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衝突
」 台灣 美國 俄羅斯 俄烏戰爭 烏克蘭證實赴烏作戰1志願兵陣亡 外交部:已向家屬聯繫致哀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3日指出,1名赴烏克蘭前線參戰的台灣人志願兵日前陣亡,消息經由台灣同袍傳回台灣。對此,外交部證實,已向烏克蘭國際志願軍總部查證,一名參軍台灣人不幸在烏克蘭前線陣亡,已與該名台灣人家屬聯繫致哀,並提供必要協助。俄烏軍事衝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至今,已超過2年時間。期間,不少來自世界各國的志願參軍人員前往前線參與軍事活動。據沈伯洋指出,該名志願兵陣亡的訊息是經由也在烏克蘭軍隊的台灣民眾回報給牧師黃春生,由於他是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委員,因此協助聯繫外交部以及駐波蘭代表處,也盡速聯絡家屬。由於戰事仍在進行,目前使用無人機定位吳忠達的遺體,待戰火稍歇後會將遺體取回,烏克蘭軍方也會進行相關儀式。外交部表示,於11月2日接獲通報後,已即訓令駐波蘭代表處向烏克蘭國際志願軍總部查證,一名參軍台灣人不幸在前線陣亡。外交部指出,外交部已與該名台灣人家屬聯繫致哀,並將視家屬需要,提供必要協助;另依據家屬表示,不願公布該台灣人姓名,也不願接受媒體採訪,也希望媒體朋友尊重家屬意願。
特拉維夫恐攻與烏俄戰爭情勢升溫 外交部籲國人非必要勿前往
以色列特拉維夫(Tel Aviv)18日發生威力強大的揹包炸彈爆炸事件,造成至少2死。以色列安全部門在周一證實,這起事件是巴勒斯坦人實施的恐怖襲擊。我國駐處已發公告提醒國人注意安全。對此,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副司長陳詠博表示,目前掌握共有266名國人在以國,並與僑胞保持密切聯繫,以即時因應情勢變化並隨時提供必要協助。外交部今(20)日舉行例行記者會,以色列特拉維夫發生爆炸案,駐處已發公告提醒僑胞注意安全,媒體詢問目前有多少國人在以色列,是否有撤離規畫?陳詠博表示,外交部及駐以色列代表處持續密切關注以國當地情勢發展,駐處並透過社群媒體聯絡網,與在以國僑胞保持密切聯繫,以即時因應情勢變化並隨時提供必要協助。陳詠博指出,駐處目前掌握在以國當地的僑民國人共計266人,其中2位是短期商旅、22位學生、93位因婚嫁定居以色列的國人,以及149位是婚嫁定居國人的眷屬。另外,烏俄戰爭情勢升溫,烏軍直進俄國境內另闢戰場,陳詠博表示,烏克蘭8月開始發動反攻,揮軍進入俄羅斯庫斯克地區,並攻擊該地區的重要橋樑等基礎設施,以限制俄軍的行動,俄國也有可能採取反應的措施。陳詠博表示,因為戰爭情勢升高,駐外管處持續與當的國人保持密切聯繫,以及掌握了解國人的安全狀況,外交部呼籲國人非必要請勿前往烏克蘭及俄羅斯從事一般性商務或觀光旅遊,並提醒在俄烏境內國人注意自身安全,勿前往軍事衝突地區。陳詠博提醒,在俄烏境內國人請注意自身的安全勿前往軍事重組地區,如果國人在海外遇到急難事件,在俄國境內請與俄羅斯代表處聯繫;在烏克蘭境內請與波蘭代表處聯繫或是撥打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的電話以獲得必要的協助。
烏克蘭的未來在北約! NATO峰會稱基輔入盟之勢「不可逆轉」
前挪威首相、北約(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於美東時間10日在美國首都舉辦的北約峰會上發表聲明,強調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不可逆轉」之勢,更聲稱該軍事同盟對基輔的承諾「構成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橋樑。」據《基輔獨立報》的報導,史托騰伯格10日指出:「北約盟國發出了強烈的訊號,那就是我們確實希望烏克蘭加入,也正在與基輔合作以實現該目標。我們與烏克蘭達成的一攬子協議、長期承諾、更多武器的交付(包括更多F-16戰機),以及雙邊安全協議,都構成了加入北約的橋樑,這些具體行動將使烏克蘭更接近會員國資格。」在北約成員國10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中,NATO也確定了烏克蘭「實現歐洲-大西洋全面一體化的不可逆轉道路,包括加入北約」。北約盟國強調,在峰會與「北約-烏克蘭理事會」(NATO-Ukraine Council)上所做出的任何決定,以及盟國正在進行的行動,皆構成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橋樑。聯合聲明中寫道:「烏克蘭的未來在北約」、「烏克蘭與NATO的互通性和政治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歡迎烏克蘭自2023年維爾紐斯峰會(2023 Vilnius Summit)以來,在民主、經濟和安全改革方面取得的具體進展。當盟國同意,且烏克蘭滿足這些條件和要求時,我們就能邀請烏克蘭加入該聯盟。」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歡迎北約盟友進入白宮。(圖/達志/美聯社)不過與此同時,在與美國國會議員舉行的1場小組討論中,民主黨參議員沙欣(Jeanne Shaheen)也坦承,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之際,「不可能加入北約」,「我認為目標是為加入北約提供一座橋樑,這是美國和烏克蘭簽署之安全協議的一部分。」在北約峰會的前幾天,北約盟國才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最低400億歐元基準資金的計劃,並在德國設立1個新的軍事指揮部以訓練和強化烏克蘭軍隊,同時更進一步提供防空承諾。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表示,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將在基輔任命1名新的北約高級代表,以「深化烏克蘭與該聯盟的機構關係,並作為北約與烏克蘭高級官員接觸的據點。」基輔過去曾表示,希望今年的北約峰會能針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發出更明確的訊號。對此,美國官員則明確表示,該國不太可能收到正式邀請。負責歐洲和歐洲大西洋一體化事務的烏克蘭副總理斯特凡尼希娜(Olha Stefanishyna)聲稱,合作夥伴向基輔保證,該場峰會將確定烏克蘭在NATO中的具體地位,即烏克蘭不可逆轉性地入盟路線圖。
