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碳權
」 碳權交易BBTruck完成Pre-A輪累積近2億資金 減少「空車率」打進北美及東南亞市場
全球供應鏈與物流科技平台BBTruck今(6)日宣布獲 Pre-A 輪資金挹注,本輪由H2U 永悅健康集團領投,投資人包含飛躍拓展有限合夥基金、炙星投創等注資,創立至今已累積資金超過 600 萬美元(約新台幣1.96億元)。BBTruck指出,新一輪資金將運用於拓展全球市場,明年預計朝東南亞發展。BBTruck成立於2019年,打造資訊透明的供應鏈物流管理平台,將各種卡車大小、裝置、即時訂單、承載量、地址等運輸能力關鍵資料進行全面整合。當企業透過BBTruck平台下單後,平台便會運用大數據分析自動調撥條件最符合的運輸車隊,直接媒合當前可提供運送服務的空車。目前BBTruck已成功減少高達75%空車率,在下單與追貨效率方面,幫助客戶提升4成多,優化物流成本。BBTruck本次獲Pre-A輪資金挹注來自橡子園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五福、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共同領軍的飛躍拓展有限合夥基金,以及數位健康品牌H2U永悅健康集團、台灣知名新創孵化器炙星投創等,創立至今資金已累積近新台幣 2 億元。除持續深耕台灣市場,BBTruck也表示,新一輪資金將專注3大面向,包含加速擴展海外版圖,前進北美及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與印尼等東南亞市場;強化運力數據分析和資料整合等技術能力,以及招募人才、擴大團隊規模,目標打造透明共享的全球物流科技生態系。陳五福表示,「隨著AI浪潮推波助瀾,台灣躍升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要角,智慧化的物流管理更成為關鍵趨勢。」台灣供應鏈物流市場擁有數以千計的貨運行,多數傳統業者仰賴人工安排貨運、電話下單,造成回頭車出現空趟的狀況頻繁。BBTruck 平台API集成介面具備完善的資料交換架構,更可整合多承運商、多車行,企業物流人員只要透過平台,即可一站式完成下單、追蹤運送狀態、取得電子化單據,現階段已能成功節省原先需耗時長達 5至6天的人力成本,打造更輕鬆高效的物流旅程。不僅如此,佳格以愛灌溉兒少計畫邁入第2年,也攜手H2U永悅健康、BBTruck共同推動營養教育箱認購行動,BB Truck不僅支援全台偏鄉物資運送、更導入車隊里程換算碳排,響應氣候行動、購買碳權以達成全專案運送里程碳中和。
玉山金購入5千噸碳權抵換 前11月獲利203億已賺贏去年
玉山金(2884)今天(22日)宣布參與首批碳權交易,購入5,000噸碳權用於自身金融產品及服務碳中和、零碳ATM等金融商品服務的碳抵換;今年6月上任的玉山金控總經理陳茂欽表示,樂見臺灣碳權交易進入下一個新的里程碑,市場機制是邁向淨零非常重要的環節。該筆金額約2.5萬美元至7.5萬美元。玉山金控2023年11月自結盈餘,自結稅前盈餘27.19億元, 稅後盈餘22.74億元,累積稅前純益248.18億元,累積稅後純益202.93億元,累積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32元;玉山銀行累積稅後盈餘183.33億元、玉山證券11.75億元、玉山創投11.53億元。相較2022年11月累積稅後純益146.09億元、累積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2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4成,並已賺贏去年一整年獲利(157.59億元)。在信用卡的面向,自2019年起即針對每年新發行的信用卡進行碳中和,預計於2025年可將玉山市面流通信用卡全數轉換為零碳信用卡。此外,玉山已於2023年取得ATM交易碳足跡認證,盤查從原料、服務到廢棄等產品生命週期碳排放,並已完成碳抵換,讓顧客在玉山ATM的每筆交易都是碳中和的綠色交易。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12月22日開賣國際碳權,開放台灣企業在碳權交易所平台上面採購碳權。