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平台
」Dcard遭二度搜索! 律師陳宗元痛批耍大牌:學臉書真的白目
社群網路媒體Dcard因兒少、妨害名譽、網購詐欺等上百案件無法公開會員個資,在昨(18日)遭到內湖警分局2度搜索,並約談公司法務人員到案說明,創辦人與公關也坦言「在執法機關有按法定流程揭示必要文件的前提下,我們皆配合提供執法機關相對應資料。」對此,曾任檢察官的律師陳宗元感嘆,不知道Dcard到底哪來的勇氣,竟然拒絕檢警調資料的要求,以為可以學美國公司臉書,說不提供就不提供。律師陳宗元昨(18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說真的,我不知道Dcard到底哪來的勇氣,拒絕檢警調資料的要求」,強調檢警發函要調資料,其實是好聲好氣麻煩Dcard自己提供,沒想到Dcard竟然還不識相。陳宗元續稱,在台灣什麼案由都可以拿得到搜索票,「不要想在那裡學臉書,說不提供就不提供,台灣司法是對臉書沒辦法,又沒辦法去美國搜索,所以只能這樣。你一個台灣公司,在台灣境內,居然敢這樣,只能說真的是白目了。」他也點名Dcard公司的法務「不曉得到底是幹什麼吃的」,「看來真的是要排隊搜索了!」回顧整起案件,第1次搜索起因於警方在全省各地陸續接獲民眾報案,除了有詐騙集團向大學生借用存款簿作為人頭帳戶,也有許多人假借團購名義開團收錢,之後隨即消失跑路,警方獲報後發現詐騙來源大都來自Dcard網站,且因為網站的匿名機制,以致受害人無處追討損失,連加害人的身分都搞不清楚。此外,刑事局日前也接獲一網友報案,被害人是一名年輕男性,他自陳在Dcard心情版閒聊,卻遭到一名使用暱稱的網友指稱他有犯罪前科,是網路渣男,被害人對此相當不滿,認為對方透過網路匿名放話,因此到刑事局報案提告。但前述的詐騙案及網路妨害名譽等案件,本來只需要把PO文者約談到案說明後,案件就可偵處移送,但Dcard公司卻比照外商公司規定,要警方持法院核發搜索票,才願意提供涉案帳號的原始登入資料,對此刑事局也只好高規格對待,11月3日下午檢警部門等10多名幹員,持台北地院核發搜索票到Dcard位於北市大安區總部,展開大動作搜索,整個搜索行動持續近4個小時才收隊。Dcard始終不甩警方辦案的需求,堅持要搜索票才配合,讓過去10年好不容易與臉書、谷歌、LINE等跨國平台達成協議的檢警認為Dcard身為台灣企業,姿態卻擺得跟國際科技巨擘一樣高,直呼「以保障隱私權遮掩不法,實在太誇張!」如今內湖警分局為偵辦詐欺案件,18日2度持士林地院核發搜索票到Dcard總部搜索,警方也針對Dcard未善盡台灣企業管理網域的相關責任,約談Dcard公司法務人員到案說明。Dcard公關則向《ETtoday》表示,Dcard一直以來都依循《個資法》及相關法令規範,積極配合執法機關來函調查,「在執法機關有按法定流程揭示必要文件的前提下,我們皆配合提供執法機關相對應資料。」。
Dcard屢掀熱議話題受關注 繼PTT後成網軍側翼戰場…檢警搜索原因曝
最受大學生喜愛的Dcard社群平台,因內容五花八門,已竄升為國內流量排名前5的社群媒體。今年一夕掀起的「白飯之亂」,就是在Dcard被炒熱,引來輿論關注。不過隨著大選逼近,版上充斥政治相關討論,且網友樂於把網紅貼上政治標籤,恐繼PTT之後,成為網軍側翼的戰場。Dcard始終不甩警方辦案的需求,堅持要搜索票才配合,讓過去10年好不容易與臉書、谷歌、LINE等跨國平台達成協議的檢警,感到氣憤,認為Dcard身為台灣企業,姿態卻擺得跟科技巨擘一樣高。雖然Dcard大多衍生妨害名譽案,但查不到嫌犯身分,也難向被害人交代。尤其,Dcard匿名發文的特性,雖可讓人自在抒發心情,但也愈來愈多疑似「帶政治風向」的文章與留言。近來因行人路權議題爆紅的網紅cheap,就被質疑到底挺綠還挺白,甚至引來文案抄襲的留言,氣得cheap報案提告。cheap臉書指出,上月已做筆錄了,還警告網友:「你以為Dcard不會提供資料?」殊不知警方正為了Dcard不配合而苦惱,才決定發動搜索。警方雖是為了妨害名譽、網購詐欺案搜索,實際上是迫不得已,要讓Dcard知道警察的底線,確實也逼得Dcard出面溝通,但初步仍無共識,陷入僵局。大選將屆,執政黨將打假訊息當作重中之重,深怕關鍵時刻有重大假訊息衝擊選情,檢警就是擔心Dcard的匿名性被網軍利用,才急於要業者配合。
Google推出「新聞數位共榮基金」 3年3億元提升新聞媒體數位韌性
