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徵
」 財政部 超徵 電價 稅收 台電今年稅收估再超收2600億 將帶動地方「超徵紅包」
今年前9月稅收已經達到2兆9453億元,已經達到累計預算數91.1%,外界預估,今年稅收超徵中央政府的部分大約2600多億元;含地方整體上看3000到3500億元,也將帶動地方明年的超徵紅包,估計約300到400億元。今年前9月稅收已經達到2兆9453億元,由於綜所稅表現優良、證交稅的挹注,財政部長莊翠雲日前表示,中央政府稅收保守估計會超過預算數(超徵)1000億元,不過根據估算,中央政府總預算會超過2600億元,整體上看3500億元,將創連續4年超徵金額超過千億元。而稅收超徵可用於還債、累計賸餘以作為財政調節之用,史上只有一次「還稅於民」,為2023年的普發現金;不過為了財政穩健、國家發展,政府普遍都不傾向「還稅於民」。為了提高稅收預測的精準度,避免大幅超徵一再發生,財政部委外建置「精進中央政府內地稅稅收估測模型」,據知模型也已經建置完成,以過往的資料顯示,模型的精準度都高於財政部的預算數,模型判斷今年中央政府的內地稅收2兆3429億元加計關稅,整體稅收與預估實徵數更是只差異200多億元。2025年度模型推估,可以收到2兆8071億元。研究建議,每年財政部在預估作業時,可以行政協助的方式委託方式取得估計結果,作為稅收估計的參考。並且在長期規畫上,可以將預估工作採特別委員會方式進行,提升預測透明度。統籌分配稅款中,主要財源是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的94%,加上土增稅會按月撥付地方,稱為普通統籌分配稅款;若有超徵就是在第13次撥付,通常會在隔年1月撥付,因多接近年關,所以也被稱為「超徵紅包」。根據財政部統計,累計到10月普通統籌分配稅款3616.53億元,預算達成率大約98.67%,地方政府今年很有機會拿到超徵紅包,估計規模大約300到400億元。
時論廣場/電價漲不停 通膨壓垮人民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自10月16日起調漲電價,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平均調漲幅度12.5%、最高上漲14%,引發國人對通膨再起的憂慮。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日表示,已指示經濟部與台電在尊重審議委員會的前提下再做細部了解,並與產業界溝通。莫非是暗示電價調漲還有轉圜的空間?同一時間,颱風山陀兒來勢洶洶,據北農報價,蔬果已全面漲價,每公斤平均批發價為63.8元,創5年新高,1顆高麗菜飆到480元,消費者大喊吃不消,若颱風後續造成產地災損,菜價恐怕還會再走高;如今又有電價調漲的因素,可能更進一步帶動電價上揚,讓民眾惴惴不安。儘管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呼籲,餐飲小店家、小商店等「不要漲價」,不然會造成通貨膨脹,但這種要求並不合理,畢竟就算小攤商這波電價沒有調漲,但他們也會遭到上游原材料上漲的波及,小本經營又不是在做功德,怎麼能夠不反映成本呢?為彌補台電的虧損,經濟部除了連續調漲電價之外,還持續撥款補助。但從台電提供的數據來看,這兩個措施似乎都沒什麼用。近3年來國內工業電價經歷4波調升,平均工業電價由2021年平均每度2.58元一路調升至4.29元,累計漲幅為66%,用電大戶漲幅更驚人。此外,民進黨政府連年編列預算撥補台電,2022年台電通過增資1500億元、2023年《疫後條例》撥補台電500億元、稅收超徵撥補台電1000億元,目前行政院仍有2千億元撥補台電預算在立法院進行審查。其中,第1筆1千億元是今年的追加預算,目的是讓台電能夠在今年度損益兩平。原本賴政府是計畫如果這筆預算過關,10月就不調漲電價了,不過,顯然經濟部已經等不及了,預算還未審議,電價先漲了再說;第2筆1千億元的撥補則是要用來打銷台電的累計虧損。台電累計虧損至2023年12月底為3826億元,但到今年7月則已高達4348億元,短短半年又增加逾500億元。台電的虧損就像是個無底洞,撥補款陸續到位再加上一直猛漲的電價也無法有效改善財務,台電難道不知道,虧損問題顯然不是靠補破網式的補助再加上年年漲電價就能解決的?!為什麼一直靜默不語,放任不懂電力的高層胡作非為、拖垮台電和台灣?台電問題的嚴重程度顯然遠遠超過賴政府高層的認知與想像,出身產業界的經濟部長郭智輝當然深知業界的焦慮,學有專長的政府相關專家和顧問們多多少少也應該聽聞台灣電力與能源政策對產業發展與民生造成的難題甚至困境,為什麼沒有人能夠放下對個人官位、利益與顏面的矜持,勇敢地告訴總統賴清德、閣揆卓榮泰,台灣的電力能源政策必須改變!經濟部老是洗腦民眾台灣電價很低廉,言下之意,漲價有理。然而,先不論如今台灣的電價是否還是數一數二的便宜,須知電價攸關民生與產業成本,長期維持平穩才能令人民安心生活、讓產業放心經營。近3年來,產業電價調漲近7成、民生電價也漲了近4成,這已構成重大不確定因素,加上淹水地震等各種天災,人民的生活愈來愈辛苦,再這樣下去,台灣真的會走到山窮水盡,到時人民恐怕也要揭竿而起了!(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柯文哲指藍版《財劃法》不切實際 郭國文:民眾黨版也不理性