華府學者憂「台海危機迫在眉睫」 勸賴清德遵循「務實兩岸政策」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中華民國新總統賴清德,自520就職後的短短1個多月以來,不斷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台獨、華獨」主張,觸動北京的敏感神經,也因此引來各種前所未見的經濟戰、外交戰、法律戰和軍事脅迫,徹底驚動華府。對此,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以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安全高級研究員林碧瑩(Bonny Lin),也在2日聯合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發表文章,示警台海危機已「迫在眉睫」,並以此探討華盛頓如何緩和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根據《外交事務》雜誌的報導,葛來儀和林碧瑩2日在1篇名為「台海危機迫在眉睫—華盛頓如何緩和台北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The Looming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 How Washington Can Lower the Tension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的文章中指出,自賴清德上任以來,中國解除了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行動的所有限制,共軍每天都在穿越海峽中線,並在台灣東部進行軍事演習,更宣稱台灣海峽是其內水(internal waters),這讓賴清德顯得灰頭土臉,並促使他採取更堅定、更大膽的立場。首先,賴清德在520上任後的數場公開演說中,都故意不用「大陸」和「北京當局」稱呼對岸,而是直接稱其為「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術語表明海峽兩岸是不同的政治實體。與此同時,賴也沒有引用1992年起施行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作為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法理依據,該律例承認了「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都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並規範了「國家統一前」兩岸應如何進行交往。上述表態突顯了賴清德想傳達給北京的信息,那就是中國和台灣是2個不同的國家。因此北京認為,他們需要嚴厲回應賴清德的政治表態,例如他在520就職演說時,公開發表「新兩國論」及「華獨、華台獨、台獨三合一」等主張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隨即狠批賴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醜行令人不齒」,解放軍也「首次無預警地」在台灣周圍展開「聯合利劍—2024A」演習,並引來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警告:「該次軍演是中共武力犯台的1次預演」。北京事後更撂下狠話:「每當『台獨分離主義者』掀起波瀾時,就會引來更多的軍事演習。」隨後,中國也利用其經濟實力,禁止了台灣僅存的12個外交夥伴之一瓜地馬拉的夏威夷果和咖啡進入中國市場。5月底,中國又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134項台灣進口商品之關稅減讓。 6月下旬,北京更發布名為《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的新指導方針,內容明確指出,針對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犯下的嚴重罪行,中共可以考慮判處死刑,且依法終身究責。從520開始,北京對賴清德的敵意就日漸升溫,台北和北京之間建立秘密溝通管道的前景也變得渺茫。雙方缺乏溝通和互動的結果,增加了彼此誤判和敵意螺旋上升的風險,這也讓美國在處理北京與台北的關係時,顯得更加棘手。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為了緩和兩岸緊張局勢,美國除了必須鼓勵台灣強化軍事威懾的能力之外,還需呼籲台北加強與北京的外交接觸。中國認為,賴清德加大了賭注,並表示除非華盛頓理解北京的擔憂,否則中國對美國實際上支持並鼓勵台獨的質疑將會加深。因此,北京正在敦促華盛頓限制對台北的軍事和外交支持,並限制賴清德破壞台海穩定的行動。但同時,中國正在加強對台灣的灰色地帶戰術和軍事脅迫壓力,因此葛來儀和林碧瑩認為,中國的步步進逼,以及美國兩黨對台灣的大力支持,意味著拜登政府不太可能停止支持台灣。台北方面,他們希望美國加大力道反擊中國逐漸壓縮台灣生存空間的軍事脅迫,包括北京試圖常態化針對台灣的大規模侵略性軍事活動,但拜登政府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專注在防止台灣遭到入侵,部分原因是美軍無法獨自應對中國對任何美國盟友或夥伴的軍事脅迫,如果美國承諾協助台灣抵禦北京不斷加強的軍事壓力,那麼日本和菲律賓可能也會存在同樣的期望。葛來儀和林碧瑩指出,到目前為止,北京仍發出信號,表示它不希望看到台灣海峽發生真正的軍事衝突。然而,這種和平態勢還能持續多久,誰都不能肯定。美國必須密切關注兩岸動態並積極管理,以防止緊張局勢升級,進一步引發危機或衝突。對此,他們認為,避戰不僅需要軍事威懾,還要有積極的外交舉措。在與中國官員的私下溝通中,拜登政府應該向北京坦承,賴清德就職演說的論調和內容,確實與蔡英文路線不同。然而,政府官員也應該向北京強調,賴清德的政治表態還是與實際行動有所落差,因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賴清德正在計畫「法理台獨」。而且華盛頓也必須讓中國體認到,其不斷升級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經濟脅迫,其實也是在加劇兩岸的緊張局勢,並加強了美國保衛台灣的承諾和決心,而這正是中國不希望看到的結果。與此同時,華盛頓更應警告台北,不要有任何中國可能會以此為藉口,升級對台灣脅迫行動的言行,也必須避免做出任何可能會導致國際輿論分歧的行動,並向台北明確表明,只有賴清德遵循國際社會所共識的「務實兩岸政策」,才有可能維持和擴大全球對台灣的支持。葛來儀和林碧瑩還在文末點出關鍵,那就是美國必須更積極地鼓勵北京和台北之間恢復政治對話,並向2國的官員強調缺乏直接溝通所帶來的風險。尤其華盛頓應敦促兩岸建立可靠的秘密溝通管道,這對於澄清意圖和防止誤判至關重要。華府也應該鼓勵兩岸允許他們的學者,在中立的場合進行溝通和會面,這至少有助於雙方了解彼此的真實意圖和想法,「威懾、對話、避免單方面改變現況,是控制台海局勢的關鍵。美國必須鼓勵雙方實現這些目標,以確保台海衝突不會爆發。」