大型跨國平台Google、Meta等在搜尋引擎、社群媒體,無償使用媒體產製的新聞內容,幾乎壟斷國內數位廣告市場,在「新聞有價」聲浪之下,出現新聞產業與數位平台共榮永續發展方案;為建立更好的新聞環境,GOOGLE今(8)日宣布3年3億元推出新聞數位共榮基金,協助台灣新聞媒體數位轉型,抓住讀者需求、掌握數位商機。「新聞數位共榮基金」由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獨立管理,來支持新聞產業的轉型發展和永續 經營,並將持續與台灣政府和產業夥伴溝通、合作、共創新局。此基金開放所有台灣新聞媒體申請,凡產製內容具原創性、符合公眾利益 的新聞媒體,每週四都能在開放的辦公時間,向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報名、提案。該協會 將成立獨立的指導委員會和諮詢委員會,廣納數位轉型、新聞內容和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加 入,針對媒體提交的方案提供建議;待方案確認後,再由協會審定、核發經費。目前協會規劃 每單位每年以申請一個計畫為原則,預計在 2023 上半年完成第一輪徵件。Google強調,為協助台灣的新聞媒體把握數位機會,2018年以來,Google 就透過 Google 新聞倡議計畫(Google News Initiative, GNI),針對報導工具、數位技術、營運策略,提供新聞業不同的培訓 課程,已經幫助台灣超過 60 間媒體的 2 千名新聞工作者。透過過去兩年來和政府、新聞媒 體、公協會的持續溝通與討論,Google 了解台灣的新聞產業多元、數位經驗不同,需要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因此為台灣量身打造共榮基金,協助所有的新聞媒體成長,並且接受政府和產業的建議,委託中立單位管理共榮基金;而原有的新聞倡議計畫仍會持續進行。Google 台灣總經理林雅芳表示:「雖然 Google 目前面臨大環境的挑戰,但台灣依然是我們的 全球重要據點,過去投資台灣的各種計畫都會繼續進行。我們很開心今年在政府、產業公協會 的共同努力下,推出新聞數位共榮基金,和台灣的新聞產業一起度過數位轉型的關鍵時刻、共 榮共存。我們將持續把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帶來台灣,在台灣投資基礎建設和人才培育,運用各 種技術與資源幫助台灣數位轉型。」Google指出,跟國內20家媒體坐下來談,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Accenture 的市場調查,科技進步改變台灣讀者和觀眾的行為,為新聞產 業的營運帶來挑戰。從2003年到2020年,傳統出版品的分類廣告轉移到其他如交友、購屋、求職的分類網站,廣告營收下滑七成;但同時,有81%的新聞讀者透過網路或社群媒體獲 得新聞資訊,加上台灣有 1,600 萬的新聞使用人口,八大主要新聞網站的每月訪客流量卻高達4億,顯示新聞產業在數位應用上仍有成長機會。「Google 智慧台灣計畫」在 2018 年推出,持續在「擴展在台營運規模」、「貢獻台灣經濟與社 會」、「善盡數位平台責任」三大面向深耕,除了啟動硬體研發基地、投資海纜建設,也對外推 出培養科技人才的AI創新研究營、培育數位職能的數位人才探索計畫、支援新創企業的孵創 計畫,還透過 Google 旗下非營利組織 Google.org 挹注資金,與財團法人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合作推動弭平學習資源落差、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推廣數位素養,希望和政府及產學夥伴共同加速台灣發展、邁向亞洲矽谷的願景。
立委召開數位平台媒體議價公聽會 數發部:支持新聞有價
立委范雲、張廖萬堅及林楚茵辦公室今(15)日就「數位平台和新聞媒體議價」議題召開公聽會,邀集相關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專家學者、數位平台、以及第一線產製新聞的媒體業勞工代表提供建議,討論如何建立最適合我國環境的平台與媒體分潤機制。數位發展部也派員到場,表示支持「新聞有價」概念出發,也將持續協助新聞產業與大型數位平台業者溝通協商。范雲指出,數位時代來臨,大型跨國平台如Google、Meta,長期在搜尋引擎、社群媒體上,無償使用媒體產製的新聞內容,又同時佔去國內七至八成的數位廣告,近乎壟斷國內的數位廣告市場。