首批碳權來自於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國,依據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訂價落在5美元至15美元,初期僅限國內法人購買。碳交所表示,依規劃,購買碳權價格將以每噸為單位,一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訂價大約為5至15美元。每天交易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止;買方以本國法人為限;企業買進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台轉售。
22日啟動碳交所首批碳權交易 每噸訂價5美元起跳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即將在12月22日開賣國際碳權,開放台灣企業在碳權交易所平台上面採購碳權。首批碳權來自於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國,依據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訂價落在5美元至15美元,初期僅限國內法人購買。碳交所表示,依規劃,購買碳權價格將以每噸為單位,一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訂價大約為5至15美元。每天交易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止;買方以本國法人為限;企業買進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台轉售。
拚實現2050淨零排放 國籍航空若未達標恐明年得買碳權
國際民航組織(ICAO)確立航空業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也依循規定將航空業減碳法制化,以2019年碳排為標準,2021至2023年需維持零成長,2024至2035年要降至2019年的85%,若無法達標,航空公司最快明年將開始購買碳權。國際能源總署統計顯示,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68億噸,其中全球航空業排放量約8億噸,佔全球排放量約2.1%。而根據「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規範,國際航空碳排放量的管理獨立於國家碳排放量之外,由ICAO負責管理,2022年ICAO通過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ICAO制定「國際航空業碳抵換及減量計畫」(CORSIA),國際航空業二氧化碳排放量以2019年碳排為標準,2021至2023年需維持零成長,2024至2035年要降至2019年的85%,並於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國際航線年碳排量達1萬噸以上的航空公司,必須監測碳排量並申報。民航局表示,2019年長榮、華航、立榮、華信、台灣虎航的總碳排量約1280萬噸,星宇航空則在2022年加入監測和申報。由於國籍航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020年總碳排量約922萬噸、2021年895萬噸、2022年911萬噸,都在零成長的目標之內。今年航班量未達疫情前,相較2019年應也能達到零成長。但2024年航空業持續復甦,減碳將成為航空公司的大挑戰,若無法達標,就得購買碳權。由於碳排量是每3年結算1次,航空公司若評估2024至2026年的碳排量會超標,最快2024年開始就可以先購買碳權,目前每噸約為10至12元美金。民航局說,一般航空公司能透過汰換新機、改善營運效率等方式減少碳排。
國際碳權抵換市場下滑…國內碳權交易漏洞多 無助實質減少台灣碳排