在藍白聯合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表示,立法院下一個戰場將是《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但他也表明國民黨版的修法不合適。民進黨立委郭國文26日表示,柯文哲終於看清國民黨的搶錢法案,脫口承認藍營的《財劃法》修法不切實際,難得說了一句實話。柯文哲聲稱立院下一個戰場是《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修正案,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已經詳細說明民眾黨的版本,將近年平均每年超徵2千多億的預算撥給地方政府,不影響中央的支出,也改善地方政府的財務;他指出,藍營草案要劃分5千億以上的預算給地方政府,民眾黨認為不切實際,因為影響了中央政府的總預算太多。「但柯文哲又說,只有白營的版本最務實理性科學,這我就無法苟同了。」郭國文指出,民眾黨《財劃法》版在「國稅」的部分,刪掉了貨物稅法,也就是直接廢除貨物稅,不徵收了,換句話說,民眾黨版預計拿走中央2775億,但又要廢掉每年徵收超過1600億的貨物稅,所以中央減少的稅源大約是4417億元。郭國文說,國民黨拿走超過5000億叫做不切實際,民眾黨拿掉4417億就叫最務實、最理性,他不能認同這種說法。郭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的重點在「收入劃分」跟「支出劃分」,民眾黨的提案只看出要減少中央財源,但支出要怎麼劃分才能加強地方財政,根本沒有提出。郭國文表示,柯文哲或許看得出國民黨版是搶錢法案,但也請柯文哲看清,民眾黨版沒有科學、沒有理性、沒有務實,只是搶比較少而已,卻不失搶錢的本性。郭說,民眾黨在上周終於提修正動議把貨物稅補回去了,此舉凸顯白營知道自己的法案有瑕疵,也顯示《財劃法》更需要加以討論,而不是倉促修法。
綠批修財劃法恐致補助中斷 柯酸:超徵就有錢修法就沒錢
民進黨12日臉書發文批評,藍白聯手所提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將要瓜分國家,民眾原享有的租屋、長照、學費補助恐無法再發放。對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平常說超徵就有錢發給國民每人6000元,但現在在野黨說要修法,就又說中央錢不夠,這真的很奇怪。民進黨指出,依照藍白版本的財劃法修法,地方政府將瓜分多數預算,過去由中央政府補助的普及式照顧兒童的育兒補貼、租屋補貼、長照補助以及學費補助,可能因為藍白要修財劃法而無法再發放。針對民進黨的批評,柯文哲說,《財劃法》還是同樣的問題,已經超過20幾年沒有修訂,當年是民進黨一直高喊要修訂法律,然後平常說「超徵」就有錢去發給每個國民一人6000元,真的要修《財劃法》的時候又說中央錢不夠,「你們不是一直講超徵一大堆嗎?要發6000元的時候就說很有錢,現在要釜底抽薪修法,馬上又說中央沒錢了,這真的很奇怪。」另外,新光金前董座吳東進因新板傑仕堡案遭北檢約談,最終以1億元天價交保一事,柯文哲僅表示,很久沒看到他了,「我講了別人都不會相信,我已經一年以上沒有看過這個人了」,並表示會再去關心前立委吳欣盈。至於有民眾將醞釀發起罷免新竹市長高虹安,柯文哲也說,應該是她要有地方做不好才去罷免,不要變成政治口水戰,這樣沒有意義。
超徵3000億將發現金? 財政部這樣說
2023年稅收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大約3600億元,立委張智倫問及是否還會還稅於民,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目前決算數已經到審計部,對於超徵的部分是增加還債、減少舉債。莊翠雲今日到立法院財委會備詢,張智倫問及有關2024年度是否可望超徵,莊翠雲表示,現在還有一個影響就是9月營所稅暫繳,稅款近來會比較明確,目前為止會與預算數差不多。至於去年超徵數大約3600億元、中央大約2000億元,是否還稅於民?莊翠雲表示,決算數已經送到審計處,對於超徵數以減少舉債、增加還債為原則。
賴政府經濟三關難解 專家籲勇敢稅改財富重分配
賴清德新總統520正式就職,各界多有期待,也有不少陳痾待解。以經濟來說,專家直言問題有三:包含貧富差距擴大、薪水購買力連年下降、詐欺財損暴增,都需賴政府直面解決。前立委、中山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其祿表示,關鍵在分配問題。近年台灣GDP大餅看似愈來愈大,但其中受雇員工薪資報酬佔比一再下降、企業盈餘佔比緩步上升,絕非對民眾友善的經濟結構。張其祿分析,雖然企業盈餘增加,代表企業經營有成,但受雇員工薪資,直接攸關勞工生存需要,薪資占比逐年下降「民眾愈來愈難活」。張其祿分析,一般政府會把改善方案限縮在社會福利,畢竟灑幣就能博得民眾好感,一般人也不會在乎政府舉債。然而,隨著勞保與健保破產危機撲面而來,灑幣已經灑出問題,接下來必須直面問題深水區「稅制改革」,包含證所稅調高、囤房稅再修正等,都是把錢滾錢的資本利得「逼出來」繳稅的方法。張其祿直言,近年政府在稅收預估非常不精準,往往到歲末出現「超徵」用語,讓民眾產生稅收飽滿錯覺。然而,實情是一開始預估稅收過度保守,必須優化計算機制,並誠實面對即將破產的各項保險財庫。至於薪水購買力連年下降,張其祿呼籲,必須即刻透過稅制改革,改善分配不公的問題,否則在自動化與AI化的世界,勞工工作已面臨隨時被取代的威脅,還得負擔高額稅賦,「下一屆怎麼連任」?至於詐欺犯罪,張其祿觀察,2023年單年度經濟犯罪報案財損,就高達新台幣89億元,已是8年前蔡政府剛上任的3倍,失控的犯罪問題,絕對與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有關。張其祿直言,連前立委余天的女婿都涉入詐騙,可見詐騙疑犯「遠比你我想得還多」,過去蔡英文政府的打詐國家隊,在內政部、數發部、經濟部與金管會互踢皮球之下,「多個和尚沒水喝」根本不見有效打詐成果。呼籲賴政府即刻釐清事權與主責單位,讓打詐法制化,並至少每3個月出打詐績效與成果報告,否則不過半當選的賴政府,將更加窒礙難行。張其祿感嘆,賴政府在台美關係上難以匹敵蔡英文、兩岸關係若能穩住已屬佳績,若內政再不積極改革,根本毫無亮點,呼籲賴政府即刻上緊發條,拚內政讓人民過好日子。
486先生曬千萬繳稅收據 嗆:喊「稅收超徵」的傻子繳多少?