根據由文化部補助的「數位平台對出版業新聞媒體之影響」調查結果:近五年間,雜誌出版品收入衰退約20%、雜誌廣告收入下滑近80%。在營收概況方面,近十年報紙的營收一路減少至將近50%。「新聞媒體業出現生存危機,若不設法改善,恐導致監督政府的第四權之死。」范雲表示,目前世界各國「新聞有價」的共識已成形,如澳洲已訂定強制議價的專法,歐盟則採取著作權延伸的模式,於2019年通過法案「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指令」,賦予新聞媒體業者就數位平台線上利用其新聞出版物的行為財產權等相關權利。台灣過去在有線廣播電視法中,也明定系統業者每年按營業額百分之一,提繳至主管機關成立之特種基金,用途包含捐贈公視、補助偏鄉架設有線電視網等,以維護民眾收視權益。曾為媒體人的林楚茵認為,去年12月數發部舉辦四次新聞業者、數位平台的對話會議,可惜雙邊對話沒有聚焦,說明提出媒體議價法刻不容緩。她強調,立法目的是由政府建立對話機制,但是政府不能介入協商,應致力讓雙邊對話回歸市場商業機制,得到滿意的協商結果。但她坦言,部分跨國數位平台在台灣沒有商業據點,所以這部法案最困難的是執行面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意見激盪。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國瑋強調,立法是使數位平台與媒體對話的必要手段,政府在其中應積極推動。其中分潤機制、或者成立特別基金等模式皆持開放態度,惟應必須在透明、獨立、公正的機制下,訂定合理分潤或分配比例金額。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林照真教授則指出,儘管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的協商機制需要建立,目前台灣媒體以「公會」為主的模式,較難開展平台和個別媒體的具體協商。她建議,各家媒體應指定專人,一方面進行資訊收集,一方面也代表公司成為協商窗口,方有助於協商的實質推動。主管機關數位發展部今天亦到場說明工作進程,以支持「新聞有價」概念出發,這段時間持續協助新聞產業與大型數位平台業者進行溝通及協商,相關法律制度與配套之研究亦將列為優先工作項目。數位平台業者Google、Meta,今日因故不能到場,以書面資料表示,肯認新聞內容的價值,並支持數位內容的發展。
高學歷主播系列/「台大工管汝」林俞汝的直播間故事 計劃趕不上變化,那就把握當下!直播間充分做自己 網友暱稱「大炮老司機」
17直播網羅各類型直播主,其中有一位在17直播大家都喊她「林俞汝」,但她還有一個亮眼的封號:台大十三妹之一的「工管汝」。大學開始,搶眼外型讓她有機會成為模特兒,之後加入演藝圈,參與多部戲劇演出,並在2016年加入17直播,挑戰當直播主。這一轉眼過了6年時間,林俞汝已是17直播的人氣主播。回首這些年角色的轉換,林俞汝說,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那就把握當下吧!也讓她在每個角色轉換里程,維持著不錯的成績!台大十三妹時期工管汝林俞汝(中)常受邀上電視節目。(林俞汝提供)自小熱愛表演 個性獨立 家庭放心支持各種決定林俞汝自評,她從小便是個愛表演的孩子,小學進入舞蹈班,學過鋼琴、古箏等才藝,也讓她有很多在舞台表演的機會。她透露,有些小孩即便上台很多次還是會緊張,但是她總是很期待上台的那一天,因為可以把她所學的才藝跟大家分享,最後享受觀眾不斷的掌聲。除了舞蹈等才藝外,在學業方面她更是大家公認的學霸美女,在學業上鮮少讓家人擔心,一路從北一女念到臺灣最高學府-臺灣大學工管系畢業。個性獨立,也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父母親總是放心不干涉她的各種決定。像是當年直播還被貼上負面標籤的行業時,家人知道她要開播,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提醒她要注意身體健康。因為家人知道她立下目標後,總是全力以赴,這個溫馨的回應讓她很暖心,也感謝家人長久來,一直相信她,總支持她各項決定。林俞汝多次帶家人到日本旅遊,行程總是貼心以爸媽喜歡的參觀寺廟優先。(林俞汝提供)計劃趕不上變化 更要把握當下 斜槓多種身份 直播間落腳身高172公分,有神的大眼與甜美的笑容的搶眼外型,讓她大學時期便被發掘從事模特兒工作,可是一向很會做計畫的她也迅速認知到這個行業會有壽命限制。