國際碳權抵換市場去年出現10年來首度下滑,台灣碳權交易所主管表示,這是信心問題!主要是過去碳權的產生、核發、方法學太過寬鬆、認證浮濫致現在出現許多爭議。環境部官員表示,目前規畫碳權交易,環評強制要求抵換的事業單位,不能去碳交所買國外碳權來抵換,只能在增量抵換平台或在碳交所上購買國內碳權抵換。台灣碳權交易所8月7日在高雄掛牌上路,但由於相關子法尚未公告,因此目前仍無法購買到「碳權」,環境部本月底會預告碳交易子法,為明年碳權交易取得相關法源,以利台灣碳權交易所明年上線。台灣碳權交易所表示,國內企業目前是可以從其他國家交易所購買碳權,但台灣碳權交易所運作上,會配合環境部法規訂定,原則上國外碳權先於今年底前上架交易,國內碳權啟動交易則落在明年。只是目前國際上卻傳出市場對碳權交易前景不如預期。目前我國碳權交易大致可分為「增量抵換平台」及「碳權交易所」,前者為大型環評開發案時,要求開發單位抵減未來的碳排量,後者則為自願性減量市場,事業單位可以購買用以自主宣告「碳中和」或扣抵碳費等。環境部已公告自願減量機制,鼓勵事業及各級政府提出自願減量專案並且執行後,可以取得「減量額度」,也就是外界俗稱「碳權」,供事業扣抵碳費或交易提供給有需要者抵換。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說,碳交易如果要有效,應該搭配總量管制,但台灣缺乏總量管制,甚至在碳費徵收上還給予優惠費率,漏洞越來越多。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徐祥誠則表示,若納入國外碳權的作法沒有辦法實質減少台灣的整體碳排,也沒辦法讓企業開始規畫減碳路徑。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組長蘇意筠表示,目前規畫如果是環評強制要求抵換的事業單位,不能去碳交所買國外碳權來抵換,只能在增量抵換平台或在碳交所上購買國內碳權抵換。
逐綠電而居2/台灣飯店住一晚排碳量就破百! 外商憂:只好轉往低碳城市新加坡曼谷開會
每年10月底的萬聖節,小朋友上街討糖喊著「不給糖、就搗蛋」,未來則是歐美大廠對著台廠供應鏈喊「不低碳、就滾蛋!」就連國際商務客來台,不僅挑「低碳」飛機,還要挑「低碳」飯店。「在台灣住宿一晚,排碳量動輒破百,排碳量要上官網一家一家慢慢找,太麻煩了!」一位德國外商告訴CTWANT記者,這樣下去,跨國企業來亞洲開會,最後會放棄台灣,轉往低碳城市的新加坡或曼谷。「低碳生活」對大部分台灣民眾很無感,但對於和歐美企業往來的台灣業者來說,已是迫在眉睫。「在這波減碳浪潮中,我們公司走在前面,盤點員工生活中的大小事會排多少二氧化碳,發現第一多的就是出差搭飛機、第二是開車上下班,第三就是出差住飯店。」BSI英國標準協會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告訴CTWANT記者。BSI於1901年在英國倫敦成立,是專門制定各種國際專業標準的知名公司。從台北搭機往返洛杉磯一趟的碳排放有多少?以Google Flights網站搜尋,各家航空業以燃油使用量及載客量數據作基礎,依艙等、航程及旅客人數算出碳排放量,星宇直航經濟艙每個機位產生564公斤的二氧化碳,華航是862公斤,長榮為869公斤,商務艙則增加4倍多。「這種差異來自於飛機的型號,星宇使用的是更省油的機型。」業界人士告訴CTWANT記者。飛機排碳量真的很高,「那就少飛!」蒲樹盛笑說,以BSI英國總部為例,為減少這方面的碳足跡,今年以來跨國會議直接減一半,能用網路遠距視訊的就遠距;為了減少員工上下班的開車排碳,還宣布一周可在家辦公三天,最近甚至討論起要不要補助員工換電動車。至於海外出差住宿飯店,也會被總部抱怨「這個排碳太多!」經常在出差的蒲樹盛說,過去選飯店考慮的是方便、舒適,現在要選的是低碳。然而台灣的綠色出行、低碳旅館的概念講了很久,國際商務客能選的卻非常少。「在台灣住一晚,排碳量動輒破百,甚至還要自己一個一個上該旅館的官方網站尋找排碳量。」一家德國外商員工表示,這實在太麻煩,不如直接換城市開會。福容大飯店的淡水漁人碼頭店獲得BSI頒發的全台第一張服務碳足跡證書。(圖/業者提供)以獲得全台第一張BSI國際PAS 2050 服務碳足跡證書的福容大飯店淡水漁人碼頭店為例,為了申請查證,從客房的原料製造、服務使用、至廢棄物等進行碳足跡盤查,顯示住宿標準房一晚碳排放量為125.37公斤,65.97%來自於用電。接著,福容從水電、備品、原料製造、服務使用減少「碳足跡」,精算200多種品項,一間10坪大的客房碳排放量可減少到剩下55公斤。為降低耗能排碳量,福容在原有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外,另立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減少日光燈管、汰換 LED節能燈泡,空調節能,並依住房率減少各樓層用電等措施,總算減少了1%的總能源耗用。