5月報稅季已經走過大半,時常因時事發聲的知名代購業者「486先生」(陳延昶)19日在臉書曬出透過信用卡繳稅的「8位數」收據,還諷刺開嗆:「有些傻子在那喊國家稅收超徵,淦,你是繳多少稅?喊的彷彿你繳上千萬的樣子。」日前,有政黨黨魁稱「稅收超徵」是「財政紀律不佳」,且有多名立委要求「還稅於民」,引起附和者眾。知名代購業者「486先生」陳延昶19日在臉書貼文,曬出透過信用卡繳了新台幣2628萬8142元的稅金,並針對之前「稅收超徵」的議題開嗆:「有些傻子在那喊國家稅收超徵,淦,你是繳多少稅?喊的彷彿你繳上千萬的樣子。」發文下,有許多網友看到繳稅金額,表示:「請接受我的膝蓋」、「用錢來打人臉很不可取,但是小弟喜歡」、「這張卡的額度、這個金額太令人欽佩了」、「第一次看到刷千萬信用卡,開眼界」、「這真的是一記上勾拳,直接ko」還有網友針對發文內容表示:「超徵不是非法多收稅,是經濟好,交的稅比預期多,是好事。」、「都被政論節目洗腦了,經濟好才能超徵,經濟不好短收,你要自願加稅嗎?」、「對個人來講該繳多少稅就多少稅 是要怎樣超徵?超徵是超出國稅局預定的稅收目標,可能房地產股市商業交易熱絡超過預期,可能遺產稅申報超過預期目標,反正超徵根本沒有多徵收哪一個人半毛錢。」民國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間為113年5月1日至5月31日止,請民眾記得在6月3日(星期一)以前完成繳納。6月4日起,僅能到央行委託的代收國稅金融機構臨櫃辦理,且須加徵滯納金或加計滯納利息。
刀下留金2/砍替代率年金仍難逃破產 學者籲釜底抽薪
年金改革實施滿6年,藍委提案推「新年改案」,遭綠委痛批「反改革」,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更警告,年金改革若「做一半」,公教人員退休基金恐提前五年崩盤。火上加油讓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更反彈,提出「二次年改」修法說帖反制,籲藍委重視「信賴保護原則」承諾,修法將昔日被砍退休金全數奉還。「過去的就它過去」也是教職人員的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坦言,年改後最明顯感受就是日常購買力縮水,還得面臨「既得利益者」的酸評,公教負面感受深。但他仍認為,年改有其特殊時空背景,「往者已矣、應追來者」。針對立委建議整合各類退休金,成立主權基金,殷乃平也提醒,若只抄淡馬錫「外殼」而無「實質」,年金操作績效仍難樂觀。他建議立委思考,政府近年有龐大歲計剩餘及超徵稅收,可立法規範,用歲計剩餘、超徵稅收,優先撥補各種年金缺口,徹底處理年金破產風暴,讓年輕勞工及公教放心(不會只繳錢卻領不到)後,再提高公教、勞工提撥退休金數額,同步搭配「以績效優先」年金管理改革,才能一勞永逸避開年金「入不敷出」大難題。財政部日前公布2023年稅收超徵新台幣3860億元,金額創史上第3高,將卸任的閣揆陳建仁表示,不會再發現金給民眾,要優先還債,再考慮補貼台電、勞保、健保。(圖/記者黃鵬杰攝)「即使公教年金替代率砍完10年,仍無法避免退休基金破產」曾任立委的殷乃平認為,年金困境結在「入不敷出」,這要怪當年設計制度的高官,未料到市場利率會不斷下修趨近零,設計出類似18%優惠存款「脫離現實的產品」,責任不能推給繳交年金的底層公教扛。他說,若年金已努力節流,破產危機仍揮之不去,主政官員就應警覺沒抓到問題核心,不應故步自封。殷乃平認為,動輒要扣檢討者「反改革」大帽子,既沒同理心又看扁公教,但等哪天公教團結群起反彈時,社會已經被撕裂得差不多,只有政客笑開懷。前立委李德維直言,綠營將年改案視為「選戰工具」,仗著昔日立委過半,包裹立法,強逼公教吞苦果,如今勞保也瀕臨破產,難道還要「如法炮製」,讓所有退休族淪「均貧」,引爆更大社會危機?他認為,只會砍年金替代率,就是最偷懶、最不負責任的官員,國民黨既成國會最大黨,當然有責任督促通盤檢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警告,教師的年改後遺症其實已經浮現,在公教年金改採「確定提撥制」後,許多屆退教師怕退休金縮水、拒絕退休,學校沒缺額給年輕老師,無法新陳代謝,學生、家長也都不滿,年改的複雜性絕非「年輕老師免擔憂領不到退休金」能一言以蔽之。全教總警告,公教年改貿然上路後遺症已經出現,例如老師出現延退現象,師資老化難代謝。圖為教師團體抗議公教退撫新制倉促上路。(圖/報系資料照)他說,當初年改倉促上路,政府很多承諾都沒做到,例如政府曾承諾公教有年資補償金,考試院曾說五年內檢討,迄今都沒下文,盼新政府盤點年改政策錯誤與疏失,盡速修正,畢竟不論各職類別工作者現在是否還年輕,有天都要退休「沒人是局外人」。針對立委建議比照星國,整合各類退休金成立主權基金提高操作績效「開源」,學者提醒,星國淡馬錫的成功在於,該國採特殊「類社會主義」治國、人民甘之如飴,淡馬錫也致力避免基金操作遭「政治干預」。反觀台灣,退休基金操盤官員為穩官位,津津樂道於護盤股市,操作績效再差也是「好官我自為之」,年金總體水位難以上升,長此以往,也只能動腦筋反覆砍年金替代率。