適逢有戲劇邀約,熱愛演出的她當然不放過機會,卻發現戲約總是有一檔沒一檔,而收入無法穩定。為讓自己經濟更無後顧之憂,可以繼續演藝事業,她下了一下決定:斜槓當保險業務。回顧這些人生插曲,她說,每個當下做出的決定都是當下的最佳解,只要盡全力,就算事後覺得不完美也不會遺憾。而這個把握當下與全力以赴的態度,讓她很快在保險業賺到第一桶金。然而也發現保險需要投入很多時間與心力經營,讓她還想開發別的方式來兼顧演藝事業,剛好17直播在找特色主播,林俞汝說,當時她在拍戲,希望多點曝光機會來宣傳戲劇,與跟粉絲溝通搏感情,秉持「計劃趕不上變化,把握當下」的原則,她又斜槓直播間。而學霸這個稱號不是假的!很快地,她摸索出自己的直播風格後,不僅持續在這裡遇到一堆戲劇粉絲,林俞汝意外發現自己在直播間找到了一群能互相依賴的朋友。直播間是跟朋友談天說話的聊天室 林俞汝說,直播後如她當初想的,有很多戲劇粉來看她,甚至一進來就直喊「張家莉」等她在戲裡的名字,因為平台是跨國平台,也有來自東南亞的戲劇粉絲到直播間來看她,讓她直呼太有趣了!林俞汝直播間吸引她的國內外戲劇粉來報到。(17直播提供)她在直播間大多是聊天和唱歌,像是跟朋友的聊天室一樣,除了分享生活大小事,任何八卦話題都能聊,而個性坦率的她看到不公不義的時事,也會在直播間開砲,有些粉絲甚至暱稱她「大炮老司機」!她覺得和直播粉絲是種互相依賴的關係,有時累了,她也會不講話,就默默播音樂,情緒低潮時她也會把話說出來,會抱怨與訴苦,本來以為會有反效果,沒想到很多粉絲們都能感同身受,並給予回應,「真的像是一群可以互相依賴的朋友」,她補充。林俞汝熱愛滑雪,在北海道二世谷許願能玩遍世界各地雪場。(林俞汝提供)直播是個馬拉松 有耐力才能持久 直播是現在年輕世代的熱門職業之一,林俞汝提醒想加入直播的朋友,直播是場馬拉松,做自己才能走的長久,而直播最大考驗是持之以恆,持續開播、持續熱情、持續調適。當問到人生的夢想清單時,她笑說,希望未來的另一半會跟她一起嘗試到世界各地潛水和滑雪;另外一個願望是,趕快有機會繼續拍戲,她很喜歡拍戲得到的成就感,不管是像《非常律師》女主角自閉症天才的角色或仙俠古裝劇,她都想嘗試。林俞汝期許2023趕快有戲劇邀約找上門,讓她能趕快以新戲劇作品和大家見面。林俞汝期盼有機會接演仙俠古裝劇。(17直播提供)林俞汝預告年底將飛往泰國跨年。(林俞汝提供)直播主資料姓名:林俞汝annie17直播開播連結:https://17.live/zh-Hant/profile/r/183448
百億大玩具1/媒體獨臂無力撐大局 數位平台強制議價需要政府介入
來自台大、政大、中正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等跨校學者日前推出民間版的《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新聞議價法)草案,並建議由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擔任主管機關,這已經是學者第4度對此議題提出呼籲,卻仍未獲得政府正面回應。政大法律系特聘教授王立達無奈地指出,新聞議價制度推了一年半,但到現在主管機關是誰都不知道,找一個主管機關這麼困難嗎?國民黨立委、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表示,社群網站的滲透率早就超越了任何一家媒體公司,也榨取了內容生產者外溢出來的大部分經濟價值;根據學者研究,地方新聞人力25年來減少6成、報紙傳統廣告收入衰退9成。他指出,歐盟以及澳洲等20多國努力要求Google和Facebook等平台為新聞付費,讓媒體有新的轉機跟生路,Google已與300家歐盟新聞業簽訂協議,同意付費給新聞媒體;Facebook同樣願意支付費用給法國報社,而台灣政府卻毫無動作。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羅世宏指出,台灣新聞業危機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應努力讓數位平台支付新聞授權費用,並提供更透明與合理的廣告分潤機制,否則民主的健全運作也將因此難以為繼,但由於數位平台與新聞業的談判地位不對等,因此還需要各方努力才有可能促成。羅世宏指出,Google和臉書目前已經付費給美國、澳洲、德國和法國等地的優質新聞媒體。