君品、雲品飯店去年也取得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經歷二年的碳足跡盤查,以原物料、能源與公共設備使用量等,計算出雲品溫泉酒店平均每房每晚入住的碳足跡為150公斤,君品為94公斤,為此,雲品去年底加入新加坡的全球碳權交易平台CIX,進行碳權交易及抵換,購入的碳權來源為ARC REDD+項目,主要是保護巴西東部的亞馬遜雨林。煙波大飯店旗下9間飯店都在2022年取得環保署「金級環保旅館」標章,其中花蓮太魯閣的沁海館通過「PAS 2060碳中和」認證,為全台首家,這是SGS台灣檢驗科技聯合永續低碳聯盟執行「ISO 14064-1 溫室氣體管理系統」及「ISO 14067 碳足跡管理系統」兩項碳管理標準,減碳並結合碳權交易,將碳排放量及碳清除量達到平衡,也就是住宿一晚碳排放量為零。RE100是由國際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DP)發起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邀請全球企業公開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台灣也有很多企業加入。(圖/翻攝BSI Taiwan臉書、RE100 Taiwan官網)這些連鎖集團大飯店腳步比較快,但業者多各做各的,因為認證制度標準和政府法規政策缺乏統一,就連地方政府也自訂一套標準。台灣第一個實施旅館低碳認證的台中市,以綠能、節能、省水,一次用產品與廢棄物減量,及廢棄物減量等設定標準,去年共20家旅館掛上「低碳旅館認證」牌子。台中市觀旅局副局長陳育正表示,這20家去年用電量較前一年減少2.3%,節省近200萬元電費,碳排放量減少211.32噸,相當於2.5座文心森林公園一年的固碳量。CTWANT記者實地上網搜尋,儘管少數觀光飯店業者取得低碳認證,但認證標章不一,且未明確標示住宿一晚的碳排量,查起來「霧煞煞」。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也發現,目前全球旅遊業對於溫室氣體測量方式和工具多元且複雜,到底誰說了算也是個問題。「觀光局可能也想推行,但實在沒辦法強制,碳排放名單一排開,很多業者就做不了生意了。」且「疫情時虧了一大筆,大家都還在想辦法賺回先前的損失,不太可能會花額外的成本推行這個。」旅遊業人士向CTWANT記者坦言,畢竟大部分的飯店建築設計時就不是綠建築,加上用電來源是高排碳的火力發電,現在只是少用瓶裝水、一次性拋棄式牙刷牙膏,這種「小打小鬧」根本減不了多少碳。蒲樹盛觀察,目前低碳城市做得最好的是新加坡,有越來越多歐美總部的跨國企業來亞洲開會就選擇新加坡,住一晚排碳量可以減少到30公斤,也有業者轉去住宿費用較合理的泰國曼谷及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曼谷有些飯店也能減到30公斤左右,甚至有酒店推出包套方案,直接幫客戶算好飯店開會加住宿的碳足跡,再購買碳權幫客戶「碳中和」,就算辦大型活動也無後顧之憂,「照這趨勢,曼谷或吉隆坡將一步步形成亞太區域的會展中心。」這對台灣是一項警示。
碳權交易投資術1/台灣碳交所明年開張 網民沒法買?GOOGLE熱搜暴4倍
蔡英文總統日前釋出7月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明年開始交易,「碳交易」立即成了熱搜關鍵字,在GOOGLE TRENDS搜尋熱度較去年4倍!看不見、摸不到的「碳(CO2)」要怎麼買賣?碳更有綠碳、藍碳、黃碳等色,分別來自森林、海洋、土壤的碳權。「碳權交易」概念源自 1997 年《京都議定書》及2015年《巴黎協定》,為要控制全球升溫幅度而訂定碳排放減量的共同目標,在「總量管制」、「排放碳的權利」成本化概念下,超過配給碳排配額(Emission Allowance)的排碳大戶,可向排放未達配給量者買碳權,透過碳權交易、碳費定價及邊境碳關稅等,將「環境成本」具體化。台灣去年底也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今年4月19日蔡英文總統參與美國商會年會時也釋出,台灣將成立碳交易所,準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也預告明年開始交易。控制全球暖化幅度是第27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重點。