基本工資將隨電價調漲? 許銘春:今年第三季審議再定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5日邀請勞動部長許銘春就「事業單位應加強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作業流程及必要教育訓練,並落實職場防災管理」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許銘春會前受訪表示,針對基本工資是否跟隨電價調整,將於今年第三季最低工資審議會討論再決定調整與否。經濟部日前通過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4月起電價平均漲價約11%,將對企業和民眾帶來重大影響。而對於即將調漲的電價,外界關心基本工資是否也要一併調整,對此,許銘春指出,今年第三季將召開會議,由最低工資審議會委員參考各項重要因素、指標,來保障基層勞工的生活。許銘春續指,《最低工資法》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上路,其中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法定參採指標之一,且已包含各項民生物價指標,包括柴、米、油、電等都在考量範圍內。此外,針對行政院提出的超徵稅收將優先補貼勞保、台電等建議,許銘春表示,儘管行政院尚未討論細節,但只要有分配勞動部一定會積極爭取,勞動部將盡力爭取300億超徵稅收。
電價調升「助長通膨」? 台電批顛倒因果:已扮2年「消波塊」抵擋通膨巨浪
經濟部22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審議上半年(4月至9月)的電價費率,決定電價平均漲幅為11%,也決議以超徵稅收撥補台電逾千億元,等於全面漲電價的同時,又把納稅人的錢補貼給台電,許多評論也指責此波電價波動將「助長通膨」。對此,台電昨(2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該論點顛倒了因果關係,忽略了近年來台電相對緩和且精細調整電價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忽略了政府與台電積極為維護物價穩定所作的努力與客觀數據,令人感到遺憾。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官網24日針對指責電價波動將助長通膨的評論進行回應,表示該媒體評論的論點顛倒了因果關係,忽略了近年來台電相對緩和且精細調整電價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忽略了政府與台電積極為維護物價穩定所作的努力與客觀數據,令人感到遺憾。「隨著俄烏戰爭引發國際燃料價格的飆漲,各國紛紛大幅調升電價,進而推高國內物價。然而,我國政府與台電積極吸收燃料成本,有效緩解了電價上漲對通膨的衝擊。若非台電在前兩年扮演『消波塊』的角色,吸收成本抵擋全球燃料價格飆漲引發的通膨巨浪,國內通膨情勢必更加嚴峻。」台電續稱,近年因國際燃料價格暴漲,各國電價紛紛大幅上漲。2020至2023年間,韓國工業及民生電價累積調幅分別為87%及49%,德國為34%及36%,英國為126%及79%,法國為160%及22%。而相比之下,我國電價調幅相對和緩與細緻,工業及民生調幅分別為32%及3%。此外,若以去年(2023年)CPI年增率來看,韓國3.60%、德國5.94%、法國4.91%、英國6.72%,相較我國為2.49%,顯示我國通膨壓力較低,這也反映了台灣在調控電價的穩定策略。台電進一步指出,此次電價調整方案,最大整幅對象是出口導向的用電大戶與資料中心,調整機制相對細緻。民生部分採較低調幅,產業部分採較高調幅,用電越多,調幅越高。內需為主之中小企業相對調幅較低,對物價影響應屬溫和。台電表示,此次電價調整方案同樣以細緻化處理,盡量降低對民生物價的影響,經濟部與台電也針對各種用戶類型,例如不同人數的家庭、不同種類的店家等,並以實際案例進行調幅試算,幫助用戶理解自己的用電情況以及其電費計算方式,後續可以選擇合適的電價方案,例如改採時間電價方案並善用尖離峰價差,便可進一步節省電費支出。此外,政府也提供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協助業者節電、省電費。經濟部表示,某連鎖早餐店總部去年(112年)申請汰換一級能效空調,搭配使用習慣及空間配置調整,每月用電數約下降1000度。宜蘭某民宿業者去年申請汰換節能標章照明燈具及一級能效空調,節能設備全面升級後,館內電費帳單由前年(111年)4萬元,至去年降至2萬元左右,為了更精準管理電力使用,也導入中控電力管理APP,遠端關閉設備,避免不必要浪費。經濟部進一步舉例,台中某觀光工廠去年展示舘每月平均用電度數約2萬度、電費約8萬元,其觀光工廠主要耗能設備為空調,其餘為燈具、冷凍冷藏等其他設備,僅透過導入EMS能源管理系統,蒐集空調用電數據並加以分析、監控、自動開關跟人員操作設施行為改變,每年即可節省6萬元超約附加費用。觀光工廠113年將汰換3台老舊空調為一級能效,預估每年可再節省4萬元。