他舉例說,澳洲自去年2月通過《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大型數位平台已向澳洲相關的新聞媒體支付了總額超過2億澳幣(約新台幣40.7億元);法國在2019年完成修改國內著作權法後,臉書母公司Meta旗下的Facebook News也同意將支付給法國「綜合報導聯盟(APIG)」內約100家報紙,總額6千萬歐元(約新台幣18.15億元)費用。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表示,因為有好的新聞內容,Google搜尋引擎才能讓使用者有好的搜尋體驗,數位平台就該使用者付費。(CTWANT合成圖/報系資料照)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表示,新聞議價是「使用者付費」的問題,全球的政府與媒體都在關心這件事,目前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成功的例子中,在澳洲是由媒體大亨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推動立法,該集團本身就是跨國的大集團,能提供非常多資源,也有力量與Google及臉書等大企業抗衡;而在法國是由有百年歷史的法新社主導,法新社早在多年前Google起步不久,曾經就Google使用法新社的素材提告,後來雙方私下合解。林照真說,各個國家對於數位平台付費給新聞媒體的解決方案不一、主管單位也不同,例如澳洲是由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負責,雖然該國的《競爭法》與台灣的《公平交易法》有相似之處,但公平會管理的是整個市場的競爭制序,又有所不同;加拿大《網路新聞法案》(Online News Act)的主管機關比較類似台灣的文化部,但裡面規範的內容又涉及其他部會,都不是單獨一個部門能夠處理的,考量數發部是一個負責協調跨國數位平台的機構,所以相關學者們認為它最合適,才會在草案中建議由數發部主管。「在數位時代很多領域模糊了,要由單一部會管理,可能會陷入干涉其他政府部門職掌的問題。」林照真說,現代媒體面對數位化、網路化的問題,本來就不是單一部會能負責,學者在草擬法案的過程中,接觸NCC、文化部及公平會都不認為是他們部門該管的業務,數發部雖然自認有協調數位平台的權責與能力,但媒體營運卻不在其管轄內。「往好處想,證明台灣的機關都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林照真說,這個議題可能需要二個以上的主管機關合作,目前行政院由政委出面跨部會協調,由各部會分工合作,不過,「三個和尚沒水喝」,王立達才會感嘆,「拖了一年半,到現在主管機關是誰都不知道。」林照真建議,各媒體可以在不違反「聯合行為」的情況下,透過同業公會等組織形成共識一起跟跨國數位平台協商,表達談判的意願,若是跨國平台不願意談,未來也可成為國家公權力或是司法介入時的籌碼。NCC為推動數位中介法舉辦說明會,但因草案引發箝制言論的爭議,最後胎死腹中。(圖/NCC提供)
學者籲媒體議價法將由數位部主管? 唐鳳給出答案
國內多名學者今(1)日公布民間版《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草案,要推動專法讓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要求數位平台為使用新聞付費,而草案中也建議主管機關為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對此,數位部長唐鳳則回應,目前在政委吳政忠的協調下,已經在協調相關部會的分工,會再進行協助。負責起草草案的政大法律系特聘教授王立達今表示,媒體議價法的主管機關以數位部最為合適,本法事涉數位平臺與新聞媒體等兩大數位經濟關鍵產業,如何能達到合理的資源分配與永續均衡發展;而台大新聞系研究所教授林照真則直言,從多個管道了解,數位部長唐鳳對此議題並不感興趣,希望能透過與行政院討論以及獲得立法院的支持來推動此項法律。對此唐鳳表示,這項議題督導政委是吳政忠,已經有在協調相關部會分工,協調議題就是「新聞業跟大型跨境平台共榮議題」,數位部也會對對大型跨國平台的廣告投放業務,跟相關部會一起進行整體性了解,探訪新聞業因此面臨哪些關鍵的問題,再跟各部會一起協助跟大型數位平台業者展開平等對話。唐鳳也直言,政府施政不是根據個人興趣,她也參與各部會相關協調,明確方向做法有可以分享會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