(圖/翻攝自COP27臉書)儘管碳交易所的相關子法、執行細節及碳費如何定價,目前尚未出爐,但台灣碳交所的主管機關環保署指出,碳交易不是金融商品,只是一種抵換工具,交易的是從環保署申請到的「碳交易許可證」,分為「強制性、自願性」兩大部分,參與交易的也只有排碳大戶,一般人無法直接買賣碳權。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向CTWANT記者表示,依政府初步規劃,第一種「強制性」是在總量管制下,找出287家年碳排量超過2.5萬噸的設施、工廠,第二階段擴大範圍至500家,「目前三大碳排產業為工業、運輸、能源等。如果台塑集團有10家工廠,不一定每家都會被列管。」劉哲良指出,這是一種金融商品,這部份反映在會計科目的其他綜合損益、日後若價格上漲則反映在股東權益淨值增加,碳交所上線後第一個任務,即是協助境外碳權商品可在台灣交易。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圖/綠色公益提供)外傳碳費定價每噸落在300元?劉哲良指出,政府以「鼓勵減碳」為目標,環保署若收了一大筆錢也會被質疑,因此可能朝「優惠費率制」方向,例如定價每噸1000元,若碳排大戶減碳目標達成率越高、給予越高的折扣,使企業有極大誘因減碳、從事低碳轉型,例如2030年較某個基準年減碳3成,達成了碳費就打1折,工總甚至期望可以碳費全免。目前國際碳規格有三大主流,分別為歐盟(EUA)、加州(CCA)、美國「區域溫室氣體計畫(RGGI)」,碳費價格也不一,依CarbonCredits.com 在5月2日時價,強制碳市場部份,歐盟每噸碳價高達90.03歐元(約合新台幣2790元),澳洲38澳元(約合新台幣782元),南韓8.65美元(約合新台幣268元)、中國8.1美元(約合新台幣242元),這些碳交易以當地企業的當地碳權為主。「強制性碳權都是當地買、當地用,所以不會有國際接軌、國際認證等問題;就像是你來中經院上課、獲得一個證書,內容有效,但還沒有國際認證。」劉哲良解釋。各國、各產業碳權的價格不同,因此有邊境調整機制。(圖/翻攝自carbon credits官網)由於各國碳權的價格不同,為避免公司到碳價低的地方設廠「逃碳」,歐盟已制定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口到歐盟的商品須購買碳憑證,預計2026年上路、今年第4季試行申報,「這是『補差價』的意思。商品出口就像民眾帶『行李』出國,產品碳足跡控制在一定重量以下不用多付費。」紡織所總監黃博雄告訴CTWANT記者。在美國則是清潔競爭法案(CCA),預計2024年實施。第二種自願性碳權,亦即沒被強制納管者的「減量成效認證」,無論企業或社區,主動減碳或碳捕捉、造林、執行專案(如鋪設太陽能板、換電動車)等,在台灣可向環保署申請認證,也能向聯合國、國際碳權機制獨立機構,即可取得碳權,用於自願性市場交易(Voluntary Markets)。依CarbonCredits.com 在5月2日自願性碳權市場時價,自然碳抵換2.82美元,又分綠碳、藍碳、黃碳,分別來自森林、海洋、土壤,皆由國際認證機構衡量認證取得的碳權;至於各行業節能減碳,價格也不一,航空業1.71美元、科技業0.77美元。由於台灣碳交易所尚未設立,有部分科技大廠已向國際購買碳權,例如華邦電(2344)去年9月加入新加坡的全球碳權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 (CIX),並於11月完成首次交易,購入來自巴基斯坦紅樹林的「藍碳」,用於抵換碳排放。
雲品頤宮「這一原因」每天多2600客人 董座:米其林三星也送入經濟艙
雲品國際(2748)董事長盛治仁今天(19日)表示,旗下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五度拿下米其林三星,有160個座位數,除了去年五月三級警戒期間,其他時間訂位率都是延續疫情前的盛況,顯見未受到影響之外,下周起還會隨著與中華航空的「強強聯手」延伸到歐美加航線,等於平均每天多了2600多名乘客可以品嘗頤宮餐點,可藉此擴大服務層面達到雙贏局面。頤宮中餐廳行政主廚陳偉強親為華航設計的「高空三星私房食藝」機上餐,圖為豪華商務艙的主菜「芋頭鴨絲米粉」。(圖/君品酒店提供)頤宮中餐廳從4月21日起首度躍登高空,由行政主廚陳偉強親自操刀,設計「高空三星私房食藝」機上餐,包括精緻前菜、主食、甜品到點心共十款頤宮經典美味,將在華航歐洲、美加航線全艙等供應,包含豪華商務艙、豪華經濟艙及經濟艙的旅客。