快訊/北韓士兵「2度侵犯軍事分界線」 南韓軍方示警:平壤在邊境部署大量兵力
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持續升溫!北韓不僅自5月底以來,3度向南韓境內空飄裝有定時器及雷管的「垃圾和屎彈氣球」,朝鮮人民軍甚至還在9日跨過根據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劃設的兩韓「軍事分界線」(Military Demarcation Line,MDL),遭大韓民國國軍以廣播及鳴槍驅離。沒想到今(18日)上午8點30分左右,又有20至30名朝鮮人民軍士兵闖越MDL,遭南韓軍方驅離。據《韓聯社》的報導,今上午8點30分左右,在南北韓非軍事區(Korean DMZ)內活動的20至30名朝鮮人民軍士兵,越過了MDL(又稱作停戰線),並遭到南韓軍方以廣播和鳴槍驅離。對此,南韓「聯合參謀本部」(Joint Chiefs of Staff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ROK JCS)內部人士也指出:「今天朝鮮人民軍侵入MDL的區域,與9日闖越的地區不同。」ROK JCS官員示警:「今年4月以來,北韓軍隊在包括非軍事區以北2公里在內的前線各地,部署了大量兵力,恐是為了應對朝鮮半島潛在的軍事衝突。」回顧近期朝鮮半島多起事件,首先北韓在5月27日晚間10時44分發射1顆偵察衛星,但過程中疑似因為引擎問題,火箭在升空後不久隨即爆炸。接著北韓就開始在5月28日、6月1日及9日,3度向南韓境內空飄數百顆裝有定時器及雷管的「垃圾和屎彈氣球」,還在5月30日清晨向韓半島東部海域(東海或日本海)發射10幾枚短程彈道導彈,接著朝鮮人民軍甚至在6月9日跨過北緯38度線的MDL,遭南韓軍方驅離。對此,首爾也以喊停南韓前總統文在寅在2018年9月19日訪問北韓時,與北韓國家元首金正恩共同簽署的「919軍事協議」相關法案作為回應。沒想到今(18日)上午8點30分左右,又有20至30名朝鮮人民軍士兵侵入MDL。
兩岸交流體育先行 陸委會樂見金廈泳渡活動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17日表示,支持兩岸間正常、健康、有序的各項交流,包含金門縣即將舉行的「金廈泳渡」活動,期待體育賽事的運動觀光經濟,活絡金門當地商機。兩岸關係進展始終是各界關注焦點,而為了推動兩岸運動交流,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長孫麗琪日前率團拜會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也預告2024金廈泳渡活動7月20日將登場。縣府官員說,金廈泳渡比賽舉辦多年,2020年因COVID-19新冠疫情中斷三年後,2023年在對岸復辦,獲得各界普遍好評。2024年適逢雙數年,依慣例由金門縣府辦理,打算於烈嶼鄉雙口海灘主辦啟動儀式,除了金門縣全縣動起來外,縣府為了完善賽事進行、強化兩岸運動交流,也赴台北向陸委會爭取支持。邱垂正說,自己任教金門大學多年,對於金門政經情況有一定掌握,陸委會也請內部主管小三通事務的經濟處長葉凱萍等主管參與討論,除了金廈泳渡活動外,2025年金門馬拉松,甚至港澳旅客常態入境觀光等議題,皆有深入交流。邱垂正強調,陸委會支持兩岸間正常、健康、有序的體育交流,也樂見體育賽事的運動觀光經濟效益能活絡金門當地商機。邱垂正重申,兩岸交流關鍵在能夠行穩漸進、良性互動,希望彼此能減低軍事衝突,才能讓金門縣府推動兩岸交流的工作做得平穩順利。孫麗琪則預告,暑期將至,接下來7月、8月,金門將分別舉辦兩岸三地學生暑期夏令營、跑動金門-追逐夕陽跑等活動,深化兩岸交流之餘,不忘充實金門發展。
美智庫示警「中國恐不戰接管台灣」 計畫在2028大選前「分4階段進行」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中華民國新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後發表了前所未有的強硬主張,加劇了大陸與台灣之間潛在軍事衝突爆發的可能性。出於對此事的擔憂,華府的智庫專家也示警,中國有可能在不訴諸戰爭的情況下「接管」(take over)台灣。根據他們所謂的「戰爭遊戲」(war-game)的兵棋推演模擬,中國可透過反覆且低強度的軍事威脅,以在台灣內部形塑談和避戰的輿論,並慢慢分化美台關係,來有效實現這一目標。據《朝鮮日報》的報導,與保守主義和新保守主義關係密切的獨立非營利性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以及受通用動力、雷神技術公司等多家美國國防承包商資金援助、專門研究軍事戰略的美國非營利研究機構「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ISW),近期發布了1份長達115頁的聯合報告,並提出了上述論點。AEI和ISW指出,他們試圖站在北京當局過去1年的視角和觀點,以「戰爭遊戲」的兵棋推演形式,進行假設性的情境模擬後,得出了這一結論。報告也示警,北京的最終目標是與台灣簽署「和平協議」,並建立一個政府機構,例如「海峽兩岸和平委員會」(Peaceful Cross-Strait Commission),以獲得對該島的實際控制權。報告還提及,北京可能會從2024年5月賴清德就職後,到2028年選出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時,分4階段實施「不戰治台」(Taiwan domination without war)的戰略,具體的情境模擬如下:第一階段:製造混亂和動盪明年年底,中國將封鎖台灣周圍的海空運路線、切斷海底電纜及進行電子作戰,使台灣社會瀰漫恐慌情緒。