電價調漲又撥補台電千億元挨批「剝人民2層皮」 學者:政策、補貼應分開
經濟部22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電價平均漲幅為11%,也決議以超徵稅收撥補台電逾千億元,等於全面漲電價的同時,又把納稅人的錢補貼給台電,有學者痛批,「根本剝人民2層皮」;也有學者認為,補貼是過去國際燃料上漲時的凍漲缺口,補貼時間或許有爭議,終究還是要把台電的虧損解決。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2022年國際能源大漲,為了避免嚴重通膨,中油、台電肩負凍漲油電的任務,政府給台電補貼無可厚非,因為台電是國營獨占企業,但同時它也是公司,沒有義務解決通膨問題,那是央行、政府的責任,關鍵在於補貼的時間點,電價調漲時,又同時補貼1000億元,才會引發「剝人民2層皮」的雜音,政府應該讓台電回歸正常經營,如果需要補貼時,再從預備金或者預算直接補貼給較弱勢的民眾。針對此次電價審議結果,吳大任認為,民生用電方面影響不算太大,漲幅比預測的緩和,像是330度、700度以下的用電漲幅落差不大,但對物價會有直接影響,外食費、房租、商品售價等都會反映CPI數據,墊高家庭整體生活成本,現在電價上漲,也會算進CPI裡面。吳大任表示,台灣目前出口訂單仍低迷,很多產業相當辛苦,過去就曾建議要針對個別產業去調整幅度,這次經濟部的漲幅作法還算細膩,擔心衝擊到我國物價。政治大學金融系殷乃平教授表示,台電過去是因為凍漲才造成龐大的虧損缺口,一直到現在才彌補,算是政府不得已的作法,但是政策仍有需要檢討、商榷的地方。
超徵稅收各部會覬覦 王鴻薇推超徵稅用制度化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19日於立法院會質詢表示,近3年全國賦稅收入大超徵,2023年一舉超過新台幣3,000億,回顧2022年甚至超過5,000億,應當還稅於民。王鴻薇指出,在預算編列裡面,經常性的稅收超徵不是好事,因為代表預算編列時過於草率,且行政院頭也很痛,畢竟稅收一超徵「大家都想搶」,例如經濟部長希望撥補台電、交通部長希望撥補公共運輸等,又會有連串爭議。王鴻薇呼籲,既然超徵成為常態,應當「還稅於民」。王鴻薇預告,自己將提案《預算法》修法,一旦當年度法定稅收超過3,000億元以上,就要還稅於民,跟全民共享經濟果實。對此,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提到,2023年度稅入稅出的剩餘約2,760億元,且經依法提列還債後,只剩下1,500億元,今年恐無法再次普發現金還稅於」。王鴻薇19日傍晚接受CTWANT採訪指出,依法提列還債是必要,但「並非超徵全部還民」,所以不用擔心還不了錢左支右絀。自己提案除了提醒經濟果實應由全民共享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醒「課稅收入預估要謹慎」,否則超徵稅收之後如何處理這些稅收,每年變成政府拿來發紅包做人情的金庫「本末倒置」。王鴻薇強調,自己就任立委後,全力推動超徵稅收使用制度化,畢竟每年超徵稅收,又讓台電、勞健保、地方政府進入搶錢大戰,甚或要討論要不要還稅於民,財政健全的國家不會這樣。行政院長陳建仁備詢時則稱,稅入稅出如果有盈餘,當然首先要還債,而前幾年因為全球供應鏈改變,台灣的經濟相對好,才一度有將近超徵5,000億元,彼時可以發現金,但目前的情況可能無法普發現金可能無法。
民生用戶擬下修門檻...500度漲7%!史上首見8元電價
