走。今天是廣達QOCA的主力產品之一、是第一步,我相信有更多題目擴大合作。」一位公衛專家告訴CTWANT記者,林百里口中的這「一步」對台灣社會很重要,依美國心臟學會建議,心肌梗塞患者在到院後的90分鐘內應接受心導管治療,若加上突如其來的症狀,救治時間更短,「能正確判讀心電圖的心臟內科醫師需要至少17年專業醫學訓練加上實際經驗,以AI協助心電圖判讀,能夠在5秒內快速運算、分辨原因,在1分鐘內將病情以手機簡訊同時通知臨床醫師、主治醫師、護理師,對病患進行救治。」林百里心心念念的AI醫療雲平台QOCA系統,是一個基於AI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的醫療品質管理系統,自2013年開發迄今,由廣達技術長張嘉淵主持,其中AI醫療雲平台 (QOCA aim)以醫療影像與結構化資料分析,提供最佳臨床決策輔助及精準預測;同時有遠距醫療與居家照護等平台。廣達子公司「宇心生醫」,創辦人為美國UCLA小兒心臟科主任張瑞康(左),發明十二導程心電圖儀器,重量僅67g,搭配雲端系統,方便醫師判讀、個案管理與遠距監測。臨床實驗可大幅縮短操作時間近7成,不僅醫療專業人員能使用,一般人也能完成量測。(圖/宇心官網)三軍總醫院AIoT中心技術長林嶔負責訓練此AI影像辨識模型,指出三軍總醫院自2010年開始升級心電圖儀器與資訊系統,2019年進一步成立「人工智慧暨物聯網(AloT)發展中心」,使用廣達QOCA醫療雲管理,今年將成果正式技轉廣達。「已經累積超過150萬張心電圖資料,每年還以50萬張持續增加。」接下來交棒廣達工程師演算法開發軟體介面,進一步開發出穩定的商用服務。專家表示,「這個理想要能夠實現,從標註影像、對準時序、加入鉀離子數據、把病人情況納入、反覆訓練模型提升精準度,到成功申請醫材認證,要花費3年以上。」林百里坦言,「我們跟很多醫院有合作關係,國防醫學院、三總有特別的文化跟團結精神,讓我們合作更加順利有效率」。國防醫學院表示,不方便透露簽約年限,但此期間廣達有獨家使用心電圖AI判讀模型權利。要將AI影像辨識模型技轉廣達,中間還需要一個「翻譯官」穿梭溝通,國科會生科處生醫商品化中心擔綱這個重要的橋樑,該中心主任王麗茹指出,「因工程師與醫護人員對同一件事的理解有所不同、還要協調專利等,ICT語言與醫療語言也有所差異,我們轉譯並找出共識,讓AI協助判讀心電圖這個生醫研發成果朝商品化發展、讓成果落地。」許銀雄時任宏碁智醫總經理,說明VeriSee DR視網膜診斷軟體。(圖/報系資料照)「(未來)一定會有更多成果,很有信心」,林百里說。心電圖AI判讀除了搭配醫院的精密心臟監測儀器使用,也可搭配廣達子公司「宇心生醫」僅67公克輕巧型簡易的操作儀器「十二導程心電圖」,甚至在救護車上就可將心電數據傳輸到醫療雲,透過AI判讀協助醫治、篩檢及預防,進一步商品化成軟體+硬體系統,便可走進偏鄉、踏出國門,甚至避免中風等憾事發生。智慧醫療的無限可能,也是市場及商機所在,市調公司Markets &Markets指出,AI在醫療領域商機將從今年146億美元、2028年成長至1027億美元。和廣達一樣對醫療商機積極的台灣科技業者不在少數,例如宏碁智醫(6857)人工智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診斷系統VeriSee DR,分析糖尿病病患的眼底圖來預測其視網膜病變狀況、偵測腎功能障礙,已打入台灣8成醫療院所,這家電子五哥中唯一登錄興櫃的醫療子公司,2021年掛牌至今仍虧損,累計至去年虧損9591.8萬元,但仍在這條從醫路上堅持。緯創醫學的下肢外骨骼系統。(圖/報系資料照)緯創(3231)旗下緯創醫學智慧醫院解決方案以及外骨骼等,可主動偵測穿戴者的關節動作變化,配合使用者的行動能力,在適當時機給予輔助。仁寶(2324)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可遠距為偏鄉民眾進行檢查,自製開發應用於治療腫瘤的「消融寶」(AblatePal)射頻消融系統更納入健保給付。華碩(2357)「We AreFamily」由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團隊開發,利用華碩健康資料銀行中健康存摺檔案提供加值服務,OmniCare醫療物聯網平台串聯保險、醫療等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並與研華(2395)、光寶(2301)等合作參與聯合醫院智慧病房。英業達(2356)旗下英華達「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利用抽血檢測進行早期癌症篩檢及治療後續追蹤。
登革熱上周新增264例 苗栗嘉義也淪陷!全台8縣市都中鏢