在中國非和平手段的介入下,無預警斷水斷電恐會導致台灣內部民怨四起,並使民進黨政府的支持率下降。這一階段旨在形塑公眾輿論,使民眾認為賴清德的反華立場激怒了北京,且增加了台灣的生存風險。第二階段:破壞美台關係在美中緊張局勢加劇之際,美國近年也試圖透過台灣來削弱中國,因此北京將會在輿論上,試圖塑造「台海危機是由美國引發,而不是中國主動促成」的觀點,激起台灣人的反美情緒。此外,包括TikTok在內的社交媒體平台也將助長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Isolationism)情緒,使美國人民支持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他國衝突的干預,而這種孤立主義立場,正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不謀而合。第三階段:提高軍事威脅強度第三階段包括逐步增加軍事威脅的強度,例如海上封鎖,同時在台灣島內傳播「與中國談判實現和平」的主張。與此同時,北韓及俄羅斯很有可能會在此階段進行核試驗或軍事挑釁,以分散韓國和日本等鄰國對台灣問題的注意力。第四階段:建立實際控制權一旦在台灣和美國國內成功形塑出「與中國和平共處,將對台灣更好」的輿論,中國就會進入第四階段,也就是與台灣的新任總統簽署和平協議,並成立海峽兩岸和平委員會,以確立中國對台灣的實際控制權。該報告還將此情境與1997年的香港回歸進行比較。報告補充,北京計劃在美國及其印太盟友的默許下,挫敗台灣內部所謂的「分離主義者」,並將權力移交給會完全遵守「和平協議」內容的親中國政治人物。報告還示警,「如果美國政府僅專注在為中國可能發起的武力犯台做準備,恐無法充分應對北京目前正在採取的『結合高強度和低強度戰術』的『混合脅迫戰略』。」 據悉,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AEI高級研究員及美國安全分析師布魯門撒爾(Dan Blumenthal),事後也與美國共和黨眾議員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以及美國印度裔民主黨眾議員克利胥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討論了該份報告的分析結果,以及美國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
俄烏戰爭「首位奧運選手戰死」! 烏克蘭舉重運動員皮列申科「享年30歲」
烏克蘭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f Ukraine)6日證實,該國的舉重運動員皮列申科(Oleksandr Pielieshenko)在5日的軍事行動中喪生,享年30歲,為首位在俄烏戰爭中喪生的奧運選手。據《衛報》的報導,烏克蘭國家奧委會6日在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上發文證實,皮列申科5日在俄烏戰爭的一場軍事行動中身亡,「從俄羅斯全面入侵的第一天起,皮列申科就加入了烏克蘭武裝部隊的行列,昨天我們接獲了他去世的悲痛消息。」皮列申科出生於1994年1月,2016年在挪威進行的歐洲舉重錦標賽(European Weightlifting Championships)中,皮列申科以抓舉168公斤、挺舉204公斤和總成績372公斤,成功獲得了男子85公斤級冠軍。1年後在克羅埃西亞進行的歐錦賽比賽中,皮列申科以175、211、386公斤,再度拿下男子85公斤級冠軍。圖為皮列申科在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上的英姿。(圖/達志/美聯社)皮列申科曾參加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並在男子85公斤級的比賽中,以抓舉175公斤、挺舉210公斤、總成績385公斤的成績,獲得奧運第4名。然而,2018年4月,皮列申科因為被檢測出違禁藥物氯噻酮(Chlortalidone)呈陽性,遭到禁賽6年,禁賽期限到2026年3月13日截止。2022年2月底俄烏衝突爆發後,皮列申科毅然決然加入烏克蘭武裝部隊,如今在服役2年多後,皮列申科在前線的軍事衝突中陣亡。奧運選手在現代戰爭中死亡已經非常罕見,21世紀以來,皮列申科是第2位因為戰爭衝突而死亡的奧運選手,同時也是首位在俄烏戰爭中死亡的奧運運動員。另一位烏克蘭鋼架雪車(Skeleton)奧運選手赫拉斯克維奇(Vladyslav Heraskevych)則感嘆,目前約有450位烏克蘭職業運動員在戰爭中喪生,「這些人本來可以為我們國家的體育事業做出貢獻,並過上自己美滿的生活,但如今他們卻遭到殺害。然而與此同時,支持戰爭的俄羅斯運動員卻正在參加國際體育賽事。我不明白這怎麼可能發生,太瘋狂了。」報導指出,皮列申科的去世引發了外界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允許部分俄羅斯運動員以「中立」選手名義,參與今年夏天巴黎奧運會之決定的質疑。目前國際奧委會預估有36名俄羅斯運動員(最後可能多達54人)將獲得奧運資格,但其他曾公開支持俄烏戰爭或與俄羅斯軍方有聯繫的俄羅斯選手被禁止參與比賽。此外,前往巴黎的俄羅斯運動員將不被允許參加奧運開幕式、使用本國國旗、唱俄羅斯國歌,或參與足球及籃球等團隊運動,而相同的限制也適用於白俄羅斯選手。
國際金價飆漲!專家預估5月有望挑戰2400美元
通膨未解,國際金價每盎司來到2302美元,自今年以來上漲逾11%;台北市金銀珠寶公會副理事長石文信表示,以色列、伊朗兩國軍事衝突暫歇,金價短期表現較疲軟,不過,美國通膨降速不如預期,聯準會降息時間恐延後,金價區間震盪整理後,5月有再度挑戰2400美元的機會。由於近年地緣政治紛擾不斷,全球央行高利率環境下,金融風險也升溫,加上美國區域型金融機構倒閉;石文信表示,地緣政治風險不消弭,只要一個風吹草動,就會推升油價、金價,加上通膨、開採成本等,以長期趨勢來看金價仍看漲,今年金價有創2431美元新高的機會。金價自今年以來上漲超過11%,適逢今年龍年結婚生子潮,石文信坦言,金價太貴,但傳統婚禮氣派的黃金套組仍不能免俗,今年近7成的結婚套組是父母拿舊有的黃金來換,因為父母結婚(20年前),一套黃金基本款至少有3兩半,市價約5萬多元,現在要有相等的派頭至少要30幾萬元,手工精美一點甚至要價40萬元,父母乾脆藉由結婚喜慶,將黃金傳承給子女。下周日是母親節,遠東SOGO忠孝館營業第二部經理江宗樺表示,自俄烏戰爭發生以來,民眾買黃金當贈禮的意願明顯提升,主因是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增加,油價、貴金屬看漲,加上股市再度站上2萬點大關,股市賺到錢,投資人會將資金移往貴金屬或不動產等可以保值的投資工具;江宗樺預期,母親節檔期仍能延續買氣,也會帶動有色寶石業績成長。江宗樺指出,百貨公司黃金、珠寶、有色寶石業績成長驚人,除民眾購買頻率增加外,更重要的是仰賴多筆百萬級大單出現。江宗樺表示,近來百萬級的豪客,有的是穿著樸素的股市投資人、也有專門收租的專業房東,甚至還有客人原本只是想來買1萬元的黃金彌月禮,黃金飾品愈看愈喜歡,考慮了幾天之後來光顧,一出手就花了上百萬。石文信觀察,小資族母親節送黃金,不會送金條,而是以飾品為主,單價2萬元款式最暢銷,若年紀稍長的顧客口袋較深,5萬元至10萬元的送禮單價較常見。