電價費率審議會本周五前召開,經濟部已研擬超徵稅收僅能拿到千億的配套,預計由中油再降氣價分擔,把4月電價平均漲幅控制在10%至11%。也因此,民生用戶原規畫700度以上才擴大漲幅,現在可能下修門檻到500度以上就漲7%,衝擊變大。且過了千度漲幅高達1成,今年夏天,民眾將看到史上首次「8元」驚人電價。經濟部這2、3天就會跟主計總處碰面,敲定補助金額。在歲計賸餘3800億需分好幾塊大餅下,內部已做好1500億無望準備。但僅拿千億,電價漲幅就會超過15%,衝擊實在太大。因此經濟部指示台電密集研擬配套,初步確定即使只有千億,也要把4月電價平均漲幅壓在10%至11%。少500億缺口這要如何做到?經濟部將會指示中油調降天然氣價1到2元,減輕台電購氣支出,然後台電在煤價採購上盡量操作再壓低,力拚把缺口填補過去。如果4月電價漲幅10%至11%,民生部分,原本規畫拿到1500億補助,從700度以上才擴大漲幅,但現在可能從500度就「一刀切」。也就是,500度以下漲幅5%,500度以上到1000度,幅度拉到7%,千度以上高用電戶,幅度至少10%。小商家大致也差不多,1500度以下大約調5%,1500度以上至3000度約7%,3000度以上可能1成,高壓產業用戶則會從調漲12%以上起跳。雖然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說,330度以下用戶漲5%,每月電費合計只多34元。但是如果500度以上就漲7%,假設民眾月用電700度,每月會多出118元,1年要多出1426元電費。更可怕是,1000度以上漲幅1成的話,今年夏月電價將從每度7.69元,往上衝到8.46元,史上電費將首次出現驚人「8」字頭,不僅衝擊豪宅,三代同堂家庭,以及廣大租屋族都被波及。經濟部表示,這兩天就會聯絡電價委員會委員時間,預計周五(22日)前召開會議。雖然這次電價會是民生、工業全面調升,可是仍有照顧500度以下用戶,漲幅會最小。
勞保年改意見多 許銘春指先努力爭取政府撥補
勞動部長許銘春今天在立院表示,政府重視勞保財務問題,但是勞保如何改革,各界對調整方向一直有不同意見,目前唯一有共識的就是政府撥補,因此從2020年起,編列2670億元撥補勞保基金,後續改革議題要如何進行,必須持續與政黨及勞資團體溝通。徐銘春表示,勞保年改事涉台灣千萬名勞工、更攸關也分攤勞保費的60萬投保雇主單位,影響層面很大,勞動部會在積極爭取各界意見溝通協調後,就各調整面向及期程做整體規劃。勞保基金傳出最新精算結果,負債已經高達13兆465億元,平均每人為勞保背債約56萬元,外界質疑勞保基金破產危機揮之不去,在野立委更喊話政府不該再迴避系統性改革。不過,台灣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政府經濟表現又難以完全支應勞保財務黑洞,目前在野黨已點名的改革方法,包括每年先預期退休金支出、做保費收取依據、延後領取勞保老年給付、提高勞保費用、減少勞保退休給付金額等建議,「大刀都砍向勞工及雇主」,勢必引發反彈,導致民進黨政府就算被在野黨痛批擺爛,也難遲遲有具體回應。日前傳出,為了彌補電價虧損,經濟部盼能從超徵稅收中,爭取最高1500億元彌補電價虧損,在此同時,由於勞保長年出現財務破口,勞動部也將爭取從中撥補。許銘春今天在立院表示,超徵稅收如何分配與國家整體財政規劃,行政院還未做整體規劃,如果後續有分配規劃勞動部一定積極爭取,希望能撥補到勞保基金,讓勞保財務更加穩定。
4月電價擬調漲!經濟部爭取補助 盼漲幅壓在12%以內
電價下周就可能確定漲幅。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首場工作小組12日召開,僅由台電報告基本財務虧損、各項績效自評指標等,預計今、明兩天會一口氣開完最後三場,目標22日前正式召開電價審議會敲定漲幅。經濟部目前仍希望向政院爭取到1500億元,把4月電價漲幅壓在12%以內。由於行政院歲計賸餘(超徵稅收)撥補,牽動電價漲幅,因此台電是準備1000億與1500億元兩套不同漲價備案。前者補助較少,經濟部會協調中油降低天然氣價協助,電價平均漲幅13%至15%。後者金額較多,則可把幅度壓在10%到12%間,目前以此為目標。對於政院補助金額,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政院撥補多少還在試算中,尚沒有結論。至於電價費率審議會正式召開前,通常會開4次工作小組會議,由工商團體、學者專家等,就各項參數、燃料成本檢視,因資料非常多,需要花時間了解。經濟部並指出,13、14日兩天,會密集把剩下3場工作小組開完,大概討論燃料走勢、各項成本估算。預計下周五前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敲定電價調整方案。商總理事長許舒博12日表示,以台電目前累計的虧損已經達到3000多億,至少要撥補2000億元,不過實際金額仍要看行政部門之間的溝通結果而定。許舒博表示,首場工作小組會議主要討論能源成本的報告案,沒有實質進度,整體電價方案還未有結論。與會的代表則表示,這次會議只是「走個過場」,台電提供的「嚇死人」的漲價方案根本不算數。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電力的轉型及能源如何多元性,應該回歸科學面,少一點政治口水。台積電到日本九州投資,也是看中當地水力、核能等能源優勢,日本的作法可提供給台灣參考。