盛治仁今天與華航總經理高興潢共同主持「高空三星私房食藝」機上餐記者會,他強調,這次雙方合作「用盡了全力,持續為產業盡份心力,感動我們的服務品質」;且這次和大家的想像不一樣,不是只限於商務艙、頭等艙,而是從經濟艙開始就有米其林三星的餐點服務客人。盛治仁並說,這也彰顯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展現對客人的重視,與艙等沒有關係,拿出我們最好的東西款待每個客人;而且也將台灣旅遊服務業給予客人服務層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點,訂了一個標竿,這在全世界很難找到有米其林三星餐點服務作法。「我也是最大受益者,接下來在公事與私人活動中,會前往歐洲二趟,當然會毫無懸念的搭乘華航,而且自己也會擔任不是很神秘的神秘客,確保我們的服務品質有維持在高點」盛治仁說。雲品國際〈2748〉今年1月至3月累積營收為6.23億元,年增14%,第一季營收創同期歷史次高,至於3月合併營收1.47億元年減15%,主因為雲品溫泉酒店閉館13天改裝。根據雲品公告,台北君品酒店受惠兒童清明連假的旅遊需求,假日住房率也超過8成,繼雲品溫泉酒店開始推動住房可加價「負碳排」購買碳權後,君品酒店也規劃一連串永續活動,除了舉辦「SDGs兒童永續書展」,也將於4月中旬開始推動「負碳排」住房活動,旅客入住飯店除可自願選擇加價29元由君品代為購買碳權,同時君品再加碼購買同等價值的碳權,讓住房不只碳中和更達負碳排。此外,旅客連續入住兩晚且執行五項永續規則,君品酒店更針對該筆住房提供290元的折價優惠。在住房、餐飲業務逐步復甦的同時,雲品希望能在環境生態、永續發展持續貢獻一份心力。展望後市,政府普發6000元促進消費,宴會市場復甦、邊境解封、跨境旅遊市場同步回溫,雲品日月潭館進行改裝升級計劃後,可望因市場復甦維持營運動能,使餐飲與住房業績同步穩健成長。
富旺董座林正雄接棒盤石會長 首例碳中和交接典禮
由中部上市櫃企業組成的磐石會今(18日)午間,於林酒店舉辦「第26屆會長交接典禮」,眾多長官嘉賓蒞臨參與,交接大會由林佳龍出席擔任監交人,原會長鄭國烟交棒給新會長林正雄。此次典禮響應ESG,從活動宣傳物、場地管理到交通運輸皆計算產生的碳排放量,購買碳權實現淨零,成為台中首例碳中和典禮,實踐愛地球永續共好。現場冠蓋雲集,有賴清德副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內政部部長林右昌、台中市長盧秀燕、彰化縣縣長王惠美、雲林縣縣長張麗善,及政、商、社福、學界等貴賓出席盛會觀禮祝福。磐石會擁有中台灣經濟引擎之美譽,卸任會長百和興業- KY董事長鄭國烟感謝去年全體會兄參與,期勉大家今年繼續支持會務運作。新任會長富旺國際開發董事長林正雄,近年來推動建設業在ESG領域的專業素養提升,在疫情期間為社會傳遞大愛和公益精神,對於推動公共事務不遺餘力。同時擔任不動產聯盟總會會長、臺中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理事長,積極推動會務、開創新局,促成產業與政府間深度對談。林正雄表示,有鑑於目前會員平均年齡68歲,唯有新血加入,才有助推動更具競爭力的會務,本屆以「磐石納百川、世代齊發光」為主軸,會員人數將擴增至150名,且納入新世代參與事務,還打破競業加入條款,將和諧納為磐石會核心價值。針對ESG綠色投資浪潮,因目前政府尚未明定ESG規範,但磐石會表示會員在7至8年前倡議階段早已經開始落實應用,善盡社會企業責任,在去年更與東海大學、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聯手打造中部產業 ESG旗艦計畫。金管會近年更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引導企業淨零轉型,身兼臺中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理事長的林正雄,更以法制編列ESG委員會。去年連續舉辦2場大型高峰論壇,讓更多企業對ESG更有專業素養認知、進而朝向2025年ESG建築元年邁進、期許未來能全面實踐綠能智慧建築。此外,主計處預估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恐創八年新低。林正雄認為建築業是台灣重要的基礎民生工業,影響整體經濟發展,除了期望政府能儘早解決缺工問題,針對近13年來,因政府實施的不動產政策不夠周全,造成民生經濟低迷。林雄強調「不再加稅」讓人民資產有合理估值,才能改善目前停滯性通膨處境。