7.2強震釀漲價?外媒估「3科技產品」未來恐變貴…台灣專家說話了
台灣昨(3日)發生25年來最強烈地震,引起國際高度關注,其中又以「護國神山」台積電領軍的半導體供應鏈最受矚目。外媒推測,有3種產品恐因地震影響生產而變貴。美國《商業內幕》、《彭博》等權威媒體在花蓮7.2地震一度影響台積電生產後,探討台灣生產全球8成到9成高階晶片議題,並指不少國家憂心先進晶片過度集中在台灣生產,台灣又有地震等天災,以及軍事衝突隱患,美國官員因此督促美商及台積電等相關台企,應進行多元生產佈局。英國《地鐵報》則以新冠疫情期間的全球晶片荒為例,指出當年智慧型手機、PC、NB因供應吃緊出現漲價及延遲出貨情形。全天全週運轉且全年無休的台積電這次短暫生產中斷,恐對供應鏈造成波動。《地鐵報》推測,手機、筆電、電視等必備晶片又有龐大市場需求的科技產品,可能因為這場地震在未來數個月內漲價。但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指出,台積電受地震影響相當有限,不至於影響科技產品售價。其實,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國際也極為關注台灣半導體、LCD產業,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當時一度重挫9%;科技業設備毀損、進出貨問題也相當嚴重。台積電記取九二一教訓後,更新防震設備及定期演練,這次地震發生10小時內晶圓廠設備復原率就超過7成、新建晶圓廠復原率也突破8成。
無人機空攝騷擾二膽島國軍 金防部:陸應管制網民挑釁
網絡近日流傳一段影片,内容有關無人機在金門二膽島進行拍攝,過程之中,不僅近距離攝錄島嶼全貌,還將國軍守備隊運捕卸載等畫面一一捕捉。對此,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30日證實,因該架空拍機採遠距攝影,且位處太陽逆光方位,導致官兵未能即時目視發現。3月29日社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標題為「台灣二膽島國軍士兵被大陸無人機嚇得跑光光」引發熱議。畫面拍攝金門二膽島,部分正在執勤的國軍人員發現后,紛紛抬頭往上看。有關無人機闖入金門附近島嶼並非首遭,有鑒於兩岸關係近些年趨於惡化,台海軍事衝突上升,陸方在外島的軍事騷擾從未停止。國軍早年針對硬闖金門島嶼並進行拍攝之無人機甚至進行了防衛射擊驅離,並表示這屬於中國認知作戰的一部分,企圖「詆譭」武裝部隊。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表示,有關網傳「二膽島遭空拍機攝錄」一事,經查所攝為二膽守備隊昨天下午執行運補卸載畫面,研判該架空拍機採遠距攝影,且位處太陽逆光方位,官兵未能即時目視發現。金防部指出,對於類似騷擾情勢,除持續要求防區加強監偵,並依自我防衛原則,視威脅程度採取包括反制在內的行動,確維整體安全。金防部強調,少數非理性中國大陸網民,採取此類挑釁舉措,極易引發誤判,提醒中國大陸相關部門如無適切管制措施,進而造成對立,對區域和平、穩定絕無助益。
賴清德3大危機!郭正亮:蔡英文留的爛坑
勞保基金精算負債達13兆465億元,平均每人為勞保背債約56萬元,勞保基金未來恐破產引發熱議。前立委郭正亮指出,總統蔡英文留下一堆爛坑給準總統賴清德,一是缺電、漲電價,光半導體就要漲20%,她2021、2022就知道綠能進度有問題了,2025綠能要到20%,怎麼可能做到?二是勞保2026要破產,除非一年2000億、連續撥補五年,不然就是修法要求每個勞工增加支出。三是兩岸緊張會導致很多人不願意投資台灣。「我們勞保的人超過1100萬人,你敢增加收費嗎?」郭正亮10日在《鄭亦真辣晚報》節目表示,一般估計是2026基金會破產,那要嘛就是減少福利,不然就要增加收費,那必然得罪1100萬勞工!因為那個洞很大,自己還在當立委的時候,那個已經講很久了,大家都知道大概2026左右會破產。許銘春就說:好啦,我來補這個洞!結果在蔡英文最後這兩年,她一年撥補了300億!「我們有算過,他們要連續撥補2000億一年吶!」「這樣至少要撥補五年!結果她只撥300億。所以...目前就是,沒有解嘛!」郭正亮直言,「就是蔡英文留下一堆爛坑啊!我跟你講,2024到2028這一任的總統是最難做的!有幾個危機:第一個,你台積電還在蓋2奈米、1奈米耶?缺電的問題!第二個就是勞保會破產。第三個就是,兩岸陷入相當的緊張,ECFA一定會有一些項目被沒收嘛?甚至還會有軍事衝突的風險!這個一定會導致很多人不願意在台灣投資。」郭正亮強調,「所以我跟你講,賴清德真的是,到處都是包啦!這個問題,蔡英文從上任那一天就知道了!我說的是勞保2026會破產。她做到2021、2022的時候,她就知道她的綠能進度有問題了啦,嘴巴還在講非核家園啊?還在講2025啊,這也是一個爛坑啊!她說綠電到她卸任的時候要到10%,她2025要到20%耶!怎麼可能咧?我不知道啦,反正賴清德就是要補這個洞!不然你就是要修法,要求每個勞工都要增加支出。」郭正亮指出,「那個費用要提高啦!你看賴清德,蔡英文臨別不是又送了一個禮嗎?電價大漲!那選舉的時候他都不漲?據說半導體要佔百分之20!一般民間的我們還不知道。你去想一想,這種情況就是,賴清德520上台,他民調一定不好看嘛!因為你甚麼東西都增加費用啊?」
拜登嗆以色列總理「他X的壞蛋」 前《紐時》記者揭內幕:選情被拖累