台電電價不漲、拿不到補助 經濟部長王美花:年底將爆財務危機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將於3月召開,決定4月是否調整電價。經濟部長王美花20日說,台電若無政府補助,或電價不調整,年底就會有財務危機。據了解,經濟部與台電的腹案是在費率會召開前,以爭取行政院補貼1500億元為目標,電價平均漲幅可壓在9%,讓民生用電調幅落在較低的5%到6%之間。王美花昨在立法院受訪表示,電價方案都在規畫中,用電大戶承擔比較多義務,民眾影響則較小,電價仍待費率會審議;這2、3年原物料大漲,台電扮演減緩通膨的角色,已累積不少虧損,若無政府撥補或調漲電價,至今年底台電會有財務危機。行政院去年以總預算挹注1500億元,為台電增資,已被視為增資公股事業的最大規模。行政院去年另在疫後特別預算中也撥款500億元挹注台電,今年度再以總預算挹注1000億元增資。台電周五將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今年度1000億元增資案,如此台電資本額可膨脹到5800億。但台電今年若沒有任何補助,也沒有調漲電價,年底扣掉虧損,資本額估計剩下200億元。只要國際燃料成本稍走高,財務立即「資不抵債」,面臨破產風險。因此,經濟部希望在去年超徵稅收3860億中,財主單位勢必撥款部份、挹注台電。經濟部說,已經在敲主計總處時間,希望趕快確定政府歲計賸餘可撥補金額,希望能有1500億,最少不能小於1000億。由於經濟部設定台電今年度至少要作到零虧損,如果能向行政院要到1500億,依內部估算,4月電價平均漲幅可壓在9%左右,民生用電調幅壓低在5%至6%之間,再把工商業高壓用電調幅拉高到1成多。經濟部說,台電發行公司債已達5000多億,是發行量最大公司,雖說國營事業再發債市場仍會埋單,但企業基分散風險考量,近期參與認購的公司已減少,導致台電發債借錢一途受到限縮,因此爭取補助與調漲電價兩路並行,是不得不作法。國民黨立委林思銘昨則在立法院質詢,政府是否願意重啟核能,補足電力不足危機?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台灣沒有電力不足,是因燃料價格太貴,無法充分反映成本,如果核電廠要延役,依法安全調查,最起碼2到4年後才能發電,緩不濟急。
砍5%保留盈餘加徵稅? 專家籲先延長可扣抵年限
財政部日前統計,2023年稅收超過預算數(超徵)粗估達新台幣3,617億元,為史上第三高。對此,工商協進會近日提出呼籲,政府應取消未分配保留盈餘5%稅負,以利資金調度與促進經濟發展。國民黨前立委曾銘宗5日接受CTWANT採訪表示,大方向支持,畢竟能促進投資與資金調度分配,也有利像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力的市場環境,但也能同理財政部嚴守財政紀律的立場。工商協進會近日發聲明表示,企業須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淨零轉型ESG等挑戰,保留盈餘再投資本來就是企業成長的驅動機,現行保留盈餘加徵5%營所稅做法,是政府帶頭干擾企業累積自有資金的意願,恐成為產業升級的絆腳石。回顧保留盈餘加徵營業稅史,2018年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等企業主強力批評後,才自10%降至現行5%,工商協進會目前仍持續呼籲調降甚至歸零,政策發展各界關注。曾銘宗補充,現行《產業創新條例》本來就有規定自未分配盈餘申報期間屆滿隔日起,3年內的保留盈餘可全額扣抵,只要持續投資台灣,企業根本不必在意這5%保留盈餘加徵的營所稅。現階段不妨考慮把保留盈餘可全額扣抵的年限拉長,會是折衷的好辦法。然而,未具名財稅學者接受CTWANT採訪分析,保留盈餘課稅過去是為了避免淪為自然人大股東逃避綜所稅的武器,畢竟綜所稅課稅級距最高達40%。但現今綜所稅股利部分已單獨計算,只剩28%,和保留盈餘加徵的營所稅5%差距已縮小,對自然人大股東逃稅誘因劇減,而且《產業創新條例》的3年內保留盈餘全額扣抵規定,已經非常具彈性,現在工商團體連5%保留盈餘營所稅都意圖逃避「似乎太過分了」。該學者補充,各界呼籲修《產業創新條例》將保留盈餘可扣抵年限拉長,是個可行方案,但仍要留意稅務行政人力與稽徵成本暴增,呼籲政府做好配套措施。
超徵普發現金? 立委看空:先還債再說