疾病管制署今(8)日表示,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8月1日至8月7日)新增 264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為臺南市(229例)、雲林縣(20例)、高雄市(6例)、嘉義縣(5例)、屏東縣(2例)、臺中市(1例)及苗栗縣(1例),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其中151例男性、113例女性,發病日介於7月20日至8月7日。疾管署說明,國內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苗栗縣、嘉義縣於上週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縣市出現本土病例。今年截至8月7日累計1,109例本土病例,其中臺南市920例、雲林縣135例、高雄市38例、嘉義縣5例、臺中市4例、屏東縣4例、南投縣2例及苗栗縣1例,全國病例數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60歲以上個案佔41%(459例),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26%),目前累計9例重症病例,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分別為雲林縣7例及臺南市2例,其中3例住院中,另累計1例死亡病例;目前社區已出現第一型及第二型登革病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疾管署提醒,適逢暑假期間,民眾入出境、往來各地交流頻繁,加上氣候炎熱且偶有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及疾病傳播,各縣市均有登革熱流行風險,籲請民眾務必落實「巡、倒、清、刷」,留意家戶內外周遭環境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從事戶外活動時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以避免蚊蟲叮咬。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提高通報警覺,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請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
登革熱病例「創10年新高」 上週再增215例!台南市患者佔9成
疾病管制署今(1)日表示,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新增21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為臺南市(167例)、雲林縣(33例)、高雄市(11例)、南投縣(2例)、屏東縣(1例)及臺中市(1例),分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其中114例男性、101例女性,發病日介於7月6日至7月31日。疾管署說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今年截至7月31日累計845例本土病例,其中臺南市691例、雲林縣115例、高雄市32例、臺中市3例、屏東縣及南投縣各2例,全國病例數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今年累計9例重症病例,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分別為雲林縣7例及臺南市2例,其中3例住院中,另累計1例死亡病例。目前社區已出現第一型及第二型登革病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疾管署指出,鄰近之東南亞/南亞登革熱疫情上升,其中柬埔寨近期仍持續上升,泰國及寮國處高點,且高於近年同期,印尼全國皆有案例報告,評估將持續升溫;另美洲地區疫情持續,累計報告超過305萬例,以南美洲巴西逾237萬例報告數為多,秘魯、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等疫情亦屬嚴峻。疾管署呼籲,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加上暑假期間民眾入出境、南北往來頻繁,氣候炎熱且偶有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及疾病傳播,各縣市均有登革熱流行風險,請民眾於下雨後務必落實「巡、倒、清、刷」,巡視住家週遭環境及家戶內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從事戶外活動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TOCC,提高通報警覺,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請留意就診病患是否出現登革熱警示徵象,包括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等,給予妥適醫療處置。此外,該署已於7月31日提升巴西、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及巴拉圭5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為第一級:注意;其中巴拉圭為我國邦交國且近3個月疫情增加。請民眾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時,落實防蚊措施,入境時有疑似症狀,請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