以色列與哈瑪斯軍事衝突持續,以軍雖在加薩穩步推進,卻幾乎輸掉輿論戰,如今再傳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不滿以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作為,怒嗆納坦雅胡「他媽的壞蛋」(bad fucking guy),替美以關係投下變數。前《紐約時報》政治記者、現任《政治報》(POLITICO)政治組組長馬汀(Jonathan Martin)在自家專欄披露這件白宮內幕,稱親近拜登的人士透露,拜登私下把納坦雅胡稱作「他媽的壞蛋」,並對納坦雅胡急於把美國拖入更廣泛的中東戰爭感到「根深蒂固的恐懼」。納坦雅胡的極右翼立場曾引爆以色列憲政危機。(圖/達志/美聯社)文章稱拜登只需同意加薩停火,就能解決國內政治難題、國際社會壓力,但現實是「總統不會在公開場合發表這些話」,而是用譴責針對阿拉伯裔美國人的仇恨、替流離失所人民祈禱、傾聽親巴勒斯坦人士抱怨,以及制裁以色列屯墾區的暴徒等方式來回應。對此,白宮發言人貝茨(Andrew Bates)澄清,拜登不會用這種方式稱呼納坦雅胡,他強調拜登與納坦雅胡有長達數10年的堅定情誼,不會有私下侮辱對方的情況發生。美國「無標籤」選民可能在這次大選改投川普。(圖/達志/美聯社)馬汀在文章中強調,即使是最支持以色列的民主黨眾議院議員,也對極右翼的納坦雅胡極為不滿,加上年輕一代民主黨議員都從社群接受訊息,都令拜登陷入是否繼續支持以色列的內部難題,更重要的是,左翼「無標籤」選民可能會因為以色列問題「背叛」拜登,在這次大選改投他們厭惡的川普。
美《外交家》雜誌苦勸賴清德「不可廢核」 點名台灣「能源最不安全經濟體之一」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在1月底撰文點名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中,能源最不安全的經濟體之一」,且台灣恐無法承受核電退役的代價,直言此舉不但會損害國家安全利益,還無法實現減碳的氣候目標。 《外交家》1月31日以《台灣選舉對能源安全有重大影響》為題、〈台灣新當選的總統,有機會扭轉政府自我毀滅性的逐步廢核路線〉為副標撰文指出,「台灣下一任總統是民進黨(DPP)的賴清德,該黨計劃在2025年之前退役所有核電廠。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中能源最不安全的經濟體之一,無法承受核電退役的代價,廢核必會損害其國家安全利益,以及氣候目標。 」報導續稱,在現任總統蔡英文的執政時期,台灣關閉了3座核電廠中的其中2座,這也讓2017年以來已發生3次嚴重大停電的電網承受更大的壓力。而且台灣最後一座運行的核電廠將於明年夏天退役。因此,當選新任總統的賴清德迫切需要製定一項計劃,來確保台灣的能源未來。」《外交家》也點出關鍵,核能其實長期以來都是台灣基載電力的基礎,但是由於政治反彈,其供電量變得不再穩定。民進黨自成立以來,一直選擇與反核的環保團體結盟,使得他們一直主張反對核能。比如民進黨第一位總統陳水扁,就率先提出「非核家園」,並提到2025年結束台灣的所有核電,這個政策至今仍是民進黨的主張,沒有看到試圖修正的痕跡。此外,2011年日本福島電廠發生核外洩災難,也增強了民進黨的反核立場,並因此得到廣泛支持,大量的群眾在往後幾年發動多次大規模反核抗議,衝擊當時的國民黨馬英九政府,迫使他們停止核四廠的建設。然而,近年來發生數場大規模停電,造成數百萬美元損失以及民眾的死亡後,台灣島內主張保留核能發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018年,1000萬選民中的60%在公投中否決了全面淘汰核電的提議,但2021年有400萬選民否決了關於完成四號核電廠建設的另一次公投。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台灣主要反對黨發起競選活動,要求重啟台灣退役核電廠的運作。就連賴也表示,他將考慮讓一座反應爐繼續運作以應對緊急情況。然而,要做到這一點,賴清德需要延長台灣最後一座發電廠的營運許可證,儘管在法規上,更新的最後期限幾年前就該申請了。報導認為,雖然偏離民進黨的核心價值和反核政策,會疏遠賴清德原先的支持者,但逐步淘汰核能也會帶來政治後果。尤其在兩岸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逐步淘汰核能將嚴重損害台灣的能源安全,「截至2022年,台灣97%的能源依賴進口。蔡英文政府用天然氣取代煤炭和核電的策略,使得發電容易受到外部干擾。北京可以透過海上封鎖扼殺該島的發電能力,完全無需採取全面入侵。而且台灣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很少,其天然氣庫存只能維持11天。相較之下,核電廠無需補充燃料即可連續運轉長達18個月。」雖然台灣的反核團體,一再認為地震可能導致核電廠事故,甚至核電廠可能在軍事衝突期間,被中共視為攻擊目標,且核反應留下的永久廢棄物沒有解決方案。然而,《外交家》卻認為「這些擔憂被誇大了!因為核電廠有強大的安全設計,使核設施能夠承受嚴重的地震活動。像是1999年發生致命的「921大地震」時,所有反應爐均安全關閉並在2天後重新啟動。至於核電廠是否會遭到共軍攻擊?報導認為,北京武力犯台的最終目標是要統治該島嶼,而非徹底摧毀它,攻擊核電廠造成的長期污染不符合該目標,也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要是台北與北京發生戰爭,北京幾乎可能攻擊核電廠。至於核廢料的問題,芬蘭和瑞典等國,目前也正在建造乏燃料和核廢料的永久儲存設施,並非無解。另外,如果台灣完全淘汰核能,也將面臨能源短缺的風險。核能可以幫助解決電力吃緊問題,因為它可以為台灣耗電的高科技產業提供充足且廉價的電力。2023年核電平均成本為每度電新台幣1.41元。這低於再生能源(新台幣2.27元)和化石燃料(新台幣3.57元)的價格。 《外交家》還警告,要是沒有核電,必將危及台灣走向碳中和的路程。政府的目標是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佔能源生產的比例擴大到20%,但目前僅有10%,顯然不可能在接下來的1、2年內完成剩餘的目標,「核電的生命週期排放量低於太陽能,因此可以在能源生產脫碳方面補充再生能源。並且,多數再生能源都會面臨天氣和季節轉換時產生的「間歇性」問題,因此核能才是提供基載電力的最理想選擇。」報導最後也建議賴政府,應該先完成核四廠,並重新運轉,因為該電廠電力非常強大,可滿足台灣5%以上的電力需求,其他3座核電廠也不該放棄,應在檢查和維修後,延長其使用壽命,「不然就連鄰國韓國和日本,都在逆轉福島核事故後逐步淘汰核電的政策了。」《外交家》在文末也苦勸賴清德,若台灣島內的政治反對聲浪仍無法克服,那麼賴政府至少應該保留台灣的核工專業人才與知識。否則若失去那些維護與運轉核能的工業能力、安全措施和監管框架,要再重建就必須耗費數年的時間才有可能,「要是不喜歡現有的核電廠,那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也該列為選項,保留其核子專業的基礎能力,將使台灣能夠在新技術成熟後部署它們。」
3名美軍士兵命喪約旦 拜登揚言反擊究責