財政部近期公布統計,2023年稅收超過預算數(超徵)粗估達3,617億元,為史上第三高,若加計遞延入帳稅收後,去年超徵規模總額有望達3,800億元至3,910億元,實徵淨額年增率達5.7%,更創下歷史最大增幅。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25日表示,將以「優先還債」、「加強建設」兩大方向,善用超徵稅款,以利台灣長遠發展。外界關注是否再現去年超徵普發現金「還稅於民」政策?林子倫則強調,相關經費運用會堅守財政紀律,暫無普發現金規劃。針對行政院說法,國民黨立法委員曾銘宗今受訪表示,建議行政院踏實一點,超徵稅賦應全數用以「還債」,才是健全財政良方。曾銘宗舉例,光112年度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已暴增到6兆6,748億元,為蔡政府執政以來新高,「債留子孫」是蔡政府留下的未爆彈,中央政府卻老是以還債有成模糊潛在負債問題,賴清德520上任後馬上就要扛責,根本笑不出來。曾銘宗補充,行政院「加強建設」說法相當抽象,預料只是宣傳手段,以蔡英文總統第一任「前瞻基礎建設」來說,編列13項達新台幣2.49兆特別預算,目前看來執行效果不彰,未來若真將超徵稅賦用以建設,也是得以「特別預算」送立院審查,但是第11屆新國會已非民進黨絕對多數,無法強行通過,八成會被退回,屆時也只會淪為執政與在野陣營互批「阻擋建設」、「債留子孫」的口水戰,無助國家發展。曾銘宗呼籲,蔡政府應妥善將超徵稅款規劃用以還債,不僅讓下台的身影漂亮些,也才有助國家永續發展。
電價漲25%?台電爭取千億補助 盼壓低4月漲幅在10%內
台電最新虧損情形與因應之道經濟部23日率同台電赴行政院報告財務及電價議題,表達希望爭取逾千億歲計賸餘補助。不過主計總處哭窮,否認超徵稅收有媒體所說3900億那麼多,最後無結論決定下次再議。據了解,經濟部盼能拿到1500億補助,要把4月電價漲幅壓在1成以內。電價要不要漲是選後關注焦點。會中經濟部提出十多項議題,外界關注的台電虧損狀況、電價漲幅計畫都是其一。經濟部重申,盼政府能撥補預算,否則電價可能調整,雙方將各項漲幅因素討論得很仔細。據了解,主計總處在會上大嘆超徵稅收根本沒有媒體所說3900億那麼多,還要分配給地方、償還法定債務等,健保、勞保也都要錢,沒那麼多可分。知情人士笑稱:「主計總處現在最不想看到的人應該是曾文生(台電代董事長)吧」。由於分配金額敲不定,最後未做決定,政院裁示經濟部和台電就各種議題內部好好研議,待下次續談再來定案。台電目前累虧達3826億,今年粗估會再虧2050億,兩年合計累虧超過5000億之多。因此經濟部對解決台電財務方向,就是要讓其虧損停留在3826億,今年以「零賠錢」為目標。台電今年要不虧,粗估4月電價漲幅必須要達25%,如此衝擊過大。因此經濟部將極力爭取政府超徵稅收補助台電,有表達希望歲計賸餘能給超過1000億元,越多越好。台電希望至少1500億元,屆時電價漲幅可望由25%縮小到10%以內,降低對工商業與民生衝擊。事實上,上個年度政院已由總預算增資1500億元,並由疫後特別預算補貼燃料價格500億元,2024年度總預算也會再為台電增資1000億元,但台電仍認不足,虧損持續擴大。經濟部也要求台電重新估算燃料走勢,估計全年天然氣價平均17美元,略高於中油估計。不管主計總處最後核撥多少賸餘款給台電,4月電價已確定必漲,只是漲幅多寡而已。
至今累虧達3820億!4月電價恐漲25% 台電要爭取1500億補助
電價調漲正式起跑!經濟部、行政院將於明後兩天召集台電,聽取財務狀況與燃料走勢報告,以決定4月電價規畫。據了解,台電依虧損狀況已有多套評估備案,最可能是爭取今年度以不虧損為目標漲幅25%。但會同步爭取政院去年歲計賸餘撥補,目標希望有1500億協助台電,如有該撥補金額,能將漲幅壓至個位數。但衝擊比較大的是,工商團體反對每次主漲工業用電,加上民生用電基本級距多次未調,形成失衡現象。4月電價民生用電可能有別於前次700度用電以上才調漲,會下拉到500度就漲,至少波及300萬家庭用戶荷包。周一(22日)經濟部長王美花首先聽取台電報告,主要了解財務目前虧損狀況,以及今年燃料走勢預測,並會商討要爭取超徵稅收撥補多少錢。經濟部說,多少金額尚未決定,先討論形成共識。等周二到行政院報告時,就會討論到金額,端視主計總處歲計賸餘。去年政府歲入豐收稅收超徵3900億,但政院也得補助地方、勞健保,所以經濟部還不確定能爭取到多少。據了解,台電希望以撥補1500億為目標。由於台電至今累虧高達3820億,今年估計又會淨損超過2000億,相加非常可怕。台電依據財務虧損狀況,有多種推演方案,包括彌平全部累虧,4月電價漲幅需要6成。以及以2024年度不虧損為目標,漲幅25%,以後者可行度最高。如果政院點頭撥給1500億,那漲幅可往下壓到個位數,衝擊就小。如果只補助1000億,則幅度仍會超過1成。國內電價2022、2023平均各調高8.4%與11%,合計近2成,現在平均電價每度3.11元,如果漲幅25%,將來到3.88元,逼近4元。如果4月調漲,則這次不僅工商業要承擔最大漲幅,民生用電也逃不掉,500度以上用戶恐一起漲。對此經濟部指出,年後台電將召開電價審議會會前會,到時會有比較具體調漲方案。最主要得依據政院補助金額,扣掉後才能決定漲幅與調整方式。另外,對物價衝擊如何,也是經濟部評估重點。目前煤價每噸在130到140美元,國際天然氣價每百萬英熱單位(BTU)9美元,台電研判燃料將比去年來得低,只是這些價格仍比俄烏戰爭前高,也是逃不掉虧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