淨零排放進逼1/中小企業碳盤查完成比例低 減碳第一步就卡關
歐盟明年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擬針對未來出口到歐盟的部份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2026年則全面生效。由於開徵碳關稅直接影響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金管會在3日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上市櫃公司在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不過除了政府動作慢半拍,中小企業缺乏盤查能力、人力和經費也是問題。「淨零排放」是國際產業趨勢,台灣必須趕緊跟上國際腳步,否則將被排除在重要產業供應鏈之外。而執行淨零排放就像「塑身減重」,前期的碳盤查格外重要,在減重前得先掌握一個人的體重、體脂肪、肌肉量及含水量等數據,才能擬定後續運動課程與飲食策略,並對症下藥雕塑體型。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接受媒體專訪時就坦言,目前台灣減碳最大困境是政策落後,綠電、電動車以及碳權市場等,各項關鍵性政策迄今不明,導致環保及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產業界對於這項環保和供應鏈變革到底有多急,從2021年工總白皮書內容就可得知,以淨零排放和碳中和議題為例,去年提及40次;碳費、碳稅及碳關稅和前年9次相比,去年提及148次,振臂疾呼可見心急如焚。面對國際2050淨零排放浪潮,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接受媒體專訪時就示警,一年後將陸續面臨全球徵收碳費,但台灣的綠能與碳權市場機制進展很慢。(圖/張文玠攝)政府似乎也感受到產業界對於減碳期程迫近的憂慮,金管會終於在3日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在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認證。經濟部指出,我國工業製造部門目前排放大戶以鋼鐵、石化、水泥及電子業為主。事實上,的第一批管制產品就是水泥、電力、化肥、鋼鐵和鋁,雖然依據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管理辦法」及「第一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287家排碳大戶已經完成相關盤查登錄。不過若要因應未來國際課徵碳關稅,接下來不分產業,所有外銷廠商都須完成碳盤查及建構的能力,尤其以外銷歐盟的廠商首當其衝,其次是外銷美日的廠商。「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就指出,大型企業長久以來,在國際供應鏈的驅策下,對於企業自身的碳排進行盤查及管理,並持續強化節能減碳措施。電電公會3006家會員中,近九成有接外銷訂單,然而近八成屬中小企業,欠缺盤查能力、工具、人力以及經費問題。電電公會坦言,環保署僅委託一家認證機構、七家查驗機構進行碳盤查,但光是全國中小企業就有十九萬家,目前絕對無法滿足產業界需求,尤其碳盤查執行管道不普及,耗費的時間成本極高,達到2050淨零排放將是極大的挑戰。據了解,盤查過程複雜、費工,包括所有投入與產出都要計算,盤查所需的時間需視組織規模、產品複雜程度和盤查邊界而定,尤其是第一次投入盤查作業最困難,三個月是基本的時間,通常需要耗費六到八個月才能完成,目前中小企業完成碳盤查的比例不高。以電子業來說,有七成碳排來自用電,電電公會認為,碳盤查的腳步務必加快,由各公、協會依現有機制增加會員碳盤查服務,而政府該負責的是尋求如何降低電力係數、增加綠電及穩定供應低碳電力等,遠比協助廠商進行碳盤查重要,如此才能加快落實我國溫室氣體盤查。台中市長盧秀燕曾直指,台中火力電廠十部機組一天排碳量,等於一億輛機車一年排碳量,因此擬定2030年比2005年減碳30%的目標。(圖/報系資料庫)面對全球淨零排放浪潮,電電公會近兩年除了出版「永續策略藍圖白皮書」供會員廠商對全球淨零排放有所了解外,也積極舉辦相關淨零排放國際趨勢及因應的論壇和研討會;今年更將結合外部輔導團隊,提供會員雲平台盤查計算工具,輔以培訓,希望用最簡單且省成本的方式,協助會員先初步了解自身碳排狀況。對此,經濟部認為,雖然目前還沒看到產業需求,不過因應未來二至三年恐出現龐大的碳盤查需求,本月初宣布將培植「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和「商品檢測驗證中心」成為本土查驗機構,今年九月起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