目前有消息指出,約旦附近一個美國軍事基地於28日遭遇無人機襲擊,結果導致3名美國士兵喪命、25人受傷。美國總統拜登將這起攻擊歸責於「伊朗支持的激進組織」,更揚言會就此展開反擊。根據《CNN》報導指出,美軍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於日前發表聲明,表示在28日當天,有無人機靠近敘利亞邊境、約旦東北部的一處美軍基地,並且進行攻擊,結果整起事件造成3名美國軍人喪命,另外還造成25人受傷。美軍位於約旦東北部的一處基地遭到無人機襲擊,3人喪生。(圖/達志/路透社)美國總統拜登也發表聲明指出,雖然目前還在針對這次的攻擊事件進行蒐證,但可以明確的知道,這起襲擊美軍基地的攻擊事件,是由伊朗所支持的敘利亞和伊拉克當地的武裝激進組織所為。拜登表示,3名不幸陣亡的軍人是「愛國者」,更表示將會繼承其神聖的義務,繼續履行他們打擊恐怖主義的承諾。其實這也並非是當地首次發生攻擊行動,其實近期在伊拉克、敘利亞邊境就發生過多起軍事衝突,已經有數十人因此受傷,美國也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伊朗支持的組織採取多項報復行動,其中一次便是在上周,美國襲擊真主黨旅和其他伊朗附屬組織在伊拉克使用的三個設施。拜登任副總統時,曾於2016年到約旦的美軍基地視察。(圖/達志/路透社)外界也認為,這次有美國士兵不幸喪命,有可能美國與伊拉克會開始討論未來的軍事布局。
成交價6200億 土耳其同意瑞典加入北約 獲美國允諾盡快出售F-16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在國會以287票贊成、35票反對、剩餘棄權通過瑞典申請加入北約(NATO)後,於25日簽署議案。美國駐土國大使佛雷克(Jeff Flake)今(26日)表示,一旦華盛頓收到批准的正式文件,國務院將放行土耳其採購價值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54億元)的F-16 V Block 70戰機。艾爾段政府2017年向俄羅斯採購S-400防空飛彈引發華府強烈反彈,擔憂美國與土耳其等共9國合資開發的F-35雷霆二世(LightingII)戰機的匿蹤弱點間接遭俄國掌握。最終土耳其被逐出F-35計畫及生產供應鏈、訂單取消、已出廠戰機遭扣留,國內也失去大量工作機會。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圖/達志/美聯社)不過,即使艾爾段政府日趨宗教治國、宣揚極端主義,美國及歐洲仍對坐擁北約第2大軍事力量、北鄰俄羅斯東接中東的土耳其保持微妙關係,並出現「北約攻擊北約」的土耳其-希臘軍事衝突。俄烏戰爭以及北約「全票通過制」更讓艾爾段重新獲得畫三角形的機會。艾爾段和親俄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都用同意瑞典、芬蘭加入北約作為籌碼,要求美國及西方利益交換。其中土耳其在阻擋1年8個月後,同意瑞典加入北約,並迅速獲得美國反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土國通過議案同天就致函國會領袖,表示一旦土國完成程序,他就要正式啟動F-16的銷售。土耳其亟欲升級F-16戰機以對抗獲得F-35的希臘。(圖/達志/美聯社)美國國會此前雖同意「補償」土耳其在F-35的損失,准許土國升級現有F-16機隊,但之後又因土耳其的爭議行為阻擋進一步銷售,部分議員更拒絕用F-16作為外交籌碼。不過如今看來,土耳其還是獲得重大勝利,未來將用自行研發的4代半戰機TF-X「可汗」及升級後的F-16,對抗擁有F-35和F-16 Block 70 的希臘。F-16與B-52將分別在美國空軍服役至2040年和2050年。(圖/達志/美聯社)今年(2024)剛好是F-16戰機首飛50週年,作為全球數量最多、仍在生產的第4代戰機,F-16的強大戰力與實惠性價比,不只深受中小型國家喜愛,美國空軍也取消用F-35來1比1汰換F-16,更預計讓F-16服役到2040年。土耳其預計採購的Block 70為目前最先進架構,台灣也已向美國增購66架Block 70的F-16戰機。
外交嚴峻…陸擴大南太平洋勢力 台灣國際空間更壓縮
太平洋國家諾魯與我斷交,並與大陸建交。學者15日分析,中共此舉意在「輕擊」台灣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未來恐在經濟和國際空間的兩個戰線上對台施壓。同時,大陸亦趁美國力有未逮之際,擴大其在南太平洋的勢力,未來台灣在參與國際多邊活動及維持邦交國數量上會遭遇挑戰。南太平洋島嶼控制著連接美國與印太地區主要合作夥伴的水道,其戰略地位隨著美中戰略競爭態勢發展日益顯著,加上當地是我邦交的重要據點,蔡政府迄今丟掉的10個邦交國中,有3個就是南太國家。此次諾魯與我斷交,或也反映中美影響力在該區域的消長。「美國當然希望中國大陸在南太平洋停止插旗」,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指出,近年來,諾魯跟北京的關係本就有更深一層發展,但與帛琉、馬紹爾群島等國相比,美國在諾魯的資源和影響力相對較小,北京選擇對諾魯下手,主要是針對台灣,卻也顯示出大陸趁美國力有未逮之際,擴大在南太的勢力。台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表示,大陸和諾魯復交,恐早在中共與南太島國會談互動時進行,絕非賴清德當選後的臨時安排,而此時公布消息,可能意在對新總統表態施壓。至於賴520就職前,是否會有其他邦交國「異動」,尚待觀察。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認為,大陸此舉算「輕擊」而非「重磅」,是對公開主張台獨的賴清德當選做出反應,以安撫大陸內部不滿當前北京對台政策的強硬派。他預判,中共未來會在經濟和國際空間上對台施壓,雖不至於發生軍事衝突,但估計影響將超過蔡英文時期。黃奎博則分析,台灣未來外交情勢有兩個可能方向,一是本可低調參加的國際多邊活動,恐遭北京阻擋;二是邦交國數量恐減少到個位數。後者雖會造成民眾心理震撼,但對中共而言,難度及部署成本高,短期內恐難達成。
為調查「台灣有事」風險程度 日沖繩官員訪台會晤朝野人士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沖繩縣知事公室長溜政仁為了調查「台灣有事」風險程度,曾於11月訪台,與台灣的朝野政黨相關人士進行接觸。最終沖繩官員得出「四ˋ乎不會立刻發生突發事端」的結論。根據《共同社》報導指出,日本政府為防備以美中對立為背景的突發事態,正在推進加強包括沖繩的西南地區的防衛力。但日本當地一直瀰漫著一股「會被捲入軍事衝突」的擔憂。而有消息指出,沖繩縣知事公室長溜政仁為了調查「台灣有事」風險程度,曾率領官員於11月22日訪台,分別會晤民進黨國際部趙怡翔、國民黨國際部的黃介正,並以此進行意見與情報上的交換。在訪談間,民進黨國際部趙怡翔表示「對中國而言,目前進攻台灣的話,風險較高」,而黃介正則認為,如果國民黨能在明年的總統大選拿下政權的話,那們東亞就能穩定,但如果屆時是由民進黨拿下的話,將會產生負面影響。沖繩縣知事公室長溜政仁接受採訪時也證實,的確有與台灣政界人物接觸,更表示中國過去曾表態,如果台灣獨立的話,將會不惜使用武力,而在台灣島內,大多數是希望維持現狀,而並非是追求獨立。