淨零排放進逼2/碳費最快明年起徵 費率入氣候變遷法引朝野激辯
立法院本會期將《氣候變遷因應法》列入優先排審法案,並可望完成三讀。根據環保署版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廠商製造產品出口前都將被徵收「碳費」,排碳大廠最快2023年就實施,不過細數目前朝野立委提出的版本中,針對碳費費率是否納入母法意見仍分歧,將是未來朝野爭論焦點。各國為避免國際碳關稅貿易制裁,紛紛宣佈2050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總統蔡英文去年4月22日也宣布加入全球超過120個國家淨零排放的行列。環保署將原本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明確入法,並增訂碳費徵收機制。不過對於碳費費率,環保署擬留待子法訂定,並未在修法條文中明訂。以全球最早實施碳定價的歐盟來看,碳交易市場的碳價每噸約新台幣2000元。環保署目前已對我國高碳排的287家企業進行碳盤查,可完整掌握約2.27億噸碳排放,約佔台灣整體碳排放的八成,是首波鎖定的碳費徵收對象,未來再擴及其他產業。歐盟開徵碳關稅在即,全球競爭力前20大國家都積極佈局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與風電等,台灣一旦落後,不但吸引不了投資量能,產業更可能因而喪失國際競爭力。(圖/報系資料庫)針對碳費費率,財團法人綠色和平基金會認為,對照法國、瑞士等國家,碳價費率都清楚寫在母法中,政府若想透過碳定價有效促進企業減碳,就應修訂碳費起始費率每噸300元,並逐年調升至歐盟水準,才能有效減碳;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也呼應,認同徵收費率可以先由每噸碳排300元起徵,每年調漲10%,十年後才可與國際碳價水準接軌。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則認為,母法中應明定碳費徵收原則,且定價必須接軌國際,避免業者出口產品至其他國家,又會被課徵碳關稅;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則主張,國際上碳費多是針對燃料徵收,台灣的碳費應比照新加坡擴及所有產業,以電費附加費率徵收,包括住商、交通及企業費率應該一致,才能達到全民減碳的目的。綜觀立法院九個修法版本中,包括民進黨洪申翰、吳玉琴及蘇治芬,國民黨則有吳怡玎、謝衣鳳和洪孟楷,加上時代力量陳椒華、民眾黨團等提案,對於碳費機制是否要明確在溫管法母法中訂定,朝野立委版本各有不同。民眾黨團與吳玉琴修法版本皆有明確訂定費率,前者主張碳費起徵費率應為每公噸300元,並以每兩年為期,滾動式檢討調升;後者則針對進口化石燃料與原料業者,及排放溫室氣體來源徵收碳費,每公噸徵收10元至30元;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碳定價主要有碳費、碳稅及碳交易三種方式,但是碳價要訂多少,面臨「捏驚死放驚飛」窘境,太低沒辦法減碳、太高又怕產業承受不了,政府必須要用科學基礎來說服民眾,不能用喊價的;洪申翰則認為,就像油價和電價有變動性,碳價不適合放在母法裡,應待《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透過子法或辦法制定碳價。所謂的「碳費」,是由環保署訂出向企業收取每公噸碳的費用。環保署初步研擬以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的業者為收取對象,像是電力、鋼鐵、石化、化材、水泥等產業為主,類似隨油徵收空污費,至於徵收費率則尚未訂出。綜觀國際上碳定價主要有二種類型,一種是「碳排放交易系統」,也就是對各業者碳排放量設定限制,允許排放量低的行業將額外的配額,出售給排放量大的業者;另一種則是實施「碳稅」,針對造成碳排放的商品或服務,依排放量課稅,類似垃圾袋隨袋徵收。