拜習會內幕曝光 北京要求華府公開「支持和統反台獨」遭白宮拒絕
據3名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個月於舊金山舉行的拜習會上,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放話,北京將實現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統一,但具體時間尚未確定。此外,中方事前還要求拜登在會後發表公開聲明稱,美國支持中國與台灣邁向和平統一,且不支持台獨,但上述要求遭到白宮拒絕。美媒《NBC新聞》20日引述2名美國現任官員及1名前任官員的說法,指出習近平在舊金山的拜習會上直言不諱地告訴拜登,北京將會統一台灣,且傾向以和平而非武力的方式實現統一,但具體時間尚未決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個月於舊金山舉行的拜習會上,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放話,北京將實現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統一。(圖/達志/美聯社)上述美國官員還透露,習近平在會中當面引用了美國軍事領袖公開預測的「北京計劃在2025年或2027年攻台」,並告訴拜登這些猜測是錯誤的,因為他沒有設定時間表。該爆料揭開了世界2大國之領袖會議上從未流出的關鍵細節。不過,美國國家安全會議(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對上述說法不予置評。《NBC新聞》指出,習近平在舊金山峰會上對拜登的私下警告,雖然與他過去發表的統一台灣論調無顯著不同,但仍引起美國官員的高度關注,因為隨著美國逐漸喪失在第一島鏈的軍事優勢,當前中國正在步步進逼台灣,且更重要的是,中華民國還即將在明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報導續稱,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的武力威脅,始終是拜登政府官員最關心的議題,因為他們正積極地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拜登表示:「中國和美國處於競爭關係,但我的責任是讓此種關係變得合理且易於管控,這樣才不會引發軍事衝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個月於舊金山舉行的拜習會上,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放話,北京將實現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統一。(圖/達志/美聯社)美方官員續稱,習近平在舊金山峰會期間,也就台灣下個月的總統候選人表達關切;習近平還談到美國對台灣的影響。而當拜登要求中國尊重台灣的選舉進程時,習近平則回應,和平固然好,但中國還是必須朝兩岸的終局方案前進。此外,拜登還在會後重申美國長期以來的政策,指出「我們維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共識」,「我不會改變這點,這點不會變」。而與會的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隨後則在X平台上發文回應,習近平已向拜登和其他美國官員表示,「台灣問題仍然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華春瑩還補充,美國應該「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停止軍援台灣」,且「中國必定會實現統一,這是不可阻擋的。」
藍白合破局...觀光、航空失望性賣壓 這3檔跌幅逾6%
藍白合確定破局了,原本對兩岸觀光充滿期待的航空、觀光類股湧入失望性賣壓,氣勢消風、股價幾乎全趴,長榮航跌2.95%、華航跌逾2.52%,夏都慘跌8.64%,旅行社類股如鳳凰、易飛網等,跌幅都超過6%;不過,投資人呈兩樣情,軍工族群則受到市場買盤青睞。台股24日維持狹幅區間整理,盤面缺乏主流,終場下跌7點,收在1萬7287點,成交量2521.05億元,周線連四紅。分析師表示,藍、白各推一組總統參選人,不只意味藍白合破局,也等於宣布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有70%至80%的當選機會,兩岸關係本來就不好,民進黨若再執政4年,對兩岸的觀光、旅遊以及經貿合作交流,無疑是雪上加霜、關係更加惡化,當破冰夢想幻滅,航空、觀光、飯店等類股,直接受到影響。相對於觀光類股慘綠,軍工、重電族群樂開花,航太產業的亞航亮燈漲停,寶一大漲9.84%。分析師表示,意味兩岸軍事衝突持續緊張,投資人可能因此而短暫受惠,但長期來看,卻對台灣民眾追求和平、安居樂業是負面的訊息;除了亞航、寶一大漲外,漢翔也上漲4.57%;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中興電、亞力也攻上漲停板。政府預計於明(2024)年3月開放兩岸團客交流,每月限額2000人,開放速度太慢,引發業者不滿;分析師表示,兩岸開放勢在必行,若民進黨繼續執政,不僅我國政府態度保守,大陸也不見得會放寬、廣開大門,大陸官方會把好處放在對的地方。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航空、觀光類股賣壓湧入是短暫現象,預估再反映1、2個交易日,恐慌情緒會慢慢退去,由於美股上漲趨勢確立,台股年底前指數應該能維持在萬七上。對於選股策略,之前漲多的AI、科技類股會有拉回修正的壓力,先前聞風不動的個股,反而有較多補漲的機會。安聯投信建議,近期則建議可持續關注低基期半導體族群、受惠景氣有望從谷底走出的記憶體族群,以及受惠基礎建設升級所帶來轉機的光通訊族群、儲能、重工等綠電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